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基础考研王惠岩《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大学 考研 真题 笔记 王惠岩《政治学》笔记

大学 考研 真题 笔记 王惠岩《政治学》笔记

《政治学原理》笔记第一章绪论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特殊的历史现象。

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建立以暴力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利用法律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调节利益分配,解决社会冲突的活动。

政治学是研究人类政治活动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

任何一种政治学说,都是某些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直接反映。

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建立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的基础之上的学说,它集中地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

第一节政治学研究对象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古希腊:城邦,城市国家。

亚里士多德:国家的活动。

中国古代:主要是统治的意思。

古往今来主要分两种观点:(一)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以及当代西方政治学者的解释。

(二)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一)对政治的解释共分五种:(1)道德观点,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2)法律现象,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3)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4)“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5)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

(二)对政治的本质和含义归纳:(1)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

(3)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

(4)活动:是科学、艺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来研究它。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提示了政治现象的范围,主要有两点:一是时间范围。

二是界定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标准。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

国家政治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及其详解(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圣才出品】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及其详解(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圣才出品】

第三章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国家的历史类型1.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国家的历史类型问题,是指国家的分类问题。

国家的分类应当以各种国家所具有的最本质的特点作为划分标准。

国家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人类历史上各个国家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从国家的外部特征上对国家进行分类的,没有揭示国家的本质,属于国家的非本质分类。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历史类型的理论,从国家的本质出发,科学地阐明了国家的分类问题。

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指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历史的分类,是对各式各样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

2.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从对国家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性质的分析出发,指明了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实质,同时提出了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即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实质。

自从阶级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四种社会生产方式,即奴隶制生产方式、封建制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在这些生产力方式中占有主导地位的阶级分别是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因此,国家的历史类型相应地分别是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前三种历史类型的国家,统称为剥削者类型的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的工具。

它与一切剥削者历史类型的国家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

二、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1.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制度的变革,包括国家历史类型的变革,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但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由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历史传统、社会力量构成等方面的差异,国家历史类型更替规律的具体表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及其详解(国际政治)【圣才出品】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及其详解(国际政治)【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国际政治15.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国际政治的含义1.国际政治的基本含义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

按照这一定义,国际政治的基本含义包括:(1)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的多个行为主体之间。

它首先和主要发生于国家这一行为主体之间。

在国际政治的发展过程中,它也发生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

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即国际社会中具有特定的利益和主张、参与国际社会活动的能力和稳定的组织形态的实体,它一般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①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具有特定的自身利益和利益要求,这些利益和利益要求,支配着其基本目标和价值取向,它们既是国际社会行为主体存在和活动的基础,也是国际政治关系得以形成的前提。

②国际社会行为主体一般都具有特定的、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这些组织的状态、相互关系构成及其行为和行为方式,构成了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③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具有多种具体形态,它们包括主权国家、国际组织、政党、政治团体、某些跨国公司以及代表不同组织的个人等等。

(2)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国际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

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在国际政治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

这种政治关系基本由三个层次的关系构成:①利益关系a.在国际政治中,利益是以不同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作为基本存在单元的;b.这种利益关系是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全面利益联系;c.这种利益关系包含利益共同和差异及其利益矛盾两个方面。

②力量对比关系a.就其构成方面来看,包括诸行为主体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文化力量、意识形态力量和政治力量。

其中,经济力量是诸行为主体力量的基础。

b.在国际政治中,国家力量是国际政治诸行为主体力量中最重要的力量,即国家的综合国力。

它决定着国际政治关系的实际状况,支配着各国外交战略和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因而构成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基轴。

③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些相互作用关系,主要表现为诸行为主体实行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活动规则。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国家机构)【圣才出品】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国家机构)【圣才出品】

第七章国家机构7.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国家机构的概念和一般问题1.国家机构的含义(1)国家机构的含义国家机构是指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它包括全部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国家日常活动的组织。

(2)国家机构的特点国家机构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公共机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阶级性国家机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机构是一个国家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建立并掌握的,是为维护这个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服务的。

②全社会性a.统治阶级总是以全社会的名义进行统治,国家机构的活动也总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b.国家机构的活动涉及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c.国家机构的全部费用由全社会来负担。

③整体性和系统性国家机构是统一的整体,是有机构成的组织体系。

组成国家机构的各个机关密切联系,它们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形成领导和指挥的网络,是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和权力系统。

④强制性强制性是指国家机构的一切行动都必须以特殊的强制力为后盾。

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机构的活动普遍地约束全体社会成员,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遵守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所确立的各种社会规范。

2.国家机构的一般原理(1)国家机构的产生和发展①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国家机构产生了,最初的国家机构从氏族的议事会、军事首领和酋长演化而来;②随着阶级统治和国家管理的职能日趋复杂,国家机构的基本部门逐渐成型,国家机构也越来越复杂;③进入近代社会以后,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国家机关之间的分工更加明细。

现代国家机构统一基础上的必要分工,保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2)国家机构的基本构成国家机构是由各种国家机关组成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

国家元首和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共同构成了国家机构的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①国家元首任何国家都要设置一定的机关来代表国家,这就是国家元首。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王惠岩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王惠岩

国家的本质:1.国家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组织,既不是从来就有,也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只是一个历史现象。

2.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建立了国家,并借助国家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 3.国家是被统治阶级控制并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特殊机器,是拥有一整套物质设施和相关制度的有机的整体。

国家的定义: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所建立的一整套具有强制力的机构体系。

国家的特征:1国家是按地域原则管理其国民的 2 国家是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3国家是系统使用暴力的特殊机构 4 国家是拥有主权的独立政治实体国家职能的含义与分类: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国家对内职能主要是对社会实行有效控制,以求得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国家对外职能主要是防止外敌入侵,保卫国家安全,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努力争取有利于自身安全和发展的国际环境。

对内对外职能的关系:1对内职能是对外职能的基础 2 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延伸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分类标准:1国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 2哪个阶级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特征: 1 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反封建反神权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 2资本主义国家是建立在资本占有制基础上的政治上层建筑 3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 4 资本主义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处于由竞争阶段的资产阶级国家。

主要特征:1经济上实行自由竞争和放任主义2 政治上实行三权分立和议会民主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垄断时期的资产阶级国家主要特征1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2权力重心从议会转向行政部门3政府积极干预国家经济生活4国家外部职能不断得到强化法西斯国家: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军事寡头以集权主义、种族主义、扩张主义为理论依据而实行残暴统治和野蛮侵略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主要特征:宣扬国家至上,鼓吹领袖独裁;实行一党专政,取消议会民主;全面控制社会,实行白色恐怖;宣扬“种族优劣”,要求“生存空间”。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及其详解(国家与宗教)【圣才出品】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及其详解(国家与宗教)【圣才出品】

第九章国家与宗教9.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宗教的本质及其与国家的关系1.宗教的起源与本质(1)宗教的起源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的起源是基于两个客观的条件:①自然根源:原始社会中落后的生产力状况。

它反映了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神秘感。

②社会根源:阶级社会中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它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社会处境的无奈,以及对美好的“另一个世界”的向往。

宗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它也有一个产生、发展及消亡的过程。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支配能力的不断提高,宗教产生和赖以存在的自然因素会不断减少。

随着剥削制度被消灭,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也会逐渐消失。

但宗教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已内化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们日常交往关系的形式。

所以,即便最初产生宗教的条件消失了,宗教本身也不会很快消失,它的消亡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2)宗教的本质①从认识论上看,宗教是现实生活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类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只不过是一种不真实的反映。

②从功能上看,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一方面,对彼岸世界的虚构行为本身既是一种自我安慰,又是一种抗议。

另一方面,宗教的安慰是空幻的,宗教的抗议是消极的。

(3)当今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各种宗教的总人数约占人口总数的80%。

由于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教徒遍布世界各地,因而被公认为世界性宗教。

2.宗教的政治作用(1)宗教与阶级统治①宗教对阶级社会政治统治的积极作用a.在阶级社会中,有些宗教教义被转化为政治意识形态,从而直接为等级制度作论证,从客观上维护了阶级的政治统治。

b.即便是持平等主义教义的宗教对等级压迫也会采取容忍和迎合的态度。

c.宗教还以其他方式强化阶级社会的政治分层。

②宗教对阶级社会政治统治的消极作用宗教并不总是在维护着阶级统治,有时它也会成为底层民众进行政治反抗的手段。

宗教教义会成为人民反抗的宣传工具,宗教组织也会成为革命的组织形式。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章节题库(国家形式)【圣才出品】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章节题库(国家形式)【圣才出品】

第六章国家形式一、概念题1.国家形式(华侨大学2011年研)答:国家形式就是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

国家形式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的政体,尤其是中央(全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②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指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具体地表现为国家整体与部分(包括地域的、行政的、民族的,等等)之间的权力关系。

③国家机关权力的具体运作方式和具体制度,在中国的政治术语中,它们通常被统称为“政治体制”。

2.国体和政体(燕山大学2012年研)相关试题:(1)国体(四川大学2011年研);(2)政体(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研);(3)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研)。

答: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由于统治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直接决定着国家的阶级属性,因而国体体现着国家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利益内容。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国体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国体是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决定因素,国体必须通过一定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来反映和实现。

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尤其是中央(全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政体主要涉及中央政权机关的设置、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等,决定了国家机关设置和权力配置的基本原则,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从权力配置和国家机关设置的角度看,政体主要地体现为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行使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形式。

前者是指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由一个机关集中行使,还是由数个机关分工行使;后者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一个人组成,还是由一个集体组成,也就是由一个人还是由一个集体形式的机构行使国家最高统治权。

3.半总统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研)相关试题:法国半总统制(山东理工大学2006年研)答:半总统制是指一种既有总统制某些特点、又有议会制某些特点的政体,半总统制的典型是法国。

政治学基础考研王惠岩《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

政治学基础考研王惠岩《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

政治学基础考研王惠岩《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一、概念题1政治体系[广西民大2017年研;华东理工2013年研;武汉大学2011年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0年研]答:政治体系是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和制度的体现,包括两个方面内容:①社会政治组织,它是人们通过或试图通过政治权力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权利而按照一定原则和规则结成的集合体。

②政治制度,它是政治权力按照不同的利益要求,为实现社会政治的有序运行而对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方式所作的法定规约。

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社会政治体系的基本构成部分包括:国家及其政治制度、政党及政党制度、政治社团及其运行规则。

2政治协调[武汉大学2011年研]答:政治协调是政治指挥的一种方式。

政治指挥是政治权力按照特定政治规划和目标,凭借政治组织,支配和协调社会成员以实现政治决策的行为。

政治协调是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不同形式的协调,以达到合作协力的目的。

政治协调一般包括权威性协调和沟通性协调等等。

3政治文化[中国社科院大学2019年研;广西民大2018年研;青岛大学2017年研;湘潭大学2016年研;浙江师大2015年研;华中师大2014年研;中传2014、2012年研;对外经贸2013年研;东财2012年研;河北大学2012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武汉大学2011年研;华侨大学2011年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1年研;南开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10年研]答: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

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关系作用于大脑的产物,是由特定政治关系决定的。

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4福利国家[北大2019年研;南京大学2019年研;青岛大学2014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福利国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福利国家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一种现代形态,是资本维持雇佣劳动关系和政治秩序的一种方式;福利国家是垄断资产阶级利用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维护资本主义根本制度,保证其在攫取巨额利润的同时缓和社会阶级矛盾的一种统治方式,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的性质。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及其详解(政治团体)【圣才出品】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及其详解(政治团体)【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政治团体1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政治团体的含义1.政治团体的定义政治团体是指那些区别于政党和国家机关,有组织地去参与政治过程和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利益群体。

代表特定集团的利益,是政治团体存在的基础;参与和影响政治过程,是它的主要任务;通过影响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来实现集团利益,是政治团体的基本政治性质。

2.政治团体的特征(1)政治团体的社会基础是具有相对具体、集中、单一的利益和目标的人群。

共同的利益要求是政治团体形成的前提,政治团体将自己的单一、具体的团体利益和要求作为旗帜公之于众,其目的就是要实现本团体利益的最大化。

(2)政治团体建立的目的,是影响立法和政策的制定。

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治团体满足团体利益的重要手段,但其以政治途径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是以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为限度的,它并不以夺取或掌握政权作为自己行动的目标。

(3)作为一种非政府组织,政治团体属于社会团体的范畴。

政治团体通常的存在状态是社会性的,是名副其实的利益群体。

但当其参与和影响政治过程时,就作为政治组织存在了。

3.政治团体的地位和作用(1)政治团体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工具。

(2)政治团体是政治社会化的一个新的有效的媒介。

(3)政治团体与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稳定密切相关。

二、西方国家的压力集团1.定义在发达国家,压力集团是指那些在某些方面拥有共同利益或共同主张的人们,为了使政府维护其利益或实现其主张而组织起来对政府施加压力的集团。

2.特点(1)在法律形式上有较大的独立性;(2)在组织及活动方面独立于政党和国家政权机关;(3)通过直接和间接的院外活动影响国家政权机关的政策,以满足其比较单一的集团利益和要求;(4)由于集团组织规模的大小、组织及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具体的集团满足自身利益的程度及对总体政治生活的影响各不相同。

3.产生的原因和背景(1)利益集团发展的过程①形成: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20年代是利益集团孕育和形成时期。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章节题库(社会主义国家)【圣才出品】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章节题库(社会主义国家)【圣才出品】

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一、简答题简述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资本主义世界链条比较薄弱环节取得胜利的原因。

[山东理工大学2006年研]答: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资本主义世界链条比较薄弱环节取得胜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首先在资本主义世界链条比较薄弱环节取得胜利,是因为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必然要求按照“资本”和“实力”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加趋于激化,为了给本国的垄断资本获取超额利润开辟道路,资本主义国家常常以战争手段来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和瓜分殖民地。

在无产阶级革命方面,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发展,使得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爆发并获得胜利,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国家。

(2)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在本国范围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也是以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主要舞台进行的。

可是,当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垄断资本的运动突破了一国的范围,形成了广及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体系。

这一新的特点,使得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成为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体系的斗争,无产阶级必然在资本主义世界链条上寻求进行革命的突破口。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造成了垄断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面临的三大主要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和加深,削弱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力量,把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直接提上了历史日程。

当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下,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对比发生变化而使彼此矛盾加剧,导致帝国主义战争时,资本主义世界链条就会出现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就会首先突破这些薄弱环节,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3)从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来看,资本主义世界链条的这些薄弱环节都是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这些国家发生,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是与这些国家当时的特定内外部环境分不开的:①就其外部环境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世界资本主义对于这些国家的控制力量,使得它们成为帝国主义势力难以顾及的国家,从而大大减轻了帝国主义势力对于这些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压力;②就其内部状况来看,这些国家民族资产阶级势力一般比较弱小,无产阶级与农民结成阶级联盟,成为国内政治生活的强大力量,无产阶级政党具有坚强的领导能力,并具有比较强大的革命武装力量。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及其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及其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政治的含义(1)关于政治解释的不同观点①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柏拉图所设计的“理想国”就是“公道或正义之国”,而“公道”乃是灵魂的至德。

公道既是个人的道德,也是国家的道德。

人类最高的生活就是公道或正义的生活,这是政治活动的最高目的。

②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

③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里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观点。

德意志帝国的首相俾斯麦也曾说过:“政治就是当政者运筹帷幄的活动。

”这也是把政治说成是当政者的统治艺术。

④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在阐述其民权主义时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

”⑤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20世纪50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政治概念,是将政治视为围绕政府决策所进行的各种社会活动。

例如:“政治是指选择公务员和促进政策的活动”“政治即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等。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实质和含义的论述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综上综述,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以对政治的理解而界定。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国家形式)【圣才出品】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国家形式)【圣才出品】

第六章国家形式6.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国家形式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1.国家形式的含义国家形式是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

2.国家形式的基本内容国家形式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从国家形式的具体内容上考察,它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中央(全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政体主要体现为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行使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形式。

(2)国家的整合形式,即国家结构,主要是指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成为一个成其为国家的政治共同体,具体地表现为国家整体与部分(包括地域的、行政的、民族的,等等)之间的权力关系。

(3)国家机关权力的具体运作方式和具体制度,在中国的政治术语中,通常被统称为“政治体制”。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1)国体决定政体,政体表现国体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内容决定形式又离不开形式,形式表现内容又不能脱离内容。

①内容决定形式,国体决定政体。

国体决定着一个国家由哪个阶级来统治,与政体相比,国体占首位。

政体必须服从国体的需要,在一定的国体下,政体的形式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

②没有一定的形式,内容也就会变成虚幻的东西。

一定的国体要通过一定的政体形式来表现,如果没有适当的政体,统治者就无法组织和巩固自己的国家机器,无法体现和保持国家的性质。

(2)政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①影响政体选择的多种因素a.国体的决定作用是根本性的,第一位的;b.政治力量对比的制约;c.一个国家的具体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民族构成、民族习惯、民族心理以及国际环境等因素。

②政体的多样性国体决定政体,每一种国体都会有某种最适合的典型政体。

由于一国的政治力量对比和具体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政体是多种多样的。

此外,相同性质的国家也可能选择不同的政体。

③政体选择的自主性国体相同,政体可能不同;国体不同,政体却可能相似。

政治学原理问答题(王惠岩)

政治学原理问答题(王惠岩)

政治学原理问答题(王惠岩)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伦理政治观”?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是道德政治的典型代表。

西方古代的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也把政治与伦理混在一起。

这些观点都把政治视为一种最高的道德活动,认为只有通过有道德、有学问的贤人哲学家来治理国家,才能实现理想的政治目的。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定义及其本质?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包含以下一些要点: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3. 如何理解行为主义政治学?行为主义政治学认为,传统政治学所使用的制度研究方法和法律研究方法,只能研究政治现象的表面,而无法研究实际政治现象中的各种心理和文化因素,只有通过研究政治行为,才可能触及影响和导致产生政治现象的真正原因。

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研究影响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

如进行民意测验、研究影响集团的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决定政府决策的各种人为因素、研究国家执行政策的全部行为过程等等。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最大缺陷,就是单纯用现象调查的方法和计量方法,不能认识政治现象的实质。

同时,行为主义政治学所标榜的价值中立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二章国家与阶级1.什么是“氏族”?氏族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

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氏族制度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精选(论述题)【圣才出品】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精选(论述题)【圣才出品】

三、论述题1.试述17世纪至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到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封建专制的政治统治日益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提上了西欧社会发展的日程,这就给予西方政治学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力。

为了适应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需要,欧美一大批思想家如荷兰的格劳秀斯和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美国的杰斐逊、潘恩和汉密尔顿等,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西方政治学的繁荣时期。

尽管这些政治学家所论述的问题和角度各有侧重,其政治态度也有保守、激进之分,可是,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学家,他们却有着共同的特征,这就是:(1)强烈、全面地批判封建的社会政治制度和观念,“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2)以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3)从所谓理性的人性论出发创造了自然法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论,正义、平等、自由、民主理论。

(4)根据其对于政治权力的类别、特性和功能的分析,提出了配置政治权力、构建政体的若干原则,从而形成了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方案。

就其本质而言,这一时期的政治学说是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和市场规则在政治思想上的投射。

2.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当代国际政治基本准则。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国际政治的基本力量及其相互关系不断发展变化,国际政治的基本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和确立了系统完整的新的国际政治基本准则。

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法原则宣言》《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等国际文件以及各国在对外交往中的普遍共识,当代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主要是:各国主权平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王惠岩_政治学原理(第二版)选择题无答案

王惠岩_政治学原理(第二版)选择题无答案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第二版)选择题第一章1.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是:(B )。

A《理想国》B 《政治学》C《君主论》D 《乌托邦》2.在西方思想史上,真正实现政治与伦理彻底分离,从而奠定现代政治学的基础的思想家是:(D )。

A 亚里士多德B 霍布斯C 洛克D 马基雅维里3.将“政治”理解为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活动的学者是:(C)。

A 马基雅维里B 孙中山C 伊斯顿D 凯尔森4.政治学的核心问题是:(A )。

A 国家政权问题B 政体问题C 权力分配问题D 阶级斗争问题5.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C)。

P11A 政体的选择B 君主权力的合法性C 治国平天下的道理D 道德教化的方法6.中国历史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A)。

A 儒家思想B 法家思想C 道家思想D 墨家思想7.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是:(D)。

A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 《国家与革命》C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D 《共产党宣言》8.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A)A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B 理论联系实际C 制度研究法D 比较研究法第二章1.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序言中指出:“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A)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P26A 家庭B 人际关系C 人类进化D 物质资料2.根据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论述,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是群婚。

群婚的第一个阶段的家庭形式是:(C )。

A 普那路亚家庭B 对偶家庭C 血缘家庭D 家长制家庭3.根据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论述,氏族就是由(A )家庭直接引起的。

A 普那路亚B 一夫一妻制C 血缘D 家长制4.(B)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有影响的国家起源学说。

P37A 神权论B 契约论C 暴力论D 冲突论5.与其他权力相比,下列那项不是国家权力的特征:( D )。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精选(简答题)【圣才出品】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精选(简答题)【圣才出品】

二、简答题1.简述非马克思主义者代表性的“政治”含义。

[广西民大2017年研]相关试题:(1)试述当代西方政治学者对政治的解释。

[首都师大2013年研](2)简要分析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1年研](3)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主要有哪些代表性观点?[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研]答: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指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相对应的一些对于政治的看法,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1)政治是对于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①中国儒家学说认为政治与道德是一体两面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成了从道德到政治的内外统一逻辑。

其对于政治的阐释寄托着对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价值的追求。

②古希腊柏拉图认为,政治的本质问题在于“正义”,因此,他的理想国就是“正义”国,提倡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种美德。

③亚里士多德把政治等同于“最高而最广的善”,认为它是人们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从道德和价值出发解释政治,强调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道德衡量标准;但它从哲学思辨出发,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不能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没有深刻地揭示政治价值背后的社会本质内容。

(2)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①中国法家主张政治之道的主要内容应是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韩非认为政治就是用权。

②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总和,政治的目的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是玩弄权术。

③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

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政治主要指的是权力的形成和分配。

把政治归结为权力或以权力为中心的活动,涉及了政治的核心内容,但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没有正确解释政治生活的社会目的和追求。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章节题库(国家形式)【圣才出品】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章节题库(国家形式)【圣才出品】

第六章国家形式一、概念题1.国体和政体[燕山大学2012年研]相关试题:(1)国体[四川大学2011年研](2)政体[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研](3)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研]答: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由于统治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直接决定着国家的阶级属性,因而国体体现着国家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利益内容。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国体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国体是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决定因素,国体必须通过一定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来反映和实现。

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尤其是中央(全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政体主要涉及中央政权机关的设置、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等,决定了国家机关设置和权力配置的基本原则,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从权力配置和国家机关设置的角度看,政体主要地体现为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行使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形式。

前者是指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由一个机关集中行使,还是由数个机关分工行使;后者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一个人组成,还是由一个集体组成,也就是由一个人还是由一个集体形式的机构行使国家最高统治权。

2.立宪君主制[南京大学2014年研;燕山大学2014年研;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研;广西民大2011年研;河北大学2011年研;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研]相关试题:立宪君主政体[南京工业大学2014年研;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研]答:立宪君主政体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政体形式之一,它通常存在于资产阶级在进行政治革命时力量并不十分强大,革命以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妥协而告终的国家,立宪君主政体本身就是这种妥协的产物。

由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而君主的地位和实际权限也不一样,立宪君主政体可以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

①二元君主政体形式上存在君主和议会两个权力中心,君主权力受到议会和宪法限制,可是,实际上君主掌握着政府任命权、解散议会权、钦定宪法权等权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基础考研王惠岩《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一、概念题1政治体系[广西民大2017年研;华东理工2013年研;武汉大学2011年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0年研]答:政治体系是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和制度的体现,包括两个方面内容:①社会政治组织,它是人们通过或试图通过政治权力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权利而按照一定原则和规则结成的集合体。

②政治制度,它是政治权力按照不同的利益要求,为实现社会政治的有序运行而对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方式所作的法定规约。

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社会政治体系的基本构成部分包括:国家及其政治制度、政党及政党制度、政治社团及其运行规则。

2政治协调[武汉大学2011年研]答:政治协调是政治指挥的一种方式。

政治指挥是政治权力按照特定政治规划和目标,凭借政治组织,支配和协调社会成员以实现政治决策的行为。

政治协调是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不同形式的协调,以达到合作协力的目的。

政治协调一般包括权威性协调和沟通性协调等等。

3政治文化[中国社科院大学2019年研;广西民大2018年研;青岛大学2017年研;湘潭大学2016年研;浙江师大2015年研;华中师大2014年研;中传2014、2012年研;对外经贸2013年研;东财2012年研;河北大学2012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武汉大学2011年研;华侨大学2011年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1年研;南开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10年研]答: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

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关系作用于大脑的产物,是由特定政治关系决定的。

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4福利国家[北大2019年研;南京大学2019年研;青岛大学2014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福利国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福利国家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一种现代形态,是资本维持雇佣劳动关系和政治秩序的一种方式;福利国家是垄断资产阶级利用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维护资本主义根本制度,保证其在攫取巨额利润的同时缓和社会阶级矛盾的一种统治方式,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的性质。

5国家结构形式[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主要是指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具体地表现为国家整体与部分(包括地域的、行政的、民族的,等等)之间的权力关系。

国家结构是国家形式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决定了调整和处理国家整体写部分之间的关系和权力划分的基本原则,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国家结构形式一般有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

6民族的含义[四川大学2017年研;湘潭大学2012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一般来说,在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共同地域作为生存空间和自然环境,是民族其他特征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

共同经济生活是形成民族的物质基础。

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才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心理素质,也才会维系共同生活与生存空间。

共同语言对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两者反过来又会促进共同地域的巩固和共同经济的发展,并突出地显示民族共同体的稳定性。

7政治团体[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政治团体就是那些区别于政党和国家机关,有组织地去参与政治过程和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利益群体。

代表特定集团的利益,是政治团体存在的基础;参与和影响政治过程,是它的主要任务;通过影响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来实现集团利益,是政治团体的基本政治性质。

二、简答题1简述非马克思主义者代表性的“政治”含义。

[广西民大2017年研]相关试题:(1)试述当代西方政治学者对政治的解释。

[首都师大2013年研](2)简要分析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1年研](3)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主要有哪些代表性观点?[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研]答: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指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相对应的一些对于政治的看法,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1)政治是对于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①中国儒家学说认为政治与道德是一体两面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成了从道德到政治的内外统一逻辑。

其对于政治的阐释寄托着对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价值的追求。

②古希腊柏拉图认为,政治的本质问题在于“正义”,因此,他的理想国就是“正义”国,提倡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种美德。

③亚里士多德把政治等同于“最高而最广的善”,认为它是人们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从道德和价值出发解释政治,强调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道德衡量标准;但它从哲学思辨出发,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不能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没有深刻地揭示政治价值背后的社会本质内容。

(2)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①中国法家主张政治之道的主要内容应是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韩非认为政治就是用权。

②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总和,政治的目的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是玩弄权术。

③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

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政治主要指的是权力的形成和分配。

把政治归结为权力或以权力为中心的活动,涉及了政治的核心内容,但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没有正确解释政治生活的社会目的和追求。

同时,它仅从权力的意义上解释政治,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对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全面的。

(3)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

①孙中山先生曾以公众管理来界定政治;②我国政治学家吴恩裕指出,政治乃是用公共的强制力对于众人之事的治理;③美国政治学家G. 庞顿和P. 吉尔认为,政治是与社会事务的治理以及个人和群体对这种治理所具有的控制力的相关的制度安排。

这种观点认为政治是对公众事务的管理,把握了政治的公众性和管理性特征。

但是,这一政治观并没有深刻说明政治的公众性的本质含义,同时,忽视了政治的统治性。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这一定义由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D. 拉斯韦尔把政治定义为“什么人,在什么时候,怎样获得了”尊重、收入、安全等社会价值,对政治分配社会价值的阐述和确定更加明确。

这种政治观指出了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

但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亦具有片面性。

(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①中国的殷周时期,就盛行着“君权神授”的思想;②董仲舒创造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神权政治观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③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尘世的一切都是神安排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④黑格尔声称;政治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国家是精神为自己所创造的世界”。

这种说法实际上不过是用“绝对精神”代替了上帝,把政治的本质归结为一种超社会、超自然的力量。

这种政治观具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当代政治学家认为,政治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政治是人们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等等。

这些政治观虽然力图从不同角度揭示政治的内涵,不同程度地触及了政治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性,但没有深刻而全面地确定政治的含义。

2简述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特征。

[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研]答: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特征一般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实行代议制。

即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2)实行分权制。

即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三个机关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

(3)实行政党制。

就是通过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由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联合执政或单独执政。

以实现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方式。

(4)实行法治。

即实行以资产阶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

3分析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武汉大学2011年研]答:利益对于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进行政治斗争,本质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斗争,政治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进行政治统治,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进行政治管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

(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社会一切政治组织及其制度都是围绕着特定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同时也是为其所由以建立的社会成员的利益服务的。

(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作为观念而存在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来自于人们的政治利益,反映着人们的利益内容和利益要求,并服务于特定的政治利益。

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往往通过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态度、看法和论述来间接地与特定利益联系在一起。

(4)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同个人、群体之间会引起社会政治关系的变化发展,从而引起政治生活的变化和发展。

这些政治变化和发展就包括政治革命、政治变革和政治民主等等。

4简述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

[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研]答:单一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单一主权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是:(1)具有单一的宪法和国籍,有统一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2)国家主权高度统一,只能由代表国家整体的法定机关充任国际法主体,对外行使国家主权的只能是中央权力机关。

(3)中央权力机关对内高于一切。

国家内部按地域划分行政区域,各行政区域的地方权力机关接受中央权力机关的集中统一领导,对外不具有独立性;即使个别地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这种自治权被限制在统一的国家主权范围内。

5分析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异同点。

[四川大学2016年研;外交学院2016年研;武汉大学2011年研;华东政法2010年研]相关试题:论述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关系。

[论述题,华侨大学2017年研;中南财大2010年研]答:政治统治是政治行为主体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双重驱使下,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权力制约关系,建构政治权力主体对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控制和约束关系,予把政治权力转变为政治权威,在政治权力主体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建立权威与服从关系的一种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