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9课《三峡》教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合作讨论
1.《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下面我们细细品读课文,体会其写景的妙处。
(1)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自然景物?
(2)作者分别抓住了这些自然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3)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讨论。
(1)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一词多义
1、绝
*沿溯阻绝(断)
*哀转久绝(消失)
*绝巘多生怪柏(极)
2、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重点词语解释
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
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
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
4、良多趣味(良:实在,很)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2.语言优美,抑扬顿挫。
本文吸收了辞赋、骈文,尤其是山水诗的文字技巧,描写景物自然流畅、简洁凝练、绚丽多彩、峭拔隽永。
本文选自《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中华书局2007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五、小结
郦道元描绘的三峡是那样的美,又是那样的险。在他的笔下,三峡本身就是一个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作者写景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采用了大手笔渲染的手法。七百里三峡,寥寥150余字,就把万千气象尽收笔底。我们读了这篇文章后,不仅为作者的才气所折服,更为祖国的壮丽山河而自豪。
六、写作特点
1.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
字音
阙处(quē)襄陵(xiānɡ) 绝 (yǎn)属引(zhǔ)
沿溯(sù) 飞漱(shù)御风(yù)猿鸣(yuán)
曦月(xī) 素湍(tuān) 长啸(xiào)郦道元(Lì)
林寒涧(jiàn)肃 重岩叠嶂(zhànɡ)
通假字
三峡
教材分析: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它以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简单勾勒了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并用浓墨重彩描绘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冽明丽,秋季的空灵肃杀,文章富有诗情画意,朴素自然,意味隽永
2.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三峡的奇异景象: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
3.《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试找出诗句与课文中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
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泉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在赏析的同时要背熟这些句子)
5、属引凄异(属:连接)
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来自百度文库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 /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治政严整,执法峻刻,为权豪所惮。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它叙述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文章的第2自然段与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4自然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1自然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对应。
4.本文记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背诵全文,并体会怎样写山水游记。
抓住景物特点,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写景;抓住不同的季节,以动、静相结合的方法来写景;凝聚自己深厚的感情来写景。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3、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4、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方法。
2.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3、背诵全文。
(2)写山,突出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了水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3)表现了作者的无限赞美和欣赏之情。(学生的答案不求一致,只要大意对即可。然后找出相对应的语句,反复品读,展开想象,并展示课前找的图片,对照着图片用最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①写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
1、略无阙处(阙通缺)
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2、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伴随着背景音乐,多媒体展示一组与“三峡”有关的图片:自然风景图片、三峡工程图片、各种字体写成的《早发白帝城》书法作品)
师伴随变换的画面解说:长江孕育了中华丰厚的文化,而长江上的三峡,则以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文人画家无尽的灵感和情思,从而创作了无数不朽的艺术作品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一篇文学作品——郦道元的游记散文《三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