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荣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至5题儒家伦理具有“情感理性”(“情理”)的特征。

所谓情感理性,即以情感为出发点与价值标准的理性思维形式。

自孔子开创儒学一脉,儒家伦理就以“仁”作为核心,并将“仁”奠基于血缘亲情之上,以朴素的孝、悌为“仁”的起点,以“心安”为这一基本价值的依据;又超越血缘情感,以“泛爱众”为终极目标,走向“爱人”,确立了儒家伦理的框架。

基于人的情感而言“理”,成为儒家伦理的一种“基因”,影响深远。

一般认为,孔子的伦理思想围绕“礼”与“仁”的关系而展开。

“礼”是系统化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要求,贯穿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仁”,在一般的意义上是人内心的“爱人”之情。

孔子认为,只有以“仁”为基础,才能有“礼”的规范,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没有内心之仁,伦理秩序就失去了依据。

具体而言,“仁”或“仁爱”的第一步是血缘之爱,“爱”之情感是孔子言“仁”时的原初含义。

《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本,基也”,故杨伯峻先生将“本”解释为“基础”而不是“根本”,这一点非常重要。

“孝”是“善事父母者”,“弟”是“善兄弟也”。

人在世间首先面对的伦理关系即是如何对待血缘亲人,处理好这一伦理关系是一切道德行为的起点。

以孝、悌为“仁”的基础,意味着这是道德行为的开始;若言孝、悌是“仁”的根本,则意味着最高目标的完成。

显然,孝、悌只能是道德实践的起点。

孔子以血缘之爱为仁爱的起点,除《论语》外,《中庸》中也载有孔子对仁的看法,即“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国语·晋语》亦曰“为仁者,爱亲之谓仁”。

因此,孔子以爱亲为仁的基石是十分确定的。

那么,为什么子对父必是孝,弟对兄必是悌?为什么血缘之情如此重要,有着不言自明的价值?因为这是人自然而然的、本能的情感。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小康,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社会理想。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当然,这里的“小康”与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的“小康”在意义上是不同的。

历来的训诂家们认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百姓太辛苦了呀,让他们休息一下吧。

”不过,我们也不妨将其设想为一种告诫:不要让老百姓过得太艰苦。

至于把“小康”作为一种理想社会模式,则是记载于西汉的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其中描绘了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图景:大同社会是一个财产公有、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社会保障健全和社会秩序稳定的最高理想社会;小康社会则显示出不同的社会面貌,从古代儒家的思想渊源看,描述的是随社会规模的扩大,由氏族社会向生产分工的文明社会的转化,是一个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天下为家”,也是一个靠礼仪关系维持的理想社会。

儒家学派从历史循环论出发,幻想着返回原始田园牧歌式的大同生活。

但到了近代,自进化论传入中国,“小康”就成了通往“大同”进化历程的中间环节。

例如,根据戊戌变法的思想领袖康有为的说法,小康之世是社会从多灾多难的乱世发展到世界大同的太平世界的一个中间驿站——人类要从乱世进化到太平之世,中间必须经过一个小康之世的阶段。

为了宣传其历史进化论思想,康有为采取了“托古改制”的方式,声称自己在孔子著作《春秋》中发现了“微言大义”,在他看来,社会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每变一世,则愈进于仁”,即社会是由“据乱世”进到“升平世”(小康),再由“升平世”进到“太平世”(大同)的。

材料二:与中国共产党在此前历史阶段上的理论创新相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在落实马克思主义“全局观”的问题上,无疑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要目标是强调小康社会建设必须要注重“全面性”。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千乘(shèng)哂笑(shěn)胡龁(hé)发硎(xínɡ)莅中国(lì)B.饥馑(jǐn)舞雩(yú)怵然(chù)沂水(yí)氾南(fán)C.冠者(guàn)便嬖(bì)铿尔(kēng)赡养(shàn)庠序(xiáng)D.彘肩(zhì)踌躇(chú)孝悌(tì)戮力(lù)謋然已解(hu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D.“謋然已解”的“謋”应读作huò。

故选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无以,则王乎鼓瑟希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则何以哉异乎三子者之撰B.为长者折枝共其乏困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若不阙秦因人之力而敝之C.砉然向然刑于寡妻技盖至此乎盖亦反其本矣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D.足之所履如土委地怵然为戒挟泰山以超北海申之以孝悌之义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以”通“已”,停止。

句意: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吧。

“希”,通“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

句意:(曾晳)弹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

没有通假字,句意: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没有通假字,句意: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没有通假字,句意: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

B.“枝”,通“肢”,肢体。

句意:对年龄大的人弯腰(行礼)。

“共”,通“供”,供给、供应。

句意:(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涂”,通“途”,道路。

句意: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

“阙”,通“缺”,使……亏损、削减。

句意: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

没有通假字,句意: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后伤害他。

四川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的字注意全对的一项是()A.百舸(gě)彳(chí)亍(chú)装载(zǎi)骨髓(suí)B.提(tí)防碾(niǎn)压阙(quē)秦以遗(wèi)陛下C.浪遏(è)创(chuàng)伤麦糟(cáo )河畔(pàn)D.颓圮(pǐ)夜缒(zhuì)而出方遒(qiú)逄(páng)孙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寂寥佚之狐风华正茂两全其美B.惆怅杂揉漫溯忸怩不安C.廖廊崛起万户候峥嵘岁月D.长蒿安祥竟自由戊戍变法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 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这些文章思路不畅,文理不通,简直是不刊之论。

D.1821年济慈去世,1822年7月雪莱溺海身亡,两年后拜伦死在希腊。

英国浪漫诗人的第二代就此落幕,渐渐江郎才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第一次在美国后院出现的俄罗斯军舰,是俄罗斯对北约派遣舰队进入黑海和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一次反击。

B.在当前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一些中小企业倒闭,他们所缺乏的,一是资金不足,二是技术含量低,三是产品陈旧单一。

C.从瘦肉精、苏丹红到三聚氰胺,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防不胜防,而防止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已是当务之急的大事。

D.种种迹象表明,持观望态度的购房者没有像以往那样坚持几日就放弃,政策的放宽让购房者对房价下降充满了信心。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顺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考专题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考专题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中高考专题语文月考试卷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2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解答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0分)1.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汤字子公,少好书,博达善属文。

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

西至长安求官,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举茂材。

父死不奔丧,下狱论。

后复荐为郎,数求使外国。

久之,迁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俱出西域。

时匈奴郅支单于背畔礼义,留杀汉使者吏士。

常与延寿谋“郅支单于虽所在绝远,蛮夷无金城强弩之守,如发屯田吏士,驱从乌孙众兵,直指城下,彼亡则无所之,守则不足自保,千载之功可一朝而成也。

”延寿亦以为然,欲奏请之。

汤曰:“国家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

”延寿犹与不听。

会延寿病,汤独矫制即日引军分行,发温宿国,从北道入赤谷,过乌孙,涉康居界,至阗池西,杀郅支单于。

于是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

臣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陷陈克敌,斩郅支首。

宜县头槁街9,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既至,论功。

刘向曰:“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

”元帝乃封延寿为义成侯,赐汤关内侯,为射声校尉。

汤上书言康居王侍子非王子也,按验,实王子也,汤下狱当死,太中大夫谷永上疏讼汤:“昔白起为秦将,南拔郢都,北坑赵括,以纤芥之过,赐死杜邮”。

今若庸臣遇汤,卒从吏议,使百姓介然有秦民之恨,非所以厉死难之臣也。

”成帝出汤,夺爵为士伍。

后数岁,西域都护段会宗为乌孙兵所围,驿骑上书,愿发城郭敦煌兵以自救。

丞相王商、大将军王凤及百僚议数日不决。

上召见宣室。

烫知乌孙瓦仓不能久攻故事不过数旦迪指计其旦旦不出乒旦当有吉语闻居四日,军书到,言已解。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曼德拉效应”通常用来描述大众的集体记忆与现实不符的现象。

最先发现这一现象的是美国学者菲安娜·布梅,她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早在1980年就死于狱中,但现实情况是曼德拉死于2013年。

在解释这一现象时,她认为这种大规模的集体失忆可能涉及“平行宇宙”“多维空间”等相对科幻的概念。

但目前尚无完整的科学依据为这一解释提供理论基础。

事实上,“曼德拉效应”所代表的大众集体失忆现象广泛存在于以新媒体传播为主的当代社会。

从传播学语境去分析信息传播时可以得知,人是信息传播最有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

首先,信息接收者的自身情况会影响到信源所传播的信息。

如接收一则新闻时,高级知识分子可能在完全理解新闻本身所要报道内容的同时,分析出新闻背后所隐藏的社会发展趋势;一般受众则可能理解新闻本身要报道的内容;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甚至都不能理解新闻本身的含义。

这种因人与人自身对信息接受程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对信源所要表述信息的错误传播是最多的。

另外,认知心理学领域的“重建记忆”概念指出,记忆的重建过程受到其他认知干预因素的影响,如个人感知、社会影响等,这些都可能导致重建过程中的错误。

如著名的《爱我中华》歌词事件,正确的歌词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而95.6%的大众记忆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从作为传播活动中个体的人入手,记忆错误从一开始也许是大家潜意识认为的我国有56个民族,所以顺理成章的就将歌词记成“五十六个民族”。

这种潜意识行为影响了正确信息的接收,从而导致了信息的误记,最终造成错误传播。

另一个可能导致歌词记忆错误的因素是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两首歌的相似导致了个体受众产生了对错误信息的重合,不同的信息得到了嫁接,从而得到了两条相似但不相关信息的结合体。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考专题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总分:3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解答题(本题共计 6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30分)D.百蛮,古代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后也泛称其他少数民族。

句中指需安抚的各少数民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抗对吴忠诚,敢于发表意见。

在吴国君主听取了手下将领的策略多次在晋国边境侵犯劫掠时,他便上疏直陈自己反对的观点。

B.陆抗崇尚做事应该相时而动。

他认为商汤用兵、周武王讨伐都是正当其时的,因为当时的夏朝多行罪恶之事,而商纣王也邪恶残暴。

C.陆抗对形势有清醒的判断。

他和父亲陆逊都认识到了西陵地理位置重要,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关键,建议朝廷一定要加强防守的力量。

D.陆抗教子有方,对后人影响深远。

他死后,几个儿子全都文武双全,深得吴主重用;受到陆机、陆云教导的周处也能改过自新、有所作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臣前乞屯精兵三万,而主者循常,未肯差赴。

2. 处尝问父老曰:“今时和岁丰而人不乐,何邪?”(5)陆抗反对吴主“侵盗晋边”的理由是什么?反对的结果如何?2.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汤字子公,少好书,博达善属文。

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

西至长安求官,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举茂材。

父死不奔丧,下狱论。

后复荐为郎,数求使外国。

久之,迁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俱出西域。

时匈奴郅支单于背畔礼义,留杀汉使者吏士。

常与延寿谋“郅支单于虽所在绝远,蛮夷无金城强弩之守,如发屯田吏士,驱从乌孙众兵,直指城下,彼亡则无所之,守则不足自保,千载之功可一朝而成也。

”延寿亦以为然,欲奏请之。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测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留。

第Ⅰ卷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意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百舸(gě)橘(jú)子洲遒劲(强劲有力)B.峥嵘(zhēng róng)携(xié)遏(è)制C.漫江(满)寥(liáo)廊挥斥(斥责)D.惆怅(chàng)稠(chóu)密辟谣(pì yáo)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3.对《再别康桥》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然别离时那富于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B.诗人把潭水比作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与浮在潭面上的水藻相杂,沉淀在潭水的深处,幽幽的、醇醇的,如梦一般。

C.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悠然的心境。

D.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4.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躲在乡愁里,才发现______________①我不是无根浮萍②不是断线的风筝③不是世俗风雨中无处栖身的孤雁A.③②①B.①③②C.①②③D.②③①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二、(6分,每小题3分)(一)、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6—7题。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

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

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

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土地,种植起来;真象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

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

——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

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

“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

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

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

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

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

——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这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

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第一卷基础知识及其运用一、选择题(共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饿殍.(piǎo)逡.(qūn)巡弃甲曳.(yè)兵钿.(diàn)头B.中.(zhòng)绳长铩.(shā)锲.(qiè)而不舍句读.(dú)C.庠.(xiáng)序氓.(míng)隶崔嵬.(guǐ)贻.(yí)笑大方D.省.(shěng)识愀.(qiǎo)然潦.(liáo)倒一弦.(xuán)一柱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寥廓弩马间关莺语铁骑凸出B.枕藉须臾骐骥一跃沧海桑田C.参醒舟辑三缄其口同日而语D 灰烬孝涕追亡逐北不测之渊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在准备辩论赛的过程中,如果自己一点资料也不找,反而五十步笑百步......,指责队友们的资料不够充分,怎么好意思呢。

B.聪明的人懂得怎样弥补工作上的失误,他总能够在前面的事做得不够好时,狗尾续貂....,补上一个精彩的结尾。

C.祥林嫂初到鲁镇,在鲁四老爷家做工的时候“嘴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

透过这笑影,我们领略到了祥林嫂在婆家生活的心酸和她随遇而安....的心理。

D.海鲜大酒楼的王师傅号称本市第一名厨,但我却不敢苟同。

昨天,我吃了他做的活水鱼,又酸又涩,简直味同嚼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没有挣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历史上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B.一篇文章写得好与坏,不在于它文辞多么优美,形式多么新颖,而在于它要有思想、有风骨,惟有此才能永恒。

C.杜甫的诗因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D.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自己的耕地。

四川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颓圮(pǐ)舸(gě)舰秋风劲(jìn)拐弯抹(mò)角B.浸(jìn)渍作揖(yī)沁(qìn)园春长歌当(dāng)哭C.创(chuāng)伤摒(bìng)除橘(jú)子洲咄(duō)咄逼人D.莅(lì)临菲(fěi)薄万户侯(hóu)载(zǎi)歌载舞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埋葬/埋怨朔风/漫溯诧异/叱咤博闻强识/老马识途B.赡养/瞻仰处分/处理倘使/赶趟浑身解数/解甲归田C.角斗/角色长篙/艾蒿血泊/停泊剑拔弩张/驽马十驾D.攒射/攒钱牌坊/磨坊忸怩/亲昵张灯结彩/结党营私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家具沧桑一愁莫展书生意气B.撕杀惆怅风华正茂偃旗息鼓C.讴歌缉拿作客他乡绿草如荫D.包袱尸骸桀骜不驯缘木求鱼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噩耗屠戮阴谋鬼计惊心动魄B.坍塌迥异殒身不恤逆来顺受C.孝悌驻扎欢渡春节南辕北辙D.峥嵘笙萧轻歌慢舞姗姗来迟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采芹弱冠之年即远赴英伦,国语日渐生疏,但她毕生最大心愿是能为父亲写部大传,向西方读者推介麒派艺术。

为此,她从不放弃学习汉语的点滴机会。

B.据当地主流媒体报道,4月以来的多轮强降水使鄱阳湖水体面积由668平方公里扩展至2370平方公里,以致极大地改善了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C.中国电信表示,正在申请LTEFDD牌照,同时将扩大及加厚网络深度覆盖,促进用户投资效益。

无独有偶,中国移动日前透露,他们也将跟进此项申请。

D.对于现行教育制度的弊端,不要说批评的声音,哪怕是提出的建设性意见,都可以用车载斗量来形容。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每种戏剧形式都有自己的经典:话剧有《茶馆》《雷雨》,京剧有《锁麟囊》,越剧有《梁祝》,豫剧有《朝阳沟》,河北梆子有《宝莲灯》……它们创作时间有早有晚,流传时间有长有短,但都已成为舞台上的“常客”。

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某种艺术的本质规定性,犹如一块界碑,标志着这种艺术曾经达到的高度。

经典作品的艺术高度,不仅源于思想内涵、故事情节,更有赖于精湛的技艺。

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曾说:“我唱的永远是程派。

”她的《锁麟囊》每演必火,每次演出都会成为“灯迷”的节日,足以说明正是一代又一代“角儿”们对技艺的执着守护与传承,才保持了“味儿”的纯正延续,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发。

同时,经典从来都是开放的、面向未来的。

那些久演不衰的剧目,身段往往比较柔软,善于结合时代审美语境的变化而作出微调。

从某种意义上说,舞台艺术在打磨作品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戏剧是现场的、一次性的艺术,同时又是可以而且应该反复打磨的艺术。

这为创作者反复咀嚼生活的馈赠,耐心听取观众、文艺评论家的意见并斟酌采纳提供了有利条件。

事实上,经典作品正是以“小碎步”前行的形式登上了艺术的高峰,也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给他们以温暖和力量。

经典作品之所以耐看,还因为其扎根文化沃土的深度决定了其厚度,反映出创作者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

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时代的产物,反映着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气质。

比如,豫剧《朝阳沟》讲述的是当年的知识青年扎根农村的故事。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当代青年投身社会建设、报效祖国的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更加丰富。

但我们今天再看《朝阳沟》,依然会为作品中深藏的家国情怀感动不已。

如果我们把艺术视为情感的外化,那么这种对于祖国、乡土的热爱,是深植于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之中的,在人的情感世界中具有统摄意义,最能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

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1(含答案)(精)

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1(含答案)(精)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癸.(guǐ)丑逡.(qūn)巡形骸.(hài)惊吓.(hè)安然无恙.(yàng)B.修禊.(xì)崤.(yáo)函蹙.(cù)缩撮.(cuō)合游目聘.(chěng)怀C.氓.(máng)隶流觞.(shāng)傩.(nuó)送吮.(shǔn)吸瓮牖.(yǒu)绳枢D.激湍.(tuān)蛮横.(hēng)咀.(jǚ)嚼埋.(mái)怨一夫作难.(n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通霄陶冶辨护沸反盈天 B.豫备盘跚鬼秘张冠李带C.凄凉婉转放肆兴高彩烈 D.精致嘱咐围剿藕断丝连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的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了足足十五年。

②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水面飞起了。

③“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地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④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做不得。

A.辖制贴着淡然即使/也 B.辖制掠着淡然既然/那就C.管制掠着坦然既然/那就 D.管制贴着坦然即使/也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人人,他的同事和同事的太太们——开始向制里科夫游说,他应当结婚。

B.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C.我在极短期的踌蹰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D.在船上的祖父听到这种带着娇、有点儿埋怨的声音,一面粗声粗气地答道:“翠翠,我就来,我就来!”一面心中却自言自语:“翠翠,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样?”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

2021-2022学年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约在公历12月22日(或前后一天),是冬至节,又称冬节。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特别为人们所重视,全国不少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过冬至像过年一样隆重。

这是因为我国古代的历法曾以冬至为一年的第一天,所以要隆重庆祝。

据传周代时冬至日是新年元旦,那天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

中国改行夏历后,冬至才退居次位。

汉朝时,冬至成了“冬节”,魏晋南北朝时又改称“亚岁”。

今泉州一带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所以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祭祖。

冬至应节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水饺,江浙一带则吃汤圆。

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分为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

”泉州一带冬至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

有的人家还在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

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

以前,北京一带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

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称为“馄饨”,希望把他们吃掉,过上太平日子。

据说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一直流传至今。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

“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

“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所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自贡市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自贡市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自贡市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选出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A . 戍卒叫,函谷举B . 为仲卿母所遣C . 微斯人,吾谁与归D .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2. (2分) (2018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 . 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C .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D .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 (2分)下列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参加“冰桶挑战”的各路名人不绝如缕,让“渐冻症”这一罕见病广泛地进入了公众视野。

B . 谢霆锋和王菲这对昔日恋人,在各自经历结婚生子之后,居然又破镜重圆了。

C . 在乌烟瘴气、充满媚态的当代诗坛,我们强烈期待出现一些振聋发聩的作品。

D . 要想赢得战争的胜利,不仅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还要与敌人虚与委蛇,斗智斗勇。

4. (2分) (2020高一上·大庆开学考)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与众多欧西事物的“迁地弗良”不同,文学史这一著述形式进入中国以后,很快便________,而今已经变得枝繁叶茂。

欧洲十九世纪兴盛一时的文学史,十九世纪末遭遇了来自审美主义的________;二十世纪中叶,在美国学院占据主流的“新批评”更是公然拒绝文学史;尽管后来随着文学社会学、接受美学、新历史主义等研究路径的展开,文学史一度有复兴之势,但对这一学科进行理论反思的声音,一直________。

A . 落地生根置疑不绝如缕B . 入乡随俗质疑若隐若现C . 落地生根质疑不绝如缕D . 入乡随俗置疑若隐若现5. (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节徽“祥和”是通过泰山自然风貌的解读、山东儒家文化精髓的全面阐析,融合山东祥瑞和谐的社会风尚提炼创作而成。

四川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语文试卷

四川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语文试卷

四川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家庭、家教、家风三者之间,家庭居于基础地位,家教和家风都要在家庭之中涵养。

在家庭建设方面,中国古代具有注重婚姻、注重夫妇、注重教子的优良传统。

而在婚姻之中,古人尤以夫妇为重。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只有夫妻和顺,才有家庭幸福和社会安康。

子嗣是家庭的希望,代表着家庭的未来。

古人还尤其重视教子,《格言联璧·齐家类》云:“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把教子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今天我们也非常重视教子,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重心是德行教育和规矩教育,是人之为人的教育,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教育。

在家庭之中,家教与家风又是什么关系呢?简而言之,家教是一个家庭的教化,它可以体现为家训、族规,也可以体现为父母的言传身教。

家风则是一个家庭有别于其他家庭的风尚气质,是一个家庭中,所有成员共享的精气神。

中国古代的家教、家风建设,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父训母教,言传身教。

在古代,父亲读书有文化,作用更多体现在规矩的制订上;而母亲一生围着家庭转,她的作用则更多地体现在规矩的实践与维护上。

父训母教的配合,其实也就是言传身教的配合,它让家教不仅具有高度,更具有温度。

今天,中国的家庭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父亲有文化,母亲也有文化;父亲有工作,母亲也有工作。

正因为如此,相互协作、言传身教才显得格外重要。

现在很多人都在批判丧偶式育儿,为什么这种育儿方式如此招人反感呢?就是因为父母之间的协作和配合不够。

第二,德育优先,底线思维。

德行不是一句空谈,而是体现在家庭生活、邻里关系的方方面面。

《朱子家训》云:“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这其实表现的就是古代仁爱的美德。

另外,中国所有的家训、家教都不是顶点设计,而是底线教育。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考专题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总分:5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解答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50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立法部门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理念,民意和民智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尊重和发挥。

在民法典编纂的前后5年里,共进行10次公开征求意见,425600人参与其中,收集到各方意见102万条。

立法部门认真对待每一条意见,如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期届满如何续期、夫妻共同债务如何认定等问题,立法部门都在认真研究后,作出明确回应或予以吸收采纳。

从世界范围来看,没有哪部民法典在制定或编纂过程中,能汇集如此广泛的民意,这彰显了我国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的强大生命力。

民法典是充分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伟大实践。

民法典建立了从胎儿到坟墓的完整民事权利保护体系,并通过“衣食住行”等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如在充实和完善房屋等不动产制度之外,民法典新增加“居住权”等章节;同时强化对人身关系保护力度,将人身关系保护放在财产保护关系之前。

民法典强化了对精神层面利益的保护,强化对人的尊重,如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替换掉了“精神病人”。

民法典这些保护理念、制度体系、概念调整,都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最大程度保护人民权利”的宗旨。

民法典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创设非法人组织……扩大了民事主体,优化了民事主体制度,增强了社会经济活力,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贡市荣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美学最近40多年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时期美学研究的审美自律论阶段,这一时期的美学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是美与艺术的本质问题;第二阶段是新世纪美学研究的文化他律论阶段,这一时期美学研究积极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主动回应大众文化的欲求,重点强调美学研究的分散化与区域性特点;第三阶段或者说新时代中国美学的发展一定要突破“泛美学”倾向,应该从审美研究和文化研究发展到跨文化研究。

美学与文化的结合形成文化美学,其主要表现是立足于各自民族文化的立场,质疑西方美学的普遍有效性,强调文化的特殊性,反对对美学作出统一规定,如提出东方美学、中国美学、日本美学、印度美学等。

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是对文化美学的超越,是对美学自身研究领域的拓展。

它体现出一种将美学的内部问题与外部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所形成的的综合研究的体征,既不放弃美学自身固有的老问题,又不拒绝回答文化研究提出的新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从美学到文化美学再到跨文化美学是美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是从美学发展的角度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

换言之,跨文化艺术美学体现了中国艺术美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近几十年来,以大众文化为主要研究旨趣的文化研究对美学研究形成了深刻的影响,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当前的美学研究一直在努力对这种冲击和挑战进行积极回应,以此深度介入当代审美实践出现的全新的文化问题,及时总结新媒体艺术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跨文化艺术门类。

在此背景下,跨文化艺术美学正是对文化研究的积极回应,将随着新媒体出现的新型艺术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是对美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古今中外”问题。

“古今”为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的时间维度,“中外”为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的空间维度。

长期以来,美学研究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是叠加的,由此出现了“中为古”(即把中国等同于古代)、“西为今”(把西方等同于现代)的中西二元论模式。

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首先要分割时间与空间两种维度的叠加,复原“中外”与“古今”各自的原初含义,实现美学研究跨越中外与跨越古今的平等交流与对话。

跨文化艺术美学的内涵指向跨文化艺术的美学研究。

跨文化艺术,作为跨文化艺术美学的研究对象,是指跨越不同文化界限的艺术,包括跨文化艺术创造、跨文化艺术作品、跨文化艺术欣赏和批评等。

跨文化艺术创作,是从作者层面对跨文化艺术的界定,例如一位作者处于异文化环境中并受到异文化影响而进行的艺术创作,或者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作者共同完成一件艺术作品,这都属于跨文化艺术创作。

跨文化艺术作品是指作品中吸收了异文化的因素,或者借鉴了异文化的艺术技法而创作的艺术作品,或者是对异民族艺术作品的再创作。

对跨文化艺术创造、跨文化艺术作品和跨文化艺术欣赏和批评进行美学研究显然属于跨文化艺术美学的题中之义。

——摘编自李庆本《跨文化艺术美学:当代中国美学发展新趋向》材料二:朱光潜和宗白华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跨文化艺术美学的尝试。

朱光潜在《无言之美》中通过文学、美术、音乐、戏剧、雕刻等艺术形式进行中西方艺术观念的比较,例如他用中国音乐和英国诗歌来说明“无声”:“白香山在《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

著名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道理。

”宗白华对中西艺术美学做比较主要体现在他对中西绘画本质问题的分析上。

“希腊时代的艺术给与西洋美学以‘形式’‘和谐’‘自然模仿’‘复杂中之统一’等主要问题,至今不衰。

文艺复兴以来,近代艺术则给与西洋美学以‘生命表现’‘情感流露’等问题。

而中国艺术的中心——绘画——则给与中国画学以‘气韵生动’‘笔墨’‘虚实’‘阴阳明暗’等问题。

”宗白华通过对比中西绘画体现出的美学思想,认为正是因为中国绘画与西洋绘画存在方式与风格上的巨大不同,才证明中国艺术对世界美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主张保留民族文化的“个性”并发扬光大。

20 世纪中期开始到21世纪,随着语言、媒介等因素对具体艺术形式的介入,中西跨文化艺术美学难度更高也更复杂。

通过分析当今跨文化艺术美学中语言符号、审美意识形态、文化习性三个难点,可以来寻找克服三种跨文化美学阻碍的可能性。

当然,以上这三种方案也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地解决跨文化艺术美学构建中的问题,无法做到彻底地消除跨文化艺术美学构建中的障碍,如果要做到中西跨文化艺术美学的平等,更需要使西方美学家和艺术家对中国美学与艺术产生兴趣,做到自觉融合。

所以需要挖掘艺术在跨文化进程中的难点,有利于进一步解决跨文化的问题,进而促使西方从美学理念与艺术实践两方面理解中华美学精神,去实现跨文化艺术美学的中西文化平等跨越。

——摘编自李一帅《构建跨文化艺术美学的难点思辨》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化美学的产生与民族独立密不可分,在统一的规定下展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是美学发展的新趋向。

B. 跨文化艺术美学之所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体现了中国艺术美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C. 中西二元论模式的出现,是由于在美学研究的领域里,长期以来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是相互叠加的。

D. 跨文化艺术创作,是从作者层面对跨文化艺术的界定,这种作品吸收了异文化的因素,或者借鉴了异文化、异民族艺术作品。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分)A. 当今中国美学的发展任务应该是拓宽研究领域,积极回应新时代民众对于跨文化艺术美学的诉求。

B. 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是对文化美学的超越,由此看来,其特征表现为不放弃美学自身固有的老问题。

C. 在以大众文化为主要研究旨趣的文化研究对美学研究进行冲击的背景下,跨文化艺术美学将随着新媒体出现的新型艺术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

D. 正是因为需要挖掘艺术在跨文化进程中的难点,所以要使西方美学家和艺术家对中国美学与艺术产生兴趣,做到自觉融合。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最后一段的论据是()(3分)A. 作家莫言认为应该利用文学作品普及到对全人类以及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描写,文学作品应该立足于作家的本土,甚至超越本土。

B. 《中国梵高》讲述世界最大的油画复制工厂——深圳大芬油画村的农民画工赵小勇、周永久,多年来以复制西方经典油画谋生。

C. 作家余华曾经多次表明,是川端康成与卡夫卡构成了他对文学的认识,他的叙述得益于川端康成,而奇情异想则要感谢卡夫卡。

D. 加拿大艺术家佩尔蒂埃提到,中国的传统和文化、传说和故事,总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这就是她最大的灵感来源。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4分)5.材料二中朱光潜和宗白华在对中西艺术美学做比较时有何不同之处?请简要概括。

(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钓鱼的医生汪曾祺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钓鱼的。

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

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

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

都是三四寸长的鲫鱼。

——这条河里的鱼以白条子和鲫鱼为多。

白条子他是不钓的,他这种钓法,是钓鲫鱼的。

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就手就放到锅里。

不大一会,鱼就熟了。

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

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

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

不一会,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

他是阴历九月生的,大名里还带一个菊字。

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的诗,造就了一个好名字。

王淡人的家很好认。

大门总是开着的,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

匾上写的是“功同良相”“济世救人”“仁心仁术”“术绍歧黄”“杏林春暖”“橘井流芳”“妙手回春”……医生家的匾都是这一套。

这是亲友或病家送给王淡人的祖父和父亲的。

匾都有年头了,匾上的金字都已经发暗。

到王淡人的时候,就不大兴送匾了。

送给王淡人的只有一块,匾很新,漆地乌亮,匾字发光,是去年才送的。

这块匾与医术无关,或关系不大,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字是颜体。

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

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

有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

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

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

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写的(木板刻印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他很喜欢这副对子。

自从他种了瓢菜,他的一些穷朋友在来喝酒的时候,除了吃王淡人自己钓的鱼,就还能尝到这种清苦的菜蔬了。

他这个医生是“男妇内外大小方脉”,就是说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什么病都看。

王家三代都是如此。

外科用的药,大都是“散”——药面子。

“神仙难识丸散”,虽然每一家药铺都挂着一块小匾“修合存心”,但是王淡人还是不相信。

外科散药里有许多贵重药:麝香、珍珠、冰片……哪家的药铺能用足?因此,他自己炮制。

他的老婆、儿女,都是他的助手,经常看到他们抱着一个乳钵,握着乳锤,一圈一圈慢慢地磨研。

城里外科医生不多,——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对外科医生都不大看得起,因此,王淡人看外科的时间比较多。

一年也看不了几起痈疽重症,多半是生疮长疖子。

这些生疮长疖子的小病症,是不好意思多收钱的,而且本地规矩,熟人看病,很少当下交款,都得要等“三节算账”,——端午、中秋、过年。

忘倒不会忘的,多少可就“各凭良心”了。

有的送来一些华而不实的礼物:枇杷、扇子、月饼、莲蓬、天竺果子、腊梅花。

乡下来人看病,一般倒是当时付酬,但常常不是现钞,或是二十个鸡蛋、或一升芝麻、或一只鸡、或半布袋鹌鹑。

遇有实在困难,什么也拿不出来的,就由病人的儿女趴下来磕一个头。

王淡人看看病人身上盖着的破被,鼻子一酸,就不但诊费免收,连药钱也白送了。

有人说:王淡人很傻。

王淡人是有点傻。

去年、今年,就办了两件傻事。

去年闹大水。

连天暴雨,一夜西风,运河决了口,浊黄色的洪水倒灌下来,平地水深丈二,大街上成了大河。

大河里流着箱子、柜子、死牛、死人。

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困在房顶、树顶和像孤岛一样的高岗子上挨饿;还有许多人生病,上吐下泻,痢疾伤寒。

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结结实实的撑船用的长竹篙拄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

他会水,在水特深的地方,就横执着这根竹篙,泅水过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