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干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讲解
中国现代干燥技术发展概况

中国现代干燥技术发展概况中国的现代干燥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
迄今为止,常用的干燥设备,如气流干燥、喷雾干燥、流化床干燥、旋转闪蒸干燥、红外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等设备,我国均能生产,满足市场供应,对于一些较新型的干燥技术如冲击干燥、对撞流干燥、过热蒸汽干燥、脉动燃烧干燥、热泵干燥等也都已开发研究,有的已工业化应用。
干燥技术的发展既需要工业实践,也需要学术研究。
我国于1965年6月由上海化学工业学会组织了华东六省—市干燥—过滤技术会议。
1975年5月由原化学工业部在南京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干燥会议。
1986年10月由中国化工学会在上海召开了第二届全国干燥会议,此后1989年9月在大连(此年组织成立了全国干燥组,第一任组长是李帧教授,第二任组长是王喜忠教授,现任组长是史永春研究员)、1992年在湖北武汉、1995年在江苏太仓、1997年在江苏无锡市、1999年10月在山东济南、2002年1月在黑龙江哈尔滨、2003年10月在浙江杭州相继举行了各届全国干燥会议,2005年9月在江苏南京召开第十届全国干燥会议,此次会议距1975年全国干燥会议正好30周年,中国的干燥事业经全国学者和企业家的不懈努力与30年前相比,已有长足进步。
除化工界外,中国农业部门、木材部门在过去30年中也都举办过多届全国性干燥技术会议,此外红外干燥界、冷冻干燥界也都举办过专业干燥会议,l996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举办了全国干燥学术研讨会,这就说明中国学术界对干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都投入了极大的关注。
在国际上各国学者对干燥技术的研究活动也十分活跃,自1978年国际著名学者Mujum-dar教授发起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干燥会议以来迄今巳举办过13届国际干燥会议,其中第12届国际干燥会议是在中国北京召开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干燥界与国际干燥界的交流日益增强,这对促进我国的干燥技术发展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我国干燥设备的技术进展及未来趋势

2.带式干燥机
带式干燥机是成批生产用的连续 式干燥设备,用于透气性较好的片 状、条状、颗粒状物料的干燥,对于 脱水蔬菜、中药饮片等类含水率高、 而物料呈热敏性的尤为合适。干燥机 具有干燥速度快、蒸发强度高、产品 质量好的优点。对脱水滤饼类的膏状 物料,需经造粒或制成棒状后亦可干 燥。 带式干燥机的大型化技术已有一 定进展, 我 国 已 能 制 造 干 燥 面 积 为
3.喷雾干燥器
按喷雾干燥的雾化方式,习惯上将喷雾干燥器分为转 盘式、压力式、气流式等三种型式。离心式喷雾干燥器的高 速雾化器是关键设备,放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技术要求。我国 目前不但具备生产气流、机械及机电一体的离心雾化器的能 力,而且可以达到每小时处理量 45t 水。在杭州、无锡、靖 江等地有专业的雾化器制造厂。目前离心式喷雾干燥器从每 小时处理量几千克到几十吨已经形成了系列化产品。生产制 造技术基本成熟。压力式喷雾干燥器所得产品为微粒状,在 合成洗涤剂、染料、水处理剂等方面都有大量应用。目前, 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压力式喷雾干燥器直径可达 8 m ,总高 达 5 0 多米,蒸发能力达每小时几吨之多。
一、 前言
近年来,干燥理论的研究方面 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干燥技术的 进步主要集中在干燥设备结构的改 进上,最大限度地适应所处理物料 的需要,使应用技术更加完善,工艺 也趋于合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 的干燥行业已形成了一定的企业数 量和生产规模。现从事干燥设备的 企业,主要分布在制药机械、化工机 械、食品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矿 山冶金、林产品、轻工陶瓷等设备加 工行业,这些行业的干燥设备生产 企业占全行业总数的 8 0 % 以上。干 燥设备的进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 方面:
通用机械
2005年 第 4 期
我国粮食烘干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Lu n y u a n一、我国谷物干燥技术的发展情况我国谷物干燥机械的发展是从解放初期仿制前苏联、日本等国外的干燥机开始的。
由于干燥机结构复杂、耗用钢材多、造价高,不适合当时农村的经济和体制状况,仅在大型农场和粮库有所应用。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研制开发中、小型谷物干燥机,并在国营农场生产连队使用,20世纪80年代后,为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研制生产的谷物干燥机向多功能化、小型化方向发展。
并相继研制成功了热煤气发生炉、低热值气化炉、稻壳煤气发生炉、固体燃料煤气发生炉、无管式热风炉、液化气热风炉、间接加热器燃煤热风炉和太阳能干燥装置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专业化、集约化的规模经营也有新的发展。
特别是大型粮库和国有农垦系统的种子及谷物生产基地,逐步装备起成套的谷物干燥设备,并于仓储、加工等设施配套,这些设备成为我国谷物干燥设备的主要代表。
四川省三台干燥机械厂、辽宁省铁岭精工机械厂、黑龙江红兴隆机械厂等干燥设备的专业化生产厂,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四川省农机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以及黑龙江、辽宁、吉林等省份的一些农机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相继推出了许多科研成果。
台湾独资企业上海三久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循环式低温干燥机、日本独资企业金子农机无锡有限公司经销的种子专用干燥机和通用型干燥机等与1996年先后进入我国市场,并带动了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干燥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由于谷物干燥机的研制开发适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粮食收购企业的需要,且生产效率高、故障率越来越低,售后服务周到等,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
谷物干燥机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提供了重要的谷物处理保障。
二、国外干燥技术的发展情况国外较发达国家的谷物干燥研究起步较早,已有60多年的历史,20世纪50-60年代,实现了谷物干燥机械化阶段;60-70年代,实现了谷物干燥自动化阶段;70-80年代,实现了谷物干燥提高质量和降低干燥成本阶段;90年代谷物干燥实现微机控制和微机管理阶段。
2024年干燥设备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干燥设备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干燥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特别是在食品、制药、化工和冶金等领域。
随着工业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干燥设备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介绍当前干燥设备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 干燥设备市场规模1.1 全球干燥设备市场规模截至2020年,全球干燥设备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美元。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食品和制药行业对干燥设备的需求增加以及新兴市场的发展。
此外,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市场增长提供了动力。
1.2 中国干燥设备市场规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干燥设备市场之一。
随着国内食品和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干燥设备市场规模与日俱增。
据统计,2020年中国干燥设备市场规模超过4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近四分之一。
2. 干燥设备市场主要应用领域干燥设备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食品、制药、化工和冶金等行业。
2.1 食品行业食品行业是干燥设备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脱水、杀菌和干燥是食品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通过合适的干燥设备,食品可以获得更长的保质期,同时还可以保持其风味和营养成分。
2.2 制药行业在制药行业,干燥设备主要用于药物的制剂和粉末的生产过程中。
药物干燥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耐储存性,从而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2.3 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干燥设备通常用于固体材料的干燥和烘干。
化工产品的干燥可以增加其稳定性和可储存性,同时减少运输和储存成本。
2.4 冶金行业在冶金行业,干燥设备主要用于矿石的干燥和烘干,以及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
干燥可以提高矿石和金属材料的质量和加工效率。
3. 干燥设备市场发展趋势3.1 技术的不断革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干燥设备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善。
例如,新型的干燥设备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和节能技术,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能耗。
3.2 市场竞争的加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干燥设备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各个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我国烘干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烘干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国烘干机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烘干机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烘干机行业随着近十年的高速发展,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专业水
平不断提高,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
集群。
根据《中国机械行业年鉴》发布的官方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
国烘干机行业应用范围,我国烘干机行业以烘干系列机械和非机械设备制造、服务和运营为主,形成了包括湿式烘干机、真空烘干机、干燥排气机、烘干烤箱、烘干塔、烘干厂房等众多产品,生产覆盖矿产、农业及食品、
化工、林业、热电、建材、烟草、医药、制鞋及服装等广泛领域。
目前,
我国烘干机行业已经发展出以各类烘干机械为主的用户体系,形成了完整
的产业链和技术体系。
2、中国烘干机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含量提高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加快,我国烘干机行业正在迅猛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
前景。
总体来看,我国烘干机行业在未来发展中将出现以下趋势:(一)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
中国干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P T A(精对苯二甲酸)干燥装置 是重大国产化项目,目前我国一些科 研院所、企业单位已进行了一些卓有 成效的开发、设计和产业化工作。已 研究出大型蒸汽干燥机的工业模型, 正在研制直径4m,长48m的用于P T A 干燥的蒸汽干燥机。
为适应石油化学工业日益激烈 的国际竞争,降本增效和提高产品的 竞争能力,建设大型化装置、发展规 模经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6)闪蒸干燥机 国内生产厂 家很多,自从20世纪80年代引进已 来,已发展到第4代。技术水平可以 替代安海达诺干燥机。型号近10种。
(7)桨叶式干燥机 国内主要 是引进吸收日本奈良机技术发展起来 的,主要用于精细化工、石油化工产 品的干燥。大型的桨叶式干燥机主要 用于城市污泥的干燥。目前国内有多 家企业有能力制造这种设备,型号有 7~8种,但仅限于双轴式,四轴以上 的大型设备未见有制造的报道。最近 我国又引进了日本栗本铁工所桨叶技 术。
目前,化工行业干燥设备正在 向大型化发展,如前我国生产的闪蒸 干燥设备直径可以达到2.4m,桨叶 干燥机的传热面积可以达到160m2, 盘式干燥机最大传热面积已达到 180m2。机械离心式喷雾干燥机的处 理量可以达到45t/h,机电一体的离心 雾化器也达到处理量5t/h的规模,较 好地解决了雾化器的机械问题,离心 喷雾干燥机直径已达到10m以上。压 力式喷雾干燥机可以达到直径8m, 总高50多m,处理能力达到4t/h。回 转圆筒干燥机直径可以达到3m, 长达30多m。带式干燥机面积也达 到 1 4 0 多 m 2。 蒸 汽 回 转 干 燥 机 直 径 可以达到4m,长达48m。换热面积 达2 400m2的内加热流化床干燥机、 24 m2的普通流化床干燥机也实现了 工业化应用。
2023年干燥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干燥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干燥机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工业设备行业,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冶金等领域。
干燥机的主要功能是将湿润或潮湿的物料通过热风、电加热、长波红外线等方式使其蒸发变干,以达到干燥效果。
干燥机行业市场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干燥机行业市场规模呈稳定增长态势。
近年来,我国干燥机行业年均增长率超过10%,而且增速有望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干燥机行业市场规模已接近100亿元人民币。
二、市场需求结构升级随着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和环境意识的增强,干燥机市场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以前主要局限于农副产品、化工原料等行业的干燥机需求,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应用干燥机,如食品行业的速溶咖啡、膨化食品等,医药行业的中药材烘干等。
同时,高效节能、环保型干燥机的需求也在逐渐提升。
三、技术创新成为发展关键干燥机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如何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技术创新成为推动干燥机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国内干燥机行业已经出现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并且在关键技术、产品质量和市场拓展能力上逐渐与国外同行企业拉近了差距。
四、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干燥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企业面临来自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
此外,行业内的小微企业也在不断加入竞争,企业间的价格战、技术战、市场份额争夺等竞争现象层出不穷。
五、国内外市场均具备发展机会干燥机行业既受到国内市场的需求推动,也面临着国际市场的竞争。
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对高效节能、环保型干燥机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国际市场则因为我国干燥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产品质量的优化,以及价格的竞争力,已经拓展到亚洲、非洲、欧洲等地区。
综上所述,干燥机行业市场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干燥设备的技术现状及未来趋势

干燥设备的技术现状及未来趋势经过干燥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国的干燥设备有了长足的进步。
干燥机的结构、性能都有明显改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有些机型已远销国外。
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干燥设备的技术进步进行阐述。
对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内各行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展望干燥设备的未来趋势,为技术及设备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干燥设备;技术现状;谷氨酸菌体蛋白;未来趋势一.干燥设备的技术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干燥设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干燥设备的总体水平也不断提高。
常规干燥设备基本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并有部分机型出口到国外,这些可喜的成就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长期努力的结果,干燥设备的进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二.干燥设备的加工质量从干燥设备的制造过程看,干燥设备的加工质量受技术水平及应用行业的制约。
干燥设备的应用行业很多,对设备质量要求最高的是制药行业。
由于制药行业的特殊性,对所用干燥设备的材质、结构及加工质量都有具体要求,因此要求制造行业提供的设备加工质量较高。
其次是食品行业,食品行业对干燥设备及干燥系统有严格的卫生指标要求,因此设备结构及钢材的处理标准较高。
质量要求相对不高的是化学工业生产中的部分设备。
在所有行业中化学工业不论是设备的用量还是型式都最多最复杂,应该说化工行业的干燥设备有特殊要求的也比较严格,但与上述两个行业相比略低一些。
从最年几年干燥设备总的质量看,多数设备钢板都经过抛光处理,焊缝采用氩弧焊(不锈钢),焊缝也经过处理,有些工厂对直焊缝和环焊缝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焊接,使设备质量得到保证。
普遍反映江苏靖江市天和干燥设备有限公司加工质量较好。
三.干燥机的结构随着我国干燥设备的引进及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国外干燥设备机型都在不断影响我国,最近几年我国的新机型及新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
■内藏热管式流化床干燥机这种干燥机是改变了以往流化床热量全部由热风带入的方法,通过内部传热管,使部分热量来自管内热介质的传导传热,因此大大提高了热效率。
我国粮食干燥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粮食干燥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随着我国农民收入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对高质量、安全的粮食需求逐渐增加。
而粮食的干燥是确保粮食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因此,我国粮食干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备受关注。
目前,我国粮食干燥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首先,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烘托干燥技术,它利用热风通过床层将水分从粮食中蒸发出来,干燥速度快,干燥效果好。
其次,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粮食干燥设备制造体系,包括烘托机、复合面板、输送设备等,能够满足不同规模的粮食干燥需求。
此外,我国还不断推进粮食干燥技术的创新,如采用太阳能、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干燥,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了干燥成本。
然而,我国粮食干燥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我国粮食干燥设备制造技术落后,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仍有待提高。
其次,由于粮食的特殊性,比如谷壳、杂质等的存在,使得粮食干燥技术要求更高。
再者,现有的粮食干燥技术在节能、环保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此外,我国粮食干燥技术在智能化程度上还有待提高,缺乏自动化控制系统。
在未来,我国粮食干燥技术面临的主要趋势和发展方向有以下几点。
首先,加快粮食干燥设备制造技术的创新和提升,研发出更高效、更节能、更环保的粮食干燥设备。
其次,推广应用新的干燥技术和设备,如微波干燥、真空干燥等,提高干燥效率和干燥质量。
再者,引进和发展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粮食干燥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干燥操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加强干燥后的储存和保鲜技术的研究,延长粮食的保质期。
总之,我国粮食干燥技术的发展现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设备制造技术的创新、新干燥技术的推广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引进和发展,以及储存和保鲜技术的研究。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提升,我国粮食干燥技术将能够更好地满足粮食质量和安全的需求。
木材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

木材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木材是一种质量轻、强度高、易加工且美观的可以循环利用的绿色材料,对于家居、建筑、门窗地板、机械制造、文体用品、玩具器乐等都需要木材来进行加工生产,这其中都需要木材干燥技术来加以保证木材的质量,通过木材干燥技术可以防止木材或木制品变形、开裂及结合部位松动;预防木材腐朽、变色、产生虫害;提高木材的力学强度、绝热性、对电的绝缘性;提高木材各种加工和处理的性能。
正因如此,干燥技术是木材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
1.木材干燥技术的发展现状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木材制品的加工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飞跃阶段,一些大型的木材加工企业还从国外引进生产线,进一步完善了产业的体系。
但是,木材干燥设备却依然是以国内的设备为主,干燥技术也依然是以蒸汽干燥为主,同时辅以真空干燥、微波与高频干燥及太阳能干燥等多种干燥方法,可以说产业的体系是比较完整的,并有多项干燥技术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以及国家科技进步大奖,这些成果标志着我国的干燥技术无论是在设计水平还是在技术性能上都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国内外同行业间都获得了不菲的成就。
2.木材干燥技术存在的问题我国木材工业以及干燥技术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与成绩,但是仍然有一些很突出的问题存在,这让我国的木材干燥技术仍旧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着差距,其具体表现主要是木材干燥技术发展的不均衡,虽然有很大的潜力,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创新不多,造成了整体质量参差不齐,品牌的竞争力与国外无法相提并论。
同时,木材干燥技术的专业人员凤毛麟角,在创新和突破上虽有一些成绩,但也远未达到理想的预期。
在人造板、地板、家具、建筑、装修等行业突飞猛进的同时,木材干燥技术明显有拖后腿的感觉,干燥技术如果有一个质的提升,将会对我国木材加工业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3.重视节能减排,应倡导绿色干燥我国由于在能源的利用上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导致目前面临着很大的环保压力。
因此,节能减排便显得尤为重要,木材干燥技术也应该朝着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
中国干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溶液、悬浮体、 淤浆、粘膏、粉体、
颗粒、大块 、纤维 、不定形状的散乱
流 、脉 冲气 流 、强化 气流 、旋风 气
流、蜗旋气流等型式。是我国在散粒
状物料干燥应用的技术。生产厂家很 多,型号近4 种。 o ( )闪蒸干燥机 国内生产厂 6 家很多 , 自从2 世纪8 年 代引进 已 O O
板形式改进,使其具有更广阔的应用 空问 ,广泛用于化工 建材 、饲料和 冶金等领域。型号有近2 种。 0
床干燥机 、 振动流化床干燥机为常规
产品,生产厂家很多,有几百家。内
1 .化工
化工 行业需要 处理的物料 种类 繁多,大量的无机盐、有机物特性各
加热流化床干燥机近年来技术进步很 快,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 可替代苏
20 4 m 大型带式干燥机 ,而我国有现
第一届全国干燥会 议干 17 年 95 6 3 在南京召开 ,至今 已经3年 月2 日 0
了。
3 多年来 ,我 国干燥 技术研究 0 队伍不断壮大。 目前我国从事干燥技
有设备最大干燥 面积 为10 4 m ,设备 大型化开发是今后主要任务。 ( )箱式干燥机 生产厂家较 2 多,国内有 热风循环、药用GMP 烘
维普资讯
黼
譬 0一 l l ≮
0G 蠛酗 G l 誊
一 ≯0
国 干 燥 技 术 现 状 及 展趋势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 工程委 员会 干燥技 术专业组组长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委 员会 干燥技 术专业 组秘书长 史勇春 柴本银
一
干燥技术现状
达到国际当代水平并出 口到国外。 干燥单 元的重 要性不 仅在于 它 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效率和总能耗有较 大的影响,还在于它往往是生产过程 的最后 工序 ,操作 的好 坏直接影 响
我国农产品干燥加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农产品干燥加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我国农产品干燥加工业发展状况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水果和蔬菜等产量最大的国家。
据统计,2012年,我国园林水果总产量超过1.51亿t,蔬菜总产量7.08亿t。
因此,果蔬等农产品干制已经成为农产品加工、增值的一种重要手段。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的干制品比例仍比较低。
以美国为例:洋葱、大蒜、葡萄干等干制品加工量分别占其收获量的20%、80%、25%;其农产品加工前后的平均产值比可达1:3.8,农产品的产后损失仅为1.7%~5%。
据初步统计,我国目前脱水蔬菜的加工量仅占总产量的10%左右,果品的干制品比例就更低,农产品加工前后的平均产值比仅为1:1.9。
但近几年来我国果蔬等农产品干燥加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成立以来,不仅加强了管理和引导,而且加大了投入,使得我国果蔬等农产品干燥加工业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机会。
我国果蔬等农产品可干制加工的种类非常多,从水果到各种蔬菜,再到食用菌、干果以及面条、粉丝等深加工产品,如果包括中药材、烤烟等需进行干燥的农产品,种类就更加繁多,果蔬等农产品干燥加工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增值潜力巨大。
目前,我国农产品干制加工方式随着人工费用的不断增长和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和卫生要求的提高,正在由自然晾晒向采用机械干燥的方向快速发展。
但从整个农产品干燥加工业的规模来看,农产品干燥加工的单位虽然很多,除少数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外,多数为小微企业和小作坊,但可以看到的是,这个产业已经大踏步起步,且发展很快,并随着技术进步和政府的支持,必将向更好、更快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二、我国农产品干燥技术现状与装备我国农产品干燥加工技术与装备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农产品产地干制加工业发展迅猛,并大大促进了农产品干燥技术和装备的发展。
可以说世界上已有的干燥技术和装备我国基本上都已实现。
目前,我国农产品干燥加工常用的技术与装备已经形成如下类型,可供用户根据自身条件、生产规模和农产品加工种类进行选用。
2023年我国干燥设备行业未来开发方向及前景分析

我国干燥设备行业未来开发方向及前景分析据宇博智业市场讨论中心了解,近年来,食品干燥设备备需求量渐渐增大。
尤其是真空冷冻干燥设备中的较大规格设备、具有功能组合(如制粒—干燥、干燥—过滤)的设备等需求量不断增多,高自动化干燥设备在一些应用领域也特别受欢迎。
此外,外观质量好的干燥设备,耐腐力量强、使用寿命长的腐蚀性物料烘干设备也受到下游企业的特殊关注。
干燥设备须重视节能和能量综合利用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十二五”期间,烘干机行业深化进展起来,十八大也为烘干机描绘了抱负的进展蓝图。
202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现烘干机行业快速进展“十二五”规划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要连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解决进展“不平衡、不协调、不行持续”等突出问题上有新进展,力争烘干机行业进展好中求快、又好又快。
烘干机进展蓝图:四大类型干燥设备易开发高度竞争性的行业,有些公司专注于眼前的结果,不需要任何系统的进展,提高整体素养,进展缓慢,严峻阻碍了我国烘干机行业的正常进展。
目前,国内市场的常规烘干设备,以及主要的国际市场烘干设备,基本都在中国制造,这表明,在中国烘干设备以进口为导向的历史已经结束。
据宇博智业市场讨论中心的2022年中国大型干燥设备行业市场调查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烘干机设备的进展还要重视节能和能量综合利用,如采纳各种联合加热方式,移植热泵和热管技术,开发太阳能烘干机等;还要进展转筒烘干机的自动掌握技术、以保证最优操作条件的实现;另外,随着人类对环保的重视,改进转筒烘干机的环境爱护措施以削减粉尘和废气的外泄等,也将是需要深化讨论的方向。
烘干机进展快速值得欣喜,从某方面说明白机械行业已经回暖。
但如何实现“节能”,这就需要企业以市场需求为根本起点和归宿点,研发具有自主学问产权的新技术,以终极实现节能产品的出产。
技术的革新是社会进展的一大趋势,只有站在技术更新的前列才能主导市场。
2023年干燥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干燥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干燥机行业是工业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将物料进行干燥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为后续的加工、包装和运输提供基础操作。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干燥机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篇文章将从市场发展现状、行业竞争情况、市场前景展望三个方面,分析干燥机行业的市场现状。
一、市场发展现状1、行业规模干燥机行业由于应用广泛,产品种类繁多,在国内已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
据统计,2019年我国干燥机市场规模约为120亿元,未来预计会继续扩大。
此外,目前中国干燥机行业已经从原来的简单干燥功能扩展到多功能、高智能化的系统,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行业发展趋势在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干燥机行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
当前,干燥机行业的发展大多出现在两个方向:(1)新型技术驱动: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干燥机制造商也在不断优化、更新和升级其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
例如,采用微波、红外线等新技术加速干燥过程,达到快速,能耗低等优点的干燥机已经走进人们的视线。
(2)专业化分工:由于干燥机的种类众多,涉及的行业领域也广泛,因此,干燥机行业开始向专业化发展。
不同的干燥机厂商专注于不同的领域,如食品干燥、农产品干燥、制药干燥等,通过专业化分工来提升品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行业竞争情况1、国内显性品牌目前,干燥机行业的竞争主体包括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
国内干燥机行业厂商数量众多,竞争较为激烈,同时也有很多优质企业。
其中一些国内显性品牌,如山东光华、江苏恒瑞、黑龙江兆邦等,一些厂商不仅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和服务保障,还在产品技术、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投入。
2、国际品牌崭露头角虽然国际干燥机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份额目前不是很高,但产品质量和技术优势是无法忽视的。
如德国博世、美国ITW等品牌,其在干燥机制造和生产管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进入中国市场后也受到了不少厂商和客户的青睐,相应地增加了国内市场的竞争。
干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干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干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无损干燥技术:传统的干制技术往往会对食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而无损干燥技术可以在保持食材原始品质和营养的同时进行干燥处理,提高干制品的质量。
2. 能源节约型干燥技术:随着能源资源的稀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干燥技术也在朝着能源节约型方向发展。
采用新型的热泵、太阳能等能源替代传统的燃煤、燃气等能源,可以大幅度降低干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3. 智能化控制技术:通过引入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实现对干燥过程的精确控制,提高干制品的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4. 多功能干燥技术:传统的干制技术通常只能实现单一的干燥功能,而多功能干燥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食材的多种干燥处理,提高干制品的多样性和附加值。
5. 环保型干燥技术:考虑到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环境问题,发展环保型干燥技术成为趋势。
例如,通过脱湿、净化等处理,将废气、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总体来说,干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朝着高效、环保、智能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以满足人们对干制品的品质、安全和多样性的需求。
中国干燥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

中国枯燥产业现状及进展战略中国通用机械行业协会枯燥分会中国通用机械行业协会枯燥分会秘书长:柴本银一、枯燥产业现状在拥有现代文明的今日,枯燥产业与我们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对国民经济进展有着重要影响的产业领域,例如化工、石化、医药、食品、木材等,枯燥技术都发挥着不行缺少的作用。
中国枯燥产业是从上世纪八十年月中后期进展起来的。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枯燥企业有581家〔见下表〕,年产值在40亿左右。
绝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且以民营企业为主,60%的枯燥企业集中在江、浙常州、江阴、苏州一带。
目前常规枯燥设备根本可以满足国内生产的需要,并有局部机型到达国际当代水平并出口到国外。
二十年来,中国枯燥企业的进展经过了一个过程。
有的枯燥企业进展成为国内知名的干燥品牌,有的企业成立虽晚但进展很快,也有的知名枯燥企业正在由兴盛走向衰败,有的原来很知名的企业已经销声匿迹,有的企业解体裂变为很多小企业,也有的枯燥企业多年来保持肯定规模始终没有进展壮大。
分析企业不同的进展历程,除体制、外部条件等因素外,主要是企业在经营治理上进展战略上存在很大差距。
目前,中国有了一批有自己技术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企业,它们成为中国枯燥产业进展的中坚力气,但有些企业产品相像甚至一样,技术含量低,不行避开地陷入了价格竞争的漩涡。
企业之间可相互学习,但绝不能简洁仿照,依据自身的特点制定不同的企业进展战略至关重要。
中国的枯燥设备厂家数量而言,肯定是世界第一大国。
如澳洲、加拿大、德国只有几十家枯燥企业。
在东南亚国家枯燥企业数量更少。
但是,在众多的枯燥设备制造企业中,不管是枯燥技术还是设备制造水平至今还没消灭一个在世界上有肯定影响、在枯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厂家,像日本,不到十家枯燥企业,但存在了像大川原、岳岛等知名企业。
我国生产的枯燥设备种类仅为国外30—40%。
有些设备已替代进口产品,有些产品与国外产品相比仍差距很大。
所以,二十多年来,虽然我国枯燥产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我国进入枯燥技术应用和枯燥设备生产大国的行列还有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干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 对中国干燥技术、干燥理论研究及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作了评述; 对干燥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现状作了全面介绍; 对干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与发展趋势作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干燥技术; 理论研究; 技术创新; 应用现状; 发展道路1 干燥技术现状第一届全国干燥会议于1975 年6 月23 日至30 日在南京召开, 至今已30 年了。
30 多年来, 我国干燥技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目前我国从事干燥技术研究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约有50 多家, 领域涉及化工、医药、染料、轻工、林业、食品、粮食、造纸、硅酸盐、水产等行业。
全国共有设备制造厂600 多家, 企业自身也已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干燥科研开发队伍。
通过广泛开展干燥技术基础研究、工艺研究及工业化应用研究, 使得我国干燥技术正在走近国际先进水平, 而在某些技术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0 多年来, 我国干燥技术学术交流活跃。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委员会干燥技术专业组主办的全国干燥技术会议已举办10 届, 共发表论文665篇。
这是我国规模最大、涉及行业最广的干燥技术交流盛会。
除此之外,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加工机械分会干燥技术专业委员会举办过农产品干燥技术研讨会9 届; 中国林学会木材工业分会木材干燥学组举办过全国木材干燥学术讨论会10 届, 共发表论文537 篇; 中国制冷学会举办过全国真空冷冻学术讨论会10 届, 冻干技术交流活跃; 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主办, 也已达10 届, 微波干燥是会议内容之一。
30 年来, 中国的许多干燥技术已得到了工业化应用, 主要有喷雾干燥、流态化干燥( 普通流化床,振动流化床, 内加热流化床, 流化床喷雾造粒干燥) 、蒸汽回转干燥、气流干燥、回转圆筒干燥、旋转快速干燥、圆盘干燥、带式干燥、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桨叶式干燥、冷冻干燥、微波及远红外干燥、粮食干燥等。
常规干燥设备基本可以满足生产需要,有部分机型已达到国际当代水平并出口到国外。
干燥单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效率和总能耗有较大的影响, 还在于它往往是生产过程的最后工序, 操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从而影响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我国有许多产品, 就纯度而言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外产品, 只是因为干燥技术不如国外, 堆积密度、粒度、色泽等物性指标上不去,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有的售价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
目前我国某些大型石化干燥装备还依赖进口。
椐估计, 我国生产的干燥设备种类仅为国外的30%~40% 。
由此可见, 我国干燥技术研究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2 干燥理论研究及技术创新2 . 1 基础理论与实用工程技术研究近30 年, 我国学者在干燥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成果, 以下是部分实例。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刘登瀛研究员的《在微时间尺度和高热流密度作用下的超急速传热传质》一文, 用实验验证了非傅立叶导热( 非平衡) 效应的存在, 首次提出了非傅立叶热效应和非费克扩散效应对于干燥过程的影响趋势, 并对多层流化床干燥机和对撞流干燥机中非稳态干燥过程作了全面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刘相东教授在“多孔介质内部湿分迁移过程的孔道网络模拟及分形网络模拟”研究中对物料和干燥介质之间的质热传递过程作出了新的解释, 为干燥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
他还对“脉动燃烧干燥”技术作了深入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曹崇文教授是中国的谷物干燥专家, 他在谷物干燥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方面开发了多种软件, 研究开发的5HG- 4 , 5 粮食干燥成套设备已推广百余台。
中国林业大学张璧光教授在木材干燥领域研发了“木材除湿干燥机”和“多功能热泵干燥机”,在太阳能木材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研究方面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
中国林业科学院林化所的王宗濂研究员与课题组的同志一起在上世纪80 年代就开发了10 万厘泊高粘度物料的喷雾干燥技术, 在离心喷雾雾化器的研究中以三支点力学模型解决了挠性轴系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还研制了生产能力50t/d 的能生产0.3 ~0.5mm 粒径的分散染料高压喷雾干燥设备。
大连理工大学王喜忠教授和同事王宝和教授、于才渊教授对中国的喷雾干燥设备进行了广泛研究, 设计了年产万吨的大型干燥装置。
在磷脂油脚和番茄红素的微胶囊化技术、静电雾化技术、超临界干燥和纳米粉体干燥研究方面也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香港科技大学化工系的陈国华博士对纸的热风冲击、穿透及冲击穿透干燥方面作了深入研究,并首次发现有二次升速阶段天津科技大学的潘永康教授在研究生物活性物料和蔬果动态干燥时发现, 有些生物物料干燥时如果进风的湿球温度接近于生物物料的发酵温度,则可最大限度地保存生物产品的活性( 90% 以上) 。
蔬果切片的动态快速干燥可在0.5 小时内将湿含量从90% 降至10% , 其有效营养成分损失甚少。
还对流化床的工业应用作了开发研究。
东北大学徐成海教授近年来研制成功了“连续真空干燥设备”和“连续真空冷冻干燥设备”, 可冷冻干燥活菌、活毒、皮肤、骨骼、角膜等生物制品, 在医学上有重要意义。
山东省科学院史勇春研究员及其团队在流态化干燥技术、蒸汽回转干燥技术研究方面, 在国内位处前列。
研究的内加热流化干燥机在纯碱干燥煅烧、精制盐干燥中替代了传统产品和进口产品。
在国内首次研究出PTA 干燥工业模型。
2 . 2 技术创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我国干燥技术的产业化走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
目前我国干燥机类型有20 多个系列250 多种规格品种。
有些产品已达到国际水平, 可替代进口。
以下是国内生产的部分干燥设备与技术现状。
⑴带式干燥机: 有穿流气流带式干燥机和多层带式干燥机, 生产厂家较多, 有六七个型号, 广泛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
国外有240m大型带式干燥机, 我国现有设备的最大干燥面积为140m。
大型设备开发是今后的主要任务。
⑵箱式干燥机: 生产厂家较多, 国内有热风循环、药用GMP 烘箱和隧道式结构, 三类烘箱型号有20 多种。
⑶喷雾干燥机: 生产厂家较多, 雾化器仍然是压力式、离心式和气流式三种。
型号近30 种。
喷雾干燥技术已比较成熟, 干燥机的质量和综合性能已接近丹麦尼鲁公司水平。
近20 年来喷雾干燥技术与设备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解决了粘壁问题, 改善了产品物性, 生产了喷雾与其他操作单元相结合的一体化干燥机, 开发了喷雾和其他干燥装置结合的组合干燥工艺。
⑷流态化干燥设备: 包括普通流化床干燥机、振动流化床干燥机( 卧式振动流化床干燥机, 立式振动流化床干燥机, 双质体振动流化床干燥机) 、内加热流化床干燥机、搅拌流化床干燥机、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机。
型号近50 种。
其中普通流化床干燥机、振动流化床干燥机为常规产品, 生产厂家很多,有几百家。
内加热流化床干燥机近年来技术进步很快,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可替代德国苏尔寿产品。
⑸气流干燥机: 有直管气流、脉冲气流、强化气流、旋风气流、蜗旋气流等型式, 是我国散粒状物料干燥的实用技术。
生产厂家很多, 型号近40 种。
⑹闪蒸干燥机: 国内生产厂家很多, 自上世纪80 年引进以来, 已发展到第四代, 在技术水平上已可以替代安海达诺干燥机。
型号近10 种。
⑺桨叶式干燥机: 是在吸收日本奈良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主要用于精细化工、石油化工产品的干燥。
大型的桨叶式干燥机主要用于城市的污泥干燥。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制造这种设备,型号有七八种, 但仅限于双轴式, 四轴以上的大型设备未见有制造的报道。
最近我国又引进了日本栗本铁工所桨叶技术。
⑻盘式干燥机: 上世纪80 年代初期, 上海化工装备研究所开始开发此项技术, 近几年国内多家干燥企业开始开发此类产品, 目前技术已基本成熟,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的干燥。
规格有近20 种。
⑼管束干燥机: 热效率高, 总传热效率可达80%~90% , 特别适用于干燥温度在150℃以下的物料。
国外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是日本大川原化机株式会社。
国内生产厂家较多, 主要用于槽渣和矿物的干燥, 型号有五六种。
⑽直接换热回转圆筒干燥机: 有普通回转圆筒干燥机、自清理回转圆筒干燥机、打散回转圆筒干燥机、穿流回转圆筒干燥机等, 是最古老的干燥设备之一。
经过对回转圆筒内抄板形式的改进, 使其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广泛用于化工、建材、饲料和冶金等领域。
型号有近20 种。
⑾蒸汽干燥机: 属间接传热式干燥机, 与普通回转干燥机的差别在于在筒内安装有贯穿于整个干燥机的蒸汽加热管, 适用于连续干燥大批量物料, 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冶金、饲料、环保等行业。
该干燥机用于PTA 干燥, 属于重大干燥装备的国产化项目, 型号有十一二种。
⑿制药造粒包衣设备: 生产厂家以常州地区最为集中, 主要有喷雾干燥制粒机、一步制粒机、高效沸腾制粒机, 以小型制药设备为主, 机型有20 多种, 已出口到国外。
⒀冷冻干燥机: 主要有医药类和食品类冻干设备, 型号近20 种, 部分产品出口到国外。
⒁真空干燥设备: 有真空耙式干燥机、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真空干燥机, 用于制药、化工、食品等行业, 有20 多种机型。
⒂微波干燥设备: 有箱式微波干燥机、隧道式微波干燥机、平板式微波干燥机, 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的干燥灭菌和化工、冶金、电子、陶瓷等行业的微波干燥。
设备型号有近20 种。
⒃组合干燥技术: 组合干燥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证产品质量, 操作更灵活。
常用的组合干燥有气流—流化床干燥系统、转筒—振动流化床干燥系统、双级气流干燥系统、桨叶—闪蒸干燥系统、喷雾—带式干燥系统等十几种。
⒄部分具有特色的成套技术: 江苏宜兴格兰特干燥浓缩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淀粉成套设备, 郑州中原干燥设备有限公司聚酯切片成套生产装置, 东台食品机械厂生产的变性淀粉成套设备, 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型氯化胆碱成套设备、用脱硫石膏生产石膏板的成套装置和纯碱煅烧、干燥成套装置, 沈阳新阳速冻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食品速冻成套装置, 天水花园公司生产的微波真空干燥中药浸膏成套装置, 石家庄工大化工设备公司研制的碳酸钙生产成套装置等。
3 干燥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3 . 1 化工化工行业需要处理的物料种类繁多, 大量的无机盐与有机物特性各异, 达数千种。
它们性状差异极大, 质量要求各不相同。
就形态而言, 有溶液、悬浮体、淤浆、粘膏、粉体、颗粒、块状体、纤维、不定形状的散乱物料等; 就性质而言, 有松散和粘结性的,有耐热和高热敏性的, 受热脱水时有不变形和易开裂变形的; 物料中的水分也有表面水、孔隙水和结晶水等不同的贮存形态。
干燥产物的质量除了湿含量这一最基本的要求外, 一般还要求化学、生化甚至电、磁性质保持不变; 有许多产品对堆积密度、粒度和色泽等物理性质有特定的要求; 某些物料还要求干燥过程中不发生变形、断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