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

合集下载

科学运动与健康饮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科学运动与健康饮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第一章测试1.《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指出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A:8.9%B:25.2%C:2.2%D:45.15%答案:B2.虽然2012年我国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状况比2002年有所改善。

A:错B:对答案:B3.EAR是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A:对B:错答案:A4.长期摄入某营养素推荐摄入量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

A:错B:对答案:B5.AI是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人量。

A:对B:错答案:A6.UL是一个建议的摄入水平。

A:错B:对答案:A7.SPL是A: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B:推荐摄入量C: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D:特定建议值答案:D8.近十年,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轻微的下降趋势。

A:错B:对答案:A9.近几十年,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A:对B:错答案:A10.适量运动能降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重力性休克的患者,发病原理是因疾跑后立即站立不动,血液大量积累在A:头部B:上肢C:下肢D:肝脏答案:C2.精神紧张性晕厥的发病原理是A: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B:体内血液重新分配的反应能力下降C:腔静脉血液回流受到妨碍D:广泛周围小血管扩张答案:D3.某运动员夏天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时,汗流浃背,为了预防肌肉痉挛,可以适当的补充A:蛋白质B:维生素AC:运动饮料D:生理盐水E:矿泉水答案:CDE4.晕厥前患者出现全身软弱无力,头昏,眼前发黑,耳鸣、恶心,出虚汗和面色发白,应立刻让患者采取A:半卧位B:头低脚高位C:平卧位D:侧卧位答案:B5.肌肉痉挛多发生于A:太极拳B:足球C:游泳答案:BCD6.运动性腹痛是指由于体育运动而引起或诱发的腹部疼痛。

A:对B:错答案:A7.肌肉痉挛好发于大腿股四头肌。

A:错B:对答案:A8.运动性血尿指健康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血尿,经详细检查,未发现其它原因。

卫计委发布_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_2015_

卫计委发布_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_2015_

14 7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 F D A)公布了关于使用银杏叶提取物的药品第一批抽验结果,摘选如下:——已完成检验284批,其中检出不合格药品67批,占全部产品的23.6%,涉及24家药品生产企业。

有60批药品为企业自检不合格,监督抽验结果与企业自检结果一致。

相关企业已采取召回措施并公布了召回信息……7月3日,又公布了使用银杏叶提取物生产保健食品企业的自查情况:全国共有168家保健食品企业报送了自查情况。

其中,157家企业使用银杏叶提取物生产了保健食品,11家企业持有相关批准文号但未生产。

企业自检银杏叶提取物原料359批次,其中328批次合格,13批次不合格,18批次尚在检验中。

不合格银杏叶提取物原料涉及8家保健食品企业,分别是大连双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庆缘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杭州太和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浙江省磐安县外贸药业有限公司、山东圣海保健品有限公司、会心堂(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上述企业自检发现不合格银杏叶提取物原料共4847公斤,目前已封存原料2257.02公斤,销毁原料805.67公斤,其他1784.31公斤原料已使用。

点评:借鉴“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三步走策略,首先出台更严厉的惩诫措施,要让企业不敢在产品质量上动歪脑筋。

银杏叶提取物事件,药品、保健食品全被波及Industry New w s9.9%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及以上人9.9%25.2%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25.2%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1818岁9.7%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86.6%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年全86.6%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占总全国居 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是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分析报告(2015年)》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分析报告(2015年)》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一、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一是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

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着。

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0%,比2002年降低2.5个百分点。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3.2%和9.0%,比2002年降低3.1和4.4个百分点。

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9.7%17.2%,比2002过去1030%。

11.9%,比 6.4%,比200220122012144.3/1068/10,非吸烟3升,饮酒者中有害饮酒率为9.3%,其中男性为11.1%。

成人经常锻炼率为18.7%。

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和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的工作、生活压力,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慢性病的患病、死亡与经济、社会、人口、行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我国慢性病患者的基数也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慢性病患者的生存期也在不断延长。

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反映了国家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是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个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慢性病发病所带来的影响,综合考虑人口老龄化等社会因素和吸烟等危险因素现状及变化趋势,我国慢性病的总体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仍面临着巨大挑战。

专家解读《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

专家解读《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

专家解读《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作者:俞美玲来源:《健康博览》 2015年第8期策划/ 本刊编辑部执行/俞美玲赵湘通讯员/黄李春受访专家/俞敏主任医师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章荣华主任医师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近年来的监测、调查2002年到2012年的最新数据,结合国家统计局等部分人口基础数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综合采用多中心、多来源数据系统评估、复杂加权和荟萃分析等研究办法,编写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 年)》(以下简称《报告》)。

本期编辑部邀请到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俞敏副主任、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章荣华所长和黄李春医师为大家解读《报告》中的关键内容,并对大众合理膳食、预防慢性病等提出建议。

专家解读(章荣华主任医师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报告》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居民面临着营养过剩和营养缺乏的双重问题。

营养过剩主要是指能量、脂肪摄入过多,营养缺乏则主要指部分营养素摄入不足。

脂肪摄入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和食用油。

而食用油又分为动物油和植物油,动物油例如猪油等已经慢慢淡出大众视线,但植物油的大量摄入同样会造成能量超标,这也是近年来导致肥胖率升高的可能原因之一。

健康的用油标准一般建议在25~30克/日。

我国目前除了肥胖和超重,更容易被人忽略中心性肥胖,即那些体重不重,腰围比较大的人群,这类人群有着较高的慢性病风险,因为内脏大多集中在腹部,所以内脏脂肪的储存,会导致代谢功能的下降。

同时报告显示我国钙、铁、维生素A、D 等部分营养素依然缺乏。

钙是人体的宏量元素(宏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总质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相对于微量元素而言)之一,其含量约占人体体重的1.5%~2%,其中99%以钙盐的形式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另外1%的钙质以游离或化合的状态存在于软组织和细胞外液(包括血液)中,钙在人体内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心脏的跳动、肌肉的收缩、激素的分泌甚至大脑的活动、听力都需要钙的帮助才能实现。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欧阳学文一、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一是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

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与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著。

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0%,比降低2.5个百分点。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3.2%和9.0%,比降低3.1和4.4个百分点。

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9.7%,比下降10.4个百分点。

其中611岁儿童和孕妇贫血率分别为5.0%和17.2%,比下降了7.1和11.7个百分点。

二是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凸显。

过去10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

总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持平,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有所增加,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

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

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钙、铁、维生素A、D等部分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

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10.5克,较下降1.5克。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下面介绍我国居民慢性病状况。

一是关于重点慢性病患病情况。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摘要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摘要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摘要引言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显著提升,中国居民的营养摄入与慢性病状况日益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

营养与慢性病之间的关联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探讨的热点话题。

近年来,中国居民的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经历了深刻变革,这对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发病趋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全面洞悉当前态势,本文基于丰富的调查数据和研究成果,对中国居民的营养摄入水平、膳食结构特点以及慢性病患病状况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旨在为制定精准有效的医药卫生政策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国居民营养医药卫生慢性病一、中国居民营养状况概览1.营养素摄入现状1.中国居民的能量与脂肪摄入量显著攀升,超重与肥胖问题愈发严峻。

2.维生素A、钙等关键营养素的摄入量普遍不足,对居民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2.膳食结构剖析1.谷类食物占据主导地位,但蔬菜与水果的摄入量明显不足,尤其是水果的摄入远低于推荐标准。

2.乳制品与海产品的消费量偏低,而新鲜畜肉的摄入量则超出合理范围。

3.烹调用油与食盐的摄入量远超推荐值,显著增加了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二、中国居民慢性病状况分析1.慢性病发病概况1.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病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杀手”。

2.18岁及以上居民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糖尿病患病率为6.5%,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4.0%,形势严峻。

2.慢性病患病特征1.患病率高企,高血压与糖尿病尤为突出。

2.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有待提升,农村地区尤为明显。

3.慢性病与不良生活方式紧密相关,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缺乏运动是主要诱因。

三、营养与慢性病关系的深入探讨1.营养与慢性病风险1.膳食结构不合理与营养素摄入失衡显著提升了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2.高脂肪、高能量膳食加剧了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膳食纤维与维生素的缺乏则增加了糖尿病与肠道疾病的风险。

2.营养干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1.调整膳食结构与优化营养素摄入对降低慢性病风险、改善健康状况具有积极作用。

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一、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一是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

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和,平均体重分别为和,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着。

成人营养不良率为%,比2002年降低个百分点。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和%,比2002年降低和个百分点。

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比2002年下降个百分点。

其中6-11岁儿童和孕妇贫血率分别为%和%,比2002年下降了和个百分点。

二是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凸显。

过去10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

总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持平,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有所增加,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

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

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钙、铁、维生素A、D等部分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

2012年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克,较2002年下降克。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肥胖率为%,比2002年上升了和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肥胖率为%,比2002年上升了和个百分点。

下面介绍我国居民慢性病状况。

一是关于重点慢性病患病情况。

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糖尿病患病率为%,与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

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发布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发布

龙源期刊网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发布
作者:
来源:《上海医药》2015年第13期
2012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死亡人数占总死亡的86.6%,远远高于传
染病、交通事故等引发的死亡率。

6月30日,国家卫计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国家癌症中
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专业机构历时一年半完成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这是我国第二次发布全国性的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此前的第一次是10年前的2004年。

(《光明日报》)。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一)一、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一是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

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与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著。

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0%,比降低2.5个百分点。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3.2%和9.0%,比降低3.1和4.4个百分点。

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9.7%,比下降10.4个百分点。

其中6-11岁儿童和孕妇贫血率分别为5.0%和17.2%,比下降了7.1和11.7个百分点。

二是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凸显。

过去间,我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

总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持平,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有所增加,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

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

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钙、铁、维生素A、D等部分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

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10.5克,较下降 1.5克。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下面介绍我国居民慢性病状况。

一是关于重点慢性病患病情况。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城乡合计
城市
农村
12
2015/8/6
消瘦率(%)
6-17岁儿童青少年消瘦状况与变化
2010-2012年中国6~17儿童青少年的消瘦率为9.0%,男女孩分别为 10.4%和7.3%,与2002年相比降低了4.4个百分点。降幅为32.8%。
16.0
15.1
13.4
14.0
11.4
12.0
10.0
9.0
7
2015/8/6
慢性病数据来源
常规监测
• 死因监测 •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 全国营养与健康状
况监测 • 肿瘤登记(国家癌
症中心) • 脑卒中、心脏病(
部分省)
前瞻队列研究
• 牛津项目、复旦项目 • 中美叶酸补充项目
信息来源
决策
专题调查
• 全国高血压调查(心血 管病中心)
• 全国糖尿病调查(糖尿 病学会)
2010-2012年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为3.2%。 男女分别为3.6%和2.8%。 与2002年相比,降低了3.1个百分点,降幅为49%。
生长迟缓率(%)
10
9.1
9
8
7
6.3
6 4.7
5
4
3.2
3.2
321.5来自102002 2010-2012 2002 2010-2012 2002 2010-2012
15
2015/8/6
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
16
2015/8/6
2010-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 为167.1cm和155.8cm。城市高于农村,与2002年比,男、女 性平均身高分别增长0.6 cm和0.7 cm。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发病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个人提供科学的参考,促进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一、营养状况。

1.1 饮食结构。

中国的饮食结构一直以来都以主食为主,谷类食物是中国人的主要能量来源。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油脂和糖类的摄入量逐渐增加,而蔬菜、水果和纤维素的摄入量则相对不足。

这种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了营养结构的失衡,很多人的营养摄入不达标,存在着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问题。

1.2 营养相关疾病。

营养不良和肥胖是当前中国居民营养状况的两大突出问题。

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贫血、佝偻病、低体重等,而肥胖则成为了慢性病的高危因素,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逐年上升,而营养不良的问题也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和特定人群中。

二、慢性病状况。

2.1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糖尿病。

糖尿病已成为中国居民的“头号慢性病”。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庞大,而且呈现年龄趋势低龄化的特点。

不良的饮食结构和缺乏运动是导致糖尿病高发的重要原因。

2.3 肥胖症。

肥胖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而在中国也不例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肥胖不仅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还会对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

三、对策建议。

3.1 健康教育。

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营养意识和健康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130.8
50
0 2002年 2010-2012年 2002年 2010-2012年 2002年 2010-2012年
2010-2012年中国成人平均体重(Kg)
年龄 (岁) 18~ 19~ 20~ 30~ 40~ 50~ 60~ 70~ 80~
城市


63.6
54.9
65.3
55.8
68.2
55.7
70.0
57.6
69.1
60.0
68.1
60.3
65.9
59.1
63.2
55.9
61.1
53.2
农村


59.0
52.6
22
2015/8/6
g/标准人日
中国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
450
400
350
25.3
300
135.3 250
200
16.8 142.8
14.4 107.8
15.9 134.7
30.2 147150
100 204.7
226
222.7
177.7
156.5
technologies 慢性病基本药物和技术
• Palliative care 姑息治疗
• Policies to eliminate PHVOs from food supply食物供应政 策
• Vaccination against infectious
cancers 针对癌症的抗感染疫苗
3
2015/8/6
2002年、2010-2012年6-17岁中国儿童青少年平均体重变化
20
2015/8/6

2024年健康管理师之健康管理师三级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健康管理师之健康管理师三级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健康管理师之健康管理师三级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调查问卷的保存原则不包括( )A.保证信息档案的完整B.保证信息档案的专业性C.保证信息档案的安全D.方便查阅【答案】 B2、健康管理在我国逐步兴起与发展的时间为()。

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后【答案】 D3、身体活动的健康效益有赖于长期坚持,同时机体在重复一定强度的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也可降低发生运动意外伤害的风险。

A.疲劳感B.适应性C.A和BD.A或B【答案】 B4、健康风险评估的目的在于估计特定事件发生的( ),而不在于做出明确的诊断。

A.必然性B.准确性C.可能性D.肯定性【答案】 C5、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的()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受”的一端的个体或团体的谈话者、听众、观众的总称。

A.信息与讯息B.媒介渠道C.受传者D.效果【答案】 C6、王先生,49岁,大学文化,企业家,工作紧张,经常加班,睡眠较少,经常在外聚餐,饮酒,几乎没有主动身体活动,最近自感头晕、耳鸣,其父有高血压史30年,社区医院采用电子血压计三次测量其血压为145/85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建议口服药物治疗。

A.1年B.2个月C.半年D.3个月E.1个月【答案】 D7、药物的不良反应,最恰当的是指()。

A.变态反应B.毒性反应C.毒副作用D.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答案】 D8、药源性疾病分类不包括()A.甲型B.乙型C.过敏D.长期用药致病型E.药后效应型【答案】 C9、在对医疗服务过程的风险控制时,()是指被保险人已经获得初次诊断(第一诊疗意见)的基础上,由另外的医学专家为其提供的再次咨询诊疗服务。

A.第二诊疗意见B.医疗服务补偿C.医疗服务监测D.医疗服务利用审查【答案】 A10、确定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和办法的行政部门是()A.国务院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答案】 C11、原发性高血压不可改变的因素不包括()。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解读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解读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解读2015年,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这份报告对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

根据统计数据和调查结果,本文将对该报告的重要发现和结论进行解读,以期了解中国居民的健康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报告指出中国的慢性病负担日益加重。

据统计,中国的慢性病患者数量在过去十年中增长了近一倍,超过8亿人。

这主要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有关。

报告特别强调了肥胖和糖尿病的快速增长。

过度的高热量饮食和缺乏运动成为导致肥胖和糖尿病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

此外,高血压、心脏病和脑卒中等疾病也在中国居民中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凸显了亟待加强慢性病预防和控制的紧迫性。

其次,报告指出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存在问题。

中国居民的饮食习惯普遍偏向高脂肪、高蛋白质和低纤维的西式饮食模式,而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等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这种饮食结构导致了营养不均衡和疾病的发生。

报告强调了补充膳食纤维和控制脂肪摄入的重要性,以预防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

此外,报告还指出了中国居民的健康素养不高。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获取、评估和利用健康相关信息,以做出健康决策的能力。

报告发现,中国居民对慢性病防治的认知和理解不足,存在许多错误的健康观念。

例如,很多人认为只有感到不舒服时才需要去医院,忽视了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的重要性。

此外,报告还揭示了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下,居民对医疗服务的不满和不信任感。

综上所述,《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通过全面的数据和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和慢性病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这份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用于改善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减轻慢性病负担。

例如,报告建议加强营养教育,提倡合理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加大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管理力度。

同时,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和健康宣教,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 (2)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 (2)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一、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一是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

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著。

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0%,比2002年降低2.5个百分点。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3.2%和9.0%,比2002年降低3.1和4.4个百分点。

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9.7%,比2002年下降10.4个百分点。

其中6-11岁儿童和孕妇贫血率分别为5.0%和17.2%,比2002年下降了7.1和11.7个百分点。

二是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凸显。

过去10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

总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持平,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有所增加,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

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

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钙、铁、维生素A、D等部分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

2012年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10.5克,较2002年下降1.5克。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下面介绍我国居民慢性病状况。

一是关于重点慢性病患病情况。

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

居民营养与慢性病发展报告

居民营养与慢性病发展报告

居民营养与慢性病发展报告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居民的营养摄入与慢性病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报告旨在分析居民营养状况与慢性病发展之间的关联,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营养摄入状况根据我国卫生部的调查数据显示,许多居民的营养摄入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大部分人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而缺乏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必需的营养素。

在膳食结构方面,居民普遍饮食以主食为主,蔬果和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

此外,人们在膳食调理方面缺乏科学性,多次选择油炸、煎炸等高热量、高油脂的食物,导致营养过剩以及肥胖等问题的出现。

慢性病发展情况随着居民营养状况的下降,慢性病的发展也愈加严重。

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等。

这些疾病与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多为长期积累引发的。

研究发现,过多的高热量摄入和营养素不均衡催化了心脏病的发展;高糖分摄入则成为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肥胖问题更是不良饮食习惯的直接反映。

慢性病的发展不仅给个体健康带来威胁,还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负担。

据统计,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问题的首要因素,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改善建议为了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和预防慢性病的发展,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提倡科学饮食:宣传健康膳食知识,引导居民养成科学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适度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蛋白质的摄入量。

2.优化食品供给:鼓励食品生产商提供更多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减少加工食品、高糖饮料等的销售,推广并提供更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必需的营养素。

3.加强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增加居民对营养与健康的意识,向居民普及饮食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引导他们正确选择食物。

4.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和管理,控制不健康食品的推广和销售,保护居民的营养权益。

通过这些改善举措的推行,相信可以逐步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并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展。

每天一杯咖啡是否会导致贫血

每天一杯咖啡是否会导致贫血

无因咖啡
实在想喝,也担心影响铁 的吸收,也可以选择无因 咖啡。
感谢您的聆听
身就没有摄入足够的铁。
如何健康喝咖啡?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正常喝咖啡并不会导致缺铁和贫血。所以,咖啡还是可以喝的, 最好每天不超过 4 杯 对于缺铁性贫血的人群来说:
注意时间
尽量不要在吃饭的同时喝 咖啡,推荐饭后 1 小时 后再喝;
丰富饮食
咖啡只影响“非血红素” 铁,对“血红素”铁没有 影响,如果喝咖啡,可以 平时多吃瘦肉、多吃点新 鲜水果和蔬菜,也可适当 服用铁剂和维生素 C 补充 剂,保证自己能摄入足够 的铁原料。
的含义:
血红素铁只存在于动物 性食物当中,比如动物 肝脏、动物血、红肉、 禽肉等。非血红素铁主 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中, 比如菠菜、豆类等。
咖啡会影响铁的吸收吗?
虽然非血红素铁和血红素 铁都可以为我们补充铁元素, 但是效果相差较大。能够被人 体较好吸收利用的是血红素铁, 也就是动物性食物来源的铁, 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很低,比 较难被人体吸收利用。
咖啡中的多酚、咖啡因、植酸等植物成分在给 咖啡带来美妙滋味的同时,也会跟铁结合,抢夺铁 离子的位置,降低铁吸收率,从而影响非血红素铁 的吸收。
一项研究发现,一边吃汉堡一边喝咖啡,一杯咖 啡会将汉堡餐中的非血红素铁吸收降低 39% 。
咖啡会影响铁的吸收吗?
但好消息是
我们饮食中的铁有很多来源,咖啡因摄入对人体总体的铁吸 收并没有很大影响。事实上,咖啡对一顿饭中铁的影响只有 6%左右
咖啡会影响铁的吸收吗?
答案是:会,但不用过于担心。
一个原因是,咖啡只影响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即谷物和蔬菜中的那种,但是 对肉类(牛羊肉、鱼类和家禽)中的血红素铁并没有影响。

居民营养与慢病报告发布

居民营养与慢病报告发布

居民营养与慢病报告发布作者: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5年第09期2015年6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发布会。

这是继2004年原卫生部发布《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以来,再次发布相关报告。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在发布会上介绍,此次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和死因监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开展的第五次全国高血压调查和《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以及国家癌症中心开展的肿瘤随访登记等。

儿童消瘦与肥胖问题并存根据报告,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女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厘米和155.8厘米,平均体重分别为66.2公斤和57.3公斤。

6岁~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明显,与2002年相比,城市男女儿童青少年身高平均增加2.3厘米和1.8厘米,体重平均增加3.6公斤和2.1公斤;农村男女儿童青少年身高平均增加4.1厘米和3.5厘米,体重平均增加4.7公斤和3.4公斤,农村增长幅度高于城市。

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6岁~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与2002年相比,超重率增加1倍,肥胖率增加2倍,超重肥胖率增长幅度均高于发达国家。

1995年以后出生的小孩,特别是城市中的小孩,肥胖和体重超重发生率明显加快。

但同时我国6岁~17岁儿童青少年消瘦率为9%。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计生监察专员常继乐介绍,我国儿童青少年消瘦与肥胖并存,大中城市儿童主要是肥胖问题,贫困地区儿童消瘦主要是因为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不仅会造成体格、智力发育迟缓,且大大增加罹患疾病的风险,因而要高度关注儿童青少年营养改善工作。

豆类奶类消费量偏低根据报告,我国城乡居民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25%~30%合理膳食的上限。

城乡居民膳食中,谷类食物的供给比分别为47%、58.8%,低于推荐量的下限60%。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一、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一是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

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著。

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0%,比2002年降低2.5个百分点。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3.2%和9.0%,比2002年降低3.1和4.4个百分点。

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9.7%,比2002年下降10.4个百分点。

其中6-11岁儿童和孕妇贫血率分别为5.0%和17.2%,比2002年下降了7.1和11.7个百分点。

二是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凸显。

过去10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

总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持平,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有所增加,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

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

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钙、铁、维生素A、D 等部分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

2012年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10.5克,较2002年下降1.5克。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下面介绍我国居民慢性病状况。

一是关于重点慢性病患病情况。

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发布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发布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发布《光明日报》
【期刊名称】《上海医药》
【年(卷),期】2015(000)013
【摘要】2012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死亡人数占总死亡的86.6%,远远高于传染病、交通事故等引发的死亡率。

6月30日,国家卫计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专业机构历时一年半完成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总页数】1页(P79-79)
【作者】《光明日报》
【作者单位】《光明日报》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专家解读《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 [J], 俞美玲;赵湘;黄李春
2.《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发布 [J], ;
3.《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0年12月23日新闻发布会(摘要) [J], 心洁
4.卫计委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 [J],
5.《2015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报告》发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
一、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
一是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

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著。

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0%,比2002年降低2.5个百分点。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3.2%和9.0%,比2002年降低3.1和4.4个百分点。

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9.7%,比2002年下降10.4个百分点。

其中6-11岁儿童和孕妇贫血率分别为5.0%和17.2%,比2002年下降了7.1和11.7个百分点。

二是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凸显。

过去10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

总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持平,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有所增加,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

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

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钙、铁、维生素A、D等部分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

2012年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10.5克,较2002年下降1.5克。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下面介绍我国居民慢性病状况。

一是关于重点慢性病患病情况。

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

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二是关于重点慢性病死亡情况。

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

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其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271.8/10万,癌症死亡率为144.3/10万(前五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68/10万。

经过标化处理后,除冠心病、肺癌等少数疾病死亡率有所上升外,多数慢性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三是关于慢性病危险因素情况。

我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1%,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52.9%,非吸烟者中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72.4%。

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的人均年
酒精摄入量为3升,饮酒者中有害饮酒率为9.3%,其中男性为11.1%。

成人经常锻炼率为18.7%。

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和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的工作、生活压力,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慢性病的患病、死亡与经济、社会、人口、行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我国慢性病患者的基数也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慢性病患者的生存期也在不断延长。

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反映了国家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是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个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慢性病发病所带来的影响,综合考虑人口老龄化等社会因素和吸烟等危险因素现状及变化趋势,我国慢性病的总体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仍面临着巨大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居民营养改善与慢性病防治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有关部门采取有力的措施,积极遏制慢性病高发态势,不断改善居民营养健康状况。

一是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将营养改善和慢性病防治融入各项公共政策。

多部门在环境整治、烟草控制、体育健身、营养改善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公共政策。

2011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目前已在3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成265个国家级示范区。

落实政府和部门职责,提供健康性支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着力构建上下联动、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慢性病防治体系和工作机制。

国家层面相继成立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协同指导全国营养改善与慢性病防治工作。

地方层面强化了疾控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合作,建立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双向转诊等协作机制,积极地探索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模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整体提升慢性病的诊疗能力,夯实慢性病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有效地诊疗服务。

三是积极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

广泛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全国近80%的县区,积极实施贫困地区儿童和农村学生营养改善、癌症早诊早治、脑卒中、心血管病、口腔疾病筛查干预等重大项目,以及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

四是不断提高慢性病防治决策的科学性。

国家卫生计生委不断完善营养与慢性病监测网络,扩展监测内容和覆盖范围,相继开展居民死因监测、肿瘤随访登记、营养与慢性病监测等工作,为掌握我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评价防治效果、制定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营养与慢性病防控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和幸福,在这里,我呼吁社会各界和民众积极参与到健康行动中来,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