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常见营养性疾病

合集下载

儿童营养与常见病

儿童营养与常见病

脂肪 45-50%
二、蛋白质
婴儿生长迅速,需要更多优质蛋质。
①l-10岁蛋白质总量随年龄而增加,
②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比例达50%,对儿童
的生长发育更为有利; ③进食多种食物,可达到蛋白质的互补; ④注意动物性蛋白质摄入过多,随而脂肪的摄入 增加。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增加肾脏负担,儿童的 生长发育不仅需要蛋白质,还需要有其他微量营 养素。

五、矿物质
1.钙 是骨骼中矿物质的主要成份。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钙供给量标准
0—6个月:



400mg 7个月—3岁: 600mg 3岁以上: 800mg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1000—1200mg 成年人: 500—600mg 牛奶是钙最好的来源,此外,芝麻酱、虾皮等也富含 钙。
神经营养素包括:脂肪、蛋白质、碳水
化合物、铁、牛磺酸、碘、锌、必需脂 肪酸、维生素等。
第二讲 营养性的常见疾病
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 缺乏症。主要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
1、症状:
精神神经症状:多汗、夜惊、烦躁不安;
由于汗液刺激,经常摇头擦颈,形成枕 秃或环形脱发。
的大脑和视网膜发育起重要作用。 脑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脂肪,以类脂为主。 必需脂肪酸对促进脑发育起了重要作用。下面 介绍两种必需脂肪酸:亚油酸(LA)和亚麻酸 (ALA)。
三、脂 肪

1.亚油酸(LA)和亚麻酸(AlA)同属必需 脂肪酸。LA及AI,A是大脑和视网膜发育 所必需的物质。亚油酸在体内可以转化 为花生四烯(AA),亚麻酸可转化为二十 二碳六烯酸(DHA)。可以维持脑细胞 和视网膜的正常结构、流体性、通透性 以及促进大脑功能网络的形成和视觉功 能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婴幼儿常见营养性疾病的防治

婴幼儿常见营养性疾病的防治

3.铁的吸收和运转食物中的铁主要以 Fe2’形式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被吸收。 4.铁的利用与储存铁到达骨髓造血组 织后即进入幼红细胞,在线粒体中与原 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血红素与珠蛋白 结合形成血红蛋白。
【病

因】
1.先天储铁不足胎儿从母体获得的铁 以妊娠最后三个月最多,故早产、双胎 或多胎、胎儿失血和孕母严重缺铁等均 可使胎儿储铁减少。 2.铁摄入量不足这是缺铁性贫血的主 要原因。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 低,如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容 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因素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 5个月时和1岁时体重分别为出生时的2倍和倍; 随着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较快,1岁时血循环中 的血红蛋白增加二倍;未成熟儿的体重及血红蛋白 增加倍数更高;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则 易致缺铁。
4.铁的吸收障碍 食物搭配不合理 可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不仅铁的吸收不良, 而且铁的排泄也增加。 5.铁的丢失过多 正常婴儿每天排泄铁量相对比成人多。每lml血 约含铁0.5mg,长期慢性失血可致缺铁,如肠息肉、 美克尔憩室、膈疝、钩虫病等可致慢性失血,用不 经加热处理的鲜牛奶喂养的婴儿可因对牛奶过敏而 致肠出血 6 铁的需要量增多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1促小肠粘膜细胞合成一种特殊钙结合蛋白 CaPB,增加肠道钙的吸收,磷也伴随者吸收 增加。 2增加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提高血磷的浓度, 有利于骨的矿化作用。 3促进成骨细胞的增值和 破骨细胞分化,直接 作用与骨的 矿物质代谢。
维生素D 代谢条节
1自身反馈作用
2血钙磷浓度与甲状旁腺、降钙素调节
发 病 机 理
2.缺铁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缺铁可影响肌红蛋白的合成,并可使多种含铁酶(如细胞 色素酶、单胺氧化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琥珀酸脱氢酶等) 的活性减低。由于这些含铁酶与生物氧化、组织呼吸、神经 介质分解与合成有关,故铁缺乏时造成细胞功能紊乱,尤其 是单胺氧化酶的活性降低,造成重要的神经介质如5一羟色 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发生明显变化,不能 正常发挥功能,因而产生一些非造血系统的表现,如体力减 弱、易疲劳、表情淡漠、注意力难于集中、注意力减退和智 力减低等。缺铁还可引起组织器官的异常,如口腔粘膜异常 角化、舌炎、胃酸分泌减少,脂肪吸收不良和反甲等。此外, 缺铁还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易患感染性疾病。

3岁以下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病介绍

3岁以下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病介绍

一、前言0到3岁婴幼儿时期是对人的一生健康影响最大的一段时期,此时期儿童患营养不良不仅影响其当前的体魄发育和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影响智力发育、学习能力和增加成年时期罹患慢性疾病的危险,影响成年后劳动效率和生活质量,因此了解此时期内婴幼儿易患的营养缺乏病及其预防方式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二、婴幼儿营养不良疾病主要原因婴幼儿营养不良疾病主要的原因营养物质摄入不够,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和对营养物质需求量之间具有彼此矛盾。

比如战争自然灾害等造成食物的供给不足,疾病引发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婴幼儿抚育行为不合理,婴幼儿自身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体魄发育方面不完善。

三、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病常见的婴幼儿营养缺乏病主要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病,维生素D缺乏病、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锌缺乏病、碘缺乏病。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指由于长期食物中的蛋白质和或能量不足,身体逐渐消瘦,皮下脂肪减少乃至消失,婴幼儿体重和或身高增加缓慢或不增加,乃至下降,主要有三个表现。

轻度蛋白质缺乏时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身高及体重低于正常儿童,若是蛋白质缺乏能量尚可为夸希奥克病,若是蛋白质与能量同时缺乏则为营养不良性消瘦病。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常见的原因,第一长期食物摄入量不足,例如战乱、灾荒、贫困等原因造成儿童长期饮食量不足与质量的低下,或婴幼儿在母乳不足未及时添加营养丰硕的辅食,致使能量与蛋白质摄入都不足。

第二不良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拒食肉、蛋、奶豆类等,使能量与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长期供给不足。

第三,疾病及其他的原因,如消化道先天畸形各类慢性胃肠道疾患,结核病、肝硬化严重心肾疾病等使婴幼儿的食欲下降,且消耗增多,影响营养素的摄入。

从而致使营养不良,其他的原因胎儿先天储蓄不足者,诞生后需要知足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对各类营养素的需要量增加,若是所需的营养素不能及时补充很容易发生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包括消瘦、皮下脂肪减少乃至消失,并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体重下降,皮肤弹性降低,正在成长中的婴幼儿开始时体重停止增加,随后体重下降。

婴幼儿营养与膳食管理期末考试模拟试卷3及参考答案

婴幼儿营养与膳食管理期末考试模拟试卷3及参考答案

《婴幼儿营养与膳食管理》期末考试模拟试卷3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的能量消耗是婴幼儿特有的。

2 .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主要包括()和儿童单纯性肥胖。

3 .6月龄内婴儿完全依赖母乳满足所需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需要的喂养方式称为()o4 .碳水化合物也称(),是自然界最丰富的能量物质。

5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一般分为()型、()型和混合型3种类型。

6 .每年8月1日-7日为“世界()周”。

7 .满()月龄起需要给婴儿添加辅食。

8 .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种食物的数量及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又称()和()。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请在正确表述的括号内填写“V”,在错误表述的括号内填写“X”。

)1一个好动的婴幼儿比一个喜欢安静的婴幼儿消耗的能量多。

()9 .产能营养素包括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10 婴儿若缺乏维生素B1,会出现婴儿脚气病,多发生于出生数月的婴儿。

()11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几乎没有一项生命活动能离开蛋白质,因此婴幼儿应该只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12 铜是人体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

()13 膳食纤维本质上属于碳水化合物,它是指在人体小肠内所有未被消化的多糖和木质素。

()14 辅食添加应从富含钙的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最终达到食物的多样化。

()15 对于刚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应将水果放在蔬菜之后添加。

()16 如果婴幼儿是过敏体质,可先喂深水鱼肉泥。

()17 .任何一种单一食物都无法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

()18 .学龄前儿童年龄还小,小时候营养素供给不足没有关系,长大了补上就可以了。

()19 .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是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

()20 .食育,简而言之就是饮食教育。

()21 .托幼机构实施食物不能传承中华饮食文化。

()22 .托幼机构食育课程最基本的目标是培养婴幼儿对食物的兴趣。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 .请简述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幼儿卫生学第三章

幼儿卫生学第三章

(二)症状
(1)轻症开始时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微咳、 咽痛、头痛等,患儿多于3—4天内自愈。如果病 变范围较广,这些症状更明显,并伴有发烧,病 程可延长至1周以上。有时患儿颈部淋巴结和扁桃 体肿大,可伴有呕吐、腹泻等。 (2)重症者在起病时突发高热,3岁以下小儿可因 高热出现抽风。患儿全身无力,食欲不振,睡眠 不安,咳嗽厉害,咽部充血。如果患儿高烧持续 不退、咳嗽有增无减、出现喘憋等症状,应考虑 并发肺炎,需要及时诊治。
பைடு நூலகம் 二、症状
轻者一日泻数次,大便呈稀糊状或蛋花汤样,体温 正常或低热、不影响食欲。重者一日泻10余次或几 十次,大便呈黄色水样,有粘液,尿量减少或无尿, 食欲减退,伴有频繁呕吐。因机体丢失大量水分而 发生脱水。表现为眼窝凹陷、口唇干裂,精神萎靡、 皮肤弹性差,甚至会发生昏迷,危及生命。
三、护理与预防
第二节 常见呼吸道疾病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由于 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普通感 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名称, 也可通常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
(一)病因
由于以各种病毒或细菌为病原体的侵犯,以及因 营养不良、缺乏锻炼、上呼吸道的解剖特点等造 成的机体防御能力的下降,易患呼吸道感染。另 外,护理不周、环境因素等均可诱发此病。
牙齿结构
牙本质:牙齿的主要物质 牙釉质(牙冠部分):白色、人体 外包
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使体内的 钙、磷不能正常吸收和利用,从而影响骨 骼的生长发育,导致全身生理功能紊乱。
(一)病因
1、接触日光不足 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D除一小部分 由食物中摄取外,主要由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过 紫外线照射后转变为维生素D。阳光中紫外线到达地 面的多少,与季节、大气中烟雾的多少等有很大关系。 在寒冬季节较长的北方,由于白昼很短,加之玻璃窗 密闭,衣着很厚,皮肤接受紫外线照射量很少,因此, 易患佝偻病。 2、生长过快 早产儿、双胎、先天储存在体内的钙 少,并且生后生长速度快,容易患佝偻病。

营养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

一、营养性疾病的定义营养性疾病指由于营养物摄入不当,(不当包括摄入不足、摄入过多或摄入比例失调)所造成的疾病。

营养物包括食物(如粮食、肉、蛋、油等)和药物(如维生素A、D)两大类。

(1)摄入不足造成的疾病一般称为营养缺乏性疾病,主要指摄入不足、消化吸收及利用障碍、消耗量增加及饮食单调、偏食等。

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2)摄入过多造成的疾病一般常见:单纯肥胖症、维生素A过多症和维生素D过多症。

(3)摄入比例失调性疾病①维生素A或维生素D比例失调。

过去浓缩鱼肝油比例失调,已经停售。

目前使用伊可新(维生素A2000单位、维生素D700单位),贝特灵(维生素A1800单位、维生素D600单位),已经满足两种维生素的预防量,不致中毒。

②过多补充铁剂,可以造成维生素E缺乏。

③食物中,乳儿糕的主要成分为谷类淀粉,蛋白质成份很低;麦乳精主要成分为炼乳、蔗糖、麦芽糖和可可粉,蛋白质仅7%;母乳中维生素B1和铁含量不足。

二、营养性疾病的护理1.营养性疾病的原因、特征(1)营养性疾病的原因。

由于食物(如粮食、肉、蛋、油等)进食量不足;喂养不当,蛋白质摄入不足;使婴幼儿得不到充足的营养。

(2)营养性疾病的特征①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减少,身高、体重、胸围大大低于同龄儿。

②个子矮小、消瘦。

③严重时皮肤发亮。

④毛发稀疏、干枯无光泽,面色发黄。

⑤食欲减退,抵抗力低,极易患病。

⑥大便不好,有时拉稀,有时便秘。

⑦情绪不稳定,哭闹烦躁、对周围事物或哄逗无反应。

⑧血色素低,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肝脾肿大。

⑨智商低下,其中语言发育影响最甚。

经常合并缺乏铁、锌等多种维生素。

2.营养性疾病的预防(1)合理安排饮食。

选择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满足婴幼儿身体中的各种组织——肌肉、骨骼、皮肤、神经等生长发育的需要。

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包括:奶类(牛奶、羊奶)、畜肉(牛、羊、猪肉、禽肉)、蛋类(鸡蛋、鸭蛋、鹌鹑蛋)及鱼、虾等,豆类(黄豆、青豆、黑豆)和果类(芝麻、瓜子、核桃、杏仁)。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喂养指导论文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喂养指导论文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喂养指导【摘要】了解儿童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发病情况,营养缺乏性疾病仍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发病较多的有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微量元素锌缺乏,针对发病原因提出合理的喂养指导。

【关键词】营养缺乏性疾病;喂养;指导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17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52-01随着人民生活的极大改善和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医疗技术的提高。

营养缺乏性疾病已大为减少,保健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童健康体检也受到家长的重视。

2010年9月到2012年6月,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共体检22589人次,营养缺乏性疾病仍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发病较多的有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微量元素锌缺乏。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需要吸收大量的各种营养素,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婴幼儿的消化功能尚未成熟,故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缺乏性的疾病。

定期体格检查,便于早期发现贫血、佝偻病、营养不良、发育异常等疾病,并予以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1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累积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以血红蛋白的低限值来诊断贫血。

婴幼儿贫血以6个月至3岁最为多见。

胎儿期最后三个月至2岁是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迅速而关键的时期,铁参与神经网络、大脑、骨髓鞘的形成,缺铁影响神经递质的功能,还影响婴幼儿发育[1]。

贫血对婴幼儿认知发育、神经发育、运动发育、体格发育、免疫功能发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认知发育和神经发育的影响在贫血纠正后不可逆。

因此,预防贫血、及早发现贫血、治疗贫血很重要,婴幼儿常规体检时,8个月、1岁半、2岁半常规检查血红蛋白,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6个月内婴儿的铁需求主要来源于出生时的储存铁和食物中获得的铁,6个月后,储存铁基本用完,应根据婴幼儿消化能力,适当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含铁米粉、精肉、动物血、肝脏、鱼等。

儿童营养和营养性疾病

儿童营养和营养性疾病
2岁佝偻病幼儿 膝部干骺端临时 钙化线模糊,生 长板>2mm
佝偻病病例样片(2岁)
2岁幼儿正常腕部干骺端临时钙 化线清楚
2岁佝偻病幼儿腕部干骺 端临时钙化线模糊
逐渐恢复正常
恢复正常
诊断
正确的诊断必须依据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 临床表现、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
血生化: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 X线: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 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盘>2mm
咀嚼功能
✓ 后天学习建立,咀嚼吞咽学习的敏感期 在4~6月。
✓ 有意训练7月左右婴儿咬嚼指状食物、 从杯咂水,1岁断离奶瓶;9月学用勺自 喂,均有利于儿童口腔发育成熟。
思考:添加辅食关键期?
婴儿喂养方法
授课教师:秦越
2)含不可替代的免疫成分(营养性被动免疫)
①含丰富的SIgA ②细胞成分 ③含较多乳铁蛋白、 溶菌酶、补体 ④ 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上皮生长因子 ⑤ 其他因子:双歧因子,低聚糖(与上皮细胞粘
水 Water
婴儿可从乳汁中获取充足水
婴儿新陈代谢旺盛,水的需要 量相对较多,为100~150ml/(kg·d), 以后每3岁减少约25ml/(kg·d)。
挤压反射
新生儿至3~4月小儿对固体食物出现舌体抬 高、舌向前吐出的挤压反射或“厌新”。如果小 儿在愉快的情况下,有足够机会反复尝试新食物 (可能需8~10次接触),婴儿最初的对新食物 的抵抗可通过多次体验改变。婴儿最初的这种对 新食物的抵抗可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功能,其意 义是防止吞入不宜吞入的东西。
单糖:葡萄糖、双糖 碳水化合物
多糖:主要为淀粉
微量营养素
矿物质(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素)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常规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常规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常规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超重及肥胖、一、管理对象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健康检查筛查出得患营养性疾病得儿童。

二、管理内容(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评估及分类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分别以体重/年龄、身长(身高)/年龄与体重/身长(身高)为评估指标,采用标准差法进行评估与分类,测量值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为低体重、生长迟缓与消瘦。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评估及分类指标测量值标准差法评价体重/年龄M—3SD~M-2SD中度低体重﹤M-3SD重度低体重身长(身高)/年龄M—3SD~M—2SD 中度生长迟缓﹤M-3SD 重度生长迟缓体重/身长(身高) M—3SD~M-2SD 中度消瘦﹤M—3SD 重度消瘦2。

管理1)随访:每月进行营养监测、生长发育评估与指导,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2)转诊:中重度营养不良儿童需及时转县/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专案管理、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度营养不良儿童连续2次治疗体重增长不良、或营养改善3~6个月后但身长或身高仍增长不良者,需及时转市级或市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进行会诊或治疗。

转诊后,应定期了解儿童转归情况,按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得治疗意见协助恢复期治疗,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3)结案:一般情况好,体重/年龄或身长(身高)/年龄或体重/身长(身高)≥M-2SD即可结案。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评估及分度(1)评估指标1)血红蛋白(Hb)降低:6月龄~6岁 110 g/L。

2)外周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80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 g/L。

(2)贫血程度判断:Hb值90~109g/L为轻度,60~89 g/L为中度,<60 g/L为重度。

2、管理1)随访:轻度贫血儿童补充铁剂后2~4周复查Hb,观察疗效。

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之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之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四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指因缺乏热量和(或)蛋白质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临床表现为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皮下水肿。

常伴有各个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

(一)病因1.长期摄入不足母乳不足而未及时添加其他乳品;骤然断奶而未及时添加辅食;奶粉配制过稀;长期以淀粉类食品喂养为主;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偏食、挑食、吃过多零食等引起。

2.消化吸收障碍消化系统先天畸形如唇裂、腭裂、幽门梗阻等,消化系统疾病如迁延性腹泻、过敏性肠炎、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均可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需要量增多急、慢性传染病(如麻疹、伤寒、肝炎、结核等)后的恢复期,双胎、早产、生长发育快速时期等均可因需要量增多而造成相对不足。

4.消耗量过大大量蛋白尿、长期发热、烧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恶性肿瘤等均可使蛋白质消耗或丢失增多。

(二)发病机制由于长期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自身组织消耗。

消瘦糖原不足或消耗过多致→低血糖;并发症脂肪消耗致→血清胆固醇下降、脂肪肝;蛋白质供给不足或消耗致低蛋白→水肿;表现由于全身总液量增多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同时还发生各组织器官,如消化、循环、泌尿、免疫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低下。

临床类型消瘦型能量供应不足为主浮肿型浮肿型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消瘦-浮肿型介于两者之间(三)临床表现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为体重不增。

最早以后体内脂肪逐渐消失,最具特征→体重减轻。

结果久之身长也会低于正常,出现身材矮小。

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依次是腹部、躯干、臀部、四肢,最后是面部。

表现额部出现皱折,两颊下陷,颧骨凸出,形如老人。

皮肤干燥、苍白、松弛。

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

体温低于正常、脉搏减慢、心音低钝、血压偏低。

初期烦躁,以后变得冷漠。

有血清蛋白降低时可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有时可发生自发性低血糖症状,婴儿常有饥饿性便秘或腹泻。

营养不良患儿常因缺乏蛋白质及造血物质并发营养性贫血,因多种维生素缺乏而并发干眼症、口腔炎、末梢神经炎。

(日常生活与保健)育婴师三级题库及答案

(日常生活与保健)育婴师三级题库及答案

《育婴师》知识试题(三级)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判断题1.由于婴幼儿语言能力已经发展,因此婴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异常情况,只要根据他们的语言讲述判断即可。

(×)2.晨间检查时,育婴人员需要细心观察婴幼儿精神状态、行动、面色、肤色、鼻腔、口腔、呼吸和有无皮疹,尽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治疗。

(√)3.婴幼儿的精神状态是反映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

(√)4.婴幼儿发热时物理降温的常用方法有冰袋降温和酒精擦浴。

(√)5.通过预防接种使儿童自身产生对一些疾病的免疫力,控制疾病的发生。

(×)6.婴幼儿生病时不能打预防针。

(√)7.婴幼儿营养性疾病是婴幼儿营养素摄入过量导致的疾病。

(×)8.合理饮食和喂养是预防营养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9.佝偻病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营养过量性疾病,由于维生素D过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和骨骼发育异常,严重影响婴幼儿健康。

(×)10.佝偻病的预防从胎儿开始,及早向家长宣传佝偻病的病因、加强营养以及正确使用维生素D的方法,指导家长实施。

(√)11.太阳中的紫外线可以使人体皮肤组织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1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儿童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尤以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

(√)13.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生长发育过快所致。

(×)14.婴幼儿营养不良时,必定智力发育迟缓。

(×)15.避免孩子营养不良,最好办法是积极做好治疗。

(×)16.单纯性肥胖症是目前儿童期比较严重的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

(√)17.单纯性肥胖症还会造成儿童难以克服的心理行为损伤,使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严重损伤,压抑儿童潜能发育,对儿童的性格塑造、气质培养、习惯养成造成破坏性的负面影响。

(√)18.婴幼儿每个年龄阶段都有标准体重,建议使用体重法监测单纯性肥胖症。

(×)19.单纯性肥胖症的饮食控制需要合理地安排膳食,定时定量,养成婴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进食习惯。

婴幼儿营养与常见病

婴幼儿营养与常见病
[维生素D的来源] 1.母体—胎儿的转运 2.食物中的维生素D 3.皮肤的光照合成是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病因]
1.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 2.日照不足 3.生长速度快 4.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 5.疾病影响
四、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临床表现]
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枕秃等。 2.活动期(激期):早期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未经治疗,继续加重,出现典型骨
1m1m健康网
四、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病因] 1.能量摄人过多 2.活动量过少 3.遗传因素 4.其他:如进食过快,或饱食中枢和饥饿中 枢调节失衡以致多食
四、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临床表现]
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婴儿期、5—6岁和青春期。 患儿食欲旺盛且喜吃甜食和高脂肪食物。明显肥胖儿童常有疲劳感,用力时 气短或腿痛。 严重肥胖者由于脂肪的过度堆积限制了胸廓和膈肌运动,使肺通气量不足、 呼吸浅快,故肺泡换气量减少,造成低氧血症、气急、紫绀、红细胞增多、 心脏扩大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称肥胖—换氧不良综合征。 肥胖小儿性发育常较早,故最终身高常略低于正常小儿。由于怕被别人讥笑 而不愿与其他小儿交往,故常有心理上的障碍,如自卑、胆怯、孤独等。
⑴ 餐次安排:一日餐次为三餐两点制。 ⑵ 食谱安排:幼儿的每周食谱中应安排一次动物肝、动物血及至少一 次海产品,以补充视黄醇、铁、锌和碘。夏日的水分补充宜用清淡的饮料或 冲淡的果汁,但不可大量也忌在餐前补充,以免影响正餐。
三、幼儿的营养需要
(四)幼儿的饮食指导
1. 2. 3. 4. 5. 6. 强调奶制品,每日不少于200-400ml; 饮食平衡; 食物要单独加工; 烹调要适合儿童的消化特点; 定时、定量供给; 不挑食,少喝饮料;

第七讲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

第七讲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

第七讲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婴幼儿是人类生命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

然而,由于饮食和生活习惯的限制,婴幼儿常常容易患上一些营养性疾病。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包括佝偻病、贫血、维生素缺乏症等,并探讨防治方法。

一、佝偻病佝偻病是因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一种骨骼病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期。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骨骼发育障碍,出现骨软化等症状。

为了预防佝偻病,婴幼儿应保证充足的日光浴,每天早晨或傍晚都要让婴幼儿暴露在阳光下,同时增加食物中维生素D的摄入,如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的奶粉等。

二、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或质量减少,造成氧运输能力下降。

婴幼儿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缺铁性贫血,即缺乏铁元素。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减少,从而引发贫血。

为了预防贫血,婴幼儿应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豆腐等。

同时,食物中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也有助于铁的吸收。

三、维生素缺乏症婴幼儿由于饮食单一,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会影响视力和免疫力,可导致夜盲症和其他眼部疾病;维生素C缺乏会引起坏血病和牙龈出血等症状;维生素B缺乏会导致皮肤炎症和神经系统问题。

为了预防维生素缺乏症,婴幼儿日常饮食应多样化,引导婴幼儿摄入各类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如鸡蛋、奶制品等,以满足其维生素需求。

四、肥胖肥胖是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主要是指体重超过同龄儿童的标准值。

婴幼儿期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高能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饮食结构及缺乏运动。

长期肥胖不仅影响身体健康发育,还易导致成年期慢性疾病的发生。

为了预防肥胖,婴幼儿的饮食应健康均衡,提供适量的营养,并进行定期的体育锻炼。

五、蛋白质缺乏症蛋白质是婴幼儿身体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蛋白质会导致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婴幼儿期蛋白质缺乏的原因主要是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

为了预防蛋白质缺乏症,婴幼儿食物中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如鸡蛋、乳制品、豆类等,并保证消化系统的健康。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考点:营养性疾病(1篇)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考点:营养性疾病(1篇)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考点:营养性疾病(1篇)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考点:营养性疾病 1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考点:营养性疾病营养性疾病细目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一、营养不良的中西医病因、临床表现及分度1.中医病因先天禀赋不足,喂养不当,或其他疾病影响。

脾胃受纳腐熟运化的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化生不足造成生长发育不良,进而累及他脏所致。

2.西医病因多为供给不足、喂养不当及不良的饮食习惯,或因消化功能异常、低体重儿、早产或官内感染及先天代谢缺陷等所致。

3.临床表现及分度(1)临床表现①消瘦型营养不良: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

其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体重不增,继则体重下降,病程持久时身高也会低于正常,同时智力发育受到影响。

皮下脂肪减少,肌肉发育不良;精神萎靡,对外界刺激反应差;体温偏低,心率缓慢,心音低钝;食欲低下,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②水肿型营养不良:又称恶性营养不良病,常见于1~3岁幼儿。

凹陷性水肿为本病的重要表现。

(2)目前常用的分型和分度(均值离差法)①体重低下(underweight):其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低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

②生长迟缓(stunting):其身长(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低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

此指标主要反映过去或长期慢性营养不良。

③消瘦(wasting):其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均值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低于均值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

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近期、急性营养不良。

二、营养不良的中西医病机1.中医病机主要病变部位在脾胃,可涉及五脏。

脾胃失和,则气血不足,津液亏耗,全身肌肤、筋骨、经脉、脏腑失于濡养,日久形成疳证。

疳证的基本病机是脾胃受损,津液消亡。

2.西医病机因母乳不足而未及时添加其他乳品;或人工喂养调配不当;或母乳喂养时间过长未及时添加辅食、骤然停奶;或长期以淀粉类食品为主,以及不良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零食过多)等均可导致长期摄入不足而发病。

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

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

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营养摄入对于他们的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喂养方式、饮食结构等原因,婴幼儿常常面临各种营养性疾病的风险。

本文将重点介绍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并探讨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一、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而婴幼儿期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量较高。

如果饮食中缺乏铁元素,会导致贫血的发生。

预防与治疗:1. 合理搭配食物:在婴幼儿的膳食中加入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鸡蛋、肉类和黑豆等,可以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2. 补充铁剂:如果婴幼儿已经出现贫血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口服或静脉注射补充铁剂,以恢复体内的铁含量。

二、佝偻病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骨骼发育不良病症,在婴幼儿中比较常见。

维生素D是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的重要物质,对于骨骼的形成与发育至关重要。

预防与治疗:1. 日晒:适当的日晒可以帮助婴幼儿合成维生素D,因此,每天给婴幼儿阳光浴可以有效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2. 补充维生素D: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医生可能会建议补充维生素D的口服液,以确保维生素D的摄入量。

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是由于膳食中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引起的疾病。

PEM常见于婴幼儿的发育中国家,造成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预防与治疗:1. 提供充足的膳食: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的食物,对于不能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应选择符合年龄段需求的配方奶粉,并根据医生建议适当添加辅食。

2. 疾病治疗:对于已经发生PEM的婴幼儿,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治疗和指导。

四、维生素缺乏症婴幼儿期维生素缺乏症包括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C缺乏症等,这些缺乏症会对婴幼儿的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预防与治疗:1. 提供均衡的膳食:通过合理搭配食物,尽量提供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果蔬、动物肝脏等。

2. 补充维生素:对于已经出现维生素缺乏症的婴幼儿,医生可能会建议适量补充维生素的口服或注射剂。

儿童佝偻病

儿童佝偻病

儿童佝偻病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

因缺乏维生素D,导致钙、磷代谢失常所致。

活动性病例在冬春季较多见。

发病率北方较南方高,工业性城市较农村高。

本病预后一般良好,严重者可发生骨骼畸形。

简要介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为佝偻病。

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

佝偻病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重视。

佝偻病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因此,必须积极防治主要病因本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维生素D有内源性与外源性两种。

内源性的是靠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而后在体内合成;外源性的来自食物,如鱼、肝、蛋、乳类等含有维生素D3,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形成维生素D2。

它们能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减少钙、磷从尿中排出,并能促进骨样组织成熟,使血中钙、磷向骨质生长部位沉着形成新骨。

佝偻病的病因是日光照射不足,尤其在冬、春季紫外线不足,又因冬季寒冷户外活动较少,故易发生佝偻病;另一个原因是小儿喂养不当,食物中钙、磷含量较少,或比例不当,也会影响钙、磷的吸收。

另外,单纯用谷类食物喂养时。

因其中含有大量植酸,容易与小肠中钙、磷结合成为不溶解的植酸钙,而影响钙、磷吸收。

此外,生长过快、早产、双胞胎也易发生佝偻病;慢性腹泻、肝胆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病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及代谢;长期应用苯妥英钠、鲁米那等药物,可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和代谢,均可引起佝偻病。

主要表现在:1.不重视母乳喂养:有些母亲由于听说母乳中的钙、磷含量比牛奶低,就采用人工喂养,以牛奶作为婴儿主食,这是非常片面的。

她们忽视了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易于消化吸收,利用率高的特点;还忽视了母乳中含各种免疫因子,可减少婴儿的发病率。

用母乳喂养婴儿,即使患佝偻病,也很轻微。

2.隔着玻璃晒太阳:通常,由于怕热怕冷或住高楼等原因,多数家长都不愿带小孩到户外活动,只是抱着小孩在室内隔着玻璃晒晒太阳。

儿童营养性疾病分类和防治ppt课件

儿童营养性疾病分类和防治ppt课件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IDA )
? IDA 定义: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 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流行病学:我国7岁以下儿童患病率为7.8% ,婴儿患病率为 20.5% ,幼儿患病率为7.8% 。好发年龄为6~24 个月的婴幼 儿和青春期儿童。
? 1.评估及分度
? (1)评估指标
? 3)结案:活动期佝偻病症状消失1~3个月,体征减轻或恢 复正常后观察 2~3个月无变化者,即可结案。
? 4.预防
? (1)母亲:孕妇应经常户外活动,进食富含钙、磷的食物。妊娠后期(孕末 期3个月)宜适当补充VitD 400 ~1000IU/d (10~25μg/d ),以预防先天性 佝偻病的发生。使用VitAD 制剂应避免VitA 中毒,VitA 摄入量<1万IU/d 。
? (2)寄生虫感染防治:在寄生虫感染的高发地区,应在防治贫血同时进行驱 虫治疗。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
Page 33
安静的孩子是ADHD 儿童吗?
玩电脑游戏或看动画 片长时间不动是 ADHD儿童吗?
好动的儿童就一定是 ADHD儿童吗?
ADHA 概论
⒈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也成多动症
? 3)结案:治疗满疗程后Hb 值达正常即可结案 。
? 4.预防
? (1)饮食调整及铁剂补充
? 1) 孕妇:应加强营养,摄入富含铁的食物。从妊娠第3个月开始,按元素铁 60 mg/d 口服补铁,必要时可延续至产后;同时补充小剂量叶酸(400 ? g/d ) 及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娩时延迟脐带结扎2~3分钟,可增加婴儿铁储备。
? 主要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
佝偻病病因
0-6m
孕母Vit D不足 缺乏日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
[病因]
• 1.摄人不足 故素食者或不喜食动物性食 物者容易缺锌。 • 2.吸收障碍 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泻皆可妨 碍锌的吸收。牛乳锌的吸收率低于母乳, 故长期纯牛乳喂养也可致缺锌。 • 3.需要量增加 在生长发育迅速阶段的婴 儿发生相对的锌缺乏。 • 4.丢失过多 如反复出血、长期多汗等均 可因锌丢失过多而导致锌缺乏。
33
临床表现
• 体重不增是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 • 随营养失调日久加重,体重逐渐下降,患 儿主要表现为消瘦,皮下脂肪逐渐减少以 至消失,皮肤干燥、苍白、皮肤逐渐失去 弹性、额部出现皱纹如老人状、肌张力逐 渐降低、肌肉松弛、肌肉萎缩呈“皮包骨” 时、四肢可有挛缩。
34
• 营养不良初期,身高并无影响,但随着病 情加重,骨骼生长减慢,身高亦低于正常。 • 轻度营养不良,精神状态正常,但重度可 有精神萎靡,反应差,体温偏低,脉细无 力,无食欲,腹泻、便秘交替。
42
[临床表现]
• 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婴儿期、5— 6岁和青春期。 • 患儿食欲旺盛且喜吃甜食和高脂肪食物。明显肥 胖儿童常有疲劳感,用力时气短或腿痛。 • 严重肥胖者由于脂肪的过度堆积限制了胸廓和膈 肌运动,使肺通气量不足、呼吸浅快,故肺泡换 气量减少,造成低氧血症、气急、紫绀、红细胞 增多、心脏扩大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称肥胖—换氧不良综合征
23
[预防]
• 1,围生期 孕母应多户外活动,食用富含 钙、磷、维生素D以及其它营养素的食物。 妊娠后期适量补充维生素D(800IU/日)有 益于胎儿贮存充足维生素D,以满足生后一 段时间生长发育的需要。
24
• 2,婴幼儿期 • 预防的关键在日光浴与适量维生素D的补充。 • 生后2~3周后即可让婴儿坚持户外活动, 冬季也要注意保证每日1~2小时户外活动 时间。 • 有研究显示,每周让母乳喂养的婴JL户外 活动2小时,仅暴露面部和手部,可维持婴 儿血25—(OH) D3浓度在正常范围。
17
• 骨骺端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沿肋骨方 向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及圆形隆起, 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以第7—10肋骨最 明显,称佝偻病串珠;
18
• 手腕、足踝部亦可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 称手、足镯。
19
• 1岁左右的小儿可见到胸廓畸形,胸骨和邻 近的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 严重佝偻病小儿胸廓的下缘形成一水平凹 陷,即肋膈沟。
40
[病因]
• 1,能量摄人过多:摄人的营养超过机体代 谢需要,多余的能量便转化为脂肪贮存体 内、导致肥胖。 • 2,活动量过少:活动过少和缺乏适当的 体育锻炼是发生肥胖症的重要因素,即使 摄食不久也可引起肥胖。肥胖儿童大多不 喜爱运动,形成恶性循环。
41
• 3.遗传因素:肥胖有高度的遗传性,目前认为肥 胖的家族性与多基因遗传有关。肥胖双亲的后代 发生肥胖者高达70%~80%;双亲之一肥胖者, 后代肥胖发生率约为40%—50%;双亲正常的后 代发生肥胖者仅10%~14%。 • 4.其他:如进食过快,或饱食中枢和饥饿中 枢调节失衡以致多食;精神创伤(如亲人病故或学 习成绩低下)以及心理异常等因素亦可致儿童过量 进食。
9
• 3,生长速度快 • 如早产及双胎婴儿生后生长发育快,需要 维生素D多,且体内贮存的维生素D不足, 易发生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0
• 4,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 • 因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D少,即使纯母乳喂 养婴儿若户外活动少亦易患佝偻病。
11
• 5,疾病影响 • 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D吸收,如婴 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 脂肪泻、胰腺炎、慢性腹泻等,肝、肾严 重损害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1,25— (OH)2D生成不足而引起佝偻病。
母婴护理员培训教材—
婴幼儿常见的 营养性疾病
1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
2
(一)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 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 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 病。
3
• 婴幼儿,特别是小婴儿,生长快、户外活 动少,是发生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的高危人群。 • 近年来,随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我 国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率 逐 年降低,病情也趋于轻度。 • 因我国冬季较长,日照短,北方佝偻病患 病率高于南方。
20
• 由于骨质软化与肌肉关节松弛,小儿开始 站立与行走后双下肢负重,可出现股骨、 胫骨、腓骨弯曲,形成严重膝内翻(“O”型) 或膝外翻(“X”型)。
21
• 患儿会坐与站立后,因韧带松弛可致脊柱 畸形。 • 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可有骨干弯曲畸 形或青枝骨折,骨折可无症状。
22
[治疗]
• 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 • 治疗的原则应以口服为主,一般剂量为每 日50ug~ 100ug(2000IU~4000IU),或1, 25—(OH)2D3 0.5ug~2.0ug,一月后改 预防量400IU/日。 • 伊可新:一天一次,一次一粒。(小于一 岁,大于一岁)
[治疗]
• 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是积极处理各种危及 生命的合并症、祛除病因、调整饮食、促 进消化功能。
38
调整饮食
• 患儿的消化道因长期摄人过少,已适应低 营养的摄人,过快增加摄食量易出现消化 不良、腹泻,故饮食调整的量和内容应根 据实际的消化能力和病情逐步完成,不能 操之过急。
39
小儿单纯性肥胖
6
• 3.皮肤的光照合成是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 来源。
7
[病因]
• 1.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 • 母亲妊娠期,特别是妊娠后期维生素D营养 不足,如母亲严重 营养不良、肝肾疾病、 慢性腹泻,以及早产、双胎均可使婴儿的 体内贮存不足。
8
• 2.日照不足 • 因紫外线不能通过玻璃窗,婴幼儿被长期 过多的留在室内活动,使内源性维生素D生 成不足。 • 大城市高大建筑可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 染如烟雾、尘埃可吸收部分紫外线。 • 气候的影响,如冬季日照短,紫外线较弱, 亦可影响部分内源性维生素D的生成。
12
[临床表现]
• 多见于婴幼儿,特别3月以下的小婴儿。 • 主要表现为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并 可影响肌肉发育及神经兴奋性的改变。 • 因此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不同。 • 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的婴儿佝偻病出现较早。 • 儿童期发生佝偻病的较少。
13
• 1.初期(早期) • 多见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 • 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 烦闹、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枕秃等。 • 但这些并非佝偻病的特异症状,仅作为临 床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
25
•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2周开 始补充维生素,3个月后改预防量。 • 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至2岁。 • 夏季户外活动多,可暂停服用或减量。 • 一般可不加服钙剂。
26
营养不良
•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 (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 于3岁以下婴幼儿。
14
• 2.活动期(激期) • 早期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未经治疗,继续加 重,出现典型骨骼改变。
15
• 6个月龄以内婴儿的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 前囟边较软,颅骨薄,检查者用双手固定 婴儿头部,指尖稍用力压迫枕骨或顶骨的 后部,可有压乒乓球样的感觉。
16
• 6月龄以后,尽管病情仍在进展,但颅骨软 化消失。至7~8个月时,变成“方盒样” 头型即方头(从上向下看),头围也较正常增 大。
51
[治疗]
• 1.针对病因 治疗原发病。 • 2.饮食治疗 鼓励多进食富含锌的动物性 食物如肝、鱼、瘦肉、禽蛋、牡蛎等。初 乳含锌丰富。 • 3.补充锌剂 常用葡萄糖酸锌,疗程一般 为2~3个月。
• 2.消化吸收不良 • 消化吸收障碍,如唇裂、腭裂、幽门梗阻、 迁延性腹泻、过敏性肠炎、肠吸收不良综 合征等均可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2
• 3.需要量增加 • 急、慢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生长发育快速 阶段等均可因需要量增多而造成营养相对 缺乏; • 先天不足和生理功能低下如早产、双胎因 追赶生长而需要量增加可引起营养不良。
• 小儿单纯性肥胖(obesity)是由于长期能量摄 人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 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的 20%即可称为肥胖。 • 在我国目前约占5%~8%。 • 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且儿童期肥胖 可延续至成人,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 冠心病、胆石症、痛风等疾病
46
2,运动疗法
• 肥胖小儿常因动作笨拙和活动后易累而不 愿锻炼,可鼓励和选择患儿喜欢和有效易 于坚持的运动,如晨间跑步、散步、做操 等,每天坚持至少运动30分钟,活动量以 运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 运动要循序渐进,不要求之过急。如果运 动后疲惫不堪,心慌气促以及食欲大增均 提示活动过度。
35
• 合并血浆白蛋白明显下降时,可有凹陷性 浮肿、皮肤发亮, • 重度营养不良可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
36
常见的并发症
• • • • • 营养性贫血, 营养不良可有多种维生素缺乏 约有3/4的病儿伴有锌缺乏, 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故易患各种感染 婴儿腹泻常迁延不愈加重营养不良,形成 恶性循环。
37
43
• 肥胖小儿性发育常较早,故最终身高常略 低于正常小儿。由于怕被别人讥笑而不愿 与其他小儿交往,故常有心理上的障碍, 如自卑、胆怯、孤独等。
44
[治疗]
• 肥胖症的治疗原则是减少产热能性食物的 摄人和增加机体对热能的消耗,使体内脂 肪不断减少,体重逐步下降。饮食疗法和 运动疗法是两项最主要的措施,药物或外 科手术治疗均不宜用于小儿。
47
[预防]
• 孕妇在妊娠后期要适当减少摄人脂肪类食 物,防止胎儿体重增加过重; • 要宣传肥胖儿不是健康儿的观点,使家长 摒弃“越胖越健康”的陈旧观念; • 父母肥胖者更应定期监测小儿体重,以免 小儿发生肥胖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