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前沿问题专题

合集下载

世界经济将在较长时期内处于长周期的下行区间——兼谈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问题

世界经济将在较长时期内处于长周期的下行区间——兼谈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问题
规 白

市场 经 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纵 横
比例 分别 为 l 0 . 1 %、9 . 和8 . 。从 理论上 来说 , 府重新审视制造业对创新等多方面起到的支撑作用,建
预算赤字 占 GDP若超过 3 . 0 %,长期看将难以为继。美 议美国重新布局制造业 ,认为如果能够复苏、开发、再 国财政赤字 问题 长期困扰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当前美 国 建制造业部门,美国将再一次享受繁荣。
如2 0 世纪 8 O 年代 以后计算机和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产业 较好 的,其居民收入仍在不断增加 ,居民消费意愿也较
革命所造成的美 国经济的长期繁荣 ,否则只能保持较低 强 ,私人消费需求会刺激德国经济增长。如果新兴市场
水平的增长。目前 , 世界科技创新的重大变化尚未到来 , 国家经济稳步复苏 ,这些国家的强势需求将会拉动德 国
风险。 气状 况明显遇冷。由于深受欧元区和世界其他地区需求 美 国作为世界经济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其经济发 不振的影响,德国企业纷纷缩减投资,严重拖累德国经 展与科技创新的长周期密切相关。如果科技创新出现重 济。需求不振主要会给德国工业带来负面影响,服务业
大的革命性的变化 , 美国经济会出现一个较长的繁荣期 , 的情 况则不会出现明显的退步。然而德国的情 况仍是比
. 2 %,低于第二 季度 而,美联储这一政策的实行却很可能导致全球经济风险 经济体。德 国经济第三季度增 长 0 . ,表 明经济增速 正在放缓。德国柏林 经济研究 加剧。美元的流动性泛滥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以及其他国 的 0 家货币汇价 ,引发新一轮全球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 所的研究结果预测,第四季度德国经济将为零增长 ,景
因此美国经济也只能维持低增长的态势。

谈当前经济形势的几个前沿问题

谈当前经济形势的几个前沿问题

谈当前经济形势的几个前沿问题第一个问题:怎么理解"新常态"最近中国报纸上以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词,就是"新常态"。

怎么理解"新常态"呢?这是之后相对于我国前一段时间超常的经济高速增长而言的,意指经济应逐步转入常态。

要知道,经济的超高速增长是"非常态"的,它不能持久,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所以,我们今天讲经济要进入"新常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做我们力所能及的好事,盲目追求超高速增长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是不利的。

二,过高的增长率带来哪些严峻考验呢?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资源消耗过快。

第二,环境受到影响,生态恶化。

第三,带来低效率。

第四,出现一些金融行业的产能过剩。

第五,错过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这一点点也是最重要的,这里展开谈一下。

错过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会留给很多后遗症。

现在我们不得不把调整经济结构放到重要位置上。

结构调整很重要,比单纯追求重要经济总量当更重要。

举个例子。

1840年鸦片战争时,中国gdp是世界第一的,要比英国大很多,但是东亚地区的经济结构不行。

具体来说,英国大约在1770年左右需要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到鸦片战争时进行了大约70年。

经过这70年的发展,此时的英国gdp构成中,主要为蒸汽机、机械设备以及铁轨、铁路机车、车厢等工业品,印刷业中使用的也是机器。

而当时中国的gdp完全是由农产品跟手工业品构成。

同时,英国的交通工具尽管是轮船和火车了,而中国当时仍然是帆船和马车。

从出口来看,中国主要是茶叶、瓷器、丝绸等农产品和手化工品,而英国则是制动器和英国机器设备。

所以,英国在经济结构远远方面远远达了中国。

此外,在人力资源结构设计方面,英国也超过中国。

当时英国有一千多万人,而中国据传说有四亿人。

但是,英国已经或进行工业革命70年了,小学已经普及,并开办了大量中学,还兴建了很多法学院,每学期培养出大量科学家、技术人员,还有中国经济管理人员、金融专家等人才。

经济学专业导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及发展趋势

经济学专业导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及发展趋势

经济学专业导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及发展趋势导论是学科研究中的基础,经济学专业导论的研究旨在对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以帮助学生对经济学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

在经济学专业导论研究中,涉及到一系列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经济学专业导论研究的学者和学生提供一些参考。

1. 人工智能与经济学的融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与经济学的交叉领域逐渐形成。

经济学专业导论的研究应关注人工智能对经济学研究的影响和改变。

例如,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风险管理和决策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人工智能算法在市场分析和预测中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和市场预测。

因此,经济学专业导论研究应关注如何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学理论,以推动经济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2. 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背景下,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环境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学科,而可持续发展则是探索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和协调。

经济学专业导论的研究应关注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方法。

如何在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增长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未来经济学导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3. 数字经济与互联网经济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经济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门领域。

经济学专业导论的研究应聚焦数字经济与互联网经济的产业结构、市场机制和政策调控等方面。

数字经济领域的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如共享经济、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等对传统经济产业和市场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

经济学导论的研究应关注对这些新兴产业和业态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如何优化和升级传统经济体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

4.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和变化的主要趋势之一。

经济学专业导论的研究应关注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挑战。

国际社会前沿知识点总结

国际社会前沿知识点总结

国际社会前沿知识点总结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国际关系、全球化经济、跨国合作等领域的新进展,每一项都对国际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国际社会前沿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

一、新型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经济是指全球范围内,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跨国公司的壮大,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动在风险和投机的影响下日益加速。

新型全球化经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经济的崛起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数字经济的崛起改变了传统经济模式,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并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机会。

2.新兴市场的崛起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大,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这些国家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

例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各种区域合作组织的兴起,加强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4.全球贸易的变化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之争成为全球化经济的主要矛盾。

一方面,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开放合作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一些国家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影响了全球贸易的增长。

二、国际关系变革国际关系变革是指国际社会中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博弈的变化。

在当今国际社会,一些新的国际关系模式和趋势正在形成:1.多极化格局在多极化格局下,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等各种大国和地区力量对比不断变化,形成了一个多极化的国际社会结构。

在多极化格局下,各种大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更加多元化的外交政策来应对。

2.新型大国关系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在发生变化。

例如中美关系、中俄关系等,新型大国关系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进步的未来展望:探索2024年全球前沿技术趋势

科技进步的未来展望:探索2024年全球前沿技术趋势

科技进步的未来展望:探索2024年全球前沿技术趋势1. 引言1.1 概述: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

探索未来科技进步的趋势和展望对于我们了解和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至关重要。

2024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间节点,各个领域都将迎来一系列突破性的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重点分析全球前沿技术趋势,并探讨这些技术在不同领域中带来的潜在影响。

1.2 研究背景:过去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从人工智能到生物技术再到清洁能源,每个行业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发展。

然而,我们仍然面临许多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资源稀缺和人口老龄化等。

因此,深入研究和预测未来科技进步的方向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解决这些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1.3 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探索2024年全球前沿技术趋势,并分析这些技术发展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最新进展,我们可以洞察未来科技发展的潜力和机遇。

此外,我们将分析科技进步对就业市场、社会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战略指导,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变化。

全面了解2024年全球前沿技术趋势及其潜在影响对于引导我们迈向科技创新驱动的未来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科技进步如何塑造人类文明,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利用科技来解决日益复杂的全球挑战。

这将有助于鼓励创新精神并为可持续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2. 全球前沿科技现状分析:2.1 人工智能领域:当前全球人工智能(AI)领域正在快速发展,并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2024年,我们可以预见到人工智能将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应用扩展。

AI 的核心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

人工智能将在医疗保健、金融服务、零售业等行业中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在医疗保健领域,AI将帮助医生提高诊断准确性,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同时,在金融服务领域,AI将被运用于风险评估、欺诈检测和客户服务等方面。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在当今世界,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利用好当前世界格局来发展自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其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

它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说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冲击同在、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

发展中国家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骤、速度和深度,采取有利的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完善其应对策略。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它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程度日益加深。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表现,分析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探讨与之应对策略,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

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第二,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

第三,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与技术开发区以及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形式自由经济区的发展。

第四,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步伐加大。

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个契机,遵循立足现实与着眼未来的有机统一,主动协调好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产业升级的关系。

既要继续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比较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国内就业,扩大出口,完成工业化进程;又要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地位,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话题12从分散到整体的全球化与世界经济新变化课件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话题12从分散到整体的全球化与世界经济新变化课件
话题十二 踏歌前行 ——从分散到整体的全球化与世界经济新变化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大势所趋,发端于大航海时代,在冷 战结束后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 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世界经济全球 化趋势加强,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 弊共存。
话题串讲·深化认知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15~18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和商业资本主义殖民高 潮的到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初步形成阶段(19世纪初期至中期):随着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 义高潮的到来,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出现了全球化第一次高潮。
3.最终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 资本主义高潮的到来,世源自市场最终形成,出现了全球化第二次高潮。
——刘金源、潘美娟《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到社会主义全球化》
发现问题 卡斯特罗肯定了作为一种客观历史进程的全球化的存在。 认为“全球化不是某个人异想天开,也不是某个人的创造发明”,而 是“人类历史现阶段正在发生的最重要和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之一”。 卡斯特罗把全球化分为客观的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这两个层 次。他对全球化的认识是比较全面的。
答案:A
2.[2022·河北石家庄模拟]1750~1850年,英国乡村地区普通劳工的 生活受到了很大冲击,生产资料丧失,就业不稳,粮价高涨。为此, 政府结合乡村自身特点,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贫困救济。英国的做法
() A.致力于福利国家的建立 B.解决了圈地运动的遗留问题 C.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D.防止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途径: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2)特点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心得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心得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心得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写作如下: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国家安全和人民福祉的核心驱动力。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将探讨“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主题,旨在强调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全球科技竞争中,世界科技前沿是我们必须要关注和追求的目标。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掌握国际先进技术,我们才能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有竞争力的地位。

同时,面向经济主战场意味着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将科技创新与经济需求相结合,使其能够真正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是我们科技创新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必须把握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需求,解决当前和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为国家安全和发展保驾护航。

最后,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科技创新的终极目标和价值所在。

科技的发展必须以人民的健康与幸福为中心,为其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

通过对“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科技创新的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意义和对策。

同时,本文还将给出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以期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和讨论: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背景和主旨进行概述,介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正文部分将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分别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国际贸易前沿问题

国际贸易前沿问题

国际贸易前沿读后感一: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加速的政策原因分析1. 汇率政策对减小对华逆差作用不大。

汇率政策是调节一国贸易收支的最常用工具,逆差国政府往往通过本币贬值(或促使它国货币对本国货币升值)来改变其进出口产品相对价格,降低进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从而达到减小进口增加出口的目的。

美国在历史上曾多次利用汇率工具来减小其贸易逆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纪80年代日美签署的“广场协议”,当时美国通过要求最大逆差国日本大幅提高日元兑美元汇率来减小美日贸易逆差,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为了解决至2008年将近7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尤其是减小对中国将近3000亿美元的逆差,也积极通过美元贬值,并通过政治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来减小对华贸易逆差。

2. 财政货币政策无法针对对华贸易逆差。

除了汇率政策以外,财政货币政策也能起到减小一国贸易逆差的作用。

其机制是逆差国通过紧缩财政货币,降低国内总需求,从而抑制进口,达到减小贸易逆差的目的。

这也是各国所普遍使用的调节贸易收支的政策,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世纪80和90年代对许多处于严重贸易逆差和通货膨胀的拉美国家进行援助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求它们紧缩财政和货币,以减少贸易逆差及其带来的货币对内对外贬值。

然而可惜的是,在当前美国饱受次贷危机影响,3. 就业政策要求限制中国进口。

近期加速对华贸易保护是奥巴马政府对金融危机造成美国失业率上升的政治回应之一。

美国近期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失业率出现上升趋势。

根据联合国《世界经济形势展望》的数据,美国失业率由2006年的4.6%上升到2008年的5.7%,奥巴马政府为了维护执政地位、获得民意支持,自然必须选择加强对华贸易保护。

二、近期美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应对措施探讨针对以上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加速的政策原因,我国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第一,由于美国近期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加速一方面源于其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调节贸易逆差的效果受制,含有被动和无奈的因素,因此我国政府可以采取配合性宏观经济政策,帮助美国恢复经济、主动减小对美贸易顺差从而抑制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

世界经济转型调整趋势及战略应对研究 (上下试题全)

世界经济转型调整趋势及战略应对研究 (上下试题全)

世界经济转型调整趋势及战略应对研究(上)试卷[考试时限]:60分钟00 49 29 [分数]:83分1、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将影响外需市场。

正确错误2、页岩气是一种储存于页岩(属于沉积岩)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成份以乙烷为主。

正确错误3、页岩气不会取代近年发展缓慢的可再生能源产业。

正确错误4、本课程认为,新兴市场国家自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滞缓了经济复苏步伐。

正确错误5、页岩气产业有助于美国再工业化进程,并推动经济与就业增长。

正确错误6、本课程认为,金融危机会改变世界经济增长趋势。

正确错误7、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发达经济体的“新常态”是低增长,低债务。

正确错误8、从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经济体的这种经济低增长的态势,拖累了全球经济增速,显著放缓。

正确错误9、未来较长时期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缓慢也将成为常态。

正确错误10、中国是最早在页岩气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国家。

正确错误11、页岩气革命增加了全球的能源供给,对国际能源价格造成了下行的压力。

作为能源进口大国,我国将有更多的能源供应可供选择。

正确错误12、()是最早在页岩气这个技术上取得突破的国家。

英国美国伊拉克日本13、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后,发达经济体陷入()的“新常态”。

高增长、高债务低增长、低债务低增长、高债务高增长、低债务14、世界第一出口大国是()。

印度中国墨西哥日本15、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过去历次金融危机的研究表明,危机结束后的中期内,增长速度比趋势线平均要低()。

20%5%30%10%16、本课程提到,至2015年页岩气将为美国国内GDP贡献1180亿美元约占总量的()。

10%5%1%0.7%17、1992-2001年,全球经济年均增速为()。

3.3%4.3%3.5%4.5%18、金融危机先是从()的次贷危机爆发开始,其次逐渐波及到欧洲,波及到其他国家。

美国英国法国中国19、“新兴市场国家自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滞缓了经济复苏步伐”这是经济放缓的()。

经济前沿报告:2024年全球经济走势预测与分析

经济前沿报告:2024年全球经济走势预测与分析

经济前沿报告:2024年全球经济走势预测与分析1. 引言1.1 概述本报告旨在对2024年全球经济的走势进行预测与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了解和掌握未来的经济趋势对个人和企业决策至关重要。

通过回顾过去几年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综合考虑当前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我们将尝试给出2024年全球经济发展的概貌,并探讨各个区域及行业的发展前景。

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引言、全球经济回顾、2024年全球经济走势预测、区域经济比较与展望以及结论与展望。

每个部分都涵盖了具体的子主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提供对整篇文章结构和内容的简要介绍,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该报告所涉及的主要话题。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2024年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具体预测和分析,以便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通过分析全球经济的过去和现在,并结合当前的全球形势和关键因素,我们希望能够给出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有意义的洞察。

同时,我们也将重点研究不同地区经济表现的对比分析,探讨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先进经济体应对策略的探讨。

这些内容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全球经济动态,并为他们未来的决策提供参考。

文章接下来将从全球经济回顾开始,回顾过去几年的发展趋势,并深入探讨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

然后,我们将根据相关数据和分析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走势,包括经济增长预期、国际贸易展望与挑战以及关键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

接着,我们将进行区域经济比较与展望,比较不同地区的经济表现并探讨发展中国家和先进经济体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报告中的主要观点和预测结果,并对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和建议。

通过本报告,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份详尽而清晰的全球经济走势预测与分析,以帮助他们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我们也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洞察和启示,以促进更深入的讨论和进一步研究。

《世界经济》课程教学大纲(2学分)

《世界经济》课程教学大纲(2学分)

《世界经济》课程教学大纲(2学分)课程代码:3610149 课程名称:世界经济1.学分:2 学时:322.课程性质:专业课3.适用专业:国际商务4.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管理5.首选教材:专题讲座;自编讲义6.考核形式:课程论文7.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世界经济》是我校国际商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旨在以专题讲座和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全球经济、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特点、问题和趋势,熟悉世界经济、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热点和前沿问题,掌握运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管理等经济学或管理学基本理论系统分析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术研究能力,并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和今后的专业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1、严格考察出勤,病假、事假须出具请假条,否则视为旷课;2、该课程以金融学、投资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课程为基础,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对相关课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3、课前必须预习,上课遇到重点要认真做笔记;4、按照教学要求准备和进行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专题介绍和专题研讨等;5、期末考试:平时结合教学内容给出重点,考前会答疑,但不划范围;6、关于教学的意见、建议请及时告知,以便能进行改进。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表三、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讲中国引资环境专题【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国际投资环境的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掌握国际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掌握中国引资环境的评价;熟悉我国改善引资环境的背景和举措。

【教学重点】国际投资环境的构成要素;国际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

【教学难点】中国引资环境的评价。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投资环境的内涵一、国际投资环境的定义二、国际投资环境的构成要素-提问1. 自然因素、人为自然因素、人为因素2. 硬环境、软环境3. 政治法律、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科技环境三、国际投资环境的特点-提问1.动态性2.综合性3.系统性4.客观性四、国际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提问1. PEST评价法2. 产业分析法3. SWOT分析法第二节中国引资环境分析一、中国吸引外资的现状二、中国引资环境的评价-提问与讨论1.有利因素2. 不利因素3. 综合评价三、中国引资环境的改善1. 背景—简介2.举措—自学课内讨论题:中国引资环境分析与评价课外思考题:外资如何应对我国引资环境的变化?【复习思考题】1. 名词解释:国际投资环境、PEST分析法、SCP分析法2.简述国际投资环境的特点。

专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专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专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共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热点专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一、近代史上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表现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历程(1)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6世纪前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推动下。

(2)世界市场得到拓展:16—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下。

(3)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在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

(4)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之下。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1)经济根源: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发展。

(2)基本途径:殖民扩张(资产阶级为追逐利润,奔走于世界各地,殖民贸易,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资本输出等)(3)物质条件: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4)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5)政治因素:资产阶级兴起和发展壮大,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3.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多角度、多种史观评价——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和社会生活史观等)(1)密切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大部分国家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打破,各民族、各地区往来日益增多。

(2)各地文明得到传播和交流,欧美先进制度、思想、生产方式得到传播。

(3)生产力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世界贸易额增长;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化国家;亚非拉美地区的民族工业逐渐起步。

(4)欧美国家主导世界经济,亚非拉美地区成为其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国际分工明显。

(5)亚非拉美地区日益贫困落后。

亚非拉美地区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

(6)各地区的物产交流频繁,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丰富了世界各地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

国际贸易前沿问题

国际贸易前沿问题

希腊
爱尔兰
西班牙
意大利
葡萄牙
欧元区 17国 欧盟 27国
政府财政赤字 公共债务
政府财政赤字 公共债务
政府财政赤字 公共债务
政府财政赤字 公共债务
政府财政赤字 公共债务
政府财政赤字 公共债务
政府财政赤字
公共债务
2007
-5.1 95.7 0,1 25.0 1.9 36.2 -1.5 103,5 -2.6 63.6 -0.6 66.2 -0.9
(三)来自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对 “欧猪五国”的冲击—
●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税基下降,财政收入减少 ●对金融、经济部门的危机救助使财政开支大增 ●社会福利开支剧增
为了刺激国内需求,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以及拯 救陷入困境的银行体系---仅从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欧
主权债务危机 (Sovereign Debt Crises)--指一国
政府因不能如期偿付其债务而导致的信用危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European Sovereign Debt
Crises)-- 指欧元区部分成员国政府由于面临不能 如期偿付债务而违约的风险所公共债务严重超标-
➢欧元汇率下跌,动摇人们对欧元的信心, 欧元区的整体稳定性受到冲击,使其面临 问世以来的生死大考验
债务危机发生后欧元兑美元与日元的汇率走势
(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 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世界经济深受其害 ➢ 国际贸易与投资增长缓慢,大宗商品价格剧
烈波动 ➢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避险情绪激增,投机活
盟各国对银行业的救助额就高达12400亿欧元,相当于欧元区GDP的 10.5%。
促使欧元区各国更加依靠财政手段来应对危机的 冲击,致使这些国家私人部门去杠杆化过程演变 为政府财政赤字扩大和公共债务累积过程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常见问题及解答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常见问题及解答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常见问题及解答第一章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3、当今世界的两大战略性问题是什么?答:当今世界的两大战略性问题是:一是,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二是,促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4、为什么说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答:20世纪,人类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经历了空前的挑战和考验。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

一是,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是,维护世界和平成为历史潮流,是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首先,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将削弱超级大国的霸权气势。

其次,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将能更好地反映世界要和平、谋稳定、促合作、求发展的民主化大趋势。

再次,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将形成一种相互依存与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

三是,维护世界和平成为历史潮流,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逻辑必然。

四是,维护世界和平成为历史潮流,是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客观产物。

首先,依靠先进科学技术研制的现代化武器的巨大威慑性和相互毁灭性,使国际社会空前畏惧战争恐怖尤其是核恐怖,谁也不敢贸然发动世界大战。

其次,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越高,研制费用越昂贵,战争消耗也就越大。

再次,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一些国家可以不通过诉诸武力而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相应减少了爆发世界大战的危险性。

5、为什么说促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答:发展问题,也叫南北问题,主要是指处于“南方”的发展中国家与处于“北方”的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

一是,促进发展是事关世界和平与稳定、进步与繁荣的核心问题。

二是,发展问题,是当今全部国际问题的基本点和归宿。

首先,促进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最基本的趋势和潮流。

其次,发展问题在当今国际问题中处于决定性的地位。

再次,发展问题直接决定社会前行的基本方向。

三是,促进共同发展,是振兴世界经济的根本出路。

首先,只有优先解决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才能为世界经济的持续繁荣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

关于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

关于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

关于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一、标题:1. 基于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经济模式探析2. 以生态环保为核心的新时代绿色经济研究3.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产业智能化趋势及影响4. 云计算为基础的数字化经济下的创新发展5. 传统产业智能转型及其对就业的影响二、基于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经济模式探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的兴起,新经济模式正在快速涌现,如电子商务、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

这些经济模式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形态,对经济生态、企业模式、政策制定等方面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新技术革命对新经济模式的推动作用、新经济模式的特点、新经济模式对传统产业的影响、新经济模式对就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新技术革命对新经济模式的推动作用:新技术革命是新经济模式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新经济模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以共享经济为例,共享经济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交易平台,打通生产要素和消费者之间的连接,实现资源的共享。

通过线上交易实现线下消费,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效率。

同时,共享经济的兴起也对传统经济方式提出了挑战,强化了互联网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

新经济模式的特点:新经济模式的普遍特点是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挑战传统经济模式,实现产业重构。

新经济模式追求效率、低成本、资源共享、创新、开放性、自由化等,具有多样和抗风险的特点。

新经济模式中的“互联网+”理念,增加了企业之间合作的空间和机会,促进了企业的变革和更新,增加了市场竞争的具体形式,推动了经济增长。

新经济模式对传统产业的影响:新经济模式的涌现和发展已经对传统产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传统的实体商业衰退,更多企业将资源推向线上,使传统产业结构出现了转型。

以物流快递行业为例,电商时代的到来让这个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电商平台对其端到端生态的渗透,传统业务面临压缩。

布鲁金斯学会:2019 世界经济五大问题

布鲁金斯学会:2019 世界经济五大问题

布鲁金斯学会:2019 世界经济五大问题作者:暂无来源:《海外星云》 2019年第4期2019 年全球经济依旧扑朔迷离,即使经济学家们提出种种方案,但也难以全部令人信服。

本文中从莫里斯·奥布斯菲尔德和肯·罗格夫在近二十年前讨论了国际宏观经济学中的六个主要难题中进行总结,并提取出笔者认为2019 年必须解决的世界经济的五个问题。

1.资本都流向哪儿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到2019 年,流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公共和私人资本净额将在40 亿美元左右,在世界经济的背景下,这个微不足道的数字引起了经济学家的重视。

为什么流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如此之少?常规预计中,发展中国家需要巨额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

包括港口、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系统和全国可再生能源网络等,这些通常都只能自筹资金。

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名义规模将达到约35 万亿美元,IMF 预测的40 亿美元赤字基本上仅仅相当于一个误差。

亚洲是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会有少量的资本净流出;除去中国,亚洲其他地区将获得约500 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仍不到亚太地区(非中国)GDP 的1%。

亚洲开发银行的《2030 年战略》估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每年将需要1.7 万亿美元(占GDP 的10%)。

如果资本不流向像亚洲这样快速增长的地区,那么资本还是否会流向其他地区?微观证据显示,混合融资交易总额超过1000 亿美元。

但是,关于资本流动的宏观数字并没有证实,但是由于这些新型金融工程,大量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

那么,这只是代表资金流的常规波动?还是向前迈出了真正的一步?2. 全球生产率增长为何放缓?归根结底,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生活水平是由生产率增长决定的,他们对全球生产率增长放缓深感惋惜。

问题是,生产率放缓的原因究竟是因为当今的创新影响力不足,还是因为技术扩散需要一定时间,所以这种影响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还有其他可能的解释:其一,生产率增长实际上比人们普遍认为的要快,但我们对它的测算有误。

经济全球化研究

经济全球化研究

经济全球化研究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间经济联系的不断加深与扩大,促使各国的经济体系相互依存、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的一个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研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

本文将从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与发展、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研究方法和前沿进行探讨。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与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通过贸易、投资和金融等方式在经济领域相互联系与交流的过程。

从全球治理的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也体现在各国政府通过国际组织和协议来合作解决全球性经济问题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逐渐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的进步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更加促进了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

目前,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并且以更加复杂多元的形态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为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合作机会。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能够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其次,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和技术的转移。

跨国公司的兴起以及国际间的投资合作使得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能够更加自由地跨越国界。

这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机遇。

然而,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首先,由于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各国的经济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资源流失和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

其次,全球化也加剧了贫富差距,使得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贫困问题更加突出。

三、经济全球化研究方法和前沿经济全球化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主要体现在定量和定性研究上。

定量研究主要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来探讨全球经济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通过大规模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研究者可以发现各种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推断出全球化对经济增长、贸易流通和投资发展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经济前沿问题专题名字:王玉灵《留学生》学号:2008326660083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摘到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又称自由区、工商业自由贸易区、出口自由区、自由关税区、免税贸易区、免税区、自由贸易港、自由市、自由工业区、投资促进区及对外贸易区等。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

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

狭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于出口加工区。

广义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的影响:1. 贸易创造效应主要指区域内成员相互之间由于交易成本下降和贸易限制取消,导致本国内高成本产品被区域内其他成员低成本商品所替代以及过去受到对方数量和高关税限制的本国低成本商品出口扩大,从而给区域内进出口双方带来更多贸易机会和经济利益。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原有与区域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由于区域内交易成本的降低可能被区域内成员之间的贸易所取代。

2. “市场扩张效应”和“促进竞争效应”。

前者是指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将产生生产和流通的规模效益,并带来产业集聚效果。

后者是指随着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将促进区域内垄断行业的竞争,提高生产效率。

贸易创造效应、市场扩张效应和促进竞争效应会带来许多正面影响,但是贸易转移效应也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原因在于区域内的低效率产品可能会取代非成员的高效率产品。

一般来说,需要通过吸收高效率成员和扩大区域覆盖范围才有可能防止这一负面影响。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1991年11月12日,我国虽然已成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但由于该组织只是一个论坛性质的,也有人称其为“聊天的地方”,所以其推进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计划亦属“非约束性”的,不具有自由贸易协定这类机制性安排的约束力。

尽管如此,我国在尚未加入自由贸易区这种机制性组织的情况下,参与非约束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也不失为一种次优选择。

通过APEC平台,可以秣马厉兵,做好参与机制性的区域经济贸易组织的准备,包括多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区,以摆脱长期游离在外的局面,最大限度地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使我国从贸易自由化中获取最大化利益。

2001年3月,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在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框架下正式成立。

专家组围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及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两个议题进行了充分研究,认为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东盟和中国是双赢的决定,建议中国和东盟用10年时间建立自由贸易区。

这一建议经过中国—东盟高官会和经济部长会的认可后,于2001年11月,也就是世界贸易组织宣布中国将于12月成为正式成员之际,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正式宣布。

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朱镕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也是中国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工程。

目前全球绝大部分FTA/RTA是WTO成立以来组建的,发展势头之猛、范围之广、跨度之大、领域之宽,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既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规律使然,也是各国和地区竞相发展经济、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为顺应全球自由贸易区发展趋势,同时结合我国的实践和需要,将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升为国家级战略并予以实施的时机已经成熟。

FTA是在WTO承诺的基础上,成员间相互逐步取消大多数产品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开放服务业和投资市场,最终实现贸易投资全面自由化。

这是WTO规则允许的做法,其自由化程度超越了WTO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程,是一种市场更加开放的行动举措,有助于减少区域内的贸易投资壁垒,推动世界范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进程。

FTA的这些特点恰恰与我国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相吻合,此时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提出来,不仅体现我国将始终遵循多边规则、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也使未来对外开放可选择的路径更加清晰。

由于FTA成员相互消除贸易投资壁垒,且超越了WTO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其所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首先使区内成员受益,从而加速了要素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更加有效、更趋合理的分工与合作,至少是在一定范围内深化了国际分工。

这有助于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在组建自由贸易区之前,我国长期游离于机制性的贸易集团之外,使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处于较被动的境地,缺少深度合作的手段和制定规则的话语权,制约了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发挥一个发展中大国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我们在政策制定方面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企业的发展战略也有了更清晰可靠的参考依据。

一个战略的有效实施,必须配以若干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否则,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也不例外。

目前,虽然自由贸易区战略仍缺乏具体内容,实施方案亦未出台,但战略提出本身至少说明了问题的重要性,并促进蓝图的规划。

在十七大报告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作为“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总要求的重要举措提出来的,这既是一个发展路径的指引,也包含着对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和质量的要求,更是协调好对外开放与国民经济发展整体战略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加入WTO后,加大了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和建设力度,先后与亚洲、拉丁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等29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和商谈自由贸易协定,在境内建立了若干自由区性质的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等,使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成为21世纪整个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亮点和突破口,其中中国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姿态。

世界舆论普遍认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会大大推动中国与东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将改变整个亚洲政治经济发展的路向,其意义十分重大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这一重大举措引起了世界尤其是亚太地区的极大关注。

从2003年7月1日起取消大部分货物关税和非关税贸易障碍。

2004年完成关税谈判。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会形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1408万平方公里土地、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3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

其中在人口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超过欧盟和美洲自由贸易区,拥有全球近30%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在面积方面,将超过欧盟,覆盖全球近10%的领土,仅次于美洲自由贸易区;在主要经济指标方面,将拥有世界上大约40%的外汇储备,其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商品贸易额分别占世界总额的10%左右。

双方的利益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构建面向21世纪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新型关系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推动整个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因此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乃是大势所趋,不仅符合双方的利益,极大地刺激区内贸易增长和经济增长,而且对推动整个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1.有助于提高中国与东盟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的地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极大地增强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共同繁荣创造一个更为宽松和有利的环境。

一方面,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将在这个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形成一个拥有最多人口和最大潜力的统一市场,进而推动WTO新一轮贸易自由化谈判的进程,而且我国和东盟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必须在遵守WTO的一般原则和规则的前提下,相互给予对方更加优惠的待遇,从而为扩大双边贸易和相互投资,挖掘发展潜力,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广阔的空间。

与WTO多边贸易体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世界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的良性发展。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正在把一个更加成熟、广阔的市场展现在世人面前;东盟则在加速一体化进程,力求以经济融合迎接各种挑战。

中国与东盟正在相互重新认识,彼此在对方经济战略中的地位都显著上升。

另一方面,建立自由贸易区还将有利于加强我国与东盟国家的政治、外交和经贸关系。

与APEC组织不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包括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还把政治目标作为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内容。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双方在国际事务中赢得更多的支持,使区域安全更有保障,改善双方的地缘政治环境,促进南海主权纷争的解决,打击跨国犯罪活动,促进环境污染治理,遏制非法移民以及国际毒品走私活动等等方面的非经济合作,进而加速推动日本、韩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及中日韩东北亚经济合作机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盟国家是我国西南省区的主要出口市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大大促进这些省区的出口,有力地配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我国在努力加强与周边邻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因此,这一自由贸易区如能建成,不仅将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而且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它将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一起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共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将大大提高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国际地位,增强其在世界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为东亚地区经济的合作与发展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2.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提高双边的经贸关系,提高整体竞争力我国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邻近,开展贸易往来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近几年来,我国和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发展十分迅速,双方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和工农业产品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较强,扩大双方贸易规模的潜力巨大。

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后,将会进一步发展中国同东盟的贸易关系,实现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宽出口渠道,扩大经济发展的空间,继续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从双边贸易发展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年均增长约20%。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双方贸易在逆境中仍以年均约15%的速度增长。

2001年,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及“9•11”事件的影响,我国与东盟贸易仍保持增长势头,全年进出口贸易额达416.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 。

其中,我国出口183.85亿美元,进口232.29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6%和 4.7%。

目前,东盟占中国对外商品贸易总额的8.3%,中国占东盟外贸总额的3.9,东盟现已成为我国的第5大贸易伙伴,我国已成为东盟的第6大贸易伙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