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病毒性肠炎的预防与防治
水貂肠炎型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水貂细小病毒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高接触性传染病,有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2种表现型,出血性肠炎以发热、呕吐、排稀血便为特征,非化脓性心肌炎以突然死亡为特征,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季节更替,昼夜温差变化大时多发。
某水貂养殖户所养的1200只水貂突然发病,半个月后死亡近300只,经过询问畜主水貂的发病症状,结合剖检、抗原检测、细菌培养、免疫接种等情况,笔者确诊该群水貂所患疾病为细小病毒性肠炎。
一、临床症状该水貂养殖户表示,貂群发病前5~7天天气骤变,连续降雨,气温下降15℃左右,貂舍阴冷潮湿。
随即貂群发病,发病初期貂群采食量下降,部分貂只体温高达40℃以上,目光无神、行动迟缓,呕吐物含有白色泡沫的未消化饲料,粪便为稀糊状或半成形状,有一定的腥臭味;中期貂只体温降至38℃左右,鼻镜干燥,口色发绀,显现出脱水症状,水貂厌食且呕吐加剧,呕吐物变为黄绿色黏液,且大量排出咖啡色水状的血便,腥臭气味加重;后期貂只体温继续下降至37℃以下,身体极度消瘦,卧地不起,眼球下陷,眼结膜、口腔黏膜苍白,病貂脱水严重,皮肤失去弹性,被毛无光,腹部卷缩,肛门松弛,肛门周围附有血样腥臭的稀便,最后病貂衰竭死亡。
二、剖检变化经对养殖户所带来5只水貂进行剖检可见:水貂肺充血水肿,局部有斑块状出血;胃黏膜出血,胃内容物呈煤焦油色,幽门周围坏死严重,出现溃疡灶;胆囊充盈;肝脾均肿大,水貂肠炎型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文│刘志伟 彭亮(河北省黄骅市农业农村局)表面弥漫出血点,个别有瘀血斑;心脏肥大松软,颜色变浅,心肌和心内膜有非化脓性的坏死灶,心肌纤维损伤严重,可见有出血斑点。
肠道病变明显,整个肠道外观呈暗红色、黑红色甚至黑褐色,外周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均肿胀充血,小肠黏膜呈纤维性、坏死性、出血性炎症,严重的可见肠黏膜坏死脱落,肠管明显变粗、变薄,接近透明,肠腔内充有气体及混有血液的稀薄内容物,尤其以空肠、回肠更为严重。
大肠黏膜出血较多可见条状出血,肠内容物恶臭,含大量暗红色或酱油色稀软的纤维素性物质。
防治水貂病毒性肠炎
防治水貂病毒性肠炎水貂病毒性肠炎(与犬瘟热和阿留申病是危害水貂饲养业的三大疾病),又称乏白血球症或传染性肠炎,本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该病的病原体为水貂肠炎病毒,在自然条件下,所有年龄的水貂均易感。
水貂病毒性肠炎无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生。
在短时间内几乎危及整个水貂群,死亡率很高,开始每天死亡1只~2只子兽,到8月份~9月份分窝后大批发病。
死亡率达10%~80%。
此病的主要传染来源是患病的水貂和患乏白血球症的猫。
水貂病毒性肠炎(与犬瘟热和阿留申病是危害水貂饲养业的三大疾病),又称乏白血球症或传染性肠炎,本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该病的病原体为水貂肠炎病毒,在自然条件下,所有年龄的水貂均易感。
水貂病毒性肠炎无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生。
在短时间内几乎危及整个水貂群,死亡率很高,开始每天死亡1只~2只子兽,到8月份~9月份分窝后大批发病。
死亡率达10%~80%。
此病的主要传染来源是患病的水貂和患乏白血球症的猫。
症状患病水貂主要症状是腹泻,在液体状的粪便内发现有作为本病特征的无光泽,呈粉红色、淡黄色,稀有为绿色的黏膜圆粒柱。
病兽精神沉郁,活动量减少,拒食,渴欲增强,有时发生呕吐。
当呈慢性经过时,病貂耸肩弯背,被毛蓬松,有的眼裂变窄,排粪频繁,但量少,粪便为液状,常混有血液,呈灰白色、粉红色、褐色或绿色。
尸体解剖特征急性经过病例一般尸体营养良好,慢性经过时尸体消瘦,被毛蓬松,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
剖检时发现的主要病变在胃肠道内。
胃空虚,黏膜充血,常发生溃疡,肠管呈鲜红色,血管明显充血,肠内容物混有血液和纤维样物质,呈明显的急性、卡他性出血性肠炎变化,有些尸体的肠内容物完全是暗红色血液。
生产者如发现上述病变,应怀疑是否是水貂病毒性肠炎,如果本场已给部分水貂接种了病毒性肠炎疫苗而未发病,可以初步确认是该病,并对发场里的所有水貂进行紧急疫苗接种。
治疗和预防本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好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
这种方法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
貂病毒性肠炎的防治措施
混有粘液 或少量食物组成的灰 红色管状物 。 病后期变成严重 腹泻 , 粪便 内混有大量脱落 的粘膜上皮 和血 液 , 甚至排 出水 样便 。病貂极度虚弱 , 被毛松乱 , 无光泽 。
1 . 2 嗣检 要 点
●
2 O 1 5年 第 0 5期
大, 质脆 色淡 。 2 实验室诊断
2 . 1 血 常规检查
病貂 白细胞总数普遍下 降 ,由正常 的 9 0 0 0 ~ 1 0 0 0 0 / m m。 减少到 5 0 0 0 ~ 6 0 0 0 / m m ,严重病例可降低到 2 0 0 0 / m m 左右 ; 嗜中性 白细胞 由 4 0 %增为 6 0 %以上 ,淋巴细胞 由 5 8 %一 6 0 % 降为 3 O %以下。 2 . 2 琼脂扩散 实验
盐水的对照组两 只貂未 出现任何症状。 2 . 4 犬病毒性肠 炎胶体金试纸法 采集病貂肛 门拭 子 , 经犬病毒性肠炎胶体金试纸检验 阳 性即可确诊 。
3 防治 措 施
1 . 1 发病貂 临床要点
潜伏期一般为 4 ~ 9 d , 超过 1 0 d的很少见 。病初期精神沉
郁, 食欲减退 , 渴欲 明显增加 , 活动量减少 , 呕吐 , 体 温升 高到
经 济 动 物
貂病毒性肠 炎的防治措施
乔 燕
( 河北省遵化市畜牧水产局 ,河北 遵化 0 6 4 2 0 0)
DOl : 1 0 . 3 9 6 9 / J . I SSN. 1 6 71 — 6 0 2 7 . 2 0 1 5 . 0 5 . 1 2 1
貂病毒性肠炎 即犬类细小病毒病 , 此病是危 害毛皮 动物 养殖 的主要传染病 之一 , 据统计 流行时造成 巨大损失 , 幼貂 发病 率为 5 0 %~ 6 0 %,致死 率 9 0 %;成 年貂 发病 率为 1 0 % 3 0 %, 致死率 2 5 %~ 3 0 %, 对养殖业危害较大 。
水貂病毒性肠炎的流行及防治
水貂皮质柔软,是制作高档裘皮的主要原料,水貂皮毛价格昂贵,素有“软黄金”之称,因此,水貂养殖具有广阔的经济价值。
水貂病毒性肠炎是水貂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发病于每年7—10月,水貂病毒性肠炎的病原微生物为细小病毒,水貂感染后会出现一系列的急性、热性和肠炎等症状,主要为胃肠黏膜出现炎性病变,水貂体内白细胞数量明显下降为临床症状。
水貂年龄越小,其发病率越高,幼貂和成年貂的发病率分别为55%和30%左右[1]。
水貂病毒性肠炎具有感染性强,传播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对水貂养殖业的危害较大,养殖户必须重视和防治水貂病毒性肠炎。
由于水貂肠炎病毒可感染不同品种和年龄水貂,养殖户防疫过程中必须控制好传染源,最大程度降低水貂病毒性肠炎的危害。
1病原特征该病致病原为细小病毒,是一种对自然环境具有较强耐受力的病毒,属细小病毒属成员之一,且该病原和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具有相似性。
该病毒首先对温度具有一定的耐受力,65℃30min 无法灭活,在0℃以下环境可存活1年之久,且病毒毒力不减,在潮湿污染的水貂笼内,细小病毒毒力可维持1年。
该病原不仅耐受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还对胆汁、胰蛋白酶等具有较强的耐受力。
但该细小病毒不耐0.2%~0.3%过氧乙酸溶液、0.5%~2%甲醛溶液和4%氢氧化钠溶液,病毒在2%氢氧化钠溶液25℃,12h 即可杀灭病毒,病毒不耐煮沸。
2流行病学2.1易感动物水貂病毒性肠炎可感染水貂、家犬、家猫、熊猫、老虎、狮子、猎豹等哺乳动物,以貂科、犬科、猫科、鼬科等动物易感性高,不同品种年龄水貂均可感染,年龄越小易感性越高,幼龄水貂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最高的[2]。
2.2传染源患病动物和阴性带毒动物均为水貂病毒性肠炎的传染源。
本病呈地方性暴发。
病貂是主要的传染源,耐过貂可获得较长时间的免疫力,但至少带毒排毒1年以上,由直接或间接接触,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
2.3传播途径水貂病毒性肠炎病原可通过发病动物唾液和精液等分泌物排出体外,尿液和粪便等排泄物也带毒。
水貂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内, 属 条 件致 病 菌 。冷 热 交 替 、 潮 湿 多
雨等 异 常 气 候 造 成 机 体 衰 弱 ,病 原 伺 机侵 染 , 内源 性 感 染 并 呈 散 发 或 地 方 性 流 行 。本 病 例 中 发 病 后 畜 主 未 能 及
果极佳。 6 . 3 重 视 鹿 巴 氏杆 菌 病 的 免 疫 接 种 , 本 病 分 布 广 泛 ,严谨 周 密 有效 的 免 疫 接种 . 防 患 于未 然 , 是 控 制 鹿 巴 氏 杆 菌
3 g / 次, 2 次/ d , 连 用4 — 5 d 。同 时 全 群 用 l : 1 0 0 0 0 浓 度 的 酉毒 杀 溶 液 自 南 饮水。 5 . 4 加强饲养管理 , 根 据 本病 发 病 的 原 凶 和传 播 特 点 .首 先 考 虑 增 强 梅 花 鹿 机 体 的抵 抗 力 ,在 精 料 中补 充 维 生 素A、 粉和1 %碳 酸 氢 钠 . 保 证正常 的 瘤 胃 内环 境 , 防止 酸 中毒 ; 避 免 日晒 夜 露 、惊 吓 、饲 料 突变 等 应 激 因素 的影 响, 消 除 发 病 诱 因 5 . 5 取纯培养物 . 加 入 营 养 肉汤 中 培 养2 4 h , 加入0 . 8 % 甲醛 灭 活 培 养 1 2 h , 再 加 入 适 量 铝胶 制成 灭 活 苗 ,对假 定
5 - 2 对 病 鹿 采 用 氟 甲砜 霉 素 和 硫 酸 卡 那 霉 素联 合用 药 .配合 地 塞 米松 磷
[ 2 1 i g - 4 : t : _ g  ̄, . 龚云登. 梅 花 鹿 巴氏 杆 菌病 的 诊
断 与 防 治 .恩 施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 综 合
版1 . 2 0 0 5 ( 5 ) : 6 0 ~ 6 2 .
水貂病毒性肠炎的流行及防治
水貂病毒性肠炎是以出血和坏死急剧下痢,白细胞高度减少为牲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幼龄水貂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数病貂转归死亡,造成巨大损失。
这是世界公认的危害水貂养业较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本文将对水貂病毒性肠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方法做以详细介绍。
1流行病学本病的易感动物为水貂,不同品种和不同年龄的水貂均易感,但以幼龄水貂,特别是断乳不久的仔貂易感性最强,发病率和致死率均明显高于成年水貂。
据报道,雪貂、小白鼠、家鼠和田鼠经口鼻和皮下感染均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甚至用强化感染的方法(如同时注射可的松)也不发病。
本病毒不感染人。
病貂是主要的传染源,耐过后的水貂带毒排毒一年以上,(有人从感染后12个月水貂的脾脏检出了本病毒)。
患泛白细胞减少症的病猫和耐过后的带毒排毒的猫可传染给水貂发生病毒性肠炎。
本病可经健康貂与病貂及带毒水貂直接接触传播,如交配、撕咬等。
也可经传播媒介间接接触传播,病毒经病貂的粪便、尿液、唾液、散播污染饲料、水源及饮水用具、垫草、貂笼,抓貂手套和周围环境等,使易感水貂受到传染。
有试验证明污染的貂笼不经消毒处理放置一年以后再养健康水貂仍可感染发病。
也有试验证明苍蝇是本病的重要传播者,鼠类和乌鸦等鸟类也是本病的重要传播媒介。
本病在幼龄水貂群常常引起地方性流行,发病率可达50%~60%,致死率最高可达90%。
成年水貂多呈慢性经过或隐性感染。
本病多发于8~10月,但在我国南方常集中发生在6~7月。
貂群一旦被感染,如不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会引起地方性、周期性流行,通常在第二年仔貂断乳分窝前后可再次发生。
2防治近年来,国内研制的有单价苗,也有与犬瘟热的灭活二联苗;有脏器灭活苗,也有细胞灭活苗。
这些疫苗在本病的防治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曾有研究机构由发病水貂场病貂体内分离到一个毒株命名为MEV-DL。
该项研究证明,用该病毒接种健康水貂,能使水貂发病并出现典型病毒性肠炎症状;接种FKC后(须同步接种)能增殖,并在感染的细胞核内形成包涵体;能凝集猪红细胞,并能被已知的抗水貂(猫或犬)肠炎病毒血清特异性中和,是制作疫苗的良好毒种,使用该毒种,不仅可用HI阴性水貂制作脏器灭活苗,还可用仔猫或仔犬代替水貂制作脏器灭活苗(用仔猫和仔犬时与水貂不同之处是只能用一代)。
水貂病毒性肠炎的防治
水貂病毒性肠炎的防治
水貂病毒性肠炎是以出血和坏死急剧下痢,白细胞高度减少为牲的急性病毒性流行症。
幼龄水貂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灭亡率,多数病貂转归灭亡,形成宏大损失。
这是世界公认的风险水貂养业较严重的流行症之一。
水貂病毒性肠炎病原
本病的病原体为细微前几天毒科、细微病毒属的水貂肠炎病毒。
本病毒对外界情况有较强的抵抗力,能耐受66摄氏度,三非常钟组织和粪便,在冷冻形态下,一年毒力不下降。
病毒对胆汁、乙醚、氯仿等有机溶液和胰卵白酶有抵抗力;煮沸能杀死病毒;0。
5%甲醛或苛性钠溶液,在室温前提下十二小时失去生机。
水貂病毒性肠炎诊断
依据盛行病学、临床症状、病了解剖和病理组织学转变,综合剖析可作出初步诊断。
多量发病和急性传染,高度腹泻并在稀便内发现粘膜圆柱,白细胞明显减少小肠病理切片上皮细胞增大,空泡变性海涵体呈现等,均可作为断本病的根据。
琼脂凝胶分散实验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可精确诊断。
水貂病毒性肠炎医治
对病毒性肠炎黄子孙,当前尚无物资疗法。
当继发细菌传染时,可用抗菌素生素和磺胺类医治。
水貂病毒性肠炎防治措施
患过病毒性肠炎自愈的水貂呵取得长时间的免疫。
但它是风险的传染源,预防本病最好的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
水貂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预防
水貂病毒性肠炎(MEV)是危害水貂养殖业的一大疫病,由水貂肠炎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传播速速快,发病严重[1]。
1974年我国首次发现水貂肠炎病毒 [2]。
2个月以上的断奶仔貂最易感,死亡率高达90%,感染水貂主要表现精神沉郁、呕吐、腹泻、肠道黏膜出血等,造成水貂养殖业巨大的损失。
1 病原特征水貂肠炎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细小病毒属(Parovirus),为单链线状DNA病毒,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犬细小病毒、蓝狐细小病毒、浣熊细小病毒均为猫细小病毒家族成 员[3],它们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结构。
水貂肠炎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对称结构,无囊膜,电镜下观察为六边形或近似圆形,直径为20~24nm[4]。
水貂肠炎病毒对环境耐受力比较高,对氯仿、乙醚、热、酸等均耐受,在低温环境下可保持病毒效力[5],该病毒在粪便中存活可达数年之久。
次氯酸钠、各类氧化剂、福尔马林等能够消灭该病毒。
2 流行病学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水貂均可感染水貂肠炎病毒,以幼貂最易感,主要原因是幼貂的免疫系统不完善,断奶后母原抗体逐渐降低,对水貂肠炎病毒抵抗力不够,感染后死亡率约为90%。
成年貂免疫系统逐渐完善,对水貂肠炎病毒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往往呈隐形感染或慢性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水貂病毒性肠炎的主要流行特点是地方性流行,发病水貂及其污染的粪便、水、饲料等是主要传染源,该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水貂繁殖一般在4~5月,仔貂断奶时多在6月,夏季比较炎热,养殖不规范,防疫不到位,成为此病暴发的主要诱因,夏季为此病的多发季节。
3 临床症状水貂病毒性肠炎的潜伏期一般是7d左右,根据临床发病特征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6]。
3.1 最急性型不表现临床症状,死亡快,病程一般为1d 左右。
3.2 急性型发病水貂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饮水增加,不喜动,呕吐、腹泻,排黄色或粉色稀便,体温升高40℃以上,一般5d之内死亡。
水貂病毒性肠炎的防治
2 m, 二 十面体 对 称 , 粒 直径 为 3~ m, 6m 呈 壳 4n 基
因组是 单 一分 子 的单股 D A, N 与猫 泛 白细 胞 减 少 症 病 毒有 着 亲缘关 系 , 而貂 肠炎 病 毒对 猫无 感染 性 。 然
在 自然 界 中对 所有 的貂 有 侵 袭 力 , 特别 是 幼貂 极 易
样 粪便 , 以粉 白色 、 红 、 黄色 、 焦 油 状 为 多 , 浅 浅 煤 粪
病毒 , 类 的活 动 , 饮食 具 均是 传染 媒 介 。 人 貂
1 4 没 有季 节性 , 年 均 可 发 生 , 春 开 始 流 行 时 . 全 初
扩散 比较慢 , 临床 症状 不 典 型 , 亡 较 少 , 地 方 性 死 呈 流行 , 性传 染 , 慢 经过 一段 时 间毒 力增 强 以后 转 为急 性 。特 别是 断奶 后两 周 到 四周 的幼龄 水 貂有 较 高 的
心 , 肠 黏膜 。所 以骨髓 、 巴受 害 。骨髓 液化 , 胃、 淋 迅
速 发 生 白血球 减少 , 系膜 淋 巴结 水肿 、 死 。 胃肠 肠 坏
黏 膜受 害 , 黏膜 充血 , 死 , 落 。尤 其是 空肠 , 肠 坏 脱 回
肠 黏膜 发 生坏 死严 重 。
感 染 , 病 率 5 % ~6 % , 亡 率 达 9 % 。对 外 界 发 0 0 死 0
人初 乳 , 机体从 肠 道 吸 收 的钙 和从 骨骼 中动用 的 使
钙总 和 , 于正 常血钙 水平 , 低 而引起 低血 钙 。脑 部 缺
血 , 氧与低 血钙并 存 , 缺 使病猴 表现 出上 述症状 。若 不及 时处理 , 将会危 及 到病猴 的生命 。
6 预 防
保 证每 日采食 量充 足 。饲料 中保证 合理 的钙磷 比例 , 维生 素 D 及 。尤 其对 妊娠期母 猴 的饲 喂 , 更应
水貂病毒性肠炎的免疫注意事项
.
1 . 4 高死亡 率过后很 快好转
病毒 病病程 比较短 ,发病
高峰过后很快开始好转 ,而且不治 自愈 。 1 . 5 病愈后 可获得 免疫 力 未发病 和病 后 自愈 的畜禽可 获得免疫抗体 ,一定期 限内不再得此病 。 ’
把 药物 中毒误诊 为发生 疫病 ;
传染性鼻炎 。
2 . 3 无 明显死 亡高峰 细菌病 的传染 以畜禽 与畜禽 之间 的密 切 接 触有 关 ,如 抗 病力 差 的畜 禽 接 触 了病 畜 禽 粪 便 、呼 吸道分 泌物 以及 污染 的饲料 、饮水 等 ,发病后 造
成 内脏器 官 的严重损 伤 ,才有 可能导 致死 亡 ,一般不 会
染寄生虫 的几率 。
畜禽常见病 的发生特 点
周 俊 艳 ( 山东省 东 营市 垦利 区畜牧局
中图分类号 :¥ 8 5 8 . 2 . 3
3 . 2 有 明显的季 节性
夏季和秋初 雨水 多 ,畜禽 场地 面
2 5 7 5 0 0)
潮湿 ,坑 洼地 易积水 ,成 为许多 寄生虫 及其 中间宿主 的 滋生地 ,为寄生虫病 的传播提供 了有利条件 。而秋后和春 季气候干燥 ,冬季寒冷 ,则不利于寄生虫的生存和繁衍 。 3 . 3 病情发展缓慢 因为寄生 虫病是接 触性感 染 ,所 以 传播 速度 比细菌病要 慢得 多 ,病 情发 展也 比较缓 和 。而 出现暴发 也 只是个例 ,如 弓形虫 病 、附红 细胞体 病 出现 暴 发主要 与活 动场地 被虫 卵污染 严重 ,大 部分 畜禽被 感 染 ,当抵 抗力 降低 时而暴 发 ;或 同 时又有病 菌混 合感 染
能有效 抵抗 病毒 的侵袭 。或 疫苗 的保护 期 限已到 ,畜 禽 体内的免疫抗体消失殆尽 ,不能有效抵抗病毒 的侵袭 。
水貂病毒性肠炎的防治技术
水貂病毒性肠炎的防治技术
1病因
本病是由一种细小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传染途径主要通过带毒貂的粪便、饲料、用具、交配、斗咬及其他接触而感染,亦可通过呼吸传播。
2症状
本病潜伏期较短,感染后一般4-10天即发作。
初期食欲减退或完全停食,精神不振,不愿活动,渴欲增加,时有呕吐,开始排出稀便,并混有灰白色的粘液。
后期腹泻加剧,排出水样稀便,不时拌有血液,体况极度消瘦,最后衰弱死亡。
本病常使病貂高烧到40-4℃,并常伴发大肠杆菌病和巴氏杆菌病。
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后,如抢救不及时,2-5天就死亡,是发病期短,危害性大的传染病之一。
3防治
目前对此病还没有治疗的特效方法,主要依靠预防接种来控制。
即在每年的6-9月份疾病流行季节前接种一次疫苗,提高保护力。
种貂应在配种前的1月份接种一次疫苗,防止感染此病毒。
貂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制
貂病毒性肠 炎的 诊断- 5防制
刘 晓 思
( 辛 集市动 物卫 生监 督 所 , 河北石 家庄 0 5 2 3 6 0 )
貂 病 毒 性肠 炎 又 称 貂 泛 白细 胞 减 少症 或 貂 传 染性 肠炎 , 是 由貂 细小 病毒 引起 的一种 急 性传 染病 , 主要 特 征 为 急性 肠 炎 和 白细 胞 减 少 , 在 我
中后期 常 出现 黄或 白 、 粉红 奶 酪色 的 圆筒 状粪 便 ( 呈管套样 ) , 长度为 2 ~ 1 0厘 米 , 直径为 0 . 5 ~ 1 . 0 厘米。 人们 常 以“ 花 花粪 ” 和“ 管套 状粪 便 ” 作 为该 病 的临床 诊 断特征 。病 程短 的 4 — 5天 死亡 , 长 的 在 1 ~ 2周 后 逐 渐 恢 复健 康 。 但 长期 带 毒 、 生 长 迟
液、 黏膜 和胆 汁 。 肠 管呈 鲜红 色 . 肠 内容物 中混 有 血液 、 脱 落 的黏 膜 上 皮 和 纤维 蛋 白样 物 , 肠 壁 菲 薄有 出血 性病 变 。肠 系膜 淋 巴结 肿 胀 、充 血 、 水 肿。 胆囊 膨满 , 充 满胆 汁 。 脾脏 肿 大 , 呈 暗 紫色 , 表 面粗 糙 。 肝脏 肿 大 , 质脆 色 淡 。 组织 学 变化 主要 是 小肠 黏膜 上皮 变性 、 坏死 。有 的上 皮细 胞 内可 见 有核 内包 涵体 。 而貂 感染 猫 细小病 毒 所发 生肠 炎 则 见 不到 这种 包涵 体 。
郁, 食欲减退 乃至消失 , 渴欲 明显增加 , 不 愿 活 动, 有 时发 生 呕 吐 , 体 温 升 高到 4 0 ℃以 上 。粪 便 初 软后 稀 , 有 较多黏液 , 多 呈 灰 白色 , 少 数 为 鲜 红、 红褐 、 黄绿 水样 或 血便 ; 进 而在 粪便 中可见 到 多种 颜 色 的 黏膜 , 有灰白 、 黄色 、 白色 或奶 酪色 ;
貂病毒性肠炎的防控
该 病多发生 于貂 , 雪貂 、 猫、 小 鼠和 田鼠都不感染 该病 . 即使人工 接种也都不表 现症 状和病变 。各 种品 种 和不 同年龄 的貂都有易感性 , 但 5 0 ~ 6 0日龄 的仔貂 和幼貂 最为易感 .发病 率 5 0 %~ 6 0 %。病 貂的年 龄越 小。 病死率越高 , 最高可达 9 0 %以上。病貂 、 痊愈 带毒 貂 和患泛 白细胞 减少症病 猫是 主要传 染源 。它们 从 粪、 尿、 唾液 中排 毒 , 通过污染物 和场舍 内外环境 等经 消化道 和呼吸道传染 给易感染 的健康貂 。 此外 , 鸟类 、 鼠类和 昆虫 等也可成为传播媒介 。 该病全年都 可发生 , 但南方 多发生于 5 —7月 , 北
畜 牧 与 饲 料 科 学
A n i m a l Hu s b a n d r y a n d F e e d S c i e n c e
2 0 1 3, 3 4( 6 ) : 1 0 3
貂病毒性肠炎的防控
庞 尔 亮
( 山西 省 大 同市 动 物 疫病 预防 控制 中心 , 山西 大同 0 3 7 0 0 4 )
有 时 呕 吐 、腹 泻 。 最 急 性 的在 废 食 后 1 2 — 2 4 h 迅 速 死 亡, 病貂 狂暴 、 咬笼 、 抽搐、 吐 白沫 及 尖 叫 , 突然 死亡 。 急 性 的多 在 发 病 后 7 ~ 1 4 d 死亡。 病 初 出现 浆 液 性 结 膜 炎, 随后 为 脓 性 结 膜 炎 , 眼 睑肿 胀 ; 高热 、 精 神委顿 、 拒
于加拿大 。 1 9 4 9年 , 首先 由 S c h o i f e l d证实其病原为病 毒, 并予命 名。目前 , 在荷 兰 、 丹麦、 瑞典 、 英 国、 日本等
水貂病毒性肠炎的防治
易感 。 二 、发 病 机 制
该病毒 对处于有 丝分裂过程 中的细 源 , 要 通 过 直 接 接 触 和 间 接 接触 消化 道 胞 有 亲 合 性 , 以 大 多数 病 变 都 发 生 在 旺 主 所 或 呼吸道 、粪便 、饲料 、饮 水、用具等传 盛增殖 的细胞 组织中,如骨髓 的干细胞、 染 。实践证明 ,耐过病 毒的水貂 , 一年 内 淋 巴结 的淋 巴小结 生发 中心 、胃肠黏膜
貂病毒性 肠炎潜伏 期 4 ~7天,临床
分 为最 急性 、急性和慢性 ,主要表现为呕 分 窝后接种疫苗 , 由于传染性肠 炎 目前还
吐 ,胃肠道黏膜炎症 、 坏死 而引起持续性 没有特 效治疗 药 , 在幼貂 断奶 1 星期后注
剧烈腹 泻 ,体温 升高 , 毛蓬 乱,反应迟 射 ,体 内产生的抗体 能基 本保 护到成年 。 被
慢 性 型:患貂耸肩 弓背 , 呕吐 , 被毛 素混合饮水 , 日2 ,连用 2 次 ,防 每 次 ~4 蓬 乱,精神沉郁 ,排便频繁但量少 ,粪便 止 感 染 。 为黏稠状 ,常混有血液 ,呈灰 白色、粉红 5. 该病无特效疗 法 ,病 初期用抗毒 色 、 绿 色 , 的 排 灰 白色 条 柱 形 粪 便 , 灰 有 食 灵冻干粉针 配合广谱抗生素 、地 塞米松 、
慢 性经 过 的尸体消瘦 。病 变主要 表现在 胃、肠道 与肠 系膜淋 巴结 。胃内空虚 , 含 有少量的出血性黏液和胆汁色素( 色) 黑褐 。 胃黏膜 充血特 别是幽 门部 ,有的 出现溃 疡 。 管呈鲜 红色 , 肠 血管充盈 , 肠壁增厚 ,
水貂病毒性肠炎综合防治
吐 出黄绿色黏 附物 ,腹 泻 ,病程 为 2 —
5 d 。慢 性 型多为 急性 型转 归 .主要 以 腹 泻 为 主要 的 临床 症状 ,粪 便稀 软 , 呈 黄色 ,白色或绿 色等 .甚至 出现脱 落 肠黏膜 、黏 液等 成分 :病貂 极度 消 瘦 ,蜷缩 不 动 。反应 迟钝 。病 貂 白细
病 的重要 诱 因 。鸟类 、鼠类和 昆虫 等
整齐的包 涵体 。 4 . 1 . 3 病毒的分离 采集病 貂 血液 和各种 脏器 或 者病 貂 的排 泄 物 ,作 为病 毒分 离 的病 料 , 以脾脏 和小 肠最 为适宜 。将 获得样 品 同步接 毒方 法 接种 到猫 肾细 胞 ( C R F K、F 8 i ) ,同时射不接 病料 的空 白对
也 可成为 传播 媒介 。该病 一年 四季 均
可 发生 ,而 主要在 8 ~ l 0月较多发 生 。
水貂病毒性 肠炎综合防
本 病 多 以地 方 性 流 行 为 特 征 。 2 临 床 症 状
一 辽宁 省 厉店 市动物 卫生监督 所 1 1 0 0 一
性 型和 慢 性 型
该病 的潜伏期 一般 为 4 ~ 8 d ,病 程
ME V抗 原检测发 病貂血 清 中的抗体效
价 。将 病 貂样 品 以 生理 盐 水 制 成 1 : 3 悬
扩 张 、空 虚 .含有 少量 的黏液 ,内容 物 稀 薄 。肠 管呈 现 鲜 红色 或 粉 红色 , 肠 壁菲 薄并且 透亮 ,小肠 隐窝 的上皮 细 胞肿胀 ,颗 粒性 变 。肠 绒 毛上皮 细
胞 减 少 ,而 嗜 中性 粒 细 胞 增 高 。慢 性
猪 的红 细胞 。取病 貂的 粪便 ,以 P B S
制成 1 : 1 0悬液 。用 力搅 动 .离 心后上 清液对 红细胞凝 集作用 。H A— H I 试验 具有敏感 、准确 、简单 、省时等特 点 , 适于 MV E的确诊 、检疫 、流行病学调
水貂病毒性肠炎的诊断和防治
本病潜伏期 4耀 9d袁临床可分为最急性型尧急性型和慢 性型遥
病例发病突然袁常观察不到典型症状袁仅在 食欲废绝后 12耀 24h 内即发生死亡遥
患貂主要表现为高烧尧呕吐尧下痢袁排出混有血 液尧黏液(多呈乳白色袁少数呈鲜红色袁或红褐色乃至黄绿色)的 水样便袁或脱落肠黏膜样的稀便袁有的出现管形(黏液管)便遥 白 细胞高度减少袁所以称之为野 泛白细胞减少症冶袁病貂精神沉 郁袁活动量减低袁拒食袁渴欲增强袁有时发生呕吐袁体温 40耀 40.5益 袁发病动物高度脱水袁消瘦袁7耀 14d 后因衰竭而死亡遥
病毒性肠炎与食物性肠炎某些症状相类似袁也常与细菌 性肠炎(大肠杆菌病尧巴氏杆菌等)相混同袁要加以区别遥 如果 是由饲料引起的肠炎袁从饲粮中排除不良饲料袁貂群就会停 止发病和死亡遥 细菌感染而引起发病时袁给予抗生素后可见 到明显的效果袁而病毒性肠炎则无效袁但最终需通过细菌学 检查和生物学试验才能准确鉴别遥 7防治
病貂耸肩弯背袁被毛蓬松袁两眼睁得不圆袁有的 眼裂变窄袁眼呈斜视袁排粪频繁但量少袁粪便为液状袁常混有 血液袁呈灰白色尧粉红色尧褐色或绿色遥 病貂呈现极度虚弱和 消瘦袁四肢伸展平卧袁病程可长达 14耀 18d遥 病愈的水貂长期 带毒袁生长发育迟缓遥 3 病理变化
急性经过病例一般尸体营养良好袁 慢性经过时尸体消 瘦袁被毛蓬松袁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遥 剖检时发现的主要变化 在胃肠道袁胃内空虚袁含有少量黏液和胆汁袁黏膜特别是幽门 部黏膜充血袁发生溃疡遥 肠管呈鲜红色袁血管明显充血袁肠内 容物混有血液和纤维样容物呈水样袁其他器官组织未见明显的
水貂冠状病毒性肠炎的防制
水貂冠状病毒性肠炎的防制
齐建超;马宗府
【期刊名称】《北方牧业》
【年(卷),期】2012(000)018
【摘要】水貂冠状病毒性肠炎(水貂流行性‘腹泻),是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之外的冠状病毒引起的水貂流行性腹泻病毒性肠炎。
1.病史本病在世界许多养貂国家都有流行。
本病发生与水貂品种密切相关,北美貂及其杂种后代易感,我国原有别国品种水貂易感性差。
春、秋季多发。
【总页数】1页(P27-27)
【作者】齐建超;马宗府
【作者单位】河北省昌黎县畜牧发展局,066600;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2501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292
【相关文献】
1.水貂冠状病毒性肠炎 [J], 钱国成
2.水貂病毒性肠炎及防制 [J], 张洪英
3.水貂冠状病毒性肠炎的鉴别诊断 [J], 齐建超;马宗府
4.应用猪血治疗水貂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初步试验 [J], 韩慧民
5.水貂病毒性肠炎和水貂犬瘟热研究进展 [J], 朱翔宇;蔡熙姮;白雪;闫喜军;胡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貂病毒性肠炎的预防与防治
对水貂病毒性肠炎,目前尚无疗法。
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只能在病的早期防止继发细菌性感染,从而降低死亡率。
据报道,免疫血清可获得87.5%的治愈率。
患病毒性肠炎自愈的水貂,可获得长期的免疫,但它是危险的传染源,预防本病好的办法是接种疫苗。
目前,我国成功研制出病毒性肠炎同源组织灭活疫苗、猫肾传代细胞灭活疫苗、肉毒梭菌三联疫苗等,已广泛推广应用,疫苗免疫期6个月,保护率90%以上。
疫苗接种时期:每年母貂配种前和子貂分窝后3周,进行两次预防接种(疫苗剂量为1毫升)。
对水貂病毒性肠炎,目前尚无疗法。
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只能在病的早期防止继发细菌性感染,从而降低死亡率。
据报道,免疫血清可获得87.5%的治愈率。
患病毒性肠炎自愈的水貂,可获得长期的免疫,但它是危险的传染源,预防本病好的办法是接种疫苗。
目前,我国成功研制出病毒性肠炎同源组织灭活疫苗、猫肾传代细胞灭活疫苗、肉毒梭菌三联疫苗等,已广泛推广应用,疫苗免疫期6个月,保护率90%以上。
疫苗接种时期:每年母貂配种前和子貂分窝后3周,进行两次预防接种(疫苗剂量为1毫升)。
对发病场(群),可在流行开始时立即对未发病貂进行紧急接种疫苗,以控制疫情,减少发病死亡。
为防治本病的发生,除进行疫苗接种外,应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严禁猫、狗和禽类入场。
为了更换种兽,在入场前30天进行病毒性肠炎疫苗接种。
入场后隔离
饲养15~30天,方可混入大群饲养。
当水貂场有病毒性肠炎流行时,应停止一切串兽活动。
病貂隔离饲养,对症治疗。
病愈后的水貂,一律留在隔离间,一直到取皮淘汰为止。
对其余未发病水貂,全部实行疫苗紧急接种。
隔离舍(棚)应由专人管理,不得乱串,对死亡的尸体及污染的垫草等,一律烧掉。
对污染的用具、器皿及圈舍,要严格进行消毒。
发病场的貂皮,应在室温30~35°C和相对湿度40%~60%条件下,处理48小时。
刚发过病(一年以内)的貂场,禁止输出种貂,养过病貂的笼舍,要用2%福尔马林或氢氧化钠溶液消毒,地面用4%氢氧化钠溶液消毒。
粪便先用2~4火碱溶液或20%漂白粉溶液处理,然后堆集在距兽场远一点的地方(250~300米的地方)进行生物热发酵。
从后患病水貂痊愈或死亡之日起,经30天再无此病发生,方可宣布解除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