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数据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 数据交换
空分交换
单级空分开关
时分交换
时分复用 时间片互换 多时分交换
5.2 报文交换
在 报 文 交 换 ( message switching ) 方 式 中 , 信 息 的 交 换 是 以 报 文 (message)为单位的,通信的双方之间无需建立专用通道。例如,当计算 机间通信时,发送机要先把准备发送的信息加上报文头,包括目标地址、源 地址等信息,并将形成的报文发送给交换设备。交换器把收到的报文信息存 入缓冲区并输送进队列排队等候处理,这个过程称为“第一次排队”。
数据交换
交换技术是采用交换机或结点 机等交换系统,通过路由选择技 术在要进行通信的双方之间建立 物理的逻辑的连接,形成一条通 信电路,实现通信双方的信息传 输和交换的一种技术。
网络中的数据交换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通常使用公用通信的传 输线路进行数据交换,以提高传输设备的利用率。在 网络中的数据交换方式可分为线路(电路)交换和存 储转发交换两大类,其中存储转发交换又可分为报文 交换和分组交换两种。分组交换可分为传统的分组交 换、帧中继交换和信元交换三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便提出了一种称为分组交换 (packet switching)的技术。就是将用户的大报文分割成若干个具有统一 格式、具有固定长度的报文分组(称为包,packet)。以报文分组 为单位,在网络中按照类似于流水线的方式进行存储转发传输,从 而可以使各个交换器处于并行操作状态,很显然这样一来便可以大 大缩短报文的传输时间。每一个报文分组均含有数据和目标地址, 同一个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在不同的路径中传输,到达指定目标以 后,再将它们重新组装成完整的报文。
1-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摘要:文章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的各个阶段: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三个阶段,并且详细描述各个阶段的特点和其优缺点。
最后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网络;数据交换;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计算机是上世纪四十年代随着二战而研制用于科学计算的产物,但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计算机多媒体功能的出现,使得计算机在企业中得以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得计算机很快普及全球。
计算机网络主要的作用是进行数据交换,网络数据的交换主要经历过电路、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三个阶段。
一、电路数据交换电路交换数据源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电话的出现,随着当时社会的需求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电路交换数据的方式由最初的人工接听方式、机电与电子自动交换方式、存储程序控制模拟和数字交换方式、第三方可编程交换方式等发展历程,现今人们正在研究融合多媒体格式的相互通信软交换技术。
在上世纪上半叶出现了半导体,此时人们就尝试将其应用在交换机中,同时引入电子技术,这就是电子交换机的雏形。
开始时是在交换机的控制部分引入电子技术,其话务部分依旧采用机械接点的方式,这时就衍生了半电子交换机、准电子交换机等技术的出现。
真正的全电子交换机出现是在微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出现后,才得以快速发展。
一九四六年第一台以冯.诺依曼结构设计的计算机诞生,对交换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后的二十年里,人们将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成功的应用于通信传输系统,这大大提高了通话的质量、同时也节约了线路设备的成本。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和PCM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设计出将PCM技术应用于数据交换中。
此时,世界各国就开始研制控制数字交换机。
交换技术从传统的模拟交换进入到了数字交换时代的标志是一九七零年在法国的拉尼翁成功的开通了世界上第一台程控数字交换系统。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所采用的PCM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该技术首先应用在信息数字化中,接着应用于普通电话通信,并且为开通用户电报、数据传送等非话业务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计算机网络 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 交换技术交换机作为局域网中常见的互联设备,工作在OSI 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主要用于完成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工作。
其中交换技术是交换机的核心技术。
它是指按照通信两端数据传输的需要,将数据发送至符合要求的相应数据传输通道上的技术统称。
目前,常见交换机主要采用以下三种交换技术。
1.端口交换端口交换技术最早出现在插槽式的集线器中,这类集线器的背板通常划分有多条以太网段(每条网段为一个广播域),各网段间无法直接访问。
当以太模块插入后会被分配到背板上的某个网段中,端口交换即用于将以太模块端口在背板上多个网段间进行分配、平衡。
根据支持程度的不同,端口交换还可分为以下几种。
●模块交换这种交换技术会将整个以太网模块在不同网段间进行迁移,以实现数据交换的需求。
由于这种交换技术会导致模块上所有端口的网段都发生改变,所以模块交换技术的灵活性较差。
● 端口组交换通常情况下,以太网模块上的所有端口会被分成若干个端口组。
当某个网络节点发出数据交换请求时,只需将相应端口组进行网段迁移即可实现不同网段间的数据传输。
● 端口级交换端口级交换技术支持每个端口在不同网段之间进行迁移。
该交换技术是基于OSI 参考模型的物理层上来完成的,具有灵活性和负载平衡能力等优点。
由于该交换技术没有改变共享传输介质的特点,因而不是真正的交换。
2.帧交换帧交换技术是目前局域网中应用范围最广的分组交换技术,它通过对传输介质进行分段,提供并行传输机制,以减小冲突域,获得较高的带宽。
市场上不同产品在帧交换的实现技术上会有细微差异,但对网络数据帧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 直通转发(Cut-through )在直通转发方式中,当交换机的端口检测到数据输入时,会首先分析数据以获取目的地址,然后根据交换机内部的端口-地址映射表将该目的地址转换为相应的输出端口,并将数据传输至该端口,实现数据交换。
如图6-6所示,为交换机直通转发方式示意图。
图6-6 交换机直通转化方式由于该方式只检测数据帧中包含目的MAC 地址的前14个字节,因此直通转发方式具有延迟小、交换速度快的优点。
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数据交换技术
课题章节/名称
2.3数据交换技术&2.4差错检验与校正
课时
2
主要教学方法
利用PPT演示操作步骤法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数据交换技术
2.理解差错检验与校正技术
能力目标
理解常用的三;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理解常用的三种交换技术和两种校验
难点
理解常用的三种交换技术和两种校验
媒体教具(或主要工具材料等)
教师讲解、演示、提问;
教学过程
修改栏(时间分配)
教 学 内 容
师生互动
2.3数据交换技术
通常使用四种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信元交换。
2.3.1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也称线路交换):在电路交换方式中,通过网络节点(交换设备)在工作站之间建立专用的通信通道,即在两个工作站之间建立实际的物理连接。一旦通信线路建立,这对端点就独占该条物理通道,直至通信线路被取消。
采用奇偶校验时,若其中两位同时发生错误,则会发生没有检测出错误的情况。
2.4.2循环冗余码校验。
这种编码对随机差错和突发差错均能以较低的冗余充进行严格的检查。
作业布置
1.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交换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2.何谓虚电路?何谓数据报?
3.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如何进行差错控制?
教学反思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ATM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交换技术,它采用小的固定长度的信息交换单元(一个53Byte的信元),话音、视频和数据都可由信元的信息域传输。
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交换技术》
同学1把三个数据分成三路请一些同学传给同学2
工作原理:通过网络节点(交换设备)在工作站之间建立专用的通信通 道。即在两个工作站之间建立实际的物理连接。(电话系统)通信过程 可分为三个阶段:电路建立阶段、数据传输阶段、拆出电路连接阶段。
工作原理:采用的是“存储-转发”方式,不需要在通信的两个节点之间建立专用的 物理线路。数据以报文的方式发出,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节点才能到达目的节点。 各中间节点收到报文后,先暂时存储起来,然后分析目的地址,选择路由并排队等 候,待需要的线路空闲时才将它转发到下一个节点,并最终达到目的节点。
工作原理:分组交换技术是报文交换技术的改进,它是将用户传送的数 据划分成一定的长度,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分组。
中间交换设备在接受第二个分组之前,就可以转发已经接收到的第一个 分组,这样就减少了传输延迟,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分组在网络中传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数据报和虚电路
数据报:报文被分成很多组,有些比较早出发的分组可能会由于在路上遇到“交通阻塞”而受 到延迟,比后面发出的分组晚到达目的地,因此,目的主机必须对多接收到的报文分组进行 排讯才能够拼接出原来的信息。
1、常用的三种数据交换技术 2、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特点 及优缺点
•假设有一火箭需要通过铁路从制造厂运到发射 场,现有三种方案:专列专线、专列非专线、 非专列非专线。
火箭制造厂
A:专列专线(专门使用一列火车来运输火 箭,并使用专线,其他车次不得占用。)
B:专列非专线(专门使用一列火车来运输火箭,但 不使用专线,该货车按照正常的火车时刻表,服从铁 路部门调度。如:先按照正常的车次进入第一个站点 停靠,听候调度,有合适的火车头和线路才能继续往 下一站点,如此循环,直至将火箭运至目的地。)
简述各种数据交换技术
简述各种数据交换技术1 数据交换技术数据交换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应用间传输信息的手段,它对用户的计算机和应用是透明的,可以将远程计算机各类文本文件、图形几何图形等进行数据格式化传输和控制。
数据交换技术是由特定的协议组成的,这些协议可以实现不同的用例,如文件传输、转储文件、在线交互和流数据交互等。
下面概述了几种数据交换技术:1.1 FTP文件传输协议(FTP)是一种允许各种类型文件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之间传输的网络协议,它集成了许多功能例如登录认证的安全机制和文件管理系统。
1.2 SFTP安全文件传输协议(SFTP)使用SSH协议来为FTP协议提供安全性,它包括了与FTP协议类似的功能及其它功能。
和FTP一样,SFTP 协议可用于传输由服务器上的任何文件。
1.3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一种属于应用层协议,是由Web浏览器(HTTP客户)和Web服务器(HTTP服务器)之间的一个双向通信协议,它负责携带我们在 Internet 中各种资源的传输,它可以实现一对一的文件传输和一组客户端传递文件的多对一的传输。
1.4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是一种确定如何以文本方式传输电子邮件报文(mail messages)的标准,它可以跨越不同网络之间,使电子邮件报文可以正确到达任何地方。
1.5 ETLExtract-Transform-Load(ETL)是一种处理数据的常见方式,它的作用是从特定的源提取数据,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聚合,然后将其加载到目标系统中,例如数据仓库或关系数据库等。
以上为几种常见的数据交换技术,它们可以灵活的实现不同类型的数据交换,是实现企业IT系统无缝集成的关键技术。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整理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常用数据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三个步骤的连网方式为面向连接的。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报文( message):要发送的整块数据;分组或包(package):将报文划分成的等长的数据段,每个数据段前加上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分组的首部也称为包头;分组交换是基于标记的(label-based),采用无连接(connectionness)的连网方式。
报文交换: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在报文交换中心,一分分的电报被接收下来,并穿成纸带.操作员以每份报文为单位,撕下纸带,根据报文的目的站地址,拿到相应的发报机转发出去。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分组交互——单个分组(这只是真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的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2.计算机网络是将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协议的控制之下,以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为目的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
按网络的交换功能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混合交换网2。
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分类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无线)个人区域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3。
按网络的使用范围分类公用网(public network)专用网(private network)4。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topology) 分类总线型网络星型网络环型网络树型网络分布式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要求:1.带宽.掌握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中带宽的具体含义及表示单位。
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的规则
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的规则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确保数据能够准确、安全地在各个计算机之间传输,人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和协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的规则。
一、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常用的协议之一。
它是一种基于分组交换的网络协议,用于在网络中传输数据。
TCP/IP协议分为两个部分: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
TCP负责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并确保这些数据包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到达目的地。
而IP则负责给每个数据包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并将这些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
二、HTTP协议HTTP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缩写,它是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的协议。
HTTP协议是一个无状态的协议,即服务器不会保存客户端的任何信息。
当客户端发送一个HTTP请求到服务器时,服务器会根据请求返回相应的数据。
HTTP协议使用URL来标识资源,并使用请求方法来指定对资源的操作,如GET、POST等。
三、FTP协议FTP协议是文件传输协议的缩写,它是用于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协议。
FTP协议使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客户端通过FTP客户端软件连接到FTP服务器,并进行文件的上传和下载操作。
FTP协议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并支持匿名访问。
四、SMTP协议SMTP协议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的缩写,它是用于在计算机之间传输电子邮件的协议。
SMTP协议定义了电子邮件的传输规则,包括邮件的格式、编码方式和传输方式等。
当发送方将邮件发送到SMTP服务器时,SMTP服务器会将邮件转发到接收方的SMTP服务器,然后接收方通过POP3或IMAP协议将邮件下载到本地。
五、DNS协议DNS协议是域名系统的缩写,它是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的协议。
在互联网中,每个计算机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但是IP地址不方便记忆。
DNS协议通过将域名与IP地址进行映射,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域名访问网站或服务器。
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方式
• 也需要三个过程:建立-数据传输-拆除
▪ 建立虚电路时,交换机将预留传输时所需的所有资源
• 虚电路的路由在建立时确定,传输数据时则不再需要
▪ 数据传输时只需指定虚电路号,分组即可按虚电路的路由穿越网 络——“数字管道”
• 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服务
▪ 但却没有像电路交换那样始终占用一条端到端的物理通道,只是 断续地依次占用传输路径上各个链路段——与铁路系统类比
▪ 可以看成是采用了电路交换思想的分组交换 ▪ 能够保证分组按序到达
10
▪ 分组通过预先建立好的虚电路穿越网络
H3 H2
H4 H1
虚电路
H5 H6
11
总结
▪ 采用交换技术的原因:提高线路利用率 ▪ 实现交换的方法:
• 整个报文(Message)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发送。
• 优缺点:
▪ 没有建立和拆除连接所需的等待时间; ▪ 线路利用率高; ▪ 传输可靠性较高; ▪ 报文大小不一,造成存储管理复杂; ▪ 大报文造成存储转发的延时过长,且对存储容量要求较高; ▪ 出错后整个报文全部重发。
• 类比:下载时若无断点续传功能,一旦出错你会怎样做?
2.6 数据交换技术
▪ 交换的概念 ▪ 为什么要采用交换技术 ▪ 实现数据交换的方法
1
▪ 什么是交换?
• 按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资源。
▪ 例如,电话交换机在用户呼叫时为用户选择一条可 用的线路进行接续。用户挂机后则断开该线路,该 线路又可分配给其他用户。
• 最初的交换:人工转接交换
2
▪ 为什么要采用交换技术?
分组2
分组1
H4
主机B
ACK
计算机网络技术报文交换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报文交换
CONTENTS
目录
1,报文交换原理
2,报文交换特点
引言
电路交换技术主要适用于传送话音业务,
语音信号可以有一定程度地失真,但实时性
一定要高。
数据通信具有很强地突发性。
与语音业务相
比,数据业务对延时没有严格地要求,但需要
进行无差错地传输。
报文交换(MessageSwitching)技术就
是针对数据通信业务地特点而提出地一种
交换方式。
报文交换
MessageSwitching
1
2
3报文:就是站点一次性要发送地数据块,其长
度不限且可变。
数据传输单位
报文交换过程
"存储—转发":交换设备将接收到地报文先存储,待信道空闲时再转发给下一节点,一级一级转,直到目地地。
"无连接"方式:报文传输之前不需要建立端到端地连接,仅在相邻节点传输报文时建立节点间地连接。
报文传输准备
线路利用率高
在传送报文时,一个时刻仅占用一段通道多目地地发送
报文交换系统可以把一个报文发送到
多个目地地。
报文优先权
可以建立报文地优先权,优先级高地报
文在节点可优先转发。
存储管理复杂
报文大小不一,因此存储管理较为复杂。
存储容量要求较高
大报文造成存储转发地延时过长,对存
储容量要求较高。
适用范围
报文交换只适用于传输数字信号。
出错后整个报文需要全部重发。
THEEND,THANKYOU
谢谢观看!。
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的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的交换技术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信的交换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可靠性和灵活性。
数据通信的交换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在网络中实现数据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有效传输。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我们可以把网络想象成一个繁忙的交通系统,数据就像是车辆,而交换技术则是指挥交通的规则和设施,确保车辆能够快速、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常见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主要包括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三种。
电路交换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交换技术。
在电路交换中,通信双方在通信之前需要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类似于我们打电话时先拨通对方的号码,建立起一条专属的通信线路。
这条线路在通信过程中始终被占用,即使双方没有数据传输,也不会被其他用户使用。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传输延迟小、数据传输稳定,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通信,如电话通话。
然而,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线路利用率低,因为即使没有数据传输,线路也被独占。
报文交换则是一种“存储转发”的交换方式。
在这种方式中,源节点把要发送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称为报文)发送给中间节点,中间节点会先将报文存储下来,然后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选择合适的路径将其转发到下一个节点,直到到达目标节点。
与电路交换相比,报文交换不需要提前建立专用线路,线路利用率得到了提高。
但由于报文大小不一,可能会导致较长的传输延迟,并且对于较大的报文,中间节点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
分组交换是目前计算机网络中广泛应用的一种交换技术。
它结合了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并对其缺点进行了改进。
在分组交换中,数据被分成固定长度或可变长度的分组,每个分组都包含源地址、目的地址和编号等控制信息。
分组在网络中独立传输,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目标节点。
中间节点根据分组的控制信息进行存储和转发。
由于分组长度固定或相对较短,传输延迟较小,而且可以动态地分配网络资源,提高了线路利用率。
浅析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
[ 1 ] 王春妍 . 计算机 网络 数据交换技 术探 究 U J l 云南社会主 义学院
学报 .
二 、计算机 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比较分析
2 . 1 报文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在进行数据传输的时
< : : 兰 兰 垒 ! ! 里
壅 些
浅析 计算机 网络数据交换 技术
◆ 向文 娟
摘要 :随 着A - t r ] 生 活水平的提 高 ,计 算机和 互联 网已经深入到 了 每 一 个普 通人 的 日常 生活 当中, 其在 工业运 用 中也 发挥 着 日益重要 的作 用。计 算机 和 互联 网技 术的发展 带动 了数 据 交换技 术 的发 展 ,
技 术 未来 的一 个 主要发展 方 向 ,分组 交换技 术借 鉴 了报文交
换 技术 的一些 方法 ,在数据 传输 中也 采取 了储 存 和转 发的方
式 ,当数 据通 过这 种方式 转发 到 目的地址 之后 ,要对信 息 重 新 组装才能利用 ,这种数据交换 技术 在网络 中使用最广泛 。
技术 。随着微 电子技术 的发展 , 半 导体的体积 变得越来 越小 , 因此 ,可 以使很 多部分 都采 用 电子 技术 ,出现 了全 电子交换
机。
在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中,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在信
息数 字化 中 的应 用非 常广泛 ,它 能够使 通信 的质量 和效率 更 高 ,这项 技术一 般使用在 普通 电话通信方 面 ” 。
使得 其能很好 的 满足 当今社会 不 断增 长的信 息需求 。 关键词 :计 算机 ;互联 网;网络数据 交换
一
、
常用计算机 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简介
致 了传 输过程 中数据延 迟 比较严 重 ,传 输的效率 较低 ,所 以 , 当实际情 况 中需 要实 时通信 时 ,一 般不 采用报 文传输 这种 方
职称计算机辅导知识:数据交换技术
职称计算机辅导知识:数据交换技术2017年职称计算机辅导知识:数据交换技术导语: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当终端与计算机之间,或者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不是直通专线连接,而是要经过通信网的接续过程来建立连接的时候,那么两端系统之间的传输通路就是通过通信网络中若干节点转接而成的所谓“交换线路”。
数据交换技术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有两大类:电路交换和存储转发交换电路交换特点是由交换机负责在两个通信站点之间建立一条物理的固定传输线路,直到通信完毕后再拆除,在通信期间始终由一对用户固定占用。
利用电路交换进行通信包括电路建立、数据传输、电路拆除三个阶段优点:通信实时性强,适用于交互式会话通信缺点: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系统不具有存储数据的能力,不具备差错控制能力,无法发现和纠正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差错存储转发交换原理:把待传送的信息在交换设备控制下,先在数据缓冲区存储起来,等到信道空闲时再转发出去,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以及建立电路延迟小、可进行差错控制等优点。
分为报文交换和报文分组交换两种方式1、报文交换报文交换以报文为单位发送信息,报文包括3部分内容分别是报头、报文正文和报尾,报头由发信站地址、终点收信站地址及其他辅助信息组成过程:发送方先把待发送的信息分为多个报文正文,在报文正文上附加收发站地址及其他控制信息,形成一份份完整的报文,然后以报文为单位在交换节点之间传送。
交换节点接收到报文并检查无误后,就暂存这个报文,等到信道空闲时,利用路由信息将报文转发出去,直到终节点。
终节点将收到的各份报文按原来的顺序进行组合,最后将完整的信息交给接收计算机。
中华考试网特点(1)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在通信时不需要建立一条专用的通路(2)与电路交换相比,报文交换没有建立电路和拆除电路所需的等待和时延(3)电路利用率高,节点间可根据电路情况选择不同的速度传输,能高效地传输数据(4)要求节点具备足够的报文数据存放能力,一般节点由微机或小型机相当(5)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高,每个节点在存储转发中都要进行差错控制,即检错和纠错缺点:由于采用了完整报文的存储/转发,使得在交换节点的存储/转发时延较长,从而增加了网络传输的延迟,不利于实现交互性通信。
计算机网络 数据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它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互联互通,获取各种资源和信息。
而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换技术则是保证信息传输顺畅、快速和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深入探讨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各种形式和应用。
一、电路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技术是较早期的一种数据交换方式。
它通过在通信发起方和接收方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连接,使得发送的数据可以直接传输到目标设备。
这种交换方式类似于电话系统中的交换机连接,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
然而,电路交换技术存在一些缺点,如占用带宽高、连接建立时间长等,因此在大规模数据传输场景下并不适用。
二、报文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是一种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数据交换方式。
在报文交换中,数据被划分为较小的报文,然后通过网络分段传输,并在接收方重新组装成完整的报文。
与电路交换相比,报文交换技术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扩展性,可以灵活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此外,报文交换技术还支持差错检测和纠正,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三、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数据交换方式。
与报文交换类似,分组交换技术也采用存储转发原理,但将数据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包或分组。
每个数据包都包含了目标地址、源地址和校验等信息,以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分组交换技术具有较低的时延和较高的带宽利用率,能够适应大规模数据传输和多任务并行处理的需求。
四、虚电路交换技术虚电路交换技术是在分组交换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数据交换方式。
虚电路交换通过在数据传输之前建立一条虚拟的通信路径,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和服务质量保证。
与电路交换技术相比,虚电路交换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适应多样化的网络应用。
此外,在虚电路交换中,路由器还可以对数据包进行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质量。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换技术多种多样,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网络条件选择合适的数据交换方式,以提供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计算机的交换名词解释
计算机的交换名词解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其中涉及的概念和名词也非常繁杂。
为了更好地理解计算机领域的专业术语,我们有必要对几个重要的交换名词进行解释。
本文将围绕“交换”这一概念展开,探讨计算机网络中的交换技术、交换机和虚拟交换机的概念和作用。
一、交换技术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用于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和路由选择。
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中,通信的过程是通过广播方式进行的,也就是将数据包发送到网络中的所有设备,然后由具备目标地址的设备接收并处理。
这种方法效率低下,容易出现冲突和混乱。
因此,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交换技术通过将网络划分成多个较小的网络单元,每个单元只包含有限数量的设备,从而实现数据的点对点传送。
常见的交换技术包括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是一种在通信开始前预留一条稳定的通信路径的方式,通信过程中使用的资源是固定的,适用于实时性要求高的音视频传输。
而分组交换是将数据拆分为若干个较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每个数据包通过独立的路由进行传输。
分组交换技术具备灵活性高、资源共享度高等优点,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交换技术。
二、交换机交换机是一种用于连接计算机网络中不同设备的网络设备。
它相当于一个局域网中的交通枢纽,能够根据目标地址将数据包从源设备快速传送到目标设备。
交换机通常具备多个端口,每个端口与一个设备相连,通过端口与设备之间进行数据的交换。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接收、转发和过滤。
接收阶段,交换机从各个端口接收数据包;转发阶段,交换机根据目标地址通过相应的端口将数据包发送到目标设备;过滤阶段,交换机可以根据设定的规则来过滤无效数据包,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交换机有不同的类型,包括以太网交换机、光纤交换机和无线交换机等。
以太网交换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交换机,它能够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设备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
光纤交换机则通过光纤接口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具备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远的传输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 数据交换技术经过编码后的数据要在通信线路上进行传输,最简单的数据通信形式是在两个互联的设备之间直接进行数据通信。
但在网络节点较多的情况下,在任意两节点之间建立一条连线几乎是不现实的,并且在广域网中,两个距离非常远的设备之间不可能有直接的连线,它们是通过通信子网建立连接。
通信子网由传输线路和中间节点组成,当数据源点没有直接到目的地点的直线连接时,数据源点发出的数据先到达与它相连的中间节点,再通过中间节点向下一个中间节点转发,直至到达目的地,这个过程称为数据交换。
在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数据交换方式可分为两大类,即电路交换方式(Circuit Switching )和存储转发交换方式(Store and Forward Switching )。
存储转发交换方式按照被交换的信息单位不同,又可分为报文交换和报文分组交换两种。
另外,还有帧中继交换和信元交换技术。
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方式多用于电话网络交换,它是在数据传输期间,数据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有一条利用中间节点构成的专用物理连接线路,这条线路被通信双方独占,而不能被其他节点使用,直到数据传输结束。
利用电路交换技术完成的数据传输要经历建立电路、传输数据和拆除电路三个阶段。
● 建立电路 建立电路是指当数据源节点向网络发送带目的节点地址的请求连接信号时,该信号先到达连接数据源节点的第一个中间交换节点,该节点根据请求中的目的节点地址,按路由选择算法,将请求传送到下一个中间交换节点;依次类推,直到目的节点。
目的节点收到请求信号后,接受请求,从刚才的来路返回一个应答信号,此时,数据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通信电路即已建立。
如果中间交换节点或目的节点没有空闲的物理线路可以使用时,整个线路的连接无法实现。
只有数据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建立起物理线路之后,才能够进行数据传输。
线路一旦被分配,在未释放之前,其他节点都无法使用该线路,即使该线路上没有数据传输。
如图3-19所示,为电路交换示意图。
图3-19 电路交换示意图数据源节点A 需要发送数据到目的节点B ,首先要经过中间交换节点1、2、4发送一个呼叫请求到目的节点B ,从而建立起一个连接。
节点1到节点4的路径是根据路由选择算法及是否可用等条件决定的。
例如节点1选择通向节点2的线路,在这条线路上分配一个空闲信道,并发送一个与B 相连的请求信息,此时,数据源节点A 到节点2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线路;然后,节点2再选择向节点4的路径,直至完成数据源节点A 到目的节点B 的连接。
如果目的节点B 正在连接别的节点而占用线路,则此次连接不成功,需要重新建立连接。
● 传输数据提 示 在电路交换技术中,如果数据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通信量很大,这两个节点之间可以同时有多个物理连接线路。
在已经建立的物理线路基础上,两节点之间就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数据既可以从数据源节点向目的节点传送,也可以从目的节点向数据源节点传送。
其中传输的数据可以是数字数据,也可以是模拟数据。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整个物理线路的资源仅用于本次通信。
拆除电路数据源节点数据发送完毕,并且目的节点也接收完毕后,由一方提出拆除电路请求,拆除原来建立的电路,供其他用户使用。
拆除电路信号必须传送到电路所经过的各个中间交换节点,以便重新分配资源。
电路交换方式,在传输数据之前建立连接,有延迟;在电路建立后就成为两节点的专用电路,即使没有数据传输也要占用电路,因此线路利用率低。
另外,一旦建立电路完成,用户可以用固定的速率传输数据,中间交换节点不对数据进行其他缓冲和处理,数据不丢失、不乱序,传输可靠性高。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属于存储交换。
该交换方式是指在数据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任何中间交换节点都会在将数据传送给下一个节点之前先接收并存储数据,并将这种“存储-转发”的过程继续下去,直到数据到达目的节点为止。
报文交换的基本过程是:采用存储-转发交换技术,数据源节点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划分一份份的数据块,连同目的节点地址等辅助信息形成一份份的报文,首先发往中间节点,中间节点收到报文后,先将报文完整接收下来存于缓冲区中。
然后,为接收到的报文选择一条合适的输出路径,并把报文排在相应的输出队列中,待输出线路空闲时,将接收到的报文转发给下一个中间节点,重复这一过程,直至到达目的节点为止。
如图3-20所示,为报文交换示意图。
图3-20 报文交换示意图报文从数据源节点A出发经过中间节点1,该节点将接收到的报文存放在缓冲区中。
然后选择一条输出路径(节点2),并将其插入到节点1到节点2这条输出线路的队列中,待该输出线路空闲时,就将数据发送给中间节点2,直至到达目的节点B。
报文交换方式以报文为单位发送信息。
单个报文包括三部分内容,即报头、报文和报尾。
报头由数据源节点地址、目的节点地址以及其他辅助信息组成。
有时能够省去报尾,但此情况下的单个报文必须有统一的固定长度。
报文交换方式中没有拨号呼叫,由报文的报头始终控制其到达的目的节点。
由于交换节点有存储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因而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能够通过交换设备进行速率调节、符号变换及格式变换等,使得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能够相互连接。
同一报文也可以由交换节点按需要转发到多个目的节点,而以报文为单位来占用信道,能够复用线路,使终端用户在思考问题、等待应答的各种无效时间内,不再独占信道,进一步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报文交换的特点是:节点之间通信,不需要建立专用的物理通道,各节点之间传送的报文可以分时共享其他节点之间的通道;可以进行不同速率,不同编码方式的交换;可实现将一个报文送到多个目的节点,但报文交换系统延迟时间较长;报文交换系统对报文的长度没有限制,使得中间交换节点必须具有很大的存储空间;当信道误码率高时,报文会多次重发,影响传输速率。
3.报文分组交换报文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 )是指将较长的报文分解成一些列报文分组,以分组为单位,采用存储-转发交换方式进行数据通信。
报文分组交换是面向无连接的传输方式,中间节点具有路径选择功能,延迟较小,适合做实时要求高的数据传输。
报文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分组交换技术类似于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技术限制信息的长度,将长报文分割成若干个一定长度的短信息,并以分组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在目的节点在将各分组重新组装成一个完整的报文。
报文分组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交换技术,它是由数据报分组交换和虚电路分组交换两种数据传输方式来实现的。
● 数据报分组交换在数据报分组交换中,每个分组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
每个分组称为一个数据报,每个数据报自身携带足够的地址信息,包括目的节点的地址和顺序号。
一个节点接收到数据报后,根据数据报中的地址信息和节点所存储的路由信息,选择一个合适的输出路径,将数据报发送到下一节点。
当用户发送一个报文时,先将报文拆分成若干个带有序号和地址信息的分组,将分组传送给网络中的第一个交换节点,该节点保持分组一个很短的时间,并根据分组中的目的节点地址信息,为分组选择最佳的输出路径尽快的传递每一个分组,当分组被另一个节点成功接收后,就删除在内存中的这个分组。
该过程在所需要经过的多个交换节点间重复进行,直到所有的分组都到达目的节点。
分组可以走不同的路由,也可以按不同顺序到达目的节点,然后,目的节点利用分组中的顺序号,再以正确的顺序重组成报文。
如图3-21所示,为数据报分组交换示意图。
图3-21 数据报分组交换示意图数据源节点A 有三段数据报要发送到目的节点B ,它们以a1、a2、a3的顺序发送到交换节点1,再分组a1和a2到来时,节点1判断该数据到节点2比到节点3的时间短,于是,该分组被插入到节点2的队列中,当分组a3到来时,节点1判断到节点3的时间更短,于是把a3插入到节点3的队列中。
由于相同目的地址的分组选择了不同的路径,因此,他们到达目的节点的顺序有可能不同,如到达节点4的顺序为a3、a2、a1,分组到达目的节点B 后需要重新按分组序号排序,以保证报文有序地接收。
数据报分组交换的特点是:没有建立连接的过程,在传输少数分组时速度快而且灵活,每个数据可以根据流量情况,选取合适的线路;传输较为可靠,当某个节点出现故障而导致失效时,报文分组还可以通过其他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 虚电路分组交换虚电路分组交换是指数据分组传送前需要像电路交换一样建立一条物理连接电路,即报文分组发送前,先在数据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各个中间节点上建立发送路由,再进行报 提 示 在报文分组交换技术中,通常报文的分组长度上限为1000字节。
若数据源节点发送的报文过长,能够对报文进行分组,并在每个分组包含部分报文信息及控制信息。
文分组的传输,所有报文分组都是按发送顺序到达目的节点,路由在逻辑连接期间都是固定的。
虚电路是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工作过程类似于电路交换,不同之处在于此时的电路是虚拟的。
如图3-22所示,为虚电路分组交换示意图。
图3-22 虚电路分组交换示意图数据源节点A向节点B发送报文,节点A需要先向交换节点1发出一个请求分组,请求与节点B建立连接,然后节点1按照路由选择算法选择适当的路径,将该请求分组经节点2送到节点3,直到送到节点B,若节点B准备接收分组,则按原路径向节点A返回一个接受分组信号,从而建立一条虚电路。
然后可以经过建立起来的虚电路传送分组,在传送过程中,分组不仅要包含分组号、差错控制信息,还要有它前一个节点的虚电路号和下一节点的虚电路号,因此每个节点均知道分组的传送方向,不必再一次路由选择。
最后,通信双方的其中一个节点通过发送拆除请求,从而结束连接。
虚电路分组交换的特点是:数据传送前必须在数据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建立一条虚电路,但不是专用的物理通路;数据传送前仅作一次路由选择,且在数据传送时,分组不需要目的节点地址,减少分组长度,节省通信处理时间,适合于系统之间长时间的数据交换。
此外,它提供了更可靠的通信功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有序地到达目的节点。
4.帧中继交换帧中继(Frame Relay)是以分组交换技术为基础的高速分组交换技术。
它利用数字系统的低误码率和高传输速率的特点,为用户提供质量更高的快速分组交换服务,是一种用于连接计算机系统的面向分组的通信方法。
帧中继是X.25在新的传输条件下的发展,它对X.25协议进行了简化和改进。
帧中继省略了X.25中的分组层,即网络层,以链路层帧为基础,实现多条逻辑链路的统计复用和转换。
由于帧中继省略了网络层,避免了网络层的报文分组和重装的消耗,而且帧中继允许最大帧长在1K字节以上,取消了网络层分组长度的限制,这种灵活性也保证了网络的高吞吐量。
帧中继保留了X.25链路层的HDLC帧格式,但不采用HDLC的平衡链路接入规程LAPB(Link Access Procedure - Balanced),而是按照ISDN标准使用独立于用户数据信道的呼叫控制信令,即LAPD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