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研究方法论复习提纲
大一上学期末政治学研究方法复习要点
大一上学期末政治学研究方法复习要点研究方法是政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政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在大一上学期末政治学的复习中,对于研究方法的重点内容需要特别重视。
下面将针对大一上学期末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复习要点进行梳理。
概论在复习政治学研究方法之前,首先需要理解研究方法的概念、作用和意义。
研究方法是指在科学研究中获取知识、验证理论和解决问题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和程序。
它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可以帮助研究者准确定义问题、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研究方法的分类研究方法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注重从事实中获取深层次的理解、揭示规律,主要采用文字和图像来表达研究结果;定量研究方法则强调数据和统计分析,目的在于量化和数值化研究对象的特征、规律和关系。
研究方法的基本流程研究方法的基本流程包括确定研究问题、收集数据、数据分析和得出结论等步骤。
在确定研究问题时,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范围和方法;在收集数据时,可以采用调查、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在数据分析阶段,可通过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对研究问题进行回答。
常用的研究方法政治学研究方法涉及到多种具体研究方法,常用的包括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法等。
在考试复习中,需要重点掌握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操作步骤。
实践能力培养在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学习中,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进行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学术论文撰写等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对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综上所述,政治学研究方法是政治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大一上学期末政治学复习中,通过对研究方法的梳理和理解,可以更好地应对考试,同时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西南大学思想政治方法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西南大学思想政治方法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第一篇:西南大学思想政治方法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1、方法论: 简单地说,方法论就是“论方法。
规范地说,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学说或理论。
方法论以方法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如何运用客观规律自觉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方法论与世界观相统一。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为了认识和解决人们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采用的诸种方法所构成的科学体系,简单说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体系3、社会调查方法:所谓社会调查方法,简单地说是了解情况、认识社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4、思想信息矛盾分析法:思想信息的矛盾分析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的学说去观察和分析思想现象的科学方法。
5、思想信息因果分析法。
:思想信息的因果分析法是寻求事物或现象之间因果联系的认识方法。
6、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是指对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提出的若干个可行性方案进行比较并作出最优选择的过程。
7、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也叫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是教育者向教育对象在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
是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方法向实践的必然发展。
8、实践教育法:所谓实践教育法,就是组织、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多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方法,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方法。
9、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方法。
是解决党内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也是人民内部进行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
10、疏导教育:疏导教育就是指对人民内部的思想认识问题既不堵塞言路,又要善于引导,帮助人民群众提高思想认识。
11、典型教育法:典型教育法是将抽象的说理变成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进行教育,从而激起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引导人们学习、对照和仿效。
12、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法是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主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以及自觉改正自己错误思想和行为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人们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思想工作的方法。
《政治学研究方法》参考资料
1.政治学:是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政治关系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
2.政治科学:是指对具体政治现象进行实证研究、计量分析的科学,强调政治学研究的工具性,价值中立。
3.政治哲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是研究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又是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
4.传统主义政治学:(体现价值)规范研究、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制度研究方法、法律研究方法。
5.行为主义:把政治现实中可以实际观察的行为,包括个人行为和团体行为作为研究重点,把自然科学以及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统计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政治学。
6、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研究模式是把自然科学研究中通用的逻辑与原则,移植到政治学究领域中来所形成的特定的研究目的、对象、方式的总和。
7.价值来源于自然界,并随着人类的进化而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价值的终极本原只能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和劳动着的人类社会。
8.事实:是事情的实际情况;实有的事情。
9、价值:是人们对于事实的一种态度。
10.规范研究:是关于经济目标、经济结果、经济决策、经济制度的合意性的研究,它解决经济过程中“应该是怎样”的问题,旨在对各种经济问题的“好”、“坏”做出判断。
11.博弈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在经济学上博奕论是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
按规则是利益最大化。
12、定量: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13.质性研究:即定性研究,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而非人工控制的实验环境,充分地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的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的实际互动来理解他们的行为。
政治社会学复习大纲
政治社会学复习大纲政治社会学复习大纲第一章导论(不考)第一节政治社会学的性质、对象与方法一、政治社会学学科定位及研究对象二、政治社会学研究范围三、政治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节政治社会学发展一、思想形成时期二、思想系统时期三、学科化独立发展时期第三节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意义与评价一、政治社会学研究意义二、政治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章政治权利第一节政治权力的含义及特征一、政治权力的含义二、特征强制性、公共性、等级性、工具性第二节政治权利的基础与类型一、政治权利的基础暴力、物质财富、组织、技能、动机、知识二、政治权利的类型强制型权力、功利型权力、操纵型权力、合法型权力、人格型权力第三节政治权利的功能与制约一、政治权利的功能二、政治权利的腐败(一)含义与表现(二)危害三、政治权利的制约机制道德、权利、权力、法律第三章政治的合法性第一节政治合法性及其理论第二节我国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第三节合法性危机(不考)第四章政治组织第一节政治组织含义与基本特征一、组织的含义与特征二、政治组织的分类国家组织、政党组织、利益集团三、政治组织的特性政治性、权威性、指导性、约束性、价值性、功利性四、政治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政治领导关系、交叉渗透关系、间接作用关系、相互依赖关系第二节政治组织单位阶级、阶层、政党、利益集团一、阶级二、政党三、利益集团第三节政治组织的目标一、政治组织的目标二、政治组织目标的分类主要与次要、长期中期与短期、显目标与隐目标、平衡性与改进性第五章政治意识形态第一节意识形态的含义第二节政治意识形态的特征与功能一、政治意识形态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区别二、政治意识形态特征现实性、阶级性、强制性、相对独立性三、政治意识形态的功(一)政治功能(二)经济功能第六章政治社会化第一节政治社会化的涵义与特征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二、政治社会化的特征互动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持续不断的过程三、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一)从个人角度(二)从社会角度第二节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功能一、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工作场所、社会政治组织、政府二、政治社会化的功能(一)社会个体方面(二)政治文化方面(三)政治体系第七章政治沟通第一节政治沟通的含义与特征一、沟通的五要素信息源、信息、媒介、受众、反馈二、沟通的含义社会性、普遍性、工具性、互动性、符号性三、政治沟通的含义四、政治沟通的特征主体的独特性、工具的优越性、内部沟通的有序性、外部沟通的大众性、沟通过程的强制性、沟通手段的综合性第二节政治沟通的类型与方法一、政治沟通类型正式与非正式,语言与非语言,单向与双向,人际、群体、组织与国际,思想、情报与心理二、政治沟通的方法政治对话、政治聚会、政治演讲、政治文件往来第三节政治沟通与大众传媒一、大众传媒的特点组织性、大众性、技术性、单向性二、大众传媒的作用第四节政治沟通的作用一、政治沟通在政治交往中的作用二、政治沟通在政治合作中的作用重要的概念1、政治权利:所谓政治权力,是指在一定的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运用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了实现自身的某种目标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比较政治学考点
比较政治学第一章政治学方法论比较研究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一历史分析法1.把政治现象或政治理论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范围和背景中加以考察和研究,认为其产生都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2.分析特点的政治现象,从历史因果关系当中去把握,从而认识政治现象的演化规律;3.研究特定的政治现象,从历史发展的合理角度分析其产生变化的原因;4.研究政治现象,注重研究其发展的阶段性,并善于总结每个阶段的特点;5.眼注重总结政治现象的历史经验教训;四利益分析法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经济社会关系,从事政治活动的动因;2.利益是政治发展的目标;3.利益是影响政治关系调整和变化的基本因素;4.利益是政治决策的价值取向;5.利益是社会成员形成一定政治心理的根源;五比较研究法1.通过纵向比较,研究政治现象发展的阶段性;2.通过横向比较,研究各种政治要素的特点和互动关系;3.通过宏观比较,研究政治现象的特点和模式;4.通过围观比较,研究事物之间的具体差异及其每个事物的特点;5.通过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6.通过比较,实现政治创新,政治借鉴,政治批断;二、现代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一行为主义研究方法认为,传统政治学只是抽象地、静止地研究国家权力和国家制度,没有研究政治行为当中的文化、心理因素,并且忽视了一些具体材料的运用,带有主观推测性,因此存在缺陷;1.把政治行为和政治行为为产生的文化、心理因素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不再重点研究国家和权力问题;2.在研究政治现象时,采取实证主义方式,注重定量研究,利用调查、民意测验、听证会等,来推断出政治行为的动机以及结果;3.在实际调查和研究中,大量采取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方法;4.在政治学研究中,应当坚持价值中立原则,不能带有阶级偏见和意识形态的色彩,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得出公正的结论;5.将政治学和其他科学交叉起来进行研究,主要是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进行交叉,进而又产生许多以交叉学科;(六)个案研究法是指对于一种特定的政治现象或者是一个国家、地区、单位的某一事件或群体进行个别的、专门的研究;具体包括下列一些个案:1.描述性个案研究;只对研究对象做一些纯粹的描述,不做理论分析;2.阐释性个案研究;运用理论对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分析;3.假说构建型个案研究;通过对个案的精细化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假说或者理论;4.理论增值型个案研究;通过对个案的深入研究,进一步论证了某一理论的正确性,或者夸大丰富了某一理论的内涵;5.理论减值型个案研究;通过对个案的深入研究,否定某一理论或者削弱某一理论的适用性;6.异常型个案研究;是指那些背离既有的理论、特殊的个案,通过研究这种情况,发现或者创立新的理论; (七)政治角色研究法是指无论普通农民还是精英人物,总是把自己确定在特定的行为规范相关联的位置上,而人们对于特定位置的人总是按照一定的行为标准而寄予期望;具体内容:1.角色扮演;社会成员依据社会对自己的某种期待去行动,努力扮演好社会分配给自己的角色;一个人一旦被授予某种角色,就应该是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风度等,尽可能的复合这一角色的要求和规范;2.角色期待;人们对于一定角色的社会成员所持有的要求和期望,分为局外人期待,当事人期待;3.角色分类;角色具有多样性,依据不同标准分为多种类型的角色;依据时间划分为,永久性角色、短期角色、临时性角色;4.角色网络;一种角色不能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角色处于联系之中;同时,一个人也往往扮演着多种角色;5.角色冲突;个人对角色的理解期待和他们对角色期待的冲突;个人同时扮演多种角色,也能引起内在的矛盾和冲突;第二章政治价值观比较研究三、多元主义一多元主义的基本观点1.政治过程中,政治行为主体是多元的,影响政治决策的因素是多元的;既有正式组织,也有非正式组织,除了政党、政府、议会、法院参与政治过程外,公会、宗教组织、教育部门、社会团体、新闻媒体以及公民个人也要参与政治角色,都要从自己利益出发;2.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也是多元的,反对单一的意识形态占绝对统治地位;3.社会权力的分配也是多元的,反对高度垄断权力;认为现代社会存在着大量的彼此竞争的精英,但是多数情况下,并不存在强大的支配一切的政治精英,而是表现各种政治精英为争夺权力彼此竞争;4.政治资源也是多元的,表现为财富、武力、职业、社会关系、社会地位、知识、能力以及家庭等;由于,对这些政治资源拥有的不同,导致了政治影响力的差异性;5.认为政治过程就是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多元竞争过程,政治斗争形式就是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讨价还价;二多元主义对政治学研究的促进作用三多元主义的缺陷五、社团主义一社团主义基本观点1.社团主义主张要研究利益集团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认为特定的利益集团与政府要形成一种稳定的联系;利益集团与政府的互动式在一种共识的的基础上的理性行为,并且利益集团的互动也要受到政府的管辖;因此,主张利益集团与政府保持一种密切的合作关系,社团主义本质是一种合作主义;2.社团主义还是一种意识形态,做推崇的价值观是秩序、理性、协调、合作,否认利益集团与政府间,以及利益集团彼此之间的存在冲突,注重人为地安排;3.认为政治过程就是利益集团与政府之间的合作过程,政治斗争形式就是谈判与协商;4.强调法律以及规则的重要性,正是这些法律、规则、界定了利益集团与政府之间的结构关系;5.认为国家决策在政治实践中的极其重要性,认为国家就是一种利益的结合体,因此,个别利益应该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6.突出政治领导者在政治活动中的作用,特别是自历史变革的关键时期,政治领导者个人意志具有中药中作用; 二社团主义与多元主义的比较1、二者的相同点2、二者的区别三社团主义的基本类型五社团主义的政治影响六、精英主义一精英主义的基本观点1.成人社会的差异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精英主义的逻辑起点;认为,内在的不平等是人类社会的永恒法则;2.精英与大众两分法,是精英主义的基石;认为一切社会无论政治制度如何,度存在着两个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属于统治阶级的永远是少数人,他们垄断着权力并享有政权带来的好处;而被统治者是人数众多的,收统治者合法的或者专横的控制;人类社会就是一个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少数人统治着分散杂论的多数人的社会;3.精英主义发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没有阶级,没有政治统治”的观点,也反对自由主义主张实行代议制的观点,认为代议制也不会改变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区分;4.认为精英之所以能够行使权力是因为:一是,取决于个人素质,这些人有特定的组织能力,人格,特征,奋斗精神,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二是,取决于社会结构,社会上的一些等级结构的存在,领导位置的特殊性,客观上也使一部分人成为精英;三是,非精英方面的因素,非精英具有被动性需要他人领导;5.精英行使权力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控制政府,支配经济,使用暴力,控制大众传媒,强化意识形态,惩处反对者拿手段保护及行使自己的权力;6.关于精英主义权力的更迭,提出了“非精英循环论”,认为历史的变迁是不同的类型的精英循环的产物,是一类精英被另一类精英取代的产物;7.关于非精英成为精英的问题,认为非经营上升到精英的过程是缓慢的而不间断的,非精英首先要接受精英的观点,才能进入统治集团,此外,非精英还是要凭借自身的政治资源以及特定的政治机遇以及积极的政治行为才能成为精英;8.关于精英制定国家政策的价值取向;二精英主义的政治影响第三章国家观比较研究一、强权国家观1.认为国家是政治斗争的胜利者所建立起来的统治,统治者又以斗争的手段维持其统治;这种统治既包括物质统治,也包括非物质统治;2.法律作为国家意志的产物,是保证统治秩序的工具;3.国家政策市满足统治着需要的,维护期统治的一种现实的实现手段;4.统治者拥有压倒一切的权力,依靠国家全力保证国家稳定和统治秩序的正常运行;并且国家权力对内具有至高无上性,对外具有独立性;5.国家目的就是追求统治者的利益最大化,对内实行严密的控制政策,对外发动战争;二、法律国家观1.强调国家权力的规范化和非人格化;国家权力要依据法律规定来行使,官员的职权和责任有法律来规定,国家的价值就是行使权力的规范性;2.强调公民手法的重要性,每个公民都要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3.主张建立法治国家,强调法治优于人治;4.国家是一个有强制性的秩序构成的共同体,而这个强制性秩序就是法律,因此,特备强调国家的秩序性和有组织性;5.认为国家是法律的产物,视为执行法律而设定的特定组织,国家本身就是一个法人,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三、合法性国家观1.认为国家虽然具有强制性,但是国家的本质在于为社会提供服务,这些服务主要包括: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身安全,解决社会纠纷,实现国家主权,维护领土完整;2.特别强调国家经济职能的重要性,这种经济职能主要包括:依据正义原则对社会财富进行分配,建立必须的社会公共设施,制定政策推动经济发展;3.主张实行社会福利;认为现代国家已经成为执行经济职能的工具,通过支配掌握大量的物质财富,不断的为全民谋福利,通过立法以及有关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措施发展社会福利,这样,国家由阶级统治工具变成了福利国家;4.指出国家由于提供了服务,实行了福利,国家由消极国家变成了积极国家,政府由无为政府变成了万能政府,国家由不干涉居民生活变为了积极敢于居民生活;第四章政体理论的比较研究一、柏拉图的政体理论1.他认为,最符合正义的政体是贤人政体,这是最好的政体,以“哲学王”为最高统治者;2.由于战争,一些善战的人登上了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建立起军阀政体;在这种政体下,强调体育和军事的训练,其不足之处是统治者只重视战备和荣誉,轻视知识和学问;3.由于人们对财产的崇拜与日俱增,富人的低位越来越高,甚至连战功和荣誉等都被忽视,这样财阀取代军阀成为最高统治者,这种政体只重视金钱,不重视学问;4.在财阀整体中,由于人们唯利是图,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穷人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这就难免不会发生穷人暴动,穷人一旦掌权就建立起了民主政体;这种整体的缺陷是:过度自由,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党执政官;5.在民主政体中,穷人领袖总是不断的剥削富人财富,引起富人的不满和反抗,有人以平民代表自居杀害富人,这些人被拥戴为最高统治者,建立其僭主政体;这是一种最坏的政体,因为统治者名义上代表平民,实质上代表专制,这种政体被贤人的整体取代;二、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1.关于政体的分类根据统治者的人数及其掌权的目的,将政体分为两类6种具体类型:一类是正宗政体,另一类是非正宗政体;在正宗政体中,一个人掌权的是君主制,少数人掌权的是贵族制,多数人掌权的是共和制;在费正宗政体中,以上3种政体的变态分别成为: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2关于政体变化原因他指出,贵族由于在财产上占据优势地位,要求在各方面都超越他们,将政治权力的不平等视为正义;平民则认为,大家都是自由人,因此要求一切方面都平等,将政治权力的平等视为正义;这样在同一城邦中,贵族和贫民在平等的要求上产生了矛盾,是该城邦政体变动的原因;3关于理想政体他认为,最好的政体是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因为i,城邦的居民分为三部分:极富阶级,极贫阶级,中产阶级;极富阶级和极贫阶级都是少数人,并且极富阶级生活奢侈,只顾发号施令,易于引起人们的嫉恨;极贫阶级太卑贱,只知道服从,不能从政;中产阶级财产适中,人数众多,具有中庸的美德,适合充当富者和穷者的仲裁者;因此,以中产阶级为基础建立的共和制最稳定;第五章政体发展理论比较研究第一节西方学者的政治发展理论一、政治发展观(一)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观1.地理学指向的政治发展是指,把政治发展仅仅界定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并不是指发达国家的政治发展;因为他认为发达国家不存在政治发展问题;2.派生性指向的政治发展将政治发展理解为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后果,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教育普及化,以及大众传媒作用的日益显着,社会流动和分层的加剧,出现了一系列的新的政治问题,这些新问题是政治发展的研究对象;3.目的指向的政治发展政治发展被看做是像某种特定的制度形态的政治变迁过程,主要是实现政治的民主化、专业化、制度化、理性化、官僚化;4.功能指向的政治发展5.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政治现象和政治活动,其中,多元化的政治体系,发达的政党政治和集团政治,合理的制度安排,个人权利得到保障是政治发展的研究内容;三、政治发展动力(一)依靠精神领袖推动政治发展一些具有特殊威望的、能吸引公众的、具有非凡才能的领袖人物,可以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形成政治权威; (二)通过强有力的政治组织特别是政党组织推动政治发展因为政党能够动员民众,控制社会动荡,维护整治稳定,构建政治制度;(三)依靠文官推动政治发展通过文官的组织创新,强化专业精神,改善政治制度;(四)依靠军队推动政治发展认为军队参与政治有利于国家稳定;(五)依靠文化推动政治发展文化能够促进政治认同,强化政治动员,此制度因素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六)依靠中产阶级推动政治发展因为中产阶级有助于保持政治稳定,并且实现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二、马克思关于政治发展动力的描述(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政治发展的基本动力;(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政治斗争是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任何政治发展都不是自发实现的,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三)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四)改革是推动政治发展的一种现实动力;通过改革消除政治发展的阻力;(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用先进的理论宣传教育群众,是政治发展的精神;(六)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这是政治发展的额文化和科技动力;(七)善于借鉴国际上的一些国家政治发展的经验,要依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推动本国的政治发展,这是实现政治发展的外部条件;第六章政党理论比较一、政党与一般群众组成的区别1.政党有先天的阶级性;表现在:政党是在一定阶级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政党是积极的核心,是由积极中的积极分子组成的;政党是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维护者;政党在阶级斗争中起领导作用,而一般的群众组织不具备这种阶级特征;2.政党有特定的政治纲领;纲领主要包括政党的政治信仰、政治目标、政治政策,政治纲领是判断政党政治属性的标志;3.政党有特定的组织纪律;任何政党都要制定组织章程,建立组织机构,从基层到中央形成一个组织体系,并且,用组织纪律约束其成员的行为;4.政党的活动与政权有密切联系;政党主要是围绕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参与政权和影响政权而展开的;5.政党是连接政府和社会的纽带;一方面,政党代表一定的社会利益;另一方面,政党又将社会实施控制,政党的活动既存在政治体系内部,又存在于政治体制的外部;二、政党和利益集团的比较(一)区别1.政党是具有一定阶级性的组织,本质特征是阶级性;利益集团是由某种利益组成的团体,本质属性是利益性;2.政党的活动是围绕政权展开的,利益性的活动,虽然也是参与政治,但是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夺取政权,主要是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3.政党是全国性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能把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得利益连接起来,而利益集团往往是按照一定的行业、区域、职业、民族、宗教等背景组织起来的;4.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和组织纪律;利益集团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其成员也不受某种纪律的严格约束;(二)联系1.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都在国家政治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2.利益集团的成员往往分布在政党之中,政党以利益集团作为自己的社会基础,在竞选或执政过程中,政党需要得到利益集团的支持,3.利益集团的要求往往通过政党的政策特别是执政党的政策,得到保护和实现;4.在政党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利益集团往往会起到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利益集团是对政党政治的补充;第七章政治文化理论比较研究一、关于政治文化的内涵不同内涵(一)柏拉图的“知识治国论”柏拉图认为人的品德是政治的基础,一个城邦的好坏,有赖于人们的品德,正是因为人们品德的堕落,才引起了社会秩序的混论,因此,唯有城邦制度建立理想国家,除了实行等级之外,就必须使公民保持完善的品德,此外,治理国家还要靠知识,知识、美德和权力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二)孟德斯鸠的“民族精神论”(三)阿尔蒙德对政治文化的定义(四)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二、政治文化不同类型比较(一)依据参政倾向划分1.地区型政治文化2.臣属型政治文化3.参与型政治文化二依据政治文化演化过程划分1.传统政治文化2.现代政治文化三依据政治之间的关系划分1.冲突型政治文化2.协调性政治文化三、不同社会形态的政治文化比较一奴隶社会政治文化二封建社会政治文化三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文化四我国政治文化1.我国传统政治文化2.我国现代政治文化。
政治学原理 复习纲要
政治学原理复习纲要(权威网站付费资料/大全)第一章绪论本章总结政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社会现象。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政治学无论具体观点的合理性如何,都只是对于政治现象某个侧面的解释,而没有真正深入政治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通过经济根源和阶级视角分析人类政治生活的本质、规律及其前景,认为: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任何政治问题最终都要通过国家政权才能根本解决,因此,国家政权是政治学研究的主题。
随着人类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政治学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对于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的适当表述是: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的发展史,特别是政治思想史是学习政治学的基础,也是政治学原理体系得以建立的思想土壤,因此,本章系统介绍了西方政治学、中国古代政治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各个阶段的表现形式和具体特征。
中国古代政治学的特点是主题明确而单一,由于历史上只存在过“君主政体”,确切地说是“君主专制政体”一种治理模式,因此,中国古代政治学没有关于政体优劣问题的讨论,很少有关于君主权力合法性的争论,通常都诉诸“君权神授”的方式加以解释。
而政治学的核心议题,就是探究和教授“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的政治学并不是完整和独立的学问,但是其很早就具有政治的因素和性质则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也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
西方古代政治学是现代政治学的直接来源,其源头来自于古希腊智者学派和人文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这一源头的标志性开创者。
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几乎奠定了包括现代在内的西方政治学的全部概念系统和思维方式的基础。
此后西方的政治学经历了中世纪的式微、文艺复兴之后的重新确立,以及进入20世纪之后的政治科学化转向,直到今天发展成为一门相当繁荣的社会科学门类。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复习要点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复习要点导论部分:1.了解政治学研究方法从政治哲学、到行为主义以及后行为主义的历史变迁2.什么是政治科学研究方法,其有什么重要性3.如何理解政治科学研究中经验与价值之间的关系4.政治科学研究的目的?5.政治科学研究的类型划分,各种类型的基本含义6.政治科学研究方法的微观、中观和宏观划分第一章7.概念的含义、性质和定义方法8.概念的功能及评估第二章9.命题、通则、假设、定律的含义及相互关系10. 通则的类型及一个科学通则必须满足的三个要求?11.检验假设的逻辑基础:归纳证明,证实和证伪12.检验假设的反应性研究方法和非反应性研究方法各有哪些第三章13.模型的含义、同型性模型和理想化模型的区别,理论模型与半理论模型14.模型的功能第四章15 理论的含义与基本形式16.理论的分类与功能17.解释的含义、完整性与六种模式第五章18.政治心理的含义、结构、特性和作用19.政治心理学的学科特点20.政治心理分析方法的三种流派的区别21.人格的含义与人格理论的两大分析框架的基本内容22基于学习理论—社会化模型的政治心理发展过程23、政治心理分析方法在个体、群体、社会和国际政治层次的运用的基本知识第六章24.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25.理性选择分析方法的特点26.奥尔森集团行动分析的逻辑,如何克服集团行动中的搭便车行为27.奥尔森是如何分析利益集团同经济增长及制度变迁的关系的?28博弈论的核心、重要概念和假定,博弈的基本分类、囚徒困境与博弈的标准式表达第七章29.政治精英分析的几个先驱的基本贡献30.拉斯维尔精英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31.莫斯卡的政治阶级论、帕累托的统治精英论及米歇尔斯的寡头统治铁律的主要内容32.精英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主要运用33.角色分析方法的重要范畴及功能角色理论的基本内容34.对角色分析方法的评价,角色分析方法的主要运用第八章35政治团体分析早期理论与后期理论的不同36 小团体分析方法的适用对象、主要观点37.政治团体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38以杜鲁门《政府过程》为例来说明政治团体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39.对政治团体分析方法的评价第九章40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含义及最核心问题41.简要了解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发展和演变42.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独特性和范围43.规制的政治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44.传统制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及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方法的核心特征45.历史制度主义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主要思想第十章46. 戴维·伊斯顿政治系统分析模式的主要内容47. 阿尔蒙德政治系统分析模式的主要特点48. 政治系统分析方法的特点和不足49.与政治系统分析相关的重要概念的含义50.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来分析官民冲突类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解决第十一章51政治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概念的含义52.政治结构功能分析的方法的特点53.政治结构功能分析的三个层次的主要内容第十二章54.政治沟通分析的主题与主要概念55.政治沟通分析方法的评价56.林德布洛姆对完全理性决策模式的要点和缺点的分析57.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式的基本思想58.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的基本内容59.西蒙决策过程四阶段论的基本内容60.林德布洛姆的多元决策过程理论的主要内容第十三章61.政治科学研究过程的六个步骤62.如何选择政治研究的课题63.一个好的政治科学研究问题应该具有的特征64.研究假设及其操作化65.概念的四个测量层次66.政治科学的研究类型和具体研究方法(主要依据经验资料的来源分类)67.文献资料的主要来源和检索途径68.文献综述的含义和作用69.参考文献和注释的作用与方式,了解基本格式第十四章70.实证研究的资料来源与直接收集方式71.实证研究资料收集的间接方式抽样调查的特点、作用、抽样设计的步骤72.、问卷的内容及设计原则、需注意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复习大纲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复习大纲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体系建构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涵义1.所谓“方法”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
方法不是实体因素,而是知识工具;是联系主体、客体和各种实体的关系因素、中介因素、是在活动中才存在的动态因素,活动停止,方法也就消失。
所谓方法论,就是关于方法的学说理论。
方法论一般指哲学方法论。
它以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方法的性质和作用、特点和功能以及各种方法的联系等问题。
2.思想政治教育与方法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说,是教育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教育者采用的手段和方式。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为了认识和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采用的由诸种方法所构成的科学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第一,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第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联系规律。
第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规律。
第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与知识借鉴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学科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具体运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知识借鉴第一种类型,既有部分教育内容交叉,又可直接引入某些教育方法的学科。
这类学科主要有理论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
第二种类型,借鉴学科的某些理论和方法,移植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属于这类学科的主要有教育学、系统学、科学等。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功能与特点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功能第一,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研究指明方向。
政治学复习提纲
南京晓庄学院政治学课程复习提纲一、单向选择题1.以下哪一观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关于政治的基本特征?()A 政治是要争取和保持政权B 政治是阶级斗争C 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表现D 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2.政治关心的权威性的分配是指()。
A 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分配B直接影响社会每一成员利益的分配C对整个社会分配具有权威性的政策 D 对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分配3 在现代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中,政治系统论得代表人物是()A. 卡尔 .多伊奇B.阿尔蒙德C.戴维·伊斯顿D.阿瑟·本利特4.意识形态的约束力是()A 在社会内很强很稳定B 不需要执行和监督的制度保障C 思想道德上的“非正规约束”D是一种“硬约束”5.权力主体对权利客体的作用是()。
A 直接的B 间接的C 有时直接,有时间接D大多时候是直接的6.甲要求乙做某事,乙因受到甲的威胁,虽然不愿做但不得不去做。
这属于典型的政治权力中的()。
A 操纵性权力B 强制性权力C 功利性权力D合法性权力7.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A平等权B生存权及生命权 C 自由权 D 政治参与权8.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
A.权利主体的意志力B. 政治力量大小C.权力作用方式D.权力的格局9法西斯主义的政治哲学基础是()A人性本恶B把人看作社会动物C人性本善D人需要教化10、提出了“寡头统治铁律”精英代表人物是A莫斯卡B米歇尔斯C帕雷托D本特利11()是第一个使政治学获得独立、同伦理学彻底分家的人。
A亚里士多德B马基雅维利C马丁.路德D韦伯12以下哪一观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关于政治的基本特征?()A政治是要争取和保持政权B政治是阶级斗争C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表现D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13政治关心的权威性的分配是指()。
A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分配B对整个社会分配具有权威性的政策C直接影响社会每一成员利益的分配D对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分配14甲要求乙做某事,乙因受到甲的威胁,虽然不愿做但不得不去做。
政治学概论复习提纲 笔记整理 考题知识点
1.政治的涵义:有的从道德的角度解释政治,把政治归结为一种伦理价值,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要求,倡导“德治仁政" ;有的把政治的本质归结为一种超自然、超社会的力量,认为人和国家都是“上帝”或“上天”的创造物,都受“上帝”或“上天”至高无上的意志的支配;有的从权力出发研究和阐释政治,把政治的本质归结为权力,认为社会政治生活实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研究政治首先就要研究权力问题;有的从管理的角度来解释政治,认为政治是运用国家政权或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有的则从权力运作和利益分配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政治,认为政治是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
2.西方政治观类型:1)伦理政治观2)权力政治观3)神学政治观:政治是天意或神意的体现4)管理政治观✓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价值论的解释: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术,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 2.神学论的解释: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
✓ 3.权力论解释: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
✓ 4.管理论解释: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
✓ 5.决策论的解释: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3.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2)政治是一定积极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4.主权的内涵:5.行为主义政治学概念:6.阶级概念与内涵:7.国家概念、要素、职能、本质:8.中国国家性质的基本内涵:人民民主专政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国体,既具有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特征,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其基本内容如下:1)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2)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核心3)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任务4)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9.国家权力的含义: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城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政治研究方法知识点
政治研究方法知识点政治研究方法是政治学研究的工具和方法论,是政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将从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介绍政治研究方法的知识点。
一、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文字、图片、视频等非数量化数据的描述、分析和解释,以获取对特定现象的深刻理解。
定性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案例研究、访谈、观察等。
1. 文献综述:通过收集和分析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概括、整合和评价,以获得对研究问题的全面理解。
2. 案例研究:深入分析个别或少数几例现象的实践经验,探索其内在规律和特征,为理论的建构提供具体案例。
3. 访谈:采用面对面或电话等方式与研究对象交流,获取其经验、态度和看法,进一步了解研究对象的思想及行为。
4. 观察:系统性地记录、分析研究对象的现象和行为,以揭示其规律性和特点,为研究结论提供客观依据。
二、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值化数据,以获取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认识和科学论证。
定量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统计分析等。
1. 问卷调查:设计和分发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观点、态度和行为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与解释,得出结论和建议。
2. 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观察现象和处理结果,验证研究假设,从而获得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认识和解释。
3. 统计分析:通过相关性、回归、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进一步验证和论证研究结论的有效性。
三、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是通过对不同政治实践、制度或事件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相似性和差异性,推断其影响与启示。
比较研究方法包括对比案例研究、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
1. 对比案例研究:通过深入研究两个或多个案例,发现其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获得对研究问题的深刻理解。
2. 横向比较:比较不同地区、国家或文化间的政治现象和实践,揭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参考。
3. 纵向比较:比较同一地区、国家或文化间政治现象和实践的发展变化趋势,探讨其历史演进和影响因素,为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复习提纲
(一)方法: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
方法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则是客观的。
方法具有目的性(目的决定方法,方法对目的有制约作用,没有离开目的而独立存在的方法)、中介性(任何方法都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中介环节,只有发挥方法的中介作用,主客体才能联系为一个整体)、客观性(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统一与客观)和辩证性(方法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各种方法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方法有三个层次:哲学方法(最高层次);一般科学方法(系统论等);具体的科学方法(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性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实现教育目的、内容向教育对象思想转化的中介要素;从存在形态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和目的有着完全不同的存在形态,它以知识形态存在和工具形态存在;从形成过程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相生相伴。
(三)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简言之,就是关于方法的学说或理论。
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了认识和解决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实际问题,采用由诸种方法所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具有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实用性和规范性的统一、渗透性和交叉性的统一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思想信息收集法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操作方式(具体方法的实际运用,矛盾分析法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艺术和技巧(说理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关系:1.区别:①内涵不同②作用不同:方法发挥直接作用,方法论发挥间接作用2.联系: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产物②二者互为依存:方法论以方法为研究对象;方法论对方法其指导作用(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联系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多样化、特色化、综合化、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学科特点和理论基础(七)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党校研究生政治学提纲
第一讲政治与政治学一、政治的定义价值性解释:这是一种政治哲学的思维向度。
无论从儒家‚德治‛的角度出发,还是从西方‚正义‛的角度出发,人们倾向于从应然的理想的角度来定义政治,认为政治应当具有某种价值性特征或标准,背离这个特征或标准的现实政治,就是不正义或不道德的。
应当承认,这种阐释为确立政治的价值评判标准提供了根据。
神学性解释:这是一种宗教性的思维向度,在中国主要表现为‚受命于天‛的思想,在西方主要表现为‚君权神授‛的政治观。
在这种思维向度下,政治生活是神意的安排。
政治的神学性解释为政治生活提供了一时的合法性基础。
权力性解释: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思维向度。
它把政治理解为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具体表现是,中国古代以法家为代表的‚法‛、‚术‛、‚势‛的政治之道;西方以马基雅维利(1469—1527)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政治观,把政治的核心理解为夺取权力、维护权力和扩大权力;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1864—1920)认为,政治是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英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认为,政治主要指‚权力的形成和分配‛。
这种现实主义的思维向度力图从政治的核心要素出发来阐释政治活动,把政治理解为围绕权力而展开的活动。
管理性解释: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现代管理的思维向度。
它把政治视为公共管理活动。
所以,从公共管理政策的角度讲,政治可以被定义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从公共管理协调的角度讲,政治可以被定义为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过程;从公共管理的参与角度讲,政治还可以被定义为社会成员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等等。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具有如下特点:(1)认为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2)认为政治是更为基础的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
(3)认为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的问题。
(4)认为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特点,有人把政治定义为:‚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学科高中三年精要复习提纲
政治学科高中三年精要复习提纲政治学科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涉及到国家政权的组织和运行、政治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政治思想的演进等内容。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份高中三年政治学科的精要复习提纲,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1. 政治学的定义和特点2.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3. 政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1. 政治制度的概念和特征2. 国家政权的组织和运行3. 政治体制的类型和特点三、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1. 政治思想的概念和作用2. 主要的政治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3. 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特点四、政治经济学1. 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2. 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3. 政治经济学对国家政策的影响五、政治伦理学1. 政治伦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2. 政治伦理与政治道德的关系3. 政治伦理对政治行为的规范六、政治行为与政治参与1. 政治行为的概念和类型2. 政治参与的形式和途径3.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七、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1. 政治制度与社会进步的关系2. 政治制度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影响3. 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八、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的发展1. 政治思想对政治制度的影响2. 政治制度的演进和发展趋势3. 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的互动关系以上提纲仅为政治学科的精要复习内容,同学们在复习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深入学习。
同时,还需要结合课本、教师讲解和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复习,加强对政治学科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系统的复习和练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加油!。
政治学研究方法论考试试题
政治学研究方法论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属于定性研究方法?A. 抽样调查B. 实验设计C. 文献分析D. 统计分析2. 归纳和演绎是政治学研究方法的两种基本推理方法,请问下列哪项属于归纳法?A. 从具体实例推论出普遍规律B. 从普遍规律推论出具体实例C. 从现象分析到原因分析D. 从假说提出到数据收集3. 若一个研究方法在不同背景条件下都能得到可重复的结果,则该方法具有A. 缺乏效度B. 缺乏可靠性C. 成功的实证性D. 偏差的倾向4. 对于公民参与政治的研究,你认为以下哪个方法更有效?A. 问卷调查B. 田野观察C. 实验设计D. 文献分析5. 下列哪个是案例研究的缺点?A. 可以提供深入的、详尽的研究结果B. 研究对象的普遍适用性有待验证C. 结果的解释和一般化存在困难D. 可以识别和量化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二、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随机抽样,并提供一个随机抽样的例子。
随机抽样是指从研究对象中以一定的概率和方式抽取样本,使得每个样本单位都有相同的被选中的机会。
例如,一个调查公司要了解某城市居民购买电子产品的状况,他们可以通过在城市的各个街道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家庭作为样本,以代表整个城市居民的购买行为。
2. 简述实验设计在政治学研究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实验设计在政治学研究中主要用于检验因果关系。
研究者可以通过控制和操纵变量来观察特定变量对结果的影响。
例如,一个研究者想要探究宣传对选民投票行为的影响,他可以随机选择一部分选民,在选前给他们提供宣传资料,然后与没有接受宣传的选民进行比较,从而检验宣传对投票决策的影响。
三、论述题政治学研究中使用的方法涵盖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研究主题。
定性研究方法可以提供深入的、详尽的研究结果,关注研究现象的质性特征和社会背景。
例如,通过田野观察和深入访谈等方法可以深入了解选民对政治候选人的态度和行为。
而定量研究方法则强调对现象的量化和统计分析,通过大样本的数据收集和统计测试来验证研究假设,并提供普遍性的结论。
【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复习提纲
【关键字】思想考试科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考试类型:(闭卷)试卷分值:(100分)(5题,每题2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1、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1)含义: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指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为了认识和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采用的由诸多方法所构成的科学体系,简而言之,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体系。
(2)研究东西:一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变化和发展规律;二是援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联系规律;三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规律;四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3)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两大理论支柱。
(4)作用:一、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研究指明方向:二、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任务的工具:三、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方式2、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综合与良性循环。
187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教育法,既可以从横向综合方面去分析,也可以从纵向综合方面去分析。
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综合与良性循环。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一个系统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既是首尾连贯的,又是层次分明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结合。
1、思想发展史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人的思想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性之所以被认识和掌握,就在于它是通过联系性和有序性,即连续性和阶段性表现出来的。
思想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与客观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关,更与人们所从事的本职工作的发展阶段和环节直接有关。
如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思想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或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程度。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把握思想发展的连续性,又要把握思想变化的阶段性。
2、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思想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坚持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思想发展变化规律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正对性要求。
【精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复习要点说明
方法和方法论:方法:主体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完成一定任务、达到一定目的,所采取的方式或手段的总和。
方法论:关于方法的学说或理论。
它以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形成、变化和开展的规律,方法的性质和作用、特点和功能以与各种方法的联系等问题。
方法论实际上是研究如何运用客观规律自觉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
方法论和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是方法论的根底,方法论是世界观的具体运用。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对教育对象进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方式、方法或手段的总和。
包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为了认识和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采用的由诸种方法所构成的科学体系。
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学说或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统一的。
前者是后者的具体运用,后者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不能就方法研究方法,也不能孤立地研究方法,实质上是研究如何运用思想形成、开展的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自觉地认识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思想形成、开展的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具体运用。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第一: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变化和开展的规律。
第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联系规律、第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规律。
第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开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原那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那么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特点:第一: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第二:实用性和规性的统一。
第三:渗透性和交叉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结构一:层次结构:三层次;第一层次:哲学方法,,第二层次:一般科学方法,第三层次:具体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原那么方法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操作方式第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艺术和技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结构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第一:伦理方法的传承性第二:教育方式的在性第三:方法使用的强制性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其一教化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研究方法论复习提纲
1、政治科学与传统政治学在方法论上有何区别?行为主义政治学运动对传统政治学转向
政治科学起到什么作用?
2、建构纯粹经验理论可能吗?为什么?
3、政治研究范式与意识形态的联系。
4、通则或理论是对政治现实的简化,这种简化有何意义?
5、试比较下列四组概念: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个案研究与比较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
究、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
6、政治学研究方法中微观层次和中观层次对个体在政治活动中作用的理解有何不同?
7、概念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内涵。
8、命题、通则、假设、定律的含义和联系。
9、荒谬的通则和虚假的通则有何不同?
10、一个科学通则必须满足的三个要求。
11、用归纳法检验假设可靠吗?为什么?
12、政治科学研究也能用实验方法吗?
13、政治学研究中模型的含义,根据模型的抽象程度可以把模型分成哪几类?
14、模型的两大功能。
15、理论的含义与基本形式
16、解释的完整性。
17、模型与理论的关系。
18、政治心理分析方法的三种流派的特点。
19、人格理论的两大分析框架的基本内容。
20、政治心理的结构和作用。
21、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
22、理性选择分析方法的特点。
23、奥尔森集团行动分析的逻辑。
24、博弈论的核心,博弈的基本分类。
25、精英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26、角色分析方法的评价。
27、政治团体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
28、政治团体分析方法的评价。
29、小团体分析方法的主要观点。
30、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发展和演变。
31、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方法的核心特征。
32、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主要思想。
33、戴维·伊斯顿政治系统分析模式和阿尔蒙德政治系统分析模式异同。
34、政治系统分析方法的评价。
35、政治沟通分析方法的评价。
36、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的基本内容。
37、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式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