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采纳模型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采纳模型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技术采纳方面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领域,本文试图通过对较成熟的几个理论框架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把握技术采纳模型相应的发展脉络,对该领域已有的成果作总结以帮助后来的研究者更进一步地探索研究。
关键词: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
当今社会,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发展迅速,正在并将持续不断地改变社会生活。技术可以提高生活乃至生产效率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它们必须首先被人们接受才能延续下去并改变我们的生活。于是,在新的技术产生的同时,学者们开始研究用户对技术的采纳行为。该项研究被认为是当代信息系统中较为成熟的一个研究领域。在数十年的研究中产生了许多的理论和模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理性行为理论(tra)、计划行为理论(tpb)、技术接受模型(tam)以及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utaut)。
一、相关理论模型分析
1、理性行为理论(tra)
理性行为理论是由fishbein和ajzen在1975年首先提出来的,该理论的基础来源于社会心理学,是用来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的,而它也被证明能够成功预测并解释众多领域的人类行为。依据该理论,人的很多特定行为表现是由其行为意愿(bi)所决定的,同时行为意愿又受到个人行为态度(a)和主观规范(sn)的双重影响。
具体说就是认为个体倾向于按照能够使自己获得有利的结果并且
也能够符合他人期望的方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该理论主要有两个前提假设:一是个人采取某种行为,是在出于自愿的情况下发生的;第二个是个人在决定了该行为之前会先考虑到其行为动作的隐含意义。模型如图2.1所示:
图2.1理性行为理论框架
sheppard,hartwick and warshaw(1988)经过研究得出结论:tra具有很强的预测效用,该结论是通过对87个独立研究进行元分析得出的。研究总共包括12624个观察样本,显著性水平为0.001。korzaan(2003)以tra模型作为基础模型,以网上购买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得出结论:态度是使用意图的最直接和最显著的影响因素,而当主观规范或行为态度越趋于正向时,行为意愿越高;当主观规范或行为态度越趋于负向时,则行为意愿越低。
作为一般性的模型,理性行为理论并未指定特别的信念或行为。因此对于各种有关于态度或行为模式的研究,往往可以通过针对不同行为找出其相关的信念,进而用理性行为理论加以解释。从信息系统的观点来看,理性行为理论强调,任何会影响到行为的因素都会通过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这两个方面间接影响行为。因此,诸如系统设计特性、使用者特征、任务特性、发展或实行的性质和组织结构等变量,都可归为外部变量,也就是外部变量直接或间接影响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虽然它的应用范围很广,但是并没有为某一特殊行为开发的量表,因此拿来研究信息科技相关的行为时,仍有
不足之处(davis etal,1989)。
另外,理性行为理论的应用必须满足一定前提条件,当研究所要预测的行为符合此条件时,理性行动理论可以对个人行为进行很好的预测,但当所研究的行为受到非意志因素影响,如需要资源、机会、自我能力、知识或他人协助等因素才能展现的行为时,该理论对行为的解释力就会减弱,从而无法对个人的行为加以合理的解释。这也是理性行为理论的最大弱点,而计划行为理论则克服了这个局限。
3、计划行为理论(tpb)
该理论是在tra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由于tra是在”行为的发生是基于个人的意志力控制”的假设下对个人的行为进行预测、解释。但在实际情况下,个人对行为的意志控制程度往往会受到时间、金钱、信息和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tra对不完全由个人意志所能控制的行为,往往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因此,ajzen (1985)便将理性行为理论加以延伸,提出了tpb,期望其对行为的预测和解释更具适合性,而ajzen提出该理论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这可以追溯到 fishbein的多属性态度理论,多属性理论认为行为态度决定行为意向,预期的行为结果及结果评估又决定行为态度。后来,fishbein 和 ajzen 共同对多属性态度理论进行了改进,提出tra。为扩大理论的适用范围,ajzen 1985 年在tra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觉行为控制变量,初步提出计划行为理论。1991年ajzen 发表的《计划行为理论》一文,标志着tpb理论的成熟。认
为行为意向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行为意向反过来受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作出的改进主要在对行为意向的预测方面。计划行为理论加入了新的决定性因素-感知的行为控制(pbc)。感知行为控制指的是个人感知到完成某一行为的难易程度,反映了人对特定行为过去的经验和预期的阻碍。个人预期的阻碍会随着他所认为的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与机会的增多而相应减小,他预期障碍越小,那么对行为的控制也就越强。感知的行为控制是由控制信念与感知的便利性共同决定的。该理论的模型如图2.2所示:
图2.2计划行为理论框架
近些年来,该理论的研究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学者在tpb的基础上研究个体采纳新技术时所考虑的影响因素。warkentin,gefen,pavlou and rose(2002)对tpb进行了扩展,增加了两个新的变量:信任和感知风险。使得该模型包含了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并进一步把态度分解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被他们去掉了,与此同时,他们把信任分解为四个维度;模型还包括几个调节变量,比如:文化、用户状况(新用户还是老用户)以及信任程度。他们所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该模型不仅在美国是实用的,它也可以被应用到别的国度。teo,t.s.h.(2003)以tpb模型为基础,研究了新加坡的internet用户对wap手机接受的影响因素。研究通过网上调查来收集数据,结果发现,态度和主观规范会对使用意图产生影响,但是感知行为控制并没有对使用意图产生影响,
对此可能的原因就是人们认为使用wap手机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所以感知行为控制不会有影响。wang yi -shun,lin hsin-hui,luarn pin(2006)以tpb、tam和luarn&lin的网上银行接受模型模型基础,重新提出了一个整合的模型,再新的模型中他们加入了两个与资源相关的变量(自我效能和感知成本),一个和信任相关的变量(认知可信度)。对量表的一系列分析表明该模型的五个独立变量能够非常好地预测和解释用户使用意愿。
3、技术接受模型(tam)
技术接受模型是由davis(1989)率先提出的,它以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试图解释和预测个体对某项信息系统的接受及采纳行为(agarwal和prasad,1999;venkatesh和davis,2000)。tra认为个体的信念会影响到态度,进而形成意向,最后影响到他们的行为,tam模型对tra的的信念-态度-意向-行为的关系进行延伸,试图从人的心理、行为角度探讨个体接受或拒绝使用新技术的影响因素,tam认为个体接受外部刺激后,形成对客体的有用性和易用性的感知,进而对系统的使用意愿产生影响。该模型作为目前最为成熟有影响力的用户采纳信息系统的模型之一,旨在解释和预测个人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和系统交互后接受信息系统的情况,试图研究用户是怎样做出接受抑或拒绝信息系统的决策,解释信念因素(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与用户态度、意愿和最终采纳计算机行为之间的关系。技术接受模型的主要结构如图2.3所示。
图2.3 技术接受模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