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分设计指导
室分规划设计原则及要点
广州室分规划设计原则及要点版本V12012-6网络优化中心目录一:概述 (3)二:基础数据收集 (3)2.1楼宇现状 (3)2.2模测数据 (3)三:小区的规划 (4)3.1载波需求计算方法 (4)3.2设备选型要求 (4)3.3 RRU规划 (4)3.4 频段规划 (6)3.5 小区划分 (6)四:天线的规划 (6)4.1天线选型 (6)4.2天线布放密度 (7)4.3天线口功率设置 (10)4.4室内外天线协同规划 (10)4.5外泄的控制 (13)五:其它注意事项 (14)一:概述本原则主要针对室分规划建设中以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强调和细化,对常见的规划设计难点明确设计思路和具体方法,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分布系统建成后的深度覆盖能力。
室分规划中天线作为信号发射点,直接关系到最终效果,是室分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总体原则为:选对天线、放对位置、放够数量、设够功率、室内外结合。
在其它方面,还要考虑信号尽量控制外泄、外观美化等与后继优化维护融合的问题。
总之要以最优的建设方式,一次到位解决覆盖问题和避免以后的补覆盖及给网络带来负面影响。
二:基础数据收集2.1楼宇现状设计方案中,必须包含楼宇的名称、地址、经纬度、层数、户型、建筑及内部装修材质、周边宏站、一定要收集内部结构准确的实际比例CAD图纸便于仿真。
目前信号情况反映在无线环境测试图中,但不够完善,测试时必须使用户型图做背景,进行打点测试。
同时对楼宇外观,内部结构要提供照片(内部至少包含电梯、走廊、天花、用户门口、室内户型照片等),且内部走廊处的照片必须连续,保证至少环绕一周的情况能得到体现。
2.2模测数据制订方案之前必须进行模测,以了解实际环境下的信号传播能力。
模测位置必须包括距离天线合适安装位置最远的房间及各个窗边,住宅必须包括主卧、卫生间等较屏蔽的房间。
若厂家没有模测设备,可以利用测试数据修正模型后,提供仿真图形来代替模测数据。
三:小区的规划3.1载波需求计算方法语音话务模型:0.018Erl/用户,数据业务模型:0.01PDCH/用户(按照2.7MB/PDCH计算),单载波承载语音话务:4.55Erl,单载波TCH信道:6.89载波需求 = 语音业务载波需求 + 数据业务载波需求 = 忙时人流量*0.018/4.55 + 忙时人流量*0.01/6.89遵循单小区载波数不超过8,根据载波需求最终确定划分小区数;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楼房高度不超过40层,且每层不超过10户时,1个RRU即可提供足够的容量(若下面几层做商业用途导致人流量增加,另行根据实际情况估算)。
室分工程方案
室分工程方案一、引言室分工程是指在室内建筑物中为了满足移动通信网络信号覆盖需求而进行的无线覆盖工程,也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室分工程的目的是提高建筑物内的通信信号覆盖质量和容量,以满足人们在室内的通信需求。
因此,合理的室分工程设计和实施对于保障室内通信信号的顺畅传输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针对室分工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结合实际案例和技术要求,提出一种全面的室分工程方案,以期为相关单位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室分工程设计原则和要求室分工程的设计原则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依据用户需求,对室内通信信号覆盖区域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用户通信需求和环境特点。
2. 充分考虑室内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情况,根据建筑布局和空间结构确定合理的信号分布方案。
3. 选择合适的室分设备和技术方案,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尽量节约成本。
4. 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包括充分考虑设备的安装和维护需求,确保后期运维便捷。
5. 符合国家有关通信设备的规定和标准,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规范运行。
三、室分工程方案设计步骤1. 调研分析阶段在室分工程方案设计的初期阶段,需要对室内通信信号覆盖区域进行调研和分析,同时了解用户需求和环境特点。
调研分析的具体步骤包括:(1)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包括建筑结构图、使用情况、人流量等;(2)对现有室内通信信号覆盖进行评估和测试,了解信号强度和覆盖范围;(3)分析用户通信需求和使用习惯,了解用户对通信信号的要求和期望。
2. 设计方案阶段基于调研分析的结果,设计方案阶段是室分工程方案设计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室内信号覆盖区域和主要覆盖点,根据建筑结构和使用情况确定信号分布方案;(2)选择合适的室分设备和技术方案,根据信号覆盖范围和建筑结构确定设备的布局和部署方式;(3)进行信号覆盖仿真和优化,保证信号的覆盖范围和质量满足用户需求;(4)编制详细的工程设计方案和设备配置表,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室分设计方案
室分设计方案在现代社会,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移动通信发展迅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而作为移动通信的基础设施之一,室内分布系统(In-building Distributed System,简称室分系统)在现代建筑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室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通信体验。
室分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面积、楼层以及人流密度等诸多因素。
首先,在设计方案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确定适当的设备安装位置和布线方式。
对于大型办公楼或商场等高层建筑,可以考虑采用分布式布线方式,将信号通过楼层间的通道和走廊进行传输,通过适当设置放大器和分配器,确保不同楼层、不同区域的通信信号稳定可靠。
其次,室分设计方案还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面积和人流密度。
面积较大的建筑物,如展览馆、体育馆等,需要采用合理的天线布置方案,确保信号的覆盖范围和强度。
对于人流密集的区域,如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需要采用多个小型天线进行覆盖,以提供更稳定、更高质量的信号。
此外,室分设计方案还需要考虑到不同运营商的网络制式和频率。
由于不同运营商使用不同的网络技术和频段,因此需要针对不同运营商的需求进行设计。
可以采用多运营商共用设备的方式,通过设备的配置和参数设置,实现对不同运营商信号的适配和优化,确保用户能够获得稳定和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在室分设计方案中,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物内部的干扰源。
干扰源包括电梯、电视设备、电脑等电子设备,以及建筑材料本身对信号的屏蔽等。
对于这些干扰源,可以采用合适的屏蔽材料、滤波器以及干扰源的距离设计等方法,降低信号干扰的影响,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质量。
除了以上的因素,室分设计方案还需要考虑到容量扩展与未来发展的需求。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用户对通信容量和服务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在室分设计方案中,需要合理预留容量扩展的余地,并留下可升级和调整的空间,以适应未来的变化和需求。
室分设计规范3.18
室分设计规范为了改善室内覆盖的用户感知,结合集团开展的“深耕行动”,网优经过对现网室分系统的改造和测试分析,初步制定出了室内覆盖的设计规范:1、学校、写字楼、商场等有较大容量需求的开阔公共建筑,可采用多小区和分布式基站的方式进行覆盖,这些区域尽量要求业主允许将天线安装在住户的家中或者商户的店内,克服墙体损耗。
天线布置采用高密度低功率天线,2G天线口功率控制在8-12dBm,TD天线口功率在7dBm-10dBm,天线间距10-12米左右。
不需要采用干放等放大器,覆盖天线采用全向为主,边角特殊区域可采用定向天线的方式覆盖。
2、低层居民区的小区覆盖主要采用小区覆盖+分布式基站(射频拉远)的方式进行解决,天线可采用灯杆、壁挂等,天线高度在6-7米,天线口功率控制在13-20dBm,天线间距12-15米左右,不需要采用干放等放大器。
3、高层住宅小区1)对于房间纵深较大、面积较大的住宅,纵深到达10米以上,面积在200平米以上的住宅,在选址的时尽量沟通物业或开发商,将天线入户放置。
如昌盛双喜城的大户型(纵深达到50米)2)高层住宅在确保质量的情况,逐层提高室内覆盖功率,可采用干放的方式增加远端功率,但不建议采用射频拉远和分布式基站的方式进行覆盖,楼梯和封闭式电梯设立单独天线覆盖,接收场强>-80dBm,其余区域的要求如下:a)地面楼层(比如1楼)地面楼层的覆盖应该以进出大门切换的需要为首要目标;可以使用室外宏站进行覆盖,室内覆盖进行补点,确保进出大门、电梯切换需求。
要求边缘场强为-80dBm。
b)地面以上楼层室外信号稳定区域(比如2-10楼)这些楼层的外网信号比较强,话务量比较高;要求边缘信号场强控制在-70dBm以内。
按照功率预算的结果,在走廊内每户住户门口放置一个全向或定向天线(增益在8-10dBi)进行该户的单独覆盖,加上天线增益的输出功率在8-12dBm。
对街边的楼宇输出功率要控制在7-10 dBm,并且室外6米外的场强不能大于-80dBm.c)10楼-30楼室外信号不稳定区域(比如11楼以上)这些楼层的外网信号逐渐地变差,越到高层信号干扰的现象也越严重;要求边缘信号场强控制在-65dBm以内。
室分设计方案
室分设计方案1. 简介室分(Indoor Distribution System,简称IDAS)是指在大型建筑物、地下商场、体育场馆等室内形成独立的无线通信覆盖系统,提供稳定的无线信号覆盖和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室分设计方案是指针对特定室内环境的需求,设计出合理的无线信号覆盖方案。
本文将介绍室分设计方案的基本原理、设计步骤、常用技术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2. 室分设计方案的基本原理室分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合理的天线布局、功率控制、频率规划等手段,将基站信号进行分散、增强和覆盖,以满足室内用户的通信需求。
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天线布局:根据室内环境的大小、形状和特点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天线类型(如室内天线、天线分集系统等),合理布局天线位置,实现全方位的无线信号覆盖。
•功率控制:通过合理设置基站和室内天线的功率参数,保证不同区域的信号强度均匀分布,避免过强或过弱的信号干扰。
•频率规划:根据实际需求和无线资源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基站的频率资源,避免不同室分系统之间的频率冲突,确保稳定的通信服务。
3. 室分设计方案的步骤室分设计方案的步骤主要包括需求分析、环境评估、系统设计和优化调试等阶段。
具体步骤如下:3.1 需求分析•了解用户的通信需求:包括用户类型、通信负荷、应用场景等方面的需求分析,确定室分系统的设计目标。
•收集现有网络资料:了解已有网络设备和布线情况,确定室分系统的接入方式和覆盖范围。
3.2 环境评估•测量室内环境:通过现场测量和数据采集等方式,获取室内环境参数,包括建筑结构、电磁环境、人流密度等信息。
•分析环境因素: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室内环境对无线信号的影响因素,包括阻抗、衰减、干扰等,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3.3 系统设计•天线布局设计:根据室内环境的特点和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合理的天线布局方案,选择适当的天线类型和安装位置,实现全面的无线覆盖。
•功率控制设计:根据环境评估结果和用户需求,确定基站和室内天线的功率参数,确保信号强度的均匀分布。
室分工程施工规范和标准
室内分布系统(简称室分)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包括信号覆盖、传输、电源、接地、防雷等。
为确保工程质量,满足业主需求,施工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主要介绍室分工程施工中的规范和标准。
一、设计规范1. 覆盖范围:室内分布系统应确保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区域信号强度满足通信网络要求,特别要注意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容易出现信号盲区的部位。
2. 设备选型:设备选型应根据覆盖范围、信号需求、传输容量等因素进行,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3. 系统架构:室内分布系统应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和管理。
系统架构主要包括信号源、传输设备、分布系统、接入设备等。
4. 布线设计:布线设计应遵循简洁、安全、易于维护的原则。
线缆应采用合格产品,截面积应满足传输需求。
5. 防雷接地:室内分布系统应设置可靠的防雷接地设施,防止雷击对设备造成损害。
二、施工规范1. 施工准备:施工前应了解设计图纸,熟悉相关规范和标准。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质量。
2. 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应遵循厂家提供的安装指导,确保设备稳固、可靠。
设备安装高度、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布线施工:布线应遵循分区、分层次的原则,线缆应整齐、固定。
在布线过程中,应避免线缆受到损坏。
4. 接头处理:线缆接头应采用专用接头,接头处应牢固、可靠。
接头应进行绝缘测试,确保无误。
5. 防雷接地:防雷接地设施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
6. 测试与验收: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系统测试,包括信号覆盖、传输速率、稳定性等。
测试合格后,进行验收。
三、验收标准1. 信号覆盖:室内分布系统覆盖范围内,信号强度应满足通信网络要求,盲区面积应小于设计要求。
2. 传输速率:系统传输速率应满足设计要求,保证用户体验。
3. 稳定性:系统运行稳定,无明显故障。
4. 施工质量:设备安装牢固、可靠,线缆布设整齐、固定,接头处理符合要求。
5. 防雷接地:防雷接地设施符合设计要求,接地电阻符合规定。
室分设计项目设计方案
室分设计项目设计方案
室分设计项目的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需求分析:对室内通信信号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确定覆盖范围、信号质量要求等。
2.现场勘测:对室内环境进行现场勘测,包括建筑结构、材料、阻隔物等因素的调查,以便合理规划天线和设备的布局。
3.网络规划: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和现场勘测数据,设计出合理的室内分布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确定分布系统的参数,包括信号覆盖面积、布点数等。
4.天线选择:根据现场勘测数据和网络规划,选择适合的天线型号和安装位置,以达到最佳的信号覆盖效果。
5.电缆布线:根据天线位置和网络结构,设计电缆的布线方案,包括电缆长度、电缆种类等。
6.设备选型:根据需求分析和网络规划,选择合适的设备,例如基站和放大器。
7.参数设置:根据需求分析和网络规划,对设备进行参数设置,包括功率、频段等。
8.安装调试: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室分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达到设计要求。
9.维护管理:对室分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包括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清洁设备等。
10.验收评估:对室分设备进行验收评估,确认设备运行效果和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是室分设计项目的基本设计方案内容,具体的设计方案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室分设计方案
室分设计方案1. 概述室分(In-Building-Distribution System)是指在建筑物内,根据室内无线信号传播特性和用户需求,设计和部署合适的无线信号分布系统,以提供稳定、高效的室内无线通信服务。
本文将介绍室分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流程和常用技术。
2. 设计原则室分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全覆盖、高容量、高品质的无线信号分布。
以下是室分设计的基本原则:2.1 覆盖需求分析在进行室分设计之前,需要进行现场调研,了解建筑物的结构、面积、楼层数等信息,以及用户的通信需求。
根据这些信息,确定覆盖需求,包括覆盖区域、信号强度要求、容量需求等。
2.2 技术选型根据覆盖需求,选择合适的室分技术。
常用的室分技术包括分布式天线系统(DAS)、微基站系统(Femtocell)和传统基站系统等。
不同技术有着不同的适用场景和特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3 网络规划在确定技术选型后,进行网络规划,包括确定室内覆盖点位、天线类型、无线信号参数设置等。
网络规划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信号传播特性、用户分布密度等因素,以实现最佳的信号覆盖效果。
2.4 设备布局根据网络规划,确定设备的布局方式。
设备布局要考虑信号传输线路的长度、传输损耗、设备间的连接方式等因素,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效果。
2.5 优化调试完成设备布局后,进行室分系统的优化调试。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无线信号进行测试和分析,调整天线方向、参数设置等,以达到最优的无线信号覆盖效果。
3. 设计流程室分设计的流程一般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安装、调试优化等阶段。
以下为典型的室分设计流程:3.1 需求分析进行现场调研,了解建筑物结构、用户需求等信息,确定室分的覆盖需求。
3.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室分技术和设备,进行网络规划和设备布局设计。
3.3 设备采购根据系统设计的结果,进行设备采购,包括天线、分配器、增益器、传输线路等。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
方案设计规范及原则一、移动规范及原则(一)频率配置原则中国移动TD-SCDMA可使用1880~1900MHz(F频段,原A频段)、2010~2025MHz(A频段,原B频段)和2320~2370MHz(E频段,原C频段),总计85MHz。
室内分布频率配置原则为:1.室内覆盖与室外覆盖尽量采用异频组网方式。
在频率紧张的情况下,应保证与室外有切换关系的室内小区的主载频与室外小区主载频保持异频。
2.2320~2370 MHz(E频段50MHz)目前只允许用于室内覆盖,建议将该频段主要用于热点区域TD-SCDMA系统室内覆盖的扩展频段。
(二)信源选取原则室内覆盖系统在选择信号源时,主要应根据物业点区域的话务需求、资源情况、无线环境情况和所选室内覆盖系统类型确定。
目前TD-SCDMA系统主要设备类型为基带拉远型(BBU+RRU)基站,基带拉远型设备(BBU+RRU)能适合各类使用场景,相对于传统的信源具有组网灵活、可分散分布功率资源、易于组成超级小区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各场景下室内覆盖系统的信源,TD室内分布信源原则上采用基带拉远型(BBU+RRU)设备。
(三)功率配置原则TD-SCDMA室内分布选用BBU+RRU作为信源,应使用PCCPCH信道功率进行分布系统功率预算,为保证公共信道和上下行各业务平衡,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时按照PCCPCH信道功率(双码道)为32dBm取定,对部分覆盖面积较小的场景可降低功率设计。
(四)RRU配置原则1.RRU使用原则:单通道RRU具有功率大、安装灵活,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建议优选单通道的RRU。
2.多频段RRU的配置原则:为推动产业界对E频段的支持进度,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应在部分业务需求高的站点采用支持A/E混合组网的RRU,混合组网的RRU根据厂家支持情况可采用二合一RRU或独立RRU串接;对于业务需求高的室内分布系统,如现有A频段载波不能满足业务需求,鉴于目前E频段终端不能有效吸收业务量,可通过新增F频段RRU进行扩容3.RRU分区规划原则:对于使用多个RRU覆盖的物业点需进行RRU的覆盖分区规划,规划时应使得各个RRU分区间的隔离度尽可能高(建议隔离度应大于12dB),以利于提高空分复用性能及后期扩容,降低改造工作量。
第二章:室分方案设计步骤及方法
单载波能支持3G用户数(人)
350 450 600 600 900
二. 室分方案设计方法
详细设计方法——小区规划
横向分区
UNIVERSITY
U UN NI IV VE ER RS SI IT TY Y U UN NI IV VE ER RS SI IT TY Y U UN NI IV VE ER RS SI IT TY Y U UN NI IV VE ER RS SI IT TY Y U UN NI IV VE ER RS SI IT TY Y U UN NI IV VE ER RS SI IT TY Y
二. 室分方案设计方法
初勘——电磁环境记录
CQT( Call Quality Test ) 定义:呼叫质量拨打测试,也指在固定的地点测试无线数据网络性能 工具:测试手机、笔记本电脑 测试区域:给定的覆盖范围内选取典型区域 测试项目:了解如下表所示信息
测试建筑名称 场所类型 测试楼层 测试位置
二. 室分方案设计方法
现场初勘——人文、自然数据勘察
勘察内容:人文自然数据、平面结构记录、电梯情况记录、线井情况记录 勘察方法:手工填写于勘察记录表中;获取该站点的CAD图纸;拍摄照片记录; 勘察目的:1.明确覆盖范围; 2.明确站点位置及现场物业联系人; 3.明确人员数量、活动时间等信息以便估算业务需求; 4.结合现场环境和业主意见,初步确定设备类型及安装位置; 5.结合现场环境和业主意见,确定用户天线类型及安装位置; 6.结合现场环境和业主意见,确定系统的走线路由;
U N I V E R S I T Y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时应综合考虑覆盖、 容量、干扰、切换等因素进行小区划分。 独栋高层建筑尽量采用纵向分区方式; 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场景,因容量需 求高所以必须采用横向分区方式;因空 旷且封闭性较差,所以必须严格控制不 纵向分区 同小区之间的覆盖区域,并将切换带设 置在人员流动较少的区域。
室内分布设计(室分)设计零基础培训
系统组成
负载主要用于吸收射频或微波系统的信号 功率。标准为50欧姆的纯电阻,可作为天线 的假负载,发射机的终端。制作分配器时, 也是很重要而不可缺的工具。它具有工作频 带宽、驻波系数低、抗脉冲、抗烧毁性能好 等特点。
系统组成
直放站
移动通信直放站的构成因种类而异。
(1) 无线直放机 下行从基站接收信号,经放大后向用户方向覆盖;上行从用户接收信号,经 放大后发送给基站。为了限带,加有带通滤波器。 (2) 选频式直放站 为了选频,将上、下行频率下变频为中频,进行选频限带处理后,再上变频 恢复上、下行频率。 (3) 光纤传输直放站 将收到的信号,经光电变换变成光信号,传输后又经电光变换恢复电信号再 发出。 (4) 移频传输直放站 将收到的频率上变频为微波,传输后再下变频为原先收到的频率,放大后发 送出去。 (5) 室内直放站 室内直放站是一种简易型的设备,其要求与室外型机是不一样的。
25dB
30 dB
密致材料
3-5 dB 其他
5-8dB
家具不考虑,大型门按照墙考虑,消防门(隔音门)按承重隔墙考虑
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分析
•覆盖计算示例——A点、B点的信号电平计算
0dBm
A点: 视通,距离5米 Ls=31.5+20Lg5=45.5dB 接收电平为: 0(dBm)-45.5(dB)-10(dB) =-56.5(dBm)
•天线设计
•八木室内天线 通过阵元的排列,实现定向辐射
天线增益8~15dBi 垂直波束角较大 一般适用于电梯、井道等的定向覆盖(由于工艺原因,不同频 段天线见尺寸差异很大,因此八木天线目前做不到多频段,因 此在设计中很少用到)
系统组成
•天线设计
•泄漏电缆 馈线与天线相结合,利用开槽 辐射/接收信号
室分方案设计指导
6
三、EVDO的CQT测试规范 1.测试要求
每个 CQT 采样点测试前,要连续检查终端空闲状态下的信号强 度5秒钟, 若 EVDO 终端的信号强度持续不满足 SINR(即 C/I)>6dBm&终端接收功率≥-90dBm,记录该采样点为无覆盖;不进行 测试,也不进行补测,若该采样点覆盖符合要求,则开始进行测 试。 通过测试软件控制 EVDO 测试终端以拨号方式建立一个 PPP 连 接。利用测试软件中的内置 FTP 中的 GET 命令,从 FTP 服务器上 下载一段大小为 10M的文件,当文件下载完成后,断开 PPP 连接, 等待 15 秒,重新拨号上网,下载该 10M 的文件,记录下载的总 时间和总数据量。 通过测试软件控制 EVDO 测试终端以拨号方式建立一个 PPP 连 接。利用测试软件内置 FTP 中的 PUT 命令,上传一段大小为 6M 的 文件到 FTP 服务 器上,当文件上传完成后,断开 PPP 连接,等待 15 秒,重新拨号上网,上传该 6M 的文件,记录上传的总时间和 总数据量。
7
四、模拟测试测试规范
1.模拟测试的理论分析
纯空间损耗 PL (d ) = 32.4 + 20 log(d ) + 20 log( f )( dB) 式中d取KM,f取MHz 室内可以认为是自由空间受限的传播路径,这模型灵活性 强,预测损耗与测量值的标准偏差为4dB
室内传播模型
PL (d ) = PL (d 0 ) + 20 log(
二、收集勘测信息
1.经纬度 3.确定主机安装位置 5.天线安装位置确定 2.核对图纸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4.确定系统走线路由 6.填写勘测信息表
11
三、勘测注意内容
1.天线型号的选择应满足覆盖的需求,并符合实际的安装要求。 2.天线位置确定:合理分布天线点位、根据不同的楼层情况控制天线 之间的距离,一般天线应放在门口、拐角等可以安装天线的位置。 3.天线高度选择:天线要安装于室内最低装修物之上,避免被碰撞破 坏;有吊天花的楼宇尽量安装于天花下板面,如物业不同意安装于 天花板下面,那么要明确该楼宇内天花板的材质,根据天花板材质 的不同确定天线最终的位置; 4.根据现场弱电桥架、风管确定走线路由。如馈线需从天花板内走线 路由要根据房间内部装修情况及天花板上部结构,能否穿线缆,来 确定馈线布放路由。 5.主设备安装位置的选择:有足够的空间,通风、散热较好,无干 扰,取电方便,便于维护,同时得到业主的同意。
室分设计方案
室分设计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室内信号分布设计提供一个详细的方案,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室分(In-Building Distribution)技术用于增强室内环境中的无线信号覆盖,确保在建筑物内部各个区域都能够稳定地获得良好的信号质量。
2. 设计目标室分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为用户提供稳定、高质量、高容量的无线通信服务。
具体目标如下:•提供全面而均衡的无线信号覆盖。
•保证用户在各个区域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良好的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
•符合不同的网络需求,包括语音通信、数据传输以及未来的5G应用。
3. 设计步骤3.1. 环境调研在开始设计室分系统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环境调研。
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需要了解建筑物的大小、楼层分布、各个区域之间的隔离情况等。
•用户需求分析:根据不同区域的使用需求,确定信号分布的重点区域和覆盖范围。
•环境干扰分析:通过现场测试和测量,了解室内信号的强度、干扰源和信号品质。
3.2. 系统设计基于上述调研结果,可以进行室分系统的设计。
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天线布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区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和布置方式,以达到最佳的信号覆盖效果。
•信号放大器配置:根据不同区域的信号衰减情况和用户需求,合理配置信号放大器的类型、数量和功率。
•铺设光纤和电缆:以保证系统中信号的传输质量,需要合理规划和布置光纤和电缆。
3.3. 系统实施在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将设计方案付诸实施。
主要步骤包括:•安装和调试天线和放大器:按照设计方案安装和调试各个天线和信号放大器。
•铺设光纤和电缆: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光纤和电缆的铺设和连接。
•联网测试:进行联网测试,确保各个区域的信号质量和覆盖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4. 设计注意事项在进行室分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合理规划天线和信号放大器的位置,以实现全面而均衡的信号覆盖。
•防止信号干扰:避免与其他无线设备和干扰源的频率冲突,以减少信号干扰。
室分分布系统原理及设计方案
容量方案设计
容量需求
根据用户数量和业务需求,合理规划系统容量。
载波配置
根据业务类型和频段资源,合理配置载波数量 和频段。
容量扩展
预留扩展空间,便于未来扩容升级。
设备选型与部署
设备类型
信源设备、功分器、耦合器、天线等。
设备性能
考虑设备稳定性、可靠性、兼容性及可维护 性。
部署位置
根据覆盖需求和室内结构,合理选择设备部 署位置。
05
室分分布系统案例分析
大型场馆室分分布系统案例
案例
某体育馆采用分布式天线系统,将信 号均匀地覆盖到场馆各个角落,满足 观众和运动员的通信需求。
特点
系统容量大、覆盖范围广、信号质量 稳定。
高层建筑室分分布系统案例
案例
某高层写字楼采用无线信号分布系统, 将信号引入各个楼层,保障用户通信畅 通。
VS
将室分分布系统与云计算技术结合,实现系统的云化部署和管理, 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极致用户体验
不断提升网络性能和服务品质,为用户提供更快速、稳定、高品质 的网络服务。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质量优化是保障室分分布系统信号质量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降低干扰、提高信号稳定性等方式实现。
详细描述
质量优化主要针对信号干扰和稳定性问题,通过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降低干扰和噪声对信号的影响。同时,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此外,采用智能调度和负荷均衡技术,合理分配系统资源,提高 信号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04
室分分布系统优化
覆盖优化
总结词
覆盖优化是室分分布系统优化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调整天 线倾角、功率等参数,提高信号覆盖范围和均匀性。
室分设计项目设计方案 (2)
室分设计项目设计方案
室分设计项目设计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需求分析:对室分系统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梳理,包括覆盖面积、用户数量、通信需求等。
2.室内覆盖规划:根据需求分析结果,确定室分系统的覆盖范围和覆盖方式,包括覆盖的楼层、室内区域和外部覆盖等。
3.天线位置布置:根据覆盖规划,确定合适的天线位置布置方案,考虑到信号传输距离、信号强度等因素。
4.信号源布置:根据需求分析,确定合适的信号源位置布置方案,保证信号源的稳定供应和覆盖范围。
5.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根据室内布局和需求,设计合理的室内分布系统,包括信号源、线缆、连接器、分配器、放大
器等设备的选择和布置。
6.天线、线缆及连接器选择:根据需求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天线、线缆及连接器,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质量。
7.系统接地设计:设计合理的系统接地方案,确保系统的电气安全和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8.安全考虑: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安全因素,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9.预算、进度和资源管理:进行项目的预算、进度和资源管理,保证项目能够按时、按质、按需完成。
10.验收和调试:完成室分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后,进行验收,确保系统按照设计要求正常运行。
以上是室分设计项目设计方案的一般内容,具体的设计方
案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室分设计资料
一.1、室分设计的重要型室分设计包含有工程现场勘测、平面天线布放设计、系统原理图设计、工程材料统计以及工程费用预算等五大项目。
室分设计工作融合了业主及局方人员的想法,并对整个系统进行可行性规划设计,通过链路预算对系统开通后的效果做一些初步预测,然后对整个工程投资进行初步预算,建设方可通过投资预算以及楼宇内潜在的客户量来计算投资回报比;同时可根据各工程的预算统计月度、季度、年度投资总费用;由此可以看出室分设计工作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占到举足轻重的位置,需认真对待。
2、整个设计的工作流程二、工程现场勘测1、勘测前准备工作1)了解目标覆盖楼宇的地理位置以及物业联系方式;2)勘测所需仪表及资料的准备:a、平面图纸:用于核对工程现场与业主提供的平面图纸是否一致;b、测试设备(含测试手机、数据线以及安装有测试软件的笔记本电脑):用于测试楼宇内的网络状况;c、手持式GPS:用于测试楼宇经纬度,以便于局方的网络规划与优化;d、数码相机:拍摄楼宇外观照片、机房照片等;e、模测设备:用于对现场进行模拟测试,为天线布放提供依据。
2、工程勘测注意事项1)机房必须查看,并记录下尺寸及面积,拍下现场环境照片;2)平面结构图纸完整核对一遍(包含楼宇栋数、楼宇层数、电梯数目、电梯运行区间等),特殊区域,需用相机记录下来(譬如:无吊顶需走明线区域、有防火门无法走线的区域等);3)典型区域必须测试,并记下几个主要扇区的PN码以及相对应的EcIo及Rxpower 等数据,填写测试记录表;4)典型区域包含:楼宇主要出入口、楼宇低层、楼宇中层、楼宇高层、电梯间及低层楼梯间、窗边等。
三、方案设计1、信号源及分布系统的选取2、功率设计与传播模型3、天线的布放位置及天馈拓扑方式4、设计软件使用及原理图5、不同场景的设计思路1、信号源及分布系统的选取在确定信号源及分布系统前,设计人员需熟知电信省公司,甚至集团公司的一些指导意见,根据指导意见,再考虑大楼内的已有的客户量以及潜在的客户量,来确定信源及分布系统的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善若水 日新致远
陕西通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Shaanxi Communication Planning&Designing Institu选定
根据室内覆盖的勘测结果、数据等综合信息,确定室内覆盖的主要目的 是补盲或吸纳话务、解决投诉等原因,并按照预定目标进行方案的选择; 方案设计时需充分结合现场情况,结合覆盖需求来源原因,确定所需覆 盖的范围,对解决弱覆盖问题及个别投诉问题,原则上建议对本身覆盖 没有问题的区域不再增加延伸覆盖。 按照覆盖区域的不同场景选定覆盖方案,除了经常使用的覆盖方式以外, 结合实际场景可进行不同覆盖方式的探讨,以找出最佳覆盖方案:
上善若水 日新致远
陕西通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Shaanxi Communication Planning&Designing Institute- C6o-.,
三.室内覆盖站点方案设计
3.2信源设计
3G室分信源选取原则 原则上采用BBU+RRU信源方式: 由于目前使用(BBU+RRU)形式为信源不支持小区合并,为了减少扰码数量、 提升网络质量,在满足容量需求的前提下或者可以考虑使用RRU+光纤直放站+ 干放的组网方式,建议一个RRU下建议不多于带2台光纤直放站4台干放(严禁 干放串联使用)。 考虑到多网合路及扩容,方案设计需要对信源部分及室分设备(主机、干放等) 进行功率预留。 各种系统的设备选取优先级为:1)、纯无源系统;2)、RRU+干线放大器; 3)、RRU+光纤直放站+干放
上善若水 日新致远
陕西通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Shaanxi Communication Planning&Designing Institute- C7o-.,
三.室内覆盖站点方案设计
3.3设计方案功率计算
a)天线口功率计算 3G:平层约 6dBm~10dBm(天线口功率相差尽量不要太大),电梯及约 10dBm~12dBm;室外对打天线功率范围在15dBm~20dBm。 a)无源器件功率计算
上善若水 日新致远
陕西通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Shaanxi Communication Planning&Designing Institute- C3o-.,
二.室内覆盖站点勘测
站点勘测的目的主要是和业主、设计院(主设备、光缆)等相关人员一起 确定设计方案雏形,明确方案的要求,获取方案设计所需要的数据,以便后期 施工和维护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1.1、现场勘测主要数据采集 1.1.1人文、自然数据 a)站点名称:根据任务书定义站点名称,若现场勘测结果与任务书不符,则以 现场勘测为准,命名一般以站点安装所在处命名,可根据主要覆盖区为命名依 据。 b)站址:站点所在位置的行政地址,包括市县+乡镇+道路+门牌号。要求GPS 定位,GPS测试位置为覆盖端信源或主机位置所在楼宇位置(GPS数据一定要 准备,一般精确到小数点后五位)。 c)业主联系人:站点安装所在场所的业主,一般为大楼的物业管理处、工厂的 工程部、村子的村委等,方便联络施工。 d)覆盖站点概况:覆盖区及其周围的建筑情况(如楼宇数量、楼高、用途等)。 e)覆盖站点平面图:可向业主索取总体图、建筑平面图,否则须手工勾画覆盖 区的简易平面图,力求精确。
上善若水 日新致远
陕西通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Shaanxi Communication Planning&Designing Institute- C2o-.,
一.室分设计指导要求
总体要求: 1)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在保证业务的覆盖、质量、容量的前提下,应尽量控制建 设成本,避免天线过多过密,避免信源功率、元器件和材料浪费; 2)室内分布系统作为室外基站的一个有效补充手段,必须从整个大网层面来考 虑,而非楼宇单点的设计考虑,室内、室外网络统一协调规划; 3)室内分布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对于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和老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必须满足CDMA、WLAN等业务发展需要; 4)室内分布系统应尽量实现目标覆盖区域内信号的均匀分布,避免信号的外泄, 避免与室外信号过多的切换; 5)室内分布系统应做到结构简单,工程实施容易,不影响目标建筑物原有的结 构和装修; 6)室内分布系统拓扑结构应易于迭加与组合,方便后续维护调整以及后期的小 区分裂(合并)改造等; 7)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应结合实际,兼顾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必要时应进 行多种覆盖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图纸作为施工的依据,应能很好地指导施工; 9)鉴于室分建设难度,建议新建室分同步考虑3G/4G建设。
上善若水 日新致远
陕西通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Shaanxi Communication Planning&Designing Institute- C4o-.,
二.室内覆盖站点勘测
1.1.2现场勘测时应该注意的要点 a)勘测时请先联系勘测物业的负责人,或了解业主的情况、站点基本情况 后前往。 b)每个站点均需根据现场环境进行。 c)勘测时就需注意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室内覆盖应合理规划天线布放,合 理设置天线口电平,且尽可能少用有源设备。 d)设备安装、馈线走线等方式要和业主充分协商,以免施工时业主不同意 设计方案的安装方式,勘测规划时一定要把握好可实施性同时兼顾施工难 度。取电勘测规划时,不得与大功率用电设备共用一个电源,以免出问题; e)小区勘测点附近如有高压设施等,请在勘测中标明并在设计中尽量避开。 勘查人员需要与业主沟通,确认业主对设备安装是否有特殊要求(如明装、 暗装、隐蔽安装等)。
培训主题
室分设计指导
上善若水 日新致远
2014年2月
陕西通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Shaanxi Communication Planning&Designing Institute- C1o-.,
培训内容
室分设计指导要求 室内覆盖站点勘测 室内覆盖站点方案设计 分场景覆盖类型分析 具体图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