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免一放就“活”,一管就“死”,地摊经济需要“梳”“堵”并举
近短时间,地摊经济一放开,不少地方出现了“你方唱罢我登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热闹景象。这不由使人想起改革开放初期的“练摊”。
20世纪80年代初,“练摊”和“个体户”、“倒爷”一样都是贬义词。在看重“单位”的年代,练摊实在是走投无路之举,和主流社会格格不入。一帮“闲散人员”组成的练摊族开始倒服装、卖电器,把沿海等地的东西运回内地来卖,就凭跑个差价,硬是发了,成为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波“万元户”,着实让人眼热。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城市开始以市容管理为由,对马路摊贩说“不”,“练摊”成为一个尴尬的行当。
近期,许多城市放开马路经济,给流动摊贩“松绑”。复苏了城市烟火气,也让经济逐渐恢复景气这一举措给摊贩们带来更多尊严和获得感。地摊经济之所以能成为热门话题,一方面是因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它所带来的吆喝声、便捷化、烟火气唤起了国人对城市热闹繁华生活的记忆。
热话题也需冷思考。面对日渐兴盛,遍布大街小巷的地摊,有人担心会不会重蹈覆辙,影响市容,阻碍交通?会不会以次充好,“李逵”遇到“李哥”?这些担心绝非多余。
过去,一些城市过于苛刻,对摊贩缺乏起码的包容。而现在,一些地方又过于宽松,缺乏基本的治理,有些地摊存在脏乱差等问题,确实令人不敢恭维。放管得当,就能激活一池春水,就能提升民众的美好预期,就能让城市更有温度,让经济更快恢复热度。相反一旦脱离实际,一哄而起、盲目跟风,满目狼藉,就会适得其反。
如何跳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要做到收方自如,进退维谷,愚以为必须梳堵结合,放管并举。所谓“疏”,就是给摊贩经营空间,同时健全完善配套服务措施,满足方便市民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堵”则是加强管理,将扰民等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流动摊点与城市形象是城市治理焦点问题之一,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公职人员形象,而且会激化执法人员与市民的矛盾。因此,对流动摊点的管理既要做到文明有序,又要做到对经济发展有利。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规范流动摊点的管理。目前,一些地方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比如有的划定固定摊位,有的提出摆摊应有时段限制,还有的要求经营食品加工的必须办理健康证……这些要求都不过分,属于依法监管,合理监管,也是对广大消费者的权益负责。
流动摊点的治理不能只是“一阵风”,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管理者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在流动摊点治理过程中,在方便市民生活的同时打造
整洁、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同时,在日常监管中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巡查力度,做到对流动摊点不法行为“零容忍”,彻底解决流动商贩占道经阻碍交通、随意抛洒营影响环境、不讲卫生食物中毒等,还地摊经济以本来面目,探索治理效能最大化,就能实现多赢。