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风湿表证
伤寒论名词解释大全
伤寒论名词解释大全《伤寒论》是一部中医经典著作,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1. 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疾病过程中六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因其有各自不同的病理变化和证候特性,与天地阴阳、四时五行、八卦天干等相互联系对应,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体系,所以称为六经。
2. 脉浮:脉象轻按即得,主表,亦主虚。
脉浮而紧者为弦,古人称紧脉。
3. 脉沉:脉象重按始得,主里,亦主实。
4. 阳证:凡热性、实性等类型的病证,皆属于阳证范畴。
5. 阴证:凡寒性、虚性等类型的病证,皆属于阴证范畴。
6. 伤寒:外感寒邪引起的热性病,统称伤寒。
7. 温病:外感温热邪气引起的热性病,统称温病。
8. 热入营分:温热病邪内传营分后,症见高热、口渴、心烦不寐、舌绛苔黄燥等。
9. 气分:温热病邪内传气分后,症见高热、汗出、口渴饮冷、舌红苔黄等。
10. 卫分:温热病邪侵犯卫分后,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舌淡苔白等。
11. 湿温:湿温病是感受湿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症见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黄腻等。
12. 风湿:风湿病是感受风湿之邪所致的以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13. 表证:疾病初起,病位在肌表,临床表现以头身疼痛、发热恶寒为主。
14. 里证:疾病深入,病位在脏腑,临床表现以大便或小便异常、饮食减少、心胸满闷等为主。
15. 半表半里证:疾病发展至中期,病位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介于表里之间,临床表现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为主。
这些名词解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伤寒论》的精髓和理论体系,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中医打下基础。
太阴病_精品文档
【病因病机】脾气素虚,复感风寒或误下损伤 中阳,而表邪不解。
【诊断要点】脉浮,发热恶寒,纳差,便溏。
29
【鉴别诊断】
太阳中风证 太阴兼表证
感 受 风 寒 之 脉 浮 发热恶寒
病机 症状
卫失固密,营阴外泄 中阳不足,风寒外束 汗出,头项强痛 纳差,便溏,神疲乏力
30
【辨证思路】 1、首辨是否有外感表证:发热恶风寒,脉
23
【治疗措施】调和阴阳,疏络活血。 1、病情轻者:用桂枝加芍药汤,以桂枝汤调
和中焦阴阳,加重芍药用量以理脾和营,缓急 止痛。《本草思辨录》“芍药抑木疏土而破结, 故为腹痛专药”。 2、病情较重,出现大实痛者:用桂枝加大黄 汤。即在桂枝加芍药汤的基础上再加大黄。
24
三、太阴病兼表证
【概述】 1、概念:指中阳不足,感受外邪或本在太
2、肺(功能在太阳):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朝百脉而主治节,为相傅之官,以,下络大肠,还循胃口,
为十二正经之始。 足太阴脾经接足阳明胃经,起于大趾之端,过
大腹。
其经络通过别络与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 相表里。
3
二、太阴病理 (一)成因
12
【临床表现】腹满腹痛,食不下,呕吐,下利, 口不渴(手足自温),神疲乏力,舌苔白厚腻 或水滑,脉濡弱或迟缓。
13
证候分析(虚则太阴,实则阳明,轻则太阴,重则少阴):
脾阳不足
运化失职 寒湿内生 鼓动无力
不能化谷 不能化水 寒湿中阻 升降失常
脾络不和 寒湿弥漫
水湿中阻
食不下 腹满
清气下陷
下利
若治疗得当,脾阳恢复——病愈。
太阴病过用温补,或寒湿久郁化热,阳复太过,转 属阳明。
太阴病辩证纲要
03
太阴病辨证分型与治疗原则
辨证分型方法论述
经典辨证
根据《伤寒论》所述,太阴病以腹满、呕吐 、下利、食不下等为主要表现,结合脉象、 舌象等进行辨证分型。
病因辨证
针对太阴病的病因,如脾阳素虚、内有寒湿 等,进行辨证分型,以明确病因,指导治疗 。
症状辨证
根据太阴病的不同症状表现,如腹痛、腹胀 等,进行辨证分型,以区分病情轻重和病势 进退。
健脾燥湿药物的配 伍
如白术与茯苓、薏苡仁等配伍,可增强健脾燥湿的作用。
补气药物的配伍
如人参、黄芪等补气药物与白术、甘草等健脾药物配伍, 可增强补气健脾的作用,改善太阴病的气虚症状。
05
针灸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在太阴病中 应用
针灸治疗原理简介
调和阴阳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能够调和阴阳平衡,改善太阴病中脾阳不足、 寒湿内停等病理状态。
注意事项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顾护脾胃,避 免过用寒凉药物伤及脾阳,同时要注 意饮食调护,避免生冷、油腻等不易 消化食物。
Hale Waihona Puke 04药物选用与方剂配伍规律探讨
药物选用原则及禁忌
药物选用原则
太阴病的治疗以温中散寒、健脾燥湿为主,药物多选用温性、甘味、辛味之品,如干姜、附子、白术 等。
药物禁忌
避免使用过于寒凉、滋腻之品,以免伤及脾阳,加重病情。
养生保健理念传播
01
02
03
宣传太阴病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太阴病 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 防等相关知识,提高公众 对太阴病的认识。
推广中医养生方法
积极推广中医养生方法, 如食疗、药膳、艾灸等, 以增强脾胃功能,预防太 阴病。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保持 规律作息,劳逸结合,避 免过度劳累而损伤脾胃。
太阴风湿表证(一)姚梅龄撰
太阴风湿表证(一)姚梅龄撰一、定义(一)、定义:风湿阻滞太阴之表的病变,称之为太阴风湿表证。
(二)、定义伸述:1、太阴的涵义:指六经中的太阴经,即手足太阴经络及其所系的肺与脾。
2、太阴之表的涵义:(1)手足太阴经络: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
(2)脾肺所主的体表组织和器官:脾--四肢、肌肉、口(咽)。
肺--皮毛(玄府)、鼻(喉)、气道。
(3)与脾肺功能关系密切的体表活性物质:充养于体表的卫气、营气、津液、水谷之精微、脾肺之气、经脉之血。
3、太阴表证的实质:以淫邪直接作用于太阴之表为征结的变病,称之为太阴表证。
4、太阴风湿表证的实质:以风湿杂合直接作用于太阴之表为症结的病变,即为太阴风湿表证。
5、太阴风湿表证的发病机理:(1)风湿有余,肺及/或脾之气不足。
风湿绝对有余,但可轻可重;肺及脾往往绝对不足,否则邪气难害三阴,否则不会仅手足自温;少数为肺脾相对不足;所以此证往往是在脾肺不足的基础上形成的。
(2)风湿是直接病因:体表风湿之邪之形成,可由体外的风湿外邪干忤体表而产生,也可以是其他有害因素影响太阴之表,影响了脾肺功能,形成了太阴之表的风湿表邪;反过来风湿表邪又进一步直接损害太阴之表,使太阴之表的多组织及其功能,以及体表生物活性物质及其生理作用产生异常;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脾肺功能,故而形成太阴风湿表证。
(3)此证的关健病机,在于阻滞气机,即风湿阻滞于太阴之表。
(三)太阴风湿表证的实质:病因:风湿;病机:阻滞;病所:太阴之表二、太阴风湿表证的提出(一)文献与理论依据:1、主要文献依据:(1)《伤寒论》:190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是为系在太阴。
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也。
”27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99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273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2)《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二十一、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伤寒论》太阴病概说
《伤寒论》太阴病概说概说太阴为三阴之首,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
病入太阴,疾病由阳转阴,机体抗病能力衰减,脾阳虚弱寒湿内盛,升降紊乱,星现出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症状。
故太阴病病位在里,病性属阴,具有三阴病的共性,为里虚寒证。
太阴,包括足太阴脾与手太阴肺。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上行过内踝前线沿小腿内侧,交厥阴经脉前,沿大腿内前侧上行,人腹,属脾络胃。
太阴病以足太阴脾病为主,因手太阴肺主皮毛、司开合,感邪后多为表证,故手太阴肺之病变亦属太阳病范畴,已在太阳病篇论述。
脾主腹,主运化,主升清,主肌肉,主四肢。
而脾与胃为表里,两者以膜相连,生理上相互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
胃主多纳,腐熟水谷,而水谷精微的转输,则依赖于脾气的运化,肺气的敷布,才能内养脏腑,外濡四肢。
脾主升,胃主降。
脾主运化,以升清阳,为胃行其津液,故脾胃的功能协调,则清阳得升,浊阴得降,精微四布,水湿运行,以维持水谷精微和水液代谢,而健康无病。
若邪犯太阴,寒湿留滞,脾阳不足,运化失职,升降失和,则形成太阴病。
故太阴病以脾阳虚弱,运化失司,寒湿内盛,升降紊乱,为其主要病理特点。
太阴病的成因,大体可归纳为三方面:其一,先天禀赋不足,脏气虚弱,而脾阳素虚,寒湿直中;其二,内伤生冷,或过服苦寒攻伐之药而使脾阳受损,健运失司;其三,太阳病、阳明病误治或少阳病失治,导致脾阳受损,外邪内侵。
例如,太阳病误用下法,邪陷太阴;或阳明病过用苦寒之品,诛伐太过,中阳受损,邪入太阴等,皆属疾病由阳转阴。
太阴病证,以脾脏虚寒,运化失司,升降失和为主要特征,故证以腹满时痛,呕吐,食不下,自利不渴等脾虚寒证为主。
此外,因牌主腹,太阴病位在腹,又有太阴腹痛证,因脾家气血不和所致,以腹满时痛,大实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若太阴寒湿在里不解,郁而发黄,亦可形成太阴发黄证。
若风邪伤于太阴经表,证见脉浮、四肢烦疼等,则为太阴表证。
太阴病的治疗,仲景提出“当温之”为治疗大法,即温中散寒,健脾燥湿为主,宜理中汤(丸)、四逆汤一类方剂。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病是由脾阳虚弱、寒湿阻滞而引起的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主证的疾病,也称里虚寒证。
第一节太阴病辨证纲要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3)【提要】太阴病辨证提纲及治禁。
病因病机:脾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停,升降失调。
腹满---中阳受损,寒湿内停,气机阻滞时腹自痛(时轻时重,时作时止)----寒湿内阻,气机不畅食不下----脾虚不运,纳化失司吐----胃气上逆利----气机升降失调,脾气不升太阴腹满脾阳不足,寒湿郁滞腹满时减,复如故,伴下利阳明腹满肠间燥屎阻结腹满不减,减不足言,伴便秘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是:A.时腹自痛B.腹满而痛C.下腹部疼痛D.上腹部疼痛E.下利腹痛『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是时腹自痛。
第二节太阴病本证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77)【提要】太阴病的主证、病机和治则。
自利---寒湿下注不渴---寒湿内盛属太阴----见273条提纲证病机:脏有寒-----脾阳不足,寒湿阻滞治则:当温之-----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方药:四逆辈轻者:太阴虚寒----理中丸(汤)重者:肾阳亏虚----四逆汤第三节太阴病兼变证一、太阴兼表证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276)【提要】论太阴兼表的证治。
【辨治要点】病机:素体脾阳不足伴风邪袭表,营卫不和。
主症:发热恶寒,四肢疼痛,食少纳差,脘腹胀满,便溏,脉浮。
治法:调和营卫,温阳和里。
方用桂枝汤。
二、太阴腹痛证本太阴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279)【提要】论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的证治及脾虚气弱者当慎用攻伐之品。
【方义】桂枝加芍药汤即桂枝汤倍用芍药而成,桂枝加大黄汤即桂枝加芍药汤再加大黄二两而成。
【辨治要点】①桂枝加芍药汤证病机:脾伤气滞络瘀。
主症:以腹满时痛为主症,无食不下、呕吐、下利等明显的脾虚寒湿证。
第四节、太阴病兼证一、太阴中风的证治
第四节、太阴病兼证一、太阴中风的证治第四节、太阴病兼证一、太阴中风的证治:原文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解词:阳微阴涩——阴阳此处作浮沉解,即脉浮取微,沉取涩。
原文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提要:太阴中风的脉证、治法。
成因:风邪侵袭四肢末稍。
分析:四肢烦痛(烦犹剧也,四肢烦痛,即四肢剧烈疼痛)——风寒邪气侵袭四肢,四肢气血失和,筋脉拘挛所致。
郝万山说:此证无头项强痛和发热恶寒,故不能诊为太阳病;无偏头痛和寒热往来,不能诊为少阳病;无额头痛,缘缘面赤、目痛鼻干,不能诊为阳明病。
脾主四肢,四肢为太阴之表,因而仲景把风寒邪气侵袭四肢之证称作太阴中风,我这里称其为太阴表证。
太阴表证的预后:脉阳微阴涩而长——即脉轻取由浮转微,提示在四肢末稍的风寒邪气已衰;沉取由涩而转长,说明里气已恢复。
此为邪退正复,这是太阴中风将要自愈的表现。
太阴表证的治法:如果太阴表证,四肢烦痛,不能自愈,即“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阴中风,四肢烦痛,脉见浮象,说明里气不虚,正气抗邪于外,治用桂枝汤疏通经脉,以祛四末之风寒邪气。
治法:调和营卫,温阳和里。
方用桂枝汤。
郝万山用桂枝汤治疗痹证的肢节烦痛、不安腿综合征的下肢酸痛疗效很好。
案例70——不安腿综合征卢某,女,27岁,卢氏县人,2012年7月20日诊。
患者每于入睡前两侧小腿部出现似疼非痛、似痒非痒、似酸非酸、似困非困,莫可名状难受之感,特就诊于本所。
查:诊脉沉弱无力,舌淡嫩苔少,患者诉全身酸困乏力。
诊断:不安腿综合征。
辩证:肝血虚筋脉失养,风入经络,营卫不和。
治宜:补血养肝,解肌祛风。
方药:补肝汤合桂枝汤。
当归身15g,赤、白芍各15g,熟地30g,川芎12g,酸枣仁15g,炙甘草12g,木瓜15g,桂枝15g,生姜18g,大枣7枚,鸡血藤30g,川牛膝15g,黄芪30g。
水煎服,4剂。
患者未来复诊,1月后其母因病来诊,言其女4剂药用完,病已痊愈。
太阴病辨证
(七)证候类型
太阴病虚证
理中汤 四逆汤
桂枝加 芍药汤 桂枝人参汤
类型
太阴夹实证
太阴兼表证
三、太阴病虚证(本证)
临床 表现 治则 方药 辨证 要点
273条
277条
273条: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 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一)临床表现
腹满、食不下、 时腹自痛
脾经气 血失和
(一)病因病机:
邪陷太阴,气滞络瘀。
(二)临床表现
腹满时痛,或大实痛。
(三)治则方药: 调和阴阳,疏络活血。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汤: 桂=芍
芍 〉桂
调和营卫
缓急止痛
《本草思辨录》“芍药抑木疏土而 破结,故为腹痛专药”。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加芍药汤+大黄
太阴病辨证
主讲:Biblioteka 学习要求:掌握太阴的生理与病理, 太阴病本证、太阴兼表证的 辨治,熟悉太阴病实证的辨 治。
一、太阴的生理
(一)阴气:
阴气多,又称“三阴”, 主里。太阴之气是脾主运化水
谷精微功能的高度概括。
(二)经络与脏腑
手太阴肺经
太阴
足太阴脾经
脾主大腹
足太阴脾经
手太阴肺经
阳 明
太 阴
阳明主纳
桂枝人参汤
桂枝
Thank you!
发热,里有 虚寒的下利
(一)临床表现: 脉浮,微发热,恶风寒,纳 差、便溏,四肢倦怠,神疲乏 力,甚或下利不止,心下痞硬, 舌淡体胖,脉弱缓。
(二)辨证要点: 脉浮,发热恶寒,纳差,便 溏。
(三)病因病机: 脾气素虚,复感风寒 (四)治则方药: 温中散寒,佐以解表, 桂枝人参汤
姚梅龄讲授太阴风湿表证临床病案——感冒病历
姚梅龄讲授太阴风湿表证临床病案——感冒病历第二讲太阴风湿表证病案——感冒病历姚梅龄教授2005年1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讲授“太阴风湿表证(一)'系列之二——太阴风湿表证临床病案之感冒病历。
讲课内容摘录:激素会聚湿,聚,团聚的聚,聚湿,用了激素以后那个湿气呀不晓得几难透呀、散呀、利呀、燥呀,很难!这里顺带提一下,西医犯的错误也是跟湿气一样,受寒受热不是病因,受了寒不会引起病,受了寒可以引起死,可以冷死,但不会冷病,西医这荒唐的很,冷死可以冷病不会的,没有寒引起的病,除了冻伤和冻疮,那很荒谬的,每一个细胞都要恰当的温度,否则人不是恒温动物。
太阴风湿表证的主症之一是“手足自温”这是张仲景的形容词,“太阴病,脉浮而缓,手足自温,此为系在太阴也”……这一例就是比较典型的,手温高于体温,还有手温高体温不高的,这个连西医的发热类型里面都没有。
手足心热跟手足自温两个概念……手自温就是说我现在暂时来解释一下,手足温温发热,就是手发热,不局限在手心,整个手发热,那就叫手自温,以后我们还会详细下定义……我们今天讲的是太阴风湿表证(一),谈的主要是卫分气分的风湿。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我们诊断她太阴风湿表证的依据之一,她解的时候正在亥时……中医治疗是什么呢?以平为期,中医治疗是要把她调整回生理的正常态,中医是借助于自然界已有的生物的偏性来纠正体内的偏性,还是接近于一种自然的疗法,所以它能保持住这样一种自然的时间节律,所以她得旺时她的表现就很规律,她就不是一种强制性的西医干扰性的不是,她恢复到正常态,她帮她太阴那个时候旺时能够,也就是说太阴病在下午之内吃药效果最好。
我这六年做了一系列的试验,这六年,其中一个试验就是说感染性疾病、自家免疫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发烧统统单纯用中药,不用一滴西药,就99%的都是用中药,平均多久退烧呢?一天半,99%的一天半退烧,而且不反跳,平均一天半。
我们现在中医呀面临着这样的一个机遇,我在书上很狂妄的论证了一下,抗菌素的寿命还有三十年……中药的生命在疗效,中医的前途在疗效!我们这里挑太阴风湿表证出来讲,只是《伤寒论》的演绎之一,十二经、六经皆有表证……你不懂得六经表证你敢去治感染性疾病啊?你第一关就过不了,中医的急性病内科疾病的急性病,急性的临床的市场的丢失跟表证的关系没有理清的关系很大。
太阴病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太阴病概说 一、足太阴脾—运化水谷,升布清阳之气 二、太阴病为三阴病的初始阶段 三、太阴病:腹满时痛,呕吐下利,食不下 四、太阴病病机——脾虚寒湿 五、太阴病治法——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六、代表方——理中汤
太阴病提 纲及本证
腹满食不下—脾虚不运湿阻气滞 呕吐下利——湿阻中焦升降失常 太阴之为病, 时腹自痛——阳虚寒凝 腹满而吐,食 病机:脾虚寒湿。 不下,自利益 误下后脾阳虚甚,阴寒内盛, 甚,时腹自痛。 冷结全腹而胸下结硬。 若下之,必胸 下结硬。(273) 自利不渴—脾虚下陷,湿气浸淫 自利不渴者, 脏有寒—脾脏虚寒 属太阴,以其 当温之—温中祛寒,健脾燥湿 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 四逆辈—理中汤、四逆汤一类的 方剂。 四逆辈。(277)
太阴病转愈与转Leabharlann 阳明的辨证脉浮缓 伤寒,脉浮而缓,手 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手足温—病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若自 寒湿内阻—发黄(小便 小便自利者,不能发 黄,至七八日,虽暴 利—湿有去路—不发黄) 烦下利,日十余行, 脾家实(脾阳来复)—暴 必自止,以脾家实, 烦下利—腐秽去—利止 腐秽当去故也。(278) 病在太阴—小便利— ……若小便自利者, 不能发黄。至七八日, 湿有去路—大便转硬— 大便硬者,为阳明病 化燥化实—病入阳明 也。(187)
太阴兼表证
太阴病, 脉浮者, 可发汗, 宜桂枝 汤。 (276) 太阴病(腹痛,纳差) 脉浮(汗出,恶寒发热) 病机:脾脏虚寒,风寒表虚 治法:可发汗 方药:桂枝汤 (外则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内则建中补虚,散寒止痛)
太阴腹痛证
腹满时痛——土虚木贼 本太阴病,医反下 治法:温中散寒缓急止痛 之,因而腹满时痛 方药:桂枝加芍药汤 者,属太阴也,桂 腹满大实痛——脾虚寒 枝加芍药汤主之。 中见阳明燥化 大实痛者,桂枝加 大黄汤主之。(279) 治法:温中散寒泻实导滞 太阴为病,脉弱, 方药:桂枝加大黄汤 其人续自便利,设 (桂枝加芍药汤加大黄) 当行大黄、芍药者, 大黄、芍药苦寒之品, 宜减之,以其人胃 对脉弱、便利即脾虚寒 气弱,易动故也。 湿之人要慎用。 (280)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一、太阴病本证【原文】: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病机】:脾阳虚弱,运化失司,寒湿内阻。
【主症】:自利不渴,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二、太阴病兼变证(一)太阴病表证(桂枝汤证)【原文】: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二)太阴腹痛证(桂枝加芍药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原文】: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桂枝加芍药汤原方原量】:桂枝(去皮,三两)芍药(六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生姜(切,三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原方原量】:桂枝(去皮,三两)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机】:脾虚气滞络瘀(桂枝加芍药汤证)。
脾虚气滞络瘀较重兼腐秽实邪(桂枝加大黄汤证)。
【主症】:腹部疼痛,时轻时重,时作时止,喜温喜按,或腹部胀满疼痛,持续不减,拒按,便秘等。
兼食少,倦怠,乏力,舌淡或有瘀点瘀斑,脉沉缓或迟兼涩等。
【治法】:通阳益脾,缓急止痛。
和络止痛,导滞泻实。
(三)太阴发黄证【原文】: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
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
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可选方药】:茵陈五苓散、茵陈术附汤、茵陈四逆汤等。
【治法】:温中散寒,祛湿退黄。
太阴四肢烦疼证,膝盖痛的七种治疗方法
太阴四肢烦疼证,膝盖痛的七种治疗方法*太阴病的第三个证候,叫做太阴四肢烦疼证。
我的分类和我们讲义上的说法有些不一样,太阴四肢烦疼证,由于脾主四肢,所以在《伤寒论》就把四肢被风寒邪气所伤而出现的四肢烦疼叫做太阴中风,所以太阴四肢烦疼证也叫太阴中风证,太阴中风的条文,见274 条和276 条。
我们先看274 条,打开讲义的155 页,“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这条实际上讲的太阴中风可以自愈的一个证候。
什么叫太阴中风?就是太阴这个系统被风邪所伤。
太阴这个系统包括哪些组织结构呢?包括太阴脾脏,包括太阴经脉,包括脾所主的四肢。
首先他没有吐利,不是太阴脏证,其次他没有腹满时痛和大实痛,他不是太阴经证,他的临床表现,只是四肢烦疼,“烦犹剧也”,四肢剧烈的疼痛,由于脾主四肢,因此张仲景就把四肢被风寒邪气所伤,而表现的四肢气血失和,所出现的剧烈疼痛的这种症状,叫做太阴中风。
为什么不说是太阳呢?因为它没有头项强痛,没有全身的发热恶寒,为什么不说是阳明病呢?阳明也主四肢,因为他没有额头疼痛,缘缘面赤,目痛鼻干,夜卧不宁,他也没有全身的发热,所以这不是阳明病。
为什么不说他是少阳病?因为他没有偏头痛,没有目赤耳聋,胸胁烦闷这样少阳经脉受邪的证候,更何况少阳和太阳都不主四肢,主四肢的只有阳明和太阴。
我们在讲阳明病的时候,提到手足温而渴的属阳明,在讲少阳病三阳同病的时候,也提到手足温而渴的属阳。
现在出现了四肢的症状,没有全身的发热,只能属于阴证,那就把它叫做太阴中风。
四肢毕竟是表,偏于外,当四肢被风寒邪气所伤的时候,正气抗邪于外,气血浮盛于外,因此脉象应当是浮的,“阳微”是指的轻取,脉由浮而变微,那提示了邪气退,“阴涩”是沉取脉涩,这提示了里气不足,正气不足,“而长”,这个而是表转折的,由涩脉转成长脉,这提示了正气的充实,正气的恢复,脉由浮而不浮了转微了,这提示了邪气退,由沉取涩而转长了,这提示了正气复,所以这种太阴表证,这种太阴中风,它可以自愈。
浅谈小儿太阴风湿表证发热之护理
浅谈小儿太阴风湿表证发热之护理摘要】:发热是儿童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易虚易实,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生理病理特点,使得容易出现发热且热退后易迅速回升,因而医护人员及小儿家长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但由于家长大多不熟悉医疗,缺乏辨证护理知识,且酒精擦(浴)、冰敷(冰袋降温法)普遍运用,在护理方法上的千篇一律,使得很多因伤湿而发热者病情缠绵难愈,变证丛生。
笔者试从中医理论,浅谈小儿太阴风湿表证发热的护理要点。
【关键词】:太阴风湿表证护理发热㈠概说小儿外感发热,是指小儿因吹风扇空调、游泳等因素引起外感六淫或感受疫毒之邪侵犯机体而导致以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
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帮助白血球抵抗细菌。
《黄帝内经》有言“阳胜则热”,发热是人体阳气的偏胜。
《伤寒论》第7条曰“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说人体感受寒邪,寒邪中于三阳经,人体阳气奋起抗邪而阳胜则热,若中于三阴经,人体阳气不足以奋起抗邪而阴胜则寒就不出现发热。
所以,无论中医西医都认为小儿外感发热是人体抗邪的反应,医师对于发烧,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响及进展,而不是单纯只为退烧而已。
针对小儿发热的具体疾病过程出现的不同表现,而分析疾病发展到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所病机,采用相对应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方法,这就是辨证论治治疗小儿发热的过程。
应当注意的是:1、“吹风、游泳受凉、饮冷”等因素当为疾病产生的原始病因,而所谓的“六淫及疫毒”之邪当为疾病产生的直接病因2、“小儿”一般是指年龄在进入青春期之前(一般为女12岁,男13岁)的各阶段的小孩,包括胎儿、新生儿、婴儿、幼儿和学龄儿童;3、据第七版西医《诊断学》记载,“体温升高”应分四个阶段: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㈡太阴风湿表证的定义江西中医药大学已故名誉院长姚荷生教授第一个明确提出“太阴风湿表证”。
太阴表证四肢辨析丨手足自温及四肢烦疼
太阴表证四肢辨析丨手足自温及四肢烦疼太阴脾主四肢,因此太阴病必然从四肢表现出来,即使在表证阶段,四肢也必然体现着太阴病的发病特点。
大论中276条曰:“太阴中风,四肢烦疼”就明确提出了太阴病中风表证,在四肢的表现是烦疼。
太阴中风之所以出现四肢烦疼,就是由于外感风邪引动太阴里湿而相搏结于脾所主的四肢。
风湿相搏可引起烦疼,论中就有明论,如174条有:“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此为风湿相搏于太阳之肌表而致的身体烦疼,这与太阴病表证的四肢烦疼是相似的,只不过太阳病之身体疼烦是全身性的,说明了太阳主全身肌表,而太阴病中风表证之烦疼只是在四肢,说明了脾主四肢。
当然太阳病的风湿相搏之湿邪主要来自外感湿邪,而太阴中风的风湿相搏之湿邪主要来自脾阳虚不化所生的内湿。
至于太阴病伤寒表证的四肢表现,在187条、278条就有:“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此为太阴病伤寒表证的四肢表现是手足自温。
手足自温是比正常手足温热偏低,但未达到手足冷的地步,也就是介于手足正常的温热与手足厥冷之间,反映了四肢阳气已比正常时的阳气显得不足,但尚未到阳气不足而生寒冷的地步,只是手足自温,当然也是四肢因阳气不足而得不到正常温煦的表现,属太阴表证阶段的四肢表现。
太阴病伤寒表证之所以出现手足温,就是由于在素体脾阳虚的基础上,又外感寒邪伤阳,致脾阳不足以温煦四肢所致,若进一步发展,到了手足厥冷地步,就会出现典型太阴病自利腹痛的里证。
可见,太阴病表证,有中风、伤寒之别,在四肢的表现亦不同,中风者四肢烦疼;伤寒者手足自温。
以证推理,四肢烦疼与手足自温,一则偏于阳邪,属于太阴中风;一则偏于阴邪,属于太阴伤寒。
REF:纪立金.《伤寒论》太阴病表证探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01:4.太阴指的是六经中的太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及足太阴脾经的经络及其所络属的脏腑、苗窍以及经络脏腑的气血阴阳。
太阴证两种痛不同的处方
太阴证两种痛不同的处方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本来是太阳病,硬挨解表,他没有解表,表证还在的时候,攻下,攻下以后,如果出现了腹满而痛者,这个痛,是一阵一阵的,属于太阴也,就是桂枝加芍药汤。
记不记得我们在太阳篇的时候,有小建中汤,这里是桂枝加芍药汤,就是重用桂枝,如果再加饴糖,就是小建中汤。
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白芍专门治疗痛,痛的原因可能是肚子里有寒,寒水累积在肚子里,所以静脉的血液循环不好。
女孩子痛经也可以用白芍,肠子痛也可以用白。
好,有腹痛,一阵阵的痛,隐隐作痛,就是桂枝汤重用白芍,即桂枝加芍药汤。
如果是大实痛,拒按,强烈的痛,桂枝汤加大黄。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分温三服。
桂枝加大黄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大黄一两以水七升,去渣,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先看桂枝加芍药汤,没有加饴糖,甜味的东西会生湿,他本来就湿,不要加饴糖下去。
这个处方我们在临床上治疗血癌,血癌就是太阴证,小朋友得了血癌根本就是打了小儿麻痹疫苗,小儿麻痹疫苗的两个后遗症,一个脑瘤,一个就是血癌,而且很奇怪,现在美国制造出来的沙宾疫苗,口服的沙滨疫苗,千万不要去口服沙滨疫苗,大家放心,小儿麻痹可以治疗。
倪师用桂枝汤重用白芍,他的脾很湿,肚子很胀,然后,加生附子,小孩两钱,大人五钱、六钱上去,重用啊,因为里寒很盛,手脚是冰冷的,他肚子胀,问他渴不渴?不渴,晚上睡觉冷不冷?非常冷,里很寒,那胃口也不好。
这时候我们加白术茯苓,里寒一去掉,寒湿一去掉,阳一恢复就好了。
我们怎么知道他好了?很简单,本来不能睡的可以睡了,本来不能吃的可以吃了,本来大小便不好的也正常了,本来手脚冰冷的也热起来了,然后再过来,第五椎压痛,是我们诊断血癌的,第五椎压下去也不痛了,就好了。
很多方法可以诊断。
太阴经病辨证
太阴经病辨证14、太阴经病辨证太阴经指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
太阴病主要表现为脾虚湿盛的证候。
太阴病可由三阳治疗不当,损伤脾阳而起;也可由风寒之邪直接侵袭而起病。
症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象缓弱等脉证,就叫太阴病。
其证以中焦阳虚气衰,寒湿不运,脾胃机能衰减为前提。
太阴与阳明相表里,故阳明病与太阴病相互传化,有虚实之分,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说法。
二者变化与体质及治疗有关。
多是阳经传变而来,故多兼它经症状。
脾胃虚弱外邪直中太阴。
多为里虚寒病证。
一、症状脾阳虚,症见腹满呕吐,食欲不振食不下,或有不消化食物,时腹自痛腹泻,喜温喜按,大便清稀,无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腻,脉濡弱或迟缓等。
二、分析脾阳不足寒湿内停,故腹满饮食不振。
寒湿伤于脾胃,升降失职,胃气上逆故呕吐;脾气不升故腹泻,阳虚阴寒凝滞,故腹痛阵发,喜温喜按。
口不渴,舌淡苔白,脉迟或缓,为脾有寒湿之象。
腹部胀满疼痛,是阳明、太阴病共有证状。
阳明腹满痛不减而拒按,大便燥结,故为里实。
太阴腹满痛,则时发时止,喜按喜温腹泻,故为里虚寒。
太阴病的腹满痛,与阳明病的腹满痛,是有区别的:阳明病为实热燥屎内结,其腹满痛必甚且痛,必拒按;太阴腹满痛为虚寒,腹满痛时减且喜按,或得温而缓。
太阴自利,多有口不渴的特点,纵然见渴,只喜热饮,且饮不多,这是与阳明病的不同。
由于脾主四肢,故风湿之邪侵犯肌表,郁而不达,故可见四肢烦疼等证候。
太阴病由阴转阳、转实,可变成阳明病;如湿滞不化,能影响胆汁排泄,引发阴黄。
太阴兼表证,症见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太阴误下邪陷,表尚未解的症见太阳表证,还可见里症为急的腹满痛等证。
太阴属脾与肺,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
水谷腐熟消化,和传导排泄,分属胃和大肠负担,水谷精微则赖脾之运化和肺之敷布,以充养全身。
脾以升为常,肺以降为顺,脾主运化升清阳,代胃行津液;大肠赖肺之气肃降和津液敷布,而能传导排泄。
三、治疗原则太阴病因属里虚寒证,故治疗当以温法补法为主,以温中散寒为重点。
第三节 太阴病兼变证
桂枝加大黃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大黃二兩 芍藥六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 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 服一升,日三服。 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 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 動故也。(280)
[讨论] 1 证治 证:腹满时痛――太阳误下伤脾,脾络不和 大实痛――脾络瘀滞加重 机:太阳误下伤脾,气滞络瘀。 治:通阳益脾,活络止痛。
桂枝汤本为甘温益气之剂,加重芍药用量 至六两,可加强其除血痹,主腹痛的功效, 主治中焦虚寒者感受寒邪,又经误下致脾虚 气滞络瘀的腹满时痛;再加大黄二两,用其 活血化瘀,加强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主治 腹满兼大实痛者。
2 (280)太阴脾络不和与太阴脾阳虚弱并 存,表现为在腹满腹痛的同时,又有脉弱, 续自便利等。治疗既要用桂枝加芍药汤或桂 枝加大黄汤以和脾通络止痛,又要兼顾脾阳 虚弱“续自便利”,提出“设当行大黄芍药 者,宜减之”的措施。 (273)、(277)的太阴病是病在气分, (279)的太阴病是病在血分, (280)的太阴病则是气血同病。
方: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加芍药至六两; 桂枝加大黄汤:桂枝汤加芍药汤再加大黄 二两。
芍药:《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 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大黄: 《本经》“主下瘀血,血闭寒热, 破 癥坚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 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第三节 太阴病兼变证
一 太阴兼表证 [原文]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276)
[分析] 1 原文分析 太阴病――脾虚寒湿,可见腹满或痛,纳 呆便溏等。 脉浮――外感寒邪,可见发热恶寒,四肢 疼痛等,以脉概证。 太阴兼表证――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阴病的证治 ppt课件
3、太阴表证
太阴主四肢,所谓太阴表证,是指四肢 末梢被风寒邪气所伤的证候。在《伤寒论》 中也叫太阴中风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 为欲愈。(274)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75)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276)
ppt课件 6
桂枝加芍药汤在治疗痹证中的应用
ppt课件 4
2、太阴经脉气血不和证
太阴经脉气血不和证,是太阴经脉受邪,经 气不利,气血失和的证候。气不利则满, 血不和则痛,故以腹满、腹痛为主证。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 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 桂枝加大黄汤主之。(279)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 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 故也。(280)
ppt课件 8
ppt课件 7
4、太阴湿盛发黄证、自愈证 太阴外薄阳明证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 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 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278)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 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 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 病也。(187)
ppt课件
3
三、太阴病的证候和治疗
1、太阴脾脏虚寒证
脾阳、脾气虚,运化失职,升降紊乱, 邪犯太阴,寒湿留滞,则形成太阴脏虚寒证, 是太阴病的主要证候。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 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3)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
基础方:白芍30~40克 桂枝10~20克 炙甘草10 克。 陈旧性疼痛,久病入络,加丹参30克,莪术10~ 20克,生牡蛎30克。 腰以上疼痛,加鸡血藤30克;颈部疼痛,加葛根 20克;下肢疼痛,加桑枝30克。 凡舌质淡、暗皆可以使用,舌上有瘀斑更适合, 如果舌红,可加胡黄连6~10克。 热痹见关节红肿热痛,配合白虎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阴风湿表证(一)姚梅龄撰一、定义(一)、定义:风湿阻滞太阴之表的病变,称之为太阴风湿表证。
(二)、定义伸述:1、太阴的涵义:指六经中的太阴经,即手足太阴经络及其所系的肺与脾。
2、太阴之表的涵义:(1)手足太阴经络: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
(2)脾肺所主的体表组织和器官:脾--四肢、肌肉、口(咽)。
肺--皮毛(玄府)、鼻(喉)、气道。
(3)与脾肺功能关系密切的体表活性物质:充养于体表的卫气、营气、津液、水谷之精微、脾肺之气、经脉之血。
3、太阴表证的实质:以淫邪直接作用于太阴之表为征结的变病,称之为太阴表证。
4、太阴风湿表证的实质:以风湿杂合直接作用于太阴之表为症结的病变,即为太阴风湿表证。
5、太阴风湿表证的发病机理:(1)风湿有余,肺及/或脾之气不足。
风湿绝对有余,但可轻可重;肺及脾往往绝对不足,否则邪气难害三阴,否则不会仅手足自温;少数为肺脾相对不足;所以此证往往是在脾肺不足的基础上形成的。
(2)风湿是直接病因:体表风湿之邪之形成,可由体外的风湿外邪干忤体表而产生,也可以是其他有害因素影响太阴之表,影响了脾肺功能,形成了太阴之表的风湿表邪;反过来风湿表邪又进一步直接损害太阴之表,使太阴之表的多组织及其功能,以及体表生物活性物质及其生理作用产生异常;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脾肺功能,故而形成太阴风湿表证。
(3)此证的关健病机,在于阻滞气机,即风湿阻滞于太阴之表。
(三)太阴风湿表证的实质:病因:风湿;病机:阻滞;病所:太阴之表二、太阴风湿表证的提出(一)文献与理论依据:1、主要文献依据:(1)《伤寒论》:190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是为系在太阴。
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也。
”27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99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273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2)《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二十一、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右坐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渣,温服。
有微汗避风。
”(3)《温病条辨,中焦篇》:“(六十五)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痿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
宣痹汤方:防已五钱,杏仁五钱,滑石五钱,连翘三钱,山栀三钱,薏苡五钱,半夏三钱醋炒,晚蚕砂三钱,赤小豆皮三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痛甚加片子姜黄二钱,海桐皮三钱。
”“(五十九)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身痛、苔白、脉象模糊,二加减正气散主之。
二加减正气散方:藿香梗三钱,广皮二钱,厚朴二钱,茯苓皮三钱,木防已三线,大豆黄卷二钱,川通草一钱五分,薏苡仁三钱,水八杯,煮取三杯,三次服。
”(4)《湿热病篇》第1条(自注)“然所云表者,乃太阴阳明之表,而非太阳之表,太阴之表四肢也,阳明之表肌肉也,胸中也……”第3条:“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味。
不恶寒者,去苍术皮。
”2、理论依据:(例如“标本中气”理论:“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二)临床依据1、临床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的不全统计,占门诊人次的 4.3%以上(根据笔者的2.6万人次的不全统计)。
2、太阴风湿表证(及其兼证)常出现于哪些病种之中?(均属我本人经治的)(1)呼吸系统:感冒;支气管炎;小儿支气管肺炎;病毒性肺炎(包括非典);细菌性肺炎;支气管哮喘;支原体肺炎;(迁延性肺炎)。
(2)消化系统: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肠道沙门氏菌属感染(包括伤寒流、副伤寒);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胃肠炎并发的胃肠动力不足;急慢性甲型、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
(3)运动系统: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原因不明的肢体瘫痪性疾病。
(4)神经系统:病毒或细菌性引起的脊髓炎(例如病毒性脊髓炎引起的截瘫,葡萄球菌所致化脓性脊髓炎起引的截瘫等);乙型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脑炎。
(5)心血管系统:病毒性心肌炎(尤其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并发心肌炎)。
(6)风湿病:(刚才讲的急性风湿热);红斑狼疮。
(7)血液系统:再生不良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换骨髓后的反复发热;不明原因的白细胞低下;缺铁性贫血。
(8)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炎;激素药物引起的肥胖症。
(9)泌尿系统:出血性肾小球性肾炎;肾盂炎并发的尿路积脓;(10)五管科疾病:慢性咽炎;慢性付鼻窦炎;喉头乳头状瘤;过敏性鼻炎。
(11)皮肤病:广泛严重的全身皮肤湿疹;荨麻疹;牛皮癣(银屑病)。
(12)妇产科产疾病:盆腔炎。
(13)儿科:小儿夏季热、新生儿黄疸(多属兼症)、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疾病等以上各系统疾病。
(14)其他:不明原因的低热,自闭证。
(三)第一个明确提出“太阴风湿表证”的是江西省的姚荷生教授。
三、研究和讨论太阴风湿表证的意义(一)是常见病。
(二)是疑难病。
(三)是许多无法根治的严重慢性病的前提基础;是激素、输液、抗菌素、抗过敏药、乃至多喝开水、多吃营养等等的禁忌证。
(四)中医疗效甚好;是迎接“后抗菌素时代”的重要诊治方法之一。
(五)是“知常达变”的第一步阶梯之一。
(六)科班教材上没有;杂志也似未出现过。
四、太阴风湿表证(之一)的临床表现(一) 发病经过:1、始发因素(即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甚至是发病前的1—2天,常有以下因素中的一种或多种):(1)外感因素:风、寒、暑、湿 (水)。
(2) 饮食:牛奶、肥腻、营养过多。
(3)疫疠:湿温、温毒、暑疫、(病毒、细菌、支源体等微生物,甚至包括原虫等原虫)。
(4)劳倦:往往过逸。
(5)误治史:输液偏多;反复多次用抗菌素治疗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史;其中危害最大的是激素反复多次的使用( 静滴、口服、喷喉等)。
多有用辛温和辛凉解表、苦寒和咸寒清里、甚至用壅补之剂的误治史.(6)宿疾与体质:关健在体内素有湿,素来是脾、肺之气不足的体质。
表现为平时容易累,活动时汗多,或平时面色白、或略带黄滞,或素偏虚胖,或素来舌苔白厚;平时多为脉软、甚至偏虚。
(二)发病过程1、往往是急性起病:即在感受了外邪、不洁饮食或经误治后的当天或第二天即发病,并出现太阴风湿表证的证状;接触疠后发病者,其潜伏期的天数不等,感染流感则发病较快,当然还要看是否附加了上述原因;有少部份出现在某些疾病的迁延期或慢性期过程中,例如肺部炎症难以吸收的迁延期中的太阴风湿表证,又如慢性病毒性肝炎过程中的太阴风湿表证,又可表现为发病较为缓慢的过程。
2、起病时的第一感觉常是患者感到非常“疲倦”。
(三)临床现症1、主症:肢软乏力,手足自温,脉浮。
2、典型症:手足自温;脉浮虚而不流利。
3、或现症:(1)其他的常见症:发热,多数发热不高,或身体蕴蕴发热或午后发热;四肢痠楚;身体困倦;微恶风寒;不欲饮;小便自利。
(2)若风偏重:则可阵作自汗出,但汗出热不退;或汗出恶风,脉可浮弦。
(3)若湿偏重:则可无汗而恶寒恶风,或汗出不彻(有时身微有汗、或汗出剂颈而还,或汗出剂腰而还),汗粘;或感肢体沉重;脉浮或缓、或软、或濡、或欠流利;舌苔白或厚、或微腻;面色或现黄或兼滞;(4)若属风湿犯手太阴之表:则可兼鼻微塞,喷嚏,流清涕或粘;或微咳;脉可现寸脉独浮或右寸独浮;手足自温不显著。
(5)若属风湿犯足太阴之表:则手足自温明显,或四肢痠楚或萎软亦较明显;久则晨起手微胀、午后跗微肿,目胞微肿,或手足发作轻度的湿疹,或口不仁(口微粘、口微涩)而食乏味;或恶心明显,小儿可现微吐,大便软、甚则微溏;(6)若属风湿痹阻经脉为主:则可四肢疼烦,骨节疼痛;甚则四肢挛急,或发为痿躄;(7)其他或现症:舌苔薄白或舌苔厚浊而浮;舌质偏淡或淡红,舌边有浅齿痕;脉浮弱,甚至脉不浮(往往有兼症);手自温而足冷(往往属兼挟证且不以太阴风湿表证为主),手足自温与手足凉交替(兼脾气虚明显,或兼其他兼挟证);小便微浑。
(四)临床归转:1、少数患者可以自愈:例如《伤寒论》27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2、如果不治疗或经过误治,多数(90%以上)表现为迁延(例如低热不退)、反复,以及在传变的基础上形成兼挟证,形成较为顽固的慢性病。
3、单纯的太阴风湿证,如果采用了正确的医疗护理方法,一般能1-2天内明显见效;若未使用1周以上激素,体质虚不明显的,一般3-5天可痊愈。
五、太阴风湿表证(之一)的诊断(一)诊断的主要依据:1、主要根据现症:主要依赖主症和常见症状作出诊断。
2、病情经过特征依据:迁延反复发作感冒或类似感冒的情况,痛苦又不明显的,要注意本证是否存在。
(二)诊断的参考依据:1、指生活史及宿疾素体有湿者,患发热性疾病时要注意是否属本证。
2、发热时白血球降低或中性粒细胞明显低下者。
(三)鉴别诊断:1、病所鉴别:本症所现症状集中于太阴之表,而无明显的太阴里症(如腹痛,明显的吐利咳喘等),亦无其他经的表症(主要指其经脉循行部位和所主器官)。
2、病因鉴别:人湿邪缠绵,重浊,腻滞(阻滞太阴之表)和压抑的特征,且有风邪犯表的疏泄、鼓舞或主动(时作时止)的特征;而无表寒凝闭所致的明显的恶寒无汗、头身紧痛等的特征;无表热主灼律(如口渴)、丰隆(如咽红肿)、弥散(如自汗多、四肢身热均匀发热)的特征;无火性上炎(如目赤、耳前后肿,大头瘟)、燔灼(如头面欣赤肿痛,肢体某些部位的红肿热痛)的特征;无燥性消耗(如口干大渴,皮肤干裂,鼻燥)等特征。
3、病机鉴别:由于本征的机理主要是邪气弥漫性阻滞体表组织,仅仅只达到了接近痹阻的程度,而未达到闭结、瘀、壅塞的程度,故本证一般无剧烈的疼痛和显著肿胀的症状体征。
同时,本证虽然常常是在脾肺之气不足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终究没有到脾肺气虚的程度;加之本证的邪正虚实对比,是以风湿邪盛为主,是一种实证。
所以,本证并无突出的虚象(如短气、动则气喘,明显的自汗盗汗、脉细微弱等),甚至多数进食亦尚可。
4、与其它类似的常见证鉴别:(1)与太阴风温表证的鉴别要点:(2)与太阴风寒湿表证的鉴别要点:(3)与太阴里湿证的鉴别要点:(4)与阳明风热表证的鉴别要点:(5)与卫分湿温证的鉴别要点:卫分湿温证:身体蕴蕴发热而无手足自温。
太阴风湿表证:手足自温,可无身体蕴蕴发热。
(6)与气阴两虚内热证的鉴别要点:(四)诊断标准(参考)1、诊断要点:有表风症、有表湿症、风湿症现于太阴之表、又有风湿阻滞的现象,组合而形成综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