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精品】《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例1)》综合练习(一)

合集下载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优质课件-5.1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 (2)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优质课件-5.1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 (2)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 延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 1、国家意识。 2、目标意识。 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 4、读书意识。 5、主体意识。 6、科研意识。 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
10×3=30(支)
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2)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买的圆珠笔比钢 笔多18支。 圆珠笔一共有多少支?
30+18=48(支)
2.一个皮球从16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 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第3次弹起多少米?第4 次呢?(算一算,填一填)
开始落 第1次弹 第2次弹 第3次弹 第4次弹
120-70=50(块) 答:花地砖有50块。
说说从条件开始可以怎样想,先算 什么,后算什么,再列式解答。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要看清题中每个条件的含义,看清要 求的问题; 2.可以从条件开始想起,确定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3.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答案。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 摘5个”,可以这样来理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丨苏教版 (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丨苏教版 (1)

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列表整理,分析数量信息,决策问题解决策略,并列式解决问题,体会列表这一分析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并能运用该方法决策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整理、分析数学信息,处理好数量关系,学会通过所整理的信息决策问题解你才能解决的策略,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动物,猜猜是什么?(学生答案不一)逐句给出条件:第一个条件:四条腿,浑身是毛;(2个学生)第三个条件:桃子型的面孔红红的屁股。

过渡:为什么开始的时候猜不到是猴子?生:条件太少师:先要的到正确的答案,必须根据一定的条件去思考。

在数学中解决问题也要讲究策略(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

预设:提前学生猜出来的话:反问根据一个条件就可以猜对了吗?为什么不是小猫的?别着急这里还有一个提示。

现在确定了吗?二、新授看,桃园丰收了,小猴忙着去摘桃,在摘桃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数学问题,同学们能帮小猴解决吗?1、出示条件: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

指名读已知条件。

根据这两个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生:第二天摘了多少个桃?那该怎么解决呢?(生说算式)那第三天摘了多少个桃?能求吗?第五天呢?问:为什么不能求出“第三天、第五天小猴摘了多少个桃”呢?2、小结:是呀!根据有联系的条件才能求出相应的问题。

(板书课题)。

二、解决问题,体验策略1、出示例题。

(1)理解题意谈话:猴妈妈来了,它说只要把这里的一个条件变一变,刚才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四年级有多少人?
六年级有多少人?
一年级比二 年级少7人
三年级有多少人? 一年级有多少人?
( 12)朵
黄花 红花
?朵
红花有多少朵?
绿12花×有21=22朵4(朵)
少(7)朵
黄花2花的4-的27倍朵=1数7是(绿朵) 红答花:比红黄花花有少177朵朵。
比较一下,刚才两道题的解答过程,有什么 相同点和不同点?
足球有多少个? 50+15=65(个6)5+20=85(个 足球比篮球多多少个? 15+20=35(个)
苹果树有多少棵?
48+36=84(棵) 84-20=64(棵)
小丽游得最快,小华游得最慢。
305-88=217(块)217-11=206(块) 答:成人的骨头有206块。
五年级有 120人
四年级比五 年级多18人
六年级比四 年级多22人
三年级有96 个女生
思考:根据什么条件可以提出什么 问题?
根据这三条线段的长短关系,你知道了什么?
苹果 桃子
10个 ( 3) 个

红花有多少朵?
红花有多少朵?
( 绿)花
( 12)朵
( 黄)花 ( 红)花
多(7)朵 ?朵
绿花( 12)朵黄 红花多(7)朵 ?朵
绿花
( 12)朵
黄花 红花
多(7)朵 ?朵
绿花
( 12)朵
黄花 红花
多(7)朵 ?朵
绿花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从条件从出发思考的策略(第1课时)》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从条件从出发思考的策略(第1课时)》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从条件从出发思考的策略(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从条件从出发思考的策略(第1课时)》这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即从条件出发,逐步推理、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理解简单的数学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运算方法。

但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不能很好地从条件出发,逐步解决问题。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引导学生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能灵活运用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发现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3.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4.练习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课时1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教学课件.ppt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课时1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教学课件.ppt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1
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小猴第 三天摘了多少个?
第二天摘的个数:
+5
30+5=35(个)
第三天摘的个数: 35+5=40(个) 答:小猴第三天摘了40个。
新知讲解 1 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第一天 30
第二天 35
第三天 40
第四天
第五天
第二天摘的个数
芳芳
兵兵
答:芳芳和兵兵之间有6人。
想想做做
4、用地砖铺成一块长方形活动场地,其中白地砖有8行,每 行15块。花地砖比白地砖少70块。花地砖有多少块?
15×8=120(块)
120-70=50(块) 答:花地砖有50块。
想想做做
5、第1个正方形里面画了2个圈,以后每个正方形里画圈的个 数都是它前一个正方形的2倍,并且都和第一个正方形里圈同 样大。估计从第几个正方形开始就画不下了?动手试一试。
。2020年8月7日星期五2020/8/72020/8/72020/8/7
• •
THE END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8月2020/8/72020/8/72020/8/78/7/2020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这是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的一章重要内容。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三章《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解问题的条件,找到问题的关键词;二是根据条件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这一策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2. 能够找出问题的关键词,理解问题的条件;3. 能够根据条件列出算式,解决问题;4. 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孩子们找出问题的关键词,并根据条件列出算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今天的课程,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课件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导入今天的课程,让孩子们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

2. 讲解:我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找出问题的关键词,并根据条件列出算式。

我会让孩子们一起思考、讨论,引导他们得出答案。

3. 练习:我将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孩子们运用刚刚学到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我会逐一讲解他们的答案,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问题的关键词、条件、算式等。

七、作业设计1. 请列出你遇到的一个问题的关键词,并解释为什么这些词是重要的。

答案:略答案:10 3 2 = 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课程,看看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并根据他们的反馈进行调整。

同时,我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尝试解决更多的问题,从而巩固今天学到的策略。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课程的起点,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5.1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5.1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5.1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5.1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主要让学生学会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意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够灵活。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需要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2.课件:教学课件,包括具体的例题和练习。

3.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的巩固和拓展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时,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具体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解决一些类似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苏教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苏教版

标题: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的含义,并能够运用这一策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的含义2. 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的应用3. 实践活动: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师详细讲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的含义,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这一策略解决数学问题。

3. 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的特点和优点,巩固学生对这一策略的理解。

6. 作业:教师布置一些与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四、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2.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评价学生对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的掌握程度。

3.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师可以参考苏教版教材,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的相关内容。

2. 教师可以查阅相关的数学教学资料,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的应用实例。

3.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的解题过程。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苏教版

导学案1、第一题:出示提组,并解答。

(1)桃有120个,梨比桃少70个,可以求出(),可以用()法计算。

(2)桃有30个,比梨少9个,可以求出(),可以用()法计算。

(3)已知每筐桃50个,买6筐,可以求出(),可以用()法计算。

2、①列式法:第二天:(个)
第三天:(个)
第四天:(个)
第五天:(个)
②列表法:(请大家把导学案上的表格补充完整)
3、一个皮球从16米的高处下落,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第3次弹起多少米?第4次呢?(算一算,填一填)
4、18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芳芳排在第8,从右往左数,兵兵排在第四。

芳芳和兵兵之间有多少人?(先标出两人的位置再解答)。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进一步体会可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

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1.通过解答一些数量关系较为简单且趣味性强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实践并体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初步感受策略运用的过程和特点。

2.通过解答一些已知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和一个数量,求另一个数量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进一步实践并体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提高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条件出发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此前学过的一些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问题经验,学会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从条件出发思考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体会从条件出发思考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策略之一,进一步发展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在不断的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能力。

【教时安排】1.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 1课时2.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二) 1课时3.练习十 2课时4.间隔排列(综合与实践) 1课时课题 1.解决问题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内容】第71~72页的例1,第72~73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经历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实施解答及回顾反思的完整过程,充分认识并感受“从条件想起”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初步的策略意识和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能从已知条件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合理使用列表、画图等方法辅助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从条件出发进行思考的过程和特点,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运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

2.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引导学生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2. 新课:介绍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策略。

3. 练习:让学生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

2. 思考:在生活中,你还能想到哪些问题可以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了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但在引导学生运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加强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策略。

注:本教案为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适用于苏教版教材。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第3点,即“练习:让学生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补充和说明: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练习题目,让学生能够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以下是具体的补充和说明:1. 练习题目的设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练习题目。

题目可以包括简单的计算题、应用题、图形题等,让学生能够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一)-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一)-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一)-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总结,培养学生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从条件想起,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解决数学问题。

2. 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引导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3. 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2.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如何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呢?”步骤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尝试解决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步骤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3.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步骤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运用。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需要教师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从条件出发分析并解决问题(1)》教学设计2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从条件出发分析并解决问题(1)》教学设计2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从条件出发分析并解决问题(1)》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从条件出发分析并解决问题(1)》这一节主要讲述了根据条件出发,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条件出发分析问题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数学概念,并能够进行基本的计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从条件出发分析问题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从条件出发分析问题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分析并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若干个物品,要求学生根据条件找出缺失的物品。

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分析并解决问题。

例如,教材中的例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条件得出答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用策略:
(1) 皮球从16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第3次弹起多少米? 第4次呢?(先填表,再解答)
16m 15m 14m 13m 12m 11m 10m 9m 8m 7m 6m 5m 4m 3m 2m 1m#
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
开始 下落时
16米
第1次 弹起
兵兵
兵兵家客厅的地面是用地砖铺成的一块长方形,其中白地砖有8行,每行15块。 花地砖比白地砖少70块。
15×8=120(块) 120-70=50(块)
花地砖有多少块?
根据条件解决问题
开魔盒
根据条件解决问题
每个魔盒里的彩球个数都比前一个少4个。 ?





根据条件解决问题
每个魔盒里的彩球个数都比前一个少4个。
8米
第2次 弹起
4 米
第3次 弹起
2米
第4次 弹起
1米
根据条件解决问题
18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芳芳排在第8;从右往左数,兵兵排在第4。芳
(2)
芳和兵兵之间有多少人?
根据条件解决问题
18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芳芳排在第8;从右往左数,兵兵排在第4。
(2)
芳芳和兵兵之间有多少人?
芳芳
),求 出(
) ,再……
从条件出发思考
35个
40个
45个
50个
35 +5 =40(个) 40 +5 =45(个) 45 +5 =50(个)
40
50
根据条件提问题 (1) 20g
根据条件提问题
20g (1)
4个苹果重500克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第1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第1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第1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1~73页的例1和“想想做做”。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学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使学生用列表的方法联系已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学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

使学生正确整理、分析数量关系、学会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

教学课件、实物投影。

▍流程一:引入新课1.复习:出示题目,谈话:你能根据前几个数的规律,填出第4个数吗?提问:为什么这么填?说说你的想法。

2.小结:我们发现前3个数,第一组每次都加2,第二组每次都加5,第三组每次都加10,第4个数根据前面的规律就可以填出来了。

3.谈话: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和这个类似,你有信心解答出来吗?(板书课题: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流程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图提问:题目中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要解决哪些问题?2.分析数量关系提问:“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先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如果学生说出“第()天比第()天多摘5个桃”,相继提问:第6天摘的桃与哪天有关呢?如果学生说出“第()天摘的个数+5=第()天摘的个数”,相继提问:如果要求第4天摘的个数,可以怎么做呢?提问:现在我们要求“第3天摘了多少个桃?”应该先求出什么呢?请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的想法,然后交流。

引导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汇报:(1)根据上面提到的数量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题目中的问题,我们可以先算出什么?再算什么?(2)求第二天摘桃的个数需要用到哪些已知条件?求第三天或第五天摘桃的个数呢?小结:要求小猴第3天摘了多少个桃,我们应该先求出小猴第2天摘的个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