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功能亢进预处理后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3例

合集下载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对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对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

Ef ic f a c y of Pe gy l a t e d I nt e r f e r o n
一2 a a nd Ri ba vi r i n Ant i vi r a l The r a py f or He pa t i t i s C Pa ie t nt s、 v i t I l Ci r r hos i s
C c i r r h o s i s ( g e n o t y p e I H C V i n f e c t i o n ) h y p e r s p l e n i s m f a i l s t o ma k e t h e a n t i - v i r l a t h e r a p y , t o i m p r o v e he t l i n e s p l e n e c t o my o r p a r t i a l s p l e n i c e m b o l i z a t i o n
【 摘 要 】 目的 观 察 聚 乙二 醇干扰 素 ( P e g — I r N) d 一 2 a 联 合 利 巴韦林 对 丙型肝 炎肝 硬 化合 并脾 功 能 亢进 患者 在脾 切 除或部 分脾 栓 塞 术后 抗病 毒 治疗 的疗 效。方 法 将 3 1 例 丙型 肝 炎肝硬 化 ( 基因 f 型H C V 感染 )合 并脾 功 能亢进 而 未作抗 病毒 治疗 的患者 ,在 行脾 切 除术 或部 分脾
X U Y u — q i n , L I J i n — s h u n , XUJ i a n - g u o , L 1 H o n g - w e n , DU A N 一 l o n g , Z H A N GDo n g - f a n g f j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l n f e c t i o u s Di s e a s e s . t h e P e o p l e s ' L i b e r a t i o n A r m y 2 1 1 s t H o  ̄i m L Ha r b i n 1 5 0 0 8 0 , C h i n a ;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病例分析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病例分析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病例分析病例摘要:患者,男,48岁,工人。

上腹饱胀不适、纳差乏力1个月余入院。

患者2年前发现有乙肝病史,近1个月前感到上腹饱胀不适,食欲减退,有时恶心,服“胃药”多次未见好转,乏力明显,体重较前明显减轻,近1周来牙龈时有出血。

2年前发现乙肝“大三阳”(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 阳性),肝功能异常,白球比(A/G)下降。

入院体检:腹水征阳性,肝肋下7cm,质硬,表面结节状,边缘不规则,脾肋下3cm,质中,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8×1012/L,红细胞计数3.08×1012/L,血小板:35×109/L。

肝肾功能:总蛋白56.9g/L,白蛋白24.0g/L,球蛋白32.9g/L,A/G 0.7,总胆红素93.9μmol/L,直接胆红素46.70μmol/L。

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

甲胎蛋白AFP>1000μg/L(正常20μg/L)。

腹水病理:(腹水)离心沉淀涂片未找见癌细胞。

B超:肝右叶内见10cmX12cm强回声光团。

治疗过程中因高热、感染、呕血、黑便,少尿、昏迷而死亡。

分析题:1、根据症状体征、检查结果做出诊断,列出诊断依据。

2、分析该患者所患疾病临床和病理联系。

3、分析患者可能的死因。

4、原发性肝癌的肉眼及组织学类型。

本例患者按肉眼分型可能属何型?5、患者有病毒性肝炎病史,叙述病理性肝炎基本病理变化,临床病理类型和病变特征。

参考答案:1、诊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

依据:乙肝病史;上腹饱胀不适、纳差乏力;实验室检查(AFP、蛋白、胆红素、乙肝标志物测定等);腹水征阳性,肝大,质硬,表面结节状,边缘不规则,脾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B超所见。

2、脾大脾功能亢进、胃肠道消化功能障碍、肝功能障碍(出血等)、上消化道出血、水肿腹水等。

3、肝功能衰竭、肝癌恶病质。

健脾生血片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临床研究

健脾生血片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临床研究

健脾生血片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临床研究在选择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药物时,一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激素疗法,通过服用激素来抑制脾脏的功能;另一种是中药治疗,如健脾生血片,通过调节体内的气血平衡来改善脾脏功能。

目前,关于健脾生血片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还相对较少。

笔者在英文文献数据库PubMed上进行了检索,发现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文章,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其中的几篇研究。

一篇来自中国的临床研究报告中,研究者选择了10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接受了健脾生血片治疗,另外50例接受了常规治疗(对症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后的6个月内,健脾生血片组的脾脏大小有所缩小,脾功能指标也有所改善,而对照组的脾脏大小和功能指标未见明显变化。

健脾生血片组的肝功能也有所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总体疗效较好。

另一篇来自韩国的研究报道中,研究者通过对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健脾生血片对脾脏功能的改善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给予健脾生血片治疗的小鼠,脾脏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脾脏重量和脾脏指数均有所降低。

综合以上两篇研究,可以初步得出健脾生血片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结论:健脾生血片可能通过改善脾脏功能,降低脾脏的肿大程度,从而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健脾生血片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健脾生血片的具体治疗机制,以及与其他常用药物的联合应用是否能够提高疗效。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肝硬化患者合理选择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虽然健脾生血片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然而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它可能是一个有潜力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医生和患者进一步探索和尝试。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4. 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

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5.血常规示:血小板230×10∧9/L,肝功能示:AST134u/l,DBIL24.8u/l,TBIL53.6umol/l,r-GT188u/l。

入院前诊疗经过:患者在院外行护肝治疗,一直服用拉米夫定、普耐洛尔以求护肝及防治出血并发症。

现患者腹壁静脉曲张程度有加重,迂曲静脉扩张到胸壁,迂曲的静脉团增多,遂入我科以求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红细胞4.02×10∧12/L,白细胞5.08×10∧12/L,血红蛋白124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0%,淋巴细胞百分比16.5%,血小板210×10∧9/L,单核细胞百分比8.7%。

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

大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凝示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浆凝血酶原比值1.56,PT国际标准化比值1.64,纤维蛋白原含量4.78g/L。

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TP53.0g/l,ALB25.4g/l,A/G0.92,TBIL20.1umol/l,DBIL15.1umol/l,IBIL5.0umol/l,ALP197.5u/l,GGT32.2u/l,BUN7.388mmol/l,CREA54.2umol/l,BUN/Crea136,尿酸716umol/l,K+3.3mmol/l,Na+132.2mmol/l,CL-101.6。

心肌酶谱未见明显异常。

乙肝两对半示:HBsAAg(-),HBV-DNA复制水平无。

血清肿瘤标志物: CEA、CA199、AFP及CA153均在正常范围。

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胸片示:心影稍增大,右膈及肋膈角显示不清。

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

147例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

147例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

案 , 4 周 总 体 S R达 到 5 %, 由于 价 格 昂 贵不 能被 更 其 8 V 7 但 多 的患者 接 受 , 近几 年 来 随着 人 们 生 活水 平 的 提 高 效维 持 时间 短 、 疗 费用 高 。对 于 单纯 脾 大 、 功能 亢进 脾 的 患者 笔者 建 议采 取介 入 的方 法进 行脾 栓 塞 , 同 时伴 有食 对 管 和 胃底 静 脉 曲 张 的患 者采 取 外 科 脾 切 除 和食 管 胃底 静 脉
病 毒 治 疗 过 程 中 HC R A 已转 阴但 肝 功 能 出 现 不 明原 因 V— N
治疗 方 案 的人群 也呈 逐 年提 高 的趋 势 。 通 干扰 素联 合利 普
巴韦 林 治疗 HC 8周 总 体 S V4 VR达 到 4 % .其 两 者 的 治疗 1
效 果 和 国 内报 道 基本 接 近 , 过 笔者 的观 察 。 通 治疗 前 A T正 L 常 和 A T异 常两 者 的疗 效相 差 不 大 , L 提示 : J AI T与抗 病 毒 应 答 无高 度 的相关 性 。 利 巴韦林 不耐 受 者单 一选 择干 扰索 治 对
1 . 般 资料 1一
病毒学应 答 , 快速 应答 ( V ) 指治疗 4w 时血清 ① R R : H V R A定量检测小于最低检测项 ;②早期病毒学应答 C —N
( V :指 治疗 1 E R) 2周 时血 清 HC R V— NA定量 检 测 小 于最 低
检测项 , 或定量检测降低 2个对数级(o ) Lg 以上 ; ③治疗结束
影 响应 答 的 因素 主 要有 : V基 因型 、 C HC H V病 毒 载 量 、 感 染 H V的 时 间 、 脏 的 状况 、 龄 、 别 、 C 肝 年 性 营养 状 况 、 无 有 合 并 HB V及 HI v感染 、 疗 方 法等 。笔 者观 察 到 复发 和 反 治

丙肝不可怕丙肝的抗病毒治疗

丙肝不可怕丙肝的抗病毒治疗
SVR (%)
Hadziyannis SJ. EASL Annual Meeting. 2002.
942研究:疗效小结
派罗欣® 联合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日治疗 48 周,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率 61% 派罗欣® 联合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日治疗 48 周,HCV 基因型 1 型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率 51% 派罗欣® 联合 利巴韦林 800 mg/日治疗 24 周,HCV 基因型非 1 型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率 78%
65% (n = 253)
Hadziyannis SJ. EASL Annual Meeting. 2002.
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
派罗欣® 180 mg sc qw + 利巴韦林 800 mg qd, 24 周
派罗欣® 180 mg sc qw +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 qd, 24 周
派罗欣® 180 mg sc qw +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 qd, 48 周
开发聚乙二醇干扰素经历了2代技术
IFN
第一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12KD)
吸收过快,峰浓度高
PEG位点多样,产品均一性差
分布过广,剂量要大
PEG与干扰素结合不稳定需要制成干粉剂
消除过速,给药要频
在体内分布仍很广泛
波动过大,耐受性差
不能保证稳定1周的血药浓度
第二代大分子支链 PEG干扰素纯度更高
目前治疗丙肝的临床药物
干扰素类 普通干扰素(IFN) 聚乙二醇干扰素 利巴韦林
IFN
第一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12KD)
第二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40KD)

中药联合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54例

中药联合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54例
2 结 果
1 1 病例 来源 我科肝硬 化合 并脾 功能亢 进 的住 院患 者 16 . 0 例 ,诊断符合 2 0 0 0年 《 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标准 ] 病 。行 选 择性部分脾 动 脉栓 塞 术 ,术 后 将 16例 患 者 随机 分 为两 组 。 0 对照组 5 2例 ,男 2 8例 ,女 2 4例 ;年 龄 2 7~6 3岁 ,平 均
与 对 照组 同 时 段 比较 , ¥ < . 5 P 0 0
医结合肝病杂志 2 1 年第 2 卷第 5 01 1
显 示 脾 动 脉 走 行 及 脾 脏 组 织 影 ,无 其 他 分 支 。 注 人 生 理 盐 水
表 2 两 组 患 者 术 后 肝 功 能 及 C i .u h评 分 比较 ( hl PI d g x±s ×1 。L) , 0/
2 2 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及 C i -u h评分情况 . h dP I l g
进的住 院患者 16例 ,行 脾动脉 栓塞术 治疗 ,术后 5 0 4例采 用 内服 中药 、外 用敷 贴 、针灸 配合 脾动 脉栓 塞术 治疗 ,取 得 良
好临床疗效 ,现报 道如下。 1 资料 与方法
若各组总体方 差不 齐 同 ,采 用秩 和检 验 。P< . 5为差 异有 00
显著性意义 。
偿 期 ,肝功能 明显 减退 ,手 术风 险较 大 ,且术 后并 发症 相 对 较多 。为解决 术后并 发 症多 、使 患者 尽快 康复 这一 难题 ,我
们 选取 20 0 7年 9月 一 0 0年 1 期 间肝硬 化合并 脾 功能 亢 21 2月
14 统计 学方法 .
采 用 S S 3 0统计 软件 ,数据 以均 数 4 P S1. -
以及 自身免疫性肝 硬化各 1 。中药干 预组 5 例 4例 ,男 3 2例 ,

肝硬化引起脾大和脾功能亢进的表现及治疗

肝硬化引起脾大和脾功能亢进的表现及治疗

肝硬化引起脾大和脾功能亢进的表现及治疗几年前,家里老人因为肝硬化导致脾大,最终将脾摘除,在与病魔抗争的道路上走的异常艰辛,在经过几年的治疗后,基本稳定了病情,没有一直恶化下去。

看到老人被病魔折磨的如此痛苦,我们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病房里的病友只多不减,知道还有很多人被肝硬化所困扰,所以写出肝硬化及继发疾病的表现和治疗。

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患者及家人了解与此相关的问题,一起对抗病魔。

一、肝硬化的病因患上肝硬化后患者会感受到自身乏力、腹胀、面色暗黄,尿少,下肢肿胀及皮肤出现淤青斑块。

肝硬化属于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

一般是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得形成导致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成肝硬化。

肝硬化一般分为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

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其他种类相对较少。

肝硬化的病因有很多种(1)病毒性肝炎:慢性乙肝、丙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是引起静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2)酒精中毒:大量酗酒,会对肝脏造成极大的负担,长期酗酒非常容易患上肝硬化。

(3)营养不良:长期的营养不良会降低肝对外界染源和病毒的抵抗能力,成为肝硬化的直接病因。

(4)工业毒物或药物:有些特殊工人需要在特殊的地方工作,长时间接触有害气体,如四氯化碳、黄磷等。

有些人长期服用四环素、甲基多巴等药物,这些都会产生慢性中毒或药物性肝炎。

(5)循环障碍和代谢障碍。

(6)血吸虫病及其他不明原因的隐源性肝硬化。

二、肝硬化引起脾大和脾亢进的表现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门脉高压,表现为脾肿大、肝腹水、消化道出血等。

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证的常见表现为脾功能亢进。

肝脏是我们人体内重要的消化和解毒器官,脾脏的血液要经过门静脉回到肝脏解毒。

当病人得了肝硬化,脾脏的血液在内发生拥堵不仅造成门脉高压,还会让很多血液堆积在脾脏,淤积的血液使脾增大。

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

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

有标准抗病毒治疗干扰素( I F N ) 联合利巴韦林 ( R B V )
方案 , 由于不 良反 应较 多 , 患者 较 难 足量 足 疗程 治疗 , 疗效 比一般 治疗 患者差 , 使I F N 的使 用受 到一定 限制 。 但 有效 的抗病 毒 治疗可 短期 内降低失 代偿 期肝硬 化患 者 晚期不 良事件 发生 , 降低病 死率 。
用P R方案治疗 , 抗病毒组中获得 S V R的患者 , 在中位 随访期 3 O 个月内, 食管静脉 曲张 出血、 肝性脑病等失 代偿 事件 、 肝癌 的发 生 率 以及 死 亡 率均 明显 降低 。国 内 1项病 例 对 照研 究 对 1 3 0例 失 代偿 期 患者 给 予 P R
抗病毒治疗 4 8 周, 其中5 7例抗病毒前接受脾栓塞治
定程 度 地 逆 转 肝 脏 纤 维 化 。 已有 研 究 发 现 , 积
极 抗病 毒治疗 可 以减少失 代偿期 肝硬 化患 者 的全 因病 死率 、 住 院率 、 腹水 发生等 。 I a c o b e l l i s 等 研 究发 现 , 失 代偿 性 肝 硬化 患 者应
丙型肝炎( 简称丙肝) 的高隐蔽性及包括医务人
腹水 、 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患者 , 如何进行病 因治疗 , 仍 存在 较 多问题 。近年 来 , 直接 抗 病毒 药 物 治疗 慢 性 丙 型 肝炎取 得很 大进 展 , 在 肝硬 化 患者 中也 获得 良好 的
疗效 , 安 全性 高 。本 文 对 丙 型肝 炎 失 代偿 期 肝硬 化 的
二、 是 否 可 以 使 用 干 扰 素 联 合 利 巴 韦 林抗 病 毒
治 疗?
死亡病因多与反复顽 固性腹水 、 肝衰竭 、 感 染、 肝性 脑病 等有关 。因此 , 失代 偿期 患者更 需要 尽早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目录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1)引言 (1)肝硬化的定义和背景 (1)研究目的和意义 (2)病例概述 (3)患者基本信息 (3)主要症状和体征 (4)诊断过程和方法 (4)病因分析 (5)酒精性肝硬化 (5)病毒性肝硬化 (6)其他病因相关因素 (7)病理生理变化 (8)肝脏组织结构改变 (8)肝功能受损 (9)其他器官受累情况 (10)治疗方案和效果评估 (11)药物治疗 (11)支持性治疗 (12)手术治疗 (12)治疗效果评估 (13)并发症和预后 (14)肝癌发生风险 (14)腹水和肝性脑病 (16)预后评估 (16)结论 (17)病例总结 (17)对肝硬化的认识和建议 (18)引言肝硬化的定义和背景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其特征是肝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进行性损害,导致肝脏逐渐变硬和萎缩。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长期的肝炎、酒精滥用、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性代谢疾病等引起的。

肝硬化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肝硬化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直到19世纪末才被正式命名和定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肝硬化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肝硬化的主要特征是肝脏组织的纤维化和结构改变。

正常情况下,肝脏是一个重要的代谢器官,负责合成和分解多种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和药物等。

然而,当肝脏受到损伤时,肝细胞会逐渐死亡,导致纤维组织的增生和沉积。

这种纤维化过程会导致肝脏的结构紊乱,影响其正常功能。

肝硬化的病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长期的肝炎感染,特别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这些病毒会引起肝细胞的炎症和损伤,进而导致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展。

此外,长期的酒精滥用也是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并引起炎症和纤维化反应。

其他引起肝硬化的因素还包括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性代谢疾病、药物和毒物的滥用等。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速度。

肝硬化脾亢致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与治疗选择

肝硬化脾亢致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与治疗选择

肝硬化脾亢致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与治疗选・综述・择罗炳棋向贤宏综述陈伟审校【doi:lO.3969/j.issn.1005-8001.2010.06.016】病毒性肝炎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amegakaryocyteTPO虽然在多个器官和组织中合成但主要是在肝内合thrombocytepenia,AMT)十分常见,在肝硬化患者中出现率达成,因此不难理解肝硬化的患者血清TPO的水平及肝细胞76%。

血小板减少症定义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循环当中内的TPO转录的水平会下降。

有研究指出,TPO的水平与肝的血小板数目低于正常水平(通常低于150x109/L)。

临床上硬化患者Child—Pugh分期呈负相关,与肝内蛋白合成能力呈轻度【(100~150)xlOg/L]和中度【(50—75)xlOg/L】,重度(<50×10忆)血小板减少一般都无临床症状.但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则需要临床干预.因为这些患者有严重的自发性出血的倾向。

虽然脑出血、胃肠道出血的概率十分低.但往往是致死性的。

近年来随着有关血小板生成素及免疫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致血小板减少及其治疗有了新的认识。

本文就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的选择作一综述。

病因血小板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产生。

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在造血组织中经过定向分化形成原始的巨核细胞,又进一步分化为成熟的巨核细胞。

成熟的巨核细胞膜表面形成许多凹陷.伸入胞质之中,相邻的凹陷细胞膜在凹陷深部相互融合.使巨核细胞部分胞质与母体分开。

最后这些被细胞膜包围的与巨核细胞胞质分离开的成分脱离巨核细胞,经过骨髓造血组织中的血窦进入血液循环成为血小板。

新生成的血小板先通过脾脏,约有协在此贮存。

贮存的血小板可与进入循环血中的血小板自由交换,以维持血中的正常量。

每个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数量约200—8000/mm3,一般认为血小板的生成受血液中的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调节,但其详细过程和机制尚不清楚。

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第三军医大学感染病研究所王宇明王小红陈嵩在本届年会上,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亦为受到关注的热点之一。

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无创诊断一直是肝病学界关注的问题。

Fibroscan(FS)系统检测肝脏的硬度(LSM),Fibrotest(FT)和FibroMax(FM)系统检测肝纤维化和脂肪变指标,是近期推出的评价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法国Munteann采用LSM、FM+FT系统分析809例慢性肝病患者,包括349例慢性丙肝患者,177例慢性乙肝患者,58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肝病毒(HCV)、乙肝病毒(HBV)或丁肝病毒(HDV)重叠感染者,129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以及96例其他肝病患者。

结果显示,FS不适用于对肋间隙狭窄、肥胖及腹水患者的肝脏检测。

FM系统(781/809例)的适用性显著优于LSM 系统(688/809例),所有病例的LSM中位数为6.5 kPa,平均诊断符合率为(82%±28%)。

法国Bureau采用FS系统检测150例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硬度,并测定门静脉系统压力梯度(PPG)。

结果显示,肝脏硬度和凝血酶原指数与门脉高压(PPG>10 mmHg)相关,92%肝脏硬度为23 kPa的患者,具有门脉高压的相关临床表现。

Bureau认为,检测到的肝脏硬度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预测指标。

治疗抗病毒治疗意大利Lavarone等的研究中,采用拉米夫定(LAM)单药或与阿德福韦(ADV)联合治疗HBeAg阴性的肝硬化患者。

在6年的随访期间,10%的患者发生了食管静脉曲张。

尽管在病毒学发生临床突破后,仍然对治疗保持持续应答。

治疗70个月后,仅2名患者进展到F1期。

37例存在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中,11%的患者在发生肝细胞癌(HCC)后食管曲张恶化,43%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缩小,43%的患者食管静脉曲张保持无进展,仅1例患者因HCC发生消化道出血。

失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症消除后的抗病毒治疗

失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症消除后的抗病毒治疗
昆 明 医 科大 学学 报
2 0 1 4 , 3 5 ( 1 ) : 5 6 —5 8
CN 5 3—1 2 2 1 /R
J o u r n a l o f Ku n mi n g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失代偿期丙肝肝硬化 患者并发症消除后的抗病毒治疗
Ku n mi n g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K u n mi n g Y u n n a n 6 5 0 5 0 0 ,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e f f i c a c y o f a n t i v i r a l t h e r a p y o f p e g y l a t e d i n t e f r e r o n ( P e g - I F N ) 0 【 一 2 a
h y pe r s p l e n i s m f a i l e d t o t h e a nt i - v i r a l t h e r a p y we r e pe fo r r me d s pl e n e c t o my o r pa r t i a l s pl e n i c e mb o l i z a t i o n t o
Ant i v i r us Tr e a t me nt f o r Pa t i e n t s wi t h He pa t i t i s C Ci r r ho s i s a t
De c o mp e n s a t e d S t a g e
YANG Yo ng -r u i ”, LI Hui

脾功能亢进在肝移植术后的转归及顽固性脾亢的危险因素分析

脾功能亢进在肝移植术后的转归及顽固性脾亢的危险因素分析

脾功能亢进在肝移植术后的转归及顽固性脾亢的危险因素分析解鸿跃;邵光鑫;徐晓亮;孙倍成【期刊名称】《肝胆外科杂志》【年(卷),期】2024(32)1【摘要】目的探讨脾功能亢进在肝移植术后的转归情况,并分析影响术后出现顽固性脾亢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收集105例术前合并脾功能亢进的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脾脏长径、RBC、WBC、Plt和Hb在肝移植术前和术后超过1年时的变化,同时进行术前脾脏长径与RBC、WBC、Plt、Hb的线性回归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存在顽固性脾亢,将纳入的患者分成脾亢缓解组和顽固性脾亢组,将两组间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影响肝移植术后出现顽固性脾牌亢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进行两组间的生存分析。

结果脾功能亢进在肝移植术后1年时的完全缓解率为74.3%,脾脏长径在肝移植术后>1年时显著减小(P<0.05),RBC、WBC、Plt和Hb在肝移植术后>1年时显著升高(P<0.05),术前WBC和Plt与脾脏长径呈线性负相关(P<0.05);脾脏长径>16cm、BMI>24kg/m^(2)、WBC≤3×10^(9)/L、PLT≤50×10^(9)/L、术后并发胆道狭窄是肝移植术后出现顽固性脾亢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45岁是保护性因素;脾亢缓解组的术后累积生存率好于顽固性脾亢组(P<0.05)。

结论肝移植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前合并的脾功能亢进,且大部分都能完全缓解,而少部分脾功能亢进在肝移植术后持续存在,术前脾大程度高、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低,超重及术后并发胆管狭窄,会增加肝移植术后顽固性脾亢发生的风险,同时顽固性脾亢更容易在年轻患者中出现,最终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利影响。

【总页数】6页(P10-15)【作者】解鸿跃;邵光鑫;徐晓亮;孙倍成【作者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南京鼓楼医院肝胆胰中心;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胰中心;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9【相关文献】1.肝癌合并脾亢行部分脾栓塞术后急性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2.门脉高压脾肿大伴脾亢行脾次全切除术后免疫功能观察3.肝硬化脾亢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术后免疫功能分析4.腹腔镜脾切除治疗脾亢术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5.肝硬化伴脾亢患者肝移植术后脾功能变化的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核苷类药物联合小剂量短效α-2b干扰素治疗失代偿期乙、丙混合型肝炎肝硬化

核苷类药物联合小剂量短效α-2b干扰素治疗失代偿期乙、丙混合型肝炎肝硬化
1 . 2 治疗 方 法
使 用 核 苷类 药 物 恩替 卡 韦 片或 拉 米 夫 定 片 治疗 , 取
得 了满 意 的效 果 , 报 告 如下 。慢 性 丙 型肝 炎 个 体 化
治疗 方 案 的临 床研 究
3例 患者 中肝 功 能损 害相 对 严重 的先行 护 肝治 疗. T B I L必 须 降 至 3 4 . 2 p , m o l ・ L 以 内 , 方 考 虑 开始
毒却 无 作用 。应用 小 剂 量短 效 0 【 一 2 b干扰 素 联合 利 巴韦 林 可 治疗 丙 肝 , 核 苷类 药 物 能 抑 制 乙肝 病 毒 复 制, 故 上 述 药 物 联 合使 用 , 既 能抗 丙肝 也 能 抗 乙 肝 病毒治 疗 [ 1 . 2 ] 。 但 该 治疗 方法 能 否顺 利实 施还 要看 患 者 的耐 受情 况 。 必 须 要通 过 临床 实 践 才 能证 明其 可 行 性 和有 效性 [ 2 ] 。2 0 0 9年 1 月至 2 0 1 2年 8月 , 笔 者 收治 了 3例失 代偿 期 乙 、 丙 混合 型肝 炎肝 硬化 患 者 , 应 用 小剂 量 短 效 仅 一 2 b干 扰素 联 合利 巴韦林 并 同时
p  ̄ mo ] ・ L ~. AL T 6 8 . 0 ~1 7 3 . 8 U・ . AS T 6 3 . 0 ~ 2 1 3 . 0 U・
其治 疗 较 棘 手 。 此 时应 用 长效 干 扰 素 利 巴韦林 是 存 有禁 忌 的 , 而 应 用核 苷 类 药物 虽 无 禁 忌但 对 丙 肝 病
黄 水根
( 萍 乡市第二 人 民 医院传 染科, 江西 萍 乡 3 3 7 0 0 0 )
摘 要 :目的 探讨失代偿期乙、 丙混合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法。方法 3 例失代偿期乙、 丙混合型肝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1例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1例

控制时切 除脾脏 ,可能致肝功能恶化,如切除脾脏无效 , 术 中术后 出血风险大 。国 内有首选干扰 素治疗 】 ,亦有首选脾 脏切除术[ 4 1 ,国外文献 多主张对 激素治疗 无效者首选脾脏切 除[ 2 】 。本例临床转归支持 首选 脾脏切除 ,因为干扰素 治疗 虽 使 HC V滴度 下降 , 肝酶正常 , 但血小板不升高 ,出血无改
受体类似物及脾切 除 1 。本例为 丙肝重度血小板减少 , 肝 功
能异常、肝硬化及上消化道出血 , 激素及静脉滴注人免疫球
蛋 白治疗 无效 , 血小 板输注无效 ,治疗存在 困惑 ,先脾 脏切 除还是先干扰 素抗病毒 治疗 ?据我 国 2 0 0 4年的 《 丙型肝炎
防治指 南》血 小板 < 5 0×1 0 9 / L不推荐干 扰素 。而丙肝 未
压 痛。入 院次 日查血常规 : 白细胞 6 . 0× 1 0 / L,中性粒细胞
0 . 7 7 , 血红蛋 白 9 6 g / L, 血小板 3× 1 0 9 / L 。粪常规 隐血 + +。 血生化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1 1 4 U/ L,白蛋 白 2 9 g / L,余正常 。
术后无并 发症 ,脾脏病理无恶变 。术后血小板 4 5 7× l o 9 / L, 肝酶 正常 , 标准干扰素联合利 巴韦林治疗 。随访 4个月 , 血
小板 1个 月后 1 2 0×1 0 9 / L,此后 均在 正常 范 围内 。
2 讨 论
患者 女 , 4 4岁,因皮肤黏膜出血 3 年 ,加重半个 月,于
生活跃 ,各系 比例 及形态未见异常 ,巨核细胞 7 8个 ,颗粒
型为主 。彩色超 声 :肝硬 化 ,脾厚 5 . 1 c m,后 腹膜及 浅表 未见肿大淋 巴结 。入院诊断:①慢性丙肝血小板减少症 ;② 慢性丙肝 后肝硬 化;③高 血压 Ⅲ期( 高危 ) {④脾功 能亢进 ; ⑤上 消化道 出血 。续 甲基 强 的松 龙 4 0 ag每 日 2次 ,使 总 r 疗程达 4周 ,利 巴韦林 口服 ,输血小板 ( 血小板无 效输注 ) j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降压。其 HC V滴度升至 2 . 0 2×1 0 7 C 0  ̄-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综述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综述
基金项目 :1.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项目名称 :大黄灵仙方调控 LPS/ NF-kB/MAPK 信号通路缓解胆管细胞炎性反应的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 : 2017GXNSFAA198120。2. 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开放课题,项目名称 :大 黄灵仙方干预胆管细胞炎性反应的 Wnt5a-Ca2+-PKC 信号转导通路机 制 ;项目编号 :2019XK062。3.2019 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基于 p38MAPK-ERK5 信号通路探讨瑶药白背桐黄钻方的促 眠机制,项目编号 :2019MS007。 作者简介 :吴华帅(1993-),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肝胆疾病 中西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 * :俞渊(1981-),男,硕士,研究生导师, 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肝胆疾病中西临床与研究。
0 引言
脾 是 人 体 最 大 的 淋 巴 器 官,内 含 大 量 的 淋 巴 细 胞 和 巨 噬 细 胞 ,是 体 内 一 个 重 要 的 免 疫 器 官 。 脾 原 发 性 疾 病 较 少 见 ,多 为 继 发 性 病 变 ,如 门 静 脉 高 压 症 和 造 血 系 统 疾 病 导 致 的 脾 功 能 亢 进 , 其中以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最为常见。在临床上,并非所有脾功能 亢 进 都 需 要 治 疗,当 无 法 确 定 纠 正 脾 功 能 亢 进 对 患 者 是 否 有 益 时,通常可不进行治疗。然而不少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因为血细胞 减少不得不中断其他治疗、感染严重或较高的出血风险等原因需 要进行脾脏处理。本文将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相关外科治疗 方法进行一综述。
2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手段
对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这一疾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目前临 床上首选方式为手术治疗或者介入治疗。随着医学的发展,治疗 脾功能亢进的外科手段众多,但各有利弊,因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具体化的方案十分重要。 2.1 脾切除术

放射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放射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放射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汤雄;何秀琴;陈葵;杨生晟【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0(011)004【摘要】目的探讨直线加速器脾区照射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直线加速器在CT下定位,设10 cm×10 cm前后对穿照射野包脾门,并作体表标记.设皮下6 cm为剂量参考点,给予6 mV的X线照射,每周5次,共10次;疗程为2周.观察42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外周血红蛋白含量、WBC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及治疗前、治疗后4周肝功能[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肾功能[血肌酐(CREA)]、脾脏长径、厚度、门静脉宽度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42例治疗后2、3、4周患者外周血红蛋白含量、WBC计数、血小板计数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而门静脉宽度和脾脏长径均较治疗前缩小(均P<0.05),ALT、TBIL、ALB、CREA、脾脏厚度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有13例患者从第3次治疗开始有恶心、左上腹不适,1~3 h后自行缓解.结论直线加速器脾区照射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疗效较好,安全性好.【总页数】3页(P83-84,99)【作者】汤雄;何秀琴;陈葵;杨生晟【作者单位】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中西肝科,江西,九江,332000;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中西肝科,江西,九江,332000;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中西肝科,江西,九江,332000;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中西肝科,江西,九江,3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2【相关文献】1.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疗效观察2.腹腔镜脾脏切除术与开腹脾脏切除术在治疗肝硬化r所致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疗效观察3.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腹腔镜下脾全切除术后行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4.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疗效观察5.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功能亢进预处理后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3例
发表时间:2013-03-07T09:19:59.7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1期供稿作者:王灵菊杨进周李国涛靳晓利[导读] 肝硬化病人合并脾功能亢进(脾亢),血WBC、PLT、RBC低,限制了抗病毒药物的使用[1],从而使这部分患者失去抗病毒治疗的机会,也就丧失治愈的机会。

王灵菊杨进周李国涛靳晓利(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河南洛阳 471000)
【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1-0142-02
【关键词】肝炎病毒丙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抗病毒治疗
丙型肝炎只有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才能完全治愈,但抗病毒治疗药物选择余地较小,目前得到世界公认并且广泛使用的主要还是干扰素,干扰素针注射联合利巴韦林片口服应用能使60﹪-70﹪患者达到临床治愈,但是这两种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发生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减少的几率较高。

肝硬化病人合并脾功能亢进(脾亢),血WBC、PLT、RBC低,限制了抗病毒药物的使用[1],从而使这部分患者失去抗病毒治疗的机会,也就丧失治愈的机会。

我们对肝脏储备功能尚可的部分肝硬化病人进行脾亢预处理,使之血细胞数升达正常范围,再进行抗病毒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和治疗体会,现报告如下:
一、病例资料
病例:女性患者,60岁,1991年曾输血,2007年体检发现丙肝抗体阳性,2009年诊断为肝硬化,2010年9月行脾切加喷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前胃镜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血常规WBC2.65×109/L,RBC3.21×1012/L,PLT55×109/L,术中发现腹腔少量积液。

术后第7天血常规WBC9.82×109/L,RBC3.65×1012/L,PLT286×109/L, 2011年2月开始应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2a针(派罗欣)135ug每周一次,联合利巴韦林片900mg/d口服,用药前HCV-RNA 2.05×106IU/ml,肝功能ALT97.8U/L,AST99.1U/L,TBIL18.7umol/L,白蛋白39.3g/L,球蛋白40.5g/L,白/球1.0,血常规WBC7.76×109/L,RBC4.15×1012/L,HGB12.00g/L,PLT127×109/L;用药4周复查HCV-RNA<5×102IU/ml,肝功能ALT56 U/L,AST42U/L,TBIL13.7umol/L,血常规WBC3.47×109/L,RBC3.63×1012/L,HGB117g/L, PLT77×109/L,继续原治疗方案;用药12周复查HCV-RNA<5×102IU/ml,肝功能ALT37 U/L,AST38 U/L,TBIL10.9umol/L,血常规WBC2.98×109/L,RBC3.20×1012/L,HGB102g/L, PLT69×109/L,用药过程中患者精神状态良好,饮食尚可,生活自理,可进行一般的体力活动,用药36周和48周复查情况基本同12周,用药48周后停药观察,停药24周复查病情无复发。

二、讨论
我们报告这例治疗患者,此成功,把病例资料如实地展示给大家,旨在给大家一提示,丙肝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脾亢的预处理,使之血细胞数升至正常范围,能挽回部分病人的抗病毒治疗机会;脾亢的预处理包括脾切除[2]、脾栓塞[3]、放射线脾区照射治疗[4]等方法可以选用;
拟治疗病例宜选择肝脏储备功能Child-pugh分级评分A级的病人,Child-pugh评分B级或C级的病人不适宜,因为部分患者可能激发免疫,肝脏生化指标异常反而加重,肝脏储备功能太差风险较大;关于用药剂量,如果是肝硬化早期,无并发症或并发症较轻、较少,患者体质也较好,可以选择聚乙二醇化干扰素针(派罗欣)180ug每周一次,否则选择135ug每周一次更为稳妥;利巴韦林的剂量区间是800-1200mg/d,体重60Kg以下,选择800-900mg/d,体重60Kg以上,选择1000-1200mg/d,在用药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病人的反应适当调整。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得到国际肝病界的认可,被列入各国肝病诊疗指南,但其最佳适应症是慢性或急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则需慎重,因为目前该病治疗方法单一,部分肝硬化病人希望能挽回一些治疗时机,我们就选择了上述对脾亢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方法,在部分病人身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也的确有一定风险,有的病情会加重,甚至出现危险情况,治疗前应跟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在知情、理解、同意的情况下选择治疗方案。

希望该报告能给各位肝病临床工作者有所裨益,因为病例数少,有待更多的病例资料收集循证。

参考文献
[1]Wenzel F, Gruber W, Giers G. Alteration of serum thrombopoiet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under interferon therapy. Clin Hemorheol Microcirc,2010,44(2):137-144.
[2]张海阳,罗运权,唐勋,等. 6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肝硬化患者脾切除后的抗病毒疗效.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2:932-933.
[3]Wu WD,Li ZY.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for liver cirrhosis and hypersplenism of 56 cases. China Modern Medicine, 2011 ,8:39-41.吴伟东,李焯永.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症56例临床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1,8:39-41.
[4] Tang X,He XQ,Chen K,et al.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Radiation therapy for liver cirrhosis with hyperspleism.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2010,4:83-99.
汤雄,何秀琴,陈葵,等.放射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观察.实用临床医学,2010,4:83-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