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一位名叫陆士谔的晚清小说家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阅读答案
故事新编:中国现代小说的一种文体存在兼论陆士谔《新水浒》、《新三国》、《新野叟曝言》
一种是外国小说与中国传统小说融合而形成的小说文体,如言情小说,基本上是《巴黎茶花女遗事》和中国传统的言情小说的结合体。我们这里所论的“故事新编”属于此类。
1908年改良小说社出版了吴趼人的8册40回的《新石头记》。这部小说以宝玉作为主人公,算是“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通过宝玉的游历写各种新鲜事物,写自我的政治理想,这是“随意点染”了。有必要说明的是,这部小说与明清小说界流行的那些旧作的续作不一样,它不是根据旧作的情节的续写,而是另撰故事;作者的创作目的也不是去圆旧作的结局,而是写“自家的怀抱”。它所用到的一点旧作,只不过是借一点历史的“因由”而已。更主要的是吴趼人、陆士谔所处的时代是大量的外国小说译作流行的时代,他们笔下的翻新之作不再是旧作框架中的故事衍绎,而是结合了正在流行的一些翻译小说本体的创新之作。对此,吴趼人在小说第1回中就说得很清楚,他的小说不是那种“狗尾续貂,贻人笑话”的续作,而是“独树一帜”的作品。这种“独树一帜”的作品也就是现代文学中的重要文体故事新编的开端。
【正 文】
中国现代小说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外国小说的影响,这是无可讳言的事实。但是中国现代小说接受外国小说的影响与其它国家接受外来文学影响相比,有其独特性。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其它国家受到意大利文学的影响,这是同一文化中的发展和提升;18世纪欧洲文学进入美国,这是同一种文化的移植。中国本身就有着悠久的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所以外国小说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冲击,而中国现代小说接受外国小说影响的过程必定是激烈反应、发生变革,最后是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走向融合。这种融合是指中国小说在外国小说的影响之下,形成了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小说观念和为中国读者所喜闻乐见的小说形式。因为这一场变革毕竟发生在中国的土地上,而中国小说本身就具有着东方文化的巨大背景和深刻的底蕴。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的观念,我将另文阐述,这里主要论述中国现代小说的独特形式“故事新编”的形成的过程,说明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形成的一种途径,并从这一角度论述陆士谔在晚清小说史中的地位。
中国梦给世界添精彩
中国梦,给世界再添精彩网络上,有人制作了一副对联,表达对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喜爱、对中国未来的期待。
撰写者就此征集横批,引来不少转发跟帖,言辞间洋溢激情信心。
我则想用“国强梦圆”作横批。
我以为,这四个字最能反映人民心声,也最能展现中国梦的世界观。
有此感悟来自于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
我曾担任中国驻国际展览局代表,是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的一位投票人,又在上海世博局任过专职副局长、执委会副主任。
在我看来,世博会在中国的成功举办,既谱写了中国梦的一段华丽篇章,也成就了一个世界梦。
1910年,一位名叫陆士谔的青年,曾创作了一部幻想小说《新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梁启超也在他的《新中国未来记》中,提出在上海举办世博会,渴望自己的祖国“睡狮破浓梦,病国起沉疴”。
但由于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举办世博会只能是遥远的梦想。
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给中国一个机会,世界将添一份异彩”,国强梦圆。
犹记得,2002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决定将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授予中国上海,彼时彼景我永志难忘,“十年世博路,一朝大事成”的艰辛与欣慰铭记在心。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全球190个国家的展团纷至沓来,56个国际组织踊跃参展,7300多万人次的参观量史无前例。
一场文化盛会,之所以让各国竞相参与、令人们流连忘返,原因就在于,这届世博会寄托着人类未来的希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它的主题不仅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大命题之一,更是直面未来的世界梦: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了五大洲、数十个国家、50个经典案件。
它是现实的,不是虚构的;是有价值的,不是虚无的;是可仿效的,不是虚拟的。
它回答了中国和世界城市发展的四个问题:何为宜居家园?何为可持续发展?何为对文化和历史的保护和传承?何为用高科技不断改变城市生活?一句话,如何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在这里,百姓的朴实梦,国家的强大梦,人类发展的未来梦,融为一体。
近代文学研究综述(一)
近代文学研究综述(一)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已经进入了新的世纪,综观2001年的研究状况,成果相当丰富,约有10种近代文学研究方面的专着、专书和一百余篇论文问世。
研究者普遍关注研究对象在文学转型时期的“新”和“变”的特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打破单一的审美规范和价值标准,将探索引向深入;发掘出不少有价值的原始资料,出现了新的研究热点,弥补了过去研究中的一些空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一、对小说传播问题的探讨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小说研究往往等同于作家作品的研究,但小说的生成,实际上是由无数个创作-传播-创作环节构成的。
传播沟通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后者又是推动小说发展的重要力量。
传播方式的变革,对于近代小说的影响尤为巨大,是近代小说研究中值得重视的一个方面。
宋莉华的《近代石印术的普及与通俗小说的传播》⑴一文是其中重要论着之一。
本文考察了近代印刷技术与通俗小说之间的关系,认为小说界革命和清末留日高潮直接促成了石印术的普及与石印小说的流传,并由此推动晚清小说创作的繁荣:“自1832年底,广州出现了第一家中国人开办的石印铺后,经营石印者渐多,终成席卷全国之势。
光绪年间,仅上海一地,石印所即有56家,较铅印业多一倍有余。
……石印术的普及为近代通俗小说的传播提供了切实的技术保障。
”“一种小说往往在数家报刊连载,或先经报刊连载,复以单行本行世,其传播速度之快,影响面之大,不能不说是得益于石印技术的普及。
”随之而来的是石印书局开始与报馆密切合作,取代了传统书坊,成为近代小说流通的主要渠道。
报刊与书局多方合作,共同刊行小说,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使各自的经营管理更具现代意识。
这种现代意识首先体现在由报馆正式确立的稿酬制度,它使明末清初出现的小说的商品化倾向得到强化;其次,近代报馆和书局都表现出来更强的广告意识:“报刊已将刊登广告作为其赢利的主要手段之一,不仅有报馆、期刊社和书局所印书籍的广告,还包括各种内容驳杂的‘告白’。
CN44-0088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CN44-0088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8分)1.(大连)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大连)给加点的字注音,依据拼音填写汉字。
(4分)(1)商酌( )(2)伫立( )(3)晓风(cán)月(4) (shì)才放旷3.(大连)在有语病的地方画横线,并写出修改意见。
(2分)在爱心义演的晚会上,文化界知名人士声情并茂地演唱了一首首动人的歌声。
4.(大连)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朱自清,宇佩弦,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
《背影》一文,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第一次从正面刻画父亲形象的散文。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全集》。
我们学过他的诗歌《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等。
C.戏剧《威尼斯商人》,诗歌《天上的街市》,童话《皇帝的新装》,神话《女娲造人》,寓言《蚊子和狮子》——文学体裁的多样化,开拓了语文阅读的视野。
D.莫泊桑,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我的叔叔于勒》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
5.(湖北襄樊)根据语境仿写句子。
(2分)欣赏是一种领略,欣赏也是一种收获。
欣赏日出,自然会在日出的喷薄中感受向上的力量;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领悟博大的胸怀; ,。
6.(大连)默写填空。
(10分)(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2)羌管悠悠霜满地,,。
(3)令初下,,。
(4)年8月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世界各国友人将相聚北京,我们不由得想起了《论语·学而》中的一句话:“,?”(5)在汶川地震抢险救援过程中,十五名伞兵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坚定地持有“,。
”(《过零丁洋》)的人生信念,毅然决然地高空勇跳,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
7.请依据名著阅读积累,填写下列表格。
(6分)二、古诗文阅读(16分)(浙江义乌)(一)阅读《陈涉世家》,完成第8—10题。
陆士谔-百年梦想世博成真
陆士谔-百年梦想世博成真陆士谔-百年梦想世博成真上海世博会即将召开,有两个人物不得不提,一位是100年前的上海朱家角人陆士谔,另一位将在下篇文章再说。
前些天在CCTV看到有关对陆士谔100年前以梦想的方式对上海举办世博会和中国现代化的预言,不禁感叹陆士谔预言的准确与神奇,但近日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在仔细分析后笔者仍认为陆士谔预言上海召开世博会并非是质疑者所认为的“误传”。
质疑者所质疑的根据是陆士谔1910年出版的预言小说《新中国》(又名:《立宪四十年后之中国》)中写的是“内国博览会”而不是“万国博览会”,所以就推翻了陆士谔对上海举办世博会的预言,其实解放前的图书由于是手工排版会有许多的排版错误,我们所见的旧版书籍书中会有许多错字出现,而那时的人们对万国博览会是人所共知、津津乐道的,万万不会说什么“内国博览会”的。
此外,陆士谔除了写小说以外,还出租图书,因此完全可能看过梁启超1902年出版的《新中国未来记》和吴研人1905年出版的《新石头记》,这2部书都预言了上海浦东将举办大博览会或万国博览会。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陆士谔就是在他的小说中抒发了他的梦想和预言。
令人钦佩的是100年前陆士谔书中的20项对未来上海和浦东现代化和文明的描绘与预言如今成为了现实,尽管他的预言有些是根据他人的或外国的有关介绍做出的,但我们仍然为他的梦想而感叹与喝彩。
——心吾2010.4.25 中国南京1910年上海朱家角人陆士谔在小说《新中国》里幻想100年后在上海举办博览会百年前印行的《绘图新中国》书影陆士谔书中写道:“开办内国博览会”陆士谔的孙子陆贞雄在《新中国》新书签售现场。
附一:上海世博会,百年梦想变现实附二:世博“抢救”奇作家陆士谔◎核心提示对于我们来说,陆士谔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如果不是温家宝总理在第七届世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一番话。
陆士谔“预言2010年上海世博会”乃误传
陆⼠谔“预⾔2010年上海世博会”乃误传百年前印⾏的《绘图新中国》书影陆⼠谔书中写道:“宣统⼆⼗年,开办内国博览会”为2010年上海世博拍摄《上海传奇》的贾樟柯导演说:“他(陆⼠谔)写了⼀本科幻⼩说,他预⾔2010年上海会开世博会,⽽且世博会就在浦东举⾏,那个时候要建⼀个海底隧道。
100年后,世博会真要在上海举⾏了,我觉得这是⼀个梦想成真的故事。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与上海⽂⼴新闻传媒集团联合制作的⼤型电视纪录⽚《百年世博梦》也如此说。
经传媒的⼴泛报道,“陆⼠谔百年前精准预⾔上海2010办世博会”这⼀说法已深⼊⼈⼼。
这样⼀个“梦想成真”的故事确实很动⼈,很值得宣传。
但遗憾的是,这个故事其实经不起考证。
实在说,这是典型的“⼈云亦云,以讹传讹”。
近期,笔者为了编著《清末民初万国博览会亲历记》(商务印书馆2010年4⽉出版)⼀书,辗转得到陆⼠谔百年前写就的《新中国》⼀书,⽅知今天我们所说并⾮真实。
倘没有看到原始材料,笔者恐怕也会是这“陆⽒预⾔说”的“以讹传讹者”了。
陆⼠谔不仅没有“精准预⾔”“2010年”,⽽且他所说的“内国博览会”亦⾮我们今天所说的“万国博览会”。
事实到底如何呢?在陆⼠谔的⼩说《绘图新中国》中,⼩说主⼈公陆云翔在好友李友琴的导游下,观览了1951年的上海,他来到⼈民⼴场(跑马场)的“新上海舞台”看新剧,在南京路(⼤马路)坐地铁,到了外滩,忽惊见黄浦江上跨着⼀架“⼤铁桥”,他便问“导游”:“这⼤铁桥⼏时建造的?”⼥⼠道:⾜有⼆⼗年光景了,宣统⼆⼗年(按,1928年),开办内国博览会,为了上海没处可以建筑会场,特在浦东辟地造屋,那时上海⼈因往来不便,才提议建造这桥的,现在浦东地⽅已兴旺的与上海差不多了。
那李友琴是在介绍黄浦江上的⼤铁桥的来历时,顺便提了这么⼀句,说这桥是1928年在浦东开办“内国博览会”时为了⽅便⼈们来往才建造的。
⽩纸⿊字,怎么就成了“陆⼠谔百年前精准预⾔上海2010办世博会”了呢?时间不对,⼀为1928年,⼀为2010年;性质也不对,⼀为“内国博览会”,⼀为“世界博览会”。
11.1走向世界的中国
中国为何要申请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世纪90 年代以来出现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收益 和风险上并不均等,但发展中国家若不想长 期落后、被动挨打,就必须顺应潮流,积极 融入经济全球化。
美国馆的“屋顶城市农场”
将有机垃圾置于屋顶,冬天供暖产生的热 能,促进废物分解成土壤,可以种草养 花。
德国“汉堡之家”
用上了最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无须 外输电,也不用空调暖气,室内始终保持 25℃恒温。
波音787飞机
相关链接:据统计,在波音787飞机的400多万个 零部件中,波音公司本身只负责生产大约10%—— 尾翼和最后组装,其余的生产是由全球40多家合 作伙伴完成的。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中国的发展 离不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界!
1
世贸组织为何欢迎中国加入?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入世后,其巨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现 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 市场。
世界的繁荣 离不开中国!
资料:外国投资的收益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入世十年来,中 国年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 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 岗位 ;世界银行对中国120个城市的 12400家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外资 企业在中国投资回报率高达25%。 2009年和2010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 长的拉动作用超过了50%。
1910年,一位名叫陆士谔的小说家,在 自己的幻想作品《新中国》里,梦见了这 样几个场景:“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 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 飞行不绝。”他描绘,“一座很大的铁桥, 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
陆士鄂与百年前的世博预言
陆士鄂与百年前的世博"预言"1910年朱家角人陆士谔在小说《新中国》里幻想100年后在上海举办博览会在上海城区的西南方向,有个叫朱家角的古镇。
据史书记载,早在宋、元时期这里就已烟火千家,初具规模,明万历年间正式建镇。
朱家角有36座古桥,放生桥是最大的一座,它始建于明代,已经快五百岁了。
和江南其他水乡古镇相似,漕运使朱家角很早就与外部世界有了沟通和交流,这里经济发达,人才辈出,后来成为近代著名小说作家的陆士谔就是朱家角人。
1878年,清光绪四年,陆士谔出生在朱家角一个读书人家庭,他从小爱读稗官野史,14岁那年,父亲去世后的陆士谔到上海城里行医谋生。
近代上海报刊与出版业的勃兴令中国小说繁花似锦,也为年轻的陆士谔提供了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他弃医从文,最终成为市民热爱的小说家,他的作品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
1910年,32岁的陆士谔完成了一部充满幻想的小说《新中国》,全书共分十二回,以一个梦贯穿,虚构了一百年后的上海。
主人公“陆云翔”其实就是作者本人。
陆士谔的孙子陆贞雄介绍说,他的祖父陆士谔,在小说里写道,在中国上海浦东要召开一个万国博览会,要开这样一个会,中外游客都要到我们上海来。
在小说《新中国》里,一觉醒来的陆云翔与妻子李友琴游历上海,他惊讶地发现,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昔日趾高气扬的洋人见了中国人毕恭毕敬,而街头的新生事物则更多,以往经常碰撞行人的电车也改为地下行驶。
“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
”更让小说主人公陆云翔惊讶的是:“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
”妻子告诉他,这是二十年前,在浦东开博览会的时候,为了方便往来,才建造这大桥的。
因为开了博览会,“现在浦东地方已兴旺的与上海差不多了。
”“长虹般的铁桥,横卧波心。
……一时渡过了桥,只见洋房鳞次栉比,马路八达四通,往来车马,像穿梭一般,哪里是浦东!”小说结尾,陆云翔被门槛绊了一跤,就此跌醒,方知是梦幻一场。
陆士谔——清末民初的上海城市预言家
陆士谔——清末民初的上海城市预言家近年来,上海城市风貌的日新月异,清末民初作家陆士谔引起了学界浓厚的兴趣。
这不仅是因为他是当时最为多产的小说家,而且,更让人惊讶的是,在他的作品《新中国》之梦中,所描述的三大工程与现在上海的南浦大桥、延安东路越江隧道及地铁一号线的地点方位出奇地相仿。
陆在《新中国》中的梦,还有更“神奇”之处,他设想在陆家嘴建造金融中心,在跑马厅(人民广场)造剧院……这位清末民初的多产小说家的奇梦幻想,真是令今人瞠目。
陆士谔早年即离开故乡青浦旅居沪渎,悬壶行医兼写小说。
长达四十三年的上海生活经历,使他自觉地将这座城市作为其小说书写的不二背景,描绘出二十世纪初叶上海光怪陆离、新旧杂陈、中西交汇的社会生活画卷。
他不仅“于上海之社会,上海之风俗,上海之新事业,上海之新人物,以及大人先生之种种举动”竭力摹写,淋漓尽致,并以近似漫画的夸张手法将“魑魅蝄\毕现尺幅”,以期“开智觉民”,醒世救邦。
与此同时,陆士谔又在极端的现世困惑及失望中升腾出对富国强兵、昌明发达、开放文明的理想城邦的想象。
与同时代的许多作家一样,陆士谔用复杂矛盾的心态凝视上海的当下,想象上海的未来,前者充满了焦虑、憎恶与嘲谑,后者洋溢着期待、赞美与憧憬,不同的书写心态幻化为不同的上海城市表情,尤以对上海城市的精确预言及美好愿景引人注目。
陆士谔创作了《新水浒》、《新三国》、《新野叟曝言》和《新中国》等一批“拟旧小说”和未来小说,“《新水浒》和《新三国》主要写强国之途,而《新野叟曝言》则写富国之方了。
”这三部皆为拟旧小说,而成书于1910年的《新中国》则被誉为中国的《百年一觉》,充分表达了作者勤俭救国、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理想及对未来文明昌盛的理想之国的憧憬。
陆士谔精心构架的1951年的上海都市风貌让今人不禁赞叹他那超凡的想象力和预见力。
未来都市的空间想像陆士谔首先为未来上海设计了一张宏伟的地下、地面和空中交织的都市交通网:上海城里城外,马路修筑得异常宽广,路旁商铺鳞次栉比。
陆士谔翻新小说思想内容及其历史价值浅析
内容提要陆士谔是近代上海滩最多产的一位小说家。
他精于医,负文名,著有医书十余种,说部百余种。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09年创作出版的几部翻新小说:《新三国》、《新三国志》、《新水浒》、《新野叟曝言》、《新孽海花》、《也是西游记》等。
这些小说寓庄于谐,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法,融政治小说、社会小说、科幻小说、神魔小说等为一体,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既表现了作者对立宪的独立思考和对革命的赞许态度,又表达了他的愤世情怀与社会理想。
本文试结合陆士谔所处时代的政治背景和小说界的现实状况,简单分析其价值、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陆士谔翻新小说新三国陆士谔翻新小说思想内容及其历史价值浅析一百年前的上海滩,曾活跃着一位以医闻名的小说家。
他姓陆,名守先,字云翔,号士谔,别署云间龙、沁梅子、云间天赘生、儒林医隐、珠溪渔隐等,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 )人。
陆士谔的家乡朱家角古镇,水木清华,文儒辈出。
仅在清代就出了举人、进士三十余名,名医、名儒、名家层出不穷。
他的伯父陆世淮,字同元,是同治十二年举人,曾任大挑教谕,内阁中书。
他的父亲陆世澄,字景平,“艰苦力学,文名著一邑,于制艺尤精。
应课书院,辄冠其曹而屡困。
秋闱荐而未售,新学乍兴,科举犹未罢,即命儿辈入校肆业,其识见之明达如此(1)。
”陆士谔少年时从朱家角名医唐纯斋学医,前后共五年。
由于家道中落,14岁就到上海做了典当学徒,但后来被辞退回里。
成年后再次来到上海,先是作悬壶医生以维持生计。
后来弃医改业图书出租,“收入尚还不差”;继而又潜心钻研小说,渐悟其中要领。
陆士谔生于光绪四年(1878年),1905年前后,他以“沁梅子”的笔名撰写历史小说《滔天浪》、《精禽填海记》,开始步入文学创作领域。
但此时以四大谴责小说为代表的新小说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后来者”的身份,注定了陆士谔在小说界的劣势。
为了使自己的作品获得社会的认同,他的部分小说如《官场新笑柄》、《官场怪现状》、《龙华会之怪现状》、《最近社会秘密史》等,是在李伯元、吴趼人设定的范式中创作而成的。
两个一百年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两个一百年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这是中国梦的第一个宏伟目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的第二个宏伟目标。
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度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动力基础就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国家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不断的在进步,先富裕的要起到带头的作用。
为什么要有中国梦(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我们民族文化的深厚基础中华民族是一个从不缺梦想的民族。
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理想,让人动容。
《礼记·礼运》中描绘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guān)、、、、、者皆有所养”这样一种理想社会。
我们党提出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不正是2000年来的中国人梦想的实现吗?这“五有”里面包含着无数中国人的梦想,是我们在2020年要实现的目标。
这“五有”实际上包含着更远大的梦想。
在2020年的基础上,我们再用10到15年的时间做到“五应”:学有应教、劳有应得、病有应医、老有应养、住有应居。
在“五应”的基础上,再奋斗10到15年,到新中国建立100周年时做到: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乐养、住有宜居。
这“优、多、良、乐、宜”五个字恰恰就是我们更高一级的梦想。
(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理想和夙愿有了这些可歌可泣的梦想,有了为梦想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
党的十八大指出: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付出了最大牺牲,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5届高三历史“一诊”模拟试题 人民版
(历史)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1.据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统计,甲骨文字数分类如下表:分类人类人身人伦人的活动动物狩猎畜牧植物农事耕作天象气侯时间山川河流方位战争兵器服装居住交通文化娱乐某某数量物性比值(%)20 17 15 9 7 8 7.7 3.6 3.1 3.6 3.6材料说明,殷商时代()B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B.人类的自我认识己较深刻C.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D.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2.以下关于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CA.辽、夏、金对峙封锁导致外贸萎缩 B.商品经济的活跃改变了重农抑商传统C.经济重心转移到长江下游以南地区 D.地域性商帮推动坊市界限被打破3.考诸历史,政府机构的演变是复杂的、漫长的历史过程。
下列古代中国地方政府机构设置的时间先后排序中,正确的是()D①县②省③路④州A.④①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4.右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
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DA.A-B段 B.B-C段C.C-D段 D.D-E段5.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遣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
”这一认识()BA.标志着洋务运动走向破产 B.体现出对强国之路的理性认识C.代表了当时朝中官员对洋务派的抨击 D.促成了清政府施行变法措施6.《沛县文史资料选辑》中有这样三段文字(注:沛县位于某某某某):(一)1940年12月16日,国民党自卫队特务团渡湖返沛,与日伪军在小屯发生激战,历一昼夜,斩获甚众,毙日大佐一名,我胡团长壮烈牺牲。
(二)1941年,国民党沛县游击队拔出二郎庙、封新庄、栖山等日伪据点。
(三)1943年,国民党游击队夜袭沛城,击毙伪军大队长宋好禄。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此段材料有助于修正下列哪一认识?()AA.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日 B.国共两党通力合作坚决抗击日伪军C.抗战中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 D.国民党主要在敌后进行抗战活动7.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经历了“鼓励发展一一根本改造一一销声匿迹一一有益补充一一共同发展”的五部曲。
洋务运动2013-2014
一、概况 1.起止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一下洋务运动发生的背景: (1)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重。清政 府内外交困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2)西方先 进的科技开始传入中国。(3)先进的中国人开始 向西方学习。 3.领导:地主阶级洋务派 代表人物:在中央:_在地方:—、—、—、—。 4.思想主张:分别用三种方式表述 (1)师夷长技以自强 (2)自强求富 (3)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从洋务运动的主张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性质是一次
洋务运动对中国进步做了 什么贡献?
找出洋务运动举办的企业,并且分类 1、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2、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 局等 根据这样上述内容,洋务运动分几个阶段?每个 阶段的主要目标和内容是什么? 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自强 创办军事工业 第二阶段 求富 创办民用工业 两个阶段之间关系怎样?
2010年 河北中考试题 上海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1)1910年,一位叫陆士谔的上海青年创作了幻 想小说《新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 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上海当时经济和社会生活 中的哪些现象有助于陆士谔的幻想?(6分)
(2)如今,幻想已成现实。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 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这反映了当今世界 发展的哪些趋势?(4分)
识别图中人物及作品 1 图中人物著书的目的?(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海国图志》是一部什么著作?(内容) 3 这部著作的发表有什么历史作用?
五、中考见习 1. “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 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 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 上言论应出自哪一个政治派别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2.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 A.它是在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B.它以“自强”“求富”为目的,但结果与初衷相去甚远 C.以发展资本主义军事与经济为重心,因此是中国近代化 的开端 D.它创办的新式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不少人后来成 为杰出人物
写给陆士谔的信
写给陆士谔的信对于我来讲,陆士谔一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如果不是温总理在第七届世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一番话,我也许就无缘藏得此片。
他说:“1910年一位叫陆士谔的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
”之后,这一神奇的预言开始被广泛流传。
陆士谔(1878-1944),江苏青浦(上海市)人,生于千年古镇珠溪镇(朱家角)。
名守先,字云翔,号士谔,亦号云间龙、沁梅子等。
早年跟随名医唐纯斋学医,20年代初在沪行医,一边行医一边写小说,一生创作了百余部小说,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他的作品“皆不称”。
陆士谔一生创作的百余部小说中,以《新上海》与《新中国》最著名。
《新中国》是陆士谔32岁写下的代表作,这是一部令今人万分惊叹的小说。
该小说又名《立宪四十年后之中国》,小说以第一人称写作,是一部以梦为载体的幻想之作。
书中写道:“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此在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
有趣的是为造地铁(电车隧道),还发生不同意见的争执,有说造在地下,有说要造高架;争论到最后,说是造高架行驶噪声太大,且高架铁竖柱影响市容又不方便,最终定下造地下电车隧道。
陆士谔对医学及武术均有兴趣,这也是他写武侠小说的功底之一。
他虽以医为业,却未尝弃文,写出以清初社会现实为背景的武侠小说20余部,其中《血滴子》尤为走红,以致世人多以为雍正之传位和丧命,都是出自血滴子成员之力。
另撰有《也是西游记》、《飞行剑侠》、《七剑八侠》、《七剑三奇》、《三剑客》、《红侠》、《黑侠》、《白侠》、《顺治太后外纪》、《女皇秘史》、《清史演义》、《清朝开国演义》等书行世。
在言情小说方面,他还写过《新孽海花》、《孽海花续编》,因《孽海花》原书作者曾朴读后提出抗议,陆即接受意见将书毁掉。
本人所藏民国六版帆船1.5分邮资明信片,1924年12月上海寄朱家角,是陆士谔寄大女婿张远斋的,陆时年四十六岁。
准确预言上海世博会的晚清奇人
准确预言上海世博会的晚清奇人
刘继兴
【期刊名称】《政府法制:法制参考》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陆士谔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温家宝总理在第七届
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提到了他:“1910年,一位叫陆士谔的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
”这
情景是:浦东和浦西一样繁华,道路宽阔,车马往来不绝;把地中掘空,筑成隧道,安放上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于此飞驰不绝;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刘继兴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13.83
【相关文献】
1.《新中国》百年前预言上海世博会——中国人与世博会的历史渊源
2.准确预言
上海世博会的晚清奇人3.准确预言上海世博会的晚清奇人4.天文学史上首次准确
预言超新星爆发5.晚清“天才预言家”赵烈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构建现代中国形象的神奇幻想——论陆士谔的《新中国》
作者: 林雪飞
作者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沈阳110034出版物刊名: 名作欣赏
页码: 36-38页
主题词: 《新中国》;未来;幻想;乌托邦
摘要:陆士谔的《新中国》以梦境幻想的艺术形式,想象描绘了中国实行"立宪"四十年之后国强民富的现代乌托邦盛景,作品对以上海为代表的未来中国政治民主、精神健康、科技发达的美妙景象进行了细致而生动的描写,构成了政治乌托邦、精神乌托邦、科技乌托邦的艺术世界,既充满了艺术想象的瑰丽色彩,又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时代思考,是晚清未来展望体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带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带答案)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志向李大钊还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讲过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事情。
当时八国联军的一部分队伍,曾经从乐亭县沿海登陆,到处杀人劫财,老百姓纷纷起来反抗。
在那时,李大钊胸中就埋下了仇恨帝国主义,仇恨腐败的清政府的种子。
随着他渐渐长大,当地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在他的心灵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一种救国救民的志向,一天天在他的心田里萌发..。
在他读小学的时候,他的老师黄玉堂老先生给他讲太平天国的故事,他听得非常(入神凝神)。
黄老先生曾把他叫到自己的屋里,问他:“你听了太平天国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啊?”李大钊抬起头,眼睛里好像喷着火苗一般,说:“我要学习洪秀全,推翻腐败的政府!中国要富强,不受外国欺!”后来,李大钊在天津法政学校读书,他的爱国思想进一步得到(增加增长)。
当时的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思想,也有各种各样的志向。
有的想做个名士,游山玩水,乐活一生;有的想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的只想糊里糊涂混日子。
李大钊却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读书和研究政治理论方面。
他胸怀大志,(寻求寻找)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
他和同学们在一起交谈,用自己的思想帮助和启发了一些同学。
在当时那样的花花世界里,李大钊一尘不染....,有好多人不理解,问他:“你这样用心读书,将来要干点什么呢?”他微微一笑,认真地说:“我将来,只希望做一个对老百姓有用的人!活着,以自己的本领为民众做事;我死后,一不要棺材,二不要埋在地下,只希望把我的尸体扔进大海里,喂肥鱼虾,供民众食用,也使人民得到我的一点好处。
这就是我平生最大的志向!”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准确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萌发”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尘不染”一般指___________,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子是对李大钊______的______和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1910年,一位名叫陆士谔的晚清小说家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畅想百年后的上海风貌。
其中关于过江隧道、地铁、跨江大桥的描绘在那个中国贫弱的年代,显得那么虚幻和空洞,而他关于百年后将在上海举行万国博览会的预言,在当时饥寒交迫的国人看来更显得荒诞和离奇,无异于痴人说梦。
可当历史的钟摆真的摆进了2010年,痴人的梦说竟然如此真实,触手可及。
对应的时间,对应的地点,穿江而过的条条隧道和横越江面的座座大桥已成为现实,世博会的举办和百年前的梦想也是如此高度契合。
②世博会究竟将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呢?
③笔者曾有幸当面向连任两届国际展览局主席、现任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的著名外交家吴建民讨教,他说:“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将超过奥运会。
因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世博会确实能够做到让城市的生活更加美好。
”不难明白的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世界城市发展经验的集中展示,将给中国不少城市带来改变陈旧面貌、提升自身素养的大好契机。
中国的城市人口现已占总人口的近半数,直接能对如此数量的中国人产生直接影响,其影响不可谓不大。
④不仅如此,本届世博会还将是文化交流的盛会。
目前官方预计的数据是,将有超过7000万的国内外嘉宾和观众亲临世博会现场,将有来自世界各国的顶级艺术团体在历时半年的展览期间,举行超过2万场风格各异的演出。
届时上海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城市交流和文明对话的舞台,一个全世界参与的城市文明大互动将恢弘上演,相随而来的会是世界的新一轮大合作。
⑤不同文化的广泛交流或深层碰撞必将产生火花,这种火花稍经衍变便能成就思想和理念上的创新,而无数的火花也必将引发一轮创新热潮。
当世界正在全力寻求走出经济困境的捷径时,创新无疑会形成巨大的推力。
⑥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做到了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那么,时间周期更长、参与人数更多、互动程度更强的上海世博会将会“有过之而无不及”,把一个快速成长的中国更加全面地推到世界的面前。
这里没有姚明和刘翔,没有耀眼夺目的明星光环,却有着一座座日新月异的中国城市,有着身临其境的真实。
⑦原上海市市长汪道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申办世博会计划,他认为世博会是战略性的,管50年。
今年5月1日,这个“管50年”的战略正式拉开大幕。
这是一个需要用奥运赛场上的澎湃激情去关注、去热爱的战略,这又是一个需要用城市发展中的理性思考去观察、去学习的战略。
对于中国,2010注定是“世博之年”,同时,还应是开启中国“世博新时代”之年。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试用一句话概括。
2.第①段中“痴人的梦说”具体指什么?请简要回答。
3.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请简要回答。
4.第④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深刻广泛的影响。
2.①小说中关于百年后上海过江隧道、地铁、跨江大桥的描绘。
②关于将在上海举行万国博览会的预言。
3.①让城市的生活更美好。
②推动文化交流。
③成就思想和理念的创新。
④把中国更加全面地推到世界面前。
4.①结构上:承上启下;②内容上:提出了新的分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