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柳梦梅形象的比较
《西厢记》人物形象塑造浅析
《西厢记》人物形象塑造浅析
《西厢记》是元曲四大名剧之一,通过对不同角色的形象塑造,展现了各种社会角色
的特点和性格特征。
以下是对《西厢记》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塑造的浅析。
第一,杜丽娘。
杜丽娘是一位具有坚强意志和聪明才智的女性形象。
她是一个有着独
立思考和主动追求爱情的女子,追求真爱,并且勇敢地与权贵抗争。
她善于利用自己的智
慧和才能,展示了女性的坚强和聪慧。
第二,张生。
张生是一位帅气而有才华的男子,在他的心中,真爱是最重要的。
他有
着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他都坚持自己的信仰,并且勇敢地追求自
己的爱情。
他的形象塑造展现了男性的勇敢和坚定。
西门庆。
西门庆是一个贪婪、色欲旺盛、善于权谋的人物形象。
他是权贵世家的代表,善于利用自己的权势和金钱追求欲望。
他对待女性的态度是主动的、强势的,同时也展现
了他对于权力的渴望。
他的形象塑造展现了权贵人物的贪婪和欲望。
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展现了社会各类人物的特点和性格特征,同时也反
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西厢记》中的人物形象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元朝时期社会人物的特定性格和价值观念。
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不仅增
加了戏剧性和情节的张力,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
《西厢记》人物形象塑造浅析
《西厢记》人物形象塑造浅析《西厢记》是明代崔祥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
小说以西厢赵盾,牡丹亭柳娘之恋为主线,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们的幸福追求。
同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富生动,塑造得非常深刻。
其中,主角柳娘是一个独立、自信、追求真爱的女性形象。
在小说中,柳娘的形象被塑造得非常细腻,她娇柔的性格和男扮女装、冷静应对的身姿深深地吸引着读者。
她对感情非常忠诚,不因外界的阻力而放弃爱情,并且以自己的坚守和努力,最终赢得了幸福。
同时,柳娘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女子,她精通诗词歌赋,还会弹琴、画画,是一个文韬武略兼备的梦中情人。
可以说,柳娘的形象塑造不仅将女性赋予了独立自主、追求幸福的新角色,也呈现出了女性的多重魅力和综合素养。
男主角张生则是一个富有朝气和主动性的男性形象。
在小说中,张生的形象被塑造得非常完整,他才华横溢,善于诗词歌赋,且富有领袖魅力。
他追求真爱的坚定决心,和为爱不顾一切的勇气,也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此外,张生还是一个热心助人、乐于奉献的人物形象,他借助自己的才华和义气,在牡丹亭误打误撞中化险为夷,使之成为千古佳话,从而反映了一个真诚善良、有担当的男性形象。
其他人物形象塑造也非常到位。
赵盾是一个重情重义、慷慨大方的官员形象,他对红娘的恩情不忘,为了不让柳娘吃亏,不惜以身试法;红娘则是一个阴差阳错、嬉笑怒骂、灵活机智的“媒人”形象,是整个故事的调度者,穿梭在各个角色间,处理复杂关系。
总之,《西厢记》通过对各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人文世界,使故事脉络更加清晰,人物形象更加深入。
这样的人物形象,不仅展现了原著作者的艺术造诣,也丰富了社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瑰宝中的一颗闪亮明珠。
西厢记的人物塑造
西厢记的人物塑造
《西厢记》是元代作家王实甫所创作的一部戏剧作品,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入人物心理的刻画而著称。
在这部戏剧中,王实甫巧妙地塑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展现了他们的个性、情感和命运。
首先,王实甫创作了一组富有鲜明个性的女性角色。
比如,主女角杜丽娘是一个聪慧、勇敢而又坚强的女子,她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李娇娥则是一个温柔、善良而又忍辱负重的女子,她对待感情充满了牺牲和奉献。
这些女性角色的塑造丰满了戏剧的人物形象,彰显了女性的坚强和柔情。
其次,王实甫也刻画了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男性角色。
张生是一个才情出众、豪爽直率的青年才子,他对待爱情勇往直前,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而王官庄则是一个沉默寡言、内心深沉的人物,他对待爱情更多的是默默付出与忍耐。
这些男性角色的塑造展现了不同类型男性的性格特点,丰富了剧本的情感层次。
此外,王实甫还通过刻画一些世俗、喜剧色彩浓厚的人物形象,为整部戏剧增添了一份轻松愉快的氛围。
比如,张女婿是一个贪财、贪图享乐的人物,他的出场使得整个剧情更加生动有趣。
还有诸如李娇娥的父亲李瓶儿、杜丽娘的婆婆杜樊娘等,他们的形象个性鲜明,为戏剧增添了一份喜剧的色彩。
总的来说,《西厢记》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角色的刻画,展现了社会各种人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这些人物的塑造不仅丰富了戏剧的情节和情感,更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质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牡丹亭》人物略论
《牡丹亭》人物略论《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自问世以来就广受欢迎。
戏剧中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其中主要包括柳梦梅、杜丽娘、张生、孟丽君等一众角色。
这些人物形象在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性格、命运和情感在戏剧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本文将对《牡丹亭》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略论,以期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部经典戏剧。
柳梦梅是《牡丹亭》中的女主角,也是这部戏剧的重要人物之一。
她是一个古代女子,本有一段美好姻缘,却因宿命不变,与曹国舅的儿子曹文才擦身而过,而陷入骨肉相残的悲剧之中。
柳梦梅的形象是一个典型的受宿命制约、无法自由选择命运的女性形象。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受到了严格的束缚,无法自主选择自己的婚姻和生活,因此柳梦梅这一角色体现了当时女性的命运困境。
她渴望自由、渴望爱情,但最终却被现实所束缚,最终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来换取了爱情。
整个故事通过柳梦梅的身上揭露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剥削和限制,引起了人们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
杜丽娘是柳梦梅的姐妹,她在《牡丹亭》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杜丽娘是个性格刚烈、决绝果断的女子,她勇敢地站出来为柳梦梅伸冤,最终与张生一起策划逃亡。
杜丽娘的形象展现了另一种女性的形象,她不甘受制于命运,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
在整个故事中,杜丽娘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坚毅不屈和义气令人敬佩,也为故事增添了一抹亮色。
在封建社会的重重桎梏之下,杜丽娘代表了另一种女性形象,她的形象给人启示,教人们不要轻易放弃追求自己的幸福,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敢于追求真爱。
张生是《牡丹亭》中的男主角,他是一个诗书能精、品行高尚的书生,他和柳梦梅一见钟情,在他的劝说下,柳梦梅策划了逃亡的计划。
张生的形象展现了一个真挚、乐观、有理想的青年人。
在整个故事中,张生的形象充满了浪漫气息,他对柳梦梅的爱是坦诚而执着的,他愿意为了爱情抛弃一切,甚至不惜与世长辞。
《牡丹亭》与《西厢记》才子佳人形象探异
《牡丹亭》与《西厢记》才子佳人形象探异【摘要】《西厢记》与《牡丹亭》作为中国戏曲艺术史的“双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西厢记》赞美了张生和崔莺莺之间荡气回肠的美好爱情,《牡丹亭》歌颂了柳梦梅与杜丽娘之间生死相许的执着追求。
这两部千古绝唱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过,两部作品虽都以才子佳人的爱情为主线,才子佳人的形象却存在着很大差异。
本文就通过对比分析这两部作品中的才子佳人形象来探究其异同。
【关键词】“西厢记”;“牡丹亭”;“才子佳人形象”一、才子形象探异《西厢记》中张生是一个英俊潇洒,才识过人但毫无功名利禄,落魄困窘的才子。
他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爱情,蔑视功名利禄,将爱情置于功名之上。
当他与封建阻碍势力的代表人物老夫人对抗时更表现出他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以及对爱情的执着精神。
在第五本中张生考上科举,衣锦还乡,他第一时间回来与莺莺团聚。
无奈老夫人却要将莺莺许配给郑恒,准备第二次赖婚。
面对此时此景,张生毫不屈服,彻底地揭露了郑恒的骗局,“有情人”最终得以胜利。
这些都表现出张生对爱情的执着。
面对一切阻挠他爱情的封建势力,他都有抗争到底的精神。
《牡丹亭》中的柳梦梅与张生一样“风度翩翩,才识过人”。
但相比之下,柳梦梅的形象更具反抗精神,与封建势力的冲突也更精彩,更彻底。
在“闹宴”中,柳梦梅为杜丽娘探父,出现在平虏后正在摆庆功宴的杜宝面前,当通报姓名时,他勇敢地宣称是杜老爷女婿拜见。
久等之后,冲席而进,根本无视于杜老爷的权威。
在爱情受到阻挠时,他的坚持执着、不离不弃、更使这一才子形象大放异彩。
除了在反抗意识方面有所差异,张生与柳梦梅在对待功名利禄以及荣华富贵的态度方面也有所不同。
《西厢记》中的张生是一介飘零的穷苦书生,他对功名没有太强的欲望。
在被老夫人逼迫上京赶考,临分手时,他还痛哭不舍莺莺。
及至考上了状元奉圣旨着翰林院编修国史,他也是睡卧不宁,饮食少尽,一心一意记挂着莺莺。
这些都明确的表现出张生淡薄名利,只崇尚爱情。
西厢记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西厢记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是元曲创作的高峰,也是我国古典戏剧文学史上的不朽名作,它如同我国文坛艺苑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吸引着世世代代的观众与读者,震撼着他们的心弦。
在《西厢记》中,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刻画的非常明显,才华出众痴情的男主张生,美丽多彩大胆的女主崔莺莺在我们视线中来回涌动,而聪明伶俐的丫鬟红娘也让我们无法忽视。
接下来就来分析一下这三位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崔莺莺是《西厢记》中的主要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
她美丽,多才,既深受封建礼教的荼毒,又对爱情充满向往。
她与张生在寺庙后院相见,一见钟情,又经过隔墙对唱,彼此心有灵犀,互相爱慕,但碍于老夫人的这个典型封建家长的管束,没有更多接近的机会。
于是在孙飞虎围兵普救寺,老夫人许婚,张生下书解围之后,莺莺和张生都满心欢喜,以为可以如愿以偿,成就婚姻。
不料老夫人赖婚,这激起了莺莺对母亲的不满。
当她听了张生在琴中向她倾诉的心事以后,她更加爱慕张生。
但她毕竟是相国小姐,家庭教育和上层社会的身份,使她难以贸然走出和张生自由结合这一步。
于是戏剧出现了这样的冲突:明明是她叫红娘去探望生病的张生,但当红娘带回张生给她的信时,她却责骂红娘带回的书信是在戏弄她。
她要红娘带信给张生,叫他下次休得如此,但是张生打开信一看,喜出望外,原来莺莺寄去的是约会的诗简。
当张生果然来约会时,她又以大道理责备了张生一通。
作者对莺莺矛盾心理的描写,展示出她既有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又深受封建礼教的浸染的真实心理。
这就突出了莺莺最后作出和张生结合的决定是难能可贵的。
张生在剧中是一个才华出众且专情的痴情种。
一见了莺莺,就忘记了求取功名的大事,而且采取了一系列在当时社会显得非常热烈、大胆的方式,来获取莺莺的爱情。
他不管人家小姐是否对他有意,先对莺莺的丫鬟红娘自报家门:小生姓张,名珙,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取妻。
他继续问红娘:“敢问小姐常出来么?”如果说前面的自报家门已经很贸然,那么,这一问,就更不得体了。
浅析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形象
浅析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形象浅析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形象汤显祖笔下的《牡丹亭》(又名《还魂记》),一直都被奉为经典。
这部作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又各异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作品中的女主角杜丽娘更为光彩照人,被认为是作品中的“绝对”女主角。
但我们发现,众多相关的研究内容中很少见到男主角柳梦梅的身影,即使被提到,也总免不了一番指点与批评,他的身份往往被定位为杜丽娘的陪衬。
殊不知,平庸处亦无虚情,平凡处更显可爱。
孙秋克教授在论文里指出:“对于《牡丹亭》另一主人公柳梦梅,历来都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对柳梦梅形象意义的忽视,会使我们失落半部《牡丹亭》。
”柳梦梅身上承载着半部《牡丹亭》的重任,他不仅仅是是一位白衣书生,一位痴情才子,一位血性男儿,更暗藏着作者的心怀,与“一身爱好是天然”的杜丽娘相映成趣。
一、柳梦梅的身份1、柳梦梅的姓名来源“柳梦梅”这个名字显得很特别,初看之下便觉得意味甚浓,尤其是与作品中出现的那句“不在梅边在柳边”相联系。
的确,汤显祖把柳梦梅命名为“柳梦梅”绝非信手拈来。
在作品的第二出《言怀》中对此作了说明。
“原系唐朝柳州司马柳宗元之后”一句表明男主角姓“柳”,“每日情思昏昏,忽然半月之前,做下一梦。
梦到一园,梅花树下,立着个美人,不长不短,如送如迎。
说道:…柳生,遇俺方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
‟因此改名梦梅,春卿为字。
”说明柳生原非名叫梦梅,只是因为做了一个梦而改了自己的名字,从一开始便让读者觉得柳梦梅性情之可爱。
同时,因梦而改名与作品之后所讲的杜丽娘因梦而sǐ形成呼应。
从这改名之由中可看出其对杜丽娘感情的忠诚不渝。
因情而梦,因梦生情,一梦钟情,非平庸之辈可比。
“柳梦梅”二字,包含着柳梦梅的至真深情。
2、柳梦梅的身世背景阅读作品,柳梦梅的身世背景也不可忽略。
柳梦梅在作品的第二出《言怀》中出场,一出场便有一段交代自己身世的自我介绍:“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
论星宿,连张带鬼。
西厢记人物分析
西厢记人物分析
王西厢人物形象分析
老夫人: 体现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的束缚,暴露出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和残酷。 莺莺: 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一个外表美与心灵美和谐统一的光辉形象。 张生: 是个志诚的情种。 红娘: 机智勇敢、坦率泼辣和见义勇为。 红娘已成为乐于成人之美的热心人的共名。
西厢记中的老夫人,在寺警的生死关头,不得不接受莺莺提出的最后的办法,当众宣布: 但有退兵之策的,例陪房奁,断送莺莺与他为妻。
但是,当大难已过,家人平安,在新的形势下,自食其言, 拒不履行危难时刻的诺言。
从许婚到赖婚,这个老夫人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是老练毒 辣,严酷无情。
3 拷红以后
崔莺莺与张生私下结合以后,经过拷红, 老夫人部被迫承认了他们的关系。接着,她马上命令张生, 明日便上朝取应去。……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 因为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 老夫人为了维护门第的荣誉,事实上是立刻就拆散了已经结为夫妻的莺莺与张生。另一场景中,郑恒造谣诬陷张生时,这位老夫人则完全相信,并断然决定让郑恒拣个吉日良辰,依着姑父的言语,依旧入来做女婿者。这说明,在老夫人心目中,张生本来就是个不中抬举的秀才。
典型的封建家长制代表,封建礼教的维护者。 赖婚,拷红,逼试。
一 老夫人
老夫人的性格从三个具体场景 来看:
1 寺警前
西厢记在寺警以前也通过别人的叙述介绍了老夫人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的性格。
顽固坚持门阀观念,一切从门第的利益 出发
2 从寺警到赖婚
二 张生
书生 轻狂 志诚种 傻角 风魔汉
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 我死也。 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 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娶妻。 敢问小姐常出来么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西厢记》人物形象塑造浅析
《西厢记》人物形象塑造浅析《西厢记》是一部中国古典戏曲作品,一直被誉为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西厢记》中,许多人物形象都被塑造得深刻细腻,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其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故事的一部分,他们的性格和命运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这部曲艺作品的精髓。
今天我们就来浅析《西厢记》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看看他们是如何被塑造的。
1. 穆桂英穆桂英是《西厢记》中的女主角,她是一个充满勇气和智慧的女子。
在戏剧中,穆桂英是一个有着坚韧意志和坚定信念的女性形象。
她对爱情充满信仰和执着,为了和张生相会,她不惜冒着风险私奔,展现了她的胆识和果断。
与此穆桂英也是一个有着女性柔情和婉转的形象。
在与张生相会的过程中,她展现出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向往,以及对张生的深情。
她的形象不但展现了女性的坚毅和果敢,也充分展现了她的柔情和温柔。
穆桂英的形象兼具勇敢和柔情两方面的特点,使得她成为《西厢记》中极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之一。
2. 张生张生是《西厢记》中的男主角,他是一个有着才华和风度的青年学子。
他对诗书翰墨有着深厚的造诣,但与此他也是一个充满了热情和浪漫的男子。
在《西厢记》中,张生是一个有着极大魅力的男性形象。
他对穆桂英的深情款款,展现了他对爱情的真诚和执着;他的聪颖才智和豪迈风度,也展现了他的才情和天赋。
张生的形象充满了年轻青年的朝气和活力,充分诠释了他作为男主角的魅力和魄力。
张生的形象也有着一些缺点和不足。
他的作为并非完美无缺,有时也表现出一些背离道德规范的行为。
这也使得他的形象更加丰富和饱满,充满了现实的生活气息。
3. 紫钗紫钗是《西厢记》中的另一个女性形象,她是一个聪明灵巧,性情温柔的女子。
在剧中,紫钗是一个富有人情味和理性的女性形象。
她对于自己的感情充满了才思和悟性,对穆桂英和张生的爱情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
紫钗也是一个有着自己坚定信念和原则的女性形象。
她对自己的感情和婚姻有着自己的主张与态度,展现了她的坚强和果断。
《西厢记》中的“张生”形象及其演变
《西厢记》中的“张生”形象及其演变《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压卷之作。
贾仲明评说道:“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李贽称之为“化工”之作,朱权喻之为“花间美人”,金圣叹称之为“天地妙文”。
《西厢记》之所以能持久不衰,是因为它表达了“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永恒主题[1](P247)。
《西厢记》一反传统士子对仕途前程的追求,义无反顾地将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
与拥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思想的文人相比,《西厢记》主人公“张生”对生活的热爱,对自我理想及人生目标的追求,与潜藏在市民大众内心的人生观念产生共鸣,故而为市民大众所津津乐道。
一1.淡泊名利。
《西厢记》对张生的才华有许多描述:佛殿初逢,彼此眼角留意之时,莺莺因张生的英俊产生好感。
随后,张生于太湖石畔墙角吟诗:“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此诗即景寄情,抒发了他内心寂寞、孤独的情怀,寄托了相思之情,既描写了眼前月色,又试探了烧香的莺莺。
诗句清新,情景交融,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为萌生的爱情增添了浪漫气氛。
风度翩翩、才华出众的张生,给莺莺留下了深刻印象,让她念念不忘他的诗和人:[鹊踏枝]吟得句儿匀,念得字儿真,咏月新诗,煞强似织锦回文。
谁肯把针儿将线引,向东邻通个殷勤。
[寄生草]想着文章士,旖旎人:他脸儿清秀身儿俊,性儿温克情儿顺,不由人口儿里作念心儿里印。
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
(第二本第一折)更重要的描述是,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张生顿时成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将军:“笔尖儿横扫了五千人”,“半万贼兵,卷浮云片时扫净”。
最后,他“一举及第,得了头名状元”,更加证实了他的本领与才学。
正是这样一个怀才不遇的书生,却格调甚高,没有一点穷酸相。
他的出场就迥然不凡:“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是个有大志的青年,内心虽充满烦闷,却并无失意之态。
张生与柳梦梅爱情观之比较
张生与柳梦梅爱情观之比较作者:吕科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21期【摘要】《西厢记》和《牡丹亭》是元明时期以爱情为题材的戏曲名作。
《西厢记》的主题是“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牡丹亭》的主题是“以情反理”。
由于时代思想上的差异性,张生和柳梦梅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有着相同之处也有诸多不同之处。
本文就对这两部著名戏剧作品中男主人公的爱情观略做比较分析。
【关键词】《西厢记》;张生;《牡丹亭》;柳梦梅;爱情观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23-02《西厢记》与《牡丹亭》是中国戏曲长廊里的写情名篇,反映了古代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打破封建礼教束缚的强烈愿望。
尽管《西厢记》和《牡丹亭》同为爱情题材的戏剧作品,但人们更多是关注崔莺莺和杜丽娘,戏曲中的男主人公张生和柳梦梅较她们显得不那么突出。
其实他们在戏中也有着推动戏曲发展的重要作用,体现在男主人公的不同性格,以及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及行为上。
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男主人公张生,是一个对爱情执着专一的青年书生。
他敢于挑战封建礼教,冲破门第观念去追求千金小姐崔莺莺,他以对待爱情的至诚态度追求着自身所渴望的爱情。
然而为了追求这份爱情,张生吃尽了苦头,老夫人的有心刁难,崔莺莺的若近若离,几次使得他心情大起大落,内心痛苦不堪。
既便如此,他仅凭着对崔莺莺的一腔爱意,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赢得了爱情的胜利。
不可思议的是,张生将爱情置于功名之上,这种洒脱的性格,使得读书学习中状元不是他生活的全部,尤其是当他在普救寺中第一次见到崔莺莺时,心中所想的是:“十年不识君王面,恰信婵娟解误人。
小生便不往京师去应举也罢。
”①他更愿意与崔莺莺一起厮守到老。
而让张生愿意去考取功名的原因,是因为老夫人不同意他们的爱情,更是找了个莫须有的借口:“俺三辈不招白衣女婿。
”面对这样的情况,张生才终于踏上了上京科考的道路并高中状元。
在戏中,不管是张生的语言还是行为,都表现出他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对崔莺莺的爱炽热与执着,体现了张生完完全全是一个“志诚种”。
《西厢记》与《牡丹亭》中的人物形象比较
《西厢记》与《牡丹亭》中的人物形象比较《西厢记》与《牡丹亭》中的人物形象比较——以张生与柳梦梅为例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它以《西厢记诸宫调》(又称《西厢记弹词》或《弦索西厢》,因其作者为董解元,所以通称《董西厢》)为基础,描写崔莺莺与张生之间的爱情故事,正面提出“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原名《还魂记》,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的爱情故事。
主要诉述了少女杜丽娘长期深居闺阁中,接受封建伦理道德的熏陶,仍免不了思春之情,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后因情而死,死后与柳梦梅结婚,并最终还魂复生,与柳梦梅在人间结成夫妇。
《西厢记》与《牡丹亭》都是爱情剧,讲的都是小姐与书生为爱情冲出封建伦理的束缚,最终喜结连理的故事。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的思想、个性的解放,对爱的执着追求以及对自由爱情的向往等,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当时社会的面貌——对人精神的束缚与压抑,因为现实的社会缺少真正的自由爱情,有的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
《西厢记》与《牡丹亭》存在许多相同的地方,譬如,张生与柳梦梅最终都得以和自己的意中人结合,但这种结合在当时看来是非法的,为了使他们的爱情合法化,为了捍卫这份来之不易的爱情,二人都与封建势力进行了顽强的抗争。
但是它们之间亦存在差异。
下面通过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来体会它们之间的异同,从而深入地理解作品。
我们以《西厢记》中的张生和《牡丹亭》中的柳梦梅为例,进行比较。
张生的特点:1.文章魁首2.至诚种3. 傻角和银样锱枪头剧中张生虽是一介布衣,但英俊潇洒、才华出众且富有胆略,是文章魁首,这些优点为崔张爱情故事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张生凭着自己的英俊潇洒、风流儒雅和聪明机智深深吸引着莺莺。
在佛殿初逢,彼此眼角留意之际,莺莺便因张生的英俊而产生好感。
随后,张生便开始热情而执着地追求莺莺。
正如,张生在莺莺烧香时,于太湖石畔墙角吟诗:“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西厢记》人物形象塑造浅析
《西厢记》人物形象塑造浅析《西厢记》是元代杂剧作品,曲中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些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被青史留名,塑造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社会形态。
本文将从主要人物的性格及社会地位出发,对《西厢记》人物形象进行一些浅析。
第一,张生。
张生是本剧的男主角,是一个年轻的读书人,温文尔雅,才情出众。
张生的形象在古代戏曲中是比较典型的男主角形象。
在本剧中,张生是一个善良、忠诚和热情的人物,非常有责任心,对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但是,张生也有一些缺点,比如过于自信和固执,容易陷入爱情的漩涡当中。
张生的形象通过这些性格特征,塑造了一个中国人理智、自信、勤奋和上进的形象,是具有很强代表性的。
第二,紫鹃。
紫鹃是张生的(表)妹子,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女子。
她聪明机智,深谙世事,对于张生的感情也十分了解。
紫鹃的形象在剧中是比较独特的,她的性格特点是机智、果断、独立和自信。
她是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女性形象,与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形象有所不同。
她代表了当时中国女性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第三,祝英台。
祝英台是本剧中的女主角,是一个优秀的女才子。
她聪明、勇敢、独立,同时也有着柔美的性格特征。
她放弃了权势和地位,选择了与张生在一起生活,表现了她对爱情的坚定和执着。
祝英台的形象是一个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她塑造了那个时代聪明、自信、独立和进取的女性形象。
第四,莺莺。
莺莺是男主角张生的恋人,她是一个非常优秀、善良、懂得体贴和关心人的女孩子。
她天真无邪、纯洁善良,全身上下都洋溢着柔和的气息。
莺莺的形象是对传统女性形象的一个延续,她具有女性柔弱、美丽和善良的表现。
第五,太真。
太真是《西厢记》中的配角,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诗人。
她的形象是女性复杂情感的代表,她在感情生活中,既有着善良、文文静静的一面,又有着敏感、阴郁的一面。
这种对复杂的女性情感的描写,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也是对女性形象的一种丰富拓展。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戏曲《西厢记》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了当时中国社会中不同层次人物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西厢记》人物形象塑造浅析
《西厢记》人物形象塑造浅析《西厢记》是元代戏曲家王实甫所作的一部长篇杂剧,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该剧以唐朝诗人王维的《相思》为灵感,细腻地描写了唐朝宰相张若锦与妻子杜丽娘之间的爱情故事。
整个剧本通过人物形象塑造展现了中国文化传统下的爱情观念和婚姻制度,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反对超越等级观念的社会议题。
本文将从主要角色九位男女的形象入手,分析其塑造方式以及人物形象所代表的含义。
首先是男主角张生。
张生出生在一个世家望族,身份高贵,文武双全,个性深受他人喜爱。
他是这个故事的男主角,人物形象的设计是非常缜密的,既呈现了特定的人物性格,还代表了某种文化属性。
例如,他的名字“若锦”与他的家族出身蕴含了世家的卓越与荣耀,而他追求杜丽娘的真挚爱情则反映了人性的纯洁和高贵。
其次是女主角杜丽娘。
杜丽娘是个爱情上的弱者,她被迫嫁给了皇宫里的男子,但是她对张生的爱情却不能抹去。
她是一个温婉、善良的女子,代表了唐代文化中婚姻自由受限制的一面。
杜丽娘的形象的设计,不仅表现人物的性格,更出对唐代的文化背景的反映。
除此之外,还有育才、寿星、崔氏、范状元、元菩提、康大叔等重要角色。
他们均具有鲜明的个性,通过塑造其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的弱点或是优点。
例如,寿星以其值得信赖、真诚的性格塑造了金庸小说中常见的“大侠”特征,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爱情追求的一面;育才与范状元则形象地体现了掌权者对才子青睐的现象。
这些人物在剧中的表现,为故事情节营造了丰富多彩的气息,描绘了唐代家庭生活的各种面貌。
总的来说,王实甫通过《西厢记》巧妙地把握了唐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将人物的性格、个性、思想沉淀起来,体现出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
通过人物形象的设计,该剧通过展现唐代女权运动的局限性,使我们从中感到婚姻和爱情自由的珍贵价值。
这部戏剧无论从文学还是社会政治的角度都展示了优秀的艺术风貌,这意味着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艺术遗产,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和思索。
张生与柳梦梅爱情观之比较
中图分类号 :j 8 o 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7 — 0 1 2 5 ( 2 0 1 6 ) 1 1 — 0 0 2 3 — 0 2
是: “ 十 年 不识 君 王 面 ,恰 信 婵 娟解 误 人 。小生 便 不 往 弱 书 生 张生 对 功 名没 有 太 强 烈 的欲 望 ,与爱 情 相 比较 ,
京 师去 应举 也罢 。” 他更 愿意 与崔 莺莺 一起 厮守 到 老 。 他 更 坚定 地 选 择 爱情 而 放 弃 自身 的功 名 。柳 梦梅 更 具 有 而 让 张生 愿 意 去 考取 功 名 的原 因 ,是 因为 老 夫人 不 同意 现 实性 , 身 为太 守之 子 的他无 疑 是一 个传 统 的封建 士 子 , 他 们 的爱 情 ,更 是 找 了个 莫须 有 的借 口 : “ 俺三 辈 不 招 他 热衷 于功 名 ,毫 无 济 国 安邦 的志 向 ,他 身上 保 留的是 白衣 女婿 。 ” 面对 这样 的情 况 ,张生 才 终 于 踏上 了上 京 中国传统 文人 求取 功名 的意志 。 面对 功名 和爱情 的抉择 ,
爱 情 题 材 的戏 剧 作 品 ,但 人们 更 多 是 关 注 崔莺 莺 和 杜丽 当杜 丽 娘 让他 发 誓 时 ,他 马 上 就 说 : “ 你要小生发愿 , 娘 ,戏 曲 中 的男 主人 公 张 生 和柳 梦 梅 较她 们 显 得 不那 么 定 为 正 妻 ,便 与 姐姐 香 去 。 ”他 对 杜丽 娘 深 挚 的情 意 , 突 出。 其 实他 们在 戏 中也有 着 推动 戏 曲发展 的重 要作 用 ,
张生和柳梦梅形象比较分析
第28卷第1期温州大学学报·社 会 科 学 版2015年1月V ol 28, No 1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Jan, 2015 张生和柳梦梅形象比较分析庞明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北京100872)摘要:张生和柳梦梅分别是戏曲《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男主角,与女主人公一道完成了反封建礼教的爱情命题。
两人在身世、性格、才华、胆识和对爱情与功名的态度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可比性,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都有着丰富的表现和复杂的原因,而根本原因则在于作品风格、创作方法、时代背景的差异。
关键词:张生;柳梦梅;《西厢记》;《牡丹亭》;身世;性格;才华;爱情;功名中图分类号:I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5)01-0070-05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5.01.011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获得《西厢记》和《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戏曲的“双壁”,两剧中的女主角崔莺莺和杜丽娘最为人称道,她们是表现作品主题的主要承担者,形象塑造得也最为成功,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中国古代爱情题材的戏曲普遍存在“女强男弱”的现象,男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往往只起到配合女主人公的作用。
《西厢记》和《牡丹亭》的情况也是如此。
但是作为爱情戏曲,男主人公的光华不可能完全埋没在女主人公的光华里。
两剧中的男主角张生和柳梦梅的形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为才子佳人戏中的才子,两人自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同之处也很值得关注。
一、两人性格比较:同为自信自强,张喜柳忧张生一出场虽然也抱怨功名无成,漂泊无依,总的精神状态却是昂扬自信的。
柳梦梅却情思昏昏,长吁短叹,颓丧不堪,尽管有梦寐对功名和爱情的依稀暗示,他还是感到不能释怀,“正是:‘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为了有朝一日美梦成真,他索性连父母取的名字也给改了。
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与献世宝--张生与柳梦梅形象比较
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与献世宝--张生与柳梦梅形象比较孟梅军
【期刊名称】《教育艺术》
【年(卷),期】2005(000)009
【摘要】王实甫的《西厢记》与汤显祖的《牡丹亭》都是中国古代戏曲的名篇.提起这两部剧作,人们往往会立即想起红娘、杜丽娘这些典型形象.戏中的男主人公跟她们相比,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其实他们在戏中起着完善戏曲内容、推动戏曲情节向前发展的重要作用.《西厢记》塑造的张生与《牡丹亭》塑造的柳梦梅都是青年书生,但他们在思想性格上又有着诸多不同.
【总页数】1页(P54)
【作者】孟梅军
【作者单位】河北邯郸学院武安分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张生和柳梦梅形象比较分析 [J], 庞明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生人物形象分析(3)
张生人物形象分析(3)张生人物形象分析张生形象的转变是由原因造成的,反映了什么问题呢?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转变角度来看:在唐代,国力强盛、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人学士养尊处优,倍受礼遇,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
因此在《莺莺传》中张生的社会地位比莺莺的高,其自私负心的行为不免反映出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
后来到了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重武轻文,读书人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处处受制。
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也有所反映,连丫环红一娘一也称张生为“馋穷酸来”,可见其地位的低下,故此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张生对莺莺的追求会遇到众多外来的干扰,受到重重的波折与磨难。
同时,由于市民阶层的空前壮大,身处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合了民间百姓的审美趣味。
在《西厢记》中塑造了一个语言明白晓畅,轻松诙谐的市民喜剧形象——张生。
张生形象的转变并非一个跳跃,他是经过不断地锤炼,更主要的还是受到市民大众的人生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影响。
这首先表现在重视上:张生本来要上京赶考,在巧遇莺莺后,他一反传统学子对仕途前程的追求,而将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义无反顾地追求莺莺。
与拥有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思想的文人相比,张生是如此的热一爱一生活。
他对自我理想及人生目标的追求,恰恰与潜藏在市民大众内心的人生观念一致,并产生共鸣,故而为市民大众所津津乐道。
此外,还非常重视喜剧的娱乐作用:剧中张生并不是一个严肃正经的书生,而是一个生动而带有傻气的喜剧形象。
利用故事情节的突变,充分向观众展现了张生的自身矛盾,在其前后行为抑扬一交一错的对比中,生动活泼地显露了他的“风魔劲”,嘲笑了他的痴、傻,从中表现张生身上志诚专一的美好品质。
把张生塑造得生动有趣、诙谐滑稽,非常符合市民大众的审美情趣。
由此营造的`轻松惹笑的氛围,吸引了观众的笑声,使观众从中得到极大的娱乐与满足。
于是一个生气勃勃、幽默诙谐的正面市民喜剧形象便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传诵千古。
六、结论王实甫笔下的张生是文魁、志诚、傻角的统一体。
初中西厢记考点
初中西厢记考点
1. 情节理解
初中西厢记考点主要包括对该戏剧情节的理解。
学生需要理解故事的背景、主要角色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考点可能涉及以下内容:
- 故事的起承转合
- 主要场景和事件
- 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2. 人物分析
人物分析是初中西厢记考点的重要部分。
学生需要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动机和发展变化。
考点可能涉及以下内容:- 杜丽娘:善良、勇敢,为了和柳梦梅相见不惜被迫改嫁
- 张生:聪明、才华出众,深爱杜丽娘,为了与她相聚不断克服困难
- 许宝钗:聪明机智,机智地帮助杜丽娘与张生相会
- 柳梦梅:无理取闹,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 主题探讨
主题探讨是初中西厢记考点的关键。
学生需要理解该戏剧传达的主要思想和意义。
考点可能涉及以下内容:
- 爱情与婚姻:该剧通过杜丽娘与张生的爱情故事,探讨了爱情与婚姻的价值和意义。
- 自由与束缚:剧中的角色面临众多限制和束缚,通过追求自由和独立的行动,传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渴望。
4. 形象描写
形象描写也是初中西厢记考点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理解作者通过语言描写和角色行为来表达形象。
考点可能涉及以下内容:- 描写戏剧场景的词语和句子
- 通过角色对话和行动来展现角色形象
以上就是初中西厢记考点的简要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生柳梦梅形象的比较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分析《西厢记》中的张生和《牡丹亭》中的柳梦梅两位男主人公的形象,从人生轨迹、爱情和性格特点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梳理出相同点,又重在辨析其不同点,以期对两位男主人公形象的同中之异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张生柳梦梅人生轨迹爱情性格特征明初的贾仲明环顾元代剧坛,在其《录鬼簿》中写到“《西厢记》天下夺魁。
”对《西厢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给予充分的肯定。
待汤显祖的《牡丹亭》问世后又有“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沈德符《顾曲杂言》)的评价。
人们之所以把《西厢记》和《牡丹亭》相提并论,是因为这两部著作同属于戏曲这一体裁,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王实甫和汤显祖在这两篇作品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更是成为文学天宇上永远闪耀的明星,但长期以来学界研究的重点一直放在女主人公崔莺莺和杜丽娘身上,对男主人公张生和柳梦梅的关注程度相对不够,因此本文试对两位男主人公的形象内涵做进一步挖掘,并重在对二者的比较中见其同中之异。
一从出身来看,张生的先人官拜礼部尚书,五旬之上,因病而亡,一年后又丧母,以致家道衰落。
张生在学业上是极其用功的,“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
”但现实处境却是“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一本二折①)才高者难免志大,张生当然不甘于一辈子过这种生活,对于当时的读书人来说,最好的荣身之路是考取功名,这之后才能谈得上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在唐德宗即位之初,张生踏上上朝取应之路。
柳梦梅是唐朝柳州司马柳子厚的后代,父亲是朝散之职,母亲是县君之封,也可称得上是官宦之后,后来日子过得渐渐不支,比张生来似乎还要穷困许多,因为张生赶考还有马骑,有书童相随,柳梦梅却不得不向苗舜宾打秋风来筹集上京赶考的路费。
虽然生活困窘,但柳梦梅同样是刻苦好学“能凿壁,会悬梁,偷天妙手绣文章。
(第二出)三场得手,只因未遭时事,不免饥寒,为实现胸中的远大抱负,于是辞别仆人也去进京赶考。
在求取功名的过程中,两个人都邂逅了美丽的爱情。
张生普救寺内巧遇莺莺,才子佳人密约偷期,终成秦晋之好,遂成千古佳话。
柳梦梅梅花庵偶遇杜丽娘,两个人爱得超越时空,超越生死,可谓轰轰烈烈。
且都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所爱的人私自结合,视封建礼法于不顾,但实际上在当时社会大环境中,谁都不可能回避掉这一问题。
追求幸福的青年男女只能勇敢的与封建势力抗争。
先看张生这边,在第四本第二折中写了老夫人对张生和莺莺之间关系的怀疑“这几日窃见莺莺语言恍惚,神思加倍,腰肢体态,比向日不同;莫不是做下来了么?”在“拷红”一节红娘以实相告,二人之间的密约偷期最终被老夫人发现,考虑再三老夫人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我如今将莺莺与你为妻,则是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你明日便上朝取应去。
我与你养着媳妇,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
”在这种情况下,张生不得不与莺莺洒泪分别,上朝取应,并一举夺冠。
本以为这回可以顺理成章的娶莺莺为妻,永结百年之好。
不料半路里杀出个郑恒,于是在普救寺内各方人马齐登场,张生力辩是非,法本、红娘也希望莺莺能和张生结合,又有白马将军杜确相助,郑恒在谎言被揭穿后触阶而死,一对有情人才终成眷属。
柳梦梅掘坟救妻后怕牵连官司,婚走淮安,进京赶考,同样也是一举中第,柳梦梅的考取状元也起到维护爱情的作用,为这份爱情能得到封建家长的认可增加了砝码,同时正因为他是状元郎,皇上才会召集诸人当庭辨别真假。
杜宝和《西厢记》中老夫人一样,实际上都成了阻碍实现美好爱情的反动力量,但杜宝官至平章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汤显祖只好请出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出面敕赐一家团圆,柳梦梅和杜丽娘的婚姻才最终取得合法地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张生和柳梦梅有着相似的人生轨迹,追求功名的过程中邂逅爱情,为维护爱情进京赶考,都考中了状元,最后在外力相助下与心上人得以团圆。
可以说经历一番挫折后,爱情、事业获得了双丰收。
二在事业上,二者都追求功名,但在对待功名的态度上,又不尽相同,柳梦梅为求功名向苗舜宾打秋风,因为柳梦梅认为“坐食三餐,不如走空一棍”,当橐驼劝他“你费工夫去撞府穿州,不如依本分登科及第”时,柳梦梅说道“俺干谒之兴正浓,休得阻挡”(第十三出),可见柳梦梅主观上想走打秋风这条路,认为这样筹集路费方便、快捷。
张生初见莺莺即决定“便不往京师去应举也罢”(一本一折),在功名和爱情之间迅速作出抉择,乃至红娘都劝他“休为这翠帷锦帐一佳人,误了你‘玉堂金马三学士’”(一本一折)。
就这一点来说思想境界不如张生。
在爱情方面,张生和柳梦梅在追求爱情和捍卫爱情的不同阶段努力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张生在追求莺莺时可以说费尽心思,受尽折磨。
在第一本第一折里,张生在普救寺内的佛殿上初见莺莺,只见她“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刚刚的打个照面,风魔了张解元”莺莺也不回避“着香肩,只将花笑拈”而最重要的还是莺莺“临去秋波那一转”给张生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也凭添了几分自信,遂将上京取应的事抛到九宵云外,开始了追求莺莺的辛酸而又浪漫的艰难历程。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书生的张生更是深谙此礼,于是便有了“借厢”一节。
张生先是和法聪说要借半间僧房,来温习经史,第二天又来找法本,法本问道“先生此一行必上朝取应去”张生的回答是“小生无意求官,有心待听讲。
”原来他不怕山高路远,只是特来拜谒长老,晨昏听讲,这份真诚真是足以让人感动,这还不算,张生又拿出白银一两,要略表寸心。
还定要老和尚收下。
谁都知道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老和尚不禁要问“先生必有所请”这一问正中张生下怀,张生忙说“小生不揣有恳,因恶旅邸冗杂早晚难以温习经史;欲假一室,晨昏听讲。
房金按月任意多少。
”老和尚答应了张生并让他自己挑选房间,于是张生在靠近西厢的地方选了一处住房,先占据了地缘优势,并以此为堡垒展开进攻。
张生搬进寺里后知莺莺每天晚上都到花园烧香,便事先躲在太湖石畔的角落里,见莺莺烧香祝告时“依栏长叹,似有动情之意”张生于是吟诗一首,以试其意“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时,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相思之情,爱慕之意表露无遗。
莺莺知道“是那二十三岁不曾取妻的傻角”在吟诗,心有戚戚焉,于是依韵和了一首,其诗曰“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张生自是心领神会,勇气倍增“我撞出去,看她说甚么”只见莺莺在那里“陪着笑脸相迎”莺莺虽留恋张生,但怎耐红娘拘束的紧“姐姐,有人,咱家去来,怕夫人嗔着。
”只留下张生在那里是“怨不能,恨不成,坐不安,睡不宁。
”隔墙酬韵,无疾而终。
(一本三折)再次见面是在莺莺给父亲做道场时,张生也央法本带了一份斋追荐父母。
我们看看张生的表现“扭捏着身子儿百般做作,来往向人前买弄俊俏。
”(一本四折)竟忙了一夜,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引起莺莺的注意,莺莺自然明白张生的一番心意,自那夜后“神思荡漾,情怀不快,茶饭少进”(二本一折)但二人的关系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乱世出英雄”这话一点儿不假,正当张生一筹莫展之际,镇守河桥的孙飞虎带了五千人马兵围普救寺,欲抢莺莺为妻,老夫人无计可施,当庭宣布“两廊僧侣,但有退兵之策的倒陪房奁,断送莺莺与他为妻。
”张生听了心中暗自高兴,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因为他的八拜之交的哥哥杜确正统领十万大军镇守着距普救寺四十五里远的普关,若发去一封书信必来相救,于是张生鼓掌而上,“我有退兵之策,何不问我”随即又说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赏罚若明,其计必成”那意思很明显,别等到兵退围解之时老夫人再反悔,老夫人只得又郑重的承诺了一遍“恰才与长老说下,但有退得贼兵的,将小姐与她为妻”。
闻听此言张生真真切切,诚诚恳恳写下一封书信,果然是“一封书札逡巡至,半万雄兵咫尺来”(二本二折)杜确亲自带兵而来,捉了孙飞虎,救了莺莺,张生立了一大功,满心欢喜“不想今日得成婚姻,岂不是前生注定”(二本三折)。
谁想老夫人言而无信,以崔相国生前曾将莺莺许与郑恒为由让张生和莺莺以兄妹相称,这对张生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张生只得求红娘相助,还要在红娘面前解下腰带自尽,完全是一副”志竭思穷”的癫狂和无奈之态,幸得红娘又想出一个办法,让他弹琴来试莺莺的真实想法,希望能从莺莺这找到突破口,张生也觉的“红娘之言,深有意趣”(二本五折)于是情节发展到“听琴”一节。
在“听琴”一节中,张生尽逞才学,将一片真情融入琴声中,莺莺心领其意“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銮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
”张生得知莺莺就在窗外时,趁热打铁弹起当年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时弹的那首《凤求凰》,并配上一段自己的真情告白,莺莺听在耳里痛在心上“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这着断肠悲痛”“是弹得好也呵!其词哀,其意切,凄凄然如鹤唳天;故使妾闻之,不觉泪下。
”此情此景张生忍不住问到“夫人且做忘恩,小姐,你也说谎也呵!”莺莺闻听此言忙答道“你差怨了我。
”并叫红娘转告张生“则说道夫人时下有人唧哝,好共歹不着你落空。
”第一次向张生许下承诺,两颗心也越来越近。
自听琴之后张生和莺莺相见无由,老夫人那里又变了卦,张生感到异常绝望,以致大病不起。
红娘来看张生时,见他气色涩滞,声息微弱,脸儿黄瘦“孤眠况味,凄凉情绪(三本一折)。
不由得顿生恻隐之心“张生呵,你若不闷死多应是害死(三本一折)”并告诉张生说莺莺“至今脂粉未曾施,念到有一千番张殿试”以宽其意,张生知道莺莺有意于自己,便写下一简求红娘带去,莺莺收到书信后在红娘面前巧语花言,实际上暗约张生相见“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三本二折)交代好了时间、地点。
张生欣然赴约,待相见时莺莺却变了卦,将他训斥了一番。
只听莺莺说“先生虽有活人之恩,恩则当抱。
既为兄妹,何生此心?万一夫人知之,先生何以自安?今后再勿如此,若更为之,与足下决无干休。
”张生这里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但这傻角毫无怨言,痴心不改,莺莺走后他还要再写一简让红娘捎去以尽诉衷情,这时红娘也不知莺莺的真实想法,自是不肯相助,本就处于大病之中的张生又受了这一场怨气“眼见的休也”(三本三折)绝望中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当莺莺知道张生病重后又生怜爱之意,让红娘送去一简“仰图厚德难从礼,谨奉新诗可当媒。
寄语高唐休咏赋,今宵端的云雨来”(三本四折)自荐枕席,这次莺莺果然没让张生失望,如约而至,二人的关系也有了实质性的发展。
在经历了这一番风风雨雨,悲悲喜喜后张生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莺莺的爱。
柳梦梅在追求爱情时经历的痛苦、挫折远没有张生多,受汤显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至情论创作主旨的影响,柳梦梅对杜丽娘的情是来源于虚幻化的世界,且看二人第一次相遇时的情景,在“言怀”出里,柳梦梅“做下一梦。
梦到一园,梅花树下,立着个美人。
不长不短,如送如迎。
说到:‘柳生,柳生!遇俺方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