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https://img.taocdn.com/s3/m/46f3d49633d4b14e852468ba.png)
知行统一
要做到知行统一,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 失败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与认识相互作用和统一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快乐。
体验与探究
搜集事业成功人士的事例,选取其中一位向同学们介绍他(她) 在知行统一中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获得成功的经验,并说一说从 中受到的启发。
谢谢 观看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结合以上事例,谈谈应当如何处理 好读书与实践的关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 启示我们在人生发展中,既要广泛 吸收书本知识,使自己具有渊博、 扎实的文化素养;又不能单纯地沉迷 于书本,盲目地迷信书本,还必须 广泛了解、认识和接触社会,并把 书本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
模拟实践
实践出真知
认识是人特有的现象,但人的认识 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里 固有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 的。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 活动,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但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完成。
结合“小马过河”的寓言故事和袁 隆平带研究生的事例,说明“实践出 真知”的道理。
追寻人生成功,必须正确 对待人生发展道路上不可避免 会出现的失败。我们既要正视 失败、承认失败,更要冷静全 面地分析失败的原因,学会让 失败变为成功之母。
正确对待失败
正视、承认、分析、排除, 这是把失败转变为成功的必要 过程,完成了这个过程,就摆 脱了这次失败的心理阴影,就 开始了一个新的走向成功的过 程。但成功并不是失败的简单 积累,而是对失败的深刻感悟, 是对失败的超越。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谁都期
望获得成功,避免失败。成功与失
败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伴随着
人生的发展,伴随着人们认识世界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https://img.taocdn.com/s3/m/ca129936376baf1ffc4fade9.png)
又输了, 我完了
三、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的发展。
(三)对待成功和失败要有正确的态度。
• “玉不琢不成器,金不炼不 值钱。” 香也要把它点燃了 才有香气,人也要受一点磨 练,所谓“人不学不知义”, 当我们接受磨练的时候,你 不要觉得很难过,怨天尤人, 那是因为上天有意要成全你, 要把大责任交给你,但是要 看我们有没有忍人所不能忍 的气,吃人所不能吃的苦, 所以上天故意给你一点磨练
成功和失败相互依存,相对应而存在的
三、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的发展。
(二)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是人们的良好愿望。人生是美好的, 但人生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天下没有不经过任何失败就 取得成功的人,也没有从未体验过失败的滋味就永远成功 的人。 如何让失败转化为成功? 首先,正视失败,承认失败,不要掩饰失败,不要怕失败; 其次要认识到失败也是一种财富,因为失败是一种经历, 它能增长人的聪明才智,激发人的进取精神,所以对失败 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再次,要切实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增强能力、拿出埋头 苦干的实际行动。
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为每个人获得成功提供了良好 的条件。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自身整体素质的 高低。因此,人生成功需要在知行统一中提高自身 整体素质,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作为中职生 来说,人生发展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着现实的学 业成绩,而且是今后事业成败,生活幸福的决定性 因素。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能力,来解决各种问题。人的能 力是后天学习获得的,也就是说,人的能力是由人 自身的学习能力决定的。
二、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三)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 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的。是在知行统一的过程 中发展的。
曾子杀猪取信 孔子重于言教、更重于身教! 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对
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教学课件
![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05405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7.png)
在教育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经 验的积累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二者结合 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
知行统一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理论知 识与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培养学 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知行统一的重要性
01
培养实践能力
知行统一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 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 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 2
技术更新换代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如何有效利用技 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成为一大挑战。
教育公平
随着在线教育的普及,如何保障教育公平,让更 多学习者受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教师角色转变
未来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适 应新的教育环境,同时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技能 。
体验成功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经历,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探索和尝试,从而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体验成功的教学方式
情境创设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
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交流、讨 论、协作等方式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 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教学课件
目录
• 知行统一的理论基础 • 体验成功的教学理念 •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的结合 • 实现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的策略与方
法 •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的未来发展
01
知行统一的理论基础
知行统一的概念
03
知行统一
知行统一的必要性
知行统一的意义
指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即理论知识与实际 行动相互印证、相互促进的状态。
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7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7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https://img.taocdn.com/s3/m/0b704a22b84ae45c3b358cb0.png)
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知行统一。
2.情感态度观念:增强学生对知行统一哲学原理的认同,使得中职学生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3.运用: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
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教学难点】1. 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
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教学方法】事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创境激趣〉教师播放歌曲:《从头再来》“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日重又走进风雨”。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这首歌曲告诉我们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成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如同歌词中说的那样:“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
问题:为什么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呢?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实现人生成功呢?以歌曲为切入点,设置感人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欣赏之余思考歌曲的内涵并讨论问题,归纳出:人生发展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顺心如意,当遭遇失败挫折或陷入低谷时,我们应该像歌曲中表达的那样,客观看待成败,认真总结得失,在此基础上知行统一、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取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
以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学生在歌曲中回味、思考,回答问题。
〈引思明理〉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板书)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板书)由于该问题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该部分内容可以教师讲解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容易对实践内涵产生疑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形象图片和生动漫画“白卷”加以讲解。
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https://img.taocdn.com/s3/m/60f2579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50.png)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 人们实践 遇到 新问题 产生 新要求
实出践新的的推需认动要识新推课探动题索认,和识提研的供究产新促生的进和经认 发发验识 展展、的,新不的断认提识 工推②具动实和认践技识的术的发手发展段展提,供 提认高识人工具的认促进识认发能识展力的,从而
c 义文化大繁荣的重要任务。“没有和谐文化,就难以
建成和谐社会”。这一观点说明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C.认识对实践有能动的反作用 D.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发展
0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大学生“回炉”
近几年,在我国南方某些职业技 术学校悄然出现了一些大学生回炉 的现象,他们以前学的大都是国际 贸易、管理、广告等颇为热门的专 业,他们大多是来参加各种技能的 短期培训的。
01能力和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
阅读课本P70孔祥瑞的故事
思考:孔祥瑞的能力是天生 的吗?
01能力和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
(1)能力是个性特征之一,虽然不同 的人在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除了 本能之外,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都不是 先天形成的,只能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2)孔祥瑞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等各种能力,都是在实践中形 成并不断提高的。
02实践出真知
1.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有:
①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 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③没有调
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百闻不如一见 ⑤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D ( )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
2、“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
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电报、雷达等
”知行统一“教案
![”知行统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33978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4.png)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教案学习领域:第三单元: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学习单元: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授课类型:理论与课堂实践相结合授课课时:2学时目标群体:2014级电子专业学生教学环境:事件触发;信息网络平台;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的环境中学习。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实践意识,使学生愿意通过实践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认知能力。
(3)运用目标: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并且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观。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理论知识,然后用这些理论知识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从而收获成功。
设立依据:学生爱动手实践,可实践时往往缺乏方法,正确的指导方法对学生们尤为重要。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入实践与认识的意识,并能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观指引人生。
设立依据:学生即将就业面对社会,许多学生产生这样的疑虑:读了这么多书等到工作中真的有用吗?教学方法:事件触发型教学法。
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
课程安排:一、新课导入:6分钟二、事件触发,突破重点(48分钟)1、触发事件:展示2、下任务书,分组实践、讨论,教师引导;3、各小组上台展示成果,教师点评。
三、运用案例,深化认识:15分钟四、学生体验:15分钟五、教师小结:5分钟六、布置作业:1分钟。
教学反思:亮点:1.教学方法创新:事件触发型教学法,通过触发事件并以任务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们在学中做,做中学。
2.教学手段创新: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的衔接课前课中课后,达到了教学效果。
努力方向:在今后的德育课教学中,我将更加突出专业性特点,并且在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第7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第7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https://img.taocdn.com/s3/m/abe96c8ee53a580217fcfe01.png)
说明: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 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 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 唯一标准
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认识正确与否 ,靠人的主观认识本身无法证明,认识的对 象也不会“自言其明”,只有社会实践才是 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我认可
是正确的 我同意
我赞同
我赞成
多数人的意见 是检验的标准吗?
思考:莫泊桑不惜花钱买这种被踢的感受, 是为了什么?
莫泊桑在一篇小说中需要细致地描写一个被踢过的 感觉,但他本人没有这种体验,实在是难以下笔,于 是,他走到街上,迎面正好走来了一个乞丐。莫泊桑 走上前去,言辞恳切的说:“喂,请踢我几脚吧?” 那乞丐被说得莫名其妙,愣住了,以为他神经失常。 莫泊桑继续赔笑,又从口袋里掏出钱来说:“你踢, 我给你钱。”那乞丐见钱一把抓了过去,伸脚猛踢莫 泊桑的屁股一下。 莫泊桑忍痛揉着屁股,忙跑会屋子 ,飞快地记下这一真实的被踢的感受。
三、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人生发展不仅是个生命由生至死的自然过程, 而且是个社会过程或生活过程,是一个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只有做到知行统一,才能 体会到人生的成功。 就个人而言,只要忠于职守,努力做好本职工 作,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就是成功。
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的含义:指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 各种活动的总和。 社会实践的意义: 实践的类型: (1)模拟实践 (2)课余实践 (3)专业实践
黄鼠狼不是偷鸡“专家”
5.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 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 身,而在于更好的去改造课题客体,更有效的 指导实践。 (2) 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 也就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 性,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 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件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修订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件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426b779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61.png)
体验成功在人生中的应用
体验成功在职业发展、学习成长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 可以通过实践,不断追求体验成功来提升自己。
修订后的结论和要点
• 知行统一是将知识与行动相结合的能力。 • 无法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会导致知行分离。 • 培养行动能力和反思总结是实施知行统一的关键。 • 体验成功通过实践获得,强调过程中的成长和学习。 • 知行统一提供了实现体验成功的框架。 • 体验成功对个人的职业、学习和人际关系都有重要影响。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件知行 统一与体验成功修订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探讨知行统一的重要性,以及体验成功如何与之联系。 我们将学到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现个人成长与成功。
知行统一的概念
知行统一指的是将知识与行动相结合,不仅拥有理论知识,还能付诸实践。 它是一种综合运用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知行分离的弊端
当我们仅追求知识却无法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时,知行分离就会导致问题。 我们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有效实施知行统一的方法
要实现知行统一,我们应该不断锻炼行动的能力,培养和实践我们所学的知 识。反思和总结也是重要的步骤,以便改进和优化我们的行动。
体验成功的定义
体验成功是通过个人亲身经历获得的成功感。它不仅关注结果,还强调在达 成目标过程中的成长和学习。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教案二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教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b79bee9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7.png)
问题: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怎样对待求职失败?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这个事例与学生息息相关,可以交给学生充分讨论,畅谈己见,教师应注意点拨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看法,以切实解决中职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应对失败挫折的方法。
学生学以致用,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分组交流讨论、分析贴近自己生活的事例,深入思考,强化认识,渗透德育教育。
1. 有的同学说自己只要考试成绩高,考上好大学,将来就一定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2.参考本节课所学内容,查找自身在知行统一方面的不足,制订一份合理可行的学习与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
材料:
蒲松龄----落第----聊斋志异
爱迪生----8000多次的失败----电灯泡
袁隆平----无数次的失败----杂交水稻之父
问题:
1.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在事业成功的道路上经历失败的故事?
2. 说一说你自己失败与成功的经历。
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从名人从失败到成功的事例引入话题,启发学生学会辩证看待成功与失败的关系,再由远到近,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失败成功的事例,初步尝试用哲学原理分析解决自身现实问题。
四、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课堂小结〉对照板书总结
利用板书,以对话方式引导学生就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注意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对课堂内容归纳总结,统揽全局,抓住教学主线,帮助学生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学生参与小结,实现对知识的再掌握,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课堂练习〉
运用教材导入部分小陆的事例设计课堂练习,强化学生对哲学理论的认识,理论联系实践,运用哲理分析事例,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
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最终版)
![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65bb7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1.png)
●鸽子,它有能力 探测到更微妙的色 彩渐变过程,甚至 超过了非常先进的 计算机程序
动物超强的视觉能力
▪ 蛇,它们拥有超 强的热感应视觉 探测能力,所有 的猎物都难以逃 脱。
●马,具有令人惊异的 视觉范围,每只眼睛视 觉范围都有65度,可以 完全看到身后的物体, 不必转身和回头。
一 认识和实践
认识的涵义
苹果是水果。
西红柿不是水果。
理性认识的形式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推理 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 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帝国主义是反动派
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理性认识的特点
➢一是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接触 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性认识基 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 的间接反映。
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 落速度相同。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具体实践 相结合的原则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理论付诸实践,要凭着一定的物质技术 条件和手段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理论要要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 的自觉行动。 ❖回到实践的理论应当是正确的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
是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 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 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它是认识 的初级阶级。
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觉是客观事
物作用于人的感官 而引起的一种最简 单的反映形式。
硬! 红!
甜!
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知觉 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 联系的综合反映。
理性认识的含义
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https://img.taocdn.com/s3/m/de3027de2e3f5727a5e9629d.png)
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第一课时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内容的地位】本课时是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的重点内容。
就全书来说,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认识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提高人生发展能力要坚持认识与实践相统一,既要重视书本科学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逻辑线索】本课时的核心是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先是点明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只能从社会实践中产生,进而阐述实践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的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最后强调中职学生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既要重视书本科学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本目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而有些学生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存在一些片面看法。
一讲实践,往往认为就是单纯的行动;一谈认识,往往又认为是单纯的认知;对于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实践和认识哪个重要,往往有非此即彼或者无法统一的认识和做法。
所以,引导学生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做到把实践和认识相结合,做到真正的知行统一,提高人生发展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确处理好读书与实践的关系。
本目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时的落脚点。
主要引导中职生明确实践在提高人生发展能力中的决定作用,人的认识、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只能从社会实践中产生。
引导学生理解读书是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备的,但又不能仅限于读书,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取得人生的成功。
●学情简要分析1.从知识基础上说,中职生对本课时有关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知识,有一些了解。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https://img.taocdn.com/s3/m/10e44328af45b307e8719790.png)
浙江省某厂生产了一种质地和造型均不错的烟灰 缸,大量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西班牙。过了一段时 间,产品渐渐受到冷落。原来,这些国家寓所里普遍 安装了电扇,电扇一开,烟灰就飞起来,很不卫生。 他们马上试制了一种口小、肚大、底深的新式烟灰缸 里,果然又受到欢迎。但好景不长,销量再次下降。 原来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有些国家居民室内安装了空 调,主妇们嫌口小的烟灰缸不好清洗。为此厂家又设 计出一种口大而底深的新式样,再度占领了市场。
2.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 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叩开了神秘的微观世界的大 门,人类从此开始走进另一个眼睛看不见的新世界。 • 目前,世界上除了光学显微镜以外,还出现了电子 显微镜、超声显微镜、手术显微镜等等,越来越先进 的显微镜正在各个科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显微镜不仅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在医学、物理学、 化学等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很广泛,已经成为人们了解 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显微镜的每一个进步都能 带来以上各学科的进展,所以显微镜经常被人们认为 是科技进步的代表。
2.对待成功和失败要有正确的态度
居里夫人 • 居里夫人是法国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一生崇尚科学, • 泰国商人施利华,是商界上拥有亿万资产的风云人 看淡名利。居里夫人成了名人后,有数百个社会团体请求她 物。1997年的一次金融危机使他破产了,面对失败, 在各种宣言上签署自己的名字,但都被居里夫人婉言谢绝了。 他 只说了一句:“好哇!又可以从头再来了!” 在法国和波兰,居里夫人“奖牌只是玩具”的故事可谓家喻
•
为了达到目的,他的手磨破了,腿跪麻了。有时,手 指上的鲜血顺着磨破的伤口流淌,浸湿了镜片。有时, 他磨至深夜也毫无倦意,实在累了,就蜷缩在屋角和衣 而卧。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滴汗水换来一份收获,他辛 勤地劳动最后结出了丰收的果实,他终于磨成了两块光 亮精巧的透镜。他将镜片叠起来看鸡毛,只见一根鸡毛 上被放大了的绒毛像树枝一样排列着。接着,他试着将 重叠在一起的两块镜片间的距离上下变化,只见随着镜 片间距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观察的效果。这以后,他 发明了显微镜,成为了微生物学的开山鼻祖。 • 一个普普通通的看门老头登上了科学的殿堂。有人对 列文虎克十分羡慕,紧紧跟在他后面,追问他成功的 “秘诀”是什么。列文虎克一句话也没说,只伸出他那 双因磨镜片而布满老茧和裂纹的手,这是一双勇于实践 又善于实践的手啊!
政治第七课--知行合一与体验成功
![政治第七课--知行合一与体验成功](https://img.taocdn.com/s3/m/2cbe599d5a8102d277a22f83.png)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强调认识的“深化、从……到……变化”)
① 人们实践 遇到 新问题 产生 新要求 推动 新探索和研究 促进 认识的发展
② 实践的发展 提供 认识工具 促进 认识的发展
锻炼
促进
③ 实践
人的认识能力 认识的发展
提高
为什么直播带货会兴起?
继云蹦迪、云睡觉,最近还出现 了云卖房,云旅游等云概念。
薇娅和复地集团携手,开始直播 带货卖房子,薇娅直播卖的是复 地在杭州开发的项目复地·壹中心 的酒店式公寓。
这是人类在重大灾难面前解锁出 的创新技能。因此,人类从不断的实 践中,又一次促进了科技的创新,消 费方式的转变。提升了人类的认识水 平。
神农尝百草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孙子兵法是在具体的军事活
动中产生的。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
▲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 口吃一吃”。——毛泽东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 议,部分通过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 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一 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新天体“齐娜”的出 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 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 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 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感性认识
忠诚勇敢 纯洁高尚 爱憎分明
理性认识
政治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吃一吃。 ------毛泽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南宋)陆游
第7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第7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https://img.taocdn.com/s3/m/2c346364b4daa58da0114a67.png)
实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三种形式:
实践
物质生 产活动
改造社会 关系的活动
科学实 验活动
认识: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实践出真知
稻
竹
草
篮
捆
装
秧
笋
父
母
抱
怀
子
儿
清朝康熙年间,文化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一次到乡间微服 私访。这时农民们正用稻草捆秧,闲谈之间,农民要张英对对子。 农民出的上联是:“稻草捆秧父抱子”。张英站在田头想了半天, 仍然对不出下联。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一、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二、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快乐功
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一、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能力和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
案例:从生产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蓝领专家”——孔祥瑞 。(P70) 问题:结合案例,谈谈人生 发展的能力是如何形成的? 小结: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 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 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的。
•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最初,西红柿被当做观赏植物引进欧洲,经 过近200年的时间,人们才认识到它的可食用价值。 说明人们对事物的把握需要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莫泊桑买踢
•
莫泊桑在一部小说中需要细腻地描写一个被
踢过的感觉,但他本人没有这种体验,觉得实在
是难以下笔。于是他信步走到大街上,迎面正好
遇上一个乞丐。莫泊桑迎上前去,言辞恳切地说:
“喂,请踢我几脚吧?”
•
那乞丐被说得莫名其妙,愣住了,以为他神
经不正常。莫泊桑继续赔笑,又从口袋里掏出钱
说:“你踢,我给你钱。”那乞丐见钱一把抓了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说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fb3fec9cbceb19e8b9f6ba01.png)
说教学过程·课中实施
环节 三
案例深化:学长创业经验之谈(15分钟)
运用案例 ,引入难点
学长对以下三个问题的回答。
1、为什么选择创业?
2、你觉得在校时候所学理论知识对你 创业有什么作用? 3、如何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阻碍?
说教学过程·课中实施
深化 案例
1
思考
1、书本的理论知识对今后的工作有何作用呢?
2、 联系生活,谈谈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观与我们
生活的关系?
说教学过程·课中实施
深化 案例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归纳
认识
突破难点
实践
人生
实践
认识
说教学过程·课中实施
环节 四
体验:《真心英雄》手语学习 (15分钟)
学生体验,突破教材
突破教材
1. 面对生活中的失败
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快乐
3. 增强自信
说教学过程·课中实施
环节 五
教师小结 (5分钟)
实践
辩证统一
认识
人生
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观指引我们人生前行吧!
说教学过程·课后作业
环节 六
作业布置(1分钟)
1、生活中的信息各 式各样,你对什么 方面信息感兴趣? 2、你是又是如何进 行信息筛选的?
设计意图:加深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并付之实践。
板书设计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说课
Welcome
To
Our
Class
教学反思
教材
教学过程
学情
教学思路
说教材
说教材
哲学与人生
第一、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五单元 历史唯 物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累。要认识到失败是一种
财富,正视失败,承认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
去感悟失败,超越失败,就会走向成功。
四、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1、必须终身勤于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知行统一中的“知”,主要指学习人类创 造的全部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 学等知识。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课时安排】 2学时。
创境激趣
这首歌曲告诉 我们面对人生道路 上的成败要保持良 好的心态,就如同歌 词中说的那样:“看 成败人生豪迈,只 不过是从头再来。”
那么,为什么 人生道路上必然会 遇到失败和挫折呢? 我们应该怎样提高 人生发展能力、实 现人生成功呢?
从头再来 刘欢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致爱的亲人。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是当今社会一个优秀员工
必备的素质。我们要对自
己有正确的认识,要不断
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
3、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 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的
案例
发明家爱迪生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是铁路工人的 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 卖报度日。爱迪生是一个异常勤奋的 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 妙机械。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 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 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 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 在两个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
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
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 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和电路分路系 统等进行了研究。
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 进行试验,唯独白金丝性能良好,但白金价格 贵得惊人,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代替。 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 来作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 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 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的空气,电灯亮了,竟 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 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
(1)、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认识 就不可能产生
(2)、实践需要认识的指导,没有正确认 识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是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案例
纸上谈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 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他 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 过是纸上谈兵.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来犯,廉颇为统帅,使 得秦军无法取胜.于是秦王施行了反间计,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 替代了廉颇。赵括却死搬兵书上的条文,结果40多万赵军尽被歼灭, 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 1. 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教学难点】 1. 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 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 【教学方功法】
事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3、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就要同劳动群众相结合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人,是改造自然,推动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只有结合人民群众,才能克服 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的现象。
4、既要学习书本科学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 践,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 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 自觉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建设实践。
由于齐白石的不懈努力,不断提升了自己的发 展能力,最终使自己从一位普通的雕花木匠转变成
名满天下的书画家 。
2、人生成功需要在知行统一中提高自身整体素
质,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
教我一招
案例
砌墙
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
教我一招
问题,不断提高人生发展
的各种能力,不仅是一个
学习的过程,而且也是一
个实践的过程。学习能力
书画家齐白石
胡唐风宋骨的韵味。沁园从“立意”、“用笔”等 基本功入手教授齐白石,还把自己珍藏的古今名画 借给他观摩。齐白石眼界大开,他揣摩“八大山人” 的作品,临摩、领会其用笔之妙,吸取百家之长, 绘画技艺突飞猛进,不足一年就掌握了山、水、人、 物、花、鸟的基本画法和技巧。在老师的言传身教 下,他苦练书法和刻印。短短几年时间,齐白石在 绘画、篆刻、吟诗、书法、装裱等方面都取得了惊 人的成绩,成为名满天下的书画家。
科学工作者搞实验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思考一些问题, 这实际上是在进行认识活动。但人的认识不 是人脑固有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 展的。认识只能从实践中来,正确的认识、 错误的认识都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
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但它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
2.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说明无数次的失败造就了成功
3.对待成功和失败要有正确的态度
我成功了, 不用努力了
一次失败 不算什么
---- --
一次成功 不代表终 生成功
又输了, 我完了
你曾经怎样面对成功与失败?
想一想
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成功 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对应而存 在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 不去思索,不去总结,那就会象 这幅图片表达的那样:屡挖屡败
——江泽民
要做到知行统一,必 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及 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 功和失败的 经验教训, 在实践与认识相互统一的 过程中体验成功快乐。
练一练:单项选择题
1.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也 不是轻而易举地获得的,往往需要经过_和_的不断 反复,在知行统一中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
想一想:上述事例说明了什么?
说明人的认识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而从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过程,都比较地 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结合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马克思认识论人为,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的统一 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 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致爱的亲人。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
没有做饭的实践,能写好做饭的文章吗?
磁 波
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的
发
现
者
麦克斯韦
赫兹
3.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案例一
中国药神 李时珍
《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花费 了27年时间才写成的科学巨著。在20多年里, 他不但阅读了800多部书籍,积累了上千万字的 札记材料,而且历尽千辛万苦,亲自采集药物标 本,收集民间单方、验方。全书共收集药物 1892种,药方11000多个。52卷的煌煌巨著, 就是通过他自己的亲自实践和学习,将这一种种 药物、一个个药方积累起来的。因此李时珍被后 人尊称为“药神”。
2、必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增长才干。
知行统一中的“行”主要指人们的实践活动, 特别是在科学理论知识指导下的各类实践活动
案例
徐强精度
徐强,1970年11月出生,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齿轮缩 机公司齿轮加工组组长。他技术娴熟,业务精湛, 被大家称赞为“齿轮王”。他立足本职,刻苦钻研, 攻克了齿轮加工中的多项关键性难题,创造了国 内大型齿轮加工4级精度的全国之最,被国内外 同行们 称为“徐强精度”,每年为企业创造价值 4000多万元。他先后获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 辽宁省青年岗位能手;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 201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成功和失败总是相伴而生的 , 而且失败往往多于成功
袁隆平—无数次的失 败—杂交水稻之父
蒲松龄—落第— 《聊斋志异》
爱迪生—8000次的 失败—电灯的发明
2、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失败孕育着成功,失败又早就了成功
案例
发明家爱迪生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是铁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 学,在火车上卖报度日。爱迪生是一个异常勤奋的人, 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他 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 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 验后,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个方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提高
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知行统一。 2.情感:增强对知行统一哲学原理的认同,使学
生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崇尚在知行统 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3.运用: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 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 验教训。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 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1、)认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 在实践中才能完成) (2、)实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1.实践的三种形式:
实践
物质生 产活动
改造社会 关系的活动
科学实 验活动
工人做工 战士打仗
农民种田
牧民放牧
渔民捕鱼
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司法人员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