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读书笔记五篇

合集下载

《给青年的12封信》读后感7篇

《给青年的12封信》读后感7篇

《给青年的12封信》读后感7篇【篇一】好像正如作者所说的,我也同大部分青年一样浑浑噩噩的生活着,粗陋肤浅高谈阔论,有时不知道自己在说些干些什么;或许我有目标,但又因为某些因素而未能实现。

我们都觉得自己努力了,奋斗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子的,我们还差了很多,还有很多能做的更好。

作者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太贪容易,太肤浅粗俗,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他说的没错,这简直是我们青少年的通病!我是该好好反省自己,该如何去做,才能真正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

我学东西,是贪容易;在有问题时,从众心理太大;做事情时,虎头蛇尾;大多数时间,慌慌张张,急急忙忙,可是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这就是太浮躁吧。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我觉得,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都应该读一读这12封信。

现在科技是进步了,但是以往那些“十年一赋,三年不窥园”的人都不见了,现在的青少年呀,都少了些耐力与激情,少了之前人们不计失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努力的勇气和决心,少了遇事冷静从容不迫,少了生活的动力......而现代人更多的只是不重基础,说些不切实际的话,做些毫无意义的事。

也许我们是该想想,不脚踏实地,怎能仰望天空?我懒散了这么些天,这么多年,早就应该觉悟,可是依旧这样过下去,呵呵,好多人不就像我一样迷迷糊糊过了一辈子吗?!好在现在还不算晚,不算晚...我应该打好基础,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而不要成天空想,玩乐。

我“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世俗图近利。

要能惊赞热烈的失败,能欣赏一般人索嗤笑的呆气和想象,能景仰不计成败的坚苦卓绝的努力。

”希望有些有志青年能够好好看看这本书,看看我的这篇文章,看看自己的人生。

【篇二】读高中时领略过朱光潜先生著作———《谈美》,所以他一直以“美学家”的形象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如今读大学了,发现这“十二封”写给中学生的信,起初还有些许遗憾,觉得错过了最佳阅读时期。

但读毕,却意识到现在的大学还不及那时的中学,尤其在思想深度方面。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精选14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1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第一封就是关于读书。

正处于青年的人们,有大好的青春时光,可以去尽情的读书。

不断的积累不断的。

当然,书是读不尽的,知识也是永远学不完的,但是要想成为终身学习的人,那就要不断的'去读书。

读书也应该读经典,从兴趣出发。

这十二封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朱光潜心中的青年应该有什么样的品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这十二封信,也是朱光潜的思想的一部分。

除了这十二封信,后半部分就是关于朱光潜的美学。

这大概是我第一次接触美学,我曾经以为是深奥的,但是读完朱光潜讲的美学,觉得美学就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可以从最简单的身边入手。

由浅及深,不断向美学深处迈进。

朱光潜也算是递进来讲的,从美学到创造到游戏到复制,带你去一点一点了解这个深奥的学说,最后再回归生活。

我很喜欢最后谈美学的一章。

我们生存于极速的时代,但是从未想过慢下来。

希望我们也能慢一点,停下来,看看周围的时间,处处都是美。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2最近,读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让我受益匪浅。

在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时,我感觉身临其境,就好像朱光潜先生站在我的旁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讲话,诚恳亲切,真实自然,里面的内容让我读懂了不少道理。

信中的字虽然通俗自然,但字字都有它的意思和道理。

在第一封信里谈的是读书,在信里说道,“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我想到了我自己,在平常的生活中,我经常说自己没时间。

现在看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只要你能充分利用时间,就不会没有时间。

有很多人说没时间看书,如果你每天能抽出一点时间,一天至少也可以读很多页,一个月加起来就可以读一整本书,一年就可以读好几本啦。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5篇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5篇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5篇《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书是由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潜先生所写的这些内容并不是对青年们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对他们进行有益的劝导。

他就像是读者的一位老友,分享自己独到的见解,就如谈写作时所说的:“__像其他艺术一样,“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影响我最深的一封信,是首封―《谈读书》;我是一个十分懒惰的人,特别不爱看课外书,每次看书都是被迫无奈。

但是阅读完这封信后,我不禁想到之前的自己有多愚蠢。

书籍好比钥匙,它能帮助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书籍好比帆船,它能帮助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书籍好比阳光,它能帮助我们扫除内心的黑暗。

我们可以在书中找到自我。

“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是啊!真得没有时间吗?真就那么忙吗?每次同学围成一团,分享自己的阅读之路时,我却是满头雾水,同坐在一个教室,同样的环境,那为什么别人有时间,而自己却没有呢?短短的一句话,成为了点金之笔。

我不能在继续荒废下去了,我要做出行动,改正缺点,阅读是一件十分平凡的事情,但我认为我能做到坚持阅读,这件事就不再平凡。

坚持阅读需要足够的耐心,正如人生的历练,在一次次的历练中成长。

我是一位很敏感的中学生,同时这也成为了我的一大烦恼,一个眼神会让我幻想出很多事情,无论是对同学,家长还是老师。

因此我妈妈天天说我感情太丰富。

谈到感情同时就会想起理性,我有一位很好的朋友,她是一位理性强的人,如果我说错了一些事情,她就会与我讲起道理,但有时我并非那个意思,所以在理性和感情之间真的有间隔吗?过度的理性可能会使感情产生裂缝,感情同时也会让我们做出不同的选择。

感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理性控制了我们的行为,就如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的道理,这也让我产生了许多疑惑。

阅读过朱光潜先生的《谈情与理》中,他认为:“仁”胜于“义”,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同时情感也更加丰富,肩负的责任也增多,人生就像在做选择题,在一次次的选择中成长。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一)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感觉每一封信都令人嚼味,每封信都会给人带来新的感受,很多的话读来浅显易懂,却是我们往日思考的但无法表达出来的。

我们只有结合自己的经历,才能体会出话中含意。

在本书中,可以从中发现某一个触动你内心的句子,虽然里面有些章节可能感觉不太适合现在的步调,但是事物都是相通的,都会或多或少能从中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得到你所希望领悟的精华。

看起来这十二封信的主题毫无关联,实则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下面就我对本书的某些章节谈谈我的感想。

(括号内的文字为我的看法。

)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一旦下定决心要读书,就算是国家总统,也会有时间读书。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的多,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

(我们看书不在于多少天可以看完一本书,即看书的速度;也不在于看书的多少,即看书的数量。

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很多学生一味读死书。

这方面尤以高中生为代表,一天到晚抱着课本、练习题钻,到最后考试,可能因为知识不够全面就被淘汰下来了。

因此忙也要看书,且要看的全面。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

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的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心灵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在这个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不欢喜读书,不愿意读书,他们觉得与其看书还不如整天坐在电脑前玩游戏或在外面闲逛来的惬意舒坦。

今日中国的世风日下,究竟是我们影响了世风,还是世风影响了我们,我们看待贪官污吏,想这个世界为何如此,为什么他们宁愿冒着失去自由或生命的危险去进行犯罪,也不愿意平平静静自由的做个守法公民。

)比方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的不受拘束地发展。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篇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篇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篇《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书,由朱光潜编著,岳麓书社出版。

本书内容是十二封作者旅欧期间从海外寄到某一家杂志社登载过的信。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篇一“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

”当我看到朱光潜写了这么一句话时,我便知道"学问之海无涯无际。

”便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留学英国期间,专门写给中学生的、以书信的形式,每次探讨一一个话题,探讨读书、习俗、革新、道德、升学与专业、参与社会运动以及人生烦恼与乐趣等。

作者娓娓地谈论了自己的观点,给青少年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指引。

作者在《谈在露浮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中所谈论的一个深刻的道理,我认为在当今是非常适合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过分推崇效率,做事难免轻浮粗率,所以难以做出艰苦卓绝的成就。

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现象,希望我们青少年能够正确看待效率,做一个沉稳而不浮躁的人。

其中最令我受益的是《谈动》《谈静》这两篇文章。

这两篇文章中,作者道出了动与静的好处。

他说,动是人的一种天性,人需要顺从这,种天性,心中的烦恼才得与宣泄,人才会感到快乐;静即静下心来感受,沉下浮躁的心,它能沉淀人的各种繁杂的思绪,过滤人的心情,让人感受到静中趣味。

以前,我们总是被要求运动,理由是运动可以强身健体;总是被批评不能安静下来,理由是临近才能修身致远。

于是我们开始讨厌课间十分钟的体操,又不能忍耐课上四十五分钟专心听课。

我们开始逃避,当我们需要安静下来学习时,我们心里经常充斥着各种想法,变得烦恼重重,丝毫不得安宁。

我认为,当我们明白动与静的深刻含义,我们应弄清楚什么时候该动,什么时候该静。

相反,我们既没办法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又没办法让自己的成绩和学习搞好,反而还会变得消极低落、暮气沉沉,在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失去本该有的热情与活力。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精选16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篇1你是否曾期待拥有这样一盏明灯:它在你失去方向时为你大开光明之路,在你生活慵懒时提醒你青春以奋斗为歌……这是一盏温柔的明灯,语气亲切随和,深入人心,你能在他身上感受春阳般的气息。

如果你曾期待过,品味朱老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位真挚又极具智慧的导师,这位质朴无华的朋友,和蔼可亲地和我谈心,汩汩地流出了他露珠似的深邃的思想和为人为文的品格。

朱老在全书开篇写《谈读书》中,以劝告的口吻,父母的角度愿我们从当下做起,培养阅读兴趣,时不我待,他说:“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忙里偷闲,这不难做到,在本文后半部分,谈及我们应该读什么书,我想,当代青年应全面发展,而不该随波逐流。

朱老先生在此为我印证了这个观点,“时间是最好的导师”,这位导师为我们筛选出的书籍,是上等的优品,这是最扎实的阅读书籍。

我们有部分父母,认为这些旧书、名著是唯一适合青年阅读的,我觉得不然,不应沉浸在这老套、陈旧的书籍中,这样无法跟进社会进步的步伐,更容易缺失自身原有的创造潜能,因此我认为青年应放眼长远,选择性阅读部分当代火热的文学书籍,古今结合,才能深入心灵,找到这世界最好的解药。

现实世界中,作文可谓青年人最头疼的事,对于我来说也是。

读了《谈读书》,不妨读《谈作文》,相信你头顶的明灯必更添一丝光明。

由于内容繁多,愿你自己品味。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的人生即随这时光流逝到处奔波,有迷惘的时刻,也有清醒的时刻。

何为青年?青年即是能受得住考验,经得住风吹雨打,有信心,有希望,还有毅力的人,就像老先生所说:“人家既然可以做得到,我就没理由做不到。

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篇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篇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篇《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书,由朱光潜编著,岳麓书社出版。

本书内容是十二封作者旅欧期间从海外寄到某一家杂志社登载过的信。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篇一“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

”当我看到朱光潜写了这么一句话时,我便知道"学问之海无涯无际。

”便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留学英国期间,专门写给中学生的、以书信的形式,每次探讨一一个话题,探讨读书、习俗、革新、道德、升学与专业、参与社会运动以及人生烦恼与乐趣等。

作者娓娓地谈论了自己的观点,给青少年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指引。

作者在《谈在露浮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中所谈论的一个深刻的道理,我认为在当今是非常适合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过分推崇效率,做事难免轻浮粗率,所以难以做出艰苦卓绝的成就。

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现象,希望我们青少年能够正确看待效率,做一个沉稳而不浮躁的人。

其中最令我受益的是《谈动》《谈静》这两篇文章。

这两篇文章中,作者道出了动与静的好处。

他说,动是人的一种天性,人需要顺从这,种天性,心中的烦恼才得与宣泄,人才会感到快乐;静即静下心来感受,沉下浮躁的心,它能沉淀人的各种繁杂的思绪,过滤人的心情,让人感受到静中趣味。

以前,我们总是被要求运动,理由是运动可以强身健体;总是被批评不能安静下来,理由是临近才能修身致远。

于是我们开始讨厌课间十分钟的体操,又不能忍耐课上四十五分钟专心听课。

我们开始逃避,当我们需要安静下来学习时,我们心里经常充斥着各种想法,变得烦恼重重,丝毫不得安宁。

我认为,当我们明白动与静的深刻含义,我们应弄清楚什么时候该动,什么时候该静。

相反,我们既没办法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又没办法让自己的成绩和学习搞好,反而还会变得消极低落、暮气沉沉,在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失去本该有的热情与活力。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通用28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篇1青年应该如何读书?读什么书?这些天,我读了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一章“误读书”,并且深有感触。

信中写到读书的重要性,而读书在现代似乎更偏向于上学时,人们剪贴出,用来上课的教科书的内容。

但现代的青年的生活充满着无形和有形的各种诱惑,如:手机、电脑、电视、小说、漫画、网络游戏……现在,网络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青年沉迷到网络之中,如果他们能够静下心来,抽点时间,读一读自己感兴趣的好书,对自己的修养也会得到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读什么书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现代,读书是非常方便快捷的,只要手机在手,随时随地可以阅读。

但现在网络上充斥着的是各种“没营养”的垃圾书籍,嚼之有劲,而食之无味,更无法下咽,纯属浪费时间。

所以,正如书中所说“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

”所以你须要慎重选择,如朱光潜所说“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另外,书中也有教读书的方法:第一,凡是值得读的书,至少需两遍。

第一遍应快读,着眼在解全篇大旨与特色。

第二遍要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第二,读过一本书,应用笔记录纲要、精彩部分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但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的思考。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一本有用的书,是一本青年不应该错过的书。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篇2最近读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就像朱光潜先生站在我身边语重心长地与我谈话一般,诚恳真挚,亲切自然。

里面的每封信都令我受益匪浅,很多的话读来虽然浅显易懂,但都蕴含着很多深刻的道理。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读书心得五篇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读书心得五篇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读书心得五篇《给青年的102封信》读后感(1)我们的生活过得太躁。

看完朱光潜老先生送给我们的102封信后,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102封信,每封有着1个主题,本说多不多,说少很多,但在我看来却包括了所有。

每封信中都显示着这位美学大师的学识渊博,相比之下,我们太过渺小。

渺小的我们可能1生本就达不到那种高度,却仍不肯踏实下我们那颗浮躁的心。

先生在开端便推荐的那些书目,坦白讲,看过的聊聊无几。

每天,我们都忙繁忙碌,有时连午休的时间都被占用。

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各种各样的大赛、学生会工作,每天忙到不可开交,没时间上课、没时间造作业、更没时间看书。

每天熄灯后,静静躺在床上,好累,却想不出来我们都做了些甚么,对被消费的时间又充满惭愧,无能为力的进入梦乡。

1个月后,又发现我们想做的1件都没有做成。

我们真的很忙吗?答案,不忙,浮躁且急于求成。

每天抽出点时间读点书,在朱光潜先生看来这是最重要的吧,要不然也不会放在第1封信的位置。

是啊,我们都在忙,不过应当每天留出固定的时间来看看书,其实不1定要取得黄金屋,最少可以修身养性,增加修养。

俞敏洪大学4年读了800本书,现在想一想,平均1天半1本书,这还是要算上放假的时间。

我们4年下来,能看上80本书的人,应当都算很多了吧。

我们缺少的不是看书的时间,而是1颗愿意静下心来看书的心情罢了。

102封信如碗圣水般洗涤我们浮躁的心,不管是读书、静动、选择,亦或是亲情、友谊、爱情,给我们的不是直接告知我们应当如何处理,而是用渊博的知识,1位长者的口吻,引发着我们的思考。

这不由让我想起了1位作家刘同,用他亲生的经历,引发着每一个共鸣器发出自己声波;用他奋斗的经历陈述着,只要努力就有希望。

他曾说道:现在的学生,特别希望有人能告知自己1个如何能够快速成功的方法,愈来愈焦急,可大多数只停留说,阔别了做。

是啊,我们多么渴望成功,能够有1番作为,太着急了。

1颗急躁的心,又怎能造就1个踏实前进的自己。

《给青年人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给青年人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给青年人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给青年人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给青年人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给青年人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早晨醒得早,花了近一个小时,读完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谈读书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

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

所以实践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得费些功夫去搜求。

关于读书方法: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

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

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第三,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

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二、谈动朋友,我们都不过是自然的奴隶,要征服自然,只得服从自然。

违反自然,烦恼才乘虚而入,要排解烦闷,也须得使你的自然冲动有机会发泄。

人生来好动,好发展,好创造。

能动,能发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不动,不发展,不创造,便是摧残微型机,便不免感觉烦恼。

三、谈静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

世界是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

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不安所有灵。

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

忙里偶然偷闲,闹中偶然觅静,于身于心,都有极大裨益。

你多在静中领略些趣味,不特你自己受用,就是你的朋友们看着你也快慰些。

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精选29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篇1看这本书之前我特别好奇: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前,一位关心后生的前辈会对青年朋友们说一些什么呢?看过后,如果把十二封信的忠告总结一下,那就是:青年人要能沉下心,做学问做事业都要从根本上下功夫,要从自己本心出发,戒骄戒躁、不贪容易,不随波逐流亦不急功近利。

这样的人生态度何止当时的青年人要具备呢?不论是当时,还是现在,也不论是否是青年,凡是认真对待生活的人,都理应如此。

《作者自传》中曾言:“这本书反映当时一般青年知识分子的心理现状,所以我和广大的青年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我在读书后最有感触的莫过于朱光潜先生所言的谈动、谈静、谈摆脱、谈人生与我......恰好反映了我们在成长历程中所面对的读书学习、道德、个性、人生等多方面的问题。

虽然不尽相同,却大致如此。

先生娓娓道来,读来让人如沐春风。

仿佛遥远的一位长者在用谦逊又诚恳的语言关切着,既想指出一条明路,又不忍重言,只将自己的肺腑之言尽数道尽,期望小辈们能有所收获。

十二封信中,我最喜欢的是谈动和谈静。

古诗中曾写到:“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闲愁闲愁,多半是因为太闲了!当代青年人若谈起闲愁,必定会被说过于矫情,当你读了孟石先生的这篇谈动,便会释然。

他承认了“朋友,闲愁最苦!”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于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于动”。

无论你是怎样的心情,世界还是按照既定的轨迹在运转。

若想排解心中的闲愁,就要以动制静,享受生活中质朴的乐趣,去跑跑跳跳、谈谈笑笑一番,烦恼自然就烟消云散了!如果说谈“动”是跑跑跳跳,那么谈“静”则是感受、是领略趣味。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生活节奏随之加快,心性难免浮躁起来。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篇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篇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篇《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书,由朱光潜编著,岳麓书社出版。

本书内容是十二封作者旅欧期间从海外寄到某一家杂志社登载过的信。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篇一“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

”当我看到朱光潜写了这么一句话时,我便知道"学问之海无涯无际。

”便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留学英国期间,专门写给中学生的、以书信的形式,每次探讨一一个话题,探讨读书、习俗、革新、道德、升学与专业、参与社会运动以及人生烦恼与乐趣等。

作者娓娓地谈论了自己的观点,给青少年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指引。

作者在《谈在露浮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中所谈论的一个深刻的道理,我认为在当今是非常适合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过分推崇效率,做事难免轻浮粗率,所以难以做出艰苦卓绝的成就。

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现象,希望我们青少年能够正确看待效率,做一个沉稳而不浮躁的人。

其中最令我受益的是《谈动》《谈静》这两篇文章。

这两篇文章中,作者道出了动与静的好处。

他说,动是人的一种天性,人需要顺从这,种天性,心中的烦恼才得与宣泄,人才会感到快乐;静即静下心来感受,沉下浮躁的心,它能沉淀人的各种繁杂的思绪,过滤人的心情,让人感受到静中趣味。

以前,我们总是被要求运动,理由是运动可以强身健体;总是被批评不能安静下来,理由是临近才能修身致远。

于是我们开始讨厌课间十分钟的体操,又不能忍耐课上四十五分钟专心听课。

我们开始逃避,当我们需要安静下来学习时,我们心里经常充斥着各种想法,变得烦恼重重,丝毫不得安宁。

我认为,当我们明白动与静的深刻含义,我们应弄清楚什么时候该动,什么时候该静。

相反,我们既没办法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又没办法让自己的成绩和学习搞好,反而还会变得消极低落、暮气沉沉,在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失去本该有的热情与活力。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心得(精选19篇)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心得(精选19篇)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心得《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心得(精选19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心得篇1我们的生活过得太躁。

看完朱光潜老先生送给我们的十二封信后,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十二封信,每一封有着一个主题,本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在我看来却包含了所有。

每一封信中都显示着这位美学大师的学识渊博,相比之下,我们太过渺小。

渺小的我们可能一生本就达不到那种高度,却仍不肯踏实下我们那颗浮躁的心。

先生在开端便推荐的那些书目,坦白讲,看过的聊聊无几。

每天,我们都忙忙碌碌,有时连午休的时间都被占用。

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各种各样的大赛、学生会工作,每天忙到不可开交,没时间上课、没时间做作业、更没时间看书。

每天熄灯后,静静躺在床上,好累,却想不出来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对被消费的时间又充满愧疚,无能为力的进入梦乡。

一个月后,又发现我们想做的一件都没有做成。

我们真的很忙吗?答案,不忙,浮躁且急于求成。

每天抽出点时间读点书,在朱光潜先生看来这是最重要的吧,要不然也不会放在第一封信的位置。

是啊,我们都在忙,不过应该每天留出固定的时间来看看书,并不一定要获得黄金屋,至少可以修身养性,增加修养。

俞敏洪大学四年读了800本书,现在想想,平均一天半一本书,这还是要算上放假的时间。

我们四年下来,能看上80本书的人,应该都算不少了吧。

我们缺少的不是看书的时间,而是一颗愿意静下心来看书的心境罢了。

十二封信如碗圣水般洗涤我们浮躁的心,无论是读书、静动、选择,亦或是亲情、友情、爱情,给我们的不是直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而是用渊博的知识,一位长者的口吻,引发着我们的思考。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位作家刘同,用他亲生的经历,引发着每个共鸣器发出自己声波;用他奋斗的经历述说着,只要努力就有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读书笔记五篇这十二封信以有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并未曾指定某一受信人的姓名,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谁就是受信人,谁都应该读一读这十二封信。

关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第1篇】这两次的文章推荐都是拖到最后期限了,才想起来拜读。

但是谈读书里的第一段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是我真的没有时间,还是我没有决心。

有了决心,那么很多事情就自然得多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会把读书当成你生活的一部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能每天坚持了。

现在终于知道我为什么减不下肥来了,原来是我没有下定要减肥的决心,也没有拿出要减肥的魄力,更没有做到所谓的坚持。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的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原来平时老是觉得无聊的时候,漫无目的地看着网络的各种是是非非时,也可以把这种漫无目的转变为自己的饶有兴趣。

人的心智空间是一定的,如果被你正常的嗜好占满了,那么你就不会被不良嗜好所影响。

如果说我现在还不清楚自己所希望的正常嗜好是什么,也不知道用什么来打发自己的闲暇时间,那么就用用心思考一下吧,或者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东西。

当然我们平时所能做到的便是如此,总是有各种大理想,大的抱负,但是扪心自问,这些都只是空口而谈,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又有哪些呢?可能这个问题又回归到了其所说的决心问题上吧。

读到一谈读书,觉得文字颇好理解,并且都会有上句话的解释,这对于我这种头脑简单的人来说真是一件有益的事情,而后读到二谈动,同样的感觉,特别是谈谈笑笑,跑跑跳跳,多么朴实的语言,没有太多的装饰,现在一谈到好文章,便是文采较好,用字谨慎云云,其实对于我个人还是喜欢这种一说到底的文章,一遍读过,便能明白作者的真正含义,不需要像散文那样来回斟酌了,不过或许正是如此才显示出了中国文字的精神吧。

虽然这十二封信我没有完全读完,但是我会利用接下来的时间慢慢读得,虽然里面有些章节感觉可能不太适合现在的步调,但是事物都是相通的,都会或多或少能从中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得到你所希望领悟的精华。

也希望群里的朋友们能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地读读这十二封信,不是希望你们来完成某些任务,而只是希望你能从中发现某一个触动你内心深处的句子足已。

【第2篇】对于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前七篇里面,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谈读书”、“谈动”、“谈静”这三篇。

阅读的好处不用多说,只是我们很多都不知道阅读的方法。

最高峰的时候,我两三天就可以看完一本很厚的书,可是看完以后,收获只限于当时,后来就逐渐淡忘的。

长久如此,我不觉有种读了也忘记,何必做无用功的感受。

可朱先生在书中提高,我们面对伶俐满目的书,要学会选择。

按照机会成本来说,你多读了一本无用的书,就代表你会少读一本有意义的书。

所以我们应该多多倾向于选择经过历史检验的,有价值的书。

另外,读书还在于感受,在于记笔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读书的时候,是边思考,边阅读,而不是一味的接受,以致最后不留下半点痕迹。

在《谈动》那封信中,朱先生提到我们之所以烦忧,是因为我们的生机被抑郁,要想快乐,须得使你的生机能舒畅,能宣泄。

很多时候,我们一遇到烦恼,我们就会想要一个人,什么都不做。

其实现在想起来,这样好像根本就无济于事。

我们总是倾向于抑制自己的情绪。

不开心,我们硬要自己坚强不哭;想打电话,我们硬要自己保持尊严不打;想疯想叫,我们硬要自己保持所谓形象。

其实情绪是要发泄的,既然控制不了情绪,为什么不直接任性一次,让情绪自由发展呢?《谈静》则讲到了“生活在于感受,领略。

”当今的生活比过去多姿多彩很多,可是我们却可以常常听到别人哭喊着“好无聊!”美丽的花草、可爱的小鸟、深刻的知识,都无法提起我的兴趣。

我们将这归咎于社会太喧嚣,却没有发现自己就是浮躁中的一份子。

生活有无趣,在于你有没有去为自己寻找乐子。

剩下的《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谈十字街头》、《谈多元宇宙》、《谈升学与选课》,我们感受不是特别的深刻。

只是觉得《谈十字街头》里面有句话很有感触:“强者皇然叫嚣,弱者随身附和,旧者盲从传说,新者盲从时尚,相习成风,每况愈下。

”“我们要自由伸张自我,不要没在十字街头底影响里去。

”至于《谈多元宇宙》,我会倾向于将这篇文章理解成,时代的对一件事物的评价有很多标准,不同标准下的判断有所不同,所以应该辩证,全面去看到,切忌陷入“一元”的世界。

【第3篇】这两次的文章推荐都是拖到最后期限了,才想起来拜读。

但是谈读书里的第一段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是我真的没有时间,还是我没有决心。

有了决心,那么很多事情就自然得多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会把读书当成你生活的一部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能每天坚持了。

现在终于知道我为什么减不下肥来了,原来是我没有下定要减肥的决心,也没有拿出要减肥的魄力,更没有做到所谓的坚持。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的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原来平时老是觉得无聊的时候,漫无目的地看着网络的各种是是非非时,也可以把这种漫无目的转变为自己的饶有兴趣。

人的心智空间是一定的,如果被你正常的嗜好占满了,那么你就不会被不良嗜好所影响。

如果说我现在还不清楚自己所希望的正常嗜好是什么,也不知道用什么来打发自己的闲暇时间,那么就用用心思考一下吧,或者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东西。

当然我们平时所能做到的便是如此,总是有各种大理想,大的抱负,但是扪心自问,这些都只是空口而谈,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又有哪些呢?可能这个问题又回归到了其所说的决心问题上吧。

读到一谈读书,觉得文字颇好理解,并且都会有上句话的解释,这对于我这种头脑简单的人来说真是一件有益的事情,而后读到二谈动,同样的感觉,特别是谈谈笑笑,跑跑跳跳,多么朴实的语言,没有太多的装饰,现在一谈到好文章,便是文采较好,用字谨慎云云,其实对于我个人还是喜欢这种一说到底的文章,一遍读过,便能明白作者的真正含义,不需要像散文那样来回斟酌了,不过或许正是如此才显示出了中国文字的精神吧。

虽然这十二封信我没有完全读完,但是我会利用接下来的时间慢慢读得,虽然里面有些章节感觉可能不太适合现在的步调,但是事物都是相通的,都会或多或少能从中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得到你所希望领悟的精华。

也希望群里的朋友们能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地读读这十二封信,不是希望你们来完成某些任务,而只是希望你能从中发现某一个触动你内心深处的句子足已。

【第4篇】全书是朱光潜先生以朋友名义写给全国青年的十二封信,话题宽泛随意,生活气息浓厚,亲切自然。

”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作者对于现代青年的毛病,曾这样慨乎言之。

一、谈读书朱先生希望青年早早养成读书的习惯,才能永生受用。

因为读书”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用不会寻出的。

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

“但是年青人有个好处,他知道自己的兴趣指向,可以在兴趣这条路上或跋涉或飞奔,慨然向前。

二、谈动”烦恼究竟是一种暮气,是一种病态,你还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就这样颓唐沮丧,我实在替你担忧。

“”我只觉得忧来无方,不担人莫之知,连我自己也莫名其妙,哪里有所谓哲学与人生观!“”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当然,愁源多种多样,像现在许多同龄人那种没愁楞喊愁,事事都称愁的态度,纯属扯淡了。

像屈原那种愁,虽不能说是应该鼓励的,却只叫人怜悯,继而产生爱国和做人的力量了。

三、谈静”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

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是的,像小孩子那样,用一双无知幻想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人、物和事,也会生出无穷乐趣,纵然这种乐趣在成年人严重极其无聊,然而独慰己心不已足够了吗!昨晚,一同学误把闪盘认作打火机,另一同学说:”你把闪盘插到电脑上,盘后面就会冒火,成打火机了。

“我就说:”然后,电脑就轰地飞到天上了,‘神七’就发射了。

“后来,想到一首歌《星星点灯》,想必是星星的一角上挂着一个喷火的电脑,成所谓的”星星点灯“了。

自己想,自己笑,心里觉得很有趣。

”静与闲也不同。

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

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

这就是忙中静趣。

“四、谈十字街头在这个社会,你是一个20来岁的青年,你的同学有30来岁的老同志,又有比你小两岁的比较年轻的同学,然而现实却是这样:”围着你的全是肤浅顽劣虚伪酷毒,你只有两种应付办法:你只有和它冲突,要不然,就和它妥洽。

在现时这种状况之下,冲突就是烦恼,妥洽就是堕落。

无论走哪一条路,结果都是悲剧。

“我希望真正有值得烦恼的事的烦恼的人最终都能冲突出烦恼,而那些无愁生非的卑贱小人都绝迹就好!五、谈升学与选课”我时常想,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

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

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

“学习到底是倾向于兴趣还是囿于现在的专业,死死抠一些自己本不在行,本不在意的东西?六、谈情与理对于自杀,朱先生说:”前几天听见一位国学家投河的消息,和朋友们谈,大家都觉得他太傻。

他固然是傻,可是世间有许多事项得有几分傻气的人才能去做。

纯信理智的人天天都打计算,有许多不利于己的事他绝不肯去做的。

历史上许多侠烈的事迹都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

“”仁胜于义,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

“我是赞同以情感指引生活的,情感跟理智可以并存,但是情感会深入人心,使人终为真正的人,使生活终为真正的人的生活。

七、谈摆脱”舞台上的悲剧生于冲突之得解决,而人生的悲剧则多生于冲突之不得解决。

“文章之术在知遗漏,生活也要知所遗漏。

正如”长枪短戟,用各不同,但精其一,已足制胜,汝才有偏向,姑发展其所长,不必广心搏骛也。

“我理解的是,人要在其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兼容并包,在泛的基础上钻研专业成为小专家。

像我,在杂看文学书的基础上,着重看中国近代作家沈从文的作品,成为广博塔的塔尖——沈从文研究专家,我的远大理想。

注:文中凡使用引号处为朱光潜的原文,其余为我的感受。

【第5篇】昨天,因为要到校本部参加几个活动,而且活动时间安排的特别分散,所以早早就决定在那里呆上一整天不回校区。

早晨天刚刚亮,睁眼便是淅淅沥沥的小雨,雨点虽然不大,但是刮个不停的秋风把人整的够呛。

这更加坚定了我之前的决定:妹的绝对不能在周末还傻逼呵呵的捧本四级单词书死去活来的背,得抽出点时间来看看“闲书”了。

说是抽出点时间来看闲书,其实一天的时间下来基本上只干了三件事:早晨的体检、中午到天津电视台充当群众演员和晚上听关于党团知识的讲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