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枣核(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枣核》优秀教案.docx
28*枣核[教学过程]注意读准:翘舌音“折”,前鼻音“困”,后鼻音“牲涨”。
另外,两个多音字“折”,在这里读“zhO”,还有两个读音,一个读“zh©”组词为“打折”,另一个读音是“sh 『,组词为“折本”;多音字“涨”在这里读"zhang", 还有一个读音“zhang",组词为“涨潮”。
(2)识记生字4.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熟字加偏旁:“父+多二爹” “利+牛二犁”“口+ 木二困” “牛+生二牲” “广+付二府” “四+去二罢”(2)形近字组词:核一该折一拆(3)组词扩展:妻子夫妻(4)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 读等。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如:(课件出示4:岀示词语解释)①衙役:衙门里的差役。
②善罢甘休: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
③钱搭:古代装钱物的口袋。
④惊堂木:惊堂木也叫醒木,也有叫界方和抚尺的。
一块长方形的硕木,有角儿有棱儿,使用者用中间的手指夹住,轻轻举起,然后在空中稍停,再急落直下也是古时县官用,举起拍于桌上,起到震慑犯人的作用,有时也用来发泄,让堂下人等,安静下来。
6•通过读课文,你知道枣核是个怎样的孩子?(枣核是个勤快而又聪明的孩子。
)(板书:勤快聪明)三.深入探究,感悟文法。
1 •默读课文第P3自然段,把表现枣核勤劳的句子画出来。
交流展示如下。
【设计意图:先解决了文章的字词问题,夯实基础,扫清了阅读障碍。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力求在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课件出示5)“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许多本领。
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板书:天夭干活学了许多本领)指名朗读。
想象一下,枣核很能干什么农活?(还能做饭、洗衣服、割草喂牲口……)正像枣核自己说的一一“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熟悉内容,理清线索的基础上,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手法。
2、体会文中包含深情的语言。
3、学习作者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巧设悬念的手法。
突破方法:指导学生泛读课文,理清线索。
[教学难点]了解思乡之情在文中的具体体现。
突破方法:选读与精读相结合。
选读课文时从大体处体会海外游子浓郁的乡情,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从微观的语言上品析课文中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真情实感。
[教学方法]导拨教学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背诵一首古诗----《静夜思》。
(师生齐背)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首诗的意思?(师放《静夜思》画面投影,学生发言后师强调明确)这首诗表达的是思念家乡的感情,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诗人难抑思乡之情,仰天望月,对阗月亮倾诉自己思念家乡的感情,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想像一下,如果一个人远离家乡很久,经过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河的阻隔,他还会有这种思乡之情吗?---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
二、简介作者(出示文字投影,指导学生从名、时、地、评、作五个方面认识作者)萧乾,1910年生,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1939年赴美讲学,开始了七年的欧美生活,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他的《美国之行》是40年代对美国的真实记录。
它犹如大西洋彼岸吹来的一缕春风,送来了一束有关美国现代化社会生活和海外华人心态的信息,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三、熟悉课文,认字识词(放课文录音,出示投影,请学生边听边注意下列字词)①蹊跷②嫣红③山坳④玛瑙⑤胡同⑥依恋⑦匀称⑧国籍⑨不约而同⑩故弄玄虚(出示词卡,检查听读效果)四、细读课文,把握内容(投影出示问题)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默读课文后回答)2、课文的题目是《枣核》,请同学们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直接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找出相关语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认识爹、勤等7个生字,重点指导读好“衙”。
2、体会枣核的机智和勇敢。
3、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1、体会枣核的机智和勇敢。
2、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导入课题。
1、出示枣核,导入新课——枣核,齐读课题。
师:一对夫妻在期盼中得到了他们的孩子,(出示),看到他们的孩子,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生1:这个孩子好小。
生2:这个孩子能做什么呢?师:这个孩子就是枣核,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枣核。
(多媒体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设计意图:有导入,设置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更能让理解文本内容。
多种渠道,加深学生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认清文中的生字词,读懂内容,想一想文章讲述了什么事情。
2、检查生字词。
a、齐读、指名读;齐读,看图说意思;进行识字游戏。
b、想一想文章讲述了什么故事?(学生回答)设计意图:齐读、个人读,以图佐意,游戏的方式进行识字比赛,多种教学形式,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孩子主动学习。
分组形式的出现,的辅助,更能解决识字难点。
在兴奋的情绪中,孩子学得轻松,学习效率更高。
三、精读课文,品趣处。
1、学习枣核的“勤劳能干”。
师:枣核虽然小,但是却有很多本领,说一说。
生答。
师:想一想他还会哪些本领?生1:洗衣服。
生2:插秧。
师:真是个——生接“勤劳能干”的孩子。
师随机板书。
2、想一想后面哪些内容你觉得有趣,做上标记,并且想一想用自己的话说说哪里有趣。
a、捉弄衙役,牵回牛羊师:哪些内容有趣?怎么有趣,用自己的话说。
生回答。
师:体会到枣核的——?生:聪明。
师:用你们的朗读,把这一段故事读给大家听好吗?别急,读也是有学问的,想想该怎么读?出示读书小法。
(课件)学生自读,个别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教案精选(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教案精选(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教案第【1】篇〗教学重难点1、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习课文作者怎样设置悬念的方法。
2、学习课文作者的选擦,小中见大的写法。
教学设计第一步,初读课文,疏通课文思路,分析题目,学习作者悬念的设置。
第二步,研读课文,感悟海外华人依恋故乡的民族情感。
第三步,品读课文,通过重点的词句,联系语境品味语言的深意。
教具准备1、收录机、投影仪、光碟、。
2、与课文相关的和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步,初读课文,疏通课文思路,分析题目,学习作者悬念的设置。
1、导语入题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每个炎黄子孙历来都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故乡的一切。
《枣核》一文写的就是一个远在大洋彼案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热爱。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读一下《枣核》这篇文章,体会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情感。
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师板书课题。
1)、自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或不解的词语。
2)、找出你认为好的语句,并说说为什么?3、听配乐朗读课文,思考:a、注意听读课文,纠正自己的误读。
b、了解课文的结构。
c、找出课文的线索(说出哪一个词贯穿课文的始终的)?d、课文枣核设置了哪些悬念(请同学们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e、悬念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4、自由读课文后思考并讨论以上问题。
5、阅读反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教案第【2】篇〗一、【教材分析】《枣核》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的第一课。
全文以“枣核”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表现手法,讲述一位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民族意识和丰富民族情感的伟大民族。
朴实的叙事、真诚的独白、精巧的构思、简洁质朴富含抒情色彩的语言,使这篇叙事散文美不胜收。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家作品,感受海外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8枣核(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8枣核(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老鼠的聪明机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形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老鼠的聪明机智,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故事中枣核的形象特点,培养学生机智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枣、核、敏、捷、聪、慧、智、勇等。
2. 课文内容:小老鼠枣核的聪明机智,以及他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其他小动物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老鼠枣核的聪明机智。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老鼠枣核的形象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枣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画出不懂的生字词。
3. 交流展示: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各自对课文的理解,分享学习成果。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不懂的生字词和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 情境创设:通过角色扮演、朗读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小老鼠枣核的聪明机智。
六、板书设计1. 28.枣核2. 主要内容:小老鼠枣核的聪明机智3. 形象特点:枣核的智慧、勇敢、善良等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并组词造句。
2. 回答课后思考题,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 小练笔:以枣核为主人公,编写一个故事。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是否能够正确运用。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体会到小老鼠枣核的聪明机智。
3.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老鼠枣核的聪明机智。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枣核》教案通用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枣核》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枣核》一文。
文章通过讲述枣核与村民之间的互动,展示了枣核聪明、机智、乐于助人的品质。
详细内容包括:词语理解、句子解析、段落大意、主题思想。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枣核的形象。
3. 学习文章的叙述方法,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运用,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观察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枣核,引导学生谈论对枣核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思考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
3. 生字词学习: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5.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枣核,如何帮助村民解决问题。
6.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讲解词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7.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表,描述枣核的特点,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枣核》2. 重点词语:聪明、机智、乐于助人3. 段落大意:枣核与村民的互动,展示了枣核的品质4. 主题思想:学习枣核,做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想象自己是枣核,写一篇帮助村民解决问题的短文。
答案示例:我是枣核,一天,我看见村民们在河边愁眉苦脸,原来是没有桥过河。
于是我找来了一根长木头,搭在河上,村民们顺利地过了河。
大家都夸我聪明、机智、乐于助人。
2. 作业要求:语言流畅,内容具体,不少于1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2. 拓展延伸:开展“学做枣核,关爱他人”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枣核》教案通用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枣核》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枣核》一文。
主要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和语文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和句子解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红枣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引出本课主题《枣核》。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借助字典查找字词意思。
3. 课堂讲解: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对课文进行逐句解析,讲解修辞手法。
4. 实践活动:分组朗读课文,进行角色扮演,体会课文情感。
5. 例题讲解:讲解课后练习题,指导学生完成。
6.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枣核》2. 生字词:适量、足够、居然、急忙等。
3. 句子解析: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4. 课后练习:题目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用本节课学到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喜爱的一种水果。
2. 答案:见课后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关爱身边的人和事,提高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2. 修辞手法的讲解与实践3.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答案解析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一、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1. 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通过展示红枣实物,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适量、足够、居然、急忙”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边读课文边圈出生字词,提高学生对生字词的敏感度。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核、妻”等10 个生字,读准“核、折、涨”3 个多音字。
2. 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3. 尝试续编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2. 难点:尝试续编故事。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 出示枣核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枣核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枣核的故事。
2. 学习生字词
- 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 学习第1-3 自然段,了解枣核的来历。
- 学习第4-7 自然段,了解枣核的聪明。
- 学习第8-13 自然段,了解枣核的勇敢。
5. 课堂小结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6. 布置作业
- 抄写生字词。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完成课后练习。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枣核》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枣核的聪明和勇敢。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
和讨论的时间,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教案与反思第【1】篇〗枣核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这是一则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
讲述了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村民夺回牲口、惩治恶官的故事。
故事充满丰富的想象和活泼的民间色彩。
主人公枣核虽然长得奇小,却能发挥他的力量,惩罚恶人,帮助乡亲,获得了大家的尊敬。
教学时,首先,我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尤其是指导学生通过默读,了解故事内容。
其次,我抓住“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这一关键句,引导学生在上下文中体会人物形象。
最后,我借助角色朗读、复述故事、续编故事等方式,引领学生感悟枣核惩恶扬善的美好品质,并提高学生说与写的语文学习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课题,然后教师展示枣核:同学们,见过枣子吧?那么它的核能有多大呢?2.出示教材插图中那个枣核般大的孩子的。
激趣:一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那么小,能做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听听他的传奇故事。
相机板书课题《枣核》。
教师提示:“核”是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是hú,多用于口语。
3.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实物让学生感受枣核之小,枣核孩子之小,激发学生探究枣核孩子传奇故事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学生开火车当小老师领读。
枣核hé夫妻qī爹diē扶犁lí折zhē腾困kùn 得很牲shēnɡ口官府fǔ善罢bà甘休涨zhànɡ得通红2.出示多音字“折、涨”,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读音组词。
折shé()zhé()涨zhànɡ()zhǎnɡ()3.去拼音,男女生比赛读生字词。
枣核夫妻爹扶犁折腾困得很牲口官府善罢甘休涨得通红4.检查学生生字词理解、识记情况。
(1)学生交流不懂的词语,老师解答。
202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枣核》教案【优秀3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枣核》教案【优秀3篇】下面是壶知道为大伙儿带来的3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枣核》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壶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枣核》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折、涨”。
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过程与方法: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枣核的机智和勇敢。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枣核的勤快能干和机智勇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2.续编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大红枣的核。
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同学们,从课件上我们看到了枣核的样子、颜色,它是大红枣的核。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枣核”,课文是要向我们介绍大红枣的核吗?不是。
“枣核”是一个小孩的名字,“枣核”生下来就只有枣核那么大,一年又一年,一点儿也不见长,他的爹娘非常发愁。
你别看“枣核”个子小,他的本领可不小呢。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检查预习,自主识字。
1.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在小组内汇报交流预习情况。
3.课件出示会认字。
(1)读音难点主要有:“折、涨”是多音字,也是翘舌音,“涨、牲”是后鼻音。
(2)学生讨论记忆生字的方法。
(3)学生读生字,组词,说句子。
教师进行点拨。
设计意图:提示读音难点,引导学生讨论记忆生字的方法,利用生字组词造句,提示理解词语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题目,学生填空。
枣核是一个很的孩子,他虽然个子小,但什么活都能干。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8课《枣核》教案
《枣核》教案目的要求一、理解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增强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
二、了解作者怎样选用细小的生活材料,曲折地表达一个有深刻意义的中心思想。
要点难点一、体会海外华人的思乡心态,培养热爱自己民族和故乡的思想感情;二、学习本文选材具体,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三、学习本文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结构方法;四、理解本文标题的特点及在文中的作用。
写作背景1979年8月,萧乾应邀赴美进行访问交流,回国后将自己在美的见闻,写成系列文章。
《枣核》便是萧乾的特写《美国点滴》中的一篇(或一章),写于1980年4月,是年5月全文分为10篇先后在《人民日报》连载,它犹如一股从大西洋彼岸吹来的春风,送来了一束有关美丽现代社会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心态的信息,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作者简介萧乾,1910年生,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
蒙族人,祖籍内蒙古,生于北京。
1929年进燕京国文专修班学习,一年后考入辅仁大学。
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选修“特写——旅行通讯”课程,1935年6月毕业。
1939年他赴英讲学,开始了七年的欧美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的反法西斯战场上。
1945年,他从莱茵河前线返回伦敦,经加拿大东岸转旧金山,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
在那些年代里,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
他的《美国之行》,是40年代对美国认识的真实记录。
段落大意课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一位在美国旅居的旧同窗托“我”带给他几颗枣核。
这位老同窗不远万里,写信索要的竟是几颗不起眼的枣核,而且是用“航空信”“再三托付”,可见这几颗枣核对他很重要。
读者不禁要问,它做什么用呢?而作者又不肯说破,只说:“用途很蹊跷。
”这样巧设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地开启下文。
第二部分(第二──十段)写“我”与老同窗相见,到他家作客,了解到枣核的用途。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感受人物思乡恋土的思想感情,引发爱家报国的情思。
教学重点:人物思想感情及其表达。
教学难点:认识课文设置悬念的构思特点。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课文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那就是我》导入。
围绕标题提出两个问题。
1、看到“枣核”这一标题,你想知道什么?2、看到“枣核”这一标题,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要求:生字词在文中圈出来,借助工具书在文中注音。
2、同桌互相印证读前预设,交流互补。
3、教师归纳。
(1)概述故事,枣核从哪里来又到了哪里去。
(2)枣核的用途是慰藉思乡之情。
(3)以枣核为题,既表明了文章的线索,又揭示了思乡的主题。
三、再读课文讨论“几枚小小的枣核,就能充分的表达美籍华人朋友的浓浓的思乡之情吗?”学生阅读后探究讨论,终于达成共识:美籍华人朋友对故乡枣核的珍视可以看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在美国生活如此富有,还想着故乡,也能看这种情感;还有自己亲自建造故乡模样的“北海”,也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四、三读课文,归纳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全班交流,明确。
1、以小见大、以物传情。
作者借具体事物表现抽象的感情。
(1)以小小的枣核寄托了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
(2)将这位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融化在栽种杨柳、养睡莲、堆叠“北海”,追忆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情景等细节中。
烘托手法。
2、反衬手法的运用。
课文不惜笔墨,写“同窗”在美国的居住环境的美丽(“一片嫣红”、“定会有枫城之称”等);写“同窗”生活条件的现代、优越(“三层小楼”、“车库门……自动开启”、“后花园”);写“同窗”全家事业有成(“老伴儿在研究所做营养试验”、儿子在潜艇当总机械长、女儿在哈弗教书),但仍感不足,“年纪越大,思乡越切”。
显然,课文以对“同窗”生活情况的介绍为背景,烘托了她强烈的思乡之心,爱国之情,突显了故土、祖国在她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枣核》名师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第28课枣核内容分析《枣核》是一则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村民夺回牲口、惩治恶官的故事。
文章的语言非常鲜活,有很强的画面感,栩栩如生。
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1.人文主题要素:有趣的故事2.阅读训练要素:能运用多种方法复述故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枣、核”等10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折、涨”。
过程与方法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质疑激趣1.图片导入新课。
(1)枣核图片激趣。
(出示枣核图片)这是什么?(这就是小小的枣核)(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识记“核”字。
①指导识记字形。
你怎么记住“核”字?“核”字可以怎么组词?(枣核、果核、核心、核电站、核武器)②形近字的辨析。
你能找出“核”字的形近字朋友吗?换上不同的偏旁能“变出”新字来呢?(该、孩、咳、刻)。
2.读题质疑。
课文题目里所说的枣核可不是你们刚才看到的图片上的枣核,而是一个像枣核一样大小的人,他的名字叫枣核。
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枣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文讲述了枣核的什么事情?3.扩充课文题目,提取内容。
师:要是在“枣核”前面加个字,你要加什么?(小)【设计意图】借助图片识字,发散出不同偏旁的形近字,遵循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知过程。
揭示课文题目后,鼓励学生质疑,引起阅读期待。
二、学习字词,感受故事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读,标注段落和生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标注段落,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音频,纠音。
(3)学生再读课文。
①根据朗读要求和提示读课文。
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枣核》教案通用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枣核》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枣核》选自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结构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修辞手法的运用。
难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关爱他人品质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颗枣核的实物,引导学生谈论对枣核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标注。
3.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解读修辞手法。
4. 例题讲解:挑选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修辞手法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课文中的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文朗读:分组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感受课文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枣核》2. 生字词:枣核、聪明、机智、勇敢、关爱、助人等。
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4. 修辞手法:拟人、排比、设问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仿写课文中的句子,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
(3)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关爱他人的理解。
答案:(1)略(2)例:太阳像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3)关爱他人就是关心别人的需求,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主题的文章,如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故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巩固2.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3. 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实践4. 课堂互动与学生的参与度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的学习与巩固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让学生跟读、认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从质朴而富于抒情色彩的语言中体会海外华人依恋故土的民族感情;(重点)2、学习用枣核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方法;(重点、难点)3、体会以小见大,借物抒情的写法;(重点、难点)4、结合语境,品味词语的深刻含义。
(难点)教学思路: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萧乾:出生在一个汉化了的蒙族贫民家庭,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记者。
原名萧秉乾,曾用名萧若萍。
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
二战期间,曾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反法西斯战场上,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特写报道。
主要作品集有:《篱下集》、《栗子》、《人生采访》等。
著作选编为《萧乾选集》(六卷本)。
悬念:在文学作品中故意设置“疑问”或矛盾冲突,造成并维持读者期待、关切的心情的方法。
期待是一种艺术享受。
作者一旦把矛盾摆在读者面前,他们就会对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发展变化产生期待的心理。
期待心理是悬念的实质,因此,悬念的设置要尽量早,而其消释则宜尽量晚些。
读者明确感到问题的存在,但对后事一无所知或略知一二是悬念设置的条件。
(一)走进课本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根据意思写出成语:①用拇指掐着别的指头来计算。
()②比喻老年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随时会死去。
()③故意地玩弄花招,使人莫测高深。
()3、找出一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横线上订正。
故弄悬虚()风烛残年()迫不急待()如火如茶()姹紫焉红()感慨良深()不约而同()再接再励()4、在“枣核”前加一个合适的修饰语,说说你加这个词语的理由。
一颗的枣核。
(二)合作、探究活动一:课文的题目是《枣核》,请同学们看看课文中有哪些地方直接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活动二: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她想做什么呢?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活动三:那么,我们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读第七自然段后找关键字词、句)活动四:这位老人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28枣核 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28* 枣核( 略读课文 )1.会认本课 8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折、涨”,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续编故事。
3.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民间故事的艺术特点,体会故事的奇妙和趣味性。
默读课文,复述故事。
感受民间故事的艺术特点,体会其奇妙之处。
1 课时小学课件资源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图片导入。
(课件出示枣核的图片)教师口述:课件上的图片展示的是枣核,它看起很小,那如果有一个枣核大的人会怎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吧!(板书枣核)初读课文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学生初读: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3.检查初读情况。
(1)会读生字,辨别多音字。
核(hé)妻(qī)爹(diē)犁(lí)折(zhē)困(kùn)牲(shēng)府(fǔ)罢(bà)涨(zhàng)zhē(折腾)折zhé(折算)shé(折 )zhàng(涨红)涨zhǎng(涨潮)(2)积累词语。
枣核夫妻爹爹扶犁折腾困倦牲口官府罢休涨红(3)同类词。
AABC 式词语:哈哈大笑斤斤计较津津有味井井有条ABAC 式词语:大摇大摆自言自语任劳任怨绘声绘色再读课文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课文主要写了一对夫妻生了一个枣核大的孩子,起名“枣核”,枣核本领高强,智斗恶霸,帮乡亲们赶回牲口的故事。
2.小组交流,说说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理清课文内容。
(1)枣核出生,爹娘发愁。
(第 1、2 自然段)(2)枣核干活勤快,学了很多本领。
(第 3 自然段)(3)枣核帮乡亲们赶回牲口。
(第 4—7 自然段)(4)枣核戏弄县官。
(第 8—13 自然段)3.相互交流,说说枣核都做了哪些事,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预设:枣核给家里扶犁、赶驴、打柴,帮乡亲们从县衙赶回牲口,智斗县官,他是个勤劳、聪明、勇敢的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枣核(教案)x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认识爹、勤等7个生字.重点指导读好“衙”字。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3.试着续编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体会枣核的机智和勇敢。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读了课题.你能想到什么?
(枣核就是枣的核。
)
2.启发谈话: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的故事。
大家想知道这个孩子为什么叫枣核.这个孩子身上有什么有趣的
故事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28课《枣核》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
爹娘勤快扶犁衙役牲口官府
(1)指名读.齐读。
(2)重点指导“衙”的读音.读yá,旧时官署的称呼。
3.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枣核是一个像()一般大小的孩子。
他既()又().比正常的孩子还()。
但有一次.他帮乡亲们将县官()夺了回来.可闯下()了.被官府()。
最后.枣核凭着自己的()和()成功地离开官府。
[设计意图:由于三年级的学生的概括能力还不够强.采取填空法可降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降低学习的难度。
]
三、再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想一想: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生动有趣.但是篇幅较长.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时.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
3.汇报交流:
(1)枣核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孩子.从哪里能看出来?
出示相关句子:
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
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
(2)枣核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从哪些事情中能看出来?
(从帮乡亲们夺回牲口和机智脱险两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来。
)
(3)枣核是怎样帮乡亲们夺回牲口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a.等衙役们睡着了.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喝!哦喝!”大声吆喝着赶驴。
b.闹腾了一阵.衙役们什么也没搜着.刚刚躺下.又听到了吆喝声:“哦喝!哦喝!”
c.折腾了大半夜.衙役们困得很.有一个衙役头子说:“不用管它.不知是个什么东西在作怪.咱们睡咱们的觉吧。
”这时候枣核从驴耳朵里跳了出来.把门开开.赶着牲口回到了村子。
(4)枣核是怎样机智脱险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a.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噗的一声.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
b.衙役们打这面.枣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枣核蹦到这面来.怎么也
打不着。
c.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
千。
县官直喊:“快打!快打!”衙役一棍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
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
满堂的人都慌了起来.跑上前去照顾县官去.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
四、深入体验,深入理解
1.你喜欢枣核吗?为什么?
2.读了这一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梳理内容.复述故事
1.这个故事非常有趣.你能根据板书提示.加上自己的想象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2.学生复述故事。
六、回顾课文.续编故事
1.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之后.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你能接着往下讲吗?
2.学生练习.续编故事。
板书设计:
28 枣核
名字来历
勤快能干
救出牲口
顺利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