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集团行动学习案例
华润集团 高级人才发展项目(70班)案例分享(独家)
![华润集团 高级人才发展项目(70班)案例分享(独家)](https://img.taocdn.com/s3/m/1246cc7948d7c1c708a14544.png)
华润集团高级人才发展项目(70班)案例分享(独家)企业业务发展背景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现有42万名员工,所涉足产业主要分为两大类:1 资源掌控型实业(电力、燃气等依靠资源发展的实业)、2 消费终端型实业(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实业,例如:零售、超市、啤酒、置地房地产领域)。
共涉足7 大战略业务单元,包括:华润零售、华润电力、华润燃气、华润水泥、华润置地、华润医药、华润金融。
7大战略业务单元下又另设有一级利润中心。
集团本部对旗下战略业务单元和一级利润中心采取战略管控模式。
项目背景华润于2007年提出“再造一个华润”的未来5 年营业目标,希望营业额和利润、规模再次实现翻一番的佳绩。
基于以上情况,华润于2007年聘请外部咨询公司为集团建立“领导力素质模型”,并以“再造一个华润”为目标方向对华润的战略主题进行梳理,总结出华润的5点战略要求:1 价值增长;2 整合重组;3 业务协同;4 组织发展;5 推动创新。
将领导力素质要求与培养组织能力紧密结合的一项重要途径是高层领导力培训,为了使领导力素质模型快速落地并有效提升一把手的领导力,华润于2009年2月正式启动了第一期高级人才发展项目(60 班),该项目于2011年1月结业,历时24个月。
2011年8月,华润又启动了高级人才发展项目第二期(70 班)。
“60 班”学员为来自集团领导层、总部各部室和战略业务单元、以及一级利润中心的高级经理人,他们大多出生于60 后,而从“70 班”开始,项目名称保持了“60 班”的延续,而学员实则也大多是60 后人。
领导力模型在战略方向的引导下,华润对现有集团直管经理人进行了测评和“诊断”,并与世界500强企业进行了标杆对比后,总结出华润集团领导力现状十大发现,具体包括五大优势和五大劣势。
1 五大优势:强烈的成就导向、自信乐观、主动积极;表现出较多的分析思维;普遍展现出一定的领导团队能力;普遍表现出较明显的辅导行为;普遍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华润锦纶行动学习方案
![华润锦纶行动学习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c9f1d2b14e852458fb5727.png)
设备调试——第十次研讨会
调试阶段,产品质量、效率、消耗、满卷率等指标15 天达到设计要求,为达到4月25日前全面开车的目标, 进行研讨: 工程组、聚纺车间和技术部,认真研讨“7、8线” 调试的经验、教训,制定周密工艺试车方案。 兵分两组:一组白班连中班,一组负责夜班,在开 车调试期间,技术人员24小时现场跟踪,出现问题及 时研究解决。 准备充分,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快速反应,聚 纺车间和技术部配合到位。
由于市场规模日益扩大,烟台锦纶目前的生产能力已不 能满足国内外客户的需求,为适度增加生产能力,满足 客户需求,增强在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申请新增四条 纺丝线生产的技改项目。
2005年8月31日,华创批准了该技改项目。 由于必须赶在来年的销售旺季前投产,项目如果按照正
常的方式来推动,根本不可能在销售旺季前完成。因此, 项目在工期和质量等方面都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
行业利润对比
40
1、锦纶盈利能力年年提高
主要指标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利润总额万元 净利润万元 总资产万元 所有者权益万元 净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报酬率% 销售利润率% 2003年 23196 2537 1977 24237 18633 10.61% 10.47% 10.94% 2004年 24292 3266 2634 29158 20905 13.32% 12.23% 13.44% 2005年 32476 3414 2941 33133 23846 13.14% 10.96% 10.51% 2006年1-6月 16733 2309 2020 36166 25866 16.25% 13.33% 13.80%
土建施工
设备交货时间
人手不足
华润集团的战略管理实践
![华润集团的战略管理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23256c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14.png)
华润集团的战略管理实践
12
6S战略管理综述
6S战略管理体系的落地
集团 SBU/BU
大区
战略思维 -宏观及行业研究
-竞争对标 -前瞻性思维
6S体系
战商 管战 风 领 略业 理略 险 导 规计 报评 评 力 划划 告价 估 ,
,薪 风酬 险体 管系 控, ,经 战理 略人 审评 计价
业务能力
品知
组
牌识
华润集团的战略管理实践
14
战略规划体系
华润集团“十二五” 期间的战略目标是:充分发挥多元化企业的优势,力争在“十二 五”期间实现集团整体销售额7000亿、经营利润1000亿、总资产1万亿的目标,打入 世界500强的前250位,把华润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十二五 ” 战略目
标
四大战略举措
在多元化企业 之中,抓住了 战略主线作为
管控的基础
战略管控型
关注战略管控
•兼顾综合竞争优势及财务结果 •通过具有战略意义且创造利润的 业务实现增长,通过关闭或出售 其他业务来优化产业组合 •具有较为细致的商业计划系统 •注重战略性成就,并且比财务管 控型企业有更为长期的评价机制 •相比财务管控型企业,对于回收 期较长的投资项目有更灵活的审 批机制
– 这个周期的核心是战略规划,并通过边界条件的预判、商业逻辑的梳理来达成对战略的共识,从而
统领战略期内中、短期的循环,并与国家五年规划周期保持一致。
华润集团的战略管理实践
10
6S战略管理综述
空间维度--6S战略管理体系的落地
在空间维度上, 6S战略管理体系是保证自上而下战略一致性的工具。
它需要一直贯彻到最基本的业务单元, 并与精益管理有效结合。
案例华润集团群策群力六步法(PPT)
![案例华润集团群策群力六步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c5412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7.png)
案例华润集团群策群力六步法(PPT)
前言群策群力(work-out)是行动学习项目中运用最多的工具之一!通过“群策群力行动学习项目”,GE在12个星期内提高50万美元收入;通过“群策群力行动学习项目”,西门子公司一年之内在咨询费用上节省了300万-400万美元,此外还产生了1100万美元的成本节约;通过“群策群力行动学习项目”,广东某高科技型上市公司在投入30多万的项目经费后,实现挖潜成果超过预计1000万的挖潜目标;通过“群策群力行动学习项目”,某上市百货公司——广东省最大的国有商业集团,三个月的营业业绩实现同比增幅37.1%;通过“群策群力行动学习项目”,广东某地市移动用四个月将客户的投诉率从18%降到2%......
华润集团也是群策群力的典范,下文的PPT将介绍华润集团群策群力六步法,让我们学习一下,快速掌握群策群力的方法,提升企业业绩!。
华润集团行动学习的过程管理
![华润集团行动学习的过程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c76089231126edb6e1a101b.png)
10
关键步骤之二:成立行动学习小组
内容
根据问题的类型拟定参加行动学习的15-20 人左右的候选人名单
从20人的大名单中选择10个左右的候选人
将10个左右的候选人组合成2-3个小组,评 估小组构成多样性,找出多样性评分较高的 小组 同选定的小组成员及其上司沟通,确定4-8 人的最终小组成员名单 将召开行动学习启动会的通知发送给小组成 员及其上司
11
表3-4 小组成员资质评估工具
序号
准则(1-5分)
A
1 关注行动学习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做出承诺
2 对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对解决问题有一定贡献
3 落实行动学习方案的能力和决心
4 个人学习与发展以及帮助他人学习与发展的强烈愿望
5 具备倾听和反思能力、自我质疑和质疑他人的能力
6 心态开放、有向小组其他成员学习的愿望
掌握一般催化技巧,具有负 责精神和协调能力。
计划的落实
一般来自外部的咨
阶段性为行动学 询公司、科研院所、对所请教的问题有很深的理
专 家 习小组提供理论 政府主管部门、行 论功底或了解最新的发展动
或专业支持的人 业协会,也可以来 态和信息 自组织内部
4
二:行动学习的七个关键步骤
5
行动学习的一般过程
9
续表5-2 行动学习方案定制表
续表4—2
序号 决策点 可能选择
解释
内部
采用内部培养 的催化师
4
催化师来 源
外部
从外部聘用专 业的催化师
小组成员选择
自我催化 一名或轮流担
任催化师角色
每个行动学习
行动学习:再造新华润
![行动学习:再造新华润](https://img.taocdn.com/s3/m/38db302d7375a417866f8feb.png)
行动学习:再造新华润转载自《培训》杂志原文作者:许金晶自2003年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陈伟兰将行动学习引入华润集团开始,行动学习在华润的实践已经进入了第7个年头。
行动学习已经成为华润集团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公司各个层面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从提升公司业绩到培养经理人领导力,从日常运营改善到项目管理攻关,从解决实际问题到创新管理模式,从团队建设,到组织发展,行动学习都日渐显示了其强大的作用力。
华润行动学习的七大特点华润集团前任董事长陈新华是将行动学习引入华润的另一位关键人物。
他总结和归纳了华润行动学习的七大特点: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
陈新华表示,行动学习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践性,不仅仅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
更要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解决问题,行动学习的参加者就是行动的执行者。
“行动学习不是沙龙、不是空谈,所有行动学习的参与者基于对经验的反思,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思并相互质疑,找到有效办法并付诸行动。
行动学习不是武装嘴巴,不是为了学新名词、新概念,不是用来炫耀,而是用于武装思想并付诸实践。
行动学习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不能因为领导号召了,就做给领导看,而不是踏踏实实地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陈新华说。
紧紧抓住最重要、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
行动学习首先从选题开始,问题选择的好坏,对行动学习的效果影响很大,找准了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问题,找准了关键问题,就解决了组织在这个阶段的一半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行动学习要解决的是与业绩有关的问题,业绩是行动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
找准行动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就要从制约业绩改善的瓶颈入手,寻找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寻找自身与标杆之间的差距。
“差距就是问题,问题就是目标”。
企业要取得长足发展,就要不断正视自己的差距,树立缩小差距的目标,通过努力最终实现目标。
群策群力。
陈新华强调,群策群力是行动学习的主要方法。
行动学习强调集体参与,调动所有参与者积极贡献自己的见解,通过“六顶思考帽、团体列名、头脑风暴”等集体研讨方法,营造出“没大没小,没上没下”的氛围,创造群策群力研讨和解决问题的环境。
华润集团行动学习第六期高层培训总结
![华润集团行动学习第六期高层培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b021b6648d7c1c708a14563.png)
距、树标杆、促发展——华润集团第六期高层培训总结---------□ 郝聚民【集团人事部培训中心】述模空前的高层培训团第六期高层培训于2004年7月19日在白洋淀管理培训学院落下帷幕。
本期培训分四轮进行,前三轮培中心,每轮四天,集团全部25个一级利润中心和一个二级利润(华润油化)参加了培训,最后一轮培训针内地办事机构,为期三天,来自集团的职能部室和内地办事机构的7个团队参加了培训。
15天的研讨活动中,共有集团领导、利润中心和服务中心领导团队成员、培训师214人次参加了培训研远远超过前五期。
讨主题及目标高层培训的主题是“找差距、树标杆、促发展”。
培训拟达成的目标有以下三个:团内部最佳经验分享。
本期培训共采用了集团内部的六个案例,其中华润微电子、华润轻纺、华润电力和较典型的战略制定和细化案例,华润置地(北京)是行动学习案例,东莞水泥厂是平衡计分卡实施的案例习平衡计分卡方法和标杆管理方法,用“群策群力”的方法研究利润中心和服务中心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
一步掌握集体学习的多种工具,系统地了解行动学习法,协助参与研讨的学员们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
习的新知识理工具:平衡计分卡、目标管理和标杆管理理工具中,平衡计分卡是战略执行和管理工具,目标管理为一般管理工具,其方法可以应用到对平衡计分目标的管理,标杆管理是非常有效的通过找差距来实现发展的管理工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用于确定具体指标。
习和研讨工具:行动学习、群策群力、五种研讨工具训,在以前培训的讨论、头脑风暴、团体列名、六顶帽子法、深度汇谈等五种研讨工具的基础上,重点推和群策群力方法。
其中的群策群力方法是陈伟兰老师在GE群策群力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和实的。
新方法较GE的方法更加系统。
充材料:五要素战略框架、战略分析工具助与会单位有效地对战略进行细化和检讨,培训过程中还提供了战略分析工具,包括战略五要素框架、波战略及五力分析模型、波士顿分析矩阵等。
华润集团—用行动学习法来管理
![华润集团—用行动学习法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158bae29e3143323968933b.png)
华润集团:用行动学习推动集团的变革华润集团在组织学习领域探索地稍微早一点,大概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已经做了快10年了,一路走来有不少坎坷,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华润,华润是一家央企,是新国企。
包括有20多家公司,其中在香港上市的有6家公司。
业务非常繁杂,有食品,饮料,地产、发电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华润集团尝试用组织学习的方法来推动组织的进步和发展。
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华润地产的案例,怎么通过行动学习来改变经理人、组织和文化。
公司的开发行动学习的背景是2001年7月,华润集团收购了北京的华远,即地产界名人任志强的公司,收购后更名为华润置地北京公司,12月任志强离开。
2002年3月,华润集团派了一个年仅的32岁的总经理,到2002年年底原来的总经理郭钧离开了。
组织在这个高层变动的过程中面临巨大的挑战。
第一,新任总经理陈鹰很年轻,这个年轻的团队成立以后,首先面对的就是业绩的压力。
2003年在香港上市后,业绩全面大幅下降,香港的市场评价非常糟糕。
第二,运作效率低下,当时在北京的市场上,我们和同行相比的话,慢非常多,从拿地到交房要慢一年左右。
第三,团队的复杂性,陈鹰是做建筑的,根本没有地产经营的经验。
团队里财务总监来自香港,设计总监从哈佛回来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还有任自强和郭钧原来团队的人。
大家思路完全不一样。
第四,文化冲突,任自强和郭钧走的原因其实和文化也有关系。
华润从来不提倡团队式的文化,这和之前的文化冲突非常强烈。
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华润集团从2000年开始引入行动学习,用行动学习推动集团的变革,从一个老的外贸型的企业,转变为实业化的大型集团。
行动学习在整个变革过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华润集团希望用行动学习的方式来应对华润置地北京公司遇到的挑战。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的文章也曾指出,行动学习法是非常好的管理模式。
在确定了行动学习的方法来解决组织问题后,从什么地方入手?当时我们选了一个关键性负面事件,组织了30多位关键的技术人员成立行动学习小组。
华润锦纶行动学习方案
![华润锦纶行动学习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2f9d5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a.png)
华润锦纶行动学习方案华润锦纶是华润集团旗下的一家化纤企业,是全球最大的PA和PBT 生产基地之一、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学习效果和自我发展能力,华润锦纶制定了一套行动学习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员工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华润锦纶深知员工发展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制定了行动学习方案,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二、方案目标1.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升技能和能力。
2.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
4.促进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职业规划。
三、方案内容1.学习资源提供华润锦纶将为员工提供学习资源,包括书籍、期刊、网络课程等,涵盖企业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
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2.内部培训计划华润锦纶将组织内部培训课程,聘请专业讲师进行授课,培养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培训课程将涵盖企业的业务领域、市场动态、管理知识等方面,帮助员工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3.外部培训机会华润锦纶将为员工提供外部培训机会,鼓励员工参加相关行业协会的培训班、会议、研讨会等,学习最新的行业动态和专业知识。
企业还将提供经费支持和时间资源,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外部培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人脉。
4.学习交流平台华润锦纶将建立学习交流平台,供员工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和知识。
平台可以是在线社区、内部论坛、学习小组等形式,鼓励员工分享学习心得、提出问题,互相帮助和促进学习成长。
5.学习考核和奖励机制为了激励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华润锦纶将建立学习考核和奖励机制。
员工可以通过参加内部培训、外部培训、自主学习等方式积累学习积分,达到一定目标后可以获得学习证书、晋升机会、薪资调整等奖励。
四、方案实施1.制定详细的行动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2.提供学习资源和培训课程,鼓励员工主动学习和参与培训。
华润 忠诚是员工不可违反的准则
![华润 忠诚是员工不可违反的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12e33ad2d15abe23482f4d6b.png)
工
卫
方 略
¨
晷
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第 期
虽然制度严 明 , 润置地上海公 司允许员工犯 错 , 且 快乐—— 为完成 目标而苦苦奋斗最终达成所望后 。 乐感会油 但华 而 快 普通错误 允许犯三次 。 有一个原则不可 以违反 : 但 忠诚。 然而生。” 陈凯说 。 “ 无论什么职位上的员工 。都必须要忠诚于他 所服务的公 华润置地认 为, 要让 员工快乐工作 。 给予充分的物质保障 自 司。 一旦被发现对公 司不忠诚 。 一定会被开除。没有 主人翁意识 然必要。 但更大的褒奖则是给其更多的机会和挑战。陈凯强调: 的员工不是好员工。陈凯说 。诚信 、 ” “ 团队、 务实、 积极 、 专业和创 “ 留住有才华的员工 。 要 就要尽量创造与他们的事业规划相匹配
即使你生来光彩 照人 . 面试 着装也 马虎不得。下面是 为准备专业 面试 的男士 提供的最新服装指南。 ,
维普资讯
忠诚是员工不可违反的准则
华润置地上海董事总经理 陈凯表示 。 、 诚信 团结 、 务实等是 刻 : “ 你们每个人未必都是最优秀的 。 但你们凝聚在一起 , 以 却足 发挥 出最优秀的力量。在华润置地在沪的首个项 目 ” —— 上海滩 陈 最优秀 的力量” 得到 了淋漓尽致的 回顾华润置地三年来在上海“ 生水起 ” 风 的历程时 , 华润置 花 园开盘前后 。 凯所 说的“ 发挥 。 地上海董事总经理陈凯感慨 良多。 20 0 2年 。 华润置地在最后时刻一举胜 出。 下位 于上海中 拿 2 0 年 9月。 05 华润置地上海滩花园上市。 当时恰逢上海楼 心城 区 6公 顷的地 块——上海 董家 渡 ; 周年 , 公司 穿梭于 同济 市 在宏观调控后的低迷期。一股偏向于悲观的情绪悄悄在公司 从拿地 、 动拆迁 、 规划到建造 , 辛苦了两年余 。 大学、 浙江大学和东南大学。 精心招募了 8名研究生, 华润置地 部 分员工中蔓 延 : 却又不巧遇 到上海楼市五年来的冰点 ; 曾 由此 启程 。如今 , 华润置地上 海公司 已拥有 员工 4 3名 。 董家 终 于盼来了项 目上市 , 在 渡地块上 ,总建筑面积 2 O万平 方米的华润置地上海 滩花园拔 在年初通过各种渠道千方百计要 求订房的意向客户 ,一下子缩
赢在行动学习-基于行动学习的的问题分析与解决
![赢在行动学习-基于行动学习的的问题分析与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98275a8b700abb68a982fb98.png)
赢在行动学习
基于行动学习的问题分析与解决
孙卫华
行动学习课程介绍
引入行动学习,推动高层管理人员的思想转变动员一切力量,开发和采集一切有助于变革的智慧。
——郭士纳(IBM CEO)行动学习是真正具有华润特色的组织发展方式,是华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再造一个新华润’一定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陈新华(华润集团前董事长)群策群力(Work-Out)是使GE改变成为“全球思想、快速转变”组织的主要策略。
——杰克·韦尔奇(GE前CEO)【课程逻辑】
促动师
促动技术
【行动学习与传统培训】
传统培训
单方的传授;接受依赖个体的能力和兴趣
行动学习
【学习目标】
✧
聚焦团队中的真实问题并加以分析
✧
群策群力汇聚团队智慧,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及策略
✧通过实战掌握前沿的行动学习方法的流程、步骤、方法与工具
【课程特色】
聚焦:聚焦参与者真实问题,结合促动技术进行体验式学习,边学技术边解决问题实战:基于真实问题,有步骤有架构的互动,通过实战演练掌握并巩固促动技术互动:小组深度研讨,60-70%时间用于实战演练,巩固并深化促动技术
【时间安排】
1天(6小时/天)
【课程安排】
第一部分:行动学习与其他学习方法的比较
✧行动学习的起源与介绍
✧行动学习的背后核心原理解析
✧行动学习的三大关键与双核动力
✧促动师、引导师、催化师与培训师的区别
第二部分:提问力—聚焦式会话法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你需要知道究竟什么是问题!
✧聚焦式会话法让你从问题的表象发现问题的核心所在。
团队学习经典案例:用行动学习法再造一个新华润(群策群力工作坊)
![团队学习经典案例:用行动学习法再造一个新华润(群策群力工作坊)](https://img.taocdn.com/s3/m/78c6d83a2af90242a895e5e5.png)
用行动学习法再造一个新华润“行动学习是真正具有华润特色的组织发展方式,是华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再造一个新华润’一定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陈新华行动学习法是制定华润战略的工具华润集团陈新华董事长在给宋林总裁的信中说“行动学习是真正具有华润特色的组织发展方式,是华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再造一个新华润’一定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五年多来,华润集团已经进行了七次集团高层的行动学习培训和上百次一级利润中心和下属企业的行动学习培训。
集团高层的行动学习培训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9月到2005年10月)行动学习的导入阶段,也是华润集团开始整体战略探索的阶段,他们提出了“立足香港,面向内地”,“坚决主动地从贸易转向实业”的战略构想,确立了“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的业务、组织架构模式。
通过研讨得出这些结论是非常不容易的。
因为当时他们没有战略,基本上是有了想法就干,干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战略研究和战略规划水平不高。
现在看来,通过第一阶段的培训得出的这些结论还是很有价值的。
第二阶段(2005年10月到2006年10月)行动学习的多点探索阶段,也主要是推动各利润中心战略的深化、细化和有效执行,实现利润中心专业化的目标。
在这一阶段的研讨中,制定了华润的标识和企业精神,这些都同战略紧密相关。
第三阶段(2006年10月到现在)行动学习的全面推广阶段,也是从第六期高层行动学习培训开始,从一级利润中心战略细化入1手,初步用“行动学习法”把“平衡计分卡”和“标杆管理”方法结合起来。
华润纺织、微电子和水泥三个利润中心研究战略的做法在华润集团内部一级利润中心里是具有前瞻性和示范作用的。
2007年6月才升格成立的一级利润中心华润化工控股公司,刚成立就组成了战略研讨行动学习项目组,于2007年11月23日在常州召开了战略研讨的行动学习,形成了华润化工控股的使命:“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提供高分子新材料产品,致力为客户创造价值,提升生活品质,实现股东和员工价值最大化。
行动学习
![行动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5ee15f818762caaedd33d474.png)
提升团体动力
如何保持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维护会议守则 研讨气氛营造、维护
经验的反思
经验上升到理论 浮现并验证假设 学会学习
29
催化师的十大信念系统
1. 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学习能力是个人和组织最核心的竞争力 2. 好的成果,建立在好的内容和好的过程完美统一的基础上 3. 相信只要设计和执行好过程,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结果(相信过程) 4. 参与者(而不是催化师)才是问题的真正主人
选题
讨论问题
固化与分享
总结评估
执行 行动计划
25
第三部分
理解催化
26
行动学习催化师的定义
• 催化是一种使会议、研讨和团队更有效的,对内容中立的过程设计及引 导行为 • 完美的会议是内容和过程高度统一的结果 • 催化师是一个对内容中立的过程设计和引导者。催化师作为过程专家帮 助当事者(内容专家)达成目标 • 行动学习催化师更是一个学习教练,在关键的环节通过质疑引发小组成 员的反思
15
反其道而行之又如何呢?
提升 认知水平
培训
整体绩效
更好的 解决问题
改变个体 行为方式
改变群体 行为方式 行动学习颠覆了传统培训的价值链,是在解决企业面临的绩效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学习, 在达成业绩的同时,实现个人成长和组织发展。
16
导致行为无效三大障碍
适应性障碍 (不愿)
技术性障碍 (不会)
制度性障碍 (不能)
2
石鑫 (Stephen Shi)
嘉德国际认证行动学习催化师。领导力发展专家、学习
与发展专家。曾主持中国海洋石油所属公司组织与员工发展
工作。 石鑫老师拥有十余年大中型、成长型企业的管理经验, 熟悉大中型企业规范运作,有着完备的基、中、高层管理实
华润燃气学标杆实践案例
![华润燃气学标杆实践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6a25a8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b.png)
华润燃气学习的标杆实践案例可以是许多不同的类型,这里我将提供一个关于如何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案例。
这个案例将围绕华润燃气的一个城市服务中心进行,展示他们如何通过标杆学习,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
华润燃气X城市服务中心的标杆学习案例背景:华润燃气X城市服务中心在燃气服务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为众多用户提供燃气安装、维修、抄表、收费等重要服务。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成为了华润燃气X服务中心面临的重要问题。
标杆学习案例:第一步:对标行业内领先企业。
华润燃气X服务中心积极了解行业内领先企业的服务模式、员工培训、客户服务标准等方面,以获取最佳实践。
第二步:员工培训与沟通。
华润燃气X服务中心针对新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进行了系统的员工培训。
同时,通过定期的会议和交流,使员工深入理解并掌握新的服务标准。
第三步:优化客户服务流程。
通过对标杆企业的服务流程进行深入研究,华润燃气X服务中心优化了客户服务流程,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提高了服务效率。
第四步:提高客户满意度。
通过实施新的服务流程和标准,华润燃气X服务中心的客户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及时解决客户问题,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满意。
效果评估:实施标杆学习后,华润燃气X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客户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通过数据分析,他们发现客户满意度得分提高了10%,而服务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总结:通过标杆学习,华润燃气X服务中心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服务水平,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满意。
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市场竞争力,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案例展示了华润燃气如何通过标杆学习,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
他们不仅对标行业内领先企业,还积极优化了客户服务流程,提高了员工的服务技能和素质。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他们的服务水平,也使他们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满意。
这个案例对于其他燃气服务企业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他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如何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动学习案例行动学习是由一群具有不同经验和能力的人组成团队,以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为学习载体,通过团队学习、相互研讨、共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达到解决问题,开发领导力,塑造学习型组织等目的。
你一定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
6位盲人各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分别宣称大象是一堵墙、一支矛、一条蛇、一棵树、一个扇子和一根绳子。
企业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每个人所处的位置、看问题的角度、代表的立场、掌握的信息不一样,对同一个问题很容易得出不同的结论。
那么,如何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大象”呢?不妨试试把6位盲人集中在一起,每个人陈述结论的由来,反思产生分歧的原因,听听别人的解释,然后再想想有没有第七种结论。
可能的话,让大家再重新摸一遍大象,也许他们会忽然发现,原来把大家摸到的拼起来才是大象。
华润化工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化工”)尝试把“盲人”集中起来一起还原“大象”。
对于一些重大问题,华润化工并不是依靠高层领导闭门造车,拍板决定;而是对问题进行立项,成立行动学习项目小组,就问题展开学习、讨论、反思和实践,逐渐清晰了企业的战略地图。
这种方法被称为“行动学习法”。
行动学习法(action learning),又称“在实践中学习”,是由英国学者烈·睿文(Reg Ravens)教授提出的一套学习工具。
它由一群具有不同经验和能力的人组成团队,以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为学习载体,通过团队学习、相互研讨、共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达到解决问题,开发领导力,塑造学习型组织等目的。
这一工具被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陈伟兰教授引进到国内,并在一些国家机关和大型企业作试点。
难题困扰华润化工是华润集团旗下的年轻成员,2006年10月才升为华润集团旗下的一级利润中心。
在此之前,华润化工隶属于华润石化集团,主要从事化工品的仓储分销,以贸易为主业。
2006年,华润石化集团把旗下石油业务卖给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然后把剩下的业务分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天然气,成立了华润燃气控股集团;一部分是化工品业务,成立了华润化工控股有限公司。
“聚焦主业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具有相当的规模实力和清晰的发展前景”,这是华润集团对下一级利润中心的要求。
对成立不久的华润化工来说,聚焦主业做大做强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它不仅要和同行竞争,也要和集团内的其他一级利润中心赛跑。
而眼前最重要的是先要明确华润化工今后的战略并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既是向集团递交“答卷”的需要,也是指引员工奋斗方向的需要,同时还决定着企业今后的资源、人员布局。
华润化工旗下分布着很多业务:包括油脂化工、聚酯瓶片以及化工品的仓储和分销,此外还有一些零散的诸如清洗剂之类的业务。
油脂业务是从原来石化集团整合到华润化工旗下的,而聚酯瓶片则是华润集团收购的华源集团旗下的一块业务,对华润化工来说是一个新进入的行业。
化工品分销业务是传统业务,但比较分散,人员不多,规模也较难做大。
华润化工目前在行业中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今后应该何去何从?需要重点发展哪块业务?怎样围绕主营业务建立竞争优势?这些问题都需要有清晰的答案。
但面对众多的业务板块,尤其是新进入的聚酯瓶片行业,华润化工的管理层需要时间去了解和梳理,而战略问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华润化工总经理朱振达经营化工品分销业务多年,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丰富的行业经验。
但战略制定不能由领导拍脑袋决定,它需要丰富而客观的信息来支撑,需要详细而周密的论证,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能力,还需要考虑到今后的落实和执行,某一方面的情况没考虑周全,很容易就变成“盲人摸象”。
现在企业经营环境变了,需要考虑的因素多了,凭直觉和经验作出的判断会面临很大的风险,更何况是决定企业发展方向的战略问题。
群策群力请外部的咨询师能不能解决企业战略的问题?国内很多实践证明,这种期望是不现实的。
咨询专家们制订的一大堆带有图表与公式的战略报告,执行起来往往不能到位,花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的咨询费换来的战略报告只好束之高阁。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内部管理人员没有参与制订的过程,不理解其战略意图,最后在执行时很难得到上下统一的认识并有效贯彻。
在过去几年,华润集团及旗下部分一级利润中心,借鉴行动学习法的理念和方法,尝试利用内部员工的智慧去解决各自企业面临的具体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例如,华润纺织通过行动学习解决了降低成本的问题,华润水泥解决了平衡计分卡的制定。
从2003年开始,华润集团就在陈伟兰教授的指导下,在集团层面和部分一级利润中心推动行动学习法,并在集团战略梳理和一级利润中心具体问题的解决中被证明是有效的学习和管理工具。
朱振达以及华润化工的部分高管都参加过华润集团的行动学习,感受到行动学习是群策群力解决企业具体难题的有效工具。
所以,2007年11月,当企业面临的战略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公司决策层就不谋而合地想到通过行动学习来提炼华润化工的战略。
确定行动学习的选题后,朱振达及其管理团队一起确定了首期行动学习小组的成员名单,主要由控股公司管理层参加,包括旗下企业相关的中层领导以及技术专家,组建了行动学习小组。
然后向小组成员明确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各自的任务。
在此次行动学习中,带着项目学习是很重要的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华润化工首先让行动小组成员了解企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这需要大量客观的数据和资料的支持。
这些资料和数据分别由各个部门来收集和呈现,这些资料包括企业所处的行业状况、竞争对手的情况、市场需求、技术优势等。
一开始信息的来源、资料的来源不够丰富,学习小组在学习和讨论过程中,发现哪些资料收集不全,再分头去收集。
材料的收集过程中调动了财务部、技术部、市场部等各个部门的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集团培训中心的培训师教给大家一些战略分析的工具和方法。
包括SWOT分析、波特的竞争五要素分析。
这些工具帮助行动学习小组成员建立一个思维的框架。
他们通过这个框架去分析和判断。
经过大约一个月时间的梳理,行动学习小组的成员对企业以及所处行业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11月23日,行动学习小组集中在一起开始研讨企业的战略。
在这个研讨会上,要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最后达成一致的意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和一般的研讨不同,行动学习的成员除了研讨之前要进行大量的学习、准备之外,在讨论过程中更注重严密的论证。
所以,行动学习法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催化师。
他需要引导小组成员以开放的心态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思考路径,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定势,在这种学习和反思中,逐渐统一思维的方向,形成最后的方案。
有过行动学习经验的部分管理团队成员在此次研讨会上担当起了催化师的角色。
研讨过程中,大家按照SWOT分析工具,运用头脑风暴、六顶帽子思考法、团队列名等研讨方法一起罗列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但事实上,就是这样的罗列也是一次激烈的讨论。
例如,针对当前面临的环保要求日趋严厉的问题,有的人认为是企业的优势,有的人认为是企业的劣势,催化师就引导每个人陈述他的理由。
最后在追根究底的深度访谈中“澄清”了,大家形成一致的意见。
虽然环保要求越来越严厉,但是对于华润这样的大企业更多的是一种优势,因为环保的压力会淘汰一些小企业。
每一个结论都通过这种不断的澄清达成一致的意见。
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行动学习的小组成员全面了解了企业现状以及所处行业的状况。
聚酯瓶片行业过去由于进入企业少,市场供不应求,毛利率高。
2003年后,进入者越来越多,后进入者在技术上、规模上都比先进入者有优势。
华润化工2007年5月收购的常州安德利聚酯有限公司投产于1998年,相比新进入者并不具有成本优势。
由于大大小小很多聚酯瓶片企业进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将会面临一场洗牌。
而很多小厂由于缺少稳定的原料来源,缺少资金又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很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华润化工具有资本优势,通过兼并收购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并且可以利用集团的分销优势为聚酯瓶片获得稳定的原料。
同时,聚酯瓶片作为原料,可以广泛用于药瓶、饮料瓶,而且国外已经用于啤酒瓶,这意味着华润啤酒、华润医药都可能成为华润化工的潜在客户。
行动学习小组的成员把这些情况按照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一条一条对号入座后,又按照波特竞争五要素工具从潜在的进入者、供应方、购买者、替代品和现有竞争者等方面全面梳理了企业当前面临的环境,然后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在不断的思维碰撞和观点澄清中逐渐达成共识。
最后,管理层成员明确了华润化工控股的战略:通过分销和生产的有机结合,以并购、新建及扩建等方式整合中国聚酯瓶片企业,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增值服务,引领中国消费包装新潮流,成为中国高分子新材料领域中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领军企业。
战略明确了,朱振达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
让他充满信心的不是把战略用几句话描述出来了,而是这是经过了内部成员的充分论证,具有可执行性的战略。
但朱振达很快又被另一个问题困扰。
战略制定后,需要明确组织架构,才能把战略具体落实。
而华润化工旗下分公司分布在香港、深圳、上海、山东、江苏等地;新收购的常州安德利聚酯有限公司刚刚加入华润化工,它们分别有各自的生产和营销系统。
怎么对这些分散的营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是按地区建立组织架构还是按业务划分呢?每一种架构都各有利弊,重要的是哪一种架构是适合华润化工的。
这个问题最终关系到战略的落实问题。
于是,朱振达决定把营销资源的整合作为第二次研讨的选题。
适合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员工自己讨论出来的结果,执行起来才没有问题。
第二次研讨,华润化工旗下营销系统的管理层都参加了,加上常州安德利聚酯有限公司的管理层,将近60个人。
培训师把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业务、不同的公司的人安排在一个小组,最后分成了6个小组,以促成各种观点的碰撞和反思。
总经理朱振达和其他高管也被安插在各个小组,作为小组的一员。
第一天由各个营销系统的负责人介绍各自的情况,大家讨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列出各种差距。
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群策群力的力量,有的小组最多的列出了30条差距。
最少的也列出了15条,然后对这些差距分别进行澄清,归类。
第二天,华润化工请了外部营销战略咨询师给管理层做培训。
此前,这位咨询师在华润化工的高层和员工之间做了大量的调查和访谈,和朱振达、人力资源总监田美圆女士经过多次沟通,根据此次研讨的需求,制定了一个培训方案。
培训师从调研的华润化工营销现状、营销战略制定的理论依据、营销组织架构的几种模式以及每种模式在不同企业中的使用、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讲解,使参加者对营销模式与组织架构的理论和方法有了全面的了解。
在培训过程中,会议组织人还穿插了互动讨论,以促进对这些理论方法的消化吸收。
晚上,学习小组围绕“如何构建华润化工新的营销业务模式”开始分组讨论,每个组设定一个组长,由组长主持讨论。
催化师不断地在各个小组之间巡视,发现并制止“大嗓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