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冲刺复习专题训练10代几综合问题
北师大初中数学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巩固练习(基础)(精选)
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巩固训练(基础)【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7•河北一模)如图,点A的坐标为(0,1),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以AB为边作等腰Rt△ABC,使∠BAC=90°,设点B的横坐标为x,设点C的纵坐标为y,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2.如图,在半径为1的⊙O中,直径AB把⊙O分成上、下两个半圆,点C是上半圆上一个动点(C与点A、B不重合),过点C作弦CD⊥AB,垂足为E,∠OCD的平分线交⊙O于点P,设CE=x,AP=y,下列图象中,最能刻画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二、填空题3. 将抛物线y1=2x2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2的图象如图所示,P是抛物线y2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直线x=t平行于y轴,分别与直线y=x、抛物线y2交于点A、B.若△ABP是以点A或点B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满足的条件的t的值,则t=.4. (2017•宝山区一模)如图,D为直角△ABC的斜边AB上一点,DE⊥AB交AC于E,如果△AED沿DE翻折,A 恰好与B 重合,联结CD 交BE 于F ,如果AC=8,tanA=,那么CF :DF= .三、解答题5.一个形如六边形的点阵.它的中心是一个点(算第一层)、第二层每边有两个点,第三层每边有三个点……依次类推.(1)试写出第n 层所对应的点数; (2)试写出n 层六边形点阵的总点数;(3)如果一个六边形点阵共有169个点,那么它一共有几层?6.如图,Rt △ABC 中,∠B=90°,AC=10cm ,BC=6cm ,现有两个动点P 、Q 分别从点A 和点B 同时出发,其中点P 以2cm/s 的速度,沿AB 向终点B 移动;点Q 以1cm/s 的速度沿BC 向终点C 移动,其中一点到终点,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连接PQ .设动点运动时间为x 秒. (1)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BQ 、PB 的长度; (2)当x 为何值时,△PBQ 为等腰三角形;(3)是否存在x 的值,使得四边形APQC 的面积等于20cm 2?若存在,请求出此时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阅读理解:对于任意正实数a 、b ,∵2()0,a b -≥20,2,a ab b a b ab ∴-+≥∴+≥a b =只有当时,等号成立。
【复习专题】中考数学复习:代几综合题—以代数为主的综合
代几综合题(以代数为主的综合)知识梳理教学重、难点作业完成情况典题探究例1 已知抛物线c bx ax y ++=2与y 轴交于点A (0,3),与x 轴分别交于B (1,0)、C (5,0)两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D 为线段OA 的一个三等分点, 求直线DC 的解析式;(3)若一个动点P 自OA 的中点M 出发,先到达x 轴上的某点(设为点E ),再到达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某点(设为点F ),最后运动到点A ,求使点P 运动的总路径最短的点E 、点F 的坐标,并求出这个最短总路径的长.例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y mx n =++经过(02)P A ,两点.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B ,将直线AB 沿y 轴向下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直线,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C 点,求直线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求到直线OB OC BC ,,距离相等的点的坐标.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点B 的坐标为(3,0),将直线y kx =沿y 轴向上平移 3个单位长度后恰好经过B 、C 两点.(1) 求直线BC 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 ,点P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APD =∠ACB ,求点P的坐标;(3)连结CD ,求∠OCA 与∠OCD 两角和的度数.例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3454122+-++--=m m x m x m y 与x 轴的交点分别为原点O 和点A ,点B(2,n)在这条抛物线上.(1) 求点B 的坐标;(2) 点P 在线段OA 上,从O 点出发向点运动,过P 点作x 轴的垂线,与直线OB 交于点E 。
延长PE 到点D 。
使得ED=PE. 以PD 为斜边在PD 右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CD(当P 点运动时,C 点、D 点也随之运动)当等腰直角三角形PCD 的顶点C 落在此抛物线上时,求OP 的长;若P 点从O 点出发向A 点作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同时线段OA 上另一点Q 从A 点出发向O 点作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当Q 点到达O 点时停止运动,P 点也同时停止运动)。
北师大初中数学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巩固练习(基础)-精编
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巩固训练(基础)【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7•河北一模)如图,点A的坐标为(0,1),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以AB为边作等腰Rt△ABC,使∠BAC=90°,设点B的横坐标为x,设点C的纵坐标为y,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2.如图,在半径为1的⊙O中,直径AB把⊙O分成上、下两个半圆,点C是上半圆上一个动点(C与点A、B不重合),过点C作弦CD⊥AB,垂足为E,∠OCD的平分线交⊙O于点P,设CE=x,AP=y,下列图象中,最能刻画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二、填空题3. 将抛物线y1=2x2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2的图象如图所示,P是抛物线y2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直线x=t平行于y轴,分别与直线y=x、抛物线y2交于点A、B.若△ABP是以点A或点B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满足的条件的t的值,则t=.4. (2017•宝山区一模)如图,D为直角△ABC的斜边AB上一点,DE⊥AB交AC于E,如果△AED沿DE翻折,A 恰好与B 重合,联结CD 交BE 于F ,如果AC=8,tanA=,那么CF :DF= .三、解答题5.一个形如六边形的点阵.它的中心是一个点(算第一层)、第二层每边有两个点,第三层每边有三个点……依次类推.(1)试写出第n 层所对应的点数; (2)试写出n 层六边形点阵的总点数;(3)如果一个六边形点阵共有169个点,那么它一共有几层?6.如图,Rt △ABC 中,∠B=90°,AC=10cm ,BC=6cm ,现有两个动点P 、Q 分别从点A 和点B 同时出发,其中点P 以2cm/s 的速度,沿AB 向终点B 移动;点Q 以1cm/s 的速度沿BC 向终点C 移动,其中一点到终点,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连接PQ .设动点运动时间为x 秒. (1)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BQ 、PB 的长度; (2)当x 为何值时,△PBQ 为等腰三角形;(3)是否存在x 的值,使得四边形APQC 的面积等于20cm 2?若存在,请求出此时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阅读理解:对于任意正实数a 、b ,∵2()0,a b -≥20,2,a ab b a b ab ∴-+≥∴+≥a b =只有当时,等号成立。
专题10 代几综合题中的新定义-2023年中考数学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解析版)
专题10 代几综合题中的新定义目录【题型一】 二次函数中的新定义【典例分析】﹣x,其顶点(2023青浦区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图),已知抛物线y=x22为A.(1)写出这条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A的坐标;(2)我们把一条抛物线上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叫做这条抛物线的“不动点”.①试求抛物线y=x22﹣x的“不动点”的坐标;②向左或向右平移抛物线y=x22﹣x,使所得新抛物线的顶点B是该抛物线的“不动点”,其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C,且四边形OABC是梯形,求新抛物线的表达式.【分析】(1)∵a=1>0,故该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A的坐标为(1,﹣1);﹣t,即可求解;(2)①设抛物线“不动点”坐标为(t,t),则t=t22②新抛物线顶点B为“不动点”,则设点B(m,m),则新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m,与x轴的交点C(m,0),四边形OABC是梯形,则直线x=m在y轴左侧,而点A (1,﹣1),点B (m ,m ),则m =﹣1,即可求解.【解答】解:(1)∵a =1>0,y =x 22﹣x =(x 1﹣)21﹣故该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A 的坐标为(1,﹣1),(2)①设抛物线“不动点”坐标为(t ,t ),则t =t 22﹣t ,解得:t =0或3,故“不动点”坐标为(0,0)或(3,3);②当OC ∥AB 时,∵新抛物线顶点B 为“不动点”,则设点B (m ,m ),∴新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m ,与x 轴的交点C (m ,0),∵四边形OABC 是梯形,∴直线x =m 在y 轴左侧,∵BC 与OA 不平行,∴OC ∥AB ,又∵点A (1,﹣1),点B (m m ),∴m =﹣1,故新抛物线是由抛物线y =x 22﹣x 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当OB ∥AC 时,同理可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x 2﹣)2+2=x 24﹣x +6,当四边形OABC 是梯形,字母顺序不对,故舍去,综上,新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x +1)21﹣.【点评】本题为二次函数综合运用题,正确利用二次函数基本知识、梯形基本性质进行分析是解题关键.【提分秘籍】所谓“新定义”型问题,主要是指在问题中定义了初中数学中没有学过的一些概念、新运算、新符号,要求同学们读懂题意并结合已有知识、能力进行理解,根据新定义进行运算、推理、迁移的一种题型。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知识讲解(提高)(1)(精选)
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知识讲解(提高)【中考展望】代几综合题是初中数学中覆盖面最广、综合性最强的题型.近几年的中考压轴题多以代几综合题的形式出现.解代几综合题一般可分为“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探求解题思路;正确解答”三个步骤,解代几综合题必须要有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数学思想是解代几综合题的灵魂,要善于挖掘代几综合题中所隐含的重要的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方程(不等式)的思想等,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这是学习解代几综合题的关键.题型一般分为:(1)方程与几何综合的问题;(2)函数与几何综合的问题;(3)动态几何中的函数问题;(4)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5)几何图形中的探究、归纳、猜想与证明问题.题型特点:一是以几何图形为载体,通过线段、角等图形寻找各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代数方程或函数模型求解;二是把数量关系与几何图形建立联系,使之直观化、形象化,从函数关系中点与线的位置、方程根的情况得出图形中的几何关系.以形导数,由数思形,从而寻找出解题捷径. 解代几综合题要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关键是要从题目中寻找这两部分知识的结合点,从而发现解题的突破口.【方法点拨】方程与几何综合问题是中考试题中常见的中档题,主要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为背景,结合代数式的恒等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其基本形式有:求代数式的值、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与方程有关的代数式的证明.函数型综合题主要有:几何与函数结合型、坐标与几何、方程与函数结合型问题,是各地中考试题中的热点题型.主要是以函数为主线,建立函数的图象,结合函数的性质、方程等解题.解题时要注意函数的图象信息与方程的代数信息的相互转化.例如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相应方程的根;点在函数图象上即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解析式等.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中考命题的主要考查对象,由于这类题型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因此是各地中考的热点题型.几何综合题考查知识点多、条件隐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1.几何型综合题,常以相似形与圆的知识为考查重点,并贯穿其他几何、代数、三角等知识,以证明、计算等题型出现.2.几何计算是以几何推理为基础的几何量的计算,主要有线段和弧长的计算,角的计算,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以及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等.3.几何论证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几何知识的能力.4.解几何综合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数形结合,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图形,挖掘隐含条件,寻找数量关系和相等关系;(2)注意推理和计算相结合,力求解题过程的规范化;(3)注意掌握常规的证题思路,常规的辅助线作法;(4)注意灵活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典型例题】类型一、方程与几何综合的问题1.(2015•大庆模拟)如图,Rt△ABC中,∠C=90°,BC=8cm,AC=6cm.点P从B出发沿BA向A运动,速度为每秒1cm,点E是点B以P为对称中心的对称点,点P运动的同时,点Q从A出发沿AC向C 运动,速度为每秒2cm,当点Q到达顶点C时,P,Q同时停止运动,设P,Q两点运动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PQ∥BC?(2)设四边形PQCB的面积为y,求y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3)四边形PQCB面积能否是△ABC面积的?若能,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当t为何值时,△AEQ为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思路点拨】(1)先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求出AB=10,再由BP=t,AQ=2t,得出AP=10﹣t,然后由PQ∥BC,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出比例式,求解即可;(2)正确把四边形PQCB表示出来,即可得出y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3)根据四边形PQCB面积是△ABC面积的,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4)△AEQ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讨论:①AE=AQ;②EA=EQ;③QA=QE,每一种情况都可以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Rt△ABC中,∵∠C=90°,BC=8cm,AC=6cm,∴AB=10cm.∵BP=t,AQ=2t,∴AP=AB﹣BP=10﹣t.∵PQ∥BC,∴=,∴=,解得t=;(2)∵S四边形PQCB=S△ACB﹣S△APQ=AC•BC﹣AP•AQ•sinA∴y=×6×8﹣×(10﹣t)•2t•=24﹣t(10﹣t)=t2﹣8t+24,即y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为y=t2﹣8t+24;(3)四边形PQCB面积能是△ABC面积的,理由如下:由题意,得t2﹣8t+24=×24,整理,得t2﹣10t+12=0,解得t1=5﹣,t2=5+(不合题意舍去).故四边形PQCB面积能是△ABC面积的,此时t的值为5﹣;(4)△AEQ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如果AE=AQ,那么10﹣2t=2t,解得t=;②如果EA=EQ,那么(10﹣2t)×=t,解得t=;③如果QA=QE,那么2t×=5﹣t,解得t=.故当t为秒秒秒时,△AEQ为等腰三角形.【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分类讨论,不要漏解;其次运用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2016•镇江)如图1,在菱形ABCD中,AB=6,tan∠ABC=2,点E从点D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射线DA的方向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将线段CE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个角α(α=∠BCD),得到对应线段CF.(1)求证:BE=DF;(2)当t= 秒时,DF的长度有最小值,最小值等于;(3)如图2,连接BD、EF、BD交EC、EF于点P、Q,当t为何值时,△EPQ是直角三角形?(4)如图3,将线段CD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个角α(α=∠BCD),得到对应线段CG.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当它的对应点F位于直线AD上方时,直接写出点F到直线AD的距离y关于时间t的函数表达式.【答案】解:(1)∵∠ECF=∠BCD,即∠BCE+∠DCE=∠DCF+∠DCE,∴∠DCF=∠BCE,∵四边形ABCD是菱形,在△DCF和△BCE中,∵,∴△DCF≌△BCE(SAS),∴DF=BE;(2)如图1,当点E运动至点E′时,DF=BE′,此时DF最小,在Rt△ABE′中,AB=6,tan∠ABC=tan∠BAE′=2,∴设AE′=x,则BE′=2x,∴AB=x=6,则AE′=6∴DE′=6+6,DF=BE′=12,故答案为:6+6,12;(3)∵CE=CF,∴∠CEQ<90°,①当∠EQP=90°时,如图2①,∵∠ECF=∠BCD,BC=DC,EC=FC,∴∠CBD=∠CEF,∵∠BPC=∠EPQ,∴∠BCP=∠EQP=90°,∵AB=CD=6,tan∠ABC=tan∠ADC=2,∴DE=6,∴t=6秒;②当∠EPQ=90°时,如图2②,∵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EC与AC重合,∴DE=6,∴t=6秒;(4)y=t﹣12﹣,如图3,连接GF分别交直线AD、BC于点M、N,过点F作FH⊥AD于点H,由(1)知∠1=∠2,又∵∠1+∠DCE=∠2+∠GCF,∴∠DCE=∠GCF,在△DCE和△GCF中,∵,∴△DCE≌△GCF(SAS),∴∠3=∠4,∵∠1=∠3,∠1=∠2,∴∠2=∠4,又∵AH∥BN,∴四边形CDMN是平行四边形,∴MN=CD=6,∵∠BCD=∠DCG,∴∠CGN=∠DCN=∠CNG,∴CN=CG=CD=6,∵tan∠ABC=tan∠CGN=2,∴GN=12,∴GM=6+12,∵GF=DE=t,∴FM=t﹣6﹣12,∵tan∠FMH=tan∠ABC=2,∴FH=(t﹣6﹣12),即y=t﹣12﹣.类型二、函数与几何综合问题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从原点O出发,沿x轴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t(t >0)秒,抛物线y=x2+bx+c经过点O和点P.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为A(1,0)、B(1,-5)、D (4,0).⑴求c、b(可以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⑵当t>1时,抛物线与线段AB交于点M.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你认为∠AMP的大小是否会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AMP的值;⑶在矩形ABCD的内部(不含边界),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称为“好点”.若抛物线将这些“好点”分成数量相等的两部分,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思路点拨】(1)由抛物线y=x2+bx+c经过点O和点P,将点O与P的坐标代入方程即可求得c,b;(2)当x=1时,y=1-t,求得M的坐标,则可求得∠AMP的度数;(3)根据图形,可直接求得答案.【答案与解析】解:(1)把x=0,y=0代入y=x2+bx+c,得c=0,再把x=t,y=0代入y=x2+bx,得t2+bt=0,∵t >0, ∴b=-t ; (2)不变.∵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 2-tx ,且M 的横坐标为1,∴当x=1时,y=1-t , ∴M (1,1-t ), ∴AM=|1-t|=t-1, ∵OP=t ,∴AP=t-1, ∴AM=AP ,∵∠PAM=90°,∴∠A MP=45°; (3)72<t<113.①左边4个好点在抛物线上方,右边4个好点在抛物线下方:无解;②左边3个好点在抛物线上方,右边3个好点在抛物线下方: 则有-4<y 2<-3,-2<y 3<-1,即-4<4-2t <-3,-2<9-3t <-1, ∴72<t<4且103<t<113,解得72<t<113;③左边2个好点在抛物线上方,右边2个好点在抛物线下方:无解;④左边1个好点在抛物线上方,右边1个好点在抛物线下方:无解; ⑤左边0个好点在抛物线上方,右边0个好点在抛物线下方:无解; 综上所述,t 的取值范围是:72<t<113.【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点的关系.此题综合性很强,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与方程思想的应用.类型三、动态几何中的函数问题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二次函数2+2y ax ax c =+的图象与y 轴交于(0,3)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B 的坐标为(-3,0)(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D 的坐标;(2)点M 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若直线OM 把四边形ACDB 分成面积为1:2的两部分,求出此时点M 的坐标;(3)点P 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问:点P 在何处时△CPB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并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思路点拨】(1)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只有两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将点B 、C 的坐标代入其中求解即可.(2)先画出相关图示,连接OD 后发现:S △OBD :S 四边形ACDB =2:3,因此直线OM 必须经过线段BD 才有可能符合题干的要求;设直线OM 与线段BD 的交点为E ,根据题干可知:△OBE 、多边形OEDCA 的面积比应该是1:2或2:1,即△OBE 的面积是四边形ACDB 面积的1233或,所以先求出四边形ABDC 的面积,进而得到△OBE 的面积后,可确定点E 的坐标,首先求出直线OE (即直线OM )的解析式,联立抛物线的解析式后即可确定点M 的坐标(注意点M 的位置).(3)此题必须先得到关于△CPB 面积的函数表达式,然后根据函数的性质来求出△CPB 的面积最大值以及对应的点P 坐标;通过图示可发现,△CPB 的面积可由四边形OCPB 的面积减去△OCB 的面积求得,首先设出点P 的坐标,四边形OCPB 的面积可由△OCP 、△OPB 的面积和得出. 【答案与解析】 解:(1)由题意,得:3,9-60.c a a c =⎧⎨+=⎩ 解得:-1,3.a c =⎧⎨=⎩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3y x x =+ ,顶点D 的坐标为(-1,4).(2)画图由A、B、C、D四点的坐标,易求四边形ACDB 的面积为9.直线BD 的解析式为y=2x+6. 设直线OM 与直线BD 交于点E ,则△OBE 的面积可以为3或6.①当1=9=33OBE S ∆⨯时,如图,易得E 点坐标(-2,-2),直线OE 的解析式为y=-x.E M xy O A BCD设M 点坐标(x ,-x ),21223113113,().22x x x x x -=--+---+==舍 ∴113113M ,22--+() ② 当时,同理可得M 点坐标.∴ M 点坐标为(-1,4).(3)如图,连接OP ,设P 点的坐标为(),m n , ∵点P 在抛物线上,∴232n m m =-+-, ∴PB PO OPB OB S S S S =+-△C △C △△C111||222OC m OB n OC OB =⋅-+⋅-⋅ ()339332222m n n m =-+-=--()22333273.2228m m m ⎛⎫=-+=-++ ⎪⎝⎭∵3<0m -<,∴当32m =-时,154n =. △CPB 的面积有最大值27.8∴当点P 的坐标为315(,)24-时,△CPB 的面积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27.8【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图形面积的解法以及二次函数的应用等知识;(2)问中,一定先要探究一下点M 的位置,以免出现漏解的情况.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 是矩形,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3,0),(0,1),点D 是线段BC 上的动点(与端点B 、C 不重合),过点D 作直线y =-12x +b 交折线OAB 于点E . (1)记△ODE 的面积为S ,求S 与b 的函数关系式;(2)当点E 在线段OA 上时,若矩形OABC 关于直线DE 的对称图形为四边形OA 1B 1C 1,试探究OA 1B 1C 1与矩形OABC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该重叠部分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yxDECOAB【答案】(1)由题意得B (3,1).若直线经过点A (3,0)时,则b =32 若直线经过点B (3,1)时,则b =52若直线经过点C (0,1)时,则b =1.①若直线与折线OAB 的交点在OA 上时,即1<b ≤32,如图1,此时点E (2b ,0). ∴S =12OE·CO=12×2b ×1=b.②若直线与折线OAB 的交点在BA 上时,即32<b <52,如图2, 此时点E (3,32b -),D (2b -2,1). ∴S =S 矩-(S △OCD +S △OAE +S △DBE )= 3-[12(2b -1)×1+12×(5-2b)•(52b -)+12×3(32b -)](2)如图3,设O 1A 1与CB 相交于点M ,C 1B 1与OA 相交于点N ,则矩形O 1A 1B 1C 1与矩形OABC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即为四边形DNEM 的面积.由题意知,DM ∥NE ,DN ∥ME ,∴四边形DNEM 为平行四边形, 根据轴对称知,∠MED =∠NED, 又∠MDE =∠NED , ∴∠MED =∠MDE ,MD =ME , ∴平行四边形DNEM 为菱形.过点D 作DH ⊥OA ,垂足为H ,设菱形DNEM 的边长为a ,由题可知, D (2b-2,1),E (2b ,0), ∴DH=1,HE=2b-(2b-2)=2,∴HN=HE-NE=2-a ,则在Rt △DHM 中,由勾股定理知:222(2)1a a =-+,∴a=5.4.∴S 四边形DNEM =NE ·DH =54. ∴矩形OA 1B 1C 1与矩形OABC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不发生变化,面积始终为54.类型四、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4. 如图所示,以矩形OABC 的顶点O 为原点,O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OC 所在的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 =3,OC =2,点E 是AB 的中点,在OA 上取一点D ,将△BDA 沿BD 翻折,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1)直接写出点E 、F 的坐标;(2)设顶点为F 的抛物线交y 轴正半轴...于点P ,且以点E 、F 、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x 轴、y 轴上是否分别存在点M 、N ,使得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如果存在,求出周长的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FBD=∠ABD ,FB=AB ,可得四边形ABFD 是正方形,则可求点E 、F 的坐标;(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则可用顶点式设抛物线的解析式. 因为以点E 、F 、P 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没有给明顶角的顶点,而顶角和底边都是唯一的,所以要抓住谁是顶角的顶点进行分类,可分别以E 、F 、P 为顶角顶点;(3)求周长的最小值需转化为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求解.【答案与解析】解:(1)E(3,1);F(1,2);(2)连结EF ,在Rt △EBF 中,∠B=90°,∴EF=5212222=+=+BF EB .设点P 的坐标为(0,n),n >0,∵顶点F(1,2),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2+2,(a ≠0).①如图1,当EF=PF 时,EF 2=PF 2,∴12+(n-2)2=5,解得n 1=0(舍去),n 2=4.∴P(0,4),∴4=a(0-1)2+2,解得a=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1)2+2.②如图2,当EP=FP 时,EP 2=FP 2,∴(2-n)2+1=(1-n)2+9,解得n=-25(舍去) ③当EF=EP 时,EP=5<3,这种情况不存在.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抛物线为y=2(x-1)2+2.(3)存在点M 、N ,使得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如图3,作点E 关于x 轴的对称点E′,作点F 关于y 轴的对称点F′,连结E′F′,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M 、N ,则点M 、N 就是所求. 连结NF 、ME.∴E′(3,-1)、F′(-1,2),NF=NF′,ME=ME′. ∴BF′=4,BE′=3. ∴FN+NM+ME=F′N+NM+ME′=F′E′=2243 =5.又∵EF=5,∴FN+MN+ME+EF=5+5,此时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值为5+5.【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等腰直角三角形、抛物线解析式的求法、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距离以及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 分类讨论的思想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问题分类、求解,要特别注意分类原则是不重不漏,最简分类常见的依据是:一是依据概念分类,如判断直角三角形时明确哪个角可以是直角,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分清哪两条边是对应边;二是依运动变化的图形中的分界点进行分类,如一个图形在运动过程中,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部分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四边形、五边形等. 几何与函数的综合题是中考常见的压轴题型,解决这类问题主要分为两步:一是利用线段的长确定出几何图形中各点的坐标;二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类型五、几何图形中的探究、归纳、猜想与证明问题5. 如图所示,以等腰三角形AOB 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2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A 1,再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A 1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 1BB 1,……,如此作下去,若OA=OB=1,则第n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S= ________(n 为正整数).B 2B 1A 1B O A【思路点拨】本题要先根据已知的条件求出S 1、S 2的值,然后通过这两个面积的求解过程得出一般性的规律,进而可得出S n 的表达式.【答案与解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S 1=-11=22; 根据勾股定理,得:AB=2,则S 2=1=20;A 1B=2,则S 3=21,依此类推,发现:n S =n-22.【总结升华】本题要先从简单的例子入手得出一般化的结论,然后根据得出的规律去求特定的值.举一反三:【变式】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求3+32+33+…+3100的值.解:令S=3+32+33+…+3100(1),将等式两边提示乘以3得到:3S=32+33+34+…+3101(2),(2)-(1)得到:2S=3101-3∴S=1013-3 2∴3+32+33+ (3100)1013-3 2问题:(1)2+22+…+22011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2)求4+12+36+…+4×350的值;(3)如图,在等腰Rt△OAB中,OA=AB=1,以斜边OB为腰作第二个等腰Rt△OBC,再以斜边OC为腰作第三个等腰Rt△OCD,如此下去…一直作图到第8个图形为止.求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所有斜边之和.(直接写出结果).【答案】解:(1)22012-2.(2)令S=4+12+36+…+4×350 ①,将等式两边提示乘以3得到:3S=12+36+108+…+4×351②,②-①得到:2S=4×341-4∴S=2×351-2∴4+12+36+…+4×350=2×351-2.(3)92-2 2-1().。
北京四中数学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知识讲解(提高)
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知识讲解(提高)【中考展望】代几综合题是初中数学中覆盖面最广、综合性最强的题型.近几年的中考压轴题多以代几综合题的形式出现.解代几综合题一般可分为“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探求解题思路;正确解答”三个步骤,解代几综合题必须要有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数学思想是解代几综合题的灵魂,要善于挖掘代几综合题中所隐含的重要的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方程(不等式)的思想等,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这是学习解代几综合题的关键.题型一般分为:(1)方程与几何综合的问题;(2)函数与几何综合的问题;(3)动态几何中的函数问题;(4)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5)几何图形中的探究、归纳、猜想与证明问题.题型特点:一是以几何图形为载体,通过线段、角等图形寻找各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代数方程或函数模型求解;二是把数量关系与几何图形建立联系,使之直观化、形象化,从函数关系中点与线的位置、方程根的情况得出图形中的几何关系.以形导数,由数思形,从而寻找出解题捷径. 解代几综合题要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关键是要从题目中寻找这两部分知识的结合点,从而发现解题的突破口.【方法点拨】方程与几何综合问题是中考试题中常见的中档题,主要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为背景,结合代数式的恒等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其基本形式有:求代数式的值、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与方程有关的代数式的证明.函数型综合题主要有:几何与函数结合型、坐标与几何、方程与函数结合型问题,是各地中考试题中的热点题型.主要是以函数为主线,建立函数的图象,结合函数的性质、方程等解题.解题时要注意函数的图象信息与方程的代数信息的相互转化.例如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相应方程的根;点在函数图象上即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解析式等.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中考命题的主要考查对象,由于这类题型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因此是各地中考的热点题型.几何综合题考查知识点多、条件隐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1.几何型综合题,常以相似形与圆的知识为考查重点,并贯穿其他几何、代数、三角等知识,以证明、计算等题型出现.2.几何计算是以几何推理为基础的几何量的计算,主要有线段和弧长的计算,角的计算,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以及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等.3.几何论证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几何知识的能力.4.解几何综合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数形结合,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图形,挖掘隐含条件,寻找数量关系和相等关系;(2)注意推理和计算相结合,力求解题过程的规范化;(3)注意掌握常规的证题思路,常规的辅助线作法;(4)注意灵活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典型例题】类型一、方程与几何综合的问题1.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90°,AB=7,AD=2,BC=3.问:线段AB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A、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P、B、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这样的总共有几个?并求出AP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BD C【思路点拨】由于以P 、A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P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时的对应点不能确定,故应分两种情况讨论. 【答案与解析】解:存在.∵AD ∥BC ,∠A=90°, ∴∠B=90°,当△PAD ∽△PBC 时,.PA ADPB BC= ∵AD=2,BC=3,设AP=x ,PB=7-x ,则2,73x x =- ∴145AP =. ① 当△ADP ∽△BPC 时,.PA ADBC BP= AD=2,BC=3,设设AP=x ,PB=7-x ,则237x x=- ∴AP=1或AP=6. ②由①②可知,P 点距离A 点有三个位置:145AP =,AP=1,AP=6.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分类讨论,不要漏解.举一反三:【变式】有一张矩形纸片ABCD ,已知AB=2,AD=5.把这张纸片折叠,使点A 落在边BC 上的点E 处,折痕为MN ,MN 交AB 于M ,交AD 于N .(1)若BE=2,试画出折痕MN 的位置,并求这时AM 的长;(2)点E 在BC 上运动时,设BE=x ,AN=y ,试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3)连接DE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E ,使得△AME 与△DNE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这时BE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画出正确的图形.(折痕MN 必须与AB 、AD 相交).设AM=t ,则ME=t ,MB=2-t ,由BM 2+BE 2=ME 2,得t=32,即AM=32. (2)如图(a ),∵BE=x ,设BM=a ,则a 2+x 2=(2-a )2, a 2+x 2=4-4a+a 2,∴a=244x -,AM=2-BM=2-244x -=244x +. 由△AMN ∽△BEA ,得AN AMAB BE=,∴y=242x x +, ∵0<x≤2,0<y≤5,x 的取值范围为:5212x -≤≤.(3)如图(b ),若△AME 与△DNE 相似,不难得∠DNE=∠AME .又∵AM=ME ,∴DN=NE=NA=52,∴242x x +=52解得:x=1或x=4.又∵5212x -≤≤,故x=1. 或者由∠DEN=∠AEM ,得∠AED=90°,推出△ABE ∽△ECD , 从而得BE=1.类型二、函数与几何综合问题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从原点O 出发,沿x 轴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t (t>0)秒,抛物线y=x 2+bx +c 经过点O 和点P .已知矩形ABCD 的三个顶点为A (1,0)、B (1,-5)、D (4,0).⑴求c 、b (可以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⑵当t>1时,抛物线与线段AB 交于点M .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你认为∠AMP 的大小是否会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AMP的值;⑶在矩形ABCD的内部(不含边界),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称为“好点”.若抛物线将这些“好点”分成数量相等的两部分,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思路点拨】(1)由抛物线y=x2+bx+c经过点O和点P,将点O与P的坐标代入方程即可求得c,b;(2)当x=1时,y=1-t,求得M的坐标,则可求得∠AMP的度数;(3)根据图形,可直接求得答案.【答案与解析】解:(1)把x=0,y=0代入y=x2+bx+c,得c=0,再把x=t,y=0代入y=x2+bx,得t2+bt=0,∵t>0,∴b=-t;(2)不变.∵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tx,且M的横坐标为1,∴当x=1时,y=1-t,∴M(1,1-t),∴AM=|1-t|=t-1,∵OP=t,∴AP=t-1,∴AM=AP,∵∠PAM=90°,∴∠A MP=45°;(3)72<t<113.①左边4个好点在抛物线上方,右边4个好点在抛物线下方:无解;②左边3个好点在抛物线上方,右边3个好点在抛物线下方:则有-4<y2<-3,-2<y3<-1,即-4<4-2t<-3,-2<9-3t<-1,∴72<t<4且103<t<113,解得72<t<113;③左边2个好点在抛物线上方,右边2个好点在抛物线下方:无解;④左边1个好点在抛物线上方,右边1个好点在抛物线下方:无解;⑤左边0个好点在抛物线上方,右边0个好点在抛物线下方:无解;综上所述,t的取值范围是:72<t<113.【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点的关系.此题综合性很强,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与方程思想的应用.类型三、动态几何中的函数问题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二次函数2+2y ax ax c =+的图象与y 轴交于(0,3)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B 的坐标为(-3,0)(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D 的坐标;(2)点M 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若直线OM 把四边形ACDB 分成面积为1:2的两部分,求出此时点M 的坐标;(3)点P 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问:点P 在何处时△CPB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并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思路点拨】(1)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只有两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将点B 、C 的坐标代入其中求解即可.(2)先画出相关图示,连接OD 后发现:S △OBD :S 四边形ACDB =2:3,因此直线OM 必须经过线段BD 才有可能符合题干的要求;设直线OM 与线段BD 的交点为E ,根据题干可知:△OBE 、多边形OEDCA 的面积比应该是1:2或2:1,即△OBE 的面积是四边形ACDB 面积的1233或,所以先求出四边形ABDC 的面积,进而得到△OBE 的面积后,可确定点E 的坐标,首先求出直线OE (即直线OM )的解析式,联立抛物线的解析式后即可确定点M 的坐标(注意点M 的位置).(3)此题必须先得到关于△CPB 面积的函数表达式,然后根据函数的性质来求出△CPB 的面积最大值以及对应的点P 坐标;通过图示可发现,△CPB 的面积可由四边形OCPB 的面积减去△OCB 的面积求得,首先设出点P 的坐标,四边形OCPB 的面积可由△OCP 、△OPB 的面积和得出. 【答案与解析】解:(1)由题意,得:3,9-60.c a a c =⎧⎨+=⎩ 解得:-1,3.a c =⎧⎨=⎩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3y x x =+ ,顶点D 的坐标为(-1,4).(2)画图由A、B、C、D四点的坐标,易求四边形ACDB 的面积为9.直线BD 的解析式为y=2x+6.设直线OM 与直线BD 交于点E ,则△OBE 的面积可以为3或6.①当1=9=33OBE S ∆⨯时,如图,易得E 点坐标(-2,-2),直线OE 的解析式为y=-x.E M xy O A BCD设M 点坐标(x ,-x ),21223113113,().22x x x x x -=--+---+==舍 ∴113113M ,22--+() ② 当时,同理可得M 点坐标.∴ M 点坐标为(-1,4).(3)如图,连接OP ,设P 点的坐标为(),m n , ∵点P 在抛物线上,∴232n m m =-+-, ∴PB PO OPB OB S S S S =+-△C △C △△C111||222OC m OB n OC OB =⋅-+⋅-⋅ ()339332222m n n m =-+-=--()22333273.2228m m m ⎛⎫=-+=-++ ⎪⎝⎭∵3<0m -<,∴当32m =-时,154n =. △CPB 的面积有最大值27.8∴当点P 的坐标为315(,)24-时,△CPB 的面积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27.8【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图形面积的解法以及二次函数的应用等知识;(2)问中,一定先要探究一下点M 的位置,以免出现漏解的情况.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 是矩形,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3,0),(0,1),点D 是线段BC 上的动点(与端点B 、C 不重合),过点D 作直线y =-12x +b 交折线OAB 于点E . (1)记△ODE 的面积为S ,求S 与b 的函数关系式;(2)当点E 在线段OA 上时,若矩形OABC 关于直线DE 的对称图形为四边形OA 1B 1C 1,试探究OA 1B 1C 1与矩形OABC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该重叠部分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yxDECOAB【答案】(1)由题意得B (3,1).若直线经过点A (3,0)时,则b =32 若直线经过点B (3,1)时,则b =52若直线经过点C (0,1)时,则b =1.①若直线与折线OAB 的交点在OA 上时,即1<b ≤32,如图1,此时点E (2b ,0). ∴S =12OE·CO=12×2b ×1=b.②若直线与折线OAB 的交点在BA 上时,即32<b <52,如图2, 此时点E (3,32b -),D (2b -2,1). ∴S =S 矩-(S △OCD +S △OAE +S △DBE )= 3-[12(2b -1)×1+12×(5-2b)•(52b -)+12×3(32b -)](2)如图3,设O 1A 1与CB 相交于点M ,C 1B 1与OA 相交于点N ,则矩形O 1A 1B 1C 1与矩形OABC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即为四边形DNEM 的面积.由题意知,DM ∥NE ,DN ∥ME ,∴四边形DNEM 为平行四边形, 根据轴对称知,∠MED =∠NED, 又∠MDE =∠NED , ∴∠MED =∠MDE ,MD =ME , ∴平行四边形DNEM 为菱形.过点D 作DH ⊥OA ,垂足为H ,设菱形DNEM 的边长为a ,由题可知, D (2b-2,1),E (2b ,0), ∴DH=1,HE=2b-(2b-2)=2,∴HN=HE-NE=2-a ,则在Rt △DHM 中,由勾股定理知:222(2)1a a =-+,∴a=5.4.∴S 四边形DNEM =NE ·DH =54. ∴矩形OA 1B 1C 1与矩形OABC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不发生变化,面积始终为54.类型四、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4. 如图所示,以矩形OABC 的顶点O 为原点,O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OC 所在的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 =3,OC =2,点E 是AB 的中点,在OA 上取一点D ,将△BDA 沿BD 翻折,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1)直接写出点E 、F 的坐标;(2)设顶点为F 的抛物线交y 轴正半轴...于点P ,且以点E 、F 、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x 轴、y 轴上是否分别存在点M 、N ,使得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如果存在,求出周长的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FBD=∠ABD ,FB=AB ,可得四边形ABFD 是正方形,则可求点E 、F 的坐标;(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则可用顶点式设抛物线的解析式. 因为以点E 、F 、P 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没有给明顶角的顶点,而顶角和底边都是唯一的,所以要抓住谁是顶角的顶点进行分类,可分别以E 、F 、P 为顶角顶点;(3)求周长的最小值需转化为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求解. 【答案与解析】解:(1)E(3,1);F(1,2);(2)连结EF ,在Rt △EBF 中,∠B=90°,∴EF=5212222=+=+BF EB .设点P 的坐标为(0,n),n >0,∵顶点F(1,2),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2+2,(a ≠0).①如图1,当EF=PF 时,EF 2=PF 2,∴12+(n-2)2=5,解得n 1=0(舍去),n 2=4. ∴P(0,4),∴4=a(0-1)2+2,解得a=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1)2+2.②如图2,当EP=FP 时,EP 2=FP 2, ∴(2-n)2+1=(1-n)2+9,解得n=-25(舍去) ③当EF=EP 时,EP=5<3,这种情况不存在.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抛物线为y=2(x-1)2+2.(3)存在点M 、N ,使得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如图3,作点E 关于x 轴的对称点E′,作点F 关于y 轴的对称点F′,连结E′F′,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M 、N ,则点M 、N 就是所求. 连结NF 、ME.∴E′(3,-1)、F′(-1,2),NF=NF′,ME=ME′. ∴BF′=4,BE′=3. ∴FN+NM+ME=F′N+NM+ME′=F′E′=2243 =5. 又∵EF=5,∴FN+MN+ME+EF=5+5, 此时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值为5+5.【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等腰直角三角形、抛物线解析式的求法、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距离以及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 分类讨论的思想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问题分类、求解,要特别注意分类原则是不重不漏,最简分类常见的依据是:一是依据概念分类,如判断直角三角形时明确哪个角可以是直角,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分清哪两条边是对应边;二是依运动变化的图形中的分界点进行分类,如一个图形在运动过程中,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部分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四边形、五边形等. 几何与函数的综合题是中考常见的压轴题型,解决这类问题主要分为两步:一是利用线段的长确定出几何图形中各点的坐标;二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类型五、几何图形中的探究、归纳、猜想与证明问题5. 如图所示,以等腰三角形AOB 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2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A 1,再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A 1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 1BB 1,……,如此作下去,若OA=OB=1,则第n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S= ________(n 为正整数).B 2B 1A 1B O A【思路点拨】本题要先根据已知的条件求出S 1、S 2的值,然后通过这两个面积的求解过程得出一般性的规律,进而可得出S n 的表达式. 【答案与解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S 1=-11=22; 根据勾股定理,得:AB=2,则S 2=1=20;A 1B=2,则S 3=21,依此类推,发现:n S =n-22.【总结升华】本题要先从简单的例子入手得出一般化的结论,然后根据得出的规律去求特定的值.举一反三: 【变式】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求3+32+33+…+3100的值.解:令S=3+32+33+…+3100(1),将等式两边提示乘以3得到:3S=32+33+34+…+3101(2),(2)-(1)得到:2S=3101-3∴S=1013-3 2∴3+32+33+ (3100)1013-3 2问题:(1)2+22+…+22011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2)求4+12+36+…+4×350的值;(3)如图,在等腰Rt△OAB中,OA=AB=1,以斜边OB为腰作第二个等腰Rt△OBC,再以斜边OC为腰作第三个等腰Rt△OCD,如此下去…一直作图到第8个图形为止.求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所有斜边之和.(直接写出结果).【答案】解:(1)22012-2.(2)令S=4+12+36+…+4×350 ①,将等式两边提示乘以3得到:3S=12+36+108+…+4×351②,②-①得到:2S=4×341-4∴S=2×351-2∴4+12+36+…+4×350=2×351-2.(3)92-2 2-1().。
北师大初中数学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巩固练习(基础)-精选
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巩固训练(基础)【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7•河北一模)如图,点A的坐标为(0,1),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以AB为边作等腰Rt△ABC,使∠BAC=90°,设点B的横坐标为x,设点C的纵坐标为y,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2.如图,在半径为1的⊙O中,直径AB把⊙O分成上、下两个半圆,点C是上半圆上一个动点(C与点A、B不重合),过点C作弦CD⊥AB,垂足为E,∠OCD的平分线交⊙O于点P,设CE=x,AP=y,下列图象中,最能刻画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二、填空题3. 将抛物线y1=2x2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2的图象如图所示,P是抛物线y2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直线x=t平行于y轴,分别与直线y=x、抛物线y2交于点A、B.若△ABP是以点A或点B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满足的条件的t的值,则t=.4. (2017•宝山区一模)如图,D为直角△ABC的斜边AB上一点,DE⊥AB交AC于E,如果△AED沿DE翻折,A恰好与B重合,联结CD交BE于F,如果AC=8,tanA=,那么CF:DF= .三、解答题5.一个形如六边形的点阵.它的中心是一个点(算第一层)、第二层每边有两个点,第三层每边有三个点……依次类推.(1)试写出第n层所对应的点数;(2)试写出n层六边形点阵的总点数;(3)如果一个六边形点阵共有169个点,那么它一共有几层?6.如图,Rt△ABC中,∠B=90°,AC=10cm,BC=6cm,现有两个动点P、Q分别从点A和点B同时出发,其中点P以2cm/s的速度,沿AB向终点B移动;点Q以1cm/s的速度沿BC向终点C移动,其中一点到终点,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连接PQ.设动点运动时间为x秒.(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BQ、PB的长度;(2)当x为何值时,△PBQ为等腰三角形;(3)是否存在x的值,使得四边形APQC的面积等于20cm2?若存在,请求出此时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阅读理解:对于任意正实数a、b,∵2-≥()0,a b∴-+≥∴+≥a ab b a b ab20,2,=只有当时,等号成立。
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巩固练习(提高).doc
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知识讲解(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6•鄂州)如图,O是边长为4cm的正方形ABCD的中心,M是BC的中点,动点P由A开始沿折线A﹣B﹣M方向匀速运动,到M时停止运动,速度为1cm/s.设P点的运动时间为t(s),点P的运动路径与OA、OP所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cm2),则描述面积S(cm2)与时间t(s)的关系的图象可以是()A.B. C.D.2. 如图,夜晚,小亮从点A经过路灯C的正下方沿直线走到点B,他的影长y随他与点A之间的距离x的变化而变化,那么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为()二、填空题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4,10),点C在y轴上,且△ABC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C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4.(2016•梧州)如图,在坐标轴上取点A1(2,0),作x轴的垂线与直线y=2x交于点B1,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1B1A2;又过点A2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2x交于点B2,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2B2A3;…,如此反复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当作到A n(n为正整数)点时,则A n的坐标是.三、解答题5. 如图,在Rt△ABC中,∠C=90°,AC=4cm,BC=5cm,点D在BC上,且CD=3cm,现有两个动点P,Q 分别从点A和点B同时出发,其中点P以1厘米/秒的速度沿AC向终点C运动;点Q以1.25厘米/秒的速度沿BC向终点C运动.过点P作PE∥BC交AD于点E,连接EQ.设动点运动时间为t秒(t>0).(1)连接DP,经过1秒后,四边形EQDP能够成为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2)连接PQ,在运动过程中,不论t取何值时,总有线段PQ与线段AB平行.为什么?(3)当t为何值时,△EDQ为直角三角形.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梯形,OA∥BC,点A的坐标为(6,0),点B的坐标为(3,4),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动点M在OA上运动,从O点出发到A点;动点N在AB上运动,从A 点出发到B点.两个动点同时出发,速度都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即停止,设两个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1)求线段AB的长;当t为何值时,MN∥OC?(2)设△CMN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S是否有最小值?若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7.条件:如下图,A、B是直线l同旁的两个定点.问题: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方法: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接A′B交l于点P,则PA+PB=A′B的值最小(不必证明).模型应用:(1)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为AB的中点,P是AC上一动点.连接BD,由正方形对称性可知,B与D关于直线AC对称.连接ED交AC于P,则PB+PE的最小值是;(2)如图2,⊙O的半径为2,点A、B、C在⊙O上,OA⊥OB,∠AOC=60°,P是OB上一动点,求PA+PC 的最小值;(3)如图3,∠AOB=45°,P是∠AOB内一点,PO=10,Q、R分别是OA、OB上的动点,求△PQR周长的最小值.8.如图,四边形OABC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矩形纸片,O为原点,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OA=15,OC=9,在AB上取一点M,使得△CBM沿CM翻折后,点B落在x轴上,记作N点.(1)求N点、M点的坐标;(2)将抛物线y=x2﹣36向右平移a(0<a<10)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l,l经过点N,求抛物线l 的解析式;(3)①抛物线l的对称轴上存在点P,使得P点到M、N两点的距离之差最大,求P点的坐标;②若点D是线段O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O、C重合),过点D作DE∥OA交CN于E,设CD的长为m,△PDE的面积为S,求S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说明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如图,直线y=kx﹣1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两点,tan∠OCB=.(1)求B点的坐标和k的值;(2)若点A(x,y)是第一象限内的直线y=kx﹣1上的一个动点.当点A运动过程中,试写出△AOB 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3)探索:在(2)的条件下:①当点A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OB的面积是;②在①成立的情况下,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OA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2015•成都)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ax﹣3a(a<0)与x轴交于A,B 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经过点A的直线l:y=kx+b与y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CD=4AC.(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b用含a的式子表示);(2)点E是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若△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求a的值;(3)设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上,以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矩形?若能,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1.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F分别为边AB,AC,BC的中点,M为直线BC上一动点,△DMN为等边三角形(点M的位置改变时,△DMN也随之整体移动).(1)如图①,当点M在点B左侧时,请你判断EN与M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点F是否在直线NE上?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2)如图②,当点M在BC上时,其它条件不变,(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利用图2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若点M在点C右侧时,请你在图③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判断(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分两种情况:①当0≤t<4时,作OG⊥AB于G,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90°,AD=AB=BC=4cm,∵O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AG=BG=OG=AB=2cm,∴S=AP•OG=×t×2=t(cm2),②当t≥4时,作OG⊥AB于G,如图2所示:S=△OAG的面积+梯形OGBP的面积=×2×2+(2+t﹣4)×2=t(cm2);综上所述:面积S(cm2)与时间t(s)的关系的图象是过原点的线段,故选A.2.【答案】A.三、填空题3.【答案】(0,0),(0,10),(0,2),(0,8)4.【答案】(2×3n﹣1,0).【解析】∵点B1、B2、B3、…、B n在直线y=2x的图象上,∴A1B1=4,A2B2=2×(2+4)=12,A3B3=2×(2+4+12)=36,A4B4=2×(2+4+12+36)=108,…,∴A n B n=4×3n﹣1(n为正整数).∵OA n=A n B n,∴点A n的坐标为(2×3n﹣1,0).故答案为:(2×3n﹣1,0).三、解答题5.【答案与解析】解:(1)能,如图1,∵点P以1厘米/秒的速度沿AC向终点C运动,点Q以1.25厘米/秒的速度沿BC向终点C运动,t=1秒,∴AP=1,BQ=1.25,∵AC=4,BC=5,点D在BC上,CD=3,∴PC=AC-AP=4-1=3,QD=BC-BQ-CD=5-1.25-3=0.75,∵PE∥BC,1,,43PE PECD==APAC解得PE=0.75,∵PE∥BC,PE=QD,∴四边形EQDP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2,∵点P以1厘米/秒的速度沿AC向终点C运动,点Q以1.25厘米/秒的速度沿BC向终点C运动,∴PC=AC-AP=4-t ,QC=BC-BQ=5-1.25t ,∴45 1.251,1,4454PC t t CQ t tAC BC --==-==- PC CQAC BC∴=∴PQ ∥AB ;(3)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如图3,当∠EQD=90°时,显然有EQ=PC=4-t , 又∵EQ ∥AC , ∴△EDQ ∽△ADC ∴EQ DQAC DC=, ∵BC=5,CD=3, ∴BD=2,∴DQ=1.25t-2, ∴4 1.252,43t t --= 解得t=2.5(秒);②如图4,当∠QED=90°时,作EM ⊥BC 于M ,CN ⊥AD 于N ,则EM=PC=4-t , 在Rt △ACD 中, ∵AC=4,CD=3, ∴AD=2222435AC CD +=+=, 125AC CD CN AD ∴== ∵∠CDA=∠EDQ ,∠QED=∠C=90°,∴△EDQ ∽△CDA ,1.2525(4),512DQ EQ t t AD CD --==∴ t=3.1(秒).综上所述,当t=2.5秒或t=3.1秒时,△EDQ 为直角三角形.6.【答案与解析】解:(1)过点B作BD⊥OA于点D,则四边形CODB是矩形,BD=CO=4,OD=CB=3,DA=3在Rt△ABD中,.当时,,,.∵,,∴,即(秒).(2)过点作轴于点,交的延长线于点,∵,∴,.即,.,.,∴.即().由,得.当时,S有最小值,且.7.【答案与解析】解:(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垂直平分BD,∴PB=PD,由题意易得:PB+PE=PD+PE=DE,在△AD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DE=;(2)作A关于OB的对称点A′,连接A′C,交OB于P,PA+PC的最小值即为A′C的长,∵∠AOC=60°∴∠A′OC=120°作OD⊥A′C于D,则∠A′OD=60°∵OA′=OA=2∴A′D=∴;(3)分别作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M、N,连接OM、ON、MN,MN交OA、OB于点Q、R,连接PR、PQ,此时△PQR周长的最小值等于MN.由轴对称性质可得,OM=ON=OP=10,∠MOA=∠POA,∠NOB=∠POB,∴∠MON=2∠AOB=2×45°=90°,在Rt△MON中,MN===10.即△PQR周长的最小值等于10.8.【答案与解析】解:(1)∵CN=CB=15,OC=9,∴ON==12,∴N(12,0);又∵AN=OA﹣ON=15﹣12=3,设AM=x∴32+x2=(9﹣x)2,∴x=4,M(15,4);(2)解法一:设抛物线l为y=(x﹣a)2﹣36则(12﹣a)2=36∴a1=6或a2=18(舍去)∴抛物线l:y=(x﹣6)2﹣36解法二:∵x2﹣36=0,∴x1=﹣6,x2=6;∴y=x2﹣36与x轴的交点为(﹣6,0)或(6,0)由题意知,交点(6,0)向右平移6个单位到N点,所以y=x2﹣36向右平移6个单位得到抛物线l:y=(x﹣6)2﹣36;(3)①由“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知:P点是直线MN与对称轴x=6的交点,设直线MN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y=x﹣16,∴P(6,﹣8);②∵DE∥OA,∴△CDE∽△CON,∴4,9123m DEDE m ==;∴S=∵a=﹣<0,开口向下,又m=﹣∴S有最大值,且S最大=﹣.9.【答案与解析】解:(1)∵y=kx﹣1与y轴相交于点C,∴OC=1;∵tan∠OCB=,∴OB=;∴B点坐标为:;把B点坐标为:代入y=kx﹣1得:k=2;(2)∵S=,y=kx﹣1,∴S=×|2x﹣1|;∴S=|x﹣|;(3)①当S=时,x﹣=,∴x=1,y=2x﹣1=1;∴A点坐标为(1,1)时,△AOB的面积为;②存在.满足条件的所有P点坐标为:P1(1,0),P2(2,0),P3(,0),P4(,0).10.【答案与解析】解:(1)令y=0,则ax2﹣2ax﹣3a=0,解得x1=﹣1,x2=3∵点A在点B的左侧,∴A(﹣1,0),如图1,作DF⊥x轴于F,∴DF∥OC,∴=,∵CD=4AC,∴==4,∵OA=1,∴OF=4,∴D点的横坐标为4,代入y=ax2﹣2ax﹣3a得,y=5a,∴D(4,5a),把A、D坐标代入y=kx+b得,解得,∴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y=ax+a.(2)设点E(m,a(m+1)(m﹣3)),y AE=k1x+b1,则,解得:,∴y AE=a(m﹣3)x+a(m﹣3),∴S△ACE=(m+1)[a(m﹣3)﹣a]=(m﹣)2﹣a,∴有最大值﹣a=,∴a=﹣;(3)令ax2﹣2ax﹣3a=ax+a,即ax2﹣3ax﹣4a=0,解得x1=﹣1,x2=4,∴D(4,5a),∵y=ax2﹣2ax﹣3a,∴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设P1(1,m),①若AD是矩形的一条边,由AQ∥DP知x D﹣x P=x A﹣x Q,可知Q点横坐标为﹣4,将x=﹣4带入抛物线方程得Q(﹣4,21a),m=y D+y Q=21a+5a=26a,则P(1,26a),∵四边形ADPQ为矩形,∴∠ADP=90°,∴AD2+PD2=AP2,∵AD2=[4﹣(﹣1)]2+(5a)2=52+(5a)2,PD2=[4﹣(﹣1)]2+(5a)2=52+(5a)2,∴[4﹣(﹣1)]2+(5a)2+(1﹣4)2+(26a﹣5a)2=(﹣1﹣1)2+(26a)2,即a2=,∵a<0,∴a=﹣,∴P1(1,﹣).②若AD是矩形的一条对角线,则线段AD的中点坐标为(,),Q(2,﹣3a),m=5a﹣(﹣3a)=8a,则P(1,8a),∵四边形ADPQ 为矩形,∴∠APD=90°,∴AP 2+PD 2=AD 2,∵AP 2=[1﹣(﹣1)]2+(8a )2=22+(8a )2,PD 2=(4﹣1)2+(8a ﹣5a )2=32+(3a )2,AD 2=[4﹣(﹣1)]2+(5a )2=52+(5a )2,∴22+(8a )2+32+(3a )2=52+(5a )2,解得a 2=,∵a <0,∴a=﹣,∴P 2(1,﹣4).综上可得,P 点的坐标为P 1(1,﹣4),P 2(1,﹣). 11.【答案与解析】解:(1)判断:EN 与MF 相等 (或EN=MF ),点F 在直线NE 上.(2)成立.证明:连结DE ,DF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AC=BC.又∵D,E ,F 是三边的中点,∴DE,DF ,EF 为三角形的中位线.∴DE=DF=EF,∠FDE=60°. 又∠MDF+∠FDN=60°, ∠NDE+∠FDN=60°,∴∠MDF=∠NDE.在△DMF 和△DNE 中,DF=DE ,DM=DN , ∠MDF=∠NDE, ∴△DMF≌△DNE.∴MF=NE.(3)画出图形(连出线段NE ),MF 与EN 相等的结论仍然成立(或MF=NE 成立).NEF D B C A M。
北师大初中数学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巩固练习(提高).doc
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知识讲解(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6•鄂州)如图,O是边长为4cm的正方形ABCD的中心,M是BC的中点,动点P由A开始沿折线A﹣B﹣M方向匀速运动,到M时停止运动,速度为1cm/s.设P点的运动时间为t(s),点P的运动路径与OA、OP所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cm2),则描述面积S(cm2)与时间t(s)的关系的图象可以是()A.B.C.D.2. 如图,夜晚,小亮从点A经过路灯C的正下方沿直线走到点B,他的影长y随他与点A之间的距离x的变化而变化,那么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为()二、填空题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4,10),点C在y轴上,且△ABC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C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4.(2016•梧州)如图,在坐标轴上取点A1(2,0),作x轴的垂线与直线y=2x交于点B1,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1B1A2;又过点A2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2x交于点B2,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2B2A3;…,如此反复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当作到A n(n为正整数)点时,则A n的坐标是.三、解答题5. 如图,在Rt△ABC中,∠C=90°,AC=4cm,BC=5cm,点D在BC上,且CD=3cm,现有两个动点P,Q 分别从点A和点B同时出发,其中点P以1厘米/秒的速度沿AC向终点C运动;点Q以1.25厘米/秒的速度沿BC向终点C运动.过点P作PE∥BC交AD于点E,连接EQ.设动点运动时间为t秒(t>0).(1)连接DP,经过1秒后,四边形EQDP能够成为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2)连接PQ,在运动过程中,不论t取何值时,总有线段PQ与线段AB平行.为什么?(3)当t为何值时,△EDQ为直角三角形.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梯形,OA∥BC,点A的坐标为(6,0),点B的坐标为(3,4),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动点M在OA上运动,从O点出发到A点;动点N在AB上运动,从A点出发到B点.两个动点同时出发,速度都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即停止,设两个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1)求线段AB的长;当t为何值时,MN∥OC?(2)设△CMN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S是否有最小值?若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7.条件:如下图,A、B是直线l同旁的两个定点.问题: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方法: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接A′B交l于点P,则PA+PB=A′B的值最小(不必证明).模型应用:(1)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为AB的中点,P是AC上一动点.连接BD,由正方形对称性可知,B与D关于直线AC对称.连接ED交AC于P,则PB+PE的最小值是;(2)如图2,⊙O的半径为2,点A、B、C在⊙O上,OA⊥OB,∠AOC=60°,P是OB上一动点,求PA+PC 的最小值;(3)如图3,∠AOB=45°,P是∠AOB内一点,PO=10,Q、R分别是OA、OB上的动点,求△PQR周长的最小值.8.如图,四边形OABC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矩形纸片,O为原点,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OA=15,OC=9,在AB上取一点M,使得△CBM沿CM翻折后,点B落在x轴上,记作N点.(1)求N点、M点的坐标;(2)将抛物线y=x2﹣36向右平移a(0<a<10)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l,l经过点N,求抛物线l 的解析式;(3)①抛物线l的对称轴上存在点P,使得P点到M、N两点的距离之差最大,求P点的坐标;②若点D是线段O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O、C重合),过点D作DE∥OA交CN于E,设CD的长为m,△PDE的面积为S,求S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说明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如图,直线y=kx﹣1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两点,tan∠OCB=.(1)求B点的坐标和k的值;(2)若点A(x,y)是第一象限内的直线y=kx﹣1上的一个动点.当点A运动过程中,试写出△AOB 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3)探索:在(2)的条件下:①当点A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OB的面积是;②在①成立的情况下,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OA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2015•成都)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ax﹣3a(a<0)与x轴交于A,B 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经过点A的直线l:y=kx+b与y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CD=4AC.(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b用含a的式子表示);(2)点E是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若△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求a的值;(3)设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上,以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矩形?若能,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1.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F分别为边AB,AC,BC的中点,M为直线BC上一动点,△DMN为等边三角形(点M的位置改变时,△DMN也随之整体移动).(1)如图①,当点M在点B左侧时,请你判断EN与M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点F是否在直线NE上?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2)如图②,当点M在BC上时,其它条件不变,(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利用图2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若点M在点C右侧时,请你在图③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判断(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分两种情况:①当0≤t<4时,作OG⊥AB于G,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90°,AD=AB=BC=4cm,∵O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AG=BG=OG=AB=2cm,∴S=AP•OG=×t×2=t(cm2),②当t≥4时,作OG⊥AB于G,如图2所示:S=△OAG的面积+梯形OGBP的面积=×2×2+(2+t﹣4)×2=t(cm2);综上所述:面积S(cm2)与时间t(s)的关系的图象是过原点的线段,故选A.2.【答案】A.三、填空题3.【答案】(0,0),(0,10),(0,2),(0,8)4.【答案】(2×3n﹣1,0).【解析】∵点B1、B2、B3、…、B n在直线y=2x的图象上,∴A1B1=4,A2B2=2×(2+4)=12,A3B3=2×(2+4+12)=36,A4B4=2×(2+4+12+36)=108,…,∴A n B n=4×3n﹣1(n为正整数).∵OA n=A n B n,∴点A n的坐标为(2×3n﹣1,0).故答案为:(2×3n﹣1,0).三、解答题5.【答案与解析】解:(1)能,如图1,∵点P以1厘米/秒的速度沿AC向终点C运动,点Q以1.25厘米/秒的速度沿BC向终点C运动,t=1秒,∴AP=1,BQ=1.25,∵AC=4,BC=5,点D在BC上,CD=3,∴PC=AC-AP=4-1=3,QD=BC-BQ-CD=5-1.25-3=0.75,∵PE∥BC,1,,PE PE==AP∴PQ∥AB;(3)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如图3,当∠EQD=90°时,显然有EQ=PC=4-t,又∵EQ∥AC,∴△EDQ∽△ADC∴EQ DQ AC DC=,∵BC=5,CD=3,∴BD=2,∴DQ=1.25t-2,∴4 1.252,t t--=125AC CDAD=EDQ,∠QED=CDA,综上所述,当t=2.5秒或t=3.1OD=CB=3,DA=3在Rt△ABD中,.当时,,,.∵,,∴,即(秒)(2)过点作轴于点,交的延长线于点,∵,∴,.即,.,.,∴.即().由,得.当时,S有最小值,且.7.【答案与解析】解:(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垂直平分BD,∴PB=PD,由题意易得:PB+PE=PD+PE=DE,在△AD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DE=;(2)作A关于OB的对称点A′,连接A′C,交OB于P,PA+PC的最小值即为A′C的长,∵∠AOC=60°∴∠A′OC=120°作OD⊥A′C于D,则∠A′OD=60°∵OA′=OA=2∴A′D=∴;(3)分别作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M、N,连接OM、ON、MN,MN交OA、OB于点Q、R,连接PR、PQ,此时△PQR周长的最小值等于MN.由轴对称性质可得,OM=ON=OP=10,∠MOA=∠POA,∠NOB=∠POB,∴∠MON=2∠AOB=2×45°=90°,在Rt△MON中,MN===10.即△PQR周长的最小值等于10.8.【答案与解析】解:(1)∵CN=CB=15,OC=9,∴ON==12,∴N(12,0);又∵AN=OA﹣ON=15﹣12=3,设AM=x∴32+x2=(9﹣x)2,∴x=4,M(15,4);(2)解法一:设抛物线l为y=(x﹣a)2﹣36则(12﹣a)2=36∴a1=6或a2=18(舍去)∴抛物线l:y=(x﹣6)2﹣36解法二:∵x2﹣36=0,∴x1=﹣6,x2=6;∴y=x2﹣36与x轴的交点为(﹣6,0)或(6,0)由题意知,交点(6,0)向右平移6个单位到N点,所以y=x2﹣36向右平移6个单位得到抛物线l:y=(x﹣6)2﹣36;(3)①由“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知:P点是直线MN与对称轴x=6的交点,设直线MN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y=x﹣16,∴P(6,﹣8);②∵DE∥OA,∴△CDE∽△CON,∴4,9123m DEDE m ==;∴S=∵a=﹣<0,开口向下,又m=﹣∴S有最大值,且S最大=﹣.9.【答案与解析】解:(1)∵y=kx﹣1与y轴相交于点C,∴OC=1;∵tan∠OCB=,∴OB=;∴B点坐标为:;把B点坐标为:代入y=kx﹣1得:k=2;(2)∵S=,y=kx﹣1,∴S=×|2x﹣1|;∴S=|x﹣|;(3)①当S=时,x﹣=,∴x=1,y=2x﹣1=1;∴A点坐标为(1,1)时,△AOB的面积为;②存在.满足条件的所有P点坐标为:P1(1,0),P2(2,0),P3(,0),P4(,0).10.【答案与解析】解:(1)令y=0,则ax2﹣2ax﹣3a=0,解得x1=﹣1,x2=3∵点A在点B的左侧,∴A(﹣1,0),如图1,作DF⊥x轴于F,∴DF∥OC,∴=,∵CD=4AC,∴==4,∵OA=1,∴OF=4,∴D点的横坐标为4,代入y=ax2﹣2ax﹣3a得,y=5a,∴D(4,5a),把A、D坐标代入y=kx+b得,解得,∴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y=ax+a.(2)设点E(m,a(m+1)(m﹣3)),y AE=k1x+b1,则,解得:,∴y AE=a(m﹣3)x+a(m﹣3),∴S△ACE =(m+1)[a(m﹣3)﹣a]=(m ﹣)2﹣a,∴有最大值﹣a=,∴a=﹣;(3)令ax2﹣2ax﹣3a=ax+a,即ax2﹣3ax﹣4a=0,解得x1=﹣1,x2=4,∴D(4,5a),∵y=ax2﹣2ax﹣3a,∴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设P1(1,m),①若AD是矩形的一条边,由AQ∥DP知x D﹣x P=x A﹣x Q,可知Q点横坐标为﹣4,将x=﹣4带入抛物线方程得Q(﹣4,21a),m=y D+y Q=21a+5a=26a,则P(1,26a),∵四边形ADPQ为矩形,∴∠ADP=90°,∴AD2+PD2=AP2,∵AD2=[4﹣(﹣1)]2+(5a)2=52+(5a)2,PD2=[4﹣(﹣1)]2+(5a)2=52+(5a)2,∴[4﹣(﹣1)]2+(5a)2+(1﹣4)2+(26a﹣5a)2=(﹣1﹣1)2+(26a)2,即a2=,∵a<0,∴a=﹣,∴P1(1,﹣).②若AD是矩形的一条对角线,则线段AD 的中点坐标为(,),Q(2,﹣3a),11m=5a﹣(﹣3a)=8a,则P(1,8a),∵四边形ADPQ为矩形,∴∠APD=90°,∴AP2+PD2=AD2,∵AP2=[1﹣(﹣1)]2+(8a)2=22+(8a)2,PD2=(4﹣1)2+(8a﹣5a)2=32+(3a)2,AD2=[4﹣(﹣1)]2+(5a)2=52+(5a)2,∴22+(8a)2+32+(3a)2=52+(5a)2,解得a2=,∵a<0,∴a=﹣,∴P2(1,﹣4).综上可得,P点的坐标为P1(1,﹣4),P2(1,﹣).11.【答案与解析】解:(1)判断:EN与MF相等(或EN=MF),点F在直线NE上.(2)成立.证明:连结DE,DF.∵△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C.又∵D,E,F是三边的中点,∴DE,DF,EF为三角形的中位线.∴DE=DF=EF,∠FDE=60°.又∠MDF+∠FDN=60°,∠NDE+∠FDN=60°,∴∠MDF=∠NDE.在△DMF和△DNE中,DF=DE,DM=DN,∠MDF=∠NDE,∴△DMF≌△DNE.∴MF=NE.(3)画出图形(连出线段NE),MF与EN相等的结论仍然成立(或MF=NE成立).F B M12。
北师大初中数学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巩固练习(基础)(推荐)
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巩固训练(基础)【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7•河北一模)如图,点A的坐标为(0,1),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以AB为边作等腰Rt△ABC,使∠BAC=90°,设点B的横坐标为x,设点C的纵坐标为y,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2.如图,在半径为1的⊙O中,直径AB把⊙O分成上、下两个半圆,点C是上半圆上一个动点(C与点A、B不重合),过点C作弦CD⊥AB,垂足为E,∠OCD的平分线交⊙O于点P,设CE=x,AP=y,下列图象中,最能刻画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二、填空题3. 将抛物线y1=2x2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2的图象如图所示,P是抛物线y2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直线x=t平行于y轴,分别与直线y=x、抛物线y2交于点A、B.若△ABP是以点A或点B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满足的条件的t的值,则t=.4. (2017•宝山区一模)如图,D为直角△ABC的斜边AB上一点,DE⊥AB交AC于E,如果△AED沿DE 翻折,A恰好与B重合,联结CD交BE于F,如果AC=8,tanA=,那么CF:DF= .三、解答题5.一个形如六边形的点阵.它的中心是一个点(算第一层)、第二层每边有两个点,第三层每边有三个点……依次类推.(1)试写出第n层所对应的点数;(2)试写出n层六边形点阵的总点数;(3)如果一个六边形点阵共有169个点,那么它一共有几层?6.如图,Rt△ABC中,∠B=90°,AC=10cm,BC=6cm,现有两个动点P、Q分别从点A和点B同时出发,其中点P以2cm/s的速度,沿AB向终点B移动;点Q以1cm/s的速度沿BC向终点C移动,其中一点到终点,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连接PQ.设动点运动时间为x秒.(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BQ、PB的长度;(2)当x为何值时,△PBQ为等腰三角形;(3)是否存在x的值,使得四边形APQC的面积等于20cm2?若存在,请求出此时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阅读理解:对于任意正实数a 、b ,∵2()0,a b -≥20,2,a ab b a b ab ∴-+≥∴+≥a b =只有当时,等号成立。
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巩固练习(提高)
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知识解说(提升)【稳固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正方形 ABCD的边长为 2, 将长为 2 的线段 QF的两头放在正方形相邻的两边上同时滑动.假如点 Q从点A 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滑动到点 A 为止,同时点 F 从点B 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滑动到点 B 为止,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线段QF的中点M所经过的路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A. 2B. 4-C.D.2.如图,夜晚,小亮从点x 的变化而变化,那么表示A 经过路灯 C 的正下方沿直线走到点y 与 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大概为(B,他的影长)y 随他与点 A 之间的距离二、填空题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的坐标为 (4 ,0) ,点 B 的坐标为 (4 , 10) ,点 C 在 y 轴上,且△ ABC是直角三角形,则知足条件的C点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4. 如图,(n+1)个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有一条边在同向来线上,设△B2D1C1的面积为S1,△ B3D2C2的面积为S2,,△ B n+1D n C n的面积为S n,则 S2=______________; S n=__________________( 用含的式子表示).三、解答题5. 如图,在 Rt △ ABC中,∠ C=90°, AC=4cm, BC=5cm,点 D 在 BC 上,且 CD=3cm,现有两个动点 P, Q 分别从点 A 和点 B 同时出发,此中点 P 以 1 厘米 / 秒的速度沿 AC向终点 C 运动;点 Q以 1.25 厘米 / 秒的速度沿BC向终点 C 运动.过点 P 作 PE∥ BC交 AD于点 E,连结 EQ.设动点运动时间为 t 秒( t > 0).(1)连结 DP,经过 1 秒后,四边形 EQDP可以成为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原因;(2)连结 PQ,在运动过程中,无论 t 取何值时,总有线段 PQ与线段 AB平行.为何?(3)当 t 为何值时,△ EDQ为直角三角形.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梯形, OA∥ BC,点 A 的坐标为( 6, 0),点 B 的坐标为( 3,4),点 C 在 y 轴的正半轴上.动点M在 OA上运动,从O点出发到 A 点;动点 N 在 AB上运动,从A 点出发到 B 点.两个动点同时出发,速度都是每秒 1 个单位长度,当此中一个点抵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即停止,设两个点的运动时间为t (秒).( 1)求线段AB的长;当t 为何值时, MN∥ OC?( 2)设△ CMN的面积为 S,求 S 与 t 之间的函数分析式,并指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S 能否有最小值?如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7.条件:以下列图, A、 B 是直线l同旁的两个定点.问题:在直线l 上确立一点P,使 PA+PB的值最小.方法:作点 A 对于直线l 的对称点A′,连结A′B交 l 于点P,则PA+PB=A′B的值最小(不用证明).模型应用:( 1)如图 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2,E 为 AB 的中点, P 是 AC上一动点.连结BD,由正方形对称性可知, B与 D 对于直线AC对称.连结ED交 AC于 P,则 PB+PE的最小值是;( 2)如图 2,⊙O的半径为2,点 A、B、C 在⊙O上,OA⊥OB,∠AOC=60°, P 是 OB上一动点,求 PA+PC 的最小值;(3)如图 3,∠ AOB=45°, P 是∠ AOB内一点, PO=10, Q、R 分别是 OA、 OB上的动点,求△ PQR 周长的最小值.8. 如图,四边形 OABC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矩形纸片,O为原点,点 A 在 x 轴上,点 C 在 y 轴上,OA=15, OC=9,在 AB 上取一点 M,使得△ CBM沿 CM翻折后,点 B 落在 x 轴上,记作N 点.( 1)求 N 点、 M点的坐标;2的分析式;(3)①抛物线l的对称轴上存在点 P,使得 P 点到 M、 N 两点的距离之差最大,求 P 点的坐标;②若点 D是线段 O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 O、C 重合),过点 D 作 DE∥OA 交 CN于 E,设 CD的长为 m,△PDE的面积为 S,求 S 与 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说明 S 能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恳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原因.9.如图,直线 y=kx ﹣ 1 与 x 轴、 y 轴分别交于 B、 C两点, tan ∠OCB= .( 1)求 B 点的坐标和k 的值;( 2)若点 A( x, y)是第一象限内的直线y=kx ﹣ 1 上的一个动点.当点 A 运动过程中,试写出△AOB 的面积 S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3)探究:在(2)的条件下:①当点 A 运动到什么地点时,△AOB的面积是;②在①建立的状况下,x 轴上能否存在一点P,使△ POA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知足条件的全部 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原因.10.如图,已知抛物线 y=ax 2+bx+3 经过点 B( -1 , 0)、 C( 3, 0),交 y 轴于点 A,将线段 OB绕点 O顺时针旋转 90°,点 B 的对应点为点 M,过点 A 的直线与 x 轴交于点 D( 4, 0).直角梯形 EFGH的上底 EF 与线段 CD重合,∠ FEH=90°, EF∥HG, EF=EH=1.直角梯形 EFGH从点 D 开始,沿射线 DA方向匀速运动,运动的速度为 1 个长度单位 / 秒,在运动过程中腰 FG与直线 AD一直重合,设运动时间为 t 秒.(1)求此抛物线的分析式;(2)当 t 为何值时,以 M、O、 H、 E 为极点的四边形是特别的平行四边形;(3)作点 A 对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A′,直线 HG与对称轴交于点 K,当 t 为何值时,以 A、A′、G、 K 为极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切合条件的t 值.11.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 ABC中,点 D,E,F 分别为边 AB,AC,BC的中点, M为直线 BC上一动点,△DMN为等边三角形(点 M的地点改变时,△ DMN也随之整体挪动).( 1)如图①,当点 M在点 B 左边时,请你判断 EN与 MF有如何的数目关系?点 F 能否在直线NE上?请直接写出结论,不用证明或说明原因;(2)如图②,当点 M在 BC上时,其余条件不变,( 1)的结论中 EN与 MF的数目关系能否仍旧建立?若建立,请利用图 2 证明;若不建立,请说明原因;( 3)若点 M在点 C 右边时,请你在图③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判断(1)的结论中EN与 MF的数目关系能否仍旧建立?若建立,请直接写出结论,不用证明或说明原因.【答案与分析】一、选择题1.【答案】 B.2.【答案】 A.三、填空题3.【答案】(0, 0),(0, 10),(0, 2),(0, 8)4.【答案】;;【分析】因为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且各边长为2,过各三角形的极点B1、 B2、B3向对边作垂线,垂足为 M1、M2、M3,∵△ AB1C1是等边三角形,∴AD1=AC1?sin60 °=2×=,∵△B1C1B2 也是等边三角形,∴C1B1 是∠AC1B2 的角均分线,∴AD1=B2D1=,故 S1 =S△B2C1A﹣ S△AC1D1= ×2×﹣×2×= ;S2=S△B3C2A﹣ S△AC2D2=×4×﹣×4×=;作 AB∥B1C1,使 AB=AB1,连结 BB1,则 B2, B3, B n在一条直线上.∵B n C n∥AB,∴==,∴B n D n=?AD=,则 D n C n=2﹣ B n D n=2﹣=.△B n C n B n+1 是边长是 2 的等边三角形,因此面积是:.△B n+1D n C n 面积为S n=?=?=.即第 n 个图形的面积S n=.三、解答题5.【答案与分析】解:( 1)能,如图1,∵点 P 以 1 厘米 / 秒的速度沿 AC向终点 C运动,点 Q以 1.25 厘米 / 秒的速度沿BC 向终点 C运动, t=1 秒,∴AP=1, BQ=1.25,∵AC=4, BC=5,点 D在 BC上, CD=3,∴PC=AC-AP=4-1=3,QD=BC-BQ-CD=5-1.25-3=0.75 ,A PPE ,1PE ,∵ PE∥ BC,A C CD 43解得 PE=0.75,∵PE∥ BC,PE=QD,∴四边形 EQDP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 2,∵点 P 以 1 厘米 / 秒的速度沿 AC向终点 C运动,点 Q以 1.25 厘米 / 秒的速度沿 BC向终点C 运动,∴PC=AC-AP=4-t, QC=BC-BQ=5-1.25t,∴ PC 4 t1 t , CQ 5 1.25t 1 t ,AC4 4 BC54PC CQAC BC∴PQ∥ AB;( 3)分两种状况议论:①如图 3,当∠ EQD=90°时,明显有EQ=PC=4-t,又∵ EQ∥ AC,∴△ EDQ∽△ ADC∴EQ DQ,AC DC∵BC=5, CD=3,∴ BD=2,∴ DQ=1.25t-2 ,∴4t 1.25t2, 43解得 t=2.5 (秒);②如图 4,当∠ QED=90°时,作EM⊥ BC于M, CN⊥ AD于N,则EM=PC=4-t,在 Rt △ ACD中,∵AC=4,CD=3,∴AD=AC2CD 242325,AC CD12CNAD5∵∠ CDA=∠EDQ,∠ QED=∠C=90°,∴△ EDQ∽△ CDA,DQ EQ ,1.25t25(4t )AD CD512∴t=3.1(秒).综上所述,当t=2.5秒或t=3.1秒时,△EDQ为直角三角形.6.【答案与分析】解:(1)过点B 作BD⊥OA于点D,则四边形 CODB是矩形,BD=CO=4,OD=CB=3,DA=3在 Rt △ ABD中,.当时,,,.∵,,∴,即(秒).( 2)过点作轴于点,交的延伸线于点,∵,∴,.即,.,.,∴.即().由,得.当时, S 有最小值,且.7.【答案与分析】解:( 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 垂直均分BD,∴P B=PD,由题意易得:PB+PE=PD+PE=DE,在△ ADE 中,依据勾股定理得,DE=;( 2)作 A 对于 OB的对称点 A′,连结A′C,交 OB于 P,PA+PC的最小值即为 A′C的长,∵∠ AOC=60°∴∠ A′OC=120°作 OD⊥A′C于 D,则∠ A′OD=60°∵OA′=OA=2∴A′D=∴;( 3)分别作点P 对于 OA、 OB的对称点 M、 N,连结 OM、 ON、MN, MN交 OA、 OB于点 Q、 R,连结PR、PQ,此时△ PQR周长的最小值等于 MN.由轴对称性质可得,OM=ON=OP=10,∠ MOA=∠POA,∠ NOB=∠POB,∴∠ MON=2∠AOB=2×45°=90°,在 Rt△MON中, MN===10.即△ PQR周长的最小值等于10.8.【答案与分析】解:( 1)∵ CN=CB=15, OC=9,∴ON==12,∴ N ( 12, 0);又∵ AN=OA ﹣ ON=15﹣12=3, 设 AM=x222∴3+x =( 9﹣x ) ,∴ x=4, M ( 15, 4);2( 2)解法一:设抛物线l 为 y=( x ﹣ a ) ﹣ 362则( 12﹣ a ) =36∴a 1=6 或 a 2=18(舍去)2∴抛物线 l : y=( x ﹣ 6) ﹣ 362∵x﹣ 36=0, ∴x 1=﹣ 6,x 2=6;∴ y =x 2﹣ 36 与 x 轴的交点为(﹣ 6, 0)或( 6, 0)由题意知,交点( 6, 0)向右平移 6 个单位到 N 点,因此 y=x 2﹣36 向右平移 6 个单位获得抛物线 l : y=( x ﹣ 6) 2﹣ 36;( 3)①由“三角形随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知: P 点是直线 MN 与对称轴设直线 MN 的分析式为 y=kx+b ,x=6 的交点,则,解得,∴ y = x ﹣ 16,∴P ( 6,﹣ 8); ②∵ DE ∥OA ,∴△ CDE ∽△ CON , ∴mDE,DE4m ;9 123∴S=∵a=﹣ < 0,张口向下,又 m=﹣∴S 有最大值,且 S 最大=﹣ .9.【答案与分析】解:(1)∵ y=kx﹣1与y轴订交于点C,∴O C=1;∵tan ∠OCB=,∴ OB=;∴B点坐标为:;把 B 点坐标为:代入y=kx ﹣ 1 得: k=2;( 2)∵ S=, y=kx ﹣ 1,∴S=×|2x ﹣1| ;∴ S=| x﹣| ;(3)①当 S= 时, x﹣ = ,∴ x=1, y=2x﹣ 1=1;∴A点坐标为( 1, 1)时,△ AOB的面积为;②存在.知足条件的全部P 点坐标为: P1( 1, 0), P2( 2, 0), P3(, 0),P4(, 0).10.【答案与分析】解:( 1)∵抛物线 y=ax 2+bx+3 经过点 B(﹣ 1, 0)、 C( 3,0),∴,解得a=﹣ 1, b=2,∴抛物线的分析式为:y=﹣ x2+2x+3.( 2)在直角梯形EFGH运动的过程中:①四边形MOHE组成矩形的情况,如图 1 所示:此时边 GH落在 x 轴上时,点G与点 D重合.MOHE组成矩形.此时直角梯形EFGH 由题意可知, EH,MO均与 x 轴垂直,且 EH=MO=1,则此时四边形平移的距离即为线段DF 的长度.过点 F 作 FN⊥x轴于点 N,则有 FN=EH=1,FN∥y轴,∴,即,解得DN=.在 Rt△DFN中,由勾股定理得:DF===,∴ t=;②四边形MOHE组成正方形的情况.由图 1 可知, OH=OD﹣ DN﹣HN=4﹣﹣1=,即OH≠MO,因此此种情况不存在;③四边形MOHE组成菱形的情况,如图 2 所示:过点 F 作 FN⊥x轴于点 N,交 GH于点 T,过点 H作 HR⊥x轴于点 R.易知 FN∥y轴, RN=EF=FT=1,HR=TN.设 HR=x,则 FN=FT+TN=FT+HR=1+x;∵FN∥y轴,∴,即,解得DN=( 1+x).∴OR=OD﹣RN﹣ DN=4﹣ 1﹣(1+x)﹣x.=若四边形MOHE组成菱形,则OH=EH=1,222在 Rt△ORH中,由勾股定理得:OR+HR=OH,222即:(﹣x) +x =1 ,解得 x=,∴FN=1+x= , DN= ( 1+x) =.在 Rt△DFN中,由勾股定理得:DF===3.因而可知,四边形MOHE组成菱形的情况存在,此时直角梯形EFGH平移的距离即为线段DF的长度,∴t=3 .综上所述,当t= s 时,四边形MOHE组成矩形;当 t=3s 时,四边形MOHE组成菱形.( 3)当t=s 或t=s 时,以A、A′、 G、 K为极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简答以下:(注:此题并没有要求写出解题过程,以下仅作参照)GK=AA′=2.由题意可知, AA′=2.以 A、A′、 G、K 为极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GK∥AA′,且①当直角梯形位于△ OAD 内部时,如图 3 所示:过点 H 作 HS⊥y轴于点 S,由对称轴为x=1 可得 KS=1,∴ SG=KS+GK=3.由 SG∥x轴,得,求得AS=,∴ OS=OA﹣AS=,∴F N=FT+TN=FT+OS=,易知 DN= FN= ,在 Rt△FND中,由勾股定理求得 DF= ;②当直角梯形位于△OAD外面时,如图 4 所示:设 GK与 y 轴交于点 S,则 GS=SK=1, AS= , OS=OA+AS= .过点 F 作 FN⊥x轴,交 GH于点 T,则 FN=FT+NT=FT+OS= .在 Rt△FGT中, FT=1,则 TG= , FG= .由 TG∥x轴,∴,解得DF=.因为在以上两种情况中,直角梯形EFGH平移的距离均为线段DF的长度,则综上所述,当t=s 或t=s 时,以 A、A′、 G、 K 为极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11.【答案与分析】解:(1)判断: EN与 MF相等(或EN=MF),点F在直线NE上.(2)建立.证明:连结 DE, DF.∵△ ABC 是等边三角形,∴AB=AC=BC.又∵ D, E,F 是三边的中点,∴DE, DF,EF 为三角形的中位线.∴ DE=DF=EF,∠ FDE=60°.又∠ MDF+∠FDN=60°,∠NDE+∠FDN=60°,∴∠ MDF=∠NDE.在△ DMF和△ DNE中, DF=DE, DM=DN,∠MDF=∠NDE,∴△ DMF≌△ DNE.∴MF=NE.( 3)画出图形(连出线段NE),MF与 EN相等的结论仍旧建立(或MF=NE建立).NCD EAF B M。
中考数学2轮专题解读与强化训练 专题10 代数几何综合问题(含解析)
【2019赢在中考】数学二轮专题解读与强化训练专题10 代几综合问题代几综合题是指以几何元素为背景构造未知量或以代数整数为背景形成几何关系的综合题。
涉及知识与园、方程,函数与三角形、四边形等相关知识为主,在方法上把解直角三角形、图形的变换、相似等与代数计算融为一起;在能力考查上体现方程与函数思想、转换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代几综合题是中考压轴题。
常见类型有:(1)以函数为母图,结合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知识(2)以三角形、四边形为母图,结合函数(3)函数与圆的综合题当函数与几何图形相结合时,关键是要做好点的坐标与线段长短的相互转换,同时要考虑分类讨论。
特别注意分类的原则是不重不漏、最简。
考向一以二次函数为母图,结合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知识例1.(2018年湖南省常德)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O(0,0).A(8,4),与x轴交于另一点B,且对称轴是直线x=3.(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M是OB上的一点,作MN∥AB交OA于N,当△ANM面积最大时,求M的坐标;(3)P是x轴上的点,过P作PQ⊥x轴与抛物线交于Q.过A作AC⊥x轴于C,当以O,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O,A,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时,求P点的坐标.【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思路点拨】(1)先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确定B(6,0),然后设交点式求抛物线解析式;(2)设M(t,0),先其求出直线OA的解析式为y=x,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12,直线MN的解析式为y=2x﹣2t,再通过解方程组得N(t,t),接着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利用S△AMN=S△AOM﹣S△NOM得到S△AMN=•4•t﹣•t•t,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3)设Q(m,m2﹣m),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当=时,△PQO∽△COA,则|m2﹣m|=2|m|;当=时,△PQO∽△CAO,则|m2﹣m|=|m|,然后分别解关于m 的绝对值方程可得到对应的P点坐标.【解题过程】解:(1)∵抛物线过原点,对称轴是直线x=3,∴B点坐标为(6,0),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x﹣6),把A(8,4)代入得a•8•2=4,解得a=,∴抛物线解析式为y=x(x﹣6),即y=x2﹣x;(2)设M(t,0),易得直线OA的解析式为y=x,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把B(6,0),A(8,4)代入得,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12,∵MN∥AB,∴设直线MN的解析式为y=2x+n,把M(t,0)代入得2t+n=0,解得n=﹣2t,∴直线MN的解析式为y=2x﹣2t,解方程组得,则N(t,t),∴S△AMN=S△AOM﹣S△NOM=•4•t﹣•t•t=﹣t2+2t=﹣(t﹣3)2+3,当t=3时,S△AMN有最大值3,此时M点坐标为(3,0);(3)设Q(m,m2﹣m),∵∠OPQ=∠ACO,∴当=时,△PQO∽△COA,即=,∴PQ=2PO,即|m2﹣m|=2|m|,解方程m2﹣m=2m得m1=0(舍去),m2=14,此时P点坐标为(14,0);解方程m2﹣m=﹣2m得m1=0(舍去),m2=﹣2,此时P点坐标为(﹣2,0);∴当=时,△PQO∽△CAO,即=,∴PQ=PO,即|m2﹣m|=|m|,解方程m2﹣m=m得m1=0(舍去),m2=8(舍去),解方程m2﹣m=﹣m得m1=0(舍去),m2=4,此时P点坐标为(4,0);综上所述,P点坐标为(14,0)或(﹣2,0)或(4,0).【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二次函数的性质;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理解坐标与图形性质;灵活运用相似比表示线段之间的关系;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考向二以三角形、四边形为母图,结合函数例2.(2018年辽宁省沈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F的坐标为(0,10).点E的坐标为(20,0),直线l1经过点F和点E,直线l1与直线l2 、y=x相交于点P.(1)求直线l1的表达式和点P的坐标;(2)矩形ABCD的边AB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A与点F重合,点B在线段OF上,边AD平行于x 轴,且AB=6,AD=9,将矩形ABCD沿射线FE的方向平移,边AD始终与x 轴平行.已知矩形ABCD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匀速移动(点A移动到点E时止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t>0).①矩形ABCD在移动过程中,B、C、D三点中有且只有一个顶点落在直线l1或l2上,请直接写出此时t的值;②若矩形ABCD在移动的过程中,直线CD交直线l1于点N,交直线l2于点M.当△PMN的面积等于18时,请直接写出此时t的值.【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思路点拨】(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函数关系式联立方程求交点;(2)①分析矩形运动规律,找到点D和点B分别在直线l2上或在直线l1上时的情况,利用AD、AB分别可以看成图象横坐标、纵坐标之差构造方程求点A坐标,进而求出AF距离;②设点A坐标,表示△PMN即可.【解题过程】解:(1)设直线l1的表达式为y=kx+b∵直线l1过点F(0,10),E(20,0)∴解得直线l1的表达式为y=﹣x+10求直线l1与直线l2交点,得x=﹣x+10解得x=8y=×8=6∴点P坐标为(8,6)(2)①如图,当点D在直线上l2时∵AD=9∴点D与点A的横坐标之差为9∴将直线l1与直线l2交解析式变为x=20﹣2y,x=y∴y﹣(20﹣2y)=9解得y=则点A的坐标为:(,)则AF=∵点A速度为每秒个单位∴t=如图,当点B在l2直线上时∵AB=6∴点A的纵坐标比点B的纵坐标高6个单位∴直线l1的解析式减去直线l2 的解析式得﹣x+10﹣x=6解得x=则点A坐标为(,)则AF=∵点A速度为每秒个单位∴t=故t值为或②如图,设直线AB交l2 于点H设点A横坐标为a,则点D横坐标为a+9由①中方法可知:MN=此时点P到MN距离为:a+9﹣8=a+1∵△PMN的面积等于18∴解得a1=,a2=﹣(舍去)∴AF=6﹣则此时t为当t=时,△PMN的面积等于18【名师点睛】本题是代数几何综合题,应用待定系数法和根据函数关系式来表示点坐标,涉及到了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考向三函数与圆的综合题例3.(2018年北京市)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图形M,N,给出如下定义:P为图形M上任意一点,Q为图形N上任意一点,如果P,Q两点间的距离有最小值,那么称这个最小值为图形M,N间的“闭距离“,记作d(M,N).已知点A(﹣2,6),B(﹣2,﹣2),C(6,﹣2).(1)求d(点O,△ABC);(2)记函数y=kx(﹣1≤x≤1,k≠0)的图象为图形G.若d(G,△ABC)=1,直接写出k 的取值范围;(3)⊙T的圆心为T(t,0),半径为1.若d(⊙T,△ABC)=1,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考点】圆的综合题【思路点拨】(1)根据点A、B、C三点的坐标作出△ABC,利用“闭距离”的定义即可得;(2)由题意知y=kx在﹣1≤x≤1范围内函数图象为过原点的线段,再分别求得经过(1,﹣1)和(﹣1,﹣1)时k的值即可得;(3)分⊙T在△ABC的左侧、内部和右侧三种情况,利用“闭距离”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得.【解题过程】解:(1)如图所示,点O到△ABC的距离的最小值为2,∴d(点O,△ABC)=1;(2)y=kx(k≠0)经过原点,在﹣1≤x≤1范围内,函数图象为线段,当y=kx(﹣1≤x≤1,k≠0)经过(1,﹣1)时,k=﹣1,此时d(G,△ABC)=1;当y=kx(﹣1≤x≤1,k≠0)经过(﹣1,﹣1)时,k=1,此时d(G,△ABC)=1;∴﹣1≤k≤1,∵k≠0,∴﹣1≤k≤1且k≠0;(3)⊙T与△ABC的位置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当⊙T在△ABC的左侧时,由d(⊙T,△ABC)=1知此时t=﹣4;②当⊙T在△ABC内部时,当点T与原点重合时,d(⊙T,△ABC)=1,知此时t=0;当点T位于T3位置时,由d(⊙T,△ABC)=1知T3M=2,∵AB=BC=8、∠ABC=90°,∴∠C=∠T3DM=45°,则T3D===2,∴t=4﹣2,故此时0≤t≤4﹣2;③当⊙T在△ABC右边时,由d(⊙T,△ABC)=1知T4N=2,∵∠T4DC=∠C=45°,∴T4D===2,∴t=4+2;综上,t=﹣4或0≤t≤4﹣2或t=4+2.【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并掌握“闭距离”的定义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一、选择题1.(2018年四川省泸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以原点O为圆心,1为半径作圆,点P在直线y=上运动,过点P作该圆的一条切线,切点为A,则PA的最小值为()A.3 B.2 C.D.【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切线的性质【思路点拨】如图,直线y=x+2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D,作OH⊥CD于H,先利用一次解析式得到D(0,2),C(﹣2,0),再利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CD=4,则利用面积法可计算出OH=,连接OA,如图,利用切线的性质得OA⊥PA,则PA=,然后利用垂线段最短求PA的最小值.【解题过程】解:如图,直线y=x+2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D,作OH⊥CD于H,当x=0时,y=x+2=2,则D(0,2),当y=0时,x+2=0,解得x=﹣2,则C(﹣2,0),∴CD==4,∵OH•CD=OC•OD,∴OH==,连接OA,如图,∵PA为⊙O的切线,∴OA⊥PA,∴PA==,当OP的值最小时,PA的值最小,而OP的最小值为OH的长,∴PA的最小值为=.故选: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若出现圆的切线,必连过切点的半径,构造定理图,得出垂直关系.也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2.(2018年湖北省黄石)如图,在Rt△PMN中,∠P=90°,PM=PN,MN=6cm,矩形ABCD中AB=2cm,BC=10cm,点C和点M重合,点B、C(M)、N在同一直线上,令Rt△PMN不动,矩形ABCD沿MN所在直线以每秒1cm的速度向右移动,至点C与点N重合为止,设移动x秒后,矩形ABCD与△PMN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则y与x的大致图象是()A.B.C.D.【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思路点拨】在Rt△PMN中解题,要充分运用好垂直关系和45度角,因为此题也是点的移动问题,可知矩形ABCD以每秒1cm的速度由开始向右移动到停止,和Rt△PMN重叠部分的形状可分为下列三种情况,(1)0≤x≤2;(2)2<x≤4;(3)4<x≤6;根据重叠图形确定面积的求法,作出判断即可.【解题过程】解:∵∠P=90°,PM=PN,∴∠PMN=∠PNM=45°,由题意得:CM=x,分三种情况:①当0≤x≤2时,如图1,边CD与PM交于点E,∵∠PMN=45°,∴△ME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矩形ABCD与△PMN重叠部分是△EMC,∴y=S△EMC=CM•CE=;故选项B和D不正确;②如图2,当D在边PN上时,过P作PF⊥MN于F,交AD于G,∵∠N=45°,CD=2,∴CN=CD=2,∴CM=6﹣2=4,即此时x=4,当2<x≤4时,如图3,矩形ABCD与△PMN重叠部分是四边形EMCD,过E作EF⊥MN于F,∴EF=MF=2,∴ED=CF=x﹣2,∴y=S梯形EMCD=CD•(DE+CM)==2x﹣2;③当4<x≤6时,如图4,矩形ABCD与△PMN重叠部分是五边形EMCGF,过E作EH⊥MN于H,∴EH=MH=2,DE=CH=x﹣2,∵MN=6,CM=x,∴CG=CN=6﹣x,∴DF=DG=2﹣(6﹣x)=x﹣4,∴y=S梯形EMCD﹣S△FDG=﹣=×2×(x﹣2+x)﹣=﹣+6x ﹣10,故选项A正确;故选:A.【名师点睛】此题是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有难度,主要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的应用、动点运动问题的路程表示,注意运用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二、填空题3.(2018年四川省攀枝花)如图,已知点A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作Rt△ABC,边BC在x轴上,点D为斜边AC的中点,连结DB并延长交y轴于点E,若△BCE 的面积为4,则k= .【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思路点拨】先根据题意证明△BOE∽△CBA,根据相似比及面积公式得出BO×AB的值即为|k|的值,再由函数所在的象限确定k的值.【解题过程】解:∵BD为Rt△ABC的斜边AC上的中线,∴BD=DC,∠DBC=∠ACB,又∠DBC=∠EBO,∴∠EBO=∠ACB,又∠BOE=∠CBA=90°,∴△BOE∽△CBA,∴,即BC×OE=BO×AB.又∵S△BEC=4,∴BC•EO=4,即BC×OE=8=BO×AB=|k|.∵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k>0.∴k=8.故答案是:8.【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y=中k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轴、y轴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k|,是经常考查的一个知识点;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做此类题一定要正确理解k的几何意义.4.(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O经过A,B两点,已知AB=2,则的值为.【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思路点拨】由图形可知:△O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2,可得A,B两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k和b的值,进而得到答案.【解题过程】解:由图形可知:△O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A=OB∵AB=2,OA2+OB2=AB2∴OA=OB=∴A点坐标是(,0),B点坐标是(0,)∵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将A,B两点坐标代入y=kx+b,得k=﹣1,b=∴=﹣故答案为:﹣【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分析运用和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找出A,B两点的坐标对解题是关键之举.三、解答题5.(2018年四川省甘孜州)如图,△ABC中,AB=AC,∠BAC=90°,点D,E分别在AB,BC上,∠EAD=∠EDA,点F为DE的延长线与AC的延长线的交点.(1)求证:DE=EF;(2)判断BD和C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AB=3,AE=,求BD的长.【考点】三角形综合题【思路点拨】(1)只要证明EA=ED,EA=EF即可解决问题;(2)结论:BD=CF.如图2中,在BE上取一点M,使得ME=CE,连接DM.想办法证明DM=CF,DM=BD即可;(3)如图3中,过点E作EN⊥AD交AD于点N.设BD=x,则DN=,DE=AE=,由∠B=45°,EN⊥BN.推出EN=BN=x+=,在Rt△DEN中,根据DN2+NE2=DE2,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1)证明:如图1中,∵∠BAC=90°,∴∠EAD+∠CAE=90°,∠EDA+∠F=90°,∵∠EAD=∠EDA,∴∠EAC=∠F,∴EA=ED,EA=EF,∴DE=EF.(2)【解题过程】解:结论:BD=CF.理由:如图2中,在BE上取一点M,使得ME=CE,连接DM.∵DE=EF.∠DEM=∠CEF,EM=EC.∴△DEM≌△FEC,∴DM=CF,∠MDE=∠F,∴DM∥CF,∴∠BDM=∠BAC=90°,∵AB=AC,∴∠DBM=45°,∴BD=DM,∴BD=CF.(3)如图3中,过点E作EN⊥AD交AD于点N.∵EA=ED,EN⊥AD,∴AN=ND,设BD=x,则DN=,DE=AE=,∵∠B=45°,EN⊥BN.∴EN=BN=x+=,在Rt△DEN中,∵DN2+NE2=DE2,∴()2+()2=()2解得x=1或﹣1(舍弃)∴BD=1.【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综合题、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6.(2018年广东省)已知Rt△OAB,∠OAB=90°,∠ABO=30°,斜边OB=4,将Rt△OAB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如题图1,连接BC.(1)填空:∠OBC= °;(2)如图1,连接AC,作OP⊥AC,垂足为P,求OP的长度;(3)如图2,点M,N同时从点O出发,在△OCB边上运动,M沿O→C→B路径匀速运动,N沿O→B→C路径匀速运动,当两点相遇时运动停止,已知点M的运动速度为1.5单位/秒,点N的运动速度为1单位/秒,设运动时间为x秒,△OMN的面积为y,求当x为何值时y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考点】四边形综合题【思路点拨】(1)只要证明△OBC是等边三角形即可;(2)求出△AOC的面积,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3)分三种情形讨论求解即可解决问题:①当0<x≤时,M在OC上运动,N在OB 上运动,此时过点N作NE⊥OC且交OC于点E.②当<x≤4时,M在BC上运动,N在OB上运动.③当4<x≤4.8时,M、N都在BC上运动,作OG⊥BC于G.【解题过程】解:(1)由旋转性质可知:OB=OC,∠BOC=60°,∴△OBC是等边三角形,∴∠OBC=60°.故答案为60.(2)如图1中,∵OB=4,∠ABO=30°,∴OA=OB=2,AB=OA=2,∴S△AOC=•OA•AB=×2×2=2,∵△BOC是等边三角形,∴∠OBC=60°,∠ABC=∠ABO+∠OBC=90°,∴AC==2,∴OP===.(3)①当0<x≤时,M在OC上运动,N在OB上运动,此时过点N作NE⊥OC且交OC 于点E.则NE=ON•sin60°=x,∴S△OMN=•OM•NE=×1.5x×x,∴y=x2.∴x=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②当<x≤4时,M在BC上运动,N在OB上运动.作MH⊥OB于H.则BM=8﹣1.5x,MH=BM•sin60°=(8﹣1.5x),∴y=×ON×MH=﹣x2+2x.当x=时,y取最大值,y<,③当4<x≤4.8时,M、N都在BC上运动,作OG⊥BC于G.MN=12﹣2.5x,OG=AB=2,∴y=•MN•OG=12﹣x,当x=4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2,综上所述,y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几何变换综合题、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7.(2018年北京)如图,Q是与弦AB所围成的图形的内部的一定点,P是弦AB上一动点,连接PQ并延长交于点C,连接AC.已知AB=6cm,设A,P两点间的距离为xcm,P,C两点间的距离为y1cm,A,C两点间的距离为y2cm.小腾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分别对函数y1,y2随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腾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按照下表中自变量x的值进行取点、画图、测量,分别得到了y1,y2与x的几组对应值;x/cm 0 1 2 3 4 5 6 y1/cm 5.62 4.67 3.76 2.65 3.18 4.37 y2/cm 5.62 5.59 5.53 5.42 5.19 4.73 4.11 (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补全后的表中各组数值所对应的点(x,y1),(x,y2),并画出函数y1,y2的图象;(3)结合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APC为等腰三角形时,AP的长度约为cm.【考点】动点问题函数图象,圆的有关知识【思路点拨】(1)利用圆的半径相等即可解决问题;(2)利用描点法画出图象即可.(3)图中寻找直线y=x与两个函数的交点的横坐标以及y1与y2的交点的横坐标即可;【解题过程】解:(1)当x=3时,PA=PB=PC=3,∴y1=3,故答案为3.(2)函数图象如图所示:(3)观察图象可知:当x=y,即当PA=PC或PA=AC时,x=3或4.91,当y1=y2时,即PC=AC时,x=5.77,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x的值为3或4.91或5.77.故答案为3或4.91或5.77.【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函数图象、圆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图象法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8.(2018年甘肃省兰州(a卷))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D为BA延长线上一点,∠ACD=∠B.(1)求证:DC为⊙O的切线;(2)线段DF分别交AC,BC于点E,F且∠CEF=45°,⊙O的半径为5,sinB=,求CF的长.【考点】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思路点拨】(1)根据圆周角定理得:∠ACB=∠BCO+∠OCA=90°,根据同圆的半径相等和已知相等的角代换可得:∠OCD=90°,可得结论;(2)先根据三角函数计算AC=6,BC=8,证明△CAD∽△BCD,得,设AD=3x,CD=4x,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可得x的值,证明△CED∽△BFD,列比例式可得CF的长.(1)证明:连接OC,∵AB为⊙O的直径,∴∠ACB=∠BCO+∠OCA=90°,∵OB=OC,∴∠B=∠BCO,∵∠ACD=∠B,∴∠ACD=∠BCO,∴∠ACD+∠OCA=90°,即∠OCD=90°,∴DC为⊙O的切线;(2)【解题过程】解:Rt△ACB中,AB=10,sinB=,∴AC=6,BC=8,∵∠ACD=∠B,∠ADC=∠CDB,∴△CAD∽△BCD,∴,设AD=3x,CD=4x,Rt△OCD中,OC2+CD2=OD2,52+(4x)2=(5+3x)2,x=0(舍)或,∵∠CEF=45°,∠ACB=90°,∴CE=CF,设CF=a,∵∠CEF=∠ACD+∠CDE,∠CFE=∠B+∠BDF,∴∠CDE=∠BDF,∵∠ACD=∠B,∴△CED∽△BFD,∴,∴,a=,∴CF=.【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正确寻找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2018年四川省达州)矩形AOBC中,OB=4,OA=3.分别以OB,OA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如图1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F是BC边上一个动点(不与B,C重合),过点F的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与边AC交于点E.(1)当点F运动到边BC的中点时,求点E的坐标;(2)连接EF,求∠EFC的正切值;(3)如图2,将△CEF沿EF折叠,点C恰好落在边OB上的点G处,求此时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思路点拨】(1)先确定出点C坐标,进而得出点F坐标,即可得出结论;(2)先确定出点F的横坐标,进而表示出点F的坐标,得出CF,同理表示出CF,即可得出结论;(3)先判断出△EHG∽△GBF,即可求出BG,最后用勾股定理求出k,即可得出结论.【解题过程】解:(1)∵OA=3,OB=4,∴B(4,0),C(4,3),∵F是BC的中点,∴F(4,),∵F在反比例y=函数图象上,∴k=4×=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E点的坐标为3,∴E(2,3);(2)∵F点的横坐标为4,∴F(4,),∴CF=BC﹣BF=3﹣=∵E的纵坐标为3,∴E(,3),∴CE=AC﹣AE=4﹣=,在Rt△CEF中,tan∠EFC==,(3)如图,由(2)知,CF=,CE=,,过点E作EH⊥OB于H,∴EH=OA=3,∠EHG=∠GBF=90°,∴∠EGH+∠HEG=90°,由折叠知,EG=CE,FG=CF,∠EGF=∠C=90°,∴∠EGH+∠BGF=90°,∴∠HEG=∠BGF,∵∠EHG=∠GBF=90°,∴△EHG∽△GBF,∴=,∴,∴BG=,在Rt△FBG中,FG2﹣BF2=BG2,∴()2﹣()2=,∴k=,∴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名师点睛】此题是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中点坐标公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求出CE:CF是解本题的关键.10.(2018年浙江省宁波)如图1,直线l:y=﹣x+b与x轴交于点A(4,0),与y轴交于点B,点C是线段OA上一动点(0<AC<).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作⊙A交x轴于另一点D,交线段AB于点E,连结OE并延长交⊙A于点F.(1)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和tan∠BAO的值;(2)如图2,连结CE,当CE=EF时,①求证:△OCE∽△OEA;②求点E的坐标;(3)当点C在线段OA上运动时,求OE•EF的最大值.【考点】圆的综合题【思路点拨】(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b即可得出直线l表达式,即可求出OA,OB,即可得出结论;(2)①先判断出∠CDF=2∠CDE,进而得出∠OAE=∠ODF,即可得出结论;②设出EM=3m,AM=4m,进而得出点E坐标,即可得出OE的平方,再根据①的相似得出比例式得出OE的平方,建立方程即可得出结论;(3)利用面积法求出OG,进而得出AG,HE,再构造相似三角形,即可得出结论.【解题过程】解:∵直线l:y=﹣x+b与x轴交于点A(4,0),∴﹣×4+b=0,∴b=3,∴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y=﹣x+3,∴B(0,3),∴OA=4,OB=3,在Rt△AOB中,tan∠BAO==;(2)①如图2,连接DF,∵CE=EF,∴∠CDE=∠FDE,∴∠CDF=2∠CDE,∵∠OAE=2∠CDE,∴∠OAE=∠ODF,∵四边形CEFD是⊙O的圆内接四边形,∴∠OEC=∠ODF,∴∠OEC=∠OAE,∵∠COE=∠EOA,∴△COE∽△EOA,②过点E⊥OA于M,由①知,tan∠OAB=,设EM=3m,则AM=4m,∴OM=4﹣4m,AE=5m,∴E(4﹣4m,3m),AC=5m,∴OC=4﹣5m,由①知,△COE∽△EOA,∴,∴OE2=OA•OC=4(4﹣5m)=16﹣20m,∵E(4﹣4m,3m),∴(4﹣4m)2+9m2=25m2﹣32m+16,∴25m2﹣32m+16=16﹣20m,∴m=0(舍)或m=,∴4﹣4m=,3m=,∴E(,),(3)如图,设⊙O的半径为r,过点O作OG⊥AB于G,∵A(4,0),B(0,3),∴OA=4,OB=3,∴AB=5,∴AB×OG=OA×OB,∴OG=,∴AG==×=,∴EG=AG﹣AE=﹣r,连接FH,∵EH是⊙O直径,∴EH=2r,∠EFH=90°=∠EGO,∵∠OEG=∠HEF,∴△OEG∽△HEF,∴,∴OE•EF=HE•EG=2r(﹣r)=﹣2(r﹣)2+,∴r=时,OE•EF最大值为.【名师点睛】此题是圆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勾股定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本题的关键.11.(2018年新疆乌鲁木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2,0),B(8,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C是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连接BC,设点P是抛物线上在第一象限内的点,PD ⊥BC,垂足为点D.①是否存在点P,使线段PD的长度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当△PDC与△COA相似时,求点P的坐标.【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思路点拨】(1)直接把点A(﹣2,0),B(8,0)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出可得结论;(2)先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4,①如图1,作辅助线,先说明Rt△PDE中,PD=PE•sin∠PED=PE•sin∠OCB=PE,则当线段PE最长时,PD的长最大,设P(t,),则E(t,),表示PE的长,配方后可得PE的最大值,从而得PD的最大值;②先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CB=90°,则△COA∽△BOC,所以当△PDC与△COA相似时,就有△PDC与△BOC相似,分两种情况:(I)若∠PCD=∠CBO时,即Rt△PDC∽Rt△COB,(II)若∠PCD=∠BCO时,即Rt△PDC∽Rt△BOC,分别求得P的坐标即可.【解题过程】解:(1)把A(﹣2,0),B(8,0)代入抛物线y=﹣x2+bx+c,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4;(3分)(2)由(1)知C(0,4),∵B(8,0),易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4,①如图1,过P作PG⊥x轴于G,PG交BC于E,Rt△BOC中,OC=4,OB=8,∴BC==4,在Rt△PDE中,PD=PE•sin∠PED=PE•sin∠OCB=PE,∴当线段PE最长时,PD的长最大,设P(t,),则E(t,),∴PG=﹣,EG=﹣t+4,∴PE=PG﹣EG=(﹣)﹣(﹣t+4)=﹣t2+2t=﹣(t﹣4)2+4,(0<t <8),当t=4时,PE有最大值是4,此时P(4,6),∴PD==,即当P(4,6)时,PD的长度最大,最大值是;(7分)②∵A(﹣2,0),B(8,0),C(0,4),∴OA=2,OB=8,OC=4,∴AC2=22+42=20,AB2=(2+8)2=100,BC2=42+82=80,∴AC2+BC2=AB2,∴∠ACB=90°,∴△COA∽△BOC,当△PDC与△COA相似时,就有△PDC与△BOC相似,∵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PCD=∠CBO或∠PCD=∠BCO,(I)若∠PCD=∠CBO时,即Rt△PDC∽Rt△COB,此时CP∥OB,∵C(0,4),∴y P=4,∴)=4,解得:x1=6,x2=0(舍),即Rt△PDC∽Rt△COB时,P(6,4);(II)若∠PCD=∠BCO时,即Rt△PDC∽Rt△BOC,如图2,过P作x轴的垂线PG,交直线BC于F,∴PF∥OC,∴∠PFC=∠BCO,∴∠PCD=∠PFC,∴PC=PF,设P(n,+n+4),则PF=﹣+2n,过P作PN⊥y轴于N,Rt△PNC中,PC2=PN2+CN2=PF2,∴n2+(+n+4﹣4)2=(﹣+2n)2,解得:n=3,即Rt△PDC∽Rt△BOC时,P(3,);综上所述,当△PDC与△COA相似时,点P的坐标为(6,4)或(3,).【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一次函数的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根据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中考数学冲刺复习专题训练10代几综合问题
代几综合题例1. 如图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A (2,1),且经过原点O ,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C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D 在抛物线上,且以O C D B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求D 点的坐标;(3)连接OA ,AB ,如图2,在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OBP △与OAB △相似?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例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410x x k ++-=有实数根,k 为正整数.(1)求k 的值;(2)当此方程有两个非零的整数根时,将关于x 的二次函数2241y x x k =++-的图象向下平移8个单位,求平移后的图象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将平移后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下方的部分沿x 轴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请你结合这个新的图象回答:当直线1(2y x b b k =+<)与此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时,b 的取值范围.xyOAB C例3. 如图,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交于A (-1,0)、B (3,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M 坐标;(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到点P ,使得△PAC 的周长最小,并求出点P 的坐标;(3)若点D 是线段OC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O 、C 重合).过点D 作DE∥PC 交x 轴于点E .设CD 的长为m ,问当m 取何值时,1=9ABMC S S △PDE 四边形.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是( )A.8B.12C.5D.27【答案】C【解析】检查最简二次根式的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满足,同时满足的就是最简二次根式,否则就不是.【详解】A、被开方数含开的尽的因数,故A不符合题意;B、被开方数含分母,故B不符合题意;C、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C符合题意;D、被开方数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2.把不等式组2010xx-⎧⎨+<⎩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首先解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详解】解:由x﹣2≥0,得x≥2,由x+1<0,得x<﹣1,所以不等式组无解,故选B.【点睛】解不等式组时要注意解集的确定原则: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了.3.若一个凸多边形的内角和为7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A.4 B.5 C.6 D.7【解析】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n﹣2)×180°=720°,然后解方程即可.【详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由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得(n-2)180°=720°.解得n=6.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其对称轴为x=1,下列结论:①abc>0;②2a+b=0;③4a +2b+c<0;④若(-,y1),(,y2)是抛物线上两点,则y1<y2,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0,b0,c0,则abc0,则①错误;根据对称轴为x=1可得:=1,则-b=2a,即2a+b=0,则②正确;根据函数的轴对称可得:当x=2时,y0,即4a+2b+c0,则③错误;对于开口向下的函数,离对称轴越近则函数值越大,则,则④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二次函数的性质,属于中等题.如果开口向上,则a0,如果开口向下,则a0;如果对称轴在y轴左边,则b的符号与a相同,如果对称轴在y轴右边,则b的符号与a相反;如果题目中出现2a+b和2a-b的时候,我们要看对称轴与1或者-1的大小关系再进行判定;如果出现a+b+c,则看x=1时y的值;如果出现a-b+c,则看x=-1时y的值;如果出现4a+2b+c,则看x=2时y的值,以此类推;对于开口向上的函数,离对称轴越远则函数值越大,对于开口向下的函数,离对称轴越近则函数值越大. 5.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可以估算圆周率π,理论上能把π的值计算到任意精度.祖冲之继承并发展了“割圆术”,将π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一结果领先世界一千多年,“割圆术”的第一步是计算半径为1的圆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S6,则S6的值为()A.3B.23C.332D.233【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结合图形求出单位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详解】如图所示,单位圆的半径为1,则其内接正六边形ABCDEF中,△AOB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所以正六边形ABCDEF的面积为S6=6×12×1×1×sin60°3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已知圆的半径求其内接正六边形面积的应用问题,关键是根据正三角形的面积,正n边形的性质解答.6.某青年排球队12名队员年龄情况如下:年龄18 19 20 21 22人数 1 4 3 2 2则这12名队员年龄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A.20,19 B.19,19 C.19,20.5 D.19,20【答案】D【解析】先计算出这个队共有1+4+3+2+2=12人,然后根据众数与中位数的定义求解.【详解】这个队共有1+4+3+2+2=12人,这个队队员年龄的众数为19,中位数为20202+=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这组数据的众数.也考查了中位数的定义.7.2-的相反数是A.2-B.2 C.12D.12-【答案】B【解析】根据相反数的性质可得结果.【详解】因为-2+2=0,所以﹣2的相反数是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求相反数,熟记相反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计算(ab2)3的结果是()A.ab5B.ab6C.a3b5D.a3b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积的乘方的性质进行计算,然后直接选取答案即可.试题解析:(ab2)3=a3•(b2)3=a3b1.故选D.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9.如图,一个铁环上挂着6个分别编有号码1,2,3,4,5,6的铁片.如果把其中编号为2,4的铁片取下来,再先后把它们穿回到铁环上的仼意位置,则铁环上的铁片(无论沿铁环如何滑动)不可能排成的情形是()A.B.C.D.【答案】D【解析】摘掉铁片2,4后,铁片1,1,5,6在铁环上按逆时针排列,无论将铁片2,4穿回哪里,铁片1,1,5,6在铁环上的顺序不变,观察四个选择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摘掉铁片2,4后,铁片1,1,5,6在铁环上按逆时针排列, ∵选项A ,B ,C 中铁片顺序为1,1,5,6,选项D 中铁片顺序为1,5,6,1.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找准铁片1,1,5,6在铁环上的顺序不变是解题的关键. 10.如图,在ABCD 中,E 为CD 上一点,连接AE 、BD ,且AE 、BD 交于点F ,DEF ABF S S 425∆∆=::,则DE :EC=( )A .2:5B .2:3C .3:5D .3:2【答案】B【解析】∵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 ∥CD∴∠EAB=∠DEF ,∠AFB=∠DFE ∴△DEF ∽△BAF∴()2DEF ABF S S DE AB ∆∆=::∵DEF ABF S S 425∆∆=::, ∴DE :AB=2:5 ∵AB=CD , ∴DE :EC=2:3 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1.农科院新培育出A 、B 两种新麦种,为了了解它们的发芽情况,在推广前做了五次发芽实验,每次随机各自取相同种子数,在相同的培育环境中分别实验,实验情况记录如下: 种子数量100 200 500 1000 2000 A出芽种子数961654919841965发芽率0.960.830.980.980.98B出芽种子数96 192 486 977 1946发芽率0.96 0.96 0.97 0.98 0.97下面有三个推断:①当实验种子数量为100时,两种种子的发芽率均为0.96,所以他们发芽的概率一样;②随着实验种子数量的增加,A种子出芽率在0.98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A种子出芽的概率是0.98;③在同样的地质环境下播种,A种子的出芽率可能会高于B种子.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只填序号).【答案】②③【解析】分析:根据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当实验种子数量为100时,两种种子的发芽率虽然都是96%,但结合后续实验数据可知,此时的发芽率并不稳定,故不能确定两种种子发芽的概率就是96%,所以①中的说法不合理;(2)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A种种子发芽的频率逐渐稳定在98%左右,故可以估计A 种种子发芽的概率是98%,所以②中的说法是合理的;(3)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A种种子发芽的频率逐渐稳定在98%左右,而B种种子发芽的频率稳定在97%左右,故可以估计在相同条件下,A种种子发芽率大于B种种子发芽率,所以③中的说法是合理的.故答案为:②③.点睛: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函数11yx=-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1【解析】该题考查分式方程的有关概念根据分式的分母不为0可得X-1≠0,即x≠1那么函数y=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x≠113.如图,ΔABC中,∠ACB=90°,∠ABC=25°,以点C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后得到ΔA′B′C′,且点A 在A′B′上,则旋转角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50度【解析】由将△ACB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A′B′C′,即可得△ACB ≌△A′B′C′,则可得∠A'=∠BAC ,△AA'C 是等腰三角形,又由△ACB 中,∠ACB=90°,∠ABC=25°,即可求得∠A'、∠B'AB 的度数,即可求得∠ACB'的度数,继而求得∠B'CB 的度数. 【详解】∵将△ACB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A B C '''∆, ∴△ACB ≌A B C '''∆, ∴∠A′=∠BAC ,AC=CA′, ∴∠BAC=∠CAA′,∵△ACB 中,∠ACB=90°,∠ABC=25°, ∴∠BAC=90∘−∠ABC=65°, ∴∠BAC=∠CAA′=65°, ∴∠B′AB=180°−65°−65°=50°, ∴∠ACB′=180°−25°−50°−65°=40°, ∴∠B′CB=90°−40°=50°. 故答案为50. 【点睛】此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旋转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4.如图所示,点A 1、A 2、A 3在x 轴上,且OA 1=A 1A 2=A 2A 3,分别过点A 1、A 2、A 3作y 轴的平行线,与反比例函数y=kx(x >0)的图象分别交于点B 1、B 2、B 3,分别过点B 1、B 2、B 3作x 轴的平行线,分别与y 轴交于点C 1、C 2、C 3,连接OB 1、OB 2、OB 3,若图中三个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499,则k= .【答案】1.【解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得到112233OB C OB C OB C 11S SS|k |k 22∆====,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得到用含k 的代数式表示3个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然后根据三个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4918,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k 的值. 【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112233OB C OB C OB C 11S S S |k |k 22∆====11223112233,//////OA A A A A A B A B A B y ==轴,设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从左向右依次为123,,S S S , 则112s k =, 11223OA A A A A ==, 222333:1:4,:1:9OB C OB C S SS S∴==2311,818S k S k ∴==11149281818k k k ∴++= 解得:k=2. 故答案为1.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15.把多项式x 3﹣25x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_____ 【答案】x (x+5)(x ﹣5).【解析】分析:首先提取公因式x ,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 详解:x 3-25x =x (x 2-25) =x (x+5)(x-5). 故答案为x (x+5)(x-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公式是解题关键.16.方程21x-=1的解是_____.【答案】x=3【解析】去分母得:x﹣1=2,解得:x=3,经检验x=3是分式方程的解,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思路是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然后求解.去分母后解出的结果须代入最简公分母进行检验,结果为零,则原方程无解;结果不为零,则为原方程的解.17.“复兴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复兴号”的速度比原来列车的速度每小时快50千米,提速后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缩短了30分钟.已知从北京到上海全程约1320千米,求“复兴号”的速度.设“复兴号”的速度为x千米/时,依题意,可列方程为__.【答案】132013201 502 x x-= -【解析】设“复兴号”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原来列车的速度为(x-50)千米/时,根据提速后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缩短了30分钟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设“复兴号”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原来列车的速度为(x-50)千米/时,根据题意得132013201502x x-=-.故答案为132013201502x x-=-.【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到题目蕴含的相等关系.18.已知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3cm,高为4cm,则圆锥的侧面积是________cm2.【答案】15π【解析】设圆锥母线长为l,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母线长,再根据圆锥侧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设圆锥母线长为l,∵r=3,h=4,∴母线225r h+=,∴S侧=12×2πr×5=12×2π×3×5=15π,故答案为15π.【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侧面积,熟知圆锥的母线长、底面半径、圆锥的高以及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9.《孙子算经》是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记载的“荡杯问题”很有趣.《孙子算经》记载“今有妇人河上荡杯.津吏问曰:‘杯何以多?’妇人曰:‘家有客.’津吏曰:‘客几何?’妇人曰:‘二人共饭,三人共羹,四人共肉,凡用杯六十五.’不知客几何?”译文:“2人同吃一碗饭,3人同吃一碗羹,4人同吃一碗肉,共用65个碗,问有多少客人?”【答案】x=60【解析】设有x 个客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出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设有x 个客人,则 65234x x x ++= 解得:x=60;∴有60个客人.【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0.如图,已知点D 在△ABC 的外部,AD ∥BC ,点E 在边AB 上,AB•AD =BC•AE .求证:∠BAC =∠AED ;在边AC 取一点F ,如果∠AFE =∠D ,求证:AD AF BC AC=.【答案】见解析【解析】(1)欲证明∠BAC =∠AED ,只要证明△CBA ∽△DAE 即可;(2)由△DAE ∽△CBA ,可得AD DE BC AC =,再证明四边形ADEF 是平行四边形,推出DE =AF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证明(1)∵AD ∥BC ,∴∠B =∠DAE ,∵AB·AD =BC·AE ,∴AB BC AE AD=, ∴△CBA ∽△DAE ,∴∠BAC=∠AED.(2)由(1)得△DAE∽△CBA∴∠D=∠C,AD DE BC AC=,∵∠AFE=∠D,∴∠AFE=∠C,∴EF∥BC,∵AD∥BC,∴EF∥AD,∵∠BAC=∠AED,∴DE∥AC,∴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DE=AF,∴AD AF BC AC=.【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1.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如下:已知:如图1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EF交AD于点F,交BC于点E,交AC于点O.求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某同学写出了如图2所示的证明过程,老师说该同学的作业是错误的.请你解答下列问题:能找出该同学错误的原因吗?请你指出来;请你给出本题的正确证明过程.【答案】(1)能,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1)直接利用菱形的判定方法分析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EO=FO,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能;该同学错在AC和EF并不是互相平分的,EF垂直平分AC,但未证明AC垂直平分EF,需要通过证明得出;(2)证明: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FAC =∠ECA .∵EF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OA =OC .∵在△AOF 与△COE 中,FAO ECO OA OCAOF COE ∠=∠⎧⎪=⎨⎪∠=∠⎩, ∴△AOF ≌△COE (ASA ).∴EO =FO .∴AC 垂直平分EF .∴EF 与AC 互相垂直平分.∴四边形AECF 是菱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得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关键.22.如图,在电线杆上的C 处引拉线CE 、CF 固定电线杆,拉线CE 和地面成60°角,在离电线杆6米的B 处安置测角仪,在A 处测得电线杆上C 处的仰角为30°,已知测角仪高AB 为1.5米,求拉线CE 的长(结果保留根号).【答案】CE 的长为(4+)米【解析】由题意可先过点A 作AH ⊥CD 于H .在Rt △ACH 中,可求出CH ,进而CD=CH+HD=CH+AB ,再在Rt △CED 中,求出CE 的长.【详解】过点A 作AH ⊥CD ,垂足为H ,由题意可知四边形ABDH 为矩形,∠CAH=30°,∴AB=DH=1.5,BD=AH=6,在Rt △ACH 中,tan ∠CAH=CH AH , ∴CH=AH•tan ∠CAH ,∴CH=AH•tan ∠CAH=6tan30°=6×33=23(米), ∵DH=1.5,∴CD=23+1.5,在Rt △CDE 中,∵∠CED=60°,sin ∠CED=CD CE, ∴CE=23 1.532+=(4+3)(米), 答:拉线CE 的长为(4+)米.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23.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10x k x k --+=有两个实数根12,x x .求k 的取值范围;若12121x x x x +=-,求k 的值;【答案】(1)12k ≤;(2)k =-3 【解析】(1)依题意得△≥0,即[-2(k -1)]2-4k 2≥0;(2)依题意x 1+x 2=2(k -1),x 1·x 2=k 2 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x 1+x 2≥0时,则有x 1+x 2=x 1·x 2-1,即2(k -1)=k 2-1;②当x 1+x 2<0时,则有x 1+x 2=-(x 1·x 2-1),即2(k -1)=-(k 2-1); 【详解】解:(1)依题意得△≥0,即[-2(k -1)]2-4k 2≥0解得12k ≤(2)依题意x 1+x 2=2(k -1),x 1·x 2=k 2 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x 1+x 2≥0时,则有x 1+x 2=x 1·x 2-1,即2(k -1)=k 2-1解得k 1=k 2=1 ∵12k ≤ ∴k 1=k 2=1不合题意,舍去②当x 1+x 2<0时,则有x 1+x 2=-(x 1·x 2-1),即2(k -1)=-(k 2-1)解得k 1=1,k 2=-3 ∵12k ≤ ∴k =-3综合①、②可知k =-3【点睛】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根判别式.24.在同一副扑克牌中取出6张扑克牌,分别是黑桃2、4、6,红心6、7、8.将扑克牌背面朝上分别放在甲、乙两张桌面上,先从甲桌面上任意摸出一张黑桃,再从乙桌面上任意摸出一张红心.表示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小黄和小石做游戏,制定了两个游戏规则:规则1:若两次摸出的扑克牌中,至少有一张是“6”,小黄赢;否则,小石赢.规则2:若摸出的红心牌点数是黑桃牌点数的整数倍时,小黄赢;否则,小石赢.小黄想要在游戏中获胜,会选择哪一条规则,并说明理由.【答案】(1):()2,6,()2,7,()2,8,()4,6,()4,7,()4,8,()6,6,()6,7,()6,8共9种;(2)小黄要在游戏中获胜,小黄会选择规则1,理由见解析【解析】(1)利用列举法,列举所有的可能情况即可;(2)分别求出至少有一张是“6”和摸出的红心牌点数是黑桃牌点数的整数倍时的概率,进行选择即可.【详解】(1)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如下:()2,6,()2,7,()2,8,()4,6,()4,7,()4,8,()6,6,()6,7,()6,8共9种;(1)摸牌的所有可能结果总数为9,至少有一张是6的有5种可能,∴在规划1中,P (小黄赢)59=; 红心牌点数是黑桃牌点数的整倍数有4种可能,∴在规划2中,P (小黄赢)49=. ∵5499>,∴小黄要在游戏中获胜,小黄会选择规则1. 【点睛】考查列举法以及概率的计算,明确概率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概率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的比.25(2【答案】 【解析】分析:先化简各二次根式,再根据混合运算顺序依次计算可得.详解:原式()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6.为了落实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某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三农”优惠政策,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某农户生产经销一种农产品,已知这种产品的成本价为每千克20元,市场调查发现,该产品每天的销售量y (千克)与销售价x (元/千克)有如下关系:y=﹣2x+1.设这种产品每天的销售利润为w 元.求w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该产品销售价定为每千克多少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如果物价部门规定这种产品的销售价不高于每千克28元,该农户想要每天获得150元的销售利润,销售价应定为每千克多少元?【答案】 (1)2w 2x 120x 1600=-+-;(2) 该产品销售价定为每千克30元时,每天销售利润最大,最大销售利润2元;(3)该农户想要每天获得150元的销售利润,销售价应定为每千克25元.【解析】(1)根据销售额=销售量×销售价单x ,列出函数关系式.(2)用配方法将(2)的函数关系式变形,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大值.(3)把y=150代入(2)的函数关系式中,解一元二次方程求x ,根据x 的取值范围求x 的值.【详解】解:(1)由题意得:()()()2w x 20y x 202x 802x 120x 1600=-⋅=--+=-+-,∴w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2w 2x 120x 1600=-+-.(2)()22w 2x 120x 16002x 30200=-+-=--+, ∵﹣2<0,∴当x=30时,w 有最大值.w 最大值为2.答:该产品销售价定为每千克30元时,每天销售利润最大,最大销售利润2元.(3)当w=150时,可得方程﹣2(x ﹣30)2+2=150,解得x 1=25,x 2=3.∵3>28,∴x 2=3不符合题意,应舍去.答:该农户想要每天获得150元的销售利润,销售价应定为每千克25元.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于两组数据A ,B ,如果s A 2>s B 2,且A B x x =,则( )A .这两组数据的波动相同B .数据B 的波动小一些C .它们的平均水平不相同D .数据A 的波动小一些【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方差越小,波动越小. 22,A B s s >数据B 的波动小一些.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2.如图,一把矩形直尺沿直线断开并错位,点E 、D 、B 、F 在同一条直线上,若∠ADE =125°,则∠DBC 的度数为( )A .125°B .75°C .65°D .55°【答案】D 【解析】延长C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1的度数,则∠DBC 即可求得.【详解】延长CB ,延长CB ,∵AD ∥CB,∴∠1=∠ADE=145,∴∠DBC=180−∠1=180−125=55.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平行线的性质.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边DC上,DE:EC=3:1,连接AE交BD于点F,则△DEF 的面积与△BAF的面积之比为()A.3:4 B.9:16 C.9:1 D.3:1【答案】B【解析】可证明△DFE∽△BFA,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DC∥AB,∴△DFE∽△BFA,∵DE:EC=3:1,∴DE:DC=3:4,∴DE:AB=3:4,∴S△DFE:S△BFA=9:1.故选B.4.如图,下列四个图形是由已知的四个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则对应的标号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答案】B【解析】根据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即可得.【详解】由展开图可知第一个图形是②正方体的展开图,第2个图形是①圆柱体的展开图,第3个图形是③三棱柱的展开图,第4个图形是④四棱锥的展开图,【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几何体,熟练掌握几何体的展开面是解题的关键.5.当ab>0时,y=ax2与y=ax+b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D【解析】∵ab>0,∴a、b同号.当a>0,b>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在原点,一次函数过一、二、三象限,没有图象符合要求;当a<0,b<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在原点,一次函数过二、三、四象限,B图象符合要求.故选B.6.某中学为了创建“最美校园图书屋”,新购买了一批图书,其中科普类图书平均每本书的价格是文学类图书平均每本书价格的1.2倍.已知学校用12000元购买文学类图书的本数比用这些钱购买科普类图书的本数多100本,那么学校购买文学类图书平均每本书的价格是多少元?设学校购买文学类图书平均每本书的价格是x元,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1200012000100 1.2x x=+B.12000120001001.2x x=+C.1200012000100 1.2x x=-D.12000120001001.2x x=-【答案】B【解析】首先设文学类图书平均每本的价格为x元,则科普类图书平均每本的价格为1.2x元,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学校用12000元购买文学类图书的本数比用这些钱购买科普类图书的本数多100本,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详解】设学校购买文学类图书平均每本书的价格是x元,可得:12000120001001.2x x=+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7.如图,点A为∠α边上任意一点,作AC⊥BC于点C,CD⊥AB于点D,下列用线段比表示sinα的值,错误的是()A.CDBCB.ACABC.ADACD.CDAC【答案】D【解析】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可得答案.【详解】∵∠BDC=90°,∴∠B+∠BCD=90°,∵∠ACB=90°,即∠BCD+∠ACD=90°,∴∠ACD=∠B=α,A、在Rt△BCD中,sinα=CDBC,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Rt△ABC中,sinα=ACAB,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在Rt△ACD中,sinα=ADAC,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在Rt△ACD中,cosα=CDAC,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运用: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8.已知二次函数y=﹣(x﹣h)2+1(为常数),在自变量x的值满足1≤x≤3的情况下,与其对应的函数值y 的最大值为﹣5,则h的值为( )A.366B.366C.61﹣6D.166【答案】C【解析】∵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①若h<1≤x≤3,x=1时,y取得最大值-5,可得:-(1-h)2+1=-5,解得:66;②若1≤x≤3<h,当x=3时,y取得最大值-5,解得:h=3+6或h=3-6(舍).综上,h的值为1-6或3+6,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和最值,根据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和最值分两种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9.若分式11xx-+的值为零,则x的值是( )A.1 B.1-C.1±D.2 【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分式11xx-+的值为零,∴|x|﹣1=0,x+1≠0,解得:x=1.故选A.10.如图,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其中表示互为相反数的点是A.点A和点C B.点B和点DC.点A和点D D.点B和点C【答案】C【解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由A表示-2,B表示-1,C表示0.75,D表示2.根据相反数和为0的特点,可确定点A和点D表示互为相反数的点.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掌握相反数和为0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1.每一层三角形的个数与层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第2019层的三角形个数为_____.【答案】2.【解析】设第n 层有a n 个三角形(n 为正整数),根据前几层三角形个数的变化,即可得出变化规律“a n =2n ﹣2”,再代入n =2029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设第n 层有a n 个三角形(n 为正整数),∵a 2=2,a 2=2+2=3,a 3=2×2+2=5,a 4=2×3+2=7,…,∴a n =2(n ﹣2)+2=2n ﹣2.∴当n =2029时,a 2029=2×2029﹣2=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根据图形中三角形个数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a n =2n ﹣2”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E 为BC 上一点,5CE =,F 为DE 的中点.若CEF ∆的周长为18,则OF 的长为________.【答案】72【解析】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E 的长,再由勾股定理得出CD 的长,进而可得出BE 的长,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O DO =,BC CD =,90BCD ︒∠=.在Rt DCE ∆中,F 为DE 的中点, ∴12CF DE EF DF ===. ∵CEF ∆的周长为18,5CE =,∴18513CF EF +=-=,∴13DE DF EF =+=.在Rt DCE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213512DC -=,∴1257BE =-=.在BDE ∆中,∵BO DO =,F 为DE 的中点,又∵OF 为BDE ∆的中位线, ∴1722OF BE ==. 故答案为:7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涉及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知识,难度适中. 13.函数y=13x -+1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x≥1且x≠3【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有意义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根据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1030,x x -≥⎧⎨-≠⎩解得:1x ≥且 3.x ≠故答案为:1x ≥且 3.x ≠【点睛】考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掌握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14.已知一次函数y=kx+2k+3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在y 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所能取到的整数值为________.【答案】-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2k+3>2,k <2,解得﹣<k <2.因k 为整数,所以k=﹣2.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15.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x+2n =0有一个根是2,则m+n =_____.【答案】﹣1【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 =1代入x 1+mx +1n =0得到4+1m +1n =0得n +m =−1,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进行计算.【详解】∵1(n≠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1+mx +1n =0的一个根,∴4+1m +1n =0,。
中考数学冲刺复习专题训练10代几综合问题试题
代几综合题例1. 如图1,抛物线的顶点为A 〔2,1〕,且经过原点O ,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假设点C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D 在抛物线上,且以O C D B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求D 点的坐标;〔3〕连接OA ,AB ,如图2,在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OBP △与OAB △相似?假设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假设不存在,说明理由.例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410x x k ++-=有实数根,k 为正整数.〔1〕求k 的值;〔2〕当此方程有两个非零的整数根时,将关于x 的二次函数2241y x x k =++-的图象向下平移8个单y C位,求平移后的图象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将平移后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下方的局部沿x 轴翻折,图象的其余局部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请你结合这个新的图象答复:当直线1(2y x b b k =+<)与此图象有两个公一共点时,b 的取值范围.例3. 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交于A 〔-1,0〕、B 〔3,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M 坐标;〔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到点P ,使得△PAC 的周长最小,并求出点P 的坐标;〔3〕假设点D 是线段OC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O 、C 重合〕.过点D作DE∥PC交x轴于点E.设CD的长为m,问当m取何值时,1=9ABMCS S△PDE四边形.励志赠言经典语录精选句;挥动**,放飞梦想。
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关于努力学习的语录。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留下如头悬梁锥刺股的经典的,而近代又有哪些经典的高中励志赠言出现呢?小编筛选了高中励志赠言句经典语录,看看是否有些帮助吧。
好男儿踌躇满志,你将如愿;真巾帼灿烂扬眉,我要成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解读与强化训练专题10代几综合问题-解析卷
【2020赢在中考】数学二轮专题解读与强化训练专题10 代几综合问题代几综合题是指以几何元素为背景构造未知量或以代数整数为背景形成几何关系的综合题。
涉及知识与园、方程,函数与三角形、四边形等相关知识为主,在方法上把解直角三角形、图形的变换、相似等与代数计算融为一起;在能力考查上体现方程与函数思想、转换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代几综合题是中考压轴题。
常见类型有:(1)以一次函数为母图,结合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图形知识(2)以二次函数为母图,结合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图形知识(3)以反比例函数为母图,结合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图形知识当函数与几何图形相结合时,关键是要做好点的坐标与线段长短的相互转换,同时要考虑分类讨论。
特别注意分类的原则是不重不漏、最简。
考向一以一次函数为母图,结合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图形知识例1.(2019年浙江省温州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4分别交x轴、y轴于点B,C,正方形AOCD的顶点D在第二象限内,E是BC中点,OF⊥DE于点F,连结OE.动点P在AO上从点A向终点O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在直线BC上从某一点Q1向终点Q2匀速运动,它们同时到达终点.(1)求点B的坐标和OE的长.(2)设点Q2为(m,n),当=tan∠EOF时,求点Q2的坐标.(3)根据(2)的条件,当点P运动到AO中点时,点Q恰好与点C重合.①延长AD交直线BC于点Q3,当点Q在线段Q2Q3上时,设Q3Q=s,AP=t,求s关于t 的函数表达式.②当PQ与△OEF的一边平行时,求所有满足条件的AP的长.【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思路点拨】(1)令y=0,可得B的坐标,利用勾股定理可得BC的长,进而求出OE 的长,(2)如图1,作辅助线,证明△CDN∽△MEN,得CN=MN=1,计算EN的长,根据面积法可得OF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得OF的长,由=tan∠EOF和n=﹣m+4,可得结论,(3)①先设s关于t成一次函数关系,设s=kt+b,根据当点P运动到AO中点时,点Q恰好与点C重合,得t=2时,CD=4,DQ3=2,s=2,根据Q3(﹣4,6),Q2(6,1),可得t=4时,s=5,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②分三种情况:(i)当PQ∥OE时,如图2,根据cos∠QBH====,表示BH的长,根据AB=12,列方程可得t的值,(ii)当PQ∥OF时,如图3,根据tan∠HPQ=tan∠CDN=,列方程为2t﹣2=,可得t的值.(iii)由图形可知PQ不可能与EF平行.【解题过程】(1)令y=0,则﹣x+4=0,∴x=8,∴B(8,0),∵C(0,4),∴OC=4,OB=8,在Rt△BOC中,BC==4,又∵E为BC中点,∴OE=BC=2,(2)如图1,作EM⊥OC于M,则EM∥CD,∵E是BC的中点∴M是OC的中点∴EM=OB=4,OE=BC=2∵∠CDN=∠NEM,∠CND=∠MNE∴△CDN∽△MEN,∴=1,∴CN=MN=1,∴EN==,∵S△ONE=EN•OF=ON•EM,∴OF==,由勾股定理得:EF===,∴tan∠EOF===,∴==,∵n=﹣m+4,∴m=6,n=1,∴Q2(6,1),(3)①∵动点P、Q同时作匀速直线运动,∴s关于t成一次函数关系,设s=kt+b,∵当点P运动到AO中点时,点Q恰好与点C重合,∴t=2时,CD=4,DQ3=2,∴s=Q3C==2,∵Q3(﹣4,6),Q2(6,1),∴t=4时,s==5,将或代入得,解得:,∴s=﹣,②(i)当PQ∥OE时,如图2,∠QPB=∠EOB=∠OBE,作QH⊥x轴于点H,则PH=BH=PB,Rt△ABQ3中,AQ3=6,AB=4+8=12,∴BQ3==6,∵BQ=6﹣s=6﹣t+=7﹣t,∵cos∠QBH====,∴BH=14﹣3t,∴PB=28﹣6t,∴t+28﹣6t=12,t=,(ii)当PQ∥OF时,如图3,过点Q作QG⊥AQ3于点G,过点P作PH⊥GQ于点H,由△Q3QG∽△CBO得:Q3G:QG:Q3Q=1:2:,∵Q3Q=s=t﹣,∴Q3G=t﹣1,GQ=3t﹣2,∴PH=AG=AQ3﹣Q3G=6﹣(t﹣1)=7﹣t,∴QH=QG﹣AP=3t﹣2﹣t=2t﹣2,∵∠HPQ=∠CDN,∴tan∠HPQ=tan∠CDN=,∴2t﹣2=,t=,(iii)由图形可知PQ不可能与EF平行,综上,当PQ与△OEF的一边平行时,AP的长为或.【名师点睛】此题是一次函数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关系式,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并注意运用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考向二以二次函数为母图,结合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图形知识例2.(2019年湖北省荆州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OABC的顶点A,C 的坐标分别为(6,0),(4,3),经过B,C两点的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D的坐标为(1,0).(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AOC的平分线交BC于点E,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F,点P是x轴上一动点,当PE+PF的值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过点A作OE的垂线交BC于点H,点M,N分别为抛物线及其对称轴上的动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N,使得以点M,N,H,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思路点拨】(1)由平行四边形OABC的性质求点B坐标,根据抛物线经过点B、C、D 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2)由OE平分∠AOC易证得∠COE=∠AOE=∠OEC,故有CE=OC,求得点E坐标,进而求得直线OE解析式.求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7,即求得点F坐标.作点E关于x 轴的对称点点E',由于点P在x轴上运动,故有PE=PE',所以当点F、P、E'在同一直线上时,PE+PF=PE'+PF=FE'最小.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E'F解析式,即求得E'F 与x轴交点P的坐标.(3)设AH与OE相交于点G,且G的横坐标为t,即能用t表示OG、AG的长,由AH⊥OE于点G,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G2+OG2=OA2,把t代入解方程即求得t的值即求得点G 坐标.待定系数法求直线AG解析式,令y=3时求x的值即为点H坐标.故可得HE=9﹣5=4,且点H、E关于直线x=7对称.由于以点M,N,H,E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中,H、E固定,以HE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或对角线进行分类讨论.①以HE为边时,可得MN ∥HE,且MN=HE,故可得点M横坐标为3或11,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即求得纵坐标.②以HE为对角线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点M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求顶点即可.【解题过程】(1)∵平行四边形OABC中,A(6,0),C(4,3)∴BC=OA=6,BC∥x轴∴x B=x C+6=10,y B=y C=3,即B(10,3)设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B、C、D(1,0)∴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2)如图1,作点E关于x轴的对称点E',连接E'F交x轴于点P ∵C(4,3)∴OC=∵BC∥OA∴∠OEC=∠AOE∵OE平分∠AOC∴∠AOE=∠COE∴∠OEC=∠COE∴CE=OC=5∴x E=x C+5=9,即E(9,3)∴直线OE解析式为y=x∵直线OE交抛物线对称轴于点F,对称轴为直线:x=﹣7 ∴F(7,)∵点E与点E'关于x轴对称,点P在x轴上∴E'(9,﹣3),PE=PE'∴当点F、P、E'在同一直线上时,PE+PF=PE'+PF=FE'最小设直线E'F解析式为y=kx+h∴解得:∴直线E'F:y=﹣x+21当﹣x+21=0时,解得:x=∴当PE+PF的值最小时,点P坐标为(,0).(3)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N,使得以点M,N,H,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设AH与OE相交于点G(t,t),如图2∵AH⊥OE于点G,A(6,0)∴∠AGO=90°∴AG2+OG2=OA2∴(6﹣t)2+(t)2+t2+(t)2=62∴解得:t1=0(舍去),t2=∴G(,)设直线AG解析式为y=dx+e∴解得:∴直线AG:y=﹣3x+18当y=3时,﹣3x+18=3,解得:x=5∴H(5,3)∴HE=9﹣5=4,点H、E关于直线x=7对称①当HE为以点M,N,H,E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边时,如图2则HE∥MN,MN=HE=4∵点N在抛物线对称轴:直线x=7上∴x M=7+4或7﹣4,即x M=11或3当x=3时,y M=﹣×9+×9﹣=∴M(3,)或(11,)②当HE为以点M,N,H,E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如图3则HE、MN互相平分∵直线x=7平分HE,点F在直线x=7上∴点M在直线x=7上,即M为抛物线顶点∴y M=﹣×49+×7﹣=4∴M (7,4)综上所述,点M 坐标为(3,)、(11,)或(7,4).【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平行线性质,角平分线定义,等腰三角形性质,轴对称求最短路径,解二元一次方程,勾股定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其中第(2)题由轴对称求最短路径和第(3)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两顶点固定、求另两个顶点位置,都是函数与几何综合题里的常考题型.考向三 以反比例函数为母图,结合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图形知识例3.(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P (-1,2),AB ⊥x 轴于点E ,正比例函数y=mx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3n y x-=的图像相交于A ,P 两点。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知识讲解(提高)(1)[精品]
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知识讲解(提高)【中考展望】代几综合题是初中数学中覆盖面最广、综合性最强的题型.近几年的中考压轴题多以代几综合题的形式出现.解代几综合题一般可分为“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探求解题思路;正确解答”三个步骤,解代几综合题必须要有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数学思想是解代几综合题的灵魂,要善于挖掘代几综合题中所隐含的重要的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方程(不等式)的思想等,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这是学习解代几综合题的关键.题型一般分为:(1)方程与几何综合的问题;(2)函数与几何综合的问题;(3)动态几何中的函数问题;(4)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5)几何图形中的探究、归纳、猜想与证明问题.题型特点:一是以几何图形为载体,通过线段、角等图形寻找各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代数方程或函数模型求解;二是把数量关系与几何图形建立联系,使之直观化、形象化,从函数关系中点与线的位置、方程根的情况得出图形中的几何关系.以形导数,由数思形,从而寻找出解题捷径. 解代几综合题要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关键是要从题目中寻找这两部分知识的结合点,从而发现解题的突破口.【方法点拨】方程与几何综合问题是中考试题中常见的中档题,主要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为背景,结合代数式的恒等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其基本形式有:求代数式的值、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与方程有关的代数式的证明.函数型综合题主要有:几何与函数结合型、坐标与几何、方程与函数结合型问题,是各地中考试题中的热点题型.主要是以函数为主线,建立函数的图象,结合函数的性质、方程等解题.解题时要注意函数的图象信息与方程的代数信息的相互转化.例如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相应方程的根;点在函数图象上即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解析式等.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中考命题的主要考查对象,由于这类题型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因此是各地中考的热点题型.几何综合题考查知识点多、条件隐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1.几何型综合题,常以相似形与圆的知识为考查重点,并贯穿其他几何、代数、三角等知识,以证明、计算等题型出现.2.几何计算是以几何推理为基础的几何量的计算,主要有线段和弧长的计算,角的计算,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以及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等.3.几何论证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几何知识的能力.4.解几何综合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数形结合,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图形,挖掘隐含条件,寻找数量关系和相等关系;(2)注意推理和计算相结合,力求解题过程的规范化;(3)注意掌握常规的证题思路,常规的辅助线作法;(4)注意灵活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典型例题】类型一、方程与几何综合的问题1.(2015•大庆模拟)如图,Rt△ABC中,∠C=90°,BC=8cm,AC=6cm.点P从B出发沿BA向A运动,速度为每秒1cm,点E是点B以P为对称中心的对称点,点P运动的同时,点Q从A出发沿AC向C 运动,速度为每秒2cm,当点Q到达顶点C时,P,Q同时停止运动,设P,Q两点运动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PQ∥BC?(2)设四边形PQCB的面积为y,求y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3)四边形PQCB面积能否是△ABC面积的?若能,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当t为何值时,△AEQ为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思路点拨】(1)先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求出AB=10,再由BP=t,AQ=2t,得出AP=10﹣t,然后由PQ∥BC,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出比例式,求解即可;(2)正确把四边形PQCB表示出来,即可得出y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3)根据四边形PQCB面积是△ABC面积的,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4)△AEQ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讨论:①AE=AQ;②EA=EQ;③QA=QE,每一种情况都可以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Rt△ABC中,∵∠C=90°,BC=8cm,AC=6cm,∴AB=10cm.∵BP=t,AQ=2t,∴AP=AB﹣BP=10﹣t.∵PQ∥BC,∴=,∴=,解得t=;(2)∵S四边形PQCB=S△ACB﹣S△APQ=AC•BC﹣AP•AQ•sinA∴y=×6×8﹣×(10﹣t)•2t•=24﹣t(10﹣t)=t2﹣8t+24,即y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为y=t2﹣8t+24;(3)四边形PQCB面积能是△ABC面积的,理由如下:由题意,得t2﹣8t+24=×24,整理,得t2﹣10t+12=0,解得t1=5﹣,t2=5+(不合题意舍去).故四边形PQCB面积能是△ABC面积的,此时t的值为5﹣;(4)△AEQ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如果AE=AQ,那么10﹣2t=2t,解得t=;②如果EA=EQ,那么(10﹣2t)×=t,解得t=;③如果QA=QE,那么2t×=5﹣t,解得t=.故当t为秒秒秒时,△AEQ为等腰三角形.【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分类讨论,不要漏解;其次运用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2016•镇江)如图1,在菱形ABCD中,AB=6,tan∠ABC=2,点E从点D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射线DA的方向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将线段CE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个角α(α=∠BCD),得到对应线段CF.(1)求证:BE=DF;(2)当t= 秒时,DF的长度有最小值,最小值等于;(3)如图2,连接BD、EF、BD交EC、EF于点P、Q,当t为何值时,△EPQ是直角三角形?(4)如图3,将线段CD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个角α(α=∠BCD),得到对应线段CG.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当它的对应点F位于直线AD上方时,直接写出点F到直线AD的距离y关于时间t的函数表达式.【答案】解:(1)∵∠ECF=∠BCD,即∠BCE+∠DCE=∠DCF+∠DCE,∴∠DCF=∠BCE,∵四边形ABCD是菱形,在△DCF和△BCE中,∵,∴△DCF≌△BCE(SAS),∴DF=BE;(2)如图1,当点E运动至点E′时,DF=BE′,此时DF最小,在Rt△ABE′中,AB=6,tan∠ABC=tan∠BAE′=2,∴设AE′=x,则BE′=2x,∴AB=x=6,则AE′=6∴DE′=6+6,DF=BE′=12,故答案为:6+6,12;(3)∵CE=CF,∴∠CEQ<90°,①当∠EQP=90°时,如图2①,∵∠ECF=∠BCD,BC=DC,EC=FC,∴∠CBD=∠CEF,∵∠BPC=∠EPQ,∴∠BCP=∠EQP=90°,∵AB=CD=6,tan∠ABC=tan∠ADC=2,∴DE=6,∴t=6秒;②当∠EPQ=90°时,如图2②,∵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EC与AC重合,∴DE=6,∴t=6秒;(4)y=t﹣12﹣,如图3,连接GF分别交直线AD、BC于点M、N,过点F作FH⊥AD于点H,由(1)知∠1=∠2,又∵∠1+∠DCE=∠2+∠GCF,∴∠DCE=∠GCF,在△DCE和△GCF中,∵,∴△DCE≌△GCF(SAS),∴∠3=∠4,∵∠1=∠3,∠1=∠2,∴∠2=∠4,又∵AH∥BN,∴四边形CDMN是平行四边形,∴MN=CD=6,∵∠BCD=∠DCG,∴∠CGN=∠DCN=∠CNG,∴CN=CG=CD=6,∵tan∠ABC=tan∠CGN=2,∴GN=12,∴GM=6+12,∵GF=DE=t,∴FM=t﹣6﹣12,∵tan∠FMH=tan∠ABC=2,∴FH=(t﹣6﹣12),即y=t﹣12﹣.类型二、函数与几何综合问题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从原点O出发,沿x轴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t(t >0)秒,抛物线y=x2+bx+c经过点O和点P.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为A(1,0)、B(1,-5)、D (4,0).⑴求c、b(可以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⑵当t>1时,抛物线与线段AB交于点M.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你认为∠AMP的大小是否会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AMP的值;⑶在矩形ABCD的内部(不含边界),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称为“好点”.若抛物线将这些“好点”分成数量相等的两部分,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思路点拨】(1)由抛物线y=x2+bx+c经过点O和点P,将点O与P的坐标代入方程即可求得c,b;(2)当x=1时,y=1-t,求得M的坐标,则可求得∠AMP的度数;(3)根据图形,可直接求得答案.【答案与解析】解:(1)把x=0,y=0代入y=x2+bx+c,得c=0,再把x=t,y=0代入y=x2+bx,得t2+bt=0,∵t >0, ∴b=-t ; (2)不变.∵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 2-tx ,且M 的横坐标为1,∴当x=1时,y=1-t , ∴M (1,1-t ), ∴AM=|1-t|=t-1, ∵OP=t ,∴AP=t-1, ∴AM=AP ,∵∠PAM=90°,∴∠A MP=45°; (3)72<t<113.①左边4个好点在抛物线上方,右边4个好点在抛物线下方:无解;②左边3个好点在抛物线上方,右边3个好点在抛物线下方: 则有-4<y 2<-3,-2<y 3<-1,即-4<4-2t <-3,-2<9-3t <-1, ∴72<t<4且103<t<113,解得72<t<113;③左边2个好点在抛物线上方,右边2个好点在抛物线下方:无解;④左边1个好点在抛物线上方,右边1个好点在抛物线下方:无解; ⑤左边0个好点在抛物线上方,右边0个好点在抛物线下方:无解; 综上所述,t 的取值范围是:72<t<113.【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点的关系.此题综合性很强,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与方程思想的应用.类型三、动态几何中的函数问题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二次函数2+2y ax ax c =+的图象与y 轴交于(0,3)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B 的坐标为(-3,0)(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D 的坐标;(2)点M 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若直线OM 把四边形ACDB 分成面积为1:2的两部分,求出此时点M 的坐标;(3)点P 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问:点P 在何处时△CPB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并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思路点拨】(1)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只有两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将点B 、C 的坐标代入其中求解即可.(2)先画出相关图示,连接OD 后发现:S △OBD :S 四边形ACDB =2:3,因此直线OM 必须经过线段BD 才有可能符合题干的要求;设直线OM 与线段BD 的交点为E ,根据题干可知:△OBE 、多边形OEDCA 的面积比应该是1:2或2:1,即△OBE 的面积是四边形ACDB 面积的1233或,所以先求出四边形ABDC 的面积,进而得到△OBE 的面积后,可确定点E 的坐标,首先求出直线OE (即直线OM )的解析式,联立抛物线的解析式后即可确定点M 的坐标(注意点M 的位置).(3)此题必须先得到关于△CPB 面积的函数表达式,然后根据函数的性质来求出△CPB 的面积最大值以及对应的点P 坐标;通过图示可发现,△CPB 的面积可由四边形OCPB 的面积减去△OCB 的面积求得,首先设出点P 的坐标,四边形OCPB 的面积可由△OCP 、△OPB 的面积和得出. 【答案与解析】 解:(1)由题意,得:3,9-60.c a a c =⎧⎨+=⎩ 解得:-1,3.a c =⎧⎨=⎩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3y x x =+ ,顶点D 的坐标为(-1,4).(2)画图由A、B、C、D四点的坐标,易求四边形ACDB 的面积为9.直线BD 的解析式为y=2x+6. 设直线OM 与直线BD 交于点E ,则△OBE 的面积可以为3或6.①当1=9=33OBE S ∆⨯时,如图,易得E 点坐标(-2,-2),直线OE 的解析式为y=-x.E M xy O A BCD设M 点坐标(x ,-x ),21223113113,().22x x x x x -=--+---+==舍 ∴113113M ,22--+() ② 当时,同理可得M 点坐标.∴ M 点坐标为(-1,4).(3)如图,连接OP ,设P 点的坐标为(),m n , ∵点P 在抛物线上,∴232n m m =-+-, ∴PB PO OPB OB S S S S =+-△C △C △△C111||222OC m OB n OC OB =⋅-+⋅-⋅ ()339332222m n n m =-+-=--()22333273.2228m m m ⎛⎫=-+=-++ ⎪⎝⎭∵3<0m -<,∴当32m =-时,154n =. △CPB 的面积有最大值27.8∴当点P 的坐标为315(,)24-时,△CPB 的面积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27.8【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图形面积的解法以及二次函数的应用等知识;(2)问中,一定先要探究一下点M 的位置,以免出现漏解的情况.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 是矩形,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3,0),(0,1),点D 是线段BC 上的动点(与端点B 、C 不重合),过点D 作直线y =-12x +b 交折线OAB 于点E . (1)记△ODE 的面积为S ,求S 与b 的函数关系式;(2)当点E 在线段OA 上时,若矩形OABC 关于直线DE 的对称图形为四边形OA 1B 1C 1,试探究OA 1B 1C 1与矩形OABC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该重叠部分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yxDECOAB【答案】(1)由题意得B (3,1).若直线经过点A (3,0)时,则b =32 若直线经过点B (3,1)时,则b =52若直线经过点C (0,1)时,则b =1.①若直线与折线OAB 的交点在OA 上时,即1<b ≤32,如图1,此时点E (2b ,0). ∴S =12OE·CO=12×2b ×1=b.②若直线与折线OAB 的交点在BA 上时,即32<b <52,如图2, 此时点E (3,32b -),D (2b -2,1). ∴S =S 矩-(S △OCD +S △OAE +S △DBE )= 3-[12(2b -1)×1+12×(5-2b)•(52b -)+12×3(32b -)](2)如图3,设O 1A 1与CB 相交于点M ,C 1B 1与OA 相交于点N ,则矩形O 1A 1B 1C 1与矩形OABC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即为四边形DNEM 的面积.由题意知,DM ∥NE ,DN ∥ME ,∴四边形DNEM 为平行四边形, 根据轴对称知,∠MED =∠NED, 又∠MDE =∠NED , ∴∠MED =∠MDE ,MD =ME , ∴平行四边形DNEM 为菱形.过点D 作DH ⊥OA ,垂足为H ,设菱形DNEM 的边长为a ,由题可知, D (2b-2,1),E (2b ,0), ∴DH=1,HE=2b-(2b-2)=2,∴HN=HE-NE=2-a ,则在Rt △DHM 中,由勾股定理知:222(2)1a a =-+,∴a=5.4.∴S 四边形DNEM =NE ·DH =54. ∴矩形OA 1B 1C 1与矩形OABC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不发生变化,面积始终为54.类型四、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4. 如图所示,以矩形OABC 的顶点O 为原点,O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OC 所在的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 =3,OC =2,点E 是AB 的中点,在OA 上取一点D ,将△BDA 沿BD 翻折,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1)直接写出点E 、F 的坐标;(2)设顶点为F 的抛物线交y 轴正半轴...于点P ,且以点E 、F 、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x 轴、y 轴上是否分别存在点M 、N ,使得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如果存在,求出周长的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FBD=∠ABD ,FB=AB ,可得四边形ABFD 是正方形,则可求点E 、F 的坐标;(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则可用顶点式设抛物线的解析式. 因为以点E 、F 、P 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没有给明顶角的顶点,而顶角和底边都是唯一的,所以要抓住谁是顶角的顶点进行分类,可分别以E 、F 、P 为顶角顶点;(3)求周长的最小值需转化为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求解.【答案与解析】解:(1)E(3,1);F(1,2);(2)连结EF ,在Rt △EBF 中,∠B=90°,∴EF=5212222=+=+BF EB .设点P 的坐标为(0,n),n >0,∵顶点F(1,2),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2+2,(a ≠0).①如图1,当EF=PF 时,EF 2=PF 2,∴12+(n-2)2=5,解得n 1=0(舍去),n 2=4.∴P(0,4),∴4=a(0-1)2+2,解得a=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1)2+2.②如图2,当EP=FP 时,EP 2=FP 2,∴(2-n)2+1=(1-n)2+9,解得n=-25(舍去) ③当EF=EP 时,EP=5<3,这种情况不存在.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抛物线为y=2(x-1)2+2.(3)存在点M 、N ,使得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如图3,作点E 关于x 轴的对称点E′,作点F 关于y 轴的对称点F′,连结E′F′,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M 、N ,则点M 、N 就是所求. 连结NF 、ME.∴E′(3,-1)、F′(-1,2),NF=NF′,ME=ME′. ∴BF′=4,BE′=3. ∴FN+NM+ME=F′N+NM+ME′=F′E′=2243 =5.又∵EF=5,∴FN+MN+ME+EF=5+5,此时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值为5+5.【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等腰直角三角形、抛物线解析式的求法、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距离以及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 分类讨论的思想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问题分类、求解,要特别注意分类原则是不重不漏,最简分类常见的依据是:一是依据概念分类,如判断直角三角形时明确哪个角可以是直角,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分清哪两条边是对应边;二是依运动变化的图形中的分界点进行分类,如一个图形在运动过程中,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部分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四边形、五边形等. 几何与函数的综合题是中考常见的压轴题型,解决这类问题主要分为两步:一是利用线段的长确定出几何图形中各点的坐标;二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类型五、几何图形中的探究、归纳、猜想与证明问题5. 如图所示,以等腰三角形AOB 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2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A 1,再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A 1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 1BB 1,……,如此作下去,若OA=OB=1,则第n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S= ________(n 为正整数).B 2B 1A 1B O A【思路点拨】本题要先根据已知的条件求出S 1、S 2的值,然后通过这两个面积的求解过程得出一般性的规律,进而可得出S n 的表达式.【答案与解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S 1=-11=22; 根据勾股定理,得:AB=2,则S 2=1=20;A 1B=2,则S 3=21,依此类推,发现:n S =n-22.【总结升华】本题要先从简单的例子入手得出一般化的结论,然后根据得出的规律去求特定的值.举一反三:【变式】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求3+32+33+…+3100的值.解:令S=3+32+33+…+3100(1),将等式两边提示乘以3得到:3S=32+33+34+…+3101(2),(2)-(1)得到:2S=3101-3∴S=1013-3 2∴3+32+33+ (3100)1013-3 2问题:(1)2+22+…+22011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2)求4+12+36+…+4×350的值;(3)如图,在等腰Rt△OAB中,OA=AB=1,以斜边OB为腰作第二个等腰Rt△OBC,再以斜边OC为腰作第三个等腰Rt△OCD,如此下去…一直作图到第8个图形为止.求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所有斜边之和.(直接写出结果).【答案】解:(1)22012-2.(2)令S=4+12+36+…+4×350 ①,将等式两边提示乘以3得到:3S=12+36+108+…+4×351②,②-①得到:2S=4×341-4∴S=2×351-2∴4+12+36+…+4×350=2×351-2.(3)92-2 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数学冲刺复习专题训练10代几综合问题例1. 如图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A(2,1),且
经过原点,与轴的另一个交点为.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在抛物线上,且以四点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求点的坐标;
(3)连接OA,AB,如图2,在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
点,使得与相似?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
明理由.
例2.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为正整数.
(1)求的值;
(2)当此方程有两个非零的整数根时,将关于的二次
函数的图象向下平移个单位,求平移后的图象的
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将平移后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在
x轴下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
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请你结合这个新的
图象回答:当直线与此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时,的
取值范围.
x
y
O A B
C
例3. 如图,已知抛物线与轴交于A (-1,0)、B (3,0)
两点,与轴交于点C (0,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M 坐标;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到点P ,使得△PAC 的周长最
小,并求出点P 的坐标;
(3)若点D 是线段OC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O 、C 重合).过
点D 作DE ∥PC 交轴于点E .设CD 的长为m ,问当m
取何值时,. 24511 5FBF 徿27637 6BF5 毵34865 8831 蠱!36482 8E82
<
^37906 9412 鐒33888 8460 葠o36036 8CC4 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