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二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山水之趣,是在物我双观视角下对山水的感知、理解和表达。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超越了有形的山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借助山水建构起有意味的审美范式,表达超脱于有形山水和无形山水的艺术形态。

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于能够对山水景致进行艺术想象,将其中最有趣味、最有美感的景物组合起来,形成超越客观山水之长的情思意味。

他在《山水论》中描述了雨后、早晨、傍晚、春、夏、秋、冬不同时间下山水色彩的差异,用红日、蓝天、绿水、白云、青山等展现了山水中特有的美感,确立了诗歌和绘画中山水审美的范式,推动了山水审美的艺术化。

艺术审美,需要有一双能够滤汰原始物象的眼睛,将看似杂乱无章的远近、高低、大小、长短、粗细等物象组织起来,使之能够和谐共生,形成协调统一、自如自得的审美观感。

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言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言天色春晃、夏碧、秋净、冬黯,是从艺术物象的视角观察山水的趣味;又言云气春融怡、夏猗郁、秋疏薄、冬黯淡,烟岚则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是从意境的角度理解山水间气韵的流动和情调的变化。

这些源自观察并经过艺术提纯后的山水审美,使得山水不再只是自然的客体,更是融合着艺术想象的审美范式。

元代画家黄公望汲取董源、巨然的用墨技法,所绘画面水墨纷披,苍率潇洒。

其晚年所绘的《富春山居图》,境界辽远开阔,雄秀苍莽,简洁清润,尺幅千里。

山峰的用墨或浓或淡,都以干枯的笔触勾皴,远山、河渚用淡墨抹出,笔痕隐约可见,独具匠心。

水纹先用浓墨枯笔勾勒,稍加淡墨复染,氤氲成趣。

树木的枝干多用浓墨写出,树叶点染而成,或横,或竖,或斜,或直,干湿相兼,放眼望去,生机苍郁。

这幅作品最能代表宋元山水审美的境界。

高二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高二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咏史诗是融文学与史学特质于一体的重要诗歌体类,其创作的素材乃立足于史事。

《史记》作为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史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自然成为咏史创作取材的渊薮之一。

咏史诗人的创作结合时代特征和审美趋向,选取《史记》中的人和事,通过批判或褒扬,以寄寓抱负或针砭时弊。

在现存的文学史料中,最早的咏史诗的素材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该诗在咏史创作史乃至文学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班固依据此传叙写的“缇萦救父”史实,创作传体《咏史》诗,将二百字的故事,缩写为八十字的五言诗,传承了《史记》“寓论断于序事”的叙事方式和“实录”的著史精神。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记》的传播形式和流传途径更为广泛,更便于咏史诗人从《史记》中选取适合个人创作的题材。

左思《咏史》八首开创了“名为咏史,实为咏怀”的咏史变体即论体咏史,通过吟咏冯唐、主父偃、司马相如等人,将叙事、议论和抒情有机结合起来,抒发个人处于门阀森严时代而才华不能得到施展的痛苦和愤懑。

唐代诗人对《史记》的接受为咏史诗增加了新的审美情趣,唐初咏史创作仍沿袭班固的《咏史》体式,叙多于咏,事大于赞。

当盛世不再,咏史诗人试图在历史往事中寻找社会成败治乱的根由,其创作有着深刻的历史反思性和强烈的现实指向性。

因此,诗人多借对《史记》中人、事的评价,来表达其与前人不同的史识和史观,一时翻案成风。

唐代晚期,还出现了以七绝为主要创作形式的咏史诗人,他们一写就是百十首,如汪遵、罗隐等。

他们创作了许多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字史论,并借此再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史记》画面,其论史的角度、观点都有新意。

宋代诗歌好议论说理,贯彻到以《史记》人物为原型的咏史诗创作中,就是翻案之风更甚于唐,且比唐人翻得更有深度。

王安石的《商鞅》《贾生》等诗,就以古鉴今,用古喻今,巧妙而有针对性地创作咏史诗为当时政治服务。

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

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are the speakers doing?A. Shopping.B. Having lunch.C. Cooking dishes.2. When does the performance start?A. At 6 o’clock.B. At 7 o’clock.C. At 8 o’clock.3. Where are the speakers?A. At a hospital.B. At a gym.C. At a school.4. What hasn’t been prepared for the emergencies?A. A flashlight.B. Towels.C. Water.5. 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 the woman?A. She doesn’t know the man.B. She made a huge mistake.C. She is from New York.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每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How did the man travel around the world?A. By car.B. By motorbike.C. By train.7. What did the man think of cycling?A. A bit boring.B. Not adventurous.C. Impractical sometimes.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压缩氢气与碘蒸气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变深B.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C.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D.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B.已知:S(s)+O2(g)=SO2(g) ΔH1,S(g)+O2(g)=SO2(g) ΔH2,则ΔH1>ΔH2C.已知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则在此条件下向某容器充入0.5molN2和1.5molH2充分反应后,可放出46.2kJ的热量D.已知强酸和强碱稀溶液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H2O(l)ΔH=-57.3 kJ·mol-1,则: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ΔH=-114.6 kJ·mol-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自发反应就是一定不能实现的反应B.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和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C.反应2Mg(s)+CO2(g)=C(s)+2MgO(s) 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D.反应NH4HCO3(s)=NH3(g)+H2O(g)+CO2(g) ΔH=+185.57 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熵增效应大于焓增效应4.反应C(s)+H2O(g)⇌CO(g)+H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该反应ΔH>0,则升高温度,v正增大,v逆减小B.增加H2O(g)的浓度,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能使反应速率加快C.保持容积不变,充入Ar使体系压强增大,可以加快反应速率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Ar能使反应速率减小5.甲酸常被用于橡胶、医药等工业。

2018-2019学年山西省长治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

2018-2019学年山西省长治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祝你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依序排列上交。

7、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自己保管好,以供相关教师讲评试卷时使用。

8、本科目考试结束后,任课教师要做好试卷讲评和质量分析。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天才与灵感朱光潜灵感既然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那不就无法可以用人力来解释么?从前人大半以为灵感非力,以为它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

在灵感之中,仿佛有神灵凭附作者的躯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他只是坐享其成。

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

什么叫做“潜意识”呢?我们的心理活动不尽是自己所能觉到的。

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就属于潜意识。

意识既不能察觉到,我们何以知道它存在呢?变态心理中有许多事实可以为凭。

比如说催眠,受催眠者可以谈话、做事、写文章、做数学题,但是醒过来后对于催眠状态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

山西省长治市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长治市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C.一部作品必须经受住美的判断和评价才可能值得历史的批评,才可能给批评家带来更大的美的情感和愉悦。
D.批评家们要想获得文学批评技巧与文学理论上的进步与充实,就必须热爱文学,理解生活,历练“审美力”。
【答案】1. C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⑥所有的艺术活动,“情动”是关键,文章之“言”,文学之“嗟叹”皆因情而生。这一点当下的文学批评走失了。对此,批评家吴义勤提到了一个重要观点:“文学批评家的代言人意识取代了个人意识。因此,文学批评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个体的审美体温,变成了冷冰冰的新闻发言人式的文字。没有个体的审美体验和真实感受,就没有了感染力,没有了可信度。”文学批评家要有很强的个人意识,必须保持文学研究的感受,要保持对文学作品的直感和历史眼光。
D.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条理清晰地论证了批评家要历练审美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良好的理论素养,敏锐的艺术与生活感觉是批评家写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实现其作品最大功能的基本条件。
B.文学批评中“情动”是关键,要调动整个心理功能深入文本,去体验理解,有感而发,才能不乏真知灼见。
D. 在苏轼看来,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求学的人读书要有针对性,侧重性,才能达到求学的目的。
5.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分析了数字时代的阅读现状,忧虑浅阅读会错失大量信息,呼吁数字时代更需要回归传统深阅读。
B. 叶圣陶先生认为读整本的书可以练习精读和速读,以整本书作为教材对于养成读书习惯更加有效。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材料四
其实,阅读也分为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是篇章阅读;第二层是书本阅读,即领会整本书的意旨;第三层就是主题阅读,即选准某个具体的知识领域,广泛涉猎该领域内有价值的中外所有书籍、资料,甚至相关学者的研究论文,力求穷尽所有。深度阅读,或许首先应当选好恰当的主题领域。如果所选书籍内容过于深奥,与自身理解能力严重脱钩,阅读是不可能走向深入的。将阅读推向深入,就得尊重阅读规律,慎重选择领域,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完成不同阅读阶段的精神攀爬。要想在根本上提升阅读质量,不妨试着将表面的零散阅读转变为主题阅读。当我们将零散阅读的粗浅体验升华为主题阅读的凝神研究,阅读将不再只是睡前床头的鸡汤慰藉,而是渐渐充盈的灵魂家园。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 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从一朵晶莹、素洁的雪花开始,从一声纯净、温暖的童声开始,从一株昂扬、葱绿的春芽开始,2022年北京冬奥会来到了我们身边。

北京冬奧的背后,凝结着无数参与者的心血汗水。

他们之中,有一位用自已独特的方式,为北京冬奥记录着、见证着、歌哭着,她就是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冬奥》(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作者孙晶岩。

孙晶岩从2017年中国申办冬奥成功开始,历时5年,走访国内外多个城市,面对面采访200余位与冬奥会相关的各界人士,全景记录了北京冬奥会从酝酿、中办到筹备充满曲折与挑战的历程。

作品通过丰富真实的事例和人物,立体、生动地书写了京冀两地三大冬奥赛区的建设奇迹,更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续写奥运辉煌的决心与实力,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孙晶岩坚持“报告文学要有宏大视野”的创作理念。

她创作《中国冬奥》的初衷和记录冬奥筹备历程的重点,是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有活力、有实力的中国形象,是希望能真实记录冰雪运动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促进。

正是作者的家国情怀,使整部作品呈现出文学反映时代重大进程的及时性和前瞻性。

通过这本书,我们能感受到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有中国国力的支撑、有冰雪产业的发展、有与世界的融合。

从这部《中国冬奥》中可以看出作家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理念的躬身实践。

孙晶岩说:“报告文学是行走的艺术,一定要用脚板子跑出来,要讲究文学性,刻画主人公的精气神,弘扬真善美。

”为创作这部作品,她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凌晨5点就起床赶往建设工地采访:在零下20摄氏度的夜间,与张家口赛区的建设者们一起感受壮观的雪场造雪:坐着绿皮火车,穿过漫长一夜去冰雪基地采访,见到艰苦简陋的训练环境,为教练员、运动员的精神感动落泪。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

这反映了[1.5分]A.先秦文献的可靠性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C.考古发掘的重要性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2.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

”这说明[1.5分]A.小国寡民的现象在当时十分普遍B.分封制下小农经济发展的影响C.古代中国人口数量没有发生变动D.宗法关系观念在中国影响深远3.据《周礼)记载,西周通过设置职方氏,掌管天下的地图,以掌握天下的土地,辨别各诸侯国、公卿和大夫及王子弟的采邑、四夷国、八蛮国、七闽国、九貉国、五戎国,六狄国的人民以及他们的财物数目,遍知他们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据此可知[1.5分]A.少数民族与周王朝融为一体B.西周的影响力得到扩大C.周王强化对地方的直接管控D.西周控制范围空前扩大4.中国古代刑法起初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贵族阶层以此拥有家长式的生杀予夺权力。

但到春秋后期,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

这反映了统治者[1.5分]A.出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B.非常注重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C.适应现实需要调整统治方式D.接受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5.有学者认为,自秦以来,虽然专制,“然而两汉之外戚,六朝之世家,唐代之藩镇,其权尚足与君勒,及宋而外戚、世家、落镇无存矣……”。

这位学者的观点主要表明了( )[1.5分]A.与后世王朝相比秦朝专制的程度较弱B.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外戚、世家和藩镇势力威胁中央集权D.自秦至唐代并未实现真正的君主专制6.《秦律十八种·杂抄》中规定:不得同时从一户抽调两个劳动力去服役。

2022-2023学年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娜拉走后怎样?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因为如果是一只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

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

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所以我想,假使寻不出路,我们所要的倒是梦。

但是,万不可做将来的梦。

然而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因此只得走。

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

否则,就得问:她除了觉醒的心以外,还带了什么去?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

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人类有一个大缺点,就是常常要饥饿。

为补救这缺点起见,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

第一,在家应该先获得男女平均的分配;第二,在社会应该获得男女相等的势力。

在经济方面得到自由,就不是傀儡了么?也还是傀儡。

无非被人所牵的事可以减少,而自己能牵的傀儡可以增多罢了。

因为在现在的社会里,不但女人常作男人的傀儡,就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也相互地作傀儡,男人也常作女人的傀儡,这决不是几个女人取得经济权所能救的。

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别的办法。

(摘编自鲁迅《娜拉走后怎样》)材料二:亨利克·易卜生是一位使挪威人、斯堪底纳维亚人乃至全人类永远又惊又喜的文化巨人。

他的各种类型的戏剧,尤其是“社会问题剧”,对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有深远的影响。

从戏剧创作来看,早在清末民初,易卜生及其戏剧《群鬼》便传到了中国。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备战2022高考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不分版本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备战2022高考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不分版本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备战2022高考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不分版本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0-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本试题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局部。

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2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①唐诗之所以能到达顶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②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

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表达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③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

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

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

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

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

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

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本试题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n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4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无论是先秦儒家还是汉代儒家,都积极肯定“现世”生活的正面价值,主张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生命格局中,实现“内圣外王”的理想。

总的来说,此两阶段儒学关注的重心皆在社会的政治伦理方面,而非个人的心性修养方面。

众所周知,源于印度的佛教本是一种“出世型”宗教,其思想性格与儒学强烈的“入世” 倾向是格格不入的。

在佛教传入前,儒学作为一种本土思想在中国已很发达且根深蒂固,这使得佛教必须做出一定程度的“性格调适”,否则很难在中国扎根立足。

印度的大乘佛教本有中观、瑜伽行和如来藏三大学派,后来只有如来藏一系在中国生根并被发扬光大,正是因为如来藏强调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的思想与儒家主流的“性善论”、“人皆可为尧舜” 等说法较为接近。

而由唐代高僧慧能创立的禅宗,宣扬“心即是佛”、“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把大乘佛教不舍世间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使得佛教日益世俗化、人间化。

佛教的这种中国化,拉近了它与中国人的心理距离,禅宗也因此得到快速传播与发展。

然而,佛教与儒学毕竟有着无法逾越的价值鸿沟:宋代的“尚文”政治,大大促进了士大夫经世精神的复苏,加之异族欺凌所激起的民族意识高涨,一批儒者举起唐朝曾上书《论佛骨表》的韩愈之“辟佛”旗帜,掀起了新一轮的排佛浪潮。

文坛领袖欧阳修称佛教为“魔教”,呼吁儒者要“修其本而胜之”。

儒家的批判使得一些禅门大师极力弥缝儒、释二教之异,为佛教辩诬。

如云门宗禅师契嵩作《辅教篇》认为儒、佛二教皆出自“圣人之心”。

他以佛教的“五戒”“十善”比附儒家的“五常”,强调僧人必须对父母尽孝,力陈佛教符合“王道”,在“正人心”、“兴善止恶”等方面可辅助儒教治理天下。

诚如学者所言,《中庸》《大学》等著作之所以恰恰在宋代被“发掘”出来,并一跃成为承载“道德性命”奥义的儒家经典,主要不是新儒家“返之六经而后得之”的结果,而是契嵩等高僧大德儒者化、士大夫化的结果。

山西长治市潞州区长治学院附属太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山西长治市潞州区长治学院附属太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太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记者:(1)祝晓宏:语言景观是由语言形成的、具有语言学意义的实物性景观。

以色列社会语言学家最先提出并使用这一概念,并将其界定为:“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景观有了更新的语言介质,也包括涂鸦、电子广告牌、移动广告牌、网络视频广告等。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语言生态、语言政策和语言实践的关系往往是很复杂的。

我们可以借由语言标牌中目标语言的各种信息来描写公共场所的语言使用情况,从而揭示这种关系。

同时,语言景观打破了语言的口语和书面二维对立关系,提醒人们注意语言的多维存在形式。

语言景观研究唤醒了我们对视觉化语言符号资源的重视,拓宽了语言研究的范围。

记者:(2)祝晓宏:短短几年,语言景观研究迅速崛起,这些研究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应用倾向,有助于弥合社会语言学领域内语言使用和宏观语言政策研究脱节的情况。

当然,目前对于拍摄到的语言标牌还没有达成标准化的标注意见,因为缺乏一致的编码框架,资源库搭建的基础工作也只能各自为政,这也限制了大规模比较研究的开展。

另外,当前的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小城市极少,农村地区尚属空白。

记者:(3)祝晓宏:语言景观研究还在升温,可以预见更多学科背景的学者将会关注这一领域。

为凸显语言景观的应用品味和交叉属性,研究视角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含答案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四次练考语文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Ⅰ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正义”一词古已有之。

西方的“正义”,原指“置于直线上的东西”,引申为“符合天性,直截了当,不偏斜”。

一般来说,西方正义观从人的本性出发,以强调人的权利为重点,重在从法律和制度的层面对社会加以批判与建构。

而在汉语中,“正义”则可拆成“正”和“义”两个字。

“正”是“正中、不偏斜”,这与西方的意思有些相同;而“义”的原意是“宜”,即“恰当、合乎情理”。

两字合起来的“正义”,就是合乎正当的情理。

在中国古代,经过儒家仁义学说的演绎,“正义”成了最重要的道德价值判断。

荀子说:“苟非正义,则谓之奸邪。

”代表了正义与邪恶两分法的正义观,具有浓厚的道德化取向。

通过词源考证可以看出,中西方正义观既有总体上的一致,也有思考路径的某些不一致。

首先,中西方的正义观在基本内容和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

“正义”的共同本意,可以简单概括为“理应如此”,即“应然之理”。

“理”既包含自然之理,也包含人性之理。

中外古人凭借自己的想象和追求,创造了“正义”这个最高价值观念,为人类追求高尚的生活提供指南,并让它与一切邪恶、罪行、腐朽等相对立。

因此“正义”作为东西方都承认的“普世价值”,已经成为人们的信念及信仰对象,成为一个普遍的评价尺度,这个尺度既适用于评判每个人的每个行为,也适用于评判任何国家社会的制度体系。

其次,中西方的正义观存在着一定差别。

从中文角度说,如何理解和处理“正”和“义”的关系,必然成为一个思考的起点。

因为“正”主要是个描述词,源于对人的存在和对象事物本身“实然”状况的认知和理解;“义”则主要是个价值词,源于对人的主体行为的“应然”的认知与理解。

因此在“正”与“义”之间,可能包含一种偏正关系:是首先确认“正”之本态,以正为义,以正导义,从“实然”导出“应然”?还是首先确认“义”之准则,以义为正,以义导正,以“应然”来指导“实然”?这两种可能的选择,正好反映出中西方传统思维的不同特点。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2分)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情志是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概念,是诗歌的内在本质要素。

史传文学的“志”体现在以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中,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

“情”表现为史官在书写历史时“发愤著史”,融入自己的心灵感悟,饱含深情。

用诗学范畴的“情志”来研究史传文学,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

先秦时期,史官掌管祭祀、占卜、记事、典册等一系列国家大事。

这些人知识渊博、地位崇高,不仅担负记录历史的责任,还要向君王谏言、献策,有时还会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中。

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是分不开的,他们同其他臣子一样肩负励精图治的使命。

这也就是史官要在史传中表现“志”的原因。

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因为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还是历史的参与者。

孔子慨叹:“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史记·孔子世家》)如果是秉笔直书,只是客观记录历史,孔子何以想到后世“罪”他?深层原因还是他在《春秋》中融入了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

这种价值观念并不是作者个人狭隘的主观取向,而是认识历史的一种参照系统。

史传在对事件和人物做点评时,往往会追加一个点评的主体。

这样就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区分开来,不会混为一体,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

对事件的看法借“君子”“仲尼”等之口表达,实质上是借他人之口抒心中所想。

这样的叙事技巧,既保持了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凸显了史学家的公正,也在字里行间暗含了作为一个当局者的态度——史官并不是看客,而是切身为国家兴衰存亡忧心忡忡的正义保卫者。

钱钟书言“史蕴诗心”,史传亦是史官的心灵史。

这一点在司马迁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2-2023年高二第一次月考物理免费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2-2023年高二第一次月考物理免费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下面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一些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成反比B.根据电容的定义式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C.根据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场源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无关D.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式可知,带电荷量为1C的正电荷,从A 点移动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 J,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 V 【答案】D【解析】A.电场强度取决于电场本身,与有无试探电荷无关,所以不能理解成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和试探电荷的电量成反比,故A错误;B.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取决于电容器本身,电容的大小与Q、U无关,故B错误;C.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Q是场源电荷,所以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与场源电荷的电量成正比,与该点到场源电荷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C错误;D.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式可知,带电荷量为1C的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 J,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 V,故D正确。

故选D。

选择题两个相同的带电导体小球所带电荷量的比值为1:3,相距为r时库仑力的大小为F,今使两小球接触后再分开放到相距为2r处,则此时库仑力的大小为()A. B. C. D.【答案】AD【解析】若两个相同的带电导体小球带异种电荷,设一个小球带电量为大小Q,则另一个为大小3Q,根据库仑定律,两球接触前接触再分开后,两球带同种电荷,因此两球带电量大小分别为由库仑定律,此时库仑力的大小若两个相同的带电导体小球带同种电荷,两球接触前接触再分开后,两球带同种电荷,两球带电量大小分别为2Q,由库仑定律,此时库仑力的大小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选择题下列表达式中,q一定是场源电荷的是( )A. F=KQq/r2B. E=F/qC. WAB=qUABD. E=kq/r2【答案】D【解析】在表达式中q可能是场源电荷,也可能是试探电荷,故A错误;在表达式中q是试探电荷,故B错误;在表达式中q是试探电荷,故C错误;在表达式中,q为场源电荷,故D正确;故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Ⅰ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2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或学术形态,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

先秦时期的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

到了汉代,儒学成了经学的支柱。

魏晋时期的儒学则受了玄学的影响。

宋明时期的儒学,主因经以识义理,被称为宋学。

清代儒学在发展过程中,又演变为汉学,但又不同于汉代的经学。

近代的儒学,因受西学的影响,又有自己的特点。

纵观两千多年的学术史,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儒学。

每一时期的儒学,又分化为许多流派,相互争论。

我们不能依儒学中的某一流派的思想谈儒学的特点,也不能脱离与其对立的学派谈儒学的特质。

儒学特质的具体表现为:第一,厚人生,黜彼岸。

儒学总是关心或重视人间即生人的生活,而不追求或向往死后或来世的幸福。

此种现实主义人生观始于孔子。

如关于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他认为应致力于生人之事,不必追问死后之事。

第二,明伦理,主自律。

无论哪一派儒学都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以此来调整人际关系,并以圣人为人格的最高标准。

儒家所推崇的圣人,是指道德境界最高尚的人。

孔子、孟子、荀子都以此自勉,并教育其学生。

儒家学者,都是伦理学家,其著述皆谈道德问题。

在儒家看来,道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

就维持生产和生活来说,道德贵于刑罚或法律的制裁,“德教行而民康乐”,“法令极而民哀戚”(《大戴礼记•礼察》)。

这两条为后来儒家学者所发扬。

第三,合人群,辨等差。

儒学各派都将社会看成是集合体,认为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或为家族或为国家或为天下中之一员,群体受到损坏,个人的生活也就失去了保障。

因此,儒学总是置家、国、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群体的利益。

但是人群又不同于兽群,内部又分为许多层次。

个人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各有自己的分位和职责,各尽其职,方能有秩序地从事于生产和生活。

孔子批评当时的隐者“欲结其身而乱大伦”(《论语•微子》)。

孟子则提出“人伦”说,将人际关系分为五个层次,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被称为“五伦”。

认为维系五伦关系,是每一位成员应尽的义务,所谓“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

儒家学者以群体的利益为公,以个人的追求违背群体的利益为私,从而尖锐地批判了佛道两家的出世主义。

儒学的思想特质,既不同于先秦的墨家道家和法家,也不同于汉代以后佛道两家。

它们不仅宗旨不同,而且长期辩论不已。

封建时代的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特质突出地表现在同佛道两大系统的对比中。

儒学的思想特质可以概括为现实主义即肯定自然和社会,对实在的世界不采取回避的态度,特别是对人类现实生活采取积极的立场,其论宇宙和人生,其谈理想,其思维方式以及治学方法,都是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

而佛道两家的思想特质,可以称之为避世主义,或者屈服于自然,或者幻想超越自然,而对人生都采取消极的甚至于否定的立场,从而追求一种自我解脱的精神境界或彼岸世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一种学术形态的儒学,它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

清代儒学演变为汉学,即由汉代的经学演变而来的汉学。

B.我们要想把握儒学的特质,既要综合儒学中的各个流派的思想,又要结合与儒学相对立的学派的思想。

C.儒学的思想特质,和先秦的墨家道家法家以及汉代以后的佛道两家都不同,它们宗旨不同,长期辩论不止。

D.封建时代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特质概括为现实主义,佛道两家的思想特质概括为避世主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由谈儒学的演变发展入手,然后论述儒学特质的三个具体表现,最后把儒学的思想特质抽象概括为现实主义。

B.文章第3段引用《孟子•滕文公上》和《大戴礼记•礼察》中的句子,证明了儒家有“道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的思想。

C.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使得对儒学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的论述有理有据、观点鲜明。

D.文章末段对比了儒家和佛道的思想特质,儒家是积极的立场,佛道是消极的立场,但作者只是客观论述,没有贬斥佛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厚人生,黜彼岸”的现实主义人生观始于孔子,孔子认为人应当致力于人间的生活,不必追求或向往死后或来世的幸福。

B.儒家所推崇的圣人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儒学以圣人为人格的最高标准,孟子、荀子不仅以此自勉,还用来教育他们的学生。

C.儒学总是置家、国、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群体的利益,因为群体受到了损坏,个人的生活也就失去了保障。

D.儒学“人伦”的内涵即“群体中的个人,各有自己的分位和职责,要各尽其职”,“五伦”就是孟子提出的具体的五种人伦关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作为坐拥“青少年”和“粉丝”两种身份的社会个体,青少年粉丝富有主动创造的激情,却又被打上了叛逆浮躁的标识;他们既是媒介化社会中积极主动的弄潮儿,却又经常在媒介技术的迅速扩张下演变为被动无意识的“群氓”。

对青少年粉丝而言,偶像崇拜几乎是其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心理阶段,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特殊时期内青少年的一些心理缺失,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伴随着粉丝的扩张,我们也看到,诸如情感冲动、心理偏执、消费狂热等负面行为也充斥于青少年粉丝行为中。

对青少年粉丝而言,他们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和所呈现的现实缺乏辩证的认识和思考,由此,很容易“跑偏”。

要想对青少年粉丝进行引导,就必须借助于媒介素养教育来实现这一目标。

媒介化社会来临后,媒介素养被誉为是和“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相比肩的另一种重要的公民素质”。

对青少年粉丝的引导,既要着重培养青少年粉丝对媒介中偶像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意识,还要引导他们积极广泛地参与到媒介传播中来,参与多元化的媒介实践。

首先,学校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

学校应该把媒介素养纳入基础的正规教育体系,根据小学、中学以及大学学生的不同情况,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以此提高学生对媒介世界中偶像的批判认知能力。

譬如,可以在分析信息这一授课环节加强对偶像文本的分析,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观看偶像的作品、访谈、广告等,在共同的讨论中帮助学生从媒介分析的角度理解偶像,对偶像做出更为客观的判断,全方位地认识偶像。

其次,家庭也应参与媒介素养教育。

家长在面对拥有粉丝身份的孩子时,应在跳出“保护主义”倾向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全面认识孩子所崇拜的对象。

家长可以让孩子多接触媒介中所呈现的正面的、积极的形象,为其讲解这些偶像人物是如何通过艰苦奋斗而获得成功的,以此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同时,家长也可以让孩子了解社会上已发生的不良追星“惨剧”,让孩子能够真正体会到过度追星行为的负面影响;此外,父母应适当参与孩子的媒介使用行为,制定合理的媒介使用时间表,同时鼓励孩子进行多样化的媒介参与,逐步培养并发展孩子的多元兴趣,防止偶像崇拜成为孩子生活的“主旋律”。

最后,媒体也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引导青少年粉丝的重要力量。

对媒体而言,媒体在塑造偶像时应更加注重他们的道德品质,树立一些勤奋、乐观、坚强、向上的榜样,消解偶像的神秘色彩;应通过宣传明星所从事的公益活动来倡导一种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媒体也不应忽视对科学家、学者、作家等杰出人物的报道,使这些人也能够成为青少年效仿的对象。

(摘编自蔡骐《媒介素养教育与青少年“粉丝”的引导》)材料二:对于年轻人来说,“粉”什么、怎么“粉”就非常关键。

需要看到,不少人对粉丝群体还有着相对负面的印象,将其等同于“缺乏理性”。

在现下,也有少数粉丝因对明星的狂热爱好而做出不良行为,如漠视隐私、扰乱秩序等。

这提示我们,对社会来说,要提高包容度,接纳和规范粉丝文化的发展,引导年轻人去追积极阳光、富有内涵的“星”;对粉丝群体来说,形成健康的粉丝文化,有赖于每个人用理性的行为、礼貌的举止、文明的语言要求自己。

给粉丝文化以正面引导,需要在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基础上,放大其积极的一面。

有人指出,相较以往,今天的粉丝群体是一种“参与式”“陪伴式”的追星。

对这一热情加以正面引导,有利于鼓舞年轻人通过对标偶像,增添“变成更好的自己”的动力。

有调查显示,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粉丝群体,受教育水平更高、自律性更强。

一个粉丝有可能是一名勤奋的公司职员,也可能是一位专业的摄影师、一位充满想象力的绘画设计师。

近年来,在各类粉丝群体中,粉丝们都表现出文明有序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秩序感。

在社会层面,从关爱听力障碍的儿童到改善贫困山区儿童的学习环境,从为城市的清洁工们送上免费午餐到捐赠爱心图书,粉丝们带来的正能量逐渐呈现和放大,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让‘爱豆’(粉丝对偶像的称呼)和我们一起变得更美好”。

粉丝们的心声,也要求明星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真正成为年轻人在各方面的“偶像”。

比如,有的明星鼓励粉丝多读书、读好书,使阅读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习惯,也让名人名著被更多年轻人喜爱;有的明星带动粉丝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被年轻群体熟知和传播;还有的粉丝在明星的带动下,参与到环保、公益等公共事业中去,让人们感受到充满温暖和阳光的粉丝群体力量等等。

期待更多粉丝借由共同喜爱的偶像聚集在一起,营造更多彩的娱乐景观、形成更丰富的文化生态。

(摘编自周珊珊《营造健康向上的粉丝文化——粉丝群体如何贡献正向价值》)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少年粉丝偶像崇拜本没有错,但如果对媒介缺乏辩证的认识和思考,就容易因对明星狂热爱好而做出不良行为。

B.青少年粉丝富有主动创造的激情,因此在媒介化社会中容易产生情感冲动、心理偏执、消费狂热等负面行为。

C.对于青少年粉丝而言,随着时代发展,追星方式也在变化,有“参与式”“陪伴式”,人们可以此为契机正面引导。

D.青少年粉丝群体能有文明自制力,讲究良好的秩序,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传递正能量,如此种种,值得点赞。

5.下列各项中,不适合用来对青少年粉丝群体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一项是()(3分)A.钟南山院士敢医敢言,勇于担当,在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挽救了无数生命,做出巨大贡献,荣获“共和国勋章”。

B.中国女排运动员朱婷胸怀梦想,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率队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并蝉联世界杯MVP,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C.某自媒体平台为了吸引粉丝和流量,同时追求经济利益,邀请网红明星代言产品,广大粉丝崇拜“爱豆”,不惜重金打赏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