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废旧材料
废旧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废旧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废旧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在探讨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正文中,分析了废旧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现状,探讨了其优势,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方式。
同时对不同废旧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效果进行了比较,总结出了启示和启发。
在对废旧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同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这篇文章旨在为幼儿美术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废旧材料、幼儿美术活动、应用研究、现状分析、优势探讨、具体应用方式、效果比较、启示、启发、总结、未来研究方向、局限性、不足之处1. 引言1.1 研究背景废旧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研究是当前美育领域的热点之一。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废旧材料的数量不断增加,处理废旧材料已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
而幼儿美术活动作为培养幼儿审美情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废旧材料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上,随着传统美术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关注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和再造。
废旧材料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更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研究废旧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废旧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及效果,为幼儿美术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废旧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实践案例和理论支持。
1.2 研究意义废旧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可以提高幼儿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幼儿在使用废旧材料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废物再利用的重要性,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废旧材料的运用可以拓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废铜冶炼原料
废铜冶炼原料废铜冶炼原料那可真是个有趣的话题呢!咱就先从最常见的说起哈。
1. 废旧电线电缆。
这可是废铜冶炼原料里的“大户”呢。
你想啊,到处都有电线电缆,不管是老房子翻新,还是一些工程改造,那些被替换下来的电线电缆就成了很好的废铜来源。
这些电线电缆外面的绝缘皮得去掉,不过这也是有专门的方法的,比如可以用机械剥皮的方式,把铜丝给解放出来。
就像给铜丝脱掉一层厚厚的外套一样,铜丝就可以进入下一个冶炼环节啦。
2. 废旧的铜制零部件。
比如说那些从旧机器上拆下来的铜制小零件。
像一些老的发动机啊,里面可能就有铜制的管件或者连接件。
这些小零件别看个头不大,积少成多也是很可观的。
而且这些铜制零部件的纯度可能还比较高呢,毕竟是用在机器上的,对材料的要求比较高。
3. 废旧的铜制生活用品。
像那些旧的铜锅、铜勺啥的。
这些东西可能因为用久了,有了磨损或者损坏,就被淘汰了。
但是它们可是很好的废铜冶炼原料呢。
铜锅可能还带着厚厚的铜锈,不过这也不影响它成为原料,在冶炼的时候,这些锈迹啥的都会被处理掉。
4. 废旧的铜工艺品。
有些铜工艺品可能因为样式过时了,或者不小心被弄坏了,就成了废品。
比如说那些小型的铜制雕像之类的。
这些工艺品的铜质可能比较特殊,有的可能还加了一些别的金属来增加美观度或者硬度,但是在冶炼的时候,这些都会被考虑进去,然后把铜提炼出来。
5. 铜屑。
这是在一些铜制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
比如说机械加工铜制品的时候,切削下来的铜屑。
这些铜屑别看小小的,但是它们的量可能很大。
收集起来后,经过处理就可以送到冶炼厂去了。
6. 废旧的空调散热器。
空调散热器里有不少的铜呢。
当空调报废了,散热器就可以被拆解下来作为废铜原料。
这些散热器里的铜管和散热片都是铜做的,不过拆解的时候得小心点,要把里面的制冷剂之类的东西处理好,不能污染环境。
7. 废旧的变压器。
变压器里有大量的铜线圈。
那些老的变压器被替换下来后,里面的铜线圈就是很好的原料。
不过变压器里可能还有一些油之类的东西,在处理之前要先把这些油清理干净,这样才能保证冶炼的质量。
教资面试小学《废旧物的“新生命”》
《废旧物的“新生命”》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一、课题:废旧物的“新生命”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废旧材料的造型特点,发现并利用各种废旧材料的形状与特征,掌握用各种立体造型的方法创作有趣的形像。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观察的过程,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与研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体验对废旧物品材料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所带来的乐趣,勇于欣赏和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五、重点难点重点:根据废旧物的外形、材质等特点,展开联想,完成一件新形象的作品。
难点:用各种装饰材料制作有创意的作品。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展示法。
七、教具准备:教科书、PPT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向学生介绍“新朋友”并询问学生,它是用什么制作的?(易拉罐)2)教师总结,家里有很多的废弃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制作改造赋予其新的生命,从而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1)教师介绍环保知识,播放环保视频,你们知道什么是环保吗?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不破坏环境,不随手丢垃圾,节约能源、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2)这些废旧物如何进行分类?(从材质上看有纸类、玻璃、布、塑料以及金属材料)3)教师展示图片,这些废旧物按形状分类,有哪些形状?(圆形的纸盘、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纸箱、圆柱体的水瓶、各种球体以及不规则造型)2.深入探究1)有什么方法对废旧物进行改造?(包装法、切割法、拼贴法、缠绕法、组合法)2)教师总结,在创作中有很多种方法供我们使用,其实方法并不固定,我们也可以选择用多种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创意改造。
3)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进行结合?(组合法+拼贴法、切割法+缠绕法、剪切法+拼贴法)4)教师播放课件,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三)教师示范播放教学视频,分步讲解创作过程,告知注意事项。
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第二课时(教案)
-在指导创意设计时,可以提供以下思路:
-从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出发,思考如何利用废旧物品解决问题。
-参考网络、书籍等资源,借鉴优秀的废旧物品再利用案例。
-在实践操作中,针对技术难题,教师可以提供以下支持:
-提供基本工具使用教程,如剪刀、胶水、电钻等。
-分享材料加工技巧,如废旧塑料瓶的切割、清洗和上色。
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第二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
1.知识与技能:
-回顾第一课时所学,了解废旧物品的定义与分类。
-学习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方法,探讨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激发创意,设计实用的再利用方案。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调查和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废旧物品。
-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废旧物品再利用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对废旧物品进行创意改造。
-在设计再利用方案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合作共享的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分工与协作,提高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废旧物品的分类和常见的再利用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废旧物品再利用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用废瓶子制作储物罐。这个操作将演示废旧物品再利用的基本原理。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 废旧物的“新生命”》教学设计5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的《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教材以废旧物创作手工作品为载体,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废旧物材料,运用创意和设计的方法,变废为宝,从中体验设计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对废旧物的再利用有一定的认识。
同时,他们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创作出有创意的废旧物手工作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废旧物的再利用价值,培养环保意识。
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废旧物材料,学会运用创意和设计的方法,变废为宝。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发现生活中的废旧物材料,运用创意和设计的方法,创作出有创意的废旧物手工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废旧物材料,并运用创意和设计的方法进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废旧物手工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废旧物的再利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有创意的废旧物手工作品。
3.讨论法: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评价法: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各种废旧物材料,如废旧瓶子、纸盒、塑料袋等。
2.学生准备:自带一些废旧物材料,如废旧瓶子、纸盒、塑料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废旧物手工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废旧物的再利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生活中的废旧物材料,如废旧瓶子、纸盒、塑料袋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废旧物的潜在价值,并思考如何运用创意和设计的方法,变废为宝。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废旧物改造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并能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新设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废旧物改造的概念:介绍废旧物改造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明白废旧物并非无用,而是可以被重新利用的宝贵资源。
2. 废旧物的种类与选择:指导学生认识和分辨不同类型的废旧物品,学会根据物品的特性进行合理选择。
3. 创意设计与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选定的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并亲手实践,将其改造成有用的物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废旧物改造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废旧物品的创意设计和实践操作。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废旧物品的观察和发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其能够从生活中找到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并进行创新设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示范作品等。
2. 学具:废旧物品(如塑料瓶、纸箱、布料等)、剪刀、胶水、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废旧物改造的图片和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授:讲解废旧物改造的概念、意义和方法,让学生对废旧物改造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废旧物品的创意设计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和反馈,共同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
板书设计1. 《废旧物的新生命》2. 内容:废旧物改造的概念、废旧物的种类与选择、创意设计与实践。
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学生选择一个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和改造,并写下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
2. 小组作业: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废旧物品,共同进行创意设计和改造,并写下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
第11课 废旧物的“新生命”(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为六年级上册美术课程,教学内容围绕废旧物的“新生命”展开。
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废旧物品,学会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培养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1.废旧物品的分类和特点;2.废旧物品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方法;3.环保意识教育。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旧物品的分类和特点,认识到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价值。
2. 培养学生运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1. 废旧物品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方法的传授,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2. 环保意识的培养,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废旧物品再利用的重要性,从而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PPT课件、教学示范视频等。
2. 学具:废旧物品(如塑料瓶、纸盒、布料等)、剪刀、胶水、彩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废旧物品创意设计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价值。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废旧物品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废旧物品及其再利用的方法。
结合PPT课件和教学示范视频,讲解废旧物品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废旧物品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成果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废旧物品再利用的重要性和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不足之处,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板书设计:1. 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2. 课题:废旧物的创意设计与制作3. 教学内容:废旧物品的分类和特点、废旧物品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方法、环保意识教育4. 教学目标:了解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价值、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增强环保意识5. 教学难点:创意设计和制作方法的传授、环保意识的培养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完成一件作品。
11变废为宝有妙招 第二课时 减少垃圾变废为宝(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11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减少垃圾变废为宝(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次说课所讲解的内容为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的第二课「11变废为宝有妙招」中的「减少垃圾变废为宝」。
教材中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生活中各种废旧材料制作有用的物品,倡导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
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此外,本课还融入了科技元素,介绍了通过科技手段将垃圾变废为宝的实际应用和现实意义。
通过此课,帮助学生认识到废物的再利用价值,激发环保意识并加以实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了解如何正确处理和分类垃圾。
•了解垃圾的再利用价值。
2. 能力目标•具备环保意识,正确处理垃圾。
•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将废旧物品变废为宝。
•能够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垃圾处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课前导入:通过图片或现场展示垃圾堆,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呈现:通过示范和介绍,引导学生正确分类垃圾,了解垃圾的各种再利用价值。
•小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组织小组,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共同设计制作废旧材料制作出有用的物品。
•科技元素:通过PPT或实例,介绍科技手段还可以将废物变废为宝的实际应用和现实意义。
•课后作业:通过家庭调查、精心设计、实践操作等形式,继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废物减量、分类和再利用中来。
2. 教学步骤第一步:课前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或者图片展示垃圾堆如何影响我们的印象,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垃圾问题。
第二步:知识点呈现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和分类垃圾,例如,厨房垃圾、易腐垃圾、有害垃圾等,介绍各种垃圾的正确分类方法和垃圾的再利用价值。
例如:废旧布料可以制作成衣服和小物件;旧玩具可以制作成手机支架;废旧金属可以制作成各种实用器具等。
第三步:小组活动学生自行组织小组,通过思维导图、手工制作等方式,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共同设计制作废旧材料制作出有用的物品。
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1课 废旧物的“新生命”》课件公开课 (1)
生活中有哪些废旧材料可以用来制作?
1、纸类:未严重玷污的文字用纸、包装用纸和其他纸制品等。如报纸、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 片、纸盒、复印纸等;但是纸巾和卫生用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2、塑料: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比如各种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盒餐 具、硬塑料等; 3、金属:各种类别垃圾箱的废金属物品。如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等; 4、玻璃: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等; 5、织物:旧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包括废弃衣服、毛巾、书包、布鞋等
废旧物的改造方法
图绘
包装
废旧物的改造方法
组装改造
废旧物的改造方法
创意制作
示范制作
创想与实践
请同学们利用收集的废旧物 的艺术特性,进行巧妙的改 造、装饰,创作一件有趣美 观的作品。
优秀作品展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 废旧物的“新生命”》教案3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教案3一. 教材分析《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废旧物的再利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废物利用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废旧物再利用的案例,如废旧纸箱、塑料瓶、电线等,都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和装饰,变成精美的工艺品或实用的物品。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废旧物的再利用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如何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废旧物转化为有用的物品,还是需要指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理解也各有不同,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废旧物再利用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3.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废旧物的选择和利用方法。
2.创作中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废旧物再利用的方法和技巧。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废旧物转化为有用的物品。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创作心得和经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废旧物样品,如纸箱、塑料瓶、电线等。
2.准备相关的美术材料,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制作课件,展示废旧物再利用的案例和创作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废旧物再利用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废旧物样品,让学生触摸和观察,了解废旧物的特点和潜力。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废旧物再利用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尝试将废旧物转化为有用的物品。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创作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废旧物转化为更有创意的物品,如装饰品、玩具等。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 废旧物的“新生命”》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废旧物品可以通过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式焕发新的生命。
本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主,通过废旧物的再利用,让学生体会到环保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废旧物的收集和分类、创意构思、手工制作等环节。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对于废旧物的再利用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手工制作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技巧上的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废旧物的再利用价值,培养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废旧物,学会发现美、创造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废旧物的再利用和创意构思。
2.难点:手工制作技巧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展示:通过展示废旧物再利用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提高动手能力。
4.评价反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创意和表现。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废旧物品,准备制作材料。
2.学生准备:自带废旧物品,提前了解废旧物再利用的相关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废旧物再利用的实例,如废旧报纸、塑料瓶等制作的手工艺品,引导学生关注废旧物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呈现(10分钟)学生分组展示自带的废旧物品,并简要介绍废旧物的来源和自己的想法。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思考废旧物的再利用方式。
3.操练(15分钟)学生根据之前的讨论,开始动手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使用工具。
4.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创作者简要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制作过程。
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废旧物改造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将旧衣物变为环保购物袋。
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
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以下内容:
1.教材章节:第五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资源的再利用”。
2.教学内容:
a.认识废旧物的种类及特点;
b.了解废旧物再利用的意义;
c.掌握简单的废旧物改造方法;
d.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e.举例说明生活中废旧物再利用的实例,如废旧瓶子变花瓶、废旧衣物制作环保袋等。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在分组讨论时表现得非常活跃,但也有一些小组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进行得非常顺利,大家都能积极参与,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但在分享成果时,有些学生表达不够清晰,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想法不够自信。因此,我打算在以后的课堂中,多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b.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技术难题,如剪裁不准确、拼接不牢固等。
-突破方法:教师进行示范操作,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操作要领,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c.环保意识的培养: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废旧物再利用的重要性,并将其付诸实践。
-突破方法: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分享成功案例、开展环保主题活动等方式,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成为自觉行动。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 废旧物的“新生命”》教学设计4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废旧物改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的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废旧物改造的实例,如废旧纸盒、塑料瓶、废旧衣物等,同时也介绍了废旧物改造的基本技巧,如剪切、拼接、绘画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废旧物改造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废旧物改造的实例,如手工制作、环保活动等。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能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废旧物改造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废旧物改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废旧物改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废旧物改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示范法:展示废旧物改造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废旧物改造,提高操作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废旧物品,如纸盒、塑料瓶、废旧衣物等。
2.准备剪刀、胶水、画笔等工具和材料。
3.准备废旧物改造的实例图片和视频。
4.准备展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废旧物改造的实例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废旧物的价值和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废旧物改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剪切、拼接、绘画等,并展示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废旧物改造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废旧物品和工具,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创作。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 废旧物的“新生命”》_0
废旧物的“新生命”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搜集各种废旧材料。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用自己的智慧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出立体或半立体的工艺品。
教学难点:制作的方法及作品的新颖、美观。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废旧材料、老师用各种旧材料制作成工艺品、剪刀、双面胶、彩纸、蜡笔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出示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工艺品,请同学们欣赏,导入课堂并板书。
二、讲授新课
⒈教师示范。
教师演示几种废旧物品的“再生”制作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制作方法。
⒉分析作品。
将老师搜集的利用废旧物品加工制作的作品分发到小组中,
学生分组欣赏作品,探究并讨论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的?你还能给作品提出什么建议来吗?
作品赏析:在课件中展示更多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废旧物利用的广泛性,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思路。
⒊启发联想。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废旧物品,进行联想。
⒋布置作业:利用废旧物品和辅助材料,制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三、教师指导创作
学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也可以单独自己制作。
教师指导,学生创作。
四、展示与讲评阶段
展示学生作品,有创作者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
采用自评、互评的评价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作品。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人教新课标(2023秋)
5.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尊重,将废旧物品再创作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理论与实际案例的结合,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意义。但在讲解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某些概念的理解仍有困难。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讲解方式,使他们更容易理解。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都非常积极。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废旧物品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但在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操作上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培训。
-解决方法: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逐渐形成习惯。
-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需要学会分配任务、协调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解决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废旧物品再利用的基本概念。废旧物品再利用是指将生活中废弃的物品通过创意设计和制作,使其变成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艺术品或生活用品。它是环保和创意的结合,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将废旧塑料瓶变成小花盆,以及这个转变如何帮助我们减少垃圾,美化环境。
废旧材料在泥塑活动中的利用
废旧材料在泥塑活动中的利用作者:张碧芳来源:《早期教育(美术版)》2012年第11期泥塑活动借助揉、搓、捏、贴、扭、拧、接、刻、压、粘合等动作,有效刺激孩子的指尖末梢神经,促进幼儿大脑发育。
活动不仅能丰富孩子的造型设计、色彩搭配和审美情趣,还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在泥塑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废旧材料的辅助使用不仅能让泥塑活动变得更加丰富有趣,而且使泥塑创作充满了无限的创意与想象,能有效引导、促进幼儿全面智能发展。
一、筒状物卫生纸、保鲜膜等纸筒内芯在泥塑活动中都可利用。
可以直接在上面进行泥塑创作;如果要使作品更美观的话,可先刷上底色,再进行创意塑造。
操作步骤如下:二、棒状物竹签、吸管、牙签等细长的棒状物体除了可以扮演辅助物的角色(如坦克的大炮、长颈鹿的脖子等),起到支撑、连接的作用以外,它们也可以使泥塑作品变得更生动,更惹人喜爱。
方法非常简单,参考孩子喜欢的棒棒糖、糖葫芦的设计,将幼儿的立体泥塑作品按捅到竹签等棒状物上即可。
把竹签放在手心搓一搓,小蝴蝶仿佛扇动着美丽的翅膀偏偏起舞。
把不同形象的竹签类泥塑所品放在语言角,孩子们还能进行故事创编与表演呢。
就像喜欢棒棒糖一样,孩子们对这样的“竹签创造”情有独钟。
三、绳子类细绳可用于辅助制作手链、项链、小挂件等作品。
在绳子上串几个彩色小球,就变成了漂亮的手链。
类似这样简单的制作,适合小班的孩子,简单、好看又好玩。
中大班的孩子则可尝试想象、设计不同形状的挂件、项链等。
将自己亲手设计的作品以小礼物的方式赠送给父母或者亲友,使很多孩子获得了极大满足,体验到一种强烈的成就感。
四、蛋壳类在蛋壳(鸡蛋、鸭蛋、鹅蛋等)上扎一个洞,将蛋清蛋黄倒出后,剩下较完整的蛋壳即可用于泥塑创作。
根据其规则的椭圆形,在上面进行脸谱创作是最合适不过的。
除此之外,也可尝试不倒翁、小胖娃形象以及装饰性的泥塑创作。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蛋壳表面非常光滑,所以在粘贴时要注意力度,轻则易掉,重则易碎。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1废旧物的“新生命”人教版
11废旧物的“新生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认知废旧材料的造型特点,能够合理选择废旧材料进行创作表现。
过程与方法:感知生活中废旧材料的造型美感,进行探究并尝试表现,学会手工创作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美术学习的兴趣,体会“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培养动手能力和热爱生活,爱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知废旧材料的造型特点,能够合理选择废旧材料进行创作表现。
难点: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表现,体会“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废旧材料,美术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阶段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然然,这是我上三年级的女儿制作的,她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生:愿意师:你们真的很很好,谁来说一说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生:卡纸,纸杯,盒子,吸管师:对,你观察的真仔细,看来生活中的很多废旧物品在我们的奇思妙想下都会焕发出新生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废旧物的“新生命”(本环节揭示课题,拉近与学生距离)(2)新授阶段师:请同学们欣赏以下作品,看看他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师生共同欣赏,感受废旧物也能变废为宝,变废为美。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废旧材料,我们一起整理一下吧师:看,这些纸盒、纸杯属于纸质类,它的特点是色彩丰富,易加工,他们可以拼接成各种不同的形体,比如机器人的身体,汽车的车身师:这个光盘和易拉罐属于哪一类?生:金属类师:它的特点是?生:规整光洁师:看,这个光盘是什么形状?生:圆形师:根据这个特点它可以用来制作什么?生:自行车的车轮师:这个美丽的瓶子属于玻璃类,它的特点是晶莹剔透,它可以用来制作花瓶。
师:这个布料和毛线属于哪一类?它的特点是什么?生:布类,它的特点是松软丰厚师:它可以用来做装饰师:这个饮料瓶属于塑料类,它的特点是柔润细腻,它可以用来做笔筒等师:看来不同的材料都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在制作废旧物时一定要根据材料的外形和特性来进行构思师:老师看到大家也带来了很多废旧物品,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你带来了哪些废旧物品,它有什么特点,你想用它做什么?(本环节找两个同学分享一下,让同学们认识废旧材料的特性,通过交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废旧材料的特性,并且打开自己的思路,说一说自己想做什么为下一步创作奠下基础)师:看到大家有这么多想法,老师也迫不及待想创作了出示教师示范视频师:观看视频并认真思考老师都用了哪些制作方法(本环节不但出示了教师示范而且引出了制作方法,视频示范比现场示范更直观,现场示范后面学生可能会看不到,视频示范就改善了这一点)师:谁来说一说老师都用了哪些方法?生:剪、贴、画.......师:你说的很全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生活中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很多神奇的改造方法,请看!师:包装法:利用彩纸,布料对废旧物进行包装,使之产生视觉美感切割法:对饮料瓶、牛奶盒等立体材料进行剪贴,分割、镂空添加法:对废旧物表面运用粘贴、镶嵌、绘画等办法装饰,使之焕发新光彩拼贴法:利用有装饰美感的面状材料对废旧物表面进行重组,创造出装饰效果缠绕法:丝带、毛线等线形材料适合用缠绕法(师生共同学习改造废旧物的基本方法,图文结合更好理解)师:这么多方法都可以让废旧物富于新生命,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了,那么让我们一起欣赏同龄孩子的作品寻找灵感吧!(欣赏作品进一步巩固制作方法)师:原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人教新课标(秋)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人教新课标(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废旧物再利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其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
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的学习,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废旧物品转化为有观赏价值或实用价值的艺术品或生活用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让学生掌握废旧物再利用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保的情感态度,使其能够从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废旧物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废旧物,废旧物的特点和种类。
2. 废旧物再利用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废旧物再利用的重要性,提高其环保意识。
3. 废旧物再利用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废旧物进行艺术创作或生活用品的制作。
4. 作品欣赏:通过欣赏一些废旧物再利用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废旧物再利用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废旧物品转化为有观赏价值或实用价值的艺术品或生活用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
2. 学具:废旧物品(如瓶子、纸张、塑料等)、剪刀、胶水、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废旧物再利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
2. 新授:讲解废旧物的概念、特点和种类,让学生了解废旧物再利用的意义和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废旧物再利用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
5. 总结:对本课进行总结,强调废旧物再利用的重要性和意义。
板书设计1. 课题:《废旧物的新生命》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教学内容:废旧物的概念、废旧物再利用的意义、废旧物再利用的方法、作品欣赏4. 教学重点与难点:废旧物再利用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作5. 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废旧物品、剪刀、胶水、颜料等6. 教学过程:导入、新授、实践、展示与评价、总结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家中的废旧物品进行创作,制作一件有观赏价值或实用价值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这体现了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物质基础。
而废旧材料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取材方便快捷,又能节约资金,不失为一种好的自制玩具材料。
下面是我园近年来在利用废旧材料自制玩具中的点滴体会。
一、分类利用废旧材料自制玩具,丰富幼儿体育游戏
所谓废旧材料是指每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必要的或常用的、可再生的、安全又卫生的废品。
生活中我们经常把这些废旧材料当作无用的垃圾处理掉了。
其实,每一种废旧材料对幼儿来说,稍作加工,都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我们把它分类运用到体育游戏中:第一类:废纸类。
像挂历、报纸、宣传画等,可以团成纸球,让幼儿玩踢球、抛接球、投篮等活动,训练孩子身体大小肌肉的力量和肢体的柔韧性。
也可以让孩子任意的、无目的无意识的撕它来训练自己的手部小肌肉;继而可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撕,家长或教师可用针在废纸上扎好各种物品的形状或画好各种物品的形状让幼儿撕,来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并于无形之中使幼儿体验到了制作的成功感,进而也培养了幼儿做事的自信心等。
第二类:包装盒类。
像饮料盒、纸箱、手提袋等,可以让幼儿抱、推、拉纸盒到指定地点,训练幼儿听指令做事的能力;或者把包装盒挖一个能放进幼儿脚的洞,让幼儿穿“大鞋”行走,以训练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还可以让幼儿跨过、跳过或从纸盒上往下跳的动作。
来训练幼儿的腿部大肌肉群;更可以让幼儿坐在较大的包装盒里当小船,或抬着“车、轿子”走;或者去掉包装盒的一边儿,干脆让幼儿自己开着他们的“汽车”到处跑着玩儿,训练幼儿的奔跑能力。
较小的包装盒,让幼儿练习形状、颜色的配对、分类等练习。
第三类:塑料瓶类。
饮料瓶、啤酒瓶、罐头瓶等,可利用瓶子进行颜色、大小、高矮、粗细分类,训练幼儿的感知;瓶盖与瓶子的配对,训练幼儿用手拧的技能和各种感知训练;还可以把瓶子挖开一个缺口,贴上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形象,让幼儿给小动物喂食,训练幼儿用手指捏、用手抓、用勺子舀、用筷子夹等手眼协调的精细动作;还可以教幼儿认识农作物的名称,教幼儿认识小动物的名称、进行热爱、保护小动物的情感教育;还可以把瓶子里放人不同量的粮食,通过晃动发出声响,训练幼儿的听觉;把瓶子盖打成孔,让幼儿用线绳穿,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和做事的耐心。
第四类:棍棒类。
利用冰棍棒、吸管等练习各种形状的拼图,训练幼儿的观察力、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及点数能力;把吸管剪成小段。
让幼儿练习用线绳穿,进而进行排序练习。
这样的活动设计,取材方便,幼儿重复练习的机会多。
既培养了幼儿多方面能力,又减轻了幼儿家庭的经济负担,方便教师备课,家长在家可随时对幼儿进行辅导。
这些废旧材料在完成它们开发幼儿智力的使命后,还可以继续回收利用,为家庭增加收入。
二、巧用废旧材料自制玩具,提高幼儿区域活动质量
区域活动以其独特的“自由、自主、宽松、愉快”的活动形式越来越受到幼儿的喜爱,可是幼儿园能提供的现成区域活动材料较少,我们就倡导教师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自制出一物多玩的玩具,不断投放和补充到区域游戏的各个区域中。
如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针对幼儿对电、力感兴趣的特点,我们将破损玩具车里的小电机、电线和羽毛球筒、雪碧瓶组合制作了风车,让幼儿尝试接通电路,使风车转动。
当幼儿经过探索使风车转动起来时,他们欢呼雀跃,成功感油然而生。
我们还将其应用到美工区域活动中。
让孩子装饰风叶和支撑柱,有的孩子在风叶上粘贴上彩色纸屑,有的孩子用毛线缠绕纸筒、用食品袋包裹纸筒,还有的孩子用吸管、电缆线、瓶盖等等材料设计出别具风格的风车,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
当幼儿将线路接通时,一端的灯泡会亮,这时候幼儿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我们还将夹子上的图片更换为图卡、汉字、实物、数卡,鼓励中大班幼儿进行数物匹配等,让幼儿在做中玩、玩中学,增强了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大大提高幼儿自我游戏的质量。
三、利用废旧材料自制玩具,促进幼儿能力的多元发展
在利用废旧材料自制玩具的过程中,幼儿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不仅能满足幼儿好动的愿望、满足他们游戏的需要,还能使幼儿获得愉快的劳动体验与成功的快乐,更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能力的多元发展。
1有效促进幼儿的认识能力
幼儿制作玩具不仅能满足其玩的天性,而且能在其过程中获得智力开发,提高认知能力。
在一个玩具的制作过程中,幼儿需要经历选取材料、模仿、剪裁、组合这样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因而这是一个由教师引导下幼儿全身心投入认识一个事物的完整过程。
且通过玩具制作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某些事物,既富有情趣又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高。
在情感的驱动下,幼儿的灵感在制作活动中被唤起,而且随着具体制作过程的进展,幼儿积累起制作的经验,也丰富着认知经验。
2有效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制作玩具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也是一个促进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做与想同步,动手中思维,思维中动着手,再则动手操作又是按照一定程序,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整个过程能使幼儿选材、用材、有序操作的技能得到训练,同时还发展着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审美的能力。
除此之外,剪、贴、画、做等动作能发展肌肉运动,特别是手的肌肉活动,锻炼了动作的精确性和灵活性,培养了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
3有效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幼儿在制作过程中,要考虑如何共同完成任务,如何共同解决问题和矛盾,如何利用
自己的优势和同伴的优势来弥补彼此的不足,如何结合各自的观点进行创新等等的问题。
他们也能体验到成功的滋味,增强自信心,从而良性循环也更乐意与他人合作了。
一方面。
幼儿通过自己亲手制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一样玩具做好后,幼儿在欣赏自己的作品时,会无比的快乐,有利于自信心的发展。
当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做成功后,他们会站在主题版前面,寻找自己制作的鱼及风铃,满脸的自豪喜悦。
另一方面,幼儿通过自己亲手制作,他们也明白通过自己付出的劳动也能变废为宝,这些奇妙的变化会让^欣喜,明白有劳动才有收获的道理,会更加珍惜自己制作的玩具。
4有效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废旧物品是自制玩具的好材料。
在每种材料的特点和作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只要引导幼儿去发现这些联系,就可开启幼儿智慧之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促进幼儿的创造性能力。
例如,在本地秋收后,麦秆是幼儿制作玩具的一种天然材料。
首先,从家中带一些麦秆到幼儿园,初步感知材料的性质。
接着让幼儿玩麦秆,幼儿想出了许多不同的玩法:有的把麦秆做成“尾巴”玩抓“尾巴”游戏,有的把麦秆做成“耙子”玩扔沙包游戏,有的当小棒数,有的排序。
这时教师可主动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给予指导,教给幼儿一些安全知识及有趣的玩法,允许幼儿标新立异或异想天开地玩。
最后,引导、鼓励他们用麦秆制作不同的玩具。
师生共同探索实践,一个个形象逼真的玩具就通过幼儿的巧手制作出来了。
他们制作的玩具各式各样。
没有统一的模式。
幼儿在这种自由拼摆的活动中,思维被拓宽了,头脑也变得灵活了。
综上所述,利用废旧物制作玩具使幼儿通过游戏启迪智慧、交流感情、学习知识,可以促进幼儿能力的多元发展,还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幼儿教师要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材料和时空,让幼儿素质在丰富多彩的自制玩具活动中和谐发展。
声明:本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涉及到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