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与移情的关系
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对策研究
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对策研究摘要:幼儿好比一颗种子,如何培养决定着他们的一生。
亲社会行为在当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和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认为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可以促进幼儿的个体身体健康,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最后,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关注幼儿的成长环境、进行亲社会行为的榜样示范、教会幼儿换位思考和借助游戏进行亲社会行为训练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能力。
关键词:幼儿;亲社会行为;对策研究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从词面上理解,亲社会行为就是亲近社会,不做对社会有害的事情。
这是一种发自本心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受社会制度约束而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
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亲近社会的意愿并通过具体行动表现出来,如帮助孤寡老人、给儿童让座、捐助灾区等行为都属于亲社会行为。
这些行为可以给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带来利益。
在亲社会行为中,双方的关系利他但不损及,双方可以建立愉悦友好的交流基础,通常包括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两种。
亲社会行为不是天生就能形成的,它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引导,要求个人能够对社会和人性有正面的认识,才能形成亲社会行为。
二、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因素(一)环境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受到环境因素的密切影响,对幼儿来讲,主要受到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和朋辈群体的影响。
家庭是幼儿接触最多的场所,父母、爷爷奶奶和兄弟姐妹是他们最熟悉的人,如果家庭关系恶化,经常出现吵架、冷战甚至打架的情况,那么幼儿就会对人际关系产生陌生感和冷漠感,认为每个人的关系都是这样,最终导致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如果幼儿的家庭关系非常和睦,父慈母爱,那么幼儿就会产生对人亲近的冲动,乐于主动与人沟通和交往,能够善意的和陌生人交流,有利于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社区环境是幼儿初步接触社会的第二环境,它包括小区环境、社区人员和医院等社区设施等,幼儿的室外活动大部分时间在此区域内进行,社区环境的和谐与否也影响着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认知、情感与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三大方面,但长期以来,不少理论学派只把研究兴趣放在其中某一方面发展过程的探讨上.亲社会行为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探讨它与观点采择、移情之间的关系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发现,观点采择、移情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表现中起着重要的和交互的作用.
作者:丁芳作者单位:山东教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13 刊名:山东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EDUCATION INSTITUTE 年,卷(期):2001 16(1) 分类号:B84 关键词:观点采择移情亲社会行为儿童。
论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论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摘要:对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一般研究,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中期,移情被认为是一种使社会生活成为可能的基本人际关联结构。
而对移情这一重要课题的实验研究是一直到二十世纪才开始的;对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相互关系的研究表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有着复杂而密切的联系。
首先,移情在促进和保持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移情是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一种直接动力。
关键词:移情亲社会行为关系一、“移情”概念的发展脉络“移情”,最初是出现在美学中的一个概念。
早在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1744-1803)在与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美学的论战过程中,提出了审美移情理论的最初萌芽。
他认为,一切美都是在艺术对象和自然对象中内在生命和人格的表现①。
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hner,1801-1887)提出了一种重视心灵感觉经验的分析,从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方法,这种从心理学的感觉经验作为出发点研究美学的方法,逐渐成为西方美学研究的主流。
真正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移情做出全面系统阐述的是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立普斯(lipps),他通常被公认是移情说的代表人物。
在立普斯看来,只有通过“einfuhlung”,人们才能够理解他人,并对他人做出一系列反应。
不管是美学范畴,还是在心理学领域,移情都蕴涵了“感情移入或转移到其他人或其他事物上”的意义;而从某种层面上说,美学其实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如果我们非要强制性地把美学和心理学领域里的“移情”概念完全区分开来,则几乎是徒劳的。
二、关于“亲社会行为”概念的界定“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这一概念最初出现在eisenberg撰写的《同情心理的发展》一书里,这本书一经出版,“亲社会行为”就在心理学界引起了极大震动,并且吸引了很多心理学家的密切关注。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作者:金雪莲张丽红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11期[摘要]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即为亲社会行为。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受着外在因素的影响。
本文分别对亲社会行为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儿童亲社会行为合作[中图分类号]Q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57-02一、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关亲社会行为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出现实证研究,主要围绕合作、分享、助人、捐献等亲社会行为展开。
1972年,美国学者威斯伯在其《社会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次提出“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他用这一词来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此后,对于亲社会行为理解,不同心理学家,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例如:亲社会行为是由那些对行为者无明显利益,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亲社会行为是那些任何以有益他人为目标的行为(Aronson,2004);亲社会行为包括任何帮助他人或目的是帮助他人的行为,不论助人者的动机如何(Taylor,2004)。
我国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
我国心理学学者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也有着各自的见解:周宗奎认为亲社会行为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在同样意义上使用,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趋向(1987);白利刚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的行为(1997);俞国良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行为(1999)。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作者:马定松秦竹高矗群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06期摘要:在亲社会行为研究领域,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备受关注。
采用文献研究法在对前人的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探讨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概况、影响因素,并提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训练及培养策略。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训练;培养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214-02儿童亲社会行为泛指儿童表现出的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它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1]。
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亲社会行为。
1972年,美国学者威斯伯在其《社会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次提出“亲社会行为”的概念,此后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2]。
中国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虽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些学术成果。
一、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儿童亲社会行为包括助人行为、分享行为、合作行为和安慰行为四大类,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行为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Stabu研究发现,5~8岁儿童的助人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9~12岁儿童的助人行为呈下降趋势(李丹)。
12~24个月婴儿的分享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4~36个月婴儿的分享行为随年龄增长下降[3]。
另有研究发现,学龄儿童越来越关注教师和他人的评价,因此分享行为又开始增多,7~10岁儿童中有77%愿意分享,11~16岁的儿童100%愿意分享[4]。
儿童在出生后第二年,开始与同伴围绕共同的主题进行角色转换,绝大多数18~24个月的儿童可进行合作游戏,同时表现出更多的与成人合作的倾向[3]。
王美芳(2000)发现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中合作的发生频率最高(53.2%),其次是分享(19.8%)和助人(18.4%),安慰(4.6%)和公德(4.0%)行为最少[5]。
儿童亲社会行为与移情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2期 06
移情 ( m a y 的概 念 最 初 是 由德 国心 理 E pt ) h
学家利普斯 (i s 提 出的。他认为 , 1p) p 在认识领 域存在着物 、 自我和他者的自我三部分。物是凭 感性 的知觉来理解的, 自我要通过 内部的知觉才
社会交往中所表现 出来 的谦让 、 帮助、 合作和共
感而引起 自己与之相一致的情绪、 情感反应 。移 情包括两个方 面: 一是识别 和感受他人的情绪 、 情感状态 ; 二是能在更高级的意义上接受他人的 情绪 、 情感状态。即将 自己置身于他人 的处境 ,
婴儿意识到他人存在之前。我们知道 , 出生刚两
天的婴儿昕到另一个婴儿的哭声时 , 自己也会跟 着哭。这种现象被称为“ 情绪传染” 。这些早期
一
帮助 。1 岁后 , 儿开 始安慰他人 , 婴 并且助人行 为发生的频率 随着年龄 的增长而增 多。一般认 为, 移情的形成 和发展有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 : 发生在出生后 的第一年 , 甚至在
一
个人( 被观察者 ) 处于一种情绪状 态时 , 产生
与观察者相同的情绪体验 , 即为他人 的情绪 、 情
亲社 会行 为( rsc l eai ) 心 理学 家 pooi hvo 是 ab r
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 的行为 , 它是指包括利他 行为和助人行为在 内的一 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 的行 为, 从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社会效果看 , 这 两种行为的含义是一样 的。但从动机看 , 分属不 同层次和水平 , 其中利他行为是高层次的亲社会 行为。因为利他行 为是人们 出于 自愿 的亲社会 行为, 它并不企望得到任何报酬或奖赏。亲社会 行 为是人 与人 之 间 形 成 和 维持 良好 关 系 的重要 基础 , 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 , 它受到人类社会 的肯定和鼓励。亲社会行 为的形成和发展是个
儿童的道德判断_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18. 050 10. 60 3 3
移情 (C)
48. 050 1
48. 050 28. 21 3 3
A ×B
5. 000 1
5. 000 2. 94 3 3
A ×C
12. 800 1
12. 800 7. 52 3 3
B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 200 1
7. 200 4. 23 3
A ×B ×C
8. 450 1
亲社会行为 。 4. 实验步骤 (1) 施测 DIT。(2) 两周后 ,在实验班实施
移情唤醒操作 ,操作程序同预备实验步骤 (1) 。控制班则无 此操作 。(3) 几分钟之后 ,给所有的被试提供在双休日帮助 一位孤寡老人的机会 ,并用问卷测查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
5. 计分方式 将被试选择助人时间的数量作为衡量其 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指标 。如果被试不给予帮助 ,得 0 分 ;打 算帮助半天 ,得 1 分 ;打算帮助 1 天 ,得 2 分 ; ……打算帮助 4 天 ,得 8 分 。
移情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上存在着交互作用 ,这种交互作 用的具体涵义是 :道德判断与移情共同推动亲社会行为 ,它 们不是孤立进行的 。
近几年来 ,国内关于儿童道德判断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以及移情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已有一些 。像刘建媛关 于中学生道德判断和利他行为的发展及其关系的研究 ;李辽 关于青少年的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等等 ,但这些 研究大多从教育干预的角度来考察 ,而且结论也不尽相同 。 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 ,尚未见到国内关于儿童道德判断 、 移情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材料公诸于世 。因此 ,我们期 望通过该实验研究 ,力图在一定程度上探求影响亲社会行为 的内外因素和内部机制问题 ,并考察认知 、情感与亲社会行 为的关系 ,能够为研究我国儿童品德发展积累资料 ,为促进 他们的健康发展 ,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提供可靠 的心理学依据 。
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
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引言5-6岁是儿童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而亲社会行为作为儿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时期的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同理心、合作关系的形成以及对他人需求的关注等,是其对待他人感受的能力和行为表现。
而移情训练作为一种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策略,被广泛研究和运用。
本文旨在探讨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移情训练概述移情训练,也被称为同理心训练或情感训练,通过培养幼儿对他人感受的理解和关注,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亲社会行为。
移情训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培养幼儿的情绪认知能力。
幼儿需要学会辨认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以便能够更好地分享和理解他人的感受。
其次,培养幼儿的同理心能力。
同理心是指对他人感受的共情和关注,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幼儿对他人感受的关注和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
最后,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分享能力。
合作与分享是幼儿在社交互动中将同理心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重要方式。
通过游戏、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分享能力,帮助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更好地表现亲社会行为。
移情训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移情训练对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
以下将从同理心、合作与分享以及社交关系等方面来讨论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首先,移情训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同理心。
研究发现,经过移情训练后,幼儿对他人的感受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共情能力。
他们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关注他人、理解他人的态度,并主动提供帮助。
此外,移情训练还能够促进幼儿对他人需求的关注,培养出更多的关爱和同情心。
其次,移情训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分享能力。
通过合作游戏和小组活动,幼儿能够学习到如何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和解决冲突等。
他们会更愿意与他人分享,并学会通过合作实现共同目标。
小学四年级学生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
小学四年级学生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作者:贺子芩孟蓉付亚婷陶安龙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年第13期研究小学四年级学生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被试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移情能力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小学中年级学生是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水平转变的关键时期,道德水平从他律向自律转变。
本文选取四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发放问卷681份,有效问卷658份,男生338人,女生320人,373人为独生子女。
1.2研究方法1.2.1问卷调查法《基本移情量表》由Jollife和Farrington编制,修订后的量表包含16个项目。
《亲社会倾向量表修订版》由寇或等人编制,共26个项目6个维度,PTM的6个分量表公开的、匿名的、利他的、依从的、情绪的、紧急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1、0.78、0.76、0.74、0.73、0.56,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分别为0.19、0.76、0.80、0.80、0.79、0.80,量表修订后的维度划分适用于中国的儿童青少年样本。
1.2.2数理统计法根据所得数据,借助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2.1四年级学生移情水平的差异性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被试移情水平的差异进行了检验,结果见表1。
由上表可知,女生在认知移情、情感移情和移情总分各维度上的水平要显著高于男生,显著性水平达到0.05或0.01;在认知移情的维度上,独生子女的移情水平要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显著性水平为0.01。
2.2四年级学生亲社会倾向的差异性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被试亲社会倾向的差异进行了检验,数据分析结果见表2。
由上表可知,女生在匿名的、利他的、依從的、情绪的、紧急的亲社会倾向和亲社会倾向总分等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显著性水平为0.01或0.052.3四年级学生移情与亲社会倾向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被试移情与亲社会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3所示。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自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国外心理学家就围绕众多的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分享、合作、援助、捐献等利他行为做了较多的研究。
随着亲社会行为理论的逐步形成与发展,心理学家们对亲社会行为的涵义及其发生发展与影响因素都作了深入的研究。
一、亲社会行为的涵义“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一词是1972年由美国学者威斯伯提出的,他运用“亲社会行为”来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应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这些行为虽然表现各异,具体情境也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目的,即使他人乃至社会获得益处。
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对亲社会行为所下的定义是:“亲社会行为由那些对行动者无明显益处,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
”目前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颇有影响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Nancy Eisen-berg。
她的《同情心理的发展》一书出版后,“亲社会行为”受到了心理学界的重视。
她认为“亲社会行为为自愿的,有意地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动机是无指向性的,可能是积极的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两者都有。
”(Eisenberg,1982;Staub,1978)拉什顿认为亲社会行为对其建构相对容易,而且这样包含的行为范围也较大。
若把亲社会行为定义为牺牲自己的利益,不期望得到任何内部或外部奖励的条件下做出的善行,那是一种理想模式。
多数学者把这种无私地关心他人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
在我国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起步较晚,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才真正开始。
周宗奎认为亲社会行为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行为”在同样意义上使用,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将亲社会行为定义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
俞国良、辛自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用来表达社会所确定的道德行动的术语,如分享、助人、合作、同情等。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与移情的关系[权威资料]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与移情的关系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本文主要探讨移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大部分的研究证明移情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显著,并且这个结论被实验证实。
关键词:移情能力亲社会行为B84 A 1007-0745(2013)03-0176-02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作用。
1.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及研究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心理学家用来表达社会所确定的道德行动的术语,如分享、助人、合作、同情等。
比较心理学领域,亲社会行为指有机体为了同类中其他成员的生存而减少其自身或后裔生存机会的一种行为。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指个体关心他人利益、福祉的行为。
近20年来心理学家从社会认知角度对亲社会行为作了大量的研究[1]。
1.1 亲社会行为的现代定义范畴传统研究中一直将亲社会行为界定为被所在社会接受和鼓励的行为,是个体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从而获得肯定的行为。
它包括可能出于自我利益考虑的助人行为和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实际上是个体自愿提供的、有益于他人的、能促进人际间关系协调的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具有两个特点:利他性和社交性。
从利他性来说,应包括:①某些调节性的行为(调节他人情绪,使之改变不良状态的安慰性行为);②帮助性的行为;③分享性的行为;④完全利他性的行为(只顾他人利益的无私性行为)。
从社交性来说,包括:⑤某些习俗性的行为(微笑、问好、和颜悦色等礼貌行为);⑥包容性的行为(团结他人、邀请他人等吸纳性的行为);⑦公正性的行为(主持正义、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等支持性行为);⑧某些控制性的行为(终止他人不友好或攻击性的行为)等[2]。
这里的社交性部分在传统亲社会行为研究中常常被忽略。
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儿童从出生后便处于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之中。
当他开始对母亲的爱抚报以微笑或动作时,社会性行为就表现出来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生活范围日益扩大,社会经验日益增多,其社会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它是在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也受儿童自身的认知水平的制约。
1.生物因素首先是激素的作用。
目前一些研究证明,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的水平有关。
男女儿童在攻击性上的性别差异。
其次是遗传基础。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亲社会性的反应模式和行为倾向,如微笑、乐群性等等。
这些逐渐成为亲社会行为的遗传基础。
再次是气质差异。
气质在个性的三个主要特征中,相对而言是与生物因素――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相关最密切的。
儿童从其出生之日起便开始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
父母和其他成人对他们的特别的抚育方式,也决定着他们自己在交往中采用的具体的行为方式。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同伴和社会文化传统及大众传播媒介等。
家庭(父母)和同伴对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与儿童的交往而发生作用的。
儿童的亲社会性行为,如分享、谦让、协商、帮助、友爱、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等,就是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在父母的要求和指导下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对儿童与他人包括同伴的交往也有极为明显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儿童成年以后的人际交往态度、行为。
社会文化传统对于儿童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攻击性行为的态度有程度上的差异,如有的极端反对和抵制攻击性行为,有的则对攻击性行为比较宽容。
3.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对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有很大影响。
它主要包括儿童对社会性行为的认识和对情境信息的识别等。
当儿童认识到“打人给别人带来痛苦和伤心,是不应该的行为”之后,其攻击性行为则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如果儿童在头脑里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利他观念,他们在面临分享或帮助的情境时,会毫不犹豫地提供帮助或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其他儿童。
小学儿童心理理论移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研究
小学儿童心理理论\移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研究作者:郭勇丁芳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1年第04期一、引言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1]。
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涉及到很多因素,其中心理理论和移情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两个因素。
以往对心理理论、移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数单独考察心理理论和亲社会行为或移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丁芳[2]等认为心理理论和移情都是表现亲社会行为所必须的,两者通过复杂的交互作用共同激发了亲社会行为。
单独考察心理理论和亲社会行为或者移情和亲社会行为无法全面揭示亲社会行为的内在机制。
因此本研究使用相关研究法同时考察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企图弥补以往研究的缺陷。
二、研究方法1、被试从苏州某小学二、四、六年级随机抽取95名学生为被试,其中二年级32名,四年级31名,六年级32名,各年级平均年龄分别为8.21岁、9.95岁、11.7岁。
各年级男女比例大致相当。
2、研究工具心理理论的测量采用失言理解任务,亲社会行为测量采用胡艺馨[4]编制的儿童亲社会行为同伴评定问卷,移情测量采用李小玲修订的儿童与青少年移情量表。
三、研究结果1、心理理论、移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分析对心理理论、移情和亲社会行为进行两两的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见表1),心理理论和亲社会行为、心理理论和移情、移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都相关显著(r=0.378,p=0.000;r=0.22, p=0.000; r=0.336, p=0.001)。
注:*,p2、中介效应检验本研究采用温忠麟[6]等(2005)提出的逐步回归的方法检验移情在心理理论与亲社会行为关系中所具有的中介作用。
由表2所示,移情与心理理论和亲社会行为均相关显著,所以可以进行中介作用检验。
第一步,以心理理论为预测变量,以亲社会行为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发现回归系数显著,c=0.378;注:*,p第二步,以心理理论为预测变量,以移情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见表3)回归系数显著,a=0.22;注:*,p第三步,以心理理论和移情为预测变量,以亲社会行为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见表4)移情的回归系数显著,b=0.26;心理理论的回归系数显著,c’=0.34。
儿童的观点采择_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①丁 芳(山东教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3) 摘要:认知、情感与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三大方面,但长期以来,不少理论学派只把研究兴趣放在其中某一方面发展过程的探讨上。
亲社会行为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探讨它与观点采择、移情之间的关系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通过研究发现,观点采择、移情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表现中起着重要的和交互的作用。
关键词:观点采择 移情 亲社会行为 儿童中图分类号:B84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16(2001)01—0010—04 认知、情感与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三大方面或内容,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少理论学派只把其中的一个方面看作儿童社会性发展中最基本的方面,把研究的兴趣和努力仅仅集中于其中一个发展过程的探讨上,对其他方面缺少应有的重视或置之不理。
如精神分析理论关注儿童人格或动机与情感的发展问题,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行为的研究,而皮亚杰学派探讨的核心问题则是儿童对物理世界和社会世界的认知发展问题。
这种局面曾长期主宰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然而,在社会性发展领域中,个体的认知与情感通常最终要在社会行为中表现出来。
换言之,三者是相互联系着的,而不是彼此分离的。
亲社会行为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同时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已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探讨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于认知能力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是基于下列的假设:当儿童发展了理解他人体验的能力,他们对所推知的他人体验的适当反应能力也应该相应地增长。
观点采择能力被认为是亲社会行为的首要认知条件。
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是指儿童推断别人内部心理活动的能力,即能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思想、愿望、情感等。
一般来说,观点采择被分为三种类型:(1)知觉的观点采择,即理解他人书面的可视的观点的能力;(2)认知的观点采择,即预见并理解他人的思想、动机、意图和行为的能力;(3)情感的观点采择,即推断他人的体验和情感反应的能力(Ford,1979;shantz,1975;Underwood&Moore,1982)。
(幼儿学前教育)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开展亲社会行为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亲社会行为已引起开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教育心理学家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根底,将有助于儿童更好的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有助于幼儿今后更好的习惯社会,也有利于学校素养教育实践的深入开展。
因此,探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含义、阻碍因素及培养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亲社会行为定义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关心或打算关心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2.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开展一岁之前,儿童能够对别人微笑或发声,这表达了儿童最初的一种友好倾向。
能够说儿童在1-2岁时就表现出了亲社会行为的萌芽。
比方,3个月的飞飞和翔翔是一对双胞胎,一天,飞飞因为尿湿了开始哭泣,紧接着翔翔也开始哇哇大哭。
妈妈手忙脚乱的帮他们换尿布,才觉察翔翔全然就没有尿湿,他只是因为飞飞的哭泣而哭泣。
2岁时,儿童越来越表现出同情、分享和助人等利他行为。
他们常常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别人看,或者送给别人玩,有时候拿着自己的玩具参加他人的活动中,有时候关心妈妈做些简单的情况。
尽管这时的儿童专门难弄清别人遭受困境的缘故,但他们却明显的表现出对处于困境的人们的关注。
看着哭泣的同伴,他们会妈妈走进并轻轻拍拍同伴。
会给弄伤手指的母亲拿来创可贴。
2岁以后,随着儿童生活范围和交往经验的增多,他们的亲社会行为会进一步开展。
他们会逐渐的依据一些不太明显的细微变化来识别他人的情绪体验,推断他人的处境,并作出相应的关心行为。
比方,5岁的欢欢和佳佳在一起玩玩具,欢欢不小心碰到了自己搭的玩具,之后心情不行,开始不讲话。
这时佳佳会觉察并抚慰欢欢,并和他一起搭玩具。
3.阻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1)生物因素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开展,逐渐形成了一些亲社会性的反响模式和行为倾向,如微笑、乐群性等等。
幼儿教育学指导:移情与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
②知觉并想像别人的情绪情感。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画、录像等形式,让幼儿想像并讨论其中人物的情绪情感,提高幼儿对别人情绪情感的敏感性,促使幼儿产生移情性情感体验。
③体验别人的情绪情感。教师可以提供一种假设的社会情境,让幼儿扮演某种角色,进行情感换位,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感受别人的情绪情感,并鼓励幼儿说出所体验到的情绪情感,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别人情绪情感的理解。
幼儿教育学指导:移情与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
移情与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empathy and cultivating of young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亲社会行为是指那些符合社会期望、对别人有益或对社会具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分享、合作、关心、助人、抚慰、捐赠等。亲社会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对于幼儿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它有利于幼儿形成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幼儿本人特征、成人教养方式、人际关系、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其中,幼儿自身的移情能力是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它是促使幼儿出现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动力。移情,又称情感移人,是指个体觉察到他人的情绪情感时,体验到与他人相同的情绪情感。移情包括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认知过程是指个体对别人的情绪情感的理解,包括辨别、区分与情绪情感有关的线索,推测他人的内部情感状态,对他人情绪情感产生的原因进行推理与判断等;情感过程则是指个体对他人情感作出的情绪反应,即个体体验到别人正在体验的情绪情感。发生移情时,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摘 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只有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孩子才能很好地融入群体之中。
本文阐释了亲社会行为的内涵,并就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儿童亲社会行为是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利他的社会行为,它的核心是对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其心理基础是亲社会的情感——移情。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呢?一、培养孩子亲社会的情感,即移情(同情和爱)移情是自我与道德行为间重要的中介变量,是幼儿亲社会行为产生、形成、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提高幼儿的移情能力,能极大提高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水平。
根据幼儿的特点,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发生的细节来引导孩子观察、体验人们情感发生变化的原因,初步形成移情的能力。
当孩子做出友好或正确的行为,比如把玩具分给其他的小朋友、帮父母拿鞋子、让父母分享他喜欢的食品时,作为家长,要让孩子注意到拿到玩具的小朋友有多快乐、多高兴,并及时予以表扬、鼓励,使孩子体验到分享的快乐;当孩子做出不友好的举动,比如打其他的小朋友、抢别人的玩具时,要引导孩子注意被打的小朋友是多么伤心、难过,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去做。
久而久之,孩子就能以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移情能力也就自然得到了发展,与此同时,同情心也得到了发展。
培养孩子的亲社会情感时,最主要的就是对孩子进行“爱” 的教育。
从爱父母、爱家人开始,让孩子认识到父母辛苦工作、养育他的艰辛,体会到家人为他所做的一切。
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能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也会体验到与人分享自己劳动果实的欢乐,这样,既能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使孩子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会逐渐学会尊敬父母、关心家人。
也只有这样,孩子将来进入社会后,才会关心他人,热爱集体,报效祖国。
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对孩子进行移情、同情、爱心等亲社会情感的培养,幼儿产生亲社会行为就有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和充分的内部动机。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亲社会行为
• 2岁以后,随着生活范围和交往经验的增多,儿童 的亲社会行为进一步发展,能够逐渐根据一些不 太明显的细微来识别他人的情绪体验,推断他人 的处境,并作出相应的抚慰或帮助行为。
3.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 (1)生物因素
•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人类为了维持自
• 真正的分享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 从动机上说,产生分享行为的孩子必须是主动自愿的;
• 从形式上来说,孩子与他人是共享资源的
• 从情感上来说,孩子通过分享行为,最终获得的是愉悦和 满足的情感。
• 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三种要素,才是真正的分享行为,否则 就是“伪分享”
作业:
• 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 设计一个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教育活动方案。 •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培养亲社会行为(爱、分
享、合作、助人)的幼儿故事。
案例分析:父母该不该逼孩子分享?
•
一个孩子手里拿着玩具,他的对面站着一个
年龄相似的孩子,眼巴巴地看着他手里的玩具,
他不愿意把这个玩具给对面的孩子玩,他的妈妈
苦口婆心地在旁边劝说:“给小朋友玩一下吧,
你现在又不玩,给小朋友玩玩,他会很高兴,你
也会很高兴的,大家一起分享玩具……”
• 分享是人类的一种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主动自愿与他人共 享资源,并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的社会行为,是幼儿建立 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
身的生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亲社会性的反
应模式和行为倾向,如微笑、乐群性等等。这些
逐渐成为亲社会行为的遗传基础。
3.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2)社会生活环境 经济文化水平各不相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利他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浅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概念界定: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等.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受到人类社会的积极肯定和鼓励.新的教育观指出:幼儿教育应为人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培养他们终生受益的品质。
象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以及现在特别强调的诚信这些亲社会行为是未来社会的人必备的品质。
人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人的某些亲社会行为的出现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相反却在减少.因此我们应从小注意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园孩子的非亲社会行为集中体现在不能和不愿与人分享、帮助、谦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冲突性行为上。
这里我为什么要提“不能”与“不愿”呢?“不能”是因为孩子年龄小,缺乏帮助别人、与人分享或相互谦让的经验,以至与他们在与人分享、帮助、谦让方面出现问题,这和幼儿的年龄特征紧密相关.而这个“不愿”是幼儿主观上已形成的态度和倾向,它则是来自于教育的问题了。
我认为作为教师和家长应好好的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
有这样一些事例:(一)有小朋友说:老师,洋溢不借水彩笔给我。
老师:洋溢你为什么不借水彩笔给他呢?洋溢:我奶奶说不能借给别人。
老师:你借给他嘛。
洋溢:不.老师:你不借算了,我们借别人的。
然后老师另找小朋友借到水彩笔了事。
(二)某已被接走的幼儿又由家长带回,家长:老师,明明脸上这么大一条抓痕,我问他谁抓的他说是东东.老师:明明,东东为什么抓你?明明:东东他。
....。
老师: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
幼儿、家长满意的离开.(三)美术活动开始,老师:我们今天要比一比谁画得最漂亮,谁画得最漂亮老师就最喜欢谁。
以上这些事例是幼儿园经常发生的,很具有代表性。
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可以发现来自教师、家长的这样一些问题:一、家长的教育方式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婴幼儿移情研究综述
婴幼儿移情研究综述作者:郑蓉在婴幼儿早期的社会性发展中,社会情绪和其相应的社会行为发展最为关键。
在诸多的社会情绪中,移情能力的发展对于婴幼儿来说尤为重要。
18世纪中期。
Hume Russeam Shelly和Simth等人把移情看作是一种使社会生活成为可能的基自身际关联结构而对移情进行了最早的研究。
此后,许多学者都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动身对移情概念、婴幼儿移情的发展、婴幼儿移情的影响因素以和移情与社会性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一、关于移情概念的界定移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依照自身的研究需要对移情进行了界定,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界定方式。
第一类是认知取向的界定方式,即强调个体对他人的思想、感觉、知觉和意图等内在心理状态的认知觉察。
米德(Mead)认为,移情是通过角色承担行为而获得的。
是个体通过自身置于他人情境而采用不同角色、感知他人心理状况的能力;皮亚杰和柯尔伯格也强调角色承担能力的重要性,把移情定义为承担他人角色的过程;包克(Borke)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把移情定义为观察区分他人不同情绪状态的能力。
因此,依据认知取向的界定方式,婴幼儿的移情表示在其区分和区分情感线索并推测他人内部情感状态。
这种推测主要是建立在观点采择基础上的对他人内部情感状态的推测。
但是Frederique等学者认为认知取向的界定方式未能精确地揭示移情自发性的实质。
第二类是情感取向的界定方式,即突出移情的情绪反应特征。
例如,MeDougall和 Sullivan把移情定义为一种知觉移入他人的情绪状态而引起的基本情绪反应。
Freud认为移情是通过对他人情绪反应和情绪条件的模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Jaeobson 认为,移情是一种通过对他人情绪的认同而获得的情绪知识;Fenichel也认为移情从参与他人的情绪体验回到对这种情绪的观察和反应过程。
Berger认为。
移情是观察者的情绪状态与被观察者的情绪状态的一种匹配。
采用此种界定方式的研究者强调移情是对他人情绪状态或情绪条件的认同性反应,其核心是与他人的情境相一致的情绪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与移情的关系
摘要: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本文主要探讨移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大部分的研究证明移情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显著,并且这个结论被实验证实。
关键词:移情能力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作用。
1.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及研究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心理学家用来表达社会所确定的道德行动的术语,如分享、助人、合作、同情等。
比较心理学领域,亲社会行为指有机体为了同类中其他成员的生存而减少其自身或后裔生存机会的一种行为。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指个体关心他人利益、福祉的行为。
近20年来心理学家从社会认知角度对亲社会行为作了大量的研究[1]。
1.1 亲社会行为的现代定义范畴
传统研究中一直将亲社会行为界定为被所在社会接受和鼓励的行为,是个体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从而获得肯定的行为。
它包括可能出于自我利益考虑的助人行为和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实际上是个体自愿提供的、有益于他人的、能促进人际间关系协调的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具有两个特点:利他性和社交性。
从利他性来说,应包括:①某些调节性的行为(调节他人情绪,使之改变不良状态的安慰性行为);
②帮助性的行为;③分享性的行为;④完全利他性的行为(只顾他人利益的无私性行为)。
从社交性来说,包括:⑤某些习俗性的行为(微笑、问好、和颜悦色等礼貌行为);⑥包容性的行为(团结他人、邀请他人等吸纳性的行为);⑦公正性的行为(主持正义、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等支持性行为);⑧某些控制性的行为(终止他人不友好或攻击性的行为)等[2]。
这里的社交性部分在传统亲社会行为研究中常常被忽略。
1.2 儿童四种亲社会行为及发展特点
帮助、合作、分享、安慰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
1.2.1 帮助行为
研究者通常研究非紧急情境下和紧急情境下的帮助行为。
非紧急情境下的助人行为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救助者付出太多的时间、物质和精力。
紧急情
境下的助人行为则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急迫性。
研究者认为助人行为起源于婴幼儿时期。
助人行为是儿童期望参加社会互动的结果。
紧急情境下的助人行为在个体身上发生得较晚。
无论是紧急情境下还是非紧急情境下的助人行为,都明显受到个体年龄的影响。
1.2.2 合作行为
合作指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某一任务的行为。
儿童在出生后第二年开始出现合作行为。
大多数18~24个月的儿童可进行合作游戏。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间合作的目的性、稳定性逐渐增强。
逐渐由两人间的合作发展到三、四人之间乃至更多的人之间的合作。
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儿童进入学龄期后,随着交往经验的增多,竞争意识的逐渐发展使合作行为随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2] 。
1.2.3 分享行为
分享是指个人拿出自己拥有的物品让他人共享从而使他人受益的行为[2] 。
分享的特点是使交往双方共享物品拥有者的资源并使双方受益。
婴儿12个月时就已表现出指向动作的分享行为。
1.2.4 安慰行为
安慰行为指个体觉察到他人的消极情绪状态,如烦恼、哭泣等,并试图通过语言或行动使他人消除消极情绪状态的亲社会行为。
研究发现,在儿童出生的第二年初,当别人表现出明显的难过时,儿童不仅能够以相似的情绪做出哭泣的反应,而且还会为对方提供如拥抱或轻轻拍打的行为。
儿童的安慰行为之所以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主要与他们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感知理解力有关[2]。
2.移情与亲社会行为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先前的研究证明:同伴关系、人际信任、教养方式、个性特征等因素都和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的相关。
在此,我们只讨论移情这一特征。
移情是一种根据经验或者以往类似情景去知觉或理解当前情景的现象[4]。
移情是一个人(观察者)在观察到另一个人(被观察者)处于一种情绪状态时,产生与被观察者相同的情绪体验,它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
也就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过程[3]。
从移情的概念内容来说,移情能力强的个体能够更准确和即时的了解到他人的感受。
所以能够增强亲社会行为的倾向。
2.1 移情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源。
Bess等人研究发现,更愿意参加志愿者服务的学生的移情测验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平均得分,并认为移情水平可以预测一个学生是否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参加志愿者活动[5]。
Vitaglione等人[6]的研究发现状态移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呈直接正相关,而特质移情在状态移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移情不仅是亲社会行为的直接动机源,还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中介因素。
一个孩子越具备移情能力就越有可能引发助人、抚慰、分享、合作等亲社会行为。
Desmond 等人[5]考察了174 名在校大学生和宠物相处关系的质量与他们的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者与宠物关系的质量并不能很好地预测亲社会行为的水平,但是实验者的移情测验分数却和亲社会行为呈显著相关。
Julia Krevans 等人[5]考察了78个家庭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孩子的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孩子的平均年龄是12岁零3个半月)。
研究显示,家长的亲社会教育的水平与孩子的移情能力及亲社会行为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但是当把孩子的移情能力作为两者之间的中介变量加以控制时,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有所降低。
还有研究发现,移情的作用在不同的年龄表现出的强度不同。
张莉用试验方法研究了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
结果表明,移情训练对小、中、大各班幼儿的行为有明显的改变作用。
但移情训练在小中班的效果优于在大班的效果。
即移情训练在幼儿初期和中期的效果比在幼儿晚期的效果好。
分析统计数据后发现,小、中班的分享分数比大班的分享分数高,主要表现在对奖品物的分享。
这可能是因为大班儿童对奖品的认识较之于小班、中班儿童更为深刻[4]。
但是,也有研究的结果呈现相反的结论。
朱丹对初中学生道德推理、移情反应、亲社会行为及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6],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情绪消极体验会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反应,即使处在“积极情绪’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也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
张嘉玮、崔光成[7]等研究也都发现,移情高低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并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
3.小结
是否一个人具备了较高的移情水平,就可能会有较高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呢?迄今为止,还没有充分的论据来支持这个结论。
移情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亲社会行为的倾向”。
移情能力意味着个体具备了动机因素。
目的和动机只是构成了完整的亲社会行为的倾向。
从这个倾向到行为的产生还需要有一个外在的诱因作为行为的“催化剂”。
如果刺激的强度超过一定的阈限,就会产生真正的助人行为。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社会认知视野中的亲社会行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1.
[2]寇彧,王磊.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评述.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86.
[3]李幼穗.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9,2 :28 - 32.
[4]张莉.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试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26.
[5]James BL.New York university,Inducing volunteer community service in undergraduates: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prior experience,coursework,and the dispositions of empathy and moral development. DAFA 63/03.P.877,Sep 2002,PQDD.
[6]朱丹.初中学生道德推理、移情反应、亲社会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心理科学,2005,28(5):1231-1234.
[7]张嘉玮,崔光成.12-16岁被助儿童的自主能力,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轻微关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