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与移情的关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与移情的关系
摘要: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本文主要探讨移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大部分的研究证明移情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显著,并且这个结论被实验证实。

关键词:移情能力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作用。

1.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及研究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心理学家用来表达社会所确定的道德行动的术语,如分享、助人、合作、同情等。

比较心理学领域,亲社会行为指有机体为了同类中其他成员的生存而减少其自身或后裔生存机会的一种行为。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指个体关心他人利益、福祉的行为。

近20年来心理学家从社会认知角度对亲社会行为作了大量的研究[1]。

1.1 亲社会行为的现代定义范畴
传统研究中一直将亲社会行为界定为被所在社会接受和鼓励的行为,是个体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从而获得肯定的行为。

它包括可能出于自我利益考虑的助人行为和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实际上是个体自愿提供的、有益于他人的、能促进人际间关系协调的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具有两个特点:利他性和社交性。

从利他性来说,应包括:①某些调节性的行为(调节他人情绪,使之改变不良状态的安慰性行为);
②帮助性的行为;③分享性的行为;④完全利他性的行为(只顾他人利益的无私性行为)。

从社交性来说,包括:⑤某些习俗性的行为(微笑、问好、和颜悦色等礼貌行为);⑥包容性的行为(团结他人、邀请他人等吸纳性的行为);⑦公正性的行为(主持正义、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等支持性行为);⑧某些控制性的行为(终止他人不友好或攻击性的行为)等[2]。

这里的社交性部分在传统亲社会行为研究中常常被忽略。

1.2 儿童四种亲社会行为及发展特点
帮助、合作、分享、安慰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

1.2.1 帮助行为
研究者通常研究非紧急情境下和紧急情境下的帮助行为。

非紧急情境下的助人行为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救助者付出太多的时间、物质和精力。

紧急情
境下的助人行为则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急迫性。

研究者认为助人行为起源于婴幼儿时期。

助人行为是儿童期望参加社会互动的结果。

紧急情境下的助人行为在个体身上发生得较晚。

无论是紧急情境下还是非紧急情境下的助人行为,都明显受到个体年龄的影响。

1.2.2 合作行为
合作指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某一任务的行为。

儿童在出生后第二年开始出现合作行为。

大多数18~24个月的儿童可进行合作游戏。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间合作的目的性、稳定性逐渐增强。

逐渐由两人间的合作发展到三、四人之间乃至更多的人之间的合作。

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儿童进入学龄期后,随着交往经验的增多,竞争意识的逐渐发展使合作行为随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2] 。

1.2.3 分享行为
分享是指个人拿出自己拥有的物品让他人共享从而使他人受益的行为[2] 。

分享的特点是使交往双方共享物品拥有者的资源并使双方受益。

婴儿12个月时就已表现出指向动作的分享行为。

1.2.4 安慰行为
安慰行为指个体觉察到他人的消极情绪状态,如烦恼、哭泣等,并试图通过语言或行动使他人消除消极情绪状态的亲社会行为。

研究发现,在儿童出生的第二年初,当别人表现出明显的难过时,儿童不仅能够以相似的情绪做出哭泣的反应,而且还会为对方提供如拥抱或轻轻拍打的行为。

儿童的安慰行为之所以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主要与他们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感知理解力有关[2]。

2.移情与亲社会行为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先前的研究证明:同伴关系、人际信任、教养方式、个性特征等因素都和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的相关。

在此,我们只讨论移情这一特征。

移情是一种根据经验或者以往类似情景去知觉或理解当前情景的现象[4]。

移情是一个人(观察者)在观察到另一个人(被观察者)处于一种情绪状态时,产生与被观察者相同的情绪体验,它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

也就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过程[3]。

从移情的概念内容来说,移情能力强的个体能够更准确和即时的了解到他人的感受。

所以能够增强亲社会行为的倾向。

2.1 移情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源。

Bess等人研究发现,更愿意参加志愿者服务的学生的移情测验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平均得分,并认为移情水平可以预测一个学生是否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参加志愿者活动[5]。

Vitaglione等人[6]的研究发现状态移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呈直接正相关,而特质移情在状态移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移情不仅是亲社会行为的直接动机源,还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中介因素。

一个孩子越具备移情能力就越有可能引发助人、抚慰、分享、合作等亲社会行为。

Desmond 等人[5]考察了174 名在校大学生和宠物相处关系的质量与他们的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者与宠物关系的质量并不能很好地预测亲社会行为的水平,但是实验者的移情测验分数却和亲社会行为呈显著相关。

Julia Krevans 等人[5]考察了78个家庭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孩子的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孩子的平均年龄是12岁零3个半月)。

研究显示,家长的亲社会教育的水平与孩子的移情能力及亲社会行为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但是当把孩子的移情能力作为两者之间的中介变量加以控制时,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有所降低。

还有研究发现,移情的作用在不同的年龄表现出的强度不同。

张莉用试验方法研究了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

结果表明,移情训练对小、中、大各班幼儿的行为有明显的改变作用。

但移情训练在小中班的效果优于在大班的效果。

即移情训练在幼儿初期和中期的效果比在幼儿晚期的效果好。

分析统计数据后发现,小、中班的分享分数比大班的分享分数高,主要表现在对奖品物的分享。

这可能是因为大班儿童对奖品的认识较之于小班、中班儿童更为深刻[4]。

但是,也有研究的结果呈现相反的结论。

朱丹对初中学生道德推理、移情反应、亲社会行为及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6],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情绪消极体验会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反应,即使处在“积极情绪’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也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

张嘉玮、崔光成[7]等研究也都发现,移情高低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并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

3.小结
是否一个人具备了较高的移情水平,就可能会有较高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呢?迄今为止,还没有充分的论据来支持这个结论。

移情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亲社会行为的倾向”。

移情能力意味着个体具备了动机因素。

目的和动机只是构成了完整的亲社会行为的倾向。

从这个倾向到行为的产生还需要有一个外在的诱因作为行为的“催化剂”。

如果刺激的强度超过一定的阈限,就会产生真正的助人行为。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社会认知视野中的亲社会行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1.
[2]寇彧,王磊.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评述.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86.
[3]李幼穗.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9,2 :28 - 32.
[4]张莉.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试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26.
[5]James BL.New York university,Inducing volunteer community service in undergraduates: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prior experience,coursework,and the dispositions of empathy and moral development. DAFA 63/03.P.877,Sep 2002,PQDD.
[6]朱丹.初中学生道德推理、移情反应、亲社会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心理科学,2005,28(5):1231-1234.
[7]张嘉玮,崔光成.12-16岁被助儿童的自主能力,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轻微关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