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关系
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总产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销售价值的总和。
计算方法一般为销售值法和生产成本法。
1. 销售值法:工业总产值等于所有工业产品的销售额之和。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工业总产值 = 销售额1 + 销售额2 + ... + 销售额n
2. 生产成本法:工业总产值等于所有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之和。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工业总产值 = 产成本1 + 产成本2 + ... + 产成本n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能源等投入经过加工、转化、改善后形成的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方法一般为产出法和收入法。
1. 产出法:工业增加值等于工业总产值减去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购置值。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工业增加值 = 工业总产值 - 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购置值
2. 收入法:工业增加值等于工资、利润、折旧等因素收入的总和。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工业增加值 = 工资收入 + 利润收入 + 折旧收入 + 其他收入。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的计算依据及相关数据的取得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的计算依据及相关数据的取得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那么,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一些探讨。
一、按“生产法”计算:此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采用的方法,从上面的公式反映出,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涉及到三个要素:一是现价工业总产值,二是工业中间投入,三是本期应交增值税。
1、现价工业总产值如何计算:(1)概念:现价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总产值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反之,凡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不计入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
最终产品的原则:即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
工厂法原则:即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核算)单位,即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值,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一、工业总产值的定义工业总产值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的重要指标。
它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包括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工业总产值按报告期内产品实际销售价格(不包括应交增值税中的销项税额)计算得到,称为现价工业总产值。
现价工业总产值根据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紧缩后,称为可比价工业总产值。
二、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一)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原则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工业生产”的原则。
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均应包括在内。
凡不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均不得计入工业总产值。
2、“最终产品”的原则。
即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必须是本企业工业总产值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
企业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也应视为最终产品计入工业总产值。
3、“工厂法”原则。
即以工业法人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工业总产值,是其报告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价值量。
(二)计算工业总产值的价格确定方法工业总产值中最主要构成部分——成品价值,按成品实物量乘以报告期内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得到。
其中,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Σ产品销售额(不含应交增值税中的销项税额)÷Σ实际销售产品数量。
企业不得采用零售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因为零售价格包括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流通费用、税金和利润;不得采用企业内部制定的固定价、计划价或者成本价格等。
(三)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公式工业总产值=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举例:某汽车生产企业,2009年4月生产发动机20000辆,销售给修理企业2000台,每台2千元,自用18000台。
生产1.4排量小轿车12000辆,销售11500辆,每辆8万元;收到加工费收入10万元。
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相关概念(精)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
根据计算工业总产值的价格不同,工业总产值又分为现价工业总产值和不变价工业总产值,不变价工业总产值是指在计算不同时期工业总产值时,对同一产品采用同一时期或同一时点的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作为不变价,又称W定价格"。
采用不变价计算工业总产值,主要是用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
目前,采用的是1990年不变价。
现价工业总产值指在计算工业总产值时,采用企业报告期内的产品实际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价格。
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工业增加值通俗讲也叫工业净产值。
解释与计算如下:工业净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即工业总产值(生产量*销售价格扣除物质消耗(包括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价值;提取的折旧费和大修理基金;定货者来料价值和生产销售中的其他一些物质消耗价值以后的价值。
工业总产值=当前生产量*当前平均售价工业增加值=流转税+营业利润+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及福利+折旧。
流转税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关税及一些地方性工商税种。
计算流转税需要分税种一一计算.工业增加值是衡量工业企业生产成果的重要指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深入,国家统计局对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和规范。
现将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普查年度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根据全国经济普查调查制度,工业增加值计算范围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其他行业附属的工业产业活动单位、工业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以及工业个体经营户。
普查年度工业增加值按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计算。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以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结果的加权平均数为准;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工业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其他行业附属的工业产业活动单位增加值以收入法的计算结果为准;工业个体经营户增加值以生产法的计算结果为准。
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关系的行业差异分析——基于浙江省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一
核 指标 , 并在 一定 时期 内发 挥 了重要 的作 用 。 但
是, 由于我 国工业 总产 值是 按 “ 工厂 法 ” 算 的 , 计
而 且 因为其 价值构 成 的影 响 , 实 际工作 中有 较 在
大 的局 限性 。
、
实证模 型 及数 据
本 文建 立 的工 业 增加 值 与 工 业 总 产值 的 面
别在 于总 产值 不仅 包括 工业 增加 值 的 内容 , 并且
包括 原材 料 的转 移 价值 ,因而重 复计算 严重 。随
( )式 中 V代表 工业 增加 值变 量 ,G代 表 1 工业 总 产值 变量 ,i l2 ,分别表 示 制造业 中 为 一8
2 个行 业 ( 8 因工艺 品及 其 他制 造业 和废 弃资 源
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关系的行业差异分析
— —
基 于浙江省制造业面板 数据 的实证研 究
郭 鹰
( 江省社会科 学院,浙江 杭 州 3 02 浙 10 5)
摘 要 :利 用浙 江省 2 8个 制造 业 19 — 07年 的 面板 数 据 ,运 用 面 板 单 位根 检 验 和 协 整检 验 ,从 工 业 总 产 95 20 值 对 工 业 增 加 值 的 影 响 出发 ,对 浙 江制 造 业进 行 了实证 分析 。从 长期 来 看 ,工 业 总 产 值 对 工 业 增 加值 具 有
行 了对数 化处 理 。
定时期内工业增加值 占同期工业总产值 的比重 ,
用 来反 映 降低 中间 消耗 的经济 效益 。 工业增 加 用
收 稿 日期 :0 9—1 —1 20 1 6 基 金 项 目 : 江 省 社 会 科 学 院重 点 课 题 ( 9 Z O o 浙 0C D 1
最权威全面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定义及计算方法
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定义及计算方法一、工业总产值及计算方法1、工业总产值的涵义及构成工业总产值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包括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
工业总产值=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
(1)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需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的价值总和。
本期生产成品价值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
本期生产成品价值的计算公式:本期生产成品价值=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数量×本期不含销项税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
凡报告期内产品销售价格有变动,或同一种产品在同一时期有几种销售价格的,应分别按不同价格计算总产值。
若一个生产周期完成时,还不能确定按哪一种价格销售,可按报告期实际平均销售价格计算。
实际销售价格是指产品销售时的实际出厂价格。
另外,工业总产值中有些项目,如自制设备、提供给本企业基本建设和生产福利部门的产品和工业性作业等,没有出厂"价格,可按实际成本价或加工费计算。
(2)对外加工费收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产品)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承接的工业性作业所取得的加工费收入。
计入工业总产值的对外加工费收人应不含销项税,可根据"产品销售牧人"科目的相关资料取得。
(3)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是指企业报告期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减期初的差额价值。
该指标核算与各企业的会计核算口径一致,未设半成品科目的企业可不计这部分价值,产品产量统计和中间投人的计算也应与之保持同口径。
一般企业在填写税务局的重点税源报表时要求填写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
工业总产值不包括:①非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价值,如购自厂外而在本企业内未经任何加工又转售的产品价值;按照合同规定不需要本企业加工和安装的协作件(如机组、仪表)的价值。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的计算依据及相关数据的取得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的计算依据及相关数据的取得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的计算依据及相关数据的取得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那么,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一些探讨。
一、按“生产法”计算:此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采用的方法,从上面的公式反映出,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涉及到三个要素:一是现价工业总产值,二是工业中间投入,三是本期应交增值税。
1、现价工业总产值如何计算:(1)概念:现价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总产值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反之,凡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不计入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
最终产品的原则:即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
工厂法原则:即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核算)单位,即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值,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的计算
现行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指标计算一、工业总产值: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劳务性活动的总价值量。
工业总产值包括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和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具体列示如下:1、 现行价格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成品价值=∑[报告期某产品生产量*该产品报告期实际销售平均单价(不含销项税额)]2、 不变价格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成品价值=∑(报告期某产品生产量*该产品报告期90年固定价格) 3、 上年价格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工业总产值包括内容成品价值工业性作比价值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 产量×产品实际销售不 含 税平均单价 自制设备、自制成品价值、按成本价计工业总产值(不含税)对外工业品修理的价值按加工费收入计算工业总产值对本企业非生产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安装等对外来料加工价值外来产品的分包、分装等简单加工价值 外来零件、配件简单装配工作价值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的价值与会计在产品成本换算相一致成品价值=∑[报告期某产品生产量*该产品报告期前一年实际销售平均单价(不含销项税额)]工业总产值计算中,有的企业产品品种较多,计算资料不完整,难以分产品计算成品价值,可参考以下公式,变通调整计算。
报告期现价总产值=报告期可对外销售的产品价值+报告期不计算产品销售收入的产品价值(例:自制设备、向非生产部门提供产品、提供工业性作业等)报告期可对外销售的产品价值=报告期产品销售收入+期末、期初库存产成品成本差额*(报告期产品销售收入/报告期销售产品工厂成本)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1)不变价格工业总产值计算工业发展速度报告期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报告期不变价工业总产值/基期不变价工业总产值)—1]*100%(2)可比价格总产值计算工业发展速度报告期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按上年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基期现价工业总产值)—1]*100%二、工业增加值: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报告期内新创造的价值。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部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附加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正确计算工业增加值对于准确评估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指标。
首先,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 = 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
其中,工业总产值是指工业部门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总价值,包括销售产品和自用产品的价值;工业中间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包括原材料、能源、人工等。
其次,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包括产值统计法、成本法和收入法。
产值统计法是指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数量和价格,计算出工业总产值;成本法是指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人工成本等,计算出工业总产值;收入法是指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利润收入等,计算出工业总产值。
最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方法包括成本法和收入法。
成本法是指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人工成本等,计算出工业中间投入;收入法是指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创造的收入,包括原材料支出、能源支出、人工支出等,计算出工业中间投入。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和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
正确计算工业增加值需要准确统计工业部门的生产活动和生产要素的消耗情况,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以适应不同的统计需求和数据来源。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简介工业增加值是衡量工业企业生产成果的重要指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深入,国家统计局对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和规范。
现将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及其与工业总产值的区别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生产活动中新增部分的价值,是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工业增加值不包含工业生产活动中的中间投入价值。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包括: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初差额价值三个部分。
工业总产值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
由于工业总产值包含中间投入价值,因此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而工业增加值所反映的仅是工业生产活动中新增部分的价值,不受中间投入价值的影响,因此不存在重复计算,其核算结果也不受企业重组、合并、拆分等因素的影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工业生产成果,并能较好地与GDP核算和国际标准接轨.二、工业增加值核算口径工业增加值核算口径含所有的工业生产活动,包括采矿、制造、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活动。
三、工业增加值核算分类工业增加值核算分类分为2个层次。
第一层次按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分为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个行业(即第三级分类)。
第二层次按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分为39个行业(即第四级分类),其中采矿业有6个,制造业有30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有3个。
四、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核算不仅涉及指标多,而且对相关指标的细化、分类有较为严格要求,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
根据统计调查周期和指标详细程度的不同,工业增加值核算一般分为三种情况:普查年度工业增加值核算,一般年度工业增加值核算和月度工业增加值核算.其中,普查年度工业增加值核算最为详实。
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关系
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关系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是反映工业产品总量的两项重要指标。
这两项指标之间既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共性的特点,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和不同。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首先,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核算的范围是一致的,都是工业生产的范围,所反映的都是工业企业本期生产活动的成果。
其次,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都遵循最终产品的核算原则。
它们核算的均是企业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的产品价值,以避免企业内部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
再次,工业增加值总量计算的基础来自于工业总产值,是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差额价值。
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工业增加值所反映的是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不包括原材料等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量和付给各部门的劳务支出,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量,与其他部门没有重复计算。
工业总产值所反映的是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包括原材料等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量,是工业企业生产的总周转量。
虽然在企业内部产值没有重复计算,但企业之间产值允许重复计算。
附件一: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主要有生产法和分配法,理论上二者的计算结果应该一样,可实际操作过程中,结果稍有差异,一般来说差异不会很大。
针对计算增加值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搞准增加值的统计,现将工业企业计算方法增加值的两种方法分别介绍如下:一、生产法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增值税要搞好增加值的统计,关键在于搞准中间投入及增值税两个指标的统计。
(一)工业中间投入1、定义: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①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②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People need independence to be free. October 2, 2022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2009-11-27 15:28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公式: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生产法”,二是“收入法”;实际统计工作中采用哪种方法计算工业增加值由上级统计部门确定;“生产法”工业增加值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由于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中间投入是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基础资料,因此,两者的计算口径和计算原则是一致的;工业总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包括三部分:工业总产值=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工业中间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为了使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更加准确,将工业中间投入进一步细分为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和财务费用五个指标,企业应首先计算出这五个指标,再加总计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应交增值税是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交纳的税金;计算公式为: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收入法”工业增加值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入手,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反映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所应得的全部报酬;包括:①工资、奖金、津贴补贴;②职工福利费;③社会保险费,包括: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金缴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④住房公积金;⑤非货币性福利;⑥因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⑦其他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贴等;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指政府为弥补生产单位因受政策因素影响其生产水平和产品价格水平,而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的转移支付,包括政策性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营业盈余:指生产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盈利亏损以“一”表示;。
工业总产值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是什么
⼯业总产值的定义及计算⽅法是什么纷繁复杂的统计指标中,⼯业总产值是备受关注的核⼼指标之⼀,但⼤多数⼈对其统计⽅法及计算过程不甚了解。
那么你知道⼯业总产值的定义及计算⽅法是什么吗?下⾯由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业总产值的定义⼯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业企业在⼀定时期内⽣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业产品总量。
反映⼀定时间内⼯业⽣产的总规模和总⽔平。
包括:在本企业内不再进⾏加⼯,经检验、包装⼊库(规定不需包装的产品除外)的成品价值,对外加⼯费收⼊,⾃制半成品、在制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采⽤⼯⼚法计算,即以⼯业企业作为⼀个整体,按企业⼯业⽣产活动的最终总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分⼚)⽣产的成果相加。
但在企业之间、⾏业之间、地区之间允许重复计算。
⼯业总产值是反映⼀个国家或地区在⼀定时期内⼯业⽣产的总规模和总⽔平的重要指标。
它指⼯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业最终产品和提供⼯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包括本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费收⼊和⾃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业总产值按报告期内产品实际销售价格(不包括应交增值税中的销项税额)计算得到,称为现价⼯业总产值。
现价⼯业总产值根据⼯业品出⼚价格指数紧缩后,称为可⽐价⼯业总产值。
⼆、⼯业总产值的计算⽅法(⼀)⼯业总产值的计算原则⼯业总产值的计算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业⽣产”的原则。
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内⽣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均应包括在内。
凡不是⼯业⽣产的产品,均不得计⼊⼯业总产值。
2、“最终产品”的原则。
即企业⽣产的成品价值必须是本企业⼯业总产值成品价值对外加⼯费收⼊⾃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任何加⼯的最终产品。
企业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也应视为最终产品计⼊⼯业总产值。
3、“⼯⼚法”原则。
即以⼯业法⼈企业作为⼀个整体计算⼯业总产值,是其报告期内⽣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价值量。
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计算
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计算一、电力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电力工业总产出。
分现价工业总产值和不变价工业总产值电力产品不能储存,因此现价总产值、商品产值、销售产值三者一致。
上网电量*上网电价(不含税)不变价工业总产值是采用由国家制定的若干年不变的价格计算的电力产品总价值量。
消除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价格变化的影响,以此计算的各行业、各企业的发展速度具有可比性。
上网电量*0.079,热力总产值是供热量*4.3二、工业增加值1、工业增加值定义: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2、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原则从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出发,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本期生产的原则工业增加值的核算必须是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成果。
(2)最终成果的原则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
因此,要保持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指标口径范围的一致性,避免工业增加值计算结果出现偏差。
(3)市场价格的原则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中间投入一律按市场价格计算。
工业总产值按生产者价格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两种价格均不包含增值税。
3、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1)生产法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1〕工业中间投入的定义工业中间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而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服务费用包括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的服务费用和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保险、金融、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的服务费用。
工业增加值大于工业总产值的原因
工业增加值大于工业总产值的原因1. 引言1.1 背景介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大于工业总产值的现象日益普遍。
这种现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探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工业增加值大于工业总产值?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工业增加值大于工业总产值的背后,可能涉及到诸多方面因素。
从宏观层面来看,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政府政策的影响、技术进步和人才素质的提高等因素都可能对工业增加值产生影响。
从微观层面来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效率、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等因素也可能对工业增加值产生影响。
本文将对工业增加值大于工业总产值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政府补贴政策、技术升级和装备更新、人员素质提高等方面的研究,深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影响。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工业增加值大于工业总产值的现象,并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在工业生产中,一般情况下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应该是紧密相关的,因为工业增加值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经济单位所创造的增加价值,而工业总产值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个区域内所有企业的总产值之和。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工业增加值大于工业总产值,这种情况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工业增加值大于工业总产值呢?这个问题并不是简单的数据统计差错或是技术计算上的失误,而实际上反映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可能是由于政府补贴政策的影响,或者是因为企业进行了技术升级和装备更新,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有可能是因为人员素质的提高,导致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要深入分析工业增加值大于工业总产值的原因,需要结合数据统计分析、政府补贴政策、技术升级和装备更新、人员素质提高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探讨。
只有全面深入地分析各个方面的因素,才能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并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措施。
2. 正文2.1 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统计分析是分析工业增加值大于工业总产值的重要环节。
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参考百度百科-工业增加值。
我们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对于某一企业,会算它的年工业增加值。
个人理解两者本质上一样,可能工业总产值用在更大的范围上,如某一地区许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之和,就是该地区的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中间投入,即本统计期间的工业产品的价值,有不变价和可变价两种计算方法,一般用可变价。
工业增加值=净利润+所得税+利息+工资及福利+折旧和无形资产摊消+增值税,就是指本统计期间的产品创造的社会价值,是相对中间投入而言的。
中间投入就是本期产品直接投入的各种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价值,为生产产品从外部购买的各种原材料的价值,本企业未能对此增加价值工业总产值的两种计算方法统计局给我们下达了工业总产值的两种计算方法:1、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2、当月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
我的疑问是:1、第一个公式里的“销售单价”是含增值税的还是不含税的,我认为从第二个公式“主营业务收入”看应是不含税的,有的书上说是含税的,有的说不含。
2、库存商品是按成本价核算的,与第一种计算方法是否会产生差异?1、第一个公式中销售单价是不含税单价,因为增值税本身并不代表收入。
2、第二个公式中,如果库存商品按照成本价核算,两个公式算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
公式分解如下:当月销售收入=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当月商品成本库存商品期初余额=库存商品起初数量×当月商品成本即: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当月商品成本-库存商品起初数量×当月商品成本=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库存商品期初数量)×当月销售成本=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当月产量-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成本=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当月销售成本)+当月产量×当月销售成本这样由于销售单价与销售成本之间存在差异而造成两个公式会有不同的结果。
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总产值的联系和区别
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总产值的联系和区别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那么,如何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一些探讨。
一、按“生产法”计算: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涉及到三个要素:一是现价工业总产值,二是工业中间投入,三是本期应交增值税。
1、现价工业总产值如何计算:(1)概念:现价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总产值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①工业生产的原则。
即凡是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均应包括在内。
其中的最终产品,不管是否在本年内销售,只要是本年内生产的,就应包括在内。
凡不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均不得计入工业总产值。
②最终产品的原则。
即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
企业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也应视为最终产品计入工业总产值。
而在本企业内各车间转移的半成品和在制品只能计算其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③“工厂法”原则。
即以法人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工业总产值,是其本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价值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关系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是反映工业产品总量的两项重要指标。
这两项指标之间既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共性的特点,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和不同。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首先,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核算的范围是一致的,都是工业生产的范围,所反映的都是工业企业本期生产活动的成果。
其次,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都遵循最终产品的核算原则。
它们核算的均是企业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的产品价值,以避免企业内部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
再次,工业增加值总量计算的基础来自于工业总产值,是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差额价值。
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工业增加值所反映的是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不包括原材料等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量和付给各部门的劳务支出,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量,与其他部门没有重复计算。
工业总产值所反映的是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包括原材料等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量,是工业企业生产的总周转量。
虽然在企业内部产值没有重复计算,但企业之间产值允许重复计算。
附件一: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主要有生产法和分配法,理论上二者的计算结果应该一样,可实际操作过程中,结果稍有差异,一般来说差异不会很大。
针对计算增加值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搞准增加值的统计,现将工业企业计算方法增加值的两种方法分别介绍如下:一、生产法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增值税要搞好增加值的统计,关键在于搞准中间投入及增值税两个指标的统计。
(一)工业中间投入1、定义: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①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②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③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
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
3、分类:(1)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对象可以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
中间物质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其他实物产品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货物运输及邮电业)的服务费用。
中间劳务投入指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如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的服务费用。
(2)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如下五大项:①直接材料(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其他直接材料等)。
②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其它)。
③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运输费、保险费、租赁费、修理费、宣传费、咨询费、诉讼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坏帐损失、研究开发费、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费、职工教育费、土地损失补偿费、其它等)。
④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业务费、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租赁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物料消耗、其它等)。
⑤财务费用(或利息支出)。
日常统计中计算中间投入是按第二种分类计算。
4、计算方法:计算工业中间投入的具体方法可以分为二种。
一是正算法,即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投入的部分分别相加,再加上直接材料和财务费用(或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
二是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其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大体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劳动保险费、职工待业保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
在实算操作过程中,可采用倒算法计算。
5、资料来源:计算中间投入的资料来源,可分别根据企业“产品成本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明细表归纳整理填报。
(二)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出口抵内销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年末未抵扣数。
二、分配法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三、增加值计算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一)关于“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的计算该指标的计算与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保持一致。
若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该部分成本,则计算工业总产值时要包括这部分价格;否则,不包括。
由于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时间不一致,在计算工业总产值时往往难以取得同口径的“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取“错月使用”的办法进行处理。
即使用上月会计核算的“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格代替本月数,至年底一次性调整。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该指标应为本期折旧,而不是累计折旧。
所以在计算该指标时要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的期末数减期初数取得。
(三)“修理费”的计算“修理费”是指本企业对外支付的修理费用,属中间投入,不包括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互相修理。
(四)计算工业总产值、中间投入所使用的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使用“生产者价格”,即工业品出厂价格;计算中间投入使用“购买者价格”。
“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分别为当期的平均生产者、购买者价格。
(五)实物收入与中间投入的界限企业提供给劳动者的产品和服务应该计入“劳动者报酬”还是计入“中间投入”,要根据这些产品和服务的用途而定。
如果是主要用于本企业工业生产过程,就计入“中间投入”;如果是满足劳动者自身的需要,对劳动者的实际生活有改善和提高,就计入“实物性收入”,即属“劳动者报酬”范畴。
(六)如何划分计入“中间投入”中的“保险费”和计入“工业增加值”中的“保险费”企业所投保险到底是计入“中间投入”还是计入“工业增加值”,要视保险对象而定。
如果是为本企业劳动者个人所投保险,如劳动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统筹保险等等,就计入“劳动者报酬”,属“工业增加值”;如果是为本企业的产品、财产等所投保险,就计入“工业中间投入”。
(七)“大修理费用”的处理按新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工业企业不再提取大修理基金,当期发生的“大修理费用”与中小修理一样摊入成本,所以本期固定资产折旧中不再包括大修理费用,即“大修理费用” 应计入“中间投入”,而不应计入“工业增加值”。
如果个别企业没有执行新财会制度,仍然计提有“大修理基金”,那么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本期固定资产折旧中仍要包括本期大修理基金,本期工业中间投入中不包括该部分“大修理基金”。
(八)“废品废料”的处理该指标是指当年生产的已出售的废品废料价值量以及未计入产值的副产品的销售值。
该部分价值应计入“工业总产出”,同时计入“工业增加值”。
其资料可从销售部门取得或取自会计明细表“废品废料价值”和“副产品价值”。
若企业已将这部分价值计入“工业总产值”,在计算总产出时就不再计算。
附件二: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工业总产值是工业统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指标,总产值指标出现错误将影响工业增加值、增加值率、工业产销率等综合指数计算的准确性,因此应重视产值的计算。
由于多数企业是由财务人员兼职统计工作,在实际计算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种不正确做法:(1)用产品销售收入或生产成本代替工业总产值;(2)不遵循生产的原则(产品不是本企业生产的);(3)企业对用自备原材料生产和用订货者来料加工,这两种不同情况下如何计算工业总产值不加以区分;(4)期末期初半成品及在制品差额漏统;(5)工业总产值出现负数。
究其原因,多数是因为对工业总产值的概念、计算原则及计算方法不够了解造成的,现就这方面的问题谈一些基础知识,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一、工业总产值的定义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
根据计算工业总产值的价格不同,工业总产值又分为现价工业总产值和不变价工业总产值,不变价工业总产值是指在计算不同时期工业总产值时,对同一产品采用同一时期或同一时点的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作为不变价,又称W定价格"。
采用不变价计算工业总产值,主要是用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
目前,采用的是1990年不变价。
现价工业总产值指在计算工业总产值时,采用企业报告期内的产品实际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价格)。
二、计算工业总产值的原则1.工业生产的原则。
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计算工业总产值时都应包括在内。
2.最终产品的原则。
凡是计人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
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对外销售,那么也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也应包括在企业总产值内。
3.工厂法的原则。
工业总产值是按企业最终产品来计算的,所以不允许同一产品的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是允许企业之间的重复计算。
三、工业总产值的构成工业总产值包括: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
1.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需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的价值总和。
本期生产成品价值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
本期生产成品价值的计算公式:本期生产成品价值=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数量*本期不含销项税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
凡报告期内产品销售价格有变动,或同一种产品在同一时期有几种销售价格的,应分别按不同价格计算总产值。
若一个生产周期完成时,还不能确定按哪一种价格销售,可按报告期实际乎均销售价格计算。
实际销售价格是指产品销售时的实际出厂价格。
另外,工业总产值中有些项目,如自制设备、提供给本企业基本建设和生产福利部门的产品和工业性作业等,没有出厂价格,可按实际成本价或加工费计算。
2.对外加工费收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产品)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承接的工业性作业所取得的加工费收入。
计入工业总产值的对外加工费收人应不含销项税,可根据"产品销售收入"科目的相关资料取得。
3.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是指企业报告期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减期初的差额价值。
该指标核算与各企业的会计核算口径一致,未设半成品科目的企业可不计这部分价值,产品产量统计和中间投人的计算也应与之保持同口径。
四、计算工业总产值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1.用产品销售收入、生产成本等财务指标代替工业总产值。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统计人员对工业总产值的概念不清。
工业总产值是针对企业当期生产的产品和对加工费收人的价值进行统计,体现的是报告期的生产总量;而产品销售收入是企业销售产品和对外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