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丙醇和马来酸酐反应生成自交联聚酯

合集下载

不饱和聚酯树脂成分

不饱和聚酯树脂成分

不饱和聚酯树脂成分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其主要用于制作复合
材料,如玻璃钢、碳纤维等。

它的成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酸酐、丙
烯酸酯和稀释剂。

在本文中,将分步骤阐述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成分和
制备过程。

第一步:酸酐
酸酐是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可以是马来酸酐、酞酸酐、邻苯二甲酸酐等。

酸酐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交联剂,在加热的过程中与
丙烯酸酯反应产生交联反应,从而形成聚合物。

第二步:丙烯酸酯
丙烯酸酯是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另一个主要成分,其主要作用是提供
烯烃基团,以便其与酸酐发生交联反应。

不同的丙烯酸酯具有不同的
特性,比如异丁基丙烯酸酯具有较高的耐候性,而甲基丙烯酸甲酯具
有较快的固化速度。

第三步:稀释剂
稀释剂是将不饱和聚酯树脂稀释成液体状态的物质,它可以是惰性稀
释剂,如丙酮、二甲苯等,也可以是活性稀释剂,如丙烯腈、乙烯等。

稀释剂的主要作用是使得不饱和聚酯树脂变成涂料、胶水等应用领域
中的常规材料。

第四步:制备过程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将酸酐与丙烯酸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2. 加入适量的稀释剂,搅拌均匀。

3. 加入光引发剂,以便在紫外线照射下固化。

4. 进行高温反应,使酸酐和丙烯酸酯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形成聚合物。

5. 经过过滤、临界点干燥等处理,得到最终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产品。

总之,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
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成分和制备过程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技术性,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

马来酸酐酯化预处理型PAA接枝淀粉浆料_张龙秋

马来酸酐酯化预处理型PAA接枝淀粉浆料_张龙秋

第29卷 第10期2008年10月纺 织 学 报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Vol .29 No .10Oct . 2008文章编号:0253-9721(2008)10-0066-04马来酸酐酯化预处理型PAA 接枝淀粉浆料张龙秋,祝志峰(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江苏无锡 214122)摘 要 通过对淀粉进行马来酸酐酯化预处理,在淀粉大分子上引入碳碳双键,再将这种含有碳碳双键的淀粉与丙烯酸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合反应,以期大幅度提高淀粉与丙烯酸单体接枝共聚合反应的接枝效率,进一步提高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上浆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当淀粉酯化取代度在0.0136~0.0412范围内,这种酯化预处理能使淀粉对丙烯酸的接枝效率提高10%~30%,并能显著改善接枝淀粉浆料对纤维的黏附性能以及浆膜性能。

实验证实这种淀粉酯化预处理的酯化变性程度以取代度等于0.0136~0.0206为宜。

关键词 淀粉预处理;接枝淀粉;浆料;黏附性能;浆膜中图分类号:TS 103.846 文献标识码:A Properties of SMHE -g -PAA used as sizing agentsZHANG Longqiu ,ZHU Zhifeng(Key Laborato ry of Eco -Textiles (Jiangnan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W uxi ,Jiangs u 214122,China )A bstract Through maleate esterification of starch to introduce carbon -carbon double bonds onto starch ,the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acrylic acid with the above esterified starch wa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graft efficiency and improve the sizing properties of the grafted starch in warp sizing .The r 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sterification can raise grafting efficiency by 10%~30%when the degree of substitution of starch maleate is in a range of 0.0136to 0.0412.And the esterification also increases the adhesion of the grafted starch to fibers and improves its film property significantly .The experiment manifested that the modification extent was in a range of DS =0.0136~0.0206.Key words esterification of starch ;grafted starch ;size ;adhesion ;size film 收稿日期:2007-11-14 修回日期:2008-03-20基金项目:2006年火炬计划资助项目(X2005249)作者简介:张龙秋(1982—),男,硕士生。

马来酸酐_双环戊二烯交替共聚物与聚氨酯共混研究

马来酸酐_双环戊二烯交替共聚物与聚氨酯共混研究

马来酸酐—双环戊二烯交替共聚物与聚氨酯共混研究吴宇雄1,周尽花1,杜升华2(1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21湖南化工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马来酸酐-双环戊二烯共聚物可与聚氨酯进行反应性共混。

丙酮为两者的良好反应性共混溶剂;共混过程中应严格注意反应配比。

热失重曲线表明聚氨酯与马来酸酐2双环戊二烯共聚物进行反应性共混后,其热稳定性有较大提高,其起始热失重温度提高了约41K。

关键词:聚氨酯;马来酸酐;双环戊二烯;共混 中图分类号:TQ32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905(2006)1220024202 众所周知,聚氨酯弹性体(PU R)正以其优异的耐磨性能和力学性能以及耐油性、耐溶剂性、耐低温性、耐臭氧性、隔音性、防振性、良好的弹性和大的伸长率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在交通运输、汽车制造、冶金、建筑、轻工、印染等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前途。

PU R已成为世界6大重点发展的合成材料之一[1]。

遗憾的是,PU R的耐热温度较低,在温度超过正常室温时,其性能会逐渐下降。

例如,当温度为343~353K时,一般PU R的抗张强度降至室温的50%,同时其撕裂强度也明显下降。

PU R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温度升高时,PU R会发生化学结构的不可逆破坏。

如果能对PU R进行改性,在尽可能不损伤其它性能的前提下提高耐高温性能,能拓宽PU R的应用领域。

前报[2]中已指出,马来酸酐—双环戊二烯(MA2co2DCPD)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其Tg约为483K,起始失重温度约为558K。

另外,MA2co2 DCPD上每一个马来酸酐(MA)单元上有一个具有良好反应性的酸酐基团可以与聚氨酯的异氰酸根(NCO)发生反应。

鉴于MA2co2DCPD良好的耐热性能以及和PU R的可反应性,我们将MA2co2DCPD和PU R进行反应性共混,以期改善PU R的耐热性。

1 实验部分111 试剂马来酸酐(MA):CP,使用前经苯重结晶2~3次并升华提纯,熔点325195K。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200T/Y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工艺设计摘要本次设计的产品为四氢化临苯二甲酸酐,简称四氢苯酐。

目前的生产工艺有丁二烯与顺丁烯二酸酐进行双烯合成反应生成四氢苯酐,用丁二烯与顺酐为原料混合进入高压釜,反应结束后用氮气将高压釜内物料全部压入结晶槽,反应物料在结晶槽内搅拌、冷却、结晶后用氮气将其压入过滤器,进行真空过滤后送入干燥室干燥。

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双烯合成、冷却结晶、过滤、干燥。

工艺设计的内容包括: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能量衡算、以及生产设备中其他设备的选择等。

图纸包括生产流程图、换热器图。

关键词:四氢苯酐;双烯合成;丁二烯;顺酐;精制200 t/Y four hydrogenation technology design of phthalicanhydrideAbstractThe design of the product is four benzene anhydride hydrogenation Pro two, referred to as THPA. Current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butadiene and diene synthesis reaction of tetrahydrophthalic anhydride maleic anhydride, with butadiene and maleic anhydride as raw material mixed into the autoclave, after the end of the reaction with nitrogen autoclave materials are pressed into the crystallization tank, reaction material in the crystallizer to stirring, cooling, crystallization with nitrogen it is pressed into the filter, vacuum filtering into the drying room. The process flow mainly includes: synthesis of double olefin, cooling crystallization, filtration and drying.The contents of technological design include: process design, material balance, energy balanceand other equipment selection in production equipment..The drawing includes the production flow chart and heat exchanger chart.. Keywords: THPA; diene synthesis; butadiene; maleic anhydride; purification目录1文献综述 (1)1.1四氢苯酐的用途 (1)1.1.1环氧树脂固化剂 (1)1.1.2合成除草剂 (2)1.1.4合成超支化聚酯 (5)1.1.5合成六氢苯酐 (7)1.2合成四氢苯酐的原料 (8)1.2.2丁二烯的用途 (9)1.3顺丁烯二酸酐 (10)1.3.1顺丁烯二酸酐的物理化学性质 (10)1.3.2顺丁烯二酸酐的用途 (11)1.4甲苯 (12)1.5四氢苯酐的合成原理 (13)1.5.1四氢苯酐合成反应 (13)1.5.2Diels-AIder反应机理[32] (13)1.6 DieIs-AIder反应特性 (14)1.6.1方位选择性 (14)1.6.2立体选择性 (15)1.6.3立体专一性 (16)1.6.4四氢苯酐合成中的副反应[36] (17)1.6.5丁二烯二聚物 (17)1.6.6橡胶状自聚物 (17)1.7丁二烯过氧化自聚物 (17)1.7.1丁二烯端聚物 (18)1.7.3抑制丁二烯自聚反应的手段 (21)1.8四氢苯酐的合成方法 (22)1.8.1最早的实验室合成方法[42] (22)1.8.2与工业接近的合成方法[45,46] (23)1.8.3溶剂法 (23)2确定设计任务及流程 (25)2.1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25)2.1.1设计生产制度 (25)2.1.2工艺设计参数: (25)2.1.3工艺过程及原理: (27)2.1.4流程图 (27)2.1.5流程简述 (28)3物料衡算 (28)3.1物料衡算 (29)3.1.1物料流程图 (29)3.1.2高压釜物料衡算 (29)3.1.4结晶槽物料衡算 (32)3.1.5干燥室物料衡算 (32)4 设备的热量衡算 (32)4.1设备的热量衡算 (32)4.1.1反应过程的能量方框图 (33)4.1.2 Q的计算 (33)4.1.3反应能量衡算过程 (34)5 设备的工艺计算 (34)5.1设备工艺计算 (34)5.1.1计算总热负荷及冷却水流量 (35)5.1.2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35)5.2核算压力降 (36)5.2.1管程压力降 (36)5.2.2壳程压力降 (36)5.2.3核算总传热系数 (37)5.3换热器图 (39)6 设计小结 (39)参考文献 (40)致谢 (43)1文献综述1.1四氢苯酐的用途四氢苯酐是顺酐的下游产品之一。

乙丙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反应机理的模拟研究

乙丙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反应机理的模拟研究

0 1 1 2 2
27 5 15 10 13 4
SM O R SM 2O R SM 3O R SM 4O R SM 5O R SM 6O R
1080. 4
3
1083. 3
808. 906. 1004. 1022. 1100.
8 7 5 5 3
808. 906. 1002. 1020. 1101.
7 8 6 6 3
. 由此判断马来酸酐在次甲基上接枝的概率要大于亚甲基 . h 位接枝点的峰面积
∆ 4811 处的宽峰是马来酸酐低聚物中主链 C 的特征峰, 由于聚合度不一样, 各个 C 所处 的化学环境略有区别, 所以是 1 个宽峰. ∆ 301732、 311751 处 2 个峰分别是单个马来酸酐接在 亚甲基和次甲基上, 末端亚甲基 C 的特征峰. 由于 1 个角鲨烷上接 1 ~ 6 个马来酸酐, 并且核磁谱显示有较多接枝在角鲨烷上的马来酸 酐末端 C, 由此判断马来酸酐有很大一部分是单个接枝在角鲨烷上 . 如果接上 1 个马来酸酐 就与引发剂自由基碰撞而使链终止, 然后再由引发剂自由基进行引发, 那么应该有 SM x (O R ) y
乙丙橡胶常用作通用工程塑料的增韧材料, 但乙丙橡胶分子链中不含极性和反应性基团, 因此与聚酰胺, 聚酯等有极性的工程塑料相容性较差, 作为增韧剂的乙丙橡胶必须进行官能 [ 1, 2 ] 化 . 用于官能化的小分子单体有马来酸酐 ( 、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 (GM A ) 等[ 3, 4 ] , 利 MAH) 用这些小分子上的极性或反应性基团来改善乙丙橡胶与其它聚合物的相容性 . 尽管很多实验证明极性分子已经接到乙丙橡胶分子链上, 但接枝产物的链结构和接枝反 应历程很难确定, 主要原因是接枝点占整个分子链的相对含量较少 . 为解决这一问题, R u ssell 用正长链烷烃和带支链的长链烷烃来模拟聚乙烯和乙丙橡胶与小分子单体进行反应[ 5 ]. 本工作的目的及与文献报道的不同之处是: 采用更接近于乙丙共聚物结构的角鲨烷作为 模型化合物来研究M A H 在角鲨烷上的接枝点、 M A H 是单个还是多聚接枝以及反应机理等, 从而推论乙丙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的反应机理. 角鲨烷的结构式如下:

马来酸酐和丙烯酸改性环氧大豆油基泡沫塑料_吴素平

马来酸酐和丙烯酸改性环氧大豆油基泡沫塑料_吴素平

. 泡沫塑料作为高分子材料的重要组成部
分, 在包装、 建筑、 家具和交通运输等领域有广泛 应用, 但目前大多数的泡沫塑料属于不可降解材 料, 其废弃物占据大量的空间, 因此发展新型生物 [3 ] 可降解泡沫塑料的需求十分迫切 . 早期这方面 的研究侧重于制备天然纤维增强淀粉基泡沫塑 [4 ~ 6 ] . 随着植物油基高 料, 应用于快餐等食品包装 分子材料发展, 人们开始注意到, 利用植物油不但 可以制备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4期
吴素平等:马来酸酐和丙烯酸改性环氧大豆油基泡沫塑料
541
作利用马来酸酐和 AESO 的羟基反应对 AESO 进 行改性, 然后按自由基共聚合方法制备了泡沫塑 AESO 树脂基泡沫塑料的物理性 料, 探讨了 MA能和制备条件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表明, 与 AESO MAAESO 树脂基泡沫塑料可以在 泡沫塑料相比, 较高大豆油树脂含量下, 表现出与传统石油基硬 质不饱和聚酯泡沫塑料相当的力学性能 , 而且该 泡沫塑料的生物降解性能更好.
1Hale Waihona Puke 1. 1实验部分主要原料
环氧大豆油( ESO ) , 环氧当量 246. 4 , 环氧值 AR, ≥6. 5 , 新锦龙塑料有限公司;丙烯酸, 天津市 NCP, 大茂化学试剂厂;N, 二甲基苄胺, 上海三爱 NAR, 思试剂有限公司;N, 二甲基苯胺, 汕头光华 AR, 化学试剂厂; 马来酸酐 ( MA ) , 天津市大茂化 AR, 学试剂厂;苯乙烯( St) , 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 AR, 厂;过氧化苯甲酰 ( BPO ) , 广州化学试剂厂; AR, 碳酸氢钠( NaHCO3 ) , 广州化学试剂厂. 1. 2 马 来 酸 酐丙 烯 酸 改 性 环 氧 大 豆 油 ( MAAESO) 的合成 16]制备的 AESO ( 不经提 将按照参考文献[ 纯) 加入装有温度计、 机械搅拌和回流冷凝管的 四口烧瓶中升温至 70 ℃ , 按 MA 和 AESO 摩尔比 MA 的酯化率 =

环氧丙醇和马来酸酐反应生成自交联聚酯

环氧丙醇和马来酸酐反应生成自交联聚酯

环氧丙醇和马来酸酐反应生成自交联聚酯摘要:控制马来酸酐和环氧丙醇的等分子数量反应在乙二醇二甲醚中制得每个重复单元中带有一个羟基的可溶性聚酯。

此反应随着成分的逐步开环过程持续进行,并且在短期内得到高粘性的清液。

在第一步中,一元马来酸酯形成于80℃左右。

环氧乙烷的开环反应是第二步,在120℃时进行。

总反应为形成中等分分子量(6000-18000)的没有去除水分的可溶性聚酯。

这种可溶性聚酯可以在不添加乙烯单体的情况下直接加热到190℃使之紧密交联。

关键词:一羟基二三环氧丙烷,马来酸酐,不饱和聚酯。

导言马来酸酐(MA)是制备不饱和聚酯的重要原料之一。

共聚酯中马来酸酯的存在提供了接染和快速交联的性能。

马来酸酐的高缺电子特性使之有交互转移电荷的能力。

尽管MA 本身是一种非本体聚合单体,它能够与其他烯烃类单体形成交替共聚物,比如苯乙烯和醋酸乙烯,这是由于它的形成电荷转移的能力。

同样的,在不饱和聚脂中马来酸酐能够与苯乙烯接枝共聚形成交联聚合物。

这种反应广泛应用于聚酯的硬化,聚酯从MA或者包含马来酸酐的马来酸盐和延胡索酸盐双键,由于在缩聚作用时提高温度能使马来酸半酯异构化。

因为延胡索酸盐的双键在与乙烯型单体反应时有更强的共聚作用,含有延胡索酸盐的不饱和酯与苯乙烯产生了快速交联。

但是,马来酸酯的双键有明显的与带有亲核基团如—NH,—SH,—OH等的反应能力。

羟基的酸催化加到双键上形成接枝点在缩聚条件下与其他醚类联结。

文献中有描述双环氧化合物与而羧酸的反应制得线性聚酯。

这种反应用于制备带羟基的聚酯。

这种方法还应用于多酸超支化交联反应。

另一种生成聚酯的特别的方法是环状酐与环氧基团反应制得。

这种反应在使用叔胺催化剂时不需除水并且在温和的环境中就能反应。

本研究是通过MA与缩水甘油(GL)反应制得线性聚酯。

期望酐部先进行反应,而GL 的环氧基团必须在高温下反应。

如果反应过程分步进行,就能制得带羟基支链的聚酯。

结果使羟基的存在有利于给聚酯带来亲水性。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主要原料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主要原料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主要原料文章摘要: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主要原料二元醇乙二醇是结构最简单的二元醇,由于其结构上的对称性,使生成的聚酯树脂具有明显的结晶性,这便限制了它同苯乙烯的相容性,因此一般不单独使用,而同其它二元醇结合起来使用,如将60%的乙二醇和40%的丙二醇混合使用,可提高聚酯树脂与苯乙烯的相容性;如果单独使用,则应将生成树脂的端基乙酰化或丙酰化,以改善其相容性。

1,2丙二醇由于结构上的非对称性,可得到非结晶的聚酯树脂,可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主要原料二元醇乙二醇是结构最简单的二元醇,由于其结构上的对称性,使生成的聚酯树脂具有明显的结晶性,这便限制了它同苯乙烯的相容性,因此一般不单独使用,而同其它二元醇结合起来使用,如将60%的乙二醇和40%的丙二醇混合使用,可提高聚酯树脂与苯乙烯的相容性;如果单独使用,则应将生成树脂的端基乙酰化或丙酰化,以改善其相容性。

1,2丙二醇由于结构上的非对称性,可得到非结晶的聚酯树脂,可完全同苯乙烯相溶,并且它的价格相对讲也较低,因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二元醇。

其它可用的二元醇有:一缩二乙二醇——可改进聚酯树脂的柔韧性;一缩二丙二醇——可改进树脂柔韧性和耐蚀性;新戊二醇——可改进树脂的耐蚀性,特别是耐碱性和水解稳定性。

以上几种二元醇,或由于树脂柔韧性太大而失去强度,或应改善树脂与苯乙烯相溶性,它们一般不单独使用,应和其它二元醇混合使用。

具有高度耐用化学腐蚀的聚酯树脂,常常用双酚A或氢化双酚A 作原料,为生成一种适合与二元酸反应的二元醇,双酚A应预先同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反应,生成两端具有醇羟基的二元醇,如 D-33二元醇。

用氯化或溴化的二元醇,不仅表现出阻燃性,也改善了耐蚀性。

加入少量的多元醇,如丙三醇和季戊四醇,可较大程度地改善树脂的耐热性。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耐化学腐蚀性取决于树酯的化学结构。

在聚酯树脂中酯键是最薄弱的环节,易受酸和碱的作用而发生水解。

PVC塑料的辐射交联方法介绍

PVC塑料的辐射交联方法介绍

//PVC塑料的辐射交联方法介绍辐射交联是最早采用的PVC交联方法之一,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交联方法。

美国、日本等国已用此法生产辐射交联的PVC绝缘电线。

普通PVC材料在辐射作用下并不交联,主要发生脱氯化氢反应与降解反应,产生共轭双键使产品变色。

1959年,Pinner与Miller首先发现,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能够强化PVC辐射下的交联反应,从而使PVC辐射交联成为可能。

加入的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主要有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三烯丙基异腈脲酸酯(TAIC)、三烯丙基腈脲酸酯(TAC)、二甲基丙烯酸四甘醇酯(TEGDM)、二丙烯酸四甘醇酯(TEG-DA)、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等。

多年来,大量研究逐步揭示了PVC辐射交联中的反应原理及结构变化,并已经能够控制辐射交联PVC产品的结构与性能,使PVC的辐射交联技术已日臻成熟。

PVC辐射交联一般以60Co-γ射线或高能电子(EB)射线为辐照源、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为交联剂,交联反应为自由基反应,PVC在辐射作用下C-Cl键断裂,形成自由基活性中心,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在辐射引发下优先产生自由基并自聚,同时接枝到PVC长链自由基上,基本的交联结构为PVC-(交联剂)γ-PVC。

VKSHARMA等采用电子束(EB)辐射交联软PVC,研究了3种交联剂——TMPTA、TEGDM及TEGDA对软PVC的交联速率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以三盐基硫酸铅(TBLS)作为体系的稳定剂。

结果表明,5%TMPTA的交联效果最好,当凝胶质量分数为60%时,其拉伸强度达到了23。

5MPa,较未交联时提高了7%左右,同时交联软PVC 的体积电阻系数、分解温度也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

Ratnam等采用了同样的辐射交联方法,采用TMPTA交联硬PVC,姒TBLS作为体系的稳定剂,研究了辐射剂量在20-200kGy时,其凝胶含量与硬PVC的拉伸强度、硬度的关系,冲击器同时测定了辐射剂量在100kGy时的Tg,并通过FTIR 分析证实了通过电子束辐射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降解反应的发生。

马来酸酯类可聚合乳化剂在反相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马来酸酯类可聚合乳化剂在反相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马来酸酯类可聚合乳化剂在反相乳液聚合中的应用刘树森;曹亚峰;王舒婷【摘要】以Span60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马来酸酯类可聚合乳化剂(MPE),并将其应用于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乳液反相聚合反应中,探讨了引发剂浓度等反应条件对可聚合乳化剂的转化率以及接枝率等指标的影响. 实验表明,以MPE作为乳化剂的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引发剂浓度为2.0×10-4mol/L;引发剂过硫酸铵与尿素配比为1.0∶1.5,接枝聚合反应的单体转化率可达到69.32%;MPE质量浓度为82 g/L较合适,最佳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55 ℃.【期刊名称】《大连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08(027)001【总页数】4页(P80-83)【关键词】马来酸酯类可聚合乳化剂;反相乳液;丙烯酰胺;淀粉;接枝率【作者】刘树森;曹亚峰;王舒婷【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辽宁,大连,116034;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辽宁,大连,116034;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辽宁,大连,116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0.4940 引言传统小分子乳化剂在给乳液聚合物带来优良性能的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1]:(1)乳液稳定性差,乳化剂通过物理吸附富集在粒子表面,受到高剪切力、高低温影响时乳化剂层容易破坏,导致凝胶;(2)成膜过程中,水相中残存的乳化剂分子会阻碍乳胶粒子聚集,从而降低成膜速度;(3)聚合产物中残留的乳化剂会影响胶膜的耐水性、耐化学腐蚀性,胶膜中易于出现针孔,物理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下降。

因此人们在传统乳化剂中引入可聚合的基团,构成新的表面活性剂,又称可聚合乳化剂。

可聚合乳化剂分子通过共价键的方式键合在乳胶粒的表面,这种强烈的键合可以有效解决传统乳化剂的缺点,使膜的力学性[2]、光泽性、黏接性、耐水性等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目前所研究的可聚合乳化剂,主要有烯丙(氧)基型,(甲基)丙烯酸型,丙烯酰胺型,苯乙烯型,马来酸类等。

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合成原理与方法

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合成原理与方法

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合成原理与方法
1.酸酐法:
酸酐法是最常用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合成方法之一、该方法是将适量的
酸酐与多元醇按一定摩尔比混合,加入稀酸催化剂后进行酯化反应。

反应
混合物需要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反应,直至反应完全进行。

最后,需要加入
适量的交联剂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不饱和聚酯树脂。

2.酸酐-醇法:
酸酐-醇法是将适量的酸酐与多元醇及一定量的溶剂按一定摩尔比混合,在酸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酯化反应。

反应混合物需要在一定温度下反应,待反应完全进行后,通过加入适量的交联剂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不饱和聚
酯树脂。

3.环氧-醇法:
环氧-醇法是以环氧树脂和多元醇为原料进行合成的方法。

首先,将
适量的环氧树脂与多元醇按一定摩尔比混合,然后加入适量的酸催化剂进
行酯化反应。

反应混合物需要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直至反应完全进行。

最后,加入适量的交联剂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不饱和聚酯树脂。

4.酸酐-醇-环氧法:
酸酐-醇-环氧法是将适量的酸酐、多元醇和环氧树脂按一定摩尔比混合,加入酸催化剂后进行酯化反应。

反应混合物需要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待反应完全进行后,通过加入适量的交联剂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不饱和聚
酯树脂。

以上是常见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方法。

不同的合成方法可根据不同应用领域的要求选择,以获得适用性强、性能稳定的不饱和聚酯树脂。

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主要受到合成原料和条件的影响,因此在合成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参数,确保合成得到高品质的不饱和聚酯树脂。

一种基于马来酸酐改性地沟油制备聚酯多元醇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马来酸酐改性地沟油制备聚酯多元醇的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马来酸酐改性地沟油制备聚酯多元醇的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吴全才,姜涛,王立岩,侯丹阳,李世铭
申请号:CN201410748854.8
申请日:20141210
公开号:CN104448275A
公开日:
201503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马来酸酐改性地沟油制备聚酯多元醇的方法,属于化学合成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地沟油马来酸酐酸化反应:将马来酸酐加入预处理的地沟油中,之后加入阻聚剂、催化剂、抗氧剂、粉末活性炭,最后将混合物加入聚酯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85~230℃下,常压反应5~6小时,得到马来酸酐酸化地沟油产物。

步骤二:酯化反应:将步骤一中得到的产物,加入多元醇、PTA废料、尼龙酸、催化剂,釜内温度为190~230℃下,常压反应4~5小时;釜内温度为190~240℃下,减压反应3~4小时,釜内压力为-0.040MPa~-0.080MPa(表压),降温过滤除去固体物,即得到低成本,与聚醚多元醇和发泡助剂相容性好的改性地沟油脂基聚酯多元醇。

申请人:沈阳工业大学
地址:110870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沈辽西路11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宋铁军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环氧乙烷和酸酐开环聚合反应方程式

环氧乙烷和酸酐开环聚合反应方程式

环氧乙烷和酸酐开环聚合反应方程式
环氧乙烷和酸酐进行开环聚合反应时,可以发生以下反应:
首先,环氧乙烷和酸酐发生环氧开环反应,生成羧酸酯中间体:
CH2OCH2 + (CH2)nCO → O(CH2)nC(O)OCH2。

接着,羧酸酯中间体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聚酯化合物:
O(CH2)nC(O)OCH2 + O(CH2)nC(O)OCH2 → [O(CH2)nC(O)OCH2]2 + nCO2。

其中,n表示酸酐分子中的重复单元数,[O(CH2)nC(O)OCH2]2
代表聚合物的重复单元。

综上所述,环氧乙烷和酸酐进行开环聚合反应的方程式可以表
示为:
CH2OCH2 + (CH2)nCO → O(CH2)nC(O)OCH2。

O(CH2)nC(O)OCH2 + O(CH2)nC(O)OCH2 → [O(CH2)nC(O)OCH2]2 + nCO2。

这些反应方程式描述了环氧乙烷和酸酐开环聚合反应的过程,从而形成聚酯化合物。

马来酸酐衍生物与多元醇的热可逆交联体系

马来酸酐衍生物与多元醇的热可逆交联体系

马来酸酐衍生物与多元醇的热可逆交
联体系
马来酸酐衍生物与多元醇的热可逆交联体系是一种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的方法。

具体过程为:在线性聚合物的大分子链中引入含有CPD或DCPD的衍生物,CPD与DCPD之间可以发生Diels-Alder反应,在室温下CPD二聚成DCPD,高温时DCPD发生解二聚反应生成CPD,形成含有-C-C-共价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

在这个交联体系中,马来酸酐衍生物可以是马来酸酐、柠康酸酐、二甲基顺丁烯二酸酐、乌头酸酐、苯基马来酸酐、衣康酸酐或邻苯二甲酸酐等不饱和羧酸酐,多元醇可以是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二甘醇、二缩三乙二醇、三缩四乙二醇等。

利用这种交联体系可以制备出具有热塑性和弹性的材料,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前景。

环氧树脂的主要化学反应

环氧树脂的主要化学反应

环氧树脂的主要化学反应环氧树脂的化学反应是环氧胶黏剂固化和改性并显示优异性能的缘由所在,显得尤为重要。

一、环氧基与胺类的反应胺类固化环氧树脂的交联化学反应非常复杂,所发生的许多竞争反应...一、环氧基与胺类的反应胺类固化环氧树脂的交联化学反应非常复杂,所发生的许多竞争反应已被证实。

脂肪族伯胺与环氧基的反应室温下就能进行,无需促进剂,但羧酸、醇类、酚类、磺酸和水等物质,对反应有加速作用,而醚类、酮类、酯类、腈类等物质,则有抑制作用。

促进效果依次为酸>酚>水>醇>芳烃(甲苯等)>-氧六环>二异丙醚。

尚需指出,邻苯二甲酸、顺丁烯二酸等没有促进效果。

芳香胺要比脂肪胺活性小,与环氧基的反应速度较慢,室温下仅有30%左右参加反应。

其原因是N原子上的电子被苯环所分散而使碱性减弱,加之苯环的位阻效应。

但是芳香胺与脂环环氧基的反应速度却比脂肪胺快,这可能与芳香胺的酸性比较大些有关。

醇类、酚类、三氟化硼胺络合物、辛酸亚锡等能促进芳香胺与环氧基的反应,尤其是辛酸亚锡对脂环族环氧树脂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

二、环氧基与醇类的反应环氧基与醇类羟基(—OH)的反应,在无催化剂存在时,温度低于200℃通常是不会进行的。

在叔胺等碱性化合物存在下,醇羟基可使环氧基开环,反应在100℃左右就能快速进行。

继续反应直至形成高度交联的聚醚结构。

环氧基与醇类的反应活性顺序为:伯醇>仲醇>叔醇。

以叔胺为催化剂,主要是发生环氧化合物本身的阴离子聚合反应,加入的醇类并不都参加反应。

三、环氧基与酚类的反应环氧基与酚类化合物的反应与醇类相似,由于酚的酸性较大,故反应速度较快。

在无催化剂存在时,环氧基与酚类在近200℃才开始反应,包括环氧基与酚羟基的反应及开环后生成的羟基进一步与环氧基的反应,例如环氧基与苯酚的反应:但在KOH等碱性催化剂存在下,在100℃时反应就能进行,几乎都是环氧基与苯酚的1种反应。

如此下去,可使环氧树脂聚合交联。

上述反应与醇类的情况不同,酚类基本上参加了与环氧基的反应。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氧丙醇和马来酸酐反应生成自交联聚酯摘要:控制马来酸酐和环氧丙醇的等分子数量反应在乙二醇二甲醚中制得每个重复单元中带有一个羟基的可溶性聚酯。

此反应随着成分的逐步开环过程持续进行,并且在短期内得到高粘性的清液。

在第一步中,一元马来酸酯形成于80℃左右。

环氧乙烷的开环反应是第二步,在120℃时进行。

总反应为形成中等分分子量(6000-18000)的没有去除水分的可溶性聚酯。

这种可溶性聚酯可以在不添加乙烯单体的情况下直接加热到190℃使之紧密交联。

关键词:一羟基二三环氧丙烷,马来酸酐,不饱和聚酯。

导言马来酸酐(MA)是制备不饱和聚酯的重要原料之一。

共聚酯中马来酸酯的存在提供了接染和快速交联的性能。

马来酸酐的高缺电子特性使之有交互转移电荷的能力。

尽管MA 本身是一种非本体聚合单体,它能够与其他烯烃类单体形成交替共聚物,比如苯乙烯和醋酸乙烯,这是由于它的形成电荷转移的能力。

同样的,在不饱和聚脂中马来酸酐能够与苯乙烯接枝共聚形成交联聚合物。

这种反应广泛应用于聚酯的硬化,聚酯从MA或者包含马来酸酐的马来酸盐和延胡索酸盐双键,由于在缩聚作用时提高温度能使马来酸半酯异构化。

因为延胡索酸盐的双键在与乙烯型单体反应时有更强的共聚作用,含有延胡索酸盐的不饱和酯与苯乙烯产生了快速交联。

但是,马来酸酯的双键有明显的与带有亲核基团如—NH,—SH,—OH等的反应能力。

羟基的酸催化加到双键上形成接枝点在缩聚条件下与其他醚类联结。

文献中有描述双环氧化合物与而羧酸的反应制得线性聚酯。

这种反应用于制备带羟基的聚酯。

这种方法还应用于多酸超支化交联反应。

另一种生成聚酯的特别的方法是环状酐与环氧基团反应制得。

这种反应在使用叔胺催化剂时不需除水并且在温和的环境中就能反应。

本研究是通过MA与缩水甘油(GL)反应制得线性聚酯。

期望酐部先进行反应,而GL 的环氧基团必须在高温下反应。

如果反应过程分步进行,就能制得带羟基支链的聚酯。

结果使羟基的存在有利于给聚酯带来亲水性。

因为环氧官能团的开环产生了附加的羟基,GL可以看做是潜在的3-羟基化合物。

因此,GL与MA的反应是三羟基醇类和二羧酸生成弯曲网状聚酯的重复性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线性聚酯的形成可能性不仅取决于温度条件和化学计量数还取决于环氧基团和羟基在酯形成之时的反应差异。

在此工作中,我们目的是用MA和GL制备可溶性聚酯。

制得的聚酯产物用HNMR和GPC 进行分析。

此外,研究可溶性聚酯的热性能和与苯乙烯的交联共聚能力。

实验过程材料准备蒸馏制得乙二醇二甲醚,苯乙烯用5%的NaOH溶液震动处理,用无水Na2SO4干燥,其他化学试剂都为化学分析纯的商业产品。

分析方法HNMR光谱由一台带有丙酮溶剂,四甲基硅烷作为标准的的Bruker 250MHz分光光度计记录。

GPC测量用一台装有Waters Styragel columns (HR 5E,HR 4E, HR 3, and HR 2)折光率检测器的Agilent 1100测定。

四氢呋喃在30℃下流速0.3mL/min作为洗液。

聚合物分子量测定使用聚苯乙烯作为标准进行计算。

DSC谱图使用PerkinElmer DSC 6(加热效率为氮气条件下5℃/min)。

马来酸单甘油酯的制备MA-GL的第一步反应产生的蜡状产品由以下方式获得:3.7g(5* 10 2 mol)的GL (一羟基二三环氧丙烷), 4.9g (5*10 2mol) 的 MA, 4mL的乙二醇二甲醚放入一个50ml烧瓶中。

烧瓶放入带自动调温装置的油浴中加热到70 3℃。

将混合物搅拌45分钟。

冷却后,产物倒入30ml n-庚烷或二乙基醚中。

分离白色沉淀。

残渣在4ml乙二醇二甲醚和二乙基醚溶解沉淀。

最终产物在40℃下抽真空24小时干燥。

蜡状产物重量为7.3g(84.9%)。

羧基含量的测定产物羧基含量的测定用0.1M的NaOH溶液滴定。

0.67g产品在量筒中用水溶解稀释至1000ml,其中50ml溶液用0.1M NaOH溶液滴定。

每克产品带有5.7mmol羧基相应消耗19.1ml滴定液。

马来酸单甘油酯的理论值大约为5.813mmol/g(分子量为172)。

这两个相比近似为1(5.7/5.813=0.98)。

图2中给出了产品的HNMR数据。

从MA和GL制备可溶性聚酯MA和GL的缩聚反应通过逐步70到120℃逐步升温来进行(方法A)或者直接加热到120℃进行(方法B)。

方法A在一个装有逆流冷凝器和CaCl2填料管的反应瓶中,将MA(24.5g,0.25mol)溶解到GL(18.5g,0.25mol)和乙二醇二甲醚(15ml)的混合物里。

反应瓶放入带有自动调温装置并预加热到70℃的油浴中。

混合物搅拌45min。

油浴温度调到120℃,继续搅拌45min。

混合物粘性逐渐增加。

将烧瓶移出油浴冷却至室温。

粘性液体看起来澄清,并且将其放入一个密闭瓶子中室温下放置一个星期无粘性变化。

图2给出聚合物的HNMR谱图。

聚酯在乙二醇二甲醚中的特性粘数为0.034dL/g。

GPC数据显示平均数均分子量(Mn)为16400平均重均分子量(Mw)为17200(图3中显示)。

产物能溶于水,乙醇,丙酮,二甲基酰胺(DMF)和四氢呋喃,不能溶于苯,甲苯,醚类和n-庚烷。

方法B过程相似,只是混合物温度直接在120℃下搅拌45min,聚合物延长加热时间来获得,部分溶解在水中。

结果与讨论控制MA与GL在乙二醇二甲醚中反应制得可溶性聚酯(方案1),因为此反应中聚酯形成过程没有除水,高粘性和清液可以在短期内制得,大概2-3小时。

此反应没有溶剂,但是总会导致交联过程中不能溶解产物。

许多试图不使用溶剂制备可溶性聚酯都失败了。

这主要是由于反应热的存在。

在此过程中,由于混合物逐渐增加粘度使搅拌加热分散几乎不可能,突然升高温度导致进一步反应产生交联组织。

因此,制备可溶性聚酯时溶剂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聚酯的形成过程分为两步:(1)MA同GL中羟基的反应。

(2)环氧基团开环与自由羧基的反应。

这两步的机理由DSC证明,DSC追踪MA-GL混合物(图1)显示150℃以下的两个放热峰。

出现在80和120℃肯定分别显示了第一和第二步反应。

为证明此结论,我们比较MA/n-丁醇和GL/邻苯二甲酸混合物和MA-GL混合物的GPC谱图。

而MA/n-丁醇和GL/邻苯二甲酸混合物的放热峰分别在100和110℃。

尽管M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环氧基团开环温度低一点,此结果不适合制备此设计。

但是,逐步反应设计可以用第一步80℃反应孤立进行来验证,由于突然的升温此中间反应孤立进行很困难。

可以通过调节油浴温度为70℃来达到目的。

在此条件下,由于反应放热乙二醇二甲醚中MA-GL混合物分子内温度可达到80℃。

强力搅拌45min放入大气中冷却产生白色,蜡状产物。

保证产品不产生结晶。

但是,产品滴定操作指示出98%纯度的单羧基混合物。

同时,HNMR光谱指示出了环氧丙醇的马来酸酐结构。

这些结果表明两步反应的聚合过程设计产生效果并且第一步反应80℃时产生了马来酸根。

最后,通过70到120℃两步或直接120℃一步反应制得一种线性聚酯。

实际上,当同分子量的MA和GL在乙二醇二甲醚,DMF,N-甲基吡咯烷酮等疏质子溶剂两种过程都能制得可溶性聚酯。

因为其沸点温度较低,乙二醇二甲醚是一种比较好的溶剂。

中间产物单缩水甘油基马来酸酯和后来的缩聚产物可以用相应的NMR特征谱图标示。

因此,HNMR谱图确定了中间产物单缩水甘油基马来酸酯结构的存在(图2a)。

可以在6.4和7.4ppm 时观察到非等质子数的马拉酸根基团。

其他脂肪酸质子可以在3.3-4.3ppm时观察到。

这些基团完整信号的比率期望是1/3,但是羧基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峰和波段。

在乙二醇二甲醚中制备的可溶性聚酯的HNMR谱图(图2b)表明在2.7ppm时出现一个等质子马来酸单峰。

这是马来酸一甘油酯聚合物的明确证据。

在(图2b)中出现的2.7ppm新单峰是由于环氧基团开环产生的甲醇基团中次甲基造成的。

整个谱图的峰型也遵循聚合物的结构。

但是,在双键的单质子上配上马来酸-延胡索酸异构体非常困难,因为异构延胡索酸的单质子不是出现在6.8ppm位置。

为了使双键在低区域移动,必须确定马来酸结构为7.1处的单峰。

这种异构化主要通过控制过程来避免。

这些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控制在乙二醇二甲醚中的反应过程来制备可溶性聚酯。

聚酯在GPC乙二醇二甲醚中加热到120℃反应1h图(图3)表明分散指数为1.01的Mn分子量为6200。

这种产物的粘数为0.12dL/g。

对于粘数和分子量(GPC获得)的关系,聚酯的Mark–Houwink公式估计为:K=7.4±0.1×10-4α = 0.42±0.02(乙二醇二甲醚中30℃)根据反应周期,许多不同粘数的聚合物都可以制备,但是,反应2小时足够得到预计的聚酯产品。

当然,利用不同的溶解率反应不同的时间可以获得不同分子量的聚酯(表1),分子量与反应时间正相关。

在此研究中,我们没有进行确定特定分子量的最佳制备方式。

因为自由羟基基团和羧基基团的酯化作用在120℃下不是最佳温度,聚合反应必须通过环氧官能团在此温度下的开环反应进行。

结果,线性聚酯的形成占主要方面。

尽管基于NMR 谱图设计一种线性结构很困难,但是线性化还是有可能的。

在此试验中,环氧基团和羧基基团必须在反应完毕时接到链末端。

实际上,延长粘性聚合物溶液的加热导致粘性的提高,这表明反应基团在链末端出现。

举例来说,加热一个聚酯样品120℃超过一个小时使Mn分子量从6200增加到13200。

这可以归因于链末端的环氧基团的持续反应。

遗憾的是,我们无法通过氯化吡啶方法定量测定末端环氧基团。

但是,此观察可以支持方案1中的聚酯结构。

图2 根据国标MA-GL混合物在丙酮-d6中持续45分钟加热115℃获得的马来酸甘油酯(a)和聚酯(b)的HNMR谱图。

因为此研究中反应很迅速,我们没有研究缩聚反应的动力学。

全部结果表明可溶聚酯可以通过控制乙二醇二甲醚中的反应。

在不同的基层上每个带有一个羟基的重复单元的产物聚酯都具有高粘性,比如金属和木质基,并且有利于塑化。

很明显,OH基团提供产物的粘性。

交联化聚酯的交联化可以通过热处理和与苯乙烯单体共聚交联化来实现。

每种方式都会获得难溶和不溶物。

聚酯的最佳交联温度可以通过DSC曲线表示。

第一个可溶聚酯的两步反应的MA-GL混合物(自由溶解,图1b)放热峰没有了。

这是两步反应机理的进一步证据。

在聚酯的DSC曲线中,一段180-220℃宽温和一段中心350℃的放热峰分别表示的是自交联和分解反应。

对于MA-GL混合物,吸热峰不明显,在此图中轻微的热损失不能描述为吸热峰,更有可能是在对照第二步反应率时快速的温度扫描率(10℃/min)造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