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学设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教学理念】

以新课改下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新理念,贯彻落实《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要求。在教学结构设计上体现基础性的同时,构建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具体以问题为中心引领教学、在教与学的互动中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通过情境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进行探讨,深入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同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其正确的历史观。

【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的第二课,主要内容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包括三部分内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这一时期的基本脉络是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独裁统治、破坏民主共和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反对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包括袁世凯统治时期与北洋军阀割据时期,袁世凯统治时期的政治特征是:对内专制统治、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相对统一状态;北洋军阀割据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军阀割据,分崩离析,政局动荡,人民困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黄金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文化: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本课内容处于近代中国探索史的范畴,政治民主化在此阶段遭遇挫折,中国的民主化进程遇到逆流;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获得显著发展,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思想文化的近代化也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本节课在整体上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辛亥革命中国民主制度的确立,下启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总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近代化步伐在缓慢前行,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生力量也在悄然孕育。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4班,班级共40人,全班只有十六个学生选历史课,通过前期问卷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段历史几乎一片空白、对民族工业等概念不清楚,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通过短期接触发现高一新生对于历史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课堂上喜欢思考问题,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但是他们学习历史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缺乏理性思维和建构知识的能力,对知识的领悟和理解还需要教师的帮助,特别是面对新教材中许多新概念、新名词会茫然无措、难以消化,为尽快适应高中学习,一方面可以提前布置一些内容让他们课下展开学习,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让他们融入历史、走进历史,在探究、探讨、交流中突破认知上的瓶颈,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目标】

设计历史坐标轴梳理民国时期的历史分期,落实民国时期的时间观念;在运用有关史料了解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统治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挽救革命无望的情况下,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走到尽头;在掌握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一方面理解新文化运动爆发的必然性,另一方面采用角色扮演、合作探究的方式概括表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理解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的内在含义和内在联系;能够运用相关史料和所学知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不同的视角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深远影响,并感受在新旧文化新旧思想的碰撞下近代社会发展进步的艰难性。

【教学重难点分析】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确定本课重点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以问题引领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探讨学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由易而难、深入浅出的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涵;针对本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和高一新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定本课难点为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教师引领和指导学生结合相关材料归纳概括出相关的结论和认识,在归纳表述的基础上体会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内容属于近代史部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是近代中国从封建传统的农业社会向民主现代的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与此同时中国近代史的主题是现代化,本课内容虽涉及政治、经济、思想近代化,由于本课重点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处于思想文化的转型期,所以在教学设计中以近代化转型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这样既强调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作用,又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近代历史中的特殊地位。【教学方法】

新课程下的讲授法

【教学用具】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教学资源】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试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岳麓版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张鸣《共和中的帝制》、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等专著;陈独秀1916年《吾人最后之觉悟》、周有光《白

教学评价设计

姓名班

评价项目评价内容 A B C D 学习内容和

学科素养

1.基于特定时空背景理解新文化运动

2.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

3.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4.全面认识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课堂参与和

学习态度

1.积极思考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

3.主动回答问题

4.完成学案内容

最大的收获

最大的疑惑

板书设计近鸦片战争(开始转型)

代洋务运动(经济转型)

化辛亥革命(政治转型)

政治:民主vs专制

北洋军阀的统治经济:较快发展

思想:新文化运动(思想转型)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构建知识结构,

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反思本节课基本完成教学任务,较好的实现了教学构想,也较好的落实了历史学科素养的教学理念,但从自身的教学感受、学生课堂气氛及反馈、教师的课后研讨和反馈来看,本人有如下教学反思:

1、本课内容繁多,既要学习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北洋军

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还要重点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所以在教学方式上仍以较传统的讲授式为主,辅以合作学习和问题探究的形式,在讲授中,教师又以补充讲解、点拨学生思路为主,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学习,如: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一方面让学生角色扮演几位主要的代表人物,另一方面让其他学生在聆听的同时,思考: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的症结都有哪些?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们为拯救国家提出了哪些主张?然后在纸上写出自己的答案,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很自然的过渡到新文化运动的目的:破旧立新,然后进一步归纳总结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整个学习过程环环相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