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精准左半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疗效观察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疗效观察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12月收治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28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腔镜组),40例行开腹肝切除术(开腹组)。

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三年生存率。

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住院期间死亡。

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高于开腹组,但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p 0.05)。

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安全可行,较传统开腹肝切除术微创、经济,且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腹腔镜;肝切除术;肝细胞肝癌[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7-0157-02腹腔镜肝切除术一直被看作是高风险手术,但近年随着腔镜技术的进步及切肝设备的革新,腹腔镜肝切除术也随之不断发展和普及。

与传统开腹肝切除术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在患者围手术期恢复方面存在较大优势,但关于其术后患者长期疗效的报道仍然较少。

为此,我们回顾性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长期疗效,评价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从本科2009年1~12月收治的101例肝癌患者中筛选出68例肝癌患者,入选标准:术后病理确诊为肝细胞癌;child-pugh a或b级;身体功能状况karnofsky评分60分以上;肿瘤于肝脏ⅱ、ⅲ、ⅳ、ⅴ、ⅵ段,结节单发且直径小于8 cm;无肝内主血管侵犯及远处转移。

无肝癌手术及tace治疗或化疗史。

其中40例患者拒绝腹腔镜术式而行开腹手术,余28例患者行腹腔镜肝切除术。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见表1。

1.2 手术方式所有患者采用全身麻醉。

左半肝肿瘤行规则性左肝切除,肝脏边缘或右肝肿瘤行肝脏局部切除术。

腔镜组患者取分腿仰卧位,脐下缘小切口建立co2气腹,气腹压12 mm hg左右,置10 mm trocar 导入30°腹腔镜探查以确定术式。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通过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应用价值,希望能够为肝脏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方法选取2015年8月12日—2017年8月15日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

48例进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常规组,42例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实验组,对比分析常规组和实验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法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法治疗肝癌手术时间相当,但是前者手术创伤小,患者应激反应较轻,术后恢复速度快,是治疗肝癌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肝脏恶性肿瘤;治疗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技术已经应用于临床多种手术治疗中,其具有手术切口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收到了广大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的广泛认可。

腹腔镜肝切除术从肝脏良性疾病开始应用,并逐步发展到恶性肿瘤的切除,但是由于人体的肝脏具有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通道[1],血运较为丰富,且临床医师对腹腔镜手术切除术是否可以将病灶部位肿瘤细胞完全清除还存在疑虑,造成利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癌发展缓慢。

本次研究即比较了腹腔镜手术根除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根除术在肝癌中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纳入标准:根据国内外关于腹腔镜肝切除的指证,结合我院具体经验,符合以下标准者行LH:①第一次行肝脏肿瘤切除手术,且上腹部无外科手术史;②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病人术前肝功能分级为A级或B级;③肝脏良恶性肿瘤,其中良性肿瘤直径不大于15cm,恶性肿瘤直径不大于10cm;④病人无严重的合并症,如肝硬化、肝衰竭等;⑤病人一般情况可,术前检查无严重的心、肺、脑、肾等脏器病变;⑥肝脏病变为恶性肿瘤患者术前检查确定无门静脉癌栓。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47例临床疗效研究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47例临床疗效研究
Me t h o d s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w a s c o n d u c t e d i n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o f l e t f h e p a t e c t o my f r o m 2 0 0 7 t o 2 0 1 4. i n c l u d i n g 4 7 c a s e s o f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h e p a t e e t o my a n d 4 6 e a s e s o f o p e n h e p a t e e t o my . T h e i n t r a o p e r a t i v e a n d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d a t a o f t h e t wo s u r g i c a l me t h o d s w e r e c o mp a r e d t o e v a l u —
广应用 。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 可行 的, 可作为左 半肝切除 治疗 原发性 肝癌 的标 准术 式推
[ 关键 词]腹腔镜手术 ; 开腹左半肝 切除 ; 原发性肝癌 ; 临床对照试验
[ 中图分类号 ]R 6 5 7 . 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 号]1 6 7 2 — 5 0 4 2 ( 2 0 1 5 ) 0 3 4 3 2 5 6 - 0 4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v lu a a t e t h e s a f e t y a n d f e a s i b i l i t y o f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l e f t h e p a t e c t o m y ‘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r i m a r y h e p a t i c c a r c i n o m a .

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过。

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2013年5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5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肝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肝功能变化及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TBIL、AST及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TBIL、AST及ALT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TBIL、AST及A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2%(3/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17%(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显著,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原發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位,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环境的不断恶化,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发病率正逐渐升高,已对人们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4]。

原发性肝癌患者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预后可得到显著改善。

近年来,腹腔镜微创术已在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中得到广泛应用,相较于常规开腹术,该术在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有了显著改善[5]。

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5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病理学及细胞学诊断确诊,均符合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6],肿瘤直径6 cm以下,未发生远处转移,患者自愿接受治疗。

排除标准:不能手术,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严重性器质性疾病以及精神异常者。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它通过肝脏表面的腹腔镜切口进入腹腔进行手术操作,避免了传统开放手术需要开大口的缺点。

这种手术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肝功能,减少手术创伤,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这种手术方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关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已经得出了很多的有益结论。

手术中的肿瘤完整性是判断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而由于腹腔镜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精确,肝脏解剖清晰,可以更好地保证肿瘤的完整切除。

一些研究表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肿瘤切除率高达95%以上,远远高于传统的开放手术。

术后的生存率也是评判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术后生存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5.3%、63%、45.5%,而且术后生存率和手术前病灶大小、肝功能reserve、早期病期高度相关,病灶越小,肝功能越好,术后生存率越高。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术后的并发症也远远低于传统开放手术。

相关研究表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而传统开放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则高达15%至20%。

这主要是因为腹腔镜手术创口小,创口愈合快,感染风险低,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

术后的生存质量也是患者及其家属极为关心的问题。

因为肝癌治疗一直以来都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为主要目标,但是术后的生存质量如何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有关研究发现,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术后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增强,这些都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极大的欣慰。

一些研究还显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对于部分转移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一项研究发现,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对于部分单个病灶的转移性肝癌患者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明显的延长。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原发性肝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临床中。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是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有效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本文将从手术操作、临床疗效等方面对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一、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手术操作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适应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

手术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术前评估,确定手术适应证。

在手术操作中,首先需要进行腹腔镜检查肝脏,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有无周围器官的侵犯。

然后对患者进行肝动脉和门静脉的血流阻断,使肝脏处于缺血状态,减少手术出血量。

接着,进行肝脏切除术,尽可能地清除肝脏中的肿瘤组织。

最后对切除的肝脏进行止血、排水和缝合等处理,完成手术。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但是由于手术操作难度较大,需要较高水平的医疗团队支持,术者需要有丰富的微创手术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疼痛轻、康复快。

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期病情稳定,不易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可以有效清除肝脏中的肿瘤组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在进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时,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避免手术风险。

对于术前有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充分评估肝功能,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在手术操作中,需要掌握良好的技术,小心操作,确保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术后的护理是关键,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是一种微创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进行手术时,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避免手术风险,术后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张成武,主任医师,教授,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微创外科主任。

浙江省“151”人才,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胆道结石外科委员会委员,浙江医学会肿瘤外科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鉴定专家库成员。

《肝胆胰外科杂志》编委,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Therapeutics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浙江医学》、《临床肝胆病杂志》审稿专家。

先后赴德国Charite 医学中心、美国Johns Hopkins 医院、Colorado 大学医院和中国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访问学习。

擅长肝胆胰良恶性肿瘤、胆管结石、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腹腔镜/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微创外科治疗。

多项科研成果获省、厅级奖励,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其中SCI 论文10多篇。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2018年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最新统计,发病率全球范围内居恶性肿瘤第6位,肿瘤死因第4位,每年新发病例数约84万,病死病例78万左右[1]。

目前肝切除、肝移植及小肝癌射频消融是原发性肝癌患者获治愈可能的治疗手段,其中以肝脏切除术为首选方法。

1991年Reich 报道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下肝肿块切除术,随着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外科理念的更新,腹腔镜肝脏切除术已日趋成熟,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手术例数呈指数增长。

与开腹肝切除术相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并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2-5]。

然而,腹腔镜肝脏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安全性及肿瘤学效果曾存在争议。

1995年腹腔镜肝切除术首次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2008年第1届国际腹腔镜肝切除术专家共识会议肯定了腹腔镜肝切除术在治疗直径<5cm 、位于肝外周部位肝癌的安全性、可行性,且不影响肿瘤预后[3]。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疗效观察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疗效观察
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a . Me t ho d s S i x t y - e i g h t 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a p a t i e n t s we r e e n r o l l e d a n d g r o u p e d i n t o LH
g r o u p ( 2 8 c a s e s ) v e r s u s O H g r o u p( 4 0 c a s e s ) i n t h i s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 . P e r i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t h r e e - y e a r s s u r v i v a l r a t e s w e r e
A c o m pa r a t i v e s t ud y o f l a p a r o s c o pi c h e pa t e c t o my a n d o pe n he pa t e c t o my i n t he t r e a t me nt O f he pa t 0 c e Uul a r c a r c i no ma
F E NG J u t o o C HE N J i n s o n g C E N J u n h u a L I J u n
De p a r t me n t o f He p a t o b i l i a r y S u r g e r y ,t h e 1 s t A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Gu a n g z h o u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Gu a n g z h o u 5 1 01 2 0, Ch i n a

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的影响

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的影响

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的影响胡俊超 (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摘 要] 目的:对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率和复发率影响进行分析研究㊂方法:选取4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案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以奇偶数进行分组㊂奇数21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肝切除术治疗,偶数21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对其效果以及对患者并发症率和复发率影响进行分析研究㊂结果:为期3个月的随访,发现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㊁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三项指标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并发症率3.69%,较对照组的18.43%低许多,两组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而且研究组肿瘤复发率为1.38%,对照组肿瘤复发率为15.67%,研究组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㊂结论: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理想,创伤小,对于患者肝功能损伤小,其并发症率和复发率低,更利于患者的恢复㊂[关键词] 腹腔镜精准肝切除;原发性肝癌;并发症率;复发率;影响分析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源于肝细胞与肝内胆管上皮的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中老年男性是主要发病人群,其发病较为隐匿,且恶性程度较高,导致死亡的概率相当高,高居国内因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第二位[1]㊂手术治疗该病症是目前临床依然普遍采用的方法,它能够对病灶彻底清除,减轻患者因癌症造成的负担,促进其康复㊂常规肝切除术因脏器切除体积较大,虽能彻底清除病灶,但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且易产生并发症,往往使得病情反复[2]㊂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是采用精细化的操作步骤,在尽可能保留患者的剩余脏器功能的基础上,对于病灶予以清除,在近几年逐步应用于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㊂本项研究结合我院临床原发性肝癌患者434例分别实施常规肝切除与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对其效果以及对患者并发症率和复发率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参考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4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案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以奇偶数进行分组㊂奇数21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肝切除术治疗,偶数21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对其效果以及对患者并发症率和复发率影响进行分析研究㊂经影像学㊁穿刺活检等检查完全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肿瘤最大直径≤5cm,并且未侵犯1肝门㊁2肝门㊂排除合并肝门淋巴结㊁门静脉癌栓及远处部位转移等患者,手术耐受度差患者㊂对照组:男女比例134∶83,年龄31.7~69.6岁,平均(46. 72±8.17)岁,通过术前肝功能Child-Pugh进行分级:有146例患者A级,B级71例㊂其中单发肿瘤患者139例,多发肿瘤患者78例㊂研究组:男女比例132∶85,年龄32.4~70.1岁,平均(47.46±8.67)岁,通过术前肝功能Child-Pugh进行分级:有144例患者A级,B级73例㊂其中单发肿瘤患者137例,多发肿瘤患者80例㊂对比两组患者性别比例㊁年龄㊁肿瘤情况等具体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可比性强㊂1.2 手术方法:对照组21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常规肝切除术治疗,首先协助患者取仰卧位,然后行气管全身麻醉㊂在手术之前应当根据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对切除的区域范围作详细规划,采取Pringle方式将入肝血流予以阻断,20min以后再复流5min,最后通过钳夹法离断肝脏,再对拢缝合肝断面,此时应当放置引流管,之后缝合㊂研究组21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告知患者取头高脚低仰卧位,气管全身麻醉;手术之前通过螺旋CT对病灶部位进行精准定位;建立CO2气腹,此时保持11~13mm Hg(1mm Hg=0.1333kPa)的气腹压力;将脐下2cm位置作观察孔,如果肝右叶病灶则主操作孔应当取剑突下2~3cm位置,如果肝左叶病灶则主操作孔应当取左侧锁骨中线肋缘下2~3cm位置;采用超声刀依次切断镰状与肝圆韧带,肝右叶病灶切除右冠状韧带,肝左叶病灶则切除肝胃韧带与肝左叶韧带;将切除肝段血流阻断,根据无瘤原则对病灶进行切除,最后是清理创面,在止血以后放置引流管并缝合㊂1.3 观察指标:在手术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对于术后住院时间㊁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指标予以记录㊂术后住院时间:手术之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肝功能已稳定,符合生命体征平稳等出院标准㊂术中出血量为吸引瓶的吸引量减术中冲洗液体量之差㊂手术时间指的是自开始切皮到结束缝皮的时间㊂另外通过常见的4个术后并发症(腹腔积液㊁切口感染㊁肺部感染与胆漏)的发生情况以及病情是否出现复发或者远处转移等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㊂1.4 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与患者的信息资料等通过SPSS17.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当P值<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在手术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对于术后住院时间㊁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指标予以记录㊂对比后发现,研究组三项指标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表1 两组手术指标情况(x±s)分组术后住院时间(d)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对照组13.42±2.39412.24±23.4197.12±13.42研究组8.29±1.15①235.61±22.68①82.04±12.27①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2.2 两组并发症与复发情况比较:研究组腹腔积液㊁切口感染㊁肺部感染与胆漏等并发症分别为2例㊁3例㊁1例㊁2例,并发症总体发生8例,占比为3.69%㊂而对照组腹腔积液㊁切口感染㊁肺部感染与胆漏等并发症分别为9例㊁14例㊁7例㊁10例例,并发症总体发生40例,占比为18.43%㊂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经3个月的术后随访,研究组肿瘤复发例数3例,复发率为1.38%对照组肿瘤复发例数有34例,复发率为15.67%,相比较研究组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㊂表2 比较治疗有效率[例(%)]分组例数腹腔积液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胆漏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2179(4.15)14(6.45)7(3.23)10(4.61)40(18.43)研究组2172(0.92)3(1.38)1(0.46)2(0.92)8(3.69)①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3 讨论 肝内胆管上皮细胞与肝细胞出现癌变统称为原发性肝癌,其发病隐匿㊁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是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种恶性肿瘤[3-4]㊂发病机制复杂,肝硬化㊁肝间质纤维化以及病毒性肝炎等诸多因素会导致原发性肝癌[5]㊂有效的治疗方式首选手术切除㊂因多数患者往往处于肝衰竭代偿期间,肝功能的储备不甚理想,此时采用常规肝切除术的效果不佳,创伤大,恢复慢,从而导致肝功能下降迅速[6-7]㊂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当中,本文结合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它符合无瘤原则,并且对于肝脏的损伤降到最低[8]㊂它能够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基础上尽量保留正常的肝组织,从而降低机体的损伤范围,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㊂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的三大优势极为显著:①因手术之前经CT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病变的范围以及周围血管的情况,设计最理想的手术方案,精准切除,机体创伤最小㊂②其避免切除病灶之外的肝组织切除,且有效避开胆道与动静脉血管等重要的组织结构,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住院时间更短,感染的发生率也随之降低,安全性更高㊂③创伤小㊁术后恢复更快㊂在手术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㊁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三项指标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并发症总体发生8例,占比为3.69%㊂而对照组并发症总体发生40例,占比为18.43%㊂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而且研究组肿瘤复发率为1.38%,对照组肿瘤复发率为15.67%,研究组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㊂综上所述,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理想,创伤小,对于患者肝功能损伤小,其并发症率和复发率低,更利于患者的恢复㊂4 参考文献[1] 李幼安,张起帆,蔡 庆,等.原发性肝癌精准肝切除与不规则性肝切除的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 (20):3429-3433.[2] 何 坤,胡泽民,余元龙,等.精准肝切除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7,11(1):28-31.[3] 李晓明,姚立鹏.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9):1940-1943. [4] 刘学军,木努热丁,艾则孜,等.精准肝切除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11):1624-1626.[5] 李艳敏.原发性肝癌应用双介入化疗联合精准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6):36-37.[6] 王新青,卜 阳,于松宁,等.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25 (1):57-67.[7] 徐继威,温苑章,李 嘉,等.腹腔镜精准肝切除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7):590-593.[8] 徐献忠,丁建忠,孙胜利,等.精准肝切除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7):117 -120.[收稿日期:2019-04-23 编校:李晓飞]。

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

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

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发表时间:2019-09-05T16:19:48.083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第07期作者:刘波[导读] 使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对患者身体的影响,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常德市汉寿县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415904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本次对照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随机分配24例患者,均进行肝癌切除术。

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式手术,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对比在手术之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基本情况。

结果:经过本次实验发现,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进食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使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对患者身体的影响,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关键词: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原发性肝癌;临床效果前言:近年来,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在逐渐增高,威胁着多数中年群众。

由于原发性肝癌在发病前期,症状较为浅显,易被患者忽视,从而使该疾病的发展得到了“可乘之机”。

目前,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治疗方法是直接将肿瘤切除,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腹腔镜微创手术,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仅需要针对肿瘤位置进行微创穿刺并切除,与传统开腹式手术相比,该手术方式效果更好,且对患者身体的影响较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适宜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本文围绕腹腔镜微创手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进行了详细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参与本次对照实验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收治,共48例患者,均被临床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在入组前,被随机分为采用常规开腹手术切除的对照组和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的观察组,每组24例患者,且在实验开始前,患者及患者家属已在相关知情同意书中签字。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肝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肝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肝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肝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 其中对照组实施开腹肝脏切除术, 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相关指标和远期预后生存率进行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相对更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是两组间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 观察组的的远期预后生存率稍高于对照组, 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肝癌的近期疗效确切, 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 值得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肝切除术;开腹肝脏切除术;近期疗效;远期疗效肝癌是临床中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安全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较高, 位居全球第三位[1]。

因该疾病早期发病无明显症状, 通常发现时已为中晚期, 因而成为肿瘤科医生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临床问题。

以往针对肝癌的治疗采用开腹肝切除术, 其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发挥了疗效, 但是创伤性大, 术后恢复慢。

目前, 腹腔镜肝切除术作为新的治疗方法被开发用于延长原发性肝癌生命, 其减轻了肝衰竭和肝癌相关症状, 因而成为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2]。

基于此, 本研究通过对收治的肝细胞肝癌患者分别实施了腹腔镜肝切除术和开腹肝切除术, 拟为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经相关诊断确诊为肝细胞肝癌;(2)年龄在40岁以上, 生活可以自理;(3)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并签订同意书。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原发性肝细胞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放疗和化疗等,然而这些治疗方式在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方面存在着诸多限制和局限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已经逐渐成为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操作更为精准,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并且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文旨在系统性地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通过对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原理、手术操作步骤、疗效分析、并发症处理方法以及与开放手术的比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全面评价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在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地位、优势和局限性。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在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临床效果及其优势和局限性。

通过分析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原理、手术操作步骤、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处理方法以及与开放手术的比较,旨在全面了解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治疗地位和应用前景。

本研究旨在为肝癌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为未来腹腔镜技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展开,希望能够对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为提高肝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做出贡献。

2. 正文2.1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原理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原理是利用腹腔镜技术直接观察肝脏表面和内部组织,通过特殊的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在显微镜下完成肿瘤的切除。

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完整性:腹腔镜技术可以提供更清晰的视野,帮助医生准确定位肝癌病灶,保证切除范围足够,尽可能保留健康组织。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卢智略 王锦祥 李晓辉 刘特彬 张 建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普宁 515300[摘要] 目的 探究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在普宁市人民医院确诊的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非解剖性肝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及随访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死亡病例,肝内复发率为2.04%,无肝外转移,根治率为97.96%;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2.04%,肝内复发率为4.08%,肝外转移率为2.04%,根治率为9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中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相对于传统腹腔镜非解剖性肝切除术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原发性肝癌;非解剖性肝切除;预后[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1)08-0196-04Research 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anatomical hepa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LU Zhilve WANG Jinxiang LI Xiaohui LIU Tebin ZHANG Jian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Pu'ning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Pu'ning 515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anatomical hepa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98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diagnosed in Pu’ning People’s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8 to July 2019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9) and the control group (n=49)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Among them,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non-anatomical hepatectomy, while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anatomical hepatectomy. The intraoperative condition and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the postoperative hepatic fun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hemorrhage volume, blood transfusion volume and operation du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08%,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10.20%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After operation, hepatic function indexes such as ALT, AST and TBI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During the follow-up , there was no deat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relapse rate in liver was 2.04%.Meanwhile, there was no extrahepatic metastasis, and the radical cure rate was 97.96%.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mortality rate was 2.04%, the intrahepatic relapse rate was 4.08%. In addition, the extrahepatic metastasis rate was 2.04%, and the radical cure rate was 91.84%,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Laparoscopic anatomical hepatectomy has the advantages of rapid recovery, low complications and short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laparoscopic non-anatomical hepatectomy, it has better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Laparoscopy; Anatomical hepatectomy; Primary liver cancer; Non-anatomical hepatectomy; Prognosis [基金项目] 广东省揭阳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ws026)肝切除手术是目前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尤其腹腔镜肝切除手术在近年来普遍开展[1]。

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DOI:10.16662/ki.1674-0742.2020.05.039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评价徐凌翔,涂兵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重庆400010[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方便选择2016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原发性肝癌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进行研究,每组45例。

对照组行常规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肝功能、并发症以及1年复发率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00.08±6.78)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98.32±6.55)min;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206.78±10.08)mL、(8.56±1.01)d,均低于对照组(355.90±10.10)mL、(10.67±2.01)d,(t=-1.252、70.103、6.292,P=0.214、0.000、0.000)。

观察组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分别为(10.87±2.11)U/L、(15.02±2.05)U/L,均低于对照组(23.54±2.77)U/L、(29.32±2.78)U/L;观察组术后白蛋白以及总胆红素分别为(56.18±3.65)μmol/L、(42.34±3.12)μmol/L(t=9.880、27.772,P<0.05)均高于对照组(42.78±3.01)μmol/L、(17.23±1.52)μmol/L(t=-19.000、-48.535,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的复发率分别为6.67%、4.44%,明显低于对照的22.22%、17.78%,(χ2=4.406、4.050,P=0.036、0.044)。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7-12-04T15:00:46.18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作者:曹月[导读] 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疾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相较于开腹手术。

阆中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四川阆中 637400【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3月-2016.2月间收治的14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2例,研究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评估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及住院用时、术中出血量及切口大小。

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t=5.593、2.370、84.136、9.286,P<0.05)。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例(4.17%)、低于对照组14例(19.44%),(χ2=11.198,P=0.001)。

结论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疾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相较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范围小。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属外科常见恶性肿瘤,目前临床尚未明确病因,可能与肝硬化及病毒性肝炎影响有关,疾病特点包括肿瘤转移可能性大、预后不良、生存率较低等,临床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常见术式包括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但传统开腹手术对机体造成较大创伤,导致术后恢复缓慢,增加并发症发生可能性[1-2]。

随着显微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应用范围较广,腹腔镜肝切除术主要优势包括切口小、恢复快、疼痛轻等。

研究择我院于2015.3月-2016.2月间收治的14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析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5.3月-2016.2月间收治的14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2例,研究组包括男性患者51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在39-72岁,平均为(55.4±6.2)岁,肿瘤直径范围在1-5cm,平均为(3.2±0.5)cm。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

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

传统切除组采用的手术方式为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组采用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手术。

比较两组患者原发性肝癌治疗效果;手术时间、肝切除过程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出院时间;患者术中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生存率、术后3年生存率的差异。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原发性肝癌治疗效果和传统切除组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肝切除过程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出院时间优于传统切除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切除组,P<0.05。

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术后3年生存率和传统切除组相似,P>0.05。

结论: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高,但受病例数和观察时间局限,仍需进一步开展研究,以获得更多的临床证据支持。

【关键词】腹腔镜左半肝切除;原发性肝癌;安全性;可行性【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258-02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laparoscopic left hepatectomy for primary liver cancer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laparoscopic left liver resec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2014 year in January 50 case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traditional operation resection group using traditional open surgery, laparoscopic surgery group was used laparoscopic left semi hepatectomy.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rapeutic effec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liver resection during operation time, bleeding,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of gastrointestinal tract, discharge time; rate of blood transfusion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ostoperative 1 year survival rate, postoperative survival rate for 3 years. Results The laparoscopic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treatment and traditional resection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laparoscopic operation time, bleeding volume during liver resec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tract,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discharge time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surgery group, P < 0.05; the laparoscopic group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rat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h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surgery group, P < 0.05. laparoscopic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survival rate in 1 years, after 3 years of survival rate and traditional resection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laparoscopic left liver resection for primaryliver cancer was high, but the number of cases and observe the time limitation, still need further study to obtain clinical evidence of more support.【Key words】Laparoscopic left hepatectomy; Primary liver cancer; Safety; Feasibility 临床上原发性肝癌多采用肝切除术进行治疗,传统开腹手术切除创伤比较大,患者术后恢复不理想,可出现较多并发症。

原发性肝癌采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的分析

原发性肝癌采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的分析

原发性肝癌采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的分析摘要:目的讨论原发性肝癌采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的意义。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112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和开腹左半肝切除术。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缘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临床效果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死亡率较高,仅次于肺癌。

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病毒感染等有关。

该病在发病初期时,由于肿瘤较小,所以患者不会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等到出现呕吐、水肿、肝区疼痛时,说明肿瘤已经较大,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

针对于该疾病,临床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本文主要研究原发性肝癌的患者采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112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112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为73例,女性患者为39例,年龄26至91岁,平均年龄为(45.3±2.1)岁,根据手术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不具体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

(2)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进行检查确诊。

(3)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水肿等[3]。

(4)排除患有严重心、肾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和开腹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和开腹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和开腹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肝切除术和开腹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情况。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9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腹组(42例)和腹腔镜组(5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开腹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69.6±18.7)min,术中出血量为(890.4±18.6)ml,排气时间为(3.5±0.6)d,留置引流管时间为(10.0±3.6)d,术后住院时间为(14.0±2.5)d,并发症发生率为9.5%;腹腔镜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56.3±20.2)min、(584.5±15.7)ml、(2.7±0.5)d、(5.8±3.2)d、(9.5±2.0)、0,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創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开腹肝切除术;原发性肝癌;疗效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hepatectomy and open hepatectomy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o select92 case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patients,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were divided into laparotomy group(42 cases) and laparoscopic group(50 cases),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exhaust time,indwelling drainage tube time,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time,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of laparotomy group patients(169.6 + 18.7) min,the amount of hemorrhage of(890.4 + 18.6) ml,exhaust time was(3.5 + 0.6) d,drainage tube indwelling time was(10 + 3.6) d,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14 + 2.5)d,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9.5%;the index of patients in the laparoscopic group were(156.3 + 20.2),min(584.5 + 15.7),ml(2.7 + 0.5),D(5.8 + 3.2),D (9.5 + 2),0,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hepatectomy for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has little trauma,less bleeding,rapid recovery and high safety,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Laparoscopic hepatectomy;Hepatectomy;primary liver cancer;curative effect 肝癌作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排第五位,死亡率排第三位[1-3]。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已经成为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一种常见方法。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通过小切口进入腹腔,利用腹腔镜技术对肝脏进行手术切除,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在临床实践中,该项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

接下来,我们将从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等方面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在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方面的临床效果。

一、手术适应症腹腔镜肝癌切除术适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尤其是单发小肿瘤,肿瘤大小一般在5cm以下。

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应该相对良好,无明显的肝功能损害、肝功能代偿不全等情况。

对于有明显肝功能损害或合并其他肝脏疾病的患者,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可能不太适合。

二、手术方法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手术方法相对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胰肝胆外科医生来进行操作。

手术需要经过腹腔镜进入腹腔,通过肝门、肝内、下腔静脉、肝静脉和肝外胆管等结构的解剖,从而实现对肿瘤的切除。

由于肝脏是一个高度血管化的器官,手术中需要对肝动脉、门静脉等进行精细的处理,以避免出血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三、治疗效果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在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明显。

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手术切除的效果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肿瘤切除干净、无残留,术后的生存率明显提高。

有研究显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60%以上,远高于传统的开放手术。

在手术后的术后恢复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进行术后的康复训练。

患者还要遵循医嘱进行抗肿瘤治疗,包括放疗、化疗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在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方面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

其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的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这种手术方式来治疗肝癌。

由于手术本身的复杂性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性,术前需严格的评估和术后需规范的康复,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精准左半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9-01-10T15:09:08.14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6期作者:罗宏波1 陈春雷2(通讯作者)
[导读] 原发性肝癌采用腹腔镜精准左半肝切除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广东医科大学广东湛江 524000)
(2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湛江 524000)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采用腹腔镜精准左半肝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行常规开腹肝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30例行腹腔镜精准左半肝切除治疗,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入住ICU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入住ICU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原发性肝癌采用腹腔镜精准左半肝切除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腹腔镜精准左半肝切除;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193-02
原发性肝癌是肝胆外科常见的肿瘤疾病类型,对患者身心健康均具有严重影响,临床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切除,常用的手术方式主要有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出血量较多,并且术后需要大量使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而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经验越来越完善,相关器械设备也不断改进,腹腔镜精准左半肝切除已成为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术式[1]。

本次研究对原发性肝癌采用腹腔镜精准左半肝切除治疗,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范围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对象为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组别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最小53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62.5±8.5)岁。

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最小54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63.5±8.5)岁。

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均在研究标准内(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行常规开腹肝癌切除术治疗让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之后持续进行心电监护,进行常规消毒铺巾,然后在病灶部位进行切口,逐层分离皮肤以及皮下组织,扫查病灶并彻底切除,同时对相关淋巴结进行清扫。

1.2.2观察组行腹腔镜精准左半肝切除治疗全身麻醉之后让患者仰卧头高足低位,进行持续性心电监护,然后在其脐上进行1cm切口,穿刺成功之后在其中置入气腹针,并为患者建立人工气腹,将气腹压力保持在12~15mmHg,然后置入10mm Trocar,对患者腹腔内的具体情况进行探查,明确病灶的位置、大小、分布情况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之后在右锁骨中线、左肋缘下锁骨中线以及右肋缘下腋前线进行穿刺,穿刺时需要围绕病灶进行,分别置入5mm、10mm以及5mm Trocar。

之后解剖第一肝门并对门静脉左支以及左肝动脉进行游离,之后采用钛夹将其夹闭,然后采用超声刀切断肝组织,距离第二肝门较近时使用超声刀对肝静脉进行分离,之后将其离断,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切割闭合器来降低手术难度,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2]。

1.3 疗效观察指标
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入住ICU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17.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相关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入住ICU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详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

详见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率[n(%)]
3.讨论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较高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但危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其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也具有严重影响,预后较差,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为保障患者健康,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来保障生命安全,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其正常生活以及工作的顺利进行[3]。

相对于开腹手术来说,腹腔镜精准左半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较好,所需手术时间较短,并且术中出血量较少,患者术后在ICU入住的时间较短,有助于其胃肠功能的恢复,同时还可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并且腹腔镜手术治疗之后患者发生腹水、肝衰、切口化脓以及胆漏等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降低,表明腹腔镜手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另外,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切口较小,可对出入肝血流进行有效控制,对患者受损的肝功能有轻微影响,可有效降低急性肝衰竭发生概率,术中视野较为广阔,可及时处理出现的异常情况,对下腔静脉回流血液有较好的阻断作用,可使得切肝过程中的出血现象明显减少,避免气体通过下腔静脉出现栓塞现象。

研究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这与原春辉等[4]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采用腹腔镜精准左半肝切除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闻达,陈亚进.腹腔镜肝切除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7,22(06):471-474.
[2]洪文,张忠伟,丛鹏,等.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7,22(09):653-656.
[3]徐畅,罗祥基,吴孟超,等.腹腔镜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性及疗效的Meta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16,37(5):439-442,448.
[4]原春辉,修典荣,马朝来,等.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肿瘤[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20(12):845-8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