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21章+信息的传递+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新人教版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存在、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
2.通过观察图表,认识电磁波在不同波段有不同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电磁波的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养成主动学习科学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磁波的传播。
【教学难点】电磁波的波长、波速和频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xx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讲授失重环境中的物理现象等,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可你知道王亚平是靠什么与地面建立联系,实现信息传递的呢?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阅读课本]P150“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思考]演示电磁波的产生实验时,你认为有哪些注意事项?[提示]让电池的负极与一根导线连接,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同时将附近的收音机打开。
[思考]为什么旁边的收音机会发出“喀喀”声?[提示]导线在实验中产生的电磁波被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了。
[思考]通过这个实验,你知道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吗?[提示]与水波、声波的形成类似,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归纳提升]电磁波的产生:当导体或电路中的某处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周围空间就会产生向外传播的电磁波。
[思考]电磁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提示]电磁波就像一艘飞船,可以把声音和图像信息传输到远方。
广播电台、电视台及移动电话都是靠它们内部复杂的电子线路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实现信息传输的。
探究点2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阅读课本]P151“在一列水波的传播中……电磁波也有自己的频率、波长和波速。
”[思考]木棍在水面上振动,通过使水振动向外传播形成水波。
你知道水波在传播的过程中有哪些特征吗?[提示]有的地方凸起,有的地方凹下,且呈周期性变化。
《第二十一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学历案-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电磁波的海洋》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电磁波的海洋”。
我们将通过学习,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掌握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其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性。
本节课是电磁波学习的起点,对于后续深入理解电磁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产生原理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特性。
2. 技能与操作:学会使用简单工具进行电磁波的简单实验,如用电磁波检测器检测不同类型电磁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电磁波奥秘的好奇心,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电磁波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性以及对于电磁波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操作评价:通过学生使用电磁波检测器进行实验操作,评价其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
3. 课后作业评价:布置与电磁波相关的课后作业,通过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现象(如电视广播、手机信号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电磁波的概念。
2. 新课学习:首先讲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产生原理和传播特性;然后介绍不同类型电磁波的分类及其特点;最后讲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验操作:学生使用电磁波检测器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类型电磁波的检测结果,加深对电磁波特性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感想,进一步加深对电磁波的认识。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简单的问答和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电磁波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与电磁波相关的课后作业,如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应用实例,并撰写简短的报告。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1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磁波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利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磁波的相关知识。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感受电磁波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通过讲解电磁波污染的危害,引导学生关注电磁波环境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分析电磁波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能源节约观念。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现象为切入点,如手机通信、无线电广播等,引发学生对电磁波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手机是如何实现通信的吗?无线电广播又是如何将声音传播到千里之外的?这些都离不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电磁波。”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电磁波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电磁波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内容,总结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2.根据电磁波的波长、频率、传播速度等物理量的计算公式,完成以下计算题:
九年级物理第21章信息的传递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简述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2、说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简述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电磁波的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养成主动学习科学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难点: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教学准备】手机(两部)、收音机、真空罩、抽气机、导线、电池、锉刀,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事件概况:2020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一架马航波音777-200客机在起飞后2小时与苏邦空中交通管制台失去联系。
机上共有239人,载有154名中国乘客。
空中客机怎么会与地面失去联系呢?空中客机靠什么与地面建立联系?(设计意图:利用世人都观注的“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们平时听广播、看电视节目,广播中的声音、电视节目的影像等等都是靠电磁波来传播信号的。
二、合作探究,建构知识(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提出问题】电磁波在信息的传递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那么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演示实验】体验感受电磁波的存在在打开的收音机的附近,让电池的负极与一根锉良好接触,正极连接一根导线,拿着导线头,让它们与锉接触,教师演示学生用心观察,聆听并在锉面上滑动。
问题:为什么旁边的收音机会发出“喀喀”声?电磁波的产生:当导体或电路中的某处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周围空间就会产生向外传播的电磁波。
图片介绍: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高468米,发射广播和电视信号的顶端天线长118米。
广播电台、电视台及移动电话都是靠它们内部复杂的电子线路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感知电磁波的真实存在,创设物理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九年级物理全册21_2电磁波的海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明白光速是电磁波和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明白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对电磁波的学习,激发学生勇于向科学挑战、酷爱科学、把握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电磁波。
教学难点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
教学方式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预备微机、收音机、无线寻呼机、真空罩、干电池。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进程一、温习提问,引入新课1.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声音在真空中不传播)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3×105 km/s)3.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4.声音的传播是靠什么?〔声音的传播是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师]生活中咱们收听广播、看电视节目,广播中的声音怎么能从很远的地址传到那个地址呢?看到的电视节目的图像是怎么从荧屏上取得的呢?[生甲]是电线传送的。
[生乙]咱们没有看到收音机、电视机有电线直接通向电台或电视台,因此这些都不是用电线来传播信号的。
[生丙]是靠电磁波来传播信号的。
[师]电磁波在信息的传递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那么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传播的?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板书]一、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板书][师]咱们前面提到过水波、声波。
用实验来讲明什么是水波、声波。
[生甲]手持木棍,让木棍下端接触水槽水面上,水面上有一圈一圈凸凹相间的状态从木棍接触水面处向别传播,形成水波。
[生乙]两个音叉并排放置,并离得很近,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和另一个音叉接触的小珠被弹起。
音叉振动时,在空气中会有疏密相间的状态向别传播,形成声波。
声波看不见,摸不到,但声波传到咱们的耳朵,会引发鼓膜振动,使咱们产生听觉。
[师]那么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看演示。
郧县第三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2.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4.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人类生活、军事的影响;产生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重点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难点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收音机一台、5号干电池一节、导线一条、真空罩一个、抽气筒一个、手机两台和电教平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活动讨论:你们是怎样听到老师说话的?讨论交流.类比学习,导人新课.导入新课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央电台,并提出问题:(1)播音员在北京说话,我们在广东为什么能听到?(2)打电话时,能听到对方的声音,对方的声音又是如何传过来的?讨论与交流.创设情境,启迪思维,从生活走向物理.新课教学一、电磁波的产生提出问题:关于电磁波,你想知道什么?演示教材插图21.2-2. 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播放水波、声波、电磁波的课件,对比学习电磁波.二、电磁波的传播与速度师生交流.观察与聆听.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类比学习法.启迪思维,类比学习.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四、电磁波的应用 提出问题: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它里面分成多少类?每一类有什么应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21.2-4,并进行讨论,边讨论边归纳“电磁波的家族”. 五、动手动脑学物理 课堂重点解决第3小题. 提出问题:雷达的工作原理.放映有关雷达小知识. 要破除“隐形”,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去考虑? 在学生充分讨论后,上网输入“隐形飞机”,放大后请学生观看.观察、讨论,阅读. 学生阅题. 思考、观察、讨论交流. 讨论、争议.学生小组小结,代表发言. 观看,验证自己的分析与猜想. 培养自主学习、分析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互动式学习.知识的拓展.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考虑到部分学生课外没办法上网,在此作适当的介绍.小结与作业1.本节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与方法?2.“动手动脑学物理”1、2题. 3.阅读“科学世界”,到商场进一步了解微波的特点,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记录在《成长档案本》上.学生练习.不仅仅要小结知识,还要小结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兴趣. 巩固性练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体现从物理到社会的理念.电磁波⎩⎪⎨⎪⎧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传播:不需介质速度:真空中c =30×105km/s =3×108m/s 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c =λf 电磁波的家族电磁波的应用:广播、电视、微波炉、雷达、卫星通信等电磁波一、手机最怕什么?知道手机最怕什么吗?大自然的迫害和你自己的疏忽不小心都是造成它缩短寿命的原因!第一怕:潮湿的环境损害,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手机,以免大量水汽侵入电路板形成水渍,造成短路,或使金属接口氧化.第二怕:碰撞造成的损害.液晶屏幕所能承受的压力相当有限,使用时要注意!第三怕:温度环境的损害.应避免受热曝晒,第四怕:关于电池使用不当的损害.充电时不要开机.第五怕:灰尘、油脂的危害.二、电磁波与水波、声波的区别三、乘客不能在飞机上使用移动电话飞机在空中是沿着规定的航线飞行的,整个飞行过程都要靠地面航空人员的控制和指挥,飞行员利用飞机上的通信导航设备进行地空联系驾驶飞机,而飞机上的导航设备是利用无线电波来测向导航的,飞机上的导航定向设备接收地面导航站发射的电磁波后,便能测定飞机的准确位置.而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如果乘客在机舱内使用移动电话,移动电话辐射的电磁波就会对飞机上导航、操纵系统产生严重干扰,飞机导航设备就会产生偏差,使飞机自动操纵设备产生错误,从而导致空难事故的发生.15.4 电流的测量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21·山东青岛市·九年级期末)练习使用电流表测量通过某一段电路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所示。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21章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2)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3)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4)会用c=fλ求速度、波长或频率;(5)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6)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知悉可以人为获得电磁波;(2)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了解电磁波的大家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深入体会物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1)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2)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他们身边。
【教学难点】(1)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2)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他们身边。
【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组织形式新课程提倡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本节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物理知识。
2.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2)讲授法3.学法指导“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探索欲望;其次,在教学中利用典型的教学材料和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去探索、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三,在教学中,让学生自行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
增大了自主探究的时间。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收音机、干电池。
导线、真空罩、抽气筒、手机。
【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故事引入:小东的疑问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则小故事:某同学在除夕晚看着春晚,突然产生了疑惑:这个主持人明明在舞台上,这舞台与我们家的电视也没有线连着啊,为什么打开电视就能看到春晚了呢?问:电视机是如何收到声音和图像的呢?【电磁波的产生】演示实验:打开一台收音机,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
电磁波的海洋教案-物理九年级第二十一章21.1信息的传递第二节人教版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1 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了解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知道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了解电磁波的应用。
1.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分析图片知道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通过观察图标,认识电磁波在不同波段的作用。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电磁波是一种物质,电磁波是真实存在的。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 教学重点电磁波产生、传播、应用;2.2 教学难点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3 专家建议本节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三个方面:电磁波的产生、传播以及波长、频率与速度的关系。
本节内容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另外还要通过种种措施和手段,激发学生在课后仍然保持科学探究的热情,由课内到课外、由被动到主动,逐渐使学生自然地学会科学的想事情、做事情。
4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5 教学用具多媒体6 教学过程6.1 引入新课【师问】飞机上的飞行员与地面指挥员的对话不可能用电线,那么是怎样进行联系的呢?【目的】:让学生切身体会电磁波的强大功能。
6.2 新知介绍1、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1)【看一看】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师讲解】木杆的上下振动,通过水使振动向外传播形成水波。
2)【合作探究】电磁波的存在【实验操作】在打开的收音机的附近,让电池的负极与一根锉良好接触,正极连接一根导线,拿着导线头,让它们与锉接触,并在锉面上滑动.【师问】为什么附近工作的收音机会发出“喀喀”声?【生答】可能是电流产生一种东西干扰收音机。
【结论】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产生电磁波。
实质:电磁场能量由近及远的传播。
【师归纳】当导体或电路中的某处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该处就会产生一种电磁振荡,在周围空间就会产生向外传播的电磁波。
3)电磁波是怎么传播的?【师问】声音的传播需要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
那么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吗?【目的】通过类比,引发学生对电磁波的思考。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1.2《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设计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和特长,设计分层教学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利用实验、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形象直观地展示电磁波的传播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设计小组讨论、分享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应用实例,如手机、电视、雷达等,引起学生对电磁波的探究兴趣。
(2)探究电磁波的概念与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了解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波长、频率等概念。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通过课后实践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电磁波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热情。
2.使学生认识到电磁波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4.学习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过程,了解天线、馈线、接收器等基本组成部分。
5.能够运用电磁波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电视、手机、雷达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磁波的性质和传播规律,培养科学思维。
2.利用多媒体、实物演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磁波的传播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十一章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
教师
教学目标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光是电磁波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重点
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波的产生和传播.光是电磁波
难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导学
1、电磁波的产生条件是
2、电磁波的传播介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是。
课堂导学
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演示课本10.2-2,探究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电磁波的产生的条件是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1、演示:把一个移动电话放在真空罩中,并给这个移动电话打电话,看这个移动电话是否能够收到信号。
现象是:;说明了。
还举一现象可以说明这一点:。
2、真空中电磁波传播的速度是,电磁波频率的单位是,符号是:,常用单位是和。
3、电磁波的波速c、波长λ和频率f之间的关系是。
4、电磁波是个大家族,通常叫无线电波。
5、引导学生看课本第100页的科学世界《微波炉》。说出:(1).微波炉的工作原理;(2).使用注意事项。
课堂练习
1.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如果要相互交谈,不能直接进行,而是要用来传递信号.这说明声波的传播介质;而电磁波的传播介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7.下列设备中,没有利用电磁波的是()
A.电视机B.录音机C.微波炉D.移动电话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频率越低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B.频率越高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快
C.频率越低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快D.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1.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电磁波传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如何正确使用电磁波,以减少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1.根据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关计算,巩固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7.教学策略:
a.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磁波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b.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c.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将通过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提问方式: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电磁波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电磁波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电磁波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总结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特性和传播原理,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加深对电磁波知识体系的理解。
2.设计一道关于电磁波计算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计算过程,并解释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电磁波的实际应用表现出浓厚兴趣,但可能对理论知识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点,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适时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深入理解电磁波的相关知识。
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在合作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本章节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电磁波知识体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十一章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 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学目标1、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知道一些通讯手段实际是依靠电磁波进行的。
2、理解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
3、了解电磁波家族及应用,知道不同特性的波携带信息的能力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1、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知道一些通讯手段实际是依靠电磁波进行的,理解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
2、了解电磁波家族及应用,知道不同特性的波携带信息的能力的不同。
教具准备1、辅助教具:收音机、导线、电池、锉、小灯泡、抽气机、玻璃罩、手机等。
教学媒体与资源1、多媒体课程课件、演示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请同学们观看课件思考问题。
收音机和手机是通过什么来传递信号的呢?本节就让我们来学习电磁波的海洋。
二、新课教学知识点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1、演示实验:探测电磁波的产生。
(1)实验器材:收音机、导线、电池、锉、小灯泡等。
(2)操作如下。
(3)现象:收音机发出“喀喀”声。
(4)结论: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产生电磁波。
知识点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1、电磁波的波长、频率(1)与水波、声波相似,电磁波也有波长、频率。
(2)波长:振动一次波传播的距离(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用字母λ表示。
单位:m。
(3)频率:1秒钟波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字母f表示。
单位:赫兹(Hz)。
常用单位:千赫(KHz)、兆赫(MHz)。
2、电磁波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
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吗?(2)小实验:如图所示用抽气机抽去玻璃罩中的空气;打电话呼叫玻璃罩中的手机;观察现象。
能看到手机提示灯闪烁,听不到钟罩中电铃发出的声音。
说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或者说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电磁波谱(1)波普如下。
(2)可见光:在电磁波的大家族中,我们最熟悉的成员是可见光了,它在真空中以c≈3 ×108 m/s 的速度传播。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速即为电磁波传播速度。
(3)波速、波长、频率:设电磁波的波长λ、频率f ,那么根据波长和频率的定义,有c=λf。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了解电磁波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磁波的传播和应用。
2.难点:电磁波的产生。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收音机、一根导线、一节干电池、手机、真空罩、抽气机。
学生:搜集整理电磁波的资料。
【教学过程】【情境引入】4月20号晚19点41分,“天舟一号”由“长征七号”火箭发射升空,经过一天多的飞行,“天舟一号”到达指定地点与“天宫二号”在太空成功“牵手”,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
图片是靠什么传回地球的?从而引入新课。
【互动新授】(一)电磁波的产生1.教师做演示实验: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调谐旋钮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截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相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2.播放视频:手持木棍,让木棍下端不断接触水槽水面,水面上有一圈一圈凸凹相间的波纹从木棍接触水面处向外传播,形成水波。
两者有什么共同之处?引导学生认识到:与水波的形成相似,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电磁波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它确实是存在的,它能为我们传递信息。
(二)电磁波的传播1.电磁波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演示实验一:把手机放在塑料袋里,密封好再放入水槽中,用另一个手机拨打袋内手机。
问:袋内手机是否能接收到信号?这说明了什么?演示实验二:把手机放在密闭的木制的盒子里,用另一个手机呼叫。
问:盒内手机是否能接收到信号?这说明了什么?演示实验三:把手机放在真空罩中,不断向外抽取空气,用另一个手机不断呼叫。
问:罩内手机是否能接收到信号?这说明了什么?师生共同总结:电磁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能够传播;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自主学习了解水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认识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
人教版九年级二十一章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十一章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十一章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分类以及电磁波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电磁波的产生: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掌握电磁波产生的条件和过程。
2. 电磁波的传播:讲解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波传播的原理。
3. 电磁波的分类:介绍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常见电磁波的特性及其应用。
4. 电磁波的应用:讲解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通信、电视、医疗、探测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分类,掌握电磁波的基本特性。
2. 了解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分类,电磁波的应用。
难点:电磁波产生机理的理解,电磁波分类及其应用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电磁波发生器、接收器等)。
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手机、电视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应用产品,引导学生关注电磁波的存在和作用。
2. 知识讲解:(1)电磁波的产生:讲解电磁波产生的条件和过程,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波的产生。
(2)电磁波的传播:介绍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解释电磁波传播的原理。
(3)电磁波的分类:讲解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常见电磁波的特性及其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实例,讲解电磁波在通信、电视等领域的应用原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例,分析电磁波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电磁波的海洋1. 电磁波的产生2. 电磁波的传播3. 电磁波的分类4. 电磁波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描述电磁波的产生过程,并说明电磁波产生的条件。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21章-信息的传递-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问题引入:通过观看电视发射塔和电视机图片,提出以下问题:电视机和电视发射塔之间并没有连着线,那它们是怎样收到声音和图像的呢?电磁波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着。
雷达设备在军事、气象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观察、思考、交流从学生熟知的事物入手来认识电磁波的存在,使学生有亲切感,乐于探究。
隐形飞机是一种先进的军用飞机,可以防止被雷达发现,隐形飞机用的主要是吸波材料,它能减少飞机对电磁波的反射,使雷达很难发现。
二、探究新知一、电磁波的产生问题: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演示:打开一台收音机,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
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迅速变化的电流激起电磁波。
导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变化的电流(电场)→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电流(电场)······看图片分析水振动形成水波,用类比的方法比较水波、声波、电磁波。
观察、交流、回答电磁波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
利用一台收音机和电池导线组成电路,让导线时断时续和电池负极相接触,让学生听见收音机里有“喀啦,喀啦”的声音,以此让学生体会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流产生的。
二、电磁波的传播1.电磁波的参数波长: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频率f:由导体内每秒电流方向变化的次数决定;波速c:反映电磁波传播的快慢程度;演示实验:把一个手机放在真空罩内,给这个手机打电话,这个手机能够收到这个信号吗?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c=3×108 m/s 3.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公式:c=fc——波速——m/sλ——波长——mf——频率—— Hz波长越短,频率越高。
4.电磁波谱(1)电磁波按频率从高到低排列: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思考、实验、总结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来总结概括电磁波传播的条件。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1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教案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找学生汇报总 结
21..2 电磁波的海洋
板
产生:导线中电流的迅
课
速变化激起电磁波.
书 设
电 磁 波
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 真空中传播 波速:
后 反
1.真空中电磁波传播的速度:
计
C=3× 108
m/s 思
2.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波速=波长×频率
2/2
课件出示练习题抽查几名学生汇报自
学效果,对于回答不准确的找学生补
充。
4. 出示自学提纲二
课件出示自学提纲二
根据自学提纲中的提示弄清电磁波的
波速、频率和波长之间的关系。
5. 检测自学效果
课件出示练习题:找一名学生上台板演
1/2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 21 章第 2 节电磁波的海洋 教案
程序与内容
2.揭示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简单概括学习目标,并相应板书: 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速度
二.“先学”环节
1.出示自学提纲一
课件出示自学提纲一
学生独立阅读课本,理解电磁波是如何
2.学生看书(自主学习) 产生的?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吗? 20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5
分钟后看谁学的效果好!
3. 检测自学效果
师生活动
计划 时间
三、“后教”环节
根据检测中暴露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 下,由学生进行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
5
最后由教师补充。
四、“当堂训练”
环节
1. 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第一题 17
一名学生上台板演。 课件出示练习题
2. 检测
学生独立完成下发的检测题,5 分钟后教 师抽查 5 名学生的试卷其余的让学生互批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21章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一)教学目的1.常识性了解电磁波,知道电磁波的频率、波长的概念。
2.记住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二)教具水,水槽,小木棍,麻绳,电池,半导体收音机,钢锉,导线。
(三)教学过程1.复习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们通过声音(如词言、音乐等)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如家长的教诲、教师的授课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
声音是传播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帮助我们了解世界。
通过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声现象的有关知识,可以知道: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我们听到的声音通常是靠空气传播的;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米/秒。
在前面我们还学习过电话,电话的话筒能把声音振动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电流流经听筒,听筒又能把它转化为振动,使人听到声音。
2.引入新课飞机上的飞行员与地面指挥员的对话不用电线;我们每天听收音机或看电视,也没有电线直接通向电台或电视台。
可见,这些都不是用电线来传播电信号的,我们称作"无线电通信"。
那么,无线电通信是怎样传输信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简单知识。
3.进行新课板书:〈第二节电磁波〉(1)演示实验①手持小木棍,让木棍下端接触水槽水面,使同学们看到,水面上有一圈圈凸凹相间的状态从木棍接触水面处向外传播,形成了水波。
②音叉(或其他发声体)振动时,在空气中会有疏密相间的状态向外传播,形成声波。
声波看不见,摸不到,但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会引起鼓膜振动,使我们产生听觉。
总结以上实验(和其他事例)得出结论:板书:〈波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2)电磁波板书:〈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
〉电磁波看不到,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间接观察它的存在。
演示课本上的实验,实验后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实验"后的两个自然段,再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回答。
①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②举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类似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波的海洋》
课题§21~2 电磁波的海洋
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和生活实例展现,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思考—结论”的过程。
由于物理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紧密和广泛的联系,在课堂上不可能将庞大数量的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内塞给学生。
因此必须改变“只有讲过才算教过”的观念,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补充材料来收集各种形式的信息,同时开展调查研究和讨论展示进行学习。
本节课对学生知识层面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本节课可以很好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的精神。
学情分析
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里,收音机、电视机、移动电话等等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但电磁波是什么?学生往往感到迷惑,它是怎样产生的?这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这一节所讲的知识大部分是生活中的客观存在,但学生又无法用视觉、触觉去认识,因此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事物讲起,通过对图片的分析、实验演示,让学生体会到了物理知识确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分展示了物理学科的实用性、趣味性、实验性和科学性等特点,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
教材分析
本节为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十一章第二节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从学生身边的事物讲起,让学生体会到了物理学确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分展示了物理的实用性、趣味性、实验性和科学性,进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思考。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渗透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虽然学生对信息传递的工具较为熟悉,但对信息传递的技术却知之甚少,通过学习让学生对电磁波有初步了解,为学生学习无线电知识做好铺垫,体现出“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思想。
相比之下,在概念的引入上比较直截了当,教材更注重物理知识的探究过程和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
教学知识与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目标技能2.知道光速是电磁波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分析图片知道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通过观察图标,认识电磁波在不同波段的作用。
情感态
度与
价值观
体验电磁波是一种物质,电磁波是真实存在的。
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电磁波产生、传播、应用;
难点: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教学
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使用
器材
手机(两部)、真空罩、收音机、导线、电池、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
新课问题引入:
通过观看电视发射塔和电视机图片,提出以下问
题:电视机和电视发射塔之间并没有连着线,那它们
是怎样收到声音和图像的呢?
电磁波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着。
雷达设备在军事、气象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观察、
思考、
交流
从学生熟知
的事物入手来认
识电磁波的存
在,使学生有亲
切感,乐于探究。
隐形飞机是一种先进的军用飞机,可以防止被雷达发现,隐形飞机用的主要是吸波材料,它能减少飞机对电磁波的反射,使雷达很难发现。
二、探究
新知一、电磁波的产生
问题: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演示:
打开一台收音机,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
到收音机附近。
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
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迅速变化的电流激起电磁波。
导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变化的电流(电场)→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电流
(电场)······
看图片分析水振动形成水波,用类比的方法比较
水波、声波、电磁波。
观察、
交流、
回答
电磁波是一
种看不见、摸不
到的东西。
利用
一台收音机和电
池导线组成电
路,让导线时断
时续和电池负极
相接触,让学生
听见收音机里有
“喀啦,喀啦”
的声音,以此让
学生体会电磁波
是由变化的电流
产生的。
二、电磁波的传播
1.电磁波的参数
波长: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频率f:由导体内每秒电流方向变化的次数决定;
波速c:反映电磁波传播的快慢程度;
演示实验:把一个手机放在真空罩内,给这个手机打电话,这个手机能够收到这个信号吗?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c=3×108 m/s 3.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公式:c=f
c——波速——m/s
λ——波长——m
f——频率—— Hz
波长越短,频率越高。
4.电磁波谱
(1)电磁波按频率从高到低排列:
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思考、
实验、
总结
让学生通过
实验现象来总结
概括电磁波传播
的条件。
培养学
生观察分析的能
力和科学探究的
精神。
让学生通过
(2)无线电波
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是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三、电磁波的用途
γ射线:作脑手术(可灭癌细胞)、改良种子
X射线:透视、探伤
紫外线:杀菌、帮助钙吸收
红外线:遥感技术、自动控制、测温仪
无线电波:电视、雷达、无线电导航等阅读课本资料了解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的用途。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巩固
练习1.当你打开或者关闭电灯时,你会从附近收音机中听到“喀、喀”的杂音,这杂音是由于电路______时发出的______被收音机接收而产生的。
2.在雷雨天,可在收音机中听到“咔、咔”声,这说明在_______时也向周围空间发出_______。
3.我国的卫星通信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在北京发射的信号通过通信卫星会转到上海被接收。
实现这种信号传递的是(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声波 D.电磁波
四、课堂
小结一、基本知识
1.电磁波的产生
2.电磁波的传播
3.电磁波的用途
二、基本技能
会利用实验分析电磁波的产生原因
思考、
回答、
交流
学生通过课
堂小结,使知识
更具系统性。
三、基本方法:观察法、对比法五、布置
作业
教材:P153动手动脑学物理1~3
板书设计
§21~2 电磁波的海洋一、电磁波的产生
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二、电磁波的传播
1.电磁波的参数
波长λ: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频率f:由导体内每秒电流方向变化的次数决定;
波速c:反映电磁波传播的快慢程度;
2.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
真空中电磁波传播速度:c=3×108m/s
3.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c=λf
三、电磁波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