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共33页文档

合集下载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ppt课件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ppt课件


建筑的色彩从古到今在建筑设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建筑遗产表明,建筑物或建筑群不仅 表现出民族形式而且表现出民族喜用的色彩,这两者均有丰富的表现力,而且反映着许多因素如自 然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政治经济等。
建筑色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看北京的故宫,研究中国的历史,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中有严格 的建筑色彩的使用制度。如,皇宫要采用黄色的琉璃瓦屋顶,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宫殿群外的 围墙采用的是红色,象征着中央政权。至于一般的市民建筑只能采用灰色。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在造型上给人带来的无穷魅力 。贝聿铭从一个古老的中国谚语“芝麻开花节节 高”中得到启发。“它的形象是四个组合在一起 的高度递增的三棱柱,类似一个多面的水晶体。 虽然它的体型看上去似乎很复杂,但它的平面却 是一个简单的正方形。”在与环境的协调方面, 大厦的正面朝向港湾,因此具有广阔的视野,加 上它大部分用的是玻璃材料,从远处眺望就像插 在海面上的一块宝石,晶莹剔透与蓝天相互映。

ppt课件
5
1.建筑造型与环境的关系

创立“有机建筑”论的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赖特。他认 为建筑师应该从自然中得到启示,建筑应是从地面生长出 来而非自然环境的粗暴撞入者。因此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紧 密结合是其作品的最大特点。“流水别墅”,实现了赖特 “方山之宅”的梦想,这一设计最终成为无与伦比的世界 最著名的现代建筑。它座落于宾夕法尼亚的岩崖之中,整 个建筑看起来像是从地里生长出来一般。别墅建在小瀑布 的上方,通过钢筋混凝土的特性,向四方悬挑出层层叠叠 的平台。它的形体舒展开放,与地形、林木、山石、流水 关系密切,形成建筑物与大自然互相渗透的格局,充分体 现了有机建筑论的整体构思,是建筑史上的一件珍品。

浅谈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浅谈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浅谈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在寻求高品质生活的同时,对生存环境的质量要求也随着提高。

高水准的居住条件、高品质的生活方式、理想化的生活状态,这些都是人们所追求的。

目前,社会的现状是人口增长快、资源消耗过度、气候异常现象严重、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这些都对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那么先进的建筑如何能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和谐统一,成为先进建筑业发展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标签:建筑;生存环境;品质;关系引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与之同步发展的就是城乡建设。

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城市的面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周边不断的被占用,大片的良田被开发,新型的住宅小区、休闲娱乐场所都把目标定在了城市郊区,而市中心的商务大厦、高档社区也不断的拔地而起。

城市人口剧增,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都进出城市务工。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建筑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

这就提醒我们,在建筑的规划、设计阶段,必须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为建筑建设的标准,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1.我国建筑环境的现状1.1建筑能源消耗严重,建筑垃圾排放量高据有关调查统计显示,世界范围内,世界总能源的消耗中占消耗比重比较多的就是建筑能源的消耗,而我国能源的消耗量远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我国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最多的也是建筑业。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垃圾的排放量也是十分惊人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建造活动也随之增多,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严重。

现如今,我国的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原材料的消耗量已经不堪重负。

面对这样的形式,正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建筑势在必行。

1.2建筑物增多,建筑环境拥挤建筑物本身就是资源的严重消耗者,也是垃圾的生产者。

建筑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在生产的过程中也同样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和污染。

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李聪聪摘要:建筑与环境是一种相互延伸,相互渗透或相互补充的整体。

建筑,不但需要有一个巍峨、雄伟的外观,而且还需要有一个优雅而美丽的环境来衬托。

可是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建筑本身的要求越来越多。

现代人似乎更注重建筑的精神性,更迫切的需求一种“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的精神性物质载体。

但是现代建筑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如何保证二者互敬互融,协调发展是关系到社会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大事,这篇文章就是要将建筑放入整体环境中,寻找它们内在的关系。

关键词:建筑;环境;协调发展一.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构成建筑的要素有很多,如基地、环境、功能、经济、技术、艺术造型和传统文化等。

在日益强调人本主义和地域性的时候,环境的因素就显得格外突出。

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和建筑与人的关系来看,建筑处于从属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筑设计中,既要认清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又要认清建筑与人的关系。

只有认清谁是“主角”谁是“配角”,才能创造出建筑艺术与环境真正统一协调的作品。

可见,任何建筑物都必然处在一定的环境中,并和周围的环境保持着某种联系,即必须与周围的建筑群、道路、绿化和建筑小品等相通融合,成为一个完美的体系。

同时,还应考虑到自然条件,如地形、朝向等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在建筑设计中必须合理地协调好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建筑环境的构成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有时还涉及到空间环境、自然环境、历史环境和文化环境等。

一幢优秀的建筑在环境上能够与大自然有机地结合,与周围的景物取得和谐的配合,还会给人以激情。

建筑环境对建筑使用的影响大致有两个方面:首先从技术上,合理的环境设计可以对建筑的通风、取暖和采光等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高技派的兴起以及生态建筑的凸现,人们对于这方面的需求更加强烈。

其次从感官上,周围环境适当的表达能给建筑使用者带来舒适愉悦的氛围,甚至可以起到理疗的作用。

《建筑环境学》复习题库

《建筑环境学》复习题库
第 04 章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1、代谢率是人体在化学反应中释放能量的速率。 2、人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代谢率高的器官温度较高。 3、一般说来,当环境温度下降时,表层温度下降;情绪上升时,表层温度上升;人体出汗之后,表层温 度下降。 4、深层温度比较稳定。其平均值为体温。 5、血液的温度可以代表重要器官温度的平均值 6、临床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7、人体平均皮肤温度常用四点模型法测量。通过测试人体胸部、上臂、大腿、小腿处皮肤温度,按照权 系数 0.3、0.3、0.2、0.2 进行加权平均。 8、人体与外界的热交换的形式包括有对流、辐射、蒸发,影响因素包括有衣服热阻、环境空气温度、皮 肤蒸发和呼吸散湿、空气流速、周围物体的表面温度等。
第 02 章 建筑外环境 1、地球绕太阳逆时针旋转是公转,其轨道平面为 66.5 度。 2、赤纬是太阳中心与地球中心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一般为 23.5~- 23.5 度之间,向北为正,向南为 负。 3、地方平均太阳时是以太阳通过当地的子午线时为正午 12 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的计时方式。 4、真太阳时是当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正午 12 时的计时方式。 5、经国际协议,以本初子午线处的平均太阳时为世界时间的标准时。 6、经国际协议,把全世界按世界经度划分为 24 时区,每个时区包含地理经度 15 度。以本初子午线东西 各 7.5 度为零时区,向东分 12 时区,向西也分为 12 时区。 7、每个时区都按照它的中央子午线的平均太阳时为计时标准,称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8、当地时间 12 时的时角为 0,前后每隔 1 小时,增加 15 度。 9、北京时间等于世界时加上 8 小时 10、太阳位置是地球上某一点所看到的太阳方向,常用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来表示。 11、太阳高度角是太阳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 12、太阳方位角是太阳方向的水平投影偏离南向的角度。 13、影响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因素有:赤纬(季节的变化)、时角(时间的变化)、纬度 (观察点所 在位置)。 14、太阳常数一般取 I0=1353 W/㎡。 15、大气透明度越接近 1,大气越清澈,一般取为 0.65~0.75。 16、对于北京来说,法向夏季总辐射热量最大。 17、对于郑州来说,水平面上夏季总辐射热量最大。 18、对于龙湖来说,南向表面冬季所接受的总辐射能量为最大。 19、对于中原工学院的南苑来说,垂直平面(东西向)夏季接受的总辐射照度为最大。 20、风向在陆地上常用 16 个方位来表示。 21、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行进的距离,以 m/s 来表示。

浅析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浅析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浅析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摘要】建筑是⼈类聚居环境中的⼀项重要内容.⼈类聚居形式的变化、发展以及长期建筑实践促进了建筑科学的产⽣和发展。

在社会进步、经济物质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和环境的关系已成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如何保证⼆者互敬互融,协调发展是关系到社会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事。

【关键词】建筑;环境改⾰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犹如⾬后春笋,城乡建设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

城市⾯貌⼤有改善,向外不断地扩张,⼤⽚良⽥被开发为各种住宅⼩区、⾼新⼯业园区、⾼尔夫球场、休闲度假村等场所,在城市⾥中央商务区、⾼档社区等不断拔地⽽起。

城市⼈⼝迅速增加,⼤量农村剩余劳动⼒涌进城市务⼯。

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建筑越来越密集,也越来越⾼,但在众多建筑产品中,真正做到绿⾊环保、⽣态节能的并不多。

从古⾄今,⼀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建设的发展的很⼤程度上体现了这个地⽅的发展⽔平,且很容易引起⼀系列环境保护和⽣态平衡的敏感问题,例如⼀些⼤型公共建筑和⼩区建设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等问题。

有不少专家指出由于建筑引起的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国家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型社会,像新⼀代的建筑提出了更⾼的要求。

这就使得我们从建筑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就要对规划的权威性、建筑的适⽤性以及建筑⽂化上投⼊更多的精⼒进⾏更深⼊的探索。

本⽂从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建筑材料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这三个⾓度进⾏分析。

1 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的适应性⼀个成功建筑物的设计应该是与其周边环境相适应的。

从古⾄今,从我国到海外,好的建筑物都遵循这个规律。

⽐如:北京的天安门城楼,与周围天安门⼴场和故宫搭配得浑然⼀体,显得更加雄伟壮观;悉尼歌剧院紧邻⼤海,因此使⽤既像风帆⼜像贝壳的屋⾯与周围的环境搭配地恰到好处;巴黎艾菲尔铁塔坐落于美丽的塞纳河畔,周围的建筑物只有七、⼋层,更加衬托出铁塔的顶天⽴地。

诸如此类成功的建筑物不胜枚举。

建筑环境学教案

建筑环境学教案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备课教案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安全工程课程名称:建筑环境学周学时:3总学时(计划学时):36授课时间: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授课班级:建环061、062,安全06********本册教案目录7第五节通风与气流分布对空气质量的影响3.5.1 气流分布的确定3.5.2 气流分布性能的评价3.5.3 CFD应用717172748第四章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第一节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的热作用4.1.1 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4.1.2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4.1.3 夜间辐射7777779第二节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4.2.1 通过围护结构的显热得热4.2.2 通过围护结构的湿传递第三节以其他形式进入室内的热量和湿量4.3.1 室内产热产湿10 4.3.2 空气渗透带来的得热冷负荷与热负荷4.4.1 负荷的定义4.4.2 负荷与得热的关系4.4.3 负荷与得热的关系以及数学表达典型负荷计算方法原理介绍4.5.1 稳态计算法4.5.2 积分变换法4.5.3 模拟分析软件11 第五章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第一节人体对热湿环境反应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5.1.1 人体的热平衡5.1.2 人体的温度感受系统5.1.3 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5.1.4 热感觉5.1.5 热舒适12 第二节人体对稳态热环境的反应描述5.2.1 热舒适方程5.2.2 预测平均评价PMV13 5.2.3 有效温度ET和ASHRAE舒适区第三节人体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5.3.1 人体对阶跃温度变化的反应5.3.2 人体对变化风速的反应5.3.3 过渡活动状态的热舒适指标RWI和HDR 第四节其他热湿环境的物理度量教学内容(讲稿)备注(包括:教学手段、时间分配、临时更改等)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建筑环境学就是指在建筑空间内,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如何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健康的一门科学。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的色彩从古到今在建筑设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建筑遗产表明,建筑物或建筑群不仅 表现出民族形式而且表现出民族喜用的色彩,这两者均有丰富的表现力,而且反映着许多因素如自 然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政治经济等。
建筑色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看北京的故宫,研究中国的历史,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中有严格 的建筑色彩的使用制度。如,皇宫要采用黄色的琉璃瓦屋顶,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宫殿群外的 围墙采用的是红色,象征着中央政权。至于一般的市民建筑只能采用灰色。
二、建筑与生态环境
人们对地球的高度关注是和工业社会的 到来有着密切关系的。正是现代工业的高 速发展及其对大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了人 类生活质量的下降,最终使人们得到了共 识:保护地球这个的环境已经成为了各行 各业的当务之急。
2014-10-22
22

自联合国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发表《人类 环境宣言》以来,建筑及城市环境已经成 为当代宏观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81年第14次国际建协华沙宣言明确提出, “建筑学是为人类建立生活环境的综合艺 术和科学”,进一步阐明了建筑学的学科 含义,为建筑学与环境科学的沟通融合开 辟了广阔的前景。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在造型上给人带来的无穷魅力 。贝聿铭从一个古老的中国谚语“芝麻开花节节 高”中得到启发。“它的形象是四个组合在一起 的高度递增的三棱柱,类似一个多面的水晶体。 虽然它的体型看上去似乎很复杂,但它的平面却 是一个简单的正方形。”在与环境的协调方面, 大厦的正面朝向港湾,因此具有广阔的视野,加 上它大部分用的是玻璃材料,从远处眺望就像插 在海面上的一块宝石,晶莹剔透与蓝天相互映。
29
这。。。就完了吗?
2014-10-22
30
有请下一组同学为大家讲解~

浅谈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浅谈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浅谈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的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人们在追求高水平的居住条件的同时,也试图寻找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面对当前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如何做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成为建筑业发展讨论的焦点。

本文将通过我国现阶段的建筑与环境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如何做到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关键词:生存环境质量品质环境问题建筑与环境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economic level,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modern society,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People in the pursuit of a high standard of living conditions, while also trying to find a high quality lifestyle and ideal living conditions. The face of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excessiv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climate variabilit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struction and other issues threatening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how to achieve the harmonious unity of the building with thesurrounding environmen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discussion.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by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current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how to do the integr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Keywords: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ving environment quality environmental issues中图分类号:TU-0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建筑与环境房屋建筑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居住场所和生活之地,同时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摘要:建筑物是否与环境和谐共存,主要视乎能否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

本文通过讨论建筑与环境和谐及建筑与环境的冲突来深入剖析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字:建筑;环境;关系;和谐;冲突Abstract: Harmony between bulidings and the environment mainly depends on the ability of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the surrounding natural environment. By discussing the conflict and harmony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thoroughly analysises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lso put forward some positiv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 Build environmentrelationharmonious conflict1. 建筑与环境的和谐1.1古代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很久以前,天然洞穴作为人类社会最原始的建筑,随后,人们把人工洞穴以及就地取材搭建的巢穴稍加修改而进行居住。

在中国这一片辽阔的土地上,从北到南、东到西、平地到高原等不同气候和地理条件下,孕育了蒙古草原的蒙古包、陕西及河南的黄土高原上的洞、云南壮族及台湾的栏杆建筑、福建土楼等等形式完全不同的建筑。

结构简洁的圆型蒙古包,巧妙地避过了北方草原经常刮起的强风,容易拆建的结构既适合游牧民族的生活模式的需要,更刚巧符合了环保再用的原则。

“栏杆竹楼”是云贵及其他热湿气候地区的最佳智慧之作,“它既可利用通风防潮、冷却除湿的原理来调节热湿气候”尤其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竹楼”最为典型,“它们大多为竹、木结构,屋顶挑担深远,造成大片阴影使下部房屋阴凉,底层架空和带缝的竹、木地板,使底部较为阴凉的室外空气渗透到室内,空气自然流动带走热湿,也避免了雨水淹没和蛇虫的侵蚀。

探析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探析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探析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摘要: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社会环境的交融,成了当今时代人类的需求。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要解决的头等问题,平衡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成为人类的共同目标。

如何做到让建筑影响环境,让建筑融入环境,创建绿色发展建筑体系是关系到社会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关键词: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体系一、当代建筑理念的转型发展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也成了提升人类居住环境质量的一大课题。

单单处理建筑空间内部之间的关系,已然不再适应当代需求,怎样建设出更具特色的外部空间环境,让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市面貌有了一定改善,城市用地不断向周围扩张,在修建建筑时也结合与环境关系的思考,设置了大量景观绿植来增强美观性与保持生态环境。

然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大量学生进城求学,使城市里的建筑越来越密集,越来越高耸。

在当下建筑建设中,能够做到绿色生态、实现环境与建筑和谐发展的并不多。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建设水平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若不能平衡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就会容易引起一系列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敏感问题,例如: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和住宅楼建设时并未考虑与周边环境是否协调,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专家指出,由于不考虑环境与建筑间的关系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乃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提出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目标,也对未来新一代的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筑规划和设计初期就结合各方面环境因素进行更精确、更细致的分析。

二、建筑与各环境间的关系自古以来中国在建筑方面格外重视自然与社会人文的有机结合。

人类生存于环境之中,作为环境组成的一部分,其活动作用于环境,承担着改造环境的责任。

建筑修建是人类改造环境的最好体现,它充分展现了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改造。

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关键字:建筑环境和谐传统的建筑业一直极大地消耗着自然环境,同时附带着种种对自然环境的负作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关注逐渐从建筑本身投向了与建筑相关的环境上,这是当代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

建筑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环境则是建筑所依存的条件.建筑与周边环境应当保持和谐的关系。

荷兰建筑大师基·考恩尼说过:“建筑绝不只是单一存在的个体。

它与构成自然的许多次序一样,也是庞大次序中的一个”。

建筑设计归根到底是设计环境,即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工作并能激发心智的新环境。

因此,建筑创造不但要满足使用功能,还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体现一定的文脉特色,这对保持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与和谐尤为重要.而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又包括多个方面。

一、建筑与历史环境的和谐在历史建筑环境中建造新建筑,需要着重研究如何使其与历史建筑相处融洽的问题。

用协调来处理两者的形态关系是最基本的手法.在一些历史文化氛围浓郁的环境中,新建筑的外观形态模仿老建筑是与其和谐共处的常用方法。

而更有效的是采用把老建筑形态上的一些特征有机的组织到新建筑的形态中,创造与周围建筑有共同点的新建筑.在北京曾多次发生过这种情况:将古代的“五柱式”当作“假肢",随意地“移植”、安装到现代建筑的躯体上,将大屋顶像戴帽子似地到处搬用,任意扣到中国新建筑的“头”上!这种方法无疑是不可行的,毕竟新老建筑之间时代差异性很大,机械的拼装只能产生不伦不类的怪物,毫无美感可言。

建筑是随着我们自身的情况以及这个时代的节拍的变化而变化,但总是万变又是不离其宗,只要寻找到共同点将它们联系到一个场景之中,便能使“新”与“旧”、“现代”与“历史”有机地结合。

二、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建筑与环境存在“互塑共生”的关系。

人类最原始的建筑是天然洞穴,之后是稍加改造的人工洞穴和在树林里就地取材搭建的巢穴。

因此建筑的原始含义就是“庇护所”,即遮风避雨、抵御自然侵害的场所。

【推荐下载】谈谈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推荐下载】谈谈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谈谈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以一座风景区为例!浅谈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诞生于自然! 人类诞生于自然!当人类还在山洞中住着的时候!人类就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环境在自然中索取#改造#创造可以说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标志着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对环境的关注更加强烈因而!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对于现代环境的设计者和实践者建筑师来说!无疑是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环境的美学问题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尤其在风景区建设中更是有现实意义和引导意义!应把认识环境#理解环境#尊重环境#保护环境置于创作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加以对待 首先!是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是指具有总体态势的山川#峡谷#森林#湖海等大自然面貌!定位#定范围#定区域#定形定势定态!难以改变移动小环境是指那些局部的地段#地形以及与建筑四邻的地物!如花木树石#沟台溪阜等小环境在一定条件下为配合建筑的定位#定态需要!可以适当改变其本身的形态和气势以适应建筑!但仍应力求把建筑组织到周围的小环境中成为新景以参观过的东湖渡假村为例!其建筑设计在总体布局上!以山林大环境为重!收敛自己!化整为零!让小体量的建筑融于环境之中万绿丛中一点红!既照顾整体!也相应的表现了自己在建筑与山坡地形的关系上采取了少动土方尽量保持原来山上的树木!顺应山地轮廊线!重视风景区的观赏点和视觉效果!尊重地形地貌!使建筑跟随着等高线蔓延与跌落以恰当的先点布局!适宜的体形体量#和谐的造型风格#协调的材饰色韵去适应大环境!使建筑成为大环境中的景点!努力追求大#小环境的和谐统一其次是外环境和内环境在这里!外环境指那些影响体态#体势的自然气象变化因素!如阴晴暮旦#雨霁雪岚#去雾风霜#春秋冬夏季节等他们瞬息万变!常常使建筑的外观更换明暗鲜涩!虚实隐显的色彩效果也指那些无形而可闻#可嗅的声音和气味的因素内环境指的是综合作用并影响室内家具#陈设#装饰的形#色#光#影所构成的内部空间环境内部空间环境由于在生活中更多更经常地影响着人的视觉#听觉因此!认识#尊重#美化并处理好内环境!处理并完善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就至关重要 第三是过渡环境(或称渗透环境#承接环境) 这里指的是那些处于内外建筑环境空间之间的庭院#绿化#台栏#街径#轩廊#步桥等它们起着内外承接#明暗转换#虚实过渡#幽敞相济的分合作用其掩映对比的感觉变化不仅给室内外环境空间带来丰富的艺术效果和不同的时间感受在风景环境中更为接触自然和引进自然提供了欣赏的方便条 件 居室设计中的人文因素包括人体工程学、文化、和心理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我们在设计个人居室时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