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复习宝典】专题09 实词(九)(基础知识)-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合集下载

【文言文阅读复习宝典】《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复习宝典】《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过秦论》【课本原文】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课件+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通关宝典(新高考版)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课件+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通关宝典(新高考版)
将军您(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2、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诸位认为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一个更(厉害)?
方法指导 贯
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这个“贯” 就是“意译”。 例: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报任安书》)
译:太史公、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拜了又拜说。
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 荒之心。 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2021新高考卷Ⅰ
课堂小练
……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 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 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 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 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 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书名
2、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周文王被拘在羑里而推演了《周易》,孔子受困而写下了
《春秋》。
人名
3、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官名
帝号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安帝平素听说张衡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公车特地征召授予 郎中一职,两次升迁担任太史令。
方法小结
2023新高考卷Ⅱ
课堂小练
…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玄使谓苻坚 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 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第9节 文言翻译(解析版)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第9节 文言翻译(解析版)

第七章文言文阅读第9节文言翻译文言文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文言知识点多,是检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

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一、文言文翻译“三大赋分点”文言文翻译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

文言文翻译语句的赋分点主要体现在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上,找准了这三点,也就抓住了翻译题的命题点和基本的得分点。

赋分点一重要实词所谓重要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把重要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和借助语境推断词义的多义词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赋分点二关键虚词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助词等。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①有些虚词必须译出。

有实词义项的,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

这两类需要译出。

②有些虚词不必译出。

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此类一般不必译出。

总之,我们在翻译虚词时,要仔细辨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

赋分点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翻译时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

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后,考生要灵活运用学过的文言句式的判断方法和翻译格式,重点把握容易忽略的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要掌握各种句式的翻译格式。

①判断句:必须加上“是”“就是”等词语。

②被动句:必须加上“被”字。

③倒装句:必须用“调”的方法将译句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过来。

如:状语后置句,译时要将状语调到动词前;定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译时要将定语和宾语恢复原位。

④省略句:必须用“补”的方法补出省略的成分,确保句意通顺。

⑤固定句式(结构):千万不要生硬地翻译,它有固定的译法,须在平时掌握好。

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专题九文言文阅读第一节文言实词

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专题九文言文阅读第一节文言实词

专题九文言文阅读第一节文言实词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义.不赂秦义:(坚守)正义B.始速.祸焉速:招致C.存亡之理.理:命运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下:低下解析:D项,“下”指在六国之后。

答案:D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中:合于B.虽有槁暴.暴:晒干C.假.舆马者假:借助D.君子生.非异也生:出生解析:D项,“生”是通假字,通“性”,资质,禀赋。

答案:D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呼张良与俱去.去:离开B.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故交C.张良出,要.项伯要:邀请D.籍.吏民,封府库籍:依靠解析:D项,籍:登记。

答案:D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B.攀援而登,箕踞而遨.遨:游览,这里指观赏C.萦青缭白,外与天际.际:边界,边际D.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释:解除束缚解析:C项,际:交会。

答案:C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编伍:这里指平民B.大阉亦逡巡..畏义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C.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抵罪:抵消罪行D.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扼腕:用手握腕,表示激动等情绪解析:C项,因犯罪而受相应的惩罚。

答案:C6.下列加点字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西望夏口,东.望武昌C.鸷鸟之不群.兮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在夜晚;B项,名词作状语,向东;C项,名词作动词,合群;D项,名词作状语,每天。

答案:C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C.买五人之头而函.之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解析:A项,“夜”为名词作状语,“在夜间”;B项,“序”为名词作动词,“为……作序”;C项,“函”为名词作动词,“用棺材收殓”;D项,“礼”为名词作动词,“礼待,礼遇”。

【文言文阅读复习宝典】《赤壁赋》《登泰山记》-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复习宝典】《赤壁赋》《登泰山记》-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赤壁赋》【课本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原文翻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

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

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

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白濛濛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

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

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常用文言实词整理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常用文言实词整理

常用文言实词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军队、士兵)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①5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徒(精明)7坐南朝北(对、向)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che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辞1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6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ong次于最亲的亲属)7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频实词讲解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频实词讲解

32.又以水灾多,乞蠲租赋
蠲:免除(赋税),蠲除
33.西、北二国窥伺日久,安得不豫为之计?豫:通“预”,提
前、事先
34.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 居十年不起 35.劝奏帝赦天下,尽与蠲除 36.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ji)金币 37.帝大喜,赉(lai)诸将士有差 38.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
阳:假装,为:表被动; 潜:暗地里;间:抄小路
40.狱有重囚七人,纵归省,克期就狱,皆如约至,乃请于
上官贷之 克:约定、战胜、能够;就:接近、靠近、回
到、返回;贷:宽恕
41.向时使者多私赍,以市马规利入 向时:以前,赍:财务
市:买;规:谋划
42.卢云等为裴延龄构摈,势危甚 为:表被动;构摈:诋毁
荐:连续、连年,洊饥:连年饥荒;薄:放宽
29.文不肯就船车,荷担徒行
就:接近、靠近、乘坐 荷:挑着、担着
30.征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隋乱,诡为道士
阳、佯、诈、假;佯北、诈痴佯呆
孤子、哀子;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失怙、失恃,恃强凌弱,恃才矜 己,怙恶不悛;考妣,父死为考,母死为妣,如丧考妣。
31.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
阴:暗地里,悄悄地
18.所以出身仕者
所以……者:……的原因,用来……的方法; 仕:出来做官
19.文帝之讨张彪也,文帝不豫,入侍医药
20.耕者众则籴(di)贱
见:表被动
21.故弱者见辱,强者见笑
豫:舒服、提前、事先、参与
籴:把米买进,买粮食; 粜:把米卖出,买粮食
22.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 2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 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4.方庆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课内字词梳理,回归课本教考衔接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课内字词梳理,回归课本教考衔接

惠等哭, 舆 归营。——《苏武传》 车,名词作动词,用车载送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苏武传》 逮捕监禁/关押
加以老母 系 保宫。——《苏武传》 关押
方其系燕父子以 组 ,函 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
缚,捆绑
绳索 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
单于使使 晓 武,会 论 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苏武传》 通知 会同 判 罪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 当 死。——《苏武传》 判处 复举剑 拟 之,武不动。——《苏武传》 比画 拥众数万,马畜 弥 山。——《苏武传》 满、遍 空 以身 膏 草野,谁复知之?——《苏武传》 白白地 肥沃;使……肥沃,滋 润 君 因 我降,与君为兄弟。——《苏武传》 通过
天下云集 响 应,赢 粮而 景 从。——《过秦论》 像回声一样 担负 同“影”, 像影子一样 且夫天下非 小 弱 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变小 变弱 像是原来的样子
锄櫌棘矜,非 铦 于钩戟长铩也。——《过秦论》锋利 谪戍之众,非 抗 于九国之师也。——《过秦论》匹敌,相当。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 乡 时之士也。——《过秦论》同“向”,先前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 絜 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 论》 衡量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 八州而 朝 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 安置使有序;统理 使(六国诸侯)朝见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过秦论》 起事(起兵,发动武装斗争) 古代天子的宗庙,代指国家。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论》 翻译:(秦孝公)有统一天下的野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 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过秦论》 从事,致力 于 是 秦 人 拱 手 而 取 西 河 之 外 。 — —《 过 秦 论 》 两 手 合 抱 ,形 容 毫 不 费 力 、轻 而 易举。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 致 天下之士。——《过秦论》招致,招引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 叩 关而攻秦。——《过秦论》攻击,攻打 娘以指叩 门扉。 ——《项脊轩志》 敲打,敲击 余 叩 所以。——《狱中杂记》询问

文言文实词及虚词-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实词及虚词-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实词 二、古今异义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
递进
虚词 2、乃
(1)用作副词。 ①表示事情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 才”“ 就”等。 •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②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 )”“反而”等。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纳谏》)
实词 1、名词的活用
(3 )名词的使动用法 • 阙秦以利晋。(《烛之武退秦师》) •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4)名词的意动用法 •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滕王阁序》) •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
颇蔺相如列传》)
实词 四、词类活用
2、动词的活用 • 动词作名词 • 动词的使动用法
虚词 6、之
(1)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到……去。 • 辍耕之陇上。(《陈涉世家》)
实词 1、名词的活用
(2 )名词作状语 ①表比喻。 • (吴广)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
世家》) •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 • 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传》)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实词及虚词
实 一二三四 、、、、

【文言文阅读复习宝典】《屈原列传》《苏武传》-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复习宝典】《屈原列传》《苏武传》-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屈原列传》【课本原文】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魏闻之,袭楚至邓。

楚兵惧,自秦归。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文实词分类复习+课件69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文实词分类复习+课件69张


(
他实际上 ) 他实际上
②左· 右皆引试之( 近臣,随从) 近臣,随从
③所用不过· 三石( 不超过 不超过 )
④而终身自以· 为九石(
认为
认为
)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此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



此 弓 (的 强 度 )不少 于九石 ,除了 大王, 谁能使 用它?
___此_弓__(_的_强__度__)不__少__于_九__石__,__除_了__大__王__,_谁__能__使_用__它__?_____
士。
〖即练即悟〗
2.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客有过(拜访)主人者,见其灶直突(烟冲),傍 有积薪(柴草)。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 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 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 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记取)言 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 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 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节下贤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勾践)自己亲自下田耕种,夫人亲自织布,吃饭不加肉, (勾践)自己亲自下田耕种,夫人亲自织布,吃饭不加肉,穿衣服从不穿两种颜色以上的衣服,屈身接待有才能的贤士。
穿衣服从不穿两种颜色以上的衣服,屈身接待有才能的贤
引申义的引申方式 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和基本意义有相类似、相对立 或者相关联的关系。词的引申方式有两种: (1)辐射式:词义的引申环绕着一个中心向不同的方向展开,各引 申义之间的联系紧密度相同。例如:
(2)连锁式: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步步延伸开去,因此 各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有密有疏。例如:

文言文阅读常考文言实词鉴赏-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原卷版

文言文阅读常考文言实词鉴赏-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原卷版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文言文阅读常考文言实词鉴赏(原卷版)T知识点讲解1. 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2. 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

(犹得备晨炊)4. 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6. 毕:①尽(毕力平险)②全部(群响毕绝)7. 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厚度小。

(薄如钱唇)8.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②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③记录。

(策勋十二传)⑤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①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②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③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④永远。

(死者长已矣)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⑥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②惩罚13. 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15. 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①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 当:①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②应当。

2023年9月文言实词知识点总结

2023年9月文言实词知识点总结

2023年9月文言实词知识点总结一、实词概述实词是指可以在语境中独立使用、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汇。

在文言文中,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这些实词在文章中起着描述、表达和说明的作用,丰富了文言文的语言表达。

二、名词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地名等具体或抽象对象的词语。

名词在文言文中有单数和复数形式,还有男、女、中、多、本等语法性、数量性和指示性的标示。

1. 数量性标示例如:一事、诸侯、百里、三日、万乘。

2. 指示性标示例如:此、是、彼、之、者。

3. 语法性标示例如:主、谓、宾、定、状。

4. 特殊名词包括专有名词、代词、量词等。

例如:孔子、曹操、上帝、太阳、吾、尔、此、彼、一、两、百。

三、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变化、状态等的词语。

在文言文中,动词有时态、语态、语气和否定等变化。

包括过去、现在、将来等时态。

例如:書之(写了)、書之將(即将写)。

2. 语态变化包括主动、被动、使役等语态。

例如:行事(自动)、為之行(被动)、令之行(使役)。

3. 语气变化包括陈述、命令、疑问等语气。

例如:行之(陈述)、行之安(命令)、行之何如(疑问)。

4. 否定变化包括否定、永远等否定。

例如:不行(否定)、行之已久(永远)。

四、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事物属性、特征、性质等的词语。

在文言文中,形容词的性、数、级等要素有时会发生变化。

1. 性变化包括阳性、阴性、中性等性别。

例如:美(阳)、美(阴)、美(中)。

2. 数变化包括单数、复数的变化。

例如:美(单)、美(复)。

包括比较级、最高级等级别。

例如:美(原级)、尤美(比较级)、尤尤美(最高级)。

五、实词在句子中的运用实词在句子中起着描述、修饰、说明等作用,丰富了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1. 名词的运用名词可以作为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在句子中起到修饰、说明作用。

例如:君子之道,非所傳遺也,在色。

(主语)書之以禮樂,以正吾民。

(宾语)美人在于外表,吾主在于内涵。

(定语)行走于山林之间,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2023高考_高考语文文言实词用法

2023高考_高考语文文言实词用法

2023高考语文文言实词用法2023高考语文文言实词用法1三一、过推导提示:“过”的本义是“走过、经过”。

“走过”别人自然就是“超过”了别人,做事“超过”太多会变成“过分”,物极必反,事情做得“过分”容易出现“过错”,出错当然就会被“责备”。

成语助记:过犹不及闻过则喜过江之鲫文过饰非白驹过隙雁过拔毛有过之而无不及矫枉过正瞒天过海秋风过耳闭门思过三二、何推导提示:“何”本义为“负戈而行”,故有“负荷”之义,是“荷”的初文。

古人看见荷戈而行的士兵,第一个念头就是“他们往何处去?去干什么?”所以又用作疑问代词“什么”,进一步引申出表示程度的副词“多么”之义。

成语助记:何去何从何罪之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何足挂齿出何典记相煎何急于心何忍相去几何三三、恨推导提示:恨的本义是“感到遗憾”,程度加深即可引申出“怨恨、怀恨”之义。

成语助记:相见恨晚吞声饮恨一失足成千古恨三四、胡推导提示:胡,原指“兽颈下垂的肉”,(月,即“肉”)匈奴等一带少数民族多吃兽肉,故又称匈奴、西北各民族为“胡”。

后又借为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

成语助记:胡服骑射伊于胡底三五、患推导提示:患的本义是“担心、发愁”(患,由“串”和“心”组成,一串串的“心”,说明心事重重。

自然是有发愁的事。

)引申出“忧患、麻烦”。

成语助记:患得患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内忧外患患难之交防患未然采薪之患肘腋之患2023高考语文文言实词用法2九六、幸推导提示:“幸”的本义是“逢凶化吉,免于灾祸”。

故引申出“运气好境遇好”。

“天子所至”“非法取得某种东西或实现某种愿望”当然都是运气好;天子在宫里常常到“宠爱,宠幸”的妃子处,故又引申出“宠爱,宠幸”之义。

成语助记:幸灾乐祸三生有幸九七、修推导提示:“修”的本义是“培养,改进”等。

事物要“改进”自然需要“修理(坏东西的改进),修葺(房子改进)修饰(语言服饰等的改进)”;改进的结果自然就是“善”(变好),“美”(变美)“长”(变高变长)。

2023年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2023年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一.与政事有关旳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某些有关旳政事,实行一定旳政策,会引起各方不一样旳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算,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紧,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汇报。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懂得,汇报给懂得。

对于义项②要尤其注意。

其中省略旳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旳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懂得了并参与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怪,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偏护。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送”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达惩罚意义旳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22.多:赞扬欣赏。

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旳1宰相:总揽政务旳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献,图书,侍读。

2023年全国甲卷语文文言文实词

2023年全国甲卷语文文言文实词

2023年全国甲卷语文文言文实词2023年,全国中学生迎来了一场重要的考试——全国甲卷语文文言文实词考试。

这场考试对于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的挑战,因为文言文实词是文言文的基础,也是学生们语文水平的重要体现。

文言文实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汇,与虚词相对。

虚词在文言文中起到连接、修饰等作用,而实词则是表达具体意义的词汇。

掌握文言文实词的使用,对于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把握文言文的语境非常重要。

在2023年的全国甲卷语文文言文实词考试中,考生们需要通过阅读文言文的文章,理解其中的实词,并能够准确地运用这些实词进行写作。

这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次全面的考验,不仅需要他们对文言文的词汇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他们具备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为了备战这场考试,学生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准备。

首先,他们需要系统地学习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包括文言文的语法、词汇等。

只有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有扎实的掌握,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准确地辨别实词和虚词。

其次,学生们需要大量阅读文言文的文章,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文言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境,还可以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实词词汇。

通过不断地阅读,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对文言文实词的辨别能力和运用能力。

此外,学生们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写作练习,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并能够准确地运用实词进行表达。

通过不断地写作练习,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备战2023年全国甲卷语文文言文实词考试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学习方法。

他们应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将重点放在文言文实词的学习上。

同时,他们还应该积极参加各种模拟考试和练习,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2023年全国甲卷语文文言文实词考试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考验,但也是一次重要的机遇。

2023年9月文言实词知识点总结范文

2023年9月文言实词知识点总结范文

2023年9月文言实词知识点总结范文2023年9月,作为一位中国语言学研究者,我对文言实词知识点进行了总结和整理。

以下是我对于这一知识点的____字范文:一、文言实词的定义和特点文言实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具有具体意义,能够独立构成句子成分的词语。

与虚词相对应,文言实词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具备明确的词义,惯用于描述人物、物品、动作等实际事物。

文言实词是文言文表达具体意义的基本单位,也是理解和运用文言文的基础。

文言实词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字词含义丰富:文言实词往往具有较多的词义和义项,通过具体语境来确定词义是很重要的。

2.构词灵活:文言实词的构词方式多样,除了单字构成的实词,还有由两个或多个字构成的复合实词。

3.字义古雅:文言实词的字义大多古老、古雅,与现代汉语的词义有所不同,需要通过学习和积累掌握其准确含义。

4.语法功能明确:文言实词通常作为句子成分的核心,用于表达主语、宾语、谓语等句子成分,具备明确的语法功能。

二、文言实词的分类文言实词可以按照其词义划分为多个类别,以下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分类:1.名词:用于表示人、物、事物的名称或实体。

2.动词:用于表示人、物的行为或变化的词语。

3.形容词:用于表示人、事物的性质、特征或状态。

4.数词:用于表示数量或次序的词语。

5.量词:用于表示计量单位或数量的词语。

6.代词:用于代替人或事物的词语。

7.副词: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

8.连词:用于连接并列句或从句的词语。

9.助词:用于标示词义、语法功能或语气的词语。

10.叹词:用于表示情感或感叹的词语。

三、文言实词的应用文言实词是文言文的核心词汇,因此在理解和运用文言文时,对文言实词的掌握至关重要。

以下是文言实词的使用注意事项和实际应用:1.注意语境:文言实词的词义丰富、字义古雅,因此在使用文言实词时,要注重语境,根据上下文确定词义。

2.记忆和积累:文言实词的字义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通过学习和积累来掌握其意义。

2023年9月文言实词知识点总结(2篇)

2023年9月文言实词知识点总结(2篇)

2023年9月文言实词知识点总结文言实词知识点总结“常见”指出了考查范围,即教材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实词;“文中”是给出确定实词含义的具体语境;“理解”“含义”则说明高考既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但又不是对原来知识的照搬和死记,而是借助具体语境,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部分知识点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同形异义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需要注意一下几种情况注意词的古今义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

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

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

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

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

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

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

如“以身徇国”,“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所谓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

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要注意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

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120个常见实词学习运用百宝箱9实词知识积累97.修【词义分析】其本义原指从容装饰,精心美化,后引伸至改造、整治,又引申为学习、追求、完善等。

【链接课本】①修饰,装饰【修饰,增进,加强】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每要眇兮宜修(《楚辞?九歌?湘君》)②治理,整治,修理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项脊轩志》)修守战之具(《过秦论》)③修建,修造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④修订,撰写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⑤学习,求进步一善易修也(《原毁》)⑥长,高,引申为年龄的长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集序》)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成视之,庞然修伟(《促织》)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相关成语】茂林修竹:修:长。

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不修边幅:修:修饰。

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

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

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修心养性: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

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不期修古:期:希望;修:遵循。

不要照搬老办法。

指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变革。

修短随化:修:长;化:造化,旧指自然界的主宰者,迷信说法指运气、命运。

人的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修:修理,修缮。

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其他如:茂林修竹【速记故事】沛公占咸阳,是其之幸(幸运)也。

且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宠幸),足见其志向远大。

项王怨沛公夺咸阳,遂生灭其之心。

幸(幸亏)项伯前来告张良。

项王邀沛公赴宴,意因其无备杀之,后沛公幸(侥幸)得脱。

【高考速递】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幸:宠爱、喜爱憙疾病,帝亲幸视幸:皇帝到某处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庆幸【真题演练】1.(2022春·福建漳州·高二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假.舆马者也(借助)而绝.江河(横渡)今之众人..(许多人)勖.尔植(勉励)B.字.而幼孩(养育)聊.乘化以归尽(姑且)慈父见.背(被)列.坐其次(排列)C.责臣逋.慢(逃避)茂林修.竹(修整)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参.省乎己(检验)D.形影相吊.(安慰)群贤毕.至(全,都)则刘病日笃.(病重)感慨系.之矣(连接)【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众人”意思是“一般人”;句意:现在的一般人。

B.“见”,动作偏指一方,指“我”;句意:父亲就弃我而死去。

C.“修”意思是“高高的样子”;句意: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故选D。

2.(2022春·吉林长春·高二长春十一高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B.何乃太区区感君区区怀C.悔相道之不察兮好自相扶将D.又重之以修能余独好修以为常【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适”,第一个,女子出嫁,句意:我们贫贱人家养育了这个女儿,刚出嫁不久便被赶回家里第二个;第二个,动词,到,句意: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

B.“区区”,第一个,愚笨,句意:你怎么这样狭隘固执;第二个,诚挚的情意,句意:感谢你对我的诚心和关怀。

C.“相”,第一个,观察,句意: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第二个,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代“她”,句意:好好地服侍她。

D.“修”,第一个,修养,句意: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第二个,修养,句意:我独爱好修养习以为常。

故选D。

98.徐【词义分析】常见汉字。

可做动词、形容词,有缓慢、散开等释义。

【链接课本】①缓慢,慢慢地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前赤壁赋》)枹止响腾,余韵徐歇(《石钟山记》)自可段来信,徐徐更谓之(《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相关成语】城北徐公: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

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不疾不徐:疾:急速;徐:缓慢。

不急不慢。

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其他如:把臂徐去按辔徐行【速记故事】城北徐(姓)公儒雅,一日散步,见清风徐(慢慢地)来,神清目爽。

【高考速递】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徐:慢慢地徐而与侯处,听其议论徐:慢慢地【真题演练】(2020秋·吉林延边·高一汪清县汪清第四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学贵有恒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

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

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

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

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

孔子曰:“欲速则不达。

”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

”此之谓也。

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

或问其术,则曰︰“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土宜,培壅①有道,灌溉以时耳。

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

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堰之者,芒芒②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

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

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

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

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

【注释】①壅(yōng):用土壤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

②芒芒:疲倦。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驽马徐.行弗间徐:缓慢B.他人莫及.也及:比得上C.其子趋.往视之趋:催促D.自矜.功效也矜:夸耀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2)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

3.作者为什么说“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答案】1.C 2.(1)种植时间长了以后,别人已经厌倦、淡忘,而我却更加勤快了。

(2)急速行走九十里就停止,不能说已经到达。

3.种树者通过辨土、培壅、灌溉等长期的管理,最终树茂果繁;宋人希望幼苗加速长大而拔苗,最终禾苗枯萎。

作者通过这两个事例正反论证了学习不在于一时的勤勉,关键是要有永恒的毅力这一观点。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A.句意:劣马缓缓行走不间断。

“徐”,缓慢。

解释正确。

B.句意:别人赶不上他。

“及”,比得上。

解释正确。

C.句意:他儿子急忙跑到田里去看。

“趋”,快步走。

解释错误。

D.句意:自己夸耀功劳和成效。

“矜”,夸耀。

解释正确。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考生要关注关键点。

第一句中,“植”,种植;“既”,……之后;“厌忘”,厌倦,淡忘;“则”,表转折,却;“加”,更加。

第二句中,“捷行”,急速行走;“止”,停止;“不可谓”,不能说;“至”,到达。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首先要找到题干中引文,理解引文的意思。

“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意思是“考察这两件事,就知道学习知识、钻研学问的道理了”。

然后到文中找到“二者”所指的内容,因为引文出自最后一段,所以这两件事应该在上文,即第二段的种树者和第三段的拔苗者。

第二段写种树者“识物性,辨土宜,培壅有道,灌溉以时”“吾则加勤”,他通过长期的管理,最终树茂果繁,表现出种树者的勤勉和持之以恒;第三段写拔苗者“悯其苗之不长而堰之”,但结果是苗枯,拔苗者想要通过一时的勤勉获得长久的功效,结果适得其反。

这两件事从正反两个方面阐释了学习要有永恒毅力这一观点。

所以作者说“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

参考译文:勤勉没有别的方法,在于有恒心(持之不懈)而已。

好马虽然善于奔走,却气力疲乏衰竭,中途就会止步。

劣马缓慢行走、不间断,反而先到。

因此要办一件事,学习一种技艺,真能精进不停,必然有成功的一天,(关键)在于善于运用精力罢了。

现在有的人有志向学习,已然发奋学习,不分白天黑夜,几十天后,懈怠的心情渐渐生起,最后荒废了学业。

孔子说“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孟子说“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个种树的人,树的枝叶茂密、果实繁盛,别人赶不上他。

有人问他种树的经验,便说:“我没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只是识别物性,辨别适合的土壤,培土施肥有规律,灌溉浇水按照适合的时间罢了。

一般的人在刚种下树苗时,总是早晚仔细察看,我听其自然,好像不在意。

种植果树已经很长时间,他人早已厌倦、淡忘,我却更加勤快了。

”宋国有个担心禾苗长得慢、就一颗颗拔起一点的人,疲倦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他儿子急忙跑到田里看,禾苗却枯死了。

考察这两件事,就知道学习知识、钻研学问的道理了。

树立志向如果坚定,对待事物如果专一,必然不在于只有一天的增益和进步、自己夸耀功劳和成效。

以百里路为目的地,急速行走九十里就停止,不能说已经到达。

事业谋求有所补益,功夫重在有所成效,做学问的人要深思啊。

99.许【词义分析】一说本义为认可、答应。

“许”由答应引申指答应给予,读xǔ。

还引申为赞同、称赞。

“许”在古籍中还有大概、大约之义。

也作代词,表示这样、如此。

在现代汉语里,“许”还表示程度,如许多、许久等。

【链接课本】①答应,允许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项伯许诺(《鸿门宴》)②赞许,赞同杂然相许(《愚公移山》)③表示大约的数量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记》)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④这样,这般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⑤处所,地方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⑥许配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⑦期盼,许愿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⑧许许:拟声词。

劳动时共同出力的呼声曳屋许许声(《口技》)【相关成语】以身许国:许:预先答应给与。

把身体献给国家。

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其他如:多许少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速记故事】大铁椎,不知何许(地方,处所)人也。

身背铁椎,长丈许(表约数,上下)。

赴京城,路见一村井水清如许(这样,如此),欲饮之,村人不许(答应,允许),怒而去。

【高考速递】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许:答应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许:用在数词后,表约数【真题演练】1.(2021春·福建福州·高一期中)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舍瑟而作.(起身,站起来) 吾与.点也(参与) 刑.于寡妻(同“型”,做榜样)B.足之所履.(履行) 臣之所好者道.也(天道) 技盖.至此乎(同“盍”,何、怎么)C.共.其乏困(同“供”,供给) 许.君焦、瑕(答应) 肆.其西封(延伸,扩张)D.距.关,毋内诸侯(距离) 将军战河.北(指黄河) 范增数目.项王(递眼色)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