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四十七章

合集下载

任法融道长注解《道德经》之第四十七章

任法融道长注解《道德经》之第四十七章

任法融道长注解《道德经》之第四十七章*导读:原文: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原文: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注解: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道大无不包,细无不入,不能用形名色象论比。

就因为道大,才不能以具体的形象事物论比。

如有形象比拟,就成为一个具体的事物了,那道就细小了。

我有三宝,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道内含着三宝:其一是仁慈。

天地万物皆在道的慈爱中生长。

其二是俭约。

不造作,不妄为,清静、自然、无为。

顺乎天,应乎人,任物自然。

其三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谦退处下。

不以机诈、强暴炫示于事物之先。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道本无为,自然于万物慈,天下事物无不归服于仁慈。

以此可不战而胜,不攻而克。

道本俭约而无奢侈不节之兆,天地万物皆在无为、俭约中自化,它广大悉备,无所不有,无所不包。

江海处下能为百谷王,无名之朴虽不当器用,但众器皆由朴而出,故称众器之长。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项羽勇冠三军,气吞山河,并非不勇。

然而,终败亡于乌江。

秦始皇筑长城,非不坚固,然而,子婴自降于刘邦,皆因无德所致。

这就突出了一个慈字,人能体无为之道,怀仁慈之德,天道的运行之序是救助慈善的,并以慈善卫护谦退的。

体恤百姓,慈爱万物,以此行于天下,则战必胜,守必固。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四十六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四十六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四十六章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六章是拿打仗来做例子,来说明知足的重要,而要点还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对于人来说,要以清静、无为为主。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王弼注为“天下有道,知足知止,无求于外,各修其内而已,故却走马以治田粪也。

”意思是说,天下有道的话,你每个人知足也知止。

我曾经问诸位,“知足”和“知止”有什么分别?我认为,知足在我我心里,是我心里的欲求,是欲望的满足;而知止是我行为之所止。

当你心里知足的话,你行为就知所止不贪求了。

所以说天下有道,知足知止,无求于外,各修其内。

其实天底下没有可求的事情,没有可以依赖的事情,重要的是大家合作。

人人都能够这样子的话,就做到了“各修其内”。

做到了自给自足,不向外侵求,那么天下“故却走马以治田粪也”。

为什么把“马”和“粪”联系起来?我们知道,打仗的时候要战马、也就是戎马。

可天下太平的时候战马没有用了,那么,马干什么了?马在耕田,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打仗的马用来种田,结果是五谷丰登,于是真正民富国丰。

个人修行也是如此,一个人每天心猿意马,驰骋田猎心发狂,怎么修道呢?个人修行不是向外来追逐名、利、权,而是反回来,耕耕自己的心田,这个意马不要让它向外奔驰,把它收回来,让它来粪田,粪谁的田?粪你自己的心田,种自己的心田。

一个人能够这样子的话,就是修行了。

换言之,反躬内省就是修行,这也是治国之道。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天下之无道,实质上就是贪欲无厌,不修其内,反而各求于外,故戎马生于郊。

王弼注:“ 贪欲无厌,不修其内,各求于外,故戎马生于郊也。

”正是这个意思。

“求外”实质就是追求名、利、权、情这些东西。

追求的结果就是天下纷争,因为,这些事物有限而人欲无限,资源不足,不够分配,所以,战争就起来了。

故戎马生于郊也。

郊外是种田的,结果战马都把种田的田地都占领了,田地里都是草,都养马了,请问老百姓吃什么?所以天下必定乱。

[转载]叶曼老师《道德经》本学期讲义(全)(10.10

[转载]叶曼老师《道德经》本学期讲义(全)(10.10

[转载]叶曼老师《道德经》本学期讲义(全)(10.10原文地址:叶曼老师《道德经》本学期讲义(全)(10.10-12.6)作者:北京大學國學社道德經介紹道德經原名老子,一如戰國時諸子,各以其本姓以為書名,至唐玄宗,取上篇之道可道,及下篇之上德不德,冠以經名,延用至今。

老子就姓老,非姓李,春秋戰國無李之姓,為周之守藏吏,見周室骨肉自相爭奪殘害,於是棄而西行。

函谷關吏令尹喜,一日晨,見紫氣東來,知有聖哲將過此,果見老子,騎青牛緩緩自東而來,迎入關中,具寫5254字,世稱五千言。

兩千餘年來,為其註釋者,兩千七百餘人,約五千萬字。

歐美各國譯傳老子之國家,僅次於Bible之譯述者。

老子西行,史稱不知所終。

有杜光廷,著《老子西行化胡經》,稱老子至印度,得釋迦為弟子。

故世稱胡亂編撰為杜撰。

老子西至秦國,留秦二十六年,死時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父。

老子深諳權術之道,老子之書,若熟思而善用之,可成為最高明、最善駕馭人之領袖,故我稱之為帝王術。

老子一書,為我國國寶,現為政府尊重提倡,老子可以無憾,國呖梢圆老子雖僅五千餘字,字字珠璣,諧韻易讀,(前後篇扣應),易於記憶。

希望好學之士、企業領袖多加體會,并哂弥P薜乐烁伸镀渲校虻眯扌兄贰U婺耸篱g及出世間兩用之良書上策。

道德經第一章研究道德經者,皆用王弼之注解。

將其分為八十一章,乃後人將其五千言分割而成,故以後諸章文字,常顯得突兀不通。

第一章為總述,其後諸章皆解釋其理、及啟用修持之道。

非常道、非常名,重在此常字。

歷來皆將常解為平常、尋常、恒常,細思之後,此“常”乃“本體”。

可道、可名者,皆形而下之事物,故皆“非”。

繼之以“常無”“常有”,此“本體”,具“有”與“無”二者,“有”與“無”二者,同出於“常”,而非“道”,亦不可“名”。

“有”“無”二者,乃老子一書之注重討論之中心,使之成為可加利用、修為之形而下事物。

故同謂之玄。

舊本有將玄字改為元,乃避康熙玄曄之諱,玄之又玄,乃成為眾妙之門。

道德经解读: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道德经解读: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道德经解读: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出自《道德经》第47章,它的原文如下: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今译】
不出门外,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能够了解自然的法则。

越向外奔逐,对道的认识也越少。

所以圣人不出行却能感知,不察看却能明晓,无为而能成功。

【我读经典】
人的心思如果一味向外奔驰将容易使思虑纷杂,精神散乱。

一个轻浮躁动的心灵,自然无法明澈地透视外界事物,因此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掌握着这种规律或原则,当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

所以,我们可以透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运行的规律。

比如,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新闻资讯不计其数,纷繁复杂,每天发生的新鲜事好像不少,但其实大多都在重复,只是表象不同罢了。

看似毫无规律,实则每件事情发生的背后都有迹可循,就像有句古话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若心中有道,也就了解了天下事是合于道,或是背离了道,其结局走向便能一目了然,看得透彻。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所以圣人不出行却能感知,不察看却能明晓,无为而能成功。

(以上内容属于“我读《道德经》”专栏系列文章之一,如果对文化经典感兴趣,可访问个人主页浏览更多)。

听叶曼大师讲老子的智慧

听叶曼大师讲老子的智慧

听叶曼大师讲老子的智慧2010年12月21日晚,我应邀在国宾酒店“中外名家大讲堂”聆听了国学大师、96岁的叶曼女士关于“老子的智慧”的讲座。

可容纳三百多人的报告厅不仅座无虚席,而且过道上站了许多人,可见当今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叶曼老师的景仰。

我和朋友交流,尽管岁末诸事繁多,但叶曼大师的讲座一定要抽出时间来聆听。

我在两年前曾听叶曼老师讲授过《老子》,受益匪浅,我曾在博客上有记载。

暂且不论叶曼老师所讲内容宏大精妙,就凭她老人家96岁高龄,还能够面对几百名听众侃侃而谈、思维敏捷、记忆超凡,这本身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礼赞,对中华智慧的明证,对生命潜力的诠释。

每个前来聆听叶曼女士讲座的听众都会受到自信的鼓励,大家都渴望向叶曼大师学习,希望自己96岁时,也能够和叶大师一样快乐地活着,最好也能登台演讲。

为了博友认识叶曼大师,下面对她作一简要介绍。

叶曼,国学大师,1914年生,6岁以《左传》开蒙,1935年被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先生特别录取,就读北大法学院经济系。

中年为明了生死困惑而学佛,先后师侍南怀瑾先生、陈健民上师等,屡有所得。

20世纪80年代出席世界佛教大会时与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相遇并成为好友。

叶曼女士是当今世界极少能将儒、释、道文化贯通的国学大师之一。

主要著作有《叶曼拈花》《世间情》《叶曼讲心经》《叶曼讲金刚经》《叶曼随笔》《叶曼讲阿弥陀经》,协助南怀瑾先生编著《楞严大义今释》等。

叶曼大师用了一个半小时,讲解了“老子的智慧”。

原本是本科学生两个学期的课程,压缩在一个半小时,实在是难为了叶曼大师。

叶曼大师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讲出了许多新观念,澄清了一些曲解老子的谬误。

使听众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叶曼大师将深奥难懂的理论讲得活泼幽默,赢得听众的阵阵掌声。

下面请博友分享一位96岁大师赐予我们的“老子智慧”,希望读者从中受益。

有真正智慧的人,深知人性,了知人生,所以若能宁静淡泊以处事,忠厚仁义以待人,便可成为众望所归的大好人。

老子道德经戏说--第四十七章

老子道德经戏说--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闚①牖②。見③天道。 其出④彌⑤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 不見而名⑥。不為而成。 《註解》 ①闚:(一)觀。(二)通「窺」,從縫 隙或小孔中偷偷地看。 ②牖:(一)窗戶。(二)通「誘」引 導。 ③見:(一)看見、見到。(二)見解、 175 老子道德經戲說 見識。(三)通「現」,出現,顯露(四)知 也。 ④出:(一)與「入」、「進」相對。 (二)從裡面走向外面。(三)顯現、顯露。 ⑤彌:(一)長久、久遠。(二)愈,更 加。 ⑥名:明也。 戲說 天下,是萬物的意思。什麼叫知天下?萬 物怎麼可知?只可推理而知。是知其老母,知 其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推理不用 出門,所以說:「不出戶,知天下。」當今世 道紛亂,諸子百家各有各說,「多言數窮」, 不如守在家中。 再說天道,什麼是天道?道無形,看不見 開窗又有什麼用!所以「不闚牖」。道雖然看 不見,但我們心知肚明它確實存在,所以說, 「見天道」。這裡的「見」是知道、明白的意 176 老子道德經戲說 思。 再說說什麼是「出」?出的本義是從裡 面走向外面。「其出彌遠」是說離中心越來越 遠。用圓來說半徑越是長則面積越是大。人的 知識有限,相比之下「其知彌少」。所以「聖 人不行而知」。聖人守住中心,得一而止。 (至此戲說者對「道①可道②、非常道 ③。」又有了新的認識: ①道:是老子所定之道。 ②道:是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③道:是非常道,是變。) 「不行而知」,什麼叫「不行」?是行 不通,遇到阻礙。受阻怎麼辦?遇人就退讓一 下,(是懂得謙讓),遇物就稍作轉變(是懂 得變通)。 「不行」又可解作沒有本領。 聖人有自知之明,知自己的不行,知不 足。尚需修行,等修行之後重新再行。 「不見而名」什麼是不見?見,是表面 177 老子道德經戲說 現象,不見是不受表面現象的迷惑,所以才 能明。也可解作,聖人自謙見識不足而徒有虛 名。最後才說:「不為而成。」(一)所有的 成就都是萬物自化而成,非我的作為而成。 (二)倒過來說「不為」就是無所不為。不為 者不偽也。除了虛偽的不做,只要是實事,就 什麼都做。(三)有了結果就不為(知止)不 居功自大,功成身退,是老子的一貫主張。

叶曼讲道德经文字版

叶曼讲道德经文字版

叶曼讲道德经文字版道德经作者:叶曼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也,难易相成也,长短相形也,高下相倾也,音声相和也,前后相随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淵,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以上是《道德经》的部分章节,这本古籍以深邃的思想和简洁的语言,阐述了道的哲学和人生智慧。

虽然文字版无法完全体现其中的深意,但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和思考,从中体悟到一些关于生活和人性的真理。

道德经47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47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47章原文及译文道德经第47章Translation:道德经第47章1. 无出其门,而知天下者无故不失其养育;无出其户,而知天下者无故不失其保有。

2.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3. 其爱物之弥章也,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Translation:1. Without leaving the house, the sage knows the world without traveling far; without looking through the window, the sage understands the Heavenly Dao without peeping. The sage does not cause any harm, yet possesses the wisdom of the world.2. Perceiving the subtle brings clarity; embracing the soft brings strength. Utilizing one's own light and returning to one's true nature, one avoids calamity. This is the essence of following the eternal Way.3. Respecting all things, the sage deeply understands their innate qualities. By not imposing personal desires, the sage is able to nurture the flourishing of all things.Explanation:Chapter 47 of the Dao De Jing emphasizes the idea that true knowledge and wisdom can be derived from within, without the need for external experiences or possessions. The first verse suggests that one can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without physically traveling or seeking outside knowledge. The sage, through internal contemplation and self-reflection, can gain insight into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the universe.The second vers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perceiving the subtle and embracing the soft. It suggests that true strength lies not in forcefulness or aggression, but in the ability to discern the subtle aspects of existence and adapt to them. By returning to one's true nature and aligning with the natural flow, one can maintain harmony and avoid unnecessary harm or destruction.The third vers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elflessness and non-interference. By respecting the inherent qualities of all things and allowing them to develop naturally, one can cultivate a sense of love and harmony with the world. By not imposing personal desires or attachments, one enables the flourishing and fulfillment of all beings.Overall, this chapter of the Dao De Jing promotes the idea of inner cultivation and non-interference as the path to true wisdom and virtuous living. It encourages individuals to cultivate self-awareness, embrace the subtle aspects of existence, and 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ao, allowing for natural flourishing andbalance.In Chapter 47 of the Dao De Jing, Laozi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l cultivation and non-interference as the keys to attaining true wisdom and virtuous living. This chapter challenges the conventional notion that external experiences and possessions are necessary fo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Instead, it suggests that by turning inward and aligning with the natural flow of the universe, one can gain profound insights and live in harmony with the world.The first verse of this chapter states, "Without leaving the house, the sage knows the world without traveling far; without looking through the window, the sage understands the Heavenly Dao without peeping." This verse highlights the idea that true wisdom does not require physically exploring the world or seeking external knowledge. Instead, it suggests that one can achie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e through internal contemplation and self-reflection. By turning inward and cultivating their own inner wisdom, the sage can acquire knowledge that surpasses mere external experiences.This concept challenges the common belief that knowledge must be acquired through travel or external sources. It suggests that true knowledge arises from within, from a deep connection with one's inner self, and an alignment with the natural unfolding of the universe. The sage, by nurturing their innate wisdom, can gain insights into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existence without the need for external validation.The second verse further expands on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l cultivation by stating, "Perceiving the subtle brings clarity;embracing the soft brings strength. Utilizing one's own light and returning to one's true nature, one avoids calamity. This is the essence of following the eternal Way." Here, Laozi highlights the power of subtlety and softness as vehicles for strength and clarity.In a world that often values forcefulness and aggression, this verse serves as a reminder that true strength lies in embracing the subtle aspects of existence and adapting to the ever-changing circumstances. By aligning with the natural flow of the universe and returning to one's true nature, one can avoid unnecessary conflicts and disharmony. This verse speaks to the notion that gentleness and adaptability are key qualities for navigating the complexities of life.The third vers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elflessness and non-interference. It states, "Respecting all things, the sage deeply understands their innate qualities. By not imposing personal desires, the sage is able to nurture the flourishing of all things." This vers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recognizing the inherent value and uniqueness of all beings.Respecting the innate qualities of other beings and allowing them to develop naturally without imposing personal desires or attachments, the sage cultivates a sense of love and harmony with the world. This verse promotes the idea that true fulfillment and flourishing come not from attempting to control or manipulate others, but from recognizing and honoring their intrinsic qualities. By embracing the simple yet profound truth of non-interference, the sage allows for the natural flourishing and fulfillment of all beings.In conclusion, Chapter 47 of the Dao De Jing encourages individuals to turn inward, cultivate self-awareness, and align with the natural flow of the universe. It challenges the conventional belief that external experiences and possessions are necessary fo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Instead, it promotes the notion that true wisdom arises from within, through internal contemplation and self-reflection. By embracing the subtle, practicing non-interference, and respecting the innate qualities of all things, one can live in harmony with the world and cultivate a sense of love and compassion. This chapter serves as a profound reminder that true wisdom and virtuous living can be attained by looking inward and aligning with the timeless principles of the Dao.。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四十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四十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四十章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一章继续说修道、行道应该以柔弱为本,以虚无为主。

静是动的根本,动之所以能够成立,完全是因为静。

任何一件事情最要紧就是它的功用,功用启动就是以静为根本。

这一章所论的,天地有无相生的妙,也就是“反者道之动”。

前面已经说了:“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将欲抑之,必先扬之。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这都是自然的事情。

事物相反相成,所以说“反者道之动”。

天地假若不反复,没有阴阳,那么天底下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反复中,水蒸发到空中,变成雨落下来,不反复就没有消长变化。

要吐一口气,就必须先吸一口气,这叫消长。

一年中冬至是阴的极点,也是阳的复始;夏至是阳的极点,也是阴的复始。

一天中子时是阴的极点,也是阳的开始;午时是阳的极点,也是阴的开始,阴阳总是反复不已。

“反”的意义有三:一是回归。

许多老年人就像小孩一样,他有时不讲理,有时会耍赖,这就是反,就是从正面转到反面。

二是相反相成。

事物有正反两方面,通常来说,正、反、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规律。

三是反弹。

打球的时候,打得越厉害,反弹就越厉害。

任何事情发展到极点,一定变成它的反面。

古人说否极泰来、乐极生悲,这就是自然之道。

王弼注说:“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此其反也,动皆知其所无,则物通矣。

”人要往无的地方动,这样才可以通,否则,我们明明知道前面有一堵墙,却硬要往那边去,就会碰壁了。

反是道的动,弱是道的用,老子非常赞成柔弱,反对刚强,“其生也柔弱,其死也刚直”。

自然之理,就是往返之道,也是我们说的“委曲求全”,有所执著,有所不执著。

只有圆才能够满,只有圆才能够周全,只有圆才不伤人伤己。

“枉则直,曲则全”,这也是《道德经》里头说的。

老子很推崇水的德,因为水曲曲折折的,遇到阻挡,转个弯就走了。

佛家说“直心是道场”,这个“直”是笔直、直接的意思,又讲求灵活性。

我们为人处世要尽量的平和,尽量的从容。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给我们的启发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给我们的启发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给我们的启发【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不出户,知天下;行道(按照自然规律行事)之人,足不出户,可以知道天下事。

不窥牖,见天道。

不望窗外,可以见宇宙。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不行道之人,走得越远,知道得越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所以行道之人不行也能知,不见也能明,不为也能成。

现代启发老子的这段话很难理解,乃至于让人觉得有些矛盾。

俗话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按老子的说法正好与之相反。

其实不然,前提是“行道之人”,所谓“行道之人”:就是顺应事物发展变化规律而行事之人,用现代的话就是学习并按照科学知识行事,即便是足不出户,也能知道事物的变化,也能知道天体的运行规律。

诸葛亮在隆中躬耕陇亩的时候,参加农业劳动,闲暇之余好为《梁父吟》,俨然一个超凡脱俗的田园诗人。

然而其内心深处却怀有鲲鹏之志,常自比管仲、乐毅,心怀天下大事。

为刘备三顾茅庐所感动,出语惊人,一篇《隆中对》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

王猛,字景略,晋北海(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人。

少年时。

家贫如洗,曾以贩卖畚箕为生。

但他人穷志不穷,为人严谨、博学多才,更不屑于与俗人打交道,因而时常遭到浅薄浮华子弟的轻视和耻笑。

王猛却悠然自得,隐居华阴山,洞察天下大事,静观时局变化。

东晋桓温曾许以高官厚禄,王猛认为东晋王朝已腐败,坚辞不就。

后来经吕婆楼推荐认识了前秦苻坚。

二人一见如故,苻坚大有当年刘备遇到诸葛亮之感。

王猛也不负重托,主持朝政,刚明清肃,善恶分明,才尽其用,官称其职,劝课农桑,训练军队,井井有条,气象一新,前秦逐渐呈现了国富兵强的新局面。

燑/P>学而时习之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并不是绝对的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不仰望天空就能知道天体变化,意思是让我们掌握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已经为实践证明了是合乎自然规律的。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四十九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四十九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四十九章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四十八章最后讨论了圣人治国之理,四十九章继续深化之。

圣人以“无为”来治理国家,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是圣人。

平凡士子也有经纬天下的梦想。

在古代,士子一般来说就是读书人,他们不仅仅为求知识而已,更要求经邦济世。

然而,有一个位子他们不能公开表示要取代,那就是帝位。

所以古时候人们都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而不说为“良王”。

读书人要读圣贤书,读了圣贤书来治理国家,造福人民。

所以无论《老子》也好,《四书》也好,主要是告诉先说大原则,然后才说治国之道;其中所赞成的就是无为而治。

这个无为而治就是“不言之教”,也即不要多说话,以身作则。

能行不言之教,就做到“无心”,于是老百姓才可以顺化。

无心而能教化人,从而天下没有一个没用的人——所谓“弃人”——人人都可用,只要注意时间,顺着理,凑好了机会,来应机,应根,那么,天下人都将派上用场。

然后,管理者“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来者不拒,去者不留,无论是美的,丑的,善的,或者是不孝,好坏的,聪明的笨的,无论什么人,都如明镜一样的应照着,决不拘形迹。

这样,就做到了“圣人没有分别心”,能够“镜其在己”,又使别人“镜其在人”,于是修自己之身,而且可以管理别人,天下因而就大治了。

这其实也就是此章开头所说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这可以说就是“民主”的雏形。

无论老子,无论是孟子,比任何国家的智者都要早提倡民主。

比如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是什么?很简单,就是“天事自我民事,天听自我民听”。

天,老百姓和帝王士子联结在一起了。

三者之间的运作结合完全按照老百姓的心意的走向。

这就叫无为,也是“道法自然”。

所以,统治者能够以百姓的心为心,就做到“圣人无常心”。

在先秦诸子中,不但《老子》书中表达了这种意思,即便是孔子、孟子也有类似的表述。

《道德经》注音版第四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四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四十七章原文及译文【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注音版】不(bù)出(chū)户(hù),知(zhī)天(tiān)下(xià);不(bù)窥(kuī)牖(yǒu),见(jiàn)天(tiān)道(dào)。

其(qí)出(chū)弥(mí)远(yuǎn),其(qí)知(zhī)弥(mí)少(sh ǎo)。

是(shì)以(yǐ)圣(shèng)人(rén)不(bù)行(xíng)而(ér)知(zhī),不(bú)见(jiàn)而(ér)明(míng),不(bù)为(wéi)而(ér)成(chéng)。

【译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万事万物是有一定的法则的,法则并不在遥不可及的地方。

就在人们心中。

所以人们应该去私欲,顺天道。

天人合一,便可不出户,知天下,就像做生意一样有兴衰时期,这就是规律。

“不窥牖,见天道。

”不需要你打开窗户向外看,即可知道大自然运行法则。

做到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唯见于空。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走出去越远,知道得越少。

所以圣人可以“不出户,知天下”,不见而知来龙去脉,不为而顺势而成。

扩展阅读:《道德经》内容简介《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1]。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原文及译文[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①,见天道②。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③,不为而成④。

[译文]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他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

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注释]1、窥牖:窥,从小孔隙里看;牖,音you,窗户。

2、天道: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3、不见而明:一本作“不见而名”。

此句意为不窥见而明天道。

4、不为:无为、不妄为。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事有宗而物有主,途虽殊而同归也,虑虽百而其致一也。

道有大常,理有大致,执古之道,可以御今。

虽处於今,可以知古始,故不出户窥牖而可知也。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无在於一,而求之於众也。

道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搏之不可得,如其知之,不须出户。

若其不知,出愈远愈迷也。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得物之致,故虽不行,而虑可知也。

识物之宗,故虽不见,而是非之理可得而名也。

不为而成。

明物之性,因之而已。

故虽不为,而使之成矣。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性之為體,充遍宇宙,無遠近古今之異。

古之聖人,其所以不出戶牖而無所不知者,特其性全故耳。

世之人為物所蔽,性分於耳目,內為身心之所紛亂,外為山河之所障塞,見不出視,聞不出聽,戶牖之微,能蔽而絕之,不知聖人復性而足,乃欲出而求之,是以彌遠而彌少也。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性之所及,非特能知能名而已,蓋可以因物之自然,不勞而成之矣。

《道德经》的奥秘:人类为什么知识越多,智慧反而越少呢?

《道德经》的奥秘:人类为什么知识越多,智慧反而越少呢?

《道德经》的奥秘:人类为什么知识越多,智慧反而越少呢?古语讲,“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是讲秀才是读书人,识文断字,能够从书本上了解到天下事的运行规律,同时也可以透过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来了解整个国家的运行情况。

在《道德经》里面,老子也阐述了相类似的观点,并且警示后人防范堕入“知识越多,智慧越少”的陷阱。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下《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不出户,知天下——不需要走出家门,就可以知晓天下事的运行规律。

有人据此判断老子是唯心主义者,其实不是这样。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反过来讲,其实人类的身体本身就是按照道在运行。

老子讲,“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故而他断定“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通观《道德经》可以发现,老子主张的就是“守柔弱,避刚强”,故而他规劝君王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讲了克服难事、做成大事的理论,即“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至于对待成绩的态度,他则说“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可见,天下事运动有其通性,而人通过观察自我即可悟出这些规律。

用现代话讲,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而老子在此处强调的是矛盾的普遍性。

不窥牖,见天道——不需要透过窗户往外看,也可以窥见天道。

在老子的观念里,天道是什么呢?应该是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宇宙间的对立统一法则,他讲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其二对立的两面在向相反方向转化,他讲到,“反者,道之动也”;其三“弱者,道之用也”,是说道以柔弱的事物为载体,更能发挥其效用。

可以发现,这些天道通过观察自己周边的环境及自身的发展即可得出,故而老子讲,天道不必外求。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人类走出家门越远,其智慧反而越少。

老子意思是说,人类走出去学到的知识越多,参与的实践越多,这反而会阻碍人类智慧的发展。

《道德经》德经·第四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德经·第四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德经·第四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德经·第四十七章
作者:李耳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為而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他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

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注释
1、窥牖:窥,从小孔隙里看;牖,音you,窗户。

2、天道: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3、不见而明:一本作“不见而名”。

此句意为不窥见而明天道。

4、不为:无为、不妄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第四十七章不但在义理上紧接上一章,同时也还是阐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那么,圣人为何不见、不窥便知“天下”、“天道”呢?
简单地在说,圣人的“性”是真的,自己完全自足;己之性就是物之性、物之全就是天下。

所以他可以不看就知道,可以不做就能成。

如果进一步追问为什么,那就很形而上了。

因为天下万事都有一个规则,万物都有个理。

假如知道了总体的规则,知道了这个万全之理,于是,万事万物都在我们的提纲挈领中了。

所谓纲领就是指万物的主要原则,正如庄子所谓的“通一一而万事毕”。

“道在尔不在远”,这里的“尔”字要说明一下。

“尔”不是“你”的意思,“尔”应该作“迩”。

那么,道在哪儿?道就在我们近边,不在远方,行住坐卧,一切东西你都能从近身来获知。

既然“道”就在身边,乃至在自身,那么“不出户,知天下”。

一般人认为,假设想要知识丰富,就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道德经》并不采取这麻烦的策略,而是从最简单的做起,从身边窥察——不必走出大门口,就知道天下了。

天下非常大,有限的个人怎么走也不能够走遍,所以,有所知就有所不知。

所谓“知不在乎行”,你知道这个道理,就不必行,不一定非要走出去才成,尤其是万物整全,怎么可以用有限的人生、有限的人力来观察呢?所以,整个物是什么东西,万物是什么东西,只能用思考来获得。

王弼注得很恰当,“事有宗,而物有主,途虽殊而同归也”。

他说,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宗,每一个物都有它的主,虽然路是不同的——“途虽殊”,但是都同归于一,即“虑虽百而其致一也”。

这是从万物来理解,那么,从我们自身的思虑来理解有怎样呢?“虑”表示我们的思虑,我们的考虑有一百样,“而其致一也”——但是你的目的只是这一个,你想要知道的东西就这一个。

“道有大常”,所有的道都是最大的、经常的、永恒不变的。

“理有大致”,理也有一个大的原则。

所谓“执古之道,可以御今”,就是说,古今都是连续的、类同的,古人和今人类似,行为想法相去不远,因此,观察古事、古人,就可以知道现在和未来了。

比如,古人说,人一定要仁、义、礼、智、信等“五常”,现在难道就不需要了吗?还是需要。

所以这五常永恒不变;因此才可以“执古之道,可以御今”。

相反,“虽处于今,可以知古始”,你虽然是生在现代,但是还是可以追溯过去,可以知道古时候都是什么情形。

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故不出户,窥牖而可知也”——你不必走出门,你也不必从窗户去看看,就可以“见天道”了。

天道本来不可以“见”。

可是,只要能够认识万物之宗,虽然不可以用眼睛见,可是还是可以推理,推理就可以知道天下万物。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了、走了很多的地方。

可惜很多人对很多地方并没有太注意。

比如说,我曾经去旅行,中国旅行社的朋友们跟我说,:们台湾人很妙,下了车就买东西,上了车就睡觉。

说的我都难为情。

但是我们看看,旅行差不多几乎是这样情形,下了车就跑,上了车就睡觉,周围的景象,没人看。

所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并不意味着明理了。

有些人把万卷书都读了,书是书,人还是人,等于白读了;行万里路,却变成购物。

所以老子说,要从纷繁杂乱的万物中理解事情的原则,事
物的始终。

我们有一句俗话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就是这个意思。

真正一个有学问的人,有时候不必非得看外头的景象,可以通过了解近的事物来发现未知的事物。

有时候,走出去的更远,反而所知道的就越少,也即“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王弼说,“无在于一而求之于众也”——无之所以发生,无是什么东西,完全在于“一”。

这个“一”最要紧了,就是说,做事情要抓住要害、抓住纲领,才能统御全局。

这样“道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搏之不可得,如其知之,不须出户,若其不知,出愈远愈迷也”,真正的道,我们根本看不见,听不到,也抓不住;如果要真正想知道道怎么样,就不必出门去东张西望,越是远走,越是迷惑。

为什么这么说呢?讲个故事,有一位比丘尼,“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上云,归来却把梅花绣,春在枝头已时分”。

这是说,我们到处去找道理,“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把山上的云都踩破了,还是没找不到,等到回来,一闻梅花的香,原来“春在枝头已时分”了。

同样的,我们整天找道,读破万卷书,行了万里路,道在哪?“道在迩不在远”。

近边处处都是道,行住坐卧,只要你碰的地方,随缘顺势,没有一个不是道。

所以“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真正的圣人不必出去就知“道”了,也不必见,也都可以了解万物的名。

王弼注:“得物之致,故虽不行而虑可知也。

”就是说,假设你了解了万物的原则、原理,那么,即使不出户,不必走,不必到处跑,“而虑可知”——只要想想就知道了。

“识物之宗,故虽不见,而是非之理可得而名也”,了解万物的宗旨,它的形成,它的本质,虽然没有看见这个东西,也“可得而名”,。

要是能够明白了物的性,“因之而已”——顺着它,而不揠苗助长,就“不为而成”了。

所以,最要紧是顺其自然。

能够了解它何所自?就知道它何所然。

我们常常说,敢而遂通天下。

我们能够敢,于是就可以通天下。

道在哪里?我们一点都不缺,道全备在我们自己心内,身内。

一个人的德可以影响万物,只要顺应自然,不要人工的造作,尤其是不要加自己的意思来造作,万物自然就化成了。

顺应物性的自然,“不为而成”,所以“明物之性,因之而已,故虽不为而使之成矣”。

禅宗有句话,“万物本闲,为人自闹”。

我们很多是非,很多麻烦,都是自己闹出来的,本来没事情,万物本闲,是我们人自己在闹,闹出多少是非,多少口舌,多少烦恼,事实上什么事都没有,“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尤其是当政的人,一个领袖,不能胡闹,胡闹影响太大了,关系整个国家、民族的存亡得失。

所以《老子》是帝王之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