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常规题型答题模板
农业农村面试题
![农业农村面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3a4480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0.png)
农业农村面试题1. 农业质量安全问题在农业生产中,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请谈谈你对农业质量安全问题的认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农业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全过程中不受到有害物质和微生物污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保障措施。
为了解决农业质量安全问题,以下是几种解决方法。
首先,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管理。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严禁超标施用,确保环境和土壤的纯净度。
培养农民的科学种植观念,引导其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其次,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加强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严格把关农产品上市销售的合格标准。
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环节的监管,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同时,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推行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
通过加强农产品的加工技术,保证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安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完善。
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明确责任主体,并加大对农产品质量不合格企业的处罚力度,形成法律的威慑效应。
同时,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和消费者的质量意识。
2. 农村发展问题农村发展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你认为目前农村面临的主要发展问题是什么?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目前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农村人口流失、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不快等。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解决方案。
首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农村发展的基础。
加强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
其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整合农村资源,推行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通过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答题模版
![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答题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7a68145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b.png)
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答题模版
一、农业发展方向
1.绿色农业: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绿色农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绿色农业强
调无污染、无公害的生产方式,确保农产品安全、优质。
2.智能化农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智能化农业能够实现精准种植、养殖和农业管理,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3.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结合农村的优美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吸引游客体验乡村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
4.生态农业:注重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的种植结构和管理模式,
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生态价值。
二、农业发展措施
1.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农业创新和技术进步。
同时,应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2.科技研发:加强农业科技研发,特别是在良种培育、节水灌溉、智能农业等方面。
通过
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
3.教育培训: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
培养新型
职业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4.产销对接:建立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民收入。
通过电商平台、
农产品展销会等形式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流通。
5.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水利、电力等。
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助
于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高考农业专题答题模板
![高考农业专题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e41fce5941ea76e58fa04d0.png)
65届高三地理高考冲刺资料常见农业考向、考题和答题模板编写:刘克锋2018-5-15 一、影响某地农业发展的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方面有: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光热水配合、昼夜温差、气象灾害)、地形、土壤、水源。
热会经济方面有:市场、交通、劳动力、科学技术、政策、农业基础等不同农业的区位因素不同。
渔业的因素有水域空间(江河湖海水库坑塘等)大小、水温高低、水质好坏、天敌和饵料(寒暖流交汇和冷海水上泛;河流入海口的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浅水区域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水温高低影响浮游生物的繁殖速度)牧业:饲料(牧草)和市场是两个最大的因素。
水果生产:大多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的地方有利于糖分的合成和积累,品质更佳。
市场和交通是两个重要的因素,因为水果容易变质,需要便利的交通和接近市场。
水果生产需要劳动力较多,所以劳动力丰富、廉价是一般性的区位需求。
蔬菜生产:因为蔬菜容易变质,市场、交通、冷藏保鲜技术是重要的因素。
需要经常灌溉,水源是必备条件,也需要劳动力较多。
二、有利因素有些因素条件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而成为优势因素。
我国各地的农业优势条件东北地区发展优势是:平原广阔,地形平坦集中连片;土壤深厚肥沃;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机械化水平高。
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合成和积累;夏热利于作物生长;河西走廊和天山、昆仑山等山麓地区有高山冰雪融水;土地丰富且廉价;劳动力廉价;病虫害少。
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热量充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也较大;劳动力丰富。
青藏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空气、水源干净。
世界各地的优势条件西欧地区:地形平坦;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农业技术先进。
地中海沿岸地区:光照充足,热量充足。
尼罗河流域:光热充足;灌溉水源便利。
地理农业答题模板
![地理农业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ec290c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4.png)
地理农业答题模板
一、农业区位选择
在回答关于农业区位选择的问题时,你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自然条件:土壤、气候、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技术等。
3.政策法规:政府政策、土地使用权等。
在分析区位优势时,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指出哪些因素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哪些因素是限制农业发展的。
二、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是根据各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形成的独特的农业布局方式。
在回答问题时,你需要了解以下几种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
2.商品谷物农业
3.大牧场放牧业
4.乳畜业
5.混合农业等。
对于每一种农业地域类型,都要指出其特点、形成条件和分布地区。
三、农业技术发展
在分析农业技术发展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2.农业生物技术: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
3.精准农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
4.农业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四、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水土流失:影响土壤肥力,导致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2.土地荒漠化: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影响农牧业发展。
3.土壤污染: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
4.生物多样性丧失:影响生态平衡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农业可持续性
在分析农业可持续性时,应关注以下方面:
资源可持续利用:合理利用土地、水等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资源枯竭。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常见答题框架总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常见答题框架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69edd3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7.png)
●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思路?●某地产品种类丰富的原因●产量大的原因?面积 X 单产●农业进一步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建议经济:一产自身: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加强宣传,打造品牌,提高优势农产品的知名度;扩大生产规模,实行机械化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加强科研投入,培育良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市场占有率。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发展绿色有机农业。
二产方向: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产业化应用研发;三产方向: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旅游,采摘体验,农家乐等;社会:推进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产业扶贫。
生态: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多施用有机肥,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是否扩大生产规模或扩大规模的利弊·选择支持(或有利影响):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扩大规模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的有利影响、市场需求等方面·选择不支持(或不利影响):扩大规模后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产品价格下跌、不利的农业区位条件●农业发展对区域环境可能的不利影响●农业生产技术1.覆盖技术:关注:地理环境、覆盖物特征、盖在哪、作物习性不同覆盖物的共同优势:覆盖物为地膜时:覆盖物为秸秆时:覆盖物为卵石砂砾时:2.休耕与免耕●休耕是耕地在可种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的方式。
作用:使耕地得到休养生息,以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并积蓄雨水,消灭杂草,促进土壤潜在养分转化,为以后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和条件。
●免耕是指不翻动表土直接在茬地上播种,并全年在土壤表面留下作物残茬以保护土壤的耕作方式。
目前主要在黑土区进行推广。
作用:免耕可以减少耕作机械多次作业而压实,保护土壤结构;地面保存的残茬可以覆盖土壤,有利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风蚀,特别适合风沙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地区及抢农时的多熟区。
三农知识考点面试答案
![三农知识考点面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5d0c5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5.png)
三农知识考点面试答案一、农业生产知识1. 农作物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作物种植技术:•土壤处理:包括耕地整理、施肥、翻耕等。
不同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不同,需根据作物特性采取相应的土壤处理措施。
•播种与栽培: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态特点,选择合适的播种和栽培方法。
如直播、穴播、育苗等。
•病虫害防治:合理使用农药、生物防治等手段,防止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灌溉管理: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期,合理安排灌溉措施,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农产品采摘与储存:农产品采摘时要注意采摘成熟度,采摘后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储存,避免损失和质量下降。
2. 养殖业知识养殖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养殖业知识点:•饲养管理:合理选择饲料,控制饲养密度,做好饲料的加工和储存工作,保证动物的正常饲养。
•疾病防控:定期做好动物的疫苗接种、驱虫等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养殖环境: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的控制,保证动物的舒适和健康。
•繁殖技术:包括人工授精、选种等技术,提高养殖动物的繁殖效果和品质。
•养殖产品加工:对养殖产品进行适当的加工,提高附加值,增加销售渠道。
二、农业政策与法规1. 农业政策农业政策是指政府为推动农业发展而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业政策:•农业补贴政策:政府对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以鼓励农民增加生产投入和提高产量。
•农业税收优惠:对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减轻农民的负担。
•农业保险政策:建立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保障。
•农业科技支持: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
•农村产业扶持:鼓励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2. 农业法规农业法规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监督的法律法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业法规:•农业土地管理法:对农业土地的确权、流转、保护等方面进行规范。
农业知识50个问答
![农业知识50个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7b7a1f3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7.png)
农业知识50个问答一、什么是农业?农业啊,简单来说就是种地、养殖,生产咱们吃的、用的那些农产品的活动。
比如说,种水稻、小麦,养牛、养鸡,这些都是农业的范畴。
我记得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
有一次,爷爷带我去田里插秧。
那时候我还小,觉得好玩,就跟着爷爷下了田。
结果一脚踩下去,泥巴就没过了小腿肚,我差点拔不出来腿,急得直哭。
爷爷笑着把我拉出来,手把手教我怎么把秧苗插得直直的。
从那时候起,我就知道了农业可不只是看起来那么简单,每一棵秧苗的成长,都需要农民付出辛勤的劳动。
二、农业包括哪些方面?农业的范围可广啦,主要有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这几个大块。
种植业就是种庄稼,像粮食作物、蔬菜、水果这些。
畜牧业呢,就是养动物,提供肉、奶、蛋之类的。
林业主要是种树,保护生态,提供木材。
渔业自然是跟水有关,养鱼、捕鱼。
副业就比较杂,像编竹篮、做豆腐这些农村常见的小手艺。
我有个同学,他家就是搞渔业的。
有一回放假,我去他家玩,正好赶上他们捕鱼。
那大网一撒下去,再拉上来,满满的都是活蹦乱跳的鱼,可壮观啦!三、为什么农业很重要?农业那可是超级重要的!咱们每天吃的饭、菜,穿的棉衣,用的木材,好多都来自农业。
没有农业,咱们就得饿肚子,没衣服穿,生活可就乱套啦。
就说今年疫情期间吧,好多地方物流不太通畅,但因为咱们国家农业基础扎实,粮食、蔬菜的供应基本没受太大影响,咱们才能在家安心抗疫。
四、种子是怎么来的?种子一般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天然的,比如有些植物自己结的籽;另一种是经过人工培育筛选出来的。
我邻居大叔是个种地能手,有一年他自己培育了一种新的玉米种子。
他天天精心照顾那些玉米,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
到了收获的时候,那玉米长得又大又饱满,可把大叔高兴坏了。
五、怎么挑选好种子?挑种子可得仔细喽。
首先要看种子的外观,有没有破损、发霉。
然后要了解种子的品种特性,适不适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有一次我陪妈妈去买种子,妈妈拿着一包种子看了又看,还跟老板咨询了半天,最后才选到满意的。
高考地理备考:答题模板系列汇总 (农业模板)
![高考地理备考:答题模板系列汇总 (农业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2e28d076bec0975f565e236.png)
农业专题答题模板农业区位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地理位置:尤其是纬度位置,对农业影响大2、自然因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含光热水的组合)、昼夜温差、风等地形:如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起伏大水源:如临近河流、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水质洁净,农产品品质好生物:如草场、森林土壤: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弱酸性、沙性土等资源:如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如干旱、洪涝、台风、低温冻害、寒潮等;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3、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对商品农业影响大,如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交通:对商品农业影响大,如临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或铁路线交汇处劳动力:如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经济落后地区,劳动力工资低政策:政策扶持、鼓励科技:现代农业产出的主要手段如培育良种、喷灌滴灌、温室、保鲜冷藏技术历史、经验:如亚洲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地价:城郊地价高;经济发达地区地价高;地广人稀地区,地价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化肥、农药等饮食偏好:如我国南方人喜食米,北方人喜食面其它:知名度、资金等注意:在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中,自然因素是基础因素,且是相对稳定的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因素。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区位的因素也在不断变化,人们还可以对不利的自然条件不断加以改良。
农业的发展措施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2.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3.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4.改良农作物品种,发展先进灌溉技术农业开放性问题赞同:扩大农业种植规模①市场的需求量大②独特的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有利于X X X业的发展③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④增加就业,提高收入;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⑦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⑧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农业过度发展的影响①自然环境破坏,②生物多样性遭破坏,③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④水土流失,⑤土地荒漠化;⑥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地盐碱化;⑦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土壤遭受污染。
2020高三地理农业答题模板
![2020高三地理农业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cd1576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4.png)
2020高三地理农业答题模板高三文科部分学生地理考试中不知道农业答题知识点,导致地理农业题目大量失分。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三地理农业答题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自然因素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4.畜牧业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不足: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5.乳畜业典型地区:西欧、美国东北部、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湿润,不利于种植业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
(2)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捷。
6.大牧场放牧业典型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
农业答题模式汇总
![农业答题模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2e4013e376baf1ffc4fad2a.png)
农业答题模式汇总1. 农业地域类型及主要农作物⑴ 六种类型:(6分法)A . 水稻种植业:种植水稻,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B . 大牧场放牧业:牧牛,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C . 种植园农业:种植橡胶、咖啡、可可、油棕、剑麻、香蕉、菠萝等,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萨哈拉以南非洲。
D . 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小麦和玉米,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E . 混合农业:种小麦和牧羊结合,颁布区;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F . 乳畜牧业:又叫城郊农业,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
⑵ 十三种类型(13分法)1.游牧业;2.迁移农业;3.初步定住农业;4.稻作农业;5.传统旱作谷物农业;6.传统混合农业;7.地中海式农业(小麦、大麦等谷物、葡萄、柑橘、橄榄等果品园艺业);8.热带种植园农业;9.现代旱作谷物农业;10.现代混合农业;11.乳畜业;12.市场园艺业;13.大牧场畜牧业。
从发展阶段来看,游牧业、迁移农业、初步定住农业,大体属于原始农业; 稻作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传统混合农业、地中海式农业(小麦、大麦等谷物、葡萄、柑橘、橄榄等果品园艺业)属于传统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现代旱作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业、大牧场畜牧业,属于现代农业。
2.种植业及牧业的分布特点及生产特点A.种植业的分布特点:分布在人口多,气候条件好,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的地方;种植业的生产特点:生产的集约化程度高,投入的要素多;B.牧业的分布特点:地广人稀,气候干燥,地形起伏大,环境恶劣;牧业的生产特点:逐水草而居要迁移,投入的生产要素少,是典型的粗放农业3.居民点和农田分布的区位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农业生产技术4.农作物减产的原因减产的原因分两种:①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市场的导向作用;②单位产量减少:虫害、干旱、洪涝、寒潮、土地肥力下降,管理不善等5.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A.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人口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相适宜)①因地制宜:低平的地方种植业,山坡较缓的地方发展梯田及果园,坡度大的地方发展林业;②因时制宜:强调季节和市场时机,可发展反季节的蔬菜;③依靠科技发展农业,提高农业单产,保护环境。
高三一二轮地理复习农业专题答题模板
![高三一二轮地理复习农业专题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a1e5afccfc789eb172dc8f0.png)
A.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大1)有利气候条件:温度高,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不利的气候条件:气温低,热量不足;降水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雨热不同期;云雨多,光照不足;台风、干旱、洪涝、寒潮、风沙等气象灾害3 )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的改造;温室农业;灌溉农业;节水农业;B.地形:影响农业类型(农业生产结构):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合发展林业;高原山地适合发展畜牧业;丘陵适合发展立体农业C. 土壤:1)土壤的肥沃和贫瘠肥沃的土地有利农业生产,贫瘠不利于农业生长2)土壤酸性和碱性。
如茶叶,适合在酸性土壤种植3)土壤颗粒大小:砂质土壤通透性强,细小颗粒土壤通透性弱D.水源(河流、水库、湖泊):对半干旱、干旱地区农业种植起决定性作用(2)、社会经济因素A.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B.交通: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提高商品率;对易腐烂的新鲜的农业影响最大C.政策:宏观调控D.科技因素:机械化:提高农产品的生产率化肥、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冷藏: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2. (1)动物生存条件或植物生长条件:虫、鱼等动物的生存条件要从生存空间大小、食物是否贫乏、有无天敌等角度分析;花、果等植物的生长条件要联系植物生长习性,从当地的气候、水源、土壤等角度分析,如题中出现适合植物生存的气候条件,就要联系植物生长习性与该地的气候进行分析。
(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试题多考查生产规模的影响因素,注意从距离市场远近、交通运输成本、农业技术、政策等角度分析(3)农业生产对当地生态环境或社会经济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从生存斗争角度分析,动物过度繁殖会对其他动物造成威胁,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大规模种植作物可能会加剧水资源短缺,产生生态破坏等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考虑社会和经济效益,多从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等角度回答。
3.某地农业区位远离市场的原因(如海南是我国冬季瓜果供应、美国南部阳光地形种植花卉和蔬菜供应北方市场等):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地理农业答题模板
![地理农业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3dc5a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c.png)
地理农业答题模板地理农业答题模板是针对地理学科农业方面问题的解答方法。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快速找到答案,并提高答题效率。
以下将详细介绍地理农业答题模板的核心要素、运用步骤以及提升答题技巧的方法。
一、地理农业答题模板核心要素1.确定问题类型:首先要明确问题是关于农业的哪个方面,如农作物种植、农业产业结构、农业资源利用等。
2.分析地理条件:针对问题,分析涉及的地理条件,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3.梳理农业技术:了解问题中所涉及的农业技术,如育种、栽培、灌溉、施肥等。
4.评估影响因素:分析问题中的影响因素,如市场需求、政策扶持、交通运输等。
5.提出解答方案:根据以上分析,提出针对问题的解答方案。
二、运用地理农业答题模板的步骤1.仔细阅读题目,确定问题类型和所需解答的内容。
2.分析题目中的地理条件和影响因素,梳理相关农业技术。
3.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农业答题模板,将分析结果整理成解答方案。
4.按照答题要求,将解答方案清晰、简洁地表述出来。
三、提升地理农业答题技巧的建议1.加强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解答农业问题奠定基础。
2.关注农业发展动态:了解我国和世界的农业产业结构、农业技术发展等情况,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学会运用地理农业答题模板分析问题,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提出合理的解答方案。
4.加强练习:多做类似题目,积累经验,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5.交流与合作: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总之,地理农业答题模板是一种实用的解答方法,通过掌握核心要素、运用步骤和提升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农业方面的问题。
农业常规题型答题模板教案资料
![农业常规题型答题模板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4da2680a58da0116d17494a.png)
农业常规题型答题模板农业1、农业类型:2.农业的区位因素(宏观)(1))自然因素: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热组合、气象灾害)、地形、土壤、水源热量: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熟制)、上市时间早晚、生长期(VS生长周期)等光照、昼夜温差:糖分(有机质含量)知识卡片:水源主要指河流和地下水---生产、生活供水;水分主要指降水;及导致的空气中、土壤中的水分;农业、聚落等人文地理事物:水源自然景观、自然植被:水分水源: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西北地区种植业:水源: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河流水)②山地降水③(新疆坎儿井)地下水水分:(空气、土壤中)——考虑“蒸发”西北地区的实际节水途径:1.做好渠道的防渗漏工作:(最经济、最合适、最可行的措施)——采用减少输水损失2.发展节水农业:改变灌溉方式(改漫灌为滴灌和喷灌)3.调整农业结构:种植业(改种好水少的农作物);畜牧业;林果业(2))科学技术: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劳动力:工资、素质技术装备: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影响单产)生产技术:良种培育、滴灌喷灌、水肥控制(水肥一体化的滴灌)、气雾栽培等问题:影响...机械化程度高低的因素?①地形—耕地面积大、连片—便于机械化操作—......;河网密集、山地梯田——反之②工业基础——农业机器设备的制造——③劳动力的工资——......(越南、日本,同为生产水稻)问题:亚洲季风气候国家,提高单产的措施?①依靠科技,培育优良品种;②适当使用农药(--病虫害)、化肥(土壤肥力)③精耕细作,加大田间管理;④完善农业水利设施(排水渠、灌渠等——旱涝灾害)(3)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政策、土地租金市场: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交通条件的改善,冷藏保鲜技术扩大了市场的地域范围;使农业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2.松嫩平原的农业优势(1)有广阔的平原;(2)有肥沃的黑土(3)人均耕地多;(4)机械化程度高。
高中地理农业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农业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418824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1.png)
高中地理农业答题模板高中地理农业部分的答题模板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土地、水源、气候、地形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技术等。
2. 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商品谷物农业:大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混合农业:兼顾经济和环境效益,有效利用时间和空间。
3.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单产。
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4. 影响农业的因素分析: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技术、政策等。
5.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关系分析:作物习性与自然条件相匹配,如水稻需水多,适宜在河湖多的地方种植。
热量条件对农作物分布有重要影响,如北方冷凉,南方湿热。
6. 农业区位选择分析: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和养殖品种。
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确保产品能够顺利销售。
7. 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对策: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等。
8.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优势条件: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等。
制约因素:水资源短缺、交通不便、市场狭小等。
9. 农业生产布局特点分析:农业布局与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
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形成特色农业区。
10.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高效、优质、生态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地理农业答题模板
![地理农业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3a63f5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4.png)
地理农业答题模板
摘要:
1.农业的区位因素
2.农业生产类型与分布
3.农业的发展与保护
正文:
正文
一、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它们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和技术等因素,它们决定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农业生产类型与分布
农业生产类型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
种植业根据作物种类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和蔬菜等。
畜牧业根据地域分为牧区和农耕区。
渔业根据水域分为淡水渔业和海洋渔业。
各种农业生产类型在不同地域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
三、农业的发展与保护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布局日趋合理,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为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耕地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科技推广等。
农业专业的面试题目及答案
![农业专业的面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a9573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7.png)
农业专业的面试题目及答案一、农业专业概述农业是人类最早掌握的生产活动之一,涵盖了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在现代社会,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面试中常常会涉及与农业相关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与农业专业相关的面试题目及其答案。
二、农作物种植类题目1. 请介绍一种常见作物的生长环境要求以及其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答:以水稻为例,水稻需要生长在水田中,生长环境主要包括温度、水分和光照。
在生长过程中,水稻容易受到褐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的威胁,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引入天敌、利用微生物杀虫等。
2. 如何合理利用农药,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答:合理利用农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择适宜的农药种类和使用剂量,遵循农药使用标准操作,控制农药使用的时机和数量,定期检测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情况并进行监测与评估。
三、畜牧养殖类题目1. 在养殖场中,如何控制动物的疾病传播?答:控制动物疾病传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养殖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清洁,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定期对动物进行疫苗接种,提高抵抗力;合理管理饲料和饮水,确保动物获得健康的营养;隔离病畜,采取合适的防疫隔离措施等。
2. 在动物的饲养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农产品副产物?答:合理利用农产品副产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将农产品副产物进行加工,生产有机肥料或动物饲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利用副产物进行能源开发,如生物质能的利用;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将副产物加工为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四、农业经济与管理类题目1. 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农业现代化是指通过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综合效益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要追求可持续发展,即在实现农业高产、高效、稳定的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农业产业化的优势是什么?答: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包括:促进农业经济结构优化,提高农业附加值;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品牌化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农业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答题模板系列汇总3(农业模板)
![答题模板系列汇总3(农业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3184b2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b.png)
答题模板系列汇总3(农业模板)农业区位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地理位置:尤其是纬度位置,对农业影响⼤2、⾃然因素:⽓候:光照、热量、降⽔(含光热⽔的组合)、昼夜温差、风等地形:如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起伏⼤⽔源:如临近河流、地下⽔丰富区,⽔源充⾜ ,⽔质洁净,农产品品质好⽣物:如草场、森林⼟壤:如⼟层深厚、⼟壤肥沃;弱酸性、沙性⼟等资源:如⼟地⾯积⼴阔;地⼴⼈稀、⼟地租⾦低⾃然灾害:⽓象灾害,如⼲旱、洪涝、台风、低温冻害、寒潮等;地质灾害,如滑坡、泥⽯流等3、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对商品农业影响⼤,如⼈⼝、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阔交通:对商品农业影响⼤,如临河、湖、海,⽔陆交通便利;河流或铁路线交汇处劳动⼒:如⼈⼝稠密,劳动⼒丰富;经济落后地区,劳动⼒⼯资低政策:政策扶持、⿎励科技:现代农业产出的主要⼿段如培育良种、喷灌滴灌、温室、保鲜冷藏技术历史、经验:如亚洲⽔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地价:城郊地价⾼;经济发达地区地价⾼;地⼴⼈稀地区,地价低⼯业基础:⼯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化肥、农药等饮⾷偏好:如我国南⽅⼈喜⾷⽶,北⽅⼈喜⾷⾯其它:知名度、资⾦等注意:在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中,⾃然因素是基础因素,且是相对稳定的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因素。
随着经济⽔平的提⾼,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区位的因素也在不断变化,⼈们还可以对不利的⾃然条件不断加以改良。
农业的发展措施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2.发展农产品系列加⼯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3.加⼤科技投⼊,发展优质⾼效农业4.改良农作物品种,发展先进灌溉技术农业开放性问题赞同:扩⼤农业种植规模①市场的需求量⼤②独特的⾃然条件(⽓候、地形),有利于XXX业的发展③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④增加就业,提⾼收⼊;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⑦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⑧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农业过度发展的影响①⾃然环境破坏,②⽣物多样性遭破坏,③⼟地退化、⼟壤肥⼒下降,④⽔⼟流失,⑤⼟地荒漠化;⑥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盐碱化;⑦⼤量施⽤化肥和农药⼟壤遭受污染。
答题模板05 农业发展条件分析与评价类
![答题模板05 农业发展条件分析与评价类](https://img.taocdn.com/s3/m/3c13a67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7.png)
备战2023中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答题模板5 农业发展条件分析与评价类【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1)仔细阅读图文材料,准确获取答题所需要的信息。
(2)细审题干,明确“问什么”,即要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同时在描述时应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3)回答问题时,应全面,注意回答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
(4)回答问题时,力争做到答案的专业向,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地理术语。
【命题角度】角度一分析农业发展条件及农业生产部门选择根据区域图、地形图、农作物分布图等,分析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
→评价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角度二比较区域农业差异及发展条件差异根据区域图、地形图、农作物分布图等,分析比较区域间农业差异及成因。
【模块构建】1. 农业发展条件及农业生产部门选(1)农业发展条件①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气候、水源、植被等。
②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
(这也是遵循“因地制宜”的一种表现。
)例如:很多城市郊区的农民,为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积极发展蔬菜、肉、蛋、奶等的生产。
(2)评价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有利条件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气候降水充沛,热量充足(气温高),雨热同期(季风气候)等。
水源水源丰富(充足)植被草场广布,适宜发展畜牧业不利条件地形地形崎岖,不宜发展耕作业,;喀斯特地貌,雨水易渗透,表土易流失等气候气温气温低,热量不足(原因可能是海拔高或者纬度高等)降水较少较少(稀少),水源不足(原因可能是海陆位置—距海较远等)注:季风气候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2.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1)优质高产,品质优良(2)机械化、专业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提高(3)农田水利建设进步(喷灌、滴灌技术),抗灾能力增强【经典例题】【例一】(2022·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中东和俄罗斯是世界能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我国能源进口的两大来源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1、农业类型:2.农业的区位因素(宏观)(1))自然因素: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热组合、气象灾害)、地形、土壤、水源热量: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熟制)、上市时间早晚、生长期(VS生长周期)等光照、昼夜温差:糖分(有机质含量)知识卡片:水源主要指河流和地下水---生产、生活供水;水分主要指降水;及导致的空气中、土壤中的水分;农业、聚落等人文地理事物:水源自然景观、自然植被:水分水源: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西北地区种植业:水源: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河流水)②山地降水③(新疆坎儿井)地下水水分:(空气、土壤中)——考虑“蒸发”西北地区的实际节水途径:1.做好渠道的防渗漏工作:(最经济、最合适、最可行的措施)——采用减少输水损失2.发展节水农业:改变灌溉方式(改漫灌为滴灌和喷灌)3.调整农业结构:种植业(改种好水少的农作物);畜牧业;林果业(2))科学技术: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劳动力:工资、素质技术装备: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影响单产)生产技术:良种培育、滴灌喷灌、水肥控制(水肥一体化的滴灌)、气雾栽培等问题:影响...机械化程度高低的因素?①地形—耕地面积大、连片—便于机械化操作—......;河网密集、山地梯田——反之②工业基础——农业机器设备的制造——③劳动力的工资——......(越南、日本,同为生产水稻)问题:亚洲季风气候国家,提高单产的措施?①依靠科技,培育优良品种;②适当使用农药(--病虫害)、化肥(土壤肥力)③精耕细作,加大田间管理;④完善农业水利设施(排水渠、灌渠等——旱涝灾害)(3)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政策、土地租金市场: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交通条件的改善,冷藏保鲜技术扩大了市场的地域范围;使农业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2.松嫩平原的农业优势(1)有广阔的平原;(2)有肥沃的黑土(3)人均耕地多;(4)机械化程度高。
3.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棉花:春种、夏长、秋收)有利条件:(1)棉花生长前期: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2)棉花生长后期:秋季,多晴朗天气,光照足,昼夜温差大; 不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4.城郊农业(蔬菜、花卉、乳肉禽蛋)(小范围地区)的农业生产布局因素(1)地势起伏状况;(2)地价的高低;(3)单位面积产值;(4)所需土地面积大小;(5)生产需水量多少;(6)产品对交通运输的迫切性。
5.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自然因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因素:(1)农业基础好(2)劳动力丰富;(3)人多地少,对粮食的需求量大;(4)历史悠久,精耕细作,经验丰富;(5)稻米是人们喜爱的食粮6.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自然因素:(1)水热充足;(2)地形平坦;(3)土壤肥沃;(4)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因素:(1)地广人稀;(2)交通便利;(3)市场广阔;(4)机械化水平高;(5)农业科技先进。
8、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优势区位(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2)近河流,水源充足(3)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4)距海港近,交通方便(5)历史悠久,商品率高;(6)国内外市场广阔。
9.大牧场放牧业对我国牧业的借鉴意义(我国西北:游牧业)(1)划区轮牧,进行人工草场建设;(2)牧区交通条件和加工体系的发展;(3)牲畜品种的改良和疾病的防治(4)冷藏、保鲜技术的推广;(5)开辟水源,保证人畜、牧草用水。
10.农业的特点从哪些方面描述(1)农业地位;(2)农业类型(按生产对象分;按投入多少分;按产品用途分;按土地利用分;按地域特色分;按农业地域类型分);(3)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产品、林产品、水产品);(4)主要农业分布地区;(5)农业耕作方式和耕作制度;(6)农业经营方式;(7)农业现代化水平;(8)商品率和劳动生产率。
1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优点(1)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2)农民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3)生产具有很大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12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性(1)小农经营(家庭为主,人均耕地少);(2)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3)机械化水平低(水田为主;土地规模小;(4)水利工程量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5)科技水平低(靠传统经验)。
13.美国农业生产专门化的优点(1)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2)充分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农业装备;(3)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4)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14.种植园农业的主要特点(1)集约化,专门化(2)生产规模大,占地面积大;(3)劳动密集型农业;(4)种植单一的经济作物;(5)产品商品率高,单产高;(6)机械化程度低;(7)受历史因素影响大(殖民统治时...)15.果树防冻的方式(1)覆盖地膜:土壤增温;(2)主干涂白:抗寒保暖;(3)树体包裹;(4)冻前灌水:增加土壤温度;保持土壤墒情,防寒和冬水春用;(5)熏烟增温:增强大气逆辐射,增温;(6)人工堆雪:积雪堆培于树的根部,土壤增湿保温;(7)营造防护林:减弱风速,减少冻害;(8)喷洒药液:推迟开花期,躲过霜冻危害16.冬灌的作用(西北地区多采取此方式)(1)稳定地温,防止冻害(2)沉实土壤,减少虫害;(3)蓄水保墒,缓解干旱;(4)保护表土,减少风蚀;17、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因素(1)环境(气候、土壤、水源)质量好;(2)昼夜温差(有机质积累量);(3)光照(光合作用);(4)气温(农作物生长周期越长(注意与“生长期”概念的区别),积累的有机质越多,品质越好);(5)病虫害(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倡导精准施肥);(6)人类活动(农业、工业、交通等污染物排放量;开发历史短,人类活动少,原生态环境,农产品品质好);(7)农业技术(改良品种,改进耕作技术)。
18.农产品单产高的原因(1)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好,如生长周期长、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水分条件好、土壤肥沃等;(2)自然灾害少,如旱涝、风沙、低温阴雨冻害、病虫害等较少;(3)精细管理(精耕细作),农业科技水平高(4)农作物品种优良19.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物美、价廉、品种好、时机好)(1)农产品自身品质优,种类多;(2)农产品价格优势,取决于生产成本(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技术成本);(3)上市时间:同一种农产品,往往上市时间早或者反季节上市,有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4)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20.影响商品率高的原因产的多:(1)自然条件好;(2)自然灾害少;(3)农业技术水平高,单产高;经验丰富;(4)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5)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用的少:(1)人口少,消费量小;外部条件:(1)市场需求大;(2)农产品运输要求与交通运输条件。
21.梯田(缓坡上修梯田)的作用(蓄水、保土、增产)(1)水土保持:增加地表径流的下渗;减少地面的雨水冲刷; (2)拦蓄洪水;(3)通风透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4)增加土层厚度,提高土壤肥力。
22、起隆、高床的意义(1)增加土壤厚度:提高土温,利于根系深入(2)利于雨季排水:防涝;(3)增加受光面积(4)增大昼夜温差:利于养分积累;(5)增加土壤粗糙度:削弱风力。
23.果实套袋的优缺点人优点:(1)利用光照,使果面均匀着色,减少紫外线酌伤;(2)具有保温作用,减轻冻害和风害;(3)防鸟类啄食和病虫害;(4)减少喷洒农药,提高果品安全;(5)可以预估产量;缺点:(1)提高生产成本;(2)减弱光照(3)潜在的土壤污染24.轮作的优势(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有计划按顺序轮换种植不同类型的作物)(1)可均衡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2)可以改良农田生态系统,改善土壤特性,增加生物多样性;(3)可以减少或免除某些连作所造成的特有的病虫害25.地膜覆盖的影响(注意:与温室大棚的区别)有利影响:(1)减轻土壤表层水分蒸发:蓄水墒;(2)减少土壤与膜外热交换:春季增温延长生长期;(3)减少地表侵蚀:保土保肥;(4)(瓜果类——反光膜)使近地面反射光增强:增强光效应提高果品着色度;(5)抑制杂草生长和病虫害;不利影响:(1)残膜清除不净,造成土壤污染;(2)阻碍农作物根系发育;(3)土壤透水透气性能降低27.铺稻草的好处(厚度为15至20厘米厚的)(1)减轻土壤表层水分蒸发:保湿;(2)减少土壤与外界热交换:夏季降温冬季保温;(3)减少地表侵蚀:保土保肥;(4)腐烂后进入土壤:补充有机质,提高(5)减少地面接收阳光:抑制杂草生长,土壤肥力易引发病虫害28.覆砂砾层的好处(在西北地区比较常用)(1)减轻表层土壤水分蒸发:保湿;(2)表面粗糙,减少地面侵蚀:保土保肥;(3)砾石间隙大,渗水作用强:增湿;(4)减少地表比热容:增大昼夜温差,利于有机质积累。
30.气雾栽培的优点(将作物悬挂在一个密闭的栽培装置中,根系裸露在裁培装置内部,营养液通过喷雾化后喷射到根系的表面。
)(1)节水:无水分损耗;循环利用率高;(2)节肥:透气,氧气充足;对矿物离子肥料吸收效率高;循环利用率高;(3)环境洁净:免施农药;减少病虫害;(4)产量高:生长速度快;(5)种植环境不受局限:最大化立体种植;适宜人口密集的岛屿。
31.病虫害少的原因(1)气温:夏季昼夜温差大,不利于病虫害繁殖;冬季低温,不利于虫卵过冬,寒潮降温减少虫害;春季低温,不利于虫卵孵化,苏醒晚;(2)光照:太阳辐射强,紫外线强,杀虫用强;照射时间长(3)气候:干旱少雨的气候环境;(4)水土:水分土壤条件好,作物生长发理育好,抗虫害能力强;(5)生态环境:生态平衡,害虫天敌数量适宜;作物混种,气味抑虫(6)自然灾害:寒潮低温冻死虫卵病菌;森林火灾烧死虫卵;(7)科技:先进的防治技术;培育抗虫优良品种(8)农药:滥用化学农药,增强病菌害虫耐药性32.粮食短缺的原因自然原因:(1)气候条件差;(2)耕地少;(3)肥力低,土壤贫瘠;(4)水源短缺;(5)自然灾害频繁;社会经济原因:(1)人口多,增长快;(2)农业生产技术落后;(3)生态环境破坏;(4)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比重增加33.近年来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1)风蚀、水蚀和沙漠侵吞;(2)建设占用耕地;(3)生态退耕;(4)农业结构调整(5)灾毁耕地。
34、种植业(特殊优势农业)的产业化道路(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经济的可持续:第一产业:(1)质: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2)量:专业化规模生产(获得规模效应);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第二产业:(2)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第三产业:(1)依靠电商平台(中国),积极开拓市场;(2)树立品牌效应,扩大销售渠道;(3)(落后地区或国家)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产品外运能力;(4)特色旅游业、文化业生态的可持续:(针对产生的环境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土地利用:调整农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