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合成材料助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9
3 阻燃剂发展现状
目前,全世界的阻燃剂消费量已仅次于增塑剂 而居第二位,其消费量已超过125万t,其中北 美55万t,西欧40万t日本16万t,中国26万t。先 进工业国的阻燃剂以4%的速度增长,我国将以 15%速度快速增长,且以溴系增长最快.
34
常见的脂肪族二元酸酯类
35
壬二酸二乙基己基酯(DOZ)的制备工艺
36
3.磷酸酯 磷酸酯的通式为:
37
常见的磷酸酯增塑剂
38
其性能上,磷酸酯增塑剂相容性好,挥发性低,抗 抽出性好,耐侯性和耐菌性好。特别是具有阻燃性。 但毒性较大,不能与食品接触。
39
其它增塑剂
4.环氧化合物类
5.含氯增塑剂 6.高分子量增塑剂 7.其他类型
8
三.助剂工业的发展动态 1.大吨位品种趋于大型化和集中生产 2.新功能助剂研究继续活跃 3.助剂分子结构日臻完善 4.助剂开发顺应全球环保、卫生及安全性潮流 5.助剂多功能化趋势 6.复配型助剂和集装化技术进展迅速 7.助剂高分子量化趋势 8.反应型助剂稳步发展 9.成本――效能平衡性
9
第二节 增塑剂
具有优良的抗氧、抗日晒龟裂和抑制铜、锰 等有害金属离子的作用。主要用于橡胶制品 中。
5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防老剂4010
•防老剂4020
52
2.酚类抗氧化剂
•抗氧剂264
53
•抗氧剂2246
54
3.硫代酯与亚磷酸酯 作为辅助抗氧剂.常用的硫代酯有两个品种, 抗氧剂DLTDP与DSTDP。
55
O CH2CH2C OC12H25
17
优缺点:
这个理论能解释增塑剂的加入使聚合物粘度减小, 流动性增加,易于成型加工,以及聚合构的性质不会 明显改变的原因。但单纯的润滑理论,还不能说明增 塑过程的复杂机理。
18
凝胶理论要点:
聚合物 ( 主要指无定形聚合物 ) 的增塑过程是使组成聚
合物的大分子力图分开,而大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又尽量使 其重新聚集在一起的过程.这样“时开时集”构成一种动 态平衡。在一定温度和浓度下.聚合物大分子间的“时开 时集”,造成分子间存在若干物理“连接点”,这些“连 接点”在聚合物中不是固定的,而是彼此不断接触“连 接”.又不断分开。增塑剂的作用是有选择地在这些“连 接点”处使聚合物溶剂化.拆散或隔断物理“连接点”, 并把使大分子链聚拢在一起的作用力中心遮蔽起来,导致 大分子间的分开。
•凝胶理论
•自由体积的理论
16
•润滑理论要点:
增塑剂是起界面润滑剂的作用,聚合物能抵抗形
变而具有刚性,是因聚合物大分子间具有摩擦力(作
用力),增塑剂的加入能促进聚合物大分子间或链段
间的运动,甚至当大分子的某些部分缔结成凝胶网状
时,增塑剂也能起润滑作用而降低分子间的“摩擦 力”,使大分子链能相互滑移。换言之.增塑剂产生 了“内部润滑作用”。
2、极性部分的酯型结构
大部分的增塑剂都具有1~3个酯基,一般随着酯基数 目增加,相容性和透明性更好。
26
具有长链烷基的直链增塑剂中,两个酯基越近,相容 性下降。
仲醇酯的塑化效率、相容性、耐寒性、耐热性较伯醇 差。 就极性基团而言,酯基综合性好,环氧基耐热性好, 酮基相容性好。
3、非极性部分的亚甲基链和烷基
2.抗氧剂的定义:
加入高分子材料中用来防止高分子材料氧化老化 的物质.叫做抗氧剂。
3.抗氧剂的分类 •按照功能,可将其分为链终止型抗氧剂与预 防型抗氧剂; •按分子量的差别,可分为低分子量抗氧剂 与高分子量抗氧剂;
42
•按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胺类、酚类、 含硫、含磷化合物及有机金属盐类抗氧剂等;
19
优缺点:
这一理论更适用于增塑剂用量大的极性聚合物的增 塑。而对于非极性聚合物的增塑.由于大分子间的作用力 较小,认为增塑剂的加入.只不过是减少了聚合物大分子 缠结点(连接点)的数目而已。
20
•自由体积的理论要点:
增塑剂加入后会增加聚合物的自由体积。而所有聚合 物在玻璃化转化温度了Tg时的自由体积是一定的,而增
塑剂的加入,使大分子间距离增大,体系的自由体积增加,
聚合物的粘度相应下降.塑性加大了。
缺点:
不能解释许多聚合物在增塑剂量低时所发生的反 增塑现象等。
21
聚 合 物 的 增 塑 与 反 增 塑 示 意 图
22
增塑剂的作用原理(现在普遍接受的一种说法)
高分子材料的增塑,是由于材料中高聚物 分子链间聚集作用的削弱而造成的。增塑剂分 子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削弱了聚合物分 子链间的作用力,结果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 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从而 使聚合物塑性增加。
一. 增塑剂的定义和性能要求 1.增塑剂的定义:
是一种加入到高分子聚合体系中能增加它们 的可塑性、柔韧性或膨胀性的物质。
2.增塑剂的性能要求
10
1)基本性能要求
增塑剂分子应与高聚物的相容性好,同时还要 考虑透明性、塑化效率、刚性、强度、伸长率、低 温柔软性、低温脆性、橡胶状弹性、耐曲挠性、尺 寸稳定性、电绝缘性、耐电压性、介电性、抗静电 性和粘合性等。 2)耐久性
酯类增塑剂随着直链烷基碳数目增加,耐寒性和耐挥 发性增加,但相容性和增塑效率下降(在C14以上时尤 为明显)。
27
支链烷基的耐热性较好,而塑化效率、耐寒性、耐 挥发性和耐老化性较差。
4、分子量大小
增塑剂的分子量一般在300~500之间。分子量大, 耐久性好,但塑化效率、相容性和加工性较差;反 之。
Tg
Tf
温度
24
高聚物分子中对抗塑化的因素
(1)范德华力(作用能: 2~8kJ/mol) 取向力
诱导力
色散力 (2)氢 键(13~29 kJ/mol) (3)结晶
25
四、增塑剂结构与性能关系 1、增塑剂与聚合物化学结构上的相似性
如果增塑剂与聚合物具有类似的化学结构,就能得到 较好的塑化效果。一般增塑剂的分子由极性部分和非 极性部分组成。
l 纺织染整助剂 包括织物纤维的前处理助剂、印染和染料加工 用助剂、织物后整理助剂。 l石油工业用助剂 包括原油开采和处理添加剂、石油产品添加 剂.
l食品工业用添加剂 主要有:调味剂、着色剂、抗氧剂、防腐 剂、香味剂、乳化剂、酸味剂等
按应用对象分类还包括涂料助剂、医药助剂、农药助剂、饲料 添加剂、水泥添加剂、燃烧助剂等
6
3.助剂对加工条件的适应性 加工条件对助剂的要求,最主要是耐热性,即要 求助剂在加工温度下不分解、不易挥发和升华。
4.助剂对制品用途的适应性 不同用途的制品对所欲采用的助剂的外观、气味、 污染性、耐久性、电性能、热性能、耐候性、毒 性等都有一定要求。
7
5.助剂配合中的协同作用与相抗作用
加和效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助剂并用 时.它们的总效应等于它们各自单独使用效 能的加和。 协同效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助剂并用时, 它们的总效应超过它们各自单独使用效能的 加和。 相抗效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助剂并用时, 它们的总效应小于它们各自单独使用的效能 或加和。
•按其用途,可分为塑料抗氧剂,橡胶抗氧剂, 油品抗氧剂,食品抗氧剂,润滑剂抗氧剂, 涂科、纤维抗氧剂等;
43
二.高分子材料的氧化降解与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1. 高分子聚合物的氧化降解机理
高分子聚合物的氧化老化是一种自动氧化反 应。自动氧化反应是指在室温至150 ℃时,物质 按照链式自由基机理进行的具有自动催化特征的 氧化反应。
实际应用时,以DOP为标准,将其塑化效率 定为100,在同一柔软程度的前提下,其他增塑剂 用量与 DOP用量的比值为该增塑剂的相对塑化效 率。
13
二. 增塑剂的分类
1.按与被增塑物的相容性 分类 主增塑剂 辅助增塑剂
2.按增塑剂的分子量大小 分类(分子结构)
单体型增塑剂
聚合型增塑剂
3.按添加方式分类
49
ROH+ R1SOR2 ROH+ R1SO2R2 ROH+(RO)3 P=O
三.抗氧剂的选择原则
•溶解性
•挥发性
•稳定性
•变色和污染性
•抗氧剂的物理状态 •助剂间的相互作用 •外界因素
50
四.抗氧化剂的主要品种 1.胺类抗氧剂
•防老剂4010NA
H N NH2
+
(CH3)2CO
H N
CH3 NH CH CH3
28
五.增塑剂的主要品种
1.苯二甲酸酯类
29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的制备与工艺流程:
30
31
常见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32
2.脂肪族二元酸酯类
33
这类增塑剂相容性好,化学稳定性好,生产工艺简 单,成本低,应用广泛。
对苯二甲酸酯及间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耐挥发性、 耐低温性、耐油抽出性等更好。
CH2CH2C
O OC18H37
S
CH2CH2C O OC12H25
S
CH2CH2C O OC18H37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硫代二丙酸二十八酯
DLTDP
DSTDP
56
•亚磷酸酯
57
第四节 阻燃剂
一.概述
1.阻燃剂的概念
能够增加材料耐燃性的物质叫阻燃剂,是提高可燃性材料难 燃性的一类助剂。
58
2 阻燃剂的发展史
所以高分子聚合物的氧化降解也是由链的引 发、链的传递与增长,链的终止三个阶段所组成。
44
(1).链的引发
(2).链的传递与增长
45
(3).链的终止
46
2.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1).链终止型抗氧剂的作用原理 •自由基捕获型
•电子给予型
47
•氢给予体型
48
(2).预防型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作用是除去自由基的来源、抑制或延缓引发反应. ▼过氧化物分解剂 ROOH+R1SR2 ROOH+ R1SOR2 ROOH+(RO)3P ▼金属离子钝化剂
3
(2)按使用范围分类 •合成用助剂
合成用助剂是指在合成反应中所加入的助剂。
•加工用助剂。
加工助剂是指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所加的添加 剂。
4
(3)按作用功能分类
5
二.助剂的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 1.助剂与制品的配伍性 固体助剂的析出俗称为“喷霜”,液体助剂的析出 则称作“渗出”或“出汗”。
2.助剂的耐久性 聚合物材料在使用条件下,仍可保持原来性能的能 力叫耐久性。保持耐久性就是防止助剂的损失。助 剂的损失主要通过三条途径:挥发、抽出和迁移。
外增塑剂
内增塑剂
14
4.按化学结构分类 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 族二元酸酯类,脂肪酸 单酯与多元酸的脂肪酸 酯类等。 5.按应用性能分类 耐寒性增塑剂,耐热性 增塑剂,阻燃性增塑剂、 防舀性增塑剂,无毒性 增塑剂,耐候性增塑剂 和通用型增塑剂 。
15
三.增塑剂的增塑机理
研究者曾提出的几种理论 •润滑理论
早在公元前83年,Claudius年鉴记载.在希腊港Pracus的围攻中 所使用的本质碉堡用矾溶液(铁和铝的硫酸复盐)处理,目的是防燃, 这是阻燃技术在实践中的首次使用。
1735年,Wyld发表了一篇英国专利,用明矾、硼砂、硫酸亚铁混 合物使纤维纺织品和纸浆等阻燃,这是关于阻燃剂的第一篇专利。
1820年,盖—吕萨克受法国国王路易十八的委托,为保护巴黎剧 院幕布而研制阻燃剂,他发现磷酸铵、氯化铵、硼砂等无机化合 物对纤维的阻燃非常有效,他还发现上述某些化合物的混合体系 可提高咀燃性,他是最早对织物阻燃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家。
包括耐热着色性、耐热老化性、耐光、耐寒、耐酸、 耐碱、耐洗涤性耐迁移性、耐抽出性。
11
3)加工性 包括加工操作性、干燥性、润滑性、交联性、 塑性流动性、长期反复操作性. 4)安全性
包括卫生性、无臭性、无味性、不燃性、再生 利用性、降解性。
5)经济性等
12
塑化效率 可以使高分子材料达到某一柔软程度时需要添 加的增塑剂的量来衡量,所需增塑剂的量越少,其 增塑效率越高。
40
第三节 抗氧化剂
一.概述 1.高分子材料的老化
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其性能往
往会发生变化而失去应用的价值。例如塑料的发黄、脆
化与开裂现象;橡胶的发粘、硬化,龟裂及绝缘性能下 降等现象;纤维制品的变色、褪色、强度降低、断裂等
现象。凡此种种现象称作高分子材料的“劣化”或“老
化”。
41
1
第一节、概述
一. 助剂的定义和分类
1.助剂的定义
助剂又称添加剂,是指在塑料、橡胶、合成 纤维等材料和产品的生产、加工、使用过程 中,为改善工艺条件、提高产品的质量或赋 予产品某些特殊性能所添加的各种辅助化学 品。
2
2.助剂的分类
(1)按应用对象分类l 高分子材料助剂 包括塑料、橡胶、纤 维用助剂。
23
线形非晶态聚合物的物理形态
线形非晶态聚合物无一定的熔点, 随 温度的变化, 呈现三种物理形态: • 当T>Tf时, 聚合物呈粘流态 (能 流动的粘稠液体), 如常温下的胶 粘剂或涂料; • 当T<Tg时, 聚合物呈玻璃态 (玻 璃状坚硬固体), 如常温下的塑料;
玻璃态
形 变
高弹态
粘流态
• 当Tg<T<Tf时, 聚合物呈高弹态 (受力形变, 除力回复的高弹体), 如常温下的橡胶.
3 阻燃剂发展现状
目前,全世界的阻燃剂消费量已仅次于增塑剂 而居第二位,其消费量已超过125万t,其中北 美55万t,西欧40万t日本16万t,中国26万t。先 进工业国的阻燃剂以4%的速度增长,我国将以 15%速度快速增长,且以溴系增长最快.
34
常见的脂肪族二元酸酯类
35
壬二酸二乙基己基酯(DOZ)的制备工艺
36
3.磷酸酯 磷酸酯的通式为:
37
常见的磷酸酯增塑剂
38
其性能上,磷酸酯增塑剂相容性好,挥发性低,抗 抽出性好,耐侯性和耐菌性好。特别是具有阻燃性。 但毒性较大,不能与食品接触。
39
其它增塑剂
4.环氧化合物类
5.含氯增塑剂 6.高分子量增塑剂 7.其他类型
8
三.助剂工业的发展动态 1.大吨位品种趋于大型化和集中生产 2.新功能助剂研究继续活跃 3.助剂分子结构日臻完善 4.助剂开发顺应全球环保、卫生及安全性潮流 5.助剂多功能化趋势 6.复配型助剂和集装化技术进展迅速 7.助剂高分子量化趋势 8.反应型助剂稳步发展 9.成本――效能平衡性
9
第二节 增塑剂
具有优良的抗氧、抗日晒龟裂和抑制铜、锰 等有害金属离子的作用。主要用于橡胶制品 中。
5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防老剂4010
•防老剂4020
52
2.酚类抗氧化剂
•抗氧剂264
53
•抗氧剂2246
54
3.硫代酯与亚磷酸酯 作为辅助抗氧剂.常用的硫代酯有两个品种, 抗氧剂DLTDP与DSTDP。
55
O CH2CH2C OC12H25
17
优缺点:
这个理论能解释增塑剂的加入使聚合物粘度减小, 流动性增加,易于成型加工,以及聚合构的性质不会 明显改变的原因。但单纯的润滑理论,还不能说明增 塑过程的复杂机理。
18
凝胶理论要点:
聚合物 ( 主要指无定形聚合物 ) 的增塑过程是使组成聚
合物的大分子力图分开,而大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又尽量使 其重新聚集在一起的过程.这样“时开时集”构成一种动 态平衡。在一定温度和浓度下.聚合物大分子间的“时开 时集”,造成分子间存在若干物理“连接点”,这些“连 接点”在聚合物中不是固定的,而是彼此不断接触“连 接”.又不断分开。增塑剂的作用是有选择地在这些“连 接点”处使聚合物溶剂化.拆散或隔断物理“连接点”, 并把使大分子链聚拢在一起的作用力中心遮蔽起来,导致 大分子间的分开。
•凝胶理论
•自由体积的理论
16
•润滑理论要点:
增塑剂是起界面润滑剂的作用,聚合物能抵抗形
变而具有刚性,是因聚合物大分子间具有摩擦力(作
用力),增塑剂的加入能促进聚合物大分子间或链段
间的运动,甚至当大分子的某些部分缔结成凝胶网状
时,增塑剂也能起润滑作用而降低分子间的“摩擦 力”,使大分子链能相互滑移。换言之.增塑剂产生 了“内部润滑作用”。
2、极性部分的酯型结构
大部分的增塑剂都具有1~3个酯基,一般随着酯基数 目增加,相容性和透明性更好。
26
具有长链烷基的直链增塑剂中,两个酯基越近,相容 性下降。
仲醇酯的塑化效率、相容性、耐寒性、耐热性较伯醇 差。 就极性基团而言,酯基综合性好,环氧基耐热性好, 酮基相容性好。
3、非极性部分的亚甲基链和烷基
2.抗氧剂的定义:
加入高分子材料中用来防止高分子材料氧化老化 的物质.叫做抗氧剂。
3.抗氧剂的分类 •按照功能,可将其分为链终止型抗氧剂与预 防型抗氧剂; •按分子量的差别,可分为低分子量抗氧剂 与高分子量抗氧剂;
42
•按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胺类、酚类、 含硫、含磷化合物及有机金属盐类抗氧剂等;
19
优缺点:
这一理论更适用于增塑剂用量大的极性聚合物的增 塑。而对于非极性聚合物的增塑.由于大分子间的作用力 较小,认为增塑剂的加入.只不过是减少了聚合物大分子 缠结点(连接点)的数目而已。
20
•自由体积的理论要点:
增塑剂加入后会增加聚合物的自由体积。而所有聚合 物在玻璃化转化温度了Tg时的自由体积是一定的,而增
塑剂的加入,使大分子间距离增大,体系的自由体积增加,
聚合物的粘度相应下降.塑性加大了。
缺点:
不能解释许多聚合物在增塑剂量低时所发生的反 增塑现象等。
21
聚 合 物 的 增 塑 与 反 增 塑 示 意 图
22
增塑剂的作用原理(现在普遍接受的一种说法)
高分子材料的增塑,是由于材料中高聚物 分子链间聚集作用的削弱而造成的。增塑剂分 子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削弱了聚合物分 子链间的作用力,结果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 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从而 使聚合物塑性增加。
一. 增塑剂的定义和性能要求 1.增塑剂的定义:
是一种加入到高分子聚合体系中能增加它们 的可塑性、柔韧性或膨胀性的物质。
2.增塑剂的性能要求
10
1)基本性能要求
增塑剂分子应与高聚物的相容性好,同时还要 考虑透明性、塑化效率、刚性、强度、伸长率、低 温柔软性、低温脆性、橡胶状弹性、耐曲挠性、尺 寸稳定性、电绝缘性、耐电压性、介电性、抗静电 性和粘合性等。 2)耐久性
酯类增塑剂随着直链烷基碳数目增加,耐寒性和耐挥 发性增加,但相容性和增塑效率下降(在C14以上时尤 为明显)。
27
支链烷基的耐热性较好,而塑化效率、耐寒性、耐 挥发性和耐老化性较差。
4、分子量大小
增塑剂的分子量一般在300~500之间。分子量大, 耐久性好,但塑化效率、相容性和加工性较差;反 之。
Tg
Tf
温度
24
高聚物分子中对抗塑化的因素
(1)范德华力(作用能: 2~8kJ/mol) 取向力
诱导力
色散力 (2)氢 键(13~29 kJ/mol) (3)结晶
25
四、增塑剂结构与性能关系 1、增塑剂与聚合物化学结构上的相似性
如果增塑剂与聚合物具有类似的化学结构,就能得到 较好的塑化效果。一般增塑剂的分子由极性部分和非 极性部分组成。
l 纺织染整助剂 包括织物纤维的前处理助剂、印染和染料加工 用助剂、织物后整理助剂。 l石油工业用助剂 包括原油开采和处理添加剂、石油产品添加 剂.
l食品工业用添加剂 主要有:调味剂、着色剂、抗氧剂、防腐 剂、香味剂、乳化剂、酸味剂等
按应用对象分类还包括涂料助剂、医药助剂、农药助剂、饲料 添加剂、水泥添加剂、燃烧助剂等
6
3.助剂对加工条件的适应性 加工条件对助剂的要求,最主要是耐热性,即要 求助剂在加工温度下不分解、不易挥发和升华。
4.助剂对制品用途的适应性 不同用途的制品对所欲采用的助剂的外观、气味、 污染性、耐久性、电性能、热性能、耐候性、毒 性等都有一定要求。
7
5.助剂配合中的协同作用与相抗作用
加和效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助剂并用 时.它们的总效应等于它们各自单独使用效 能的加和。 协同效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助剂并用时, 它们的总效应超过它们各自单独使用效能的 加和。 相抗效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助剂并用时, 它们的总效应小于它们各自单独使用的效能 或加和。
•按其用途,可分为塑料抗氧剂,橡胶抗氧剂, 油品抗氧剂,食品抗氧剂,润滑剂抗氧剂, 涂科、纤维抗氧剂等;
43
二.高分子材料的氧化降解与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1. 高分子聚合物的氧化降解机理
高分子聚合物的氧化老化是一种自动氧化反 应。自动氧化反应是指在室温至150 ℃时,物质 按照链式自由基机理进行的具有自动催化特征的 氧化反应。
实际应用时,以DOP为标准,将其塑化效率 定为100,在同一柔软程度的前提下,其他增塑剂 用量与 DOP用量的比值为该增塑剂的相对塑化效 率。
13
二. 增塑剂的分类
1.按与被增塑物的相容性 分类 主增塑剂 辅助增塑剂
2.按增塑剂的分子量大小 分类(分子结构)
单体型增塑剂
聚合型增塑剂
3.按添加方式分类
49
ROH+ R1SOR2 ROH+ R1SO2R2 ROH+(RO)3 P=O
三.抗氧剂的选择原则
•溶解性
•挥发性
•稳定性
•变色和污染性
•抗氧剂的物理状态 •助剂间的相互作用 •外界因素
50
四.抗氧化剂的主要品种 1.胺类抗氧剂
•防老剂4010NA
H N NH2
+
(CH3)2CO
H N
CH3 NH CH CH3
28
五.增塑剂的主要品种
1.苯二甲酸酯类
29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的制备与工艺流程:
30
31
常见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32
2.脂肪族二元酸酯类
33
这类增塑剂相容性好,化学稳定性好,生产工艺简 单,成本低,应用广泛。
对苯二甲酸酯及间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耐挥发性、 耐低温性、耐油抽出性等更好。
CH2CH2C
O OC18H37
S
CH2CH2C O OC12H25
S
CH2CH2C O OC18H37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硫代二丙酸二十八酯
DLTDP
DSTDP
56
•亚磷酸酯
57
第四节 阻燃剂
一.概述
1.阻燃剂的概念
能够增加材料耐燃性的物质叫阻燃剂,是提高可燃性材料难 燃性的一类助剂。
58
2 阻燃剂的发展史
所以高分子聚合物的氧化降解也是由链的引 发、链的传递与增长,链的终止三个阶段所组成。
44
(1).链的引发
(2).链的传递与增长
45
(3).链的终止
46
2.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1).链终止型抗氧剂的作用原理 •自由基捕获型
•电子给予型
47
•氢给予体型
48
(2).预防型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作用是除去自由基的来源、抑制或延缓引发反应. ▼过氧化物分解剂 ROOH+R1SR2 ROOH+ R1SOR2 ROOH+(RO)3P ▼金属离子钝化剂
3
(2)按使用范围分类 •合成用助剂
合成用助剂是指在合成反应中所加入的助剂。
•加工用助剂。
加工助剂是指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所加的添加 剂。
4
(3)按作用功能分类
5
二.助剂的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 1.助剂与制品的配伍性 固体助剂的析出俗称为“喷霜”,液体助剂的析出 则称作“渗出”或“出汗”。
2.助剂的耐久性 聚合物材料在使用条件下,仍可保持原来性能的能 力叫耐久性。保持耐久性就是防止助剂的损失。助 剂的损失主要通过三条途径:挥发、抽出和迁移。
外增塑剂
内增塑剂
14
4.按化学结构分类 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 族二元酸酯类,脂肪酸 单酯与多元酸的脂肪酸 酯类等。 5.按应用性能分类 耐寒性增塑剂,耐热性 增塑剂,阻燃性增塑剂、 防舀性增塑剂,无毒性 增塑剂,耐候性增塑剂 和通用型增塑剂 。
15
三.增塑剂的增塑机理
研究者曾提出的几种理论 •润滑理论
早在公元前83年,Claudius年鉴记载.在希腊港Pracus的围攻中 所使用的本质碉堡用矾溶液(铁和铝的硫酸复盐)处理,目的是防燃, 这是阻燃技术在实践中的首次使用。
1735年,Wyld发表了一篇英国专利,用明矾、硼砂、硫酸亚铁混 合物使纤维纺织品和纸浆等阻燃,这是关于阻燃剂的第一篇专利。
1820年,盖—吕萨克受法国国王路易十八的委托,为保护巴黎剧 院幕布而研制阻燃剂,他发现磷酸铵、氯化铵、硼砂等无机化合 物对纤维的阻燃非常有效,他还发现上述某些化合物的混合体系 可提高咀燃性,他是最早对织物阻燃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家。
包括耐热着色性、耐热老化性、耐光、耐寒、耐酸、 耐碱、耐洗涤性耐迁移性、耐抽出性。
11
3)加工性 包括加工操作性、干燥性、润滑性、交联性、 塑性流动性、长期反复操作性. 4)安全性
包括卫生性、无臭性、无味性、不燃性、再生 利用性、降解性。
5)经济性等
12
塑化效率 可以使高分子材料达到某一柔软程度时需要添 加的增塑剂的量来衡量,所需增塑剂的量越少,其 增塑效率越高。
40
第三节 抗氧化剂
一.概述 1.高分子材料的老化
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其性能往
往会发生变化而失去应用的价值。例如塑料的发黄、脆
化与开裂现象;橡胶的发粘、硬化,龟裂及绝缘性能下 降等现象;纤维制品的变色、褪色、强度降低、断裂等
现象。凡此种种现象称作高分子材料的“劣化”或“老
化”。
41
1
第一节、概述
一. 助剂的定义和分类
1.助剂的定义
助剂又称添加剂,是指在塑料、橡胶、合成 纤维等材料和产品的生产、加工、使用过程 中,为改善工艺条件、提高产品的质量或赋 予产品某些特殊性能所添加的各种辅助化学 品。
2
2.助剂的分类
(1)按应用对象分类l 高分子材料助剂 包括塑料、橡胶、纤 维用助剂。
23
线形非晶态聚合物的物理形态
线形非晶态聚合物无一定的熔点, 随 温度的变化, 呈现三种物理形态: • 当T>Tf时, 聚合物呈粘流态 (能 流动的粘稠液体), 如常温下的胶 粘剂或涂料; • 当T<Tg时, 聚合物呈玻璃态 (玻 璃状坚硬固体), 如常温下的塑料;
玻璃态
形 变
高弹态
粘流态
• 当Tg<T<Tf时, 聚合物呈高弹态 (受力形变, 除力回复的高弹体), 如常温下的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