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凝结水开式回收系统技术和管理要求地方标准
蒸汽凝结水回收的技术和经济分析

蒸汽凝结水回收的技术和经济分析方成森 (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 ,安徽蚌埠233017)摘要: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随着密闭式蒸汽凝结水回收系统的出现,在以蒸汽为间接加热介质的各种行业,蒸汽凝结水回收应该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间接加热、冷凝水、密闭式蒸汽凝结水回收装置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基础工业的迅猛发展,蒸汽以它的品质优良、清洁环保被许多工业作为加热能源而被广泛使用。
那么在以蒸汽作为间接加热时,其凝结水的回收就更凸显重要,蒸汽凝结水的回收不但符合国家的节能政策,更节约了日益匮乏的水资源。
凝结水含有蒸汽热焓的20%-30%,是相当可观的余热资源,但长期以来,我国很多企业的凝结水回收率却很低,造成热能和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蒸汽疏水阀选型、安装有误以及疏水阀本身质量等问题,致使间接用汽设备无法正常疏水,或影响加热,或漏气严重;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很好的解决高温凝结水泵的汽蚀问题,回收多采用开放式,闪蒸降温的损失十分严重。
第一方面已不成问题,第二方面,近年来,国内研究所和厂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已成功开发和生产了密闭式蒸汽凝结水回收装置。
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运行时,凝结水从用热设备排出,经疏水器进人凝结水回水器。
凝结水回水器由闪蒸罐、除污器、冷凝水快排装置,压力平衡装置、汽蚀消除器、蓄水箱、液位变送传感器、凝结水泵等组成。
当高温冷凝水进八闪蒸罐后,在罐内进行汽水分离.冷凝水通过快排装置流入蓄水箱,产生的二次汽通过引射装置送进凝结水泵出水管道,使闪蒸汽得以密闭回收。
闪蒸罐内由于汽体与液体不断排除,使闪蒸罐内的压力永远保持低于用热设备冷凝水排出口的压力,从而保证了回水背压即使在较低的情况下也能顺畅地进入。
闪蒸罐与蓄水箱通过快排装置相连,为了让凝结水很快地流人蓄水箱在箱内设置了压力平衡装置。
通常情况下,其工作压力设置在O .1MPa以下,在实际选用时将根据回水背压的高低选择相对应的箱内工作压力,使箱内永远保持密闭,不通大气。
阐述蒸汽冷凝水的回收和利用方法

阐述蒸汽冷凝水的回收和利用方法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冷凝水的看法也在发生转变。
曾经被视为蒸汽输送中低廉副产品的冷凝水,由于冷凝水回收技术的应用,如今已被视为宝贵的资源。
把冷凝水直接排掉,无异于丢掉可观的经济效益。
不同压力下蒸汽产生的凝结水所含有的热量不同(一般在60℃以上,有的甚至可达90℃),蒸汽压力越高,冷凝水含有的热能越大,其内在能量相当可观。
据统计,冷凝水含有的热量可占到蒸汽总热量的15%~30%。
由于冷凝水温度较高,且含有一定量的化学成分,将未经处理的冷凝水直接排掉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并威胁人身安全。
通过回收冷凝水,使锅炉、蒸汽、冷凝水成为一个闭式循环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冷凝水中的热能。
当今,许多科技人员都在探索冷凝水的二次利用方案以及如何使热源回收达到最大化,闭式冷凝水回收系统就是其中一种。
闭式冷凝水回收系统是一种使冷凝水在回收利用过程中不与大气接触的循环系统。
一般来说,该系统运行压力高于大气压力,其节能效果和综合效益优于开放式回收系统。
闭式冷凝水回收系统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闭式回收系统中闪蒸损失的大大减少和凝结水的及时输送,使冷凝水本身的热量得到了充分利用;二是由于冷凝水与空气的隔离可以使水质保持较好的软化状态,减轻了回水管道和附件的腐蚀;三是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1 闭式冷凝水回收系统的工作原理闭式冷凝水回收系统的循环构成为:锅炉→蒸汽管网→用汽设备→疏水系统(集水点)→回收管网→回收机组→锅炉,工作循环见图1所示:图1 闭式冷凝水回收系统示意图在闭式冷凝水回收系统中,疏水阀将蒸汽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与蒸汽分离,并将分离出的冷凝水输送到集水箱;冷凝水输送泵将集水箱中收集的冷凝水输送到锅炉给水槽,给水槽中的冷凝水经过处理后再由给水泵输送到锅炉。
给水槽承担着为锅炉补水的功能,锅炉运行过程中消耗的水通过给水槽补充。
未安装冷凝水回收装置的蒸汽系统,锅炉运行过程中消耗的水需要全部由新水补充。
DB 37T 1108-2008 冷凝水回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I CS 27.220J 98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1108-2008冷凝水回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前 言本标准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烟台市能源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清林、刘德胜、耿仁波、孙前程、王述奇。
冷凝水回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 2 3 3.1 3.2 3.3 3.4 3.5 4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蒸汽供热系统中冷凝水回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的术语和定义、回收原则及方式、使用条件、技术要求、安装及验收、质量责任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事业单位中公称压力≤2.45MPa,介质温度≤350℃的蒸汽供热系统中蒸汽冷凝水及二次蒸汽回收装置。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576 工业锅炉水质GB/T 4272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T 12145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GB/T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T 12712 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 JB/T 1615 锅炉油漆和包装技术条件 JB/T 10094 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 DB37/T 126 山东省供热系统管理规范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冷凝水水蒸汽当温度低于其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时放出汽化潜热而形成的液态水。
二次蒸汽冷凝水由于压力下降至其饱和压力以下时产生闪蒸而重新汽化的蒸汽,也称闪蒸汽。
冷凝水回收率年实际回收的合格冷凝水量与年产生的可被回收的冷凝水量的百分比。
开式回收系统冷凝水回收管网或水箱与大气直接接触,回收水箱压力等于大气压力的系统。
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

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蒸汽供热系统是一种常见的供热方式,但其中存在着凝结水的产生和排放问题。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凝结水回收和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成为了必要的措施。
一、凝结水回收1. 凝结水的产生在蒸汽供热系统中,热力传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凝结水。
这些凝结水会带走部分蒸汽,降低系统效率,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 凝结水回收技术为了充分利用凝结水资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安装凝结水回收装置:在系统中设置专门的凝析器或者沉淀池,将凝集出来的水收集起来进行再利用。
(2)采用换热器回收:将产生的凝结水通过换热器与进入锅炉的给水进行换热,从而提高给水温度并节约能源。
(3)采用闭式循环:将产生的凝析水经过处理后重新送入锅炉内进行再利用。
二、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1. 蒸汽疏水阀的作用蒸汽疏水阀是蒸汽供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排除管道中的凝结水,并保证管道内流体的正常循环。
2. 蒸汽疏水阀的管理要求(1)定期检查:对蒸汽疏水阀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清洗维护:对蒸汽疏水阀进行清洗和维护,保证其正常工作。
(3)更换更新:对老化、损坏或无法修复的蒸汽疏水阀及时更换更新,以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4)合理布局:在设计和安装蒸汽供热系统时,应合理布置蒸汽疏水阀,并注意其数量、位置和大小等参数的选择。
同时还应注意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配合和协调。
总之,凝结水回收和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是提高蒸汽供热系统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措施。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并加强管理和维护工作。
市政蒸汽冷凝水回收率标准水平

市政蒸汽冷凝水回收率标准水平市政蒸汽冷凝水回收率标准水平1. 市政蒸汽冷凝水回收率的定义和重要性在城市的供水系统中,蒸汽冷凝水回收率是衡量供水系统运行效率和资源利用情况的重要指标。
市政蒸汽冷凝水是指工业生产中使用的蒸汽经过冷凝后形成的水,它的回收率直接关系到供水系统的节水和资源循环利用。
确立市政蒸汽冷凝水回收率标准水平对于促进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2. 市政蒸汽冷凝水回收率标准水平的深度评估针对市政蒸汽冷凝水回收率标准水平,首先需要从行业标准和政府政策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对市政蒸汽冷凝水回收率标准水平有一定的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和难点。
需要考察市政供水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包括供水设施的技术状况、企业的管理水平、员工的意识素质等因素,这些都会影响市政蒸汽冷凝水的回收率。
还需要考虑市政蒸汽冷凝水回收率对于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所带来的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从而全面评估市政蒸汽冷凝水回收率标准水平的优化空间。
3. 市政蒸汽冷凝水回收率标准水平的广度探讨从技术角度来看,市政蒸汽冷凝水回收率的提高需要依托于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包括蒸汽冷凝水的净化处理和再生利用技术等。
在管理和政策方面,也需要加大对市政蒸汽冷凝水回收率标准水平的规范和监督力度,通过建立健全的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提高市政蒸汽冷凝水回收率。
从市场和社会角度来看,需要加强市政蒸汽冷凝水回收率的宣传,推动公众意识的转变,促进社会各界对于市政蒸汽冷凝水回收率标准水平的重视和支持。
4. 总结和回顾市政蒸汽冷凝水回收率标准水平是一个涉及到技术、管理、政策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
要想提高市政蒸汽冷凝水回收率,需要从全面评估现状、深度挖掘优化空间、广度推动相关措施等方面入手,才能够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撰写这篇文章的作者,我个人认为提高市政蒸汽冷凝水回收率标准水平是当前城市供水系统改善的关键一环。
炼油、化工行业蒸汽凝结水回收技术方案_secret

炼油、化工行业蒸汽凝结水回收技术方案某技术开发[容摘要]蒸汽凝结水的回收利用是蒸汽供热系统的重要环节。
在开放式回收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密闭式凝结水回收系统具有较高的节能效益。
该系统没有闪蒸损失、热量和凝结水本身的利用充分与时,但运行状态较为复杂,因而我们特别研制开发了高温凝结水回收装置,并建立必要的监控装置来保证系统灵活而可靠地运行。
大量实际应用的效果表明,该系统既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又需与现场情况紧密结合。
本方案介绍了蒸汽(工艺用汽和采暖、伴热用汽)凝结水回收、处理系统的设计,重点是回收设备的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回收方案的优化。
技术经济分析通过成本核算强调了在蒸汽系统中冷凝水回收,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关键词:凝结水:是由蒸汽经过做功、释放能量后形成的高品质去离子水,并蕴涵着大量的热能。
但在石油化工领域,这部分水含有油类与少量的铁离子。
减温减压塔:来自不同的蒸汽使用设备所产生的蒸汽凝结水具有不同的压力、温度,在进入集中回收系统之前需要均衡压力、温度,进入凝结水回收系统的温度根据系统的要求不应大于120℃,因此我们控制减温减压器出口凝结水温度为100~105℃之间,操作压力0.2MPa。
多路共网器;高效纤维过滤器;聚结除油;精密截阻除油;高温混床。
一、前言水是人类和其他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凝结水是经过去离子精密处理的高温水,您可以想象出回收凝结水能给您带来什么收益吗?1、回收宝贵的水资源;2、回收凝结水的高温热量、减少锅炉补给水、降低燃料消耗;3、回收软化处理过的高品质水、减少锅炉补给水、降低水处理成本、减少凝结水排放、降低企业排废水成本、保护环境、造福子后代;4、回收凝结水最高可提高蒸汽系统效率(降低蒸汽运行成本)20%!;回收凝结水是蒸汽系统优化中最基本的一步,是您最容易看到成效的一步,也是您比较容易实现的一步。
这是从树立节能意识,到实施具体措施最经济的起步,投资回收期大都在一年完成,这是您为企业快速建功立业的项目!在石油炼化企业中凝结水回收利用的一个难点是,回收的凝结水中含有一定的油类物质或铁离子,使得回收的凝结水不能直接送回锅炉中再次使用,只有降级使用或排放,导致巨大的浪费。
蒸汽冷凝水回收方案

设备房蒸汽凝结水回收再利用方案一、现状750万吨现场锅炉房现有10t/h蒸汽锅炉4台,一般情况下有2台锅炉运行,蒸汽压力0.6~0.7MPa,每天平均产生蒸汽量200t。
主要用汽设备为2台湍流式热交换器、11台容积式热交换器、2台中央空调制冷机组和选矿浮选工艺用汽。
容积式热交换器配有一套凝结水回收系统,为开式回收系统。
二、存在的问题1、大量的疏水阀漏汽和闪蒸二次汽对空排放,这部分浪费约占凝结水总量的5~20%,总热量的20~60%。
2、闪蒸二次汽的排放,在冬天热雾漫天,夏季热浪逼人,即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热污染,又可能烫伤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3、潮湿的环境加重了金属设备的腐蚀,电气设备老化,形成间接损失。
4、回收系统设有两台水泵,但没有敷设设备房至锅炉房的凝结水回收管路,所以没有启用,高温凝结水直接排至地沟,造成水资源和热能的白白浪费。
5、开式回收系统凝结水收集至开式水箱,再次溶解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杂质,增加了后处理费用。
目前国内企业的凝结水回收基本采取开式水罐、水箱等,为减少闪蒸二次汽(凝结水温度高,进到开式系统压力降低,大量的显热变成潜热,形成二次汽化)的排放。
有的企业采用掺水降温,降低水质和利用价值,还有的企业专门上一台冷凝器,用循环水对闪蒸二次汽进行吸,然后再通过凉水塔将热量排放掉,为浪费这部分能源,还要上设备和花费新的能源。
三、解决方案采用闭式回收系统,对开式回收系统进行适当改造,购置安装一套SVLN-5闭式凝结水回收装置,敷设一趟300米φ58*4无缝钢管,作为设备房至锅炉房除氧器凝结水回收管路,将凝结水回收至锅炉再利用。
四、主要设备材料清单序号名称数量型号备注1 冷凝水回收器装置1套SVLN-52 无缝钢管450米φ58*43 弯头20个DN504 法兰盘20个DN505 三通3个DN506 截止阀5个DN507 金属垫50个五、设备配置清单六、设备技术参数罐体水泵自动控制七、费用预算八:经济效益分析锅炉技术参数:额定蒸汽量10t/h,热效率78.2%,每天运行24小时,每年运行350天,燃料为AⅡ类烟煤。
蒸汽凝结水或余热回收技术标准

蒸汽凝结水或余热回收技术标准蒸汽凝结水或余热回收技术是一种能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适用于工业或建筑领域。
为了保证蒸汽凝结水或余热回收技术的安全、高效、可靠应用,需要遵循一些技术标准,以下是部分标准内容:1、设备选型标准在进行蒸汽凝结水或余热回收设备选型时,应满足以下标准:(1)设备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条件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空间、环境、工艺流程、建筑布局等。
(2)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标准的蒸汽凝结水或余热回收设备,设备应具有安全、可靠、耐用等特性。
(3)设备应有相应的保护系统,如过载保护、温度保护、电气保护等。
(4)设备应满足国家相关的安全、环保、能效等质量标准,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2、安全标准蒸汽凝结水或余热回收技术需要遵循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设备在运行时安全可靠,以下是一些标准:(1)设备应符合与其相关的国家安全标准和规定,如《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等。
(2)设备应有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常规的安装可视化安全指示器、紧急停机装置、警报装置、漏电保护装置等。
(3)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职业素质和安全知识,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培训及实际操作经验。
(4)设备的运行记录和故障处理记录应当保持完整并及时更新,以及在维修期间进行安全隔离。
3、节能标准(1)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能源利用效率要求,如《锅炉及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建筑节能技术标准》等。
(2)蒸汽凝结水或余热回收设备应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的节能设计。
(3)需要对蒸汽凝结水或余热回收设备的节能能力进行测试和评估,并对其故障、维修等情况进行管理和控制。
(4)应加强人员管理,强调节能重要性,提高员工自觉性。
同时,应定期进行能耗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降低能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汽凝结水开式回收系统技术和管理要求地方标准.DB3309蒸汽凝结水开式回收系统技术和管理要求The requirements for technique and management ofopen recovery system of steam condensate前言本标准由舟山市富丹旅游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舟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舟山市富丹旅游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渊、戎素红、陈汉伟、吕津、陈云云。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蒸汽凝结水开式回收系统技术和管理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蒸汽供热系统中凝结水回收的原则,凝结水开式回收系统的确定和水质、设备、运行管理等有关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压力P≤2.5MPa,介质温度t≤250℃的蒸汽供热系统中凝结水开式回收系统的设计、改造、安装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76-2001 工业锅炉水质GB 4272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T 12721-1991 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GB 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JBT-565 矩形给水箱(图集号:02S101)JJG 686-2006 热水表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开式回收系统集水箱与大气直接相接触的凝结水回收系统。
3.2 单元疏水方式在每台用蒸汽设备的疏水点上,各自安装一个蒸汽疏水阀然后再接于同一集水总管或集水箱的疏水方式。
3.3 蒸汽疏水阀的实际工作背压在凝结水回收系统中,实际工作条件下蒸汽疏水阀出口端的压力。
3.4 蒸汽疏水阀的实际最高(或允许)工作背压 在凝结水回收系统中,实际工作压力条件下蒸汽疏水阀所能提供(或允许)的出口端的最高压力。
3.5 蒸汽疏水阀的实际工作压力在凝结水回收系统中,实际工作条件下蒸汽疏水阀进口端的压力。
3.6 比压降 管道每米长的沿程阻力损失。
4 基本公式4.1 凝结水管道的比压降计算公式: △h = 6.254×1013×(λ/ρ)×(G 2/D n 5)……………………………(1) 式中:△h ——比压降,Pa/m ; λ——摩擦阻力系数; G ——凝结水计算流量,t/h ; D n ——管道内径,mm ; ρ——密度,kg/m 3。
4.2 摩擦阻力系数计算公式: λ=0.11×(K d / D n )0.25………………………………………………………(2) 式中:λ——摩擦阻力系数; K d ——管壁等值粗糙度,在闭式系统中K d =0.5mm, 在开式系统中K d =1.0 mm ; D n ——管道内径,mm 。
4.3 由式(1)及式(2)可知,在系统凝结水的计算流量、密度和管壁等值粗糙度确定的情况下,凝结水管道的比压降主要由管道内径决定。
5 凝结水回收的原则 5.1 凝结水回收必须认真贯彻国家的能源政策和环境政策;总体规划远近期结合,做到技术先进、设 备可靠、经济合理。
5.2 蒸汽供热系统的用汽设备,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凡凝结水有可能被回收的,应尽量采用蒸汽间接加热方式,以提高凝结水回收量。
5.3 在蒸汽供热系统中,用汽设备产生的凝结水,在技术上可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应回收。
5.4 对于有可能被污染或确被污染的凝结水,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认有回收价值的,应设置水质监测及净化装置予以监测回收或净化回收,确实不能被回收的也设法回收其热能。
5.5 二次蒸发箱产生的蒸汽和高温凝结水的热能应尽量利用。
5.6 回收的凝结水作为锅炉给水用时,给水水质应符合GB 1576的有关规定,达不到上述标准时应进行水质处理,合格后方可供锅炉使用;若处理后仍不合格,可不必处理,另供它用。
6 凝结水开式回收系统的确定及其依据 6.1 凝结水开式回收系统的组成凝结水开式回收系统的组成框图见图1。
图1 凝结水开式回收系统的组成框图 6.2 蒸汽疏水阀的选型6.2.1 蒸汽疏水阀的公称压力及工作温度应大于或等于蒸汽管道及用汽设备的最高工作压力及最高工作温度。
6.2.2 蒸汽疏水阀必须区别类型,按其工作性能、条件和凝结水排放量进行选择,不得只以蒸汽疏水阀的公称通径作为选择依据。
6.2.3 凝结水回收系统中,若利用工作背压回收凝结水时,应选用背压率较高的蒸汽疏水阀(如机械型蒸汽疏水阀)。
6.2.4 当用汽设备内要求不得积存凝结水时,应选用能连续排出饱和凝结水的蒸汽疏水阀(如浮球式蒸汽疏水阀)。
6.2.5 凝结水回收系统中,用汽设备既要排出饱和凝结水,又要及时排出不凝结性气体时,应采用能排出饱和水的蒸汽疏水阀与排气装置并联的疏水装置或采用同时具有排水、排气两种功能的蒸汽疏水阀(如热静力型蒸汽疏水阀)。
6.2.6 蒸汽疏水阀的实际工作背压应小于等于蒸汽疏水阀的实际最高(或允许)工作背压。
6.2.7 当用汽设备工作压力经常波动时,应选用不需调整工作压力的蒸汽疏水阀。
6.2.8 蒸汽疏水阀的实际工作压力、实际最高工作背压、实际工作背压的确定及凝结水排放量的确定原则按GB/T 12712的相关规定计算。
6.3 凝结水回收系统 6.3.1 凝结水回收系统的主要形式凝结水回收系统一般分为重力凝结水回收系统、背压凝结水回收系统和压力凝结水回收系统。
6.3.2 重力凝结水回收系统采用重力凝结水回收方式时,凝结水排出点(通大气)与凝结水集水水箱(通大气)入口之间的高度差所具有的势能必须能克服管道系统的阻力。
凝结水收集管系的允许比压降应按式(3)计算: △h =(g ρ.△Z 1)/(L+L d ) (3)式中:△h ——比压降,Pa/m ; △Z 1——蒸汽疏水阀的排水点或二次蒸发箱出口处与凝结集水水箱入口处的高度差,m ;L ——管段总长度,m ;L d ——管段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一般可取L d =0.2 L ; g ——重力加速度,取g=9.8m/s 2;ρ——凝结水的密度,取ρ=958.38kg/m 3。
6.3.3 背压凝结水回收系统6.3.3.1 采用背压凝结水回收方式时(凝结水集水水箱通大气),蒸汽疏水阀的实际工作背压应小于等于蒸汽疏水阀的实际最高(或允许)工作背压。
6.3.3.2 背压凝结水回收应采用单元疏水方式。
用汽压力不同的设备不允许共用一个蒸汽疏水阀。
6.3.3.3 允许比压降应按式(4)计算:△h =(g ρ·△Z 2+P 1)/(L+L d ) ………………………………………………………(4) 式中:△h ——比压降,Pa/m ;△Z 2——计算管段凝结水收集管系高度差,以计算基准面为准,向上抬高取负值,向下取正值,m ; P 1——蒸汽疏水阀的实际最高(或允许)工作背压(机械型:P 1=0.7P 、圆盘式: P 1=0.45P 、脉冲式P 1=0.22P 、热静力型: P 1=0.27P,其中P 是用汽设备的额定蒸汽压力) L ——管段总长度,m ; L d ——管段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一般可取L d =0.2 L ; g ——重力加速度,取g=9.8m/s 2; ρ——凝结水的密度,取ρ=958.38kg/m 3。
6.3.3.4 背压凝结水管道允许比压降最大不得大于100 Pa/m 。
6.3.4 压力凝结水回收系统 压力凝结水回收应符合GB/T 12721中6.1.3的规定。
6.4 凝结水集水水箱6.4.1 当凝结水回用输送水泵无自启停装置时,凝结水集水水箱总容积宜按(60~80)min最大回水量确定;有自启停装置时,凝结水集水水箱总容积宜按(20~40)min最大回水量确定。
6.4.2 凝结水集水水箱的结构型式、规格尺寸、基础安装应符合GJBT-565《矩形给水箱》(图集号:02S101)的规定。
6.4.3 凝结水集水水箱的顶部应设置溢流口和排气口。
溢流口应通排水管道,排气口应与大气相通。
6.4.4 凝结水集水水箱应设置排污口或排污装置,以便清污。
6.5 凝结水回用输送系统6.5.1 凝结水回用输送泵的工作介质温度应能达到120℃及以上。
6.5.2 凝结水回用输送泵的额定工作流量应大于等于系统的最大回水量。
6.5.3 凝结水回用输送泵的扬程应满足系统水位提升的需要。
6.5.4 裸露在外对人身安全有危害的部位,如联轴节、泵体等,必须安置防护罩。
6.5.5 泵体任何裸露零件接地电阻不大于0.1Ω。
6.5.6 凝结水回用输送泵宜采用自吸水泵,安装平面与吸入口之间的高差应能满足水泵的自吸高度。
6.5.7 凝结水回用输送泵宜装设自动启动和停止的装置。
6.6 其它6.6.1 凝结水收集管系、集水水箱和回用输送系统宜采取保温措施,系统的保温应符合GB 4272的规定。
6.6.2 凝结水收集管系、集水水箱和回用输送系统的耐温均应达到120℃。
6.6.3 必要时在凝结水收集管网的高点设置放气阀,低点设置排水阀。
6.6.4 宜在凝结水回用输送水泵出口端的适当位置,按GB 17167规定安装相应要求的热水表。
热水表应符合JJG 686的规定。
6.6.5 宜在凝结水回用输送系统末端的适当位置安装水温测量仪器。
6.6.6 凝结水回用输送系统应采用性能稳定且耐腐蚀的材料。
7 水质、设备、运行管理7.1 水质监测7.1.1 回收的蒸汽凝结水均应经过相应的水质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确定凝结水的适用范围。
7.1.2 检测水样的采集按照GB 1576 附录A的规定执行。
7.1.3 回收的蒸汽凝结水作为锅炉给水时,锅炉给水水质应符合本标准5.6的规定。
7.2 设备管理7.2.1 宜有完整的凝结水回收系统管网图,其中包括:加热设备的有关参数、凝结水管道的公称通径、标高、长度、检测口位置、计量设备性能参数、系统的附属装置及凝结水利用设备等。
7.2.2 应制订凝结水泵站及其装置的操作规程,并建立设备台帐。
7.2.3 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应按GB 17167的规定执行。
7.2.4 蒸汽疏水阀的管理应按GB/T 12721中10.2的规定执行。
7.3 运行管理7.3.1 应制订凝结水回收量记录表式,并建立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报表数据应能追溯至计量测试记录。
7.3.2 应制订水质监测操作规程,对水质实施定期监测与记录。
7.3.3 应建立交接班制度并做好操作、监测等相关记录。
DB3309/T 28-2008 7.3.4 应定期对凝结水回收系统进行清污、清冼和做好相关设备的维护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