【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素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一、基本信息课名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师姓名学科(版本)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章节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课时 1 课时年级七年级二、教学目标1.通过说读书名言,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好书推荐等,增强学生表达、倾听能力。
2.通过讲述、合作讨论等活动,增强学生与他人交往沟通,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3.学会有选择地读书,提高阅读品位,善于总结和分享。
三、学习者分析中学生已经进入中学这一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及时地帮助他们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活动实施时,要强化这样的意识:综合性学习的一切活动应由学生自己自主、合作完成,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和协作。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重点:通过“读书名言知多少”“读书故事大家讲”和“读书方法我推荐”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读书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
难点:通过“读书观念我思辩”和“经典好书大家读”活动,让学生学会有选择地读书,提高阅读品位,善于总结和分享。
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 ’”)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新课导入1 2'13''-3'20''引入“读书”的话题播放央视赵又廷的读书公益广告学生看视频利用右屏播放视频新课导入2 3'21''-5'05''了解全民读书现状,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出示2018年全民阅读情况调查(与发达国家的阅读量比较图)。
学生通过图表发现问题教师利用手机软件控屏,左屏教学平台课件展示,阅读量的差距一目了然。
环节一读书名言知多少5'06''-10'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读书的重要性。
出示唐代著名画家颜真卿的《劝学》诗,正式引入《少年正是读书时》,并设计问题:为什么会“白首方悔读书迟”引入读书重要性的读书名言环节。
学生齐读《劝学》诗,谈对该诗的理解,并深刻理解“白首方悔读书迟”的含义后,第一小组汇报展示“读书名言知多少”,让全体学生强化读书重要性的意识。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合理安排读书时间”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3.读书方法指导:教授学生如何做好阅读笔记、归纳总结,提高阅读效果。
4.课外拓展:推荐适合七年级学生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
5.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为什么少年正是读书时”、“如何合理安排读书时间”等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6.课后实践:布置学生完成一份关于读书的心得体会,字数在300-500字之间,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提升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通过讨论、写作等环节,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外拓展阅读中,主动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好,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背影》等文章的阅读,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举例:在分析《背影》中朱自清先生对父爱的描写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作者为何要通过对父亲背影的刻画来表达情感,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和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针对以上教学难点和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对于阅读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学情分析《少年正是读书时》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旨在通过此次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目前的阅读状况,找出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已经进入初中这一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及时地帮助他们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活动实施时,依然要强化这样的意识:综合性学习的一切活动应由学生自己自主、合作完成,教师的作用只是协作和指点。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力求养成勤于读书的习惯。
2.引导学生学会有选择地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品味。
3.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4.引导学生一起读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喜悦,共同提高读书水平。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力求养成勤于读书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观看演员赵又廷做的读书公益广告导入2.设计提问:观看了短视频,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教师导学:同学们,正像广告中说的“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身心的光合作用,带我们发现更好的风景。
”那让我们一起开启阅读之旅,多读书,读好书,把阅读变成光合作用,让我们在阅读中去发现世界,发现更美的风景!【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同学们都很熟悉的广告作为切入点进入本次学习,意在告诉孩子们,读书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风向标。
同时,也提醒孩子们,生活中处处可以学习语文,语文是流向生活的河流,生活也是语文的源流。
二、读书好——明方法苦乐阅读(一)看同龄1.分析图表: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指标2.设计提问:从图表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示例:9-13岁未成年人纸质阅读量指标远远高于18—70岁成人。
可见9-13岁的未成年人比18-70岁的成年人更喜爱读书。
教法:教师引导学生先读出图表所直接反映的信息,再由此得出相应的结论,引导学生学会从现象看本质。
(二)三省吾身1.教师导学:9-13岁未成年人的阅读量那么高,作为其中的一员,我真的爱读书吗?2.明确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教案)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学目标1.认识读书的重要意义,提高阅读兴趣。
2.学会有选择地读书,提高对书籍的辨别能力,提高阅读的品位。
3.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和读书方法。
4.学会和他人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感受,提高读书水平。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你换阅读吗?你看过这些书吗?你喜欢读哪些类型的书籍?课外阅读时,你会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二、学习活动活动一:爱读书,了解国民阅读状况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相关专业机构在这一天会发布上一季度的国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
阅读“资料一”“资料二”,根据其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阅读任务1.仔细阅读“资料一”,尝试用三段文字分别表述每个图表所包含的内容,注意用语准确、简明扼要、层次清晰。
写好后,组内交流,修改完善,形成一份比较完善的文字稿,在班上展示。
知识链接:如何分析图表数据(1)理解图表类型条形图:用于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
折线图:显示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趋势。
饼状图:显示各部分占整体的比例。
散点图: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观察图表元素标题:明确图表的主题。
轴标签:了解横轴和纵轴代表的数据。
图例:理解不同颜色或形状代表的类别。
数据点:直接从图表中获取的数据。
(3)分析图表内容数据趋势:观察数据随时间或类别的变化趋势。
数据分布: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数据关系: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或因果关系。
预设:(1)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持续稳定增长,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增幅稍高于纸质图书阅读率。
(2)年国民阅读量保持总体稳定,通过“听书”和“视频讲书”方式读书成为新的阅读选择。
(3)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进一步增强,手机移动阅读成为主要形式。
2.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分别设计“2021、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和“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人均阅读量”的图表,准确、直观地呈现资料中的文字信息。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三篇】
【导语】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 教学⽬标 1.认识读书的重要性,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警句,了解名⼈读书的⽅法和经验,了解上阅读的重要性。
2.进⼀步认识⾃⼰的读书观。
3.通过学习和活动,进⼀步提⾼学⽣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的⽔平。
学情分析 现在,课业的负担使许多中学⽣疲于应付作业、考试,很少有时间来阅读课外书。
即使读课外书,绝⼤部分也是与课程有关的辅导书。
同时,随着电脑的普及,不少中学⽣都沉迷于络,把⼤量的课余时间花费在络上。
有不少学⽣即使看与课程有关的课外书,内容也多是娱乐、络、武侠、游戏等。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图⽚导⼊ ⾸先请同学们观看⼏幅图⽚,看看:你认识它们吗?(学⽣根据图⽚回答)这些名⼈、名胜古迹跟我们相隔了遥远的时空,可我们见到它们却像见到了⽼朋友,你是通过什么渠道认识了解它们的? 是的,书能引领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领略古今的风情,使我们“秀才不出门,⽽知天下事”。
因此,我们不仅要好读书,⽽且要读好书。
下⾯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翻到本单元综合性学习,请同学们齐读前⾔。
⼆、看名⼈读书 环节⼀:读书名⾔ ①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学家、科学家,写下了⼤量精彩的读书名⾔,你知道哪些呢?谁来说说?请同学们汇报⾃⼰搜集的情况。
②⽼师这有⼀组名⾔,邀同学们⼀起来感受领悟(找⽣读) 书是⼀扇窗户——⾼尔基说:“每⼀本书,都在我⾯前打开了⼀扇窗户。
” 书是良药——汉朝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 书是阳光——莎⼠⽐亚说:“⽣活⾥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 依照上⾯的例句,运⽤相同的修辞⽅法,写出你对书的认识。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下。
书是________——我说:“________________。
” 环节⼆:名⼈读书经验 读书也要掌握⼀些⽅式⽅法,名⼈的读书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你知道的名⼈读书经验有哪些?选择其中的⼀条来推荐给同学们。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学习专题《少年正是读书时》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学习专题《少年正是读书时》含答案1.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示例]读最经典的书,做有根基的人。
(2)关于阅读,有很多的名言警句,请你写出一句。
[示例一]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示例二]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别林斯基)(3)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为其补出下联。
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下联:[示例一]读好书塑造精彩人生__[示例二]品名著提升道德修养(对仗工整即可)(4)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会采取哪些活动形式?(说出三种以上)[示例]开展读书问卷调查;在全校(或班级)举办“读书交流会”或“读书演讲会”;举行“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举行名著知识竞赛;“读书做事”大家讲。
(5)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
[示例一]同学们,阅读文学名著,能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让“好读书,读好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习惯,让我们在古今中外的名著海洋中遨游吧![示例二]同学们,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书籍在你寂寞时陪伴着你,在失败时给你鼓励,在伤心时给你安慰。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遨游书的海洋吧!2.阅读如阳光围绕着我们,如朋友陪伴着我们。
在我们伤心绝望之时,它是我们心灵的一剂良药。
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有同学在学校论坛里发起了关于阅读兴趣的调查,绘制了以下表格。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说课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读书方法与众 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 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然后 闭目静思,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后 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猜想一致, 他就不再读了。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 读书时间,也培养了思维力和想象力。 华罗庚还有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 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 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 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 儿。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 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
好书分享
推举你喜欢的一本或几本名著, 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小王子》 《追风筝的人》 《城南旧事》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读书,你可以体验1000种人生,而不 读书,你只能活一次。我们没有办法无限 延续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增加生命的宽 度和厚度,读书便是最好的方法。脚步丈 量不到的地方,读书可以,眼睛眺望不到 的地方,读书可以。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 新的世界。让读书精彩你我的人生!
说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阅读状况,提高对读书的认识。 2.和同学交流读书的情况,找出共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的方法。(难点) 3.学习名家的读书方法,学会和他人交流读书心 得,分享读书感受,养成会读书、勤读书、乐读 书的好习惯。 (重点)
说教学方法
1.教法:任务驱动,评价激励。课前布置预 习任务,课堂上交流展示,创设特定的话题情境, 引发学生讨论,让学生在群体的交流中思维交互 碰击,产生新思想的火花。 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 学,扩大教学的容量,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 观,有利于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读书故事我来讲
闻一多醉书 华罗庚猜书
高尔基救书 苏东坡说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 “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 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特殊。 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道贺, 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 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 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 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 捧着一本书入了迷。怪不得人 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 “醉”。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子在过去一年中阅读量达10本以上,阅读超过20本的孩子占比达
到33%。在大多数家长看来,孩子的梦想大致形成于童年期和青
春期。多达95%的家长认为,阅读对于孩子实现梦想具有十分积
极的意义。
发现:亲子阅读与疫情“宅家”期间的参考数据
③这个春天,许多人在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纷纷
利用 “宅家”时光,在书海中尽情遨游,从阅读中获得精神慰藉
时给予你安慰。
阅读的意义
归纳提取信息的方法 1.找出观点句与支撑句 2.关注句间标点与句式结构 3.关注提示信息的关键词,如:也、还、并且等
阅读的现状
阅读下面三组非连文本材料,结合自
身阅读状况,说一说你的发现与思考。
提取图表信息,得出结论
小贴士: ①非连文本通常指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同一主题不
同内容的非连续性文本。 ②建议同学们按顺序一组一组地阅读,有条理地表达
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阅读量看,近
五成读者的年度阅读总量达10本以上,年阅读量超过3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读者占比达94%。阅读时长方面,46%的读者每天都会
利用30分钟至1小时进行阅读,逾三成读者的日均阅读时
长超过1个小时。
②此外,本次调查还考察了家长对于亲子阅读的重视程度。
近八成家长平时会陪伴孩子进行阅读,有六成家长反馈自己的孩
结束语: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读一点儿好书,不仅可
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还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 迟。”作为青少年,要尽早把阅读当成一件人生大事。当年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 壮语鼓舞了亿万人民。如今百年将过,革命前辈们顺利完成了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任务,我们的 领袖共产党已经建党100周年,伟大事业的“交接棒”传到了当代青年人的手里。各位同学,如 今我们要为中华之强盛而读书,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而读书。请大声地告诉老师,你们,准备 好了吗?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师指点:读柱形图时,要先看清图表上的数字、文字等所表示的信息 ,再视察柱形图的变化趋势,分析图形、数字、文字及它们之间的关 系,从而提取出信息。资料一的柱形图与资料二第三问都是反应阅读 量,将自己填写调查问卷的结果与资料一比对,就会知道自己的阅读 状况。
(二)阅读教材“资料一”中的两个图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呢? 1.教师明确读柱形统计表的方法 (1)关注表头信息; (2)关注横纵坐标; (3)关注图例; (4)关注数据变化趋势。
们读读下面这组数据,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国民阅读状况是怎样的。
(三).明确阅读意义 不仅学生的阅读状况堪忧,我国成年国民的整体阅读状况也令人担忧。
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读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结 合上面的数据和下面名人对读书的阐述说说你的看法。
课件出示: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 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根据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板书环绕文章的内容组织进行, 分清层次,对各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提取板书。最后总结结论,引起 重视。整个板书内容紧紧环绕中心,突出结构层次,逐层概括推动,明 确主旨。
八、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环绕文本特点,以朗读为语文素养培养主线, 在读中明节奏,在读中明内容和情感,在读中明重点和思路, 在读中懂内涵和文化,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逐层深入理解文章 。通过主题导入,让学生思考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对于自己的 意义,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随机应 变,循循善诱,以到达更好的效果。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冰心曾说过:
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同学们,让我们全体起来!
一起说!说三遍!
我是***,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什么要读书?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
语录
黄庭坚
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 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轼
莎士比亚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鸟没有翅膀。陆游的有的放矢法
“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这是宋代大文学家、诗人陆游读书生活的自我写照。他 终生酷爱读书,以书为伴,与书为伍。不过,他读书虽 多,却多而不杂,多而不乱。他读书都是有的放矢的。
朱熹
读书有三到:谓心 到,眼到,口到。
毛泽东的四多法:读得多,想 得多,写得多,问得多。
课堂小甜点
我们常常听说
读书破万 卷,下笔如有 神。
鸟欲高飞 先振翅,人求 上进先读书。
热爱读书, 其乐无穷。
下节课见!
Comprehensive learning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读书的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
01
02
03
04
育德
励志
启智
明史
Reading methods
读书方法
读书笔记 研究重点段落 分享书籍
穿越时空 看看先人是怎么读书的
车胤囊萤
我国晋代有个清贫好学的车胤,从 小爱读书,但他家里很穷,点不起 灯,于是,他就用很薄的纱布,做 了个小口袋,把萤火虫捉来放在里 面,晚上便利用闪闪荧光来勤奋读 书。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阅读不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更是提升思维、丰富情感的过程。精读、略读、批注等方法是提升阅读效率的关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分析本单元的课文,来看这些阅读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如何根据不同文本类型选择阅读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批注加深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例演示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3.读书方法指导:介绍常见的读书方法,如精读、略读、批注等,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
4.读书分享: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书籍,提高表达与交流能力。
5.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阅读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运用所学方法阅读,提升阅读水平。
6.拓展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班级举办的读书活动,如读书报告会、名著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在实际中运用它们来提高阅读效率。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阅读方法和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这节《少年正是读书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阅读方法的学习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学生们日常阅读中的困惑,成功引起了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关注。在理论介绍部分,我发现用具体的课文案例来说明阅读方法的效果要比单纯讲解更好,学生们更容易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阅读中常遇到的问题,如“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2)悬梁刺股: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 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 住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 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 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 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 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 启示:读书要吃苦,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4)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
• 在他结婚那天,家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 登门来贺喜。可是,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门口时,人们依然找 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终于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然 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入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活动一】 • 少年正是读书时,学校“亲近文学,走进经典”活动开展得
如火如荼。你所在的七年级(1)班为分享读书心得,准备组织开 展“《朝花夕拾》读书汇报会”。 • 1.班委会向同学们征集宣传语,请你结合主题拟写一则。 • 示例一:朝花带露香,夕拾情味长。 • 示例二:走进鲁迅童年,感受成长足迹。 • 2.老师要求汇报形式灵活多样,请你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 • 示例:朗读《朝花夕拾》中的精彩片段。 • 示例:品评《朝花夕拾》中的典型人物; • 表演《朝花夕拾》中的精彩情节。
• 【知识小课堂】
• 活动开场白怎么写
• 称呼+问候语+故事导入、名人名言导入+活动主题
• 4.班级想要你去邀请郝校长参加此次活动, 你会怎么说?要求语言得体,内容简洁。
• 示例:尊敬的郝校长,您好,我们班定于本 周五下午举办“走进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特邀您参加此次活动,期待您的光临!谢谢!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阅读的基本概念。阅读是通过书籍、文章等文字材料获取信息、知识和感悟的过程。它是提升素养、丰富情感、启迪思维的重要途径。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我的读书故事》。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如何通过阅读成长和进步,以及阅读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2.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缺乏自信或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阅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引导和启发,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有效的交流。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的观点较为片面,需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适当增加一些思辨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少年正是读书时》这一章节的内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出与阅读相关的问题,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以下是我对今天教学的几点反思:
1. 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阅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讲解重点难点时,通过举例和比较,学生们能够较好地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重点句子。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d.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分享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e. 拓展阅读,推荐适合七年级学生的课外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通过学习,我发现“读书的意义与价值”是 既可以锤炼我们的品德,锻炼我们独立思考的 能力;又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陶冶我们的精 神。读书能带给我们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比 如阅读《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这一篇时 ,我就感受到学习应该严谨认真,对待他人不 能抱有偏见。
“阅读现状我知道”
2、名人读书方法
(1)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时要: 心到,眼到,口到。 (2)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 (3)苏轼的“熟读精思法”——“读书不厌 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回忆与分享
介绍自己读书
说说你的读书经验
题目任选: 1.我的读书趣事 2.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3.我是这样读书的
1915年,著
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
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
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
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
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
“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
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
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霍达 一个穆斯林的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
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 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作品清新流畅、质朴无华,以细腻的笔触探 测人的心灵,读后荡气回肠,留下深沉的思索。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
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 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 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 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 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 人物:孙少平,孙少安,田润叶,田晓 霞
部编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 第4单元“少年正是读书时” 素材
有关读书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到用时方恨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勤动笔墨勤看书。
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高尚的语言包含着真诚的动机。
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
写十卷书要比实际行动打下基础容易得多。
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
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
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表现。
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不信书不能提高境界,光信书不如无书。
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努力耕耘,少问收获。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亚里斯提卜●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
——考尔德●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别林斯基●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菲尔丁●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素材
一.有关读书的典故
你知道它们与谁有关吗?
头悬梁、锥刺股 ------------(孙敬、苏秦)
囊萤映雪-------------------(车胤、孙康)
凿壁偷光-------------------(匡衡)
韦编三绝-------------------(孔子)
程门立雪-------------------(杨时)
(一)悬梁刺股:发音:xuán liáng cì gǔ。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
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
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
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
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
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二)车胤囊萤/孙康映雪
1.车胤囊萤我国晋代有个清贫好学的车胤,从小爱读书,但他家里很穷,点不起灯,于是,他就用很薄的纱布,做了个小口袋,把萤火虫捉来放在里面,晚上便利用闪闪荧光来勤奋读书。
2.晋代孙康因为家贫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他觉得非常可惜,白白地浪费光阴。
一天外面下起了很大的雪,半夜梦醒,见一丝亮光从窗缝里钻进来,原来是大雪映出来的,他起身对着亮光看起书来。
经过他夜夜刻苦努力终于成为饱学之士。
(三)凿壁偷光
晋朝人孙康从小喜欢读书,贫穷。
为了维持生计家人不得不在白天都干活,孙康年纪小,但是不例外。
白天没有时间,晚上家里没有灯不能读书。
孙康问父亲:“为什么别人家里有油灯,而我们没有呢?”父亲回答说:“油灯很贵,咱们要买油灯全家都要饿肚子。
”小孙康很懂事,从此就不再提此事。
读的书都是借的,又很讲信誉,到时间一定要还,常常因为没有时间看书而发愁。
他曾经尝试在月光下读书,但是太暗,眼睛疲劳。
有一年冬天,下大雪。
月光皎洁。
他忽然发现,书上的字在雪地里看得很清楚,孙康非常高兴,忙坐雪地里看书,坐累了就躺在雪地里,映着雪的反射光线读书。
此后,每遇到下雪,孙康不顾严寒,躺在雪地里读书,时间长了手脚都长满冻疮,但是通过这种方法他读了很多的书。
最后官拜御史大夫。
许多人知道这个故事之后,感动得泪流满面。
(四)韦编三绝
1.韦编三绝,出于《史记·孔子世家》的典故,原为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现用于比喻读书勤奋。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
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
(五)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
现比喻尊敬师长。
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
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备受欢迎。
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
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
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
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
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二.名人读书的故事
1.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
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2.曹禺真读书假洗澡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
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
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
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3.爱迪生以书为枕大名鼎鼎的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多达近二千项,被誉为“发明大王”。
这与他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他常常通宵达旦地读书,查资料,困极了,他就以书当枕,在实验室躺一会儿。
因此,有人风趣地说:“怪不得爱迪生有那么多的知识,原来他在睡梦中也还要从书本里吸取营养哩。
”
三.名人读书名言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三国]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宋]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
——雨果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
——高尔基
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夸美绍斯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凯勒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四.读书方法举隅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卢梭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富兰克林
五.我思我问
1.我喜欢看什么书?
2.我平时看过什么书?
3.我看书时动笔作批注、写读书笔记吗?
4.对于图画阅读与文本阅读,我喜欢哪一个?
5.我的阅读目标是怎样的?
6.电子阅读有何利弊?
六、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