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好微课的十个要点讲课教案
小学微课优秀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微课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 提高学生信息检索、分析、处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 关键技能的培养。
2. 教学难点:- 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微课视频、教学辅助工具等。
- 设计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学生准备:- 完成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
- 准备好学习用品,如笔记本、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故事、图片、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2. 微课学习- 观看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 教师讲解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互动环节-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 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总结经验。
5.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重点、难点。
-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 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 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速度。
- 学生在作业中展现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反馈评价:- 学生对微课教学的满意度。
- 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情况。
3.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情况。
4. 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小学微课设计讲解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微课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课学习,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微课学习,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确定微课主题和内容,确保内容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三、教学对象明确微课适用的年级、班级和学生特点,以便更好地设计微课内容和形式。
四、教学时间确定微课的播放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确保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介绍微课主题,明确学习目标。
2. 讲解(1)按照教学目标,分步骤讲解知识点;(2)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点;(3)采用动画、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3. 互动(1)设置提问环节,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3)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
4. 总结(1)回顾微课内容,总结重点知识点;(2)强调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反馈,调整微课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分析微课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微课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微课设计;3. 教学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微课教学质量。
以下为微课设计讲解教案模板示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的加减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课学习,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分数的加减法三、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四、教学时间10分钟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分数的加减法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的加减法。
优秀微课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题:《微课设计与制作》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微课设计与制作的步骤与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微课的基本概念、特点、设计与制作步骤。
2. 教学难点:微课内容的创新与设计,微课制作技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微课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微课。
2. 提问:什么是微课?微课有哪些特点?二、讲授新课1. 讲解微课的基本概念、特点。
2. 介绍微课设计与制作的步骤:(1)选题: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2)脚本编写:根据教学内容,编写微课脚本。
(3)素材收集:收集相关教学素材。
(4)制作:运用视频剪辑软件进行微课制作。
(5)发布:将微课上传至网络平台。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教学内容,进行微课设计与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制作的微课,互相评价。
2. 教师点评,总结优点与不足。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关键要点。
2. 拓展:探讨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微课脚本。
2. 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制作一个简短微课。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
2. 学生反馈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困惑,以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八、教学资源1. 微课案例视频。
2. 微课设计与制作相关书籍、网站等。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微课的基本概念、特点、设计与制作步骤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能力。
3. 学生在微课设计与制作过程中的创新与创意。
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微课设计的核心和出发点。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具体、明确、可衡量,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例如,如果是一堂关于数学公式推导的微课,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运用某公式进行计算”;如果是一堂关于语文写作技巧的微课,教学目标可以是“学生能够掌握某种写作手法,并运用其完成一篇短文”。
同时,教学目标要分层设定,既要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也要涵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这样才能使微课的教学更加全面、深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分析教学内容在明确教学目标后,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要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知识点,合理划分教学内容的层次和结构。
对于重点内容,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强化和突出,如详细讲解、举例说明、反复练习等;对于难点内容,要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进行剖析,如分解步骤、对比分析、直观演示等;对于关键知识点,要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还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在微课设计中,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讲授法,直接清晰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也可以运用演示法,通过直观的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还可以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另外,情境教学法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场景中,增强学习的体验感和代入感。
四、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微课的主体部分,需要精心设计,使其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1、导入环节导入要简洁明了、新颖有趣,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采用问题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导入等方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环节讲解要清晰准确、条理分明,语言要简洁易懂。
微课制作教案

微课制作教案微课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微课和微课制作的基本概念;2. 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整理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微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微课制作的步骤和方法;3. 微课案例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什么是微课吗?2. 引入新课内容:微课是一种以短视频形式展现的精简化教学资源,具有时长短、内容丰富、交互性强等特点。
3. 导入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了解到什么是微课和微课制作的基本概念,以及掌握微课制作的步骤和方法。
第二步:微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1. 讲解微课的概念和特点,以及与传统教学的区别;2. 进行概念解释和举例说明。
第三步:微课制作的步骤和方法(15分钟)1. 分析微课制作的五个步骤:准备阶段、分工合作、内容设计、录制、制作与发布;2. 介绍已有的微课制作工具和平台,如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等;3.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就某个课程内容进行微课制作规划,并展示出来。
第四步:微课案例分析和评价(10分钟)1. 教师选取一些优秀的微课案例进行展示,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2. 引导学生思考优秀微课的特点和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第五步:课堂总结(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强调微课制作的重要性和作用;3. 提出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制作一个微课。
四、教学评价1. 小组展示:学生分组制作微课并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2. 学习报告:要求每位学生撰写一份学习报告,总结学习体会和心得;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报告和小组展示情况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了解到什么是微课和微课制作的基本概念,以及掌握微课制作的步骤和方法。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整理能力,以及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
然而,本课程中需要更多的实践活动来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微课,从而更好地锻炼他们的技能。
微型讲课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微型讲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微型讲课具有时间短、内容精炼、互动性强等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堂微型讲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型讲课的概念和特点;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微型讲课的定义及特点;2. 微型讲课的设计原则;3. 微型讲课的实施步骤;4. 微型讲课的评估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微型讲课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2)简要介绍微型讲课的定义和特点。
2. 讲授(1)讲解微型讲课的设计原则,如时间控制、内容精炼、互动性强等;(2)阐述微型讲课的实施步骤,包括选题、准备、实施、总结等;(3)介绍微型讲课的评估方法,如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
3. 案例分析(1)选取一个微型讲课案例,分析其设计、实施和评估过程;(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案例中的不足之处。
4.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微型讲课设计,每组选取一个主题,按照设计原则和实施步骤进行;(2)各小组进行微型讲课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反馈;(3)教师点评,总结各小组的优点和不足。
5. 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微型讲课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运用微型讲课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情况、微型讲课展示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2. 同行评价:邀请其他教师对微型讲课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反馈和同行评价,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2. 教师应注重微型讲课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4. 教师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微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微课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微课的制作和分享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教学准备为了有效地进行微课的教学,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微课的教材和相关资料微课的制作工具和软件相关的练习和实践活动材料教学步骤步骤一:微课的定义和特点教师通过讲解微课的定义和特点,向学生介绍微课的起源和发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微课的特点,如简洁、生动、灵活等,激发学生对微课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微课的制作和分享技巧学生学习微课的制作和分享技巧,通过示范和练习,学习微课的制作和分享技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微课的脚本编写和演讲技巧,教授学生如何有效地制作和分享微课。
步骤三: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培养活动,通过微课的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和学习微课,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步骤四:学习效果和兴趣提高学生进行学习效果和兴趣提高活动,通过微课的应用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微课进行知识复习和学习拓展,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观察学生对微课定义和特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微课制作和分享技巧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观察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的展示和发展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和兴趣的提高和表现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微课的创作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教学工具和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和知识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微课教案的设计要点

微课教案的设计要点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微课教学成为了现今教育教学中重要的方向,其突出的特点是“点、线、面、体、用”,即以点带面、线串点、面结构、体现用。
针对这一特点,本文将探讨微课教案的设计要点,旨在提高微课教学效果。
1. 内容要点的界定在设计微课教案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内容要点的界定。
要根据教材内容逐一列出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对于每个知识点需要把握其定义、原理、作用以及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等,对于重点难点应该考虑采用生动形象的案例或者图表来进行解释说明,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2. 教学目标的明确设计微课教案还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目标的确定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考虑,要明确提出需要达到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目标。
在设计目标时,要注意参考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纲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使目标能够与课程目标相一致,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3. 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策略是微课教案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对于不同教学情景、不同学生类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具体来说,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演示等。
对于不同学生类型,教学策略应该有所区别,在教育教学中应该考虑到多元化的学生需求,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等多种因素。
4. 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流程的设计旨在把整个微课教学过程合理分解,并且适应学科的特殊性。
微课教学流程的基本要素包括引入、讲解、实例、总结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需要恰到好处的安排时间以及内容。
在设计教学流程时,需要统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等多种因素,把握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使教学顺畅、高效。
5. 教学资源的准备微课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资料、图表、视频资料等。
在设计微课教案时,需要充分考虑教学资源的充足性和质量,尽可能采用开放式教育资源,保证资源的多样性和质量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微课教案的设计要点需要注意教学内容要点的界定、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准备等方面。
微课教学设计及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微课的基本概念、特点、制作方法和应用领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微课进行教学设计、制作和评价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微课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微课的基本概念、特点、制作方法和应用领域。
2. 教学难点:微课制作过程中的技巧和创意设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微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微课的特点和作用。
(2)提问:什么是微课?微课有哪些特点?2. 讲解微课基本概念和特点(1)讲解微课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分析微课的特点:短小精悍、易于传播、互动性强等。
3. 讲解微课制作方法(1)介绍微课制作工具,如PPT、视频剪辑软件等。
(2)讲解微课制作步骤:选题、策划、拍摄、剪辑、后期制作等。
(3)演示微课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技巧。
4. 举例说明微课应用领域(1)教学领域:课堂讲解、作业辅导、复习巩固等。
(2)培训领域:技能培训、职业培训、在线课程等。
(3)宣传领域:企业宣传、产品推广、文化传播等。
5. 学生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微课制作实践,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微课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微课作品,分享制作心得。
(2)教师点评作品,总结优点和不足。
(3)学生互评,提高评价能力。
7. 总结与拓展(1)总结微课教学设计及制作的关键点。
(2)拓展:探讨微课在未来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品展示、互评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微课制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教师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实践操作、作品展示、课堂互动等环节,评价学生对微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关注微课在教学、培训、宣传等领域的应用,拓展教学思路。
设计好微课的十个要点

设计好微课的十个要点摘自:胡小勇着《设计好微课》一、技术,是把双刃剑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微课的制作技术也更加成熟,呈现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微课,是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内容载体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因此微视频的好坏,也成为衡量一个好微课的重要观察点。
微课制作,是否越“高大上”就越好?微课技术,是否看起来越“酷炫”越好?不一定。
精美的画面和酷炫的表现手法,确实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观看微课的兴趣。
但是,微课中的教学微视频不同于我们日常观看的电影和电视剧,它的重点并不在于讲求视觉上的冲击,而是在于帮助讲透知识点、技能点。
所以,微课制作在技术运用上应该遵循“适度原则”。
首先,是技术的“量”要适度过度地使用技术,在微课中添加过多的动画、特效和音效,容易把学习者的注意力从内容转移到形式上,造成认知干扰。
这不仅偏离了学习目标,还容易让学生养成满足于短暂视觉快感的不良习惯。
其次,是技术和内容要相配合。
无论是运用哪种技术来制作微课,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因此,微课制作要根据相应的选题、教学内容、教学情境、使用对象而选用适当的技术。
技术是把双刃剑。
使用得当的话,可以提高微课的技术体验感、趣味性和可读性;但是过度、不适当地使用技术会适得其反造成学习干扰,影响学习效果。
二、内容为王,好微课选好题◆目标要明确。
应该选取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或易错点、关键点来制作微课,把提高和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效果做为微课选题的首要目标。
◆选题需聚焦。
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
想要在一个较短的时长内讲清楚知识点,就必须聚焦选题。
要尽量把选题聚焦到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技能点之内,切忌在微课中一味包含过多的内容。
◆选题要合适。
微课的选题要与学科贴切,同时还要适合学生的兴趣点和认知需求。
为了贴近生活,也可以选择和时代主题相呼应、和生活趣事甚至是网络热门话题相关联的题材,作为微课故事的内容载体。
◆内容须科学。
微课要传递正确、准确的观点,内容必须要遵守学科规律,做到科学准确,切忌因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科学性。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 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对荷塘月色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荷塘月色的音乐,营造氛围。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荷塘月色吗?你们对荷塘月色有什么印象?(3)简要介绍荷塘月色的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2)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3. 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课文中的荷塘月色有哪些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荷塘月色的?(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课堂讨论(1)提问:课文中的荷塘月色让你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
5. 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评价。
6. 背诵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学生跟背。
(2)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7. 总结拓展(1)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点评。
8.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思考: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描绘荷塘月色?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
2. 阅读理解: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朗读背诵:评价学生的朗读、背诵水平。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五、教学反思1.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2. 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3. 阅读理解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2. 教学难点:阅读理解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微课教学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阅读理解的困惑和需求。
(二)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如略读、寻读、扫读等。
2.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技巧。
(三)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如合理分配时间、调整阅读节奏等。
2. 学生进行阅读练习,教师观察并给予指导。
(四)阅读理解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15分钟)1. 教师分析阅读理解题型,如主旨大意题、事实细节题、推理判断题等。
2. 结合实例,讲解解题技巧,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阅读能力。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布置阅读理解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2. 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及时反馈。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练习情况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了解其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情况。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其自主学习意识。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微课优秀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微课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如生字、词、句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如生字、词、句等。
2. 教学难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如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手段,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对微课内容产生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1. 知识点讲解:结合微课内容,详细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如生字、词、句等。
2.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加深印象。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与知识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三)拓展延伸1. 拓展阅读:推荐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 反思: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借鉴。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互评: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微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3. 教学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微课教学质量。
本模板适用于小学各学科微课教学,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制作优秀微课的要点

制作优秀微课的要点作者:韩春香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第12期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逊克农场学校韩春香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音频。
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微课制作基本流程是这样的:选题——教案编写——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后期制作——教学反思。
在制作微课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选题标准微课的选题是微课制作最关键的一环,良好的选题可以事半功倍的进行讲解、录制,不好的选题同样可以使得微课变得平凡乃至平庸。
1.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一节微课一般讲授一个知识点,对于这个知识点的选择,关乎知识结构的设计,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用来制作微课,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较为符合微课制作的初衷:教学资源分享,为学生(教师)解惑,启发教学。
2.要适合用多媒体表达微课作为一种媒体,内容的设计要适合使用多媒体特性,对于不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的内容,制作的结果也许是徒劳的,因为也许使用黑板教学或进行活动实践的教学效果更佳。
同时也会使教学过程平庸无奇,令观看者失去学习欲望。
因而微课选题要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
二、教学设计要求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分钟,但是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良好的微课应该是井然有序的,杂乱无章而随意的微课是与微课理念背道相驰的。
1.适合教学对象不同学科学段的微课对应不同知识能力的学生,微课不但应有学科学段的分别,同时还要有同一学科学段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诸如同一个数学知识点,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传授的方法乃至内容应该有差异,进行个别化教学,这也是符合我们微课理念的。
2.符合认知过程良好的微课设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能跳跃式发展,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方式是大有差异的,对于低年龄儿童,具体(多图、动画、视频)的知识对于他们更易于接受,对于中学儿童,认知方式已经发展为更易于接受抽象的知识,可以给予学生想象思考的空间,诸如高中语文,可以更多的情景陶冶,而对于低年级儿童,情景陶冶也许就会分散注意力。
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微课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与方法目标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难点: - 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 本节课的知识点。
-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点。
-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或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讨论讲授法: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2. 演示法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练习法: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练习法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入新课: - 通过播放一段与本节课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 提出一个与本节课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 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包括概念、原理、方法等。
- 通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演示实验或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 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小组讨论: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
-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范围内汇报小组讨论的结小组讨论果。
- 教师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
4. 练习巩固练习巩固: - 布置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 学生课堂总结: - 对本节完成练习题后,教师进行批改和讲解。
微课设计方案教案

微课设计方案教案第一章:微课概述1.1 微课的定义介绍微课的概念和特点强调微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优势1.2 微课的发展与现状简述微课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微课的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1.3 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则提出微课设计的目标和原则强调微课的互动性和实用性第二章: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准备2.1 确定微课主题与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微课的主题和目标强调微课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实用性2.2 编写微课脚本教授如何编写微课脚本的方法和技巧提供脚本编写的模板和示例2.3 准备微课素材与资源介绍微课所需素材的种类和来源指导学生筛选和组织合适的素材第三章:微课制作技术基础3.1 选择合适的微课制作工具与软件介绍常用的微课制作工具和软件分析各种工具的特点和适用场景3.2 微课拍摄与录制技巧教授微课拍摄与录制的基本技巧强调拍摄与录制的注意事项和细节3.3 微课编辑与后期制作介绍微课编辑与后期制作的基本流程教授剪辑、合成、特效等制作技巧第四章:微课互动与评价设计4.1 微课互动策略设计分析微课互动的目的和重要性教授设计互动问题和讨论区的技巧4.2 微课评价设计与反馈介绍微课评价的方法和标准指导学生如何给予有效的反馈和建议第五章:微课应用与推广5.1 微课的发布与传播介绍微课发布和传播的渠道与方法强调版权保护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5.2 微课的应用与推广策略分析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场景和效果教授如何推广微课并提高影响力第六章:微课案例分析6.1 微课案例选取与分析方法介绍如何选择典型的微课案例教授分析微课案例的步骤和方法6.2 优秀微课案例解析分析并解读一些国内外优秀的微课案例提炼其成功经验和启示6.3 微课案例评价与借鉴引导学生对微课案例进行评价指导如何借鉴优秀案例,提高自身微课设计水平第七章:针对不同学科的微课设计策略7.1 学科特点与微课设计分析不同学科的特点和教学需求提出针对不同学科的微课设计策略7.2 语文学科微课设计案例解析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语文学科微课的设计方法和技巧7.3 数学、英语等学科微课设计案例解析类似地,分析数学、英语等学科微课的设计方法和技巧第八章:针对不同学段的微课设计策略8.1 学段特点与微课设计分析不同学段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提出针对不同学段的微课设计策略8.2 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段微课设计案例解析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学段的微课设计方法和技巧8.3 特殊需求学生的微课设计策略探讨如何为特殊需求学生设计微课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第九章:微课在教学中的整合与运用9.1 微课与传统教学的融合探讨如何将微课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发挥两者的优势9.2 微课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介绍微课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和案例9.3 微课在教学评价中的运用分析微课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和方法第十章:微课设计与制作的注意事项10.1 版权和隐私保护强调在微课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版权和隐私保护10.2 微课的安全性问题提出微课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应关注的安全性问题10.3 微课的可持续发展与评估探讨微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介绍微课评估的方法和指标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微课的定义与特点难点解析:如何理解和把握微课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在教学中的优势二、微课的发展与现状难点解析:如何分析微课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三、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则难点解析:如何确保微课的互动性和实用性,以及如何在设计中体现这些原则四、微课制作技术基础难点解析:如何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和软件,以及如何掌握拍摄、录制和编辑的技巧五、微课互动与评价设计难点解析:如何设计有效的互动问题和讨论区,以及如何给予有效的反馈和建议六、微课案例分析难点解析:如何选择典型的微课案例,以及如何分析和评价微课案例的成功经验和启示七、针对不同学科的微课设计策略难点解析:如何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教学需求,设计出适合的微课八、针对不同学段的微课设计策略难点解析:如何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出适合的微课,以及如何为特殊需求学生设计微课九、微课在教学中的整合与运用难点解析:如何将微课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发挥两者的优势,以及如何在课程教学和教学评价中有效运用微课十、微课设计与制作的注意事项难点解析:如何在微课制作和使用过程中注意版权和隐私保护,关注安全性问题,以及如何评估和实现微课的可持续发展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文主要分析了微课的定义与特点、发展现状、设计与制作原则、制作技术基础、互动与评价设计、案例分析、针对不同学科和学段的微课设计策略、在教学中的整合与运用以及设计与制作的注意事项。
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微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知识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举例说明知识点的应用。
2. 演示法演示知识点的操作过程。
演示知识点的应用实例。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与本节课知识点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出一个与本节课知识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2. 讲授新课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举例说明知识点的应用。
3. 演示操作演示知识点的操作过程。
演示知识点的应用实例。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6.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7. 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知识点相关的作业。
让学生进行拓展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教学内容是否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3.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和灵活化?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4. 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教学过程是否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教学过程是否能够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是否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和管理教学秩序?5. 教学评价是否及时?教学评价是否能够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教学评价是否能够及时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问题?教学评价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6. 教学改进措施有哪些?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精心设计微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生字词,学会阅读课文,了解校园的美丽景色。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校园美景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学会阅读课文,了解校园的美丽景色。
2.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校园图片、生字卡片。
2.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准备好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校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景物。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校园美景的感受。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并标注难读字词。
2. 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书写。
2.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师提问:课文描述了校园的哪些美景?你是如何感受到校园的美丽的?(四)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幅校园图片,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图片中的美景。
2. 学生展示自己的描述,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五)总结全文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概括校园的美丽景色。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校园美景的喜爱之情。
(六)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校园的美景,并配上图片。
2. 学生与家长分享自己的作品,共同感受校园的美丽。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学生在描述校园美景时,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层教学。
六、板书设计美丽的校园一、校园美景1. 绿树成荫2. 花坛绽放3. 操场整洁二、生字词1. 校园2. 美丽3. 花坛4. 操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学会阅读课文,了解校园的美丽景色,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适合微课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3)学生能够正确判断分数加减法的结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3)通过微课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分数加减法的结果判断。
2. 教学难点:(1)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步骤;(2)分数加减法结果的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分数吗?分数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和性质;(2)教师提出问题:“分数加减法该如何计算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微课教学(1)教师播放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2)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注意观察微课中的关键步骤,思考如何进行计算;(3)教师暂停微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每组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练习;(2)学生互相检查计算结果,共同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3)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总结归纳(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步骤和结果判断方法;(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 课堂练习(1)教师布置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
6. 课堂小结(1)教师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观察、练习检查、学生自评、互评。
小学微课设计讲解教案

小学微课设计讲解教案教案标题:小学微课设计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微课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学生能够掌握微课设计的步骤和要素。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微课。
教学重点:1. 微课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微课设计的步骤和要素。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微课。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2. PPT或其他教学工具。
3. 学生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微课设计的概念和背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微课设计吗?它有什么作用?你们有没有接触过微课?”Step 2:讲解微课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0分钟)通过PPT或其他教具,详细讲解微课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例如:- 微课设计是指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需求,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设计出简洁、精确、高效的课程。
- 微课设计的原则包括内容简洁明了、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具体清晰、学习资源丰富多样等。
Step 3:讲解微课设计的步骤和要素(15分钟)详细讲解微课设计的步骤和要素,例如:- 步骤一:确定学习目标和学生需求。
- 步骤二: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
- 步骤三:制作教学内容和多媒体素材。
- 步骤四:设计学习活动和评价方式。
Step 4:案例分析(10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微课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步骤和要素,以加深对微课设计的理解。
Step 5:设计微课实践(15分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微课。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经验,设计出有趣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微课。
Step 6:展示和评价(10分钟)学生小组依次展示他们设计的微课,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Step 7: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微课设计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好微课的十个要点设计好微课的十个要点摘自:胡小勇著《设计好微课》一、技术,是把双刃剑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微课的制作技术也更加成熟,呈现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微课,是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内容载体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因此微视频的好坏,也成为衡量一个好微课的重要观察点。
微课制作,是否越“高大上”就越好?微课技术,是否看起来越“酷炫”越好?不一定。
精美的画面和酷炫的表现手法,确实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观看微课的兴趣。
但是,微课中的教学微视频不同于我们日常观看的电影和电视剧,它的重点并不在于讲求视觉上的冲击,而是在于帮助讲透知识点、技能点。
所以,微课制作在技术运用上应该遵循“适度原则”。
首先,是技术的“量”要适度过度地使用技术,在微课中添加过多的动画、特效和音效,容易把学习者的注意力从内容转移到形式上,造成认知干扰。
这不仅偏离了学习目标,还容易让学生养成满足于短暂视觉快感的不良习惯。
其次,是技术和内容要相配合。
无论是运用哪种技术来制作微课,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因此,微课制作要根据相应的选题、教学内容、教学情境、使用对象而选用适当的技术。
技术是把双刃剑。
使用得当的话,可以提高微课的技术体验感、趣味性和可读性;但是过度、不适当地使用技术会适得其反造成学习干扰,影响学习效果。
二、内容为王,好微课选好题◆目标要明确。
应该选取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或易错点、关键点来制作微课,把提高和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效果做为微课选题的首要目标。
◆选题需聚焦。
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
想要在一个较短的时长内讲清楚知识点,就必须聚焦选题。
要尽量把选题聚焦到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技能点之内,切忌在微课中一味包含过多的内容。
◆选题要合适。
微课的选题要与学科贴切,同时还要适合学生的兴趣点和认知需求。
为了贴近生活,也可以选择和时代主题相呼应、和生活趣事甚至是网络热门话题相关联的题材,作为微课故事的内容载体。
◆内容须科学。
微课要传递正确、准确的观点,内容必须要遵守学科规律,做到科学准确,切忌因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科学性。
◆微课成系列。
所谓独木不成林,系列化的微课更能够系统详细地讲好讲全知识内容。
因此,在讲解具有系统逻辑知识架构的庞大教学内容时,可以选择拆分板块的方式,将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分解细化为数个知识点,并以此来制作系列微课。
三、有好故事,还要会讲故事听故事,是男女老少都喜闻乐见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
故事情节丰富有趣、生动形象,能够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微课的授课过程中穿插故事或者以故事为载体,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故事教学法的形式还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内容。
在设计微课时,也可以使用故事的形式来展开。
故事源于生活,生活始于故事。
可以选择来自生活中的好故事穿插在微课当中,或者把微课内容融合在故事载体中进行呈现传递。
有好的故事,更要会讲好故事。
想要把选好的故事在微课中讲好,可以遵守十六个字原则:贴近主题、符合情境、关注细节、巧设悬念。
◆贴近主题。
无论选择什么故事,目的都是服务于微课教学内容。
即使有些故事的趣味性很高,但如果偏离教学主题也不是好的选择。
因此,在用故事叙述法来呈现微课时,需要注意根据主题来选择故事。
◆符合情境。
西蒙斯( Annette simmons)在他所著的《讲故事:故事的结构和讲故事的技巧》一书中曾说过:“一个好的故事,就是讲值得讲且人们都喜欢听的东西。
”在选择故事之前,我们需要对学习者特征和使用场景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选择故事的参考。
◆关注细节。
一个故事就像一场电影,而故事细节就像是个个细致的镜头,带着观众进入故事。
有细节的故事才容易打动人,把充满细节的故事放在微课中能让学习者增强代入感,加深印象。
◆巧设悬念。
在微课中讲故事的时候,要自然地将教学内容贯穿在故事当中,借事喻理、传达知识。
适当的悬念作为叙事技巧,能够提升微课内容的吸引力。
通过把故事巧妙地转化为问题,以提出问题、解决悬念的方式来讲故事更能增强微课的吸引力,其实,故事没有绝对的好坏,用恰当的方式讲合适的故事才是最好的。
四、微课时长,到底多少最合适著名的MOOC平台曾经对平台上的所有教学视频时长与学习视频的完成程度做过统计,取其统计数据中位数来看,观众们实际观看时长不超过6分钟。
而6~9分钟长的视频是个拐点,对更长视频的实际观看时间中位数反倒会下降。
微课不能简单等同于课件和课堂教学,其教学设计有其独特性,要求导入快、直奔正题、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案例典型、提问巧妙、语言精练、小结干脆利落,因此过于拖沓冗长的微课并不可取。
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发现,年龄越小、年级越低的学生有效微课的时长越短,而高年级的微课可以适度延长时间。
文科的微课视频时长普遍高于理科。
一般来看,75%以上的微课视频都集中在5~8分钟左右,而超过8分钟的微课有效性明显降低,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包括知识点内容偏多、讲授者的讲解不精练、学生视频驻留规律等等。
事实上,由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应用场景和使用方式的多样性,即使同一位老师讲授同一个知识点,微课视频的时长也可能不完全一样。
因此,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微课时长作出统一明确的“硬性规定”。
例如,对于高中年级的学生、微课教学内容不宜分割过细。
如果老师讲解生动有趣,也完全可以破8分钟的界限。
总之,微课时长没有绝对标准,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但从使用经验上来看,我们建议单个微课的时长最好控制在5~8分钟左右。
五、视觉,形式为内容增值大家常常会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同样内容用视频和文本分别呈现,大家更愿意看视频形式的内容;图文并茂的文章和纯文字之间,大家则会更愿意选择前者。
你知道吗?人脑处理图片的速度,是处理文字的60000倍!所以,常人其实更加容易接受色彩丰富、可视化的画面。
因此,视觉效果设计,在微课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从整体上来说,在设计微课画面时,要结合微课的内容和学习者的特征来选择合适的色调。
一般来说,明亮、鲜艳、纯真的色彩都是儿童所喜欢的,比如温暖的橙色,饱和度比较低的红色,黄色,粉红,纯度高的蓝色、绿色等。
而面对年纪稍长的学习者,中等明度、较高纯度的原色更能够吸引学习者。
其次,从细节上来说,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利用符号、划线、标注、关键词变色或者放大等的技巧,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在微课的关键内容处,加入适当的标识符号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可以强化学习者的视觉认知,提醒学习者关注重点信息。
最后,从呈现方式上来说,可以将文字内容转化成为学习者更容易接受的图片、表格、动画,甚至是真人出演的视频。
别以为微课中只能放文字和图片,适当地插入关联视频,也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方式。
视觉画面设计很重要,但是形式最终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
在设计微课视觉感的时候,风格要尽量统一避免无关的视觉干扰。
六、音乐,给微课锦上添花心理共鸣理论认为,音乐能对人的行为施以影响,影响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评价,从而改善和协调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锻炼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启发和丰富人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微课设计时,还可以添加很多不同类型的声音素材,比如说旁白、音效等。
利用这些声音素材的音色、音调、节奏等不同的特性,可以为微课增添趣味性和吸引力。
◆旁白。
旁白可谓微课必不可缺少的声音素材,对微课内容讲解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持作用。
一个好的旁白,需要口齿清晰的表述。
含糊不清的表达会影响学习者对信息的接收性。
除此以外,还可以结合微课内容需要来选择不同的声线,比如说稚嫩的童声、甜美的女声或是浑厚的男声。
除了声线以外,还需要注意旁白的语调起伏。
◆音效。
音效与上一节中提及的标注功效类似,也能起到引起注意、突出重点的作用。
音效的使用要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并且需要搭配视频画面。
比如说,在重要关键的标识出现时,可以搭配一声清脆的音效,但切忌音效出现突然发声或者声量过大。
◆背景音乐。
可以利用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音乐帮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背景音乐的节奏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节奏,比如快节奏的音乐可以加快学习者的学习步伐和进度,但不利于学习者深入探究;缓慢柔和的音乐可以使学习者的思绪沉静下来,有利于思考。
七、情感,让微课有生命一节好课,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必定能够进行很好的情感沟通。
积极的情感能有效促进学习,传达知识、态度和价值观。
这些情感可以激发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达到好的效果。
微课通常只有几分钟的时长,是不是没法和学习者交流情感呢?其实,通过有效的设计,在微课中也能很好地传递情感:◆用配音来表达。
语言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可以让人更容易抓住话语的重点,也可以很好地表达情感和传递态度,在微课的旁白配音中,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情感色彩的语句也可以利用语气、语调、语速的不同,来表达微课内容想要传达的情感。
◆用音乐来表达。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可以反映和衬托教学内容当中无法用言语和字句表达的情感。
在微课当中,穿插各种不同的背景音乐能使学习者直接地感受到潜在的情感,使微课富有生命力◆用色彩来表达。
色彩对人的心理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暗示,可以利用色彩心理学来引导学生感知微课想要表达的情感。
比如说,你的教学目标是想给学生传达一种充满正能量的情感,就很适合用红色作为基本配色。
因为红色给人以热情、权威、自信、充满能量的感觉。
◆用设计来表达。
微课当中加入文字样式、配图、装饰等设计,这有助于从视觉感官上传达情感。
比如说圆润的幼圆字体给人以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搭配上可爱俏皮的配图和装饰,能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气氛。
八、创意,让微课非同凡响有创意的设计,能大大提升微课的内涵。
有好的微课制作技术、好的内容、好的配乐、好的画面,更需要有好的创意设计把这些要素串联起来,一般来说,微课创意设计有“五化”:微课类型多样化、教学内容情境化、教学重点问题化、教学活动任务化、教学媒体多样化。
◆微课类型多样化。
可以用不同类型的微课,来教授相应的内容。
不同类型的微课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各有不同。
比如说故事型微课可以让学习者更加容易进入教学情境,实验型微课可以让学习者更直观地观察到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
本书后续章节,会结合案例向大家介绍六种类型的微课。
◆教学内容情境化。
在微课当中构建学习情境,给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显得尤为重要。
在微课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和情境共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
◆教学重点问题化。
“问题,乃是通向理解之门的关键”,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
可以尝试将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和难点转化成为问题的形式来呈现,以问题导学、释疑解惑的方式来串联微课内容。
◆教学活动任务化。
一节微课的威力,不仅仅在于短短几分钟,还体现在学生学完微课之后的行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