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卷十及答案
最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卷十及答案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为准确的答案。
每题1分,计20分)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由()A.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B.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C.人的思想属性决定的D.人的血缘种族决定的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A..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唯物论与历史观的统一C..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D.实践性与真理性的统一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的质和量的关系C.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D.事物变化发展的状态和过程4.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A.重要动力B.基本动力C.直接动力D.次要动力5.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机械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 庸俗唯物主义6.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A.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B.大胆揭露.勇敢面对矛盾C.科学分析主要和次要矛盾D.平稳化解矛盾7.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D.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8.农业的歉收既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也影响工业原料的来源和工业产品的销售,从因果关系看,这是()A.一因多果B. 一果多因C.同因异果D.同果异因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表明()A.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B.实践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C.实践标准也不可靠D.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0.“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句话体现了()A.折衷主义思想B.朴素辩证法思想C.诡辩论思想D.二元论思想11.客观唯心主义的极端形式是()A.宿命论B.古希腊的柏拉图哲学C.中国宋代的程朱理学D.近代德国的黑格尔哲学12.反映论是()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B. 除庸俗唯物主义外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有原则13.传统的植物学理论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卷十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为准确的答案.每题1分, 计20分)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由()A.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B.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C。
人的思想属性决定的D。
人的血缘种族决定的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A..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
唯物论与历史观的统一C。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D。
实践性与真理性的统一3。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
事物的质和量的关系C。
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D.事物变化发展的状态和过程4。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A。
重要动力B。
基本动力C.直接动力D.次要动力5.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属于()A。
朴素唯物主义B.机械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 庸俗唯物主义6。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A。
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B.大胆揭露。
勇敢面对矛盾C。
科学分析主要和次要矛盾D.平稳化解矛盾7.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
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D。
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8。
农业的歉收既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也影响工业原料的来源和工业产品的销售,从因果关系看,这是()A。
一因多果B. 一果多因C.同因异果D.同果异因9。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表明()A.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B.实践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C。
实践标准也不可靠D.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0.“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句话体现了()A.折衷主义思想B。
朴素辩证法思想C.诡辩论思想D.二元论思想11。
客观唯心主义的极端形式是()A.宿命论B。
古希腊的柏拉图哲学C。
中国宋代的程朱理学D。
近代德国的黑格尔哲学12。
反映论是()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B. 除庸俗唯物主义外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C。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试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客观实在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答: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科学方法,它强调事物的内部矛盾和斗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人的主观性,即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认识。
5、什么是唯心主义?答:唯心主义是一种认为精神或思想是第一性的哲学观点,它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精神或思想是世界的本原。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什么区别?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精神的或者是思想的。
7、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指的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基础。
8、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指的是事物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简答题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既不同于唯心主义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也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用纯粹的自然科学来代替哲学上讲的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包括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而且包括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
2、请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测试题(带答案及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哲学就是()的世界观。
A、理论化、系统化B、规范化C、理想化D、社会化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精神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3、用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C、现代辩证唯物主义D、宗教唯心主义4、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缺陷表述错误的是()。
A、辩证性B、机械性C、形而上学性D、不彻底性5、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存在即合理)。
A、宗教神学的上帝创世说B、王守仁的“心外无物”C、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D、唯我论6、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B、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D、具体科学与哲学各有侧重、互不相干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黑格尔的辩证法C、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D、星云假说8、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B、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资本论》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本质特征是()。
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辩证性10、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B、可知性C、多样性D、系统性11、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运动B、静止C、发展D、矛盾1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
A、是否承认矛盾B、是否承认运动C、是否承认发展D、是否承认物质13、最复杂、最高级的运动形式是()。
A、社会运动B、生物运动C、化学运动D、机械运动14、在人类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社会实践B、生物进化C、抽象思维D、感性认识15、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其正确含义是()。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1)
E、是超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基本派别
8、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有( ACD )
A、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E、自然唯物主义
9、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是( BDE )
A、否认世界可知性B、机械性C、否认自然规律客观性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C )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17.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D )
A、世界是物质B、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
2.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BDE )
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观念的复合C、理在事先
D、心外无事,心外无理E、吾心即宇宙
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 ABCE )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
B、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过程
C、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E、辩证唯物主义
6.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有( BCD )
A、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
C、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运动变化中的过程
D、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E、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7.哲学上的二元论( BD )
A、既是唯物论,又是唯心论B、最终必然导向唯心论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和答案与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b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d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5、相对静止是指 c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6、时间和空间是 c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 b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c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专业知识整理分享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a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 d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d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c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测试题
页眉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测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6小题,共计18分)1、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的终端;2、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3、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4、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5、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6、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2、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3、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4、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5、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6、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1、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2、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3、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用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4、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食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5、抽象劳动;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6、生产集中;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共计20分;只判断,不需说明理由)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十)
2009年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十)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A. 18世纪90年代初期B. 19世纪40年代中期C. 19世纪70年代末期D. 19世纪80年代中期答案:B2.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A. 剩余价值B. 可变资本C. 资本积累D. 剩余劳动答案:C3.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A.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B. 垄断资本主义和非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C.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阶段D. 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两个阶段答案:A4. 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式面世的著作是指()A. 《共产主义原理》B. 《共产党宣言》C. 《哥达纲领批判》D. 《国家与革命》答案:B5.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是()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答案:DA. 是否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B. 是否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支持C. 是否具有新的形式和新的特点D. 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答案:D7. 劳动力价值的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 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 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C. 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 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答案:B8. 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客观的。
这是一种()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 唯物主义辩证法观点C. 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D. 神秘主义观点答案:B9. 生产关系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B. 劳动的分工协作形式C. 产品的分配方式D. 产品的交换方式答案:A10. 商品诸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因素是()A. 使用价值B. 价值C. 私人劳动D. 社会劳动答案:A11.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A. 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B. 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C. 自然科学、道德、宗教D. 法律思想、哲学、艺术答案:DA. 生产相对过剩B. 生产绝对过剩C. 生产相对短缺D. 生产绝对短缺答案:A13. 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 否定之否定规律B. 对立统一规律C. 质量互变规律D. 本质表现为现象的规律答案:A14.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A. 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组织B. 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C. 工人阶级的先锋队D. 各个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答案:C解析:P(332)15. 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A. 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B. 多种形式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并存C.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并存D. 生产资料的个人和公共所有并存答案:A16. 马克思主义是()A. 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 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C. 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 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答案:A17. 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A. 否认绝对运动的存在B. 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C. 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D. 夸大相对静止的存在答案:B18. 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A. 唯一形式B. 辅助形式C. 必要形式D. 基本形式答案:D19. 因距离市场较近而交纳的地租属于()A. 级差地租ⅠB. 级差地租ⅡC. 绝对地租D. 垄断地租答案:A20.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关系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表明()A. 其社会性质已经根本改变B. 其基本矛盾已经彻底解决C. 其社会状况并无变化D. 其社会发生了阶段性的部分质变答案:D21.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个人和群众的矛盾C. 社会基本矛盾D. 革命和改革答案:C22. 垄断价格的出现()A. 违背了价值规律B. 否定了价值规律C. 使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受到了严重限制D. 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答案:D23. 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是()A. 实现社会单一的公有制B. 按需分配C.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D. 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答案:C24. 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 倡导社会主义的民主精神B. 宣扬社会主义的平等思想C. 提倡诚实守信的伦理道德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D25. 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A.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B. 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庸俗唯物主义答案:A26. 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A. 土地自然条件好坏B. 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C.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D. 土地的私有权垄断答案:D27. 垄断资本家制定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在于()A. 创造更多的商品价值B. 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C. 获得高额垄断利润D. 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答案:C28. 资本主义的利润率是()A. 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B. 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C.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D. 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答案:A29.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 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D. 能动的反映论与被动的反映论答案:C30.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 根本动力B. 最终动力C. 唯一动力D. 直接动力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题测试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题测试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45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D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辩正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哲学产生于:B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3.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区别在于:DA.它们研究的对象不同B.它们回答的问题不同C.它们研究的范畴不同D.它们所回答问题的结论不同4.世界统一性原理:CA.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承认B.只有唯心主义承认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承认D.二元论也承认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错误在于:BA.否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B.否认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C.否认时间和空间同时运动着的物质联系D.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可变性6.“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表述的辩证思想:CA.运动的绝对性B.运动的规律性C.运动形式的多样性D.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割性7.先设计,后施工,才能建成楼房,这一事实说明:A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B.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C.先有意识,后有物质D.设计构思是工程师头脑自身的8.人类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BA.语言B.劳动C.人脑D.思维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BA.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改造世界B.人能够利用规律,通过实践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C.人不能改造和利用规律D.人能够自觉地改造和利用客观规律10.“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教育”这一观点符合下述哪一原理:C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正关系B.量变到质变的过渡C.事物间的普遍联系D.事物间的直接联系11.发展的本质是:BA.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更替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生物运动的绝对性和无条件性D.事物内部的矛盾性1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在于:CA.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B.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都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D.是否承认事物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13.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理论基础是:D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关系的原理D.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14.非对抗性矛盾在社会领域中是指:DA.对立面可以调和的矛盾B.对立面之间以同一性为主的矛盾C.不通过斗争可以解决的矛盾D.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产生的矛盾15.矛盾问题的精髓是:BA.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B.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原理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的原理16.事物的质是指:DA.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和水平B.使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幅度、范围C.事物在与他物相联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质D.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内部所固定的规定性17.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CA.动力和源泉B.道路和趋势C.形式和状态D.向对立面相互转化18.把同质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是:DA.事物的度B.事物的特殊矛盾C.事物的属性D.事物量的规定性19.“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哲学道理是;AA.扬弃B.透过现象看本质C.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D.一般寓于个别之中20.下列现象符合辩证否定的是:CA.砍伐树木B.踩碎谷种C.花朵开放的花蕾消失D.洪水冲毁庄稼21.“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的观点是:C A.折衷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22.下列现象哪个属于因果关系:CA.昼夜更替B.先进和后进C.阳光与植物生长D.阴电与阳电23.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当前条件下还不能实现的称为:D A.不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24.在一切工作中,都不要“耍花架子”,这就告诉我们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上:AA.形式应该服从内容B.不要搞任何形式C.只注意工作的内容D.要摆脱一切对工作的干扰25.“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7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7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对把正确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每小题1分,共40分)1.社会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B.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D.特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2.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阶级斗争是A人们随意制造的"阶级斗争" B.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C.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 D.只是指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3.社会上层建筑体系的核心是A.哲学观点 B.道德规范C.国家政权 D.艺术形式4.原因是指A.在某一现象出现之前的现象 B.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C.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 D.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5.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观点,这是因为A.实践中的认识都属于真理性的认识B.来源于实践的认识都是真理C.实践就是真理 D.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去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6.区分社会的根据主要是A社会的阶级关系 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产品分配形式 D.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7.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 D.相对主义8.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9.一定的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10.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A.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 D.微小的可能性1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点的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 D.机械论12.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 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C.人们自觉的革命活动 D.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3.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人们的主观努力 B.进行思想斗争;C.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D.社会实践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 D.因为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运动也是相对的15.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性质是A.对抗性的 B.非对抗性的C.既有对抗性的一面,又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D.基本上是对抗性的16.真理的内容是A.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C.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D.不以任何人、人类或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17.质和量的关系是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的关系C.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19.相对真理是指A.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B.任何真理都没有确定的内容C.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错误 D.任何真理都需要反复地检验20.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B.经济基础服务于上层建筑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经济基础产生于上层建筑21.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A.唯心论的错误 B.机械唯物论的错误C.二元论的错误 D.庸俗唯物论的错误22.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分歧是A.统一于实践还是认识 B.统一于运动还是静止C.统一于存在还是非存在 D.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23.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C.僵化的经济体制同先进的政治制度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25.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A.矛盾 B.普遍矛盾C.特殊矛盾 D.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26.事物的度是指A.事物的质变 B.事物的量变C.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D.关节点或临界点27.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的条件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的生活水平28.社会主义社会开始了人民群众自觉创造历史的新时代,这是指A.人民群众可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B.人民群众可以制定社会规律创造历史C.人民群众可以改造社会规律创造历史 D.人民群众自觉地按照社会规律创造历史29.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A.完全适合 B.基本适合C.基本不适合 D.完全不适合30.从产生上说,意识是A天赋的 B.独立自生的C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对物质的反映31.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作用的肯定是A.内在地包含了对包括历史人物在内的个人作用的肯定B.不包含对个人作用的肯定 C.是对个人作用的否定D.是与肯定历史人物的作用并列的32.假象和本质的关系是A.假象不是本质的规定 B.假象是本质的全部规定C.假象是本质的一种规定 D.假象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3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必然性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瓜内有多少粒种子,早已确定,不多不少C.只刮风,不下雨 D.感性材料多了就变成理性认识3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运动变化的观点 B.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35.决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该社会的A.政治制度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阶级力量对比 D.政党的成熟程度36.国家是A.与人类社会同时产主的 B.封建社会产生的C.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 D.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37意识是A.一切生物普遍具有的现象 B.动物普遍具有的现象C.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 D,人类独有的特殊现象38.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 B.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9.热爱领袖同反对个人崇拜的关系是A绝对对立的 B.热爱领袖必然导致个人崇拜C.反对个人崇拜必然会否定或排斥领袖的权威 D.一致的40.辩证的否定是指A.外力否定 B.自我否定C.任意否定 D.甲变乙,乙变甲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各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硬的,把正确答案选出,选中后将答案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马克思主义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B《反杜林论》C《资本论》D《哥达纲领批判》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A根本理论特征 B 根本理论品质C鲜明政治立场 D 崇高社会理想3、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A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英国哲学B法国哲学C希腊古代哲学D德国古典哲学5、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标准6、唯物辩证法总特征是()A质变和量变B联系和发展C对立和统一D肯定和否定7、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其原因在于()A斗争性是稳定的,同一性是可变的B斗争性是无条件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C斗争性是内容,同一性是形式D斗争性是无形的,同一性是有形的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规律性B可知性C客观实在性D矛盾性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10、在实际工作中既抓住主要矛盾又兼顾次要矛盾就是坚持( )A一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B 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C一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D 重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11、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体现了(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量变和质变的统一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D肯定和否定的统一12、联系是( )A不可知的B主观的C普遍的D无条件的13、认识的本质是(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B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C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14、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是( )A从实践到认识B从感性认识到实践C从认识到实践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15、真理是()A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B标志客观的范畴C标志主观和客观相违背的范畴D标志主观的范畴16、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取决于它是否()A与客观实际相符合B被权威所肯定C对人有用D被多数人所肯定17、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会导致的错误是()A相对主义B绝对主义C怀疑主义D不可知论1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A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B先验论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D不可知论19、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历史人物D生产方式20、生产方式包括()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C劳动者和生产资料D劳动者和生产工具21、上层建筑由两个部分构成()A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B政治关系和法律关系C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D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22、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领袖意志B反动历史人物C人民群众D杰出历史人物23、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阶级斗争B社会革命C杰出历史人物D生产力24、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推动社会发展的的直接动力是()A社会基本矛盾B社会革命C阶级斗争D改革25、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A能源系统B仓储系统C生产工具D运输系统26、生产关系反映的是()A思想关系B法律关系C政治关系D经济关系27、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分配关系C产品交换关系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28、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A军队B国家政权C法庭D警察29、一辆轿车比一台自行车价值大,是因为()A轿车速度快B轿车使用价值大C生产轿车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远远超过生产自行车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轿车安全、舒适30、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产品供不应求B生产的绝对过剩C固定资本更新D生产的相对过31、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A获取商品B获取剩余价值C获取价值D获取使用价值3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资本的原始积累B劳动力成为商品C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D货币为资本家所有3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个别劳动时间决定C剩余劳动时间决定D必要劳动时间决定34、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是()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35、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A利己主义B自由主义C资产阶级人性论D民主主义36、垄断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的时间是()A 18世纪中期B 19世纪中期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D 19世纪末20世纪初37、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是()A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B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38、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是()A管理国家和社会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成为统治阶级D推翻资产阶级统治39、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基础是()A农民B全体人民群众C全体公民D无产阶级40、在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关系中,最关键的关系是()A领袖和政党B政党和阶级C领袖和群众D党和人民群众二、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和错选均不得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A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B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C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D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运动E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D理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感性认识E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具体劳动创造价值B抽象劳动创造使用价值C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D抽象劳动创造价值E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4、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可这样表述()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B没有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使用价值C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D有价值的东西,肯定有使用价值E没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使用价值5、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A圣西门B亚当.斯密C黑格尔 D 欧文E傅立叶三、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共2题,每题8分,共16分)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机考模拟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机考模拟题1.实践是指()。
A、人们主观的活动B、人们的一切运动C、人们改造、保护和恢复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D、人们适应环境的活动【答案: C】2.分析形势的好与坏的方法论根据是()。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答案: C】3.意识产生的历史过程,大体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
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D、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动物的刺激反应性;从刺激反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答案: D】4.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
A、实事求是B、与时俱进C、解放思想D、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答案: A】5.主张时间和空间可以脱离物质运动而存在的观点是()。
A、唯心主义B、不可知主义C、相对主义D、形而上学【答案: A】6.夸大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会导致()。
A、唯物主义B、相对主义C、不可知论D、唯理论【答案: D】7.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A、事物内部矛盾的次要方面B、事物内部同事物当前性质相反、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C、事物内部消极的方面D、事物内部处于被决定、被支配的方面【答案: B】8.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质和量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答案: D】9.有人认为矛盾不过是个命题或判断,它只存在于不正确的思维中,这种观点的实质是否认了矛盾的()。
A、特殊性B、客观性C、相对性D、条件性【答案: B】10.对传统文化的虚无主义态度属于()。
A、不可知论B、唯心主义先验论C、非决定论D、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答案: D】11.反应特性是()。
A、一切物质都具有的B、人类所特有的C、动物所特有的D、无机物所特有的【答案: A】12.方法论是()。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及解答参考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下属于物质和意识的本质区别的是:A. 物质是可以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而意识则只能通过精神生产的产品这一中介去感知B. 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而物质是从来就存在的C. 意识是能动的,而物质是受动的D. 物质既有看得见的一面,又有看不见的一面,而意识都是看不见的2、以下关于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A. 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客观世界,还可以创造出一个理想的、观念的世界B. 人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借助物质手段,通过实践去实现观念形态的音乐、建筑、绘画等C.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帮助人去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D. 意识的能动性是绝对的,能够决定一切事物的发展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A. 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关系问题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C.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D. 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关系问题4、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B.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C.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D. 市场经济是万能的,政府不应该干预经济活动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原则是()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物质利益是一切矛盾的根源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理论是()A、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B、人的能力的普遍提高C、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D、人的劳动的优化配置7、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B. 集中的私人生产资料所有制C.社会生产关系的平均分配D. 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支配地位8、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社会发展表现为阶级的斗争,以下哪种说法不符合这一观点?A. 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核心是物质条件与生产力的发展B. 每一阶段的历史发展受到本阶段生产资料和社会生产力的局限性所制约C. 社会分层和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不可预测D. 社会上是由各种不同的阶级和阶级的斗争结合而成的9、单项选择题:题目内容: (略)A. 正确答案解释与解析B. 错误选择项解释C. 错误选择项解释D. 错误选择项解释 10、单项选择题:题目内容: (略)A. 正确答案解释与解析B. 错误选择项解释C. 错误选择项解释D. 错误选择项解释11、下列列举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A、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天人合一D、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阐述了“历史性发展必然随着ididual奋斗的进步而前进”这一观点,下列哪一项最能概括这种观点的核心?A、人类历史是客观规律支配的结果B、人的意识决定物质发展C、社会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人类社会可以永无止境的繁荣昌盛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关于()A. 商品的生产过程B. 商品的价值形成C. 资本主义经济规律D.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4.哲学基本问题的核心是()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B.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问题C.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问题D. 自由与必然的矛盾问题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1.哲学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2.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是事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A、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C、马克思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4.在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A、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否认世界的可知性D、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5.科学证明,人脑是A、思维的源泉B、思维的产物C、思维的器官D、思维的对象6.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A、否认物质的运动的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7.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8."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A、不可知论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9.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D、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A、昼夜交替B、寒来暑往C、磨擦生热D、电闪雷鸣11.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A、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C、否定之否定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12.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B、事物量的变化是不超出度的范围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D、事物的变化是不顺利和显著13.马克思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本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14.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大学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在第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b)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b)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d)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5、相对静止是指(c)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6、时间和空间是(c)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d)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b)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c)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10、a)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d)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d)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c)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小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资产阶级D、农民阶级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的标志是:A、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C、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A、实践具有客观性B、实践具有普遍性C、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D、以上都是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的哲学特点是:A. 哲学从具体科学中分离出来B. 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C. 哲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D. 哲学以形而上学为主要研究对象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映象B. 客观实在C. 客观实在的反映D. 意识活动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一变革的主要标志是()A. 实践观点的提出B.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C. 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D. 以上都是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观点属于()A. 唯物史观B. 辩证唯物主义C. 唯心史观D. 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物质决定意识B. 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革命批判精神 10、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经济基础B. 社会意识C. 生产力D. 政治制度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体现在:A. 它是所有哲学的最高形式B. 它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它是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D. 它是唯一正确的世界观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哲学特点是:A.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统一B. 哲学与科学完全分离C. 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D.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1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可以概括为: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B.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于意识C. 物质与意识是平等的,相互影响D. 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B.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C. 坚持阶级斗争D. 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观点是:A.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B.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C.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观点D.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对立18、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A. 认识的基础B. 人类社会的本质C. 人类历史的动力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社会,它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A. 个人私有制B. 资本主义私有制C. 集体所有制D. 混合所有制 2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哲学依据是: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 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B.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 历史唯物主义D.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性22、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指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 消灭私有制B. 消灭阶级C. 消灭剥削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观点。
选项A,消灭私有制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目标之一,但它本身并不直接等同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途径。
私有制的消灭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条件,但并非直接途径,故A错误。
选项B,消灭阶级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但它同样不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直接途径。
阶级的消灭意味着社会更加平等和公正,但人的全面发展还需要具体的教育和生产实践,故B错误。
选项C,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消除了对劳动者的不公平待遇和压迫,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社会环境。
然而,它同样不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直接途径,故C错误。
选项D,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通过生产劳动,人们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种结合不仅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故D正确。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古希腊罗马哲学B.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C.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D. 德国古典哲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选项A,古希腊罗马哲学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它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多地是在批判和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A错误。
选项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特别是培根、霍布斯和洛克等人的思想,对近代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它们并未直接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故B错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简述生产力的含义以及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
答:生产力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是人们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构成:实体性要素有: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智能性要素有:科学技术、管理技术、教育水平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答:感性认识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其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性认识的基本特点是:直接性;生动、具体性;表现性、片面性。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其基本特点是:间接性;抽象性;深刻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
这和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原理是一致的;是由认识的秩序决定的。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这是由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真正任务决定的。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的。
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
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感性认识和经验丰富与否对事物理解的深度也大不相同。
3.简述规律的含义及其特点。
答:规律是指事物内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规律具有以下特点:客观性、稳定性、可认识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本大题满分共20分)1、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答:①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④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4、(简/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题试卷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题试卷与答案一、单选(共109题,总共0分)1.“机不可失,时再也不来”指的是( )A.时间的持续性B.时间的重复性C.时间的一维性D.时间的中断性2.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A.巨人之言B.吾人之心C.社会实践D.世人意见3.熟悉进程的两次飞跃的彼此区别主要在于()A.第一次飞跃是熟悉事物的现象,第二次飞跃是熟悉事物的本质B.第一次飞跃的目的是改造世界,第二次飞跃的目的是查验和发展理性熟悉C.第一次飞跃主如果熟悉世界,第二次飞跃主如果改造世界D.第一次飞跃取得感性熟悉,第二次飞跃取得理性熟悉4.感觉、知觉、表象是()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B.感性熟悉的三种形式C.意识的三种形式D.理性熟悉的三种形式5.实践标准具有不肯定性,这是因为()A.社会实践具有历史局限性B.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C.社会实践是成心识有目的的活动D.有些熟悉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查验6.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进程的含义是()A.社会发展史和自然界的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B.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规律性C.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包括偶然性的必然进程D.社会的发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7.唯物辩证法以为,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性是指()A.矛盾斗争性的存在不受特定条件的限制B.矛盾斗争性的存在不需要任何具体条件C.矛盾斗争性既受特定条件限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D.矛盾斗争性可以离开矛盾的同一性而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8.唯物辩证法以为事物的联系组成运动、转变和发展,形而上学则是()A.只承认联系,否定发展B.只承认运动,否定联系和发展C.只承认发展,否定联系D.从否定联系到否定运动、转变和发展9.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关系()A.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的关系B.必然和偶然的关系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10.辩证否定的实质是()A.抛弃B.扬弃C.循环D.继承1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为准确的答案。
每题1分,计20分)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由()A.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B.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C.人的思想属性决定的D.人的血缘种族决定的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A..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唯物论与历史观的统一C..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D.实践性与真理性的统一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的质和量的关系C.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D.事物变化发展的状态和过程4.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A.重要动力B.基本动力C.直接动力D.次要动力5.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机械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 庸俗唯物主义6.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A.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B.大胆揭露.勇敢面对矛盾C.科学分析主要和次要矛盾D.平稳化解矛盾7.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D.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8.农业的歉收既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也影响工业原料的来源和工业产品的销售,从因果关系看,这是()A.一因多果B. 一果多因C.同因异果D.同果异因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表明()A.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B.实践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C.实践标准也不可靠D.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0.“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句话体现了()A.折衷主义思想B.朴素辩证法思想C.诡辩论思想D.二元论思想11.客观唯心主义的极端形式是()A.宿命论B.古希腊的柏拉图哲学C.中国宋代的程朱理学D.近代德国的黑格尔哲学12.反映论是()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B. 除庸俗唯物主义外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有原则13.传统的植物学理论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
而我国科学院袁隆平等科学家在实践中观察的现象与此不符,于是大胆创新,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稻,是水稻的产量大幅提高。
这表明()A.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B.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C.原来正确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丧失其合理性D.通过实践,总会发现以往认识中的错误14.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共同体是()A. 氏族B. 部落C. 家庭D. 民族15.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A.全盘否定B. 既有克服又有保留C.变相肯定D.在旧事物中增加新内容16.假象和本质具有鲜明的对立,因此()A.假象和本质没有必然联系B.有些假象和本质没有必然联系C.假象和本质只有偶然联系D.假象和本质有必然联系17.“一个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一论断表明()A.运动的绝对性B.静止的绝对性C.运动的有条件性D.静止的无条件性18.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指()A.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B.社会发展历史就是自然发展历史C.社会发展是一个绝对必然的历史过程D.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相似,是一个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辨证发展过程19.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是()A. 从抽象到具体法B.归纳演绎法C. 分析综合法D.矛盾分析法20.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依据是()A.矛盾分析法B.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理C.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二.双项选择题:(有两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每题1分,计10分)1.感性认识的特点是()A.直接性B.间接性C.抽象性D.具体性2.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A.看其形式.现象上是否新奇B.看它表面是否完满强大C.看它是否符合客观规律D.看它是否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3.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B.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D.“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关系4.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要认识到东西部的发展差距是由于一些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原因造成的,要从根本上改变西部面貌,需要几代人长期艰苦努力,决不能一蹴而就。
这是因为()A.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寓于特殊性之中B.没有一定的量变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5.实现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必须具备()A.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基础B.科学的思维方法加工感性材料C.充分的物质条件D.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表现在()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7.有人说“龙年生贵子”,从因果关系看,这个说法犯了如下错误()A.倒因为果B.歪曲了原因和结果的关系C.倒果为因D.把没有因果关系的现象主观地联系在一起8.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科学之科学9.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是()A. 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休谟10.“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是关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A.颠扑不破的客观真理B.完美无缺的绝对真理C.最终的真理体系D.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三.辨析说明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和分析。
每题5分,计20分)1.在此之后,必然因此之故。
2.主体只能是人,而人不能只是主体。
3.马克思主义把反映论引入认识论,从而科学揭示出认识的本质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计16分)1.物质2. 发展3.理性认识4.实践五.简答题:(每题6分,计24分)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3.为什么只有实践才能充当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4.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六.论述题:(任选一题,回答两题以首题计分;计10分)1.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谈谈你对网络的认识。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阐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单项选择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为准确的答案。
每题1分,计20分。
选错一个扣1分)1.B 2.A 3.C 4.A 5.A 6.C 7.B 8.A 9.B 10.B11.A 12.B 13.B 14.A 15.B 16.D 17.A 18.D 19.D 20.C二.双项选择题:(有两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每题1分,计10分。
选错一个扣1分)1. 2. 3. 4. 5. 6. 7. 8. 9. 10.三.判断说明题:(每题5分,计20分)1.在此之后,必然因此之故。
错误。
(2分)因果关系的特点之一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但是不是所有在先的事物一定是在后事物的原因,也不是所有在后事物一定是在先事物的结果,二者还必须具有内在联系才能构成因果关系。
(3分)2.主体只能是人,而人不能只是主体。
正确。
(2分)主体只能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而人既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成为客体。
(3分)3.马克思主义把反映论引入认识论,从而科学揭示出认识的本质错误。
(2分)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共有的认识论观点。
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运用于认识论,提出能动的反映论,从而科学揭示出认识的本质。
(3分)4.正确(2分)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的三个要素之中,会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社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3分)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计16分)1. 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2分)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分)2. 发展就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运动,包含着明显的方向性意义。
(4分)3.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2分)是人借助于抽象的思维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
(2分)4.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和人自身的物质活动,或者说是主体有目的地改造客体,同时自身也得到改造的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4分)五.简答题:(每题6分,计24分)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不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
(2分)第二,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也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2分)第三,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既有克服又有保留。
(2分)2.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指导活动的目的和计划。
人在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知识和愿望确定行动的目标,制定达到目标的计划,通过活动来满足需要。
(2分)第二,意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表面的.偶然的现象,而且能够深入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形成关于事物的正确认识。
(2分)第三,意识通过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人们在正确地认识和理论指导下,通过社会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2分)3.为什么只有实践才能充当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分)真理的本质特性在于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正确认识,就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
所以是否是真理,在认识领域和客观事物范围内都得不到证明。
(2分)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主体和客体的“交错点”,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实践的过程就是主体作用于客体,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所以实践的特点能够满足真理本性的要求,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分)4.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分)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2分)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分)六.论述题:(任选一题,计10分),要求论述紧扣题意,合乎逻辑。
1.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谈谈你对网络的认识。
唯物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矛盾同一性及其表现;矛盾斗争性(根据论述情况判分。
4分)网络也具有两个方面:有利有弊。
有利的表现。
有弊的表现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网络,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的长处和优势,正确利用网络;尽力减小网络的消极面影响,不沉溺于网络,防止不健康网络内容的侵害。
(根据论述情况判分。
6分)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阐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