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二章:政治学
2、政治学研究的角度和出发点 (也就是政治学研究的途径)
(1)历史分析方法 (2)经济分析方法
①从经济关系出发来分析政治现象
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政治现象 (3)阶级分析方法 (4)利益分析方法 (5)社会(学)分析方法 (6)心理(学)分析方法
1、人类有着共同的基本政治价值(承 认普世价值的存在):人类的自由、公 正、尊严和平等,已得到多数人和多数 国家的确认,具体表现为普遍的人权。
2、良好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人类普遍价 值和根本利益的保证。
3、民主是到目前为止最好的政治制度, 是抑制独裁和暴政的最合适工具。
三、政治学的内容构成(分类)
文章所占比例稍微下降,但总的来说大致稳 定在50%左右。
2、定性分析
相反,定性分析基本上不依赖于数据和 统计工具。其主要特点是:“选择一个 或少数几个研究对象;论据经常来源于 深入面谈或者对历史材料的深入分析; 在方法上比较松散;对某一事件或分析 单位进行全方位的描述。”
中文核心期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 年至2007年发表的460篇文章进行统计, 发现,其中有102篇使用了数据,54篇 文章有表格,28篇文章包含有图,而运 用回归分析的文章仅有2篇(回归分析 是定量分析最重要的工具)。
(三)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奴隶社会时期的政治思想 :神权、宗法 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学说:儒家、法家 3、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学说:儒家 4、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政治学说 (1)三大政治学说斗争 (2)作为独立学科的中国政治学的形成 (3)抗日战争爆发后直到1949年国民党垮台,政
第一,政治学就是研究国家问题的科学。
十五讲课后答案
1、中国崛起靠什么?坚持硬实力(军事和经济)和软实力(思想文化)并举的战略(1)对外制定整体的大国外交战略:军事力量和经济文化力量协同发展(2)对内确立新的发展观: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齐头并举,即把国家制度建设纳入大国崛起战略,把单纯的经济建设转变为国家制度建设第一讲:政治学的基本问题1、政治与公共性是什么关系?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于政治概念都有着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一类解释就是“管理性解释”。
孙中山先生认为,政治的两个特性是公共性与管理性,即:政治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具有公共性和阶级性的两重性。
(1)从公共管理政策的角度讲:政治是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2)从公共管理协调的角度讲:政治是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过程(3)从公共管理参与的角度讲:政治是社会成员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途径2、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区别。
(1)政治哲学(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追求的):主要运用哲学思辨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试图探寻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以民主、自由、正义、平等等政治价值为研究对象,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2)政治科学(现实政治生活是什么样,及为什么是这样的):主要运用经验的、科学的、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如对选举、投票、民意调查、政策绩效的分析与评估等。
第二讲: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结合儒家思想特点,说明孔子“政者,正也”的含义。
“政者,正也”,即:政治具有教导、指正之意。
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通知,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儒家的政治思想以研究君主治国之道为核心,其特点是“伦理与政治不分”,即“修己治人,内圣外王”,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己治人在儒家看来是一件事情的两面,即:治人必之修己,修己必归结于治人。
孔子认为,“政治”就是政治领袖“不以自己的私意治人民,而要在自己良好的影响之下,鼓励人民‘自为’”,即:“政者,正也”。
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3. 权力主体能否到达目旳取决于政治力量旳对比。 作为一种力量,政治权力是能够计量旳。在政治关系 中,谁旳力量大,谁就能控制、统治、命令和影响权力客体 。 而权力客体会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必然要影响和变化权力 作用旳方向和强度,形成复杂旳政治格局。 另外,权力旳力量还取决于权力主体内部旳意志旳统 一程度。
在理论上流行两个流派:自由主义旳公民身份理论和共和主义旳公民 身份理论
何谓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旳主要内容:自由主义是近代后来西方最主要旳政治思潮之 一。自由主义旳出发点是自我和个人,它强调个人权利旳优先性,尤 其是个人旳自由和平等权利。它以为,个人旳自由选择权以及确保这 种自由选择权在公正旳环境得以实现,是自由主义旳根本价值。在自 由主义者看来,一旦个人能够充分自由地实现其个人旳价值,那么个 人所在旳全体和社会,也必然能最终实现其公共利益。
共和主义。源自古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政治家关注政治道德问题。罗 马人采用旳方法是在完善各项政治与法律制度旳同步,强调一种被以 为是基于自然法旳、属于罗马老式贵族和公民旳美德。这么一种基本 思绪被称为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
在自由与强制旳关系上:以公民制定旳法律为中介,把自由与强制统 一起来。他们以为,假如一种国家旳律是由人民自己参加制定旳, 是他们本身意志旳体现,那么这些法律对他们就不构成强制,因为他 们服从自己制定旳法律,意味着服从旳并非别人,而是他们自己。所 以,正如公民们在制定法律旳时候是自由旳一样,他们在服从法律旳 时候也是自由旳。
公民身份理论有两个基本前提:第一,必须在民主政治下 才有所谓旳“公民”,第二,必须存在最低程度旳开放社 会。
2、公民旳权利与义务 基本权利分为六类: 1、保障个人自由不受干扰旳权利,思想自由,平等权利以及 少数民族和妇女旳权利等; 2、争取社会进步和幸福旳权利 ; 3、接受公正审判旳权利 ; 4、言论自由和了解情况旳权利; 5、参加选举旳权利 ; 6、为集体要求而自由结社旳权利。 享有权利旳同步要负有相应旳义务。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自检自测与解答一、填空题1.中国___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___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亚里士多德把___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4.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___,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5.___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1.“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社会时期。
A.封建B.奴隶C.资本主义D.原始2.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哥拉底D.西塞罗3.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A.法家B.杂家C.兵家D.儒家4.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
A.孔子B.韩非C.庄子D.荀子5.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A.法B.势C.术D.变6.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根据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行为的互动关系,形成特定的分析模式有(),用来分析和解释政治现象。
A.联盟理论模式B.博弈对策模式C.制度变迁模式D.理性选择模式7.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A.政治沟通分析方法B.心理研究方法C.政治系统分析D.社会学研究方法8.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有()。
A.经济分析方法B.历史研究方法C.利益分析方法D.阶级分析方法9.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A.制度研究途径B.权力研究途径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10.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
A.政治哲学研究B.政治科学研究C.政治经济研究D.政治法律研究三、名词解释1.政治:2.政治学:四、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五、论述题1.试评述历史上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儒家2.国家政权3.国家4.公正5.政治权力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1.B2.A3.D4.B5.A B C6.A B D7.A B C D8.A B C D9.B10.A B三、名词解释: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原理是研究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现代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政治现象包括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等方面,政治学原理通过研究这些问题,探讨政治的本质、缘由、功能及其变化趋势,以及对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学原理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内容、核心范畴、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政治学原理的基本概念政治学原理的概念有多种解释和定义。
从广义上讲,政治学原理是对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涉及到政治、行为、文化、制度、组织等多个方面。
从狭义上讲,政治学原理是关于国家政权、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分析,主要研究政治权力的形成、变化和运作过程,以及政治决策的形成和实施过程。
政治学原理的研究对象是政治现象,政治现象包括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等方面。
政治权力是政治现象的核心,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包括国家权力、社会权力、组织权力等。
政治制度是政治权力的规范化表现,包括选举制度、政治体制、宪政制度、对外关系制度等。
政治文化是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文化基础,包括价值观、信仰、思想等。
政治学原理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政治学原理关注政治权力、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分析,强调结构和机制分析,与历史学、人文学科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理论性和抽象性。
二是政治学原理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其研究成果可以为政府决策或社会问题解决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二、政治学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1、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政治权力是政治现象的核心,政治学原理研究政治权力的形成、变化和运作过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权力的来源和性质:政治权力来源于何处,政治权力的性质是什么,这是政治学原理的长期研究重点。
(2)政治权力与社会结构:政治权力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政治学原理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政治权力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力量,同时也受制于社会结构,政治权力如何塑造和被塑造于社会结构之中,这是政治学原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大学政治ppt课件第二章
02
诠释主义研究方法注重定性研 究,通过深入访谈、观察和文 本分析等方法来获取数据。
03
诠释主义研究方法认为政治现 象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 是一种主观建构,因此需要从 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解释。
批判理论的研究方法
1
批判理论的研究方法关注社会不平等和权力结构 对政治现象的影响,强调对现有社会秩序的批判 和反思。
冲突与和平
研究国际冲突的起因、演变和解决方式,以及和平建设的途径和手段 。
比较政治
政治制度
比较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宪法、选 举制度和政府形式等,分析其优缺点 和适应性。
政治文化
研究不同国家的政治信仰、价值观和 行为规范,以及其对政治决策和政治 发展的影响。
政治经济
分析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 之间的关系,包括阶级关系、利益集 团和政策选择等。
05
政治学应用领域
国际政治
国际政治
研究国际社会中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互动和影响,包括外交政策、 国际组织、国际法和国际政治经济等。
全球治理
探讨如何通过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来解决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 跨国犯罪和恐怖主义等。
地缘政治
分析地理因素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包括领土争端、地缘战略和地 区安全等。
社会民主主义是一种强调社会公正和福利制 度的理论。
详细描述
社会民主主义强调社会公正和平等,主张建 立福利国家,通过政府宏观干预实现经济公 正和社会福利。社会民主主义认为市场经济 会导致社会不公和贫富分化,主张对市场进 行监管和调节,实现经济平等和社会福利。 同时,社会民主主义也强调公民权利和政治
参与,主张扩大民主权利和公民参与。
策和行为的内在动机。
政治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第一张绪论政治学的研究目的:试图揭示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一门关于人类政治生活规律的可学。
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一、政治的实质和含义: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政治是统治阶级如何利用政权扩大自己,如何争取同盟者,如何打击敌人的一种艺术。
政治概念界定: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综合。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国家政权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区分两个层次。
首先,从狭义的角度上讲,政治学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以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其次,就广义的角度而言,政治学要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界定,规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内涵。
依据对象这一内涵,可以推导出政治学研究的外延,即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1、政治学基础理论(包括政治思想史),它是政治学的基础与核心。
2、中国政治。
3、比较政治。
4、公共政策。
5、行政管理。
6、国际政治。
政治学原理主要围绕政治学的基本对象——国家政权——而形成理论体系,并非试图涵盖政治学研究的全部范围,因此,它的作用在于为政治学相关领域和具体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四、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1、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
任何阶级或学派的政治学理论都要以某种哲学观点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几乎每一种新的和具有影响力的哲学流派出现之后,都会引起政治学基本理论或政治学研究方法论的某些变化,并导致新的政治学流派的出现,以及现有政治学流派的分化或滞亡。
2、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第4版)配套题库-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二章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政治权力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答: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对此概念应作如下理解:(1)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能构成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的要素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
权力主体是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团体,权力客体是指接受权力作用的群体或个人。
政治作用是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政治力量,主要是政治强制力,但这并不排除半强制力量和非强制力量的作用,因为政治权力的本质包含着生物的因素、经济的因素和心理的因素。
(2)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
(3)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
综上所述,政治权力的主要因素有权力主体、权力客体、目的性、强制力、权力作用的方式等。
2.政治权力是如何实施的?答:(1)强制性权力强制性权力是存在最为普遍的权力形式。
在强制性权力中,“可信性”是至关重要的。
强制性的威胁一旦发出,一定要让受威胁方感到,这种威胁是可信的,是实际存在的。
这样才能保持政治权力的威力。
在现代国际政治中,一种强制性权力往往表现为行动者之间相互威胁。
威胁的目的是改变对方的行为,因而使用威胁必须审慎、适度和可信。
行使强制性权力的目标是通过威胁来达到预期的行为,而不仅仅是为了实行威胁,如派遣军队。
然而,由于可信性对成功运用强制性权力极为重要,有时确实有必要实施强力的威胁。
强力和权力不是同义词,但二者的关系极为密切。
(2)功利性权力功利性权力基本上与强制性权力相反,如果权力客体服从权力主体的意志,权力主体就会承诺给权力客体某种好处。
作为功利性的政治奖励,主要包括财富、职位、雇佣、荣誉及权力(权力既可以作为手段,也可以作为目的)。
政治的本质就是给予与索取的关系。
这并不是说权力是平等地分配的,相反,政治权力从未被平等地分配过。
权力存在的本身就说明一个集体组织中的不平等关系,把统治(管理)他人的权力赋予某些人,并强迫被统治(管理)者必须服从。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本章知识点政治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
政治现象的基本内容,是围绕着争夺和掌握国家政权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政治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政治学就是研究人类政治活动规律性的一门科学。
但是,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原则,因此,各种政治学说都是各个阶级特定阶级利益和意志的反映。
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学注定不同于一般的实证科学,而是一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的学科。
本章主要介绍学习政治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首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通过对于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各种关于政治的观点的比较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政治学作了系统的解释和说明,同时,对于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程等内容也作了概括性的介绍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本节概述: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科学,因此,要了解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政治。
本节回答了什么是政治、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政治学与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1:中西历史上关于“政治”的基本观点我们现在所说的“政治”这个概念是从希腊语的“polis”一词演化而来的,其最初含义是指古希腊时代的“城邦”,即当时的“城市国家”。
在中西历史上,不同的思想家因其所处的阶级地位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对于“什么是政治”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古代,政治学和伦理学是混在一起的。
各个思想家都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观点。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背诵版
政治学基础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第一章政治1、政治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05年/非马克思的政治观,07年/比较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08年)答:A、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1)政治是一种对于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理想主义的政治观(2)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现实主义政治观(3)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6)其它还有一些别的政治观:政治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政治是人们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等等。
这些政治观都没有能够深刻而全面地确定政治的涵义。
B、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实际,概括出:(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在阶级社会: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消灭了剥削阶级后:主要是人民内部的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权力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C、政治的定义。
(1)确定政治的内涵的三个必要条件:①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②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③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
(2)定义: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3)定义的三个基本点:①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通过社会公共权力而形成的,从而力图概括了一切政治现象的特征。
②强调一切通过社会公共权力来确认和保障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才具有政治性。
③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是政治关系。
一方面它是特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它包括了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个基本关系。
政治学原理(含政治学基础)考研题库-课后习题(政治的性质)【圣才出品】
第一篇政治的性质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包罗万象,其基本线条是:(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活动和政治现象是派生的事物,受到更深层的经济结构的制约。
这一论断分析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着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内容的规定。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和政治规律似乎又是最复杂、最难以把握的,在实践中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这门科学,因而它又是一门艺术。
2.如何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认识政治?答:(1)政治系统就是由政府机构、政党、社团、领导人及公民构成的。
在系统的要件中,其中一项的变化会引起其他项的变化。
①把政治看成系统的目的,是让人们知道政治并不是存在于它自己的独立的世界里。
②把政治看成一个系统有助于理解政治过程的关联性。
政治活动不是在与世隔绝的场所进行的,而是与文化、法律、意识形态和经济等系统相互作用的,它们又为政治活动提供某些规则。
更重要的是,把政治看做系统使人们明白政府是“谁得到什么”的主要决定者。
(2)政治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调节利益冲突的艺术。
①政治博弈的要素:首先,博弈要有局中人。
其次,目标和结果。
最后,博弈的策略。
②政治博弈的类型:第一,零和博弈。
是一种参加者一方所得为另一方所失的博弈。
第二,非零和博弈。
是指一方参与者的所得不再恰好是另一方的所失,他们不再是完全敌对的,而且有可能一致认为博弈的某一结局比另一结局更佳。
3.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什么样的?答:在社会大系统中,最为重要和最为基本的要素是政治和经济,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1)政治权力的首要功能是维护社会秩序。
政治是以权力为核心而展开的,而权力的产生本身是社会的需要。
在阶级社会,政治权力就是用以维护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圣才出品】
第一讲政治学的基本问题1.1 复习笔记一、政治的定义1.中国的解释(1)古代孔子指出,“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即“政治”就是政治领袖“不以自己的私意治人民,不以强制的手段治人民:而要在自己良好的影响之下,鼓励人民‘自为’”。
因此,政治是对国家的治理,有教导、指正的含义。
(2)近代孙中山认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即“政治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2.西方“政治”源于古希腊,是指有关国家的事务。
3.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主要有:(1)价值性解释:政治就是追求和实现“善治”的活动;(2)神学性解释:政治就是实现“天道”或“神意”的努力;(3)权力性解释:政治就是权力的分配和使用,如中国古代的法家、马基雅维利、马克斯·韦伯、拉斯韦尔等;(4)管理性解释:政治就是组织管理的活动或过程。
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当代中国政治和政治研究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念一直占有主导地位。
其具有如下特点:(1)认为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是社会关系之一,政治具有公共性和阶级性两重性;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
(2)认为政治是更为基础的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政治属于上层建筑,是各种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的集中体现。
(3)认为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的问题国家政权决定和支配着经济需要的实现方式,所以,阶级社会中,各阶级斗争的核心主要围绕争夺国家政权展开。
(4)认为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政治也随着阶级斗争的变化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的发展特点。
5.政治的定义政治是指人类集体生活的一种组织和安排,在这种组织和安排之下,各种组织、团体和个人通过一定的程序,实施对集体决策的影响。
政治的主体多种多样,小到个人和家庭,大到国家和国际社会。
第二章政治学研究途径与方法总结
1、若取“a”、“b”对决,那么按照偏好次序排列如下: 甲(a>b);乙(b>a);丙(a>b);社会次序偏好为(a>b)
2、若取“b”、“c”对决,那么按照偏好次序排列如下: 甲(b>c);乙(b>c);丙(c>b);社会次序偏好为(b>c) 3、若取“a”、“c”对决,那么按照偏好次序排列如下: 甲(a>c);乙(c>a);丙(c>a);社会次序偏好为(c>a)
(一)唐斯的理性选择理论
政治学家的批判:该理论只是一种理论的假设,难以进行测定
(选民难以清楚地衡量和知道某项政策的社会成本费用对自己有 利或无利,以及真正获得的效益收入为多少)
研究表明:测定选民投票的过程中,选民的投票行为并非是合 理的,投票决定也并非经过对个人利益的精确计算。
理性选择理论对政治学的意义:研究方法的改变,从经济性的 利益期待效用视角去分析人的政治行为
后行为主义政治学(补)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行为主义政治学受到 广泛批判。美国政治学家认为过多的以选举为中心的 行为主义实证研究忽视了政治学研究中的价值规范性 特征。
70年代后,“后行为主义”兴起。
后行为主义政治学(补)
后行为主义政治学以现象学认识论为基础,认为意识形态、价值 观念客观存在于人们认识社会的过程中,行为主义的所谓“价值 祛除”不过是掩盖其保守主义倾向。政治学不应该也不可能在评 价问题上持中立态度,不能将事实和价值截然分开。政治学研究 应着重“关于统治目标的系统的考察”,注重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 肯定“规范”在经验政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考研重点整理(自己整理的超实用)
政治学导论重点整理●第一篇政治的性质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第一节政治的含义第二节政治学第三节政治学方法论第二章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一节权力与权利第二节法治与民主●第二篇政治意识第三章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第一节政治文化第二节政治社会化第四章意识形态第一节意识形态的含义与特征第二节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第三节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第三篇政治体系第五章国家第一节国家起源与国家目的第二节现代国家建设第三节国家类型与国家形态第六章政府第一节政府体制理论第二节中央政府及其行政机关第三节国家元首、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第四节国家内政府间关系第七章政党第一节政党理论第二节政党制度第八章政治社会第一节利益集团第二节新兴社会组织第三节新闻媒体第九章政治人第一节政治人与公民第二节政治家●第四篇政治行为第十章政治统治第一节政治统治理论第二节政治统治的过程与方式第三节政治统治的类型与规律第十一章公共治理第一节公共治理的概念与原则第二节公共治理的模式第三节公共治理的实践第十二章政治参与第一节政治参与的含义第二节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第三节政治参与的作用●第五篇政治发展第十三章政治现代化第一节政治现代化理论第二节现代化进程中的革命与改革第三节现代化的问题第十四章政治民主第一节政治民主理论第二节政治民主的制度化类型第十五章人权第一节人权的含义第二节人权的基本内容第一篇政治的性质导论:1)政治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2016 填空题1)2)政治研究的对象是(权威性的分配)。
(2017 填空题1)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出现对政治学研究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4)政治学总是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因此不仅经济和社会的变化是政治学要涉及的内容,而且经济学途径与社会学途径也仍然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5)要弄清政治的性质,必须研究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以及由此而展开的法治与民主问题。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重点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如何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认识政治?●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什么样的?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而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政治学基础》第二章政治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解读
LOGO
2、中世纪时代:被称为“神学政治学时代”
时间:476年--15世纪。 (1)研究主题:关于政治世界的神学性解释。 (2)理论内容:中世纪的主导力量来自罗马教会。期间, 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讨论只能被置于神学架构之下。中世 纪人们对政治问题的神学性解释形成了神学政治学。 (3)理论贡献:基督教神学是中世纪时代欧洲的主导思 想。基督教神学早期的代表人物是圣· 奥古斯丁;后期 最有影响的人物是托马斯· 阿奎那。他们作为神学家, 都为天主教辩护,主张神权至上。他们所阐述的神学政 治观念被认为是当时的正统思想。另外,中世纪也存在 着教派斗争(为争夺正统)和教权与君权的斗争。这种 斗争在政治领域的反映,就是“经院哲学”与“异端邪 说”的斗争。 (4)时代转变:使神学和政治理论分家的是意大利思想
LOGO
行为主义革命及其影响
(1)行为主义的定义 “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 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2)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特点 其一,主张以政治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其二,注重政治研究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注重定量研究 而不是定性研究; 其三,强调实证研究,主张政治研究应该是经验性和描述性 的; 其四,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以客观科学的方法得 出结论; 其五,吸收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方式、 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形成了诸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 等大量边缘学科; 其六,规定自己的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的“应然”状态,而 在于政治的“实然”状态。
LOGO
二、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
在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中,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 儒家的政治思想以研究君主的“治国之道”为核心,以 处理君臣关系、君民关系为线索,形成了一套将政治研 究与伦理道德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即所谓“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 首先,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 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 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 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 其次,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 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 学”; 最后,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 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
政治学的基本原理
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学科,它关注的是政治权力、政治组织、政治系统和政治行为等方面。
在政治学研究中,有一些基本原理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原理是政治学研究的基石和基础。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政治学的基本原理。
一、国家的本质和意义国家是现代政治的核心,它是一个由政治权力控制的特殊组织形式。
国家具有最高的政治权威,成为整个社会的最高权力机构,它维系着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国家的本质和意义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政治权力的威望和正当性,也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安宁和稳定。
二、政治权力和政治实践政治权力是指掌握政治决策权的能力,是各种组织和个人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对社会行为的指导权和控制权。
政治权力的存在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但同时也会产生某些负面影响。
因此,在政治实践中,必须着重控制权力,防止其过度和不当运用。
三、政治文化和价值观政治文化和价值观是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政治文化是指社会中的政治信仰和观念,是社会和文化的一部分。
价值观则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和标准,它们将社会和文化与人类行为联系起来。
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对政治行为有深刻的影响,它们决定了政治体系的类型和性质。
四、政治制度和治理政治制度是政治管理的基础,它包括政府机构和规则,反映了行政权力和法律权力的分配。
治理是指实现公共政策和目标的政治过程,该过程涉及政府与社会、市民和组织之间的互动。
政治制度和治理决定了政治权力如何运作,如何规范和限制,因此它们对改善政治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政治、经济和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是三个互相联系的主要部分。
政治和经济的相互作用对政治和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
比如政治决策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也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
因此,政治、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学研究的关键,这种研究可以提供关于如何改善政治状况、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有用信息。
六、政府和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和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政府需要协调和平衡各种社会和群体的利益和需求,而市民社会则需要政府为其提供必要的服务和资源。
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共27页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莎士 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权力与权利
1 2 3 4 5 6
2.1.4权利 2.1.4.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保障个人自由不受干扰的权利 争取社会进步和幸福的权利 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 言论自由和了解情况的权利 参加选举的权利 为集体要求而自由结社的权利
2.1 权力与权利
2.1.4权利 2.1.4.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2.1.4权利 2.1.4.1公民身份问题
2.1 权力与权利
2.1.4权利 2.1.4.1公民身份问题
共和主义公民观和自由主义公民观的对比
1在公民资格的目的上。与自由主义公民资格追求个人在私人领域中的自 由不同, 共和主义公民资格追求的是个人在共和国中的自由。 2在表现形式上。自由主义的公民资格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上, 赋予公 民资格法律地位和法理色彩。共和主义公民资格则强调则表现出明显的 道德色彩。 3在公民的角色活动方面。自由主义公民资格倡导一种消极公民的角色; 共和主义公民资格则把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看做是理想公民的表现。 4 在理想公民的培养方面。共和主义公民资格把教育、宗教、军事手段 提到极其重要的地位, 强调通过严格的教育措施、宗教教化和军事训练 来形成公民的美德。
2.2 法治与民主
2.2.3民主
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民主只能是一个近似值意义上的概念,即民主政治是
一个近似值。 民主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大致说来,民主是公民表达利益、分配权力和分享福
利的过程,以民主为工具而企图最大化实现平等权 法治:防止“民主的衰败”
功利性权力和强制性权力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这也 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软硬兼施”
操纵性权力能导致合法化;同样,合法化也有利于 运用操纵性权力。合法化领袖更容易被信任,很多公 民并不怀疑官方对有关政治与军事事件的解释。
2.1 权力与权利
2.1.4权利 2.1.4.1公民身份问题
1公民权利
公民 身份
主要义务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2 法治与民主
2.2.1法律与制度
法律(law) 在西方人那里,法律有两层意思,一是我们生活中 规范性的限制性的法律,二是一般规律,相当于中国 人所说的“道” 合法性是一种特性,这种特性不是来自正式的法律 或命令,而是来自被统治者的心理认同。 法有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两种 宪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制度变迁 在社会主义国家或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中,法律不 但指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还应该包括执政党的党章和 有关规则
政治学导论(第四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政治学导论
杨光斌 主编
第二章 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政治权利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政治权力是如何实施的? 3.强制性权力、功利性权力以及操纵性权力 4.如何理解权力、权威和合法性的关系? 5.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哪些? 6.如何理解民主的含义与本质?
重点 问题
2.1 权力与权利
2.1.4权利 2.1.4.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主要义务一:热爱自己的国家,维护国家安全 现代国家多为共和国,共和国乃为民众之国,每个公 民都有热爱自己国家的责任和义务,比如义务服兵役。
在我国,公民还需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因为 我国尚未完全统一,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家 统一和民族团结都是国家生存和稳定的根本。
关于法治的第二种理解:法治概念是正义的另一种表述
2.2 法治与民主
2.2.2法治
最一般意义上的法治 在最一般意义上,法治是指有限政府,即受到法律约束和 中长期战略(2016-2020年战略目标) 限制的政府。 同时,也应该看到,法治也首先是约束民众的工具,民众 的行为受到法律的规制和驯化, 自由的含义有很多,但作为民主基础的自由“是做法律所 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言论自由的种类有很多,但作为民主的基础,言论自由主 要表现为提出建议的自由和提出不同意见的自由 维护言论自由是有条件的,这就是法律的限制
社会为公民提供什么样的渠道以使他们享受权利和履
行义务?根据政治系统理论,一个国家的运转首先要有 公民的“支持”。
另一方面,公民会主动地通过一些渠道参与政治生活,
通常的渠道是参加投票,加入政党、利益集团或其他 团体。
系健全时,制度本身不会主动地侵犯公民的权利;另 一方面,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制度会提供有力 的保护。
2.2 法治与民主
2.2.1法律与制度
制度 制度可以被理解为社会中个人遵守的一套行为规则, 而这一套行为规则又可以理解为制度安排。 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就是 历史上长期演化而成的一些约束行为的习俗与规则。 政治制度具有稳定性 政治制度的剧变意味着国家的政治转型。 我们把制度安排归类为产权制度、组织形式、经济 组织之间的交易方式、政府与经济组织的关系和作为 非正规制度的意识形态。 制度安排又可以说是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
1
权力与 权威的 转化
条件之一:合法律性
条件之二:合法性中的合利 益性因素上升为执政者实际 政绩的有效性。
2 3
条件之三:合法性中的合道 德性因素较多或完全在执政 者身上体现。
2.1 权力与权利
2.1.3权力权威与合法性
四种权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统治者为了更经济地、更有效地达到预期效果,会 利用合法性权力、影响力及功利性权力和操纵性权力。
2.1 权力与权利
2.1.4权利 2.1.4.1公民身份问题 当代,无论什么样的公民身份理论都有两个基本前提:
第一,必须在民主政治下才有所谓的“公民”
(“citizens”),君主制和独裁制下没有独立的公民概 念。
第二,必须存在最低限度的开放社会。同时,公民权
利的兴起和保障也依赖于国家,国家不但不能吞噬社 会,而且在关键时刻国家要做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保证 人。
综上所述:政治权力的主要因素有权力主体、权力客体、
目的性、强制力、权力作用的方式等。
2.1 权力与权利
2.1.2权力的类型
1 2 强制性权力 功利性权力
3
4 5
操纵性权力
人格型权力 合法性权力
2.1 权力与权利
2.1.3权力权威与合法性
合法性(legitimacy) 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的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 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
自由、财产、司法等个人自由所必 需的基础性权利,对应机构为法院。
2政治权利
3社会权力
公民作为政治权力实体的成员或选 举者参与行使政治权力的权利,对 应机构为国会和地方议会。 公民享有的经济福利、社会安全及 依据社会通行标准享受文明生活的 权利等一系列权利,对应教育和社 会公共服务体系
2.1 权力与权利
7.如何理解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2.1 权力与权利
2.1.1政治权力的概念
1
权力
强制力
2 3
作用
结果
2.1 权力与权利
2.1.1政治权力的概念
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
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1 2 3 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
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 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
2.2 法治与民主
2.2.1法律与制度
1
制度 有效
制度应具有一般性
2
制度应具有确定性:可认识 (显明的),可对外来环境 提供可靠指南。
3
制度应当具有开放性,以便 允许行为者通过创新行动对 新环境作出反应。
2.2 法治与民主
2.2.2法治
关于法治的第一种理解:法律至高无上
英国宪法学家戴西根据英国经验系统地论证了法治原则。 首先,它意味着正常的法律保障有至高无上或压倒一切的 地位,与专制权力的影响相对立,并且排斥专制的存在、特 权的存在,乃至政府之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其次,它意味着法律面前的平等,或者说意味着所有阶级 平等地服从由普通法庭实施的国家普通法 最后,它可以被当做表达一个事实的公式,即宪法是普通 法的结果。
合法性是一种特性,这种特性不是来自正式的法律 或命令,而是来自被统治者的心理认同。
合法性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统治、政府或政权怎样及 能否在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运行。 合法性权力中,关键是权威
2.1 权力与权利
2.1.3权力权威与合法性
权威:对权力的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
权威与权力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被认为是正当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