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文学真实的现代转换

合集下载

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文学理论批评的书写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而批评文本作为创造的结果,理应有自己独立的生命和独特的魅力。

格式化已经是对生命的戕贼和阉割,工具化则是对生命的彻底窒息,最终的结果是导致批评文体的平面化。

批评文体的“体”字,古汉语写为“髓”,本义为身体、生命之总属。

当“体”之原始义延伸至文学理论批评时,其相关术语如体性、体貌、体格、体势等彰显出生命感和个性化。

《文心雕龙》论“体”,既讲“风清骨峻”之生命感,又讲“才性异区”之独创性。

古代文论即便是在比喻的意义上讲“体”,也是有生命意味的。

《池北偶谈》卷十八引林光朝《艾轩集》将苏轼与黄庭坚作品的体貌之别,比喻为丈夫与女子之接客:“譬如丈夫见客,大踏步便出去,若女子便有许多妆裹,此坡谷之别也。

”一个是豪放旷达,一个是犹抱琵琶。

这一段批评文字,其语体语式灌注着生机和灵气,含蕴着个性和神韵;而它所评论的对象(苏黄)更是各有其灵性各有其神韵的。

中国文论批评文体之演变的总体趋向,是由古代的“无体”走向了现当代的“有体”,但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无体之体”的影响,至少在上一个世纪还有流风余韵:比如鲁迅杂文批评的卓吾体貌,周作人小品文批评的晚明韵味,钱钟书谈艺管锥的诗话体制,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李健吾的“印象批评”,李长之的“传记体批评”,沈从文的那些可与《边城》和《湘行散记》相比美的评论文字等等,均在不同程度上承续了古代文论“无体之体”的文体传统。

庄子将自己的文章称为“无端涯之辞”,柳中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告诫后学“参之庄、老而肆其端”。

端者,边界也。

庄子的文体没有边界,正如庄子的思想没有边界。

可见批评文体不仅仅是一个言说方式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言说内容,影响到批评思想的创生和传播。

认真清理中国文学批评“无体之体”的文体传统并揭示其演变规律,对于“破”当下文学理论批评写作的格式化、工具化、平面化之弊,对于针砭当下流行的种种文体病症,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历史实在与历史想象近现代史的叙事方式转变

历史实在与历史想象近现代史的叙事方式转变

历史实在与历史想象:近现代史的叙事方式转变胡㊀静,欧阳恩良[摘㊀要]跌宕起伏的历史镜像中,社会变革的过程透视着近现代史叙事方式的进阶.历史实在与历史想象的嫁接㊁糅合与交织映射了近现代史解释模式的多维化.叙事方式的流变反映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时代观照.革命性叙事方式在革命的强势话语中,以严整性的学术姿态存在.以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为分析对象,阐述革命语境下对史料的解释方式.革命性叙事方式或以美学形式呈现,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建构了诗化回应现实的范式.宏大叙事援引了现代性叙事方式,体现了历史实在与历史想象的糅合,虞和平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在历史实在与历史想象的平衡中架构,彰显了历史的社会性和时代性.后现代性叙事方式,赋予历史想象更大的包容性,凸显了历史的表现力.柯文的«历史三调:作为事件㊁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作为后现代性叙事方式的典型,集建构㊁解构和重构叙事范式于一体,呈现了一卷温度与情怀并存的历史图景.叙述者在历史情节和历史景象的空间驰骋,创构了民族意识下的自在㊁自为㊁自主的体系和模式,使得历史在平衡中延展.[关键词]历史实在;历史想象;革命性叙事;现代性叙事;后现代性叙事[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基地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项目编号:19V S Z103)[中图分类号]K092.5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9G105X(2021)02G0137G12D O I:10.3969/j.i s s n.1009G105x.2021.02.012历史是科学和艺术的混合体.历史的叙事方式,按照历史实在的编排,注入历史想象的成分.历史实在表达历史的科学性,是由历史事件㊁历史故事等串联起来的历史序列.历史想象体现了历史的艺术感,在语言学㊁修辞学㊁美学等学科的渲染中激活了历史.历史实在提供了叙事文本,叙事过程通过历史想象的途径和手段进行表达,两者结合的过程构成了热奈特所阐述的叙事理论:叙事存在 故事㊁叙事和叙述 三个层面的含义,分别指叙事的所指㊁能指和叙述行为①.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社会变革的复杂性和多样化致使历史叙事方式形成了多次流变与转换.近现代史叙事方式的逻辑进路历经了革命性叙事㊁现代性叙事㊁后现代性叙事的演进.叙事方式的嬗递,透射出意识形态的姿态,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㊁道德力量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 o l.23|N o.02|M a r.2021与民族原则的把控推进着历史叙事的连续性.一㊁历史实在与历史想象的嫁接:革命性叙事方式在革命性叙事方式中,历史现象和事实的阐释更趋向于表达历史真实性.从事实的层次跃升到表象背后的另一个层次,需要主观的价值表达,即学理上的历史与意识上的政治融合,从而完成历史现象的逻辑连贯性与时代顺从性.革命性叙事方式在意识形态的强势话语中是一种严整性的存在.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是规整的学术化的代表著作.革命性叙事方式或以借助修辞学的审美,弱化政治情势,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则是革命语义下诗意化的体现.(一)革命性叙事方式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早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对历史分期问题进行了独到的阐述,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复杂性寻觅到突破口和线索,循此线索整合了零散的历史现象.通过对碎片化的历史背景㊁历史人物㊁历史事件的整理,实现了历史实在的整体化和系统化.历时近半个世纪,«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终得问世.胡绳在此作中以毛泽东关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论断为依据,超越了按照革命性质划分的标准,以社会性质的变迁来论证新中国成立的必然性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开拓了中共党史㊁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叙述的新路径,形成了与党史编纂体系一致的革命史观,体现了胡绳驾驭史料的能力以及对尊重史实的严肃态度.«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是在革命叙事的范畴中,运用了伯克的历史叙事理论,即情景㊁行为主体㊁行为㊁行为方式㊁目的等要素整合形成历史实在的逻辑,综合而成的反思史范本.反思史要求对史料进行还原㊁整合,通过对史料的解释把历史想象嫁接在历史实在中.撰述这种历史不仅需要对时光流逝有一定理解,还要对史学家及其研究对象之间的距离有充分的认识,并且要有意识地缩短该距离①.胡绳先生首先设定了历史叙事的情景,以阶级斗争作为标准,运用阶级分析法对史料进行归整.在立论时,把农民和资产阶级的力量作为近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力量,有意突出义和团㊁潜在弱化戊戌变法的作用,宣扬社会主义㊁集体主义㊁爱国主义思想,强调用阶级分析法阐释中国近代史,对人物和事件作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在著作中,胡绳充分挖掘和利用史料,以革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据革命主题的变化,界定了 三次革命高潮 的分期,论述了行为主体的变动㊁壮大的进阶,揭示了行为主体在现实动力中形成的实践目的.革命性叙事方式以史料为支撑诠释历史实在.胡绳历史实在的研究理路,与19世纪西方史学家所理解的 历史学方法 具有耦合性,与托克维尔的形式解释理念不谋而合,抛却历史的幻象,深度挖掘档案史料,以文献的援引和情节化的论证作为解释策略.«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的叙事方式,阐述了被文献所印证的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历史与文化并且延伸出的事件和故事,对事件的发生起因㊁发展趋势㊁人物作用㊁后续影响等进行情节化的概述.在故事中观照现实㊁探寻规律,提取出所援用的各种原则,阐明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体现了历史叙事方式的独特性以及胡绳 有史有论,史论结合 论述模式的最高境界.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胡绳严格遵从革命叙事方式,纯熟运用逻辑演绎的方法:以革命背景为前提,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规律为革命叙事的导引,梳理革命事件的因果逻辑;以三段论模式阐释革命历程,体现了历史实在的必然性和革命发展的规律性,显示了 论从史出 的历史诠释特质,奠定了中国近代史学科的概念化体系,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方法产生了导向作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诠释了历史理解模式的要义和内涵.历史想象嫁接在结构严谨㊁复杂交错的历史实在基础上,描绘了风云变幻㊁天地翻覆的革命景象.全书夹叙夹议,行文流畅贯通㊁浑然一体,风格质朴㊁语言生动活泼,以深入浅出的历史解释模式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勾勒出辽阔的历史想象空间.比如描写太平天国起义前期,太平军所到之处,广大下层人民 像潮水一样涌进了太平军的队伍.因此,太平军就能够像滚雪球一样地扩大起来 ①; 当太平军向南京进军过程中,好像用筛子把旧社会筛了一道一样,筛出来的跟着它一起走了,剩下的照旧留在本地 ②.再如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时, 是一幅交织着现实和幻梦,交织着彻底的斗争性和不切实际的空想的图画.这里面既有由革命的烈火燃起来的大胆的想象,又充分暴露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的实际主义,既闪耀着历史的远见;又覆压着旧时代的沉重的阴影 ③.以散文诗般的表达,描述了中国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力量的交替和社会现象的演变,赋予了历史想象以立体图景,体现了革命叙事中的民族原则.历史实在展现审美,历史想象抒发感受.只要在审美和感受相结合的基础之上,人们就能将世界的历史从一种由毫无意义的冲突与争斗构成的荒诞主义史诗,转变成一部有着明确道德意义的悲剧④.整个近现代史的论述沉浸在革命的氛围和语境中,胡绳先生以科学把握历史史实为基础,对历史现象的元素进行预设,通过对 实在 概念的梳理和分析,再现了历史场景,使得历史解释更加具体化;同时遵从时代和政治背景,把历史记述设定在伦理的框架中,符合主流价值体系的要求.通过想象,充实并连接了直接观察到的脱节的历史实在碎片,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胡绳先生建构了一种回应现实的史学范式和叙事方式:贯通了民族精神和物质力量,在特定习俗和道德观念上产生文化共振.(二)革命性叙事方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国近代历史在动态中承受着接踵而至的外生力量的冲击,独特的社会机制压迫着内生力量.从新中国成立到 文革 结束的近30年中,历史学界缺乏纵深连①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01页.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第页.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 o l.23|N o.02|M a r.2021贯㊁实事求是梳理近代历史全貌的著作.陈旭麓先生历经了 文革 时代,在«近代史思辨录»中回顾了建构近代史研究新范式的背景和动力: 近代社会的巨变,时而骇浪滔天,时而峰回路转.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疾苦,是那样激励着自己的心弦,便日益以万象杂陈㊁新陈代谢飞速的近代社会作为自己朝夕思辨的契机.我并不是像思辨哲学家那样由概念推论出存在,而是认真地思考历史的势态,占有资料,从存在去思辨事变的由来及其演进,寻找它的规律. ①包罗万象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营造了日益宽松㊁自由的学术氛围,陈旭麓先生打破了近代史研究的框架,颠覆了近代史研究的模型,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开创了近代史研究的新范式,填补了近代史叙事方式的空白,其叙事风格虽然受政治操控的时代背景影响,但不乏新的突破.陈旭麓先生熟读经史,国学功底深厚㊁辞章优美,把语言学㊁修辞学的底蕴发挥在历史研究中,诗性与历史的客观性浑然天成,以活泼生动的语言风格营造了绚丽壮观的历史想象,突破了 近代史著作只有肥瘦的差异,很少有不同风格和个性的显现 ②的传统历史分析法.陈旭麓先生在«近代史思辨录» 自序 中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的诗句,流露了时代像浪潮奔腾,历史像沙痕累积的情感,把历史看作生命体,类比于生态系统的新陈代谢,形象地描绘了历史实在的嬗变与递进㊁特质与要素,糅合了修辞的魅力与实质,锻造了历史的真实,同时又焕发了历史想象色彩.陈旭麓先生开创了历史叙事的新格局:政治是历史学的骨架㊁经济是历史学的血脉㊁文学是历史学的灵魂,只有多重要素的交汇与贯通,历史学方能洋溢出历史实在的科学性和历史想象的文艺性.既不是从具象的纪实中演绎出概念推论,也不是从虚构的纯思中幻化古今.一个人的学术巅峰状态总是透过他深广的论域具体地体现出来的,而论域的深广又最足以考验他的视野和学力③.历时十余年,完成了 中国本土史学的标志性文本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部煌煌巨作,诠释了一种全新的㊁独特的叙事方式.通过对革命语境中情节和事件的描述,赋予历史实在自在的形式和内容,又自为地为历史想象提供了修辞学话语,在诗性中凸显历史的主旨和要义.在洞察中国近代社会的兴衰更替中积累了关于时代巨变的思考,形成了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的叙事理路.首先,为历史实在奠定了革命的场所.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分析了中国近代以来各阶层的思想转变,突破了政治界限,强调了人民的历史地位,把人民的历史活动和贡献置于历史新陈代谢的动态中考量.打破了以阶级斗争㊁侵略与反侵略为主线的 三次革命高潮 的近代史研究格局,冲击了 两个①陈旭麓:«陈旭麓文集»第四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65G166页.陈旭麓:«陈旭麓文集»第四卷,第页.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历史与文化过程 的框架束缚,依循近代社会的演进逻辑,探索历史进程的演变规律;冲破了凝固性的传统社会,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构建革命叙事的系统化和体系化的近代史.«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其布局结构:分析了近代历史进程的塔形层次,阐述了历史实在的演变路径;论述了 改良派 在不同历史时段内的演化过程;陈述了秘密会党㊁农民战争㊁人口问题㊁军阀变迁等复杂的事实.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把近代历史作为完整的社会形态进行研究,他看到的历史就不只是表象的历史,而是前后㊁上下㊁左右彼此具有内在关联的历史,是整体通贯的历史①.陈旭麓先生通过对政治㊁经济㊁文化㊁军事等多重维度的严谨考据,实现了历史本身赋予的真实性.冯契先生称赞陈旭麓先生: 刘知几谓史家须具 才㊁学㊁识 三长,而世罕兼之.旭麓却是当之无愧的 三长 兼具的史家. ②其次,嫁接在错综复杂的历史场景中,遵从艺术风格的特征,实现历史想象的架构.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剖析了 革命 和 改良 的共性与差异;研究了爱国与卖国㊁侵略与进步等的辩证关系;触及了进步与保守㊁激进与平缓的交错;洞察了民族冲突与阶级斗争的转化;反思了新旧矛盾的相互纽结和互相渗透;重构了正义与非正义㊁变革与反变革的内涵;澄清了 西学东渐 与 中体西用 的流变;界定了 海派 的价值所属;透析了由 夷 到 洋 的民族心路历程;整合了反传统与现代回归的要素等.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对整个历史领域进行意义重构,深化了历史叙事方式的意蕴.以丰腴的历史想象陈述了历史递嬗的曲折,在历史的纬度中,流露了陈旭麓先生扎实的学术底蕴;在历史的经度中,富含了陈旭麓先生宏阔的思辨魅力.陈旭麓先生以妥帖的辞章,彰显了历史实在的厚度和历史想象的力度,反映了陈旭麓先生厚实史识与精巧想象的融合,历史实在与历史想象嫁接的浑然天成.李书磊在答记者采访中盛赞: 陈先生的书明达而深刻,有一种老吏断狱般的入骨.中国近代史能得国人如此谈论,也算是二百年来中国人所受苦难的一种补偿与救赎,有了这样的书我们可以说我们的苦没有白受,也不能说我们没有希望摆脱命运的轮回了.我相信反思与觉悟的力量. ③历史想象与时代旨趣相契合.对各阶段和各历史时期的史料掌握程度以及对事实的理解程度,影响着史学家对人文底蕴和历史精神的透析程度,因而历史实在的解释方式和模式也略有差异.在革命的宏大历史视野中,渗透了史学家个人的创作意识和理念,造就了近代史学家的情结,以饱满的历史想象填充在历史实在中,最终以美学的风格进行表述.二㊁历史实在与历史想象的糅合:现代性叙事方式现代性叙事对现代化的认识和认同倾向于通过历史想象来实现.学术逻辑与①周武:«世变㊁思辨与淹贯之境 陈旭麓先生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期.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 o l.23|N o.02|M a r.2021时代背景的融合作用,推动了历史解释向现代化方向转变.历史是不确定性的另一个名称,永远向发展新理论体系的可能性敞开着.因为历史是一个变化㊁修正和发展的领域,它的目的是开放①.近现代史在自由开放的向度中,彰显了历史实在与历史想象的深度糅合.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现代性叙事方式在内容和架构上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框架,体现了叙事方式的与时俱进和创新性.虞和平先生被尊崇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泰斗,以宏大的国际视野观察近代中国,以大历史的格局建构了经典的现代化叙事模式,«中国现代化历程»是体现其风格的典型范本.李大钊先生曾深刻地指出,历史横向是历史,纵向是社会,横纵交错呈现了空间视域的社会结构.«中国现代化历程»依照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规律展开,既揭示了横向的历史,又剖开了历史的纵向.现代化语义下的历史以社会结构为主线和依托,遵循时代主题和意识形态的言辞模式,赋予了近现代史现实性和时效性.现代化趋势中,历史实在以社会合理性为基准,为历史想象提供科学论据和信念支撑;附着在历史想象的审美功能上,伸张了现代化叙事方式自由的向度.虞和平先生的现代化叙事范式囊括了革命范式的规则,又附加了现代性叙事技巧.(一)«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现代性叙事方式的架构«中国现代化历程»以世界的现代化潮流为背景,根植于中国国情,建构了符合现代化特点的解释体系.现代化叙事方式以探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变过程为目标,坚持社会资源分配的原则,以多学科综合交叉为叙事手段,以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为路径,为现代性叙事中历史实在的出场设定了特殊的时空条件.虞和平先生在«中国现代化历程»中分析了世界现代化的引导作用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填充了历史想象的表达.世界现代化的三个进阶:英国的 早发内生型 ②㊁美国的 原态移植外生型 ③㊁日本的 嫁接移植外生型 ④,为中国现代化的启动创设了大历史背景.在这部通史中,虞先生对160年的中国现代化历程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划分:以现代化为主轴和线索,审视了中国现代化从资本主义现代化向苏联式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过渡,进而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化并创新了中国现代化的解释体系.虞和平先生以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为方法论抓手,契合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意识形态一元化的原则.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先进成分在中国渗透和扩散,不仅包括科技和社会发展等基础层面,还涉及民主和法权等上层建筑维度.虞和平先生在分析处理内因与外因㊁传统与现代㊁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等关系时,以①麦克•瑞安:«马克思主义与解构»,李昀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页.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绪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年,第页.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历史与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叙事方式的基本遵循.譬如考察传统制度与意识形态对现代化的制约作用㊁论述重农抑商的传统意识对中国现代化的压抑效果㊁分析商人与商人行会组织的繁荣因素,以及频繁的世界贸易打破了传统经济思维和经济质素等,力求点与面的合理结合,发挥了历史想象从点辐射到面的叙事技巧,为中国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的对流开拓了崭新的解释空间.(二)«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现代性叙事方式的创新虞和平先生强调历史研究者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是研究范式的基础,也是历史实在表达的原则.用历史学方法研究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就应该力求再现中国现代化进展过程的全貌,考察其内在的运动机制和规律,分析其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①.在框架的安排㊁内容的表述上,历史实在与历史想象之间巧妙互补.如在«中国现代化历程»中正面论述了辛亥革命,对有争议的太平天国运动㊁二次革命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等领域较少涉及,从而真正做到 从固有的 线索 分期 高潮 事件 等空泛化格局中解脱出来 ②.在论述外资利用问题时,回避了颇具争议的义和团运动,避免了论据的歧义和不必要的学术争端.又如论证 革命史范式 与 现代化范式 的关联时,强调 革命既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动力,也为现代化建设解决制度㊁道路问题,并扫除障碍 ③,论证了 革命化 是现代化研究不可或缺的因素,达到了遵从历史实在又强化历史想象的效果.虞和平先生现代化叙事方式的内容创新,重点体现在对现代化进程阶段和道路划分的历史实在叙述中.在 前提与准备 的章节增加了传统社会的裂变与动力因素; 启动与抉择 中扩充了畸形发展与道路分野; 改道与腾飞 中,强调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克服了以往研究侧重于 指标体系 的片面性.«中国现代化历程»涵盖了不同发展阶段的传承关系,发挥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包容性,分析政治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的关系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权的角色互补㊁区域现代化模式的建设㊁现代化解释体系与现代化道路选择等.对罗荣渠先生的 传导性 现代化进行补充和拓展,提出 传动性 现代化,一方面强调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现代化的诱导作用;另一方面强调中国人的自主追求作用④,体现了虞和平先生广阔的学术视野㊁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以厚实的历史实在功底,创新了合乎时代的历史想象.虞和平先生的现代化叙事方式借鉴了国外现代化研究理论,融汇了中国历史学叙事方法,贯通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和现实中,赋予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研究模式.观照客观的历史实在,灵活把控和处理历史想象的尺度,建构了合理的①李俭:«新范式和新史学 虞和平与中国近代史研究»,郑州:大象出版社,2018年,第339页.李俭:«新范式和新史学 虞和平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第页.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 o l.23|N o.02|M a r.2021现代史解释体系,形成了完整的内容架构,创生了区别于革命史叙事的独特风格.虞和平先生对于中国早期现代化整体状况的深入思考和宏观把握,彰显了深厚的学力和较强的理论思辨力,以至在历史实在与历史想象中实现自由切换.三㊁历史实在与历史想象的交织:后现代性叙事方式后现代性叙事方式,在学理层面赋予历史想象更广阔的表达空间,以实现历史想象对历史现象合理性的弥补.在叙述技巧上,巴尔特认为事实只是语言学上的存在,事实在修辞学中可以诗性㊁可以修辞化,由静态的单维度㊁动态的双重维度扩展历史事件的外延和内涵.后现代性叙事方式以修辞学㊁美学作为工具,在历史实在的基础上对历史想象进行演绎,在历史诠释中体现修辞的魅力,把历史置于审美的层面.柯文的«历史三调:作为事件㊁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注:以下简称«历史三调»)作为后现代性叙事方式的范本,体现了历史实在与历史想象深层次的交织,流露了情怀和温度.«历史三调»作为一部史学论著,体现了柯文的现实观,以及在 历史实在 中折射出的文化特殊性;作为一部史学理论,阐发了柯文历史叙事方式的异质性;作为一部历史哲学著作,探索了 历史想象 的认知论.柯文以义和团运动为案例和载体,用浪漫化的笔调描述了义和团在基督教神话氛围中的传奇史实,思考了历史记忆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关系;记述了封建救赎的情节,以戏剧化的色彩描绘了封建制度下的农民阶级意识,探讨了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复杂关系.记忆的话语里历史研究的作用被认识到了,它似乎也不过是意识形态中的一个因素,按照精英阶层的兴趣和需要陈述历史,把它当作一种争夺权力的工具,为在建构㊁解构和重构集体身份方面有权力为专有名词进行语义界定者所使用①.被政治化了的历史,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出不同的面相,同时也赋予了历史想象更广阔的发挥空间.柯文历史叙事方式的三个层面 事件㊁经历和神话,类同于弗洛伊德对人的三个层次的界定 自我㊁本我和超我.柯文延承了黑格尔的浪漫主义风格,借鉴了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提喻模式对历史进行深层分裂和消解.柯文通过对历史实在的分析,反思了传统和西方史学家把中国历史局限在一个总括的框架内的解释模式,批判了近现代主流哲学文化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他认为 只有采用开放式的变化模式,辅以开放式的问题,史学家才能勾画出一幅对历史事实比较敏感的中国近世史的画面 ②,否定了西方解释学者整体性和中心性的历史叙事方式.柯文的史学思想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倾向,既不过度苛求历史实在的中规中矩,也不标榜历史想象的温情脉脉.。

从“以新汰旧”到“新旧融合”——关于中国现代文论史研究的三点看法

从“以新汰旧”到“新旧融合”——关于中国现代文论史研究的三点看法
其实在中国文论史上,是有自己的“美文”传统的,且中国的“美文”,其应用性与审美性从来都不是 对立的。应用性是宗旨,审美性是为了增强应用的效果,即所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刘勰在《文心 雕龙》中论各类应用文体,无不兼顾情理和辞采,文质彬彬,方为至善;偏于一极,终有遗憾。萧统《文 选》重视“沉思”“翰藻”,就是对事义、情思和辞采之美的重视。今天,我们因为主张“纯文学”而放弃固 有的这种“美文”传统,对于文学和文化建设是否会留下一些缺憾呢?
并非是超实用的纯文学。现代学者由于换了一副西洋镜看传统,放弃了古代的“大文学”观,接受了 近代“纯文学”观,导致 20 世纪的“龙学”和“选学”研究都畸形地拥堵在诗、赋等少数文体上面,而对 《文心雕龙》和《文选》的其他几十种文体,缺乏研究,甚至有些文体至今无人问津。同样的问题还表 现在对传统的骈文、散文的研究明显薄弱于诗文、小说、戏曲研究。这不能不说是褊狭的理论眼光所 产生的局限。
看来,对文学观念的中西异同、古今演变,还得认真地从头梳理清楚。
从“以新汰旧”到“新旧融合”
———关于中国现代文论史研究的三点看法
刘锋杰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五四新文学运动开启了中国的现代文学,这是中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五四提倡的“新文 学”成为“现代文学”的同义词,五四提倡的“新文论”也成为“现代文论”的同义词。直至近日,在编纂 中国现当代文论选时,不少学者仍沿用这一认知,结果,能说明用白话写作的创作实践,却不能说明用文 言写作的创作实践,能包括新文论的研究,却不能包括古代文论的研究。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一认知,原 因在于:白话写作并不必然地高于文言写作,新文论研究并不必然地高于古代文论研究。五四在建构 “新文学的权威”时对于“旧文学的专政”,导致现代文学史的标准与话语的单一化,无法完整说明现代 文学史的多元复杂事实。

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化

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化

关键词 : 中国文论 ; 西方文论 ; 现代转化 ; 失语 ; 重建 ; 异质性
中图 分 类 号 : 1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4 9 2 1 )4— 02— 4 17 0 2 (0 0 0 0 6 0
关 于 中国文 论 “ 语 ” “ 语重建 ” 失 与 话 以及 “ 中国古代 文论 的现 代转 换 ” 的讨论 , 一直 是学 术界 的热 门 话题 。 “ 语 ” 重建 ” 失 与“ 是针 对 中 国文论 话语 建设 的两种 态 度 或抉择 , 失语 ” 蔽 了 中 国文论 话语 ( “ 遮 尤 其是 中 国古 代文 论话语 ) “ ,重建 ” 则力 图恢 复 中国文论话 语 的言说 能力 。 “ 四” 五 以来 的 中国古代 文论 研究基 本 上 都 是 在 西 方 思维 模式 的影 响下 进 行 的 , 学科 化 ” “ 系 “ 、体 化 ” 范 畴化 ” 不可 回避 的三个 维 度 。l 某 种程 度 上讲 , 和“ 是 从 正是 西 方话 语 的传 入 , 动 了古代 文 论 的 促 学科 自觉 , 提供 了学科 发 展 的范式 。但 由于现代 的范式 主要来 自西 方 , 不是 中国社 会文 化 自身 发展 并 而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 会科 学版)
21 0 0年第 4期
中 国 文 论 的 现 代 转 化


606 ) 10 5
( 中南大学 外国语 学院 , 沙 4 0 8 ; 长 10 3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 闻学院, 成都 摘
要 : 失语” 蔽了中国文论话语 , 在“ 遮 中华文化严重“ 西化” 的危机 时刻 , 重建 中国文论话 语 已成 为 中国
几 个方 面 的内容 。 首先 , 重视 对 中 国文 化与文 论 的异质 性研 究 , 重塑 中 国文论 的学术 主体 性 。

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论文

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论文

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论文摘要:海外华人批评家黄维睴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与实践。

其研究重点主要围绕《文心雕龙》展开,主要有二:中国文论的体系建设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应用;其研究方法——中西比较由于难以摆脱西方的思维框架,走的实际上是以西释中的路子,而其思维方式则具有明显的普遍性倾向。

这些都凸显了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中的古今结合与中西结合的难题,以及黄维睴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的重大失误所在。

关键词:黄维睴;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刘勰为解“文心”、析文采而写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体系严密、“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而今,亦有一人竭力“让雕龙成为飞龙”[1],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做了大量实际的工作。

此人正是黄维睴。

黄维睴在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以及中国本土文论的体系建设方面具有高度自觉意识。

其所做努力在文论严重“西化”的今天让人印象深刻,其所雕之龙正是“中国”文论之龙。

到目前为止,就笔者所见的材料,对黄维睴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及实践之考察,除了在论述其文学研究中的中西比较方法时有所涉及之外[2],还没有专论对此做过较为系统、全面的探讨。

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学界兴起的那场几可谓“旷日持久”的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化的理论探讨,笔者认为黄维睴的相关探索和实践实为难能可贵,对其所做探索的得失经验进行研究总结也应为必要之举,而从研究重点、研究方法、思维倾向三个方面探讨成为可能。

《文心雕龙》研究:中国文论的体系建设黄维睴认为“体大虑周、高明而中庸的《文心雕龙》公认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杰构,最宜优先成为重新诠释、现代应用、向外输出的文学理论”[3],其近年研究可概括为以《文心雕龙》为中心的三个“尝试”:“尝试通过与西方文论的比较,重新诠释它;尝试以中西文论合璧的方式,以《文心雕龙》为基础,建立一具中国特色的文论体系”;“尝试把它的理论,用于对古今中外的实际批评”[4],重新诠释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必要的基础工作。

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转换

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转换

的总体 特征 , 制约 着 中国古代 文论 体 系 的建构 与发 展。1 9世纪 9 O年代 以来 , 文 学观 念和 文论 批 从 评 的发展 上看 , 虽然 还在很 大 程度 上具 有 过渡 性质特 征 , 它本 身 仍 然是 一个取 得 重大成 就 的历 史 但 阶段 。在 中外文化 、 学思潮 的冲 撞 、 汇 中, 文 交 文学理 论批 评 的现代 品格 正在形 成 , 代 化过程 亦 已 现
作 者 简 介 : 曼 君 (9 5 )男 , 南 株 洲 人 , 授 , 士 生 导 师 . 要 从 事 中 国现 当代 文 学 研 究 。 黄 13 一 . 湖 教 博 主
古 代 文 论 批 评 将 强 调 文 学 伦 理 道 德 的 价 值 论 和 强 调
发展 相辅 相成 , 同步 前进 , 在概念 、 畴 、 系框 架 又 范 体
等方 面表 现 出界乎 寻 常 的稳 定性 。在 西方 , 学 理 文 论批 评对应 着 古 典 主 义 、 漫 主义 、 实 主义 、 代 浪 现 现 主义 等文 学思 潮 和创 作 方 法 的更 替 , 断 形 成 新 的 不 理论 范畴 , 筑起 新 的理 论框架 , 构 其类 型 、 流派 、 法 方
也 出 现 大 幅 度 的 变 迁 甚 至 对 立 的 变 化 。而 中 国 古 代
情 感 体验 的表 现论结 合起 来 , 成 了 以主 情 、 情 的 形 重 艺术 观 为核心 的独 特的 文学观 念 。作用 于文 学批评 方面 就是 既重 视文 学 批 评 的社 会 功 利 性 , 即强 调 文 学为 封 建伦理 道德 服 务 , 又重 视 批 评 主 体 的 情 感 审 美体 验 。 中国古代 文学 批评这 种 对文 学 的社 会功 利

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化

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化
于 有无 体系之 争 , 么是 ‘ 骨 ’ 要 风 中内容形 式 之争 , 再者 就是 中国文论 中 的本体 论之 争 , 等等 。其 中 , 最关 键 的问题 就在 于 : 方文 论成 了一个标 准 、 西 范
系化 ” “ 畴化 ” 是不 可 回避 的三个 维 度 。从 某 和 范 ① 种程度 上 讲 , 正是 西方 语 的传 人 , 动 了古 代 文 促
时 事 杂 谈
当代社科视野 21 年第 7 8 00 -期
中国文论 的现代转化
郭 云
( 四川 大 学 文 学与 新 闻 学 院 成 都 6 06 ) 10 5
内容 提要 : “ 在 失语 ” 蔽 了中 国文 论话 语 , 遮 中华 文化 严 重“ 西化 ” 危机 时刻 , 建 中国文 论话语 已 的 重 成 为 中国 当代 文化 、 当代 文论 的重要 任务 。本 文 就如 何体认 中 国文化 与 文论 的异 质性 。 何 重建 中 国文 如
体 系 。 以生成 和更 新 自己的理 论命 题 . 而无 法 难 进 参 与 国际性言说 的现 状 。
面上 , 国文论 就可 以和西方 诗学进 行 对话 、 中 沟通
该 文 是 国 家社 科 基 金 项 目“ 比较 文 学 变异 学理 论 研 究 ” 果 。 项 目号 0 B 成 7 WW0 4 0。 6 8
在西 方 思 维模 式 的影 响下 进行 的 , 学 科 化 ” “ “ 、 体
来 是一 种 活生生 的学 术生 命现 象 ,在 用西 学体 系 阐释 中 国文论 资 料 的时候 。由于没 有顾 及 到 中西 方 文论 的异质 性元 素 , 去进行 横 向 的移植 、 而 拼贴 和对 接 , 中国古代 文论 就被 阐释 走样 了。 么是关 要

浅析西方古典文论向后现代理论的范型转换

浅析西方古典文论向后现代理论的范型转换

浅析西方古典文论向后现代理论的范型转换一、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主导的西方古典文论西方文论的源头是古希腊的文艺理论,而真正形成思想体系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

柏拉图的“摹仿论”代表了西方几千年的文论传统。

柏拉图的文艺思想起源于他的哲学思想,即客观唯心主义,其详细的文论思想见诸与他的《文艺对话集》。

在这部著作中,他谈到了文艺的本质问题,继承了古希腊传统的“摹仿说”同时又用理式对其做了新的阐发。

他把世界划分为理式世界、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三种。

理式世界有一系列理式构成,他们永恒不变,绝对同一,是唯一真实、接近真理的本体。

而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式世界的一种摹仿,一种影子,而艺术世界只是“摹仿的摹仿”。

在他的《文艺对话集》中他举床为例: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本然的床”,就是床的“理式”,第二种是现实世界中的床,即木匠按照理式所制作出的适合睡眠的床。

但是按照柏拉图的观点,这种床只是按照床的“理式”所模仿出来的,并不是真实的“理式”的床,只具有个别性和相对性,不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所以它只能是对理式的一种“摹仿”。

第三种是画家或诗人所描绘出来的床,这种床只能存在于虚拟的世界,并不具有实体概念,因此只是对现实世界中的床的一种摹仿而已,也即“摹仿的摹仿”、“影子的影子”。

它并不能真实地反映理式世界,而不具真实性。

根据这种观点,柏拉图排斥诗人等艺术家的地位,因为他们只是对“理式”世界的摹仿的再摹仿,他们所得到的只能是理式世界的一种影像,并不能真正得到真理。

他说:摹仿就像“拿一面镜子四面八方地旋转“,只能在现对象的外形,根本达不到真实性,即使摹仿得再好,也只能是一种欺骗。

这种观点倒了亚里士多德时代则发生了变化,他并不反对摹仿论的基本观点,而只是对诗人等艺术家的地位进行了正名。

他认为诗人、画家等的摹仿也能达到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在文艺本质问题上,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传统的“摹仿说”,不过他并没有沿袭其师柏拉图的思路,而是另辟蹊径,对摹仿说做了新的解释。

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浅析

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浅析
F ∞ 发 育 投 、 ; 主 仆 பைடு நூலகம் 闫 的 攥 位 ; 辱 是 尼
个 定 的 理 论 视 域 出 发 簖 门 榴 沉 “ 磊 ” 神 搏 的 动 . 必 须 时 刻 关 注 当代 文 学 思 满 利 文 学 理 醍 而
的 整 体性 避 展 . 时作 出 自 己柏 理 论 应答 形 及 成 开放 型 的 、 元化 的哲 学 思 维体 系 多 第 三 . 变 的关 键在 于语 言 语 亩 文 字 是 转 十 文 化 中 最彤 守 曲成 份 、 f ! 尽管 议 语语 境 自身
维普资讯
2o o ̄ 3 月




’ #


M 奸 .2 o .O 2
ge
第1 期
Jour nalofW uhu % _ l r | e ̄ c]
No1 .

中 国传 统 文 论 的 现 代 转 换 浅 析
李 正 红
( 州 师范 专科学较 滁 2 9 0 师) 30 0 教
忧 虑 是 在 2 世 纪 哲 学 “ 言 的 转 向 大 背 景 下 弱 点 妨 碍 其 直接 转 化 为 现 代 意 义的 文 论 话 语 0 语 ,弱 概 术 欲 产 生的 : 种 文 化 的指 向取 决 于该 文 化 的群 体 系 统 “ 点 之 一 : 念 、 语 使 用 随 意 . 确 某
彩 正是 我 们 所 缺少 的。 两种 语 言碎 然 交 汇 , 一 方 面 是 由异 趋 同, 另 一 方 面 又 出现 一 种 自 但
觉 不 自觉 地 坚 持 和 顽 抗 .就 象超 出 人 的认识 “ 的存 在 物 其 实 不 存 在 一 样 , 出表达 的 认 识 , 超

古文论现代转换

古文论现代转换

古文论现代转换古文论现代转换的涵义作了界定,着重探讨了转换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比较、分解与综合,并就转换后所形成的民族文化的新形态与新格局予以初步的预测。

关心中国文化命运的人面临着如何对待文化传统,尤其是古代文化传统的问题。

保守传统、扬弃传统、更新传统是当代文化思潮分化的标志。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如何“激活”传统更感兴趣。

只有激活传统,才能有保持、发扬和创新的空间。

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认为古代传统在今天已经全然死去。

传统作为过去时代的产物,在产生它的那个时代里是具有充分生命力的。

但随着世道的转移,它自身也起了分化:其中一部分确已死去,不再能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有的因子依然活着,且被吸收、融入了新文化的机体;还有一些成分表面看来缺乏活力,如能解除其原有的意义纠葛,投入新的组合关系之中,亦有可能重新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来。

所谓“激活”传统,正是要改变这种新陈纠葛、“死的拖住活的”的现象,让传统中一切尚有生机的因素真正活跃起来,实际地参加到民族新文化乃至人类未来文明的建构中去。

这是一个宏大的主题。

当前大陆学界有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的探讨,便是围绕这个主题而展开的。

“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是在回顾和反思这一百年来中国文艺学发展道路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大家知道,二十世纪以来,相对于古代文论的传统,我们有了一个现代文论的建构,它来自三方面的组合:一是引进外来文论,主要是西方文论(包括马列文论);二是吸收古代文论;三是将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实践经验提升、总结为理论。

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当能造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而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理论形态,以自列于世界民族之林。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这个局面并未能形成。

翻开今人编写的各种文艺理论专著或教科书,我们总能看到,外来文论占据着中国现代文论的主干部位,从当代文艺创作和批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某些观念多属于方针、政策性的补充说明,而古文论的传统往往只摄取了个别的因子,甚或单纯用以为西方理论的调料和佐证。

融古汇今与重建东方价值——王岳川教授谈“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现代转换”

融古汇今与重建东方价值——王岳川教授谈“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现代转换”

视为 悲剧 , 今天 我们 说 的“ 危机 中求生 存 ” 是 这 在 就
个道理 , 中国历 来又有 “ 而 居安思 危 ” 的文 化意识 。如
身 的生命元 素 的 。众所 周知 , 教 传人 中 国很 久 了 , 佛 但 只有禅 宗才真 正融人 中国文化 的机理 之 内。也 就 是说 , 西方 文论 可 以成 为 中国文论 身份 的标志 之一 , 但必 须经过 中国选 择 。因此 , 来 主义仍 然不过 时 , 拿 但是这 又是不 够 的。 拿来 之后还要 创新 , 果没有创 如
进西 方 , 了现 在 , 国逐 渐 在发 展 , 了一 个 崛起 到 中 到 的 阶段 , 我们 的身 份定位 就不再 是落后 就要 挨 打 , 而
有 价值 的东西 不会 被人为 地抹 去 ,但 是我 们 可 以为
其增添我们 自己的独有东西。 很多人在消费传统 , 而
本 刊编者 : 王老 师 , 您好 。建 设有 中国特色 的文
学艺术 理论是 世纪 之交 以来众 学者 一直在 探 索 的问 题, 重建 中国文 学艺术话语权 任 重道 远 。 王老 师在文
艺美 学 、 中西 文化 、 家经典 、 儒 中国 书法 等 方面 都是
著 名专 家 ,我 想就 一些 学术前 沿 问题 对您 做 一个访
换 又是 一个颇 为复杂 的命题 。 从研 究 的性 质着 眼 , 古 代 文论 大体 可 以分 为 本 体 性 研 究 和 应 用 性 研在上 世纪2 年代 到3年代 O 0
的繁 荣 正 是新 文化 运 动 与 整 理 国故 运 动 推 动 的结
果 。传统 价值 的失 落 的根 本上 是 中国农业 文 明面对
法论 的提 升 , 问题在 于 , 但 西方文 论进入 中国真正使 中国获得 了 自己的文 论地位 和身份 了吗?显然 , 任何

重建中国小说理论资源——试论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的现代转换

重建中国小说理论资源——试论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的现代转换
说的小说批评权威话语。因此 , 当叙事学理论与西方现
耶夫斯基 、 普鲁斯特 、 卡夫卡 、 博尔赫斯 、 马尔科斯 等等 ,
他们固然是文体试验的先锋 , 但他们的小说之所 以成为
代小说一同被 引入中国 , 并成为中国学院派理论批评家
的新话语后 , 追求小说现代性 的中国小说 家们 , 在借鉴 现 代经典 , 主要的还是取决其以独特 、 邃的现代意识 深
和修 辞 , 而是 普鲁斯 特所 说 的对 世 界的 “ 法 问题 ” 看 。
理都是朴素的 , 而小说叙事却常常将简单的事物变得复 杂化 , 中看不中用 , 变得 而那些艰涩玄奥 、 叠床架屋的叙
事学术语 、 表格 、 图式 , 则更使人望பைடு நூலகம்生畏 。
正是如此 , 西方小说理论家们对西方现代小说往 往从不 同的角度 、 视野 和学科来加以阐释 , 由此形成了小说形
普鲁斯特 、 乔伊斯 、 罗伯 ・ 格里耶 、 尔赫斯 ……这 些一 是一种“ 博 个人对群体的挑 战” 0 ④
险” ,叙 事学也 由此而成 为西方 现代小说 理论 中的显 现代性?而更重要的是 , 西方叙事学理论对建构中国当
演绎 , 生了西方现 代小说 的进一步 变化 、 催 发展 ; 而现 代小说的变化 、 发展 , 又更加促进了叙事学理论本 身的
学 。叙事学通过对西方现代小说理论上的 总结 、 概括 、
为是文学的出局 者和失败者。 路遥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
和 心境下 写出了他 的《 凡的世界》 用他的话来说 , 平 , 这
现在 的问题是 ,西方小说理论是否就 等同于叙事 学? 叙事学能否完全合理地解释和概括西方现代小说的 代小说的现代 I 生究竟有着多大的意义和价值?

《文论十笺》与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

《文论十笺》与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

《文论十笺》与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作者:林成文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5期摘要:《文论十笺》是程千帆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选编的古代文论教材,这本教材体例独特,所体现的文学观念也与时人不同。

在书中,程千帆沿着“文的观念—文类体系—文学理论体系”的思路,试图在中国古代文章学体系内部进行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以适应新兴的文学现象。

程千帆先生的广阔视角值得今人借鉴,但同时,从文章学到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沟通也呈现出诸多困境,有待深思。

关键词:程千帆;文论十笺;文章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010-02一、关于《文论十笺》一书《文论十笺》是程千帆任教武汉大学与金陵大学中文系时编写的教材,收录了古代与近代的十篇文论,分为上下两辑,上辑五篇是概说部分,下辑五篇专论文学创作的内部规律。

在这本书中,程千帆对每篇文章都详加笺注,文后附有谨按,并结合古代文学与当时的文学观念做延伸探讨,同时也提出自己的文学观念。

在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史上,该书的编撰独具特色:首先,收录的文章与笺注所引用的不仅有古代文论,也有近代文论,还涉及一些西方学者的文学论说。

其次,所收文章的作者除了陆机为公认的文论家外,其他几位都是史学家、朴学家。

此外,该书既有考据还原,延续了古代文论“综合前人说法的基础上抒发己意”的特点;同时也有理性而抽象的论述,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有别于古代文论模糊的、形象的感悟模式,呈现出现代学术研究的某些品质。

程千帆先生自陈,采用这种特殊的编纂形式主要是为了矫正当时有关文论的两种较为突出的弊端:“通论文学之作,坊间所行,厥类郅夥,然或稗贩西说,罔知本柢;或出辞鄙倍,难为讽诵。

加以议论偏宕,援据疏阔,识者病之。

”①文学作品创作的增加、新的文学形式的出现,以及东西思想更多、更频繁的交流,中国文学呈现出复杂的形态;而当时的文学观念与批评理论,无论持中、西哪一方观点都因缺乏对这些理论之渊源与体系的了解,只能流于浅层争论,作者才编撰此书为教材,希望矫正时弊。

尊体_破体_原体_重开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理路和诗径

尊体_破体_原体_重开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理路和诗径

从新时期到新世纪近三十年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其基本思路可表述为:如何在融通中西、打通古今的前提下实现传统文论的现代转型。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失语”焦虑引发的“现代转换”诉求,无论学界对此持何种态度,它事实上已成为古代文论研究的中心话题①。

“失语”焦虑从何而来?缘于古代文论的“说什么”(言说内容)在当代文化生活中的部分失效;而文论界的“失语”焦虑和“转型”诉求,又引发对古代文论“说什么”的过分关注并将其视为实现现代转换的惟一支点。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古代文论现代转型至今未见实质性成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古代文论“说什么”的过度研究导致对“怎么说”(言说方式即批评文体)的有意忽略,从而造成古代文论现代转型的困难。

一、尊体:重建批评文体意识中国古代文论自身有着悠久的“尊体”传统,最迟至魏晋南北朝文体意识已臻成熟,曹丕、陆机、挚虞、萧统、刘勰等文论大家均有“辨体”之理论书写和“尊体”之批评意识,尤其是在刘勰《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中,“体”占有重要的地位:“论文叙笔”(文体论)的尊体自不待言;“割情析采”(创作论)之标举体性、风骨,“崇替于时序”(文学史论)之臧否体貌、篇体,“怊怅于尊体·破体·原体———重开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理路和诗径李建中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古代文论现代转换至今未见实质性进展,其重要原因是学界对古代文论“说什么”(言说内容)的过度研究导致对“怎么说”(言说方式即批评文体)的有意忽略,从而造成其转型的困难。

本文清理古代文论的“尊体”传统,建立“怎么说比说什么更为重要”的文体意识,并以此为出发点揭示中国文学批评史嬗变的“破体”规律:共时性的“破”是将理论内容安放于文学文体,历时性的“破”则是破出最能满足时代需求的新文体,两者整体地塑造出古代文论批评文体的文学性品质。

本文在总结“尊体”传统和标举“破体”规律之基础上首开“原体”思路,从而以批评文体的生命力复活和文学性复兴来重开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理路和诗径。

论朱志荣古代文论的现代性思想

论朱志荣古代文论的现代性思想
实践 。
械照搬式 的老路 , 全盘 否定 西 方文 论 、 只承认 古 代文 论传统 , 以及主 张 中西方 文论 对 话 。很 显 然 , 志荣 朱 关于 中国古代文论进行 现代转换 的问题 , 志荣 朱 先生 写了大量 论文 , 中重要 的有 《 中国古 代文 论 其 论 研究 的现代性 》《 中 国文学 史 研究 的 当代 性 》《 、论 、 文 学史研 究 中的“ 史识 ” 问题 》《 中 国传 统文 学研究 的 、论 审美 尺 度 》 论 < 沧 浪诗 话 > 的 体 系》 1 和《 等 0几 篇 。 这些论 文大致 分为 两类 : 一类 是关 于 古代 文论 “ 何 如 转换 ” 的理 论思考 , 一类 则是对上述思考 的实践 。 古代文 论如何 进行 现代 转 换?朱 志荣 先 生 的基
机 械 照搬 、 中 国古 代文 论 比附西 方 文论 等 不 当方 以
法, 结果造 成 了中 国文论 的失 语 症 。于 是 , 国文论 中
界在上世 纪 9 O年代 末普 遍进 行 了反 思 。此后 , 国 中 文论界对 西方文论便 出现 了三种态 度 : 即继续 走着机
方面进行 了理论思索 , 一方面则将 理论思 索付诸 于 另
础 上学 习西 方 , 学 术规 范 和 学术 交 流体 现 出 现代 使
性 。L1 学 习西 方 文 论 并 不 是新 话 题 , ”2∞ ] 自上 世 纪 8 0 年 以来就 开始 了, 而对西方 文化的整体 学 习甚 至可 以 上溯到清代末 期 。然而 , 因为在 学 习的过 程 中采 取 了
[ 图分 类 号 ]1 6 中 :0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 文章 编 号 ] 10 ~ 6 32 1) 6 0 3— 5 : 0 1 72 (0 10— 17 0

浅议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

浅议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

浅议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作者:黄静萱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19期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论是中华民族先民们智慧的精华、理性的结晶。

上溯至《尚书》,下疏至王国维之三重境。

当今,它们却被束之高阁,这却并不代表着我们对其的珍视、敬仰,反而是我们对经典的不闻、不问、不解、不屑。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论遭受冷遇、误读的现状,形成其现状的内外因以及反思三方面而作,试图为中国传统文论擦亮前路。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论尴尬现状缘由分析缓解建议作为传统文化的分支,中国传统文论也面临着冷遇和误读的尴尬。

其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社会中被湮灭得所剩无几,遭受冷遇。

抛开复杂的外部因素,一般的中国人,皆渐渐地消磨在生存的洪波里,多少人能以积极、尽量无功利的态度去面对传统文学,更何况传统文论。

即使那些顽强生活着的文学爱好者们,他们所关注的大多是古代诗词歌赋和现代散文小说。

拟古、创作是他们大多数人的主要兴趣,对古代文论这一更显生僻的分支,他们也很难关照。

其二,相比于直接被人们忽略,现代人为了迎合市场、取悦政策,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对传统文学故意误读、曲解、妄加比附,更为让人心悸。

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解释成“唯女人、小人难以对付”,将“从人熙熙,如享太牢”解释成“他们喜欢坐牢”,这类啼笑皆非、极其不严谨的“新解”,不仅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更是对传统文学的轻视。

而中国传统文论也被冷遇和误读这两大无法逆转的现状摧毁的体无完肤。

究其缘由,主要可以从文本自身的特点和西方文论的冲击两方面谈开来。

首先,中国传统文论的文本,是在当时语言基础之上再编码形成的文字形式。

而文字作为一种传递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符号。

而符号传递过程中,会经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编码和解码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

因此,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至少会遭遇两个问题。

一是,当今流传的古代文论无疑皆是文言文的形式,这是古人根据当时的文字规则编码而成的信息。

文学传统论的四大倾向及其现代转换

文学传统论的四大倾向及其现代转换


维普资讯
( 韩愈 《 答尉迟生》 )柳宗元说 :“ 大都文 以行为 本 ,在先诚其 中。 柳宗元 《 ”( 报袁君陈秀才避师 名 书》 )有 人倡 言 至性 真情 ,如李 贽倡 “ 心” 童 , 汤显祖主 “ 真情” ,公安三袁举 “ 性灵” 。有人则 标举胸襟怀抱,叶燮说 :“ 诗之基 , 其人 之胸襟 是也。 ( ” 叶燮 《 原诗》 )总之是赋予人的心理因 素 以终极 价值和最 高标准 的地位 ,并立足 于此来 确定对于文学传统的价值取向,而不是仅仅拘泥 于 “ 古今” 先后”之类时问概念来立论。他们 、“ 与那 种浅奇讹新之 作或 复古倒 退之论 的根本 分歧 即在 于此 ,后者仅仅 以时 间概念 为标准 ,对古今

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 ,深人、集中讨论文学 传统 问题 ,辨 析继承 与革新 之关 系 ,积 极推动 文 学 的发 展演 进 ,并产 生较 大影响 的 ,当推东汉 的
王充 ,齐梁的刘勰 ,中唐 的韩愈 、柳宗元 ,明 中
叶的李贽、汤显祖、公安三袁,清初的叶燮等,
他们有如几个关节点 ,支撑和带动了积极进取的 文学传统论 的总体过程 ,昭示 了其一般 特点 和基 的功利性倾 向,西方古代到近代文学传统论 的社 会学倾向,西方 2 世纪文学传统论的形式论倾 本倾 向。 0 由于所 面临的时势不 同 ,力 图解 决的现 实问 向 。当今全 球 化 时代 ,文学 理论 必须 与 时俱进 、 革故鼎新,一个必然趋势就是,在对以往诸种文 题各异 ,他们在文学传统问题上的价值取向不尽 致,有的主张贵今崇后,有的主张参古志古 , 但是最终都超越了古今之辨 、新旧之争,将人心 大倾 向, 并不是说除此之外文学传统论就没有其 悬为更 高 的标 准。 王充 推 重 人 的 自然 禀 赋 ,他 百夫 之子 ,不 同父母 ;殊类 而 生 ,不 必 相 他倾向,也不是说其他倾向就没有意义,不值得 说 :“ 各 ” 王充 《 论衡 ・ 自 研究 ,只是 出于理论 思维对 于概略性 、简 洁性 的 似 ; 以所禀,自为佳 好。 ( )刘勰力 主性情气质 ,他在 《 文心雕龙 ・ 通 要求 ,仅仅提取主流形态、总体形态 , 而将那些 纪》 凭 次要的、局 部的形态纳人其影 响范围 内加以考 变》篇 中说 得 明 白: “ 情 以会 通 ,负 气 以适 学传统论进行现代转换和全面整合的基础上,重 建 新型 的文 学传统论 。需 要说 明的是 ,列举 这几

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转换

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转换

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转换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古代文化也是举世闻名的。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将古代文化转换为现代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转换,从古代文化的定义、现代社会中的古代文化、古代文化的现代转换、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古代文化的定义古代文化是指在相对封闭的历史环境下,由一定人群或社会共同创造、发展、继承的有关思想、信仰、习俗、艺术等方面的精神文化遗产。

在中国历史上,古代文化包含了如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礼仪风俗、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现代社会中的古代文化虽然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古代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仍有其价值和意义。

例如,在当代中国,古代诗词音乐、传统舞蹈、文化遗产保护等都是广受欢迎的文化活动。

此外,古代文化也在现代社会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和角色。

例如,“孝道”、“家风”等古代文化中的价值观被运用到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中。

三、古代文化的现代转换古代文化的现代转换是将古代文化转变为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这种转换需要深入挖掘古代文化的内涵和张扬其鲜明特色,同时也需要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使古代文化符合现代社会的实际。

例如,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与现代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相结合,可以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古代的科技发明和农业技艺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优化和提升,为现代工业和农业做出贡献。

四、古代文化的现代转换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古代文化的现代转换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

现代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视程度提高,各级政府、社区组织等部门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引发了文化遗产管理、传承和开发的新问题。

其次是经济发展和市场对古代文化的需求。

如古代文化中的民间艺术、文学、演艺等,被纳入现代市场中,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高粱》中的文学与历史:从小说中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历史

《红高粱》中的文学与历史:从小说中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历史

《红高粱》中的文学与历史:从小说中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历史1. 引言1.1 概述在当代中国文学中,小说《红高粱》被视为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作品。

该小说通过独特的文学手法将纷繁复杂的近现代中国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

它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融入了虚构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

通过《红高粱》,读者能够深入了解改革开放时期之前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并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摹,理解个体与集体、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红高粱》中文学与历史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将介绍小说背后的时代背景,包括近现代中国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

接下来,我们将分析小说中作者所采用的文学手法和历史描写,探讨如何平衡真实历史记录与虚构故事情节,并通过人物刻画展现历史变迁。

最后,我们将探讨《红高粱》中所呈现出的文化反思和身份认同问题,考察小说中传统文化元素与革命思潮之间的冲突和重建,以及个人身份与集体认同之间的矛盾冲突。

1.3 目的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红高粱》这一经典文学作品深入分析,更全面地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真实面貌。

同时,我们将探讨文学作品再现历史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且评估《红高粱》在展示历史、完成情节塑造和揭示社会现象方面对文学与历史的贡献。

通过对该小说中故事情节、人物刻画和背景描写等方面的分析,读者将有机会从多个角度深入了解中国现代史中战争、社会动荡以及中国民众生活中的种种挣扎。

2. 《红高粱》的时代背景2.1 近现代历史背景在撰写《红高粱》的时代背景之前,有必要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

这个时期从19世纪末开始,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

这段时期被视为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发生巨大变革和动荡的时期。

2.2 中国社会变革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多次战争、政治运动和重大社会变革。

其中包括辛亥革命(1911年)、五四运动(1919年)、北伐战争(1926-192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以及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1946-1949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历史文学真实的现代转换
本文所说的“两度创造”,是指历史文学以历史真实为基点参与现代消费的一种能动的转换过程,其意相当于黑格尔说的“既真实而对现代文化来说又是意义还未过去的内容”或伽达默尔说的“效应历史”,它是历史文学实践性很强而又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命题。

但过去有关的历史文学研究,我们往往不是将它忽略就是用简单的机械还原论进行解释。

因此,所得出的结论既有悖于创作事实,又缺乏理论的内在逻辑。

实践表明,从原生态的已然历史到创作而成“为今用”的历史文学文本,这一整个的转换过程,对历史文学作家来讲,就是从原生历史心理历史审美心理历史的转换过程;而就文本创作的角度来看,则就是从历史真实到现代消费的“两度创造”即语言形式创造和题材内容创造的过程。

所谓历史文学真实,严格地讲,是历史心理化与心理历史化的有机统一,是后(今)人以社会心理为中介、以自我实现为目的的对历史真实的一种富有理性的现代转换。

一为什么作家的文本创作首先要在语言形式方面进行改变呢?因为他们选择的历史题材对象是历史文化的产物,而它所创造的艺术成品则属于现代精神文化消费的范畴,两者由于时间鸿沟的作用,彼此在语言表现方式乃至整个生活方式诸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过去耳语惯熟的用语,在今天听来可能稀奇古怪,十分生疏隔膜。

譬如“冰人”、“致仕”,除了少数的历史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史家外,现在能有几人知道它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媒人”和“退休”?古今表现形式上的这种差异,给历史题材的现代消费即古为今用设置了为现实题
材所没有的特殊难度。

很显然,如果我们的作家为了所谓的“真”,让人物在作品中特别在舞台屏幕上漫口说诸如“冰人”、“致仕”之类的“当时语”,那么读者和观众一定如堕云雾之中,他们只好用西方喜剧《锁》中人物芒戈批评摩里特里安人的音乐所说的那句话来对付作者:“俺要是听不懂,就算听得见又有何用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对目前西方有人提出的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将莎士比亚史剧适当浅显化现代化的主张作法原则上表示赞同。

这倒不仅仅是一般观众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只接触语体文而对文艺复兴时代的无韵素诗感到陌生,更主要的是为莎剧能藉此与缓缓有所变易的新时代的观赏者互通声息,焕发新的艺术美感。

借用英国历史教授罗恩的话来说,就是“我要让莎士比亚活在世上,而不能老是让人把他搁在冰箱里”(1)。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非常赞赏郭沫若、陈白尘早在50年前提出的历史文学不能使用真正的历史用语而只能采用“根干是现代语”(2)来进行写作的艺术主张,认为他们总结的“历史(文学)语言=现代语言,‘减’现代术语、名词,‘加’农民语言的质朴、简洁,‘加’某一特定历史时代的术语、词汇”(3)这样的语文公式,虽嫌简单但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可谓触到了问题的本质。

文学史上,对社会变更而造成语言形式变易规律有所察知的,历来都有。

如我国唐代刘知几在《史通•言语》篇中,就曾鲜明地提出了作者应在书中运用当代语记事而不可“稽古”的主张,他说:“夫《三传》之说,既不习于《尚书》;两汉之词,又多违于《战策》。

足以验氓俗之递改,知岁时之不同。

而后来作者,通无远识,记其当时口语,罕能从实而书,
方复追效昔人,示其稽古。

是以好丘明者,则偏模《左传》;爱子长者,则全学史公。

用使周、秦言辞见于魏、晋之代,楚、汉应对行乎宋、齐之日。

而伪修混沌,失彼天然,今古以之不纯,真伪由其相乱。

故裴少期讥孙盛录曹公平素之语,而全作夫差亡灭之词。

虽言似《春秋》而事殊乖越者矣”。

刘知几斯论主要是针对史书记载而发。

史书崇尚实录、讲究科学性准确性况且也要反对语言“稽古”,那么作为艺术创造的历史文学就更不用说了:它怎么能够置当代读者现时精神文化生活方式于不顾,偏要“追效昔人”,给他们本来愉悦易解的审美接受人为地增设翳障呢?自然,在这方面说得最深刻的还是德国美学大师黑格尔。

为什么历史题材向现代消费转换时必须要在语言表现形式上进行一度创造?包括刘知几在内的多数哲人都是从艺术的通俗化或质文代变的观点予以解释。

黑格尔的深邃就在于,他认为这种创造主要还是为艺术自身的特有规律所决定的:“艺术中最重要的始终是它的可直接了解性”,它可以破坏所谓“抄肖自然”的原则进行合目的合规律的虚构创造。

他举例说,“在特洛埃战争的年代,语言表现方式乃至整个生活方式都还没有达到我们在《伊利亚特》里所见到的那样高度的发展,希腊人民大众和王室出色人物也没有达到我们在读埃斯库罗斯的作品和更为完整的索福克勒斯的作品时所惊赞的那种高度发展的思想方式和语言表现方式”。

但这种改变对于创作来说却是许可的,不能与“反历史主义”相提并论;只要表现品的内在实质没有变,它都属于正常的虚构范围而不应受到指责。

为什么这样说呢?黑格尔极富见地地指出:这是因为“艺
术作品之所以创作出来,不是为着一些渊博的学者,而是为一般听众,他们须不用走寻求广博知识的弯路,就可以直接了解它,欣赏它……它也必须是属于我们的,属于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人民的,也用不着凭广博的知识就可以懂得清清楚楚,就可以使我们感到它亲近,而不是一个稀奇古怪不可了解的世界”(4)。

实践雄辨地证实了刘知几、黑格尔上述道理的正确。

它告诉我们语言形式的改变与否以及改变得当程度如何,不但对历史文学的本体价值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而且有时甚至还直接关乎它的成败毁誉。

以英国18世纪初著名艺术家、考古家斯特拉特的历史传奇《奎因瑚大厅》为例,这部经西方历史小说鼻祖司各特续写润色的作品所以花时甚多而又未能取得预期成功、受人冷遇,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如司各特所说:“那是因为那位有才华的作家使用了过于古老的语言,同时又过分地卖弄了他的考古学知识,因此它们反而成了他成功的障碍”(5)。

我国古典历史文学创作中类似的例子亦有不少。

包括《三国演义》这样的名著,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这个问题,本来,早在晚唐时代,李商隐在他《骄儿》诗中描述他五岁的儿子“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已经可以证明那个时代“讲史”的艺人高明到至少能维妙维肖地扮演数个角色以致于儿童也能模仿这些角色为乐。

但是到了《三国志平话》,作者虽然给了张飞以主角的身份,却没有利用他黝黑的皮肤或其他面部特征作取笑的材料。

至于征服蜀汉的魏将邓艾就更差了,他充其量留下一个匆匆带过的名字而已。

《三国演义》稍好些,编者毛宗岗在第一次提到邓艾名字时补充了他口吃的史料:新投诚的魏将夏侯霸告诉
姜维,“艾为人口吃,每奏事必称‘艾艾’。

戏谓曰:‘卿称艾艾,常有几艾?’艾应声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但是在此后的叙述中,毛宗岗仅依照罗贯中的原本,用一种简洁的文体把邓艾的话记录下来,毫无口吃之象。

美藉华人夏志清曾经指出,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的表现形式一直都有个与说话传统艺人对抗的问题,他们的作者虽然远比说话艺人有学问,但由于以所谓高雅古朴为鹄的,不从谈话人那里吸取艺术营养,因此在生动的写实上反不如说话人而显得刻板枯燥。

他认为这是中国古代小说落后于西洋小说的一个重要原因(6)。

夏氏的结论是否公允可以讨论,但他所指出的现象则不容否定。

这与刘知几、黑格尔以及三百多年前冯梦龙对文言小说所作“尚理或病于艰深,修词或伤于藻绘”,“不足以触里耳而振恒心”(7)的“稽古化”的批评,应该说是颇吻合的。

在历史文学的表现形式上,可能是受崇史尊史思想观念的浸渗或文言文体的影响的缘故吧,我们历来总强调文要师古,辞要隐幽,语言“稽古化”的倾向一直是比较严重的。

这种“稽古”,从历史文学本体论角度看,实际上就等于取消了以欣赏者易解为前提条件的语文形式的一度创造;而归落到语言学的层面审视,它的问题主要在于向读者输送构成形象的信息时,因语言“稽古”或“稀奇古怪”不可解达不到应有的阈值。

惟其“达不到”,它当然也就不能有效地引发读者的心理感应,使他们借运语言信息来调动自己的感性经验去充实、构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而一个作品本体一旦失去了感应,那么它的一切的“真”就将变得毫无意义,根本不可能转化为现代的精神文化消费,即使具有最大的“为今用”的价值也等于白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