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其中,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和探讨。
目前,沈阳市的养老服务体系主要分为社区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两大类。
其中,社区养老服务主要由社区居委会、居民委员会等社会组织提供,包括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照料中心、社区老年保健指导中心等。
而机构养老服务则包括敬老院、养老院等,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经营和管理。
但目前沈阳市的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着以下问题:1.服务质量不高。
由于人力、物力等资源不足,社区养老服务的覆盖率不高,服务水平也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同时,机构养老服务的设施设备、服务质量也有待提高。
2.服务专业化水平低。
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工作人员对老年人的需求了解不够深入,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
在机构养老服务中,虽然有专业的医疗团队,但是缺乏针对老年人的高水平的医护专业人才,导致服务水平不稳定。
3.服务模式单一。
现有的养老服务主要是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模式,缺乏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1.加强政府引导和资金投入。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等方式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同时,加大对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和配套设施的完善,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和覆盖率。
2.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
加强对社区服务人员的培训和引导,提高其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
同时,加强对机构服务人员的招聘和培训,提高养老服务行业的专业化程度。
3.拓宽服务模式。
探索多种老年人服务模式,如居家养老、社区护理、分时段照料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提高市场运作的效益。
4.推进信息化建设。
建立老年人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老年人信息查询、预约服务、社交、助力等全方位服务。
同时,推广智能化养老服务设施,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导语】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篇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在老有所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探索破解人口老龄化的新途径,加快我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最近,我们对集安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结合各地的做法和经验,就进一步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集安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一)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
截止目前,集安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587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8%;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到3829人,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14.8%;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4425人,占老年人口的17.1%。
集安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且老年人口数量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预计到XX年,集安市老年人口将达到36000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6%。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青壮年人口流动性增强,老年人口呈现出基数大、发展速度快,老龄化伴随空巢化的特征,因丧偶等原因独居的高龄老人比重也相当高。
据统计,集安市现有空巢老人2460人,城区三无老人109人。
人口老龄化势必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照料功能不断弱化,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激增。
据调查,集安市城区约85%的老人有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约15%的老人想入住老年公寓,所有老年人都希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在养老观念上,正在由养儿防老向国家养老转变;在养老形式上,正在由家庭化向社会化、普惠化、均等化转变。
(二)养老服务机构得到改善和发展。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养老服务业,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集安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
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一、政策建设政策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
沈阳市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具体建议如下:1.制定养老政策该市应当加强养老政策的立法工作,制定养老政策,确保政策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政策建议注重照顾老年人的需求和感受,满足老年人不同阶层的养老需求,让老年人颐养天年。
2.优化养老金制度沈阳市应该完善养老金制度,提高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同时逐步向居民全覆盖发放养老金,并实现养老金的国家统筹。
此外,建议政策加强对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广力度,鼓励老年人参与新型保险制度。
二、机构建设养老服务机构是提供养老服务的核心组织机构,因此,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在机构建设。
沈阳市应该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具体建议如下:1.建立多元化养老服务机构沈阳市应该建立多元化养老服务机构,包括老年人居家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中心、护理中心等,建立多层次的服务模式,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2.提高养老服务机构的品质提高养老服务机构的品质是关键,建议采取多种方式,为养老机构提供完善的支持服务。
如增加政府资金支持,加强人才培养,完善设施设备,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三、服务建设养老服务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
本节将从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具体建议。
1.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服务环境沈阳市应该着力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服务环境,让老年人放心安心。
同时,应该加强空调、供暖等相关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服务环境的良好状态。
2.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内容沈阳市应该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如开展文体活动、健身疗养、心理疏导等服务,满足老年人的不同兴趣爱好,增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结语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旨在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尊重老年人的尊严和权益,建立和谐社会。
必须深入分析问题,找到关键点,逐步完善各项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018.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布局研究——以沈阳市和平区为例.docx
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布局研究——以沈阳市和平区为例高智慧胡帅摘要:专家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超过80%的老年人来自发展中国家。
中国——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至2050年底老年人人口将达到4亿人左右,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三分之一,老龄化时代悄然而至。
沈阳——中国东北的中心城市,在2014年已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从2027年开始,沈阳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进入高峰期,这个阶段将持续10年。
与人口老龄化加剧相对应的是现状养老设施不足,同时,现有的规范和指标标准更新较慢,关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类别界定比较模糊,相关管理部门诸多,至今难以形成完整的体系。
本次研究选定沈阳市和平区10个街道87个社区,对老年人的行为规律、对养老设施需求、对养老设施选址适宜性进行走访及问卷调查。
利用GIS及大数据平台,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沈阳市和平区现有养老设施现状进行整理。
同时,对现有规范的配置指标进行整理分析,并针对沈阳市和平区的自身特点对配置规模进行重新校对。
最终,研究对沈阳市和平区养老设施给出空间布局及配置规模。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沈阳乃至全国社区养老设施的选址及配置问题,同时,也对“十五分钟生活圈”、社区规划、城市微更新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区养老,养老设施,GIS,大数据,沈阳和平区1研究背景1.1老龄化时代悄然而至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15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3.8%。
已经成为全球老年人口的人数最多的国家。
至2050年底老年人人口将达到4亿人左右,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三分之一。
相比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平均可达到20000美元),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1000美元,养老产业的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更是尤为重要。
对于中国来说,老龄化时代悄然而至。
2018年6月,又一轮“抢人大战”热度不减,天津、武汉等城市政策抢眼。
新一轮城市扩张和收缩趋势明显。
作为东北中心城市的沈阳,2014年已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
品牌·城市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共14.1亿人,其中60岁以上26402万,占总人口的18.7%,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沈阳市的老龄化形势也日趋严峻,高龄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大。
根据沈阳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19年沈阳全市总人口7563930人,其中60岁以上的人口1933970人。
根据数据可知,60岁以上的人口总数约占沈阳人口总数的25%,相对于联合国公布的老龄化标准,即60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就算老龄社会,沈阳市早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由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大部分老年人仍选择居家养老,因此居家养老服务质量问题受到更多关注。
本文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对沈阳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研究。
对于老年人,其需求主要是:满足衣、食、住、行方面的基本要求,具体来说一日三餐的营养均衡、居住环境的干净整洁;有充分的保障,作为社会中弱势群体,能受到所有人的尊重;也发挥余热,对他人对社会做出贡献。
所以,本文依靠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基本需求,通过明确需求找出存在的问题,基于需求可以更好地了解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总体情况,针对这一现状进行研究。
一、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的特点所谓居家养老,就是让老人在“家”里居住,享受到养老服务,享受晚年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东北老龄人口数量呈急剧增加趋势,沈阳市也逐渐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目前,沈阳市老年人口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而且低龄老人多,居家养老服务完全符合沈阳市的实际发展情况。
从走访得知,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主要是生活照顾、家政照料和生活娱乐,适老的资源不多。
二、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为了有效的了解沈阳市居家养老的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采用了非结构性访谈的方式。
在访问的交流中主要对老人的生活照顾和家政服务来了解老人对服务人员的满意度,通过生活娱乐和精神安慰来了解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程度评价。
沈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 以来 , 受传统 观念 的影 响 , 老年 人仍不愿 意选择 机 构养 老作 为养 老方式 。 数据显 示 只有 1 %的老年人 选 2 择 机构养 老 。以家庭 为基础 的居家养老 仍 旧是老 年人 的 主要养老模 式 , 机构养老 还是没有 被老年人 普遍接受 ( 见
图 1。 )
为 社 会 的 焦 点 问题 。
一
T T
T
T
、
背景
图 2 养 老 服 务 主体 调 查 结 果 图 数 据 来 源 :0 1年 度 辽 宁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课 题 “ 宁 省 21 辽 养老 服 务 体 系建 设 的 现 状 、 问题 和 对 策 建议 ” 查 问卷 , 调 问 卷 共 发 放 5 0份 . 0 回收 有 效 问卷 3 8 。 1份
① 本文 系辽 宁省社 科联 2 1 年度 辽宁经 济社 会发展课 题“ 宁省 养老服 务体 系建设的现状 、 01 辽 问题和 对策建议 ” 的
阶段性 成果 , 负责 人 : 新 ; 题 编 号 :0 ls t 一 4 。 武 课 2 1l kf 1 x 3
作 者 简 介 : 杨 (9 1 )女 , 宁 沈 阳人 , 士研 究 生 , 要 从 事 公 共 事 业 管 理 研 究 。 章 18一 , 辽 硕 主
“ 星光 老年之 家” 为依 托 . 扩充社 区养老服务 资源 , 建立一 批社 区居 家养老服 务试点 。 探索社 区居家养 老服务模 式 。 在坚 持政府 主导 的前 提下 。 鼓励各 区立足 区情 、 挥资源 发
务项 目, 代买 代购 、 打扫卫生 、 精神慰藉 等服务 比较急需 ,
臻
辽 辽
T T
沈 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 问题及对策分
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摘要】本文针对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展开研究,首先从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入手,介绍了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现状分析、对策分析、实施路径探讨、政策支持和经验借鉴等方面。
通过对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全面分析,探讨了其成果、不足以及展望。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为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做出贡献。
【关键词】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现状分析、对策分析、实施路径、政策支持、经验借鉴、成果、不足、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前,沈阳市的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老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养老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设施不足,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服务标准亟待统一,政策缺乏连续性等问题日益凸显。
开展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深入分析现状问题及存在矛盾,探讨解决之道,对于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推动城市全面建设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明确目标和方向,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推动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沈阳市政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参考和借鉴,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信息,为老年人的健康幸福生活搭建更加完善的保障体系。
本研究还旨在促进养老服务行业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推动养老服务业的良性发展,加强社会各界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和支持,构建更加和谐和健康的老龄化社会。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为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养老服务体系的未来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养老服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变得尤为迫切。
沈阳市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养老服务现状及发展的问题也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为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居家养老服务调研报告
居家养老服务调研报告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解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以下是调研报告的内容。
一、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
1. 居家养老服务的范围。
居家养老服务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健康护理、心理慰藉等多方面内容,旨在帮助老年人在家中安全、舒适地生活。
2. 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者。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者包括政府机构、社会福利机构、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以及个人志愿者等多种形式。
然而,由于资源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老年人普遍感到居家养老服务的不足和不便。
二、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
1. 资源不足。
在城市地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量大,但是服务资源有限,导致很多老年人无法得到应有的照料和关怀。
2.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者的不同,服务质量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些老年人反映,有的服务人员素质低下,服务态度恶劣,甚至存在虐待老人的情况。
3. 老年人需求多样化。
随着老年人群体的多样化,他们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但是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
三、改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1. 加大政府投入。
政府应当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增加服务资源,提高服务质量,确保老年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
2. 完善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者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和服务质量监督,减少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3. 多元化服务模式。
针对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提供多元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包括健康护理、心理慰藉、文化娱乐等多方面内容,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四、结语。
居家养老服务是一个关乎社会稳定和老年人福祉的重要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研报告的内容,引起社会各界对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的重视,促进相关政策的改进和完善,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居家养老服务。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也为改进居家养老服务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完善对策分析
1老龄化与居家养老概述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下降,老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提高,并已经影响经济和社会生活,这种现象被称为“老龄化”。
在2000年左右中国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全国范围来看,辽宁省特别是沈阳市的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
面对越来越多的老人,以及老年预期寿命的延长,很多经济社会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随之而来的就是养老问题。
如何有质量地过好退休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演化。
中国历史上养儿防老是主流,但是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4-2-1”家庭结构的出现,即夫妻双方需要赡养双方父母四个老人,和抚养一个孩子。
甚至这个孩子长大,需要赡养6个至亲。
传统的养儿防老已经不适应家庭结构的变化,居家养老,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当然还有养老院养老等。
但是对于大多数身体健康的老人,还是愿意居家养老。
关于居家养老的研究很多,也有很多成果,并已经应用于实践,但是还需要与时俱进,根据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改进。
辽宁省沈阳市,作为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居家养老的实践和探索,就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2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由于沈阳市老龄化程度比较高,另外,沈阳市98%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社区和居家养老,沈阳市政府高度重视居家养老服务。
沈阳市的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是政府主导的。
沈阳市政府高度重视,居家养老服务的中心已经初步建成,并且还在努力拓展。
2020年,沈阳市政府将“新增100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0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作为12项民生实事之一重点推进。
2020年12月末,沈阳市已完成了80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83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建设。
沈阳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依托社会力量向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以助餐、助医、助浴、助洁等为重点服务内容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
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或其监护人可通过试点社区的居民委员会向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状况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解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
本报告将总结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并探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
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1.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包括养老院、白天照料中心、护理机构等。
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设施建设,并鼓舞社会力气参与。
然而,养老服务设施的数量和分布仍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差距。
2.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育和储备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各级政府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和扶持政策,逐步增加养老服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然而,目前养老服务人员队伍整体还不够充实,特殊是高水平的养老服务人员相对稀缺。
3.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建设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的完善和健满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
我国多个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养老服务政策文件,包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障政策等。
然而,养老服务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政策的落地和执行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4.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对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包括建立养老服务信息网、智慧养老系统等。
但依旧存在信息共享不畅、数据安全保障不完善的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1.人力资源不足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人员供给不足,特殊是高水平的养老服务人员更稀缺。
人力资源的紧缺限制了养老服务体系的进一步进步。
2.设施分布不均衡养老服务设施的数量和分布存在明显的城乡和地区差距。
城市地区的服务设施相对较多,而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服务设施相对不足。
3.政策缺失和执行不力养老服务政策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执行的力度和效果还不够抱负。
一些养老服务政策的落地难度较大,导致政策效果不明显。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共5篇)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共5篇)(篇一)为加快发展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我市老龄人口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与养老服务业相对滞后的矛盾,助推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程。
根据市政协七届五十四次主席会议工作部署,5月12日至19日,由市政协副主席邓刚率领社法委部分政协委员到**、**、杭州学习考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年5月27日至31日,由邓刚带队,市政协社法委组织部分委员及市民政局相关人员共17人,对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和调研。
视察组先后实地视察了解市社会福利院和水城县社会福利中心,老鹰山镇敬老院,红桥新区老年养护楼及养老地产在建项目,凤凰社区、水木清华、**社区、白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8个机构和站点,听取了相关情况介绍,组织委员座谈讨论。
调研组由5人组成,先后前往盘县柏果、鸡场坪、刘官敬老院,六枝特区落别、新窑敬老院,塔山社区幸福院和廻龙溪在建的老年公寓项目等进行实地调研。
调研组分别听取了市民政局和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的工作情况介绍,结合视察、调研情况,组织委员对全市不同类型、不同服务内容、不同服务对象的养老机构和站点进行了认真的座谈讨论。
现将视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目前,全市共有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39.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3.5%,我市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工作,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形成了城市以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为核心,民办养老机构为辐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辅助;农村以敬老院为支撑,幸福院为辅助的养老服务格局。
养老服务正逐步朝着产业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截至**年底,全市养老机构122家(其中城市福利院4家,农村敬老院91家,民办养老机构13家,其他类别14家)。
社区居家养老和日间照料中心60家,农村幸福院176家。
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老年人的幸福生活至关重要。
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着重研究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并提出相关建议。
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侧重建立完善的养老机构。
养老机构包括养老院、养老护理院等。
要达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需要养老机构数量充足、分布合理。
在建设养老机构时,要注重选址,选择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地方,方便老人居住。
养老机构的建设要注重硬件设施的配备,如舒适的卧室、宽敞的活动场所等,这样能提供老人更好的居住环境。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应加强社区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是整个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供更加贴近老年人生活的服务。
在沈阳市,可以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娱乐、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活动。
还可以开设老年人医疗保健诊所,并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健康服务。
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还需要加强社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帮助。
社区可以组织志愿者定期访问老人,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
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需要加强老年人的工作和就业安排。
随着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许多老年人仍然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
政府可以支持培训老年人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适应新的职业需求。
也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
这样,老年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保持社交联系和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
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加强政府的领导和推动。
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增加财政支出,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
政府还要加强对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政府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如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养老产业。
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要建设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需要注重建立养老机构、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促进老年人就业等方面的工作。
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也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为了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各地政府纷纷开始加大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沈阳市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在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
沈阳市在养老服务机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布局。
根据养老服务需求的不同,沈阳市设立了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包括养老院、养老文化中心、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等。
养老院主要面向无法自理的老年人提供住宿和护理服务,养老文化中心提供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和社交交流的场所,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则提供上门护理和生活照料等服务。
这样多样化的养老机构可以满足老年人不同需求的养老需求,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在养老人才培养方面,沈阳市注重培养养老服务相关人才。
通过开设养老服务专业的培训课程,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照顾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需求。
通过鼓励大学生和社会青年参与养老服务,提供养老实习的机会,培养更多的养老服务人才,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沈阳市加大了对养老服务设施的投入。
在不同区域布局养老服务设施,使老年人距离养老机构更近,更方便接受养老服务。
注重养老服务设施的设备和环境建设,为老年人提供舒适和便利的养老环境。
沈阳市还注重推广智能化养老服务设施,如智能床、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等,提高养老服务的科技含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在养老服务政策方面,沈阳市出台了一系列的养老服务政策,提供更加优惠和便利的养老服务。
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设施,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
为了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养老服务,沈阳市还实行了一系列的养老福利政策,如提高老年人护理补贴、推出老年人借读制度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好的养老服务保障,提高了养老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沈阳市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通过养老服务机构布局、养老人才培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养老服务政策的推进,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调研报告
居家养老服务调研报告
《居家养老服务调研报告》
为了解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旨在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政策建议。
首先,我们调研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范围。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范围还不够广,大部分服务机构集中在城市,偏远地区的服务比较匮乏。
这导致一些老年人无法获得定期、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
其次,我们调研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
通过对服务机构和居家养老工作者的访谈,我们发现,部分服务机构和工作者的资质和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老年人反映,他们在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时,遇到了工作者素质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等问题。
此外,我们还调研了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
调研结果显示,老年人对于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集中在日常生活照料、健康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
他们希望能够得到专业、贴心的服务,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居家养老需求。
综合调研结果,我们认为应当加大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范围,特别是加强对偏远地区的服务。
此外,政府和社会应当加强对服务机构和工作者的管理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还需要不断调研老年人的需求,制定更加贴合实际的服务方案,满足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
总之,居家养老服务是一个人性化、社会化的服务,其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研,为居家养老服务的改善和完善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面临着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老龄化程度较高等问题。
对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研究,对于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状分析1.老龄化程度较高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沈阳市的老龄化程度较高,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这说明沈阳市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
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将进一步增加对养老服务体系的需求。
2.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目前,沈阳市的养老服务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服务设施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服务内容单一等方面。
老年人在养老服务方面面临着困难和不便,已有的养老服务设施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3.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有待完善沈阳市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也面临很多问题。
在保险覆盖面、保险金领取标准、保险服务等方面仍然有待完善。
这也给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
二、存在的问题1.养老服务体系缺乏多样化沈阳市的养老服务体系主要以养老院为主,其他形式的养老服务设施相对较少。
这导致养老服务体系的多样化程度不够,老年人选择的空间有限,不能满足不同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2.养老服务内容单一目前,沈阳市的养老服务内容相对单一,以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为主,缺乏文化娱乐、医疗护理等多元化服务内容。
老年人在养老院生活单调,缺乏精神文化上的满足。
3.养老服务质量不高部分养老服务单位管理不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养老院存在设施陈旧、人员不足、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
4.养老服务设施不足三、建设思路针对沈阳市老年人的不同需求,需要多样化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包括养老院、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
建立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多选择空间,满足其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规范养老服务行业,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保障。
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沈阳市的养老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建设一个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养老服务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设方案。
一、养老服务体系现状目前,沈阳市的养老服务体系还处于发展初期,主要包括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和家庭养老服务三类。
社区养老服务以社区为服务对象,提供养老服务的场所和设施,包括日间照料、助餐、健康咨询、体育健身等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承担着为老年人提供身心健康、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的任务。
机构养老服务以养老机构为服务对象,提供长期养老服务。
目前,沈阳市养老机构床位匮乏,与养老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老年人往往面临床位不足、费用高昂等问题,难以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
家庭养老服务是最为普遍的养老服务形式,主要通过家庭成员和雇佣工人为老年人提供照料、护理和日常生活服务等。
家庭养老服务随着城市化和家庭结构变化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城市居住,但由于子女工作繁忙、人才流失等问题,导致老年人生活照顾困难。
二、存在的问题尽管沈阳市的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1)养老机构缺乏、床位不足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口增多,沈阳市的养老机构床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床位不足已成为老年人养老的瓶颈。
(2)养老服务质量不高沈阳市养老服务水平还比较低,机构化养老服务存在服务水平偏低、设施老化等问题,社区养老服务品质参差不齐。
(3)缺乏社会资金投入养老服务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沈阳市现有的养老服务体系投入不足,涉及各个领域的资金投入不够,导致养老服务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三、建设方案要解决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力度应该加快养老机构的建设,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建立以居住型养老机构为主体的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养老调研服务体系建设状况调研报告养老养老服务体系工程情况调查报告(1)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体上情况**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省份之一,也是人口红利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
我省的老龄化呈现出程度强、增速快、空巢化现象严重、失能半失能老人比重高等局限性,多样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日益迫切和需要。
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也成为各地人代会上的首要议案和建议。
近年来,各级党委、人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扎实工作,我省基本逐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养老保障体系,公共服务养老服务水平和老年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都有了较大大幅提升。
(二)注重整合资源、构建网络,居家养老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天然资源全省各级应积极整合社会和社区各类服务资源,着力构建居家养老下大力气服务网络,居家养老的中老年人覆盖面和受益人群逐步扩大,老年养老的方式和模式不断创新。
各地借力研究型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居家养老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短期市场托养、日间照料以及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购等生活服务,同时还兼顾老年人文化娱乐、学习教育、体育健身、精神关爱、社会参与、基本权利维护等多种需求,在居家公共服务养老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止2022年底,全省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苏州市已经率先实现了城乡努力实现社区全覆盖。
各地还十分积极采取购买服务、资金补助、提供场所等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社团组织、家政服务中小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
同时,充分发挥老年人组织、志愿者组织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贷款优质的志愿服务。
**从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行业筛选确认了3000多家为老提供服务定点单位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提供服务,有1400多名政府购买服务的工作人员为困难老人提供钟点式服务,有25万人的志愿者队伍以各种形式活跃在为老服务岗位上。
沈阳养老行业报告
沈阳养老行业报告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行业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沈阳市养老行业也备受关注。
本报告将对沈阳养老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沈阳市养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沈阳养老行业现状。
1. 养老服务供给不足。
目前,沈阳市养老服务供给依然不足,养老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机构数量不足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尤其是高品质、专业化的养老机构更是稀缺,导致部分老年人无法获得合适的养老服务。
2. 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在已有的养老机构中,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养老机构存在设施陈旧、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无法提供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服务。
这也使得一些老年人对养老机构存在顾虑,不愿选择入住。
3. 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
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完善,养老服务涉及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人才队伍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二、沈阳养老行业发展建议。
1. 加大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力度。
政府和社会资本应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增加养老机构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养老服务供给水平。
2.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管力度,提升服务质量,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3.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政府应加强对养老服务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标准和规范,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4. 推动养老服务创新发展。
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如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三、结语。
沈阳市养老行业在面临诸多挑战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加大对养老行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沈阳市养老行业朝着更加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同时,也希望老年人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养老问题,积极参与养老服务的建设和改善,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养老环境。
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空间调查研究及优化建议
民生消费108 2020年11月(上)/ 总第272期目前我国养老模式依然是居家养老,其更加符合中国老年人目前的实际情况,有望成为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
然而现阶段出现了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内部空间配置不合理、适老化设计不佳等问题,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本文在现有的养老理论支持下,结合实际案例中出现的设施空间配置问题,提出优化指导意见,对我国养老设施的建设有着积极意义。
文章对沈阳市居家养老设施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居家养老设施空间中出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优化方案,为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养老品质提供设计思路。
1 设施调研概况本次对46所养老设施进行调研,其中营业设施13所,设施规模从 100㎡到 1000 ㎡不等,经营模式既有能较强反应市场需求的民营机构也有反应政府政策的公办机构。
研究针对设施内的空间分配和提供的服务,将设施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以文化娱乐类空间为主,主要针对在家居住且依托社区提供的养老设施,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第二类为文化娱乐和生活服务类空间并重,提供多样服务,服务覆盖面较广的养老设施;第三类为以生活服务类空间为主的,主要为居住在设施内的老年人提供生活起居照料的设施。
1.1文娱为主的养老设施类型在调研的设施中此类设施所占比重最高,达64%。
主要依托社区内服务用房,规模较小,多为200㎡左右,受街道、社区居委会的重视程度影响较大。
设施面积紧张,硬件环境和设备条件一般。
运营情况以公办民营为主,民营公助为辅。
多提供日托和短托服务,基本没有涉及长期居住的服务。
主要为社区内居民提供文化、体育、教育、科普等服务。
提供的服务范围较窄,以身心健康类和生活照料类服务为主,但基本能满足本区内的老年人活动需求。
因其大多为公益性设施,是老年人最容易接受,也是最受欢迎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类型。
1.2文娱生活兼并的养老设施类型此类设施规模在200㎡到1000㎡不等,面积大小依赖运营机构的经济能力。
总体上设施面积较大,提供的服务类型多,内部配备的硬件环境及设备条件较好,以民办民营机构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一、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情况近年来,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加,老年人口比重大幅攀升,高龄、空巢、失能、失智老年人数量不断上升,“未富先老”矛盾凸显。
为应对“银发浪潮”,沈阳市从2008年开始进行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探索,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初步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护相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沈阳市政府将“发展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纳入“十三五”规划,先后出台了《关于无偿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养老服务的通知》等12个指导性政策;市民政局等部门陆续下发了《关于印发沈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24个落实性文件,这些政策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2019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为全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
截至2020年8月,全市已建成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1个、改造社区养老服务站741个。
这些设施均已具备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和短期托养等基本功能。
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同时,大力引进优质品牌养老服务机构,带动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2019年,沈阳市选择了法库县、康平县下属各5个村,每个村拨付试点资金4万元,探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路径,有近3000名农村老人从中受益;在10个试点村的基础上,2020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又增加了99个试点村;并且将试点资金从每村4万元提高到5万元,用于支持建立老年人信息台账、落实老年人关爱机制、为特殊群体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等。
2019年,在辽宁省率先出台《沈阳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办法(试行)》等9个团体标准,指导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开展正规化、标准化服务,建立评定结果与财政补助挂钩机制,每年组织开展服务机构星级评定;积极探索“互联网+”模式,成功研发了养老事业服务管理平台,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投入使用。
在养老机构领域,全市247家养老机构中有229家通过内设护理院、医务室、签订医疗服务协议等方式开展医疗服务,占比达92.7%。
在医疗机构领域,有37家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了医养结合试点,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医养床位2720张;在市内9个地区的13个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试点,设置安宁疗护床位180张。
在社区领域,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免费为65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年提供1次健康体检,2019年接受健康管理老年人共计87.2万人。
在家庭领域,全市共有家庭病床2195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935个,其中,65岁以上常住居民签约率为41.5%。
沈阳市加强职业院校养老服务专业建设,现有13所院校设立了养老服务类专业,在校学生约1.15万人。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与沈阳华润“润家养老”等16家知名企业合作,开展定向培养。
对毕业入职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且从事一线养老护工岗位满5年的,给予4~6万元一次性奖励。
在职业技能鉴定项目中增加老人陪护专项能力鉴定,2019年以来鉴定936人次,核发证书759本。
二、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速度和水平,与全市广大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和期待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今年全市各区、县(市)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出现民生给经济让路、养老项目给税收项目让路等现象,基层政府不愿拿出更多更好的房产供给养老服务;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体系成员单位缺乏主动性,存在“等、靠”上级政策的情况,加之部分区、县(市)尚未建立统管本地区养老服务工作的权威组织,没有形成部门间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尚未形成有效合力。
《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规定,已建居住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标准是每百户不少于25平方米。
依照2019年底沈阳市人口统计数据,全市城镇人口户数共208.65万户,按配建标准共需养老服务设施52.16万平方米。
而截至2019年底,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共29.86万平方米,缺口为22.3万平方米。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国标、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均不完善,服务流程、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服务质量评价、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等居家养老服务管理核心标准无权威参照依据。
沈阳市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方面,尚处于摸索、试行阶段。
目前,养老服务市场消费意愿低、消费能力不足与养老服务供给成本较高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是养老服务需求尚未被激活。
目前,沈阳市人均退休养老金为2902元,老年人整体收入水平较低;二是养老服务市场尚未形成固定的盈利模式。
全市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只有少部分设置“长照”床位的能做到盈利运转,部分养老服务中心运营商在专业水平、运营能力等方面与行业发展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市级养老服务社会组织仅有13个,全市护理人员仅有2016人,护理员主要来源于农村富余人员、城市“4050”人员和少部分中职学校毕业生,行业人员整体呈现出社会地位低、文化水平低、从业技能欠缺、收入水平低、劳动时间长强度大、离职率较高等问题。
从教育培训方面看,养老服务专业化培训体系不完善,无法满足养老市场的需求。
三、推进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从2021年开始,我国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沈阳市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老年人口逐年增长,现有的养老服务供给无法有效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应坚持问题导向、正视突出矛盾,推动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构建符合沈阳实际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要学习借鉴国内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编制好我市“十四五”时期养老服务专项规划,尽快建立完善的规划、土地、税收等一体化政策措施,形成政策合力。
要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制定购买服务目录,细化清单,引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
要落实税费优惠、信贷支持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产业基金,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互助融资担保机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居家养老服务行业。
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统筹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完善建设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覆盖城乡、满足多元需求的居家养老设施空间格局。
利用嵌入城区的闲置厂房等资源,解决人口密集的老城区、中心城区养老用房、用地短缺问题,在节省成本基础上,为缩短养老服务半径提供支撑。
加强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形成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养老产业集群。
支持养老服务产业与健康、养生、旅游、文化、健身、金融、地产、互联网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着力发展老年用品制造业,特别是要重点开发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便携诊疗监护设备和照护服务机器人等高智能、高科技、高品质的老年用品。
全面精准掌握老年人的基础数据是开展养老服务工作的基础。
要查清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以及分年龄段不同失能、失智程度的人数占比等反映老年人具体需求的数据,建立健全老年人信息管理体系,为制定养老服务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整合现有相关评估标准,建立包括医疗护理、生活护理等多种服务需求的评估标准,对老年人开展养老需求评估。
组建统一的需求管理和服务平台,由其负责区域内养老资源的统筹调配,从而更精准地对接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制定享受财政养老服务补贴的标准,对符合标准的老人,由政府对其购买助老服务、购买紧急救援服务等给予适当补贴。
同时,利用居民经济收入核对系统等手段,对申请享受政府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老人的家庭经济状况逐步开展审核。
逐一定位现有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模式和内容,划定责任服务区域、锁定服务对象,对责任区内失能、失智、高龄、空巢等老人的刚需服务做好调查。
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失能、半失能老人康复照料和上门照护上。
既要解决现实养老服务刚性需求问题,又要有效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化能力。
统筹社会服务资源,健全以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化发展、集约化运作。
培育发展老年人互助组织,建立养老志愿服务登记制度和平台,推行由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
推广社区“睦邻点”建设,倡导邻里相助、结对帮扶。
全方位推进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一级综合医院对接现有敬老院或新建养老机构,实现“两院一体”或“医康养一体”,鼓励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医疗服务整体外包”和“承接购买服务”向中小型养老机构嵌入式提供医疗服务。
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村卫生室都要开展养老服务,城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可以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接,农村幸福院与村卫生室对接。
二级综合医院可以考虑设立老年病科或康复中心。
相比于城市,农村的养老问题更为突出,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通过购买服务和公益服务,开展农村养老服务试点。
发挥农村基层老年协会作用,探索互助服务模式:一是邻里相助。
动员组织左邻右舍为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提供代购物品和应急求助等服务。
二是老年互助。
由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为高龄、患病和残疾老人提供陪医、陪聊、助浴等服务。
在生活照料和精神关爱方面互帮互助。
三是协会扶助。
老年协会定期上门为高龄失能老人提供生活服务、突发事件处理等服务。
四是积极探索农村新型养老模式。
在现有院校中,扩大养老服务专业的招生数量,鼓励支持学校增设老年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对于就读护理、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急需紧缺专业的中职学生给予一定的补贴,设立专项奖学金。
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内容,列入沈阳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在职业教育新一轮资源整合工作中将护理、养老服务等作为重点专业进行科学规划和资源整合,拓展培养规模,提升培养层次,给予经费支持,逐步解决供给短板问题。
实施企业订单培养,在沈阳市中医药学校、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开设养老护理、病患陪护、老年照护等企业订单培养班,开展“双元培育”和校企一体化培养。
鼓励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参加老人陪护专业的就业技能培训,对培训合格并取得专项能力证书的人员给予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依托专业医疗机构、社区内的养老机构、助老服务的专业社会组织,为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提供专项培训,提高其专业照护能力。
鼓励部分床位供给充裕的养老机构提供老年人短期入住床位,为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提供“喘息式服务”。
根据国家关于医疗护理、生活护理等护理工作人员的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做好护工、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员等职业(工种)的职业培训和专项能力培训及鉴定,提升从业人员的为老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