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见两件敦煌唐人草书写本残片述略

合集下载

敦煌遗书墨迹章草《因明入正理论后疏》

敦煌遗书墨迹章草《因明入正理论后疏》

敦煌遗书墨迹章草《因明入正理论后疏》草书,有广狭二义。

广义的,不论年代,凡写的潦草的字都算作为草书。

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大约从东晋时代开始,为了跟当时的新体草书相区别。

把汉代的草书称作章草。

新体草书相对而言称作今草,其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草书由于字形太简单,彼此容易混淆,所以不能像隶书取代篆文那样,取代隶书而成为主要的字体。

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

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

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

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都是现存的珍品。

弥足珍贵的敦煌草书墨迹《因明入正理论略抄》+《因明入正理论后疏》合卷,长1396.4厘米,高约29厘米,奘门大德净眼撰,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藏,编号P.2063。

这篇资料保存完整文字清晰,书体雅致流畅,丰腴婉约,是练习章草不可多得的好范本。

放大局部的图片,真正懂书法的没有不喜欢的!此写卷通篇小草书,应出自高僧之手。

风格和《出师颂》十分接近,章草味道浓郁,且文字量极大,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如此小字草法精熟之极,完全意念书写,快速书写已近于今日五笔“盲打”效果。

行距和字距都很小,密密麻麻,远观满眼繁华,近看每个字都干净利落简约大方。

随意中法度森严,规律性极强。

一股禅韵满纸。

实为草书圣手所为。

《略抄》与《后疏》合写在一个卷子里,卷首朽蚀,故《略抄》缺首题和著者名号,现存446行,计12478字。

《后疏》则首、尾不缺,为508行,计13364字,然《后疏》写卷只是节录了原作的末后部分,约为原作五分之一的篇幅。

P. 2063号写卷现长1396.4厘米,高约29厘米,通卷由无名氏书手以独草体写成,书法价值甚高。

石刻文献中新见的唐人著述辑考

石刻文献中新见的唐人著述辑考

石刻文献中新见的唐人著述辑考石刻文献中新见的唐人著述辑考引言在中国古代,石刻文献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记录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文学信息。

近年来,学术界不断发现并研究石刻文献中的新见唐人著述,这为我们对唐代文化和文学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将就石刻文献中新见的唐人著述进行深度和广度兼具的评估和探讨,以期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主题。

一、考证石刻文献中的新见唐人著述1. 《大唐西方佛教石窟志》中的新发现 - 通过石窟文献发现了一些唐代佛教经典和注释,对于我们了解唐代佛教文化和学术思想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2. 新出土的唐代碑铭和铜器文物 - 一些新出土的唐代碑文和铜器文物中发现了完整的唐代文献,这些文献涉及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对于我们研究唐代社会、文化和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1. 对于唐代文学和学术思想的重新认识 - 石刻文献中新见的唐人著述为我们重新认识唐代文学和学术思想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利于修正以往的观点和认识。

2. 对于中国古代文献的保存和传承意义 - 石刻文献中的新见唐人著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同时也提醒我们注意文献的保存和传承,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对新见唐人著述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新见唐人著述的出现,让我不禁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钦佩。

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不仅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文学、文化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同时也为我们反思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我希望能够通过学习这些新见的唐人著述,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石刻文献中新见的唐人著述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发现,对于我们了解唐代文学、学术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当进一步挖掘和研究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为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传承做出更多的贡献。

石刻文献中新见的唐人著述所带来的学术挑战和收获与其他古代文献不同,石刻文献在内容和传承方式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敦煌残卷《大乘起信论略述卷上》破体书风评析

敦煌残卷《大乘起信论略述卷上》破体书风评析

仔细分析此篇卷子具体的 书写 情况有如下 特点 : 一 、 第 功
用上非书法创作 而是抄 经 , 所用 书体为 随意 的并无 预想 。艺
术特色是流露 而并非刻 意追 求。第二 、 书写 者有 驾驭 多种 书 体完成长篇卷宗 的书写 水平 , 对各 体 的字法 、 结构 、 笔法 都能 熟 练运用 , 而且有一定的创 造才能和个性 表现 能力。第三 、 全
作者 简介: 王继 安(9 7一 ) 男 , 江 苏徐州人, 15 , 汉,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 系主任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育部 中国书法 专业教 育委员 教 会副主任, 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 委员会委 员,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 学术 委员会委 员, 南京博物院特聘研究员, 江苏省高校“ 教学名师”, 中国文联首 获 届兰亭奖“ 育奖” 教 。研究方 向: 美术学, 书法篆刻创作 与理论 。
口 安 煌 《 乘 信 略 卷 》 体书 析 王继 敦 残卷 大 起 论 述 上 破 风评
HU NDRE S HO0L N D C S I ART S
l1 4 2
文章 编 号 :0 3— 14(0 0 0 0 1 10 9 0 2 1 ) 8— 2 4—0 5
敦 煌残卷 《 乘起信 论略 述卷 上 》 大 破体 书风评 析
¨ l me On fA u v y o a a a a S a d 0 p d s sr ¨ Vou e o S r e fM h y n r d h t a a a t a
W ANG J —a i n
《 大乘起信论 略述卷 上》 以下简称 《 ( 大乘》) 为敦煌 写本
残卷 ,9 0年 6月 出于敦煌莫高窟藏 经洞 。此卷是 10 10 9 8年法 写 。( 图 3 12行 以后草 书书写 更为顺 畅 又出现 了一种 新 如 )6 的书写风格 。( 图 4 如 )

新见敦煌写经二件题解

新见敦煌写经二件题解
第9 3 7页 ) 均提 到或 引用 此 经文 旬 。 ③
《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 6 ④讲此经来源 : “《 路府》 云:所译 之经 ,有真有伪 。伪 者, 有 《 妙法莲华度量天地经 》 1 卷 。又有 《 妙法莲华 经天地变异经》 l 卷 。此二本
经 ,并 是 南齐 末永 元二 年 ( 5 0 0 ) ,大 学 博 士 江 泌 出家 ,女 子 时季 九 岁 ,名 僧 法 , 目 念 出此两 卷 ,兼前 后都 合 二十 一部 经 ,计 3 0余 卷 ,扬 州 道俗 咸 云神 受 。 《 长 房 录》 云 : 宿 习力 ,生 而知之 者 上也 ,学 而知 之者 次也 。问争得 知是 伪 耶 ,答 道理 中间是伪 ,此经
1 2 6页) 、卷 4 (《 大正藏》 ,第 5 5 册 ,第 1 3 7 页) ,《( 仁寿)众经 目录》卷 3 (《 大正
藏》 ,第 5 5册 , 第1 7 1 页) 、卷4 ( 《 大正藏》 ,第 5 5 册 ,第 1 7 3 页) ,《( 静泰 )众经 目 录》 ① 卷 3 (《 大正藏》 ,第 5 1 册 ,第 2 0 5页) 、卷 4 (《 大正藏》 ,第 5 1 册 ,第 2 1 1 页) ,《 大唐 内典录》 卷 l 0 (《 大正藏》 ,第 5 5册 ,第 3 3 4 4页 ) ,《 大周 刊定众 经 目 录》 ②卷 1 2 (《 大正藏》 ,第 5 5 册 ,第 4 5 7页) 、卷 1 5(《 大正藏》 ,第 5 5 册 ,第 4 7 3 页) ,《 开元释教录》 卷 1 8 (《 大正藏》 ,第 5 5册 ,第 6 7 5页) ,《 贞元释教录》 卷 2 8 (《 大正藏》 ,第 5 5册 , 第1 0 2 0 页)均将此经收入伪经之 “ 别生录”或 “ 阙本 录” ;费 长房 《 历代三宝记》卷 l 4 (《 大正藏》 ,第 4 9 册 ,第 1 1 9页 )将此经作为失译经收入 藏录 ,《 弘赞法华传》卷 2(《 大正藏》 ,第 5 l 册 ,第 1 4页) 、《 法华经玄赞要集》 卷 6 ( 《 续藏经》 ,第 3 4册 ,第 2 9 2 页) 、《 法华经玄赞释》卷 1(《 续藏经》 , 第3 4 册,

敦煌汉简王骏幕府档案的草书文字

敦煌汉简王骏幕府档案的草书文字

敦煌漢簡王駿幕府檔案的草書文字The Running Style Calligraph of Dun-Huang Han-Jian of Wang-JunMu-Fu File書畫藝術學系專任教授林進忠Chin-Chung Lin摘要本文主要析論《敦煌漢簡》所刊的一批草書簡牘文字,總共148枚的<王駿幕府檔案>相關資料,都是民國六十八年在甘肅省敦煌馬圈灣遺址發掘出土,是新朝王莽天鳳四年(西元17年)西域征戰失敗撤兵暫駐玉門候官所留之物,文字內容可與史籍所載對應參證。

結合草書簡牘記述情事與出土位置地望關係、文書性質與發送署記等,可以瞭解它們主要是文書幕僚的相關文稿、檔案及私記書函,依其草書寫法習性等亦可知是多位書手之作。

由書法的用筆與結體、書風,呈顯出西漢時期草書高度發展與應用的實況,是研究漢代草書演進歷史極為貴重的墨跡史料。

【關鍵字】漢代、草書、章草、漢簡、敦煌。

12003造形藝術學刊一、前言民國六十八年九月中旬至十月初,在甘肅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市西北95公里的馬圈灣漢代烽隧遺址,考古發掘出土1221枚簡牘,現已列入「敦煌漢簡」中。

本文所析論的草書簡牘文字便是馬圈灣出土之物,所謂的「王駿幕府檔案」簡牘資料,刊載於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敦煌漢簡》(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於1991年6月刊行,簡稱《敦》。

主要討論的草書簡牘共有148枚木簡。

在《敦煌漢簡》所刊簡號為40~56,59~175,180~182,195,205~206,969~976。

其書寫的年代為西漢末年王莽新朝天鳳三、四年(西元16、17年)之際。

草書文字的書寫表現是本文主要析探的重點,必須藉由簡牘內容、文書性質、書手的草書寫法習性等統合考察。

從書寫的年代背景而言,這批草書簡牘文字的書寫情況,對於西漢草書的源起發展、教育推廣、應用表現等相關問題探索,都是極具意義的珍貴史料,其書法的體勢與形質風尚,更是解明漢代草書發展成就與價值最重要的具體實證。

索靖《草书状》原文、注释及译文

索靖《草书状》原文、注释及译文

索靖《草书状》原⽂、注释及译⽂【作者介绍和解题】索靖(⼆三九年——三○三年),西晋书法家。

字幼安,敦煌(今属⽢肃)⼈。

张芝姊孙。

累世宦族。

少有逸群之量,与乡⼈汜衰、张甝、索紾、索永俱诣太学,驰名海内,时称“敦煌五龙”。

晋武帝时,擢为尚书郎,后除雁门太守,迁鲁相,⼜拜酒泉太守。

⼯书,善草书⼋分,尤精章草。

时与尚书令卫瓘齐名。

因卫、索⼆⼈同在台府任职,故时⼈号为“⼀台⼆妙”。

索靖章草,极为后世所重。

梁武帝?萧衍?《古今书⼈优劣评》称誉索靖书法“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

唐?张怀瓘?《书断》列靖章草为神品,⼋分、草书列为妙品,并评其书云:“有若⼭形中裂,⽔势悬流,雪岭孤松,冰河危⽯,其坚劲则古今不逮。

”唐?欧阳询路见索靖书碑,竟卧地观碑,三⽇不忍离去。

靖亦⾃重其书,名其字势为“银钩虿尾”。

传世书迹有⽉仪帖、七⽉帖、出师颂、急就章等。

晋书有传。

这篇《草书状》,就是在东汉草书书法家崔瑗《草书势》的基础上,从⽂字的实⽤性和书法艺术美两个⽅⾯来论述和描绘的.草书的实⽤性是“去繁”,所以能“下周谨案”;草书的艺术美是“存微”,所以“⼤象未乱”能“上理开元”.因⽽促使了“事业并丽”。

来源书法屋,书法屋是⼀个书法学习基地。

全⽂的主线,是对草书艺术美的描绘,以⽐拟的笔法,把草书的动态美、静态美,豪壮的⼀⾯、飘逸的⼀⾯,静中有动的姿态、动中有静的姿态,都描绘得形象退真.草书有“婉若银钩”的刚,有“漂若惊弯”的柔,有“骇龙反踞”的劲猛,有“凌鱼奋尾”的流畅,可以说都写得有声有⾊。

特别在“倜傥⽽不群”和“⾃检于常度”⽅⾯,理论性则更为深刻。

两者既⽭盾⼜统⼀,正由于“⾃检常度”,所以才能真正“倜傥⽽不群”;两者统⼀在艺术实践之中,便可达到理想的境界—“精微”.这是⼀般庸俗之⼈所忽视、⽽是⼀个真正的“笃艺之彦”所役⼼的。

此篇选⾃《晋书·索靖传》. 《晋书·?索靖传》作《草书状》,全篇载⼊。

述草书流变,⽂似未完。

终于找到了!敦煌章草遗书放大版!

终于找到了!敦煌章草遗书放大版!

终于找到了!敦煌章草遗书放大版!章草《因明入正理论》敦煌遗书P2063 草书写卷。

写卷包括因明学论述两种。

一《因明入正理论略抄》卷首残缺。

标题据后,每行20-25字,共517行,计12478字。

二《因明入正理论议疏要》内容完整,首位属题。

开卷标题下属有:“慈恩寺沙门净眼续撰”。

每行20-25字,共550行,计13364字。

唐净眼法师的《略抄》与《后疏》写卷因藏经洞的发现得以重现于世。

然而写卷与其他许多写卷一起被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于20世纪初从敦煌取走,现藏于法国国立图书馆。

书法艺术特点一、结字简介、省略、规范化是此卷本的最大特点。

草书的历史由来已久,从严格意义上说,真正将其符号化,形成规范,社会认可,得以普及还是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阶段。

从二王、孙过庭、张旭、怀素等诸名家结字,经历了几百年的逐渐实践的过程。

而从这件写卷的肉笔可以看出当时(唐)草书在民间的发展已经属于相当成熟的阶段。

对汉字的边旁、部首、笔划的省略和简化达到了十分概括和精确的程度。

而且通篇书写十分严谨,一丝不苟,易辨易写。

二、今、章相融的草书风格通篇笔墨圆润、壮美。

单字间的笔画转折、提顿,自然灵转。

虽没有字与字间的连绵,但通篇如流水行云、气韵贯通。

从笔触中可见,多为中锋。

平稳朴实,严正典雅。

与陆机的《平复帖》相比更接近今草。

在敦煌写卷中,这是一件难得的草书精品。

写卷年代的推算:此写卷的年代当与净眼撰成《略抄》与《后疏》的年代相去不远,应为初唐时期。

这一点从草体中微含隶意的笔画可以推知。

主要表现在与章草的风格接近,字间不连绵。

然而又与章草不甚相同,书写时已不分波磔。

这是今草在普及过程中未能完全摆脱章草影响的一种特殊风格。

虽然今草早在东晋二王时代即已形成,但其时章草的势力仍然很大,我们可以在同时代的楼兰残纸中可以发现。

后来章草逐渐向今草靠近,便有了写卷中今、章相融的草书风格。

加上净眼的因明疏抄在唐代流传的时间也不长,所以此写卷产生的年代当在初唐时期。

新见启功旧藏《唐人写经残本四种合装卷》诸家跋释

新见启功旧藏《唐人写经残本四种合装卷》诸家跋释

73作者简介:董润丽,吉林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本科,研究方向:古籍整理,图书馆管理。

新见启功旧藏《唐人写经残本四种合装卷》诸家跋释新见启功旧藏《唐人写经残本四种合装卷》诸家跋释董润丽(吉林大学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022)摘要:唐人写经,今已不多见,保存至今,甚是珍贵。

新见吉林大学图书馆藏《唐人写经残本四种合装卷》为启功旧藏。

卷前有容庚题字:“敦煌碎金”,卷后有启功、沈兼士、秦裕、溥佺、顾隋诸跋,跋文书写精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卷流传下来,殊为罕见。

现将卷中跋者六则,迻录如次,并略作考释。

关键词:启功旧藏 唐人写经 跋释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8-0073-02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唐代达到昌盛时期。

当时的人们信奉佛教,渴望佛祖庇佑、超度亡灵等,在寺院、佛塔等地抄写佛经等活动颇多,唐人写经就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产生了。

在官府有秘书省和门下省的“楷书手”,在民间有迫于生计的读书人抄经群体,由于抄经的人大多接受过教育,并有一定的书法基础,唐人写经书写中形成了独具风格,工整端庄、点画精练、行笔疾劲。

1900年发现敦煌藏经洞,出土了大量唐代写经卷子,然而,大多佳品都被侵略者掠至海外。

唐人写经,今已不多见,保存至今,甚是珍贵,是研究佛教思想、古代社会以及科学史、书法史等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启功(1912—2005),字元白(或作“元伯”),姓爱新觉罗,雍正帝九世孙。

中国当代古典文献学家、著名教育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书画家、国学大师。

曾任辅仁大学中文系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国家博物馆顾问等要职。

著有《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古代字体论稿》等。

笔者新见吉林大学图书馆藏启功旧藏《唐人写经残本四种合装卷》,卷前有容庚民国三十年(1941)八月题字:“敦煌碎金”,卷后有启功、沈兼士、秦裕、溥佺、顾隋诸跋。

难得一见的唐人小楷!敦煌遗书,稀世珍品!

难得一见的唐人小楷!敦煌遗书,稀世珍品!

难得一见的唐人小楷!敦煌遗书,稀世珍品!
难得一见的唐人小楷! 敦煌遗书, 稀世珍品!
新新闻资讯13小时前
《汉书王莽传残卷》
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藏

点击加载图片
唐敦煌遗书《汉书王莽传墨迹》,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藏。

在唐人写经中,这卷墨迹残卷的笔法极为高级,因而显得尤为珍贵。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点击展开全文
喜欢
+1
-1
喜欢就分享吧!
意见反馈
广告
大家都在搜
广告
广告
查看详情
文中出现的商品来源于天猫
加载中...
推荐阅读
硬笔行书书写技巧: 变慢为捷, 调整书写笔顺, 例字示范练习: 本、出、华、区、皮、此
小言兑电影 06-27 21:57
俗语: “白虎盖青龙, 代代有人穷”, 到底啥意思? 看完后明白了
用户_331718 06-27 22:39
女子拿“鸭子”鉴宝, 估价为100万, 专家: 站稳了, 我再报价
宋何夕 06-28 18:14
广告
评论
热门
最新
还没评论快来说两句热门推荐
加载中...。

【doc】新见敦煌唐人写经赏介

【doc】新见敦煌唐人写经赏介

新见敦煌唐人写经赏介竺兰兰心经局龆I8)戟埠饪j二垤J仃长J罄f}-仃年赣iC戴帅最盹j嚣粤}r露正【午).艟晦曲束太宗逋_L年Iu5年jJ盈郢]¨k#佛教话此外迁『l化姐精f【I也债料.驯宽栈旧占代学'文术殳学科宗教导的垂文献岂…十lj】进r衅北地到术代的钆去济正化艺术此'E它料价值术价竹喻的救惶右窟星ⅣB鞋辐的l王艟k帆纪刮…….纪书,川☆圳q5%姒L址绯毂幢辅中k秉口.搓|"《谜;宗血'l《太概蛏复+经等珂失传诬什:¨饨文~Ⅸ盘光州《九量辞法经等.乓他k怖弹皱瓶.瑚f"J控2蛙删r0f精}亢fm教电的譬懵料l外.一£仃l拽教事迹秆I寺}抖济的也抖吐辞rj沙illJ仃鼍I:教黼墒止的写车寺埘年脚岍许多螺叫的写蜒前世¨岂坩~邝拙卧悯蚶一霹旱九一.争誊誓.t零n§I嚣辩俺乏盯毽"趣强量姻口豺!荸硬等锭芯强鑫圭豪L—邑,Lb,},.LrR,p卜§.————]I丐奉上曲箅#l墙f究,弗毂盯,FIJ}j皖经济的重也抖.建峰彳E敕蝗麓观的;舡虽1忙法名亲昕写fl1写妊的付B轴涟必定是写前}. 1l丐时心怀敏,田此妊中有币是体现南北1隋唐时#洼吼的陛n.}体有的朴有的秉丽睾奄.imz.~洋富诃田际l盘斗年推出的鼓毪店九与经拍中有3.掇均磅嚣.般若若密多心经目韶已_是凡盥涅经》l长水)*般哲涟昔密亭心羟*(K7米)*肇于经(K【6).王器择均为孵J卸年被徒以惜就.字体朴崔噩.融拦,功山澡,一拦,荀色俄厚若童物七霉¨.家砸同京文物局励J刊青刊堪3{f价颇高他造k髓理骷扭》《¨羟像佯完扑,*浊柯沽度.其川笔.宅笔钉处仃如此充性寓幅啦群z脞营披符宙多心竖》虽媸扰玲与日阳齿妊殳棚比较甚过之而艘闻曲lI柯一虢点犍奉l坪儿个,f',意样I'I州.孙4^,堪卷经矬惶肼人写经,堆群精5_Ihk蓖物储所徒的凡写瑾竹精比仃】2l币垃玲吐程鹰与圜求救富昕碰㈨似柑当被肆l遗价艺水1^托资的竹r,。

山东珍藏唐人写经残片保护修复路径探索和利用研究

山东珍藏唐人写经残片保护修复路径探索和利用研究

山东珍藏唐人写经残片保护修复探索和利用研究第一篇范文山东珍藏唐人写经残片保护修复探索和利用研究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黄金时期,唐人写经作为这一时期的珍贵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山东省图书馆珍藏的唐人写经残片,是研究我国佛教文化史、书法艺术史的重要资料。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写经残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保护和修复工作亟待进行。

本文将探讨山东珍藏唐人写经残片的保护修复,并对其利用研究进行探讨。

一、唐人写经残片的特点及价值唐人写经残片是指唐代僧人、士人、工匠等用毛笔书写的佛教经典、经文、偈颂等文献资料。

这些写经残片大多采用珍贵的纸张、丝绸等材料,书法风格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同时,它们还涵盖了佛教、历史、文学、哲学等多个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二、保护修复探索1. 前期调研与评估在开展保护修复工作之前,首先要对唐人写经残片进行详细的名录、拍照、测量等基础工作,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

同时,组织专家对残片的病害类型、程度及原因进行评估,为后续修复工作提供依据。

2. 修复方案制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

修复过程中要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尽量保持写经残片的原貌。

采用先进的修复技术,如去除污渍、加固脆弱部位、修补破损等,确保修复效果。

3. 修复实施与监控在修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骤的正确性。

同时,对修复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修复质量。

4. 修复后整理与保存修复完成的写经残片需进行整理、分类、装裱等后续工作,然后放入恒温恒湿的环境中保存,以防再次损坏。

三、利用研究探讨1. 建立数据库将修复完成的唐人写经残片资料整理成数据库,便于学者和研究机构查阅、研究。

2. 开展学术交流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定期举行唐人写经残片研究学术交流活动,促进该领域的研究发展。

3. 出版研究专著整理修复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成果,结合学术界的研究动态,出版相关研究专著,推动唐人写经残片研究领域的发展。

敦煌写本P.2966和P.3363《-k金》残卷考释

敦煌写本P.2966和P.3363《-k金》残卷考释

敦煌写本P.2966和P.3363《?k金》残卷考释关于《敦煌写本P.2966和P.3363《?k金》残卷考释》,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容摘要:通过考释敦煌写本P.2966、P.3363《?k金》的内容、分卷及篇目可知:这两种写本应是同一种《?k金》的不同抄本;百篇五卷的卷次分布不是按照内容进行划分,而是按照规模平衡划分;从残存的事例附注内容可知,叙述文字与唐李若立编著《?k金》(S.2053V等)、敦煌张景球改编《略出?k金》(P.2537等)都不一样,应该是吐蕃时期敦煌阴庭诫改编《?k金》的抄本。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敦煌写本;P.2966;P.3363;《?k金》;阴庭诫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4)06-0082-09敦煌写本类书《?k金》共有十个卷号,即P.3363、P.2537、S.4195、S.5604、P.3907、S.2053V、P.3650、P.2966、S.7004、P.4873,题署唐李若立撰。

对《?k金》的研究,学术界已有较多的成果,包括李强的博士学位论文《敦煌写本?k金研究》[1]以及对单篇文献的考释和文献笺校等[2-9]。

目前的结论是:这十个卷号的《?k金》可分为李若立原作之《?k金》、阴庭诫删节之《?k 金》、张景球改编之《略出?k金》和《?k金字书》。

其中,S.2053V 和S.5604经研究是唐李若立的编著本,P.2537、P.3650等两个卷号是张景球改编而成的《略出?k金》,P.4873、S.5604为阴庭诫删节之《?k金》,那么P.2966和P.3363是哪种写本呢?P.2966前后残缺,册页装,是一页的正反面抄写。

虽然这篇文书仅仅保留有一片,但是却提供了其他敦煌写本《?k金》没有的重要信息,对于我们研究敦煌写本《?k金》非常重要。

这片《?k 金》残叶,抄写《?k金》起自第二十一篇,结束于第二十二篇,仅保留第二十一篇和第二十二篇的事例附注,而叙部分残缺。

敦煌经典释文残卷整理稿

敦煌经典释文残卷整理稿

敦煌石室經典釋文周易音義殘卷整理稿郭彧整理所用符號體例:□原缺之字()內為北宋《經典釋文》刻本之字[] 內為殘卷別處所有相同之字◎難以辨認之字周易音義唐國子博士兼太子中允增齊州刺史吳縣開國男陸德明撰……第一乹下乹上乹……坤下坤上坤……震下坎上屯……坎下艮上蒙……乹下坎上需……坎下乹上訟……坎下坤上師……坤下坎上比……乹下巽上小畜……兌下乹上履……周易上經泰傳第二乹下坤上泰……坤下乹上否……離下乹上同人……(以上為敦煌石室經典釋文周易音義殘卷所缺之十三卦,以下始為殘卷所有卦像及文字。

)乹下離上大有包容豐富之象也乹宫歸魂卦遏於葛反止也徐又謁休命虚虬反美也徐許求反大車□□□□□□□□□(王肅剛除反蜀才作輿)不泥乃計反用亨許庚反通也眾家並香兩反京云獻也干寶云饗宴也姚云亨祀其彭歩郎反夏作旁干[寶]云□□□(彭亨驕)滿皃也虞作尪姚□□□(云彭旁)上近附也下比毗志反至知可舍捨辯晢章舌反王廙作晣音徐李作哲□□□□(鄭作□读)如明星晢晢陸讀作逝虞作折□□□如字一音□□□易以豉反祐之音又不累劣偽反下同盡津忍反繫辝◎◎反艮下坤上謙卑退為義屈已下物也兌宫五世卦夏作嗛而上時掌反下注同虧盈馬作毁盈而福□□□富(京本作而富)□(惡)盈烏路反注同而好呼報反□(裒)蒲□□□□□□□□□□□□□□□□(蒲侯反鄭荀董蜀才作捊云取也字書作掊廣雅云掊減)□□(稱物)尺證反平施始□□◎□(䜴反注同)大難乃旦反自牧牧養徐作目一音茂名者聲名聞之讀聲絶句名聞之為二句聞音問上承◎□反□(匪)解佳賣反撝毁皮反指撝也馬云離也鄭讀為宣下下上遐嫁下如字下同用侵王廙作寢征國或作征邑國者非□□(不與)□□(音預)所惡烏故反爭鬭爭坤下震上豫悦也备豫也馬王云豫樂也震宫一世卦剛應應對之應也不忒他得反鄭云差也京作貸清清□也鄭云猶常也奮方問反動殷於勤反馬云盛也說文云作樂之盛稱殷京作隱薦将電反又作[薦/豕]獸名或廌並非介于音界纎介也古文作砎鄭古八反謂磨也馬作扴云觸小石聲苟説音悦□(盱)香于反向云睢盱小人喜悦之皃馬王云盱大也鄭云□□□□□□□□□□□□□(誇也説文云張目也字林火孤反)又火于反子夏作紆京作汙姚作旴云日始出也引詩旴如日旦也睢香維反説文云仰目也字林云火佳反由由從也鄭用也馬稽豫疑也盍胡臘反簪徐側林反子夏云□(傳)也鄭云速也肅又祖感古文作貸京作撍馬作□(臧)荀作宗虞□□□□□□□□□□□□(作戠叢合也蜀才本依京戠叢)義從鄭也冥覓經反馬云冥昧耽樂也王廙云深也又亡定反鄭□□□(讀為鳴)有渝羊朱反盡津忍反樂洛震下兌上隨◎◎(從也)震宫歸魂卦而下遐嫁反注下同而説悦注同大亨貞本又作大亨利貞而令力呈反否之備鄙反以嚮許亮反肅作鄉入宴徐烏練反肅烏顯反官有蜀才作館乘夫符故舍音捨□□□(下文同)(以擅市戰反盡隨津忍反位正中也一本作中正拘句于反)用亨)許□□□□□□□□□□□(庚反通也陸許兩反云祭也)之濵賔◎◎◎作◎◎巽下艮上蠱音古事也惑亂也左傳云於文皿蠱為蠱又女惑男風落山謂之蠱徐又姬祖反一音故巽宫歸魂卦先息薦反彖并注同斷丁亂反争鬭也治也直吏反注同説隨音悦創剏上初亮下制音洽復扶又反以振舊音之慎育徳肅作古毓考无咎馬云以考字絶句裕羊樹反馬云寛也不累劣偽反兌下坤上臨序卦云大也坤宫二世卦浸子鴆反而長丁丈反說恱下同敎思息吏反彊居良反注同媚密備反位當或作當位非也知智音坤下巽上觀官喚反示也乹宫四世卦盥音管顒魚恭反足復扶又反灌官喚反忒他得反神道或有以神道童觀馬云童猶獨也鄭云稚也逺袁万反朝美直遥反所鑒古暫反下同闚苦規反或作窺狹戸夾反女貞或有利字比毗志反最近附也徳見賢遍反易以豉反夫觀至大觀肅音官觀天徐唯此一字作官音觀廣◎官音居觀主觀必盡夫觀盛以下並官喚反餘不出者悉音官噬嗑傳第三震下離上噬市制反齧也嗑胡臘反合也巽宫五世卦齧研節反有間間厠之間與過或作有過頤以之反不合或作而合溷胡困反濁也雜也乱也韋昭云汙辱也上行時掌反注同勑法俗字也字林作勅鄭云猶理也一云整也屨紀具反校爻敎反馬音敎滅止或作趾趾足於着張慮反桎章實反懲直冰反不重自勇反絞交惑反不行也本或作止不行膚肥美曰膚其分符問反脆七歲反腊肉音昔馬云晞於陽而煬於火曰腊肉鄭周禮云小物全乾曰腊乾音干胏緇美反馬云有骨謂之胏鄭云簀也字林云食所遺也一曰脯也□□□□□□□(子夏作脯徐音甫)荀董同聦不眀馬云耳所聞也鄭云目不眀耳不聦也肅云聦不眀可解佳買反離下艮上賁彼偽反徐甫寄反李府盆反傅氏賁古斑字文章皃鄭云實變也變文飾之皃王肅符文反云賁有坎飾黄白色艮宫一世卦剛上時掌反注同解天蟹下同以明蜀才作命敢折之舌反注同鄭云斷也斷音丁乱反上附時掌反皤白波反說文云老人白也董音槃云馬作足横行皤鄭陸作音燔荀波翰户旦反董黄云馬舉頭髙卬也馬荀云髙也鄭云白也媾古豆反趾止鄭云趾足也舍捨注同車音居鄭作輿須字從彡水邊非比毗志反閡五戴反寇難乃旦反下同賁于黄作世束帛子夏云五疋為束三玄二纁象隂陽戔戔在千反馬云委積皃薛虞云礼多也黄云猥積皃一云顯見皃子夏傳作殘殘有喜如字徐許意反无妄大畜卦放此坤下艮上剥邦角反彖云剥剥也馬云落也説文云裂也乹宫五世卦人長丁丈反下注皆同彊其良反亢苦浪反激經厯反拂附弗反忤五故反殞于敏反失處昌呂反又昌預反蔑莫結反猶削也楚俗削蔑之言馬云無也鄭輕慢也荀作滅也猶削相略反或作消此從荀也下皆然以辨徐音辦具之辦足上也馬鄭云牀簀也薛虞云膝下也鄭符勉反肅不勉反浸子鴆反下同近附也六三剥无咎作剥之无咎非以膚方于反京作簠祭器近巨靳反貫魚古亂反徐官音駢薄田反輿徐董作徳車廬力居反覆芳富反䕃於鴆反所芘或作庇必利反又悲備反震下坤上復音服反還也巛宫一世卦朋如字京作崩反復芳福反彖注同剛反絶句長丁丈反下注同心見賢遍具存或作其存不省悉井反旅鄭云資貨而行曰商旅客無祇支音辝※也馬同音之是反韓康祁支反大也鄭云病也肅作禔時支反陸禔安也九家本作多字音支幾悔音機又祈難乃旦反逺袁万反錯之七故反休七虬反軍比毗志反仁行下孟下仁遐嫁反以下徐戸嫁反仁也頻頻眉也鄭馬云憂頻也頻戚千寂反又子六反自考鄭云考成也向云察也有灾鄭作烖按説文烖正字也或灾字災籕文也眚生領反子夏云傷害曰灾妖祥曰眚鄭云異自内曰眚自外曰祥害物曰灾雖復扶又反震下乹上无妄亡亮反无虚妄也説文妄乱也誣也馬鄭肅云妄猶望也謂所无希望巽宫四世卦柔邪似嗟反不佑音又鄭云助也或作祐馬作右謂天不右行下賤遐嫁反穫黄郭反注不耕而穫非菑側其反馬云田一歳也董云反草也畬餘音田三歳董悉耨曰畬說文云三歳治田也字林弋恕反不造曹早反擅市戰反行違下孟反之行同爲獲作穫非比毗志反近附也自復服也試試驗也一云用也乹下艮上大畜有作蓄者勑六反義与小畜同艮宫二世卦剛健絶句煇輝光絶句日新絶句物厭於豔令賢力呈反險難乃旦反多識如字一試音劉表作志往行下孟反利已夷止反畜己紀輿音餘已則夷止反說吐活反馬云解輹音福又服音車下縛也老子云卅輻共轂也釋云輹似人屐又似菟在軸上似之也又輹輹伏於軸上也憑河皮氷反良馬逐逐鄭兩馬走也姚云逐逐並馳之皃一音胄曰閑越音又人質反猶言鄭云日習車徒也閑閒也鄭習也險阨於革反童牛無角牛蒼作撞劉作童牿古毒反九家作告說文云牛觸角着横木有喜許意反抑銳上於力反又史臥反彊爭上其良反有喜許意反豶符文反劉云豕去勢曰豶之牙鄭讀為牙猾于八反又作骨剛突反禁暴上金音何天音河梁武帝何可反衢其俱反馬云四逹衢亨許庚反震下艮上頤以之反養也篆文字也巽宫遊魂卦舍捨朶都果反動也京作椯嚼詳略反能令力呈反離力智反闚顛丁田反拂符弗反違也薛敷弗反履夫符此行下孟反悖布内反逆眈眈丁南反虎視皃逐逐敦實也薛云速也子夏攸攸志云攸當為逐蘇林音迪荀爽作悠悠劉表跾跾云逺也音式六反施賢始䜴反上施上同得頤或作順難乃旦反厲吉嚴厲也馬王危也羨息練反嵾躁音巽下兌上大過徐古臥反過罪也超也震宫遊魂卦棟橈乃敎反曲折也拯拯救也弱或讀溺而説悦救難乃旦反遯徒遜反藉在夜反馬云在下曰藉唯慎辰震反枯如字鄭姑謂无姑山榆梯徒奚反特或作持令力呈反少詩照反稺直吏反長丁丈反溺乃歷反喪如字華花譽預又餘坎下坎上習便習也重劉云水流不休故曰習坎徐苦感反又作埳京劉作欿險也八純卦象水謂便婢面反重直龍反下同陗七妙反洊在薦反徐又在問干寶在荐尔疋云再也劉云仍也臻也徳行下孟反難乃旦反夫符窞徒坎反説文坎中更有坎也一云窞底也字林坎中小坎一曰旁入而復扶又反險且如字鄭向作檢鄭云木在手曰檢枕徐針鴆反鄭木在首曰枕陸云閑礙險之皃九家作玷古文作沉樽酒絶句缶方有反絶句簋貳軌絶句自牖誘比毗志反食嗣音飯也祇音支又祈支鄭云小丘京作禔説文上支反安也纆墨音三股曰徽兩股曰纆皆索名寘置也之豉反離下離上離離麗也麗着也八純卦象火牝頻忍反徐扶死反下同猶着直畧反木麗説文作䕻乎土肅作地重直龍反兩作鄭作起荀云用明照相繼一本無明照二字錯鄭七洛反馬七路反警言領反辟音避鼓鄭作擊耊田節反馬云七十肅云八十之嗟如字肅遭哥反荀爽作差突字林云暫出出如字徐尺遂反涕徐他米反又弟音沱徒河反荀作池若如也戚千寂反咨慙也勝音升逆首逆遁兩道離離麗也梁武力智反折徐之舌反去羗呂反咸傳第四下經艮下兌上咸彖云感也兊宫三世卦取女七具反又娶相與與猶親也而説恱下遐嫁反見於賢遍反受人如字時胄反拇茂后反馬鄭薛云足大指也夏作砪云隂位之尊排(腓)房非反膞腸也王廙腓腸也膞音市◎(臠)反荀肥五也尊盛故稱肥離拇力智反躁早報反股古憧憧昌容反馬云行皃肅云往來不絶皃劉云意未定也字林云遲也徐音鐘脢武杯反心上口下也鄭云背脊肉也廣疋云胂謂之脢胂音以人反頰兼叶反滕徒登反口說徐脫又始銳反巽下震上恒久也震宫三世卦長陽長隂並丁丈反媲普計反配也復始扶又反見去浚荀潤反深也鄭作濬令物力呈反緼紆粉反積也或或有也徳行下孟反詰去吉反振恤(恒)之刃反馬云動也鄭云摇也張作震艮下乹上遯徒巽反字又道隱退也匿迹避時退隱之謂鄭云逃之名乾宫二世卦也非否俻鄙反浸子鴆反長丁丈反以逺袁万反辟内避難乃旦反何灾河可反勝升證反説肅云解説脫又始鋭反皆遯已以音或紀係古詣畜許六反憊蒲拜反鄭困也肅斃也好遯呼報反人否音鄙惡也能舍捨肥云饒裕累劣偽反繳章畧反乹下震上大壯荘亮反威彊猛之名也鄭云氣力浸彊之名肅云壯盛也廣云健也馬云傷也郭璞云淮南人呼壮為傷巛宫四世卦也慎禮慎或作順義亦通罔罔羅王馬云无也羝音低張云羖羊藩方袁反徐甫言反下同馬云籬落羸律悲反馬云大索也鄭虞作纍雖復扶又反藩決音宂大輿餘輹音福鄭作復伏反行下孟反能説吐活反喪息浪反于易以豉反鄭謂狡易也陸作埸壃埸也難則難並乃旦反長猶與上丁丈反下預音其分扶問反不詳詳審也王作祥善也不長直良反坤下離上晉進也乹宫遊魂卦康美之名也馬云安也鄭云尊也陸云安樂也蕃音煩多也鄭發袁反庶如字鄭止奢反謂蕃遮也晝竹又反三息慙反接如字鄭捷捷勝也上時掌反着直畧反褅勅紙反又直紙反摧罪雷反退也鄭如南山崔崔自喪息浪反愁狀由反鄭變色皃介戒和之胡過反鼫石離下坤上眀夷夷傷也坎宫遊魂卦大難乃旦反莅履二反蔽或敝偽並依字讀所辟音避下同逺袁万反遁徒困反匿女力反遑皇夷如字鄭六同云旁視曰睇左股古肅云旋也日隨天左旋也姚作槃云自辰右旋入丑用拯拯救也子夏作抍也字林云抍上舉也音承示行或作亦近難附近也憚但旦反狩手又反作守去羌吕反忤五故反箕子蜀才箕作其劉向云◎◎◎(今易箕)子荄滋鄒湛云訓箕為荄詁子為滋漫衍無經不可致詰以譏荀爽比毗志反離下巽上家人説文家居也案人所居稱家室内謂之家也巽宫二世卦熾也尺志反而行下孟反閑馬闌饋巨愧反食也嗃嗃呼落反又呼學反馬云悦樂自(得)之皃鄭苦熱之意荀作確確劉作熇熇也嘻嘻喜悲反馬云笑聲鄭驕佚喜笑之意張璠作嬉之陸作喜喜之長丁丈反以近附也王假更白反徐古雅反愛樂洛兌下離上睽苦圭反序卦云乖也雜卦云外也説文不相聽(視)也艮宫四世卦上時掌反同行王説悦喪息浪反必顯或作類可援于眷反又袁辟音避巷字書作衖曳以制反掣昌逝反徐市制反説文作云角一俯一仰也子夏一角仰也荀作觭◎(說)文依鄭人天◎(天)剠也馬云剠鑿其額曰天劓魚器反截鼻也肅作臲魚一反比毗志反噬市制反之弧音胡後説吐活反又始鋭反之弧京馬鄭肅作胡(壺)媾古豆□(反)恢苦回反詭譎上久委反乖也下古穴反詐也吁況于反剠其京反艮下坎上蹇紀免反兊宫四世卦難乃旦反下同解蟹未否備鄙反知音智得中如字又張仲反正邦荀陸作正國為漢朝諱宜待張璠宜時也鄭宜待時也逺害袁万反喜又許意反璉(連)力善反長丁丈反碩音石坎下震上解音蟹云緩也震宫二世卦濟厄或作危解王(音)蟹得中丁仲反坼勑宅反説文云裂也廣云分也馬陸作宅云根也否結備鄙反亨許庚反宥又音磐歩丹反有遇或作過稱尺證反失枉紆往反且乘如字肅繩證反邪似嗟反戎或作致冦解徐佳買反拇茂后反陸足大指比毗志反有解蟹用射食亦反隼荀尹反鷂也髙墉容悖布内反兌下艮上損虧減損之義序卦云緩必有所失是也艮宫三世卦曷何葛反簋蜀才作軌享香兩反下同才作許庚反上行時掌反隂說悦非長丁丈反下徳長遂長同爲邪似嗟反能拯救也難乃旦反簋應對應分扶問反徴直升反止也鄭云清也劉作懲云清也才作澄也忿芳粉反窒珍栗反徐得悉反鄭作懫懫止也孟作恎陸作脊欲孟浴已事以音廙(虞)作祀遄速也荀作顓復自扶又反二注同以上時掌反化淳尚春反以離力智反知者音智上祐音又亦作佑不制或作下制震下巽上益増長之名也又弘裕為義繫辝云益長而不設也巽宫三世卦民說恱无疆居良反下下上遐嫁反難乃旦反天施始䜴反之處昌預反下其處同用享香兩反廙許庚反用圭王肅作用桓圭不爲于偽反不處本或作不届用費芳貴反盡物津忍反無厭於鹽反莫和胡臥反惡盈鳥路反偏辝音篇下經夬傳第五乹下兌上夬古快反決也坤宫五世卦孚號胡報反剛幾祈決古穴反而說恱齊長丁丈反則邪斷上似嗟反下丁亂反上時掌反以施去(始䜴反)壯側亮反趾止惕勑厯反荀作錫錫賜也號戸羔反莫夜暮音鄭云莫無也無夜悲夜號呼火故反頄求龜反顴也又求音又丘倫反翟云面顴頰間骨也鄭作頯夾面也肅音龜江氏音琴威才作仇濡而朱反愠紆運反恨也權如字字書作顴累劣偽反臀徒敦反次或作趑又作[足+次]說文作趀說文倉卒也七私反馬云卻行不前也下卦放此且或作趄七餘反義連上同上牽子夏作掔苦年反牴丁禮反或作羝又丁啼反很胡懇反莧閑辯反陸陸商陸也才作睦脆七歳反易以豉反比必幾反咷徒刀反巽下乹上姤古豆反古文遘遇也乹宫一世卦用娶七喻反又作取正乃亦作疋誥古報反鄭作起一反柅徐乃履反又女紀反説文作檷云絡絲趺也讀若昵才云尼云止也子夏鑈羸劣隨反鄭力追反陸作累蹢直㦸反徐治益反或作躑古文[足+帝]躅重録反牝頻忍反豭家音包或作苞白交反荀作胞鄭百交反虞云白茅苞利賔如字才作嬪擅市戰反逺袁万反杞音起張云苟杞馬大木也鄭栁也薛云杞栁柔刃木也包瓜上白交反下工花反不舎捨復扶又反爭爭鬬也坤下兌上萃在李反聚也兊宫二世卦亨許庚反肅同馬鄭陸虞等無亨字王假更白反注同以說恱則邪似嗟反孝享香兩反聚荀作取上時掌反除戎陸云除猶修理也鄭云除去也若號戸報反絶句鄭云戸羔反握烏學反鄭握當為屋好呼報反愞乃乱反正亦作疋妃配音禴羊略反殷春祭名僻多疋亦反逺袁万反之省生領反下同比毗志反未光亦有一本志光齎徐將池反肅將啼反咨音諮嗟歎之辝也鄭悲聲涕徐音體又做苐洟他麗反又夷音鄭云自目曰涕自鼻曰洟也巽下坤上升式陵反上也鄭昇也馬云髙也震宫四世卦用見或作利見以順徳或作慎以髙或作以成髙大閑邪似嗟反升虚空也用亨許庚反通也馬鄭陸並許兩反云祭也岐山其宜反攘如羊反冥覓經反闇昧之義又日冥則喪息浪反坎下兌上困窮悴掩蔽之義故云剛掩也兊宫一世卦揜掩以說恱臀徒敦反株張愚反谷徐古木反覿大厯反拯救也遯徒困反數歳色柱反亦作三歳解蟹朱紱弗亨祀許兩反注同難乃旦反不勝升音蒺疾蔾棃音蒺蔾茨草比毗志反焉得於䖍反徐徐徐徐疑懼皃馬云安行也夏作荼荼翟云内不定意也金車或作金輿劓魚器刖徐五刮反月音祭祀亦作享祭本遐逺或作遐迩藟力軌反似葛之草也毛詩云一名巨荒似蘡薁之連蔓幽州人謂之蓷虆臲五結反肅妍喆反說文作㓷卼五骨反月音說文作◎( )云不安也曰動音越令生力呈反巽下坎上井雜卦云通也彖養而不窮也周書黄帝穿井世本云伯益作井堯臣也廣云井深也鄭云井法清絜為義震宫五世卦也无喪息浪反汔徐許訖反肅其乞反繘音橘鄭綆也方言闗西謂綆為繘璞云汲水索也又述羸律悲反徐力追反瓶白經反幾棘或機音覆芳福反上水時掌反下同井養以向反以勞力報反注同勸相息亮反上時掌反井泥乃計反注及下同滓側里反嚮向舍捨井谷古木反又浴射食亦反徐食夜反厭也鮒附魚名也子夏謂蝦蟇甕屋送反說文罋汲缾敝婢世反徐又扶滅反谿喻啼反復扶又反與之或莫之與渫息列反徐食列反治也心惻緇力反說文痛汲急汙烏行下孟反井甃側舊反馬云為瓦裹下達上也子夏傳云脩治也才云以塼壘井也◎謬反洌音烈絜也說文水清不橈乃孝反不食又嗣收徐詩救反馬云為乞汲也陸云井幹勿幕音莫覆也離下兌上革馬鄭云改也坎宫四世卦已曰上已下越樂洛相息馬云滅也說文相熄欲上時掌反信之一本無之以說恱治暦直吏反鞏九勇反仞仁震反行有如字又下孟反比毗志反炳兵領反蔚音尉又紆弗反廣云茂也敷也說文作斐巽下離上鼎丁冷反法象也即鼎器也離宫二世卦革去羌吕反愚别彼列反火烹一普庚反煑也聖人烹大烹之飪並音同飪入甚反熟也又徐而鴆反以享香兩反享上帝同上行時掌反凝魚承反嚴皃鄭云成也翟作擬云度顛丁田反倒也趾止出否上徐尺遂反下悲紀反惡也是覆芳目反趾倒丁老反以爲于偽反下為同悖必内反逆也仇音求鄭云怨偶曰仇復扶又反其行下孟反膏食之美者折足之舌反餗送鹿反虞云八珍之具鄭云菜人馬云䭈也音(之)然反渥於角反沾也鄭音屋施始䜴反所盛成知小智鉉玄典反徐又古玄反馬云鉉扛鼎舉之用勁古政反震下震上震止慎反動也八純卦象雷以成成亦作盛虩虩許逆反馬云恐懼荀作愬愬啞啞烏客反馬云笑鄭云樂惰徒卧反解慢佳賣反喪息浪反匕必以反鬯勑亮反香酒長丁丈反己出音紀洊在薦反徐在悶反億噫於其反辝也鄭云十万曰億貝又音敗喪息浪反荀如字躋子西反升也雖復扶又反蘇蘇疑懼皃肅云躁動皃鄭云不安也馬云尸禄素餐皃无眚生領反遂泥乃計反難乃旦反索索桑洛反懼也馬云内不安皃鄭云猶縮縮足不正也矍矍俱縛反徐許縛反馬云中未得皃鄭云目不正皃媾古豆反艮下艮上艮止也鄭云艮之言很八純卦象山背必内反徐甫載反相背音佩否之備鄙反令物力呈反而彊其兩姧邪似嗟反應又音膺趾止腓符非反拯救也快苦夬反其限腰也夤引真反夾脊肉也徐音胤荀作腎互體有坎坎為腎薫許云反互體荀震震為動喪息浪反艮下巽上漸捷撿反階漸之道艮宫歸魂卦女歸吉也肅本吉利貞善俗王作風俗于干鄭干水傍故停水處陸云水畔稱干毛詩傳云涯也澗也王云澗水也困於又本困䜛於小子也謗博浪反諛㬰磐山石之安也馬云山中石磐行衎衎苦旦反馬云饒衍養羊尚反樂洛陸陸髙之頂也馬云山上髙平曰陸孕以證反説文懐子鄭云有娠復扶又反邪似嗟反好呼報反能間間厠之間離力智反桷角音椽也陸云榱也之勝升證反棲西累劣偽反峩五何反兌下震上歸妹婦人謂嫁曰歸妹者少稱兊宫歸魂卦少詩照反之稱尺證反長丁丈反說恱不樂洛邪似嗟反弊婢◎(世)反娣大計反跛波我反娣從才用反眇妙小反以須待也荀陸作嬬陸云妾也愆起䖍反遲晚也緩也待也不應或无應字待而行或待作時袂弥勢反幾機又作祈荀作既承匡曲亡反刲苦圭反馬云刺也一音工恵反。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兩件敦煌法典殘片考略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兩件敦煌法典殘片考略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兩件敦煌法典殘片考略
趙晶
【期刊名称】《《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唐代中前期的法律體系由律、令、格、式所組成,除了傳世本《唐律疏議》保存了唐《律》及《律疏》的基本内容外,其他三種法律形式皆已佚失。

自近代以來,中日學術界開始積極地復原唐令[1]、1佚唐式[2]、唐格[3],而這些工作的展開,
在很大程度上須依靠敦煌藏經洞所出的唐代法典文獻的殘卷。

【总页数】15页(P203-217)
【作者】趙晶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6
【相关文献】
1.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的分類與解説 [J], 方廣錩;
2.新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經部寫本殘頁録校研究 [J], 許建平;
3.中國國家圖書館藏BD16300號《職制律》殘片綴合與録文勘正 [J], 趙晶
4.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契約文書匯録(一) [J], 陳麗萍
5.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契約文書匯録(二) [J], 陳麗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见两件敦煌唐人草书写本残片述略作者:***来源:《中华手工》2021年第09期摘要:兰州某氏以收藏的敦煌写本残片两件见示,经仔细鉴别和查证,一为《大乘人道次第开决》,一为《净名经关中释抄卷i》。

两件首尾皆残缺,均为唐代晚期草书写本,书法精湛。

这两件残片不仅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也是珍贵的草书书法史料。

关键词:敦煌;草书写本;残片2020年5月,兰州一位不愿意透漏姓名的女士以收藏的两件敦煌草书写本残片见示。

后征得收藏者许可,现编号介绍如下:SWX-001《大乘入道次第开决残片(拟)》写本残片长12.2cm,高28.2cm,草书,残片,残存8行,行字数4-27字不等;没有乌丝栏和栏线,书写者顶着上下边缘书写,未留天头和地脚。

薄皮纸,现代已修整装裱,右边中下部有“李峰”印章一枚,推测其应为原收藏者印章。

薄黄纸两面书写,背面的字洇在正面,有残洞。

无行间校加行和行间校加字,亦无朱笔科分,无倒乙符号、重文符号,无涂抹和修改(如图2所示)。

经辨识,残片书写起自“增长,名为方”,止于“调伏无数众”。

经查证,其内容为昙旷撰《大乘人道次第开决》中的一部分,完整的原文参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85卷N0.2823号,第1208页上栏第3-17行。

标题今据内容拟名。

现录文如下:(前缺)1增长,名为(方)2毁心定不动,謂闻赞毁佛法菩萨。

3三际等者,谓闻三宝有之与无。

又闻三世有佛无佛,其心不转名不4退住。

三业清洁悟二等者,三业清净故名为童,谓如童子身语意5行皆无咎故。

悟二世间故亦为真,了众生起器悉皆虚假,心无导故6解真俗谛悟法王等者,谓善了知说真俗谛。

名解真俗,悟法王处7轨度法王处宫殿等,名悟法王。

如王太子堪受王位行渐胜者,所8谓振动照耀住持生法,夜净无数世界,开示观察知根,调伏无数众(后缺)《大乘人道次第》,全一卷,是唐代唯识宗三祖智周所撰写。

其内容是为趣求大菩提的修行者,指明“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的大乘5位逐次断修和所求菩提果位的内容。

智周是唐代高僧,“唐泗州(江苏)智周,号濮阳,为溜州慧沼之弟子,作《唯识论演秘》《因明记》等。

”[1]俗姓徐,19岁受具足戒,23岁投唯识宗二祖慧沼门下,精研法相奥义,得慈恩宗嫡传。

后住濮阳报城寺,传法相宗教义,常事著述,对因明学亦有许多补充,世称“濮阳大师”。

《大乘人道次第开决》,全一卷,是公元8世纪唐代敦煌僧人——西明道场沙门昙旷所撰,是对智周《大乘人道次第》的注疏。

昙旷认为修道必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从浅至深,从分向满”,要“依大乘五位之中,渐次悟人道次第”。

该书详细指导佛教大菩提修行者要依据大乘“五位”渐次人道,从浅人深,渐次得果。

历代大藏经均未收录此书,今幸赖敦煌藏经洞保存而面世。

昙旷为唐代敦煌高僧,生卒年不详,在汉传佛教史籍中没有记载他任何事迹,最早日本学者关注并研究昙日广’他的生平事迹才被人们所熟知。

1933年,矢吹庆辉在其《鸣沙余韵·解说篇》根据昙旷的《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及澄漪撰写的《大乘起信论略述·序言》,大致描绘了昙旷的求学经历、弘法经历等生平事迹和其著作。

[2]本草书写卷残片首尾俱残,没有明确的书写年代题记。

但据昙旷在其大历九年(774年)所做的《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序言》中所讲:余以冥昧,滥承传习。

初在本乡切《唯识》《俱舍》。

后游京镐,专《起信》《金刚》。

虽不造幽微,而粗知卤亩。

及旋归河右,方事弘扬,当侥薄之时,属艰虞之代,慕道者急急于衣食,学者役役于参承。

小论小经尚起悬崖之想,大章大疏皆怀绝尔之心。

懵三宝于终身,愚四谛于卒寿。

余慷兹虚度,慨彼长迷,或补前修之阙文,足成广释,或削古德之繁猥,裁就略章。

始在朔方撰《金刚旨赞》,次于凉城造《起信销文》,后于敦煌撰《入道次第开决》,撰《百法论开宗义记》。

所恐此疏旨复文幽,学者难究,遂更傍求众义,开决疏文,使失学徒,当成事业。

其时巨唐大历九年岁(次子六月一日)。

[3]据此可知,昙旷在敦煌撰写了《大乘人道次第开决》一书,并且在唐代宗大历九年(774年)6月1日前就完成了此书的撰写。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序言》中明确的大历九年的纪年,也为本草书《大乘人道次第开决》残片书写的年代上限提供了明确的年限,即公元774年。

由于资料的限制,本草书残片书写的确切年代无法得知。

另据《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载,敦煌遗书中保存的《大乘人道次第开决》写本有S.2463v、S.6915、P2202v、北8705(官065)等4件。

[4]其中S.6915是草书写本,且S.6915所保存的第30纸23行至第40纸的内容,不见于《大正藏》所收《大乘人道次第开决》中。

对比SWX.OOI和S.6915草书文字,可见SWX.OOI为另一件草书写本。

作为草书写本,该写本以今草书写,没有乌丝栏和栏线,却行距整齐,卷面工整。

字字独立,互不粘连,且结体规范。

笔力精到,突出竖划、转折等主笔,草书快速书写间夹杂着“悟…‘俗…‘宫殿”等行书字,张弛有度,足显书写者较高的书写水平和当时急中不慌的书写情形。

敦煌本《大乘人道次第开决》的发现,“对于研究智周之后的法相宗历史及思想均有重要意义”。

[5]此草书残片的发现,为该书及唐长安西明寺一系唯识法相学派在敦煌流传增添了新的材料。

SWX.002《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残片(拟)》写本残片长6.7cm,高26.8cm,草书,残片,残存4行,行4-35字不等。

有天头,有地脚,有乌丝栏和栏线,栏宽1.8cm。

左下角有“李峰”印章一枚,与SWX.001残片印章为同—人名章。

黄纸书写,墨色中匀。

右边撕扯整齐,左边撕裂痕迹明显。

行间有双行小字注释,且有行间加字。

无行间校加行和行间校加字,且无朱笔科分,无倒乙符号、重文符号,无涂抹和修改(如图1所示)。

经辨识,残片书写起自“天:少净、无量净、遍净”,止于“东西北洲人,倍倍增如次”。

经查证,其内容为唐代沙门道液撰集《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的一部分,原经文参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85卷No.2778号,第513页下栏第2-8行。

标题今据内容拟名。

现录文如下:(前缺)已上凡夫1天:少净、无量净、遍净。

四四禅九天:一无雲二福生三广果四无相天外三品天也此五那2道天也。

五无烦,六五热,七善见,八善现,九色究竟。

无色界有四天:一舍天也3空处,二识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

释此诸天五门不同:一明身量,4《俱舍论颂》云:瞻部洲人量,三肘半四肘肘尺五寸也;东西北洲人,倍倍增如次。

(后缺)《净名经关中释抄》,沙门道液撰集,全2卷。

此经先后翻译过6次。

道液以隋代智顗《维摩经玄疏》为基础,吸收了僧肇、智顗、吉藏、窥基等各家的注释批注而成。

依天台宗,立五重玄羲注释,有广明和略明两种。

然后对各家注释集解和注疏,择选文中重要的名义诠释。

卷上两品:佛国品第一、方便品第二;卷下十二品,包括弟子品第三、菩萨品第四、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不思议品第六、观众生品第七、佛道品第八、人不二法门品第九、香积佛品第十、菩萨行品第十一、见阿閦佛品第十二、法供养品第十三、嘱累品第十四。

“于教理多引《智论》及天台说,于名相多引法相家言,如《俱舍》、惠沼、崇福等师说。

然道液为天台学者,可以无疑。

故《大正藏》中又有墩煌本《关中疏科文》残卷,而题云天台分门图,殆有由矣。

”[6]该本草书写本残片首尾俱残,没有明确的书写年代题记。

道液,生平事迹不详。

但据《贞元录》中永泰元年(765年)至贞元四年(788年)担任译经证义和润文职务,以及《经名经集解关中疏》“中京资圣寺沙门道液”的记载来看,结合周叔迦先生推断“贞元十四年(798年)般若三藏译《普贤行愿品》时,无复其名,是已先卒矣。

”[7]故此,可以肯定其生活年代主要在“中京”成立的757-798年间,《经名经关中释抄》完成上限在798年之前。

由于资料的限制,本草书残片书写的确切年代无法得知。

据《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载,敦煌遗书中保存的《净名经关中释抄》写本中,卷上有P.2076、P.2288、P2580、S.1357、S.2548;卷F有P2154、P2419v、P2244、P.3432V、北1315(生024)、北1352(闰096)、北1353(藏002)、北1354(洪011)、北1355(河080)、北1356(昆099)、北1357(闰100)、北8539(文041)名經科要、北1538(腾047)件、北1359(致062)等,共19件。

[8]日本京户慈光对《净名经集解关中疏》群各卷号做过分类统计。

[9]赵丹《敦煌本道液<净名经>疏解二种异文研究》中统计有46件[10]。

今此草书《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残片的发现,有重要的文献和书法史料价值。

该写本残片为今草书写,偶尔间杂行草。

文字结体上取横势为主,上下两字间多有牵连,笔法上来看,起始处多用直落或圆转,毫无雕琢之痕,方圆兼备,以圆为主。

通卷多中锋、侧锋互见,其书已经臻娴熟雅致的境界。

相较图1残片,更显行笔中的使转舒展自如,笔力更显老道,书卷气息十分浓厚,具备不俗的书法品格。

参考文献[1]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1103[2][日]矢吹庆辉.鸣沙余韵·解说篇[M],东京:临川书店,1933:154-156[3][日]高楠顺次郎,等.大正新修大藏经[M],第85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1068a栏7-22行[4]敦煌研究院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见《索引》第25页[5]于叔健.敦煌佛典词语和俗字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42[6]周叔迦.释家艺文提要[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475[7]周叔迦.释家艺文提要[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473[8]敦煌研究院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0见《索引》120[9]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M],成部:巴蜀书社,2003:375-381[10]赵丹.敦煌本道液<净名经>疏解二种异文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