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资料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 教案 )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概、累、裤”等10个生字,会写“希、谎、野”等13个生字,理解并积累“希望、神秘、留意”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在交流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尝试着自己解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课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女孩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小动物和妈妈住在鸟窝里的故事。
课文语言优美、想象丰富,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概、累、裤”等10个生字,会写“希、谎、野”等13个生字,理解并积累“希望、神秘、留意”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做过的美梦,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
3. 交流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学会的生字词,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朗读课文: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点评并指导。
5.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尝试着自己解决。
6. 想象训练: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7.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7《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二课时教案班级:______ 课时:______ 课型:______一、学情分析在本课中,需要学生巩固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故事语言的生动形象和想象的丰富。
学生根据引导理解课文内容,并积累运用。
二、教学目标1.阅读指导,理解“我”的奇妙经历。
了解童话故事的语言特点。
2.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阅读课文,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理解内容。
了解表现手法,积累运用。
【教学难点】品读故事,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温故知新梳理文意】1.生字回顾:展示本课会认的字,引导学生去掉拼音读一读。
2.词语认读:出示本课需要理解的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运用。
3.内容回顾:(1)课文的体裁是:童话故事。
(2)树上有什么东西?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3)树上的鸟窝,可以用来做什么?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可以住进鸟窝,比如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等。
4.结构梳理:(3部分:起因-经过-结果)第二板块【品读故事体验经历】1.抓住重点:出示文本,提取信息,理解“我”的贪玩,了解心理描写的手法,并交流故事的起因。
2.讨论交流:阅读第5-20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我”变成的这棵树有什么奇特之处?3.情景想象:阅读第8自然段,了解“我”对小动物们的喜爱之情,感受“我”的品质——有爱心。
4.情感体会:从妈妈和“我”的语言和动作中,体会“我”的矛盾心情。
5.趣味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从大树嘴巴里流出来的水珠是什么呢?(1)小狐狸认为是_下雨了_______________。
(2)小鳄鱼认为是___牛奶打翻了_________。
(3)小白兔却说这是__大树哭了__________。
(4)实际上这是_“我”嘴里流出来的口水___。
6.反复叙述:(1)“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剩、秘密”等生字,会写“谢、需要”等生字,理解并积累“自言自语、葱郁、神奇”等词语。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提示梳理小作者变成一棵树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学会用动词描述小动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2. 生字词:认读“剩、秘密”等生字,会写“谢、需要”等生字,理解并积累“自言自语、葱郁、神奇”等词语。
3. 课后习题: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剩、秘密”等生字,会写“谢、需要”等生字,理解并积累“自言自语、葱郁、神奇”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提示梳理小作者变成一棵树的过程。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自己变成一棵树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梳理小作者变成一棵树的过程,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4. 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体会小作者的情感变化。
6. 课后习题: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我变成了一棵树》2. 课文内容梳理:小作者变成一棵树的过程3. 生字词:认读“剩、秘密”等生字,会写“谢、需要”等生字,理解并积累“自言自语、葱郁、神奇”等词语。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并组内互相检查。
2. 朗读课文,感受小作者的情感变化。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第1课时(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培养学生对想象作文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框架,学会用关键词语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珍惜大自然,关爱生命,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
2. 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作一篇想象作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棵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关于树的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吧!”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 合作学习:学生分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4. 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作一篇想象作文,要求内容丰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珍惜大自然,关爱生命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2. 教学目标: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3.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作一篇想象作文。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树的想象作文,字数不限。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17《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5.定期组织作业讲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作业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改进。
6.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强调《我变成了一棵树》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我变成了一棵树》。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我变成了一棵树》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理解和掌握《我变成了一棵树》的故事情节,能够讲述主人公变成树后的奇妙经历。
2.理解想象和创造的重要性,能够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17《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本文通过讲述主人公变成了一棵树后的一系列趣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想象和创造的重要性。
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主人公变成树的描述,第二部分是主人公在树上所经历的各种奇妙经历。本文的难点在于学生需要通过想象来理解主人公的奇特经历,同时需要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故事中的寓意。
4.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业反馈:
1.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2.在反馈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给予鼓励和肯定,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进行改进。
3.对于作业中的错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和修正,培养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
《我变成了一棵树》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我变成了一棵树》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主题:大胆想象(习作单元)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基于识字写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基于习作:乐于书面表达,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2.学情分析(1)基于识字写字:有主动识字的习惯,也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但熟练度还需练习。
对于“写字姿势正确,良好的书写习惯,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
”还需加强。
(2)基于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会默读。
对感兴趣的故事能够略读,把握大意。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还需继续训练。
(3)基于习作:学生乐于表达,分享习作的快乐,需要做到语言规范,情感丰富。
3.教材分析《我变成了一棵树》是部编版三年下册习作单元第二篇课文。
作者顾鹰写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出了很多形态各异的鸟窝,鸟窝上住着很多动物朋友和“我”的妈妈,他们一起在树上吃东西,而“我”被馋得口水直流的故事。
17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1)理解“变”字的各种用法。
难点解释:学生可能会对“变”字的各种用法感到困惑,如变成、变化等。教师需要通过举例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用法。
(2)描述故事中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难点解释:学生可能会难以用语言准确地描述故事中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如高兴、难过等。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和示范,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描述这些感受。
(3)要求学生在课后尝试使用激发想象力的方法和技巧,记录自己的想象过程,在下节课进行分享和讨论。
(4)推荐学生在课后阅读《我变成了一棵树》的其他版本或类似故事,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在下节课进行分享和交流。
七、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
请用“变”字的不同用法造句。
答案:
1. 他变成了一个大人。
2. 天气变冷了。
最后,我在课堂上布置了一些课后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然而,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时遇到了一些困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某些知识点没有完全理解。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九.板书设计
1. 教学目标:
- 掌握并运用“变”字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种用法
- 理解并描述故事中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 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2. 教学内容:
- “变”字的用法:变成、变化等
- 描述内心感受的词语:高兴、难过等
- 激发想象力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学步骤:
- 引入主题,展示相关图片或故事
- 讲解“变”字的用法,结合实例
- 引导学生描述故事中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 讲解激发想象力的方法和技巧
4. 教学重点:
- 强调“变”字的用法和例句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17《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本课“希、痒”等8个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想象的趣味。
过程与方法:1.学生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我”变成树的乐趣。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读懂想象,学会想象。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体会想象的乐趣,进行想象力训练。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希、痒”等8个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通过朗读,了解“我”变成大树的乐趣。
教具课件。
准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单元导学内容2.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我变成了一棵树。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出示课件,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新课教学()分钟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地方请多读几遍。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并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检查预习一:词语形状白狐狸猫肉丁巧克力香肠继续抬头麻绳烦恼零钱教师重点解析“狐”的写法。
“狐”结构左窄右宽,关键笔画竖提,【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自主预习,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竖中线右边一点点,偏旁注意是反犬旁,最后注意右面是个“瓜”。
(学生在本子上写2遍)注意写字的姿势。
(2)预习检查二:整体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的故事。
三、整体默读课文,解决问题:默读课文4到18段,边读边想一想:“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
用笔在文中画出来,再和大家交流。
预设答案:(一)“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树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鸟窝鸟窝里住满了小动物妈妈分享美食,大树馋的直流口水哪些想象很有趣?(1)变的过程很有趣:身上痒痒的,有许多小树枝从身上冒出来(神奇,有趣)有趣生动,充满想象力.(2.)长满鸟窝很有趣:各种形状【设计意图:书写的指导,细致具体,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习惯。
创新教案《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
创新教案《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情境角色扮演,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与树木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生命价值,懂得珍惜生命资源。
3.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资源,了解种植与繁殖方法,培养自己的种植兴趣。
教学重点1.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与树木的重要性。
2.掌握植物繁殖的方法和种植技术。
教学难点1.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将思维与情感相结合,形成深刻的教育感悟。
2.通过多媒体资源的运用,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
教学流程Step 1:引入老师与学生交流生命的意义以及植物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展开有意义的思考与讨论。
Step 2:情境角色扮演老师分发小卡片,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植物,学生会在角色扮演的情境中,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与树木的重要性。
Step 3:多媒体资源展示通过多媒体资源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不同种类的植物结构与特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繁殖方法和种植技术。
Step 4:团队互动老师在班级内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集思广益,合作解决树木病害等问题。
### Step 5:乐园活动在校园内开展乐园活动,让学生体验“手抚泥土,心远天地”的种植乐趣,将知识转化为生活经验。
教学反思1.对于情境角色扮演的过程需要进行更有效的引导,以避免学生过度表演而忽略了对知识的认知。
2.在多媒体资源展示环节,要保证课件的简洁性和有效性,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植物繁殖的方法和种植技术。
3.在团队互动和乐园活动环节,要注意安全、卫生和环保问题,以确保教学活动的良性发展。
总结本课以写作形式呈现了一堂以情感教育为主的创新教学。
通过多种教学策略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与树木的重要性,并培养了学生的种植兴趣。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继续探究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新教案《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
创新教案《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学习,了解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和生长的基本规律。
2.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必要条件。
2.培养学生观察图片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图片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过或种过的植物,并让学生说说它们的特点和需求。
2.发现问题:学生们发现不同种植物的不同需求,根据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认识到比较相同和不同的意义。
二、学习活动:1.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后,引导他们讲述图片中的植物的生长过程,这是因为每个人对植物生长的认知都有一些观点。
而生长过程的认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让学生按照一定方式记录你所讲述的植物生长过程,并根据你所说的植物生长过程进行分类整理。
3.在学生整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生长的必要条件,如光线、水分、温度等,并让学生自行思考合适的生长环境。
4.引导学生合作,根据自己的想法建设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
在建造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们的监管,确保他们创建出的环境符合实验要求。
5.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和环境,使学生们一起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并且加深他们对植物的了解。
三、总结:1.通过对课堂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必要条件,并且知道了创造生长环境的必要性。
2.通过创造生长环境,学生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合作,达到了良好的互动效果。
3.还应该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发现、研究、分享和惊奇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
《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一、图片导入孩子们,请你们仔细观察眼前这幅图,发挥你的想象,说说这副图让你想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一顶帽子,我看到了一头趴着的大象,我看到了一座大山)这幅图来自《小王子》这本书的第一章,文中的飞行员对丛林中的神奇故事想得很多,于是他画了一幅刚刚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这幅图。
当他拿着这幅图去问大人们是否害怕时,大人们回答“一顶帽子有什么可怕的?”飞行员解释道:“这不是一顶帽子,而是一条巨蟒在消化着一头大象。
”孩子们,你们的想象力和书中的飞行员一样丰富。
如果你们对飞行员接下来的旅程感兴趣的话,课下可以读读《小王子》这本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里的英英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打开课本,大声地读读这篇神奇的故事吧。
二、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检测字词,读通句子读完课文后,现在要检测你们对生词的预习情况了。
1.学生自己认读。
2.开火车检测词语(表扬会学习的小组)3.分享好词语,学会运用(津津有味: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妈妈煮了许多的饭菜,小明地吃了起来。
)四、分享课文1.读完课文,认完生字后,大家回想一下,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英英因为烦妈妈叫她回家吃饭,于是想变成一棵树,但是在她变成树之后发现最了解自己的到底还是妈妈。
)2.默读课文,小组内说一说你觉得课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我觉得文中有意思、有趣的地方是……(“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他好像有特异功能一样,想变成树就真的变成了树。
“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我只见过圆形的鸟窝,她身上长的鸟窝形状好多啊。
“我会弯下腰……”我只见过长得笔直的树,这棵树竟然还会弯下腰。
)师:文中的英英充满了奇思妙想,而你们也拥有着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了文中这么多有意思的内容。
五、说写结合文中的英英想变成一棵树,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你变成这些事物后会发生什么神奇的故事呢?小组先说一说。
17《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7《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我变成了一棵树》,选自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希望变成一棵树,躲避妈妈追打的愿望,结果真的变成了一棵树,经历了各种奇遇后,重新变回了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想象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拓展与延伸
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我变成了一棵树》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对童话故事和树木的兴趣,教师可以提供以下拓展阅读材料和课后自主学习建议。
一、拓展阅读材料
1.《安徒生童话选》:这本书收录了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经典作品,如《丑小鸭》、《海的女儿》等。这些故事不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寓意,还能帮助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多样性。
解答:如果我可以变成一棵树,我希望变成一棵樱花树。因为樱花盛开的时候非常美丽,给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我也希望像樱花一样,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坚持生长,展现出自己的美丽和力量。
例题4:《我变成了一棵树》这个故事中,小男孩经历了哪些奇遇?
解答:在《我变成了一棵树》这个故事中,小男孩经历了许多奇遇。他变成了树后,鸟儿在树上筑巢,松鼠在树上玩耍,他还看到了四季的变化。这些奇遇让小男孩体验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案
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可有过奇思妙想,希望自己变成别的什么?出示回答框架:我想变成,因为。
预设1:我想变成小鸟,因为小鸟可以在蓝天中自由飞翔。
预设2: 我想变成风,因为风可以在森林里/草地上自由地来去。
预设3:我想变成一棵树,因为树可以为大家遮风挡雨。
2、你真是一个懂得关心别人的孩子,(出示树图片)一棵棵树,挺拔而茂盛,它能静静地欣赏周围的风景,又能静静地自我欣赏,这也是一种玩耍。
今天有一位叫英英的小朋友,他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出示树插图)他真的变成树后,发生了许多奇妙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我想变成一棵树)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预设1:英英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预设2:变成树后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二、初读正音1、出示自读要求: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出示词语,检查预习第一组(难读词):Yang tuo ling e痒痒的椭圆形菱形鳄鱼Chang cu香肠糖醋排骨秘密①指名读,指导读好后鼻音菱,平舌音醋,翘舌音肠。
②指导变读:身上痒痒的玩得好好的(第二个好变读第一声)③理解词义:看图理解香肠、糖醋排骨。
④生字教学“秘密”。
书写时关注点画的写法。
“秘”的“必”卧钩短且向右下倾斜,撇上伸且稍长。
“密”中间的“必”稍扁。
秘密:有所隐蔽,不让人知道的(跟“公开”相对)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去拼音齐读。
第二组(拟声词):Tong ze lu嗵嗵丁零丁零啧吧啧吧咕噜噜①带拼音读,去拼音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②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拟声词?补充:叽叽喳喳扑通叽叽喳喳:形容鸟聚在一起欢快的声音。
扑通:形容重物落地或落水的声音。
③选词填空练习:嗵嗵丁零丁零啧吧啧吧咕噜噜咕咚叽叽喳喳1、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
2、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啧吧啧吧地吃了起来。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希、痒”等生字,会写“状、狐”等生字,正确读写“形状、狐狸”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中想象的内容,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孙悟空吗?他最厉害的本领是什么呀?(七十二变)如果你拥有这个神奇的本领,你最想变成什么呢?2.学生自由回答。
(树、白云、草、书本、课桌、衣服、小鸟)3.教师导语: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文中有一个小朋友,和一部分同学拥有同样的愿望,她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这样,玩的时候就没人打扰了。
她真的变成树后,发生了许多奇妙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4.教师板书:我变成了一棵树。
5.学生齐读课文标题。
板块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教师同步对本课生字的读音进行指导。
“状”“肠”是翘舌音、后鼻音;“零”的声母是边音,韵母是后鼻音;“醋”是平舌音。
3.集中识字。
(1)课件出示鳄鱼图片,引导学生学习生字“鳄”。
(2)指导“痒”“抬”的识记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
识记“痒”字借助声旁“羊”记忆字音,借助形旁“疒”理解字义;识记“抬”借助声旁“台”记忆字音,借助形旁“扌”理解字义。
(3)指导“醋”“巧”“克”的识记可以结合醋、巧克力的图片并联系生活理解识记。
(4)归类学习生字“肠”,拓展延伸“场、扬、汤”,帮助记忆。
①借助形近字歌,区分形近字。
挖土建农场,举手多表扬,月下吃香肠,添水熬肉汤。
②出示香肠图片,结合图片识记。
(5)学习生字“丁、零”可结合课文中的拟声词“丁零丁零”识记。
①引导学生理解拟声词是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语,如本课中的“嗵嗵、丁零丁零、咕噜噜”。
②拓展其他拟声词,如:“咕嘟”“呼呼”“轰隆隆”“滴答滴答”“哗啦哗啦”等。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第一课时(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绪、郊”等6个生字,会写“希、状”等13个字,正确读写“希奇、变化”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能主动识字,会利用各种方法识字,能借助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相关背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根据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本课生字、新词。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感悟“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体会“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心情变化,培养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会变成一棵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了一个小朋友变成一棵树的奇妙经历。
b. 出示课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
2. 学习生字、新词a. 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
b. 教师领读生字、新词,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c. 学生跟读,巩固生字、新词。
3. 朗读课文,理解内容a.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b.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c.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感悟课文,体会心情a.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关注“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心情变化。
b.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c.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小结课文,布置作业a. 教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b.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想象自己变成一棵树的情景,写一篇短文。
六、板书设计我变成了一棵树奇妙经历心情变化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新词。
2. 熟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3. 想象自己变成一棵树的情景,写一篇短文。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悟“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心情变化。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变成了一棵树》是精读课文。
作者顾鹰写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出了很多形态各异的鸟窝。
鸟窝上住着很多动物朋友和“我”的妈妈。
他们在一起在树上东西,而“我”被馋得口水直流的故事。
故事中“我”率真可爱、富有奇思妙想的性格,给我们提供了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希、痒”等8个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接触和了解以独特想象为特点的故事,感受它的生动有趣。
3.根据故事内容能够大胆想象,乐于用通顺的语句讲述自己的想法,并指导每个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要尊重、倾听他人的意见。
4.体会“我”既不希望自己的“魔法”被妈妈看破,又盼望着妈妈能认出自己的心情。
感悟世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读懂想像,学会想象。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体会想像的乐趣。
【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同学们读过不少生动有趣、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和童话故事,在这些故事里,主人公往往具有超常的能力。
今天,老师也请来了一位具有超能力的动画人物,看!谁来了?(播放课件)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故事里的孙悟空神通广大!尤其令人羡慕的是他会七十二变!(播放《西游记》中孙悟空七十二变的画面。
)假如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4.学生自由发言。
5.教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话,我知道大家都非常羡慕孙悟空会变的本领。
有一个小朋友叫英英,她也想变。
想知道她要变成什么吗?想知道她变化后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吗? (板书:17 我变成了一棵树学生齐读课题)6.(课件出示2:树插图),请学生们想像,说说这些鸟窝里会住着什么?7.介绍作者:顾鹰:儿童文学作家,出版《森林化妆师》、《站住,兔子》等绘本,作品散见于《儿童文学》、《东方少年》、《幼儿故事大王》、《童话王国》、《小青蛙》等杂志,作品多次入选各出版社的年选,获 2008 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案
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痒、鳄”等6个字,会写“状、狐”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内容,能够说出“我”变成一棵树之后能做些什么。
【教学过程】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教师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看一棵棵树,挺拔而茂盛,它能静静地欣赏周围的风景,又能静静地自我欣赏。
这也是一种玩耍。
不过,这些树,其中一棵是本课的主人公。
他真的变成树后,发生了许多奇妙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件1.2.3.4:2.集体交流:作者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请学生们想象,说说这些鸟窝里会住着谁呢?出示图片5:展示有鸟窝的树插图。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住着各种鸟类。
3.揭示课题:大家想到了在鸟窝里住着各种各样的鸟类。
作者却和我们的想法有些不一样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她的奇妙想象中。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我变成了一棵树。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出示课件,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5.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顾鹰,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她吧!出示课件6: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 出示阅读任务,学生自主读文。
出示课件7:2.检测生字词自主学习情况。
出示课件8:(1)出示带拼音字词,指名进行认读。
注意提醒读准:平舌音“醋”,翘舌音“状肠馋”,后鼻音“零痒”。
着重提醒“丁零”一词中“零”读轻声。
(2)教师引导学生识字方法。
①形声字构字法:痒、狸、零、肠、抬。
②联系实际生活经验进行识字,可结合图片。
如:鳄鱼、香肠、巧克力。
出示课件9:③识字游戏:狐狸找面包。
出示课件10:3.理解不懂的词语(1)学生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好笔记。
(2)全班交流,抽查对词语的理解。
①对于像“丁零”可以让学生发生类似的声音理解。
②对于“痒痒、抬头”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演示一下。
③还有些词语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查字典来理解。
(3)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理解“担心、失望、香喷喷”这几个词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材分析
《我变成了一棵树》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了大胆的想象,讲述了“我”变成了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
全文语言轻快活泼,字里行间充满童趣。
故事中的“我”率真可爱,充满了奇思妙想。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希、痒”等8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狐狸、继续、秘密”等词语。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
3.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过程与方法
1.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生动再现课文所讲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妈妈永远是最了解孩子的,体会伟大的母爱。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希、痒”等8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狐狸、继续、秘密”等词语。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在《西游记》当中,孙悟空有72变,他经常变换着各种形象,同妖魔鬼怪作斗争。
假如你会变,你会变成什么呢?是歌声婉转动人的小鸟,还是在花丛中偏偏起舞的蝴蝶?是干旱沙漠中的一眼清泉,还是广袤无垠大海中的一粒砂砾……可有一位小朋友,她的想法却很奇特,她想变成一棵树(板书课题),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一看吧,相信学完本课,你一定会为这个小朋友的奇思妙想叫好。
请同学们打开语文课本的第63页。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后鼻音“状、丁、零、肠” 。
2.教师出示阅读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圈画生字新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遇到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师:用多媒体出示词语,组织学生朗读,可采用分排读、男女对读形式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状、零、巧、肠、续、抬”时,可以使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狐、克、继”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狸、秘、密”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
状:大地穿新装,山峰显异状,壮美令人叹,大雪巧梳妆。
丁:原有千寻山,丁香把露含,于今再寻觅,水枯地也干。
字谜示例:
有犬不是狗,左靠瓜旁走,生性很狡猾,借虎威风抖。
(谜底:狐)
同音字歌示例:
狸:一只小狸猫,想摘大鸭梨,爬上青竹篱,还是有距离。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师;看来同学们都会读这些生字新词了,那同学们会写吗?
书写指导:
(强调个别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让同学们写一写,写之前提示同学们,写的时候一定要坐正了,头不要太低。
)
“状”左窄右宽,右部捺画伸展。
“丁”的横要长些,竖勾要写在竖中线上。
“零”的“雨”字头宜写得扁些,下部撇捺伸展,托上盖下。
“巧”的“工”位置偏上,下横变提,右部折笔要自然。
“克”的“口”要写扁小,撇宜长,竖弯钩要舒展。
“肠”的左部窄长,右部两撇平行,长短不同。
“继”注意笔顺,右边部分先写“米”,再写竖折。
“抬”左窄右宽,“口”在竖中线上起笔,写扁一些。
易错提示:
“狐”左部是“犭”,不是“扌”;右部是“瓜”,不是“爪”。
“零”下部是“令”,不是“今”。
(3)多音字。
秘mì:秘密秘而不宣bì:秘鲁
(4)形近字。
状zhuàng:形状壮zhuàng:强壮
密mì:秘密蜜mì:花蜜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师:同学们写完了就坐直了,这样老师就知道你写完了。
对同学写完的作品进行展示。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现在请带着我们的小伙伴再次回到课文中,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明确:课文讲述了“我”因为不想自己在玩的时候有人叫“我”吃饭而自己变成了一棵树,继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想象世界,也表明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是妈妈。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这节课,通过初步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课文讲述的是“我”想象变成了一棵树后发生的故事。
小朋友们一定觉得很有意思吧!课后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如果你可以变成某样东西,你想要变成什么?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抄写本课生字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