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兴地下矿自动化概设
地下矿山基建期供用电管理

地下矿山基建期供用电管理作者:马亚雄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18期摘要:某矿为大型地下矿山,基建期电气技术管理人员少,无电工等电气操作人员,供电系统设备较多、分类复杂,工程施工场地较分散,特殊季节供电故障较多,制定切实可行电气系统管理制度和加强外委施工单位电气人员参与度对矿供用电系统安全运行意义重大,故制定管理定责制度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基建期;地下矿山;供电系统;安全运行1 管理制度实施背景田兴铁矿是基建矿山,电气技术人员只有两名,无电工等电气操作人员,供电设备共有7条6KV供电线路、27台柱上真空断路器、11座低压配电室、24台地表变压器、15台井下隔爆型矿用变压器。
由于设备较多、分类复杂、13条井巷较分散,特殊季节供电故障较多,两名技术人员供电管理困难。
在矿领导安排下,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成立由矿领导任组长,田兴铁矿相关职能组和外委单位机电经理组成的供用电管理小组,推行管理定责制。
2 管理定责制度内容及操作方法2.1 内容6KV供电线路、柱上真空断路器由田兴铁矿机动供应科电气技术人员承包;低压配电室、变压器由各外委施工单位电气技术人员承包。
2.2 操作方法(1)定期巡检,周期为每周一次,巡检内容:机动科承包人负责巡检6KV线路绝缘瓷瓶是否损坏、接地极和避雷器是否完好、驱鸟器是否掉落、线下树是否过高、柱上真空断路器是否运行正常等;各井承包人负责巡检各井所用低压配电室有无杂物、低压柜内元器件有无烧毁、低压柜内控制线是否接线松动、低压柜是否需要除尘、地表变压器是否漏油、地表变压器平台是否塌陷、井下隔爆变压器是否超温、井下隔爆变压器高、低压综保屏显是否正常等。
做好记录,并积极与机动科协调处理存在问题。
(2)不定时抽检,周期为每月一次,由机动科电气技术人员到各井查看变压器和低压配电室运行情况、检查各井电气设备台账、检查各井承包人巡检力度。
(3)设备故障处理,各井承包人在巡检过程中如发现低压配电室和变压器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机动科电气技术人员反映,机动科人员马上到现场查看情况,如能自行处理故障的,及时给与解决,不能现场处理的,向矿领导反应,制定处理方案,及时实施。
全矿井综合自动化方案

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项目技术方案目录第1章项目建设的总体要求 (1)1.1概述 ......................................................................................................................................................... - 1 -1.2xxxx全矿井自动化系统总体要求.......................................................................................................... - 1 -第2章建设本项目所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 (3)2.1项目设计遵循的原则.............................................................................................................................. - 3 -2.2系统设计所遵循标准.............................................................................................................................. - 4 -第3章项目的建设目标和最终效果 (8)3.1项目的建设目标...................................................................................................................................... - 8 -3.2项目的建设效果...................................................................................................................................... - 8 -第4章XXXX煤化信息层的硬件架构 .. (11)4.1 概述 ...................................................................................................................................................... - 11 -4.2 xxxx煤化系统平台硬件设计方案概述............................................................................................... - 11 -4.3 xxxx煤化系统平台选配硬件的技术特点........................................................................................... - 11 -第5章XXXX煤化综合自动化软件平台设计 .. (13)5.1 综合自动化软件平台概述................................................................................................................... - 13 -5.2 综合自动化平台软件架构................................................................................................................... - 13 -5.3 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软件的开发平台............................................................................................... - 14 -5.4 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软件接口........................................................................................................... - 14 -5.5 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软件特点........................................................................................................... - 15 -5.5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软件基础功能.................................................................................................... - 16 -第6章XXXX煤化基于工业以太环网(赫斯曼)的硬件架构 . (29)6.1 概述 ...................................................................................................................................................... - 29 -6.2 控制层网络设备的技术与产品选型................................................................................................... - 29 -6.3 xxxx煤化冗余工业以太网网络设计................................................................................................... - 31 -6.4 方案介绍............................................................................................................................................... - 33 -6.5 主要网络设备介绍............................................................................................................................... - 37 -第7章系统的安全设计 (41)7.1 接入子系统与整个系统之间安全问题............................................................................................... - 41 -7.2 信息网和工业控制网之间网络隔离................................................................................................... - 44 -7.3 信息网络安全....................................................................................................................................... - 46 -第8章现场子系统整合方案 . (48)8.1子系统接入概述.................................................................................................................................... - 48 -8.2接入方案描述........................................................................................................................................ - 51 -第1章项目建设的总体要求1.1概述在“十五期间”国家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工作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以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提高传统产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二是以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为重点,推进制造业领域的优质高效生产,振兴装备制造业;三是改造提升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及其相关配套技术水平、工艺和装备水平。
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_3

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发布时间:2021-06-17T07:01:13.544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5期作者:沈成龙[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能源,我国的工业发展进程中煤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积极有效的提升煤炭机电自动化有利于满足行业发展对煤炭的需要大幅度提高开采率,所以不断的更新和改进煤矿机电自动化开采技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目前的煤矿开采来看,机电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利用,此种技术的利用率提升一方面提高了煤矿的开采效率,另一方面提升了煤矿开采的质量,整个采矿工作的安全性也有了极大的保障,所以说机电自动化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利用价值。
基于此,文章就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旨在强化技术认知,从而进一步强化技术的利用效果。
沈成龙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潞新公司(原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砂墩子煤矿机电科新疆 83900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能源,我国的工业发展进程中煤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积极有效的提升煤炭机电自动化有利于满足行业发展对煤炭的需要大幅度提高开采率,所以不断的更新和改进煤矿机电自动化开采技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目前的煤矿开采来看,机电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利用,此种技术的利用率提升一方面提高了煤矿的开采效率,另一方面提升了煤矿开采的质量,整个采矿工作的安全性也有了极大的保障,所以说机电自动化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利用价值。
基于此,文章就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旨在强化技术认知,从而进一步强化技术的利用效果。
关键词: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创新应用引言伴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国内市场化竞争以及优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煤矿行业进行煤矿机电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整合逐渐成为了我国煤矿行业日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煤矿开采方面运用煤矿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煤矿产量,在出现安全事故期间,还可以防止工人受到极为严重的损害。
煤矿机械自动化设备之CAD制图设计思路与提升路径

Design and manufacture设计与制造第一时间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将影响降至最低。
3 机械臂的工业生产自动化设计思路3.1 PLC控制系统设计3.1.1 系统输入输出点数分配在PLC控制系统作用下,通过对实际应用情况分析,明确系统运行性能。
由于初始化PLC控制系统输入输出数点和实际参数不相符,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调试分配。
PLC控制系统输入输出点位分配见表1。
表1 PLC控制系统输入输出点位分配输入点位输出点位X000SB1(启动按钮)Y000KM1(机械手左移)X001SB2(暂停按钮)Y001KM2(机械手右移)X002SB3(急停按钮)Y002KM3(机械手上移)X003SB4(松限位按钮)Y003KM4(机械手下移)3.1.2 硬件软件设计在进行硬件设计时,要想发挥控制功能,需要结合实际,选择触屏控制形式,这样可以便于相关人员顺利操作和处理,达到自动一体化操作目的,及时记录操作数据,便于人工查阅。
为了对机械臂运行情况进行把控,总结CAN 总线控制功能,可以利用I/O信号连接形式,保证信息记录的全面性,并且在触摸屏的作用下,实现快速连接。
结合PLC控制系统传递的相关信息,在I/O信号连接模式作用下,实现多个气缸及电磁铁的连接[3]。
在开展软件系统设计工作时,在触碰操作系统作用下,无需调整设计方案,在原有设计理念作用下进行优化处理。
3.1.3 PLC控制系统应用在完成上述工作以后,人工利用触摸屏系统,明确各个机械臂工作状态,也就是触摸屏直接显示出每个机械臂编号,在对应指示灯为绿色时,表示其状态良好;在指示灯为黄色时,表示进入负荷状态;在指示灯为红色时,表示已经接近超负荷,应该及时暂行运动。
在人工不介入的情况下,PLC控制系统可以自动对各个机械臂运行情况进行监控,针对黄灯状态的机械臂及时调整,也就是在机械臂完成工作的情况下,及时对其进行暂停运行处理,由人工直接介入进行管理。
4 自动化生产线设计4.1 机械臂和工件交互结合直角坐标,确定定位工件位置,在传递工件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使其位置是无法确定的,造成坐标和方向的错误,而错误将会让自动化流程不能顺利进行,无法实现机械臂的正常操作。
煤矿井下变电所自动化建设研究

姜昆 曹桂宝 ( 山东方大工程有限责任公 司 山东 济宁 2 7 2 0 5 5 )
摘 要: 井下变 电所是煤矿的重心部分 , 目前我国的变电所综 合自动化技术已经进入不断发展与进步的阶段 , 本文 通过 对煤矿井 下变 电所进行研究 , 探讨变电所自动化技术 的应 用。 关键 词 : 煤矿 井下 ; 变电所 ; 自动化建设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8— 2 7 作 者简介 : 姜 昆( 1 9 8 5 一) , 男, 河南 商丘人 , 助 理工程 师 , 现 在 山东 方大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煤矿 井下 电气设备 安装 工作 。
的信息并 存 储到 网络 服务器 的数据库 。 另外 , 井 下 自动化 变 电所 微 机保 护 技 术 , 为 变 电所 的供 电系统 提供稳 定 运行 的环 境 。解决 了 出现 电 网 电 压低 或者 是 断 电的 问题 , 当变 电所 的 电 网 电压 下 降 了 3 5 %, 微机 保 护可 以对 电压 的 降低 延 迟 0 . 5秒 的 调 节 动作 , 解决 了 由于 电 网电压 瞬 间 下 降引 起停 电事 故 , 起 到 了 良好 的保 护作 用 ; 微 机保 护技 术 可 以 在 变 电所 发 生短 路 、 漏 电、 过载故障时 , 在 系统 内 主 动记 录 发 生 故 障 的时间 和类 型 ; 微 机 保 护技 术 可 以 实 现 每个 开关 的 信 息显 示 功能 , 全部 采用 背光 的汉 字 液 晶显 示 屏 , 微 机 保 护技 术 大大提 高 了变 电所 的 自动 化建设 。 三、 变 电所 自动 化供 电设 备的 要求 通 过对井 下 自动 化 变 电所 建 设 与 应 用 中发 现 , 对 变 电所供 电设 施 的 要 求 是 非 常严 格 的 , 首 先 是 对 特 殊 的信 号进 行特 别 的监视 , 特 殊 信 号包 括 接 地信 号 、 火 警 及 瓦斯 断 电信 号 、 P T断线 信号 、 远方 及就 地控 制信 号 的 切换 、 监 视交 流 直 流 的 电源 操作 以 及 需 要 调 整 和 控 制 的信 号 ; 其 次是 对继 电保 护 和 控制 设 备 要 慎重 选 取 , 为 适应 变 电所 日后 自动 化 建 设 的 继续 发 展 , 选用 C U P分 用 的方 式 进行 遥 测 和 保 护 , 目的是 在 提 高 系统 安 全 性 能 的基 础 上 , 实 现监 控 的控 制 ; 最后 是 将 部分 电源 的 信 号远程 传递 到 变 电所 的监 控 系 统 , 采 用 小 电流 的接 地 选 线装 置 以及 不 问 断 式 电源 实 现 远 程 传 递 , 而 且 将 煤 矿 井下 变 电所使 用 的单 线 母 线 以配 置 公共 电压 互感 器 的方式 进行 分段 , 实行 一次 主要接 线 的简化 。 结 束语 : 变 电所 的 自动化 建设 可 以提高煤 矿 的运行 安全 , 降低煤矿井下的人力和资金的投入 , 所以, 煤矿井 下变 电所 的 自动化发展 不仅为煤矿事 业 的发展 提供 基础 的保 障 , 同时也促进 了煤 矿事业安全 机制的建立 。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施工组织设计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施工组织设计一、施工概述二、施工目标1.确保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2.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
3.减少人工管理成本,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4.增加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应用性。
三、施工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1.施工组织机构根据施工内容和工作任务,设立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施工总指挥部、技术部、质量部、安全部、材料部和施工队等组织机构。
2.人员配置(1)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施工总指挥部:设总指挥、副总指挥和秘书。
(2)技术部:设技术负责人、技术员和工程师。
(3)质量部:设质量负责人、质检员和验收人员。
(4)安全部:设安全负责人和安全员。
(5)材料部:设材料负责人、采购员和仓库管理员。
(6)施工队:根据实际施工需要配置工人和技术人员。
四、施工任务和工作内容1.采购和准备设备(1)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采购所需的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
(2)对采购的设备进行验收、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质量和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2.系统集成和测试(1)对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和测试,包括采煤机控制系统、通风系统、运输系统、水电系统等。
(2)测试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系统调试和运行(1)对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和同步。
(2)系统运行前的试运行,模拟实际矿井环境进行测试和验证,解决系统中的问题和故障。
4.管理和维护(1)建立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维管理机制,包括设备维护、故障处理、数据管理等。
(2)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施工流程和时间计划1.施工流程(1)设备采购和准备:3个月。
(2)系统集成和测试:2个月。
(3)系统调试和运行:1个月。
(4)管理和维护:长期持续。
2.时间计划根据施工流程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时间计划表,明确各个阶段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六、施工安全措施1.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方案,明确各项安全措施和安全要求。
对于田兴铁矿主井基岩段快速掘进技术的探索

使得 实 际涌 水量达 到 0 . 1 5 立 方米每 小 时 ,而
二就是 稳斜 ,第 三 就是 降斜 。一 般情 况 下 , 首 要 的 事情 就 是要 保 证s 孔在 钻 进 的 整个 过 程 当 中都不 可以 发 生偏 离现 象 ,最终 不能 和 预 设计 的轨 迹达 到 重合 一致 ,因此 。在井 筒 的 整个 钻进 过程 当 中 ,均需 要通 过 陀螺跟 踪 器 进行 全程 的跟 踪测 斜 ,一 旦 出现 了钻进 路 线 偏离 了原 设计 轨迹 的状 况 ,就 必须 进行 及
D O I :1 0 . 3 9 6 9 /j . i s s n . 1 0 0 1 - 8 9 7 2 . 2 0 1 3 . 0 1 . 0 1 3
对于田兴铁矿主井基岩段快速掘 进技术 的探索
刘金 林 安 徽省 中煤 矿 建 二 十 九工 程 处 2 6 4 0 0 0
摘 要
用。
第 三 ,仔 细检 查 电雷 管以 确保其 电爆 网 络 的连 接质 量 。电雷 管的 整个连 接 网络 必须 要 能够达 到 相应 的设计 标 准 ,严格禁 止 发生 漏联 以 及错联 的状 况 ;接头 部位 一 定要拧 紧 接 实 ,而且 必须 能够 保持 干净 整洁 ,预 防其 受 到泥 浆以 及油 污的 污染 ,导 致 电阻增 大的 现 象的 发生 ;如 果可 能会 发生 潮湿 等状 况 , 那 就需 要预 先进 行防水 处 理 ,可以 使用 防水
冷冻凿井法在田兴铁矿1 #副井的应用

M a [ 为冻土计算强度 , P 。 P; ] M a
计算结果 : 井冻结壁厚 : 17I E= . 。 n
3 13 冻结孔 布 置圈径 ..
D = 2 +1 E +2 . R .1
黏土及粉质黏土胶结程度较高, 该层直接覆盖于基
岩之 上 , 未发 现天 窗 , 良好 的隔水 层 。 是
2 地质概 况
2 1 地 质条 件 .
3 冻结方案设计
3 1 设计 参数 . 3 1 1 冻 结盐 水温 度及 冻土 长时 强度 ..
1副井勘 察 孔 布 置 在 竖 井 的 北 面 , 井 筒 中一 距 t k , 1 .2m, 四系平 均厚 16m, 38 第 2 中上 部 有近 6 0m左 右 的 圆砾 和 卵 砾 层 ,2 以 下 为 基 岩 段 , 石 破 16m 岩 碎 , 隙 十分发 育 。第 四系 为全 新 统 ( 洪 冲积 成 裂 Q) 因粉土 、 圆砾 ; 中部 为 上 更 新 统 ( 洪 冲积 成 因 的 Q) 粉土、 卵石 ; 部 为 中更 新 统 ( 洪 冲 积 及 残 积 成 下 Q)
等 级 Ⅲ ~Ⅵ。 2 2 水 文 条件 .
第 四系抽水孑位于 1副井南侧约 1 实验 中 L 2m, 当 S 07 3Q= 2 .4m / = .11, 1 8 1 d时, " 1 _ 3 渗透系数 K: 3 . / , 87m d 涌水量 q= 16 / S・ , 2 .5L ( m) 水质 类 型为
积极 冻结期 : =…2 6℃时冻土瞬时极 限 抗压 强度 参考 值 1. a 0 0MP 。取 安全 系数 :. 冻土 25, 计算强度 : M a控制层地压 :.5 P 。 4 P, 10 6 M a 9
无人机在煤矿巷道内的自动化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无人机在煤矿巷道内的自动化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能源的需求增加,煤矿开采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来源,因此采取新技术来提高煤矿效率并保障工人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无人机作为新一代的工业无人机终面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利用。
在煤矿巷道内,通过无人机监测和控制系统使煤矿安全和效率提升,已成为现实。
一、煤矿巷道内无人机巡检技术煤矿不仅在地面上存在,还有很多地下矿井、巷道和通风道等。
随着巷道的不断增加和发展,人员的监测和安全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员在巷道内的前进必须依靠自己的身体力量,在极端环境中工作,而且会面临很多危险。
而无人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不断提升的性能,可以有效的避免工人在危险环境下作业,提升巷道的效率,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无人机在巷道内的应用有很多种,最主要的就是作为巡视设备,用来检查巷道内的情况。
在煤矿的日常工作中,需要大量的巷道的维护和检查工作,通常需要下井进行检查。
下井环境恶劣,缺氧、有毒有害气体和烟尘等严重影响工人的生命安全。
现在通过在巷道内飞行的无人机可以有效地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工作负担,减少了工作风险。
二、煤矿巷道内无人机测绘技术无人机巡检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保障工人安全,还可以精准地获取地下巷道的数据,使得数据精度变高,效率提升。
通过无人机巡视,巷道的图形轮廓可以被自动测量,得出巷道内的相关数据。
另外,还可以使用无人机拍摄照片,然后通过三维扫描技术来获取巷道内的精度数据。
通过测绘技术得到的数据可以用于巷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三、煤矿巷道内无人机自动化控制系统随着煤矿的不断发展,没有高效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限制了生产效率的增长。
通过无人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煤矿巷道内的数据,自动化检测巷道内的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参数,长期累积数据并分析出巷道内的最佳维护周期。
通过此种方法,可以减少煤矿内人工测量的工作量,同时提高煤矿内安全和工作的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控制系统需要能够快速地接受无人机捕获的数据,以实时监测巷道内的状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地下矿山安全系统设施设计提纲

地下矿山安全系统设施设计提纲地下矿山是一种危险的工作环境,因此必须配备安全系统设施以确保工人的安全。
本文将提出地下矿山安全系统设施的设计提纲,包括监测系统、通信系统、逃生系统和应急救援系统等内容。
一、监测系统1.1.瓦斯监测系统:地下矿山中常常存在有毒气体,因此必须安装瓦斯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瓦斯浓度并及时报警。
1.2.震动监测系统:地下矿山常受地质活动影响,需安装震动监测系统以监测地震和地质变化,及时预警。
1.3.火灾监测系统:地下矿山中易发生火灾,必须安装火灾监测系统,监测火源并报警。
1.4.摄像监控系统:安装摄像头监控矿山各个角落,随时监视矿工的安全情况。
二、通信系统2.1.无线对讲系统:地下矿山中通常信号不好,必须安装可靠的无线对讲系统以确保矿工间的通信畅通。
2.2.紧急呼叫系统:要安装紧急呼叫装置,供矿工在紧急情况下呼叫救援。
2.3.GPS定位系统:为了确保矿工的安全,需安装GPS定位系统,以追踪矿工的位置并提供导航。
三、逃生系统3.1.逃生通道:设计合理的逃生通道,保证矿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
3.2.应急灯光:在逃生通道中安装应急灯光,以确保矿工在黑暗中也能看清路线。
3.3.逃生标识:在逃生通道中设置标识,指示矿工正确的逃生方向。
四、应急救援系统4.1.救援队伍:组建专业的救援队伍,随时待命,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4.2.应急救援设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如呼吸器、救生绳索等,以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4.3.应急救援演练: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理能力。
五、维护与更新5.1.定期检查与维护:定期对地下矿山安全系统设施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5.2.紧急维修措施:制定紧急维修计划,保证在设施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维修。
5.3.技术更新与升级:随着科技的发展,地下矿山安全系统设施也需要不断更新与升级,以确保其安全性能。
结语地下矿山是一个复杂的工作环境,安全性至关重要。
田兴项目部3壁后注浆方案及措施

司家营田兴铁矿3#主井井筒壁后注浆加固及工作面预注浆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中煤三建二十九工程处田兴项目部二〇一二年七月二十日司家营田兴铁矿3#主井井筒壁后堵水加固注浆及工作面预注浆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司家营田兴铁矿位于河北省滦县响嘡镇境内,距唐钢55km,北距京山铁路滦县车站约14km,西距迁(安)曹(妃甸)铁路约6.0km,迁曹铁路的菱角山站位于南区西北方向约8.5km处;平-青-大公路从矿区北侧、东侧通过,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3#主井设计井深670m,井筒坐标:X=4391253.0,Y=40394396,Z=+20m,井筒直径5.6m,净断面24.62m2,冻结深度208m,井壁设计为单层素砼支护,支护厚度600mm,素砼标号C40。
原3#主井由温州建设施工,据移交井筒资料显示,现3#主井掘进井深508m,砌筑成井深度505m,剩余掘进工程量162m(508m~670m)。
测定井筒涌水量56.6m3/h,其中,井筒井壁涌水量约26.6m3/h,工作面涌水量约30m3/h。
目前3#主井正在进行井筒装备改造。
根据3#主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井筒装备改造完成后,对井壁进行注浆堵水及壁后充填加固注浆、工作面预注浆施工,以改善井筒内施工作业环境,确保后期井筒掘进施工安全、质量、速度。
根据上述情况,本着“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防止水原则,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研究决定对3#主井进行井壁堵水及壁后充填加固注浆、工作面预注浆施工(508m~558m段)。
为保证注浆期间施工安全,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田兴铁矿3#主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特编制本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矿区位于滦河侵蚀堆积洪冲积平原区,亚区属于滦河河漫滩阶地,主要分布于现代河床两侧,沿河流走向多成条带状分布,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较平坦,地面坡降小于2‰,地面标高18~22m 左右,阶地前缘高出现代河床2.0m 左右,地表岩性以粉细砂、粉土为主,下部砾卵石,局部有湖沼相淤泥沉积。
煤矿井下变电所自动化建设

相 比, 其单元控制 、 网络、 主机之 间实现严格 的电气隔离 , 使 网络处于“ 浮空 ” 态, 状 彻底解决 了传统的“ 计算机总线 ” 与过
程 IO之 间“ / 共地” 引起 的地线 回流干扰导 致可靠性差 等问
题 , 节省了大量 的电线电缆, 并 同时使主机 负荷率大为减少 , 使系统对主机 的依 赖和要 求大 大降 低。 目前 采用 的 R S一 45 8 通信 网络使分散 的单元控 制装置 之间 的通信距 离 可达
维普资讯
山西 电子 技术 20 08年第 1期
应 用 实践
煤 矿 井下 变 电所 自动化 建设
高
( 山煤 电集 团机 电处 , 西 山西 太原 00 5 ) 30 3
摘 要: 叙述 了 自动化变 电所应具备 的功 能、 制模 式及 对供 电设备要 求, 控 并重点对微机 保护 的实现作 了深入 探 讨 , 明了 自动化变 电所建设的必要性和针对矿 井生产 实际务件具体 实施的原则。 说
现数据采集与控制 , 再经 由现场 网络总线和适配器与计算机
相连进行运算处理 , 完成总网的协调控制和监视管理。 全分布系统的控制模式 与最初 的功能分散 型控制模式
作业环境 , 促进 矿井安全生产。而井下变 电所的 自动化建设 是其 中重要 的组成部分 。
随着变 电所综合 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 步, 电所 变
远动装置屏、 故障录波屏 、 遥控执行屏 。或 将这些屏 合成一 块远动设备综合屏 。并在常规开关跳 、 闸回路加遥控分合 合
按钮。
1 )监控中心能够 监视井 下元 人值守变 电所 的分 、 闸 合
情况 ;
2 )监控中心能监视井下元人值 守变电所高压部 分运行 时 的各种参数 , 包括 三相 电流、 三相 电压等模 拟量及 超温报 警等开关量 ;
浅谈田兴铁矿矿石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浅谈田兴铁矿矿石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翟会超,闫满志(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田兴铁矿, 河北唐山市 063000)摘 要:针对田兴铁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实际情况,分析采取诸如注浆堵水、超前探水、隔水顶柱、帷幕注浆截水等治水方法,将地下涌水封堵在外,保障矿石资源的安全回收。
研究从采场稳定性分析、爆破震动作用等问题着手,研究未来采场合理布局和降震防水爆破技术,提出了采治结合的建议,以保证资源的充分回收。
另外,从尾矿回收、充填利用、建材原料三方面阐述了尾矿变废为宝的综合利用方式。
关键词:大水矿床;资源开发利用;防治水;采矿方法随着我国采矿技术的不断进步,矿石产量也有较快的增加[1],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采矿工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采矿技术水平迅速提高[2]。
然而,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不断消耗,在国内开采条件好、品位高的矿床已基本投入开采,而上部有水体(流砂)、建筑物、主要运输干线(统称“三下”)的矿体,以及低品位矿石、残留矿体、深部复杂难采矿床也逐步被开发利用[3-4]。
田兴铁矿矿体总长度约10km,东西宽约3km,矿体厚度14~185m,倾角30°~60°。
设计矿石年产量高达1500万t,是目前世界在建最大充填法开采地下铁矿山。
矿区附近地表河流均属滦河水系,主要有滦河、新河、狗尿河。
含水层主要由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和基岩裂隙含水层(带)组成。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从基建工程所揭露的水文地质条件表明,地下水给矿山基建和未来铁矿石开采带来巨大压力,在竖井、平巷和斜坡道掘砌施工作业中,较多的采用了工作面预注浆(包括“止浆垫”、“岩帽”、“止浆墙”)、地表预注浆、表土层冷冻法开掘、射孔注浆等先进注浆治水技术,取得了预期效果。
但治水后井下工作面涌水量依然较大,这都成为约束地下矿建设和矿体开采的主要影响因素。
如何实现大水环境下矿体安全高效开采、保证矿石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成为矿山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
煤矿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与实施

煤矿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与实施煤矿作为我国能源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传统的煤矿生产方式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安全隐患多、劳动强度大等。
为了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和实施是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煤矿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与实施。
一、煤矿自动化生产线的需求分析在进行煤矿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和实施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1 劳动力成本煤矿生产线的传统生产方式依赖大量的人工操作,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
自动化生产线的引入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效益。
1.2 安全性煤矿作业环境复杂,存在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
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减少人员接触危险区域,提高作业安全性,降低事故风险。
1.3 生产效率自动化生产线具备高速、高效等特点,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周期,提高出矿量。
1.4 灵活性自动化生产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二、煤矿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在进行煤矿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自动化设备的选择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自动化设备。
例如,对于井下开采环境,需要选择能够适应高温、高湿等特殊环境的自动化设备。
2.2 通信技术的应用在自动化生产线中,各个设备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
因此,通信技术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可以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提高生产线的协同性。
2.3 控制系统设计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系统设计是保证生产线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控制系统应具备响应迅速、可靠性高等特点,确保实时监控和控制。
三、煤矿自动化生产线的实施在进行煤矿自动化生产线的实施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3.1 项目计划和管理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管理方案,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包括资源调配、进度控制、质量管理等方面。
3.2 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在自动化生产线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新的操作流程和设备使用方法。
选矿智能控制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新田车间选矿智能控制系统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实施的目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都积极调整、调实体经济,更加重视制造业,更加重视新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都在积极采用信息、网络、智能等新技术,全面升级制造业。
美国提出“制造业复兴”计划,计划推进“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制造=制造业革命”。
德国也提出“工业4.0战略计划”,我国也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自2013年开始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同时颁布、实施了多项推进智能化工厂的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
目前智能工厂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伴随着近20年来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以及智能数据处理平台的发展,选厂生产工艺流程自动化水平已经由基础的人工自动化控制,升级到了对生产运行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同时智能控制现场生产的专家控制模式。
专家智能控制已经成为目前选矿行业的技术潮流和国际一流选厂的重要标识。
新田选矿车间是全球单系列最大的锌锡多金属选厂,目前自动化控制系统稳定,实现了除摇床以外所有设备的中央控制,实现了主要设备、工艺参数的监测、控制和报警功能,实现了完善的顺控、联锁及保护控制,实现了部分回路的连锁控制。
为了进一步提升车间生产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减少流程波动和异常指标出现的几率,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稳定和提高产品产量及质量,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建议公司尽快组织实施选矿智能控制系统的建设,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二、新田车间选矿专家控制系统方案设计新田选矿车间选矿智能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碎磨智能控制系统、浮选智能控制系统、摇床智能控制系统、脱水智能控制系统及三维管控平台五个部分。
其中碎磨智能控制系统主要是引入块度分析仪、磨机充填率检测仪等新技术,利用现有的粒度仪、电子皮带称、流量计等,实现智能给矿及粒度的自动调节。
浮选智能控制系统主要是引入泡沫成像分析等新技术,利用现有的品位仪,升级供气阀门,实现液位、气量及药剂的智能调整。
兴县智慧矿山项目建设方案

兴县智慧矿山项目建设方案一、项目概述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智能化应用在矿山生产中的趋势日益明显。
兴县智慧矿山项目旨在通过引进先进的智能设备和技术手段,在提高矿山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事故发生率,实现矿山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管理。
该项目为兴县矿业企业借鉴推广智慧化矿山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项目建设内容1. 智能化生产系统该系统通过安装传感器、开发软件和建立通信网络,实现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人为干预的错误。
其中包括:(1)矿山生产数据中心:负责收集、储存和统计矿山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数据。
运用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实现对矿山生产活动的动态监管与管理。
(2)物联网传感器:配置在矿山生产过程所涉及的各种设备和工具上,实现设备状态、体质分布、温度、湿度等实时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
(3)生产自动化系统:将感知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信息处理器有机组合起来,掌握矿山生产全过程,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分类识别,及时报警并采取纠正措施。
此外,建立智能化制图系统,实现生产过程数据的自动化可视化和生产规划的自动化实现。
2. 智能化运输系统通过引进自动化铁路和无人驾驶车辆,实现矿山物资的安全、快捷、高效运输。
其中包括:(1)自动化铁路:包括自锁换轨机、信号自动控制系统、轨道自动修调系统等。
运用智能监测、控制和管理手段,实现铁路运作自动化和无人化。
(2)无人驾驶车辆:在生产现场通过装配相应智能设备,实现无人驾驶运输,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保障工人生命安全。
3. 智能化安全监测系统通过引进人脸识别、视频监控、声控报警等技术设备,实现全方位的生产场景监控,查找隐患。
其中包括:(1)人脸识别系统:通过摄像头和人脸识别软件,实现矿山工人的身份认证,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信息的保密性。
(2)视频监控系统:在矿山车间、掘进巷道等关键区域部署多个视频监控点,实时监控生产现场情况,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
矿井地面供电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张虎

矿井地面供电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张虎发布时间:2021-12-08T01:34:32.037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10月上19期作者:张虎[导读] 为了保证矿井正常运行,需要不断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确保能耗达到最佳状态。
张虎 610424198608****54 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摘要:为了保证矿井正常运行,需要不断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确保能耗达到最佳状态。
因此,要对传统矿井供电系统进行改造优化,提高管理的简便程度,丰富系统功能。
本文主要从矿井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方向进行研究,分别从软硬件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如何更好的建设矿井系统。
通过实际检验可以看出,对供电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后,能够显著提升运行稳定性和精确性。
关键词:矿井地面;供电系统;自动化;节能降耗伴随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科技水平也在稳步提高,国内原有的煤矿供电系统已然无法满足实际的矿井生产需求。
当前供电系统正朝着自动化趋势不断发展,并且已经大规模应用在国内供电领域之中。
但因为矿井生产的特殊性,供电系统在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阻碍。
随着矿井防爆技术的逐步完善,相关防爆设备经过实际检验后应用范围不断扩增,并且通讯技术、网络服务的成熟,也给供电系统的自动化发展奠定了稳固基础。
目前,矿井生产的外部因素已经不再是供电系统自动化发展的障碍,未来自动化系统也将更多的应用在实际之中。
1矿井自动化综合供电系统供电系统的自动化发展主要是针对矿井生产中的井下环境,通过优化电能的传输方式、管理体系和系统保护方式来达到自动化要求。
对矿井区域中的各项电力装置通过通讯和网络进行优化调整,从而达到对供电系统的自动化管理。
以通讯技术、网络服务、计算机设备为基础的综合性供电管理体系已经不单单可以满足日常供电需求,还能根据实际情况对供电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保护,确保电能运行稳定可靠,防止能源浪费,也为矿井供电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提升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兴地下矿自动化系统概要设计机电检修公司2014年7月目录1.工程概况 (3)1.1项目概况 (3)1.2预期目标 (3)2.设计概述 (5)2.1基本原则 (5)2.2 RingA:综合业务光纤环网 (5)2.3无线通讯网络 (7)2.4 RingB:电力自动化系统 (11)2.5 RingC:视频监控系统 (11)2.6 BranchA:广播、通讯一体化系统 (12)2.7 BranchB:工业自动化系统 (15)2.8监测系统 (16)2.9斜坡道交通信号控制 (17)2.10生产执行系统(MES) (19)2.11集中调度中心 (20)1.工程概况1.1 项目概况司家营田兴铁矿设计规模2000万t,是是目前国内建设规模最大的地下矿山、公司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司家营矿区年产铁精粉3500万t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
为实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新型矿山的发展目标,公司高度重视田兴铁矿的设计与建设工作,联合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和中冶北方设计院、马鞍山研究院等国内顶尖院所进行了深入研讨与论证,形成初步的技术方案:1)采用井下分区开采,主井集中布置的开拓方式;2)采用大参数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3)井下采矿和掘进采用大型无轨自行设备,以高风压潜孔钻机和大型铲运机为主;4)竖井采用目前大型提升机和箕斗、罐笼;5)井下运输采用40t电机车双机牵引20m3矿车,采用无人驾驶运输系统;(6)按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矿山进行设计,使生产管理系统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2 预期目标机电检修公司根据“立足矿业,服务矿山”的自身定位,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专业优势,对国内外地下矿先进自动化技术进行了技术储备、研讨、考察,对田兴铁矿地下矿自动化进行了概要性的设计。
主要涵盖:地下矿电力自动化、视频监控、无线通信、人员定位、斜坡道交通信号控制、轨道机车外围通信、工艺设备自动化、广播、通讯、通风、排水、环境监测等。
预期目标:综合考虑先进性与经济性,兼顾系统稳定与多网合一,充分发挥公司的自主能力————建设一个以光纤工业以太网为基础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在地下矿各子系统独立运行基础上,系统网络的高度融合;建设一个最大限度降低井下人力配置与安全风险系数的自动化系统,实现地面指挥中心对工艺、设备、人员的集中统一管控。
2.设计概述2.1 基本原则2.1.1、网络有限度的融合:即流量限制、安全标准允许范围内的系统,应高度融合;否则应保持充分的独立性。
1)千兆环网RingA:轨道机车通信、人员定位、斜坡道交通信号控制主站、通风排水提升等PLC系统主站、监测监控分站2)千兆环网RingB:电力自动化系统3)千兆环网RingC:视频监控系统4)分支网络BranchA:广播、通讯一体化系统5)分支网络BranchB:工业自动化系统(通风排水、提升、斜坡道交通信号控制等PLC主—从站)2.1.2、非控制类系统的就近接入与生产工艺连续运行无关的系统(非控制类系统),如监测分站,不再建立独有的物理链路,而就近接入无线通讯网络的通讯基站,以减少通讯电缆的投资。
2.1.3、监控指挥的高度集中建立井上、井下两套监控指挥中心,满足全部调度人员的集中值守,以井上集中调度为主,同时保留井下监控中心完备调度设备。
2.2 RingA:综合业务光纤环网为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避免重复建设,并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对RingA进行如下设计:RingA 综合业务光纤环网结构(1)双环网:-375、-400、-425、-450、-475五个水平各设置一台千兆交换机,组成井下环网;主井、副井、三个充填站各设置一台千兆交换机,组成井上环网。
两环网通过井上核心交换机连接。
(2)井下环网的双链路:为保证调度中心与对井下环网网络连接的安全稳定性,对井下环网进行双链路设计:链路A: 从大贾庄副井交换机铺设光纤至-375水平交换机链路B: 从主井及1#副井交换机铺设光纤至-375水平交换机(3)子系统接入:破碎、通风、排水、提升、充填等PLC 主站以以太网形式接入环网交换机;在运输水平,机车无线通信网络与人员定位系统、WIFI 手机共用一套WIFI 网络,WIFI 基站通过光纤串联并接入该水平环网交换机。
链路A 链路B(4)选型要求:环网交换机建议选用思科、华为等一线网络产品,要求设备厂商高级网络工程师依据各水平段进行详细规划设计。
2.3 无线通讯网络高度融合的无线通讯网络主要用于:1)机车车载设备(主要包括机车无线摄像机、ATP/ATO控制系统)与无线闭塞中心RBC、调度控制中心的数据交互;2)人员与车辆定位3)无线语音(WIFI手机)系统通信井下无线通讯业务目前,建议井下机车的外围通讯网络选型由公司独立负责,机车系统集成商提供详细的技术要求。
初步方案:1)典型情况下每隔400米放一台基站,而在条件十分恶劣的地区,可适当缩短基站之间的距离。
2)直巷基站配置2根定向天线用以覆盖巷道的两个方向,转弯处、分叉处采用2根全向天线。
3)基站通过矿用本安型光电转换器转为电口接入千兆交换机,井下基站与基站间通过光缆进行连接。
人员定位系统采用wifi技术实现对井下人员和相应设备的精确定位,在机车运输线路上与机车无线通讯共网设计。
分站安装视其wifi信号的传输距离安装,以wifi基站直线发射距离一般的距离安装下一个基站以满足wifi信号的强度和饱和度。
系统实现入井人员考勤,人员活动轨迹记录、监测设备工作状态、限制区域报警以及超时间报警,查询等功能。
识别卡应具有双向通讯功能,精确定位、低漏检率。
设备选型:通过杏山铁矿的考察、地下矿自动化系统集成商的交流,建议选择Minesite公司IMPACT系统。
IMPACT系统可向用户提供完整的基于国际最先进的Wi-Fi技术的无线通信和人员定位系统。
IMPACT系统是完全基于Wi-Fi技术为基础的通信和定位一体化系统。
该技术基于IEEE802.11b/g国际标准,支持一个平台实现多种功能。
(1)WIFI基站:KT112-F矿用本安型基站。
由于该基站可提供有限以太网接口,对环境监测分站的就近接入极为有利。
.无线接入1)无线接入数量:共2个;2)无线工作频率:2400MHz~2483MHz;3)无线通信距离:基站之间1km;基站与手机之间500m~800米;基站与定位卡之间最大500m;4)天线接口:共4个(每个无线接入点主副2支天线),可选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
有线接入1)接口数量:4,内置百兆交换功能;2)传输方式:单模光纤,1310nm;3)传输速率:100Mbps;4)光纤和电源均采用即插式接口,施工时无需井下开盖熔接和焊接;5)基站的电源和光纤线缆可以通过JB系列矿用本安型通信接线盒接续。
(2)人员定位卡:]T2矿用定位卡(KJ530-K)1)工作频率:2400MHz~2483 MHz/125KHz (低频接收)2)发射功率:+19dBm;3)通信距离:≥ 500米(与KT112-F 连接);4)工作时间:≥ 2年;基本功能1)通过定位服务器实现定位;2)通过标识卡上的按键向定位服务器发出信息(可用于报警);3)定位时间间隔:125ms ~3h 可调;4)定位精度:30米;(3)WIFI手机:KT112-S矿用本安型手机1)待机时间:≥72小时;连续通话时间≥5小时;(在ImPact(KT112/KJ530)网络系统中);2)无线通信距离≥ 500米(与KT112/KJ530-F连接);3)电池:锂聚合物电池 3.7V/1350mAh。
关键功能:1)与系统内其它手机通话功能,可通过系统内的语音网关等设备实现拨打外线;2)具有发送、接收短消息功能;3)一键告警:通过按下告警键强制向网络内的终端发送告警语音;4)分组对讲:类似对讲机功能;5)电话本,通话记录等;6)定位和搜索;定位服务器可以定位手机(等同于定位卡);可通过手机程序实时查询人员或设备,设备和系统的信息7)手机和手机之间可实现点对点方式通信(在无基站情况下应急使用);8)支持本地设置和远程集中管理两种管理模式;可无线升级程序和参数;9)手机在基站之间可自动切换,切换时间≤50ms (KT112-F基站)。
2.4 RingB:电力自动化系统田兴铁矿高压配电室数量多,多达13个配电室,分布广,井上、井下、南区、北区均有设置,若类似研山铁矿高压配电室只监不控,则因分布广、路途远,造成供配电操作时间长,处理问题不及时。
故建议采用智能变电站标准,建立无人值守配电室,实现远程遥测。
参考马城220KV 智能站的建设标准与设备选型,10KV配电室采用goose网与SV网合一,设置千兆交换机构成MMS环网RingB,直接进入站控层,通过光纤进入变电站后台。
电力系统自动化网络结构图2.5 RingC: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采用数字式云台摄像机安装在井下关键监测地点,通过TCP/IP协议接入到井下光纤环网交换机传到井上。
因摄像机数量过多考虑到带宽过大问题,所以视频系统自组井上、井下的光纤环网。
与RingA类似,RingB井上与井下环网应为双链路设计。
为保证关键部位的安全稳定监视,机车装载处、卸载处、破碎下料口、提升机装载处、提升机卸载处等部位的摄像装置分别通过独立光纤,与井上视频监控服务器实现光纤直连。
RingC:视频监控网络结构图2.6 BranchA:广播、通讯一体化系统根据设计院初步设计要求,拟定了一套行政与调度电话二网合一的综合数字电话指挥调度系统.其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包括数字程控调度机、防雷配线柜、数字调度台、录音服务器、网关服务器,安全耦合器、防雷熔断器、防爆分线盒和各个分机。
该系统以数字程控调度机为核心,可实现通信终端与调度中心间实现双向语音无阻塞通信;调度中心能够发起组呼、全呼、强插、强拆、紧急呼叫及监听功能;终端设备向调度中心发起紧急呼叫功能;显示发起通信中段位置功能;通信记录存储查询功能;链路A链路B自动录音功能;终端间相互通信联络等功能。
通过中继线,可与采矿、选矿调度总机进行对接通讯。
线路敷设根据现场情况采用架空、穿管、直埋敷设等形式。
地面车间内采用HYV型通信导线穿电线管敷设;去井下的通讯电缆采用外铠装MHYV型,采用冗余备份设计,分别由三条副井敷设至井下,其中一路通讯电缆发生故障时,另两条通讯电缆的容量能负担井下各通讯终端的通讯。
为提高系统的防雷、抗雷能力,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在配线架的入井线路侧增设了电话安全耦合器,入井口处增设了防雷熔断器。
井下各分支路由配置防爆分线盒,提高设备可靠性。
为提高系统的综合管理功能,设置单独的电话录音服务器,可同时对实时建立的呼叫进行不间断录音;同时设置调度网管服务器,对每部分机的呼叫范围、呼叫权限、呼叫优先级进行分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