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新旧交织的个人婚恋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刘娟
班级:文学院09级7班
学号:200902140716
浅析鲁迅的婚姻
——传统与现代的循环交织
摘要:鲁迅先生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先贤,他的婚恋价值取向和他的思想一样复杂。
其婚恋观在新与旧、爱与恨、情与理、孝与欲、反叛与皈依之间摇摆,煎熬。
在人道主义与个性主义之间,在旧道德与新道德之间,在牺牲者与同情者之间,鲁迅一直体现出他矛盾的个人婚恋观及其复杂煎熬的内心状态。
关键词:婚恋观、传统、人道主义、自我牺牲
鲁迅,作为倡导新文化、新思想的先驱者,一直被视为破旧立新的代表。
然而他在反传统的同时,又无法彻底摆脱传统的影响。
作为引领新思想的领袖,他对封建伦理的攻击犹如疾风骤雨,但是一些传统的糟粕却躬行一生。
也由于鲁迅新思想,反传统的不彻底性,导致了他纠结于一生的矛盾复杂的婚恋悲剧,也造成了朱安这个无辜的女人一生的悲剧。
我简单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探讨鲁迅的婚恋观的形成及其悲剧性。
一、鲁迅家庭和社会封建礼教的影响致使其思想保留了封建传统的一面
鲁迅从小在一个封建家庭中成长,在思想发展与成形的关键时期接受者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封建教育,受封建礼教的影响虽不说很深但也是有的,至少在他的思想中是占据了一席之地的。
鲁迅年幼丧父,一直与寡居母亲相依为命。
母亲艰难支撑家计的辛苦与
屈辱,在鲁迅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对母亲艰难境遇的理解与同情,对其平凡而伟大的形象的赞叹。
生存处境的残酷以及母爱的无私强化了母子二人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生命成长过程中对母亲那种艰难、忍辱负重的记忆,使得他想要努力缝合母亲的伤口,给与其一个幸福的的晚年。
这也让鲁迅无条件地躬行着自己对母亲所谓的孝。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恋思想自然也是其不彻底的婚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也使得后来他不得不答应母亲迎娶朱安的一个重要理由。
对于这段婚姻,他曾经也说道:“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的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①也体现出其深深的无奈。
虽然鲁迅因父母之命,至亲至孝的传统观念而接受了母亲安排的无爱婚姻,勉强维持着家庭生活,但是其内心深处对这种状况是极为不满与痛苦的。
他既做不到明确对母亲表示不满,坚决抗争包办婚姻,又无法平息内心的苦痛,从而煎熬于人格分裂的痛苦之中。
而在鲁迅母亲鲁瑞方面,可以说是鲁迅不幸婚姻的直接缔造者。
作为寡居多年的妇女,深受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她对未来儿媳的标准必然会将自己的好恶融入其中。
她选择的朱安,其貌不扬,深受传统教育影响的村姑,一则体现出鲁瑞对自己破败家族状况的自卑,因此对女方容貌与学识,家庭情况没有过多挑剔;二则,作为原本目不识丁,后来在丈夫帮助、自己努力下勉强自学到可以读书、看报的老一辈家庭妇女,势必以自身条件为蓝本,以自己的婚姻经历为标准来为鲁迅选择妻子。
她的观念中,女人的责任就是相夫教子、管理家务。
那么仅从这些方面来看,朱安还是很合她的要求的。
二、从鲁迅对朱安的排斥窥测其对封建节烈观的态度
朱安,和旧中国很多中上家庭的女子一样,从小被教养成一个切合传统要求的典型:脾气和顺,会做针线,擅长烹饪,不识字,小脚。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弥天大谎中重复单调乏味的生活,之后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男子,从此成为一个没有独立意志,一切以丈夫的喜好为转移的近乎傀儡的人生。
自结婚之日起就意识到自己与鲁迅巨大差距的朱安,其内心的自卑感因
生活中鲁迅对其的客气和疏远的态度日益得到强化,但是传统礼教培育出来的“贤良”观念扼杀了她思想中的反抗成分,只能在默默的生存中不自觉地消解自己有限的个体生命意志、钝化情感的触角,成为鲁迅背后那种可悲可叹的“大师母”,一生“仰视”鲁迅,毫无平等可言。
即便是到了五四时期,当封建专制的大厦在现代思潮的冲击下摇摇欲坠并终于轰然倒塌的时候,在鲁迅等已经接受许多新思想的洗礼成为一名革命的先驱者的时候,我们的朱安还依然恪守古训,将自己的身段放于一个极其卑微而又从属的这样一个地位,缺乏自己独立的人格。
深受封建传统影响的她自然是不受鲁迅待见的。
没有共同话题,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没有共同的理想,却有着一段婚姻关系的他们形同陌路。
鲁迅可以说从朱安的身上间接看到了中国封建传统的那一套节烈观对女性的影响残害之深,这是他深恶痛绝的。
也从他对朱安的冷待,婚而独居的行为有了一个很好的解释。
品尝着包办婚姻的苦酒,内心时时煎熬于道德与自我矛盾的冲突之中,其内心的深思必将从关注女性人格的独立与健全,主张现代女性的自立,自强入手,对“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将女性作为人的独立与尊严的全盘否定加以深切痛斥。
鲁迅强调节烈是“只有自己不顾别人的民情,又是女应守节男子却可多妻的社会”造成的“畸形道德”,其“主张的是男子,上当的是女子”,而女子们之所以对此毫无怨言,是因为封建礼教早已将她们的精神变成与肉体一样的羸弱畸形。
他也明确断言节烈“极难,极苦,不愿身受”,呼吁“要人类都受到正当的幸福”。
②由此可观,鲁迅虽说对节烈观的批判以女性为对象,实际上他自己也深受其毒害。
所以在他批判封建传统节烈观时,字里行间无法掩饰的悲愤与苦痛,也透露出自己对真正的恋爱婚姻的向往与追求。
真因为终上所述,鲁迅与他生命中的另一个女人——许广平的相知相恋,克服一切阻力与障碍走在一起,我们便多少有些理解了。
鲁迅对许广平的垂青并非是单存的“异性相吸”。
她首先作为他的学生、后辈,有着无限的青春朝气与活力,深受现代新思想的影响,可以说是一个进步的、向上的新时代女性,她和朱安有着最本质的差别。
在向心目中的导师鲁迅请教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萌发爱的种子,之后与他并肩携手、共
同战斗。
她虽然衣着朴素、不修边幅,但是其见识、才情、气度、文笔丝毫不让须眉,可以与鲁迅进行精神上的对话,有着共同的话题,这是朱安所的。
许广平可以说是鲁迅志同道合的精神之友,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异性伴侣。
三、鲁迅对无爱婚姻的维系
从最初的朱安进门,鲁迅就未曾满意过。
不满意却屈从于母亲,屈从于封建伦理道德,“陪着做一世的牺牲”,牺牲了他自己的同时也埋葬掉了另一个女人——朱安的一生幸福。
在当时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陈独秀、徐志摩、郭沫若、郁达夫等文坛翘楚纷纷与原配离异或分居,重新寻找真爱。
在新人物们竞相标榜婚恋自由的时代语境下,鲁迅却始终未跨出关键性的一步,而是维持着包办婚姻的名分直到生命的终结。
此处有一个巨大的疑问产生——为何鲁迅不休掉朱安,开始自己新的生活,使彼此都得到解脱?究其原因,我认为与时代、社会环境、家族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他对朱安有着人道主义关怀与同情。
在鲁迅遇到许广平的时候,其母亲因为看到自己送给鲁迅的“礼物”给她心爱的儿子都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时,也早就放弃了对儿子婚姻的决定权,既然如此,促使鲁迅继续背负无爱婚姻重担的原因究竟何在?个人认为,鲁迅的未曾离弃朱安主要是基于人道主义考虑。
在与朱安数十年名义夫妻的关系中,他对她始终怀着深切地理解与同情,尽管二人没有爱情也没有共同话语,他却从未要求解除婚约,而是决定“陪着他做一世的牺牲”。
在其1919年发表的随感录《爱情是什么》中,鲁迅就深刻认识到封建家族制度现实下,男女双方同为牺牲品的现实,对包办婚姻受害的另一方给与了深切的同情,陪着朱安牺牲,完结这四千年的旧账。
在当时他生活的江浙一带社会风气中,女子如若被男子休掉,是一辈子抬不起头,无法生活和立足的。
所以这也是使得鲁迅发出以上的感慨,做出陪着一起牺牲的决定的些许缘由了吧。
可以说,他们数十年的婚姻关系是建立在鲁迅苦行僧式的自我牺牲的基础之上的。
但是,数十年后回望他与朱安名存实亡的婚姻,
对拥有“鲁门朱氏”名分而最终空房独守,与鲁母共度一生的朱安而言,这样的结局究竟是幸运呢抑或是不行呢?她被休掉后又是否真的没有出路呢?
从旧时代走来,咀嚼着无爱婚姻的苦果,鲁迅在情感与理智的夹缝中受尽煎熬:一面是与自己同甘共苦、肝胆相照的红颜知己,一面是脆弱无辜、是自己为唯一生存支撑的结发妻子,究竟何去何从?他被命运,尤其是自己新旧杂糅的思想观念逼近无法选择的两难处境之中。
许广平也曾说过他“你的苦痛,是在为旧社会而牺牲了自己。
旧社会留给你苦痛的遗产,你一面反对这遗产,一面又不敢舍弃这遗产,恐怕一旦摆脱,在旧社会里就难以存身,于是只好甘心做一世农奴,死守这遗产。
”③鲁迅至始至终不曾放弃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身上又打着过渡时期的烙印,既有旧时期的烙印,又有新时期思想的冲击,造就了他复杂的婚恋观。
在反抗旧道德,思考国民性等问题上,鲁迅是先驱,是斗士;在实际的婚恋生活中,鲁迅是众多挣扎在新旧到的矛盾中觉醒者的一个代表。
鲁迅名、实分离的婚恋生活使新思想背景下的价值标准与旧道德的规范要求糅合在一起,在旧式婚姻中于外在形式上遵守传统道德的要求同时,却在个人化的行为中和内心里坚守新的思想下的行为准则,鲁迅就这样在屈从中反抗,在反抗中屈从,凸显出其复杂的新旧交织的婚恋观。
注释:
①.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6,第60页
②.鲁迅:《书信.致李秉忠》,1928年4月9日,《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619页
③.《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