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易象针灸-手针概述解析23页PPT
合集下载
全息易象针灸-手针概述ppt课件
学习的意义:是让学习者通过手针,掌握手部穴位 治疗疾病、并学会初步的手针保健方法。
10
全 息 易 象 针 灸 QuanXiYiXiangZhenJiu
概
述
二、手针的理论基础
1.中医理论基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局部与整体是辨证统一的。两者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所以当人体局部发生疾患时,往 往在人体的其他位置有所反应。
概
述
(1)手的骨骼
手部骨路由27块骨组成:
手基底部有并列两排的 8块小骨,叫做腕骨; 腕骨前面是5块掌骨; 掌骨前面是14块指骨, 拇指两块,其它4指均 各3块。
15
全 息 易 象 针 灸 QuanXiYiXiangZhenJiu
概
述
(2)手部肌肉
手部肌肉分为三群: 外侧群、内侧群相中 间群,共19块(条)。 外侧群位于拇指 侧,形成拇指侧 隆起,称为“大 鱼际”; 内侧群位于小指 侧,形成手掌小 指侧隆起,称为 “小鱼际” ; 中间群位于手掌 中心,统称手掌 内部肌肉。 来自于前臂,止 于掌骨或指骨的 肌肉20余块,称 为手的外部信息,是由表 手太阴肺经 识里的窗口。
13
全 息 易 象 针 灸 QuanXiYiXiangZhenJiu
概
述
二、手针的理论基础
3.手的解剖
(1)手的骨骼
(2)手部肌肉 (3)手的血液循环 (4)手的神经
14
全 息 易 象 针 灸 QuanXiYiXiangZhenJiu
全 息 易 象 针 灸
全息易象针灸-手针概述
QuanXiYiXiangZhenJiu
全 息 易 象 针 灸
概
耳诊
述
QuanXiYiXiangZhenJiu
10
全 息 易 象 针 灸 QuanXiYiXiangZhenJiu
概
述
二、手针的理论基础
1.中医理论基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局部与整体是辨证统一的。两者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所以当人体局部发生疾患时,往 往在人体的其他位置有所反应。
概
述
(1)手的骨骼
手部骨路由27块骨组成:
手基底部有并列两排的 8块小骨,叫做腕骨; 腕骨前面是5块掌骨; 掌骨前面是14块指骨, 拇指两块,其它4指均 各3块。
15
全 息 易 象 针 灸 QuanXiYiXiangZhenJiu
概
述
(2)手部肌肉
手部肌肉分为三群: 外侧群、内侧群相中 间群,共19块(条)。 外侧群位于拇指 侧,形成拇指侧 隆起,称为“大 鱼际”; 内侧群位于小指 侧,形成手掌小 指侧隆起,称为 “小鱼际” ; 中间群位于手掌 中心,统称手掌 内部肌肉。 来自于前臂,止 于掌骨或指骨的 肌肉20余块,称 为手的外部信息,是由表 手太阴肺经 识里的窗口。
13
全 息 易 象 针 灸 QuanXiYiXiangZhenJiu
概
述
二、手针的理论基础
3.手的解剖
(1)手的骨骼
(2)手部肌肉 (3)手的血液循环 (4)手的神经
14
全 息 易 象 针 灸 QuanXiYiXiangZhenJiu
全 息 易 象 针 灸
全息易象针灸-手针概述
QuanXiYiXiangZhenJiu
全 息 易 象 针 灸
概
耳诊
述
QuanXiYiXiangZhenJiu
全息易象针灸-基础理论解析
全息即“全部信息”的简称。
全息(Holography)一词,最早始于物
QuanXiYiXiangZhenJiu
理学,是"全部信息"的简称。1948年
,物理学家盖柏(D·Gabor)和罗杰斯
发明了激光照相术,通过这种摄影术
得到的图象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
,每一小的碎片上,仍能重现整体的
原像,只是比例的缩小。
QuanXiYiXiangZhenJiu
先天卦数:乾 一、兑二、离 三、震四、巽 五、坎六、艮 七、坤八。
全
全息易象针灸-手针
息
易 象
先天八卦方位
针
灸
天地定位
QuanXiYiXiangZhenJiu
山泽通气
水火既济
风雷相博
全
全息易象针灸-手针
息
易
后天八卦
象
针
灸 后天八卦是坎
离定南北,震
兑定东西。
全
全息易象针灸-手针
息
易
象 针
二、易象理论
灸
QuanXiYiXiangZhenJiu
●全息理论是易象学说的现代诠释; 易象学说是全息理论的古代认知。
全
全息易象针灸-手针
息
易
太极
象
针 灸
太极的含义有多种说法。
宇宙最初浑然一体的元气说;以虚无本体
为太极说;大衍之数的四十九数未分为太
极;以阴阳混合未分为太极。
全
全息易象针灸-手针
息
易
象
针 灸
甲乙丙丁戊
1
2
3
4
5
QuanXiYiXiangZhenJiu
己 庚 辛 壬癸
全息易象针灸-基础理论
全息易象针灸-手针
生物体局部器官包含有整体全 部信息的胚胎发育基础 受精卵 DNA双螺旋结构的半保留复制 局部 起始细胞 细胞的有丝分裂 器官 有机组合 新的个体
全息元——包含有整体全部信息的具 有胚胎性质的局部器官
全 息 易 象 针 灸 QuanXiYiXiangZhenJiu
全息易象针灸-手针
全 息 易 象 针 灸 QuanXiYiXiangZhenJiu
全息易象针灸-手针
阴阳
《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指阴阳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太极图的一阴一阳两仪在这全息易象 针灸学中,对全息易象穴位系统一样 设穴原则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每一个独立的全息易象穴位系统都有 两个排列相同方向相反的穴位群,就 像太极图的阴阳鱼首尾相接,互相对 应。
二、易象理论
●全息理论是易象学说的现代诠释; 易象学说是全息理论的古代认知。
全 息 易 象 针 灸 QuanXiYiXiangZhenJiu
全息易象针灸-手针
太极
太极的含义有多种说法。 宇宙最初浑然一体的元气说;以虚无本体 为太极说;大衍之数的四十九数未分为太 极;以阴阳混合未分为太极。 太极也指:“一阴一阳之谓道” 也正是对 太极的解释。 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 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 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 两仪立焉。”
全 息 易 象 针 灸 QuanXiYiXiangZhenJiu
全息易象针灸-手针
全息元
在物体和宇宙中,物质、功能和结构与 周围的部分有相对独立的边界的相对独 立部分称为全息元。如一个细胞,一个 节肢,一片树叶,甚至一个星球都是一
个全息元。在同一全息元上的各个部位
全息易象针灸-手掌观健康
3.
腰腿——在大鱼际底部,靠拇指侧 的下1/2区 心脏——手掌大鱼际处,拇指横纹 下方,如拇指大小。大鱼际分为左 右两半,靠拇指侧为左心,靠小指 侧为右心。上2/5部分为心房,下 3/5部分为心室。 心冠脉——拇指掌指关节横纹中间
10
全 息 易 象 针 灸 学 QuanXiYiXiangZhenJiu
全息易象针灸学习班讲义
酸碱体质的比较
比较
面色 肌肉 红润 壮实
酸性体质
苍白 柔弱
碱性体质
头发
血压 出汗 睡眠 性格 运动 阴阳 疾病 营养
秃头者多
高血压居多 汗多 睡少(易失眠) 好食肉,易冲动,好斗 喜运动,运动后兴奋 阴虚怕热
头发粗,易脱落,易白发
低血压居多 汗少 睡多(易昏睡) 好素食,勇气不足,平静快乐 喜安静,运动后易疲劳 阳虚怕冷
13
全 息 易 象 针 灸 学 QuanXiYiXiangZhenJiu
全息易象针灸学习班讲义
7 坤宫(胸肺区)
坤宫——位于环指和小指下方,
感情线上方,表示肺脏呼吸系统状况。 该区位置低陷,肤色枯白无血色,容 易发生呼吸系统,气管方面的疾病, 肺气不足。 1. 2. 支气管——在环指与小拇指的指缝下 方,垂直向下至感情线的区域。 肺——在支气管手诊的两侧,左肺在 环指下方,右肺在小指的下方,感情 线的上方。 心包——支气管下方与感情线交叉处 与感情线交叉处为心包所在,表示精 神情志方面的疾病。
全息易象针灸学习班讲义
八 卦 : 乾 坎 艮 震 巽 离 坤 兑
手掌九宫定位
kǎn gèn
xùn
duì
5
全 息 易 象 针 灸 学 QuanXiYiXiangZhenJiu
全息易象针灸-手针概述PPT文档共23页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全息易象针灸-手针概述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全息易象针灸-手针概述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全息易象针灸手掌观健康PPT课件
1. 失眠多梦、疲劳乏力——在手掌食 指近掌节的区域及该段下方。
2. 肩周炎——在手掌上部两侧。食指 下方左侧为左肩,小拇指下方右侧 为右肩。
12
全
全息易象针灸学习班讲义
息
易 象
6 离宫(头面区)
针
离宫——位于中指下方,如拇指大小,
灸
表示头面、眼、耳、鼻、喉、五官的状
学
况。 中指根掌丘不饱满,该区晦暗,气色斑
如拇指头大
学
艮宫属土,主脾胃功能,艮宫下方
青筋浮露肌肉晦暗,多提示脾虚,
不能化湿,容易腰膝酸软,湿重疲
倦。艮宫上方肌肉瘦削,无弹性,
表示心脏循环系统欠佳。
QuanXiYiXiangZhenJiu
1. 腰腿——在大鱼际底部,靠拇指侧 的下1/2区
2. 心脏——手掌大鱼际处,拇指横纹 下方,如拇指大小。大鱼际分为左 右两半,靠拇指侧为左心,靠小指 侧为右心。上2/5部分为心房,下 3/5部分为心室。
QuanXiYiXiangZhenJiu
1. 肾——中指垂直平分线下焦区上方的左 右两侧。
2. 膀胱——在左右肾区的下方
3. 前列腺(男)、子宫(女)——在手掌 根部腕横纹中间上方区域。
4. 卵巢及输卵管——在子宫部位的两侧。
9
全
全息易象针灸学习班讲义
息
易 象
3 艮宫(腰腿区)
针 灸
艮宫——位于拇指下方大鱼际,
大肠功能紊乱,容易发生溏泄或便
秘等慢性结肠炎。
1. 升结肠——靠小鱼际环指侧 2. 降结肠——靠小鱼际小指侧 3. 横结肠——靠小鱼际感情线下方 4. 小鱼际中间属小肠区
症
碱区
酸区——掌中生命线所包容区域
经典手针疗法 (周改).ppt
.精品课件.
11
横伏脏
.精品课件.
横伏象
12
手针主要穴位
❖ (1)前头点(又名阑尾点)
❖
【定位】位于食指第一指间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
【主治】前头痛、胃肠疾患、单纯性阑尾炎等。
❖ (2)头顶点
❖
【定位】位于中指第一指间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
【主治】神经性头痛、头顶痛、痛经等。
❖ (3)偏头痛
❖
【定位】位于无名指第一指间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 (3)据中医理论取穴 即依据传统的脏腑经络学说 选穴,如失眠取心点,因心主神明;目疾取肝点, 因肝开窍于目等。
.精品课件.
19
❖ 2.手针配方法 手针配方
❖ (1)单一配方法 即按上述任一种取穴法选穴组方, 如急性腰扭伤,往往仅取一侧腰腿点即可取效。
❖ (2)组合配方法 即将多种取穴法所选之穴,结合 运用。如皮肤瘙痒症,可按症状取止痒点;按中医 理论“肺主皮毛”取肺点,组合成方。
.精品课件.
6
手伏象
❖ 把手伸出,手背朝上,中指伸起,其余四肢 屈曲,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爬行动物”的雏 形:中指为头项,食指、无名指为上肢,拇 指、小指为下肢,第三掌骨为脊柱。其即为 身体外侧器官对应图,方氏手象针里称之为 手伏象,
.精品课件.
7
手伏象
.精品课件.
8
手伏脏
❖ 把手心朝上,掌面的各部分与前面手伏象的 全息图相对应,其即为身体内侧器官对应图, 方氏手象针里称之为手伏脏。
.精品课件.
14
手针主要穴位
❖ (7)咳喘点 ❖ 【定位】位于手掌面、食指掌指关节尺侧处。 ❖ 【主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头痛、落枕等。 ❖ (8)心点 ❖ 【定位】位于掌面二、三掌骨之间掌横纹之上。 ❖ (9)胃肠点 ❖ 【定位】位于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 ❖ 【主治】慢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胆道蛔虫病等。 ❖ (10)足跟点 ❖ 【定位】位于胃肠点(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之中点处)与大陵穴连线之中点处。 ❖ 【主治】足跟痛等。
手针疗法医学PPT课件
25
手针常见病治疗方法
腰痛(急性腰扭伤) 表现为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
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 势,以减少疼痛。患者多为青壮年,有腰部 扭伤史。 本病多为局部皮肉筋脉受损,以致经络不通, 经气运行受阻,瘀血壅滞局部而至疼痛。相 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腰扭伤。
26
【治则治法】舒筋通络止痛。 【操作步骤】选取同侧的腰腿点进针。选用
7
手伏象
8
手伏脏
把手心朝上,掌面的各部分与前面手伏象的 全息图相对应,其即为身体内侧器官对应图, 方氏手象针里称之为手伏脏。
9
手伏脏
10
横伏象、横伏脏
把手食指、小指伸出并朝下着地,拇指、中 指、无名指缩起,我们可以又得到一个“爬 行动物”的雏形:桡骨小头及第一掌骨为头 项,食指为上肢,小指为小指,掌面及掌背 即分别为躯干的内、外侧。在方氏手象针里 称之为手伏象,其外侧称为横伏象,其内侧 称为横伏脏,
20
手针操作方法
1.针具 用28~30号0.5~1寸不锈钢毫针。 2.进针法
(1)一般进针法:令患者手取自然弯曲位,术者手持 毫针,针尖紧靠骨膜外面而垂直于掌面,直刺入穴位,以不 刺入骨膜为准,深度2~5分。此法适用于多数手穴。
(2)特殊进针法:此法据穴位不同而有所差别。腰腿 点针刺时,针身应与皮肤表面成45°角针尖略向掌心,从伸 指肌腱与掌骨之间刺入,深约3~5分。针刺时,要求患者略 握拳,腕关节呈背屈位。另如针坐骨神经点,先直刺,深约 2分,以刺至骨为度,获得气针感后,稍留针,再提针斜刺 向手少阳经线上,亦以刺至骨为度。
手针疗法
1
手针定义及原理
手针技术是指针刺手部的特定区域以治疗疾 病的一种针刺技术。
手针常见病治疗方法
腰痛(急性腰扭伤) 表现为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
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 势,以减少疼痛。患者多为青壮年,有腰部 扭伤史。 本病多为局部皮肉筋脉受损,以致经络不通, 经气运行受阻,瘀血壅滞局部而至疼痛。相 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腰扭伤。
26
【治则治法】舒筋通络止痛。 【操作步骤】选取同侧的腰腿点进针。选用
7
手伏象
8
手伏脏
把手心朝上,掌面的各部分与前面手伏象的 全息图相对应,其即为身体内侧器官对应图, 方氏手象针里称之为手伏脏。
9
手伏脏
10
横伏象、横伏脏
把手食指、小指伸出并朝下着地,拇指、中 指、无名指缩起,我们可以又得到一个“爬 行动物”的雏形:桡骨小头及第一掌骨为头 项,食指为上肢,小指为小指,掌面及掌背 即分别为躯干的内、外侧。在方氏手象针里 称之为手伏象,其外侧称为横伏象,其内侧 称为横伏脏,
20
手针操作方法
1.针具 用28~30号0.5~1寸不锈钢毫针。 2.进针法
(1)一般进针法:令患者手取自然弯曲位,术者手持 毫针,针尖紧靠骨膜外面而垂直于掌面,直刺入穴位,以不 刺入骨膜为准,深度2~5分。此法适用于多数手穴。
(2)特殊进针法:此法据穴位不同而有所差别。腰腿 点针刺时,针身应与皮肤表面成45°角针尖略向掌心,从伸 指肌腱与掌骨之间刺入,深约3~5分。针刺时,要求患者略 握拳,腕关节呈背屈位。另如针坐骨神经点,先直刺,深约 2分,以刺至骨为度,获得气针感后,稍留针,再提针斜刺 向手少阳经线上,亦以刺至骨为度。
手针疗法
1
手针定义及原理
手针技术是指针刺手部的特定区域以治疗疾 病的一种针刺技术。
中医手针疗法培训课件
(三)深筋膜
❖ 腕部
❖ 1. 浅 层:腕掌侧韧带
❖ 2. 深 层:腕横韧带
❖
(屈肌支持带)
手掌部:
(1)鱼际筋膜 (2)小鱼际筋膜 (3)掌腱膜
中医手针疗法
4
手针特点
❖ 刺激组织层面:皮肤,筋膜,骨间肌, 骨膜
❖ 特点:止痛见效快 ❖ 缺点:疼痛 ❖ 对策:进针快,短细针,直刺针
中医手针疗法
5
手针基本全息框架
❖ 【主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牙痛、三叉神经痛等。
中医手针疗法
15
手针主要穴位
❖ (17)坐骨神经点 ❖ 【定位】位于第四、五指掌关节间,近第四指掌关节处。 ❖ 【主治】坐骨神经痛、髋及臀部疼痛等。 ❖ (18)脊柱点 ❖ 【定位】位于小指指掌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 【主治】急性腰扭伤、椎间盘突出症、尾骶部痛、耳鸣、鼻塞等。
40
中医手针疗法
41
中医手针疗法
42
中医手针疗法
43
手部穴位临床特效治疗
1、主穴:中冲或十宣 配穴:人中、内关、涌泉 主治:中暑、高热、昏厥
2、主穴:踝灵 配穴:局部刺血或委中刺血 主治:踝关节扭伤
3、主穴:精灵、威灵 配穴:人中、后溪 主治:急性腰扭伤
中医手针疗法
44
手部穴位临床特效治疗
8、主穴:掌三关(骨关、木关、中关) 配穴:大陵 主治:足跟痛
9、主穴:三间(大、小、浮间) 配穴:太冲、阳陵泉、三阴交 主治:疝气、疝气术后
中医手针疗法
46
手部穴位临床特效治疗
10、主穴:合谷、三齿 配穴:内庭、侧三里、侧下三里 主治:牙痛、面瘫、下颌关节炎
11、主穴:灵骨、大白 配穴:神门、镇静、照海 主治:失眠、神疲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