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2.1.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word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2.1城市空间结构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学会分析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2、掌握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3、能够判断城市功能区并且解释理由4、掌握中心地理论的内容二、核心问题:1、城市区位分析2、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1)掌握功能区的特点,依据功能区的特点,学会判断功能区2)依据影响功能区布局的因素,判断功能区并解释其成因3)分析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4)根据功能区的分布,判断城市形态及其影响因素3、中心地理论三、重难点分析(一)重点:1、城市区位分析2、中心地理论(二)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四、课时安排:4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生活在集宁这个较大城市,那么什么是城市呢?城市有什么特点呢?(二)讲授新课一、城市的含义及其特点:1、含义: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产业,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城市的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密集性);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比较高(高效性);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动态性)(与乡村相比)(承转)提问:我国的大城市大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城市的分布(布局、选址)受那些因素的影响?二、城市区位分析1、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关系(影响事物布局在这里的影响因素)思考1:地理事物有哪些,可以分为几大类?(承转)区位因素就是影响某一事物布局(分布)在这里的因素2、城市区位分析1)自然地理区位:①地理位置:②气候----人的分布---城市(中低纬度地区,沿海200km范围内居住60%以上的人口)③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便于农耕,有利于发展交通,便于联系;节省建筑投资,最适宜人居住高原:低纬地区,城市建在高原面上,例如巴西高原—凉爽中高纬地区,城市建在河谷地区,例如太原建在汾河谷地,青藏高原的城市—河谷地区④河流:提供水;防御功能;水运;河谷地区,土壤肥沃,适合农耕两河交汇处---重庆(嘉陵江)、宜宾(岷江)、攀枝花(雅龚江)、武汉(汉水)通航段的起点和终点(长江宜宾---上海),注意:河流的起点,一般无城市过河点:伦敦;赣州河流入海口:上海河流的曲流处,河心岛,建城市,河流起到防御功能2)人文区位①资源---开采资源,吸引人迁移,建立城市,目前存在转型的问题②交通---交通枢纽、交通干线两侧。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必修2第2章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1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教材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的第二章第一节,通过城市内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分析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形成与变化的原因。
对整章内容来说,起着开篇引导的作用,同时又为之后工业区位的选择奠定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以,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城市功能区的类型以及对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与合作探究,理解并掌握不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学会通过图表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对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感。
根据教材内容,本节课的重点为: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特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本节课的难点为:分析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因素。
一、教学方法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将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教学:提问导学法: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解法:对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专业性的讲解,便于学生理解的更明确。
活动探究法:结合教材上的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得到发挥。
一、学习方法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学生一方面通过图导图像法,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读图和析图的能力;另一方面,运用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读、思、议,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二、说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用百度地图展示本地城市外部形态的图片,归结它的城市外部形态的类型。
然后将本地城市的地图放大,一起探讨本地城市内部空间形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我将以所在城市为例,分析其土地利用方式。
提问财富广场、城东工业园、帝景观澜、分宜广场的大楼、东湖、县城外围分别为哪种土地利用类型,学生将一一解答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农业用地。
人教版地理必修2教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2教案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新课标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本节作为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的开篇之节,教材分为两部分内容: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内部的结构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通过研究城市内部结构也可以了解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因而本节内容是学习城市化的基础。
而要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必须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这些基础知识。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从分析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功能区入手,并分析各功能区(主要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的特点,再对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以动态的观点来看待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整节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教学设想】
1、图以载文的学习思想和方法,为学生提供较为充分的学习背景和案例,尝试分析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2、充分利用地图,结合身边的城市,把教材中抽象的功能区特点,难理解的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因素明朗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课件(共24张PPT)
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 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地域结构
扇形模式
同心圆模式 多核心模式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历史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交通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远近
交通干线 环城公路
200 400 600
地租 800 (元/M2)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历史因素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商业>住宅>工业
(1)图中A、B、C对应的城市功能区的 名称是什么?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2)结合材料说明上述功能分区的成因 l A处位于市中心附近,地租最高,商
业支付地租的能力最强,在此布局 可接近最大消费群且交通便利 l B处地租水平较高,住宅区付租能力 较强,在此布局既便于居民购物, 也便于工人上下班 l C处地租最低,工业支付地租的能力 最弱,工业区布局在此可降低成本, 又可减少对城区的环境污染
区,因为这里既有利于____________,
3. 有关甲、乙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区邻近商业区,居民购物比乙区方便 B. 乙区居民的收入一般高于甲区 C. 甲区交通便利,房价高 D. 乙区远离市中心,房价低
4. 关于该市工业区区位选择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位于城市边缘,地价较低 B. 接近中心商业区,有利于结构调整 C. 邻近铁路线,交通便利 D. 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污染小
有大型商场、豪华酒店、知名大公司的总部,提 供金融、保险、旅游等服务
l 经济活动繁忙
l 建筑高大密集
l 人流量昼夜差大 l 内部分区明显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l 靠近交通干线 l 位于城市外缘 l 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成
城市功能活动即城市中的各种活动,如工业生产、商业贸易、居住休闲、文 化教育、行政管理等。城市地域功能区指的是这些功能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而导 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而形成的区域,如工业区、商业区等。而城市地域结 构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如商业区在市中心,工业区在郊区等。下图为 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第二章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课件(共31张PPT)
经 济 因 素Biblioteka 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
长满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练习1:
右图是某城 市简图。当地 夏半年盛行东 南风,冬半年 盛行东北风。 读图思考:
(1)商业区
A (2)自来水厂
①
工业区
B
污水处理厂
②
居住区
C
重型机械厂
③
绿地
D
服装加工厂
④
活动:试绘制各功能区付租意愿随距离变化示意图
付
租
意 商业区
愿
(
能
住宅区
力
)
工业区
距市中心距离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功能分区与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功能分区和内部空间结构
• 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空间结构的关系
商业用地
商业区
城 市
工业用地
工业区
城 市城
土
居住用地
居住区
内市
地
政府机关用地
利
行政区
部空 功间
用
休憩及绿化用地
休憩及绿化区
能结
类 型
交通与仓储用地
交通与仓储区
分构 区
高级住宅区
城中村
亚洲最大的贫民窟 ——孟买达拉维之痒
拉美最大的贫民窟—— 巴西里约热内卢罗西尼亚
第一代:茅草房 第二代:砖瓦房
人类的住宅
第三代:电梯房
第四代住房的主要特征是——空中城市花园 每层都有公共院落,每户都有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米的土地,可 种花种菜、遛狗养鸟,可将车开到每层楼上的住户门口,建筑外墙
风景游览用地
风景游览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城市外部形态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
3.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
认识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和研究,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教学重点:1.城市的地域形态;2.城市地域结构特点;3.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列表对比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
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里。
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外部形态,而且在每个城市内部不同部位都有不同的作用,以及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形态1.概念: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每个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2.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关系: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平原地区;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山区或丘陵地区(因为城市用地比较破碎)。
3.类型划分:观察:成都、兰州、重庆的行政图,地形图(1)三座城市的城市形态有什么区别?(2)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3)这三种城市形态各有什么利弊?(学生讨论)过渡:城市不仅有一定的形态,其内部还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功能分区(1)形成: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2章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共48张PPT)精选课件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在城市中,不同的功能区分布与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空间结 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
1. 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1)同心圆模式
平原地区
城市各功能区进 过不断的移动和迁 移,呈同心圆状自 核心向外扩散。
通勤带是指沿高速交通线发展起 来的上层和中上层人们的住宅区
(2)扇形模式
第二章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理解城市功能 区的分布及特点。 3、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 4、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变化,并解 释其形成原因。 5、结合实例,说明合理规划城市意义。
肇庆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5年)(不包括肇庆新区)
在小汽车等交通工 具的影响下,城市功 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 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 展。
城市沿交 通线发展
(3)多核心模式
随着城市不断向 外扩展,范围越来越 大,原有市中心由于 地价高、交通和居住 拥挤等原因,使得远 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 新的核心,城市围绕 不同的点形成多核心 模式。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成因
线段越短表示该风向出现 频率最少,即最小风频风向。
西北风 西南风
东北风
东风 东南风
思考:
图中工业区分布在什么位置, 呈什么特点?
工业区呈块状分布在远离城区的 东部和西北部海湾地带。
为什么? 答:1、香港的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分布在远离城区的东部和西北部可 以减小对城区的空气污染。2、位 于海湾地区,可以利用便利的海运。 3、城市外缘地价低。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1. 商业用地 2. 工业用地 3. 居住用地 4. 政府机关用地 5. 休憩及绿化用地 6. 交通用地 7. 文化教育用地 8. 农业用地 9. ……
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2_1_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分化
在城市地域结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往往出现某 些住宅区临近工业区或商业区的现象,请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 因,说明其可能影响及改善措施。
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②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③为了寻找交通通达度高的地区
④为了加强城市经济实力、拓宽城市地域范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二、综合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合理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能够使各功能区之间既相 互联系,又避免互相干扰,从而保证城市的各项活动正常、有序 地进行。一般地说,最主要是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创造卫生、舒适和安宁的居住环境,居 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排放废气和废水 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居 住区和工业区之间应布置适当的卫生防护带。
③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设置防护带,以减小对住宅区的污 染;卫生防护带是指工业区与其他功能区隔开一定距离,其可以 是空地、水域或草地、林地;在卫生防护带内可以布置少数人使 用的或非长期停留的市政工程构筑物,如消防车库、停车场等。
(2)功能区分布是否合理的评价: 判断功能区的布局是否合理,主要从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布 局,如距城市的远近、常年的风向、河流流向等来判断。 ①根据材料信息,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相关的地理事物、图 中的风向标等判断风向。 ②根据等高线、河流的粗细变化等判断河流的流向。 ③注意高级住宅区和行政区、文教区相连,高新技术产业区 应接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建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共37张PPT)
区位: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
CBD——中心商务区 (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
主要
特征:
①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白天人流与车流川流不息, 热闹非凡;晚上人流明显减少,到了深夜甚至空无一人。
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距市中心距离增加而递减 商业变化最陡,说明其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最剧烈
OA:商业区 AB住宅区 BC工业区
商业用地
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
用 地 要 占地少,要求 占地多,要求方 工业生产占地较
求
最大程度的接 便上下班,又要 大,地租占成本
近消费群体 方便购物
的比例很高
受 距 市 最大。因而位 较小。因而位于 最小。在距市中
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常州市的工业分布
工业区一般 分布在最小风频 的上风向或与常 年盛行风向垂直 的郊外、河流的 下游,以减少对 市区的污染。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功能区 形 态
特征
位置
住宅区
高 级 城市外缘,与
占地面积大, 是城市的主要
质量上中高级与低 级住宅区的分化;
住宅区
高坡、文化区 联系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10.造成欧美等许多特大城市中出现“唐人街”的主要原因是 ()
A.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
B.经济因素的影响
C.民族与宗教因素的影响
D.地理因素的影响
11.下面是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四种方案(图2-1),最合理的是 ()
12.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外缘的主要原因是
高中地理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整体思路:本节课标要求是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课标的定位点在于“运用实例”,而不是关于空间结构的各种理论,因此重点在于对具体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进而理解形成原因,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人地关系的学习主线。
培养学生读图、绘图能力。
学生对昌乐县城有初步的了解,也参观过重要的工业企业,对昌乐整体环境有自己的印象和判断,所以以昌乐城区规划图为主要探究主线,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利于达到本节课的培养目标。
课前预习自主完成,课内探究合作共赢。
课前预习:①下发课前预习案,引导学生研读课本,梳理基础知识②预习完成后自主思考探究案上的问题,明确本节核心内容,以备课上重点探究。
③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后,将预习案和探究案上交,教师批阅,了解学生在预习和自主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关注学生的生成问题,为课堂设计做好准备【预习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划课本,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明确主要功能区的位置、特点,理解影响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的因素并能举例。
2.重视课本图形,独立自主完成。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准备课上探究。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对城市功能分区的生动写照,城市功能分区是按功能要求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工厂、仓库、住宅等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互相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为城市的各项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请你根据熟悉的某一商业区(或商业街)为例,说明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集聚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印证你所生活城市主要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的形态和位置特征。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河流湖泊 主要公路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图例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除了经济因素外,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还有哪些?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
新人教版地理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必修二)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本章规划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问结构本节教材分三部分:城市形态、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其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重点,而要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必须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基本知识。
考虑到本章讨论的是城市与城市化的问题,因此,作为基础知识,也为了温故知新,本节教材把与自然地理关系较为密切的“城市形态”放在本节的第一部分。
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使学生对城市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对照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发现,本节教材并未对“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作专门的讨论,因此,课堂教学中。
应补充这部分内容。
考虑到课时关系,在补充这一内容时,不必进行过详细的分析,可在讨论完“城市形态”或“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后,举一两个具体实例引导学生适当讨论即可。
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不少关于城市的知识,日常接触的媒体中或日常生活或旅游等活动过程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城市感性认识。
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按照人口规模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也越大。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城市的等级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材通过案例来说明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
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因素仅仅是条件,而不是决定因素,并不是每个城市都能逐渐提升其等级的。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不同等级的城市之间会自然形成一定的等级体系。
中心地理论是关于城市服务范围的理想模式,现实中的城市等级体系虽然不会呈现理想的结构,但仍具有理论上得出的空间分布规律。
该理论在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运用这一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第一 第2课时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3)经济因素影响下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
项目
城镇发展初期
城镇发展中后期
城镇的地域范围
狭小
扩大
各种功能区用地的关系 混杂分布,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 分区明显
方向 工业区
市区的工厂纷纷 在市中心形成工业的自然集聚
外迁
分布 原因
市场、交通等优势的吸引
降低成本,保护环 境
实践应用
结合材料探究: (1)天安门广场属于哪种功能区?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西单大街、王府井大街属于哪种功能区?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这两种功能区布局的意义有哪些?
提示 (1)天安门广场是文化区;其形成主要受政策、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 响。 (2)西单大街、王府井大街属于商业区;其形成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3)天安门广场是历史文化场所,有利于文化传承;西单大街、王府井大街 位于市中心附近,交通便捷,商业发达,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方法突破 1.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分析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如下图所示。
2.经济因素对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1)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
(2)交通通达度与地租的关系及其对功能区分布的影响 城镇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从而 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1城市中心区分布有中心商务区,这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2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市调整空间结构,将政府部门迁至 通州,这是受政策因素的影响。 3我国古代城镇规划集中体现了以皇权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城镇用地和 功能区上反映出严格的等级制度,这是受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 4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如火电厂、石油化工厂等)应布局在城镇主导 风向下风向的郊区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则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高中地理 2.1.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
变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三种模式;
2、明确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及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
3 、理解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并归纳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其他因素。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主要涉及的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延续。
本课时的重难点具体如下所述:
1、重点
(1)明确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及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
(2)理解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2、难点
理解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与环节设计
(一)课程导入(2′)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了解了城市主要的功能区包括了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不同的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就构成了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也就是形成了城市地域结构。
这节课,我们就接着来学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1-24,完成自主学习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15′)
1、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哪三种?(1分)
设置意图:知识性问题,让学生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三种基本类型。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此因素对于土地利用来说,就
是指________的高低,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
(7分)
设置意图:探究性问题,让学生明确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
从而体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力。
3、读图2.7,完成读图思考题。
(5分)
设置意图:探究性问题,提高学生的图文转化能力,让学生理解距市中心的距离对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付租能力的影响。
4、读图2.8,说说除了地租外,城市地域结构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分)
设置意图:知识性问题,通过读图归纳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其他因素。
(三)小组讨论(5′)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规律;
2、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
(四)展示交流(12′)
展示时应合理划分问题,避免一个人或一个小组包揽所有题目,另外,尽量保证机会均等,每个小组一节课就回答一次问题为好,对于特别积极的小组予以表扬,但要向其提议把机会让给其他还没有回答问题的小组。
通过这个环节,小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了,还不能解决的,教师作为精讲内容进行讲解,并视情况适当延伸问题。
1、地租高低的影响因素
(1)交通的便捷程度;
(2)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2、在OA段,商业活动的付租能力最强,可能成为商业区;
在AB段,住宅活动的付租能力最强,可能成为住宅区;
在BC段,工业活动的付租能力最强,可能成为工业区。
3、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其他因素还有:工资水平、历史与文化、民族与宗教以及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等。
(五)拓展练习(5′)
1、关于城市的功能分区,叙述正确的是()
A 功能区是同类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
B 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C 每个功能区只有一个功能
D 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2、造成欧美等许多特大城市中出现“唐人街”的主要原因是()
A 历史因素的影响
B 经济因素的影响
C 民族与宗教因素的影响
D 地理因素的影响
(六)课后作业
新坐标
四、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