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共30页文档

合集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的异同点

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的异同点
1、背景 2、教育价值 3、目标 4、特征 5、内容 6、其他
• 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会
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基本关系,发 展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信息意识与技术意 识、劳动观念与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背景
• 数学课程:通过十年新课程的实践,发现数学
综合与实践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信 心和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深对数学本质 的认识,还能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开阔教师 的视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教育价值 • 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
分发展创造了空间;有利于克服书本知识 和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引导学生在社会 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其他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明确 的总目标,三到 六年级有具体的目标,还有具体的内容领 域;而校本课程则是没有具体的目标和内 容领域的规定。
相同点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是三级课程 体系的一部分 2、都可以用活动课的形式开展 3、在课堂上,学生占主体地位,老师是引导 者和引路人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数学)的 异同点
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的异 同点
不同点: 1、定义 2、性质或特征 3、基本理念 4、其他
定义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
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社会生活, 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 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 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 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为了学生和学校的发 展而由学校自主开发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 程。
• 数学课程中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有
助于学生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全 面理解;有助于教师的发展;有助于课程 的建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教材(高年级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教材(高年级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样本课程教材共享无烟世界活动目标:1.了解吸烟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理解“吸烟有害健康”的含义。

2.了解香烟中所含的有害物质。

3.了解香烟对环境的危害。

4.让学生从小养成拒绝香烟的习惯。

活动重点: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

2.了解吸烟的危害。

活动准备:导语香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有许多人对香烟熟视无睹,部分人对它情有独钟。

目前全世界由于每年吸烟而增加的死亡人数达100万之多,吸烟在我国青少年中十分常见,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不得吸烟。

但青少年吸烟的人数相当多,而且有上升的趋势。

拒估计我国中学生吸烟的人数达30%左右,青少年吸烟是一种及其有害的不良行为。

问题与思考1.你知道吸烟对身体有哪些危害吗?2.青少年吸烟有哪些害处?实践与活动活动(一)吸烟的危害吸烟的危害的调查表1.调查访问完成表格。

2.展示交流。

3.我的结论。

活动(二)调查了解香烟的成分对人体造成的危害2.展示交流。

3.我的结论。

活动(三)世界各国是怎样开展禁烟活动的2.展示交流。

3.我的结论。

资料在线世界上烟民最多的国家是中国,约有3亿多,且青少年吸烟的人数也是世界之最。

为此,中国做了限制吸烟的种种规定,例如禁止进口外烟,禁止公共场合吸烟,禁止做烟的广告等等。

自世界上1986年46个国家实行戒烟以来,至1992年又有45个国家推行戒烟令。

有些国家还做了特别规定:在公共场合戒烟,如飞机上、地铁站、火车上不准吸烟;不准向不满14岁至16岁的青少年售烟;国家大力研制和推行戒烟方法和替补品。

此外,日本有的公司给戒烟的雇员奖励8000日元,西班牙一家公司给雇员增加1000美元。

蒙古规定有谁在公共场合吸烟将受到2000图格里拉的罚款。

烟草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体。

烟草燃烧时(吸烟时)所产生的烟气中,大约含有一千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其中尼古丁的危害最大。

一支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足以毒死一只小白鼠。

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操作指南

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操作指南

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操作指南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五根支柱1、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2、发挥师生主体作用;3、丰富学生学习方式;4、考虑学校实际可能;5、形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操作程序1、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的基础研究。

主要涉及明晰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作出的价值定位。

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2、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3、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自主申报课程。

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

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

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

4、在前者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5、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前或过程中,撰写自己承担的课程的《课程纲要》(教师用的材料)。

6、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

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

评价的结果应向相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具体还可以细化为:成立小组;需求调查;培训教师资源调查;教师竞标;学生选用;跟踪评价;哲学整合;动态调整校本课程开发中涉及到的文件撰写格式和要求《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的格式及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是学校在校本课程方面的一般性的规定,用来培训教师的基本依据。

它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3-5项描述即可);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条例等。

《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的格式及要求。

《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是已经通过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的各门课程名称及其简介,简介以200字为宜。

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
夏志芳
一、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 的关系
1.从课程框架看(相关性) 单学科(含选修) 学科课程 综合学科(含选修) 指定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必选)
地 方 课 程
校 本 课 程
非指定领域
一般为选修
2.从课程内涵看(相通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领域而无指令性内 容 (1)指定领域 1 ABCD A.研究性学习 B.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C.信息技术教育 2 D.劳动与技术教育 在实践过程中,四大指定领域是以融合 的形态呈现的。 (2)非指定领域(学校没有的课程) 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 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 实践活动。
教师
学生
家长
创设问题情境 协调组织形式,指导 合作分工 审视方案的可行性 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监控学生的活动,给 予督促、激励和引导 组织交流,评价学生 的活动成果 提供学生反思的途径 ,反想自己的指导策 略,完成案例
选题:确立活动主题 组织:确定活动组织形式
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探究题材 基于自己孩子的特点给予建 议
定、更新)
学校层面开发方案
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
包括教育方针政策;“支柱” 情况; 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3-5项描述即可
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适度结构化
领域(严格意义、宽泛意义)
自由度
课时与学分
教师层面的开发方案
一般项目 开课教师/教学材料/课程性质/学习时间/参 加对象 具体内容 1. 课程目标陈述(3-5;ABCD) 2.专题、内容要点与活动安排 3.课程实施说明(方法、组织形式、课时、 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 4.考试评价说明(考核方式、记分方式、成 绩构成等)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校本课程教学实施计划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国定校行的必修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后的一门核心课程。

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它包含了经历——感受——探究——了解——理解——掌握——运用这一全过程,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体验,重在发展”为指导思想,认真开展三——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增强孩子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转变孩子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二、组织成员以下是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配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苏海生校长领导,谢焕君副校长分管,各年级教研组长负责制订实施计划,陈晓老师负责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日常运作,沈敏老师具体负责课时安排以及调、代课。

各班任课老师与班主任组成“导师团”对学生活动的开展进行研究性和指导。

三、研究目标1、力求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做到短线、长线活动相结合,使每位学生能将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形成比较完整的系列素材,并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活动的实际情况,引起同班和评价者的重视,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能通过利用各种符号与工具,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

善与他人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与资讯。

3、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起自己是记录自己学习过程资料的著作者和负责人的意识,逐步养成不断反省学习活动,评价学习成果,改进学习方式的学习习惯。

发展学生的规划组织与实践能力。

4、通过对教师的考核,进一步端正教师的教学思路,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从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观察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并促使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

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一、课程理念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该课程应包括课程资源、实施指南、教学案例三大要素,即以课程资源为物质条件,以教学指南为指导,以教学案例为借鉴。

二、课程特点该课程具有校本性、开放性、指导性、动态生成性的特点。

校本性:该课程的本质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拥有课程自主权;二是以本校教师为主体编制、实施和评价;三是课程开发的场所主要是本校及社区。

简言之,自己确定开设什么课,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哪些,如何教学和评价等,都由本校自己决定。

开放性:该课程是本校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学生及其家庭资源等),其资源的时空与开展活动的方式具有开放性。

指导性:该课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提供给学生阅读的“教材”,而是以提供资源、指导教学为主要目的,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践活动提供帮助的载体。

动态生成性:由于该课程资源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课程实施指南不能一劳永逸,课程实施方式也不可能完全预设,随着课程资源的变化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在课程实施中,必将不断完善或生成新的课程。

三、课程意义与作用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其作用与意义有二:一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密切联系生活与社会实际,增强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二是为教师生提供教学资源,有利于教师“指导”和学生“活动”。

四、课程基本内容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一、资源简述(一)资源名称(二)资源开发简况(三)资源特点(四)资源价值(五)资料链接二、活动建议(一)活动主题建议(本资源可以开展哪些项目的活动?)(二)活动目标建议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活动过程建议1.活动准备(本资源适宜哪些学段的学生活动,适宜多少人活动,适宜什么时间或季节活动?活动前需做哪些必要准备?)2.活动方式(例如,实践—体验式、问题—探究式、情景—陶冶式等。

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方案

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方案

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的要求,学校按照教育部门指示精神,制定学校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方案。

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课程。

我校的校本课程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

实行学分管理。

我校2014—2015学年度开设的校本课程配档表(附聘任指导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方面内容。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每学年学分满分为20学分,每学期一个各为10分,其中课题方案2分,结题报告2分,课题成果6分。

(第一学期以班级为组织单位;第二学期以学科为组织单位评比)。

2、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进行实践活动,走进社区服务等。

其中,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共18学分。

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5天)学校组织的校园社会实践活动(如军训、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等),获得3学分(必修);每学年总计不少于20天。

其中利用双休日开展实践活动,每学期至少2次(各1-2天/次),寒暑假2次(共10天),每次获得3学分。

社区服务活动每学年共12学分。

每学年分别参加不少于4个工作日(一个工作日不少于4小时)的社区服务并取得相关证明,每个工作日各获得3学分。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以班级单位组织管理。

3、信息技术教育,定期举行学生电脑作品展评。

总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断发展完善的课程。

学校将高度重视、严格管理、认真落实,逐步健全我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及学校发展水平的共同提升。

(完整word版)(整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教材(低年级用)..doc

(完整word版)(整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教材(低年级用)..doc

精品文档目录关注生活1、我的校园⋯⋯⋯⋯⋯⋯⋯⋯⋯⋯⋯⋯⋯⋯392、零花如何用⋯⋯⋯⋯⋯⋯⋯⋯⋯⋯⋯⋯⋯⋯423、水果与健康⋯⋯⋯⋯⋯⋯⋯⋯⋯⋯⋯⋯⋯⋯⋯45关注社会4、商⋯⋯⋯⋯⋯⋯⋯⋯⋯⋯⋯⋯⋯⋯⋯⋯485、做字小士⋯⋯⋯⋯⋯⋯⋯⋯⋯⋯⋯⋯⋯526、离危⋯⋯⋯⋯⋯⋯⋯⋯⋯⋯⋯⋯⋯⋯⋯⋯56关注自然7、害虫的天⋯⋯⋯⋯⋯⋯⋯⋯⋯⋯⋯⋯⋯⋯⋯608、形各异的⋯⋯⋯⋯⋯⋯⋯⋯⋯⋯⋯⋯⋯649、大自然的言⋯⋯⋯⋯⋯⋯⋯⋯⋯⋯⋯⋯⋯⋯68关注科学10 、生活垃圾的分理与利用⋯⋯⋯⋯⋯⋯⋯⋯7211 、汽与境⋯⋯⋯⋯⋯⋯⋯⋯⋯⋯⋯⋯⋯⋯7612 、吹出梦幻的泡泡⋯⋯⋯⋯⋯⋯⋯⋯⋯⋯81我们的校园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学校、为校争光的情感和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和分享。

5、让学生在活动中对自己的学校有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

活动重点:1、引领学生多角度的调查、了解自己的学校。

2、培养学生发展自我、为校争光的意识和情感。

活动准备:学校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各种活动表格同学们,每天清晨,我们都会背起心爱的小书包,从各自温馨的小家庭奔向一个共同的、美丽的大家庭,这就是我们的学校。

这里,有敬爱的老师,有亲爱的同学,有写不尽的诗篇,有唱不完的歌谣。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校园吧!问题与思考1、你爱我们这个美丽的校园吗?为什么?2、你了解我们学校的哪些情况?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实践与活动活动一制定活动计划1、成立活动小组:根据学生自主选择的调查内容,按学校规模、学校设施、学校环境、学校荣誉四大主题,成立活动小组。

2、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研究对象研究时间研究人员研究内容途径方法活动二我们来调查各研究小组依据计划合理分工,搜集并整合资料。

我会拍照,可以我去采校我⋯⋯学校照几像⋯⋯和老⋯⋯小组分工落实表姓名任务成果小组活动报告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资料整合成果形式信息发布会活动三各小组展示活动成果,以图片、录像、诗歌、绘画、习作、歌舞、照片等多种形式汇报、交流、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校本课程间的联系与区别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校本课程间的联系与区别

试论“新三课”(综合实践活动、地方、校本课程)间的联系与区别当阳市教研室张光富2001年,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展开。

这次课程改革与前几次的课程改革具有显著的特点。

其中,将课程划为三级管理,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就是这次改革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国家:制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审议省级上报的课程推广方案;评估全国范围内的课程质量。

地方:开发地方课程;指导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

学校:开发校本课程;选用教科书。

三级课程包涵的课程,以中小学(1-9年级)为例,列表如下:国家课程:1-6年级: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7-9年级: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各地自主开发,省厅审批。

规定性与自主开发性相结合)校本课程:(各校自主开发,完全由学校自主开发,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从上述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到1-9年级学校开设课程门类中显然增添了三个新名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这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诞生出来的新生事物,新型课程。

宜昌教研中心的领导、专家直接将这三门新课程确定为“三新”课程。

可以说,没有“三新”课程的研究与参与,这次课程改革是不完整的,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也是无法全面实现的。

但是,从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三新”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还显得相对薄弱,许多认识还比较模糊,实际操作还有不少困惑。

人们往往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校本等课程的属性上难于将三者准确区分和定位。

更重要的是这三者在内容的筛选和实施方式等方面往往很容易雷同和交叉,还有在教学的组织管理和评价方式上也有诸多的相似性。

也难怪有些学校做一种工作,贴不同的标签,以应对各项不同的检查。

这在学校工作中已经是见怪不怪的现象了。

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这种现象在新课程改革的新阶段还能继续保持下去吗?为了帮助学校、老师们进一步认清这三门新课程,加强这三门新课程的建设和研究,市教研中心安排了这次活动,是非常及时的。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课题组编写二O一一年十一月课程说明【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课程背景】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新课程结构中的一门必修课是课程改革中的新生事物,体现着新课程的核心价值,担负着促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任务。

半年来,我校认真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充分利用本地的丰富资源优势,结合学校实情,并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的知识结构特点,大力开发课程资源,积极组织实施。

【课程目标】一、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健全组织机构二.以研究性学习为契机激活学生的探究能力三.以校内外实践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四.课程评价采用综合性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计划课时】5课时【课前准备】联系实践地点收集有关地方民俗、特色小吃知识课题名称::地方特产之一———蒸米粑1.研究目标:了解地方特产蒸米粑的由来,感受地方文化特色,树立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

培养自身的观察,组织,交往,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2.活动安排(1)设计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小组讨论,小组长填写)课题活动情况安排课题活动记录:1.课题名称::红色革命文化熏陶——探访兆吉沟2.研究目标:探访兆吉沟,了解七县中心县委旧址,感受地方文化特色与红色革命历史。

树立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

培养自身的观察,组织,交往,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3.活动安排(1)设计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小组讨论,小组长填写)。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资料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资料
用各种借口 “我的地盘我作主”,可以随意吗?胡来
吗?是不是真的“做了总比不做” 好? 如何承担课程管理的责任?如何保障学生
课程学习权?
(三)实施能力问题
提供持续的专业学习与支持 提供参与课程开发与审议的机会 提供培训、交流、分享的机会 关键技能
编制学校课程规划 编写《课程纲要》 建立校本课程审议制度
课程纲要:以纲要的形式呈现某门校本课
程的各种课程元素
意义:(1)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某门课程
的内容与要求;(2)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 程实施的所有条件;(3)有利于学生明确某 门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框架 ;(4)有利于学校 开展课程审议与管理。
《课程纲要》的要素
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开发
教师;课程类型;课时;日期。
2. 怎样理解新课程下的校本课程开发?洪志忠、崔允 漷
3. 如何理解校本课程的地位与价值?郑东辉、崔允漷 4. 校本课程的生命力在于学生兴趣,崔允漷 5. 校本课程有哪些开发类型?崔允漷 6. 学校要量身定做《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周文叶、
崔允漷: 7. 开发校本课程不是编写校本教材?崔允漷、杨璐 8. 如何建立建全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崔允漷、秦冬梅 9. 亟需建立和完善校本课程审议制度?崔允漷、何珊
问题在哪里???
正确的废话!!!
如何建立校本课程的审议制度
地方教育当局或课程委员会
学校课程委员会
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教师的《课程纲要》
避免“一放就乱”,提升课程质量 避免“校本”课程成为“师”本课程 提高地方、学校的课程能力 体现课程的民主品质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钟启泉、崔允漷、沈兰主编:《高中学分制:国际经验及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9年版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组织: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一 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 崔允漷总主编:中国校本课程开发丛书之一《普通高中校本课程 开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骆玲芳等主编:《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课程实施与学校革新 丛书之一,崔允漷总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出 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探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探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探析本文旨在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设置的一种课程形式,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而校本课程则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办学理念开发的一种课程形式,旨在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在实际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作为校本课程的一部分或者补充,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其次,校本课程可以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理论支持和背景知识,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然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也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

一些学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可能会忽视校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标准,导致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此外,一些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可能会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系,我们应该建立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

学校应该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同时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而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学校应该尊重校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标准,确保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只有这样,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

综合实践(物理科)生活中的物理西由中学物理组吴尊彬编著目录第一课、过山车中的物理知识(1)第二课、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堂教学(4)第三课、江河大堤与水库大坝(11)第四课、体育中的物理(14)第五课、GPS-全球定位系统(21)第六课、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29)第七课、电饭锅工作原理及保养常识(36)第八课、微波炉的工作原理(39)第九课、激光(48)第十课、磁浮火车(54)第十一课、超声波的应用(57)第十二课、载人航天三大难题(61)第十三课、看照片的艺术(65)第十四课、了解冰箱的构造(70)第一课过山车中的物理知识过山车是一项富有刺激性的娱乐工具。

那种风驰电掣、有惊无险的快感令不少人着迷。

如果你对物理学感兴趣,那幺在乘坐过山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体验到冒险的快感,还有助于理解力学定律。

实际上,过山车的运动包含了许多物理学原理,人们在设计过山车时巧妙地运用了这些原理。

如果能亲身体验一下由能量守恒、加速度和力交织在一起产生的效果,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这次同物理学打交道不用动脑子,只要收紧你的腹肌,保护好肠胃就行了,当然,如果你的身体条件和心理承受能力的限制,无法亲身体验过山车带来的种种感受,你不妨站在一旁仔细观察过山车的运动和乘坐者的反应。

在开始旅行时,过山车的小列车是靠一个机械装置的推力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也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

事实上,从这时起,带动过山车沿着轨道行驶的惟一的"发动机"将是引力势能,即由引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又由动能转化为引力势能这样一种不断转化的过程构成的。

第一种能,即引力势能是物体因其所处位置而自身拥有的能量,是由于它的高度和由引力产生的加速度而来的。

对过山车来说,它的势能在处于最高点时达到了最大值,也就是当它爬升到"山丘"的顶峰时最大。

当过山车开始下降时,它的势能就不断地减少(因为高度下降了),但它不会消失,而是转化成了动能,也就是运动能。

课程与校本班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课程与校本班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课程与校本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基本理念1、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很强的课程。

它既包括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指定性学习领域,包括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反毒品教育等非指定性学习领域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各个不同学校对国家、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

本课程切实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有效的安排教学内容,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协调的发展。

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对丰富和充实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校本课程对于学校争办特色学校,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具有指导意义。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1、让学生获取亲自参与探究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勇于创新的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通过研究活动,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增进学生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增进学生对家乡、对学校的认识和了解,为家乡、为祖国建设发展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3、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关注自我生活方式,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展示

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展示

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展示摘要:一、引言1.介绍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展示的意义2.强调校本课程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二、校本课程的定义和特点1.定义校本课程2.分析校本课程的特点三、综合实践展示的作用1.综合实践展示与校本课程的关系2.说明综合实践展示对提升学生能力的积极作用四、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展示的案例分析1.案例简介2.案例中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展示的具体实施3.案例成果及启示五、我国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展示的现状与挑战1.现状概述2.面临的挑战3.对策建议六、结论1.总结全文内容2.强调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展示在我国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正文:一、引言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展示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校本课程以学校为基础,紧密结合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而综合实践展示则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过程,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展示展开讨论,分析其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

二、校本课程的定义和特点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政策、教育目标,结合学校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它具有以下特点:1.以学校为基础:学校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有利于充分调动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紧密结合学生需求: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强调实践性:校本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注重创新:校本课程鼓励学校和教师进行教育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综合实践展示的作用综合实践展示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各种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它对于提升学生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综合实践展示,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实践展示涵盖各个学科领域,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三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校本教材

三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校本教材

三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校本教材一、活动主题:我与自然共成长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

活动内容:1. 参观校园绿化带,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开展环保手工艺品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 进行自然观察记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二、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

活动内容:1. 调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习俗。

2. 以小组为单位,创作节日主题的手抄报。

3. 举办节日主题班会,分享节日的快乐。

三、活动主题:安全在我身边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校园安全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活动内容:1. 学习交通规则,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竞赛。

2. 开展校园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 制作安全宣传海报,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四、活动主题:健康生活,从我做起活动目标: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活动内容:1. 学习健康饮食知识,进行健康饮食问卷调查。

2.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培养学生的关爱之心。

3. 举办健康生活主题班会,分享健康生活小窍门。

五、活动主题:快乐数学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内容:1. 学习数学趣味知识,进行数学游戏。

2. 开展数学难题挑战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制作数学手抄报,展示数学魅力。

六、活动主题:探索科学奥秘活动目标:1.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活动内容:1.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制作火山爆发模型,了解地球科学。

2. 开展科学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讲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3. 成立科学小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如观察植物的生长。

七、活动主题:美丽的文字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2. 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教师培训课件:关于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

教师培训课件:关于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

确保所有高中 满足学生在共 课程功能 学生所达到的 同基础上发展 共同要求。 的差异性。
(二)何为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 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 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 它的目标在于弥补传统学科课程泾渭分明、知识零碎的 不足,通过综合性的主题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 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初步的技术能力,因此具有整体性、 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鲜明的特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从小 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主要 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 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它在当前的课程结构中占有相当地位,在义务教育阶段 占了6%~8%的比重,同时是高中的八大学习领域之一, 共23个必修学分,占最低必修学分的20%,占最低毕 业学分的16%。
艺术/音乐、美术
艺术/音乐、美术
综合实践活动(6-8%) 地方/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10-12%)
学习领域 语言与文学 数学 人文与社会
科目 语文 外语 数学 政治 历史 地理
必修学分
共116学分,占总学分 的61.4%
选修I学分
共55学分,占总学 分的29.1%
选修II学分共
18学分,占总学 分的9.5%
案例一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Nhomakorabea(二)课程安排 国家规定综合实践活动从3年级开设,每周3课时,结合浙 江省3-6年级每周开设1节信息技术课、7—9年级每周2 节信息技术课的规定和我校具体情况,将综合实践活动各 领域的课程安排如下: 3-9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每周1-2课时,排入课表。 3-6年级的劳动技术教育,一方面将基本的劳动技能和值 日生活动、品德与生活等课程整合,一方面将技术性较强 的内容和学工、学农、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等相结合,并 以专题形式集中规划并实施;7-9年级的劳动技术教育纳 入校本课程领域内,学校根据有关规定,组织教师统一规 划内容或主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进行选择; 3-9年级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可以结合研究性学习, 或学校的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节日活动、传统活动等 来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合计占总课 程的10%~12%,在普通高中阶段表现为18个 学分的“选修学分Ⅱ”,占总学分的9.5%。
二、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 的异同
相同点:
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 都属“校本的课程开发”; 学校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权,更多关注学生的兴
趣和需求,体现了三级课程管理的特征。
历史
科学/生物、物理、 化学
语文 语文 语文
门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体育
体育与健康
艺术/音乐、美术
艺术/音乐、美术
艺术/音乐、美术
综合实践活动(6-8%) 地方/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10-12%)
普 通 高 中 课 程 方 案
(二)课程安排
国家规定综合实践活动从3年级开设,每周3课时,结合浙 江省3-6年级每周开设1节信息技术课、7—9年级每周2节 信息技术课的规定和我校具体情况,将综合实践活动各领 域的课程安排如下:
不同点:如下表
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
类属 课程形态;对应于学科课程、分 课程权力;对应于国家课程、地方
范畴 科课程
课程
目标 综合运用知识的素质、创新精神、 满足个性发展的多样需求,打造具
定位 实践能力等
有学校特色的课程
课程 指定领域和非指定领域(班团队 内容 活动等);与学科课程互补
没有指定的领域,既可以是学科课 程,也可以是综合课程;与国家课 程互补
课程成就学生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学校课程规划》
一、学校的愿景与使命 二、九年一贯的课程方案 三、学科内容改进方案 四、有效教学纲要 五、发展性课程评价纲要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七、校本课程开发框架 八、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的运营 九、教师知识管理与专业发展
案例一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用各种借口 “我的地盘我作主”,可以随意吗?胡来
吗?是不是真的“做了总比不做” 好? 如何承担课程管理的责任?如何保障学生
课程学习权?
(三)实施能力问题
提供持续的专业学习与支持 提供参与课程开发与审议的机会 提供培训、交流、分享的机会 关键技能
编制学校课程规划 编写《课程纲要》 建立校本课程审议制度
一、政策析义
(一)两者在国家课程方案中的定位 (二)何为综合实践活动? (三)何为校本课程?
(一)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 程在国家课程方案中的定位
义义务务教教育育课课程程设设置置方方案案
一二 三四五 六 七 八 九
课 品德与生活
程 语文 语文
语文
品德与社会 科学
语文 语文
语文
思想品德 历史与社会/地理、
(三)何为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 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充 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设的多样 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它的主要目标在于改变课程管理的权力高度集中 和统一的模式,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管理领域权 力下放的趋势,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选修I学分
共55学分,占总学 分的29.1%
每个科目都在 必修的基础上 设置了若干个 提高的选修模 块,供学生根 据自己的学习 兴趣和未来发 展需要选择。
选修II学分共
18学分,占总学 分的9.5%
学校根据当地 社会、经济、 科技、文化发 展的需要和学 生的兴趣,开 设若干选修模 块,供学生选 择。
实施 教师和学生合作创生,以学生的 过程 探究学习活动为主
在充分研究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还 要考虑学校的传统、师资条件、课 程资源等
评价 学生的过程性表现 重点
是否满足学生需求,是否体现学校 特色
三、如何走出两者的误区
(一)政策本身问题 (二)认识观念问题 (三)实施能力问题
(一)政策本身问题
当前的误区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校而开发的,因此 它与校本课程不是一样的吗?
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指定领域成了四门同 时开设的科目,必须在课程表上落实这四 门课
与学科整合,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校 本课程
校本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教材
报告内容
政策析义 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
两者的异同 如何走出误区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 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 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
它的目标在于弥补传统学科课程泾渭分明、知识零碎的 不足,通过综合性的主题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 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初步的技术能力,因此具有整体性、 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鲜明的特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从小 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主要 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 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它在当前的课程结构中占有相当地位,在义务教育阶段 占了6%~8%的比重,同时是高中的八大学习领域之一, 共23个必修学分,占最低必修学分的20%,占最低毕 业学分的16%。
教育部亟需出台《三至九年级综合实践活 动指导纲要》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 指导纲要》、《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等文 件。
各省教育厅必须按照上述政策制订具体落 实政策,不能误用错误概念,如“综合实 践活动与校本课程结合”、“校本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等。
(二)认识观念问题
校本的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高考不考就是不重要的课程,因此可以使
学习领域 语言与文学
数学 人文与社会
科学
技术 艺术 体育与健康 综合 实践活动
科目
语文 外语 数学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艺术或 音乐、美术 体育与健康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 与社会实践
必修学分
共116学分,占总学分 的61.4%
10 10 10 8 6 6
6 6 6 4 4
6
11 15
2+6
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学分最低要求
必修课程
学分数 (144)
百分比
116 80.5%
选修课程Ⅰ 选修课程Ⅱ源自22615.3%
4.2%
确保所有高中 满足学生在共
课程功能
学生所达到的 共同要求。
同基础上发展 的差异性。
进一步满足学生个人 生活的差异性,同时 满足学校发展的差异 性。
(二)何为综合实践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